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實體書店崩潰的真相》一文,你怎麼看?說的都是事實嗎?
附文章鏈接(非原出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502382/?start=0
說點不著邊的。
文中說「為什麼歐美日的實體書店可以開得這麼好?」,我只能說不知道這個「這麼好」是怎麼講。
外國實體書店,無非是兩種,一種是連鎖大店,一種是獨立書店。
連鎖大店,不用說了,佔美國市場 10% 的 Boarders 都完蛋了,現在美國第一大店是 Amazon,占圖書市場 1/4 的江山。大型實體書店裡,就只有 BN 是全國連鎖了。
獨立書店,從 80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巔峰,到 2008 年,一路滑落。以前我去各地,會拿著一個當地獨立書店的書單一個個的走。到 06 年以後就不帶了,因為能有一半以上都關門了。從 2000 年到 2008 年關了有上千家。新英格蘭地區,獨立書店從 400 多家減了一半。
上圖來自
上圖來自 ? Books Market Size Blog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在 1995 年的成員數 5500,書店數過 7000,到 2009 年達到最低,1401,然後才開始回升,到 2013 年才又過了 2000。
人家也是花了這許多年,才又在這新的競爭中找到方向。事實上,現在的獨立書店,很少是靠賣書來養活自己(As indie bookstores hang in, owning one becomes the new fantasy career)
相比起來,英國獨立書店的形式至今仍不見好轉,2005 年有 1500 家獨立書店,去年只剩剛過 1000 家(http://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3/feb/22/independent-bookshops-73-closures-2012)這篇文章昨晚看了一下。有一定道理,但又有相當的不合理。
先說它有道理的地方。那就是對於書店本質的闡述。特別是關於「展示性」,講得很到位。我自認為還算有點關心新書的出版,但光是各大在線平台的推介根本無法趕上新書發布的速度和廣度。比如說這本(大西洋帝國 (豆瓣)),國內出版了好一陣子,我還到處自鳴得意地跟出版界的朋友推銷說應該引進……所以,在書店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掃一遍出了什麼新書。而且,人在書店的購買慾和在網站上是完全不一樣的:網站上要麼是早就想好按圖索驥,要麼也要多方對比查評價;在書店裡,翻了幾頁覺得順眼,甚至只是覺得封面裝幀不錯,可能就拿下了。對這一點,文章把握得挺到位的。
但是後面的就越寫越不靠譜了。特別是這一句:中國落後,腐朽的出版業,低質量的圖書才是摧毀書店產業的罪魁禍首。
我不是做出版的,每年國內也確實會出很多爛書,或者書本身不錯,被「做」爛了。但每年圖書出版的絕對數量是很大,爛書多,好書其實也不少。這作者如此輕易的一句話就把出版界一棍子掃死了,著實不太公正。而且,某種意義上講(我並不是說這種純粹的國營體制好,我只是陳述),相較影視的「市場」化,圖書業還未完全被所謂的「市場」拖著走。這種體制的「保護」在出垃圾的同時也使得一些有心氣的出版人仍然有空間出一些自己想做的有價值的書。即便是受到體制內表彰的圖書,也不純粹是「那種」東西,其中仍然有一些確實有價值的項目。(這當然不是為這種體制唱讚歌,自由的狀態當然更好,但不能因為一頂帽子就否認無視有價值的東西。其實這些項目有點像電視劇純粹市場化前那些嚴肅歷史劇,因為沒有太大的市場壓力,反而可以不那麼功利。而最糟糕的狀態,就是現在這種不純粹市場化,原有體制保護下的精英文化經不起「市場」的衝擊,而壓抑局部之後又會引發可以做的那部畸形膨脹。這是題外話了。)
實際的情況是怎樣?我可能更傾向將問題追溯到社會層面。與其追溯虛無縹緲的「文化」,不如探討一下社會分層。
根本上,是中國中產階級的缺位。
不是隨便哪個都市小白領都叫中產階級。我不說專業定義,就概念來講,房車無憂無貸款,工作收入均穩定,有一定閑暇空間,並且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及向更高社會階層攀登的可能。主要指這個人群。因為這個人群在各方面具備讀書的可能性。
從物質層面講,這個階層不僅滿足了生活的物質需求,有足夠的財力,而且在精力上也遊刃有餘。
從精神層面講,一方面倉廩實而知禮節,主觀上可能會有這個需求,或者原本的閱讀習慣能夠得以在物質條件的保障下延續;另一方面,哪怕是為了自己的社會階層進行粉飾,也有「裝」的需求。記得之前有句調侃艾科的話,(大意)說是歐美知識分子的書架上一定會有埃科的書,似乎沒有這個就沒有品位。就是這種心態。
這個階層有經濟實力有精力有需求,並且形成群體後能在社交中產生輻射作用。所以,他們才是撐起一個有水準的圖書市場的主力軍。
但是這個人群其實在中國是很有限的。圖書市場的主流,要麼是各類教輔和實用的考試工具書,要麼是相對較低檔次的暢銷書。好書即使有,也被湮沒了。為什麼不做大規模宣傳?你即使宣傳開了,也沒多少人去看啊!除非讓腸胃點點題……
空喊」你們為什麼不提升品位?「、」你們為什麼不讀書?「是沒意義的。我一個同學碩士畢業回老家三線城市一所高校任教,即便是高校教師,圈子裡主要的娛樂活動還是打牌麻將唱歌。我那同學雖然默默堅持著自己的閱讀興趣,但還是頗有孤立感。這裡不是批判什麼,只是陳述現狀。
那麼回到原話題,為什麼實體書店會崩潰?
就我個人體驗來講,雖然在實體書店能篩書,但在網路書店上買的書和手裡的電子書已經多得讀不完了。更何況網店便宜,服務態度又好(我是說亞馬遜),我的閱讀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而實體書店,除非是我非常著急地要找某本書,當天就要,或者登機前無聊,基本不會再去。用戶體驗要比網店糟糕。以南京那家不裝逼會死書店為例,在那裡的用戶體驗非常糟糕:我拿著幾本書在手裡就要被盤問」是不是要買?不買請放回去「。我還是會帶著外地來的朋友們去逛,文化地標嘛,但我堅決不會在那裡再買書了。(不能一概而論,鳳凰書城的服務就非常好。我電話過去諮詢都非常耐心。)
實體書店會死嗎?不會。但很可能會成為類似媒體平台中廣播這樣的存在吧,會有固定的消費群體,但也就僅此而已。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有些內容說得也對。但是裡面大量談到了日本的例子,有些並不是那麼準確,而且沒說到點子上。我也不是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只是就日常所見大致談談,說錯的地方歡迎指正。
日本的書店這些年裡也受到了以亞馬遜為首的網上書店的非常大的衝擊,15年里8000多家書店關門,佔總數的1/3強,還有近三分之二的書店活了下來。
為何大多數書店可以生存下來?原因不外乎一句廢話,還有錢賺就不用關門,收入大於各種支出,就還能維持下去。
發達國家的書店相對於國內的,最為受益的一條就是書價很貴,賣書的毛利潤較高。一本漫畫單行本,64開大小100多頁,是大約500日元,30多塊人民幣。社科或文學類的袖珍書,叫文庫本或新書的,64開或略大,二百頁左右,要七八百日元,五十塊人民幣。普通書籍,32開,三四百頁精裝的,那就要兩三千日元,一二百塊錢。書店的毛利潤如果從圖書批發商(東販和日販是日本最大的兩家)處進貨,可以拿到定價的20%,直接從出版社進貨可以拿到30%。每賣一本小書賺十幾塊人民幣,賣一本正規書賺幾十塊,比國內圖書的定價還要高。而且日本的圖書幾乎不打折,當學生的時候在自己學校的生協開的書店裡買教科書還能給個九折,其他場合新書基本都是按定價賣,想買便宜的只能去二手書店。
能保證這種狀況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出版社能有效控制圖書的終端價格。出版商有協會,書店也有協會,它們認識到維護圖書價格機制是全行業的生命線,爭相壓價只會讓網店巨鱷漁翁得利,危及整個出版行業的生存。亞馬遜賣得雖多,協會讓它按定價賣,一日元都不準動,它也只能按定價賣,最多搞搞極為有限的(不超過百分之幾)的返點,絕不會出現像國內一樣30%以上折扣,完全擠壓掉實體書店利潤空間的情況。遺憾的是這兩條國內書店根本沒法學,知識產權是狗屁,更不可能形成一個全國性的有實際作用的協會組織,一家家出版社被各個擊破,只能給大的網上書店跪舔,折扣能給多低給多低,管不了實體書店的死活了。
同時由於知識產權保護得好,不要說開機器印盜版了,掃描個圖書傳到網上,做個電子書讓人下載,警察分分鐘上門教你做人,使得想看書又不想在圖書館借著看的(當紅圖書你想借也不一定排得到)就要按定價買正版書,出版社,作者,書店三家的收入都有保證。作者的版稅有定價的10%,外文書的譯者也有6%,如果100個國民里有一個人想看,那收入就大大的。比如說有個叫藤原正彥的數學教授,國立大學教授本已是高收入職業,他業餘還喜歡寫點文字,湊出來一本叫《國家的品格》的雞湯小書,大火特火,賣了幾百萬本,這一票賺了幾億日元,一下子成了富翁。題目里的作者說書店裡沒好書是風氣問題,其實歸根結底是知識產權制度保護不保護作者的權利的問題。寫好書可以發大財,有才能的作者當然會來盡心儘力地寫書,錢才是硬道理。好不容易寫本書,出版沒幾天網上到處是免費的在線閱讀和電子書下載,正版書幾千本都賣不到,出版社退回來都在床底下扔著,還能有多大的心情認真寫東西?久而久之自然就是書店裡要麼是教輔這樣的硬需求,要麼是地攤文化和成功學,要活命只能圈快錢。
因為出版社對每一本書可以拿到定價70%的銷售收入,別忘了日本的書價還是國內的幾倍,每賣掉一本書出版社回籠的資金比國內的圖書定價還要多不少。而圖書單純的印刷費用是不比國內貴那麼多的,紙張、油墨、印刷機這些東西基本上國際價格統一,這使得它們有能力承擔退貨損失。書店只管賣書,一本抽定價的20%或30%,賣一本賺一本,賣不掉的退給出版社,不會砸在手裡。這不光減少了書店的開支,而且讓它們可以不停地更新書目,只管進比較有價值的書,過段時間賣不掉就退給出版社。這樣書店的書架上充滿新鮮感,不會有什麼賣不掉的陳年宿貨,也不用出血大甩賣。個別情況下,書店可以選擇和出版商協商,放棄退貨的權利,承擔一部分風險,換取出版商給自己更高的分成。
日本的書店在收入上有著種種便利,支出上也就是店鋪租金和店員工資卻不比國內高那麼多。國內的房地產價格實在有點高,城市裡的商場租金已經跟日本有一拼了,雖然書價和收入都只有幾分之一。前段時間星巴克撤出哪裡哪裡的報道也都看到了,價格和日本差不多,毛利(價格-物料成本)80%以上的星巴克咖啡流水一樣一杯杯往外端尚且抵擋不了租金,市中心商業街的書店?指望不差錢的新華書店吧。日本的書店也往往只有收銀台有幾個員工,社會富足治安良好,不怎麼擔心順手牽羊,書有污損也是退給出版社就完,不用派人盯著,人工開支上也還可以接受。收入和支出的差額就是大部分實體書店還能存在的全部理由。
題目里作者提到的漫畫海賊王的銷量其實一大部分是書店的競爭對手:便利店賣掉的。這種更為大眾化的書籍消費,在便利店順手買比在書店買方便。日本一共八萬多家便利店,基本上都有漫畫和雜誌的貨架,大熱的作品一家店賣上十幾本百萬銷量就出來了。一本500抽20%,100萬本就是1億日元的利潤,如果沒有便利店橫插一杠這本來也是書店的東西。
實體書店在越來越多的新的傳播方式的衝擊下越來越艱難,今後繼續衰落也是可以預料到的。我並不認為實體書店無論如何都要存在下去,也知道如果像國內一樣放任網店對實體店進行無限制的競爭,買實體書大約可以便宜20%,如果出版社轉向電子書籍,沒了印刷費用還能再便宜一些。但想到只為了這1/5的書價,身邊這些幾百平方米的店內彙集上萬種書籍的知識的森林就要消失,想翻哪本翻哪本的感覺再也無法體會,只好去亞馬遜一鍵購物,那還是請各家書店努力堅持儘可能長的時間吧。實體書店沒落根本的原因無外乎兩個字『成本』。
首先是客戶成本
實體書店的買書流程:進入書店→瀏覽熱門書籍/意向區域→發現感興趣或意向書籍→取出瀏覽/閱讀→購買/攜帶/放回
網路買書閱讀流程:打開app/網站→瀏覽系統推薦的書籍/尋找意向分類/定向搜索→發現感興趣或意向書籍→放入購物車/添加到閱讀→試讀/購買實體書或電子書
一般人的買書流程基本為上面描述的兩條路線,對比明顯看出,實體店買書的時間成本遠高於網路:
1.實體店尋找書籍不夠便利,書籍數目繁多且一般書店第一眼只能掃到書名,且容易遺漏。
2.實體店缺乏推薦,實體店挑選出的熱門書籍往往只經過簡單的篩選,相比網路購書有各式排行榜,個性化推薦等幫助客戶進行篩選。
3.實體店挑書沉沒成本較高,如果你沒有明確要看某一本書,想多看看挑挑,書店不能向你提供任何建議或供參考的信息,相比網路購書則有各式打分評價等等,幫助人們挑選。
4.前往實體店、取出、攜帶書籍,都十分耗費時間與體力,與此相比,直接打開app快速瀏覽或下單送達都十分便利。
其次是商家成本
1.運營成本上升過快,尤其是書店租金及人工費用。近10年各地房價飛漲人民有目共睹,物業租金對各式實體點都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實體書店也只是其中之一。另外由於貨幣超發,人工升本也是逐年上升,雖然書店人員的『單價』不高,但隨著大趨勢的提升,例如北京的人均工資已接近萬元,而書店人員能創造的價值卻基本沒有上漲。
2.實體書店缺乏議價能力。新華系壟斷嚴重,控制了如國家文獻中小學課本大中專教材等政策性產品,同時在銷售渠道上擁有出版社基於的最大程度上的折扣;相對民營系實體書店的溢價能力則不值一提。
--------------------------------
上面種種原因才造成了實體書店的沒落,但是實體書店仍有出路,但是轉型也十分艱難。簡單列舉幾個可能的競爭方向。
2.附加價值收費。賣書賺的不多,可以從其他附加服務那賺錢,已經有很多書店轉行做咖啡廳沙龍等,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個模式多相似無新意,仍需要不斷的嘗試。
作者是大清早一出門就被老闆罵了個狗血噴頭吧……息怒啊……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中國的實體書店已經走到了瓶頸期,之所以說是瓶頸期,我覺得需要一個很好的引導和過渡。作者對中國目前的出版業批評很犀利,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自身對讀書的態度。從我身邊的人就可以發現大部分關注的是網路小說。他們僅僅滿足於快餐式閱讀,我們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喪失了讀書的意識,對知識的追求,對一種文化氛圍的追求。
作者說到書店重要的是書。不錯,書是關鍵。但文化文化氛圍卻是引導心靈讀書的方向。就像我們為什麼讀書,讀書沒有那麼強的目的性,我們或許是為了增長見識,或許是為了陶冶情操......現在的讀書,我只所以說現在是因為文化的大環境已經讓我們無法向從前那樣在菜市場、在馬路邊隨隨便便拿起一本書看了。我們需要一個有藝術氣息的地方。我想這也是最近這麼多創意書店興起的原因。所以,我想書店很需要一個過渡和轉型。
jyogan說的日本圖書行業能控制終端出售價格,那不叫知識產權保護,而是日本的反壟斷法設置的例外。
再販売価格維持は、流通段階での自由で公正な競爭を阻害し、需要と供給の原則に基づく正常な価格形成を妨げて消費者利益を損なうため、資本主義経済を取る國の多くでは、獨佔禁止法上原則違法とされている。但し例外的に一部商品については一定の要件の元に再販行為を容認している場合があり、それを再販制度と通稱する。
Wikipedia再販売価格維持
幾個方面吧。
中國是個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前現代的人容易被互聯網吸引
中國是個特例,大部分人口其實是在前現代的模式下生活的,精神生活以打麻將喝酒看電視為主。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是很難改善的,中國現代化速度過快,所以在一代人的時間裡,我們就從很少有書看,發展到了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現在。和互聯網一起來的還有社交網路,和網路書店。中國的互聯網是一個高度注重內容營銷的地方,因為大部分用戶對內容好壞的區別能力很差。所以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處在前現代傳統社會裡的那些人,直接接觸到的就是社交網路上的雞湯文和宋鴻兵,郎咸平之類的玩意兒。吸引力遠大於書本,不去買書是比較正常的選擇。
而能夠選擇內容的人嫌棄紙書效率太低。
一線大城市裡,陌生人社會裡的上班族,就是中國的middle class(中產這個詞在國內似乎有歧義,故不用)這些人太忙了,一線城市的房價壓力,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我除了通勤過程中很少會看字數超過兩萬字的東西。我們需要每天都盯著這個行業最前沿發生了什麼事情。(媒體狗)讓我去看版式設計原理我肯定沒空,要幹活怎麼辦?上花瓣網看牛逼的設計,這樣效率很高。
然後另一個方面是書店不賺錢
書的毛利率不高。噹噹網的圖書毛利率19%。這個數字看起來覺得好像還行。但是一個書店,你需要給用戶提供的是足夠多種類的書,於是你可能會有上萬種書。每一種書有一個單獨的陳列,所以每一個平方米,你能放個幾十種書。一個平方米營業額一天可能只有50來塊錢。同樣的地段如果開餐館,3-5個平方米一個餐桌,每一個餐桌一天按照5頓飯來說。一頓飯100多塊。一個平方米大概每天賣個100多塊錢是很容易的。然後餐飲的毛利率40%左右。
餐飲:一個餐桌(3-5個平方):每天銷售5*100*毛利率40%/5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天40塊毛利
書店:50種書(一平米):每天銷售額50元*毛利率19%=每平方米,每天賺20塊錢毛利
真心的說,我上面給餐飲估計的平效是很低很低的。但是就這樣,平效也是書店的兩倍以上,同地段的話,書店根本干不過飯館。所以香港的書店都是二樓書店。
本質上說,還是書太便宜了不賺錢。
在老美那裡,買本教材,動輒100刀。在我朝,你靠寫書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書也爛,人也不願意看,書店裡平效也上不去。
為什麼互聯網買書能活下去?
書店要追求銷量,就必須提高提供的書的種類,書的種類越多,書店的平效就越低。這本質上是矛盾的。互聯網可以在沒有門店成本的狀態下,提供無限量的書本展示空間,解決了平效和品類的問題。同時,互聯網因為相對集中,不需要每一個門店都管理上萬種書,這樣保證了品類管理的效率,減少了倉儲成本。書籍最典型的長尾需求。就算噹噹拿不到那麼多投資,未來的幾年時間裡看,用互聯網買書,依然有利可圖。
最後,看書的人中很多都帶有一種強烈的反市場情懷,說白了就是窮逼,書都那麼便宜了,寧可趴在書店裡抄,不願意買回去看。
本人大學生,沒有實際書商的體驗,只是過來說說大三時走遍南京所有民營書店的感想。
大致看了看那篇文,只能說對全是髒話的文章首先視覺上就不能忍受。
首先,我去採訪書店店主之前,也以為是因為電子書和網上購書的原因,實體書店才會垮的,但店主們更多的抱怨的卻是房價。
賣書的利潤不大,這些年書的價格也基本沒有漲,小學時候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19塊,現在也就20多點吧。但是房價卻在飛速的增長。過高的租金讓店主們憂心忡忡。如果房價能夠維持穩定,或者書的價格也能像房價一樣翻個好幾倍,實體書店的情況會好的很多。
現在情況還比較好的就只有舊書店,賣教輔,賣原文書的,不是成本低薄利多銷,就是利潤不菲。
其次,物價上漲,非必須產品的需求就會減少。在書店裡遇到的一個大媽說,她以前也很喜歡看點書的,但是買菜都快沒錢了,哪裡還有錢去買書啊!買書不是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會買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為了增長見識或者僅僅為了娛樂來買書,但是沒有足夠的錢,當然是以生計為首要考慮了。
書籍作為信息的載體
像不像印刷術和紙張普及之前的羊皮紙手抄本?
為什麼不能被淘汰?
為什麼不應該前瞻性的確定電子化的版權制度?
發達國家印刷業的苟延殘喘,就是我們止步不前的理由?
中國落後,腐朽的出版業,低質量的圖書才是摧毀書店產業的罪魁禍首。//這個說得挺到位
關鍵是沒錢沒時間,壓力大沒心情。
你可以問問二三十歲的人,有多少人經常出去玩的。這麼大一個群體休息就家宅著,吃飯靠叫外賣,居然還有人一本正經的分析他們為啥不去書店。
原因就是,人家平時不出門。
其實文章的作者是看了一期節目,心中攢了一口惡氣不得不出,借著聊實體書店的問題聊圖書。
文中一個基本觀點,就是現在沒好書,全是「大便」。而這是現在書店無人問津的一個主要原因,拋開工具類教輔類不談。
所以,其他很多回答里的關於歐美日本的實體書店也受電子書衝擊很大的內容怕是有點不得要領。恐怕,反倒正好契合了題主文章一開頭罵「廢物」的那些人的觀點。
舉例來說,我和隔壁老王都結婚了但都在外面偷吃,結果還在為同一家店被逮住了。表面看情況一樣,但深究一下卻各不相同。隔壁老王偷腥是因為色心不改總想嘗試新鮮的,而我則是因為實在受不了家中的母老虎,沒了閨中之樂找的替代補償。
再舉例來說,我和隔壁小明同一年高考,都沒考上北大,可人小明一向努力讀書,最後實在儘力了考上了同濟,而我則一直都沒好好念書,最後調劑了一個學校。可家裡人要說我高考成績不好的時候,我就不樂意了,拿出小明的例子,他不也沒考上北大嗎。屬於那種你乍一看直拍大腿覺得言之鑿鑿,細細一想覺得漏洞百出,我只想問,如果我去實體書店找書,找到了回家在網上買更便宜的怎麼破?
提一個思路。
個人感覺這篇文章非常繞。
作者認為,書店售書與購書者購書是兩個概念。
作者核心觀點是中國書店業崩潰的真正原因是書
這篇文章中論證問題的觀點有:
1.因為我們的大部分購物其實是沒有目的性的,大部分人是去書店找書的,我們的書店展示性較弱,而日本歐美的書店都有相當強的展示性,即使書店再小。
2.電子書缺陷:保存功能、找不到位置(頁碼)、缺乏連貫性、沒有紙質書方便。最大優勢是攜帶性,而不是閱讀性。電子書並不是書。成熟的出版國家分清雜誌,MOOK,BOOK三個類別,知道這三類中什麼是應該保存的。書店應該買圖書。報刊亭應該賣雜誌和MOOK。
3.網路書店很發達。購書者買得最多是進口書和工具書。這些書不需要很大的展示性,網路書店足矣。
4.低質量的圖書。「考試書店」。名著被過分印刷。能夠被人消遣的高質量書較少。
5.中國的憲法規定人有出版自由,但是中國的法律又規定人必須通過出版社出版,但是中國的法律又規定私人不能辦出版社。出版社領導完全不懂出版行業規則。
6.中國的出版是官辦壟斷的,中國的圖書銷售自然也是官辦壟斷的,新華書店存在腐敗問題。而圖書銷售壟斷直接導致圖書價格的虛高。一本書的出版,印刷,銷售的所有商業化行為都處在壟斷中。
作者在最後給出的出路是調整中國的圖書出版結構,圖書編排結構,圖書銷售結構。
我覺得作者在論證的時候語言太偏激。作者所說出版社書店內部原因有一定道理。
但是作者提出,中國書店業崩潰的真正原因是書。這篇文章非常繞。按作者的思路從書出發,應該從書內容質量,書的種類,書的價格,再深究其原因來論證比較好。
作者的核心觀點:因為書的缺陷,所以人們不買。
個人比較傾向於個人閱讀習慣的養成。書店目前展示性的效果更多的是讓去書店的人更容易找到書,而不是讓不去書店的人走入書店。
畢竟,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這個問題太狹隘了。
別說書店了,自從電商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個行業都收到了衝擊。
我老家的服裝一條街,05、06年還很火,現在都門可羅雀了。四線城市的老大媽都去淘寶買衣服了。更不要提書店了。還有化妝品店,鞋店,3C電器,家用電子。
你放心,只要中國一天有高考,實體書店就不會倒閉……
網上買的書也是是實體店裡面的書啊,如果說這些都是大便的話,作者並沒有很好的解釋為啥網店沒有像實體店一樣無人問津啊。
作者所陳述時語氣也許偏激,但結合本人在行業內觀察的結果(4年出版發行從業史),情況是基本屬實。目前能夠養活實體書店的,大約只有教輔和考試用書了。
折騰過書店的前來回答:在仙林大城名店二樓一個小店面(南京的朋友知道這地方是什麼概念,第一次走過去都不敢抬頭,周邊全是賣內衣絲襪的………我也曾經純潔過),租金一年六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