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電影看到尷尬處時,會不忍心繼續?
我每次用電腦看電影,看到某些場面,知道接下來會(非常非常)尷尬,會情不自禁的代入情景,於是暫停,不敢繼續看下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可以治療么。
謝邀。所有令人尷尬的或焦慮的情景,其實是一次認識和改變自己的機會。因為與這些情感相應的往往是一些心理衝突,而一個人對心理衝突的覺察是走向心理整合的重要途徑。
對於焦慮情景,人的習慣性反映便是迴避或攻擊。題主知道接下去會有尷尬的情景而不敢繼續看下去,便是一種迴避焦慮的方式。有些人在令人焦慮的情景下會以攻擊來自衛。比如一個對於貶低特別敏感的人,每次覺察到被貶低時,只要條件合適,都會以攻擊的方式去保護自己。
舉一個例子。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幼年時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她及她的家人備受村子裡其他人的排斥和羞辱,這些都對她的自我價值感產生了持久地傷害。她採取了一種自卑補償的方式,嚴苛的要求自己,不甘落後,通過勤奮和自律,最終成為了一名企業老闆。因為幼年的經歷,她對於被貶低的信息特別敏感,每當別人略微輕視都會讓她受挫。對此,她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不斷地攻擊。她在家裡動不動就會發脾氣,幸好她的丈夫會順著她,所以夫妻關係倒也穩定(這樣的女人往往會有一個靈活的,順從的男人,否則關係無法維持)。但周圍的人都很怕她,幾乎每個人都被她罵過,而且她罵人時都會帶上羞辱的態度,嚴重地侵犯了別人的自尊(她把自己最痛的部分加諸到別人身上)。
這個女人的心理缺陷在於自尊,她對於自己是否足夠好完全的不確信,她需要不斷地通過外在的成就感受到自己是好的。由於能力不錯,她在事業取得了成功,但卻付出了太多的心力。她也會把自身糟糕的感覺通過攻擊的方式強加在別人身上,因為她排斥去承擔和消化那些糟糕的感覺。自尊不穩定的人很難跟她相處,因為跟她相處時會不斷地感覺自己是糟糕的,這些人自動離開了她的企業;只有那些自尊很穩定的人才能跟她勉強共事,但內心也都存留了大量的怨恨。這個女子關於自我價值感的心理衝突阻礙了她與別人的關係,不被別人喜歡又會增強她這方面的問題。同時,她又逼自己太猛,心理壓力過大,所有這些均不利於她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心理衝突是必然性的東西,人很難消除它們也不用消除,因為每個人都是在面對與解決衝突的過程中不斷地社會化發展,但心理衝突的強度以及應對衝突的方式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第一步是覺察心理衝突。去認識它,理解它,認識它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理解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這種方式比單純防禦顯得更為健康,覺察的過程也會伴隨著心理整合的發生,從而削弱心理衝突的強度。第二步是採取建設性的方式去解決心理衝突。對於那個女子來說,她總是以投射性指責的方式把自身糟糕的部分扔給別人,這是一種消極的防禦,難免會破壞關係。如果她理解了自尊的缺陷,理解到自身對於貶低性信息的過度解讀以及它帶來的危害,在攻擊別人時更能體諒對方的感受等等,所有這些新的應對方式,均有助於健康關係的形成,從而也開啟了修正與改善自尊的新路。
每個人都有一種或幾種核心的心理衝突,《操作性動力學診斷和治療手冊》(第2版)一書將人的核心衝突分為七種,現摘錄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著看:
個體化相對於依賴:依戀和關係對個體具有存在意義上的重要性。一極是渴望親密關係和共生性親近,這些人幾乎不惜一切代價地努力與他人建立非常親密和安全的關係。另一極是始終保持獨立和明顯的距離。這些人在生命的所有方面都由為了自主和獨立所進行的持續鬥爭所決定。這些人必須壓抑自己依賴別人、親近和依戀的需要。
服從相對於控制:控制自己和他人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要,這一衝突強調個體的核心動機是控制他人還是服從於他人。在「被他人領導」還是「領導他人」的連續譜繫上,服從和控制是非適應性的兩個極端。在天平一端,有些人攻擊性地努力想佔據主導地位,使得他不斷尋求實現對他人或局面的控制。在另一端,完全不能說「不」,個人的想法和願望處於從屬的地位,個體在關係里顯得謙虛,對自己的從屬地位感到滿意;但潛在又會以不合作、懶散、固執的方式間接被動地表現不滿。
照顧相對於自給自足:被照顧的願望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主題,人們都渴望獲得某物,確信被關注、被照顧。在天平的一端,有些人在情感上與親密關係中的人物強烈地捆綁在一起,表達了獲得安全和被照顧的願望,這些人會表現出明顯的依賴、粘著或苛求。在另一端,這種類型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缺乏要求、謙虛。這些人的主導感情是擔心他人,利他主義,但防禦了潛在的抑鬱情緒,常感到嫉妒(「我付出很多,卻一無所獲」)。他們會壓抑內在具有的強烈的被照顧的渴望。
自體價值衝突:相對於其他水平的衝突,自體價值衝突更具有普遍性:每個人都希望他們的自體價值被認可和得到滿足。在過去和/或當前,當使自體價值被認可的努力不成功時,就會呈現出自體價值衝突。有些人以被動模式為主,經常覺得「我一無是處」、「別人比我更漂亮,更有魅力」,覺得自己多餘、不重要。有些人以主動模式為主,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自信的,但潛藏著不安全感(「假性自信」)很快會被人注意到。當正性的自戀形象被質疑或否定時,主導的情緒是強烈的憤怒。
內疚感衝突:當一個人傷害了別人,或者妨礙了別人的需要或權利時,就會產生內疚感。有兩種較病理性的內疚,一種是持續的否認內疚的傾向,把內疚傳遞給別人。比如在家庭中,他們會收集一些負面的言行,一有機會便拿來說事。另一種是持續的、順從地接受內疚的傾向,這些人對表揚或道歉的反應是激發自我批評和自責,顯得過分順從與謙卑,即使錯誤是別人犯的,也傾向於首先責備自己。
俄狄浦斯衝突:俄狄浦斯情結假定存在著真實的或想像的三個人,處於一種在欣賞、競爭和性本能之間的張力場中。俄狄浦斯情結的特徵是個體希望被早期的照料者認可,尤其對個體的和軀體特徵的認可。這種衝突的一端是過分的性壓抑,與主要照料者的關係經常以「孩子式的」方式理想化和去性慾化,這些人會優先選擇年長的伴侶。另一端經常有高度情緒化的家庭關係,尤其是對異性父母的關注和認可。在關係中會表現得嘩眾取寵,在愛情關係中經常會陷入三角關係。因為主要以原始客體為榜樣去選擇伴侶,他們常常感到伴侶是不夠好的。
身份衝突:成功地形成一個有著充分的連續性和凝聚力的身份會產生幸福感和安全感。身份的形成是一個終生的過程,對身份和連續性的主觀感受反映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有些人對於「我到底是誰?」、「我屬於哪裡?」體驗到一種慢性的或反覆的無身份感,他們可能會去找一個身份穩定的伴侶,此時他們會無條件地把自己的身份置於其下。另一種人傾向於主動掩飾其身份的不安全感,通過構建家庭傳說、幻想性的家譜等來掩飾其身份的不安全感。
噗,我覺得這種情況應該叫不忍直視。
有時候我看動畫,看到特別中二或者羞恥的場景也會有這種感覺。。。
但是我會厚著臉皮看下去。- -
感覺沒什麼治療不治療的吧。這應該就是劇情的發展可能略微超出了你思維上的承受範圍,所以會覺得看起來很尷尬。。。?
那些懂的會懂,不懂的其實是不理解我們的感受的。
很感謝題主提了這個問題,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一直想提這個問題,卻覺得提出了也沒人答也就算了。
這個毛病其實困擾了我好多年,無論是看電視電影還是看書都一樣,我特別無法直視尷尬(那些輕飄飄說句玻璃心或者害怕失敗的都是不靠譜的,話說答題能有點乾貨不?)。無法直視到什麼程度?心跳加快,臉紅,搖頭晃腦(於是總被女友猛拍),但是跳過那個尷尬的場面就沒事人一樣。
我個人考慮覺得有兩個原因:
1、我們是不代入會死星人。也就是在看這些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無法抽離,無法作為一個單純的旁觀者,太容易移情。於是這些會出現的尷尬場面就會強烈地在我們心理上造成衝擊,彷彿我們在現實中要面對一般。
2、我們太過敏感,以至於無法承受尷尬場面帶來的異常感,不想去面對這不適。
——————————————補充的分割線————————————————
今天無意逛了豆瓣一個小組,「迴避型人格障礙」,突然發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契合某些特徵,我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由於代入感強帶來的種種異常變現其實也是在生活中應對同樣事情的翻版。我突然明白,固然我這個毛病是因為代入感強導致的,但是根源上還是是因為我心理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是跟我一樣。以下是引用的定義:
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3.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捲入他人事務之中。
4.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
5.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
6.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 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只要滿足其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 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被批評指責後,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陷於痛苦,且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他們害怕參加社交活動,擔心自己的言行不當而被人譏笑諷刺,因而,即使參加集體活動,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
在處理某個一般性問題時,他們往往也表現得瞻前顧後,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決心,卻又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多安分守紀,從不做那些冒險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學習外,很少去參加社交活動,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精力不足。這些人在單位一般都被領導視為積極肯干、工作認真的好職員,因此,經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稱讚,可是當領導委以重任時,他們卻都想方設法推辭,從不接受過多的社會工作。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與分裂樣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不同:前者並不安於或欣賞自己的孤獨,不與人來往並非出於自己的心愿,他們行為的退縮源於心理的自卑。想與人來往,又怕被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
先給出結論:在觀影過程中,我們的情緒知覺會部分的轉化為情緒體驗,這種情緒體驗和真實生活中的情緒實質相同,所以看到尷尬的地方自己也會產生尷尬的情緒,從而阻礙繼續觀影。同樣,悲傷、憤怒、恐懼、厭惡甚至激動都可能阻礙繼續觀影。這種現象並非罕見,製作精良的電影、較為純粹的觀影環境、演員出色的表演和觀影者情緒知覺的能力都和這種現象的出現息息相關。下面詳細的解讀一下,這種現象的發生過程是什麼樣的吧~
同樣是看電影,IMAX帶來的這種效應該會強於2D銀幕,同理2D銀幕也會強於家庭影院,家庭影院也會強於筆記本全屏,筆記本全屏也會強於分屏邊看電影邊寫文件。即使聲稱自己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的人,在3D技術逐漸完善並廣泛應用的時代也越發沒有底氣;即使聲稱自己只要看某種類型片就會痛苦到難以繼續的人,讓他們邊趕進度邊看電影,也會磨磨蹭蹭的看到結局。每個人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區別只在於容易還是困難,經常還是偶爾。
看電影的過程,對於觀影者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即使我們不考慮評價和反思,也包括了從認知層面對電影(劇情和人物)的理解,以及情緒層面對電影(氣氛和人物)的知覺。也就是說,作為正常的觀影者,在觀看完一部水準以上的影片後,既完成了對劇情邏輯的梳理,又完成了對影片情緒的理解。前者一般是有意識的,而後者通常都是自動化的。這兩個過程中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電影難以繼續觀看下去,或者是斷裂、或者是過於複雜(強烈)。
情緒知覺,也就是對電影中人物發生的情緒的識別,(同樣包括對某些非人物聲音線索的知覺),是理解影片情緒性內容的核心。情緒知覺最重要的是人物的表情、聲音線索的特徵,當演員的表情足夠豐富而準確的表達出需要傳達的情緒時,那麼觀影者非常容易獲得同一種情緒的知覺。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豐富而準確和日常生活中的豐富而準確不同,而是指的是:以表情為例,基本的幾種情緒都有相對應的肌肉活動(詳細的參見楊昱的收藏夾微表情,心理學),只有演員的表情肌肉活動的豐富性和準確性都符合這類活動,我們才能準確的知覺。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感覺有些演員用力過度(豐富過度以致於反而不準確),而另一些演員毫無演技(缺少豐富)。
在表情和聲音線索之外,情境同樣對情緒知覺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認為「塑造」了情緒知覺(正好有一篇中文的綜述情境對面孔表情識別的影響)。對於電影來說,情境包括了氛圍(音樂)、場景、事件線索和人物的語言(包括旁白)及肢體活動。這就是產生問題中現象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說對錶情本身的識別個體間差異不大的話,情境自動化加工的個體差異則可能有天壤之別。氛圍、場景和肢體活動與社會-文化的約定關係密切,同樣受到了每個人生活經歷的影響。這就造成了導演試圖營造的某種氛圍,在西方文化中效果顯著,在東方文化中卻莫名其妙。由於情境對線索特徵的補足作用,當情境傳達的信息與人物的表情相一致的時候,就會促進對情緒的識別和識別到的情緒強度。從這個角度講,某位演員手舞足蹈的喊「我好高興啊」的表演至少不算是錯誤的決定。
只是情緒知覺說到底還是知覺層面,為什麼會通過情緒體驗影響到觀看過程呢?實際上,不管是具身情緒觀的鏡像神經元假說,還是離散情緒觀的特異迴路假說,都支持這樣的觀點:情緒知覺通過/共享情緒體驗的部分迴路和腦區,也就是說,在情緒知覺過程中形成了情緒體驗的原型。也就是當我們知覺到人物悲傷了,我們會自動化的生成悲傷的情感(不一定生成有意識的情緒)。也就是說,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當我們識別到某種確定的、強烈的情緒(尷尬、恐懼、憤怒、悲傷或者高興)時,腦生理上也完成了一定強度同樣情緒的生成。也就是說,當一部電影中的人物、故事和情境(對於觀影者)都指向了強烈的悲傷時,觀影者理所應當的出現尷尬的情緒,如果尷尬到難以抑制,不只是看電影,即使真實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那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什麼人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呢?a.情緒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現實質的情緒;b.情緒知覺能力強的人,更容易識別到電影傳達的情緒;c.情緒性經歷豐富的人,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d.和導演對於情緒的理解比較一致的人,更容易受到導演設定氣氛的影響(常看王家衛的觀影者和第一次看王家衛的觀影者肯定有差異);e.認真看電影的人。為什麼認真看電影的人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呢?又回到開篇的論斷中,相比於IMAX銀幕,筆記本屏幕看電影受到的(與影片)無關情境的干擾明顯的增加,無形中削弱了情緒的識別。不認真看電影的人同樣的道理,由於注意並不都在影片傳達的內容中,受到無關情境影響而無法有效的識別情緒。這樣來看,如何提升在家裡看電影的體驗? 這個答案也不完全是抖機靈。
有些影片,主要是恐怖片,使用的是直接的情緒刺激,比如突然出現的鬼。這種處理不適合前文的討論,因為刺激不經過情緒知覺過程,而直接產生情緒體驗,這種體驗的強度和確定性顯然要強於通過表情和情境營造的知覺信息。然而,我的理解,這種情緒體驗雖然更強烈,但是很難和電影的情節和邏輯連接在一起,反而讓認知和情緒的理解都不連貫,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出現斷裂齣戲的效果。
總的來說:
1、每個人都可能在某次觀影中出現這種現象,每個人也都可以在任何一次觀影中不出現這種現象;
2、支持斯坦尼表演體系;
3、好的電影需要連貫而準確的情緒表達,而不僅僅是連貫而漂亮的劇情。
原來也有人是這樣想的。。。
每次看到電影或者小品裡面的尷尬場景,我都要捂住耳朵,或者用被子蒙住頭,等那段過去了才敢繼續看。
還有,電影裡面的特工潛入某機構,爭分奪秒的用優盤拷數據,這種場景我也不敢看,必須得快進才行。
移情效應
你太小了,還有顆瑪麗蘇的心
唉,感覺樓主很好形容了我看趙奕歡姑娘的電影時那種心情…我怎麼就沒想到其實是"尷尬到不忍心繼續"呢…
就是羞恥感爆棚到無法直視,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看歡樂版的<好樂Day>。
其實姑娘都挺漂亮,幹啥把自己搞的那麼尷尬。
想像力太過豐富!棄療吧騷年!
主要是周圍有人
我倒是還好,只是有時會替主角著急 不平,但我還是繼續看下去,不論結果好壞,因為那樣才能真正感受電影,感受它想要帶給我們的體會
看到日動,你是不是也爽,看到女鬼,你是不是也怕,看到尷尬,你當然也好尷尬嘍!
好問題,同感,有多種情況。
有時是因為看到裡面的人被傷害折磨,我覺得很大程度是因為心軟,或感同身受
有時候是坎因為看到裡面的人做的出醜的事,聯想自己也做過這樣的事,想到自己出醜,無地自容
有時候是因為替劇中人擔心,代入感
根據我個人的總結,這是一種害怕失敗的心理。
對這樣的人,我推薦你們看《天才瑞普利》。找到組織了!
同感,看《喪女》多次關掉視頻,不忍看下去。
同感………特別是那種揪心的場面,要扭開臉才行。看不下去
我覺得這可能是人類進化出來的本事,人作為高度社會化的生物,維持社會關係很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可以理解同類的情感,這在一些靈長類動物身上也有表現,可能是這種對同類感情的理解使我們不由自主被他人情緒感染。
"watching other people make fools of themselves triggers the part of the brain where we process pain"
The Science Behind Your Secondhand Embarrassment
代入感強是天賦啊,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看愛情動作片吧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