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在19世紀才由普魯士統一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呢?在歷史上,它們裡面的小公國跟鄰國譬如法國也有不斷的開戰,卻沒有因而促成一個大國?


我認為李文豪同學的答覆已經比較全面了。但我想補充的是,若論民族意識,早在路易十四頻繁入侵萊茵地區時,德法兩個民族已經出現了民族對抗情緒。在後來的啟蒙時代,知識界信奉的世界主義,戰爭等事務被視為宮廷和大臣們的事務,法國的公共輿論甚至可以為普魯士的勝利叫好,因為後者代表了一種啟蒙理想。真正的變革發生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很多人認為,這場衝突改變了歐洲人對戰爭的認識,戰爭上升為全面的民族整體戰,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就是他對拿破崙戰爭期間的經歷的總結。不過,德國人的民族統一意識首先出現在文化領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德意志作為一個民族首先是文化的產物而非政治的產物,這是浪漫主義時代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果。當然後來德國人也嘗試採取自發的、甚至某種革命的方式來實現統一,這就是1848年革命的嘗試,但普魯士的國王拒絕當時法蘭克福議會(德意志邦聯議會)送給他的皇冠,嘲笑說這是給奴隸的鐵項圈。因為這種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統一方式意味著德意志皇帝的權力是民族代表們賦予的,從而否定普魯士的君主主義傳統。歷史理解應該是多向度的:19世紀固然有非常強大的民族主義運動,但也有強大的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運動,而後兩場運動有可能衝垮德意志各邦國的傳統政治結構。
因此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王朝政治與民族主義運動之間的巨大鴻溝,如果說後來的俾斯麥領導了德國統一,首要的條件是德意志必須接受普魯士的那套嚴酷的制度,而且俾斯麥在擔任普魯士駐德意志邦聯代表期間,一直認為奧地利是德意志秩序的保障。1848年革命的失敗對德國的民族主義運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這對德國的歷史發展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從此民族主義運動將希望寄托在普魯士的強權身上。可以說,俾斯麥是利用了德意志的民族情緒為普魯士的王朝政治服務。
另外我想談談所謂小公國或德意志諸邦國的問題。實際上,類似於英國和法國的統一模式,不是體現在德意志帝國(1806年之前的)的層次上,而是體現在普魯士和奧地利等邦國層面上,這些邦國在模仿路易十四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從現實的角度看,帝國無法實現有效的統一,因為三十年戰爭造成的隔閡太深了,尤其在信仰方面;而且一些帝國成員,特別是帝國自由城市,未必願意接受某個強大邦國的支配。另外,德意志兩個最大的邦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其領地有相當一部分並不屬於純正的德意志,所以它們有相當一部分領土外在於拿破崙戰爭後組建的德意志邦聯。這種複雜的政治結構使得過去的帝國和邦聯無法作為一個有效的政治實體存在下去。
推薦兩部著作,當代德國歷史學家August Winkler的Der lange Weg nach West,通往西方的漫漫長路,講述德國200多年來的政治和思想歷程,遺憾的是沒有中譯本,但有英譯本;另外是19世紀末一個瑞士人寫的《近代德國及其歷史學家》。


首先問題要從德意志國家隊原型——神聖羅馬帝國說起,神羅法統上的起源來自於查理曼帝國,而查理曼帝國則起源於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起源則追溯會被認為是統治已知文明世界(至少從地中海文明的角度看)的羅馬帝國。神羅作為一個政治存在卻沒有構成真正強大的政治體制,第一個也是最關鍵的原因,是羅馬聖座(天主教會)的反對。帝國並沒有名副其實,鬆散的選帝侯制度和林林總總的自由城市都讓皇帝難以取得實權和組織軍隊,而西方從一個小小的法蘭西島(巴黎附近地區)崛起的法蘭西王國則漸漸攫取了一個民族,並慢慢確立了後世的六邊形國境(後世稱為法德爭執的重要原因的洛林-阿爾薩斯就是在這個六邊形的最東邊,與神聖羅馬帝國重合的部分)。
其次,德意志民族認同意識的興起也遠比英法等要晚,真正的全民民族主義的興起還是要到拿破崙帝國的佔領,一方面統一的、雖然是拿破崙帝國的傀儡的萊茵邦聯使得德意志各國第一次在「神聖羅馬帝國」以外的一個政治名義下生存,為日後的德語民族國家的建立做出了一次嘗試;另一方面,歌德等啟蒙專制時代的偉大文人也為宮廷中(特別是普魯士)政治家們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做好了前提。
最後在歷史條件較為成熟的19世紀,德意志最強大的兩個諸侯終於可以做出較量了,而普魯士和奧地利其實最後作出了各自不同的選擇也是有原因的——奧地利長期以來成為歐洲基督教文明抗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侵略擴張的屏障,對喀爾巴阡山到亞得里亞海的東南歐各民族有著深厚的傳統感情。其選擇的是一個「維也納多民族帝國」的事業,而非一個「德意志單一民族帝國」的事業,而普魯士選擇後者為自己天命所歸則是理所應當的。


由於以上答案整理的不是很清晰,我就忍不住動手寫一個自己的答案了
題主的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兩個:為什麼德國19世紀才統一?為什麼是普魯士而不是其他公國統一?
----------------------------------------------------------------
為什麼德國19世紀才統一?
因為德國在19世紀前並沒有成為統一的封建王國,在中世紀結束後又因為宗教動蕩使得德國屢屢喪失統一機會

最早德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這個帝國起源於法蘭克王國的東部領土,包括現在的德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和法國的一部分,瑞士,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北半部分的義大利。神聖羅馬帝國並沒有能在中世紀變成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有這幾個原因

不像英國和法國等封建王國王室,早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常常不幸絕嗣。即使沒有絕嗣,皇帝死後也常有嚴重的繼承爭議。到了最後到頒布1356年金璽詔書時王位徹底變成選舉繼承,皇位已經完全變成了空架子。直到哈布斯堡這個外交能手後邊發家了以後,才能保證事實上的世襲,那是中世紀結束後的事了。
作為對比的法國,自從卡佩王朝建立以來除了百年戰爭便沒有大的王位繼承爭議,在連續數位有能力的國王的領導下逐步削藩,特別是路易二世,在英國國王靠聯姻獲得近一半的法國領土後,還能巧取豪奪把大部分領土從英王手中奪回,同時成功削藩,擴張了王室直屬領地,保證王室和各地貴族的實力對比。

相對更大的國土面積使得皇帝難以掌控整個帝國。
從地理條件上看帝國實在太大,已經超出了古代科技條件所允許的大小,皇帝至少必須放棄義大利或德意志才能強化剩餘地區的統治。紅鬍子腓特烈一世就常常在義大利和德意志之間兩頭奔波。再例如腓特烈二世,這名皇帝同時也是西西里王國的統治者,他專註於在其根基南義大利的統治,甚至主動將帝國其他部分的統治放權給地方貴族。由於各地方風俗各異,內部利益衝突嚴重,帝國內鬥和對皇位的爭奪也比其他封建王國更頻繁。

帝國更大的面積也就意味著皇帝的直屬封地和整個帝國的貴族的比例更低,皇室對各地貴族實力對比更弱。

由於教廷所在的羅馬城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北義大利領土交界,試圖擴展影響力的教廷必然和皇帝產生矛盾,常常和地方貴族一起聯合起來反對皇權,也算是一個帝國強化皇權的一個不利因素吧。那個皇帝給教宗下跪的例子我就不用說了吧,雖然最後教宗也沒啥好結果。

中世紀結束後,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哈布斯堡憑藉著聯姻獲得的廣大的領土,在帝國中也算不上弱勢。然而他們最終沒有統一德國的原因有這幾個:

統治領土在地緣上的分裂。哈布斯堡領土曾經很大,主要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西班牙等地,南義大利的西西里王國,奧地利和其周邊領地,以及現位於荷蘭和比利時一帶的富庶低地。實際上跟德意志扯得著邊的只有奧地利公國一地,而其他領地對於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王國毫無幫助,甚至可以說是起到負面作用的。特別是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兩塊非德意志領地,把哈布斯堡的統治重心拉到了多瑙河流域一帶,遠離了德意志核心地區。

周邊各國的干涉。由於德意志地區的領頭勢力哈布斯堡在查理五世時實在太強大,佔據了大半歐洲,法國從此成為哈布斯堡的死對頭,英國甚至為了打擊西班牙而和世仇法國結盟。而哈布斯堡的統治下又有不少地區獨立,如瑞士和荷蘭,使得其樹敵過多。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或是大德意志也實在太大,當奧地利成功整合整個德意志地區時,必然威脅到法國的歐陸霸權,所以法國屢屢干涉神羅內部事務,聯合神羅小邦國抗擊奧地利。
唯一一次奧地利和法國俄國結盟對付德意志小邦國的時候,是奧地利和普魯士的七年戰爭,然而英國又為了保持大陸均勢插了一腳。何況普魯士國運如神。。。


宗教改革帶來的分歧。其他答案似乎並不重視這一點啊。三十年戰爭常常也被認為是哈布斯堡意圖統一帝國失敗的象徵。從此整個北德意志的新教地區和南德意志的天主教地區留下了極大的分歧,奧地利公國統一德意志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作為佔據德意志多數人口的北德意志,其主流信仰新教也就是德意志的主流信仰,一個天主教國家是不可能統一德國的,只有新教邦國才能扛起統一德意志的大旗。
上面的答案說到薩克森,它也曾是最強大的德意志新教邦國。然後他們的君主被選舉為波蘭國王,為了建立中央集權的波蘭王國,薩克森的君主主動轉變為天主教。從此薩克森喪失了在德意志邦國中的影響力,但卻沒能成功整合波蘭領地,變得兩頭不討好,和奧地利也有幾分相似。

作為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奧地利和薩克森的例子都證明了,當時的君主都是沒有現代的民族主義觀念的。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有大片相連的領土,可以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國,就足夠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從來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

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的具體過程我不詳細敘述了。近代民族主義發源於法國大革命對王權統治合理性的否定,對作為統治主體的「人民」的劃分觀念。這些觀念由拿破崙的對外征服傳播,最終在19世紀散播到整個歐洲,並在浪漫主義藝術的推波助瀾下,還有常年的全民戰爭中催化成型為民族主義。也只有到這時,德意志的統一才有人在意。
----------------------------------------------------------------------
為什麼是普魯士而不是其他公國統一?
其實上一部分答案中已經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了,不過我再總結一下

中世紀的德國沒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國;在近代因為宗教紛爭而內部分裂,而實力強大的德意志領頭邦國都注重在德意志以外擴張;所以德國有可能統一的年代,便只有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民族主義興起的19世紀


這下問題便簡化了,就是19世紀的德意志強邦中為什麼是普魯士來統一呢?

(地圖並不精確,只是讓你們感受下普魯士的面積)

(地圖並不精確,只是讓你們感受下普魯士的面積)
很簡單,因為德意志主流信仰是新教,而新教諸邦中最強大的是普魯士。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

統一德國的關鍵在於整合北德意志。一旦北德意志成了一塊,強大的經濟潛力發揮出來以後,無論是奧地利還是法國要阻止北德意志統一南德意志都很難了。

普魯士的地緣條件非常有利:位於東北德意志地區,離法國遠所以沒有因此過多被法國限制擴張,也沒在拿破崙戰爭中被肢解,整合北德非常方便,在波蘭附近有機會參與瓜分波蘭壯大實力,也容易獲得出海口,


即使沒有普魯士,也會有某個強大東北德的新教邦國出來當領頭羊整合北德,只要北德意志的主流信仰還是新教。只要能統一北德,最後德國還是會統一,只是可能晚一點罷了。

---------------------------------------------------------------------
PS:
1.為了避免麻煩,我並沒有指出薩克森和普魯士等國是王國公國還是大公國,不過若是出現錯誤還請指正
2.為啥這裡的回答贊同數那麼少,果然歷史愛好者沒幾個願意做科普么。
3.看這暴死的銷量,P社還會出vic3么。。。


背景:

當俾斯麥在1862年9月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時,還沒有德國。只有說德語的政治實體散布在歐洲,是一個鬆散的聯邦。聯邦中有兩個大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還有些中等大小王國,如巴伐利亞,薩克森,以及許多小國和自由城市,所有這些被稱為「第三德國」。在1848年革命後,德國民族主義興起,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刻開始,才開始考慮德語聯邦統一問題。當時的問題是奧地利和普魯士哪個可以佔有第三德國。1864,1866以及1870-1871年三場戰爭解決了問題,普魯士笑到最後。

除普魯士和奧地利外,19世紀60年代歐洲還有四個大國,英法意俄。但義大利並沒對德國統一有顯著影響,儘管在1866年與普魯士作戰。義大利還是一個非常新的國家,還特別弱。因此關鍵問題是奧英法俄的反應。
有趣的是,他們互相踢皮球等於是坐看普魯士統一德國。

過程:

俾斯麥第一戰是聯合奧地利打丹麥(1864)。目標是將易北河畔兩個公國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這兩國大部分人說德語。在輕易擊敗丹麥後,分贓不均導致反目成仇,1866年普奧開戰,普魯士勝利。1870普魯士打敗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獲得第三德國南部控制權,完成統一。

原因
政治(戰略上):

1864年,歐洲大國袖手旁觀並不奇怪,因為賭注很小。不論普魯士還是奧地利都不是特別可怕,佔領目標也不是對他們來說很偏僻,也不清楚哪個最後控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

問題是1866以及1870年。其實英國和俄國事實上歡迎普魯士的勝利,因為他們認為統一的德國符合他們的利益。英俄都覺得法國是歐洲最大威脅,有個德國可以制衡法國。英國還考慮到有個德國將有助於使俄國的注意力鎖定在歐洲,遠離中亞(英俄在那是競爭對手)。而且,俄國講德國視為制衡奧地利的力量。不過對法國的擔心仍然是主要動力。

至於法國和奧地利,他們互相看對方笑話使得俾斯麥講其逐一擊破。1866年普奧之戰,法國十分高興,認為是坐山觀虎鬥。奧地利和法國沒有結成聯盟也因為俾斯麥高超的外交手段。而且奧法在1859年曾開戰,阻礙了60年代關係的發展。奧地利在1870年也擔心如果站在法國一邊,俄國或許會從東邊攻擊奧地利,而且也並沒有從1866年的失敗中恢復元氣,所以也沒有趁機背後偷襲普魯士。這些因素使得普魯士笑到了最後。

經濟:


這裡「財富」是一個直接的綜合指數,只以相關大國數據為依據,不包括小國如比利時丹麥等。

從財富情況可以看見各方實力,法國是歐洲大陸老大,這也是為什麼英俄希望俾斯麥統一德國。而普魯士也有這個經濟基礎去進行統一戰爭。

軍事
歐洲軍隊兵力,1862-1870


1866以及1870,最關鍵的是權力如何在法,奧,普間分配。看1866年數據,奧地利軍隊自然可以與普魯士軍隊相匹敵。奧地利常規軍有1.25:1 的優勢。在1866年7月3日的克尼格雷茨關鍵戰役中,27萬奧軍迎戰28萬普軍。但普軍比奧軍質量好。普軍使用後膛裝彈步槍,奧軍則是前膛裝彈步槍。普軍還有優越的人員系統。奧軍的多種族構成傷害了戰鬥力,儘管問題不是太大。但奧軍的優勢是炮兵和騎兵。總的來說普軍佔有優勢。

與普奧不同, 法國嚴重依賴常備軍,對動員後備軍興趣不大。但數量上還是超出普魯士而且法軍和普魯士在質量上相差不大。

在1866年的戰爭中觀察到普魯士成功動員後備軍後,法國也減少了其常備軍規模,組建後備軍系統。四年後法軍雖然看上去有令人畏懼的後備軍,但毫無效率,特別是和普魯士相比。雖然法軍常備軍較多,但普魯士在戰爭開始時動員了118.3萬士兵,而法國僅能動員53.087萬士兵。不過法國最終設法動員所有後備軍,在戰爭中比普魯士多動員了50萬。但普魯士在質量上佔優,主要因為它擁有一個強大的參謀系統,後備軍也受過更好的訓練。雖然法軍裝備更好,但這優勢被普軍的後膛裝火炮抵消。

按理來說,奧地利應該聯合法國來抗擊普魯士,但因為奧地利和法國誤算了對方。兩者都錯誤的認為法軍能和普魯士一樣快速有效的動員後備軍。法國甚至認為普魯士在動員後備軍時會出困難。加上前面所說的原因,奧地利最終按兵不動。

就這樣,實力加上足夠的運氣,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德國在第二帝國建立之後也沒有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是一個聯邦制的帝國。
1871年之後,德國內部仍然存在普魯士王國、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等等王國、大公國、公國、侯國、自由市等等大小不一的政治實體。例如巴伐利亞王國保留了獨立的軍事管理、郵政、電報和鐵路系統,巴伐利亞王國的國旗一直能夠和德意志帝國國旗並排懸掛。
德意志第二帝國甚至連正式的帝國政府都沒有。俾斯麥的身份是帝國首相,他身旁沒有對議會負責的閣僚,只有在他手下工作、對他本人負責的私人秘書。
著名的德軍總參謀部的正式名稱是普魯士總參謀部,巴伐利亞等國都有自己的軍事機構,並且在相當程度上保持獨立。
所以問題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德意志第二帝國跟漢語語境的「大一統」存在天壤之別。
關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情況,這個問題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後,各邦和帝國的關係是怎樣的? - 德國之下張秋筱的回答更為詳細。


經濟因素。德國由於長期分裂導致經濟發展緩慢(一千多個小公國,每過一次邊境就收一次關稅,導致貿易流通緩慢),直到19世紀才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的工業力量不足以支持任何一個大國的統一。
但後來普魯士組織了北德同盟,破除關稅後,讓諸小國發現了自由貿易的經濟好處,因而站在普魯士一邊支持統一。俾斯麥後來的政策也是小德意志路線,把奧地利從德意志帝國中踢了出去。

發一段書摘,引自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對奧地利而言,開明的、自由主義的、嚮往歐洲大同精神的文化是主流,「不會有任何地方比在維也納更容易當一名歐洲人」。歷史學家艾里希·卡勒爾說,「奧地利人……是僅有的很快吸收法蘭西文明的德意志人。他們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哈布斯堡王室有勃艮第的、西班牙的、歐洲的和帝國的背景,它本質上是世界性的,並仍然保持著一種它自己的尊嚴。」但多年經營軍事力量走向強盛,強調節儉、秩序、服從與集體主義的普魯士,以及普魯士於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恰恰相反。在普魯士君主專制傳統的影響下,德國的工業化道路與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同:它並沒有加強軟弱的資產階級自由派,而是助長了本已強大的軍隊-官僚-容克階級聯盟的實力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統一來得太晚,當經歷了大規模工業化和高速增長的第二帝國初具實力,便迅速捲入了爭奪海外市場與殖民地的競爭。站在後來人的立場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後起強國打破歐洲實力均勢,及盛行的民族主義導致的不可避免的結局。


補充一下,宗教也起一定作用,德意志諸侯國有信新教有信天主教的,各有各的政治主張,受到英法支持。另外英國策略,大陸均衡主義,不會讓德意志以一個統一的形象出現,尤其是以奧地利主導的大德意志國家出現。


就當時歐洲的整體環境而言,沒有一個能夠真正威脅到德國統一的歐洲大國存在,你換了拿破崙一世當法皇的時候試試德國統一看,估計再加兩個俾斯麥也沒用,俾斯麥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合縱連橫上,使得德國的統一基本上沒有受的別國的影響,注意,這裡說的別國,特指英、法、俄這三個當時歐洲的主要國家,雖然和法國打了一場普法戰爭,但拿破崙三世畢竟和他的叔叔差的太遠了,同時法國以及法軍落後的參謀和動員體制也遠不是日漸成熟起來的普魯士軍官團和參謀部體制的對手,最後落了個被圍色當,將老拿家的臉統統丟光了,普法戰爭的影響,不光是造就了一個統一的德國,由此帶來的法國和德國之間的民族仇恨的延續,一直要用兩次世界大戰的鮮血才澆醒這兩個國家的政治家,合作永遠比戰爭來的好,當然,這也就是在西方的思維體系裡面才能實現,在東方,這樣滴想法是行不通的。
換而言之,俾斯麥其實更像一個政治家,而不是軍事強人,他非常好的理解了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這一永恆不變得定律,鐵血宰相的叫法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不然也無法解釋為何在一戰中德國擁有那麼強大的戰爭實力,但是卻並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德國的統一,應該是俾斯麥+運氣的完美組合,兩者缺一不可。


因為薩克森跟波蘭合併玩脫了
勃蘭登堡新教君主國的崛起是波蘭衰落、法國尚未越過萊茵河、哈布斯堡統治中心在多瑙河流域的這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直到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前薩克森都要比普魯士王國大,薩克森傳統上就是德意志第一強邦,在德意志諸侯排名中僅次於第一的波希米亞國王。
實際上,從路德開始到強力王奧古斯塔二世當選波蘭國王為止,新教諸侯之首和新教守護者一直都是薩克森——當年馬丁路德也是在薩克森選侯的庇護下才得以和查理五世對抗。
普魯士的興起伴隨的是薩克森的衰敗,進而導致新教諸侯的順序易位,而強力王奧古斯塔整合波蘭失敗才是關鍵——薩克森和勃蘭登堡差不多同時建立絕對君主制,也差不多同時聯合統治了德意志之外的國家,區別是一個普魯士公國,一個是波蘭王國——結果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公國整合為了絕對君主制的普魯士王國,而薩克森整合波蘭王權失敗,反而被接連拖入戰爭,一無所獲——因為波蘭是天主教國家的關係,反而丟掉了新教守護者的位置。強力王改宗天主教,是為了當選波蘭國王。強力王在薩克森本土建立了絕對君主制,也打算在波蘭一樣干,如果強力王整合成功,那薩克森無疑將一躍成為一流大國,波蘭立陶宛加上薩克森,人口接近一千兩百萬,完全不輸給法國和奧地利。
宗教理論上講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宗教矛盾不算尖銳,而且聯邦內部就有新教的庫爾蘭和普魯士,即使普魯士獨立之後還有庫爾蘭在。
強力王的錯誤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在波蘭建立絕對君主制的難度。結果不上不下,兩頭不顧,反而把自己卡死了。


德意志統一最需要感謝的人就是拿破崙,他讓一盤散沙的德意志人民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個整體,然後就不可逆轉了.......


你當法國沒從神羅搶地?只不過法國地角好家當大,擴張的早。現代法國一半的國土都是從神羅搶來的,法國版圖的形成是在吞併神羅成員普羅旺斯拿到勃艮第的基礎上的,萊茵河西岸,低地小國加一起也差不多吞了將近十個,甚德國文化圈的阿爾薩斯洛林也吃了,造成了後來和統一德國反覆搞基的局面。

後來就是宗教改革,之後就不好弄了,法國是天主教國家,萊茵河以東全是新教紅衛兵,跟今天切糕黨似的,法國不至於腦殘收一堆切糕黨,同時法奧長期爭霸對著干,形成了一定的實力均很,北面的低地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板鴨的地盤,就更加不好弄了,王位戰爭打了多少年才把哈布斯堡拉下來。

進入近代民族國家的局面已經形成了,西歐那幫民族主義者覺醒度極高,你收了之後天天給你惹事,奧受就是因為消化不良最後一朝回到解放前


老祖宗真偉大,在古代統一那麼大的面積並且一直保留了下來


三十年戰爭徹底打壞了德國,普魯士崛起實現統一的關鍵是拿破崙帝國覆滅後普魯士分到了不少好地方


"誰控制了東歐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控制了心臟地帶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就控制了世界。"
—— 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歷史進程中的地理要素》(1902)
能夠在中東歐這樣的四戰之地生存下來的民族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三十年戰爭和拿破崙妨礙了他們的統一進程,所以才統一得晚。


【多圖預警】

【多圖預警】
普魯士崛起的經濟基礎是什麼? - 雅赫維的回答


普魯士的統一原因很簡單-德國的政治統一是必然的。而奧地利既無力完成他,又怕完成以後本身的多名族國家會崩潰所以反對,那統一的重擔自然落到德國第二強邦國-普魯士身上了。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德國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