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一幅畫作?

常常去museum或者art gallery都是走馬觀花,不懂得怎麼去欣賞一幅畫作?請問有沒有什麼切入點例如比例、色彩、創意?


隨著這個問題再一次出現在熱門推薦裏,我忍不住更新一下這個回答。
其實原來的答案,一半是抖機靈,一半是表達一下對「中學閱讀理解式」藝術欣賞的不敢苟同。
沒picture我說個Justin Bieber。
上兩張圖說明:


門外漢級:
第一張畫得很像,第二張什麼鬼。

門外漢級藝術愛好者:
(看看畫旁邊的標籤)噢,這第一張是拉斐爾的畫,拉斐爾好像聽過這個名字。第二張什麼鬼。

門外漢級藝術愛好者,並且小學中學有認真聽美術課:
拉斐爾就是那個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吧,他擅長畫聖母,這張肖像畫也畫得挺像。第二張什麼鬼。

入門級:
第一張是拉斐爾的肖像畫,第二張應該是屬於表現主義。

入門級裝逼犯:
(在美術館裡跟朋友說)文藝復興是義大利的黃金時期,你看這張拉斐爾的肖像畫,這麼精細,這畫裏的人一定是個有錢人,能讓這麼有名的畫家定製肖像。(回家查資料,發朋友圈)今天去了Florence的Pitti Palace,這張Raphael的Portrait of Agnolo Doni可是大有來頭,作品畫於1506年,畫裏這人是個有地位的商人,和他妻子剛結婚,你看這珠寶畫得多細緻。

入門級藝術愛好者:
第二張畫不錯,雖然不是寫實的,但是很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很帶感,讓我拍個照片,回家上網看看這個畫家和流派,學習一下。(這裡轉載一個真實觀眾觀後感,非常符合中學式閱讀理解藝術欣賞的風格,網上摘抄,侵刪)安吉洛·多尼是位收藏家,藝術家的朋友,烏菲茲里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就是為他所做。據說拉斐爾的這幅雙摺畫的風格是受到了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烏爾比諾公爵夫婦像》的影響,而Maddalena的肖像又明顯地受了達芬奇《Mona Lisa》的影響,人物的姿態如出一轍,有分析說在X射線掃描下顯示拉斐爾原先是把人物安排在一間屋裡,後來又改成了風景,而這種風景的表現明顯是受到了他的老師佩魯吉諾的影響,待會會看到佩氏的畫作,一對比就知道了。由此可見,拉斐爾是非常善於向他人學習的典範,並且會取長補短,揚長避短。

中級:
這張拉斐爾的肖像畫,採用了三角形構圖,使整個畫面有一種穩定的感覺。第二張很有表現力,炭筆素描能快速地抓住動態,這種不規則的排線加強了畫面的氣氛。雖然我還是喜歡寫實的。

中級裝逼犯:
古典畫已經死了,我只看當代藝術。這第二張畫看著挺表現的,但你知道嗎現在架上繪畫都已經死了!誰還玩這一套,真不夠Avant-garde。(朋友圈配圖最後加了一張杜尚)

中級藝術愛好者:
(在美術館裡)拉斐爾是大師,畫的畫一定是好的。(用單反拍照,拍完整張拍局部)這個局部處理得特別好,拉斐爾從達芬奇那裡學到了Sfumato,用在這裡真能把人物表現得很逼真。

油畫專業本科生學渣級:
(在臨摹)邊線轉過去了,紅色的暗部真TMD難畫,直接畫法很難畫出他罩染的那種層次,我得用麗坤。頭髮得分組。手的結構真TMD難畫,我得看看伯裏曼。

油畫專業本科生學霸級:
臨摹你個頭,畢業了想教考前班是吧?(關起門來認真研究第二張的筆觸、肌理、質感,一週後交了當代藝術選修課作業,名叫《第二個早晨的零碎知覺》,找圈子朋友辦畫展塞作品,請美術史專業的朋友寫了一篇文章,名叫《零碎知覺--素描在後現代語境下的重構》)

研究生級:
(在知乎受邀)論Portrait of Agnolo Doni與Drawing #21 from Nazi Series的構圖視覺機制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通常運用六種方法來達到構圖的高峰。
第一種:從大形到小形的轉變。
(例:從衣服的大形狀,到衣袖的中等形狀,到手、手指、戒指,形狀逐漸變小。)
第二種: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
(例:手部和衣服都是「二維半」,到了臉部則是全立體。)
第三種:從暗部到亮部的轉變。
(例:衣服的暗色到臉部的亮色)
第四種:從焦點到模糊的轉變。
(例:鼻子的鋒利程度和頭髮的鬆動程度)
第五種:從暖色到冷色的轉變。
(例:前景和背景)
第六種:從近到遠的空間轉變。
(例:背景用大且平的形,前景用小且豐富的形)

這六種方法,可以完全適用與看起來毫無關係事實上也沒有什麼關係的第二張畫。除了第五種因為那張素描沒有顏色之外,全部適用。大家可以套套看,這兩張畫的構圖法則是如出一轍的。
說學現當代藝術不需要古典藝術知識的,真是拿衣服。

而且,這裡只分析了「構圖」一個元素。神馬比例、筆觸、以及一大堆的一大堆的藝術史,我都沒有講。

重要的話說三次:
非得每張畫都這樣嗎???不會累覺不愛嗎???
非得每張畫都這樣嗎???不會累覺不愛嗎???
非得每張畫都這樣嗎???不會累覺不愛嗎???

那張拉斐爾的畫,你當然可以說它是三角形構圖,它確實也是。
但你看了半天看出個三角形構圖,就是會欣賞了???
即使你看了N本美術史,已經可以運用上面研究生級的理論去分析構圖,就是會欣賞了???
你倒是說說這畫,好看嗎?你喜歡嗎?
欣賞,不就是「欣」開心地「賞」觀看嗎?


-----------------------------以下為原答案-------------------------------------
如何欣賞一個姑娘?
能把這問題說清楚了,就不用把藝術想得那麼複雜了。動不動就來句「多讀幾本美術史」,諸君啊,您這不是普及美術教育,完全就是一上來先把幾本大磚頭美術史往人頭上扔,人家就嚇跑了啊……

你在街上見到一個姑娘,覺著挺好看,就多看了兩眼:
姑娘給你的第一感覺?(畫面)
端莊、優雅、魅惑、神秘……(風格流派)
姑娘哪裡長得特別好看,與眾不同?
眼睛,鼻子,大腿,胸部……(畫面主題)
表情如何?
開懷大笑,微微一笑,面無表情,眉頭緊鎖……(畫面氣氛)
有什麼細節最打動你?
指甲,小雀斑,睫毛……(畫面興趣點)
體態如何?
勻稱,豐滿,骨感,肥胖,瘦弱……(比例和構圖)
皮膚如何?
白,黑,小麥色,光滑,粗糙……(色彩和肌理)
身高如何?
高挑,普通,嬌小……
(作品尺寸)
穿什麼衣服?
棉麻、化纖、尼龍……(作品材質、媒介)
化什麼妝?
淡雅,濃烈,清新,頹廢……(作品視覺衝擊力)

好,如果是街上的女孩,到這裡為止你已經把姑娘的外表認識一遍了。對於你見過的很多姑娘,有這麼點印象就夠了。

但第二天,你發現這女孩居然是你的新同學/新同事,接下來你想要了解更多,更近一步,於是你千方百計要接近她,托朋友問,到處打聽她的一切(開始了解藝術史):
多少歲了?
20,30……(年代背景)
出身於怎樣的家庭?
富裕、貧窮、溫飽……(社會背景)
過去有什麼經歷?
平淡,有趣,悲慘,陰暗……(藝術家背景)
有什麼故事?
(作品背景)
世界觀,人生觀?
樂觀、悲觀、積極、厭世……(作品觀念)
家裡有什麼人,兄弟姐妹?
(藝術家師承關係,作品系列關係)
有什麼朋友?敵人?
(藝術家和作品在藝術史的上下文關係)

好。到這裡你已經對姑娘有全面了解,和她戀愛,甚至結婚了:
人格如何?
剛強,柔弱,獨立,依賴……(藝術家和作品在藝術史的線性關係位置,是自成一派還是流派中的一員)
社會地位如何?
打工的,白領,管理層,老闆……(藝術家成就和作品歷史地位)

一晃幾十年,某一天,你們在公園裡散步,夕陽照著她,你忽然有點感慨:經歷這麼多事情,過了這麼多年,姑娘還是那麼好看,你還是那麼喜歡她。(重新回到個人審美喜好和趣味)

看姑娘是姑娘,看姑娘不是姑娘,看姑娘還是姑娘。這個道理,四海皆準也。

希望各位非藝術專業的看官,千萬別把這問題想太複雜。


記得房龍在有本書里寫到: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常常會拿著筆亂劃,亂哼著調子,誰也不知道那些圖像的意思,不知道唱的什麼,但是嬰兒總會很高興地劃著,唱著。這也許就是藝術的根源。那些進入博物館的藝術品,就是除了讓藝術家自己爽以外,也要讓大家也爽的作品嘛。

欣賞一幅畫跟看一本書,讀一首詩,聽一首歌差不多,藝術如果可以用科學去丈量,那就失去了藝術的意義了。[感覺]永遠是最好的切入點,少了感覺的藝術品,對於你而言就沒有[藝術]的意義。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藝術品的欣賞角度肯定是多元的,發散的。我心中的蒙娜麗莎跟你心中的蒙娜麗莎肯定是不一樣的。決定這些差異的不僅僅是藝術品,還有每個人本身,你的經歷,你的心境,你的認知都決定了你在看畫事的[感覺]。當你在博物館看到某個畫作特別有[感覺]的時候,那個藝術品就是對於你而言好的作品。這樣的[感覺]可能是愉悅的,開心的,崇高的,也可能是恐怖的,憂鬱的,怪誕的... 而所謂的構圖,色彩,形體,光影,技法等等都是為了這個[感覺]去服務的。


謝赫在1000多年前就講了品畫的六法:1氣韻生動,2骨法用筆,3應物象形,4隨類賦彩,5經營位置,6傳移模寫。排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氣韻生動,這個抽象的[感覺],其後才是筆觸,形體,色彩,構圖,傳承。雖然東西方審美差異有別,但是這些基本的品畫標準還是一樣的,我們人類看藝術品,永遠都是因為藝術令你著迷才有了藝術的意義。



縱觀美術史,每個藝術家其實自始自終一直都在追求他們需要的[感覺]。而我們去看藝術品,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去感受這樣的[感覺]。而觀賞者自身條件是不一樣的,就像有的人喜歡吃甜的,有的人喜歡辣的。因此,就有人會喜歡蒙特利安,有的人喜歡達利,有的人喜歡蒙克。


看到有回答「一看構圖,二看色彩,三看光影,四看筆觸」,雖然粗暴了一些,不過大致如此。下面就來不粗暴地說說。

1:構圖
當我們看到一幅畫作時,第一眼看到的首先是大致結構,構圖是對一幅畫作整體的把控力,也決定了畫作的廣度和深度。對觀眾而言構圖的美感經驗也是最直接的,對藝術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為乾脆的,在藝術畫作形式美的所有因素里,結構形態的形式美感是重要的基礎。合理的構圖形式能通過視覺作用的強弱對比,對觀眾的第一眼印象產生支配作用,明確畫面的主要部位即畫面中心,引導視覺的順序,使觀眾能在一定的思維上基本按照作者構思的線索去瀏覽畫面。這就是構圖的特殊功能。

來些栗子
三角構圖
詹建俊《狼牙山五壯士》

三角形構圖,穩定感十足,《狼牙山五壯士》的仰視效果則增強了壯士寧死也不屈的剛毅之感和形成永恆的紀念碑式的穩定感,是不是趕腳就跟葫蘆娃的葫蘆山似的極富力量感。[1]

三角形構圖,穩定感十足,《狼牙山五壯士》的仰視效果則增強了壯士寧死也不屈的剛毅之感和形成永恆的紀念碑式的穩定感,是不是趕腳就跟葫蘆娃的葫蘆山似的極富力量感。[1]

達·芬奇《蒙娜麗莎》

三角構圖的特點就是在畫面中所表達的主體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態勢,此構圖是視覺感應方式,一般用於不同景別如近景人物、特寫等,多用於畫中主題明確的作品,當然也有繁複多雜的三角構圖,下面我們就來個炒雞複雜的三角:《梅杜薩之筏》

三角構圖的特點就是在畫面中所表達的主體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態勢,此構圖是視覺感應方式,一般用於不同景別如近景人物、特寫等,多用於畫中主題明確的作品,當然也有繁複多雜的三角構圖,下面我們就來個炒雞複雜的三角:《梅杜薩之筏》

籍里柯《梅杜薩之筏》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三角線以外,《梅杜薩之筏》還運用了各種曲線和傾斜線,結構明顯比上兩幅要繁複多雜。這是因為它的主題與內容比較複雜,人物的情緒緊張動蕩,變化又豐富多樣的緣故,從而這決定了作品畫面的分割必須是各種構圖形式的綜合運用。使畫里的人群和筏上的船帆形成了兩個明確的傾斜三角形,準確有力地表現了落難者在求生慾望的掙扎中相對暫時的穩定感,同時又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存在嚴重的覆滅危機感。重要的是作者運用這兩個傾斜的三角形結構表現了作品生與死的命運問題的基調。與此同時整幅畫採用了金字塔式的構圖方式,這些因素決定了這件作品基本的構圖形式。[2]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三角線以外,《梅杜薩之筏》還運用了各種曲線和傾斜線,結構明顯比上兩幅要繁複多雜。這是因為它的主題與內容比較複雜,人物的情緒緊張動蕩,變化又豐富多樣的緣故,從而這決定了作品畫面的分割必須是各種構圖形式的綜合運用。使畫里的人群和筏上的船帆形成了兩個明確的傾斜三角形,準確有力地表現了落難者在求生慾望的掙扎中相對暫時的穩定感,同時又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存在嚴重的覆滅危機感。重要的是作者運用這兩個傾斜的三角形結構表現了作品生與死的命運問題的基調。與此同時整幅畫採用了金字塔式的構圖方式,這些因素決定了這件作品基本的構圖形式。[2]

平行構圖
拉斐爾《雅典學院》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幅整體都是運用平行輻射線式的構圖,《最後的晚餐》里耶酥處在畫面中心位置。正是因為平行線的軸心在視覺上自然集中的效果,因此畫面中所有的人都緊緊地聯繫到了耶酥的身上。整排的人和前面長桌子形成平行的水平線,使之在構圖中形成向兩邊展開的視覺感覺。這種視覺的引導使所有弟子的不同面貌、不同的心情、性格逐一呈現在觀眾面前,為充分刻畫出每一個形象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幅整體都是運用平行輻射線式的構圖,《最後的晚餐》里耶酥處在畫面中心位置。正是因為平行線的軸心在視覺上自然集中的效果,因此畫面中所有的人都緊緊地聯繫到了耶酥的身上。整排的人和前面長桌子形成平行的水平線,使之在構圖中形成向兩邊展開的視覺感覺。這種視覺的引導使所有弟子的不同面貌、不同的心情、性格逐一呈現在觀眾面前,為充分刻畫出每一個形象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十字構圖
霍貝瑪《樹間村道》

畫面主要運用了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分割,對空間的立體分割上強調了道路向遠處延伸的運動透視感感。因為水平線壓低的緣故,增強了兩條垂直線向上的生長趨勢,打破了獃滯的畫面格局,單純而簡潔大氣。

畫面主要運用了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分割,對空間的立體分割上強調了道路向遠處延伸的運動透視感感。因為水平線壓低的緣故,增強了兩條垂直線向上的生長趨勢,打破了獃滯的畫面格局,單純而簡潔大氣。

最後再來個綜合的,我們就不畫線了,看到這裡大家可以自行捕捉一下構圖方式
拉斐爾《西斯庭聖母》

《西斯庭聖母》的畫面結構看似簡單,但是細看畫面卻同時運用了十字形和正三角形與圓形三種構圖方式。從抱著耶酥的聖母到下面兩個小天使的內在聯繫呈現十字架效果,使畫面油然而生一種神聖莊嚴而不可侵犯的氣氛。同時,聖母和教皇與摩達拉形成正三角形的視覺效果,畫面人物上方的兩塊帷幕雖然顯得有些古板卻正好加強了這種三角形的效果,聖母那從容沉著,豁達大度的精神表情狀態得到了唯美到位的表現。而放眼整幅作品幾組人物形象又形成了一個橢圓形,因此起到了加強了各個形象之間的聯繫感。[3]

《西斯庭聖母》的畫面結構看似簡單,但是細看畫面卻同時運用了十字形和正三角形與圓形三種構圖方式。從抱著耶酥的聖母到下面兩個小天使的內在聯繫呈現十字架效果,使畫面油然而生一種神聖莊嚴而不可侵犯的氣氛。同時,聖母和教皇與摩達拉形成正三角形的視覺效果,畫面人物上方的兩塊帷幕雖然顯得有些古板卻正好加強了這種三角形的效果,聖母那從容沉著,豁達大度的精神表情狀態得到了唯美到位的表現。而放眼整幅作品幾組人物形象又形成了一個橢圓形,因此起到了加強了各個形象之間的聯繫感。[3]

通過以上對一些繪畫書籍的研讀和構圖實踐了解後,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到構圖的大致魅力了,構圖形式可以通過視覺作用的強弱對比,對觀眾的第一眼產生了吸引性的作用,支配性作用,鼓舞性的作用,明確作品畫面的中心,引導觀眾視覺的順序,使觀眾基本上按照作者的線索去瀏覽畫面欣賞畫面,這就是構圖的特殊功能和在繪畫中的特殊地位。

2:色彩
如果是構圖是大綱的話,那麼色彩就是一幅畫作的語言,也是繪畫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徵,是繪畫者表達自己與觀賞者交流的一種獨特方式。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繪畫作品,雖然構圖一般,但由於色彩處理得恰當,還是能吸引觀眾。與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 在構圖、素描、透視、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處理和運用上存在問題,這幅作品就遜色了。

說到色彩首先當然是說說梵高《羅納河上的星夜》

梵高用像太陽一樣炙熱的黃色,還有那憂鬱哀傷而又近似瘋狂的藍色。這些色彩之間對比單純、強烈,像具有鮮活熱情的生命體,讓我們不自覺地為畫面而感動,共同融入到畫家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

梵高用像太陽一樣炙熱的黃色,還有那憂鬱哀傷而又近似瘋狂的藍色。這些色彩之間對比單純、強烈,像具有鮮活熱情的生命體,讓我們不自覺地為畫面而感動,共同融入到畫家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

再來看看另一個大神莫奈《日出印象》

畫中多種色彩非常隨意、零亂就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散發出的光線、色彩、動感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作品中死版的配色。

來個抽象的,吳冠中《中國城》

一作中,吳冠中用簡單的顏色組合粗獷的表述出城中的燈火樓房,飄逸爽快簡潔有力,色塊和留白毫不違和,使畫面充滿動感。

一作中,吳冠中用簡單的顏色組合粗獷的表述出城中的燈火樓房,飄逸爽快簡潔有力,色塊和留白毫不違和,使畫面充滿動感。

馬蒂斯《馬蒂斯夫人像》

兩種主色的衝突搭配搭配,畫面效果極其強烈產生出耀眼的閃爍效果,使畫面充滿了純繪畫性的魅力。讓一個沉靜的頭像生出這樣豐富的視覺效果來。

兩種主色的衝突搭配搭配,畫面效果極其強烈產生出耀眼的閃爍效果,使畫面充滿了純繪畫性的魅力。讓一個沉靜的頭像生出這樣豐富的視覺效果來。


到這裡現在我們對色彩的影響力和表現力也有了一定認識,色彩是引起我們共同的審美愉悅的、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作為最有表現力的繪畫要素之一,它的性質直接影響我們欣賞繪畫作品時的感情。不反對吧。

3:光影
光影實際上是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我們用眼睛感知物體是靠光的反射,在繪畫上也大致如此,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

首先來看看陰影狂魔倫勃朗的作品《浴女》

畫中色調柔和趨於暗色。在從高處投來的神秘光束映照下,人物彷佛從陰影中浮現出來,走向觀賞者。貼身衣裳的白色和肌膚的明亮色調,突出了人物的形體,層次變化細微而豐富。她身後的衣服金黃與紅色相間,愈發襯托出她身上的白衣以及撩起衣擺的憨態樸實無華。一個正待洗浴的女子正寬衣下水,神情微妙,初試水溫,顯出欣喜的畫面就這麼出現了。[4]

畫中色調柔和趨於暗色。在從高處投來的神秘光束映照下,人物彷佛從陰影中浮現出來,走向觀賞者。貼身衣裳的白色和肌膚的明亮色調,突出了人物的形體,層次變化細微而豐富。她身後的衣服金黃與紅色相間,愈發襯托出她身上的白衣以及撩起衣擺的憨態樸實無華。一個正待洗浴的女子正寬衣下水,神情微妙,初試水溫,顯出欣喜的畫面就這麼出現了。[4]

維米爾《窗前讀信的少女》

格局雖小但卻擁有豐富的表現力,巧妙平衡的構圖讓其顯得更為優美而精準,其中光線的唯美應用創造了一種柔和、瀰漫的氛圍。維米爾對色彩的卓越把握體現的淋漓盡致,畫面中運用的各種藍色色調一定會讓觀眾流連忘返。[5]

格局雖小但卻擁有豐富的表現力,巧妙平衡的構圖讓其顯得更為優美而精準,其中光線的唯美應用創造了一種柔和、瀰漫的氛圍。維米爾對色彩的卓越把握體現的淋漓盡致,畫面中運用的各種藍色色調一定會讓觀眾流連忘返。[5]

光影是自然中出去色彩崴最直觀的視覺要素,對畫面的具體感真實感也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光影效果的髮型與運用大大的豐富了人們的視覺神經,也直接使得繪畫技術進一步走向現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

4:筆觸

繪畫中的筆觸指的是畫家在繪畫過程中筆、顏料、畫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後留在畫面上的痕迹。它在畫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繪畫藝術區別於攝影藝術的重要標誌。

筆觸作為繪畫藝術中的基本元素,有其自身的藝術形式美,是繪畫形式美的一部分,也是藝術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看梵高《自畫像》

我們在畫中看見,之前的夜景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線筆觸來描繪的,和這裡自畫像里呈主導趨勢的曲線筆觸產生強烈對比;畫中用了一些顏色變化特別微妙的色彩用油畫刀刮制而成,留下了許多豐富的筆觸。這些筆觸因為有色彩,形狀,厚薄,肌理的變化,使得這個人物有著不同的層次,這些層次變化產生了一個朦朧充實的形象。整幅畫面刻畫就生動起來。

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成》

咋看之下除了色彩和布局巧奪天工之外就沒有其他了是吧,下面我們細看:


如果你蹲下身,逆光往上看這幅畫——在展館裡是個很狡猾的辦法,因為這樣會暴露出畫作的裂縫以及表面——從畫布的紋理可以看出蒙氏畫作中黑色長方形用的顏料較薄。而黃色色塊使用的顏料就厚重多了。再湊近點看黃色區域能發現這個繪畫表面相當豐郁,每個表面和線條都有它的紋理:條紋被刻出了脊線;一些表面,比如藍色區域,有油漆工人試圖避免的徒手畫出來回刷筆的紋理痕迹。放在一起這幅畫作有了豐富的表面紋理,藝術史學家稱之為製作法。

如果你蹲下身,逆光往上看這幅畫——在展館裡是個很狡猾的辦法,因為這樣會暴露出畫作的裂縫以及表面——從畫布的紋理可以看出蒙氏畫作中黑色長方形用的顏料較薄。而黃色色塊使用的顏料就厚重多了。再湊近點看黃色區域能發現這個繪畫表面相當豐郁,每個表面和線條都有它的紋理:條紋被刻出了脊線;一些表面,比如藍色區域,有油漆工人試圖避免的徒手畫出來回刷筆的紋理痕迹。放在一起這幅畫作有了豐富的表面紋理,藝術史學家稱之為製作法。


下面的繪畫功底十足的學生模仿的作品,只得到一片鬆軟散淡的藍色,毫無質感可言。當然兩三步之外你是完全看不出這些的,這就是大師級別的筆觸。[6]

下面的繪畫功底十足的學生模仿的作品,只得到一片鬆軟散淡的藍色,毫無質感可言。當然兩三步之外你是完全看不出這些的,這就是大師級別的筆觸。[6]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畫作,一幅畫就是由筆觸的軌跡構成的,筆觸是一幅畫的根本,實質的東西,也是分析一幅及研究作者當時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據。

通過油畫材料和工具在畫面上創造的豐富肌理痕迹,詮釋自己的藝術觀念、審美觀念及價值取向。我們也可以就此打開另一條美的道路。[7]

最後,一般我們隊畫作欣賞,首先是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然後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當你開始意識到這種一種豐富,光耀的效果,一種深度的時候,並且享受以上四個方面帶來的美的時候,恭喜你朋友,你入門了。

回答參考:
[1]辛華泉,形態構成學[M]
[2]趙憲章、張光輝、王雄,西方形式美學[M]
[3]張石森,西方文藝復興藝術[M]
[4]香如故的BLOG,倫勃朗繪畫作品賞析(一)
[5]百度百科:窗前讀信的少女
[6]James Elkins,如何欣賞蒙德里安
[7]李繼,筆觸在中國當代油畫作品中的作用


忍無可忍,不開口不行了,因為有些高票答案實在要讓人笑出淚來。請原諒我的不嚴肅,請容我吐幾句槽先。

1.把畫分成構圖,色彩,光影,筆觸來看,就如同把美女分成身高體重三圍數據來看,這叫解剖吧?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麼欣賞東西的,反正我從幼兒園時都不這樣欣賞女孩兒。

2.那個教人蹲在美術館,對比蒙德里安和油漆工人的筆觸的楊小徹,請饒了我吧,哈哈哈哈哈~~~~~~如果油漆工人比蒙德里安多刷5層,價格會更高么?

3.那些叫人先看完幾部藝術史的大哥。題主只想安靜的看看畫,還並不想成為藝術史論家,您是要逼死他嗎?

4.還有說一切只要自己喜歡就好的,您可以關上手機,不必往下看。

————————分割一下吧————————
言歸正傳,這是一個初涉畫海,如何建立粗略卻系統的繪畫藝術觀的問題。so……請先有一個整體概念:從洞穴里的岩畫發展到現在,繪畫已經有太多截然不同的門類,欣賞的標準絕不相同。猶如品嘗美食百味時,不要用川菜的標準去嘗粵菜,不要用燒烤攤的標準去嘗懷石料理,不要用披薩的標準去嘗大閘蟹……題主所說的無所適從,常常是因為搞不清楚到底應該賞什麼而已。就像老外看著大閘蟹不知道怎麼下叉子一樣。


————————分割分割————————
畫有什麼可賞?大概可以分這麼幾類:
1、賞自然。(卧槽,這畫得真漂亮)
包含大多數風景等,欣賞這類畫只需要靜下心來讓眼睛跟著畫面走就是了,比如莫奈的睡蓮,眯起眼睛看5分鐘,信不信眼前的池塘水光就活了起來?為什麼眯起眼睛?就像你知道吃烤鴨要裹大蔥,吃牛排要配紅酒,品嘗印象派的正確姿勢你還是應該知道的。

——莫奈作品

——莫奈作品


2、賞技巧。(卧槽,這怎麼畫出來的)
看過一些畫之後,大多數技巧已經不能打動你,不過還是有極少數例外,比如冷軍石沖的超限繪畫,眼睛到離畫面20厘米的距離仍然難辨真假。

——冷軍作品

——冷軍作品
好吧,我知道有很多專家會跳出來說,這種「暴K」的畫有什麼看頭。不用理他們,因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既沒有呈現這樣畫面的雙手,也沒有構築這樣畫面的腦袋。

3、賞情緒。(卧槽,他的心裡在想什麼)
比如八大山人和梵高的作品,也包括一些抽象畫。如果對作者的身世和經歷有一點了解,你會更懂得他的情緒因何而來。


——八大山人作品

——梵高作品

——梵高作品

4、賞想法。(卧槽,腦洞怎麼這麼大)
體會畫中流露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如達利、瑪格利特和埃舍爾;

——達利作品

——達利作品


——馬格列特作品

——埃舍爾作品

——埃舍爾作品

或是其中對傳統的叛逆嘲諷,如杜尚。當然,讚賞或反對則全由你自己。

——杜尚作品

——杜尚作品

5、賞歷史。(卧槽,原來背後有故事)
有些畫本身其實並無特別,但在畫面背後卻有有趣的故事,或在特定的時代有其啟發性,比如蒙娜麗莎(這裡就不放了)和下面這張。

——戈雅作品

——戈雅作品

6、賞形式。(卧槽,原來這樣畫也挺好)
通過特別的構圖及色彩、筆墨、造型、肌理等形成特別的視覺趣味,如蒙德里安、吳冠中、波洛克。

——蒙德里安作品

——蒙德里安作品


——吳冠中作品

——波洛克作品

——波洛克作品

因為開頭的不嚴肅,所以多說兩句蒙德里安。如果你比較一下蒙德里安以前的世界,和以後的世界,你就會知道蒙德里安對現代視覺藝術的發展影響有多大。通過工業化的設計,他影響到了建築、家居、服裝、工業品……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說他打開了上個世紀極簡主義美學的大門,說他打通了架上繪畫和設計應該不為過,而這才是他真正的偉大所在。你真的覺得他的線條直不直、筆觸細不細、色彩豐富不豐富有那麼重要嗎?


總體來說賞畫如同嘗百味,有的隨便嘗嘗就好,有的讓你讚歎膜拜,有的讓你醍醐灌頂,有的就必須要一些知識背景了。但是無論哪種,一定要從公認的好畫開始建立你的標準。藝術圈垃圾遮天蔽日炒作成風(尤其中國近現代藝術圈),對著徐悲鴻的畫你是建立不起好標準的。手機亂寫,如有得罪還請多包涵。

————————有趣的更新————————
你也來了?是啊,真巧,你也在呀?
最近前文幾位大師一起登上了一個MV,正好拿來一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Q2MjMxMQ==mid=2705025010idx=1sn=c6276ffd30451119f452c9c703eaffe7chksm=b46fb6ba83183fac360723fe90445f8a2ad6b29793e6a0b916fa74ad83cc15e3a0e7878c61c9scene=0#wechat_redirect


欣賞一幅繪畫作品,都是先從非專業角度去欣賞。

直接跳到專業角度,界外人士不可能理解,比如色彩的協調和對比、筆觸的細膩或豪放、構圖的完整或險峻等,這些都屬於專業領域,非專業者只有通過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才能明白

作為非專業欣賞者,首先是看畫面主體形象的造型美觀程度,比如肖像畫中的人物、靜物畫中的物品、風景畫中的建築等。
先看這些描繪對象的繪製手法,寫實、誇張、細緻、豪放等,還要看所繪對象的完美程度(不是說造型多麼漂亮,而是對所繪對象的結構、色調細微的變化也都觀察到,並描繪出),是否能帶給自己一種特殊的意境;造型的完整程度,是否讓人能夠理解物象的整體結構。
然後看整幅作品是否能製造一種特殊的藝術氣氛,讓人能夠產生內心的共鳴。
接下來要試著了解作者的背景,理解作者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的心態,以及他營造這幅作品的各種手法,就是對於這幅作品的創作理念,比如物件的位置、色調變化、色彩的表情、筆觸的表情等等。

之所以提到對作者背景的了解,我們知道旅遊參觀某個城市,如果對這個城市的歷史毫無了解,也就不能理解城市為何成為此時的模樣,對城市內各種建築的美無法欣賞。
作為藝術作品也是如此,我們還需要了解作品產生的歷史條件、社會狀況、繪製心情等…這樣可以使我們逐步認識這幅作品內在的意義,理解作者的創作思路。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同樣的欣賞流程,只有專業人士才會在之後做出專業方面的分析,但不要求所有的非專業者也這樣做,這是不合常理的。
非專業者只要從畫面表現的一切開始,學著理解作者的意圖,就能慢慢欣賞他們的作品了。


杜尚說過 藝術場域的50%來自藝術作品 50%來自觀眾 兩個加起來就是對於藝術作品的閱讀 理解和闡釋 所以一副作品的最後完成狀態不是作者創作完畢 而是在觀者的頭腦里 每個人的經歷 見識都不同 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部哈姆雷特一樣 沒有正確與否 這也正是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 所以 你自己覺得爽就行


揭露個很殘酷的事實:如果你沒有任何審美經驗、如果你的美學教育還停留在高中階段。那你看完所有那些得分高的答案你仍然看不懂畫。

有個匿名用戶說得好,先看幾部美術史在談怎麼看懂畫。一雙犀利的審美的眼睛,需要經年累月的審美經驗的積累和海量的知識儲備,還要有天份和心性。這是門極其複雜的學問,複雜到就連我們專業的圈內都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偽學者。

當然我不是說前面那些高分答案沒有價值,他們的價值在於對知識點的細分和累加而不在於「點化」(我想不到合適的詞)

中國的美育狀況可以說是非常糟糕,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名校畢業其他文科畢業的高才生(文科按說要好一些,理科的更甚),他們都是在自己學科內非常專業和優秀的學生,但他們在面對一幅畫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審美能力低得難以置信。這還是社會上的精英呢,那那些受教育沒那麼高的又如何呢?這裡面的原因就不細說了

還是回到怎麼讀懂畫上面,既然回答總要有個回答的樣子。要看得懂畫或者說學會如何具備審美能力首先要知道藝術這個學問的性質和特點。藝術首先不是細分化的知識點,任何嘗試用細分知識點的途徑都會誤入歧途,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藝術是關於整體性的知識,關於人的完整性,人與自然與世界的關係問題。是人繞過理性系統通過身體體驗和直覺直接感受世界的方法。但它又不能完全脫離理性和知識,知識和經驗會退化為背景增加到潛意識裡面整合,從而再由感覺的通道出來。說得白一點就是:既不能完全依靠知識去解讀一張畫也不能完全憑藉感覺去把握它。這是一個相互依靠的有機的活體(這幾個字手機不能加粗,請腦補加粗)。了解這個特點以後就會明白,靠幾個知識點是不可能看懂畫的,必須要根據你所掌握的所有知識加上你的經驗,悟性,對人和自然的理解,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嘗試努力與作品交流。

所以,說到最後。要看懂畫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看畫,多看美術史,多感覺。慢慢的你就會有所領悟。

---------------
我並非理論出生,論證起這個問題感覺很吃力,只能亂七八糟談談自己的感受。勿噴。


首先,要知道一幅畫是如何成為一幅畫的,雖然這個問題很難,但它是「觀看」的第一步。

欣賞 / 鑒賞等詞雖然應用廣泛,但並不嚴謹,同諸如文學鑒賞,音樂鑒賞等入門教程一樣,內容往往很簡陋。最重要的是,也許它能夠獲得愉悅並造成審美的假象,但遇到更特殊、更艱澀的作品時,它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比如你看到一幅畫,想起了某人白色襪子的味道,但不是每幅畫都能讓你想起。某種程度上,過於隨便的審美的會產生馬太效應——喜歡的更喜歡,討厭的更討厭——並且把喜好當做判斷一件作品優秀與否的標準,更何況你隨便和他人隨便時面臨的選擇是不同的。在對待藝術作品時,「批評」 [criticism] 則更專業,只有批評史和批評理論,沒有欣賞史。在這個語境下,我們是在系統的討論,並共用一套嚴謹或力求嚴謹的術語。為什麼要用這樣複雜的語言來闡釋請參考某人的回答:

許多藝術史論書籍愛用複雜的語言來解釋簡單的道理,是否容易讓讀者偏離對藝術的天生感知?

當然語言對圖像的轉譯是如何進行並被人接受的則屬於另一個話題了,在這隻簡單說下,如何去看一幅畫。

托馬斯·普特法肯 [Thomas Puttfarken] 在《繪畫構圖的發現——1400-1800年繪畫中的視覺秩序理論》 [The Discovery of Pictorial Composition: Theories of Visual Order in Painting 1400-1800] 中幾乎隆重的為我們闡釋了,我們在看一幅畫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用各種方法為自己確定方位:我們的垂直位置,我們站立的水平地面以及因此區分出的上和下。我們根據自己的位置判斷左右,它在我們轉動、改變方向或移動時不斷變化著。我們對物體的尺寸和相互距離進行視覺判斷,我們對自身周圍的全部判斷都是圍繞我們在世界中的地點和方位意識展開的。否則我們感知到的世界將是沒有中心的,無限的,並且是開放式的。

這就意味著,一幅畫之所以成為一幅畫,不是因為畫面的內容,而是「框架」和「邊界」的存在。畫可以是空白的,無內容的,但一定有邊界。我們把繪畫世界封閉起來的功能界定為方向,視作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移動或運動的主觀方向的客觀參照系。

繪畫的「框架」和「邊界」合圍起來並賦予其方向,地平線標示出上和下,於是我們可以說出在風景中上升或是下降的線,我們可以區分左右與它的聯繫。框架的水平線和垂直線起到了強調畫面世界中物體垂直與否的作用。

無論這幅畫有多寫實,或多立體派,任何企圖逼近現實或超越現實的行為都不能打破一個界限:我們無法同時看到圖畫表面和它背後蘊含的三維世界。一旦忽略了表面形式的存在進入到對形象和物體的辨認階段,我們便投射並感覺到人物形象和物體的一定距離,但當我們消解一幅畫的平滑表面的形式進入三維的視覺世界,並不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圖畫會失去它賦予我們的「正面性」 [Frontality] ,圖畫世界保持它的恆定特性,一方面是形象和背景的聯繫,另一方面是它通過一個由封閉的邊界界定的可視的平滑表面,這使它保持自身穩定的坐標系統,它的中心,以及它恆定的特性,即圖畫的「正面性」。

關於正面性可參考論文 :「正面性」小注——從美術史看「現象透明性」的前提

不同繪畫種類有不同的形式和意圖,到了抽象表現派那裡,藝術家對歐洲傳統繪畫進行攻擊,即格林伯格口中的「無邊界」 [all-over] 繪畫,採用的則是另一套思路。大尺寸的意義便在於讓觀眾不去意識邊界的存在,波洛克往往是畫完後才將畫布訂上畫框……畫完之前,畫是沒有邊界的。

皮耶羅曾將繪畫分為三個部分,並提出了一個比較正式的定義:

繪畫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即所謂的「disegno」 [設計] 、「commensuratio」 [安排] 、和「 colorare」 [賦色] 。我們所說的「disegno」意指圍繞對象的外形和輪廓線,我們所說的 「commensuratio」是指把外形和輪廓線恰如其分地安排在適當位置,而我們所說的「colorare」 是指色彩如何顯示在物象上——隨著光線的變化而使其辨明變暗。

但 commensurate 的意義比此處更複雜,此詞原為希臘語 symmetria 的後古典時代的拉丁譯語。由於亞里士多德著作的拉丁文譯本啟用了此詞才通用,此詞也用於音樂理論,但它在十五世紀義大利語中並不是一個極為常用的詞。它的意思很接近比例或比例性本身。

在皮耶羅那裡,它便具有了一個特殊的意義。在此之前的早些時候,人們通常認為繪畫有兩個部分,disegno 和colorare 。比如琴尼諾·琴尼尼 [Cennino Cennini] 的論述早皮耶羅三十或六十年,但在十五世紀的僅僅兩個部分似乎會顯得不合適。

之後阿爾貝蒂 [Alberti] 對「輪廓」和「顏色」在整個圖畫中應如何安排的問題作了說明:他引進了 「compositio」 [構圖] ( 拉丁文 ) 或「compositione」 [構圖] ( 義大利文 ) 作為第三部分。在這三部分構成的一組中,皮耶羅的 commensurate 與之大體對應。但他們之間有一個重要區別。

阿爾貝蒂把圖畫視為物體、物體各部分和平面的等級體系,對應句子中的分句,短句和單詞的等級體系,皮耶羅的概念則源自數學解析的一個術語,他用數學模式取代了語言模式。阿爾貝蒂是透視法和比例的詮釋者,皮耶羅用 commensurazione 一詞所特指的便是「幾何學線性透視」 [geometrical linear perspective] 但是 commensurazione 一詞的含義不僅僅指用透視法把輪廓線安排在其適當的位置,還是一種畫面總體安排以一般數學為基礎的機敏性。

為什麼要解釋這個詞呢?確切說如果我不按皮耶羅定義的方式來觀看也無妨,況且我們知道,想要進入文化的心靈深處是絕不可能的,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理由很多,比如對過往時代辭彙的喜愛,比如在詞源學的推論中得到的趣味,更正當的理由是:我們現在沒有與之十分相仿的範疇或概念。

這些詞不同於其他普遍的詞語,比如「左右」,「上下」,我們需要這個詞,來把皮耶羅作品中的一組相關特質類集起來。

另外,想要從歷史的角度領悟一幅畫,我們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往往是努力認識到它及其製作者的心靈與我們隔閡,即「陌生化」,在批評上使用當事者術語是從語言上宣告了我們與另一種文化思維的隔閡;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意識到它與我們在人性上的密切聯繫,我們必須把皮耶羅推到合適的位置。在這樣的研究中,我們才會更深入地領悟這幅畫。

在這之前,面對「空間」、「圖像」、「形式」、「構成」這樣看似簡單的詞語,我們都必須意識到,它們是非常深刻且複雜的問題,而深入的理解它們會讓你看到更多的東西。


繪畫藝術終究是視覺藝術,一切都以視覺感官為接納點,在視覺接收到信息後,由於觀賞者各自的視覺感受和審美的差異,同一件作品會得到不同的判定。

與其問如何欣賞,不如問自己的判定模式是何種樣式。那麼方法就是多看畫冊,多了解流派,而這一目的也並不在於學習,只是檢驗自身的喜好。

在大致了解了某種繪畫形式對自己更具感召力後,你也就明白,對於只是個不會畫畫的觀賞者來說,知道那麼多有個毛用。


一種正確的欣賞態度

也許是去年年初,或者是前年年末,反正是一個飄著雪的深夜。我從瀰漫整個三里屯的刺鼻的肉慾之中脫身,攔了一輛計程車,司機是一位頭髮稀疏的中年男子。

我那時候還是一個放浪形骸的花花公子,喜歡調戲女生,也喜歡被女生調戲。如果那時候在三里屯或者工體遇到過我,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作為一個嚴肅的唯美主義者,我是非常在乎一個人外貌的這麼一個人,對外貌的挑剔幾近苛刻。為了愛護我自己的眼睛和心靈,我會經常下意識地從那些外貌上與美無緣的人身上移開視線。

那天我心情不是特別好,本來想用酒精和香噴的白皙肌膚麻醉自己,但後來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逃避總是被思緒打斷。耳邊的震耳欲聾和眼前的明暗交替無法蒙蔽心中的那一絲哀愁。我在深夜兩點多的時候離開了肉慾橫流的喧囂,坐上了一輛由一位頭髮稀疏的中年師傅開的計程車,我要回家好好哭一場。

那個時候我住在康營,從三里屯到康營要路過大山子橋,那是一個在白天堵車很嚴重的地方。車子路過大山子的時候我看見路旁有幾個人影一閃而過,然後接著又是幾個人影……

司機師傅說這些人都是出來給計程車洗車打蠟的,每天深夜都在這裡招攬生意,據說競爭還很激烈。司機師傅一邊說著一邊打了一個深深的哈欠。

我看見一個個銹跡斑斑的鐵桶陳列在路旁,熊熊烈火燒紅了架在上面的鐵鍋,每個鐵鍋都被三四個眼巴巴地盯著計程車的人圍住。我問師傅鍋里煮的是什麼,師傅說是給車打蠟用的蠟。

漫天飛雪,地上銀白一片,三三兩兩的洗車人在深夜的大山子跺著腳,哈著氣,等待著生意的上門。這畫面並不美,也談不上什麼意境,如果我當時急匆匆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片也許還會很虛。
我並沒有拍照,因為這個場景出現的太突然。
我也沒有在事後把這個場景畫出來,因為我畫不出來那個場景帶給我的衝擊。如果我要畫畫,那麼我畫的肯定是讓我有感受的畫,是觸動到我的某種東西。但這個場景給予彼時彼地的我的那份觸動,我無論如何也表達不出來,就算是用我最擅長的繪畫也不能。

我想我之所以在後來無法把那個場景畫出來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變了,那個場景帶給我的觸動使我想到了人生,想到了理想,想到了現實的殘酷與與這份殘酷抗爭的勇氣……
就是這個場景帶給我的這份觸動使我變成了另一種人,這個場景就是改變我的人生道路的一個契機。

在彼時彼地,看到那一長留燃燒著的鐵桶的那一個瞬間的我,那個被深深觸動到的我,是一個特殊的我。不是之前的花花公子,也不是之後的拚命三郎,那一刻受到衝擊的我是一個獨特的我。我想,如果要畫出那個場景,非那一刻受到觸動的獨特的我莫屬。那個場景只能由一顆在現場由於受到感觸而洶湧澎湃的心靈來呈現,而不是後來沉寂下來的靈魂。

如何欣賞一幅畫?
這個問題取決於一個人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去欣賞。我想,期待與在某一刻特殊的自己的不期而遇也許就是我們要的目的。

什麼是一種正確的欣賞態度?
我想這種態度的名字叫做隨心。


我又要來吐槽了。許多答主回答的都比較專業,說的沒錯。但作為一名藝術系大學生,觀點不敢苟同。
我想問問哪些答主,你每次去看畫展都是先遠觀構圖,再走近細看筆觸?分析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眯眼觀察黑白灰關係?思考該作品的時代背景?有無深層寓意?
!!!⊙﹏⊙你覺得這樣看畫不累嗎?有意思嗎?你是搞藝術的,去畫展學習、吸收、借鑒去了,這些方法都沒錯。可一個與藝術沒有太多聯繫的人,一個不專業的人士你讓他這樣去欣賞,還不如勸他,讓他報個培訓班學畫畫得了,學會你就會欣賞了。
藝術是對「美」的研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區分美醜的標準。對美醜的認識的不同,決定你與別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你認為它「美」,它好看,就達到了欣賞的目的。當你看到一幅畫,畫面吸引住了你,你認為好看,身心愉悅,走近仔細打量畫作,越看越好看,忍不住想拍下來,記住這個作者,改天在朋友閑聊時,忍不住要推薦大家去看,這就夠了,這就是欣賞。你說藝術除了這個作用,還能幹啥?
欣賞的法則就是麥當勞廣告每次放完最後出現的四個字:我就喜歡。



很抱歉,必須要反對一些回答里「不需要懂美術史」的觀點。如果對美術史和藝術創作不了解,那麼對美術作品的理解,至多只能像美術館裡經常聽到的「畫得好像啊」、「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也能畫」那種層面。

如果脫離美術發展史來討論美術作品,特別是近代、現代美術作品,往往會無法理解一個藝術作品「好」在哪裡。近代、現代的藝術,可能根本就不追求是不是很像、不追求是不是好看,甚至不追求是不是要表達什麼。比如為什麼「印象派」在美術史上評價那麼高?是因為之前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照相機的發明,這直接顛覆了傳統美術的觀念;其二就是大量東亞,特別是日本藝術作品流入歐洲。梵高老爺子就臨摹過一些浮世繪,並且不覺得《星?夜》那漩渦般的星空很像《神奈川衝浪里》的巨浪嗎?再比如,為什麼包豪斯在設計史上那麼有地位?是因為包豪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教學模式,並且包豪斯的工業設計產品追求可以大規模生產。如果不了解這些,可能對於印象派欣賞最多停留在「好像在夢裡一樣」,對包豪斯設計的理解停留在「好簡潔啊」或者套用 Dieter Rams 「設計十誡」上。

根據多年來的學習,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如果不曾體驗過創作的難處,那麼會很大程度上限制對藝術、設計、創作的理解。在藝術和設計方面,人民群眾往往對好的作品、產品不會有什麼想法,覺得是理所當然;但是對看到、用到糟糕的東西,馬上會覺得確實糟糕,雖然不知道糟糕在什麼地方。

舉例來說,大多數書本、雜誌的排版看著平淡無奇,方方正正的紙面、方方正正的文字布局、白紙黑字……不過看看有多少人在大學快畢業時,連用 Word 排版自己的簡歷都排不好;自己開個淘寶店裝修得一塌糊塗,粗體、#FF0000 顏色的文字滿天飛。在上學時,美術老師讓我們模仿蒙德里安的作品來自行創作(嗯,就是「你行你上啊」),不過發現確實不是畫畫直線、塗方塊兒那樣簡單。事實上,如果沒有畫過一大堆蹩腳的素描作品、或者沒有拍攝過一些枯燥無味的照片、或者沒有渲染過幾張 sucks 的 CG 藝術作品,或許能感覺那些美術作品確實好,但不會覺得居然那麼好,並且很難理解好在何處。

所以,如果要是對於藝術史不了解,或很少做過藝術創作,那麼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往往只能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

-

接下來簡單說說不太了解藝術史和藝術創作的普通人如何欣賞作品。

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心態放輕鬆些。和那些藝術家不同,我們去欣賞藝術作品,是去找樂子的。就算看不懂某個藝術作品,又如何?就像在生活里,能跟你對上眼兒的人不多吧,可那又怎麼樣,小區附近的那家老北京炸醬麵不照樣挺好吃嗎?對於欣賞藝術作品來說,隨緣即可,欣賞不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第二,如果要是居住城市附近有美術館的話,多去跑跑。藝術作品如果僅通過美術課本里巴掌大的插圖、或者用 13 寸 1366x768 解析度、連 sRGB 色域都不到,且沒有做過色彩校正的屏幕去觀看,其表現力往往會喪失殆盡。真正站在作品前面,那表現力和衝擊感完全是與小插圖和 JPG 照片不可比擬的。還有,真實美術作品的筆觸在平面媒體上往往表現不出來。所以,最好多去美術館轉轉。例如北京的中國美術館,雖然挺小挺破的,不過裡面展出的東西都是隔一段時間換一次,每次去都有收穫。要知道我是多麼羨慕住在紐約的人,能去 MoMA 等大美術館啊。

欣賞藝術作品時,建議放棄憑藉「好不好看」這一標準去欣賞,也不要按照一條條規則試圖去套。很簡單,藝術創作其實沒有什麼固定的規則、原則。而近兩百年來的藝術作品,不少都是在挑釁、打破傳統的規則。因此,最好抱著這個藝術作品「好不好」,或者「有沒有意思」這種心態去欣賞。對於欣賞不來的,還是那句話,一切隨緣。

如果要是對藝術史有一定了解的話,看作品時,多想想為什麼。比如,作者的意圖/目的是什麼、作者想在某些方面做出突破,類似這些。對於有藝術創作經驗的人而言,比我強的人有不少,在這裡就不妄言了。

如果帶著孩子去美術館,不必要求太高,抱著開開眼界的想法即可。注意不要在館內吃喝、不要大聲說話叫喊,不要學我的朋友那個怪叔叔一樣,對作品吐槽,比如把一個畫著高樓大廈年輕女孩的作品吐槽為「《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封面」一樣。

最後,還是那句話,一切隨緣。欣賞不來、理解不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太陽照常升起、地球照樣轉動,放輕鬆。


看回答不如看書
《How to Look at a Painting》
如何 欣賞 一幅 畫作?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先自己練習畫一畫。然後你就會有意識地去觀察那些你喜歡的作品,你就會特別去注意那些作品在處理「你想處理卻處理不好」的地方是怎麼表現的。慢慢的,你就知道該欣賞啥了。


建議看弗郎索瓦絲的《如何看一幅畫》比較感性易讀,學術性不高


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構圖色彩筆觸就跟我國書法和水墨畫里的「氣韻」一樣神乎其神,其實沒什麼可神的。
我個人建議欣賞一幅畫先從最直接的感官開始。你看到這幅畫,第一眼,看,使勁看,看的時候開始想,畫家畫這個的時候是什麼心情,他想表達什麼。然後置身其中假裝自己是畫家,想像自己要下筆畫這幅畫了,然後想想自己到底是什麼心情,在這個心情下你想表達什麼,第一筆從哪開始畫等等。
雖然做沒做過功課這個鑒賞方法都ok,但我個人建議,看展覽之前還是多做做功課,比如你今天要去看莫奈展,那莫奈的生平總要先了解下吧,別進了展廳大門都不知道他的《睡蓮》系列是在有眼疾的時候畫,那真的是來看熱鬧了。
我們從學語文的時候老師就教我們怎麼去分析一片文章,雖然教科書很主觀,但沒有人會妨礙你想像,做功課就像是在書面上分析畫作一樣,有的解說看看就罷,畫家畫畫的時候可能沒想過這麼多。做功課的話首先畫家生平,作畫理念,歷史朝代背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當然要看客觀點的資料,最好不要看那種《xxx評xxx》的資料,這種調味品無用,妨礙畫作的味道,還是原味的好。然後你可以再去查查這個畫家的好朋友都有誰,他們之間是不是互相影響了,這樣再去看展覽會有趣很多。


說句實話吧,即使我說某幅畫有一千個優點,你欣賞不了的話,還是欣賞不了的。很多答主雖然分析得很詳細,但是解決不了問題。
說我自己一個經歷吧。我從小開始學畫,老師會介紹很多畫家,我只要碰到有名家畫冊就會買下來。有一些畫冊,買回家一看,自己覺得一點都不好,就丟到一邊。直到有一次高中搬家,整理的時候發現了一本傅抱石的畫冊,當時就覺得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畫!為什麼當初買的時候完全沒有這麼覺得?!那之後很多原本被我束之高閣的畫冊,漸漸也被我發現和欣賞。事實就是這樣,在我不具備足夠的欣賞力的時候,即使給我一千個理由,我還是不可能發自內心地去欣賞一件作品。
那麼,欣賞力又是怎麼形成的呢?不可否認,有很大一部分的欣賞能力,都是與生具來的,有人天生就擁有與眾不同的欣賞力。而另外一部分,則是要依靠每個人自己的閱歷。掌握更多的繪畫,藝術史知識,和看更多的畫展,作品都是提高的辦法。
當我們發現某些畫作我們沒有辦法欣賞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自己理解不了就對其進行批判,這樣你一輩子都欣賞不了。但是也不要因此而覺得心急或是自卑。而是應該去了解作品背後的因果,作者和作品在整個藝術史的地位,進而去理解藝術發展的進程。
如果理解不了某些畫作,就盡量取保留態度吧,如果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那麼通過提高自己,總有一天會欣賞。如果是作品本身不好,那也沒有欣賞的必要了。


我非常喜歡還沒學過繪畫的小孩的自由塗鴉,畢加索也承認他們才是大師。
so, 你自己看得爽,喜歡就好。即使你面前是一幅世界名畫,只要你覺得難看,那就可以直接無視。
只是,在觀賞時,你可以說喜歡或不喜歡,但不要去說好看不好看。


構圖,色彩,光影,筆觸…這是理解畫的手段,若把「理解繪畫的手段」當做「理解畫本身」,實際上是一個誤區。很多人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畫作就一拍腦門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說,透視,三角構圖,漸隱法,好像自己已經讀懂了畫作,實際上他們只是聽聞過一種技巧,而欣賞畫作和鑒別技巧相差十萬八千里。

當然了,學習那些繪畫技巧有關的知識可以幫助你理解繪畫技巧,但是一幅畫真正的內容在於什麼呢?如何去欣賞呢?

架上藝術的賞析一定要和人們如何欣賞他們,欣賞方式的改變一起來討論。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繪畫的主題一般都是但丁長詩《神曲》或者《聖經》或者政治題材,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這個文化基礎,但如果假設那時候人們畫的都是《紅樓夢》和《西遊記》和毛爺爺」,你還會覺得你不會看畫嗎?那些畫多為表現某一人物或者事件,而畫作如何更符合人們心目中的樣子,如何畫更有新意,如何展示出的技巧更高超…在一個普遍的文化語境下,是可以判斷的。到了印象派時期,風景繪畫的比重明顯提高了,人們執著於色彩的魔術,所以在技巧多於內容,情感多於再現。到了近現代,人們對藝術家本身更有興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獨特的手法和聚焦點,所以中小型的個人展覽更受歡迎…

人們欣賞畫作的方式,並不是亘古不變的。在以前,人們通過精美的構圖和體態看故事,而後人們欣賞的是顏色之間的對比,塞尚開啟了「獵奇」式的欣賞——現成物也有它獨特的美,而你該如何用構圖色彩去欣賞畢加索的畫?這些成見才是欣賞繪畫的枷鎖。

欣賞時第一應該弄明白的就是【動因】,或者說動力,動機…藝術家的呈現,是因為對信仰的虔誠,還是對現實的反抗,對事件的申訴還是對生命的求索…每一個藝術家,再複雜的藝術家,再複雜的藝術品,他終究需要「人」這個載體,而沒有【動因】他就沒有做這些事情的根本的必要。比如說在拉斯科洞窟的岩畫,他們繪畫並非為了抒發美,或者讚揚生命,只是在沒有文字時記錄他們的生活,相當於日記。這麼看來,他們的繪畫雖然用標準來衡量時相當簡陋,但是其自有其意義,並不比精美的藝術品差,他們對動物動態的描繪,是精準的,一種拙劣的巧妙。假如說我們能夠了解一幅畫的來龍去脈,以藝術家的心態去逆推,就有線索去探知藝術家的情感世界,這不僅是共情,而是交流。而這種交流的前提正是理解對方。

欣賞的第二個要領是【區分】,像貢布里希所說「渴望別出心裁也許不是藝術家最高貴最本質的要素,但是完全沒有這種要求的藝術家卻是絕無僅有」,藝術品之間一定會有區別,微妙的,巨大的,這種區別並不在於好壞,而在於他們的—【取捨】不同,任何藝術品也都可以說是各方面權衡的一個結果。體會畫家對於「作品」的取捨,就彷彿自己也在繪畫中一般,體會這幅畫的過程和藝術家思考的痕迹。這個是我個人認為在欣賞時比較浪費時間的,首先是要對歷史,背景和畫家本人有一些粗略的了解,對這幅畫也要有追根溯源,而同時代的畫,同類型的畫,同形式的畫…都有一定的積累,才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所以在看畫的這個階段,藝術修養是很重要的。

比如Frans Hals的Iveagh Bequest 1633(Kenwood London)看起來和倫伯朗畫人的手法有點類似,但我們仔細一看,又不是,他和魯本斯才是同一代人,而倫伯朗比他小一輩。Hals生活的窮困潦倒,靠救濟勉強活到七八十歲,而他的技藝在於,將人物的光影表現的通俗而真切,像是捕捉到人物一個特別微妙的神態似的。而在那之前,幾乎沒有人如此的「忠於自然」,肖像畫里的人物大都是精心布置,儀態和穿著得體,所以多顯得「做作」,以前的肖像像是我們曾經拍過的「標準」風景照一樣,而Hals相當於發明了隨性自然神態自若的「抓拍」照片。當我們再看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倫伯朗 的畫,我們無法不覺得他受到Hals的影響。但是他比Hals非常有利的一個條件就是,他第一任老婆給他留下一大筆財富,他可以全身心的隨心所欲的畫,而Hals的畫還是集中在贊助人,畫商,政客那裡,他缺乏倫伯朗的這一點主動性,因此他的畫雖然靈動,平衡,自然,技巧高超…但是卻很少能看到倫伯朗畫中的憂鬱,悲傷,苦難,尖銳,透徹…倫伯朗的畫對醜陋毫不迴避,在貧民窟選取模特,對真實的讚美遠遠超過視覺的愉悅和技藝的神奇…這些是Hals無法達到的,雖然我個人不認為Hals技藝比倫伯朗差,特別是乾濕筆觸的混用方面。

而當我了解了這些,倫伯朗的形象和Hals的形象都偉大起來了。兩個藝術家的虔誠和苦難,在任何一個人的畫上都能展現出來。

假如我們再對比Hals所處時代的卡拉奇畫派,卡拉奇和卡拉瓦喬都反對手法主意,一方面對拉斐爾的畫十分讚賞,另一方面,他們大膽而「自然(natralist)」摒棄古典樣板,並且不那麼重視「理想美」。卡拉瓦喬虔誠的態度十分大膽,他的作品直接,甚至可以說執拗,和Hals的形式大相徑庭,但是在對於「自然主義」的再現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而卡拉瓦喬雖然是一個激進的畫家,但是卻並沒有逃出「擺拍」的桎梏,他還是在說故事,刻人物,而非Hals的「捕捉」。所以卡拉瓦喬被後人稱為「新古典派」的師輩,他始終還是沒有脫離古典的題材和語境,而Hals和倫伯朗的發展,則幾乎脫離了「神學」題材,進入了「真切的現實」。

假設我們這麼辯證的看,彷彿卡拉瓦喬作為「革命」前輩的形象又逐漸豐滿。

所以對比畫,對比時代其他的畫家,是非常有利於理解一副具體的畫作的。

第三個要領是【摒棄】,在欣賞繪畫,甚至可以說,任何藝術品,都要擯棄陳舊的觀念,迂腐的態度和固有的思維模式,先去擁抱它本身。

比如我們都愛看梵高的畫,可是卻很難愛上塞尚的畫,但是梵高為什麼能作為後印象派揚名天下呢?不得不提的就是塞尚和喬治修拉(當然還有浮世繪)。但是無論是塞尚的畫還是喬治修拉的畫,大部分人都不太習慣。塞尚的偉大之處是第一個開始反思印象派,無論這種反思的後果如何,都間接的導致梵高和高更開始對於「形」和「色」的思考和越發巧妙的融合。而塞尚的方法是略顯粗魯的,他不用輪廓線改變筆觸方向的畫法和構圖上企圖復興「學院派」的穩定感受,在描述深度感覺的同時做到不犧牲色彩本身。而我們如果帶著一個欣賞「畫家」的角度去欣賞塞尚這個「實驗家」,彷彿就很難體會到他對於藝術問題思考的核心,況且很多人對塞尚的理解只圍困在「現代藝術」之父的名號上,而對他的繪畫毫不關心,這種偏見,讓我們錯過了很多精美的藝術品。


看它是否觸動了你的靈魂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審美 | 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