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毀滅一個社會的最有效的方法. 是毀滅其貨幣——列寧

一國人民不懂本國之銀行和貨幣系統是極好的。因為他們若是懂,我相信不出明晚,必有革命。—-亨利.福特

貨幣是經濟的基礎,但因為貨幣的間接性,隱蔽在諸多經濟現象背後,人們很難發覺貨幣其實在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我認同朱嘉明先生的觀點,秦朝滅亡是因為廢除六國貨幣,強行推行「秦半兩」的貨幣政策,因為貨幣的供應不足,導致嚴重的經濟蕭條。

中國大多數朝代,不是亡於通貨膨脹,而是亡於經濟蕭條。因為,只要在金屬貨幣形態下,不會發生現代人所熟悉的那種通貨膨脹。其實,秦朝不是亡於苛政,而是亡於經濟蕭條。秦末經濟蕭條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駕崩前一年統一貨幣的幣制改革,推行「秦半兩」,徹底消滅六國貨幣的殘餘影響,摧毀了傳統的多元貨幣制度,於是,貨幣供給不能滿足需要,出現「物賤錢貴」的局面,於是農民受到傷害,手工業者受到傷害。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緒論

這個觀點頗具啟發和顛覆性,乍一看很難被我們接受。
因為兩千年來我們的思維定勢都是按照儒家的思路,歸咎為苛政,導致官逼民反,並把統一貨幣簡單的看成是好事。

但我相信,很多人內心中一直有個疑惑:
秦國的苛政不是一年兩年的短期政策,為什麼同樣的能使秦國100年內崛起,統一六國?卻又在秦始皇死後2年內讓帝國全面崩潰?
是不是我們遺漏了什麼關鍵問題?

直到看到貨幣論,心中的疑惑才迎刃而解,甚至找了規律性。

秦國因為無節制的貨幣政策,而出現全國性的經濟劇烈動蕩,這是快速瓦解的關鍵誘因。

在統一貨幣之前,六國市場中的貨幣供應主要來自本國的鑄幣商(官、私皆有),雖然種類繁多,但已經流通了數百年,而且供應充足。六國民間百姓可能其畢生的財富積累,都是用本地貨幣來計算和儲存。
秦始皇死後不久,胡亥強行推行秦國的「半兩」,把六國的貨幣收集、銷毀,強制退出市場流通。
《史記 六國年表&>

三十七年十月,帝之會稽、琅邪,還至沙丘崩。子胡亥立,為二世皇帝。殺蒙恬,道九原入。復行錢

強行推行秦半兩會馬上帶來以下影響:

  1. 強令廢除舊幣,會使各國原來用舊貨幣計算的民間財富迅速貶值,不分貴賤所有人的財富都會縮水,引發大範圍的恐慌。
  2. 民間為了獲得合法貨幣進行交易,不得已快速、低價的拋售財產,導致「物賤錢貴」。
  3. 相對於民間財富貶值,秦半兩的購買力會大幅度升值,民間為保值增值,會囤積秦半兩,而不是拿出來消費流通。
  4. 當市場流通需要大量的貨幣時,不僅政府無法鑄造出足夠的貨幣,更可惡的是秦二世後來鑄造了大量質量低下的劣幣。
  5. 本地交易靠人們互相熟悉尚可勉強進行,但是跨區域的陌生人貿易卻難以開展,只能以物換物。
  6. 嚴重的通貨緊縮,使買的人買不到,賣的人賣不出去,商家關門裁員,出現大量失業人口,導致經濟短時間內進入大蕭條,爆發經濟大範圍動蕩。
  7. 大量的民眾破產失業,為舊貴族的造反提供了足夠的民眾基礎。

為什麼政府無法鑄造出足夠的貨幣。

  1. 因為政府是行政指令驅動,而不是市場指令驅動。
  2. 鑄幣商逐利,當發現貨幣購買力增加,有利可圖的市場指令會驅動他們迅速的大量鑄造新幣,獲得利潤的同時,滿足了市場對貨幣供應的需求,貨幣購買力保持在正常範圍。
  3. 政府把鑄幣權強行從民間收繳,貨幣供應量由政府指令決定,需要層層批准,不能擅自鑄幣,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反應速度遠遠慢於市場變化。
  4. 當合法貨幣只有一種完全壟斷的貨幣時,缺少不同幣種的競爭,政府就會對貨幣上下其手,偷工減料。

貨幣統一後的僅一年,秦二世又發行了大量重量減半的劣幣,強行讓百姓使用,導致嚴重的通貨貶值。

上圖來自《

上圖來自《輕重無常的秦半兩》,最大的是標準半兩,後面是秦政府後期發行的劣幣。

毀棄「半兩」舊模,另鑄新的錢範,將原來的標準半兩減半重量,鑄成「輕錢」,仍然按照原來「半兩」的面值投放市場。老百姓不願意接受這種減重的半兩錢,致使其流通困難。秦二世就重申行錢的法令,將這種不足重的輕錢規定為國家的法定鑄幣,用嚴刑峻法強迫百姓接受和使用。重量不足半兩的銅錢卻仍強迫百姓按照半兩的面值使用,這實際上是以通貨貶值的方式,變相掠奪百姓的財富。半兩錢的信用從此大壞,變成了所謂的「惡錢」。

摘自《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漢宣帝劉詢登基始末》

綜上
強令推行的貨幣統一政策和超發劣幣,引發全國性、不分貴賤階層的全面經濟動蕩,是導致秦始皇死後帝國就快速瓦解的關鍵誘因。

但是這並不否認苛政是秦亡的原因,因為如果沒有苛政,就不會制定這樣不合理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傷害也不會這麼巨大。
同時也不否認貨幣統一是好事,但是政府無節制的貨幣政策,反而給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真正有能力抵抗政府政策的,洽洽是六國殘存的舊貴族,這為他們造反提供了充分的經濟和民眾基礎。

同樣歷史的重演
===============================================

在知乎的類似問題《秦朝和隋朝都是結束亂世後建立的,在很短時間後就被滅亡,之後就是一個綿長的盛世。非常相似,這其中有什麼規律?》中,摘錄我的回答

規律就是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好壞。
昏君都透支財政,與民爭利,推行錯誤的貨幣政策,引發經濟大蕭條,貴族趁勢造反。
明君都會輕徭薄賦,開放民營和自由貿易,經濟繁榮促進財政盈餘,政府錢多的花不出去。

昏君導致王朝覆滅的規律是

窮兵黷武——&>透支財政——&>沒收國營——&>超發劣幣——&>經濟蕭條——&>貴族起義
例如:秦始皇(包括秦二世)、隋煬帝

明君開創盛世的規律是
休養生息——&>開放民營——&>自由貿易——&>規範良幣——&>經濟繁榮——&>財政盈餘
例如:漢文帝、隋文帝

回應評論
================================================

為什麼漢武帝推行五銖錢沒有導致造反

來自維基百科的《

來自維基百科的《五銖》
上圖是漢武帝發行的五銖錢,注意外邊緣和內邊緣隆起的郭,這是防止盜鑄者刮銅的技術手段,對照一下「半兩」,是沒有郭的。

個人分析是因為在漢武帝之前漢朝的貨幣已經統一,五銖錢要解決的是私造假幣問題,而不是貨幣統一問題。漢武帝是為提高貨幣的成色和防偽能力,讓足夠份量的政府良幣,把民間劣幣擠出市場,這樣做比強行廢除舊貨幣要溫和的多,但即使這樣,因為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而死亡的民眾也在數十萬以上,不亞於大規模戰爭!

漢初經濟復甦和繁榮
漢初的鑄幣權曾經回歸民間,解決了貨幣供應不足問題。
漢初採取了與秦末不同的貨幣政策,政府只對貨幣的標準做規範,但是鑄幣放權放給民間,一方面做到了貨幣統一,同時又解決貨幣供應量不足的問題。
漢初政府的干預減少,不僅是鑄幣權,鹽鐵也可以私營,自由的市場經濟誕生了大量的富商,造就了的文景之治的經濟繁榮局面。

漢武帝透支財政、沒收國營
漢武帝因為連年征戰,導致政府財政緊張,為了擴充財政收入,其思路就是與民奪利,把民間經濟中「來錢多、來錢快」的領域(鹽、鐵、鑄幣)進行國有化,並嚴禁民間涉足。

民間劣幣盛行、嚴刑峻法
收繳了民間鑄幣權,政府獲得了鑄幣的壟斷利潤。但是政府貨幣的鑄幣效率和供應量,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有需求就有市場,於是催生出大規模的地下私鑄、仿製官方貨幣,當然仿製中也出現大量劣幣。
原來鑄幣商之間有競爭,大家是重視信譽的,減低質量或超發貨幣就是自毀商譽,獲得利潤是有節制的。
但現在大家都是地下非法私鑄,再好的幣也是非法假幣,鑄幣不需要商譽,這時候獲得利潤就無節制了,可以不斷挑戰下限。

  • 有的颳去貨幣邊緣的銅,把刮下來的銅重新鑄幣,導致官方貨幣的重量不斷減少。
  • 有的乾脆把官方貨幣重新融化變成更薄、更小的假幣。
  • 有的摻入低價金屬、降低貨幣銅的含量,導致低成色的劣幣充斥民間。

大量劣幣流入市場,人們越來越不喜歡官方貨幣,而是追求各種貨幣替代品。
漢武帝針對不斷湧現的貨幣問題,先後進行了6次幣制改革,不斷提高防偽技術,並實施嚴刑峻法,參見維基百科《漢武帝幣制改革》。

《漢書·食貨志》載,「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而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

僅僅因為鑄幣問題,政府就殺掉這麼多的民眾,不亞於與匈奴的戰爭中戰死的人數。就是放到民國,也和南京大屠殺一個數量級,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總人口只有3000多萬。

漢武帝完全透支了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大好局面,到了後期出現經濟動蕩、民怨沸騰,各地起義不斷。直到後來的漢宣帝才恢復了經濟穩定。


不知道算不算「常見的幾個原因」之一,簡單提一下我的看法吧。

先說結論:秦朝的滅亡是帝國從軍事國家向文治國家轉型過程中,統治集團內部的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矛盾激化導致的。

談到秦亡,幾乎不可能不談扶蘇,長久以來一直有這樣的疑問,倘若扶蘇成功繼位,秦朝還會不會二世而亡?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扶蘇和始皇帝關於焚書坑儒的爭論。

在面對始皇帝焚書坑儒的決定之後,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而始皇帝的態度同樣激烈,【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由以上兩句對話,其實能看出一些幾個問題,第一,始皇帝因何而怒?除了扶蘇頂撞自己外是否有更深層的原因?我想關鍵便在於【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一句,這句話中扶蘇明確反對了秦始皇重視法家的政治主張,對於儒家思想報以同情甚至支持的態度,表現出扶蘇與始皇帝在政治思想的衝突,這可能也是始皇帝大怒的原因所在。

第二個問題,在於始皇帝對於扶蘇的處置。始皇帝大怒,將其遠置邊疆,這本身並無什麼問題,但是問題在於恰恰是使扶蘇【監蒙恬】,若是懲罰扶蘇,為何讓扶蘇親近於掌握四十萬兵團的大秦第一武將?並且始皇帝並非使蒙恬監扶蘇,恰恰相反,是令扶蘇監蒙恬,這就意味著扶蘇並不是以犯人的身份流放邊疆,而是以正式官職入主長城兵團,若是始皇帝真心與之決裂,難道不害怕扶蘇直接帶兵殺回咸陽么?

第三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就在於扶蘇所謂【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所謂的集應指何意?在古漢語字典中集共有十一種意思:

①&<動&>群鳥棲息在樹上。《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於灌木。」
②&<動&>泛指鳥降落或棲止。《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③&<動&>停留;止息。《促織》:「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
④&<動&>會集;聚集。《大鐵椎傳》:「賊二十餘騎四面集。」
⑤&<動&>召集。《馮婉貞》:「於是集謝庄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
⑥&<名&>集子;匯合若干著作、作品編成的書。《少年中國說》:「龔自珍氏之集有詩一章。」
⑦&<名&>集部,我國古代圖書四大類別之一,與「經」、「史」、「子」相對,包括詩詩作品。
⑧&<名&>集市。《范進中舉》:「那鄰居飛奔到集上,一地裡尋不見。」
⑨&<動&>集會;聚會。《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⑩&<動&>成就;成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集,晉國賴之。」
⑾&<形&>安定。《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

在我看來,此處的【遠方黔首未集】應取最後一種意思,也就是說此時天下初定,但是遠方尚不安定,此處的遠方顯然指的是關東六國,這就引申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此時秦帝國混一寰宇,為何又說遠方尚不安定呢?秦帝國之中又潛藏著什麼樣的暗流呢?再結合始皇帝多次巡遊天下,我們彷彿能看到在秦帝國統一之初,與其宏大氣象不符的悲觀氛圍。

在我看來,此時之所以【遠方黔首未集】,最大的原因在於秦國體制與關東六國體制上的衝突。在《語書》中對秦統一初期的南郡有這樣一段記載:【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南郡此時入秦已五十餘年,仍然盛行楚俗,不用秦法,可見以秦國為代表的關中文化和以楚國為代表的關東文化矛盾之劇烈,而文化上的衝突又具體表現在制度之上。

眾所周知,戰國時代是一個各國重新建立編戶制度,利用人力以致富國強兵的時代,編戶制度可以說是七國共通的制度,但是其中秦國因為其特殊的地緣環境、尚武的社會風俗,其軍國化最為徹底,建立了以軍功爵制、什伍制度為核心的軍國體制(此處軍國體制意為「生產供給軍事,生產服務軍事」的體制,與近代法西斯無關,毋寧說是軍國體制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不同表現)。

仍以楚國為例,楚國雖也有類似於軍功爵制的體制,但是這種體制首先授爵泛濫,其次不對平民開放,無法起到秦國爵制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至於什伍制度,陳絜在《里耶「戶籍簡」 與戰國末期的基層社會》一文中直言【什伍制度恐怕是秦佔領該地區後對舊楚編戶民重新造冊登記的新制度】,本非楚國舊有。可見,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也將秦國的法律、制度推往六國,試圖實現文化、體制上的統一,由此帶來了六國百姓的強烈不滿,陳勝起義最終成了這種矛盾的總爆發。

為了克服這種矛盾,帝國必須完成從一個軍事國家向一個文治國家轉變的過程,融合關東六國的文化、制度,完成社會整合。那麼始皇帝有沒有意識到這種矛盾呢?雖然始皇帝一生暴戾,但是隱約之間仍可看出端倪,在始皇帝的南海石刻中寫道:【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修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其文意帶有鮮明的儒家禮樂色彩,這至少代表了始皇帝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轉型問題,並且有意將其落實。

由此我們再來審視扶蘇與始皇帝的衝突,我們就能明白此時始皇帝的心境,可以說此時始皇帝是【且怒且喜且憂】,怒的是扶蘇公然頂撞自己,否認自己的政策,喜的是扶蘇敏銳的觀察到了此時的政治現狀,並對其有著清醒的認識,哪怕自己不幸逝世,扶蘇也能繼承帝國轉型的使命,而他憂慮的則是扶蘇畢竟涉事不深,沒有自己的班底,尤其是缺乏軍功,一旦自己去世,擔心扶蘇無法控制朝局,因此始皇帝最終決定讓扶蘇遠去北疆,與蒙恬共事,一方面加強扶蘇與蒙恬的關係,讓蒙恬以及軍方可為扶蘇所用,在其繼位之後穩定朝局,另一方面也讓他多些歷練,在北疆之地體會一下帝國的危險,讓其領會自己政策的良苦用心,使扶蘇繼位之後不至矯枉過正。可為佐證的是趙高對李斯所言:【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作為內臣的趙高無疑看透了始皇帝的政治布局。(關於蒙恬和扶蘇的關係,我這裡的分析略顯稚嫩,請參見評論區 @長樂夜未央 只有的評論,分析的更為深刻,以供各位知友參考)


既然提到了趙高與李斯之對話,我們不妨再看一段,【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趙高提出了蒙恬強於李斯的五點,其中前三點都是個人能力,暫且不論,第五點直指扶蘇與蒙恬的親密關係,再一次顯示出了始皇帝對扶蘇處置的良苦用心,但是最值得注意是第四點,蒙恬三代從軍,殺伐無數,李斯長居朝堂,不涉軍事,然而趙高卻認為李斯比之蒙恬更【有怨於天下】,並且李斯自己也深表贊同?那麼李斯究竟做了什麼,以至於有怨於天下了呢?

其中最關鍵的,便在於始皇帝統一之後李斯參與的種種政策,其時淳于越向始皇帝提出尊重六國傳統,恢復分封體制,而李斯【謬其說,絀其辭,乃上書曰:「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李斯所言有兩個要點,第一,堅持郡縣制、否定恢復分封,第二,堅持法家文吏政治,禁止私學,恰好是從制度、文化兩方面堅持秦國軍國傳統。其上書致使秦國體制、文化進一步推廣到六國,引發了六國百姓的不滿,這應該便是李斯【有怨於天下】的根源,可與上文關中、關東社會之矛盾相印證。

經過上面一段對話,我們進一步印證了始皇帝的意圖和關東社會、關中社會之間的矛盾,同時從李斯德政治傾向里,我們又隱隱能看出秦朝的政治分野,我們不妨再來看看趙高。長期以來,世人皆認為趙高為一閹人,關於李開元就此點做了辨析,可見下文資料,由於無關宏旨,在此略過,我想要強調的是,趙高與後世的恩幸宦官絕然不同,趙高有著明顯的政治傾向,趙高自雲【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可見趙高本人有著極高的法家修養,以致於始皇帝親自令其教導皇子,就這點而言,我們可以看到,趙高和李斯身上帶有鮮明的秦國傳統法家色彩。

趙高對李斯所言【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更是直指秦朝內部的政治矛盾,一旦公子扶蘇即位,帝國開始轉型,作為法家政治代表的李斯又當如何立足?秦朝首臣的地位和權勢又如何保得住?正是趙高一次次的叩問,最終讓李斯下定了決心與其共謀大事,形成了胡亥為核心,李斯居朝堂,趙高居內廷的三人政治格局。

百年之後,漢武一朝的巫蠱之禍可謂扶蘇、胡亥的翻版,難怪石德勸告太子:【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請問皆不報,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將不念秦扶蘇事耶?】當真一語成讖。

胡亥即位之後,不僅沒有進行改革,反而為了鞏固權力,【行誅大臣及諸公子】,進一步摧毀了自身的統治基礎,導致政治日益腐化,甚至三人的政治集團也開始爭鬥,最終秦朝在混亂中走向了滅亡。

最後,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這並不是意味著如果扶蘇繼位,秦朝就一定可以綿延萬代,既壽永昌了,歷史有其必然性,但是所謂的必然性指的是歷史的大勢,秦漢時期的歷史大勢是通過戰爭實現統一的軍事國家,必須轉型為普世性的文治國家,才能鞏固其統治,但是並沒是說由哪一家哪一姓實現這一趨勢是必然的,如果扶蘇轉型失敗,照樣會有下一個人取代他的位置,繼續進行嘗試,也許這個人姓劉,也許姓項,僅此而已,只不過倘若扶蘇即位,應當不會滅亡的如胡亥這般難看。

總而言之,秦朝統一之後將其軍國主義的文化、制度推向六國,引起了六國的強烈不滿,始皇帝和扶蘇試圖轉型,但是以李斯、趙高為代表的法家勢力為了保衛自己的權勢,決心改詔擁立胡亥,秦朝不僅錯失了轉型可能,反而因暴政進一步削弱了統治基礎,最終在關東六國的起義之中走向了滅亡。

======================分割線========================
參考資料: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
李開元:《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以下為硬廣時間:
軍事國家向文治國家轉型請參見:為什麼中國歷史王朝一般先有西朝再有東朝? - 何越曦的回答
漢武朝巫蠱之禍分析請參見:漢武帝為什麼會聽小人言而逼死自己的兒子劉據? - 何越曦的回答
楚漢之際關東六國的政治主張請參見: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 何越曦的回答
漢朝初期的轉型和整合過程請參見:六國的愛國主義是如何消弭的? - 何越曦的回答


之前看過一本小說,對這小說作者一點想法比較贊同,把作者的想法按我的理解重新組織一下:

秦帝國之所以在統一十五年後就轟然倒塌,忙於擴張和建設忽視民生是原因之一,搞焚書坑儒消滅私學和私議得罪了整個關東的士人是原因之一,搞中央集權不肯分封和郡縣並存,既讓關東士人門客們無出路,又讓中央對關東失控也是原因之一,但是這些原因只會導致關東有人振臂一呼,立刻變色,卻不會導致秦的滅亡。

秦帝國之所以不可避免的滅亡,秦統治集團的權力失衡內鬥激化最終空洞化是根本性質的原因。在唐宋變革完成徹底剝奪內朝勢力和阻止士人貴族化,並把所有的權力徹底分割之前,一個皇帝如果沒有強大的私人班底支撐,根本就無法也無力控制整個帝國。

對於唐宋變革前的歷代王朝,宗室外戚宦官這些內廷勢力、外朝的士人和軍功勛貴這三大勢力的此消彼長直接決定了歷代的興衰存亡。

秦帝國轟轟烈烈的完成統一之後,環顧朝堂之上,哪還有宗室的影子?哪還有外戚的影子?即便是軍功貴族,也是寥寥無幾。到了始皇帝死去的時侯,朝堂上還剩下誰?最後只剩下以李斯為主的關東士人客卿官僚了。

從已知的歷史資料來看,秦帝國統一天下後,軍功勛貴和宗室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益。宗室無尺寸之封,外戚被打壓,連皇后和皇子都沒有封。宦官更是無力(趙高很大可能並不是宦官,就算是他一個人的成功也完全不代表宦官勢力的崛起)。

軍功勛貴這塊,封了一批侯,但這些侯都沒有得到實際利益,沒有封邑,帝國推行的是郡縣制,拒絕了王綰和一些大臣所建議的封國和郡縣並行,伴隨統一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而來的就是進一步限制和削弱宗室貴族、軍功貴族的權勢和利益。

皇族們沒有封國,也沒有封邑,所謂無尺寸之封,權勢和利益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宗室因此而沒落。扶蘇這個唯一強勢的皇子輕易被殺,胡亥的兄弟姊妹輕易被全殺光了,因為他們都沒有實力,一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胡亥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而當劉邦殺到咸陽城下的時候,秦王嬰沒有任何地方可去。秦宗室沒有任何捍衛帝國的力量。

軍功貴族同樣因此而沒落。帝國誕生後,北伐的是蒙恬,南征的是屠睢和趙陀,當蒙氏被滅門,六國舉兵後,帝國倉促之間讓誰來統率秦軍?除了王離外誰還是秦人軍功勛貴?

章邯只是少府卿,他的副手的經歷(當地方官還救了項氏一次)也不是老秦人軍功勛貴。大秦過去的軍功勛貴郿城孟西白,夏陽司馬氏,還有王齕、王陵、麃公……還有隴西的李家,他們的後代在哪?大秦的軍隊里為什麼沒有這些本土軍功勛貴後代的影子?

秦帝國統治集團由宗室,軍功勛貴和關東來的士人客卿三足鼎立。如果帝國統治集團是一棵大樹,宗室就是深埋地底的樹根,軍功勛貴是樹榦,關東來的士人客卿則是樹枝和樹葉,沒有他們大樹不可能枝繁葉茂,但樹根枯萎了,樹榦朽化了,樹枝和樹葉怎能獨立支撐帝國大廈?何況他們也是後繼無人,禁私學只有利於檯面上已經有既得利益的少數士人客卿,但是卻斷絕了這些客卿士人的後繼新人,實際是斷絕了這個勢力的發展和根基。

秦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度自有它的先進性,前瞻性,但明顯脫離了時代,脫離了實際,不錯,從始皇帝中央集權的理想來說,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帝國太年輕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太年輕了,新興官僚階層更是太年輕了,帝國的大廈因此脆弱不堪,始皇帝倒下,大廈的頂樑柱傾覆,一陣風便把大廈化作了廢墟。

然後是因為秦始皇帝嬴政本人,他因為忌憚宗室叛亂和內鬥而拒絕分封宗室,因為忌憚外戚專權而拒絕冊立皇后和太子,因為忌憚軍隊勛貴而大力用新人。秦帝國的滅亡從根本來說就是秦始皇帝布局不當,當他死的時候權力已經集中在他的一小撮親信手裡,秦帝國的權力大廈已經失衡了。

宗室外戚這些內朝勢力、外朝的軍功勛貴和士人官僚一直是歷朝歷代的統治階層,他們共享權勢和利益。當然,也有此消彼長的時候,而每到這個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就會加劇政壇就會風暴不斷。

秦帝國統一天下之初,秦帝國統治集團三大勢力三足鼎立的穩固局面就沒有形成。在帝國短短十五年的歷史中,有宗室外戚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子嗎?有本土軍功勛貴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影子嗎?

沒有,無論是北伐,還是南征,我們所看到的統率除了蒙恬外,都是陌生人。到秦始皇死的時候,秦帝國的權力大廈已經失衡,而隨著秦始皇的死這個大廈的慘烈內鬥更是把秦帝國統治集團這個大廈給挖空了。宗室完了,勛貴完了,士人被清洗了,內朝外朝各路勢力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秦王子嬰當時不投降能依靠誰?

始皇帝要建立空前未有的大一統帝國,要皇帝一人獨尊,要鞏固這個帝國和皇權,必須限制乃至摧毀舊有的宗室外戚和勛貴,但始皇帝忘記了,這些勢力既是皇權的威脅也是皇權的守護者。他們被摧毀必然導致贏氏自己的毀滅。帝國和帝國的統治集團的既得利益者都將隨著咸陽的衝天大火而毀於一旦,大廈的根基本挖空了,就沒有挽救的餘地。
從最新發掘的史料看,秦始皇就是想立胡亥為帝(這並不奇怪,漢武帝放著幾個成年兒子不立偏偏選擇了最小的漢昭帝,五大不在邊,何況扶蘇自始至終沒獲得太子名分,秦始皇真要有意讓扶蘇即位怎麼會如此?)。

李斯和趙高並沒有背叛始皇帝,他們在始皇帝死後想控制帝國,想讓帝國這條大船行駛在他們控制的軌道上。假如扶蘇上位,外戚勢力和宗室勢力都可能卷土從來,蒙家將取代他們的地位。始皇帝的這些追隨者都將化作煙塵。胡亥只是他們的一把刀,他們先是拿著這把刀殺他們心裡能對他們構成威脅勢力,然後再自相殘殺,直到帝國的統治集各派勢力幾敗俱傷,同歸於盡了,最終,帝國傾覆。


關於秦為什麼滅亡,說實話我既不贊同賈誼的《過秦論》也不同意杜牧的《阿房宮賦》,反倒隱隱覺得是因為秦國的制度太過先進而廣大人民群眾跟不上節奏所導致的,秦國的老秦人歷經百年法制自然是能跟的上,可一個國家統領六個國家就有點吃力了。從一開始我們就帶著暴秦的有色眼鏡看待這個問題,從什麼角度評價自然得到什麼角度的結論,現在不妨以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秦國:

公元前356年(一說為前359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在秦國實施一系列的改革史稱「商鞅變法」秦國擺脫奴隸制開始向法治國家過渡,也為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首尾10年,陸續兼并了六國,其實自商鞅變法以來山東六國就稱秦為暴政,也就有了虎狼之國這麼一個外號,而談起秦朝滅亡人們常說「秦朝滅亡,苛法峻刑之惡果也。」可一個國家的法制文明程度越高,其法律條文就越是細密。依我看,秦國滅亡根本不是什麼「苛政」的原因,不然為什麼這一百多年來秦國越來越強大呢?暴政之下人民應該反抗啊?國家應該滅亡啊?怎麼反倒統一天下了,真是奇哉怪也。要我看就是六國人民跟不上秦國的先進位度,所以才推翻「暴政」的,如果秦不統一天下或許就不會滅亡,況且老說秦國苛政,苛政苛在什麼地方了呢?有人說是陳勝吳廣的延期當斬,是為苛政,我開始也覺得是苛政,但出土的秦簡卻顯示遲到僅是罰款。只是罰款為何要說成是斬首呢?轉念一想,如果陳勝吳廣不說延期當斬,那農民還會起義嗎?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原來是為起義創造條件而用盡手段欺騙群眾,原來群眾的眼睛不是明亮的,而是盲目的。可陳勝為什麼要起義呢?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也許他是六國的復辟勢力也不一定啊?結果百度一查,陳勝(?-公元前208年),字涉,楚國陽城人。這樣一想就釋然了,只可惜他不是那三戶之一,亡不了秦。

回過頭來反觀商鞅變法,當時國內也是諸多勢力阻撓,稱商鞅為酷吏,好以刑殺之為樂,就是因為這樣商鞅得罪了許多人,最後被車裂了,所幸他的制度流傳下來了,終於一百二十年後秦統一了天下,對比一下看,秦皇舉國法制和商鞅不是很像嗎?只是可惜秦帝國只存在了十五年就滅亡,商鞅變法若是只持續十五年,歷史對商鞅的評價怕是也要變了。同樣的,若是秦帝國也存在了一百多年,那它又該是怎樣的強大呢?說秦國暴政,那為何在秦國的暴政之下,秦國卻是越來越強大最後一統六國呢?說秦皇暴君,可一統天下是僅僅依靠暴力就能完成的?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自始至終的堅持法治,自嬴政登基以來,秦國不斷的強化法治,那為何既讚揚商鞅變法又抨擊秦國暴政?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說焚書坑儒毀壞了文明,那為什麼今天仍有那麼多前秦諸子散文呢?

然而不管怎麼說,秦國畢竟只存在了十五年就亡了,但就是這短短的十五年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軟體上留下了一套沿用了兩千多年的系統,百代行秦制,硬體上就不必提了,萬里長城,鄭國渠,靈渠,秦直道……一系列造福後人的工程。若是秦能存在一百多年,那必然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人說秦國暴政百姓疾苦,可哪個國家戰後不疾苦?何況是七個國家的戰後統一修建,自然是苦上加苦,苦盡才會甘來,宏觀設想一下,苦了幾代人之後,萬里長城抵禦外侵,那發達的交通網使人民交通便捷,縱橫交錯的水利工程不再靠天吃飯,有人說,大造宮殿是勞民傷財,可是誰有曾想過,不大造宮殿那六國的貴族何處安放?安置不妥便會給復辟勢力以借口造反,全部殺掉也不是良策,那就只好建個阿房宮了。「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六國貴族生活的奢侈可見一斑,只是這帽子卻讓秦人頂了。

可是為什麼六國民眾不能適應呢?說的直白點就是秦國的制度太先進,當時的人民跟不上。戰國七雄中以秦變法最徹底,最早實行法制,而六國卻是實行的殷商的復古人治,習慣了沒有約束,一旦法制反倒覺得不自在了,況且當時的教育普及落後,人民法律意識淡薄,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而春秋戰國時期慷慨任俠之風正盛,一言不合則拔劍而起,街頭械鬥常有發生,而械鬥就違秦法了,就要受追究了。秦法嚴禁械鬥私刑,而六國卻習慣了械鬥私刑,生活在法制的社會裡卻把這被稱為暴政,可見的確是秦國的制度太先進,當時的人民跟不上,把今天的法律制度放到那個時代,估計也是暴政了,過兩天估計也亡了。不說古代了,就說現在,一些偏僻落後的地區不也是這樣嗎?

人說秦法嚴厲,不錯,秦法確實嚴厲,就拿棄灰之法來說,秦法對棄灰於道者處黥刑,說白了就是在路上扔了個垃圾就要在臉上刺字「我亂扔垃圾了。」不說六國遺民了,就是在今天人們也接受不了,可就是這樣的法律,秦國的道路無比潔凈,因為刑重,人人都不扔垃圾。法律是用來懲罰不道德的人的,總說苛法,卻不想著提升自己的素質,那14年的酒駕新處罰也是苛法咯?再者,說棄灰於道者黥,可自此法頒行以來,行之百年,因棄灰而黥面者不過三十六人。

韓非子曾曰:「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翻譯過來其意思就是,火的外形威嚴,所以很少燒傷人;水的外形柔弱,卻常常淹死人。運用到法律上也是一樣,量刑輕了人人都不在乎,人人都犯法,量刑重了,就不犯法了,所以刑拘者眾而死刑者少。倘若人人知法守法,也就無所謂苛法了。

單一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便可窺其強大的國防和明令的法制。說完了秦國苛法再說焚書坑儒,一直覺得焚書坑儒是沒什麼錯的,那些一味宣揚恢復殷商舊制,提倡分封復古的書籍何嘗不是阻礙時代進步的毒瘤?那些不思報效國家卻誹謗國政,圖謀分疆裂土的儒生,還有何顏面苟活於這世上?或者換句話說,那些宣揚復辟思想的書和今天宣傳極端宗教思想的書有什麼區別?那些擾亂國家治安的儒生和今天分裂祖國的暴徒又有什麼區別?只看刑法行刑,卻不問為何行刑。再來對比一下,秦自商鞅變法以來舉國法制,歷經一百餘年的發展,終於憑藉這套先進的制度統一了天下,之後焚書坑儒。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西方列強同樣用先進的資本主義打敗了大清國,使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而等到孫中山建立民國之後老有帝制復辟勢力,文化界再掀尊孔復古之逆流,新文化運動於此時應際而生,先進知識分子高呼打倒孔家店,另一種形式的焚書坑儒誕生了。而當初清末的國民對先進的資本制度又是怎樣的排斥呢?

反正,秦皇焚書坑儒過後,思無邪的《詩經》至今餘音裊裊,荀子名著《勸學》在中學的教室里書聲琅琅。《戰國策》里的人物鮮活刻畫,神采飛揚,四書五經里美好精神內涵代代傳承,優秀的前秦諸子散文仍絕古鑠今……

原來騙人的不只是童話,還有歷史家編的歷史,想想也是,古代史學家多受儒家熏陶,依儒家的人治思想自然要抨擊秦國的法制了。但不管歷史怎麼誹謗,我只知道一個胸懷天下而又有作為的君王肯定是要帶領他的帝國和臣民往好的方向發展的,但在這之前,必須要消除一切阻礙發展的障礙,殺十人而為一人是假仁假義,殺一人為百十人是為小仁小義,而殺百十人為天下人,乃是大仁大義!

另附:
罵他暴君,可他在位37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將軍大臣;
斥他嚴刑峻法,可他卻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護人犯權利的法律;
荊軻行刺,他怒火萬丈,可秦軍攻佔燕國卻沒有屠城暴行;
他消滅六國未殺王公大臣,自己卻被六國貴族夷滅三族。

----------《真秦始皇》程步著


秦朝滅亡,從微觀層面講,是亡在戍邊制度設計這麼一個小環節上。

戰國時期,諸侯國要求本國百姓自帶糧食往邊疆戍邊三天。當時一個大諸侯國的面積方圓百里(許多小國面積更是比現在一個鎮還小),從中央到邊疆不過五十里左右;粗略算一下,來回一天路程,加上戍邊的三天,整個行程總耗時不會超過五天。可以說,那時候老百姓去戍邊還是相對輕鬆的一件差事。

等到秦國一統天下,疆域版圖變得空前龐大,這樣的戍邊制度就變得極為不合理了。然則當時的秦國大概忙於各種大事:統一度量衡啊,修長城啊,建阿房啊,坑儒生啊......所以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個制度設計的細節,更想不到一場滅頂的災難會由此引發。

各位試想,到了秦朝建立後,老百姓要去戍邊就變成了從會稽一直跑到千里之外的漁陽(熱河)。如此長途跋涉,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須耗時至少半年;在此途中百姓要自備糧食,解決路上吃喝。折騰這麼久之後,為的不過是在邊疆守上那麼三天,打個醬油,然後又長途折返。

如此反人性的制度設計,誰受得了呢?

《史記》記載「會天大雨,道不通」,陳勝吳廣於是在大澤鄉起義。其實下雨只是導火索而已,在這樣反人性的制度下,起義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備註:本答案觀點出於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我來說一下分封/郡縣
秦國靠什麼席捲天下?是仁義?是秦軍!秦軍何以號稱虎狼之師?裝備、謀略雖重要,最主要的是商鞅變法後,秦國實行了軍功二十一等爵制度。秦國人知道了,賣命可以換爵,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團體——軍功貴族
秦國的統一對老秦人來說不能說不來得有些迅速。軍功貴族(包括為秦國賣命的秦人)在統一後的利益分配中得到了什麼呢?被削弱的關東六國雲起之時,秦國已經沒有了虎狼之師,關中秦人心已寒。
再說分封吧,大一統不知什麼時候被視為政治上的唯一正確,至少《資治通鑒》那個年代對分封還是有認可的。分封可以鞏固中央鞭長莫及之地,漢族王朝可以真正意義上開疆拓土有效的原來是分封!中央集權下的地方官即便是甘於委身邊疆、能力出眾,也難保政策延續。例子懶得舉了,分封最突出的是沐家永鎮雲南。
在武功上有作為的朝代,開國之後都煩心於削藩(唐朝的節度使就是藩),但是明智的統治集體都知道,立國之初必須有藩!
軍功貴族對天下一統後最大的政治訴求就是封建!這在當時既有歷史慣性的合理,又有秦國軍功體制的合法!然而這些都被千古一帝強壓下來了,迷信法家地利用郡縣去管理民心不向之地。始皇帝不是不知道郡縣制弊端太大,所以他巡視全國,想以此凝聚人心。可行嗎?就算可行,以當時條件又得巡視多久呢?
秦國的根本還是秦軍。對秦帝國政權最忠心的還是老秦人。秦就算失去關東六國還有秦軍和秦國。
郡縣制是始皇帝在中央集權道路上邁大了的一步,扯著蛋了。


上升通道堵塞

不知道這個原因少見不?

秦國在耕戰體制下,整個國家的上升通道就是戰功,秦人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源於對六國這個巨大的蛋糕的垂涎。


秦人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打贏了我就能拿軍功換到夢寐以求的土地,我的整個家族都會逆襲的!

所以秦可以快速滅六國,因為秦人有上升通道,就是對外戰爭。


到了統一六國後,秦帝國的子民們,卻不能再依靠軍功來陞官,換取土地,換取利益;因為已經沒有可以征服的土地了。


秦帝國建立後的幾次對外戰爭,都是遠遠比中原貧瘠的地方,不論秦國勝負,都不能給帝國的子民們提供足夠的上升通道,秦國只好不斷地興建大型工程,一方面是滿足皇帝慾望,另一方面就是凱恩斯主義的手段,政府強行干預,創造就業崗位,轉移上升通道關閉的副作用。

秦國的滅亡的主因,到未必是殘暴,壓迫,民不聊生,而是本來依靠軍功可以找到上升通道的階層,現在失去向上趴的機會,他們就只好暗中做手腳。


秦始皇其實算不算暴虐,南北朝那些小皇帝們暴虐程度高得多得去了。大工程不過是為了安置六國閑散的勞動力。放在今天就是搞基礎設施建設吧?說不定GDP還年年飆升呢。

他對六國那些貴族其實很好了。放在後世早就把前朝的餘孽通通做掉了。要是秦始皇斬草除根,說不定項羽張良那些人也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後人一直說秦始皇暴虐,一方面是漢朝需要找個正當理由取代秦朝,還有一方面是儒家需要一個理由全面壓製法家和其他諸子百家。

秦始皇就是個被越描越黑的典型。

當然他太實用主義了,連zhuangbility也不願意,也是一個問題。後世那些禪讓的諸人還知道裝模作樣一番呢。


談秦必說孟西白的,大秦帝國毒性晚期了吧


2016年10月2日 13:06:40 大規模修改了一次

秦朝滅亡是合力的結果,這裡說幾個大家沒注意的但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
第一個原因:表面上看起來,秦帝國的權力掌握在皇帝的手裡,其實不是;秦國皇權其實是被外國人操縱---秦晚期的三個領導人(祖孫三代:異人、秦始皇、胡亥)的寶座其實是外國人操控得來的

  • 秦始皇的皇位、秦始皇父親異人的王位,是呂不韋操縱得來的,呂不韋是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春秋戰國交換質子不止秦一個,因此,一國政權受另外一國影響;所以,晉文公也不是實權者;
  • 胡亥的皇位是李斯與趙高操縱的結果;趙高身世不明,但李斯卻是地地道道的外國人,甚至是敵對國家的人----李斯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甚至被秦始皇驅逐出境過(李斯的著名文章《諫逐客書》就是此時所寫);戰爭時期,秦始皇居然啟用敵國的人(李斯),離譜;

=========================================================
第二個原因,統治集團權力空心化;
秦朝的滅亡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要在一個龐大的帝國建立一個極權國家;什麼是極權呢?

極權就是權力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裡;極權可以形容為一種「權力零阻抗」的狀態,一個指令下來必須無條件執行,想管什麼就管什麼,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所以,

  • 社會和個體的抵抗幾近於零(個體被沙化),對公權力沒有任何阻力,更談不上任何威脅,這樣的國家權力才能暢行無阻
  • 個人權利被徹底剝奪,對國家行為沒有,挑戰的能力,只要社會還存在零星的抵抗和阻礙,就不是純粹的極權主義。

那麼,這個極權狀態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權力空心化;咱們具體來分析
---------------------------------------------------------------------------------
民主國家與集權國家的根本區別是:國家主權歸誰所有;(注意,集權不是極權,兩者的共同點是: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區別是掌權的人數多少;集權的極端是極權,極權的極端是權力在皇帝一個人手裡,究竟多少人算極權,多少人算集權,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這裡沒有刻意區分集權與極權)

  • 共有制(不是公有制),民主國家的所有權在全體國民
  • 私有制:帝制國家的所有權是皇帝及其家族

如果將人類比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話,那麼

  • 皇權社會相當於農田,消滅了雜草與大樹,甚至蛇蟲虎豹,栽種的作物都是整齊劃一;
  • 民主國家相當於一個原始森林,有數不盡的野果與野生動物,完全是按照自然規律生存的自循環(這裡的自然規律不完全是我們提倡的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

他們之間的區別體現在統治階層、決策權與監督權三點

任何性質的國家運轉需要三大要素:統治基礎、公權與監督公權運行的監督勢力;

這三大要素,我們可以理解為如下圖的蹺蹺板

  1. 統治基礎:取決於執政者(黨);蹺蹺板必須建在堅實的水泥地上,所以,水泥地及地上的支柱就是統治基礎
  • 民主國家的統治基礎是執政黨所代表的利益群體---因為執政黨可以撤換,所以,整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得益,其他群體也不會受害;
  • 帝制國家不僅僅是皇位終身制,而且還是家族終身制,所以,永遠只是同一群體受益(具體群體有差別,但都是小圈子的差別)

2,公權力:主要是立法與執法(司法、行政)

  • 『決策主體與決策權』帝制國家的決策主體主要是以皇帝為核心的一小撮手裡,而民主國家的決策主體是議會(全體國民)
  • 『執行主體與執法權』在執行職能上,民主與帝制沒有區別,都掌握在官僚手裡;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帝制國家,國家的運行主要是靠公權力(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權力),所以,極權國家特彆強調治吏


3,監督與私人勢力

【民主國家】

  • 國家整個群體不受監督,表現在:百姓不滿意時,可以換政府;這與帝制有根本的區別,在帝制國家是不能換政府的,當百姓不滿意時,政府肯定會出兵鎮壓(當然,鎮壓的同時,帝制政府也會微調不合理的政策);另外,民主國家整個群體不受監督,不意味著個體不受監督,民主國家的每個個體都必須接受法律的監督(不存在特權,但對平頭百姓來說,或許輿論與選票無效)
  • 民主國家對公權力的監督被制度化為選票、輿論與法律;這就意味著:『國家最終決定權掌握在百姓手裡』這點得到了制度保障,因此,當公權力作惡時,百姓足以制衡;所以,『公權力與私人勢力必須勢均力敵才能相互制衡』這個原理(具體原理在後面敘述)在民主國家失效

----------------------------------------------------------------------------------------------------
【帝制國家】;

1,帝制國家,國家政權私人所有,所以,皇帝用於監督公權的是私人勢力

  • 帝制國家的私人勢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支柱:宗室、外戚 、功勛貴族與宦官;
  • 滿清的私人勢力是滿族八旗,元朝大抵如此
  • 民國的私人勢力是國民黨(如果是兩黨輪流執政,國民黨就不是私人勢力了);

2,帝制國家的權力相互關係:皇帝監督私人勢力,私人勢力監督公權力,公權力監督百姓

  • 勢均力敵才能相互制衡;皇帝只是一個人(或者是集團的一小撮),單憑一個人根本不可能管理一群人,所以,皇帝只能藉助於公權力來監督私人勢力,公權力與私人勢力其實是相互監督的關係
  • 就職能而言,

①私人勢力只有一個職能:監督;監督對象只是一個群體:官僚,
②公權力一身兩職,監督與行政;監督的對象是兩個百姓與私人勢力;強調一下:公權力的監督職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監督的重點是百姓(順便監督私人勢力);

    3,帝制是通過科層結構來實現的,信息的上傳下達都通過官僚,所以最高層往往不接地氣(最典型的是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導致決策失誤與小圈子選人(這就是科舉制的由來)
    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何進身為三軍總司令怎麼會輕易被人幹掉? - 沈雅涵的回答

    ==========================================================

下文主要敘述帝制的三大要素:統治基礎、公權與私人勢力

Ⅰ皇權三大要素之一:統治基礎;統治集團只有接納各個階層的代表人物,根基才穩定(才有合法性),才有足夠的動員力;秦國的統治基礎是原秦國(注意是秦國的,不是六國的)的底層百姓;從秦始皇東征、統一中國到滅亡,秦國一共才35年,盛極而衰,來得快去的也快;

1,統一是得民心的,

  • 秦始皇統一後竟敢大搖大擺東巡,而且允許民眾圍觀(劉邦和項羽都圍觀過),說明統一本身很得民心
  • 劉邦統一後沒人為國家認同而爭執了,可以確定天下人都擁護中國統一,都已經有了一國人的概念。

2,秦始皇的失敗,關鍵是暴政;秦國的統治手段,無非君權至上的恩威並施----高官厚祿和嚴刑峻法

  • 軍功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嚴刑峻法:高壓之下,必有良民。

商鞅和孝公有此霸王條款和軟硬兩手,便不難把秦國變成戰時打仗,閑時種地的軍墾農場。秦國就如一座大軍營,舉國上下,步調一致,紀律嚴明,令行禁止,雷厲風行。國王一聲令下,便猛獸般地撲向敵人。

表面上看起來,軍功制就如後來的科舉制,受益的是秦國百姓(注意,不是六國百姓);所以,秦國的統治基礎基本上是秦國的底層百姓;

問題在於軍功制最終沒有兌現----軍功制的得益者(大部分屬於底層百姓),只有虛頭巴腦的爵位;而他們在乎的土地卻沒有-----郡縣制決定了王侯不可能有土地;(比較劉邦就明白了,劉邦的非功不侯的侯是有土地的)

郡縣制直接導致秦帝國的統治基礎崩塌:失去秦國底層百姓(包括軍功貴族)的支持;

麻煩的是,郡縣制導致統治集團失去秦國底層支持的同時,嚴刑峻法將六國人(包括六國的貴族 士人與百姓)推向了對立面

奪取天下之後,為天下一統和政權萬世,秦始皇什麼都做了,唯獨忘記了國家的根本:法律;問題在於秦國的法律太嚴,猛於虎的苛政失於公正----陳勝吳廣反正都是死、干他娘的。。。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陳勝吳廣起義之前沒有發生過農民起義(荊軻、高漸離與博浪沙的刺殺可以說是六國貴族的反抗,與百姓無關)。相反,這樣的起義説不定曾多次發生,只不過由於規模太小不成氣候,沒載入史冊而已。不然,陳勝吳廣就不會說「天下苦秦久矣哦」,沒有廣泛的支持,他們的起義也不可能導致如此廣泛的影響;

一句話,郡縣制與嚴刑峻法直接掏空了秦國的統治基礎
----------------------------------------------------------------------------------------------------

Ⅱ,皇權三大要素之二:私人勢力;為了集權,秦始皇徹底砍掉了宗親、外戚、勛貴與宦官四根支柱,等於砍掉了保護皇權的私人勢力;違背了私人勢力與公權力勢均力敵、相互制衡的原則;沒有私人勢力的支持,蹺蹺板就散架了;

這時,公權力一股獨大,失去了制約,皇權將是無本之源;

這時,公權力一股獨大,失去了制約,皇權將是無本之源;

問題在於,不僅僅是胡亥沒有私人勢力,連處於皇權核心的李斯、趙高也沒有私人勢力

  • 如果胡亥有私人勢力,趙高殺胡亥的時候,身邊就不可能沒人拚死抵抗,宦官都不抵抗啊;此時,即使胡亥從宮中逃出去,也無處可藏(如果胡亥沒有殺自己的兄弟姐妹,胡亥至少可以動用宗室勢力起兵討賊)
  • 如果李斯有私人勢力,趙高就不敢殺李斯----比如李斯養了很多死士,一旦李斯被殺,死士會為李斯報仇,那麼,殺李斯之前,趙高就要掂量掂量殺李斯的後果
  • 趙高亂政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小兒持金---統治集團公權喪失的情況下沒有自己的私人勢力;咱們假設趙高有自己的私人勢力,關鍵崗位就會被自己人取代,就不存在逼反章邯的情況,也不可能出現五十萬南軍對中央無動於衷的情況;當然,比起李斯與胡亥的私人勢力,趙高是矮中拔高,至少女婿閆樂帶兵殺了胡亥啊,而子嬰的私人勢力更大,依靠兩個兒子殺了趙高
    胡亥、李斯、趙高都沒有私人勢力而公權力已經在集權的過程中逐步喪失,這就意味著政令不出咸陽的皇權空心化

----------------------------------------------------------------------------------------------------
Ⅲ,公共權力(官僚),前面說過,為了集權,秦始皇砍掉了所有威脅皇權的私人勢力---宗室外戚 勛貴太監,就是說公權力一股獨大,已經失去了監督;

秦朝統一六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央集權保證政令通暢!而中央集權的一個體現就是法家思想;問題在於法家思想有壞的一面;

法家思想就如現在的msl,缺乏包容(所以,都是法家思想的李斯殺韓非子;而大儒殺大儒的情況卻很少發生),

如果華夏一直是法治社會,反倒可能是個悲劇(說不定漢族已經四分五裂了);此時,如果異族入侵,就會有兩種可能性

  • 文化不兼容,發生類似於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的悲劇(強調一下,這些悲劇的發生是滿族文化與儒家思想而非是法家不兼容導致的,問題在於法家更排外)
  • 異族不再漢化,而是漢族夷化;日耳曼蠻族攻陷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是法治社會)後,羅馬人就逐步日耳曼化,而非是日耳曼人羅馬化,結果羅馬帝國消失(蘇聯之所以解體與他們的主義缺乏包容關係相當大)

華夏之所以沒有滅亡,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儒家思想比法家思想開放----儒家思想具備「天下大同優 」、「和而不同」、「大同小異」的兼容性,所以,漢武帝選作統治思想,漢宣帝之後大多是外儒內法

所以,為了執政效率(卻忽略了公平,忽略對底層人的關懷),秦始皇乾脆選用在秦國根本沒有根基的外國人----如果官員是本地人,就容易結黨,從而形成政治集團,就會利益討價還價,陽奉陰違,甚至對抗皇權;沒有根基的外國人就沒有私人勢力,無法挑戰皇權,從而讓公權力(官僚集團)對自己言聽計從:

這也反證秦國無人可用:集權體制的統治集團無人可用是必然的,因為不接地氣,加上階層固化而導致小圈子選人

所以,秦國的統治集團是以外國人為主體的官僚集團;這樣做的惡果就是丞相之位被外國人擔任,商鞅、呂不韋與張儀(甚至武將范雎、蒙恬都是來自關東的客卿;此時,無論是相權還是皇權都被外國人操控)

丞相,國之重器,居然掌握在外國人手裡尤其是來自敵國的人所把持;在宗室、外戚、功勛、宦官的權力被剝奪的情況下,秦國居然使用外國人做官僚,將自家命運交給外人,天大的笑話!!

美國海納百川,但國家機器的關鍵位置都不是外國人擔任,二戰時,美國甚至將日裔美國人全部看管起來;
自衛反擊戰之前,越南人就驅逐華人
滿清佔領中原的時候,即使重用吳三桂,也僅限于軍事領域,吳三桂根本沒有進入高層
而李斯,明明是敵國的仇人,居然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莫名其妙!!

曹丕重用司馬懿,意味著曹魏歸晉,
劉備之所以讓諸葛亮當丞相,是因為家族無人;
曹操使用人才不拘一格,但是核心絕對不會讓異族染指;
對外族的全面開放可以全面繁榮,但是危機也來的很快,比如盛唐毀於用胡,家族勢力龐大的情況下,秦始皇居然重用李斯,愚蠢;

如果李斯是贏式家族的人,就會出現兩種將秦國導向正向良性循環

  1. 嚴刑峻法主要針對秦國貴族,其實就是自家人,如果李斯是贏式家族的人,至少李斯不會上《督責書》,秦二世的嚴刑峻法就可能緩解,秦朝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2. 李斯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的人,不然,就沒必要費盡心機留在秦國了;所以,李斯完全可能直接幹掉趙高而獨掌大權,就如趙高幹掉李斯一樣----趙高只是李斯的政治同盟(而非自己人);而趙高是皇帝身邊的人,李斯當然安排自己的人在皇上身邊,所以幹掉趙高是李斯大權獨攬的最佳選擇;而李斯之所以沒有幹掉趙高,是因為李斯在秦國根本沒有根基;

假設李斯獨掌大權,就輪不到趙高蹦達,秦國至少不會馬上崩潰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吸引並重用外來人才固然可以強大國家,但是將異己放在極其重要的丞相之位,其實是取死之道;一國之相,讓外國人擔任,本身就意味著一國的命運沒有掌握在國人手中
------------------------------------------------------------------------------------------------------
秦帝國的現狀是

  • 統治集團的私人勢力被皇帝自己消滅了,自毀長城
  • 公權力的執行者是外國人(在秦國沒有根基),很容易被架空,殺蒙恬直接導致50萬南軍拒絕勤王,這意味著皇帝的軍權喪失,章邯用20萬秦軍與項羽做交易,說明統治集團公權喪失;
  • 權力過於集中,又沒有其他勢力制衡,權力核心的權力內鬥與內訌在所難免
  • 嚴刑峻法與郡縣制摧毀了秦國的統治階層;

這一切意味著皇權空心化,一旦天下大亂,帝國根本壓不住,秦國(秦朝)被滅是早晚的事情
=======================================================
【第三個原因:過早實行帝制】秦及先秦屬於政治摸索階段,問題在於:直到千年後的明清,帝制才真正成熟,所以,秦始皇的帝制實現的太早(至少超前了一千年)

  • 皇帝要駕馭官僚,必須建立在勤政與威望的基礎上,胡亥沒有建功立業,談不上威望;在沒有私人勢力支持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駕馭群臣?!這也是朱允文喪失皇權的原因(靠與群臣隔離的辦法只能更加被孤立)
  • 帝制的前提是官僚集團的成熟,秦國的官僚集團是建立在外國人(呂不韋、張儀、李斯、商鞅)基礎上的,這些外國人在秦國根本沒有根基,無法支撐帝國大廈;在官僚階層沒有成熟(而且都是李斯這樣的敵國士人)的情況下,就砍掉了宗室 外戚 宦官,功勛四根支柱,一旦內亂爆發,秦國不滅也難

==========================================================
【第四個原因:秦國沒有將外來思想與本土相結合】;
秦國就如袁世凱死了之後的中國,國外各種思潮湧進來,秦國卻選擇了最激進的法家思想;問題在於:治國理念沒有因事因地而變:秦成也法家敗也法家,

  • 在分裂戰亂、小國速強的年代,適合法家治國
  • 大一統後,法家治國明顯不合適;嚴刑峻法,自取滅亡;漢承秦制,唯獨不用法家,初期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漢武帝之後是儒家思想,漢宣帝之後是外儒內法

==========================================================

【第五個原因,造神運動】,秦始皇統一中國,無論時人還是秦始皇本人都認為秦始皇是神,自比為照耀中華、長命萬歲的太陽,惡果是兩點

  1. 始皇的一切安排都是以自己長生不老為前提;所以秦始皇不安排後事(奇怪的是,秦始皇不安排後事,卻大造陵墓),沒有建立一個靠譜的接班人制度!
  2. 因為是神,導致秦帝國將所有的安危繫於秦始皇一身,決策失誤(秦始皇太急了,這麼多事一起幹,跟隋煬帝一樣)後也沒人糾正,大臣也不敢糾正,導致秦帝國失去了自我修復的能力,結果,把整個國家都毀了;

秦始皇根本沒想到依靠暴力建立的政權是經不起摔打的瓷器,加上政治上失去了統治基礎,自毀長城抽掉了四根私人勢力的支柱,不滅也難

備註:寫的有點大,而且繞口,看不懂的可以問我,我隨時修改

秦朝系列:
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 沈雅涵的回答 - 知乎
怎樣看待商鞅之死? - 沈雅涵的回答
秦朝和隋朝都是結束亂世後建立的,在很短時間後就被滅亡,之後就是一個綿長的盛世。非常相似,這其中有什麼規律? - 沈雅涵的回答
中國曆朝陷入興廢的怪圈根本原因是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秦始皇死了


亂世之後會出現一個短命的統一王朝,然後是一個長命的統一王朝。
這是因為首次出現的那個王朝必須耗費大量民力來收拾殘局和進行各種工程與討伐周圍的民族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這和當時凋敝的民力和生產發生了尖銳的矛盾。
所以前一個王朝必然短命的,因為它用自己的生命來為下一個王朝做鋪墊


大公司病的結果。

比如秦國統一六國前定了個規矩:讓你從這個地方調到那個地方駐守,限定時間半個月,到不了就砍頭,秦國原來就那麼點地方,距離也不遠,不會出現走不到誤了期限被砍頭的情況。這個制度執行起來沒有什麼問題。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國土面積變大了,很多規矩還沒跟著改變,讓你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駐守,限定時間還是原來半個月,到不了還是砍頭,這問題就大了。

比如陳勝吳廣那批人就出了問題了,讓我半個月從河南登封到北京,路上又下雨又什麼的,不是我不想按時到達,實在是我真的辦不到啊!反正誤了期限也是死,還不如造反算了!

秦朝被這種小問題給整滅亡了,冤枉嗎?

——很多問題都出現在這些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看了大秦帝國,對秦史一知半解,我認為秦滅亡的原因:
1.秦國統一速度太快,各國復辟勢力沒能徹底根除,張良項氏家族田氏等頑固勢力一直在煽動復國運動
2.秦始皇逝世過早,嬴政在有生之年沒能徹底根除復辟勢力
3.嬴政統一後政策過於冒進,統一度量衡,全國大修水道公路,北方修築長城防禦匈奴,老秦幾乎被掏空,不能形成戰鬥力對抗復辟勢力
4.關中軍隊被派往北方對抗匈奴,另一部分在南方同化楚國土著民,關中戰鬥力銳減
5.商鞅一直以來制定的秦法過於嚴苛,對於本身沒有法制基礎和法制基礎薄弱的六國人民衝擊很大,應實行寬刑緩政
6.趙高突然的轉變和對重臣心理認識的透徹,並聰明的利用了李斯的私心和蒙氏家族的猶豫,扶蘇的軟弱,形成翻天覆地之勢
總的來說,秦國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現代來學習。因為秦國的短命,後世過於崇信儒家思想,靠道德約束人的行為,拋棄了秦國的法制。其實秦國能從蠻荒之地崛起正是因為商鞅的秦法,韓非李斯等人的再次變法,實現真正的依法治國。可是我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儒家封建思想教育,人的思想中已經拋棄了原本的法家思想,所以出現了現在的很多問題。這就不再多言了。


略提幾個方面:

  • 皇族內部的政治鬥爭

贏政有二十多個兒子,偏偏最不爭氣的一個被趙高、李斯扶上了皇位,其餘皇子,包括以賢良著稱的扶蘇都被誅滅了。

  • 帝國擴張過度

始皇帝統一中國之後向南北擴張帝國的疆界。南攻百越、北逐匈奴,耗費了大量財力和人力。史書雖然記載不多,但隻言片語之間可知三征嶺南流血數十萬,損失了包括屠睢在內的若干大將。對比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之慘烈,可知北逐匈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為此始皇帝還開鑿靈渠、北築長城、數次征徙民工、商賈、囚犯。 雖然始皇帝最終"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其代價也是巨大的,這不僅包括帝國軍事力量的損耗,還包括巨大的經濟代價以及兩者轉嫁到人民身上之後帶來的政治代價。

這有點像美帝的中東戰爭乘以100倍。

  • 政權合法性

秦,被六國認為是蠻夷之地,通過殘暴的軍事征服統一了中國。 至贏政駕崩,統一前的那一代人仍在,六國貴族未死心, 期望六國復辟的人大有人在。 更何況秦以刑、法治國、不施行仁治,不把自己放在道德高位上,其政權合法性便不能得到知識精英的認可(始皇帝和李斯真該讀讀《多士》)。 一旦國家動蕩,正如歷史所演,六國貴族便紛紛舉起反秦大旗。


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看到的方面。


決定來扯幾句。

可能當時橫掃天下的秦軍將領們都沒想到,自己手上的軍隊數量會不夠。可是,秦末軍隊確實不夠了,因為太分散。
當時中國據說有2000萬人,秦滅楚出兵60萬,已經幾乎是傾國之力了,等到打完六國,死傷不計,人數已經只可能少不可能多。就這樣一點人,還要拿來折騰。
要修馳道,要鎮守關東,還要開拓邊疆。
打完匈奴的30萬鎮北部隊還好說,這批人還是回來救援了。可是去嶺南帶了快50萬人還有一些移民都沒回來。打嶺南是秦給自己挖的最大的大坑,當時嶺南地處偏遠,基本上缺乏任何戰略價值(而且長期都缺乏),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要去打嶺南。結果秦亂後這批人根本不回來,嶺南郡守任囂的思維是關閉韶關和梅關的關口,造反部隊就打不進來,其實也沒有要回去救援的意思。任囂還有點秦國封疆大吏的樣子,但等他一死,其副手趙佗乾脆率眾獨立了。
所以陳勝吳廣造反的時候,秦在內地幾乎是沒有什麼軍隊的,周文的烏合之眾居然一直打到了函谷關,最後不得不找一幫刑徒來組成軍隊,然後坐等王離的邊防軍回來。

有的征服者總有一些飄飄然,總以為自己的一切都可以超越被征服者。比如蒙古人,居然提出了毀掉農田作牧場以及幾家合用一把菜刀的想法。草原本位主義的蒙古人,好像沒幾個皇帝能說漢語的,如果懂的話就應該看看秦人是幹了些什麼何其相似的事情。
這就是文化心理上的勝利,秦人的愚民政策比中國某些時段乾的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本來在關東人看來,秦國人就是粗俗沒文化的貨色,屬於被鄙視的存在。這是大實話,秦國念過書做宰相的那幾個都是關東人,沒一個關中的,連秦國霸業之父商鞅都是衛國人。商鞅治民的思路很簡單,民眾只要看得懂政令就行了,念個屁書啊,所以秦國人在關東人看來都是粗俗的貨色。
現在秦國人來了,趾高氣昂,過去六國的政府一概不存在了,過去的飄逸士人、那些養著數千門客的公子、到處講課的思想家也都不在了。他們的足跡可能就泥濘在驪山或者長城邊的工地上,他們的屍骨被隨手一拋,丟棄在荒野,成為野狗的食物。關東人看著這幫秦國的粗人來欺壓他們,心裡是不甘的。文化上的落後,不能用軍事上的勝利來彌補,然後以征服來裝飾文化落後,還要以此炫耀,本身就是失去民心的。
所以關東人不服,社會上那種「楚雖三戶能亡秦」的話被瘋傳。秦國用征服者的心態看著關東的一切,毀掉關東的錢幣、度量衡、車軌、武器、文化以及知識分子,強制推行自己的文化,這本身就起了一個巨大的文化衝突。所以秦不是統一而是征服,是用自己的七國之一的實力,去統治原來七國全部的世界,其能久乎?


看來樓主問的是次要原因,那麼如下:

第一,廢長立幼,奸臣擁立弱智皇子。害死皇室成員。
第二,擴張太快,「消化不良」。
第三,分封制廢除過程太激進,全國不適應,舊貴族拚死抵抗。
第四,好事不能堆在一起做。打匈奴、修長城、征嶺南都是好事。但同時做,國家財力吃不消,人民負擔太重。


當然啦,根本原因還是暴政。


看到了很多精彩的見解,但是也看到了很多人把陳勝吳廣失期當斬這件事當做主要誘因的。除了出土的秦簡上面已經證明的失期當斬是假的之外。從常識和經驗上來說這種說法也很可笑,既使是司馬遷的《史記》也這樣說了,但是也並不完全可信,史書只是儘可能的去還原當時的事實的並不等於事實,往往與事實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個人觀點:

我認為秦始皇或者是秦朝的官吏不會說沒有常識到這種地步,秦始皇還六巡天下,修建馳道。而且滅六國的時候難道秦軍是飛過去的嗎?他們怎麼可能笨蛋到距離增加了而不延長期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把所有的狗屎都往秦朝身上潑,潑的多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不否認秦法苛酷。但造成秦朝滅亡的本質原因並不只是如此。我認為是六國的勢力和影響消滅的不夠徹底。就像隋朝末年也沒對關隴貴族之類從三國時開始形成的世家大族的勢力和影響做到根本性的消滅一樣。因為劉邦和呂雉消滅了韓信英布等六國的最後的殘餘,武則天消滅了長孫無忌等人為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世家大族)的勢力和影響之後社會才開始穩定。因為掌控或消滅了之前的根深蒂固的有資源有想法有能力造反的勢力。(而新的勢力還沒有發展壯大起來)為什麼清朝建立之初不僅殘暴,而且把漢族的衣冠文化都給廢掉了,但是卻沒有滅亡呢。因為明朝後期皇族階層,明末農民起義軍,清入關之後等等通過各種方法各種手段,把社會裡面的知識分子的勢力和影響要麼消磨掉了要麼控制住了。(個人淺見)

更新個最近看過紀錄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ODAwNzg3Mg==.html?x


拋掉所有個人因素、歷史偶然、政治制度等等原因,單獨從軍事角度來看,因為秦國統一前有函谷關之險,軍事壓力和國力之比,這個值相對較小。
而滅六國之後,實際上並未統一今天意義上的中國核心領土,兩條戰線,北拒匈奴和南征百越,其戰線都長的嚇人,幾乎就是除了沿海和西域大漠,南北兩側全部都是戰場。因此秦滅六國,雖然國力(地盤以及上面的人民)增長了,但也繼承了六國所有的戰爭戰線,因此軍事壓力和國力之比這個值變大了很多。
例如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爭本來是秦趙燕共同承擔的,在統一戰爭以及之前的戰爭中,秦趙燕三國兵力互相內耗,因此,即使向日本兵棋里一樣,秦滅二國之後能百分百指揮這兩國的軍隊,總兵力也比以前少了。更何況這些兵力完全沒有被利用起來。
實際上秦剛統一的一段時間,軍事上似乎是完全不信任六國遺民,主力軍隊完全由老秦人擔任,而把六國的人民當做邊防軍使用,秦軍傾巢而出調往北方和南方前線,邊防軍在邊疆受到秦軍的節制。從紙面上看這個計劃是沒問題的,但架不住邊防軍窩裡反。

另外,陳涉首義時的理由「失期當斬」,據說有可能並非真實,因為現在出土的秦律里沒有這條,秦律有多細緻多苛刻大家可以查查看,打板子是打九下還是打十下,規矩可以給你寫一卷竹簡出來,只要沒說斬就肯定斬不了。
史記原文是這樣的: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第一句,是欺負屁民搞不清楚複雜到爆的秦法。第二句是屁民造反的理由,戍邊有60%-70%的概率掛掉,這是懼。第三句是貪,如果就地造反,雖然也有一定概率掛掉,但更有一定概率成功,都弄個師長旅長的乾乾。
另外一點,陳涉和他底下這幫人考慮的可能是,這趟戍邊的差事把農時耽誤了,而且還要自備糧食,就算有命從前線回來,家裡破產是肯定的了,而秦國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完全自由買賣,地主放貸-逼債-兼并土地這套玩法此時估計已經用熟了,所以這些戍卒破產之後會失去土地,失去土地等於餓死。雖然秦法不斬他們,市場規律也要斬他們。


學術性的問題不敢妄言,想起了最近讀的一本書,關於秦朝的,大開腦洞。

這屬於常見原因吧~
希望能看清。

這書是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秦朝 | 朝代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