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 2900,買雙近一千的鞋子是奢侈嗎?

我去年剛畢業,工作沒多久,父母都是工人。家裡以前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欠了我舅舅一萬塊現在還沒還,現在是全家一起在還。昨天三八節和媽媽逛街,看上了一雙法國牌子的鞋子,真的好喜歡好喜歡,但是打折下來都要九百多塊,淘寶代購也要七百多還不是我看的那個款。
我現在住在家裡,每個月交給媽媽一千塊,男朋友異地有時候去看他會花些機票錢。我平時不特別愛打扮,但是那雙鞋真的激起了我打扮的慾望,很想買下來。但是媽媽的鞋子最貴也才三百多塊,我覺得我花工資給自買了鞋子不給媽媽爸爸買點什麼很不孝,問男朋友的意見,他說我神經病亂花錢,而且男朋友特別不喜歡他不在身邊的時候我穿漂亮(我穿裙子高跟鞋和他出去的時候,回頭率很高),所以也很反對我買。

但是,但是真的好喜歡那雙鞋子。

我自己很矛盾的,想問一下大家的意見,盡量從東西的性價比什麼的來分析一下,我知道女孩子喜歡的勁兒上來的時候就是想買買買的,我大學畢業晚會的時候買了件晚禮服一千多塊,只穿過一次,雖然當時的照片都是美美的,但是現在衣服壓箱底了還是有點心疼錢的,謝謝大家。


謝題主邀,答題以前我專門去你的主頁看了一下,題主應該是剛來知乎吧,歡迎你來知乎,很希望我能答題幫到你,所以我決定很認真的答這一個題,也希望你的知乎生活會非常愉快。

不要相信那個說一雙鞋花掉你三分之一工資就界定這雙鞋是奢侈品的答案。
因為如果你認定這雙鞋是奢侈品,而且壓制了自己的這次消費,那麼或許未來你的生活圈子就在定義這雙鞋是奢侈品的圈子裡了。
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接下來我想表述幾個觀點,僅僅代表個人,題主可以看後結合自身情況實施。
1、關於什麼是奢侈品
相對於社會來說:

奢侈品(Luxury)[1-2]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品質關係比值最高的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關係比值最高的產品。奢侈品的消費是一種高檔消費的行為,奢侈品這個詞本身並無貶義。中國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大市場之一,2010年,中國消費者購買了107億美元的奢侈品,占當年全球消費品市場的四分之一。
--百度百科

奢侈品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屬性,就是要協調搭配,原諒我不太懂女性各種衣物裝飾的價格,我拿我自己舉一個例子:

  • 平時,我穿的西裝是公司發的工裝,那麼我穿的襯衣大概也是箭牌這種,皮帶隨手拿,鞋子只要樣式和全套搭就行,手錶可戴可不戴。
  • 如果去上課/或者開會,我會換一套三、四千左右的西裝,然後襯衣我會認真挑選(順便說一句,某客的襯衣性價比是很不錯),這個時候我會關注襯衣有沒有袖扣和袖扣的款式,領帶的質地和顏色,皮鞋也會挑平時很少穿的那雙,手錶必須帶上。
  • 偶爾需要出席某些重要的場合,西裝翻出最貴的那套略有點禮服款的,其他配件都是專門搭配好,只有在這個時候穿的,整體價位再漲一截。

每一件衣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有合適的一個搭配區間,如果你買了一個10萬的LV然後全身行頭加起來不足1000,那麼肯定是不合時宜的,而一雙1000元左右的鞋和幾百塊錢的衣物、幾百塊錢的包就就很容易搭配起來,相信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價位了,所以一件可以和日常生活搭配起來的東西實在算不得什麼奢侈品。
同時,也請題主將1000元就列為奢侈品的想法移除掉,你以後還要去買幾百塊錢一件的內衣、一千來塊錢一條的裙子、幾千塊錢一件的風衣、上萬的包然後去日本看櫻花,這一雙一千塊錢的鞋子,實在算不得什麼。

相對於自己:
如果說一雙鞋花掉三分之一的工資就算奢侈品,那麼滿大街的iPhone 6算什麼呢?是所有拿iPhone 6的人月薪都高過了2萬了么?哪怕在知乎如此高逼格的地方讓大牛拉昇平均數也達不到吧。
如果一個超過了大部分人三分之一甚至兩個月工資而且滿大街都是的東西算得上是奢侈品,那麼奢侈品這個概念會把你壓死是,你一輩子都達不到別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那麼以後去買幾百塊錢一件的內衣、一千來塊錢一條的裙子、幾千塊錢一件的風衣、上萬的包然後去日本看櫻花,對你來說就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了。

所以,請從今天開始,將這雙鞋拉出奢侈品的範圍,把購買這雙鞋的行為拉出奢侈的行為範疇去。

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要不要買這雙鞋。

2、要不要買這雙鞋?
題主,我是男的,但是無論是男女,如果他來問我,【我賺了第一筆錢,想給自己買一個東西,但是有點貴,怎麼辦?】我都會建議他去買的。
我並不覺得女孩就該買,男孩就該節約,大家都是一樣的。

我答過一個題,感謝各位知友的抬愛點贊,如果題主有空可以去看看,必勝客貴嗎? - maldijie zhang 的回答。
回到這個題目,題主賺了2900,還交了1000回家,然後願望只是想買一雙一千塊錢不到的鞋,這個要求實在是太低了。
本世紀最初的一兩年,我和我老婆在加起來生活費只有850,吃飯都要算計的情況下硬憑著拿點獎學金,攢了半年給我買了一個GBA+燒錄卡花了1100人民幣簡直就是要被天誅地滅了,後來我老婆看了我的答案,還提示我,那年我們還給她買了一個walkman,sony的,600多,我現在回想起來我都不知道當年哪存下來的如此一筆巨款。
但是我真的很慶幸當年我都做了這些決定,而不是像很多人建議的那樣把錢存起來,因為我相信,如果我當初把這筆錢省下來了,我現在的生活也不會更好,甚至可能會變得更糟糕,因為我是生活品質會不斷的下降。

因為有一天你會覺得,周末坐一趟飛機去某個陌生的城市,聽一次奇怪的音樂會,然後在很溫暖的酒店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到自己的城市其實也是平常的事情。
所以,對於這雙鞋的建議是,你應該買下來,然後並在購買鞋之前想好要搭配的衣服、裙子、包等一系列東西,如果有些部件現在沒有,那麼不用著急,列一個計劃表,接下來的兩個月都買齊。


3、關於計劃開支的事情
有位知友提出給自己一個消費的限額。
OMG,我覺得這件事情太悲傷了,如果每次買東西我都還要翻一個小本子看我今年的額度用完沒有,那麼簡直是太悲傷了。
想起來我都覺得悲傷。
悲傷到了無以復加。
悲傷到了天際。

我給題主一個計劃開支的建議,你看怎麼樣。
我們不要想著怎麼限制花錢,但是我們要制定一個必須留下來的一筆錢。
每個月,我們不管收入多少,開支多少,我們都要給自己定一個必須留下來的錢。
我看題主已經每個月給母親1000塊錢了,我不清楚這1000塊錢給母親是什麼意思,是母親幫你存呢還是生活費。但是我認真的想提醒題主一點,父輩對我們的關心,總是怕我們亂花錢,希望能幫我們存下來一筆錢,這樣的心是好的,但是在當下這個資訊日新月異、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下,錢放在他們手裡,說不定會加速貶值。
如果只是放銀行裡面貶值還是好的,如果再頭腦衝動點去買基金股票可能就血本無歸了。
我沒其他別的任何意思,只是一個提醒。

回來說題主的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的第一步當然是有點錢,然後讓錢生錢。
所以,題主給自己一個每個月必須存下來的錢的數量吧,開始不用太多,3-500塊錢即可,等適應了,覺得對自己生活沒影響了,再慢慢加。
我非常推薦剛剛工作的年輕人採用「基金定投」這種方式開始理財,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1. 強制儲蓄,到規定的那天就主動從你的銀行卡裡面把錢划走,你忘了都會給你劃。
  2. 支取略不便,賬戶略隱形,你不能直接從銀行卡裡面看見這筆錢,平時也就不會去用到,很多時候你都忘記了有這筆錢存在,突然有一天想起來,去看一下說不定會給你一個驚喜。
  3. 收益較穩定,我不太花時間去研究基金,當初我隨便選了幾支做定投,這些年跑完下來一看,收益率是遠超五年定存的,每年年底的基金分紅還可以當年終獎獎勵自己一頓好的。

開始就300起步,慢慢600、900、1200,你都會習慣的。
等過了些年,想買房了,把基金裡面的錢一次性拿出來,讓爸媽添一點,付一個最低的首付,然後選一個最長的月供,以前交基金的錢現在還房貸,你就有一套房了,女生自己有一套房的意義是重大的,意味著你是真的長大了。

PS:有人提問,我是不是忘了題主家裡還有一萬的外債,可能有人覺得我裝逼,但是我真心覺得比起一萬塊錢來說這雙鞋子重要多了,因為錢是肯定要還的。
一萬不多,和對方溝通好一個確定的還款時間,每個月存一部分,強制自己存錢就從這兒開始吧。

當然,你應該買一點保險,大概你年收入的10%左右就行,你的情況下,3000左右暫時夠了,以後慢慢加,保險可以讓你對未來無憂,是你實現上面生活理想的保護傘。
保險的問題就不展開了。

好了,現在剩下的錢你可以隨便花了,是不是比開始要算著錢花過癮多了?

說一下你男朋友的事情。
如果你買什麼東西都要聽你男朋友的,你的生活品味,你的審美觀都會變低的,而且會越來越低的,相信我。
何況你現在是花你自己錢。

現在我老婆給我電話是這樣的:
「老公老公,有你的鞋/衣服/包,現在商店打折,好便宜,我給你買回來?」
「不要」
「為什麼」
「不為什麼,就是不要」
「現在不買,平時又貴了」
「那麼也不要」
「哦」
然後回家的時候手上提了我的新鞋/衣服/包。

至於打扮什麼的,女生不就應把自己打扮漂亮一點,有錯么?


最後,你說要從性價比分析,你一去不返的青春年華可是拿這點錢就能算出性價比的?
莫等有錢了卻穿不上了再嘆息。


央長夜,可傾一世芳華,


祝題主開心。


我很支持 @迪Wendy的答案。
我也很贊成女孩子買。

其實沒什麼,1000塊錢的鞋子,你現在或許感覺很貴,但是未來有一天你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就像小時候,你會感覺自己縣城的樓房很高,而多年後,當你坐上飛機飛過天空,見過太多的城市,你會感覺哦,原來這個地方也就這麼大。

嗯,現在我就穿著一雙CAT鞋,1K多。

由於出身農民,典型的窮二代,目前也沒什麼錢,底下我對奢侈品的狀態和態度供你參考。

當你沒有擁有一件東西的時候,你會感到奢侈品這東西很好,很不錯,別人穿著一件上千或者上萬的衣服或者飾品的時候,你會感到自卑、新奇並且崇拜,並且在心裡會不由自主的對他人產生敬畏。

而當你花了自己的錢擁有了它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東西再貴它也就是一件物品,它沒有其他功能,它擁有的功能有且也僅有的是,滿足你自己的心理狀態。而並不代表擁有奢侈品的人就比你高貴,或者說,你擁有了它你也代表不了你比其他人牛逼了幾分。這東西毛功能都沒有,就是能滿足自己的心理滿足感,僅此而已。

花1K買鞋,讓你破除對奢侈品的敬畏之心,知道物質也就是那麼回事。這件事情,我認為本身的價值就比一千塊錢多太多。在當你見了富二代和白富美,你知道她們也就那個樣子,金玉其外,而至於裡面是啥,他們自己清楚。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衣服和鞋子都是上千的買。就是為了破除這樣的狀態。
所以,貧寒出身的我今天即便穿著一雙我媽給我做的手工布鞋,最老式的那種,我也會很坦然的走在大街上,不顧他人的目光。

完。


看了一眼贊多的回答,簡單的一個問題可以上升到如此高度,也是佩服。
答主只想分享自己第一次買近1千元鞋子,還是球鞋的經驗。

其實無論月薪多少錢,無論是2900,4900,8900,19000,家裡有債還是沒債,說實話,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近1千元的鞋子確實覺得是奢侈,不可能立刻下得了手。

答主從小的教育就是知慳識儉(也就是別亂花),偶然看雜誌喜歡上一雙球鞋,非常喜歡,價格打了折跟題主的900多一樣,也對比了一下自己最貴的鞋子是600多的。當年答主月薪4500,還剛剛辭職了,不過反覆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喜歡,永遠答案都是:我就想買!想穿!


最後義無反顧的跑去鞋店買了那雙球鞋!刷卡和帶回家的過程都很心虛,有點抖。後來想了想,我花自己的錢,怎麼了?!又不是偷,又不是搶,肯定可以掙回來的,就安心了一些。


回家的時候生怕被父母看到,知道價格,只是偷偷的試了一下,拍了幾張照,就放在房間里了,並沒有立刻穿。後來父母問價錢,就說500塊。

最後這雙球鞋陪伴了答主5年,現在還在穿,每一次穿都還是很喜歡,好幾次聽到地鐵有學生看著答主的球鞋討論它有多厲害,這種喜歡和幸福的感覺持續了很久很久,我知道買這雙鞋的價值就在這裡。


後來答主沒再買近一千的鞋子了,一是沒遇到很中意的,二是再買也不會有第一次那種心虛又偷喜的幸福。」但始終相信,如果可以的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最好的,以為「You Are What You Wear」。

買吧題主。
沒錯這很奢侈,但很刺激,也很滿足。


P.S 不要問男朋友的意見,他們最好的眼光,永遠止於挑選了你做女友。


打折900元的鞋,法國品牌,是SKAP嗎?
幾個高票的答案我也很喜歡,相信也給題主了也堅實了心中的想法,我從這雙鞋子的價值來說一下,當然也並非是在哭訴鞋服行業的難做,只是給你一些物有所值的信心。
900元折前大約在1500左右,基本上材料都是頭層牛皮了,一雙鞋的吊牌價大約是成本的4-6倍,這雙鞋從皮料到人工再到物流,到店成本就已經接近了300元。如果是SKAP這種大品牌,在商場的扣點可能也要20個點(沒有扣點會有房租成本),900元的銷售,商場收取扣點錢+各種雜費最少200。再加上員工的工資/品牌的運營,也得平攤個幾十塊錢吧。這樣,一雙售價900元的鞋子,成本可能達到了500多元。
所以我覺得,除卻奢侈品,鞋子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能讓你念念不忘的鞋子,我相信它本來的商品價值也是很高的。
再說一雙好鞋子的皮料和做工,保證了它比路邊攤擁有更長的壽命,也許換了三雙廉價鞋,這雙鞋仍然完好如初,皮料甚至隨著穿著和汗浸,顏色更加沉穩,也變的符合腳型更加舒適。穿著時間長了,平攤到每天里,比起廉價鞋並沒有貴多少。
同樣,好的售後服務,也保證了這雙鞋不會因為出現售後問題而導致報廢,增加了保險性。
一雙鞋,成本高,售價低,穿著時間長,售後服務好,最重要的是你喜歡。


奢侈不奢侈,看的是你整體狀體和這個產品之間的聯繫。

我不太同意消費主義者的一種思維方式:我不買這個東西,就有可能給以後的生活打上烙印的恥辱。如果有這種思維方式,那隻能印證龍櫻里的一句話:有些人,賺錢的時候被壓迫,花錢的時候還是被壓迫。(這台詞暴露了年齡了么。。。)

希望從一個新的角度,讓樓主你明白,我們每樣產品,都包含了那些方面的價值:

1、產品本身提供的基礎功能:衣服是穿身上的,鞋是踩腳下的,很明確。

2、產品本身所提供的美的愉悅:注意,在這一點上,建議你思考一下,你認知的美,是你的能力認知,還是外界的營銷認知。我不得不說,大部分人在商業用品上對於美的感受,都是營銷認知。對於美的鑒別能力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技能,而買一件東西有時候不值得花那麼多心思,所以接受營銷認知也未嘗不可。但在接受的同時,自我要有清醒的認識,認識到這是一種營銷,你付出的錢,一部分是付給這個營銷費用,讓他們受人錢財,替你消災,告訴這個社會你買的東西有多麼美,不用你在自我論述,而是應該讓產品本身給恰當的人群產生公認。如果你因為美買了一樣東西,發現和你差不多的受眾群還在反覆討論他美不美……那說明是他們做的營銷有問題。

在這方面,這雙鞋做的很成功,他喚起了你「打扮」的慾望,而如果你接下來有這個慾望所匹配的能力,那這雙鞋絕對是買值了。

但產品上還有一個對理性價格最影響的部分,是接下來我們繼續說產品的價值

3、產品所產生的快速認同感:在基礎功能和美之上,大部分人購買產品,還要考慮其對自我接受,和他人接受的一種認同判斷,而商家希望消費者依賴自己的產品從而才能接受自我身份是他們做的最大的營銷。這也就是許多消費主義者會有一定的感覺:用了這個東西,我才是成功的。不用這個東西,我無法證明我自身的成功。

當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對身份認同的饑渴性越高,他所購買產品的基礎功能和附加功能的差距就越大。在這個時候,你買的時候就是在被壓迫。你所需要的,不是你所需要的,而是別人告訴你你所需要的,你對這個身份認同的依賴,對等於當下你對自身身份的焦慮和迷失。你買一件東西,可能不是出於喜歡,而是出於焦慮。

那麼從以上三點,和你的描述,我們也可以看出,當你在買一雙鞋的時候,你男友產生的焦慮要比你嚴重的多,因為你在受到阻礙的時候,沒有任何身份焦慮的想法,沒有說什麼我沒有這是雙鞋接下來的人生好無趣啊,你還只是「處於我買了萬一不喜歡豈不是很浪費」這點上,說明你對於產品的渴望程度只是在於其基礎功能和美學功能上,但產生極大焦慮的是你男友,他認為你「神經病」,甚至不希望你在他不在的時候那麼漂亮。。。

從這點上,你是比較接納自己身份的,而你男友則出於難以接納他自己身份,而且他因為買一樣東西上升到品質問題的行為,和另一種我買了這種東西才會幸福的行為是一樣的,是一種對於通過消費的商品認同自己的身份的極大依賴,對他來說,一雙一千塊的鞋,是一種你身份會高於他的壓迫。所以他肯定是會覺得一千元的鞋非常不值的,因為這雙鞋增加了他的焦慮感。

所以通過我的理性分析,我認為姑娘你完全可以買這雙鞋,因為你對這雙鞋的認知沒有什麼溢價,同時我建議你別急著結婚,多交些朋友,多看些書,好好工作……不是別的,結婚以後財產就是共同財產了,而一個需要消費商品來給自身身份進行定義,但萬一賺的錢又不夠多的人活的是非常焦慮和自我迷失的,他被社會壓迫,然後很大可能就是他會壓迫伴侶……我不是勸分哦,我只是說你先好好工作多交朋友哦。

我就是什麼回答都能圍繞著老本行。


在知乎這種動則年薪百萬,夜宵幾千的地方問這個問題,只會的得到「你男友不行,分手,我這麼優秀都沒有女友」、「一千的鞋子算什麼貴」和「青春最值錢,買買買」這種答案。

作為一個差不多的窮人,我來答一下:是很奢侈,但可以買,但不能經常買,一年一兩次吧。


============
別信那些飽漢不知餓漢飢的人,有錢才能任性,沒錢最好淡定點,少任性(不是不任性,少任性幾次),先不會穿著一千鞋子去借房租,再談生活質量。


——————
最後再加一句我多年的生活經驗(請不要和我爭,個人經驗而已,不同意就當沒看見吧)
如果有天你沒錢交房租了,千萬不要找當時跟你說「好適合你,買買買」的那些朋友借錢,因為他們和跟你說「最近手頭很緊,沒錢……」的人,通常是同一群人。


我也是鼓勵題主購買的,但是看到之前答案的邏輯還是忍不住冒個泡。
因為如果你認定這雙鞋是奢侈品,而且壓制了自己的這次消費,那麼或許未來你的生活圈子就在定義這雙鞋是奢侈品的圈子裡了。
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你買的東西決定了你的層次?這話聽著那麼熟悉,嗯,對了,是安利。消費促進發展,是僅限於投資型消費的。安利巧妙地偷換了概念,讓你覺得花2000元購買三個月的早餐是對人生的一種投資,於是誕生了消費的瘋狂。我相信如果僅僅是因為喜歡一件商品,所產生的消費終歸是理性的,即使買買買剁剁剁,也就小半月就賺回來了,不至於對人生有什麼大影響。但如果對單純的消費賦予太多投資的意義,很可能對年輕的題主有負面影響。
女孩子,偶爾奢侈一把沒什麼不好,就是穿這鞋的時候,可以給舅舅看到,不要給舅媽看到。


你,還是不要買了。

這個鞋值不值得買,應不應該買,並不是取決於這個鞋,而是取決於你。

我那個神奇的爹,他身上只有80塊錢的時候,他會拿這80塊在餐車買一個座位可以睡覺。他身上只有200塊的時候,他可以分給流浪漢50。他會拿幾百幾千去買檀香和石頭,也曾經在賭桌上揮霍一空。
我媽就接受不了這樣的他,我媽喜歡看著錢變成存摺上的數字和房產證上的名字。後來他們分開了。
我爸依然不上班,顛倒晝夜隨心所欲的生活,買著800塊的小香爐,換著6plus,買兩萬塊的電視,然後時不時的陷入窘境。但是他任性,他高興!
我媽過上了她想要的那種節約但安穩的生活,上班下班,買菜做飯,偶爾團購個什麼飯店請同事一起吃,但也不是經常的,存摺上的數字穩步增長,她說,你看到時候可以給你付首付,再買輛車。她剋制,且十分幸福。

並不能同意批判你的男友的那些言論,因為不能以韓劇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男人。他可能不是那個,什麼都有,什麼都給,什麼都懂,什麼都行,什麼都願,只愛你,只在乎你,只願意為你的男人。但他大概是一個不那麼浪漫但是務實,沒那麼體貼但也有擔當的男人。而你的媽媽會要你上交1000塊,不管是幫你存著還是當做生活費,都說明你的媽媽大概是像我的媽媽一樣喜歡節約和安穩的人。而你,那麼喜歡那雙鞋,還特地去淘寶搜索,最後還來知乎提問,這樣的情況下你都沒有買,其實這個時候,答案已經有了。

或者說,那天逛街的時候,你看見了它,你喜歡了它,你的兜里有自己賺的錢足夠買它,而你沒有買,此時它已不在你的世界裡了。


一雙鞋子就可以激發你變美好,這簡直太值得了…
親愛的,別問性價比了。把自己放一堆所謂性價比里永遠都不會有自信。
一堆廉價貨都不如一個有品質的單品來的實在!

快別這樣灰溜溜的過日子了……
苦哈哈省著錢去看男友?
一個大男人不是應該來看你?
難倒他不知道你家庭的困難?那麼理所應當啊!
就這樣還要求你,他不在不能穿好看…真是可憐的自卑…
你那麼偶爾的想買貴點的東西,還花自己的錢。他要罵你神經病?
我一聽這種二十四孝女朋友的橋段就激動…
女孩子要愛自己愛自己愛自己!要說多少遍啊?


非常反對現在得贊最多的回答(maldijie zhang的回答),完全是廉價的價值觀輸出。就好像是:
你剛畢業,有個學生黨問「攢了幾年壓歲錢,實習賺了點錢,買輛QQ算不算奢侈」,你會說「居然覺得QQ奢侈,太沒品味了,怎麼著也得頂配速騰啊」;
你工作了兩年,有剛畢業的人問「剛工作,買輛速騰是不是有點奢侈啊」,你會說「速騰也配叫奢侈?怎麼著也要Camry搞起啊」;
你跳槽了,有個畢業兩年的人問「工作兩年攢了點錢,買凱美瑞奢侈么」,你會說「日系?你一輩子也就這審美了。怎麼著也要BMW 3系啊,別買長軸距,沒逼格」;
你拿著期權了,有個剛跳槽漲了工資的人問「寶馬3怎麼樣?是不是有點奢侈了?」,你會說「德國買菜車離奢侈倆字差著十萬八千里呢,怎麼著也要弄個Ghibli才能算跟奢侈沾邊吧」。
到最後,就算人家買了破鞋918,被中東石油大亨包養了的你也會說「汽車什麼的算不上奢侈,真正的奢侈,起碼也要灣流吧」。
奢侈不奢侈,說到底看的是購買的時候心疼不心疼。消費也是個tradeoff,買了這個你就要放棄別的東西,如果買一樣東西讓你放棄的東西過多,對你來說它的機會成本就太高了,它就是奢侈,如是而已。扯什麼審美啊。再說,附加價值高就美?這才真農民企業家的審美水平呢。


非常不同意題主買下一雙近千元的鞋

恕我直言。看陳述,你的家境不算太好。而剛剛工作的你月入2900,交給家裡1000,以在家食宿,說明你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姑娘。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應該會比你小一點。但獨自在外求學多年,姑且作為同齡人勸你幾句。


我不清楚你所在的地區消費水平怎樣。就我而言,我目前是北方二線城市某大學的大四學生。月生活費2500左右。接近你的工資水平。作為學生,我可以吃食堂住宿舍幾乎沒有交通交際支出,生活成本很低。而我穿著天美意打折時候買的300元左右的踝靴,300左右的非UGG雪地靴,200左右的小CK涼鞋。平時買衣服也是三百左右,除了外套會有一兩件上千。想要打扮在現階段真的沒必要買上千的鞋子啊!商場裡面百麗系列的鞋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耐穿又舒服。國外的牌子本來就貴,剛工作階段,真心沒必要花另外80%的錢來換取剩餘20%的品質。

說了這麼多,我想請你試想:
買了一千的鞋子,那麼這個月吃什麼?用什麼?房租怎麼交?不儲蓄以後生病看不看?家裡有事情拿不拿得出錢?有一天失業了有沒有資金緩衝?就算現在可以住在父母家裡,食宿無憂,那麼既然工作了是不是要為自己打算。比如攢一部分錢未來給自己添車添房?你說家裡還有外債,那麼是不是自己需要給自己積蓄來增強安全感以及提升自己在另一半面前的話語權?
舉個栗子:
我在高中的時候父母給我一萬元可以自己支配。但直到現在大四,原來的一萬元還在,而我已經自己儲蓄出了另外的一萬元了。剛好最近在準備出國考試,不好意思總找父母要錢,就打算用自己的錢去考試。這種由於儲蓄帶來的安全感和支配權永遠不是那些背著信用卡額度買買買星人能夠擁有的。也許你會說,我的錢是我爸媽給的。但大學以來,不論是新出了IPAD PRO,還是身邊家境不及我的妹子都背上了COACH。我從沒有動過因為自己對物質的慾望而去亂花錢的念頭。


也許你會說,1000塊不過是十天工資而已。但據我所知,購買一定是越買越貴的。1000的鞋,你需要至少500的衣服2000的外套和5000的包來搭配吧?今天買了1000的鞋,恐怕以後再也穿不回200的鞋了。

我是學生,生活成本低,生病或意外有家裡支持。而你已經工作了,不僅要自立還需要補貼家裡。

最後想說的——
最近愈發發現個平台大V和自媒體鼓吹的消費觀不過是在透支一個普通人對未來的打算。我用自己和你比較沒有任何炫耀的意思,我也始終認為自己只是普通家境成長起來的普通人。我只是希望你理解,我們大可不必追隨那些大V的消費觀。

不論貧窮富有,不卑不亢,不鋪張浪費,花該花的錢買該買的東西。這是我的家庭一直以來灌輸給我的消費觀念。


【4.13更新】

之前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我只能算是一個在父母手心中吃穿不愁的小姑娘。評論中有前輩回復我說,沒有收入的我比較不太能理解自己賺錢去消費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踏實感。

最近有了一份自己的小兼職,月入7k左右,所以想來這個答案下面再談談有了收入以後的消費觀。

有了收入後,最大的感覺的確是「好踏實」。買東西不太用考慮父母的喜好,不會有愧疚感。但回頭看這個問題,還是覺得,雖然我的收入略高於題主,如果我是題主,還是捨不得買1000+的鞋子。

賺錢後感覺,賺的錢滿足之前的生活水平輕而易舉。但,隨著收入的增加,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比如,我和男票賺錢之後會隨心所欲的去品嘗美食,會想著再多攢一點錢,是不是可以給自己買個小公寓。或者攢點錢,為自己以後的留學費用添磚加瓦。

也許每個人的經歷是不一樣的,我從小也不算是一個非常物質的人。對於超過自己能力的消費往往不感興趣,也幾乎沒有衝動消費的習慣。所以,有了收入的我,還是堅持原來的意見。希望題主能多存點錢,為父母,為自己,為將來,做好打算。


該不該買的建議,樓上都提的差不多了。
我的建議很簡單,年輕的女孩應該好好打扮自己,但是鑒於你每個月手頭只有1900,我建議這樣的消費一年兩三次即可。
這不是重點。不過對於題主對男朋友的描述,我想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我媽單位有個跟你差不多的女孩子,年輕漂亮也愛美。戀愛時就聽說她家小伙管她挺緊,不准她去拍寫真,不准她去開雙眼皮,等等。結婚後,要求領口必須包住脖子,裙子必須過膝蓋。生完孩子之後,要求更甚,不准她自己決定買什麼樣的新衣服,甚至要求她上交工資,她工資跟題主差不多吧。
一日,姑娘在網上看中了一條短裙,200左右,非常喜歡,遂與小伙商量要買,他一聽是短裙,立馬反對,姑娘有些生氣,這小伙也不拗,轉而說,那我來挑條裙子買給你吧~姑娘那個好哄啊,也就沒再說什麼。
一周後,裙子拿回來了。黑底碎花,到小腿,分不出是啥版型,全皺一塊兒了。料子目測類似雪紡吧。
「這也太丑了吧!」
「蠻好看的。」
「多少錢啊?」
「80.」
姑娘遂把裙子穿到了單位,一眾女同事皆認定:絕對不可能值80塊。
「你這裙子到底買了多少錢?」
"……」
「說嘛!」
「18塊。」


我來跑個題。
你家有外債。客觀說,一萬並不多。
沒有還清…是你家現在沒有積蓄,還是不想還?

如果你家沒有積蓄,建議你先幫父母還上這筆錢。

為什麼呢?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可能別人會提供一點幫助…但最終任何事都要自己處理。我經常有那種感覺,如果這個事情來了,你沒有勇敢解決掉,它一定會再來。它會讓你一次一次地去做這個功課…直到你學會為止」

這雙鞋之後你肯定會遇到心水的衣服、包包、香水……
鞋子不能說明什麼,但是你要採取行動使自己不再陷入這種糾結。

2

不要把人情當消費品。
幫你是情份,不幫你是本份。
給你們提供幫助的人,你要儘可能減小他這個舉動給他的影響。
給你們提供過幫助的人,逢年過節問候一個,拜訪一個,讓別人為你提供溫暖之後也感受到溫暖。


買!
喜歡的東西就要買下,並且你現在這麼年輕,而且也有能力買這雙鞋子。


你算的是一雙鞋1000,可是你想過你買了它,它能搭什麼衣服,會穿多少次,能在什麼場合穿這樣的問題嗎?
如果你的一雙鞋,你能穿很多次,宴會、通勤都能搭,和衣櫥里好多衣服都配。你一年會穿好多次,這雙鞋的價格被平攤到你每一次穿它。就會低很多。同樣的,你每次穿上它,心情都會不錯,人更有自信,它的附加價值也得到了體現。
這是一筆很好算的帳。
物盡其用就是這個道理。
舉個例子:平時買的護膚品,也是這個道理。答主是個窮學生,沒什麼錢,之前總想著花最少的錢配齊一套。結果,這個色號不對,那個不夠滋潤,就算手頭這個剛剛開始用,遇到心儀合適的又想繼續買。
後來我好好觀察自己的膚質,適合的妝容,買了一些單價很嚇人但真的很好用的護膚品。並把它們一瓶全部用完。
前段時間在澳門威尼斯人買的一瓶資生堂的精華液,每天用完氣色超級好,880mop,人民幣大概700塊左右。能用三個多月,那麼一天也才用了7塊錢而已。
也就只是一杯奶茶(還不能加珍珠)的錢。
看見沒?一件東西貴不貴,不是單純的看他的價格,價格除以使用次數,才是這個東西真正的價格。
一雙200塊買回家發現磨腳,穿個3、5次每次都很痛苦破皮的鞋,和一雙1000塊能穿好幾年每次穿都很舒服的鞋,到底哪個貴,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
---------------
啰嗦的我再來說說怎麼省錢。
首先我們這個年紀是不需要攢錢的。因為對40歲的你來說,現在攢的一兩萬真是滄海一粟。
再來就是,控制你的無效支出。
出門逛街。綿綿冰要去吃一碗,好吃的炸小排要來一份,再喝喝咖啡吃個晚飯。
我分明什麼都沒買啊,怎麼花花算算出個門就三四百出個門就三四百。
所以呀。放下你手裡的飲料吧,放下那些莫名其妙的小吃吧。
答主天天喝著自製的柚子茶,檸檬紅茶,吃著自己做的花生糖和小餅乾。天熱了吃芒椰西米露,天涼了喝冰糖銀耳煨雪梨。一年都健健康康的又省錢。(如果你不會做這些,私我。我給你方子。簡單的要死)
你看。剩下的錢化零為整,又能買好多了呢。

希望大家都做漂亮的姑娘。


看了好多答案,忍不住來答一下。
不覺得奢侈= =因為這一千塊你不買鞋子肯定也要買別的東西,只不過鞋子只是一件,其他的東西可能數量上會多一點。你可以考慮一個星期,如果一個星期之後還是很想買,那就果斷的買下來,老實說,這就是滿足了自己的一種心理需求吧,買下來用了你可能感覺也就不過如此。當然如果是那種一看心裡就知道以後出街都不會穿的奇葩T台款,還是果斷pass吧,根本沒有性價比= =
以及同意上面很多人的觀點,可以買,只不過要控制這類衝動消費的次數,不能每次看中都買買買,偶爾幾次很正常啊。如今人手一個大幾千的蘋果,難道每個機主工資都是5000+嗎?當然手機的利用率可能比鞋子高一些,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嘛。


八九年前我讀大學,那時候逛商場,有一個牌子的衣服特別喜歡,但是一件小T恤都是六七百,我每次都是看了看,連試都沒上去試,因為覺得太貴,而自己又是個學生,不捨得買。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回到老家,有幾次想去找這個專櫃,但是我所在的城市沒有,再後來七八年過去了,去年,我突然想起這個牌子,於是上淘寶搜了搜,卻惆悵的發現那時候看起來青春少女的款式,已經不適合我這個年紀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買了兩件回來,儘管或許不會多穿,但是看一眼,就回想起自己那一點點期盼和憧憬的情愫,人的執念真的是可以持續很多很多年。

好了,回到話題,首先題主說的鞋子的價格,是不屬於奢侈品的,只能說以你現在的經濟能力,會覺得比較貴。

那麼我的建議是:如果鞋子屬於比較百搭的款式並且可以穿一兩年,就買下來吧,因為可以穿比較久,又是喜歡的東西,不過要先想好,這雙鞋子好不好搭配,不要買回來沒有合適的衣服搭配而壓箱底,像那件只穿一次的晚禮服一樣,那會很憂桑的。

女孩子的青春那麼短暫,只要不是持續對在自己能承受的經濟能力之上的東西抱有希冀,偶爾任性一次無所謂。

順便說一句,你的男朋友好low,對於一個並不虛榮的女孩的一次偶然興起的小小期盼,攢錢送給你一雙當生日禮物也未嘗不可,一個月存300,存三個月也夠了。但是開口就批評你神經病亂花錢,我只能說你買機票去看他才是真正的亂花錢。


是奢侈了。
買了一千塊的鞋子以後,你對鞋子的要求就高了,百來塊的鞋子你接受起來就難了。甚至你也接受不了百來塊的衣服了。
不要讓自己陷入拮据,畢竟,也許下個月就升職加薪了,鞋子還會在。

追加:買吧!女孩子嘛,自己買得起的都可以買。


你在知乎問,好多人肯定說買啊!

因為在他們眼裡,只要法律層面沒問題,道德層面沒有大問題,越任性的行為越能受到追捧,尤其你是女生,更要活得洒脫,活得精彩,如果勸你要聽一下家長和男朋友的意見的話,保不齊得被扣上歧視女性,把女性當附庸品的帽子;再者,他們一月三萬塊,一千的鞋子肯定是買買買啊!不僅是要一千的鞋子,還得是兩千的內衣,五千的墨鏡,八千的外套,兩萬的包包才搭配啊,咦?好像鞋子變得太次了,就再換一雙啊!順道說一句,衣服不能只有一身啊,要多來幾套的啊,畢竟要分場合啊!還有啊,護膚品,彩妝啊,也得來幾套吧?光外形跟上了,靈魂不能落下啊,kindle啊,健身卡啊,旅行啊,單反啊,耳機啊,隨便搜搜知乎的用戶產品推薦,一片一片的,想花錢,上知乎,逼格之上更有逼格。

你若不信,完全可以試著提問「我月薪3000,喜歡一件五千的外套,該不該買?」你看看下邊建議你買的人多不多?

他們中有的告訴你當年我花了多少錢買了什麼,從來沒後悔;有的告訴你人生得意須盡歡,關別人P事。

可是,你看看那些說當年花了多少多少錢買了什麼東西的人,哪一個不是現在混的人模人樣了?至今還在生活里打滾的人,早就後悔死了,誰好意思站出來說這些?
對於工資不高,家境不寬裕的人,這樣一筆消費(類似的消費習慣)會很直觀的影響生活,但產生了矛盾,影響的是你自己的生活,當然關他們P事咯。

總之,在這裡什麼都不說就留下一個「買」的人,大概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翻版,是鼓吹「人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姐妹篇,統統都是飽漢不知餓漢飢,站著說話不腰疼。


所以,我的建議是:真的非常想要的話,可以買,但最重要的是能忍住,不要產生後續的類似消費習慣。換句話說,你買了這雙鞋子就好像一個灰姑娘突然被一個高富帥帶去紙醉金迷了一天,第二天又要面對自己柴米油鹽的生活,是否能夠接受這個落差。接受不了的話,買這雙鞋子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幸福感;確定可以調整好的話,完全可以買

我更傾向於不買,一來你有衝動消費的前科,二來這個價位對你來說確實是有些貴,再加上你的家庭本身並非優渥。

其實,怎麼說都是假的,多賺點錢,花的時候少點糾結才是真的。


因為克林斯曼,我賺1600的時候毫不猶豫的買過一雙640的銳步


現在賺的超過1萬6了但是絕捨不得買一雙6400的。。其實640的都很少超過。

有些東西,現在不買,就再也不會買了。
而且從描述上來看,完全有這個經濟能力。你賺來的錢可以用來討好爸媽舅舅男朋友,為什麼,不能討好一下自己呢?


推薦閱讀:

TAG:鞋靴 | 女性消費 | 消費觀 | 個人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