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Windows PC 有超高的市場佔有率,但平板的反響平平?
系統不是一樣嗎?是因為用戶習慣不方便轉移么?
這些年,在手機端用過了各種系統,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還是覺得不能代替電腦。現在想折騰一個平板,配合手機一起用。原以為Windows 是很好的選擇,但看到用戶反響平平,所以有此一問,請各位解答。
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大多數人(至少我身邊的人)認為平板就應該只有ipad,其他都不是。並不是看不起其他的廠商和系統。而是不了解他們。
一句話:PC = Work. No one expected a fun windows tablet.
長期以來,Microsoft = Productivity 已經在用戶心中形成了強大的慣性,這對微軟來說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處在於,絕大多數人提起辦公碼字,賺錢養家首先還是會想到 Office,不論 Windows 還是 Mac 用戶都一樣。壞處在於,即使微軟很努力的希望改變形象,用戶也很難把 Surface 平板和娛樂掛上鉤。許多人的理解仍然是,既然 Surface (Pro) 是 PC,那就是用來幹活的——針對平板設計的應用匱乏無疑雪上加霜。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一個美國同學,一直在用 MacBook Air 11" 和 iPad mini,最近買了一台 Surface Pro 2. 問他理由,回答是「MacBook 雖然功能全面,但是不方便隨手寫寫畫畫;iPad 和 Paper 搭配用起來非常方便,可是一旦要高質量的處理,還是得轉移到 MacBook 上用 Adobe 套件進行編輯。這樣我就必須同時帶著 MacBook 和 iPad,而且得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直到我發現了 Surface Pro??」聽起來是微軟最佳代言。但這也說明,Surface Pro 從設計上來說完全實現了融合 PC 和平板的想法;附帶的觸控筆更是點睛之作(他還特別提到了觸控筆很好用,雖然之前一直用 iPad)。所以問題更大程度上不在於 Surface 本身,而是市場——用戶和開發者,並沒有把這款產品當作「Windows tablet」來看待,而是「Just another PC」——只不過是換個模子的 PC 罷了。
==================== 增加 @曉漁 的評論及回覆 ====================
曉漁:「win系平板確實一直給人娛樂性不強的印象。。不過surface pro 2這種i5+8G+256G的SSD逆天配置外加重達1公斤還自帶風扇散熱的東西,它的定位還真的就是生產力工具,筆記本平板二合一的便攜pc,這怪不了別人啊。
等輕薄型的win系平板發展起來,這種成見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明天也許會更好,但是 Windows 平板發展起來談何容易。
微軟一直希望把 Surface 宣傳成一種設備,但事實上 RT 和 Pro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設備。Windows 8 的 Modern 界面就是要給人一種「我們都是 Surface」的感覺。問題是,有很多用戶衝著低價買了 RT,以為它也像 Pro 一樣能運行 「Windows 程序」,結果到頭來發現是個半殘廢;RT 本身其實未必有多大缺陷,但是微軟自己誤導性的宣傳和模稜兩可的定位導致了預期和現實的落差,最後的結果就是高退貨率和滯銷。
Pro 確實不是用來跟 iPad 競爭的。x86 架構決定了體積、功耗和散熱都不可能跟其他 ARM 平板保持在一個水平,但優勢在於「全功能 PC」,而便攜性和易用性又遠遠好於所謂的 Ultrabook(啊,那些蛋疼的觸屏 Ultrabook??),可惜微軟把它當平板來賣。Surface Pro 本來可以是最優秀的便攜 PC,卻被 RT 的臭名聲毀了;本來完全不相干的兩套架構、兩種設備,硬要塞在一個品牌、一個外觀裏:毀了 Surface 前程的是微軟自己。
曉漁:「深以為然,rt實際上是平板卻被當做電腦賣,pro實際上是電腦卻老和rt扯在一起。要是rt裡面直接取消桌面這個東西,全部metro界面,而不是弄個像模像樣的桌面卻什麼都裝不了,恐怕會好得多。瞧人家蘋果的air和pro就分工明確,好評如潮,對微軟渣一樣的營銷真是有種恨鐵不鋼的感覺。
目前windows平板還是在慢慢發展吧,thinkpad 8這樣的精品板子越來越多,應該會慢慢扭轉surface開始創下的不良局面吧」
這就牽涉到市場號召力的問題。微軟曾經推過 Tablet PC,黃了;還推過 Media Center,也黃了。表面上 Windows 佔有率最高,應該是「大家跟著你幹」的態勢;實際上情況恰好相反,大家只是在利用 Windows 這個最普及、通用的平台賺各自的錢罷了。這在 PC 時代沒有任何問題,其實正是 Windows 的授權模式讓 PC 真正普及開來。
但是平板就麻煩了。iPad 定下的調子是軟硬體的高度統一:軟體以 Apple 自己的設計爲榜樣,硬體壓根就不給你們做。Google 有樣學樣,但是擔心自己失去控制,還是做了 Nexus 這種「標準」硬體,針對的不是普通用戶,而是開發者。微軟照著 Google 的模式來,生平第一次做了「標準」硬體——Surface,結果弄得一塌糊塗。
由於 RT 的失敗,本來就忙著給 iOS 和 Android 開發應用的開發者們對 Windows RT 完全提不起興趣,微軟就差給開發者倒貼錢了。反倒是像 Surface Pro 和 ThinkPad 8 這樣繼續主打商務和全功能 PC 的「平板」能有所發展——但是,這也會讓微軟離真正的、「後 PC」意義上的平板越來越遠,因為 x86 架構的「平板」說到底其實是在吃 Windows 豐富應用的老本。目前來說這沒什麼問題,因為各個行業的生產力工具還是要依靠 x86 的計算能力。但是等到——舉個例子—— Adobe 把 Creative Cloud 完全移植到 ARM 架構上的時候,微軟就可能會因為 RT 平台的乏力而被拋棄,而市場拋棄一個平台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想想看剛被微軟收購的 Nokia 吧)。不要忘了,Autodesk 的 AutoCAD 在 1994 年停止了對 Mac 的支持,直到 AutoCAD 2012 才恢復支持:這也正好對應了微軟最輝煌的十年。今後的十年 Nadella 要往哪去,只能拭目以待。
因為「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個人電腦創造事物,即使是11.6寸的個人電腦也能創造事物,而平板電腦更多的是消費事物,有誰會專門用平板下載個PS去修圖?即使能創造事物,也只是一小部分。
當然這有點偏,更加重要的是系統:Windows8無論是電腦版還是RT版都保留了兩個界面:Modern UI和傳統桌面。這是最致命的問題:人們在平板上不想看到按鈕很小的元素,因為手指很粗,但傳統桌面更多是為了滑鼠的精準操控而設計的,而平板本來就不應該像電腦一樣用精準的滑鼠創造事物,所以人們自然而然也就會放棄他們了。
第二個則是存儲空間。你買到一個32G的平板,心裡想:怎麼也得有20G可用吧!但是當你真正拿到產品,就只有16G!這和乞丐版有什麼區別?存幾部電影就沒有了,這也能說明平板只能更多地用來消費而不是創造。
第三則是應用程序。這個不用多說了吧,質量和數量堪憂。
第四則是用戶主觀印象。「一個好好的弄電腦的怎麼過來搞平板了?肯定做不好。」用戶這樣想。
要解決這四個難題主要有兩種方法:近期的:在新版本里直接刪掉傳統桌面這個界面,這樣前兩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長期的:鼓勵開發者多開發優質的應用,加大宣傳力度和實體店數量。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在技術沒有足夠先進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將過多的技術放進一個產品里,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欲三更君說得很好很對。我來稍微做些補充。
0.先來簡要回答題主的問題。
系統不是一樣嗎?是因為用戶習慣不方便轉移么?
這些年,在手機端用過了各種系統,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還是覺得不能代替電腦。現在想折騰一個平板,配合手機一起用。原以為Windows 是很好的選擇,但看到用戶反響平平,所以有此一問,請各位解答。
·系統和PC Win8是一樣的,但是和iOS、Android區別很大。尤其是體驗方面。
·用戶習慣的確不方便轉移。但是慢慢用戶會自動往Win平板流去很多。
·Windows平板是Windows 筆記本/桌面電腦的得力補充。它無法完全替代筆記本/,但是它能免去很多你用筆記本的麻煩。在性能上,畢竟還是傳統筆記本有絕大優勢。
·目前Win8平板並非沒有起色。相反,一直是受制於產能不足。可以說Win8平板已經贏得了愛好者市場,開始擁有一大批種子用戶。
簡略答題完畢
=====================================================================
下面再來發揮發揮……
首先,iPad具有先發優勢。
先發優勢的好處在於:可以定義人們心中的一個產品應該是什麼模樣。
我們先回溯到iPad首發的時代:
評論:為何市場分析機構都不看好蘋果iPad?專業人士並不看好 蘋果iPad的八大敗筆不看好ipad_ipad吧真的不看好ipad_ipad吧iPad再創銷售奇蹟 業界仍不看好運營商引ipad入華--滾動新聞--通信世界網
你看到沒?人們對iPad式的平板,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許多人始終抱著悲觀態度,直到iPad3時代才徹底被說服。歷經了將近三年時間,用兩(三)代產品才迭代出了王者地位。何況還有iOS手機生態圈的強大支撐。
那麼Win的板子達到靠譜又是什麼時候?Intel推出了Haswell和BayTrail T以後。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請注意,Haswell的上市前發布會是去年六月。 而BayTrail-T更晚。
所以說,實際上第一波真正開始扭轉人們對Windows平板印象的產品是這些:
採用Haswell Core i5的:Surface Pro 2;Dell Venue 11 Pro高配版;一干變形本……
採用Atom BayTrail-T的:Venue 8 Pro,Iconia W4,Asus MT80A,Lenovo Miix 2……
這一波產品出來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他們的統一特色是:比iPad便宜,比Android平板貴。主要面臨的問題也不是用戶對性能不滿,而是OEM們的種種不給力,比如說品控上略微困難、維修艱難(親歷)之類的。
安卓平板除了搶佔絕對低端市場、使用絕對價格優勢(Win8平板再怎麼賤賣也不會賣到200-300-400 rmb這個價位)以外,在Windows平板面前是毫無優勢的。至少大趨勢如此。我就拿安卓平板中最火爆(也公認是業界良心)的Nexus 7來說吧。
Nexus 7 2013 32G款港版非行貨的淘寶實機價格為1800+ rmb
作為對比,京東上 行貨Dell Venue Pro 8 32G的價格為1999 rmb。
可見兩者的差價並不大。可以說,Win8 BT-T平板將會慢慢擠佔掉絕大多數安卓平板的生存空間。而安卓平板將會轉移至更低價位以謀求生存。中高端安卓平板很快會被更有利可圖的Win8擠佔掉。
而Win8在平板上,只要能夠先擠占調這樣一部分市場,很快就能形成規模效應,猛然增長。
所以最終市場會是這樣的:
iOS、Win8(9、10)平分秋色,Android擠占低端。
題主,你所認為的「平板上沒有起色」,其實在暗中已經非常明顯了。
觀察一個東西是否有起色,只要看看是不是有一大波種子用戶都在討論它就行了。
2.用戶體驗上的歷史包袱
這個問題值得好好聊聊。我看到樓下有朋友在抱怨了。
Windows的歷史包袱很沉。其中很大部分是用戶體驗的歷史包袱。
例如有的朋友在Win平板上還堅持使用Chrome。
Chrome……呵呵,不說別的,Chrome是咱們內存只有2G、4G的用戶用得起的么?
好好的Metro IE不用,這就是個問題。
用戶們在桌面上用慣了Chrome。他們覺得Chrome是最好的瀏覽器,所以在Win板子上也沒法扭轉思維,堅持要用chrome。
最後只能點小叉點到累死……
這種包袱,不是用戶的錯,畢竟人都趨同於用類似的方式解決問題。只能說慢慢磨合才行。
再比如說,用戶們在其他平板上用慣了客戶端。
客戶端本身是為了彌補網頁端的不足而出現的。這種不足通常來自於:iOS的各種限制,比如不支持flash;Android的限制,比如說默認不給你裝flash……而Win本身因為瀏覽器已經夠牛比了,你見過誰在PC上優酷還專門去下個客戶端的?不然優酷幹嘛想方設法地推廣他們那個垃圾iYouku?
總之還是個歷史包袱的問題。。。慢慢磨合吧。
3.Win8平板可以幹什麼
很多人對現在硬體進化的程度好像還沒什麼概念啊,那我來說說好了。。。
BayTrail-T:
COD4,1280x800,全低特效,流暢運行
COD8,800x600,全低特效,流暢運行 (儘管如此也秒殺一干Modern Combat
NFS17,800x600,全低特效,流暢運行(儘管如此也秒殺一干 Asphalt
LOL: 同樣是全低特效流暢運行。這貨可以用全屏。
鬼泣5: 全低特效流暢運行,可全屏
……
別看都是全低特效,照樣不比一眾iOS/Android「創世紀的大作」差。
多少1080P屏的安卓手機在運行著480P拉伸的遊戲啊(
Core i5-4300U:
這個我玩的遊戲更多!
HL2(原作、EP1、EP2、失落海岸線):全系列無壓力運行。至少中高畫質。為了保證界面元素的正常大小,我把解析度一般設在1280x800.Portal還沒試,但是應該也沒問題吧。
COD 468,直接默認配置運行無壓力。
一堆的steam indie games...(哎呀暴露了我窮逼的本色了完了要掉關注了呢)
RA3、文明5(曾經打過一次馬拉松,打了一天多消滅所有城邦和國家,哈哈哈哈哈哈,核彈狂魔韓學森)
不過這當中的大部分遊戲我建議大家配手柄玩...我自己用Surface Pro帶鍵盤,平常玩遊戲是額外帶個藍牙滑鼠在玩……除了文明5自帶了觸屏優化,其他遊戲好像還沒有……
4.時代在進步
從這代Win8平板開始,Win8平板具有了很高可買性。你已經可以買到值價的好東西了。
首先是定位問題,ipad以及這種android的pad,主打功能就是給大眾娛樂。ipad由於iphone的巨大的成功,無數的應用軟體開發商所開發的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移值到ipad上去,所以ipad出來沒有多久,其上就已經有無數的應用程序可以運行。android的pad的也是一樣的情況。娛樂性質決定了這兩種平板上都有無數的應用程序供用戶選擇。 反觀微軟平板,一直端著商務本的概念不放,但在大家的印象中,pad已然是娛樂的代名詞,要讓pad的功能從娛樂轉換到商務,顯然有點的不倫不類。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pad確實也不具備商務辦公的特點。商務辦公,首要一點,就是打字,目前的微軟鍵盤以及surface的鍵盤,想必離真正的鍵盤還是一定的差距。當然,價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微軟的surface價格,已經和一台筆記本的價格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想必許多用戶寧願買筆記本也不選擇微軟的surface了。
媽蛋 太貴阿
其實surface pro系列還是不錯的,做工和ipad有的一拼,好吧,我是外行,至少看起來一樣精緻結實;但比ipad貴了好多了阿。其他的就不用想了,我感覺質量明顯不如ipad,我用屁股想也敢說非surface的win平板體驗肯定和ipad沒得比,價格么,估計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我情願買個ipad2,畢竟win8比ios吃資源多了。
平板這種玩意兒,集成度那麼高,性能尺寸比又要很極限,還是一家獨大能做的比較精緻阿;君不見家用方面蘋果一年就這幾樣產品,利潤卻是超高的,碰巧電子行業又是規模和平均成本成反比的,微軟一方面著急,一方面又不能性價比弄太高逼死合作夥伴,當然了,intel i5的cpu估計也是價格高的原因
簡單點講,你微軟拉一幫「隊友」,用做pc的套路和蘋果打,沒前途。
多種原因造成的。
首先 iPad 的出現在語義層面定義了「平板電腦」這個概念,並且第一槍打的就很響,用戶很自然的就會以 iPad 做標杆來和別家的平板電腦做比較。並且這種比較常常是不公平的,iPad 強的指標被認為是「必須指標」,其他平板強的指標被說成「可有可無」,甚至常常有人說「弱才是好」——有人跟我說iPad不支持 USB 和 HDMI 是好的,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授權費以及廠商規模等原因,Windows 平板可以做到相對實惠的價格(京東的Thinkpad 8 平板 2999,華碩變形本 3200),但是做不到 Android 平板那種白菜價格。400 塊的平板和 4000 塊的平板本質上不是同一種商品。你過年回趟家可能買五個 Android 平板親戚的小孩一人一個,但是選購 Windows 或 IOS 平板,就會慎重的多。
微軟強勢推廣的標杆產品 Surface 確實沒有起到應有的示範作用,遭遇了一些負面評價,尤其是 Surface 和 Surface pro 主打的「酷炫生產力工具」概念,沒有很好的展現出來,以至於人們對 Windows 8 的可用性產生了一定的懷疑。這個影響正在慢慢的褪去但是仍然需要時間。
但是同時,這種局面正在改變。我上面說的三條原因,第一條的先發優勢是遞減的,後兩條的影響也不會永續存在。在微軟和硬體廠商的磨合漸入佳境後,我們現在看到開始有更具競爭力的 Windows 平板產品出現,人們談論的那些 Windows 優勢開始兌現。
首先是被說爛了的「兼顧移動和桌面,兼顧娛樂和生產力工具」,正在變成現實。AppStore 里有很多遊戲和應用,但是……你想念 BeyondCompare 嗎?或者 Dota?在Windows 平板中這些不用等待。
Lenovo ThinkPad 8 - Dota 2 [720p]視頻然後是微軟的經營模式。微軟 + 若干主流大廠的模式,即避免了 Apple 的完全單一思維,又避免了 Android 的「山寨海」格局。這樣及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想像力,又避免了品牌模糊,形象受損。目前來看,聯想,Acer,三星等廠商都會長期致力於 Windows 平板的研發生產,他們的產品會形成一個比較整齊的體系。在與 iPad 檔次大致相仿的位置,目前三星的 Smart PC、聯想的 Miix 和Thinkpad 參與競爭,而富士通超高端平板已經到了 20000 人民幣的區間。
最後,關於 Windows 廣受詬病的「App 數量不夠」的問題,隨著終端的鋪開已經在改觀。關於硬體和應用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邏輯,我們先不討論,我只說一點:當硬體數量達到開發者的預期之後,Windows 的應用數量和質量可能比大家想像的快得多。不僅僅是桌面應用的繼承,在Windows 8 中開發調試 Windows 8 移動應用的體驗,以我淺嘗的經驗來說,只能說——相當好。ipad首發是2010年初,而windows8操作系統上市是在2012年底。windows8發布之時ipad已經有超過6000萬的年銷量,appstore已經有超過30萬ipad應用。而windows8發布之後,基於arm架構,不兼容傳統x86程序的windows rt平板因為兼容性實在太差而被市場拋棄,基於x86架構的windows平板卻因為沒有在功耗上匹敵arm指令集cpu的intel 晶元而無法做到在保證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提供與ipad接近的重量、續航時間。直到2013年底intel發布bay trail平台後windows8平板才有了真正適合自己的硬體平台,市場上才開始出現性能夠用的同時重量輕、續航時間長、價格低廉的windows8平板。
也就是說,直到大約半年前windows平板才有了和對手競爭的基礎條件。此時ios和android已經將平板市場瓜分殆盡,各自都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數量眾多的應用支持。windows平板接下來要面臨的考驗就是增加應用數量和提升應用質量,這註定是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所以在2014年,windows平板依舊會是小眾產品,綜合表現遠遠差於ios/android對手。
另外,無論何時10寸顯示屏的設備都不可能取代13寸顯示屏的設備成為移動辦公的主力,顯示屏較小的平板註定只能是輔助生產力設備。作為輔助設備,ios/android與桌面版windows相比並沒有多少劣勢,反而在很多時候會有優勢。windows平板不可能靠桌面生產力應用翻身,想要擴大份額必須老老實實地加強Modern應用的質量。
@欲三更@韓學森 二位老師的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我這裡來補充一下ipad以前平板電腦的歷史。
一般人都認為,ipad是平板電腦,但這根本是營銷的結果!忽悠小白的。
以ipad的運行能力跟兼容性,頂多叫做智能平板。
真正的平板電腦,tablet pc,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富士通的一款平板電腦
這是富士通的一款平板電腦
一般的定義,平板電腦就是使用只使用觸摸屏,不搭載鍵盤的筆記本電腦,當然運行的自然是windows。
從xp到vista再到win7,都是有專門為觸摸屏優化的版本的。
但這些,平板電腦,都有一個通病:續航時間短。
由於體積受限,電池不能做得太大,完整的操作系統本身就是耗電,再加上當年的處理器的功耗控制不比現在,這些平板的續航大都在30分鐘到1小時。
還有,由於這些電腦基本上都不會被普通用戶購買(性能弱+觸摸屏沒啥吸引力),基本上都是出貨給商業用戶。量非常小,所以這些平板一般都奇貴無比。
便宜的,一般都是1.5w到2w之間。
生產的廠商也非常少,好像只有富士通在產了。
後來,喬布斯發布了ipad。
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真的重新定義了平板電腦了。
仔細看了 @欲三更的回答,大部分說的很有道理,但並不完全認同。原題目問的是為何win系統在平板上表現不如在PC端,這是個挺複雜的問題,有歷史原因也有技術原因。以問題中提到的期間微軟為例,開發更輕便易用的便攜移動設備,早在2002年就動手了,但都因為各種原因,船大難掉頭,又不能放棄既得利益,以至於虎頭蛇尾。目前國內平板電腦的市場轉型,這事如果要談,需要涉及3個方面:微軟、蘋果、二線平板。
1.微軟。我記得我2002年開始入行做記者的時候,微軟還如日中天。那個時候已經聽過「平板電腦」這個概念,不過真正見到實物是在2004年,蓋茨來了中國,微軟方面的媒體接待在帶我們參觀微軟研究院的時候,展示了一台屏幕可以自由扭轉的筆記本電腦,告訴我們這東西叫做Tablet PC,就是平板電腦的意思(如果開頭的T大寫,就是微軟的平板,反之則是普通平板如IBM)。區分於現在的平板電腦,那台電腦基本還是筆記本的模式,加上了觸控筆在液晶屏幕上直接操作,以及可扭轉的顯示器而已。用的操作系統是專用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坦白說當時看起來還是很新鮮的,不過試用了一下之後,覺得並沒有後來ipad那麼驚艷,又大又重,還要帶著電源線,觸控筆操作體驗也並不好,何必放棄滑鼠鍵盤。
後來和從微軟離職的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了一些對於這個項目失敗的感受,他說最重要的原因,是定位不清,是走商業辦公的路線還是走娛樂消費的路線,內部一直在爭論。商業方面的需求更強,盈利能力也很明顯,但技術上很多還不成熟,比如能否脫離觸控筆而用手直接操作,當時沒法做到現在這種地步和體驗。而且商業上雖然消費力強,但商業用戶的要求比較高,對於觸碰操作會有各種細節需求,在當時輕薄筆記本,滑鼠鍵盤操作很方便的情況下,平板電腦做不到更好的體驗取代。消費方面當時的需求不夠強,雖然操作上相對簡單,可沒有足夠的觸控體驗需求,比如現在各種app應用的環境。當時的娛樂體驗無非是兩種,遊戲和影音,主流遊戲上沿襲了鍵鼠配合的那一套模式,沒人願意做更創新的UI改良。至於影音,當時的筆記本在這方面並無太大優勢,體現不出競爭力。
另一個不好公開討論,但又不得不說特別重要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太多了,都得罪不起,誰都想要在未來的主流設備中佔據一席之地(當時微軟還是有這個實力說這話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觸控筆/滑鼠,可以選擇不用,用手操作,但觸控筆廠商會甘心么?那些廠商如羅技一方面拚命針對TabletPC做優化,另一方面放出威脅,比如其他方面的合作取消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微軟這個最大最有實力的企業,卻因為太多的產業瓜葛和內部利益爭奪給耽誤了。IBM也是類似的情況。別看家大業大,但你要是創新,想動別人的飯碗,那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微軟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者之一,這個值得尊敬。但微軟在這方面開了個壞頭,就是平板電腦是筆記本的相似品或者延伸,而不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產品。這個思路讓微軟一直沒能在這個領域獲得優勢,也嚴重影響了後來的開發者,除了蘋果。
2.蘋果。有人也許會問,那為啥蘋果就把這事辦成了呢?因為蘋果在美國IT行業一直是比較孤家寡人的一個企業。熟悉蘋果的朋友都知道,從鍵鼠到顯示器到操作系統乃至耳機,蘋果都自己設計製造,自成一派。合作方都是非常上游的原料配件企業,相關的產業鏈利益瓜葛少得多。反正蘋果做什麼,外界都是一貫的反應,就是有人愛得要死(果粉很鐵杆),更多的人嗤之以鼻。當年去蘋果中國採訪,負責接待的公關總監孫建國就說過,如何讓蘋果的文化和意識被更多的人認可,實際上是比產品銷售更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的是產品設計製造)。所以蘋果是個很各色的公司,也只有這種不管不顧的企業,才能甩掉鍵盤滑鼠,一切回到原點。當時ipod在美國的成功,還讓很多專業人士嘲笑蘋果墮落了,轉身去搞音樂工業(針對itunes)。直到iphone出來,新開闢智能手機時代,再出ipad,徹底讓人閉上了嘴。喬幫主一貫就是那個特立獨行的范兒,我就是要做個不一樣的東西,不和你搶一畝三分地的飯碗,我自己生開闢一塊市場出來,這是喬幫主的最偉大之處,他真的是在別人看上去已經沒什麼機會的領域,用技術和超前思維殺出了新天地,從ipod到iphone再到ipad,無不如此。
蘋果ipad的成功我不多說了,這裡太多高人,也已經說了很多。需要提的時候提一下就好。
3.國產平板。國產平板我應該是從漢王開始接觸,但那充其量算是個閱讀器,最多放點音樂,功能太單一。後來接觸到南方的各種山寨平板(比如著名的e人e本),也算是眼花繚亂,但都沒成氣候。這幾年算是略有起色,包括台電、昂達、藍魔等產品,不再像過去的山寨那麼糊弄消費者,算是正經做起了產品。不過啊,這個各種安卓系統啊,實在是不能忍,即使最高大上的三星,我手上的這個nexus,也時常出現各種兼容問題,更別說各種國產本。而微軟的windows系統,除了最近的親兒子諾基亞手機(說起來挺心酸的)有Win系統版本之外,新出的thinkpad8也用了windows系統。我本來好久不見windows,看著絢麗的桌面還挺開心,一上手……怎麼說呢,沒幾分鐘,我就看到了從前微軟失敗的影子,雖然windows系統看著比從前友善了很多,但還是那個硬邦邦的windows……
我之所以要這麼說,是因為當年孫建國對我說的那句話:你要有效傳達你產品的文化和意識,而不是產品本身。但現在thinkpad8的應用設計和宣傳思路,和當年微軟Tablet PC並無太大區別。看看店內的宣傳單就知道,關鍵字還是:windows系統(會崩潰),商務辦公應用(word、excel和PPT),性能強勁(有沒有奔騰的芯啊?),尺寸小巧輕薄(看起來比ipad mini還是長一點)。簡單說,就是沿襲了PC到筆記本的那一套。注重商務應用,移動辦公,對於筆記本來說,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ipad培養出的用戶意識和習慣,還是從前PC端那一套么?顯然不是,平板上必定要有不同的用戶體驗,否則我用智能手機好不好?目前的產品理念表達,還是注重性能分析、指標對比、商務精英氣質等等,那麼這款產品是給大眾設計的么?(大眾誰沒事老需要移動辦公)顯然不是,那麼給商務人士?坦白說我算是用平板移動辦公的試水者,從前 @葛巾 問我比較合適的移動辦公組合的時候,我還樂顛顛推薦了我的ipad+羅技藍牙鍵盤組合,但事實上除了打字、回郵件,簡單處理圖片,其他商業處理功能基本等於零,因為沒有滑鼠,精確點擊完成的一些辦公操作,比如選定區域複製粘貼,劃定區域調整色階色溫等等,靠手指觸碰的精度還是做不到的。最多做一點文字處理工作。所以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在平板上完成移動辦公處理,還是比較難的,那現在這個產品設計就比較雞肋,thinkpad8的性能、外觀、手感都很好,但就是我要用的時候,找不到我需要的app。一句話,設計思路上它是個平板外形的筆記本。並不是說平板不能用來辦公,但目前的技術配置和產業生態,還不足以支持。打個比方,什麼時候手勢控制能做到我用兩個手指精確定位需要複製/裁剪/處理的區域,什麼時候平板就可以用來辦公了。平板最大的特色就是觸控操作,如果還要滑鼠,為何不用筆記本?
另外,win系統的平板,支持的app真的太少,難道我出差要背兩個平板,一個辦公,一個玩遊戲么?那我背個筆記本,加上個ipad mini好不好?操作系統隔絕這件事,真的很讓人頭疼啊。
宣傳也好,產業鏈開發也好,蘋果迴避掉的問題,不是後來者輕易能解決的。在更新的UI操作形式出現之前,走操作方便簡單的娛樂路數,是平板電腦最好的選擇。除非誰有當年喬布斯破釜沉舟甩掉觸控筆,更新UI交互模式的實力和勇氣,比如做到《少數派報告》里那樣操作和傳輸文件,否則只能沿著現在ipad的定位思路走下去。歸根結底,一個在於打破產業鏈利益劃分,一個在於超強的技術研發突破,否則目前這種windows Tablet PC模式和蘋果ipad模式各走一邊的情景不會有太大改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兩種模式趨於融合,實現全方位應用需求,就和現在的高性能筆記本一樣,但誰融合誰,這就不好說了。
稀里嘩啦寫了這麼多,感謝讀完,好久不關注數碼行業了,有點生疏,若有錯誤,敬請海涵。「你想念 BeyondCompare 嗎?或者 Dota?在Windows 平板中這些不用等待」
在你面前擺上
- surface
- 上網本
- 筆記本
- 台式機
你選擇用什麼打Dota?
上網本體驗也要比surface棒,至少雙手沒那麼憋屈(喜歡出門背鍵盤的當我沒說)
事實上surface是觸屏上網本,形態和用法上都如此
xp 比 win8 更適合移動設備 ——上網本忠實用戶的我媽
想了想,xp不會一下佔掉10來G的空間,發熱低(和win8比),兼容所有win端軟體,各種win8不兼容的辦公老軟體不在話下,如果為觸屏優化下,xp才是真無縫體驗
其實還是MS的策略太傻比了,讓很多人都誤以為win板只有Surface,誤以為win板要麼像RT一樣廢物,要麼像pro一樣沉重。
OEM在宣傳和推廣上的力度根本就沒法跟MS比,到現在很多人連Atom平板的存在都不知道···
不過即便如此,win板的推廣現在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京東和其他主流電商的銷量來看,幾款主要win板的銷量都擠進了第一梯隊,隨著時間的推移,win板跟安卓平分ipad以外的市場,是可以預期的
補充回答:
懶得查其他電商和淘寶的數據了,就直接用JD舉例了。JD的產品排列是按照銷量排列的:
注意看ipad後面,排名第五的是什麼?安卓板在哪?
注意看ipad後面,排名第五的是什麼?安卓板在哪?win的電腦大多指的是觸控超極本。rt那種沒app的東西很顯然是沒人用的。而筆記本作為一個沿用了很久的設計,而且本身又有和人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工具屬性,想要一下子轉變觀念尤其是交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人還是願意買屏幕大的筆記本,而屏幕大的筆記本做成觸控一般就不會有人當平板用了,因為太大了。而因為ipad的流行也讓平板更加定位與娛樂與多媒體演示而不是純粹的辦公生產力。
想像一下,一個佔據PC桌面99%份額壟斷市場的操作系統,它的平板版本需要多麼難用、多麼差勁、有多麼令人髮指的毛病才能讓它的平板市場份額達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一、Windows平板遺傳了Tablelet失敗的基因
雖然蘋果以前的平板牛頓也失敗了,但蘋果痛定思痛另起爐灶,創造了全新的革命性的觸摸屏平板系統。微軟一直想做平板,早期的Tablelet(用筆輸入,大約只有喜歡繪畫的人喜歡。昂貴,比普通筆記本貴數千到1萬)一直沒有成功。微軟重做平板操作系統的時候,居然還繼承了上一次的失敗基因,想把平板桌面強行整合,界面不倫不類。
二、Windows平板迴避蘋果專利大棒
我們看到,早期非常難用的Android,經過不斷高仿蘋果iOS,變得不相上下,甚至份額領先。微軟為什麼不會照貓畫虎,也高仿iOS呢? 有人說微軟高傲不屑於抄襲,恐怕是不可能的,微軟Windows據說就是蓋茨和喬布斯關係尚好的時候,去蘋果偷師回來的。後來,微軟和蘋果翻臉,被訴訟侵犯蘋果專利,經過艱苦的談判,微軟同意保證為蘋果開發Mac Office,蘋果同意和微軟在視窗系統中互相授權(蘋果手持的專利更多更有利一些)。有鑒於此,微軟不敢輕易模仿蘋果被證明非常適用的界面,而是必須另起爐灶,以至於效果不佳。至於Android,首先本身免費,其次和蘋果沒有激烈競爭關係,因而沒有被訴訟。此外,谷歌高價購買空殼的摩托羅拉,恐怕也是用摩托羅拉的數千項手機專利牆來預防蘋果對Android的訴訟吧。【補充:與美國不同,在中國,軟體界面形態目前並不受專利保護。】
三、Windows平板收費,而對手免費
iOS是自家系統,隨硬體發布。蘋果硬體賺取了超過70%的毛利潤,因此軟體都是免費提供和升級。Android的谷歌收入靠搜索廣告收入,系統免費提供。而微軟幾乎全部收入都來自於操作系統(占近一半)和Office,平板系統免費等於砍掉半個身子一樣困難。據說微軟手機系統曾經降到2美元一個授權,最終依然不敵免費。
四、最重要的,Windows平板沒有iOS好用
iOS用觸摸屏日常操作時的易用性,遠遠超越了桌面Windows。一個從未接觸PC的三歲嬰兒或老人,可以迅速摸索掌握基本操作(學習PC要更長的時間)。而Windows平板在不用鍵盤滑鼠時,比起桌面程序甚至有所倒退。高下立見,用戶最終用鈔票來投票自己喜愛的系統。
此外,還有Windows平板性能差,相應的設備總價高昂,缺乏性價比。以及不允許廠家定製等多重因素。
蘋果在ipad發明之前這個市場一直基本上是空白。
微軟也出過tablet,但也是生硬地把用滑鼠操縱的windows移值到平板上,操作時還是要用滑鼠,還不考慮解析度,自然非常頭痛。
所以說老爺子偉大呢,定義了這個空白市場的產品,用手指操作,所有圖標大,操作只有一屏,這樣便於集中注意力。另外還有待機長,屏幕大(這算是加分項)
可見,老的windows根本無法滿足以上條件。
除去學習費時,wins8進步還是很大的。
關鍵問題來了,你要用這個平板做什麼?
- 要玩各種小遊戲,以及簡單的辦公(不寫複雜的word),那ipad是最好選擇。
- 要玩大型遊戲,以及複雜的辦公,只能是windows。可以把如surface那樣的超級本,理解成更小巧一點的PC+簡單操作Modern界面,看簡單信息在Modern,稍微複雜一點的需求立馬把傳統windwos界面調出來扛。可謂主打辦公,兼職休閑。
- 安卓等其他平板,呵呵,遊戲解析度不兼容,待機差,root麻煩,可以說彙集了上面的所有缺點,而真沒什麼優點……沒有windows自由,沒有ios安全。
-
謝邀。
這個問題出乎意料的火,看得出人們對於Windows這個操作系統有愛有恨,很多時候不能理解它為什麼在PC上能夠千家萬戶,在平板上選擇甚少。
我覺得有個原因:
1、後發劣勢過強
Windows PC作為價格相對符合市場的個人電腦,是第一個進入此市場(準確說是創造此市場。)有的同學要說Mac,實際上Mac當時的價格,很難讓普通人接受,只能算是極客玩物。這點是大家的回答中反覆討論強調的。我也非常同意,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2、操作系統與挑戰習慣
我要提的點和大家不一樣。我認為,Windows PC有超高市場佔用率,說的是指Windows 8之前的操作系統,而不是Windows 8,實際上,win8現在的市佔率還是低得可憐。
換句話說,Windows PC有超高市場佔用率,是指Windows 7之前的圖標化、擬物化界面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青睞(實際上所有的PC操作系統都是這樣)。但是,Windows 平板佔用率低,實際上它的操作系統和PC完全不同,是Metro式的。我當然知道它的平板也可以調成Win7模式,但普通用戶很難習慣和學習。
微軟在將整個Windows體系,包括PC、平板、手機都從一直成功的win7模式,改為metro模式,這種膽量讓我至今震驚。實際上,我也一直很奇怪是什麼內因和外因造成這種改變,我甚至想,Windows不改變,會不會狀況會比現在好得多?
微軟在將Win8 Metro化時,對外稱的是希望將PC和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一體化,讓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平移。但實際上,我自己操作起來,總是在PC屏幕上嘗試點擊,在用Win7模式的平板時,又希望摸到一個滑鼠。這很尷尬。
更重要的是,結合Winphone、塞班、android、iOS等所有移動終端操作系統,對智能設備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隱喻的教育,用戶已經建立了「icon = app = service」的認知,這項認知,是從PC階段開始,手機設計商也是沿襲下來的。但Metro化的PC和平板,直接讓這項認知崩潰,變成「area = app = service」。微軟自身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仍舊如此決絕,挑戰30年來的用戶習慣和認知(PC和手機和平板一起教育出來的習慣)。這不能說是好還是壞,但是肯定需要時間和能力,去讓用戶習慣,去讓設備製造商認同。
3、缺乏代表性的、優秀的產品
Surface曾經被寄予厚望,一二代Surface都是。但是實際上,定價策略的失敗,成為Surface失敗的誘因。而且Surface作為微軟「軟硬皆施」的產品,似乎沒有讓其他設備製造商高興,甚至當時讓HP這類重要夥伴氣憤得跳腳。
需要優秀的產品,就需要製造商的支持。和微軟關係密切的製造商,首先是Nokia,但Nokia X似乎說明Nokia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另一個盟友,則是PC時代的中國區霸王,聯想。聯想也一直希望將自己的觸角從PC伸到移動端(所謂的PC+就是希望將手機平板作為個人設備的一種,將自己的品牌打造變成個人設備製造商,而不是PC製造商),其手機份額現在早已不少,但平板一般,缺的也是優秀產品。我和我身邊的朋友都是比較極客喜歡體驗新東西的人,我沒用過Win8(因為在用Mac),但用過Win8的幾個人裡面,其實反饋還不錯,都是覺得比較快速方便,不過設備確實是比較少。年初CES中,出現了不多的幾個Win系設備,我印象比較深的是thinkpad 8。不過不是因為別的,只是2點,其一是聯想成功的用thinkpad這個品牌為它背書,讓我潛意識對它感覺有些熟悉(我挺喜歡thinkpad),其二是它看起來不錯的做工和外觀(和ipad很像...)
3個原因裡面,其實最關鍵的還是第2個,這個是讓我震驚、不解的一點,但誰知道,幾年後會怎樣,說不定微軟屆時不會被罵莽撞,而是被贊魄力。
-
突然想起來去年做項目,用平板電腦做一個終端。。
老闆叫我過去,「你抓緊學一下iPad程序(原話),給我們的xx設備寫一個終端顯示軟體。」
我:「#)(%)@#!」(尼瑪勞資連Java是啥都沒見過啊!)
借來各種蘋果應用開發書籍突擊了一個禮拜,老闆叫我過去:
"吶,我們的iPad買來了,你拿去用吧,下周把程序寫好給我啊。「
一邊說,一邊遞過來一台聯想的7寸平板。。。
尼瑪這叫iPad啊!!!
後來還是各種突擊完成了任務。
回到原題目,這件事反映出來兩方面問題:
一是iPad已經定義了這個市場,不知道平板電腦為何物的人說起來第一反應也是iPad;
二是,尼瑪蘋果和安卓的應用開發真是要多簡單有多簡單啊!!純小白學一周就能寫程序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先發優勢。
飛鳥冰河所說的微軟早期的產品和平板有一定的類似性,但確實不是一種東西。我們現在所講的平板電腦實際上是放大的智能手機,主打娛樂便攜,是iphone的成功才導致了它的誕生,同樣安卓手機的成功引出了後面安卓平板電腦的成功,它和手機除電話外的功能類似,整合了拍照、上網、看電影、看書、玩遊戲等功能,關鍵之處是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應用、遊戲生態圈。所以這和之前旋轉屏的筆記本電腦、看電影聽音樂用的大屏MP4是不同的。
所以微軟的敗,是敗在了手機上,既然不能把PC的優勢轉化到手機上,那麼手機帶動平板這條路基本死了。(此時蘋果和安卓已把平板市場基本瓜分完畢,微軟想崛起,需要拿出新東西。)
所以微軟落後之後,只能走PC帶動平板的路子。將辦公功能、大型PC遊戲功能整合進了平板(只談surface pro,surface是沒有希望的展品),實際上是定義了新的平板-PC平板2合1的平板電腦。但很遺憾,平板用戶們對這兩項功能不太在意,他們用平板主要還是上網、看電影,一旦選擇了微軟的厚重的平板,上網和看電影的體驗會很差。而surface pro另一項賣點電磁屏可以吸引畫畫愛好者,可惜這部分人比較少。
而這種整合辦公娛樂的新平板想破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重量和續航:一代厚重且只能工作不到5小時,二代隨著英特爾低功耗處理器的出現延長到了7.5小時,我們還是期待技術進步帶來更輕便耐久的產品,否則想從ipad和安卓平板的既有市場挖人難度不小。
————————
安卓手機與surface pro一代用戶,希望surface pro能做得更好,這樣生活中就只需要手機+2合1型平板而非手機+平板+筆記本。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呢,因為不好用就是了,你不需要在移動中兼顧生產力,即使需要,用iPad對付一下就過去了。移動中你需要的是娛樂和互聯網。所謂surface,就是一種飛得最高的母雞而已!
用戶體驗不及iPad,無他。
我手頭恰好有一款8寸 Bay Trail Win 8.1平板。
你造每次用手指點瀏覽器關閉的小叉多蛋疼么?
Desktop那部分圖標按鍵移植到平板上會變得特別小。(所以才設計Metro部分來彌補)
Windows系統資源消耗比iOS大,在新款Bay Trail下的Chrome依然不流暢,可以想像老款處理器響應速度如何。(考慮到Intel x86比同年份ARM存在結構上和22 nm的製程上擁有一代以上的優勢)
必須買64G版,32G除去系統和必備軟體只剩了7G不到。
接下來說優點,配個藍牙鍵盤辦公性能秒iOS。
Office 365甩iOS上Office HD幾條街就不說了,做開發XAMPP,Aptana,PuTTY和Oracle 11g在iOS上能支持?就不提VS和Eclipse了。
可惜平板用戶都是拿來娛樂的很少辦公,嘖!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