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日《自然》刊登戴宏傑教授在鋁電池上的工作?
原標題為:如何辯證地看待近日《自然》刊登戴宏傑教授在鋁電池上的工作?
註:題主修改了問題。原問題為:如何辯證地看待《自然》發表湖南大學魯兵安副教授的鋁離子電池工作?以下為回答。
工作本身非常牛逼。甚至可能逼死前幾年發了無數牛文的超級電容整個領域。
根據題主要求辯證地看待:把科研人員送出國學習,是個比購買美國國債有遠見得多的花美元方式。但是,像湖南大學宣稱「本校在Nature零的突破」,人民網標題誤導,根本不提主持工作的戴宏傑及斯坦福大學,把同等貢獻譯成「XXX等為第一作者」,這些掩耳盜鈴的宣傳方式,非常不可取。急功近利吃相難看搶credit的做法,與國家用外匯儲備換智力資源儲備的長遠戰略眼光,形成了鮮明對比。謝邀, @bismarck俾斯麥已經說了很多了,都同意,我再自己補充一點吧。
1、這個成品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Wh/kg,可以和鉛酸、鎳氫電池相比,然後功率密度高,有3000W/kg,可以達到超級電容的等級,同意它會衝擊超級電容的觀點,從賬面數據看,性能上幾乎已經超越了。
在壽命、安全性、柔性上這種電池也有突出的表現,向很多特種電池應用場合,比如柔性等方面,應該是會很有前途的。
不過這個數值比起現在的鋰離子電池的120-220Wh/kg的能量密度要差很多,如果單純從這一點考慮,這一代產品想能替代鋰離子電池,尤其是取代電動汽車用的電池等,還為時尚早(以後的升級產品另說)。
2、問題:該電池對比了使用了三種正極,石墨、熱解石墨和CVD泡沫石墨。經過對比他們發現石墨膨脹嚴重,熱解石墨穩定但是倍率不行,CVD泡沫石墨則倍率和穩定性兼固。但是CVD法製備的材料成本還是偏高,想大規模生產的話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說產業化的事略早了一點。不像現在很多電池材料生產的工藝,說的通俗點,那都是簡單粗暴的工藝...
使用的CVD泡沫石墨
3、這個電池就沒提過體積相關的參數。在我的概念中,像戴宏傑這樣的大科學家肯定不會不關注體積能量密度,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這種電池使用的泡沫石墨的密度比較低(估計很低),導致整個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很低。既然這個參數不好看,那就不要提了,皆大歡喜。4、挑了挑骨頭,但是人家的工作還是非常厲害的,魯教授和我基本是同齡人,做出了優秀的工作,向他們致敬。相信第一代的電池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假以時日,產業化有很大希望。
5、對排名評論不感興趣。
6、此外,私以為這玩意比起那些納米X,XX烯的東西實用化的前景強多了。
這幾天太忙,謝謝邀請。大概看了一眼文章,給一些初步的評價。
04/17 update
···································04/17 update 分割線···············································
看見樓下有些人又開始表現出一種「you can you up」的國足氣質。我就再把這個問題說得更清楚一些。這可能已經偏離了原帖的主旨,但是為了讓一些人弄明白什麼是嚴謹的科學精神,我再聒噪聒噪。
科學論文的評判與法律評判恰恰相反,首先必須「有罪推定」——即假設作者的新發現完全錯誤,挑完大骨頭再從雞蛋里挑小骨頭,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覆再反覆。接受一篇文章很簡單,幾個按鈕一按就搞定了,作者名利雙收(對於CNS),審稿人也省時省力。但是如果一篇本來就有嚴重錯誤的文章被這樣發表了,輕則誤導後來跟上的研究人員(空耗人家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重則會讓真正想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工業界遭受災難性的損失,讓研究者的信譽盡失,甚至影響這個領域的口碑(這些都是指"誠實的錯誤」,對於故意造假的,我就不羅嗦了)。你可以說我當時做實驗/審稿時沒有想到那一點,當然,寫文章的人和審稿人都不是上帝,很多問題也是後來才暴露出來的。但是作為審稿人,當然必須吹毛求疵,努力找出各種「潛在」還沒有被發現的毛病。知名度越高的期刊影響力越大(你發一個爛期刊當然沒有人知道);但如果一旦後來被發現當年被各種吹的一篇文章的數據/實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接著就是那個簡單的道理,站的越高摔得越慘(不過如果院士/職稱/獎什麼的都評上開始玩票了也就無所謂了)。Science/ Nature發表的錯誤文章多了去了,不要以為發在這裡就全是牛得不得了的成果,批評不得。
舉個例子說明。就是這個鋁電池,康奈爾大學的L Archer 2011年發表了一篇Chem. Commun., 2011, 47, 12610–12612 (以下簡稱CC), 題目就叫The rechargeable aluminum-ion battery,電解液用的就是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和AlCl3,和這篇nature一模一樣(這也是最流行的Al 離子電池電解液,所以用AlCl4, AlCl3什麼的在機理上一點也不新。插一句,對於下面評論區某人說這一篇文章「。。。Al3+本身作為一種脫嵌集團是很難實現的,人家巧妙地使用了一種離子液體使脫嵌集團變成了AlCl4-,這些idea很有啟發性。值得上nature。。」,這我就不評價了,請多看文獻再說話,評判也要評判到點子上。
話說回來,康奈爾的這篇CC雖然沒有發在Science上,但發表了以後被很多媒體報道,好像Nature還是Science也highlight了(對不起我記不清了)。一時間很多人關注。Archer組用的是Al做負極,V2O5做正極,後者也是一個層狀結構的材料,原理上和用層狀石墨是一個道理。(當然有人會說想到了不一定能做出來,是的,這一點我無法再反駁)。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後來當我參加MRS會議時,聽到一個叫Luke Leed的小夥子(一個學生!)的報告,報道了他對於這個工作的跟蹤結果。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個小夥子用令人信服的數據證明了,原來發表在CC上的那篇Al 離子文章基本是扯淡。反應並不是文章原來所聲稱的Al離子與正極的V2O5反應,而是和電池中的不鏽鋼片集流體(current collector)反應。換句話說,正極沒起什麼作用,是電池裡的另一塊不鏽鋼「墊片」像雷鋒同志一樣主動服務了。這個小伙說當他打開電池後,膈膜上全是各種金屬(還有枝晶),Al, Fe 和Cr (後兩者大家知道是不鏽鋼的成分)!而且他發現這個電池只能循環20圈,20圈以後就廢了。而康奈爾的文章報道了恰恰就是僅僅20圈。我可以想像他當時的心中有多少駝羊飛過。後來這篇文章發表在了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60 (6) A915-A917 (2013)上,他們還提出了以下不鏽鋼片參與的反應:(這個電池其實可以叫可以腐蝕不鏽鋼的「Al離子電池」)
當這個小夥子報告完畢後,大家議論紛紛。康納爾好像來了一個人勉強辯護了幾句,但也無傷大雅。大家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看一看,這就是被Science or Nature highlight過的工作。
這裡應該指出,雖然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JECS)是一個很好的期刊,上面有很多非常嚴謹並有價值的工作,但由於影響因子只有2.8,關注度則遠遠不夠。雖然這個期刊的影響因子比Journal of power source 都低(因為很多國人在上面發了巨多垃圾文章而且拚命引用),但JECS據稿了一般推薦發表到比它影響因子更高的Journal of power source上,真是諷刺。應該說,Leed的這篇文章在鋁電池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果,即用AlCl3/[EMIm]Cl電解液時,應該避免用任何不鏽鋼的部件。但是由於文章發在JECS上,到現在只被引了6次。而那篇扯淡的CC則被引了33次,也被戴教授的這篇nature引用了(as ref 5)。我不知道斯坦福組是否看了Leed的那篇文章,但是斯坦福的工作明顯主動避開了不鏽鋼。他們分別用glass carbon和Ni做current collector。(如果他們看了,確實應該引用一下)。
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一個現象,目前電池界報道的很多「突破性」成果,大部分後來會被發現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重複不出來。我們很善意地都認為這些都是「誠實」的錯誤而不是有意的造假(是嗎?)比如蘇格蘭的那位曾經灌了多少Li-air文章的教授,後來被發現這些基本都是錯的,不是電池反應而是電解液在分解。他親口說這些都是「誠實的錯誤」,但這些都是誠實的錯誤嗎?我很難相信,簡單的一個紅外實驗(本科生都完全可以做),就可以看到那一堆電解液的分解產物Li2CO3,LiOH,這樣的大教授和組裡那麼多人竟然從來沒有做過(還是主動忽略)?難道一直就是在順著自己以為的思路來解釋/理解數據,然後發一堆高IF的文章?當然這位教授現在名聲已經很不好了,他還能發nature chemistry之類,但現在大家看見他的文章都是「呵呵」,而不是「wow"了。
對於斯坦福這篇文章,後來的人肯定會跟上做徹底的研究,如果相同的結果重複不出來,或者發現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就不用我多說了,呵呵。我還是那句話,如果真發現這個體系能穩定循環,(不用7500次只要幾百次上千次就行),而且沒有Al枝晶的形成,解釋了為什麼沒有,那這確實是一個電池研究上的突破。如果不行,那大家就只能再一次呵呵了。沒有體積能量密度的數據或很低,(可以估計應該很低),那依然沒有產業上的應用價值。業界不會再來重蹈一次當年的鋰電巨頭——加拿大的moli公司慘遭破產收購的覆轍 (由於鋰枝晶造成的電池起火燃燒而被迫召回大量電池)。想知道這個案例的完整故事,理解一下在解決枝晶問題之前為什麼不能用鋰或其他金屬作負極,請戳第三代鋰電池——無負極電池的誕生,會對手機行業帶來哪些革新? - 哥淡定的回答
···································04/17 update 分割線 (以上完)···············································
1,首先那扎眼的全部四個打星號的第一二三四作是神馬意思?四個第一作者?這四個人貢獻都完全相同?這是一篇Nature,各種merit當然不必再說,周圍很多人都在議論這四個星號。不過作為國人大家都能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2,回到學術本身。這個7500圈的快速循環,給我的第一感覺很像超級電容而不是電池。不過電化學曲線看起來確實像電池。但文中給出的大部分都是第一圈的充放電曲線,只有幾個插入的圖顯示循環後的電壓VS時間圖。我如果是審稿人,一定要他們提供詳細的循環後的CV曲線,電壓VS容量等數據,來確認這是一個真正穩定的電池循環。
3,此電池的庫倫效率不好,而且奇怪的是有段時間充電容量比放電容量高。這表面可能存在明顯的副反應。但這一點文中似乎沒有作詳細的研究。4/17 update,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這個體系的電解液非常活潑,尤其是AlCl4-,甚至可以和不鏽鋼反應。副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特點、程度等直接關係到電池反應能不能進行,電池能不能用,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就像Li-Si,Li-air一樣,副反應可以完全kill掉電池反應。
4,有朋友已經提到,體積容量和體積能量密度都沒有測量。鑒於文中是用比較面積超大的泡沫石墨,體積能量密度肯定很低。這樣會嚴重妨礙實際應用。我們可以開一輛電池加重100kg的車(不就多載了一個胖子的體重嗎),但如果電池體積大一倍那可不行,車內外寸土寸金的空間能允許背一個大電池包嗎?。
5,這個電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還是很低,比起鋰電池差太遠(鋁太重了)。而且以犧牲性能為代價的如此快速充放電,真有那麼必要?上一次(09年)MIT Ceder的那篇關於磷酸鐵鋰的快速充放電的nature文章(巧的是那篇也用到是ultrafast)後來引起很大爭議,來來回回爭論了好久(被鋰電中最大牛的Goodenough批)。但大家公認是電池如此快速充放電在原理上可行,實際上一點也不可行。其他不說,安全隱患大大增加(也就是起火燃燒爆炸的幾率大大增加)。
6.這篇文章報道如此快速循環竟然沒有鋁的枝晶形成,確實很」神奇「。但是僅僅拿幾張SEM圖片來說事根本說服不了人。做過SEM的人都知道,那是多麼小的一坨區域,」聰明「的人當然可以有目的的挑選自己喜歡的區域。起碼作者應該參考其他研究枝晶的文章,充分研究並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如果這個體系真的沒有枝晶問題(我懷疑),那可是個巨巨大的突破。實際上,鋁、鎂等金屬的枝晶問題一點也不比鋰少多少,甚至更嚴重。一旦枝晶形成(快速充放電尤其容易),刺破隔膜,短路電池,那麼電池燃燒爆炸就是明擺著的事。
7. 大家可以注意到這篇文章幾乎審稿了一年,審稿人可能提出了很多問題。如果我是審稿人,這篇文章不應該出現在Nature上,Nature Comm足夠了。文章對一些很關鍵的問題語焉不詳,文章的最大賣點——快速充放電其實主要是為了吸引眼球發個文章,對於真正想作點東西出來的業界人士,還是pass 了吧懶得普及鋰離子電池的產業水平了,隨手截一張圖:量產的(還不是實驗室研發水平的哦)LG的高功率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100Wh/kg,功率密度6000W/kg。所以Nature這篇文章的introduction應該這樣寫:我們用某某方法製備得到一種新型的低能量密度低倍率的鋁電池,其能量密度為現有商業高功率鋰離子電池的40%現有商業高能量電池的15%,功率密度為現有高功率鋰離子電池的50%,工藝成本和材料成本為現電池成本的10000%,但是我的圖做的漂亮啊,請讓我發nature吧。
大概看了一遍,不是很了解鋁離子電池,獻醜了。
文章叫:An ultrafast rechargeable aluminium-ion battery
四個並列第一作者,魯排名第三,和湖南大學基本沒什麼關係。大老闆是戴宏傑,真大牛。他們開發了一種很不錯的碳材料做正極,這樣在不斷的充放電中雖然插入和脫出的離子是個頭很大的四氯化鋁陰離子,但是可以保持結構完整,造成了很高的循環穩定性。
同時,當把產品做成一個軟包,容量還有約70mA h作為初代產品已經很高了,以後可以改進的空間肯定還很大,說不定就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同時2V的電壓相對穩定的放電平台也非常可觀。
接著,這貨居然充放電能7500次,通常電池也就500-1000最多了啊,還有98%以上充進去的電能放出來。。。
有圖為證
同時他們還玩出了花。。。泡沫碳可摺疊,可以電鑽鑽啊鑽的沒傷害。(視頻為證)
總之,能上Nature的文章絕對是牛B。感覺超級電容器沒有做下去的必要了哭。
利益相關:我也非常想和S大利益相關,關不上啊TAT
各位學長檢索一下魯兵安的論文會發現這個項目之中魯兵安貢獻很大,這種新型鋁電池最關鍵的鎳合三維石墨烯電極就是根據他的論文原理做出來的......第一作者中其餘幾位都是台灣鋰電池鋁電池燃料電池領域研究者,這個課題組之前做過很多研究,似乎都不能實現快速高頻次反覆充放電,應該是引入魯兵安發現的鎳合三維石墨烯電極之後實現了快速高頻次反覆充電......,戴宏傑是這個團隊的領袖———團隊和團隊領秀真的很重要.......
我對這一領域完全沒有了解,我只是來說個很巧合的事情。
四月六號或是七號的時候我在圖書館的新書展櫃發現了一本書,叫《兄弟在清華和北航的日子》。書包括上冊戴宏傑在清華、下冊戴宏*在北航讀書期間,寫給家裡的家書。書是1/2十六開的開本,用的是仿手寫的字體,配有大量的手繪插圖。
戴宏傑當時的家書行文非常樸素真是,和父母的通信中講述了自己家中的許多故事,包括有一個受過刑事處分的哥哥,有個在婁底讀書的親弟弟(下冊的主人公),他在長沙一中就讀期間的舊事,有個卧病在床的奶奶,在北京的四姑四姑父和表姐表妹等等。書中還提到他本想修讀數學雙學位,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願。但後來學習了計算機雙學位,他非常喜歡,相見恨晚。
看的出他是一個很努力很陽光的人,愛打球、愛讀書、愛學習,常在信中和爸爸媽媽提到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想法(這一點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做不到了),常在思考如何有更多時間學習,如何協調學習和休閑、運動。他閑暇之餘還偶爾搞一點文學創作,但自知自己不是作家的料。生活也是非常勤儉節約,其中提到自己「第一次在清華理髮花了兩毛錢,很是心疼,以後還是回家讓媽媽理」。很關心家人和朋友,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抽出一天給家人朋友寫信。好友邀其到福建旅遊,估計費用150塊,他心想家裡不會因為錢不讓他去,但最終還是沒有去。
學霸也是普通人。他的一封家書中說到要準備一門考試,下一封就提到自己因為一些原因未能考,第三封就主動向父母承認是自己考《物理英語》與天津同學對答案作弊被抓了。也考過六十多分七十多分,也會上課聽不懂老師在扯什麼,也會吐槽老師爛,也會考前熬夜突擊。總而言之,很真實的一個人。
這本書約八九萬字,一晚上就讀完了。讀完後我就順手搜了一下這個人,沒想到就看到前一天他的實驗團隊做出了這個成果,看起來相當牛逼。
多麼有趣的巧合!
謝邀。前幾天看到這個話題特別的火,因為我人就在長沙,所以可能相關報道也比較多吧。
首先,我(曾經)是做鋰電池的,對這個所謂的「鋁電池」不是很懂,但從樓上幾位發來的參考文獻來看,大概弄明白了一些概念,多謝了。
然後,能夠在Nature上面發表的論文,工作肯定是很出色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剛認真看了一下文章標題,發現魯是第三作者,憑這個拿教授估計得殘念了。。。)
再來評論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完全實驗室的產物,也就是說,它現在離實際的商業化還有點遙遠。因為它使用了現階段還非常昂貴的材料--離子液體。(什麼是親水性、疏水性離子液體? - 化學)
離子液體作為電解質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現在鋰離子電池大家都說不安全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是因為現在使用的電解質還是碳酸酯作為溶劑,而有機溶劑大家都知道,熔沸點低、易燃,而且還不能跟空氣接觸(因為會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而產氣放熱,從而導致性能和安全上的問題)。但離子液體就是室溫下的熔融鹽,熔點沸點都非常高,也不存在易燃的問題,所以其作為電池的電解液溶劑非常安全。但話說回來,如果鋰電池使用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的溶劑,也會很安全。但為什麼現在還沒有人用?還是那句話,商業化的東西,跟成本密切相關。
還有就是負極材料,這篇文章里使用的是CVD泡沫石墨,上面的回答中已經有詳細說明了。我認為,這也還是一個成本問題。
當然,當然,隨著新材料的推廣和應用,離子液體和CVD泡沫石墨也不是說沒有可能得到應用,只是一切還需要時間。鋁電池是一個好東西,但我認為它要在近幾年內完全取代鋰電池還有點不現實。
占坑…話說湖南大學是我的本科母校啊~很驕傲…我個人看好鋁電池之於鈉電池,文章沒詳細看,等看完完整回答一發…現在看的情況,發這類文章,通訊作者最牛逼。4.12小修———————————————————閃亮的分割線——————————————————
前面的作者大都說了實用價值,那麼我這個還在實驗室的說說文章的科研價值,其實幾天前我就看到新聞報道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原文,這兩天稍微看了下,談一下自己淺薄的想法,權當拋磚引玉。
據我了解,Al-ion battery(簡稱AIB)最早是在CC上的The rechargeable aluminum-ion battery (The rechargeable aluminum-ion battery
-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RSC Publishing)),然後研究的人也不是很多,關注的人應該也少吧(此文章之前的AIB我看了下)。畢竟Na電池的興起和Mg電池的起步比Al離子電池要看上去容易出成果的多,不過這次之後,估計也會蜂擁而至了。
先來談談AIB的困難,從小處說,AIB的各種研究沒有平台,相應的配套設備應該來說也是很缺的,更別說用什麼電解液,隔膜,電極材料了,本文的電解液用的離子液體並不是創新,而是沿用的前文中的電解液(當然大家都說很貴了,不過作為科研是吧),其他的都是商業基本可以買到的材料,他的意義,個人覺得,比實驗室用複雜的這樣那樣的合成要靠譜的多,當然作為產業化還是有一定的路要走。
這篇文章牛么?你說發了nature牛不牛呢,在我看來,這是篇非常非常漂亮的工作,但是有多革命性,夠不夠刊發在Nature,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他的通訊作者,不過簡單說下這篇文章的亮點。這篇文章的發表解決了Al離子電池在研究中的很多尷尬的地方,對比一下我手頭現有的幾篇文獻性能
(1)The rechargeable aluminum-ion battery (CC)
(2)Chloroaluminate-Doped Conducting Polymers as Positive Electrodes
in Rechargeable Aluminum Batteries(JPCC)
(3)Nature
大體應該能夠看出來高下了吧,無論放電電壓平台(穩定在2V左右),循環次數(7500),電極材料穩定性方面(高倍率下幾乎沒有衰減,一般測試循環的穩定),相對廉價的材料(C的各種變種),幾乎都是質的提升。同時,針對說到的能量密度的問題,我想解釋一下,這裡的鋁離子電池實際上還是一種半電池,並不是全電池這點,討論能量密度的意義感覺不太大。畢竟,半電池的電壓窗口測試不會太大,討論這個還是要等到全電池做出來比較有意義,所以從科學研究的意義上來講,這篇文章的厲害程度是躍進式的。其次,文章中找到了這樣一種很牛的材料,應該也是做了一些努力地不是亂試,個人覺得是在結構上進行分析之後覺得可行,該材料的晶須的開放框架結構形成了一種所謂的「3D structure」,使AlCl4-能夠很好很快的在其中穿梭。整篇文章從鋰電池研究的角度上來說也是亮點紛呈啊,首先,軟包吧基本是柔性的,然後高倍率放電,其內部結構是一種3D結構,各方面的性能放在鋰電池中都是可以衝擊Nature子刊的文章,更何況是全新的AIB,當然如果能找到和這種石墨泡沫相符合的正極材料,我覺得Nature左右也不為過啊,當然,找到一種合適的正極材料也是鋰電池正極材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生產的角度上來講,這文章的意義並不是那麼大,離子液體有多貴,離生產有多遠看看其他答案就知道了;這種CVD泡沫石墨成本好像是很高的,還不如這幾年等化學法製備石墨烯成熟,不過可以預見馬上就有石墨烯,碳管,碳類材料+金屬氧化物的鋁離子電池了。
從安全實用的角度上來講,鋁和鋰,大家想想也就知道了,我個人覺得安全這塊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另一個大問題,如果真的能夠突破,還是十分可觀的。
既然是都評價了作者我也稍微提兩句,嚴謹的看,這篇文章和魯教授的關係,真比不上新聞報道的作用大。
Contributions
ContributionsM.-C.L., M.G., B.L. and Y.W.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M.-C.L. and H.D. conceived the idea for the project. B.L. prepared the graphitic foam. M.-C.L., M.G., B.L., Y.W., D.-Y.W., M.A. and M. Guan performed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M.-C.L., C.C. and J.Y conducted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M.-C.L., M.G., B.L. and Y.W. performed ex situ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M.G., M.-C.L., B.L. and Y.W. perform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M.-C.L., M.G., B.L., Y.W., D.-Y.W., M.A., B.-J.H. and H.D. discussed the results, analysed the data and drafted the manuscript.
可以看到,魯老師的排位是第一作者中第三,且掛的單位也是斯坦福第一,湖大第二,但是有很多人說魯老師沒有貢獻,說實話,這篇文章之所以有這麼好的性能,真心是因為找到了這樣的一種泡沫石墨,你說這個貢獻大不大,除了點子之外,魯教授的貢獻貫穿了整篇文章。不過,這篇文章最早是湖南大學的新聞編輯放出來的,由於某些關係,我還是打過一些交道的。這一類大概就是所謂的X隊友吧,我真不信這個編輯是懂這篇文章的亮點的,這篇文章現在的輿論影響不僅對魯老師不利,反而還有成為黑點的趨勢,而且總有預感一定會被坑(好像被證實了,我是不是要匿名。。。),我也不相信這是魯老師的本意,也許是母校宣揚心太心切了,反而有點弄巧成拙了吧,至少我們這邊實驗室的博士發science的時候,也沒見學校這麼大動靜。我一個朋友說,這文章如果在國內,應該最多是子刊吧,細細想一想,也許值得深思(僅代表個人觀點)。
綜上,從文章的角度上講,這是一篇十分漂亮的工作,但從報道的角度上講,這篇報道卻也是國內新聞許多科技報道不懂裝懂,天天想搞大新聞的典型。
利益相關:鋰電池研究新手,湖南大學校友。
是時候拿石墨烯氣溶膠出來follow一下了
作為一名湖大待了五年的學姐,我略鄙視那種高調地用這個事情刷頻朋友圈的同學們。
我們都知道個體不能代表整體,叫獸科研成果再高是他的榮譽,他的能力的體現~這與整天熬夜,沉迷網路遊戲,上課遲到的你有什麼關係? 用這樣一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心理來在外人面前洋洋得意是很膚淺無知的。叫獸榮譽再高,叫獸再功成名就,那也是他一個人的東西。而你,如果不去默默努力,永遠只不過是那個無所事事的屌絲~
Nature原文中對各位作者的貢獻描述的很清楚,其中原始idea來自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國內報道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事實。
M.-C.L., M.G., B.L. and Y.W.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M.-C.L. and H.D. conceived the idea for the project. B.L. prepared the graphitic foam. M.-C.L., M.G., B.L., Y.W., D.-Y.W., M.A. and M. Guan performed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M.-C.L., C.C. and J.Y conducted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M.-C.L., M.G., B.L. and Y.W. performed ex situ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M.G., M.-C.L., B.L. and Y.W. perform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M.-C.L., M.G., B.L., Y.W., D.-Y.W., M.A., B.-J.H. and H.D. discussed the results, analysed the data and drafted the manuscript.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340.html大家爭名奪利的,真饑渴。
這篇文章綜合來說就是組合了幾個已有的idea,經過自己優化之後做出的一個成果,其他答案也有了一些對內容的解讀。看了一些答案實在忍不住上來說說自己對其他答案的一些想法。
首先,拿別人連prototype cell都算不上的電池來跟已經經過無數優化的商業化的電池來比較...這有可比性嗎?讓現在的實驗室做電池,真的有幾個能做的最後性能比工廠里出來的好?我在實驗室,我就做不出來,當然也有可能是自己蠢...這也是學術界和工業界作用的差別。當然學術不能完全脫離實用化方向的思考,但是這更多的應該是工業界來做的工作,檢驗工業化的可能性,做各種優化來提高性能,這也是工業界所擅長的東西。而學術界擅長的呢?開發新的idea,討論可能的機理等等,從這個方向看這篇文章是成功的,有值得思考和借鑒之處。當然,應該,或者說值得發在什麼期刊上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還有一點,誰又能保證這個東西百分之百就沒有實際應用的可能?需要電池的不僅僅是electronics和EV。最近參加的一個會議上的一個presentation對我有很大的觸動,presenter是NASA的。他們需要的電池是宇航服,和類似東西的power supply,而市面上的商業化電池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種情況下的要求就是能量密度越高越好,一次充電之後能保證越長的操作時間越好,而循環次數只要個200次就夠了。循環次數,價格,倍率這些在EV等應用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裡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當然,這篇文章的電池肯定也不適合這種應用,但是,同理,也不能排除這種電池在某個特定情況下有非常好的效果。
至於各種媒體的吹噓報道,在鋰電這個領域還少么?
謝邀。聽說幾天了,也看了看文章的摘要部分。想要表達幾個層面的觀點。長話短說,勿噴。
首先,關於這個湖南大學副教授在nature上一作第三的問題,這個肯定和湖大沒有啥關係。個人覺得這個人也就是出國做訪問遇到個牛逼的老闆有不錯的idea他在實施的過程中做了部分工作,可能跟創新性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我就覺得他是蹭了篇nature的感覺。
再說關於這個研究的問題。能發表在nature上的主要因素應該還是創新性吧,之前相關的研究比較少報道得也少些。鋁離子體積大但攜帶的電荷數多,所以能解決傳輸速率的話對於快速充電肯定是有很高的促進。因為沒有詳細看文章關於這一塊兒不是很清楚。
再說文章提到的壽命延長之類的話,現在電池研究好像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確定電池到什麼標準算是壽命的終止(比如說沖放電的能量比,或者充電後續航時間等等),所以連這個標準都不確定再來談壽命延長了多少多少不是有點扯嗎。
就我個人而言對這個新的研究方向還是挺有興趣。靜觀後續發展情況。
謝邀。
先謝邀
其實樓上 @bismarck俾斯麥講的已經很清楚了。。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對鋰電的威脅不大,能量密度,體積密度都還需要改進;根據本人之前做超級電容的經驗,體積密度肯定是以後發展的障礙;畢竟儲能器件的尺寸不能太大,太大的話,使用範圍就大大折扣了。。
但是必須肯定的是,Nature上發文章,確實很NB了,因為都是過來人,都知道國人在頂級發文章必須要貨真價實的研究,而且足夠新穎,真是不能在盛讚。。
他這東西被鈦酸鋰電池完爆
量產鈦酸鋰水平
70wh/kg
放電倍率10C
100%循環壽命 25000
工作溫度低至-30度
只要看看原文就知道了,這篇文章有4個共同第一作者,魯排在其中的第三,另外,魯的單位寫了兩個,第一個是斯坦福大學,第二個才是湖南大學物理學院,而且,斯坦福大學是排第一位的,湖南大學排第二,可以說明魯其實首先是斯坦福的研究人員,然後估計是在湖南大學掛了個兼職教授之類的。
這種學術文章,第一作者是幹活的,通訊作者才是真正的idea的貢獻者,看看通訊作者是誰吧,斯坦福大學教授Hongjie Da。此外,真正的第一作者,也是個斯坦福的
這下子就都明白了,這個技術,跟湖南大學不敢說沒關係,但關係不大,只不過是湖南大學請的一個斯坦福的兼職教授在這篇文章里有了些貢獻而已。這個技術要真受到世界矚目,也會歸功於斯坦福大學,而不是魯,因為通訊作者是斯坦福的。即便去拿諾貝爾,也是斯坦福的Hongjie Da去拿。
不過還好,這個通訊作者,似乎也是個華人教授
「1985年出生的魯兵安,2012年博士畢業後到湖南大學工作,現為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2014年5月,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支持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課題組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訪問。」
這是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網頁上的介紹(魯兵安副教授在《Nature》發文實現我校零的突破),而人民網和其他媒體的新聞略去了魯兵安赴美訪問這部分內容。
現在明白了,魯本人確實是湖南大學的副教授,只是這個研究成果是他在斯坦福戴宏傑處訪問交流時出的。而新聞大概是湖南大學推出的,原因嘛,「這標誌著我校在《Nature》發文實現零的突破。 」
魯兵安,1985年出生,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學國家基地班,保送本校碩博連讀,導師謝二慶。2012年博士畢業後到湖南大學工作。
謝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正文的最下面,寫著these authorship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所以魯兵安老師肯定是做了一定貢獻的,但是想法的提出,實驗的設計,實驗的完成,以及論文的撰寫我覺得大多數應該是Meng-Chang Lin弄的,和湖南大學毛關係都沒有。國內現在是對nature、science崇拜過頭了,但是想想也能理解,一篇nature、science可以引來大量的經費,可以增加提升職稱的砝碼,可以增強學校的影響力。宣傳部門不這麼弄我覺得不是個好的宣傳部門。
這篇文章的出現可能又會帶動一個新的領域發展。就像之前的太陽能電池,什麼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雜化太陽能電池等等,本來各自都研究的挺火熱的,但是效率提高很慢,突然鈣鈦礦電池出現了,效率蹭蹭的往上頂,不到幾年的功夫突破了15%,很多老師都不得不換方向。希望各位同志們能把握好機遇吧。電池這麼多年,研究的挺火熱的,但是突破性進展還是太少太少,很多東西都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什麼時候能商業化一個牛逼的電池,任重道遠啊。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