如何評價 2013 年 NHK 晨間劇《海女》?


今年4月底,對,大概也就是本題當中 @1xing 的答案上知乎日報的前一周,我有在深圳的哥們發微信給我,跟我說大友良英要來深圳做訪談和音樂會,問我要不要來看。

我倒是想去,但是看了看手上滿滿當當的課表和教研通知,還是告訴他說沒辦法,去不了。

哥們回復說:可惜呀。我估計認識的人里也就你會對這個有興趣。

我沒好意思告訴他,其實我當時看海女也才看到30多集。還處於一裝逼就會隨時暴露的階段。

但眼下最終看完之後,我覺得,似乎也還是要寫點什麼,才對得起我這充實的39個小時(其實不止39個小時啦,我網速沒那麼快)。

————————分隔線:自古紅藍出CP———————


晨間劇這個東西我本來是沒有多大興趣的。初到日本的時候吃早餐時開電視,看見電視里會放「連続テレビ小説」我還不明所以,不知道電視劇為什麼還能叫這麼鬼畜的名字,於是還曾經去請教過導師。難為我導師還給我解釋了這之間的區別。到第二年的時候為了看野豬妹,曾經連續堅持幾個月爬起來看《小梅醫生》。那段時間正好趕著要考GMAT,天天要複習,反正也得早起,不如就按我導師當年所說的,吃早飯時看看晨間劇,給這一天加足正能量。

結果呢?結果就是堀北那既復古又老土的扮相令我感到十分難過乃至吃不下早飯。挺好的漢堡,吃仨我就吃不下了;烏冬面原先我都是吃八兩,一看那個就只能吃四兩了。間接導致我那段時間瘦了不少,走在街上都有人指指點點,說呀,你看,GMAT真是坑人啊。

但《海女》不一樣。如果要問評價的話,我只能這麼說:雖然有156集,但這部劇真正是能讓你想要一口氣看完,乃至能夠不眠不休的這麼一部劇。好看,永遠是對一部電視劇的最高評價。而《海女》,當得起這個評價。

對於段位更高一些的人,我大概會這麼推薦:如果你看過晨間劇,那麼《海女》會給你心中的晨間劇下一個新的定義。如果你沒去過日本,那麼你能在這部劇中,讀懂當下的日本。

——————分隔線:水口,水口你腫么了?——————
你以為松田龍平是這樣的。

其實松田龍平是這樣的。


劇情與節奏:單純明快

2013年有兩部劇大火。日九的《半澤直樹》當然不用多說,而《海女》作為一部一般來說不會產生極大社會話題的晨間劇能火到這個份上,乃至於最後能以特別企劃的方式登上紅白,而且紅白能慷慨到拿出二十多分鐘近半個小時的時間請出幾乎所有主要演員上去耍個痛快,這本身就足夠有話題性。

《海女》能產生如此大的社會影響,「好看」當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而「好看」是一個相當籠統的概括,首先應該提的,是這部劇的劇情和節奏。

以前有人提過,《半澤直樹》的節奏和鏡頭感都不像是傳統的日劇,而更多給人一種美劇的感覺。鏡頭轉換快,人物表情特寫等等。其實《海女》也類似。在《海女》當中,很少會見到傳統晨間劇當中的那些偏向於固定和靜止的鏡頭,或者是幅度極小的人物動作,主要靠台詞來敘事的情況。《海女》的整個鏡頭表現都非常動態,小秋的神態,動作,語氣都相當誇張,而且不光她,她身邊的人也基本上都是這樣。不信我們看圖,這張圖不是小秋,但卻縮影了《海女》在我心中的感覺。

不好意思了小池帥哥,其實我還是很喜歡你的,嗯,從龍櫻開始。

類似的誇張的,充滿舞台劇感覺和張力的表現,在《海女》中貫穿始終。從第一集,小秋回到鄉下見到外婆,外婆詭異地從水中出現開始,全劇的這樣一個表現手法的基調就已經定下。這種表演風格雖然誇張,但在演員表演普遍誇張的的日劇當中,也並不算非常出格。況且,合理化的故事又使得這些誇張的表演富有感染力。

想想還是補一張主角的圖好了。啥?誰說的這鼻孔像瀧澤蘿拉?你放學別走。

誇張的表演會給人一種沒大腦的感覺。但如果整個劇情都是這麼隨心所欲呢?

如 @FEI GU的答案所言,小秋在這劇里的表現簡直是人幹事,思路一會兒一變,什麼事都是幹得剛有點眉目了就撂挑子不幹,開始人生的下一段旅程。這種個性要是放在生活里,那絕對是幹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看劇的過程當中我也多次想過,要是我身邊有這麼一個豬隊友,我肯定得做點什麼,東京灣都太便宜她了,首選必須是鳴門漩渦……可是這是晨間劇,沒有辦法,女主永遠想什麼有什麼,幹什麼成什麼。

於是在幹什麼成什麼的天野秋的帶領之下,全國上下的觀眾們都心情爽朗食慾大增,這部劇討喜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宮9在編劇的過程里在天野家三代的身上埋了很多線,這些線慢慢被發掘出來,也使得全劇的整個規模在縱向推進之餘,也得到橫向上的極大展開。這個結構做得是非常精巧漂亮的。除此以外,其實現手法也值得一提。幾乎永遠是在一個矛盾告一段落的同時就馬上展開下一個矛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秋在東京街頭撞見小唯媽媽的那一幕,以及地震的那一幕,環環相扣,幾乎沒有讓觀眾分神的時間。這一點,在一向結構鬆散的晨間劇當中顯得格外突出。不信你們可以對比看看2013年下半年的《多謝款待》,那個就是比較傳統的晨間劇了,前五集那節奏之慢,慢得簡直隨時讓人想棄劇。

另外,雖然晨間劇當中都有旁白,但《海女》當中的旁白占的分量特別重。而且切換天野家祖孫三代人的視角,顯得非常別緻。大量的旁白穿插很好地交待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連接起了整個劇情,減少了必須用畫面來表現的閑筆,客觀上也就使得全劇的畫面表現更加緊湊。

於是乎,一個宏大卻又精巧的整體劇情,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表現方法,以及配上明快的節奏,這三者構成了《海女》「好看」的基礎。

————————分隔線:我喜歡你,前輩,你還記得嗎?——————


鄉土意識:擠不進的北上廣,回不去的故鄉

我在日本到最後一年的時候,同班有不少同學開始要為自己的出路而忙碌。考研還是就業,他們要面臨的煩惱和我在國內時的同學要面臨的也完全一樣。

其中有一個哥們,他是大分縣人。大分縣位於九州島東北部,是日本著名的農產品供應地。

有一天下課之後,我見到他,順便問他之後有何打算。

他說他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留在廣島市裡找工作,要麼回到老家去當農民。

我說你學個經濟學回老家當農民?

他說他也想留在市裡找白領的工作。但是即便成為白領,一個月也就拿個二十萬日元的薪水,還得自己租房做飯。回到老家去當農民的話,一個月再不濟也能拿到當白領的兩倍(他自己家經營著一個類似農場的玩意,他回去就是給自己的爹打工),而且房子可以住家裡的,吃也方便。可是畢竟回去之後生活肯定就會無聊一些,而且再要出來也就難了。換句話說,這條路幾乎一眼就能看到頭。

快畢業的時候,他突然告訴我說,他拿到內定了。(內定即是日語中對企業決定錄用某人的說法)

我說你還是不回老家?

他說不回,錢少也不回。我不喜歡那樣的日子,沒意思。

我說你是長子,你家的農場之後怎麼辦?

他說讓老頭先管著吧,之後的事之後再說好了。說到底,那是他的農場,不是我的。

我當然對他表示祝福。只不過我沒說出來的是,廣島市的人口不過120萬,而我所生長的城市人口超過1700萬,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煩惱。這個恐怕是我那位上大學之前沒出過大分的同學所沒想到的。


故事講得略長,其實主要想要反映的是,《海女》之所以能成為如此大的話題,跟其背後所反映的這樣一個人在故鄉和大城市之間到底作何選擇的問題息息相關。

日本的城市地帶,主要集中在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以及以大阪為中心的阪神圈兩處。以東京為首的東京圈(假設包括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茨城縣,靜岡縣)加上以大阪為首的阪神圈(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和兵庫縣),基本上人口可以達到近6000萬,佔了總人口1億3000萬的日本一半的人口,而這兩個圈的面積加起來,卻只有整個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到。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縣內生產總值能夠超過平均值的只有12個(2008年數據),而上述縣市基本在列。除掉上述以外,能夠擠進這12個的,只有愛知縣(日本第三大城市名古屋市所在地),北海道,福岡縣(九州的老大)和廣島縣(中國地區老大)而已。因此,如果要按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值來算的話,東北地區全滅,北陸地區全滅(雖然新瀉已經很接近平均值了),山陰地區和四國地區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算來,像我的同學那樣,九州島大分縣人,在廣島讀書,之後謀求在廣島工作,已經算是比較比較安貧樂道,野心不大的了,否則的話他怎麼說也應該往大阪去,或者應該往東京去。日本的資源高度集中於那樣的兩個都市圈子,或者再說大一點,集中於東海新幹線連上山陽新幹線的這條線上。(東海新幹線加山陽新幹線連通了東京,橫濱,靜岡,浜松,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岡山,廣島,北九州,福岡等重要城市,線路上共有政令指定都市11個,而全國政令指定都市總共也就只有20個)

日本大型城市就是這樣集中,比起中國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中國存在著的,大量人口湧向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尋求機會的情況,在日本也同樣存在。但與之同時,其代價就是很多的鄉下地方變得越來越蕭條,就正如《海女》里,艱難維繫著北三陸鐵路生存的大向站長,以及想盡一切辦法要讓北三陸變得更有人氣的觀光協會的那群人一樣。像北三陸一樣蕭條的小城鎮在日本比比皆是,乃至於「過疎化」這樣一個日語詞也像「少子化」一樣,成為整個日本都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日本度過的第一個冬天,看到有這樣幾則電視新聞,讓我記憶非常深刻。說是在新瀉,每到冬天就會有很多老頭老太太摔傷。究其原因,是因為新瀉的雪非常大,雪積在房頂上如果積得多了,就會把房頂壓塌。於是家裡的老人就只能爬上房頂去清雪,老人家手腳慢,反應也遲鈍,有時就會不小心掉下來,摔傷。

當時的新聞記者問一對老夫婦,那不能叫消防員來幫忙嗎?

老太太顫巍巍地說:要清理的雪很多呀,這裡的消防員很少,年輕人都不愛留在這當差。我們也要體諒消防員,不要給他們添太多的麻煩。

記者又問:那麼你們自己的孩子呢?

老太太說:孩子都在東京上班。這種事哪裡顧得上。

作為一個生活在日本南方的人,我先是不厚道地笑了。但是轉眼間我就笑不出來了。

我自己也有父母,只是他們更不需要鏟雪而已。我相信在大雪普降的時候,這對老夫婦在東京的兒女也會看著西北方向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他們要面臨的這些困難。

但作為兒女的他們又能怎麼辦呢?他們也並非生在東京,本地人能掌握的資源他們也一概沒有。他們多半也是憑自己的努力奮鬥在這座城市裡站住了腳而已,他們也不能說走就走地放棄掉自己之前積攢下的一切。哪怕這代價是簡直違反人性的沒有辦法照料自己的父母。

所以像《海女》當中所演的,那樣一個純樸,自在,充滿人情味的故鄉,深深地植根於每一個日本人的心中,但那個地方,又是他們回不去的。他們只能在能夠帶給自己充分回報的大城市裡,孤獨前行,甚至基本上還不可能像劇里的小秋那樣,總有善良的人們伸出援手。

通吃東京和老家的小秋,想走就走的小秋,去哪都能左右逢源的小秋,點燃了每一個看劇的人心裡的熱望。

——————————分隔線:跨越時空的相會————————


懷舊:何日再相見?那個一切向好的年代

《海女》里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深度梗,深到很多對日本80年代的流行文化不是很了解的我國觀眾必須要查資料才能理解。這裡我引用一段在豆瓣上看到影評來提一提這部分我也不熟悉的內容。

轉自豆瓣,作者MilkC-WOO

劇中經常會閃回到有村架純飾演春子年輕的時候,少女春子留著一頭微微燙得蓬鬆有層次的中短髮,劉海遮到前額,讓眉毛若隱若現,側面和後腦留長5公分~10公分左右。是昭和偶像松田聖子特有的髮型,還專名叫做「聖子頭」(聖子ちゃんカット)。在松田聖子剛出道那陣子的1980年~1981年,日本年輕的女子就特別流行留聖子頭。安達充的漫畫女主角也常見聖子頭,比如《TOUCH》的淺倉南。

  1982年,小泉今日子偶像歌手出道發售單曲《我的16歲》。有意思的是,小泉今日子的髮型並沒有經過事務所的同意,擅自剪了個聖子頭,特立獨行對著事務所唱反調。跟小泉今日子同時期出道的松本伊代、堀千惠美、早見優等其他小偶像也跟著潮流剪聖子頭,聖子頭變成了昭和偶像的標準髮型。小百合他們提到春子在學校也是第一個剪的聖子頭,有村架純的角色跟當年的小泉今日子相映成趣。

  春子在昭和59年(1984)乘坐剛開通的北三陸鐵道離家出走,2008年帶女兒小秋從東京再搭上北三陸鐵路回到故鄉。片子真是愛反覆使用春子坐火車離家出走的場景……-_-|||北三陸鐵道那只有兩節到三節車廂的火車給人感覺是《北國之戀》(北の國から)。

  春子還到當地的咖啡屋(喫茶店)打工。那地方的白天是咖啡屋,晚上過了7:30就翻轉牆壁變成小酒吧(スナックバー)。正是70年代前半期開始流行的小酒吧經營方式,晝間健康歡樂,夜間紙醉金迷。春子的青梅竹馬大吉,坐在吧台椅子上,開口要求眼前的春子給杯中酒加上烏龍茶,少年時期的情絮就像清味的烏龍茶混入了濃烈的酒里,稀釋情感轉化作對歲月的追思。《偵探物語》裡面的松田優作也是經常坐在吧台椅子上習慣於加牛奶。春子拿起手裡的白色器皿工具,店內在播放70年代流行的昭和歌謠曲,跟客人們嘻嘻哈哈扯皮。

  夏婆婆年輕的時候最愛唱的海女勞動歌是吉永小百合的《總有夢想》(いつでも夢を),到現在還時不時哼哼出來。那些已經不再年輕的海女聚在一起,家長里短盡情嘰嘰喳喳地聊天,使人回到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名作《夢千代日記》裡面溫泉鄉湯村藝伎館,圍坐在一起聊天的藝伎笑聲灌入耳內。

  北三陸的秋天,清湛洗鍊的碧海藍天景色就好像走進了山口百惠演的《潮騷》。小唯的哥哥足立洋曾經上東京打工,但是大都市灰色又殘酷的現實使他退縮了,他垂頭喪氣地回到故鄉變成了尼特族。阿洋來到海邊小屋打點零散工。通過他在海邊小屋的視線,海浪拍打的碼頭和風風雨雨中守護海女的燈塔收入眼底,恍然中,看到了《幾度風雨幾度秋》(喜びも哀しみも幾千日),高峰秀子停駐在燈塔下的身姿,任海風吹拂那張美麗又哀愁的臉龐。

  從海水浮上來的小秋,擦乾頭髮一蹦三跳回到外婆家,脫下鞋子踏進那座日式大宅,不經意用的保持在高於榻榻米30厘米的位置鏡頭,映入母女三代的日常餐桌茶飯,小秋傻氣的笑容,春子和夏婆婆的拌嘴……小津安二郎的日式榻榻米房屋家庭景象改換2008年的時空就這樣呼之即來了。

我要說的是,在諸多懷舊的意象背後,是20世紀80年代,那個日本最好的時代。

廣場協議簽署之前,日本的製造業達到全盛,乃至於美國佬都擔心日本將和平佔領美國。在這種擔心之下,1985年美國施壓日本簽署廣場協議。短短兩年之內,美元與日元的比價從1美元兌換250日元跌至1美元兌換120日元。這對於日本的出口業來說,是極其巨大的打擊。為此為了維持經濟增長,日本政府採取了調低利率等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巨額資金引向股市和房地產,造就了1990年前後日本的泡沫經濟。人們的生活水平看似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此時資金並未投入生產,股市和房市和實體經濟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1989年,日本政府開始採取緊縮政策防止經濟過熱,但這一舉動又戳破了經濟的泡沫,日本經濟就此陷入長達二十年的衰退期。

和年紀稍大的日本人交流,都不難發現他們對那個時代的懷念。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能看到的,只有那個時代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人人口袋裡裝滿了鈔票,商場里擺滿了貨物擠滿了前來購物的人群,所有人臉上洋溢著微笑的表現。如果敢於冒險,滿地皆是一夜暴富的機會。即便不想冒險,勤勤懇懇地工作也能帶來足夠讓人滿意的回報。這樣的一個時代,凡經歷過的人,哪可能不懷念?(這種景象熟悉不?想一想跟日本隔了一個日本海的某大國)

而當這個時代逝去,幻滅,人們經歷陣痛卻終於安定下來之後,也就難免會一邊抱著對逝去時代的懷念,埋首於現在的生活。他們不甘心那樣的好日子就此遠離,又害怕連現有的生活都保不住。正如《海女》里,經歷了311地震之後的大夥們。對於逝去的日子,一切都彷彿變得美好。正如劇里所展現出的那些純樸,唯美的昭和末年的畫面。

在日本讀書時,我有一個叫做久松的老師。我們喚他作狗松。

狗松年齡不大,比我也就大個八歲。一次他跟我對談時,提到一個叫做「一口巧克力」的東西。我問他,那是什麼玩意。

狗松說你不知道么?我們小的時候上學經常會去買的,一顆糖那麼大的巧克力,一口就能吃掉的。那時候的價錢,好像跟現在差不多。你等會兒放學去個超市轉轉,都能見到。

我說可以呀,你小時候的巧克力到現在還是那個價錢?

狗松說對啊,日本都不發展了。你在中國不行吧。

我說當然不行。2004年能吃一餐飯的價錢,現在就只能吃半餐不到了。

狗松從沙發上一躍而起,說對,這尼瑪才是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該有的樣子。想想我好像基本上都沒經歷過這樣的時代,你比我幸運。

我說誰知道。也許中國也會有泡沫破滅的一天呢?

狗松說,這種事你我這樣的凡人是預計不到的。不,誰都預計不到。玩火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玩火。船沉了之後,那些沒淹死的人,照樣會一邊在水裡撲騰一邊懷念當時船上的好處,連船上有個破洞都特么覺得是藝術。

也許吧。我說,但好歹他們還活著。

——————————分隔線:我將帶頭衝鋒!————————

鐵路:永遠的泥轟圖騰

泥轟人民特別喜歡尋找一些類似象徵啊,預兆啊之類的東西。似乎只要有這樣的東西存在,他們就有了作為一個人得以站立的脊樑。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二戰最後,天皇玉音一放送,前一秒還在浴血奮戰,絕對一個人能當成一支隊伍的泥轟軍人就立刻崩潰了。

在《海女》當中,對於北三路最完美的象徵,就是那個經常只有一節車廂撐死了也就兩節,跑來跑去還挺像那麼回事的「北鐵」。

「北鐵」在全劇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片頭春子的出走,片尾鐵路重新開通,一頭一尾,似是一個輪迴,象徵著天野家三代人終於解開了一切隔閡,彼此諒解,也認識到了北三陸這個老家的可愛之處。最後鐵路的重新開通,又同時象徵著堅強的北三陸人民不會被地震所打垮,即便是在那場慘烈的地震之後,他們也會重新站起來,一手一腳地重建自己的家園。

在我離開日本之後很長時間裡,我最為懷念的,就是日本的鐵路。相信也有很多人會和我一樣,抱持著同樣的觀點。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那些也許就從你家門口蜿蜒而過的鐵路,卻像父親一樣充滿著力量,在那片土地上如血管一般運送著生機和活力;而又像母親一樣溫和親切,能攜著你的手,帶你去到任何一個讓你充滿好奇的地方。

這是日本的鐵道獨有的魅力。從家門口的那個小站出發,你就能到達這片島嶼上的絕大多數角落。這種感覺讓人沒有辦法不印象深刻。

而對於那些居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的人們來說,鐵路給他們帶去的是便利,也是希望。讓他們覺得,他們沒有被遺忘在一個孤獨的角落。延伸遠去的鐵軌和充滿力量感的電車賓士來去,足以讓他們覺得,人的力量是那樣的近,那樣的真切。

《海女》中的北鐵,也是這樣的一個畫龍點睛的參照物。很多故事圍繞它展開,但它又從不搶戲,永遠在那裡,靜靜地守護著,其土其民。

————————————分隔線:嗟!——————————


後記:傳播正能量的高級方法

其實上面的分析都是扯蛋。

這是實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評價一樣東西的標準,特別是像文學藝術這一類本來就沒有通用標準的東西。我能表達的無非也就是說,這部劇的內容幾乎全都很好地搔到了泥轟觀眾的G點,所以它在泥轟本土能火成這樣也就不奇怪了。

但即便你沒有去過日本坐過那裡的電車,沒有在日本經歷過80年代那個欣欣向榮的時代,沒有在日本有個鄉下老家有些值得你記掛的親人,你同樣也能從這部劇里,感受到滿滿的開心快樂。說實話,這是泥轟夢,但《海女》的表達手法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傳播正能量的高級方法。

如果你沒看過晨間劇,不妨從此開始。

————————終:歲月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有同學評價看不懂這篇評論。的確,本人回答此問題是當做在寫劇評,所以沒看過劇的人可能不好理解。在最後特地附上豆瓣故事梗概。)

之前從沒有看過晨間劇,僅僅是憑著「俺想看日劇」的熱情和豆瓣日劇推薦及9.2的評分就搞起了。這部劇的受歡迎程度,恩,紅白歌會都拿出了live的15分鐘給他們做番外篇啊,這就相當於央視春晚給個什麼電視劇15分鐘啊。
不是資深日劇迷,沒法和這個那個比,但反而能給絕大多數人提供更直觀的感受吧。

老實話,由於沒有看過晨間劇,看過的日劇也僅限於半澤和legal high這種比較熱血的題材,搞起之前,最大的擔憂就是:

156集什麼的鬧不住啊。
每集只有15分鐘看個毛啊。
回到的家鄉還有懷舊什麼的題材的和一幫大叔大嬸的不會好看的吧。
會節奏很慢很平淡的感覺。
勵志什麼的也太俗了啊。
等等。。。

於是乎,半信半疑間,從第一集開始,不知不覺故鄉篇東京篇復興篇,一口氣,兩個星期全都看完了,看完後還患了完結失落症。然後又發現了157話的紅白番外和演奏會感謝祭幕後花絮什麼的,饑渴地一晚上全看完,然後是真真正正地完結失落了。

海女是少有的一種溫暖人心的劇,看完之後你會毫無保留地愛上劇中所有的人物(或許因為是晨間劇也沒有反派的設定),以及他們的過往、理想和羈絆。人物的設定其實並無出奇的地方,題材也是返璞歸真和懷舊、兼有一點勵志,但不得不說,編劇對情節和節奏的把控實在是一流,而且再沉重的話題也始終給人輕輕鬆鬆的心情(作為一部幫人們迎接新的每一天的晨間劇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您想,我一個愛好懸疑恐怖爆笑電影美劇、追求極度觀影感受的人,對這部樸實的晨間劇都是一直如饑似渴在追,編劇對劇本展開的能力和情節的設定要有多麼高超。

集中說說這部戲的亮點:

1. 天野秋

「非常非常吃驚的時候,會說"嗟嗟嗟嗟"——海女第20話」

小秋單純至極,樸實無華,雖然演員能年挺可愛漂亮,但劇中設定是「既土又陰暗、上進心、協調性、存在感個性光彩什麼的都沒有」的一個小姑娘。不過正是這種性格設定,給了小秋撐起整部戲156話的能力。

「島田,上星期搬走了哦。——能年玲奈x天野秋(寫真)」

我剛看完一集《舌尖2》,裡面談到豆絲和筍絲兩種食材,說他們本身平淡至極沒有味道,但是他們口感出眾而且能夠被輕易著味,所以被廚師們用來體現其他食材的味道。突然我就想起小秋了,你看到的雖然是很傻很天真的小秋,但正因為她沒有什麼個性,所以她的反應、表情和話語中,清清楚楚地折射的是其他人物的特點。比如自尊的結衣、腹黑的媽媽、堅強的外婆、二了吧唧的鈴鹿、糾結的學長等等。他們每個人對傻傻的小秋都不會偽裝自己。所以說,小秋是這部戲不可或缺的存在,她在保持本真的同時,調和並呈現了故鄉和東京兩部人物群像,並最後把他們聯結到了一起。


「『加油啊,春子!』,這個引爆淚點的情節沒有小秋怎麼能被發掘出來——海女第72話」

能年本人,我找來了她的一些訪談或是上過的節目來看,確實是呆萌的極致,上進心(常神遊)協調性(跳舞真是不行)存在感(不說話)個性(真的沒啥個性)什麼的真的是一點都沒有,反射弧超長,問一句答一句,一個字都不會多說。飾演夏婆婆的宮本信子誇她是一點都沒有被污染。

「呆萌的能年玲奈——海女x大友良英音樂會」

2. 故土及懷舊情懷

「北三陸是虛構的城市,大部分外景是以久慈作為原型拍攝。——海女粉絲感謝祭」

先說故土情懷,這是我事先預想會最爛俗的點,也是事後被證明最成功的點。這部戲從回到家鄉起步,夾帶了遠離物慾、振興故鄉、鄉里友誼、親子之情一碗碗的心靈雞湯。由於現在社會雞湯泛濫說教橫行,喝下去熱乎卻無物可嚼,這樣的主題設定其實很難操作。不過海女的編劇很好地掌控了劇本,用節奏適當的故事恰到好處的承載起了情懷,並且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群體的故事來提不同的味道,所以觀眾會自然的融入乃至融化進去。即使來到節奏變化後的東京篇,故鄉篇的氛圍也始終沒有結束,而且當故事又回到故鄉的時候,讓人有種久違的感覺。

「我代她游遍世界,果然這兒才是最棒的地方。——海女第32話(飾演小秋外公的演員蟹江敬三已因病逝世)」

還有懷舊,編劇下了大力氣幫助人們回憶上世紀80年代。而且由於回憶的往往是80年代的流行文化,所以海女就是鐵了心要爭取那時年輕如今已在中年的人們的共鳴。天野家二樓的懷舊小屋,咖啡館裡的各種cd,黎明日小酒吧的K歌氛圍,還有腹黑媽媽和二貨女星鈴鹿都由八九十年代的大腕明星跨刀出演。腹黑老媽一口一個聖子,可當百度到她和聖子是上世紀齊名的昭和三大歌姬之一日本初代廣告女王歌壇天后的時候,真有種「嗟嗟嗟」的趕腳。

「有村架純飾演的20歲版天野春子,以及20歲版的小泉今日子本人。嗟嗟。」

3. 北三陸群像與東京群像

「北三陸群像與東京群像」

北三陸群像負責營造家鄉的氛圍,溫暖平和,帶點鄉下人的豪爽加土氣。東京的群像則塑造了一個有些讓人無所適從的演藝圈。可是,鄉下北三陸不會讓你覺得暖得要睡著,東京也不會讓你覺得刀光劍影緊張虐心,因為群像中的所有配角,都是從有趣這個角度出發來進行設定的。無論是負責賣槽點的,還是負責吐槽的,再或是腹黑的,都活靈活現、生動自然。比如說製作人太卷吧,(不能劇透)他出場時看著就很嚴厲鐵腕,還和劇中一些人物有矛盾,可是中間穿插的太卷練舞、太卷唱歌、太卷揮刀什麼的,實在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再比如水口,水口看起來貌似是個挺無聊的人,可是看多了他的戲,總讓我想起躺在沙發上挖鼻孔的銀時,假正經,感覺渾身都是槽點不吐不舒服。更別說百度這個演員後看到他滿屏幕的煙熏妝了(嗟嗟!)。

「太卷揮刀——海女第84話」

4. 音樂
單獨說音樂,是因為負責音樂的大友良英先生為海女創作了幾百首插曲或小調,涵蓋了各種曲風和題材,後來還專門舉行了海女音樂的演奏會。

「大友良英與能年玲奈——海女x大友良英音樂會」

片頭曲我一度覺得不好聽,每次都跳過,可是當看番外篇157話這個音樂突然響起時,還有演奏會開場演奏完整版時,我深深趕腳到這個音樂再合適不過了,很好聽。
潮騷這歌就不說了(每次看到追憶如潮的開頭潮騷倆字都感覺怪怪的),雖說有點街曲風範,而且重複太多,可是本身質量和氛圍還是到位的,尤其是老媽演唱的版本。
「日曆上已是十二月」被設定為美橫女的第三支單曲,不敢說有多麼多麼好聽,但是的確有點小驚艷,也足夠有活力(拿GMT美橫女和太卷開涮AKB實在是太搞了)。
如果你看大友良英的海女音樂會的話,還能看到大友講他如何根據人物形象創作歌曲,不得不說細細聽來,小秋那首進行曲還有北三陸男人設定曲什麼的真是太貼切了。
以上幾首再加上其他插曲小調什麼的幾多首,這都是大友先生一個人作曲出來的啊

「日曆上已是十二月——天野秋xGMT5x美橫女,NHK第64回紅白歌會」

總之,海女是部好劇。這部戲也給拍攝地岩手縣帶來了33億日元的經濟效益,創造了近500個新工作崗位(劇中他們那麼折騰也就給爐子先生創造了一個工作崗位,還有海女咖啡屋那四五個新海女)。在日本春晚、NHK的紅白歌會上,海女也破天荒地演出了第157話番外篇「俺要上紅白啦」,可以說這部戲的成功是全方位的。不過回到根本,還是因為這部戲真的太棒了,推薦給所有人。
感謝海女,感謝演員們,還有飯糰字幕組,翻譯了海女及所有周邊。

「俺要上紅白嘍——海女番外第157話、NHK第64回紅白歌會」


故事梗概
厭煩了家鄉一成不變的生活,24年前,對大都市東京滿懷憧憬的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 飾)在北三陸電車開通首日離家出走。此去經年,早已成家但生活並不舒心的春子接到母親病危的簡訊,於是帶著女兒秋(能年玲奈 飾)返回家鄉。如之前所料,這一切不過是好友大向大吉(杉本哲太 飾)的騙局,其目的是希望春子能夠接替母親夏(宮本信子 飾),繼承當地有著悠久歷史且即將消亡的海女職業。存有深深芥蒂的母女倆針鋒相對,爭執不斷;而從未與外婆謀面的秋卻深深為碧海藍天以及海女所吸引。經過數日盤桓,被東京壓抑的空氣逼迫得喘不上氣來的秋作出人生中重要的決定,那就是留下來成為一名海女。 全新的天地與道路,可愛的女孩對血緣和命運的回歸,尋找發自心底的快樂……


內有劇透:
題主,我並不反對什麼評價A評價B你怎麼看A你怎麼看B的問題,但是如果能做出些說明限定些回答範圍就好了。如果只是想獲得共鳴,表明一下態度我也好附和你不是。
當然,日劇是個相對小眾的愛好圈(只看半澤直樹不叫愛好日劇),很多人也是日漫畫,日動畫,日影,日綜,偶像,J-pop外加日劇,海陸空宇宙N路並進的。所以日劇話題有人提問(半澤直樹以外的問題)就已經不錯了,感謝題主活躍氣氛----
對不起剛才說了這麼多「日」,這一說還想起來島國愛情動作類影片的受眾應該是最強的,大概是以上所有同好者加起來的人數吧

回歸正題,怎麼評價海女:
我很喜歡的很好看的晨間劇

就這樣,一個歡樂的電視劇看完了還要巴拉巴拉說一大堆嗎?
如果多說一點,那就從三個方面說吧,這劇150+的集數(雖然15分一集),很多東西也記不太清楚了,見諒
1. 海女是晨間劇, 晨間劇負責帶給要去工作的人正能量
(大早上就Limite這樣野外求生或者像五郎一樣吃來吃去消磨努力積極性,日本就發達不了了)

能年玲奈選的非常好,基本本色出演,晨間劇女主角一般的特徵她都手到擒來:
1)天然純真
劇中小秋生在東京但無法融入,回到鄉下立刻愛上北三陸,想啥說啥,說啥做啥,爐子被她這樣無數次傷害,學長被她這樣牢牢捆綁
2)智商掉線
注意不是弱智,是智商掉線,5樓摔到1樓。智商如荒川良良本來就在地下室的就不用掉線了
小秋不笨,但是智商常年處在打對摺的狀態,走漏個秘密啊,拍戲NG個無數次啊都是常事兒了。所以後面和玩魚的那二貨做時間魔法的節目太適合她了。
3)不是大美女
是是是,我知道能年又好看又可愛,但是劇中設定就是她老被叫醜女,她是可愛的那個(橋本漢子)的添頭。如果小秋長的是安倍醬18歲的樣子,那她基本就是一個高中輟學鄉下柴火妞了。

晨間劇的特點,一切劇情走向以女主角的意志為前提,在女主角,沒有不能成的事兒。女主角就是正義(知道為什麼新桓結衣在LH老被吐槽了吧)
所有別的劇情為女主角的所作所為創造機遇,正義性,合理性
整理一下小秋那交流電一樣變來變去的思路:
從回憶北三陸列車開通,天野春子坐北三陸列車竄逃東京開始:
不愛東京——愛上北三陸——要當海女,海女帥——再也不想回東京了——認識橋本漢子,橋本漢子帥——看到南部潛水,帥,學南部潛水——看到學長,帥,喜歡學長——和漢子組成組合,陪漢子當偶像——看了潮騷,帥,也想當偶像——想要回東京——想要作為GMT出道,GMT最帥——重逢學長,還是帥,弄到手——不讓我出道不陪你們玩了,單幹——單幹感覺不錯,潮騷演員選拔逆襲——電影順利殺青,重新被GMT接納準備一起開演唱會——地震啦!!!!——要回北三陸,不做偶像了——重建北三陸要首先重建海女咖啡!!!——這回是她拉著橋本漢子,作為的地方偶像復出!!
最後北三陸列車部分通車,全劇終!!
晨間劇就是這樣

2. 好看
因為宮藤官九郎編劇好,埋了無數的線,無數的黑歷史,上圖小秋的交流電刺激黑歷史們一個個暴露,為小秋一切的行為增加了正義性,而且使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1)一代目夏奶奶就是村裡的偶像,和當紅歌手合唱過,勉叔沒有存在感的見證了一切。N年海女,燒海膽飯經驗

2)二代目村花想當偶像(當時也客串過海女),村花和奶奶決裂,村花跑了,給五音不全的藥師丸博子當替「聲」,演唱潮騷主題曲,順面認識了計程車老爹,偶像之路失敗

1+2)村花跑的時候一代目去揮旗子吶喊助威了,村花多年後變成小泉今日子才知道。結果三代目小秋沒有再錯過機會,上京時看到了一代目揮旗子。一代二代和解,夏婆婆病倒之際說了聲謝謝差點讓春媽媽淚崩

2.1)多年後三代目女兒也想當偶像,二代目親自上京對付老對頭秋元康(偽),做藥師丸博子的老闆,培訓藥師丸博子唱歌,最後發現藥師丸博子竟然一直會唱歌

3)女兒當偶像,合唱「常回家看看」,當偶像不成,反而出演了新版潮騷,還是和藥師丸博子共演的。最後地震真回家了,回北三陸了

最後所有人都去北三陸了,連大將都騎摩托車去了

這還只是在這天野這仨人身上埋的線,別的人身上也有,什麼100多集電視劇首尾都是北三陸鐵路開通啊,龍平最後又去挖琥珀啊什麼的

埋了這麼多線,一點一點梳理,劇情結構很精巧。這是只有長篇電視劇能做到的,電影時間太短,很淡做到把故事娓娓道來的效果。NHK管自己的劇就叫小說

3)我喜歡
演員我很喜歡,能年不說了,橋本很爺們兒
小泉今日子和宮本信子就是倆傲嬌大萌神
片桐大媽,荒川良良,渡辺大娘這些充滿喜感的演員齊聚一堂
想不歡樂也難
再加上有些不錯的客串:
大久保和計程車老爹想好的那段我一口茶直接噴了
勝地涼活脫脫從隔壁Summer Nude跑出來的
瀧藤賢一採訪小秋,你倆同一時間兩部劇完全兩個世界好嗎?

最喜歡松岡茉優的GMT隊長了,很正啊,她在鈴木老師裡面沒這麼有魅力啊(可能因為鈴木老師里都是神經病初中生)
反正你要看過你也有喜歡的角色,一定

說點不滿:
1)橋本漢子的命運:
想要去東京(不讓去)——偷偷上東京(坐錯車)——光明正大上東京(爹病了)——鼓起勇氣以後再去東京(媽跑了)——墮落了——好不容易復活了——再次去東京(只是去找小秋玩)——地震了,鐵路都沒了——再也不去東京了
2)小池屌絲的命運:
巡視海岸看到小秋——愛上小秋——表白失敗,小秋愛上學長了——幫小秋成為地方明星——再次表白失敗——和安藤玉惠自暴自棄了——小秋上京戲份都沒了——爐子也上京,本想瀟洒表白做個了結,被告知他媽媽也許有外遇——終於被小秋誇變帥了,結果數點人頭的時候被忘了——結局成為北三陸最年輕的單身漢
3)足利市議員的命運
女兒不聽話——兒子不成器——女兒兒子都有點樣子了,自己掛了——熬過來了,老婆跑了——假裝不知道老婆跑了——女兒變不良了——老婆回來了無條件笑笑接受——地震了,城市毀了,當市長了——最後兒子還是找不到女友

我說足利一家是和你宮藤有仇嗎,反觀天野一家——————
說足利是天野分家我都信

其他想看沒看到的:
小池找到女友(最好GMT之一,不要衝繩那個)
有馬呢(秋元康(偽)的ACE)?
龍平就挖一輩子琥珀了嗎,老婆呢?
勉叔就沒逆襲成功過

就這些了,海女的重要意義在於,以後的晨間劇,也許咱們都有熟肉看了
飯糰字幕組在前期也是慢慢翻譯的
到了後面火了每周都更新了
最後一周一天一集---


在知乎的第一篇回答就獻給《海女》了,
縱觀2013年的日劇,儘管就國內的關注程度來看,半澤直樹似乎獨領風騷,就連身邊不怎麼愛看日劇的朋友都和我說如何如何好看,我心中似乎也漸漸把半澤作為日劇的新標杆了。
然而這一結論在我看完《海女》後被徹底推翻,如果讓我在心中選擇一部最能夠代表現代日本人精神和文化面貌的日劇,《海女》可以說是我的唯一選項。
如果要問日本當下最火熱的文化形態是什麼?
如果比較關注日本娛樂圈的朋友一定會回答:偶像文化!
沒錯,《海女》從題材上就直接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而美橫女學院和GMT的設定怎麼看怎麼都有AKB和桃草的影子。至於太卷什麼的自從看過以後我就再也無法直視肥秋了。
這裡就要說說能年犬了,《海女》的成功離不開這一神之選角。關於能年與天野秋這一角色的切合度,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的至少2年內,甚至3年,如果能年不能拿出一部成功的顛覆天野秋形象的作品的話,那麼我們以後就不是在看能年玲奈演戲,而是在看天野秋演戲。並非日式傳統美人而又有自己獨特可愛之處的設定,可以讓人毫無違和感的說出「醜女」,卻也甘心被那雙鑽石般閃耀的眼睛和笑顏所俘獲。
《海女》的另一大萌點則是一眾老戲骨聚在一起相互賣萌彪戲,小泉今日子,藥師丸博子這兩位昔日的國民偶像在戲中也飾演了相似角色,而她們對天野秋的自我投影似乎也在暗示著偶像精神文化的傳遞與繼承。至於北三陸那批活寶們的笑料就更不用提了,可以說《海女》中幾乎沒有一個角色的劇情是讓你想要快進跳過的。
最後一點成功之處則是劇情上對於地震的關懷,其實這個沒什麼好講了,不過話說最後一部分劇情回歸北三陸後雖然沒有什麼意思,但是確實讓人看到了地震中日本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各種苦中作樂,再想想國內貼地震題材的作品,除了苦情就是苦情,無語。。。

最後再贊一下其他幾位年輕主演,橋本漢子抖S贊爆,村花美CRY, 小池和福士小哥各種帥和萌。然後GMT的各位也很有愛,總之套用豆瓣上我看過的一句話評論:這是一部你看過之後會深深愛上每一個角色的電視劇。


從《海女》談鄉土情懷


人割捨不斷的是過去,過去在故鄉的土地上。

現在談鄉土,這個話題漸漸讓人沒有代入感,生活在城市,腳踩的水泥瓷磚,已經沒了土地的感覺了,人際的結構失去自然的狀態。用故鄉這個詞來替代城市,是生硬和勉強的,「我生活過的城市」這樣短句能更好形容城市給人的感受。我生長在鄉村,如今在城市打拚,故鄉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時不時的懷念,懷念我的童年,我的時光,一大家子生活一起的日子,如今的冷清令我很哀傷,守在這兒的村民,大抵是無路可去到更好的地方,再不濟,根在這兒,生活倒也清閑,只是偶爾也會羨慕城裡的熱鬧,感慨村裡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海女》講了很多,但終究無法離開鄉土的情懷,人的歸屬,追憶過去及未來的嚮往,小秋愛上海邊這個小鎮,冷清的氛圍,平淡之極的生活和波瀾不驚的發展,這個小鎮就在這樣的狀態下走過一個個春秋,這樣的小鎮在萍水相逢的人眼中,是簡單安寧的美好,可是他們終究是無法體會那種在衰落中的清冷。但是小秋喜歡上這個小鎮,袖濱,奇怪的是小鎮不是小秋的故鄉,她在東京長大,準確來說東京才是她的「故鄉」,這是她媽媽的故鄉,有她外婆生活在這兒。她媽媽,春子卻討厭這個小鎮,離家出走24年才回來,但是在這宣揚美好的電視劇中,有的人找回失去的,有的人圓滿,彷彿鎮上的每個人因春子的回家和小秋的融入而快樂。

(回家,回到老家,大家應該有很深感觸)

春子當年憤然離開家鄉,去東京尋找實現夢想的機會,而春子不只是代表日本的一代人,她也可以代表中國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我們這一代對家鄉的情感是很複雜的,看到家鄉的冷清沒落,另一邊是都市的繁華熱鬧。春子對著大吉他們說,她討厭的不是家鄉的冷清,是人們對於家鄉冷清的耿耿於懷,當然這話說的好聽,春子何嘗不是在意家鄉的冷清,嚮往原宿,表參道,春子也是嚮往更好的生活啊!長在小山村,小漁村的孩子們,對於家鄉狹小,過於寧靜感到厭煩,他們不是遊客,都市的繁榮才是他們嚮往,都市是他們證明自己的舞台。春子在我看來是個讓我憐惜的人,都市融入不進,故鄉回不去,父母也擺著愛答不理的態度,要不是因為晨間劇,春子這種沒人愛,沒人憐的人,絕對是悲劇的主角。是啊,大多數人奮鬥一生,想在城市證明自己,獲得財富,春子想成為一名偶像,但現實的無奈讓她放棄了,心傲的她不甘願就這樣回家鄉,只好在東京成家,嫁給了計程車司機,在東京過著平凡的生活。春子其實很愛她的家鄉,她重回高中的那一段令我感動,年輕的大吉充滿希望向年輕的春子說鐵路開通之後,家鄉會變得繁榮,不用再那麼冷清了,春子那一刻感動了,有青春的美好,也有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我回到家鄉,總是讓我有種莫名的哀傷。我在家鄉上的小學,我還記得那是還挺熱鬧的,村子的人還不少,家家戶戶都種著塊地。今年回家,我聽爸媽和奶奶提起老米叔死了,丟下了老婆孩子,真實可憐,又有一位老人死了,高頂叔被車撞死了。聽完這些讓人唏噓,這些我都認識,小時候在村子與我父母都是有來往的,我遇到了得要客氣打招呼的,加上幾年離世的人,更厲害的是大家都慢慢搬出村子,到縣裡或者市裡買房。家鄉真是愈發荒涼,在這樣的環境中,彷彿春子就是我,無論我的夢想如何的大,都不願親眼看到自己生活的土地漸漸死去。鄉土情懷,只有在鄉村中生活才有感觸,在城市生活,人與人之間是隔著一堵牆,在鄉村,即使不大往來,每個人仍能感受到與其他人是共同生活在這個村子裡的。我的家鄉不像劇中那麼歡樂,沒事大家聚在酒吧鬧騰,晚上大家最多在家看會電視,到了九點多就睡了,沒有網路,沒有其他娛樂,平淡得連談資都沒有了,所以在這種環境中人們平時在賭博中尋找點樂趣。這就是我的家鄉,後來我發現小時候經常走的那條河邊小道已經長滿野草和荊棘,河邊的草地也是布滿了荊棘,在村子走走,孤寂地讓人哀傷和害怕。

小秋是真誠熱愛鄉土的,媽媽逃離故鄉,女兒喜歡故鄉,彷彿就是一種循環,好像女兒代替了媽媽做了要做的事。宮藤官九郎用小秋寄託了鄉土的情懷,用小秋去表現對故鄉的濃重的感情,在日本當下,農村的人口流失嚴重,許多人的故鄉恐怕是面臨消失的境地,日本人是具有極豐富情感的民族,這也很好反應了為什麼《海女》現象的出現,每個人都有一個故鄉,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再回去了,他們在城市中奮鬥,掙扎,成功,但他們對家鄉仍有很深的懷念,所以《海女》,小秋,給予了很深的共鳴。中國的鄉土情結更重,可惜的是走出鄉村,來到城市在工廠,在底層打拚的年輕人們,他們就是春子,這種回不去,進不來的狀態算是這個時代的苦難之一了。

我們的下一代會向小秋那樣嗎?發自內心熱愛家鄉嗎?不會的,平淡得無聊的生活沒有幾個人喜歡的。寧靜,安逸,舒適,這些詞是葉公好龍的人的感受罷了,是不真實的,修飾的。從故鄉出來的人,是愛她的,但是人生的追求,嚮往,慾望使我們離開了故鄉,在當代中國涌動大潮中故鄉在消失,故鄉在生長。


1「你是晨間劇的女主角嗎???」


在李狗嗨里,雅人叔對於gakki的諸多吐槽中就有這樣一句,可謂精準。


看過海女又看過李狗嗨的朋友們一定接住這個梗。【微笑


抖完機靈,言歸正傳,來聊聊《海女》這部劇。

作為NHK的第88部晨間劇,它是許多人口中的"神作"。以至於完結之後,"海女失落症"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在當年的紅白歌會中,《海女》劇組全員出場,出演了第"157話",這就相當於央視春晚專門用了20分鐘來給一部劇演一出番外,可以盡情想像一下。


以及,女主角小秋的一句表示驚訝的口頭禪」嗟嗟嗟「成為了日本當年的流行語第二名。【配合表情包食用風味更佳,jjjjjjjj!


這部劇的縱向劇情其實比較簡單且平常:一個在東京長大的少女小秋因為不喜歡大城市的生活,所以跟著媽媽回到了位於東北的故鄉北三陸。小秋很喜歡鄉下的生活,要跟外婆學者做一名撈海膽的海女。


後來她認識了夢想著去東京成為偶像的yui,於是小秋又想去東京當偶像。之後,小秋真的去成了東京,當上了偶像,但是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她又回到了牽掛著的北三陸。


當初在我看到這樣的劇情簡介的時候,我也覺得太無聊了,這種瑪麗蘇光環下的少女奮鬥史,想想都覺得尷尬。


後來入坑之後覺得自己簡直圖樣,宮藤官九郎不愧是」鬼才編劇「,每一次劇情大翻轉時的驚呼,每一次看到幾十集之前的伏筆終於顯露,每一個如同時光交錯一般的致敬經典,都在啪啪啪啪地打我自己的臉。


在這樣一條平常的主線故事下,穿插著許多暗線故事,就像一張精巧的大網,很多伏筆和前後呼應的巧妙程度,甚至讓我懷疑編劇是不是從一開始就已經寫好了整個劇本。


劇里最主要的一條支線,是關於小秋的媽媽天野春子。


春子跟小秋相反,從小在鄉下長大,但是討厭鄉下,嚮往東京。在北三陸鐵路開通的那天,她離家出走一個人前往東京。但是在到了東京之後,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她無法繼續偶像的夢想。關於春子的往事,在北三陸篇中開始講述,在東京篇中逐漸揭開,與小秋的偶像之路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在後來的回鄉篇完成了20年後的延續,構成了本劇最大的淚點之一。


奇妙的是,飾演中年春子的小泉今日子,在現實中就是紹和時代三大歌姬之一,是當年實實在在的全民偶像。

而劇中少女時期春子的偶像松田聖子,就是紹和三大歌姬中的另一個。

了解到這些之後再回味劇情,真有種與現實交錯的恍惚感。

左圖是劇中的少女春子的扮相(夾帶點私貨,村花在這劇里簡直太可愛了prprpr),而右圖是小泉今日子年輕時候的照片。


不得不佩服劇組的精巧設計。


再說說這部劇的主角小秋。


從東京回來,看到外婆當海女很有趣,頭腦一熱就想當海女;因為想要一年四季都可以潛水,頭腦一熱去學校學南部潛水,順帶喜歡上了一個學長;在學校認識了夢想去東京當偶像的yui,於是又頭腦一熱——"我要跟yui醬一起去東京"!


還真是一個容易頭腦發熱的主角啊......但是講道理這種奮鬥史不應該是主角認定一個目標,其間各種熱血奮鬥各種打怪升級,不撞南牆不回頭【誤,最後走上人生巔峰,全劇終撒花嗎?


這種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的主角真的沒問題嗎......?


雖然b站各種吐槽小秋這個屬性,我卻覺得:


少年心性,莫過如此。


一個十七歲的少女,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去追,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嗎?


如果在十七歲的年紀就能一眼看穿未來,未免也太無聊了吧。


這讓我想到宮九的另一部劇《對不起青春》。裡面的高中生們把談戀愛當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了,那我就跟另一個交往好了。由此牽扯出各種謎一樣的多角戀。


在看到這樣的劇情的時候,我既覺得覺得匪夷所思,又覺得"並沒有什麼違和感"的樣子。


如果用成年人世界的那一套規則去衡量小秋和《對不起青春》里的各位,當然會覺得不對勁,但是放在十七八歲的他們身上,就一點也不違和。


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年輕啊~


而這部劇里的另一個想當偶像的少女yui。就沒有小秋那樣的好運氣。


第一次偷偷從家裡跑出來去東京,結果坐錯了車;第二次準備去東京,出發之前爸爸突然病倒;第三次要上東京,媽媽離家出走;第四次要上東京找小秋玩——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了。


所以說本劇最大的flag之一,就是yui說的——"我要去東京"。


她的經歷,跟當年春子的遭遇有些類似,一次次錯過,可以說都是命運開的玩笑。


她因此而墮落過一段時期,變成了不良少女,但是當yui把金黃色的頭髮染回黑色,她又回到了以前。


很多人說為什麼編劇要一次次地虐yui。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錯位。編劇只是把它集中地表現在了yui身上而已。


春子和yui這兩個心懷夢想的人終究沒有成為東京的偶像。不過她們一個當了大明星的經紀人,一個成為了地方偶像,鼓勵災區的人民重振信心。畢竟是晨間劇,遺憾和無奈的盡頭,總有另一種圓滿。


其實這部劇中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細節。包括對各種對紹和時代日本歌壇影壇的致敬,每一位個性鮮明的配角,用布景和打光精心營造出的一種懷舊感,還有大友良英為劇情量身打造的上百首背景音樂,都是這部"神作"中不可忽視的因素。當然了,偶像團里各位妹子的美顏,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紅白歌會上,小秋和yui 的"追憶如潮"組合好,和天野春子,以及鈴鹿弘美輪流上台演唱貫穿整部劇的"追憶如潮",背後的屏幕上播放著劇情cut,台下坐著天野夏婆婆,第157話太圓滿了。

本來應該"jjjjjjjjjj"地表示驚訝,這次我卻哭了。

海女賽高!


正在看
我感覺春子的媽媽,或者是結衣能激起我的代入感吧
高中畢業去了上海看世博,從而激發我的上海夢
希望能夠離開海南島,在上海生活
於是乎報了上海的學校
但是我覺得自己too native
上海戶口不是那麼好拿的
並且再加上自身努力不夠,找工作處處碰壁
結果還是回家了
但我還是不甘心,即使拿不到上海戶口,也需要盡量地尋找適合我的生活(目前在海口,不想回老家)
我和春子的媽媽年輕時一樣,不喜歡自己的家鄉
海南,好就好在自然好、島民淳樸、悠閑的生活
但是我很討厭海南人坐井觀天、歧視外省人、大男人主義的態度、還有病態地對孫子的期待(重男輕女比潮汕更嚴重)等等等等。。。
當有的人說海南那麼好,為什麼不呆在海南呢?我內心是有點白眼的,感覺他們就是M


女主角的名字絕對普通話一級甲等水平= =能年玲奈


目前還在故鄉篇……無法說什麼。只想說以前看過太多對晨間劇的吐槽……但是這一次看第一集就喜歡上了……至於編劇,宮藤官九郎從對不起青春就感受到他的魅力


有千言萬語要說,但最後只能說一句:好看,飆淚,完美!


個人感覺,是アキ還有大友良英的音樂支撐起了長長的156集;
花了三個通宵,太可怕。


我完全為了水口跳到一百多集看 然後越看越無法自拔 看完東京篇又返回去看北三陸篇。(本來覺得真的實在太長了 但是這部晨間劇真的是朝氣又有活力 彩蛋也很多~特別是能看出昭和懷舊的感覺 配樂是大友良英 並且也有以前的流行歌 很懷舊很可愛的。還有百合西皮...萌點太多了

其實 我就是為了松田龍平和能年齡奈看的orz


來歪個樓吧。

媽媽要回家鄉之前,給外婆打了一個電話。

媽媽說,我也在東京奮鬥了這麼久了,也差不多該回家找份公務員的工作,找人相親結婚了。

外婆說,你為什麼要回來?

媽媽說,你年紀也大了,我想也會感到寂寞,也會想要有人陪你吧。

外婆說,誰要你來陪,什麼回家找份工作結婚,真不害臊,我們已經斷絕母女關係了,說什麼我會覺得寂寞,要你來陪。你走之前我們就已經沒有關係了,當初你已經知道去東京當偶像是很困難的事情,當初是你,把所有人的勸告和好意踩在腳下,一意孤行的去了東京,現在混了2年,什麼都沒做到就要回來了?既然做不到當初為什麼要去呢?

媽媽在電話那頭已經泣不成聲,說外婆真是無情。

這段回憶出現在aki被老闆排擠,想要回家鄉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所以媽媽對aki說,不能回來,接著媽媽就收拾行李準備回東京了。媽媽說,她要aki成功的回家鄉,不能讓她失敗的回來被周圍的人胡亂的安慰一通。

以上只是表達一個大概的意思。

每一次我重看這個片段就會泣不成聲。

勵志劇啊,雞湯啊我們都看過很多,但是海女真的戳中了我的淚點,如果有一天,你也為了夢想真正的走出舒適區,然後被現實一次一次地打趴下,痛苦到懷疑人生,絕望到想放棄的時候,而又無法哭出來,看一下這一下這個片段,想像一下,你的母親對你說這樣一番話,痛哭一場,然後繼續奮鬥堅持下去,即便最後你沒有達到你的夢想(片中媽媽沒有成為偶像),結果和逃避著回去也是不一樣的,和你之前逃離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而你一直在努力的話,起碼會得到一點點的進步,人不要太貪心,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值得去努力的。


最開始要看這部劇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讓我看,我就能騰出時間看,不能大家都說好看就要看,不能因為豆瓣評分9+就要看,也不能因為是宮九點劇就要看,更不能因為有能年,橋本漢子,茉優,村花,小泉今日子,龍平就要看,畢竟有156集呢。

想著一集只有15分鐘,156集也是能看的,就看吧。
從第一集開始,根本停不下來,這部劇真正是能讓你想要一口氣看完吶。
看完有點失落,你一定會喜歡上裡面所有的角色

先說說橋本漢子:
一直想要去東京做偶像,大家不讓去
和能年偷偷坐車東京,結果坐錯車繞回去了
和能年光明正大去東京,爹病倒了
爹好了點準備再去東京,媽跑了
墮落了,成為了不良少女
重新振作起來,做了海女,準備和夏婆婆去東京,媽出現了,不去了
準備去東京找小秋玩,地震了
自己是一輩子不能上京體質,再也不去東京了。
本劇最大的flag之一,就是漢子說的——"我要去東京"。
所以,是要逼橋本漢子去小森村么?
還好,上了紅白。

能年玲奈:
在東京毫無存在感,不上進,又土
到了北三陸,海女好酷啊,要做海女,再也不想回東京了
認識想做偶像的橋本漢子
看到南部潛水,能潛水誒,轉去南部潛水
自己是不想做偶像的,但是能陪橋本漢子,那就組合吧
看了潮騷,想做演員
和橋本漢子去東京,結果只有自己去了
想做為歌手出道
不讓我出道,那媽媽來開公司
發展不錯,潮騷電影選角,鈴鹿幫忙,卷卷愧疚,成功選上主角
電影順利,發展不錯,準備和GMT開演唱會
地震
不做偶像了,要回鄉下。
拉著橋本漢子,重新開始做偶像。

能演小秋的真的只有她了吧
一會決定這一會決定那,剛開始做海女就要去做偶像,偶像起步了又要回去做海女
想到什麼說什麼,不知暖爐被傷害多少次,經常智商掉線

156集的OP,終於變成了兩個人一起跑。


為了橋本愛看劇,中途背叛,能年犬美翻了。


霓虹官方台的晨間劇也賣百合,而且老年組【kyonkyon和藥丸子】少年組【主角一對】一起賣

我對霓虹這個沒節操的國度無語了【明明看得很歡樂!】


你問如何評價?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喈!


上面的回答已經分析得很好,我就想貼出兩首曲子。

主題曲:分享大友良英的單曲《あまちゃん オープニングテーマ (ロングバージョン)》http://music.163.com/song/26830211?userid=52988910 (@網易雲音樂)

插曲:分享大友良英的單曲《TIME》http://music.163.com/song/26830231?userid=52988910 (@網易雲音樂)

海女里好聽的bgm很多,為什麼我要貼出這兩首呢。

海女的主題曲是歡快/逗逼的,如同我們看到的北三陸的人們:堅強倔強的夏婆婆,只會唱「Ghostbusters」的火車司機大吉桑,豆團湯大使安部醬,記不完筆記的彌生阿姨......這些人在一個只有一間白天是茶餐廳/晚上是小酒吧的小鎮,居然能玩的不亦樂乎,沒心沒肺,好像沒有任何憂愁煩惱,連陰沉的女主來了這裡也變得開朗。這是電視劇的明線,歡樂的劇情,逗逼的走向,如擁有明媚陽光,蔚藍大海的袖濱之晨那麼美好。

如果說主題曲是北三陸的晨,那麼插曲Time就是北三陸的夜。如果說海女的明線是逗逼和歡樂,那麼海女的暗線就如同Time一樣,深沉和治癒。私以為,「治癒」是海女的內核,是一切劇情的出發點,也是官九郎寫下海女的目的:治癒經歷2013年大地震的日本人。

如果說美國影視喜歡談救贖的話,那麼日本影視永恆的主題便是治癒。

其實,北三陸的幾乎每個人歡樂的表面都隱藏著傷痕,都有不堪回首的過往,春子的偶像夢,夏婆婆和女兒24年的冷漠,大吉24年的等待,桂枝婆婆和會長的中年喪子,足立洋的爐子,結衣的太妹,就連秋,在之前也是個無個性無色彩被人無視的少女。大家都是逐步地進行復健,都是慢慢地和過往釋懷。

於是,我們看到秋以北三陸為起點,去了東京,走向媽媽春子未能實現的偶像之路,又回來重建北三陸,於是,我們看到春子兜兜轉轉回到北三陸,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而我們容易忽略的是,北三陸的人們,乃至東京的水口,鈴鹿,太卷都因為北三陸而治癒。我想,這就是海女的明線和暗線。

夏婆婆安慰離婚的春子時說,不用擔心別人的看法,這裡以海帶的高產量和高離婚率著稱。漁協會長夫婦和美壽壽則告訴秋,這裡每個人都有過去。

北三陸就像大海一樣,包容著一切,就像夏婆婆說的:去者不追,來者不拒。北三陸的魂在大海,在夏婆婆。

也正因此,得到治癒和包容的人們,拚命想復興這個地方,於是有了劇中一切故事。

我很喜歡的一個鏡頭是,春子在深夜來到海邊,喝著啤酒,看著少女時的自己寫下的,仍未褪色的宣言:「大海去死」,然後喃喃自語:沒那麼好哦,外面。背景音樂正是Time。

外公說我環遊世界的目的是,可以和從未離開北三陸的夏婆婆說這裡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而秋,在東京實現電影夢後,回來和結衣說:北三陸是最好的地方。

回歸鄉土是日本今年來的熱門話題,北三陸的夜所象徵的,正是在鋼鐵洪流的都市生活著的現代人所惦記著,或者說遺忘了的鄉土情懷,是約翰·丹佛所吟唱的country road,是遊子們暗自舔舐傷口的庇護所。


想起了遲開的向日葵,裡面tomato也是在回東京、自己的家鄉、高知縣猶豫,但是最後他說他已經回不去家鄉了,最後留在了他支教的鄉村種大米,當時有很多感概。


我最愛的能年犬哈哈哈,被強勢圈粉了

在地震後回北三陸的時候在車站對著狐狸跳舞萌爆了。

-----------------------------分割線 -----------------------------------------

看到一半的時候,有點嫌棄天野秋,性格轉換太快跟不上節奏,太過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從海女到南部潛水到做偶像,沒有從一而終。但正是這樣的反轉的多變性讓這個劇變得更有意思。

大友良英是在是太厲害了,作的曲子很多,每集開始的活力音樂,拿來做鬧鐘太合適啦。

最後,能年其實這幾年發展得不是很好,海女之後本來應該取得突破發展的,卻陷入了半失業的狀態,對比橋本愛和村花,能年人氣還在,但是接到的作品太少了。最近在INS上關注到的動態是接了一些廣告,配音,參加了一些活動,希望她能越來越好!

上仙女圖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所有型號的小米手機不限量開放購買?

TAG:日本文化 | NHK(日本放送協會) | 日劇 | 如何看待/評價 X | 海女(連續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