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末漢初的歷史故事不如三國故事流傳得廣?

秦末漢初的牛人如蕭何、韓信、項羽,妖人如張良、陳平、范增,他們的故事精彩程度不比三國人物差。但是楚漢的故事就是沒有三國故事流傳廣。
為什麼宋朝民間話本推紅了三國,卻不推紅楚漢?
我讀過最好的楚漢歷史小說還是司馬遼太郎的《項羽和劉邦》。
難道就是因為太史公碰不得,陳壽就可以隨便搞么?


很多歷史故事得以流傳,起因都與某個時期因政治需要的宣傳有關。最為重要的是,你之所以覺得它流行,是因為這個故事的內容與現在的政治需要沒有發生衝突。在這兩個方面,三國都可以說是一個典型。


三國故事的流行始於南宋,當時金滅北宋,掠走徽欽二帝,首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淪陷,趙構在江南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權後,面臨著二個尷尬的問題:
1、因為宋欽宗並沒有正式傳位與趙構,所以這個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這是中國古代帝王很大的忌諱。
2、南宋當時丟失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國土,這些地方都是傳統意義上中原之地的主要組成部分。而當時的南宋又苟安江南,無力也無意收復中原國土。中國古代皇朝講究的是正統,所謂逐鹿中原,誰佔領著中原,誰就是正統,如今中原之地丟失,南宋政權顯然有點那麼非主流(呵呵,實在想不出正統的反義詞是什麼)。

而三國時期蜀國劉備與南宋趙構的處境非常相似,當時老百姓心裡很需要一些心理安慰劑,估計南宋政權也有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民間就慢慢創作了一些尊劉貶曹的三國故事,宣揚在特殊環境下皇位不一定要從先皇處繼承,即使沒有統治中原也不重要,只要血緣關係正宗就行了,這或許就是 宋朝民間話本推紅了三國的原因之一吧。 最終這些故事由明初的羅貫中編寫成三國演義 。

到了今天,三國故事與現在政權的執政思想沒有發生衝突,大量諸如遊戲,影視等作品才得已面世,這樣你才會覺得它流行。反觀你說的秦漢時期宣揚的是造反,抵抗暴政,關鍵是還TMD成功了。又比如水滸傳,雖然也是造反有理,但是最後各位英雄好漢都落得個悲慘下場,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所以水滸傳可以適當的宣傳一下。最為明顯的就是岳飛,楊家將等等此類破壞民族團結的故事,就基本上已經絕跡了。


蟹妖。

個人感覺:
三國故事流傳得廣,不如說是「匡複」的故事比奪權的故事更受「推廣者」的青睞。
——文化思想控制手段,由來已久,今亦然。
一個是沒落王朝如何被兩伙起義軍打敗,兩伙起義軍在樹立傀儡政權後又如何奪權;另一個是沒落王朝的後人率領一眾兄弟匡複王朝輝煌,延續大統。
如果是一個習慣了偽光正的統治階級,你更樂意推廣哪個?

然後是作者水平的高低,形象塑造、演義公案性質的補充,導致某部作品的受眾更廣。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說:

因為三國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底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再有裴松之注《三國志》,甚為詳細,也足以引起人之注意三國的事情。

之所以提到裴松之注《三國志》,是因為他從各路野史引用了很多較為離奇有趣故事,內容比《史記》所載楚漢軼事更豐富。

關於三國在歷朝歷代中為什麼特別精彩,還可參看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究竟是三國時代成就了《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演義》成就了三國時代? - 元鴻杏的回答

另一方面,三國故事比楚漢故事更符合人們的心理和價值觀。五虎將、諸葛亮雖然壯志未酬,卻都在戰爭期間光榮離世,死後劉備哭得稀里嘩啦的,悲壯而正氣;項羽的手下多被濫殺,劉邦的功臣在漢朝建立後多受迫害,下場悲慘,觀眾看得不爽,統治者也覺得不能藉以宣揚忠義。

元朝《三國志平話》的開頭是這樣的:東漢光武帝登基不久時,一個叫司馬仲相的書生邊看史書邊大罵秦始皇,鬼神覺得他富有正義感,就把他帶到陰間為王,審判漢初三大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的冤案。司馬仲相讓韓信轉世為曹操,彭越轉世為劉備,英布轉世為孫權,三人瓜分漢朝江山,以報大仇。漢高祖則轉世為獻帝,呂后為伏皇后,受亡國之苦。至於司馬仲相自己呢?你們猜。

由此可見元明時人對楚漢英雄的結局是抱有很大怨念的,而讀三國故事卻覺得暢快過癮。當然,那時候也不是沒人寫過楚漢題材的話本、小說,只是文學性都不強,未能取得《三國演義》那樣的成功。

然而,近二十年多來,楚漢題材的影視作品卻遠比三國題材的多。也許因為演項羽、劉邦容易,演諸葛亮、關羽卻不容易符合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吧。


現代人較熟悉三國故事的關鍵有三:裴松之、《三國演義》、日本光榮。楚漢相爭的歷史建構在《史記》,而三國故事建構在《三國志》的原型。

從寫作方式來看,司馬遷《史記》的文體生動,遠勝於陳壽《三國志》,但《史記》關於楚漢相爭的紀錄較少,這段時期歷史完全只能由〈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兩卷,〈陳涉世家〉、〈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三卷,及〈淮陰侯列傳〉等12卷拼湊,不若《三國志》是由官方支持專載漢末至晉初時期的史書。《史記》之後,再也沒有新的相關材料或史書描述秦末漢初的紀錄,後世所有題材也只能圍繞著《史記》的內容打轉;但三國歷史就不一樣了。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有疑處寧可不用,於是《三國志》內容精潔鮮少重複;然而南朝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併兼采民間傳聞,大量增加人物與事件的描繪,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最後這份集注字數竟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

到了唐代,荊州出現以勇武的關羽為原型的「關三郎」鬼神崇拜,並擴及至漢中、關中,成為民間信仰;唐肅宗至上元年(760年),諸葛亮被列為官方武廟裡歷代良將的十哲,關羽亦於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入祀武廟。
響應民間信仰,也做為政治上忠君愛國的教育材料,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首度敕封關羽為「忠惠公」,後世歷代也為統治需要繼續追謚加封,最後竟然變成天神!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 (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3年 (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2年 (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5年 (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2年 (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14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 天曆8年 (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曆42年(1613年) 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3年 (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9年 (1652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3年 (1725年) 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 (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31年(1767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18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8年 (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神像、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中國神明中除了城隍、觀音外最多祠廟的一位。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於是結合祠廟中壁畫的教育作用,以關羽、劉備、諸葛亮為核心的忠義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國歷史也透過民間傳播的方式流行久遠: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唐代劉知幾《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三國從政治格局來看,是各個小勢力之間互相牽制吞併,很富有戲劇色彩;從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輩出,人物性格鮮明;在不到90年的時間裡,集中了如此多智勇怯義之士,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國鼎立、天下歸一等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活劇。別的歷史時段,如楚漢戰爭、隋唐演義、元末逐鹿、明末群王或民初軍閥混戰的故事相對而言,都沒有三國如此豐富的多面性。當民間的說唱開始將三國歷史變成故事題材,而受百姓熟悉喜愛時,卷數龐大的史記仍多停留在官宦之家,普通人無法一親芳澤。

到了宋代,是三國故事在民間發展的高峰期。首先,它被搬上民間的戲曲舞台,也成為街頭話本的內容;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了說書家霍四究「說三分」之事。而南宋政權對於同樣偏安背景的蜀漢寄予同情,人們更加強調正統秩序,因此三國故事更加受到歡迎;朱熹編纂《通鑒綱目》時,就尊崇蜀漢為正統。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英宗至治年間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的基礎,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從此,市井百姓就算不識字,也能從街坊或村莊說書人的口中,聽到那遙遠年代的英雄故事,一代傳說一代。

再來說說日本的部分。三國歷史很早就透過百濟傳入日本;公元760年的《藤氏家傳》中,已有貴族評論蘇我入鹿如同「董卓的橫暴」內容,同年,遣唐使吉備真備也有學習「諸葛亮八陣」、「孫子九地」等軍事技術的記載。三國的戰爭計謀、組織方法及人事鬥爭故事也相當受到武將推崇,特別是從應仁之亂到德川家統一全國的140多年間,日本也經歷過大名(諸侯)割據的時代,武士們紛紛從中擷取忠義精神與經驗借鏡。到了江戶幕府時期,三國故事在日本社會蔚為流行。元祿5年(1692年),《三國演義》的日文版《通俗三國志》成為日本史上第一部外國翻譯小說,池田東雛亭於天保7年(1836年)也編篡了《繪本通俗三國志》,博得了處於枯燥生活中庶民的熱烈喜愛,轉化成街頭說書與歌舞伎的娛樂藝術;也由典故中出現大量的日文成語,如「三顧の禮」(三顧茅廬)、「けいろ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全て揃ったのに、ただ東風だけが欠けてい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社會,演變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同時,文化層次愈高的,對三國的喜愛和研究程度也越高,明治時期後很多企業家都把三國的典故應用於經營管理之中,各出版社對於三國歷史的研究與評論著作如雨後春筍般付梓,成為文化與商業上的顯學。


美國與日本是1970年代在計算器研究方面最發達的國家,日本更率先將計算機引入遊戲的開發領域。1983年,擅長模擬遊戲的日本光榮公司(株式會社コーエー,KOEI)首度開發歷史遊戲〈信長の野望〉,獲得極大迴響,兩年後,又推出日本人喜愛的〈三國志〉系列。1994年,在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的台灣,由於許多年輕人通曉中國歷史也能通日文,光榮推出創新的〈三國志IV〉迅速受到學生大量盜版併流傳,台灣學生們為了玩三國遊戲也引發研讀三國史的風潮;他們把《三國志IV》當遊戲看待,對角色關係懷疑、好奇之後,就去研讀《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及日文研究書籍,以探尋三國歷史的真面目。2000年,台灣光榮公司為避免盜版損失而成立,開始發行〈大航海III〉、〈信長の野望IX〉、〈三國志VIII〉的(繁體)中文版,卻引起其它華人地區(大陸、港澳、馬來西亞)更大量的盜版遊戲風潮,也同樣產生個人研讀三國史的風氣。可以說,現在華人地區70後年輕一輩的三國史知識,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日本光榮的計算機遊戲貢獻。


楚漢相爭的故事就是項羽三殺,項羽超神,項羽gg了。不適合寫小說讓人津津樂道。三國就好了,三個勢力相互平衡制約,不至於立刻決戰。

同理紅警cc打不過星際。


我認為不一定。

光說這個,就有多少人玩過:


在資治通鑒里
三國時期的篇幅
明顯要比秦末長很多...

我覺得這裡面有個問題:

從故事上來說,只有衝突各方都被表現的強大而優秀,強烈的碰撞,才能夠讓故事更好讀。玩遊戲時得設定好 Boss 的數值,雙方要平衡。

在秦末漢初的歷史裡,也許是因為司馬遷的位置所決定,他筆下描寫的漢勢力人物明顯遠多於且牛於楚勢力,你能數出韓信、張良、蕭何、曹參、樊噲等等系列牛人,而楚國那邊就那麼幾個人,范增(結果後來辭職不幹了)、項伯(昏頭昏腦)、項莊(除了舞劍也沒怎麼出場),然後劉邦本人VS項羽,也是很明顯的看出差別。如果不是劉邦和項羽爭,按照司馬遷的寫法,項羽的天下也坐不穩(歷史上的君主對漢高祖劉邦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反觀三國的歷史,各個勢力都是牛人輩出,高潮迭起,曹劉孫三家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有生之年都沒有決出勝負,而且優缺點都比較平衡,各創業集團之間沒有絕對優勢和劣勢,天時地利人和大家各自擁有。但是不是三國的牛人和各勢力對比就真的比秦末漢初要多和精彩呢?未必,但問題是陳壽寫三國志是在晉朝,相當於和這衝突的三方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受到的政治壓力也沒那麼大。所以各派人物和故事他都可以寫的更好一些。

所以歷史學家的屁股決定了咱們讀到的歷史啊。

雖然司馬遷寫的相對還算客觀一點點(後世多有爭論),但是如果他按照陳壽寫三國志那樣去寫了,相信會完全超出統治者的忍耐限度(他只因為替李陵說話就被宮刑,大家理解一下,漢武帝時當公務員真不容易,連著8任丞相都被殺或者滅門....)

總而言之:平衡性! (歷史的真實中平衡性可能是好的,但是寫歷史的人破壞了這個平衡性)


在中國大部份或者可以說是絕大部份的人對三國歷史的了解要遠遠超出其它歷史階段,這主是要跟三國後歷代統治者不斷強化宣傳有關。在這段歷史中可以很好的找到利於宣傳的正反面教材,首先是關羽,中國唯一的一個武聖人,包括遍布全國的關帝廟,使得三國歷史會被人們在生活中反覆提及,而且關羽的忠義一直是歷代宣講的主流價值觀,其次的一個就是諸葛亮,這位先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則是統治者在對官員宣傳中的主流價值觀,其實也正是因為這兩個人物的存在,劉備的歷史地位才水漲船高,曹操就是反面典型了。正因為這兩個人物的存在以及他們身上所代表的價值觀被歷代所推崇,所以三國的歷史也就被不斷包裝,宣講,遠超過其它的歷史故事。


這裡不回答題主的問題,只為了作一個勘誤,很多人說宋朝的政治現實導致三國火了起來
但其實三國隋唐期間就已經大熱,當時流行的各種民間故事來源則是兩晉南北朝期間流傳的三國傳說。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宋朝時期評話的素材基礎,再到元代被改為各種類型的故事,最後匯聚到三國演義成書。
大致上可以確定至少很多素材的真正成型,是在南北朝期間,而成為流傳開來的傳說故事,則在隋唐交際。
楊廣曾經觀看過譙水擊蛟與躍馬檀溪的故事,雖然內容比起後來有差異,但看得出較早期的原型至少那時已有。
而李世民又很喜歡和崇拜曹操,甚至與李靖論斷過曹操的能力,反應得出曹操在當時是屬於家喻戶曉的人物
李世民也拿諸葛亮與自己進行過一定程度的對比,郝瑗也說過劉備屢次戰敗如何如何,三國人物時常在隋唐交際期間被人提到,可以看出當時三國人物在已經具備相當的地位。
而關羽最早期有記錄的顯聖也是在隋朝,我們可以知道追查和推斷的是,關羽死後在荊楚一帶被廣泛厲祀,到兩晉南北朝期間成了地方廣泛被信仰的不知名神明,而後在隋朝前後開始轉正,因為關羽本身地位不如諸葛亮與曹劉,所以很長時間一直沒有得到機會發跡。
等唐朝中前期結束後,關羽的廟宇就開始大規模推廣,甚至有修廟記等。
三國故事開始成型與大規模流傳,到唐朝中期已經非常明顯,許多唐朝詩人都經常書寫有關三國的故事,其中杜甫就是個三國狂魔。
很多我們熟知的故事,例如赤壁等等,在這個時候已經能通過當時詩句側面反映存在,成熟則等到宋朝時期,具體框架幾百年來變化都不大。
但有一些人物性格和定位卻有轉變,例如曹操逐漸由隋末唐初的大英雄變為奸角,而唐朝時期劉備是個勇烈又充滿遺憾的英雄人物,對比後期形象更臉譜的厚黑長者有很大差異。
等到了宋朝時,這種臉譜化在民間就更明顯,而且因為生產力提高,民間娛樂豐富的緣故,三國故事套路化就非常的多,很多人的形象說固定也固定,說不固定也不固定。
例如張飛作為平話的主角就很活躍,更有一些趙子龍的感覺而非後來的猛張飛,關羽的故事在當時可能很悲憫,蘇軾就寫過有富家子弟每聞關羽被斬就落淚哭泣,而這麼讓人傷心的關羽故事我們現在是沒有流傳下來的。
民間里關羽形象也在宋朝一定程度上定型,吳道子的作畫反應了關羽大致打扮,就是雷巾手持長刀,而到了宋代時,則大體確定關羽的形象,大宋宣和遺事提到過,關羽被封王成聖,起因是張天師召關羽除害,還特意在殿前顯聖與徽宗相見。
當時關羽穿的是絳衣金甲,絳衣也就是紅衣,這和平時看到的綠袍關羽不太一樣,但同時關羽卻是美須髯頭戴青巾,大致確定了關羽綠帽子的傳統,即便青並不是純綠,但不妨礙後人的新創作,羅貫中就將這一點歸納為鸚鵡戰袍上,成了關羽的獨特顏色,與張飛的黑作出區別。
實際上在北宋仁宗前後,關羽的廟火就已經傳遍天下了,到南宋時期三國的火熱程度跟現在區別不大,而且把士人文人階級也徹底征服。
在這之前,北宋時期到南北宋交際期間,很多文人其實對三國歷史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們更多直接接觸三國志兩漢和晉書,可以直觀的從漢朝和晉朝比對三國時期的人與物,往往未必直接受民間讀物的看法影響。
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朝文人階級是瞧不起劉備曹操和孫權的,笑話他們一輩子也無法統一,只能作個三分。
當然這也就是文人的迂腐所在,他們不可能理解當時的情況,相對的他們對不同人物的評價也與其他時代有所不同,例如宋代對孫權的評價相對公平而非客觀,例如辛棄疾就在作品裡以曹劉為基礎上又吹捧了孫權。
假設給三國的火熱和成型分時代的話,那麼兩晉朝則是起源,南北朝則屬於成長期,待到隋唐初期,故事大抵成型,有了無數的素材,唐朝中期則變得成熟,開始廣泛以「說話」形式流傳在各地之間,而且因為社會相對富足,有更多的流傳空間,比起後來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也就有更好的創作餘地,因此不少詩人會特意描寫三國歷史,三國本身也在分階層的流傳。
唐代以後,三國故事開始套路化,人物也逐漸臉譜化,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從南宋末到現代,都是同一階段,三國的火熱有增無減,故事流行在任何階層,人物形象也大致定型。
三國(真實)→兩晉(美化)→南北朝(神話化)→隋唐(傳說化)→唐朝中期(童話與說話化)→北宋(民間故事定型)→北宋末期(成為中下階級的流行文化)→南宋(融入生活)→明初(三國演義成書)


秦末漢初時造紙的技術不好,紙張的製造成本很高。文字記錄不方便。後來大太監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用廉價的稻草之類的做原材料才極大的降低了造紙成本,使得普通地主也用得起書和紙。


就精彩程度上看除了項羽和韓信強行搞出幾個大新聞以外,智力,武力甚至魅力都經常處於碾壓狀態。


大家都愛看權謀,三國就是三方智力的對拼。而楚漢之爭,時間短,智力因素少。


因為煌煌漢朝太過光榮雄偉,後面的晉朝南朝卻是猥瑣破碎。
因為桃園三匪如此英雄仁義,又有卧龍鳳雛奮命捐軀力挽亂世。
因為華夏的光華暫時黯淡,而他的後人需要活下去的心靈支柱。


因為絕大部分人離開了初高中課本以後,就從來沒讀過史記了。


司馬遷遍史記簡略的寫就是,劉邦做皇帝了跟他的一幫兄弟都被他弄死了,項羽有勇無謀,最後自殺了。已人們最簡單的邏輯都能得出鴻門宴上項羽要殺劉邦,劉邦早死了。個人看法,項羽選擇對不起自己,劉邦選擇對不起兄弟。最後劉邦背盟更是讓劉邦做了開國皇帝都背上千古罵名,秦皇漢武,漢朝是在漢武帝手裡發揚光大,而不是劉邦,就知道劉邦這個開國皇帝做的如何了。以歷史記載最直觀的可以看出劉邦無情無義跑路的時候拋妻棄女,這你讓大漢史官怎麼給他加上有情有義,仁者無敵的帽子?漢朝史官殺了一批又一批記載下都是這樣,自家子孫當皇帝還能讓那些史官把他祖宗往壞里寫,真實情況就不用說了。最後當然是少寫點,寫多錯多腦袋搬家。


羅貫中攜《三國志通俗演義》表示:我們應該為三國故事的流傳廣泛立下了汗馬功勞。四大名著的影響力如何之廣誰不知道呢?
可有多少人看過真正的史書《三國志》呢?多少人知道《三國演義》里哪些故事是虛構的找不到史書參考的呢?估計沒看過《三國志》的人跟不知道秦末漢初的歷史故事的人一樣多。


因為時間太短了吧,漢末三國是幾十年的大分解對後世影響深淵。


關帝廟。

在古代99%文盲的時候

誰讀書?

誰聽評書?

唐代以前,我敢保證三國不是最火爆的那一支。

但是到了宋代開始

你只要生活在中國

就能見到關帝廟

「關老爺是誰啊……」


這個歸功於明朝出版業的發達、小說的流行


兩國交戰,人物太少,關係簡單,寫寫就沒了,
春秋戰國,人物太多,關係複雜,故事情節不好展開。
三國人物,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推薦閱讀:

宋朝是因為經濟過度發達而間接導致滅亡的嗎?
古代打仗的陣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古人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
解放後,民國時期的名廚都有何命運?解放前的名牌酒樓又有何結局?
為什麼部分人認為秦漢之後的中國不是封建社會?

TAG:小說 | 歷史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