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互聯網學術?

越專業越孤獨,約會、會議、郵件,這些傳統的學術交流方式仍是主流,但現在已經有使用論壇、聊天軟體進行一定規模學術交流的實證,規模不穩定卻帶來一些積極新氣象,希望對新學術研討方式感興趣的學術圈人士能介紹些朋友一起探討


互聯網從一出現就成為學術交流的重要手段。電子郵件、新聞組、即時通訊、視頻會議、博客,一直都被用來討論問題、發布通知、組織會議、交流業界動態。
題主似乎將以上手段稱為「傳統的學術交流方式」,希望大家討論「論壇」「群聊」「社交網路」這樣的「新學術研討方式」。(這裡的「群聊」不包括課題組或合作者之間的即時通訊。)
我以為,與其說是「互聯網學術」,不如說是「論壇學術」。

先說我眼中的現狀:
除了數學等少數領域,「論壇」「群聊」「社交網路」沒有參與學術交流。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出許多「學術網站」來反駁我。但很不好意思,包括 Physics Forum,Math.StackExchange,ResearchGate,小木蟲等,都只是「學習網站」、「學者社交網站」或「學者個人展示網站」,不是「學術網站」
以論壇討論形式,切實產生一定數量嚴肅學術成果的,我只見過 MathOverflow。

學術界的交流需求包括:
發布通知:包括會議、徵稿、招聘通知。這已經有新聞組或機構主頁來滿足了。
了解動態:這有期刊、博客、新聞組、論壇、各大新聞媒體、及學者間奔走相告來完成。
自我展示:這可以通過博客、社交網站、ResearchGate 這樣的 personal profile 服務來實現。
發布成果:這暫時還必需通過期刊和會議,而互聯網在這方面的貢獻,包括預印本網站、電子期刊和在線會議。就算 MathOverflow 上的結果,也必須寫成論文,才能算是正式發布。
務實高效,能產生成果的學術討論:這也許是題主希望「論壇」可以參與的部分。
但是目前論壇、BBS、聊天室或問答網站中的討論,主要是學生交流學習,或者學者科普教學,有時會有人發布自己的「成果」,但基本沒有半點學術性可言。

我認為,除數學等少數領域之外,「論壇學術」不存在。

其中一部分原因我已經在「類似 MathOverflow 的問答社區如果應用在物理學領域能獲得成功嗎?」一題中做了闡述,包括:沒有形成「良定義」這一討論共識,不成熟的想法因 credit 的原因不適合提前發布。因此大多數的學科中,學術討論需要討論各方的研究方向高度相關,且沒有利益上的競爭關係。最後,就只能是課題組內部,或合作者之間的討論。

而現在許多人所推崇的「論壇學術」,其主題多為已經成熟的教學內容,內行對外行的解釋普及,最新發布的學術成果的討論(其實仍多為解釋普及)。這裡並不涉及任何正在進行時的「學術前沿」。而就算這樣的討論內容,也因為參與者基礎參差不齊以及「良定義」的問題,造成討論效率非常低下。

我設想中,論壇學術的實現,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 非贏利,非民間。必須有科研機構、高校、上層公司、甚至政府的支持。
  • 准入條件。學歷,學術資歷,論壇活動歷史等,都應作為進入討論的考核標準。
  • 極端嚴厲的論壇規則。以學術論文的要求對待每一句話,句句有文獻可以查證。
  • 盡量去除社交因素。人只作為內容的作者出現,沒有「關注」人的功能。

==

最後,實現論壇學術的,我只見過 MathOverflow(當然,我不把 polymath 這樣的合作博客當作論壇……)。我認為這不是巧合。數學成果的發布周期很長,不可能通過期刊及時發布最新成果。這導致數學家們轉向 preprint 網站和 MathOverflow。preprint 使得成果可以在發表前被同行看到,MathOverflow 則集中了研究性問題。數學成果以 idea 為準,在論壇上的解答也有 credit,因此無需擔心被競爭者搶走

MathOverflow 上不歡迎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哪怕是碩士生的作業題。如果一個問題是教材上有的,或者作為一個研究生,應該可以自己從文獻中找到的,那麼問到 MathOverflow 上就會被摺疊,甚至封號。這個極端嚴厲的論壇規則保證了討論的高效。
我現在在 MathOverflow 上只問過 8 個問題,多是自己找了很久的文獻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者自己寫完一個論文後,把最後的 open question 問到 MathOverflow 上。目前為止只有一個問題得到了完整解答,這個解答使我可以大膽的在自己的論文中把一個命題宣布為猜想。有兩個問題有 partial answer,解答者介紹了目前的研究動態,但問題本身仍然是 open 的。
MathOverflow 上有許多大神,我也想關注他們,但是除了手動查看他們的主頁,我並沒有找到什麼方式讓 MathOverflow 推送他們的動態(有這功能嗎?)。我的提問有人贊,我也並不知道是誰贊的。但是因為去除了社交因素,大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使得我這樣不活躍的用戶的提問也能被大神注意到。
至於 MathOverflow 產生的學術成果,我就不說那些神題神答了。就我自己這邊,我手上有兩個課題來自 MathOverflow。我隔壁辦公室一哥們的最近兩個成果都是為了解答 MathOverflow 上的問題。


做科學研究的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學術交流?這本身就有很多個層次的需求。不同層次的交流需求適合的形式不一樣。我個人覺得目前學術交流利用互聯網技術既不過多也不過少。有些疑問其實是不了解我們做研究的到底交流什麼,為什麼交流才產生的。如果有互聯網行業的朋友對這個感興趣,我當然十分歡迎和支持他們開發有助於學術交流的產品,但肯定不會是聊天室、BBS這種形式。應該先去認識現有的學術交流形式具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具有這些特點。

正式的學術交流包括發表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

發表論文時主要的學術交流是作者與審稿人之間發生的。按道理作者是不知道審稿人是誰的,審稿人也必須裝作不知道作者是誰(很多時候並沒有雙盲,我暫時還不知道歷史緣由但目前確實是這樣),完全就稿件中的問題進行交流。這種交流:1) 主題非常特定,例如文章中使用的某個研究方法的問題,數據的interpretation問題,討論中涉及到的引用問題,結論的強弱性等等。我現在講的都太籠統,事實上,無法不分專業去講。實驗物理最經常被提到的就會是樣品的選擇與製備過程,測量的方法問題,數據的重複性、誤差、置信度問題等非常細節的問題。2) 討論的範圍非常窄,不會問超出本工作數據所能說明的事情,不會問超出本工作目的的事,總之跟文章內容無關的事不會多聊;3) 有一定的準備時間和發言順序:作者認真地準備稿件後,才投稿。審稿人認真(或者說必顯得如此)閱讀稿件之後,分開大問題(major)和小問題(minor),逐條提出疑問或者意見,然後作者把意見全部看完之後,再逐條說明或者修改。有時還會來兩輪。如果被拒稿作者不服,還需要準備一個有理由的argument,這些理由都不會涉及到人,完全是就專業上的問題繼續分析和說明。如果文章發表之後,其他同行讀者再有疑問,也會以comment的形式發表,作者有時會以response的形式發表簡短回復。由於上述的特點,這個過程的學術交流是比較慢但非常有效的交流,因此是學術界普遍重視的一種交流形式。(當然發表文章還有其他更加主要的目的,這裡只就其學術交流上的意義來介紹。)

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隨著學科細分,隔行如隔山現象太嚴重,一個研究方向,比較有點水平能審稿的也就那幾個,但小白投搞一堆(假如還算比較熱門的方向的話),審稿負擔重;第二就是目前這個流程太慢。但是這兩個問題不是互聯網技術所能解決的。為了保證期刊質量,審稿人群體不能變水,而這個流程的時間主要還是花在人的高級腦力勞動上,計算機代替不了。對於論文發表流程 來說,計算機和互聯網無非發揮了他們最基本的功能:無紙化和代替了郵寄。

參加學術會議的時候的交流,跟發表論文有類似的特點,我再重複一次:1)主題非常特定;2)討論的範圍非常窄;3)有一定的準備時間和發言順序。具體就是演講者根據會議給出的時間限制準備演講內容。演講的內容和發表文章是類似的,必須是一個story,有問題的提出、分析、設計、結果和結論等,但是形式比較自由。所以演講者也是要認真準備的,還要口頭練習。正式會議演講後,有專門的提問時間讓讀者提問,跟審稿一樣,但同樣的,比較自由,可以稍微問寬一點,甚至可以稍微問點別的。但是發言有順序。主持人要派mic和收mic,往往先問後答,追問也不宜太多,因為時間有限。

學術會議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可以見到真人,在會下可以自由搭訕。在這個裡面發生的事情就五花八門了,想考博的學生趁機套瓷,年輕研究者主動自我介紹增加曝光度等,不同PI之間閑聊,學生怎麼不靠譜,funding agency怎麼不靠譜,誰誰誰工作調動等八卦。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哪怕是連這些非正式的交流,在一個學術會議的形式之內,它的時間也是被集中了的,即只能在會下聚餐之類的時間才能進行。在你和對方嚴肅討論到一半的時候,不會有第三個人突然說「喂老劉好久不見啊最近搞這個了?以前的不搞了?最近陞官了酒量變好了吧什麼時候過來這邊啊……」還有,這樣的人與人群體直接見面social的場合,在禮節上也才方便上述的這些各種套瓷。如果轉到互聯網上,你就失去了這樣的環境,想做同樣的事情反而顯得突wu。你加哈佛教授的facebook,瀏覽了他前段時間去夏威夷開會時海灘露點照之後,點贊好評,然後順勢帶入你的自我介紹和意願嗎?

以上是兩種學術界最主要的正式學術交流形式的特點分析。總之它們的「死板」不是沒有道理的,而是有效交流的重要保證。正是因為我們需要討論的是比較複雜和嚴謹的話題,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是無法有效交流的,所以才需要如此按部就班,目的是讓交流雙方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和反駁。

聊天能交流出東西來的,僅限於兩人是非常窄的同行,而且很熟,大部分事情已經不言而喻。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還很常見,但仍然不具有普遍意義。而且假如是這樣的交流,它自然而然地就會利用大眾的互聯網交流手段,QQ微信什麼的並不成問題。我經常在手機上跟朋友討論物理問題。

以上是學術界內的學術交流。假如我們放寬一點限制,那麼一個學者它很可能還會跟學術界之外的人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也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正式的形式就是講座。根據受眾層次不同講座內容當然也不同了,例如,哪怕是去高校做講座,還要區分是給全校學生做呢還是給某一個學院的做,前者假設受眾有高中水平,後者可以假設受眾有本科水平。現在,廣州還會有一些公開給市民做的學術講座。講座也有形式上的特點,跟前面講的很類似,無非就是有一定的準備時間,發言按順序來的。先演講,再答問,時間都有限,範圍都針對演講的內容。

我所知道的論壇、聊天室之類,當然有很多從表面上看確實聚集了很多同行,交流活動也很熱烈。但他們交流的深度怎樣?有效性怎樣?收穫怎樣?職業的科研工作者,對本研究領域的認識水平高到能夠獨當一面的人,工作都會非常忙。他們也會十分清楚什麼樣的交流才有效,主要時間會花在這些交流上面(即寫paper和參加會議)。聊天室和論壇往往充斥著的是研究生,水平參次不次,誤區一大堆,以訛傳訛,只能說是自娛自樂。

我看到過一個例外,那就是LinkedIn上的美國流變學會群組。LinkedIn網站的用戶群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礎,一些圈內真正有地位的人在使用LinkedIn而且會定期瀏覽。這個流變學會的群組就有幾個目前還活躍的流變學家。而且裡面的人問的問題有質量,確實是流變學研究中以往沒有遇到過,又足夠典型的問題。說明問的人本身考慮過,什麼問題拿到什麼地方問比較有望獲得有效的回應,而不是像國內一些論壇的小白那樣亂貼亂求助。這樣一來,這個群組的討論就非常有效,但並不火熱。按照常理,流變學的討論有什麼可那麼火熱的?又不是百度貼吧。

我不知道拿哪個網站去比較合適,亂選幾個吧。比如ResearchGate,現在好像好一點,但是長期以來上面全是亞非拉國家的小白用戶,裡面的討論也都是小白水平。而且我不知道ResearchGate是不是有一些流氓手段,很多人自己並不清楚,在RG上就有帳號和頁面了。我還使用過很多社交化的網站,有很多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這的確是個泡沫。

至於怎麼在互聯網上實現具有正式學術交流的以上特點,能滿足正式學術交流真正目的的網站或者工具,那就是互聯網行業的人擅長的事情了,前端什麼的,我不清楚。


我們實驗室有qq群,大家會交流一些關於最新paper的看法,其中有五個博導和一個院士,這算不算互聯網學術啊?如果算的話,我們實驗室的互聯網學術已經進行了十年以上了。
認真一點說,MOOC和眾包成熟以後,可能會有一些在互聯網的學術活動。但是我實在不知道能給學術活動賦予什麼新的內涵,在線雜誌加速paper發表?互聯網讓研討會可以更頻繁舉行?說實話,真正前沿的學術,一個方向就那麼幾個人,都互相知道郵箱和號碼,互聯網很難改變什麼。


  • 高校 / 研究所 支持,非盈利
  • 准入門檻,至少像國際會議一樣有人把關
  • 除了數學,概念級別的交流都無法進行,否則有 idea 歸屬的問題

因此說真的,除了mathoverflow,我怎麼從來沒有看到「使用論壇、聊天軟體進行一定規模學術交流的實證,規模不穩定卻帶來一些積極新氣象」呢?題主舉個栗子先?


此外題主說到「越專業越孤獨」,這要分兩種情況:

  1. 你的專業本來就不需要和其它專業交流;
  2. 你想往交叉學科方向走,但是在現實中的圈子還不夠好。

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不需要論壇和聊天室。


在下題主,這個想法有十年了,要不是看到一位知乎元老的一段話,也不會想到放上來與人交流,提問的時候也只邀了那個元老,結果拔出蘿蔔帶出泥,關注度竟然高起來,估計匿名的大多是元老,匿名越多此題對在下越有參考價值,畢竟都是專業人士,謝答
在下廢話多些沒有選擇評論一一回應,見諒
先應要求舉出自己目前覺得最有力的所謂實證見笑吧
在下去年無聊偶然在qq上搜到一個群 思想家公社 18616395,名字和大多數名不副實的qq群一樣看著有點扯,當時加了一堆群,算是定期考察,過段時間還會退的。進群要寫專業,在下隨便填了個基因遺傳。剛進去就十分火爆,中英結合一陣陣的刷,內容根本看不懂,但是能感覺到提問回答熱情洋溢的氛圍。由於看不到扯淡和水分,態度都很謙和,貌似很團結,可是看不懂,讓我有種進了傳銷組織的感覺,要不是好不容易發現一個很基礎的詞「弱作用」,外加不斷有求下載文獻互傳的(這嚴格意義上算侵權是吧),我真的會以為是進了啥院了。這才仔細看群資料——量子化學、分子模擬、計算化學,雖然是外行但這幾個專業名稱也不能算過於陌生,為啥一點看不懂,只好耐心從字裡行間里找能懂的信息,同時查各成員的qq資料,才發現這幫人沒一個是閑扯的,基本全是第一線實操的科研人員,包括不少海外的。交流的都是實際遇到的技術問題,我能看懂就怪了。接下來研究群主,逛了博客思想家公社的門口,了解了其私生女Multiwfn_百度百科,還考察了他們常去的小木蟲論壇 - 學術科研第一站,這裡請看到不喜內容者無視群主大人的網路個人信息和興趣愛好咳咳……我推算的是ta不到30,非常欽佩其個人簽名: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若為科研故,二者皆可拋!
真是的,要什麼三次元。只要有二次元就足夠了


然後我就潛伏下來了,無聊的時候看看他們聊的天書,竟然也學了一點點點基礎知識,當然大部分時候還是各種看不懂。可是仍然會莫名被那種分享合作的氛圍感動,不論是40+的副教授還是剛入門的小碩士,提問大多能得到回應,包括非化學專業內的硬軟體技術問題(不少搞量化的不精通電腦甚至本身就是轉向到量化的新手),其中相當數量的問題是群主解答的,沒廢話不客套,這年頭和諧得如同傳銷組織的非傳銷組織到哪找啊?正好去年的諾獎是他們這個方向的,群里當時為此稍微興奮了一下,不久又恢復到打雞血工作狀態。也會討論發文、職稱甚至私人生活,但都很技術層面,並沒有一些高校及學術機關瀰漫出的那種社會氣息。上個月有天晚上看到群主和幾個成員相約帝都聚會作非正式學術研討,就插了嘴,想從組織架構的角度幫幫腔,建議用語音視頻開小會什麼的,
其實我和群主偶爾聊聊的大部分內容也只是ACG…… 接著就套出過去的老黃曆來了。原來他們前後混過幾個論壇,有的掛了有的萎了,也有像主流量化軟體Gaussian的一些論壇還能混,當然互動不夠緊密。群主用思想家公社這樣的大名頭野心肯定不僅限於帶動華人量化圈,不過心態上似乎已經是穩紮穩打不緊不慢了
顯然,像群主那樣腎上腺素偏高有理想願意服務大眾還組團服務大眾的畢竟少數,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堅持照顧伸手黨並感化之傳染之,確切的說大多數人都是伸手黨。而這種小眾化個性化的一方凈土在很多線上線下的各類團體中都出現過,由若干核心人物支撐,群體高度同質化,封閉或半封閉,在規模擴大和不斷開放中,低成本高收益的元素對衝進來,淡化核心掌控力,最終組織結構渙散
學術研究尤其是偏理論的學術,是整體社會產業鏈中最上游的部分,高成本長周期,要走到下游末端效益變現需要不知多少個環節。有人說最大的風投是政治,可是政治投資見效再怎麼樣都在百年之內,人類探索發現卻是歷朝歷代連續無限投入卻無法計算產出的活動,發展至今,養活學術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依靠官方和第三方,外加富三代自己跳火坑,各種獎金只能算鼓勵壓根彌補不了投入缺口。即便是接近下游的產業技術發明創新,也是高危風投,馬克·吐溫就因為老玩這個從文壇暴發戶變得一貧如洗。如果討論的是學術產業化,九成要給噴死
各種產業的互聯網化像殭屍病毒一樣蔓延,過不了多久連加油都能用餘額寶,可我不認為互聯網業會為專業人士開發出適合特定使用的工具和方式,因為無利可圖。好在搞學術的最不缺的就是創造力,將學術互聯網化的最佳人選仍然是精通學術的人士
由於和互聯網的親緣關係密切,IT技術交流是互聯網化最充分的專業,大多基礎性的工作都是個人獨立或者開源合作完成的,接下來才是商業化,從上游到下游末端至始至終都是互聯網化的。所以如今的IT技術前沿幾乎和學校或學術機關沒有太大關聯,很少聽說搞IT的讀博士,碩士也不如思科認證。IT專業的門檻基本只有技術門檻和軟硬體成本,知識的流動性良好,自學成才的可能性很高,分享合作的氛圍較濃。但是技術門檻其實是最高的門檻,高手的圈子仍舊是星星點點很難明朗化的,越透明,低端人士參與越多,質量越不穩定,所以除了已經商業化的互聯網研發會大家一起坐下來談以外,在線合作還是很窄很小的,只不過整個場很大而且還在越來越大,低概率也變得越來越頻繁。要是往上游一點就不樂觀了,打代碼做軟體靠硬功夫,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來的東西天壤之別,如果本身的點子好,用戶會提建議協助改進,開源的話可以眾人一起上,這個離商業化有點遠,但仍然可以一定程度互聯網化。更往上游就是開發演算法,玩數學的活,這已經很接近偏理論學術的世界了,大多數經典演算法誕生於計算機之前,想想那時候是怎麼整出來的,有幾個人會對那玩意感興趣,就算是貴婦人沙龍也更歡迎拉小提琴和唱歌念詩的,最多來個物理小實驗樂呵樂呵,設計演算法乃至公理體系,除了連同各種亂七八糟的猜想一起寫下來存圖書館等著被人發現就沒啥更好的出路了,一年也就和那幾個同道通信幾次,一輩子能不能約個會都不知道
的確現代人比過去奢侈,跳火坑的多了,通訊方式也發達,但是基礎學術理論的進步速度不見得和衣食住行性一樣明顯增速。一百個人的時候,有一個傢伙在海邊發獃,一萬個人的時候,還是只有一個在海邊發獃,或許一百萬個人了,能增加到兩個?基數、密度、流動性與目標數正相關很弱,有點像電子云分布,有點像古羅馬競技場,最熱鬧的在中間,數量變化大,最冷僻的在外圍,位置高距離遠,沒興趣看競技,卻喜歡看外面,坐這種位置的奇葩能有幾個?還得排除那些雙雙對對搞走私的
理論上互聯網就是起到超距、穿越、扁平化、長尾這些作用的,最適合零星分布的同質信息聚合,實際上學術圈也的確用到互聯網來提高效率增加集合,但是學術也有競爭,各團隊都是來搶生意的,所以不能指望開頭就設計出高校和學術機關承認的網路學術機構,如果出現新生事物,必然是和傳統搶飯吃的優勝劣汰模式,逐漸進化成強勢集團。並且學術互聯網化和互聯網學術應該是不同的。正如金融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金融的差異,前者是金融業願意接受的,後者則是令金融業緊張的,因為後者是互聯網佔據主動,直接接觸客戶掌控市場繼而掌握定價權,直至顛覆傳統金融結構。學術界的情況比金融業複雜得多,不是行業,沒有服務對象或客戶群,利害關係上要討好的是學術評價鏈條上的權威、會議、期刊、學術機關等等,出資方參考評價方的意見分配社會資源,所以如果真的要出現互聯網學術,必然首先是評價方互聯網化,這才是學術運營的命門
好在公開化的評價方只對公眾負責,一般都很願意接受反饋意見擴大影響力,但是對評價方的評價又是一個問題,長久以來是以圈內口碑為主的,難不成讓水軍灌水點贊?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怎麼設計公信力還得看各個學術圈自身的考量。學術圈不是一個圈而是N個圈,各個圈的情況不盡相同。大部分容易實證見效的圈會很容易和互聯網結合,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學科信息模擬化變得酷似IT技術,評價鏈條也容易像IT模式靠攏。一些不那麼功利的就很難有什麼變化,所以不看好互聯網很正常。另外,類似科展觀的內刊什麼的皇糧系……不說了
出資方,參考維基那種只收個人捐款的V587,或許學術研究通過互聯網公開透明化,能有更多形式的資金來源。要做好門檻和柵欄,否則很容易烏煙瘴氣水漫金山,錢是好東西,也是壞東西。所以最靠譜的還是富三代自跳火坑,只對自己負責不坑人不害人,搞得出來搞,搞不出來犧牲
人力資源,如果有了解刊物工作,應該知道民科滿天飛是什麼感覺。的確歷史上不少成名成家的是民間出身,但是要篩慮這個成本太高了,而且民間出身後來成名成家的基本上也沒幾個走正門,所以學術期刊不接受民間投稿。一方面為了維持高效,必須封閉式單一渠道運營,倍受民間學術壟斷的責備,另一方面,內部能堅持本心搞下去的也不見得很多。外人鮮少了解牛頓和萊布尼茨的集團式跨海論戰,也不關注小保方晴子事件,卻仍然會對學術抱有各種象牙塔式不切實際的幻想。又是一個圍城。關係到人的技術水平,難以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但是交流途徑的拓展或許能一定程度改善這種情況。學術應該面對公眾,但不該輕易被公眾所左右,杜絕進化上的逆篩慮,需要建立類似單向膜的結構,公開但不開放,透明但有防護,目的是增強學術本身的生存能力和影響力,提高社會整體的運行效率
最值得也最容易做起來的就是普及知識,水化的社交網路,學術上最實效的影響是科普,面對愚昧的洪水猛獸,唯有攜手抗洪,托小崔的福,再也看不到氣勢磅礴的反轉噴子了


這個問題點燃了我的好奇,不過仔細想想可能是這樣的
1、互聯網面向的是屌絲(根本上是all用戶),說白了沒用戶基數互聯網不會去,或者去了也不是互聯網;
2、商業價值有多少;
3、綜上,感覺互聯網學術應該為→學術界外包訂製內部B/S軟體


不看好

1. 互聯網上有幾個人認真碼字講技術的?

2. 寫一篇論文要那麼久,換到論壇上那得灌多少水?

3. 噴子太多,真正有知識的人煩都煩死了


我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自己也沒想明白,無法給出完整的答案。
個人當然很希望互聯網學術可以發展起來,思想的碰撞會帶來巨大的能量,這裡特指高校、研究所級別的學術交流網。

但我目前覺得互聯網學術不可避免地面臨以下問題:

1. 學術知識產權、資源的壟斷等等都是無私分享的對立面。如果只分享不那麼學術的內容,在普通網站就可以了,幹嘛要去特別的學術網站?

2. 即便不涉及以上內容,許多做學術的人會因為沒時間、怕丟臉或太自私而不願分享。他們中大多數一輩子都是伸手黨。他們有這空閑就做實驗發paper評職稱去了,幹嘛把時間浪費在網上便宜了其它伸手黨?尤其是疲於奔命僅僅活著就很困難的青椒們。

3. 互聯網學術交流的目的是什麼?全是為了學術嗎?還是維持關係網?或把握話語權?或徵婚?約炮?供評估和炫耀?怎樣可以讓不同的人在一個平台上和平相處,尤其是很難匿名的小圈子裡的人?學者相輕可比普通人鬧矛盾恐怖多了,那都是能找到理論依據的,更有人不明說但心裡嫉恨著。而且學者在網上抗打擊能力不是一般地弱。你看當年白燁被韓寒噴兩句立馬就關了博客。

這麼寫著寫著,覺得自己好悲觀。


關於網路時代的數學交流,可作出良好示範的自然是 MathOverflow 以及 陶哲軒的著名博客http://terrytao.wordpress.com/.

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來自秋水無涯先生:John Pardon、3維流形的拓撲和網路時代的數學。


互聯網的特性就是匿名性和快速傳播。
有利有弊吧。匿名性固然加強了更多人參與討論也帶來了無數的垃圾信息。信口開河的幾率也大大上升。
歷史證明專業性強的領域一般都是曲高和寡的。最後在大眾間廣為流傳的往往多是看似有道理卻其實真實性存疑的東西了。


思想和智慧,本就來自於來自交流與碰撞。有用信息提純工具將會大大提高交流效率。無論怎樣——網路越發達,知識孵化越快。


去人人網關注麻省理工的文小剛教授,哈佛大學尹希教授,看看他們是怎麼互動交流的。怎麼討論最新的論文和思想的。這算是互聯網學術吧。他們的影響能帶動很多學生。


我看好動漫這塊的「互聯網學術」,簡稱「凍鰻鍵盤學者」。


有沒有原始的動力在互聯網上討論學術是最大的問題,人都是有惰性的,驅動力最重要。看看天璣網的人氣還有各種專業技術論壇充斥的伸手黨就知道了。


互聯網學術會更加開放,讓更多的非科班出生的學術愛好者也有機會參與學術的研究。
由於互聯網的存在,學術資源也會更容易獲取,大家獲得的知識更加豐富。任何人都可以發表研究成果,任何人也都可以查看別人的成果,這樣學術成果更加容易傳播。
更多的參與,會產生更多的思想,可以預見,學術的發展會更快。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反正我建立了一個「重慶互聯網+」的群,專門跟朋友們交流,我覺得學習也很好啊,群號是 417819352,也歡迎大家來交流


我主要做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要求思維邏輯多一些,在這個領域,學術研究主要是人的工作,互聯網是很好的工具。計算機尚不具備類人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推薦閱讀:

如何總結和整理學術文獻?
博士生畢業時要寫的「畢業論文」和之前發表在期刊上的「學術論文」定位有什麼不同?

TAG:互聯網 | 學術 | 學術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