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為什麼不跳槽?

不跳槽的原因是「寒暑假和工作清閑嗎」?
現在糾結於到底要不要為了當大學老師留下來讀博士呢~ 但是對這個職業真心不了解吖~ 歡迎暢所欲言。




我可以直接把工資曬了吧。

這是2013年的工資。
工資由三部分組成:工資+酬金+補貼(可選)。

從上面幾張圖看出來,扣完所有的稅費之後,工資收入(含住房補貼)每個月是1592元,酬金收入是1672元,青年教師補充津貼700(這是今年才有,享受這個補貼,還要去上網路學校,還要交一筆學費,這個就不算了)

合計每個月到手,4000左右吧。
年底有一次津貼發放,比較多。
預計今年的年收入,達到7萬。

今年是加薪了的,去年的情況是這樣的:


2012年是:工資737+酬金1000+住房補貼994=2700左右。
加上年終獎

去年收入5萬左右。


所以問題中收入是不是只有3000-5000,對於我來說,這是真的。


那我是否滿意自己的收入呢?我很滿意,尤其是今年加薪之後。

寒暑假就不說了,一年工作時間是10個月。

應該是專業差異,我們系承擔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課程不重,所以平均一年有2門課上,就算多的了。每門課一周是上1-2次。

如果不想晉陞,一輩子都當個講師,那就好好上課,一周上1-2次課,就可以拿3000-5000的工資,考核也沒問題。剩餘時間,就想幹啥幹啥,隨便干點項目,一年10萬收入是有的。
當然上課工作量不是課堂上45分鐘就完了。
上一節課,要花一天時間備課。
還有改作業,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一個班100人,一次5道計算題,大概要1-2天才能改完(上過這門課的學生會知道,這門課的作業會有到難改)。

如果要想晉陞壓力就會比較大了,

1、每年寒假,都要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賀年卡「,直到中標為止,去年年三十,我就是在申報書,還好今年中了,今年的寒假可以輕鬆一點了。還有教育部的博士點基金,各個省部級的基金,都需要申報。

2、論文,我們專業SCI不好發,我給自己訂的目標就是1年寫1-2篇出來,中不中另說。

3、橫向課題。
3000-5000的工資,對於青椒來說,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還要想辦法爭取橫向課題。而悖論是,青椒由於人脈和影響力問題,卻比較難拿到科研課題,所以很可能就要加入某個團隊,給某個大老闆打工。


我還是屬於想要晉陞的那類人,雖然壓力大,但是我還是喜歡。
首先是興趣,畢業後沒有去設計院,雖然設計院可能會有幾十萬的年薪,但是想著天天要畫圖和圖紙打交道我就發毛;
那時候,不知道誰給我說了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拿著國家的錢,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哪裡找這個好事「。

其次是還可以的收入,7萬保底年薪,我是很滿足了;

然後是高校的平台好,進可攻,退可守,可以投身企業界,也可以好好教書,搞研究。


坐標杭州某二本專業高校。

先曬個單,沒曬樓上那麼複雜的工資明細(其實我工作八年了,很多明細我也看不懂):您尾號1511的儲蓄卡賬戶7月5日17時38分39秒工資收入人民幣5619.97元,活期餘額9630.02元。[建設銀行]

這是所有的現金收入,除此之外還有1200塊的公積金,學校配套一部分,每月相當於還有2500塊錢的公積金收入。

加上一些獎勵,自己所在二級學院的獎勵收入,學校偶爾的績效獎勵收入,一年算下來,十萬左右(誤差一萬之內)。這就是一個大學老師所有的薪酬。

在杭州,這錢真不算多。房價最低的大學城的房價底線都要一萬五了。我14年買的房,貸款75萬,每月還款4000,加上養娃的尿不濕奶粉早教班,一個月平均2500,父母在家幫著帶娃,一家人吃飯,每周去一趟超市340塊,加上京東天貓的購物,一個月一家人生活費至少2000,平時的物業水電雜費,也得1000,每個月一睜眼就是9500元,還沒有買衣服出行計劃偶爾出去吃飯消費,這就是大學老師生活的現實。

我們學院的院長教授收入比我好一些,總收入能夠比我翻倍吧,他們工作了一輩子,這是他們收入的巔峰狀態了。但比我多一倍,也就20萬,他們需要的社會身份表達,比如得至少開一個中檔轎車,住在市區,不能像我這樣住在郊區,零零總總算下來,也沒有利害在哪裡,不過,很多人過得滋潤的原因是,他們工作時間早,早期入手了兩三套房子,沒有房貸,房子租金,同時還在升值,加上學院裡面每年有經費,他們很多生活支出可以變為工作支出,拿校內課題也好拿,加上高高在上的行政職務,偶爾可以到社會上去給企業背書,做個演講什麼的,也能賺點外快,這樣一算,開源節流,三五年下來,也是一大筆錢。這是大學教授院長們的現實。

網路上有兩種聲音,外人都說,大學老師很輕鬆,每年寒暑假,但大學老師都說自己並沒有那麼輕鬆。其實,青年大學老師的確沒有那麼輕鬆。我從1991年讀書,一口氣讀到2009年研究生畢業,加上工作之後在職攻讀博士4年,算下來,讀了18年的書,人生有幾個18年?相對於其他工作,這裡面有多少的時間成本?如果我大學畢業就去賺錢,這裡面又有多少機會成本?很多時候,不能算的太清楚,並且讀書是一條發現自己的求知之旅,本來也不能和就業和工作直接比較。

但青年大學老師真的有壓力,上面我說了,現實的物質壓力,其實還有精神壓力,上有老下有小,評職稱的科研壓力,教書育人的責任重大。每一個方面,都在用力去學習。

上面的說的一些傷感和悲觀,我保證,上面所有的數據真實,沒有添加任何感情色彩。

下面,我來換個情緒,聊聊出路,如何從一個讀書讀得有點傻有些假清高的公共知識分子,變成一個現實社會的強者,有這幾個方向:產學研政用。五個字,五個出路。

產:社會服務,普通大學老師的圈子其實很小,除了同事,就是學生。社會服務的主體,主要是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如何與他們建立聯繫,是你源源不斷的橫向課題的來源,這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我現在還在學習中,在很多研究中心幫忙寫報告做課題,我要知道他們的運作機制,現在做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項目,一份100頁的ppt,一份兩萬字研究報告,35萬。

學:不管你是什麼專業的博士畢業,你進入了大學,其實就變成了一個教育工作者。你需要適應這個角色,我花了八年時間,直到現在還在摸索中。在大學裡,你是大學老師,如果放到整個社會呢,你可不可以是一個社會的知識提供者呢?提供知識產品呢?就像知乎的知識產品一樣?我身邊很多同事,全力準備三五個課件,經常去外面演講,一個小時,2000塊,比單位一個小時50塊,翻了40倍。人家還專門接送,供著你。

研:就是寫論文做課題了。這條路,不僅看你的資質和積累,還要看人脈和資源,還有你的性格。你要耐得住寂寞,你要有紮實的基礎學科的知識,你得認識很多頂級期刊的編輯,還有,你得熱愛,這是最難的。我身邊也有同事,一年寫幾十篇論文,省部級課題,一年有五萬到十萬塊,雖然不好報銷,但總是一筆錢。

政:給政府做諮詢,做他們的智囊。最近聽好幾個老師說到這一點,中國數千年來的確是學而優則仕,政府集中了社會中最優勢的資源。一個前輩說,公益廣告?你別想著企業是主體,政府各大部委才是主體,中國的公益廣告,其實本質上是政府的意識形態宣傳,我做了當時真的是恍然大悟,這麼多年書,白讀了。還有一個前輩說,政府是這個社會現在和未來最大的廣告主,你想想看,他們一年的財政支出,哪個企業能比?我也是佩服感慨。的確,政府,我們總是忽視它。但,它的確值得我們抱大腿。早年我莫名的厭惡政府,其實現在想想,在中國,你應該處理好和政府關係,你的知識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用:創業,自己做公司。學以致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創業,風險大,利潤高,過程的艱辛能夠讓你完成一個蛻變。我身邊一個同事,前年辭職,做了一個學英語的app,現在是國內排名前五的應用。他和我說,他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想著有一天能夠出去,這一天,他等了21年,頭髮都快掉完了,我們聊天的時候,他兒子在旁邊打籃球,蹦起來,能抓住籃筐。杭州早些年就有支持老師創業的青藍計劃,現在的扶持項目和政策更多,我和學生做了一個小公司,六年了,沒賺太多錢,但我想讓自己保持一顆折騰的心。文藝點說,我不想只做這個偉大時代的旁觀者,我想做一個參與者,等著機會的到來,我還是會像年輕時候一樣,跳到這個社會的大漩渦里。

手機上碼的字,口語化了一些,多見諒,有問題可以私聊,有杭州或者就近的朋友和同行,可以交個朋友,我研究廣告和品牌,可以一起聊聊。

分界線:發一個廣告(可以跳過,與本話題沒啥關係)


最近有很多感悟,其中一個感悟就是:每天都有新事情發生,每周都有新概念出現,每年都是某某元年,關鍵在於尋找那些不變的永恆的知識,並且花費三五年時間,心無旁騖的去積累。
對於廣告和品牌傳播而言,數字時代更像是一場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原有知識體系和方法論工具。對於我們而言,當務之急是看到變化,直面變化,甄別虛熱的概念和知識,回歸廣告與品牌傳播的本質,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決勝之道。仔細想想,廣告、營銷、傳播的價值、本質和基本規律並沒有變,數字環境,其實質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次農耕社會的回歸。

關於這一點,具體的內容我整理了幾萬字的資料,以及一個思考框架的ppt,在7月28號晚上八點,我會在「知乎LIVE」上有一個分享,主題是「建構未來品牌傳播的知識體系」,從最近的亂象入手,4A死不死?戛納創意節是不是沒創意?小黃人如何與ofo聯姻?進而思考品牌傳播的本質、內容與形式,最終回到個人修鍊的知識體系上。

歡迎大家前來,帶著你的思考與疑惑,你還可以送給你的好友,約他,請他一起來討論。我們一起撥開迷霧,尋找時代變遷的脈絡,這是對自己最大的投資。

知乎LIVE的鏈接如下:https://www.zhihu.com/lives/866290808142327808。



把自己的工資條分享出來了,這個月扣完各種費用實際發到手上4998元工資。加上年底發的一些錢平均一個月7000元左右。在西安這個西部城市,工資也就是剛剛夠用。
至於為什麼不跳槽,說實話確實有人出年薪30多萬讓跳槽到他們公司,但是最後決定還是在大學做老師。
因為很多東西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每個人的價值取向、對生活的需求是不一樣,無好壞之分。
自己更喜歡自由單純一些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群自己的學生,做一個簡簡單單的教育者。
自己嚮往的生活「大森林,小木屋,一杯香茗,一卷書」。
生活,快樂就好,和金錢無關

講個故事
亞歷山大已經統一了歐洲,他帶著他的衛隊來尋訪第歐根尼。
第歐根尼正躺在自己的家裡——一隻大木桶。
亞歷山大說:「尊敬的第歐根尼,我是國王亞歷山大!你可以向我提出任何要求我都可以滿足你。」
第歐根尼回復道:「我沒有任何要求,我只希望你能往邊上站開一點,你擋住了我的陽光!
有些人要錢要權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但是大部分人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就忘記了初衷,成了權錢的奴隸
大學老師
可以不隨波逐流、不依權傍貴擁有相對的自由
可以追求科學和真理、堅持公平與正義發現真實的自我
可以簡簡單平平凡凡單純快樂的生活


閱讀之前的強調:

1、本文所有推測都是一家之言,我不保證精確,也不負任何責任;

2、正如我文中所說,我所能推測的只有學校「旱澇保收」的基礎部分,不包括教師的課時費、院發績效、科研獎勵、論文獎勵等其他獎勵部分。實際上教師的課時費、院發績效也屬於「大鍋飯」部分,跟教師的科研與成果並不是完全的正相關。但這一部分各學校甚至於學校內各學院之間的差距都相當大,大概占教師全年總收入的20%到50%不等。而科研獎勵、論文獎勵與其他收入部分更是每一個老師的情況都各不相同,可能會佔到教師全年總收入的0%到80%不等。

所以,我推測的這部分收入根據學校不同大概會佔教師全年總收入的20%到80%不等,但無論如何不會是全部。

3、因為題主是在諮詢「要不要」讀博,所以我在文中所有的推測都是按照新入職的博士講師來推測的。事實上現在高校高層次人才的待遇非常優厚,類似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這種層次的人才,市場上僅「轉會費」就已經是千萬級別的了,開出百萬年薪、千萬科研配套價碼的絕不止一家高校。但這已經不在這個問題的討論範圍了。

4、歡迎大家私信向我推薦自己想要了解高校的招聘簡章,推薦時請附上鏈接和截屏。至於沒有招聘簡章或者在招生簡章上沒有註明待遇的,請恕我不予解答。

——————————正文的分割線——————————————

本來寫了一個陝西各高校薪酬情況的一覽表,最後想了想刪了。

這算是泄露其他高校隱私了。

畢竟現在各高校搶人大戰愈演愈烈,高校的招生簡章上大部分只敢寫「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或「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福利待遇」。

不過從提供的安家費、科研啟動金、購房補貼或安置住房情況上,還是能大概猜出來這所學校所給的薪資待遇的。

所以我重新用搜索引擎查詢了「2017高校招聘簡章」看了看其他高校正式對外公布的招聘簡章,對其他學校的薪資待遇做一個猜測,權當是開個玩笑。

為了公平起見,所有的高校待遇我都按照最低標準的應屆博士水平來猜測。

我所猜測的待遇只是學校「旱澇保收」的基礎部分,不包括教師的課時費、院發績效、科研獎勵、論文獎勵等其他獎勵部分。

高校出現順序按照搜索引擎的排序:

1、安慶師範大學:


安慶師範大學2017年度引進人才待遇

18萬的購房補貼,5萬的安家費,5萬的科研啟動金,這個標準都遠遠超過了目前國內普通博士招聘的待遇水平,再加上博士享受校內副教授同等待遇。一般而言,副教授的待遇起碼會達到10萬元每年,照安慶師範這個架勢,我猜測可能會達到10萬-12萬左右。平均每月基本達到一萬。

2、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人才招聘簡章

這是一所比較實誠的大學,直接標出了崗位薪酬,按照3萬科研啟動金的標準,8萬年薪基本也是一個合乎標準的「實誠價」,平均每月不到7000。

3、中國地質大學


歡迎訪問中國地質大學――人才招聘

中國地質大學沒有找到博士的招聘簡章,只找到了師資博士後的招聘簡章。這個簡章上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是明確說明薪酬是8萬保底,其次是說明了進站後享受的是副高7級,也就是副高最低級別的崗位津貼待遇。

一般而言,師資博士後的薪酬水平會大致與講師水平相當或略低,而說明享受副高七級的崗位津貼待遇,我懷疑也就是只享受基本工資而不享受副高的績效工資。因此判斷中國地大普通博士講師的年薪應該在8-9萬之間,平均每月7000左右。

4、九江學院


九江學院2017年高層次人才(博士)招聘簡章

九江學院20萬的住房補貼,5萬的安家費、3萬的科研啟動金也是略高於市場價的,尤其是這個博士學位津貼比較有意思,貌似是只要有博士學位都給發。再參考他們對於緊缺專業的招聘待遇及可以「低職高聘」的規定,博士講師的待遇應該也會無限接近一般高校副教授的水準,應該在9-10萬之間,平均每月8000左右,再加上每月1000的津貼,我看好九江學院的普通講師可以月入萬元。

5、揚州大學


參考青年長江、青年千人才給40-50萬年薪的水平,以及15萬安家費、2萬科研啟動金的待遇,我對揚州大學的博士生待遇不是很樂觀,大概會在一年八萬元左右,平均每月不到7000。

6、重慶師範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誠聘百名優秀海外博士-重慶師範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沒有找到在國內博士的招生簡章里沒有找到明確的待遇說明,不過在海外博士待遇里找到了年薪20萬的明確說明。這個文科兩萬元的科研啟動金應該是統一的,或者至少國內博士也應該有一萬元的科研啟動金。反正二本以上高校低於一萬元的科研啟動金我是沒有見過。

由此推斷,國內博士的待遇起碼會有年薪10萬元。每月8000左右。

未完待續……


這個問題在知乎已經有被提出不少次。文理工,區別很大,文科類博士在收入方面與理工相比,公認比較慘淡,這點應該不需要質疑。選擇修讀博士學位,在國內大概要3-5年,國外要5+年的時間,生活的城市選擇、職業路徑、愛情與家庭的選擇,都會變得比較狹窄,尤其是人文社科類的博士。所以讀博士,是一種生活道路,而不僅僅是職業道路。
這是知乎上隨手就能找到的。
【一】讀博士的生活相關
讀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 國外名校計算機女博士生的生活是怎樣的?
【二】以學術為志業?
讀 Ph.D.(哲學博士)的意義是什麼? 什麼家庭條件的人,才適合讀博? 你如何看待王垠《對博士學位說永別》所描述的內容?
【三】職場與學術的選擇
畢業兩年後 20W年薪 VS 清華大學博士 怎麼選? 先考清華的CS專業研究生,然後努力申請讀哈佛的博士,這條路走得通么? 說說你們身邊博士,碩士,本科生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否和學歷有明顯的正相關? 生物醫學博士的就業難,出路窄,待遇差的問題,原因主要有哪些?

並不只有知乎才有這種大討論。中科院碩-UCB歷史博士fateface首先在2010年撰寫了致有志於去美國讀人文學科的孩子們,兩年後她又寫了以人文社科高校教職為目標而讀博者,請三思,並在2012年4月左右在豆瓣引起了一場大討論,學術圈的友鄰們紛紛撰文,例如我為什麼讀博以及我為什麼不讀博,以及我為什麼不讀博,一個文科大三生對於近來讀博不讀博風波的一點個人看法等等,等等。

fateface認為:「苦逼專業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高校相對比較穩定。 讀完博士了,早就適應高校的食堂、生活習慣、人際關係,基本不想離開這個系統。繼續熬個幾年,慢慢在系統內混臉熟,逐漸就可以拿到課題啊,基金啊之類的,相對來說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可以預期的成長目標。當個高校教師目前說起來還是蠻好聽的,雖然工資不高,但家裡人還是覺得可以的,社會對你的期望不是要賺大錢。有好多學生可以圍著。這種滿足感無論從商從政都不是一兩年就可以體會到的。 」另一個文章的觀點是:低工資的本質,是對有大量自由支配時間的職業的一種收費。

對讀博士與否,fateface給出了三標準:興趣、能力、物質基礎。用她的話結尾:「但我還是2年前寫《致有志於去美國讀文科的孩子們》那篇文章的觀點,在選擇之前,要對前景有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付出什麼,得到什麼。別聽到「理想」二字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看到幾個名教授的愜意生活,就想加入老鼠會了。知道機會成本之後再選,日後後悔的可能性也小很多。人生畢竟只有一次。」


對於曾經做過大學教師(當然完全是好彩),家裡也有親人做大學教師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回答起來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吧。
概況:專業英語,在廣州某院教大學英語,以及英語專業非重點課程,再拼一年講師,後跳槽了。
一句話:「工資」真心不高,但如果考慮的只是工資,那就別做大學教師了。
一般來說,經濟來源主要靠幾個:基本工資、額外課時費、社會工作(外快)、福利(獎金)。
做大學教師考慮的就幾個點:
1. 福利。食宿什麼的安排很好,又不用自己掏錢,逢年過節學校發一些;
2. 時間。不坐班,有課就上沒課閑著,清閑的時候一周課時不足10個,跟提早退休似的;
3. 假期。除了第2點提到的時間,剩下近3個月寒暑假,遇到帶大一的課,休4個月啊!
4. 尊重。我跟學生關係還不錯,每年教師考核都95+,學生也很尊重你;
5. 權威。平時再頑皮再稀鬆的學生,一到期末考試就怕你怕得跟什麼似的,平時分我都給很高,印象中只給過不足10人掛科(500+非專學生,這個比例很小)。
6. 穩定。這個就毋庸贅述了。
但我不是編製內的,編製內同級別的教師比我的工資、課時待遇高2倍,具體情況恕我無法提供。

至於為什麼跳槽?
主要是太清閑,近似退休,不是我這個性格年輕人追求的生活(瑪利亞之壁什麼的,到外面世界看一看的好奇心趨勢什麼的,圍城裡面的人想到圍城外面什麼的);當然還有家庭原因。
反正是合同制的,解除合約不心疼,不過還是磨了很久(因為考核分數高,學校想留人。)

但是!
之後不管是做外貿還是金融,都再也無法找回那時當大學老師時的開心感覺了!
(你能想像有兩個班的學生給我開了歡送會,一個個哭得跟淚人兒似的,一貫在人前面癱的我也老淚縱橫的情形嗎?——媽的,這些孩子現在都比我混得好啊!=,=)


本來不想答這些。還是說說吧,屌絲出身,家近貧寒,985的博士後。211的博士,現在在西安高校211做副教授。青基,國科,優博,都拿了,30歲整。月薪可能7千左右,一年小十萬,福利就是一套房。還在本科時候自己一邊讀書一邊開公司,手裡面一個公司已經上市,一個公司正在融b輪,手裡面零零碎碎,不動產四處,一家健身中心,北上廣均有一個小房產,投資用。三年前進高校,只是覺得生意場上太把道義當回事,高校還可以好歹還是給一個知識分子以體面的,不至於蠅營狗苟到像外面如斯地步。其次,灌輸思想是難事,那別人的錢難事,又灌輸思想又讓別人心甘情願的給錢與你,只有教育辦到。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上老師,醫生都是良心活。都是靠信息不對稱謀生的,可是做的怎麼樣還是有良心就好。第三,喜歡每一次深夜從機場回來回到高校,退下風塵和紅塵走進書房回答那些單純的令人髮指的學生們的問題。因為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一片不想自己談錢和利益的地方除了廟最有可能也許就是高校。


Institute of Cross-Process and Control 實驗室高級執行人。211綜合師範類大學,研究2型高等學校。本人屬研究型教師。

我一直在法國受大學高等教育,學士、碩士、博士均法國畢業,現在正在掛名做院士的博士後,講師。

2011年入職給的待遇:

  1. 講師一級。這個必須說一下,雖然沒有給我副教授,我那時候才是博士畢業,所以給我一級講師,我自己都覺得還沒有幹什麼成績呢,就給這個。工資+津貼=6300
  2. 房子180平方米一套,沒有產權的房子。給我安家費+引進費用折扣後,我交了8萬多塊錢,送了一個車位(7萬一個)。
  3. 科學研究啟動經費(30萬),全部被收回了,因為我剛入職4個月就中了一個省部重點項目,結果錢就被學校收回了。一分沒花。

2011-2014年間爭取的費用及待遇:

  1. 一項國家重大項目,首席。一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13115計劃重大專項,主持。其他省部項目3項,主持。1項企業橫向,主持。總到賬資本610萬,配套61萬(10%)。按照國家相關與學校規定,我開題10%,結題5%。所以我個人在3個半年間應該從科研中獲得國家比例獎勵90萬。現在還沒有完全結題完。2015財政年度獲立240萬。這部分應該是對教師獎勵最大的部分了。
  2. 引進長江講座教授一名,是我外國導師的香港朋友,結果還叫我說動了,來了。學校給了80萬啟動,分了30萬給我支配。
  3. 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學術團隊,學校給了400平方米的房屋。我組織了一下去報重點實驗室,結果學校的2012年就過了,年日常經費15萬,2014年省級過了,年35萬。但是學術組織要花錢,所以反倒還要自己找項目來添這個坑。但是學術成果一下上去了。
  4. 學術成果。4年15篇SSCI/SCI,一篇5000-20000不等,拿了點獎勵。實驗室40多篇,跟著的老師們也分的很開心。

----------------------------------------------------------------------------------------------------
總流水賬:
總計腰包:
(工資)6300*12=75600
(房子)模擬產權4500元/平方米*180=810000
810000-80000(實交)+70000(送的車位)=800000
攤到每年800000/30(我還有30年退休)=26666.66
(科研)900000/4=225000
(獎勵)15*5000/4=-18750
(年終)40000
-------------------------------------------總:386016,38萬。
其他支配:30+15=45萬(公共支出)還不太夠,一年還需要我個人墊一點不能支出的部分,比如學生想要個平板或者博士去日本開個會想順便玩玩,但是應該的。

我個人覺得,我還沒有帶MBA課程,也沒有積極上遠程學院給排的社會課程。收入已經相當好了,對我一個剛接近30歲的人來說。大家可能覺得你為什麼那麼多項目哇?因為不認真做工作,怎麼可能中項目,國家招標、是否可以中項目最根本還是看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說服國家認為你的工作很重要,並且切實回報國家。一個學校收入差距可以很大,因為有人就想來當教書的復讀機,而國家現在只需要能創新的人。努力改變適應,才是優越生活和社會回饋的基礎。


坐標北京,市屬高校。文科。女。

暑假的一天,被抓來做項目,平易近人的院長跟我閑談,問我來了3年多啟示了,感覺怎麼樣?

我表示還-可-以,就是工資低。

低到因為我告訴大家自己的實際收入後,很多人覺得我工作沒幾年,就變得太虛偽了!

院長不慌不忙的說,來來咱們算算,我們寒暑假加起來大概3個月,剩下的9個月里,假設每個月有4周,每周因為上課你只來學校2天,9x4x2=72(天),這72天中,因為十一、五一、端午、中秋等法定假期,你還可能被放掉2周左右的課,72-2x2=68(天),也就是說,你一年也就上了2個多月的班。可是工資加上績效獎金,一年大概也有獎金9萬左右吧。

說完,院長露出一個雲淡風輕的微笑。

不抱怨,說到底就是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萬事萬物都有成本的。做人不可以太貪婪。

經常有女孩子跟我講,畢業後想找一個不太辛苦、清閑、工資又高的工作。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市場經濟這麼多年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才能搖醒她們了。

不談理想、不談情懷。

你問我有沒有想到跳槽?

剛入職的頭兩年,我披星戴月的想。我是那麼渴望實現博士畢業前對自己的預設:成為一個穿PRADA的女魔頭。可現在,我能理解那時抱有迫切跳槽想法的整日厭惡手頭工作的天真浪漫的自己。那時太年輕,不了解這個世界,不了解生存的法則,更不了解自己。

現在我不想了,因為我知道雖然這雙鞋因為太土太丑被我鄙夷了這麼幾年,但是回頭看看腳下的路,它卻是最舒適最適合的。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裡沒有勾心鬥角?哪裡沒有辦公室政治?哪裡自己不努力還能天天升職加薪?哪裡錢是好掙的?就算天上掉餡餅了,你有資格接么?你能接得住么?

多問問自己,多了解自己,很多道理,必須自己想明白。不要掩耳盜鈴,你只是逃避掉了,但沒有真正解決掉問題。


什麼情況,居然破百了,逛知乎這麼多年的攢還不如這一個回答啊o(*≧▽≦)ツ┏━┓

-------------------------------------------------我是分割線----------------------------------------------

估計沒人能看到這個回復了哈,所以就隨便寫寫。

15年畢業的生物領域博士,純理論。本科985,碩博中科院京區所,沒有海外經歷,畢業的文章在自己的領域裡也算湊合。要是留所的話呢,就是到手8k,問了幾個高校,對於我這種土博的待遇基本就是安家費20多萬,然後到手工資的話4、5k,當然,像我這種土博基本進不了一本高校,去二本都要和一堆海龜競爭。最後給offer的兩個高校,待遇就是我在上邊寫到的。但是最後都沒有去,而是選擇去了公司,然後呢,然後到現在,我已經把學校的安家費掙出來了……

看到很多人說學校清閑,可以干副業,混好了考項目津貼。

別的不知道,反正生物領域最後能混到這種待遇的,不敢說萬里挑一吧,也至少是幾千里挑一。

生物領域還想清閑,寒暑假給你放假你敢出去玩、去休息么,養的細胞菌株分分鐘死給你看。你要非說使喚學生那我沒轍啊,青椒有幾個真能帶學生的。另外,拿學生當廉價勞動力這事,我只能說「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么……」

在公司我至少有個穩定的雙休,還有年假。在高校研究所,我特么讀博就沒休過雙休,我老闆五十多了,國重主任,我五年特么就沒見過他休息,如果不在辦公室,那就是在出差,如果不在出差,那就是在辦公室。

副業和項目,像我們這種搞理論的上哪拉項目去啊,我們實驗室研究的一個製劑,投入五百萬,最後賣專利三百萬都沒人要。搞理論的也就能從基金里套套錢,可惜向我們這種領域,一個重點重大也就分給你300萬,還是分五年發放,中間考核不合格還收回去。一個大老闆最多也就能主持五個項目,看著樓上那些動不動就幾千萬的項目,我只能說,男怕入錯行

所以啊,高校哪裡那麼好混啊。想混的好點,接觸的人情世故不比社會簡單,而且圈子更小,圈內人都低頭不見抬頭見,不搞好關係人家更不帶你玩。

要是你不幸進入了類似於生物這種實驗+理論的學科,呵呵,基本上上邊說的所謂的大學的優勢一條見不著啊

另外,我覺得國人的財商思想有問題啊,高校里很多所謂的福利都是有使用限制的,如果你真接觸過沒錢的日子,就知道現金流是多特么重要了

----------------------update-----------------------------------------

上面都是自己的經歷,雖然混亂,但是對於生物領域基礎研究的土鱉博士來講,基本可以說八九不離十。這年月,土博在國內就業,二本以上的高校基本上只能走人才招聘,那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的待遇是給人才引進的(我會說我面試的時候什麼要求都符合,就是差一年海外經歷然後走不了人才引進么)。生物坑,生物土博就更坑了,所以說如果真心想做生物,還是本科畢業就出國吧,別想著博士畢業讀博後,快三十的人,你的選擇會讓你更加尷尬。不是說國外的科研就比國內好,而是國外的沉澱厚、平台高,在國外分分鐘發10+文章的人,回國很可能就玩不轉,不過至少有大文章護體,最開始幾年申什麼都方便點。

各個學科的待遇啊,業餘可控時間差別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啊。另外,誰說時間自由就等於清閑了啊

我看到很多人舉得例子都是已經在高校里混得風生水起、至少十年資歷的老職工。但是現在高校新招的青椒基本上都是教學+科研崗,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我就面試過直接跟我說一周要保證40+小時教學時間的高校。可問題是,現在職稱晉陞又都依賴於科研成果,怎麼整?剛工作的青椒基本上都是又要干大老闆的項目,又要盯緊自己的項目。再加上生物口人才溢出嚴重,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別說短期了,十年之內都別想過上很多人說的所謂的高校的輕鬆生活。

另外,別被你們所謂導師和前輩給忽悠了,什麼年輕人,要看發展,不要看一時的待遇,這麼說吧,上來給不了你多少錢的工作,將來也給不了你多少錢。時代不同了,別的不說,單是分房這一項政策的差別,你和你導師在奮鬥路上就相差了20年。政策房是有,是便宜,但也不是便宜到白菜價,另外地點也不是你自己可選的。分房,呵呵,誰告訴哪個高校和研究所還分房?我一師姐,10入職,我們所分房到09年,相當於直接要比她前一年的入職的人,在收入相同的情況下、必須多掙出幾百萬來。教育資源?如果高校附屬的教育資源可以滿足要求的話,為啥我們所的研究員的孩子都是在國外念的高中和大學?說白了,最後還不是還得看錢。這裡指的是真金白銀,現金流,可以自由支配的錢,什麼福利啊,飯補啊,這種不叫錢,很多人把這些東西也算在收入了,那我只能呵呵了。高校的資源是保底資源,要是真心安於生活的舒服態,可以選擇;要是想讓人生多點備選答案,高校絕對不是個好的選項。

另外,我就想說,我們探討的難道不是合法正規收入么,那麼多人把各種所謂的灰色收入算進來是什麼鬼?項目經費是給你主持人隨便花的么,知道現在報銷有多嚴格么。我畢業那一年,給溫室買個掃帚需要拿著購物小票和掃帚一起去所的物流開驗貨單,然後報銷時驗貨單和購物小票一起才能用你的經費報銷。很多單位現在大老闆招的員工都是要自己負責工資的,工資哪出?還不是項目,把勞務費都留給自己了,誰給你幹活?

還有好多人把讓學生幹活這件事也算作高校教師的優勢,作為一名被虐的直接放棄了科研夢想(,沒錯,我也是曾有科研夢的銀)的前生物狗不想過多討論。我只想說,你們這幫SBTMD好自為之!!!別有一天讓人砍了還不知道為啥!!!

情懷這玩意,吃多了小心噎死。人現實一點,對自己沒什麼壞處。

------------------以上內容僅針對生物基礎研究人員的生存現狀,其他領域可以無視----------------------------

對了,我去了給醫院做抗體、實驗外包和科研培訓的公司……有興趣的可以聯繫我。咳,認為我們這行是學術不端可以繞行。


原某大學機關科員。

已跳。

錢太少,而且分配比例偏向教學科研。

真心不夠嚼穀。

再加上學校里古怪的氣氛讓自己很不開心。

毅然放棄事業編砸了鐵飯碗跳槽。


謝邀!

我每個月應發大概是12000多,實發到手裡6200多,這是基本工資部分。

課時大概每個月3000多。

平均每個月的福利2000(包括春節、中秋節、端午、開學、教師節等等所有一年平均)。

所以,平均下來每個月實拿大概12000。

講師稍微低點,不過也有8000-10000。

不包括有些老師去賺外快和拿項目。

所以當我看到 @徐騰飛答案的時候,震驚了!

—-------------

話說去年漲工資,現在講師也可以基本工資稅後10000出頭了,加上績效,一個月至少一萬五吧。加上公積金那些,也有兩萬多吧。


我表姐和姐夫都是大學老師,從和他們的交流中我也慢慢懂得一個道理:就是不要太在乎當前,要多為將來考慮,要綜合多種因素來考慮。

  • 工資和外面社會上有同等能力的人相比確實少。但是請記住,那是事業編,在各種社會福利方面遠遠優於社會人員,學校組織的團購房往往會比你我苦逼奮鬥幾年管用。至於退休後,事業編享受的退休金也會比社會人員穩定且完全可以負擔生活。
  • 生活方面:老師的固定假期是我們這些社會人員拿錢也換不來的。是很清閑,可以旅遊,寫書,在鄉村別墅里種花養草。
  • 孩子教育方面:你會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在假期帶孩子旅遊。身在教育系統總會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親身體會,相應施教。另外,潛規則中教育系統的人總是互相幫助(利用)的,比如你幫幫與我有關係的孩子在你的許可權內,到時候你有什麼事時我也會幫你。這種教育系統不是單指大學,是指整個教育系統:幼兒園,小學......

大家看看,以上幾點哪個不是咱們社會人員渴求的。
————————————————————————————
分割線:看了一些知友的評論,覺得應該把答案場景補充下,以免誤導別人。
我的答案正如開頭所言側重的是「將來」和「福利,生活,家庭教育」,另外只是講述已經發生的事,對未來是否會改變我想無人能知。我表姐表姐夫也已經進入不惑之年,而且在學校也有了一定的職位和職稱,我想一個普通年輕人缺少付出,缺少閱歷,缺少關係是肯定不能如上面一般的,在任何崗位應該都如此。

但是相比之下,我們作為社會人員的「將來」確實要比他們多了很多不確定因素,這點隨著我年齡的增大越來越感到如此...


我因為是本科畢業,沒有研究生文憑,所以畢業之後只能進入一所大學下屬的二本教書,專職教了4年多,本來早就要辭職,但是由於想要自己一個人申請加拿大技術移民,是單身,沒有婚姻加分,需要靠工作滿四年這個選項加分,被我同事勸說,又留了一年。所以我只提我自己的情況,也就是四川省二本裡面老師的生存狀況,其他碩士博士畢業拿到鐵飯碗的應該跟我們不同,不適用。

我們是一年簽一次合同,前三個月只能拿60%的工資,每節課45分鐘,25元錢(你沒看錯哦),所以我辛苦一個月下來,第一個月扣完社保公積金我拿了1200元工資,剛好進校遇到教師節,學校給其他老師發200元教師節的錢,我還是只能拿60%,就是120,錢剛到手還沒揣熱呢,我同事(後來去了美國)說我們上課多嗓子會受損,她可以幫我們集體去北門買小蜜蜂,120元一個,我想都沒想就把所有錢就給了她(後來她經常為了推銷她姑姑保險把我從一個辦公室追到另外一個我才開始意識到那小蜜蜂是不是不是那麼簡單)。

之所以一開始覺得這個大學老師的工作好,不是因為薪酬,畢竟那個所謂寒暑假的工資,其實是因為學校把課時費算好之後分成12個月發,也就是說,你寒暑假根本沒有工作可做沒有收入,你的收入來自開學之後你自己辛苦賺的課時費!研究生也就比我們多200的津貼和每節課高5元而已。

我覺得這個工作好是因為我在中學實習過,那苦的啊,6點多我們就從學校出發去中學,除了要備課上課,我覺得最煩躁就是他們一天要掃三次地,每次掃地班主任會叫我們看著學生,每次學生就弔兒郎當地東掃一點西舞一把,好幾次我都想搶了掃把自己把全班掃完,然後他們中午要睡覺,必須鎖門,他們班主任就會要求我們在裡面守兩小時,所以我只好坐在裡面看著他們。請問這是老師嘛?這難道不是保姆?而且這樣的實習下來一個月一毛錢都沒有。我還在裡面目睹了重慶妹子衝進來用手指著那個懦弱的男老師罵,說他不會教書,也有家長進來跟老師吵架,老師之間內鬥我也能感受到,有的是我們不小心放了自己東西在老教師桌上,他來了就會很不爽。總之,就是讓我覺得做什麼都比去中學好。而且我自己原來在中學的時候也是不把老師放眼裡的。

所以一開始找工作,就死都不去中學,其實路子就很窄了,畢竟沒有研究生文憑嘛,找到這麼一個工作,覺得比較適合我這個內向的人,我平時又不愛當眾說話,每次上講台就覺得」糟了,要死掉了「。而且我找工作完全憑自己,沒有任何家人幫我或者給的出建議,我父母離婚後我中學畢業就再也不見我爸了,我媽被我爸從農村出來帶出來幫她解決的公務員工作,後來又是親戚幫著帶出來做點生意,她完全對正常的就業流程一無所知,也沒讀過大學,說實話,文革那種時代的中學生,中學都沒有學啥東西。我的所有路都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全靠自己走出來的,我覺得第一個工作有人要我,算是我們主任看得起我。所以當時,我就以為我會一輩子待這個學校了。

我會一輩子拿著2000-3000元,每天工作6-8個小時,隨時聽教務處的人訓我們,為了80元的四六級監考頭一天去一人掃教室擦黑板寫考試指南貼學生標籤第二天提前守在門口檢查證件站幾小時監考。每天來回4-6小時回家,趕不上校車給80元計程車才去學校。

我一直以為我個人能力有限,這就是最好的歸宿,雖然我也渴望賺錢,因為我大學畢業做手術的時候我媽就說了下次我自己給錢,讀研究生我自己給錢,我們每次吵架她也跟我爸一個口頭禪:這不是你的家,你給我滾出去。

這些,當然成為了我後來一定要辭職的動力來源,我要給我後面讀書買房看病自己存好錢

直到,我開始接觸我這群同事。

影響我最大的兩個同事都是成都本地人。

這兩個人跟我關係不錯,經常站在路邊「教育」我,我們最奇葩的就是幾次重要談話都是在路邊上,而且她倆還小我一歲。

這幾個女性其實,我不說全國範圍內,至少在四川這個不思進取的地方,很特立獨行。

先說A,A目前在美國

A腦袋很聰明,行動力超級強,因為偏科讀了一個不好的大學,所幸我們主任當時在那個大學任系主任,所以退休後把她帶到了這個學校,而且主任和她爸爸是同事,所以後來兩年幫助她申請上了美國文科半獎,她去了加州讀研究生。

我其實一開始還是想和同事保持距離,但是這群成都人的熱情,你擋不住。她總是不停問我晚上吃啥,我說我媽做了晚飯我要回家,她說回家幹嗎啊,我帶你吃好吃的,然後拉我去建設路和新華公園AA制吃串串吃燒烤,後來我才知道她父母離異,她不想回家吃飯。

她後來跟我說她開始做雅思托福培訓,我說我要去聽聽你的課,她很大方答應了。

當時進去,學生以為我是新同學,主動跟我說:「過一會兒下課我們去跟前台說,高級階段換掉外教,要這個老師繼續教,她教的超級好」

我同事確實,由於做了幾年志願者不斷參加翻譯活動,而且在成都外事辦實習,口語非常溜,而且人性格很活潑,很會開玩笑,如果不是後來要去美國,她真的願意待成都的話,肯定是秒殺各個機構的金牌講師的。

那個階段她為了出國,經常隨時帶著電子詞典,我倆吃個串串,她都會突然問我剛才冒了個什麼單詞然後拿出字典開始查,有一次最神就是我下班坐公交回家,看見她在98路上,當時就她一個人,她居然完全旁若無人在狂查她的電子詞典,不是那種悠閑地查,是手指翻飛那種。

她除了大學上課,同時在幾家機構兼職,社會交際廣,偶爾還要回來跟我說她師姐準備開學校要招人之類的,而且一開始沒錢還考慮去法國然後跑去學法語,所以她每次下了課就跑去打的,真的是用跑,不是用走的。

也是從她身上,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這也是我後來為什麼在之前的帖子里說,選大學,一定不要選內陸的學校,一定是經濟活躍地區的,就算二本都可以。

她去了美國之後,還是缺錢,有的時候我看了她日誌給我媽說,我媽就會心疼她,儘管其實她很多時候很有心機,但是我媽善良,只看得到她可憐的場景。她經常買了subway的三明治分兩頓吃,為了省錢和一個中亞女同學住一個房間,那個妹子每天煲電話粥到2點第二天6點起床屁事沒有,我同事被折騰的跟要死了一樣,上課只好掐自己大腿說學費很貴不能浪費。她大學沒怎麼學語言學,過去為了省錢想要提前半年畢業,結果她每天都要熬夜做作業,她有的時候也跟我們說羨慕那群韓國女的,天天出去浪都不用學習。

每次我自己想偷懶,就會想到我同事,我就覺得不好意思了,這也是後來要離職的一大動力。

同事B,一開始和很多20出頭的妹子一樣,過著小資生活,一有時間就旅行,自己開個小店,空間里不是美食照片就是手工照片,她自己覺得「很充實」。雖然讀的大學很一般,但是成績還不錯,人是非常聰明有動力的,但是沒有遠見。

08年我同事A的出國,成了一顆引爆我們系辦公室的炸彈,因為之前她一直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要去美國。

同事B突然認識到自己過去那些小資情節,在我同事A的面前全部崩潰了。

於是她開始走了更大膽的一步。那一年她24歲,女人就是這樣,快到25的時候會瘋癲,因為沒錢沒成就也沒有真正心動的男人(這個女孩子其實有很多男朋友,因為長得漂亮,但是她並沒有把這些男人真的放在眼裡,她曾經跟我說婚姻不是永久的)

某一天,她突然跟我說她自己諮詢了好幾家,然後去成都以外的地方找了一個中介,現在要辦加拿大技術移民

我說:啥?技術移民?!我們大學英語老師哪兒來的技術?

她很淡定很自信:你不要以為老師就沒有技術,真正教得好的其實就是一門技術!(當時09年,確實移民列表上有這一項,後來取消了)

她說的這些話,後來確實有很多人跟我重複過,我對我那個教書匠職業的不自信後來被逐一打破,首先是我有北上廣的同行曾經交流時說過,我們這些做老師的一旦出來自己做銷售,可以做到最好。另外,我學生也曾經了解我薪酬之後勸我改做財務,她媽媽就是英語老師30歲轉財務,我們當時上課的王府井所在的樓,就是她家親戚的,我說你媽媽怎麼覺得我能做好財務,她說:「我媽媽說,托福能考到高分的人,放到任何行業都能最後做到最好」

於是09年,我一年都沒有逛過街,因為要上課周末要兼職,最重要,因為要去移民所以開始跟著她晚上去春熙路那邊學法語,從郊縣坐校車,一下校車就要往春熙路奔,上課上到晚上回家要備課還要背法語,到了周末,兼職完我還要查各種論壇資料想要省下申請移民那一萬多元錢。她對此非常不爽,說我浪費時間,還不如用這時間繼續多賺錢

這就是兩個人家庭背景造成的不同認知了

她爸爸是雲南知青,吃過苦,全力支持她去加拿大,哪怕一開始洗碗都可以

我媽媽被我外婆保住,躲過知青一劫,在農村沒有大志向,不僅反對我出國,直到今天她都還要讓我勸她身邊的各種人不要讓小孩花家裡錢出去。

所以我沒有安全感,我一旦決定要出去,是完全靠我一個人,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而我同事,自信心來自她爸爸,所以每件事都躊躇滿志

所以後期我也給學生講,父母其實有的時候起到最大作用,不是錢,是給你打氣給你一個自信

回到了我同事身上,09年年底,她需要去香港面試,當時其實法語學習時間根本沒有夠500小時,她八面玲瓏,開了假證明,然後自己到網站上下載各種面試話題,找了老外去練習,還去買了職業裝,臨行前,我倆聊天

我說:哎呀,萬一過不了面試咋辦啊,加拿大經濟又不好,你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同事當時很不爽我,說:怎麼可能通不過,我去了就一定能過,你等我好消息。

果然,順利通過,只需要落地加拿大即可拿到PR(永久居民身份,除了政治權利不享有,其他一切都可以享有)

但是,你永遠想不到,她通過男朋友,還搞定了第二個綠卡,就是在那一年,她同時拿到了2個綠卡,才24歲而已。

她出去之前我倆還是聊過很多次,包括她說自己跟男友的好朋友聊過,覺得大家都是同齡人,結果就是高考那個節骨眼,導致後面路越岔越大。

她說:你看看我們現在在大學這個工作,是一眼望得到頭的,有什麼意思,無非就是主任說10年後你們就成了我,成了副教授,一個月4000多,

我跟她說有個美國人,花了一年走遍了美國各個州,每個州嘗試一個新的工作,她說:我就是希望做這樣的事情,人生才有意義

她跟我講了男友朋友的故事,成都人,高考之後去了新加坡,學金融,還沒畢業就是自己一家一家公司第送簡歷

很多公司說:現在不缺人

他就說:沒關係,我把簡歷放這裡,

結果後來其中一家公司正好缺人,就要了他,我同事說那話的時候,我們才25歲左右,這個男的已經被派到美國紐約了。

我不知道故事真假,但是她講完故事,說:你看,平台不同,眼界不一樣,我們要一個新的平台

哎喲,我不想碼字兒了,好累,我馬上就結束這個帖子,有頸椎病的人傷不起啊。

同事A去美國前跟我談話,說:你看我們身邊好多女同學,都是結婚生子,但是我總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我24歲生日給自己許願,想要一個新的起點出發。

好了,用A的空間音樂歌詞來結束這個答案,我把她當時自己挑出來的歌詞給加粗了,也許最能反映她孤身去美國打拚的心境。


葉子是不會飛翔的翅膀

翅膀是落在天上的葉子

天堂原來應該不是妄想

只是我早已經遺忘

當初怎麼開始飛翔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愛情原來的開始是陪伴

但我也漸漸地遺忘

當時是怎樣有人陪伴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只是心又飄到了哪裡

就連自己看也看不清

我想我不僅僅是失去你

P.S. 歌曲來自阿桑《葉子》

現在經常像野狗一樣在成都大街上晃蕩,再也沒有10年前的工作熱情,連購物熱情也沒有,什麼熱情都沒有,也不想結婚,就是因為這群人去了世界各地,和志同道合努力上進的人在一起,你才會覺得生命是有意義的,這也是我唯一不滿意成都的一件事兒,霧霾神馬,我不是那麼在意。


一個詞:自由。

時間自由:雖然科研之類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是時間自由度是別的行業沒法比擬的。

心態自由:大學知識分子扎堆,吃相再難看,知識分子的顏面還是要有的,沒法像政府和企業那樣下黑手整你。只要自己無欲則剛,沒有把柄在別人手裡,就怕毛。我跟院長吵過架,同事教代會上給公然叫板校長,怎麼樣嘛,屁事沒有。

思想自由:高校的思想氛圍是相對最自由的,這個你懂的。


1、工作有保障。名義上是聘用制,不到一定職稱就不是終身制,但是,實際上很少有學校主動解聘的狀況發生,師兄師弟同學中在高校當老師的我熟悉的至少有十個以上(有985,有一般211,也有很一般的學校),也都快十年了,沒有一個學校主動解聘的。也就是說,這基本上是鐵飯碗,這比公司有保障得多,你在公司如果沒有利用價值甚至僅僅是利用價值降低了,分分鐘辭退,按照現在的勞動法,基本上公司損失極小。
2、各種福利多。五險一金就不必說了。且其中公積金,醫療,養老,比公司只好不差。除此之外,很多高校都有排隊分房的福利,很便宜,基本是市場的三分之一的價錢甚至更低。很多學校還提供青年教師宿舍,租金便宜,環境好。小孩上學可以讀附中附小,優先考慮,不用為學區擔憂。如果夫妻是雙職工的,還有額外福利。學校免費停車,學校實驗室想來就來。
3、資源多。你想學習,可以有很多課程去聽,很多前輩去問,圖書館很多資源供你免費利用,而這些在公司都是要錢要時間的。你想自己做項目,有那麼多基金供你申請,你不想自己做項目,可以跟著其他大牛混,分一杯羹也不錯,不想做科研,只想教書也可以,只要你願意就行。人生大事好解決,這個就不展開了。你要是職稱上去了,還有小弟帶,人力資源也有了,做項目更容易。雖然評個教授不是那麼容易,副教授還是很容易的,好幾個同學都已經是副教授了。此外,很多高校還有公派學習,去國內其他高校,或者去國外名校交流,全程公費,尤其很多985,機會很多,增長見聞,增加資歷,還不用自己掏錢,簡直不要太舒服。
4、自由。每年幾個月寒暑假,周末基本不會有加班(當然自己做項目的開公司的除外),公司那種強度的工作狀況基本不會有,研究方向也相對自由,在外開公司的,兼職講課的,拉項目的,一堆堆,不要太張狂就好。相比於外面公司每天按時按量的工作,加班加點的趕工,簡直幸福透了。
5、環境相對單純。你要說老師也有派系,學校也很官僚,黑幕多,那我無話可說。你以為公司就好?公司的官僚,黑幕多了去了,而且一旦輪到你,說理都沒處去說,小了是原地踏步升不上去,大了就是掉飯碗了,公司真的沒有仁慈。

如果上面的都還不算優勢,我也是無話可說了。

好吧,說點不好的。
1、工資低。工資確實低,跟公司是沒法比了,尤其是不喜歡科研或做項目的,但是只靠教學掙多一點也是可以的,但就是比較累了,講課講到口吐沫,站台站到腿抽筋,哈哈,開玩笑了。
2、容易惰性。壓力不大就容易惰性,公司裡面是架著你前進,不進則退,學校沒有那麼多的壓力,尤其有些喜歡安逸生活的,不免越來越惰性,喪失競爭力。
3、職稱壓力大。一般評副教授壓力不大,但是評教授博導甚至某某獎金某某學者,那壓力就越來越大了,不過這個也是量力而為,每個人能力不一樣,你要變牛,不付出是不行的。
4、爭資源。爭各種官職,各種名額,項目基金,等等。
5、抱團挺嚴重,也就是你們說的派系。


對於第二名的答案有點嗤之以鼻,都是滿滿的幸福,世界上哪裡有這樣的職業?!

我雖然不是大學老師,但是我的父親是一所還算可以的小211的老師,那麼我就來說說我的經歷吧。我爸79年就考入了大學(名校,嘿嘿),畢業之後分配到了現在的學校。雖然混了那麼多年,他依然還是一個講師的職稱,工資貌似也就3000左右,樓上說的福利基本上我們都享受了(謝謝國家),但是我一點兒不覺得我爸的生活是輕鬆的,因為他是混在大學裡面的——教書已經成為了我爸的副業,做生意才是我爸的主業(所以職稱一直那麼低,不然好歹也是個副教授)。注意,這裡所說的做生意不是出去拉項目,而是完完全全從事和教學工作不相干的事業。說白了,我爸就是在事業單位混個政府給的保障。現在卡的越來越嚴了,一年發多少論文都是有硬指標的,我爸這樣的商人哪裡達的到發論文的指標,還好,找了個管實驗室的指標,繼續忙裡偷閒的做生意去了。為什麼不直接辭職去做生意呢?終究是因為事業單位的那一份保障,恩,很不錯的保障。

但是制度可以改,曾經工人的地位不也很高嘛,但不也有國企改制嘛?!你如果心思不在學術上,為了這個職業的好處去蹭破頭皮做老師估計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我爸為了這次的轉崗東奔西跑那叫一個累啊;為了打夠考勤,那叫一個煩啊。我想拉項目,做課題,寫論文,評職稱不會輕鬆吧?智商不夠的,估計要憋得難受;情商不行的,把工作做了也可能職稱沒上去。

我爸就是體制內夾縫求生的,有點不道德。但是,我還是希望各位看官莫噴,待我慢慢講來。那個年代工作和專業的聯繫性很緊密,不少人基本上都服從國家的分配,我爸也不例外。但是工作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真是對這個事情沒有興趣,但是也沒有勇氣去辭職下海,於是乎就開始忙裡偷閒的開始一些小本買賣。那會兒改革開放,商業風氣濃重,我認識的不少我爸這個年紀的大學老師基本上都出去做過生意,我爸一開始出去給人裝無線電視(我爸大學學的計算機啊,嘎嘎),後來又轉了行,因為是塊做生意的料,於是乎就這樣一直生存了下來。平常做生意,要上課的時候就去上上課,到了期末考核的時候趕緊應付一下,就好像我們的大學生活一樣。這就是我爸的教師生活,雖然一天到晚都很忙,但我爸可以用生意上賺的錢輕鬆的付完了集資房的房款,然後讓我生活在一個質量相對不錯的圈子裡。並且,大學圈子的沁潤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很有益的。

接下來我還想說說我同學爸爸的大學老師的故事,都發生在同一個校園裡面。A的爸爸早年其實也做生意,估計是那會兒大學待遇不咋的,而且商業活動發展很快。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忙裡偷閒並且具有商業頭腦的,無奈之下,A的爸爸放棄了做生意,開始老老實實的在校園內開始發展。為了評上教授的職稱,A的爸爸在棄商之後讀了碩士,後來在A上初中的時候北上北京讀了博士,在A上高中的時候又去美國做了一年多的訪問學者,現在A的爸爸是我爸這個學校某學院的副院長。

從他初中到大學,我很明顯的感受到了他們家生活水平隨著他爸職稱變化而產生的提高,換了20W+的SUV,有了兩套房等等······但是想到他爸爸40多還去讀研究生,難度和付出可想而知。

兩個中年男人在大學工作的歷史說完了,我想,這並不是一份那麼,那麼輕鬆的工作吧。想起曾經看的一幅有關職業規劃的圖片,對於「聰明而懶」的人的職業推薦就是去大學當老師,搞科研。

如果智力足夠,你可以輕鬆完成平常的教學任務,享受著不錯的福利,雖然說你可能還是要貸款買房甚至於拿不出首付款,但是穩定的收入也不會給你很大的壓力,很有一種城市歸隱的感覺啊。所以說,如果你知足常樂,不受這浮誇的世事影響,智力足夠,做我們偉大的好教授吧。

如果你想著靠著學校里的資源在外面搞項目,掙大錢,作為一個大學生,我首先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鄙視你,別問我為什麼。另外我想說,我爸這樣的故事估計很難有了,因為以前的特殊情況少有了,學校里給你設備,但那些考核制度,要發的論文不會成為你的枷鎖嗎?我覺得老師偶爾靠項目弄些外快,開個上百萬的車也沒有什麼,但是你就是奔著項目的外快和豪車去的,我覺得你很難快樂。

吃飯去鳥,回來再改改······


給一個有確鑿數據、非個人故事的回答。

大學教授的工資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學校、專業、資歷、研究方向等等,所以個例並沒有太多的代表性。您要找比較少的,肯定有;您要找特別多的,那也肯定有。

在美國,公立大學的教授作為公職人員,工資的主要來源就是納稅人交的稅,所以工資收入是完全透明公開的,納稅人可以隨時查詢。

您要是說,哎,你為啥要拿美國說事,幹嘛不說咱們中國?那我只能說,您先告訴我,天朝公務人員的工資公開系統在哪裡?

就拿我們大喬治亞州舉例吧,打開 http://www.open.georgia.gov/index.html ,選擇 salaries travel reimbursements,下面就是所有州政府僱員的工資和報銷的差旅費,精確到姓名、職務和單位,可以按照姓名、職務等等隨便查詢。

開始查詢工資之前,先補充一點背景資料,作為美帝比較貧困的州,我大喬治亞的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為 51244 美元,全美的數據中位數大約為七萬三四左右。

先查查州長熱熱身:

年薪不到十四萬,即便是按照匯率計算,州長都沒達到知乎精英百萬年薪的標準

好,現在我們按職務查詢,搜索所有職務為 professor 的數據,喬治亞州立大學系統共計 2974 位教授,年薪按從高到低排列,最高的年薪為一百七十萬美刀:

同樣,我們也可以搜索 associate professor ,共計 3352 位副教授:

搜索 assistant professor,共計 4263 位助理教授:

這些數據可以打包下載,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統計一下分布,40 萬以上的數據已經非常少了,所以我們分布圖的上限就取在這裡:

注意到裡面有一些年薪低於一兩萬美元的教授,主要是因為網站給出的不是名義年薪,而是實際支取的工資。這些記錄主要是那些中途離職、跳槽、或者其它原因不再領工資的教授。(好像助理教授的這部分記錄比例挺高的……)

對於所有喬治亞州的公立大學教師的年薪:

  • 教授:平均值 127580,中位數 107302。
  • 副教授:平均值 93320,中位數 80588。
  • 助理教授:平均值 74113,中位數 65148。

以上是喬治亞全部州立大學的數據,裡面包含了很多隻教學的非科研型大學,那我們接下來就抽樣一個公立研究型大學。

就拿我們學校舉例子吧,比較貧困的州的理工類科研大學,全美公立大學排名七八名左右。從上面的數據里篩選出所有單位為喬治亞理工的教授,然後再畫一個分布:

對於所有喬治亞理工學院教師的年薪:

  • 教授:平均值 177179,中位數 170569。
  • 副教授:平均值 131011,中位數 125677。
  • 助理教授:平均值 109914,中位數 111719。

所以結論呢,哪怕我們這種貧困地區,教授的工資其實也不算低了。助理教授一個人的工資就足夠養活一個家庭了。考慮到教授副教授還是終身職位,只要你不惹事不犯法,就能一直樂滋滋的享受生活。堂堂正正的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也不用看誰臉色,也不用提心弔膽的搞一些擦邊球。

一輛全新的寶馬 740 不到九萬,一百萬在我們這種窮地方已經可以買城堡了。

還要啥自行車?要啥自行車啊?


這是狹義上的「工資」,上海市統一的,也是退休以後計算退休工資的標準
別的收入其實不叫工資,有獎金、津貼、補貼、提成、勞務費、經費等名目繁多、性質各異的種類,跟所在單位、不同時段、個人表現相關,落實到每個人頭上的總額都是不一樣的


為何進高校是個能說很久很久的話題。題主把問題局限於收入,就好說多了。圈子太小,曬工資時就只好匿了,哈哈哈。哦,對了,僅在知乎上面吧,切勿轉載,手下留情。

1沒有課時費:
汕頭大學——稍稍不同於國內其他高校,合同一簽3年,隨時可以走(但要按比例退回安家費)。課時由學院安排,上多上少拿錢都一樣,沒有課時費的問題。但3年續簽的時候,人事處會考慮你是否完成了一學年280課時的要求,一般不能低於240。對於青年教師來說,青椒們尚無資格帶研究生,因此只有上課和本科生畢業論文算課時。因此,最少是一學期兩門必修或者三門選修。

2 工資待遇透明,不在編,不要求你遷戶口等,較為自由靈活:可見學校網站



我知道的青椒一般拿到11萬左右。安家費一次性給8000,剩下的分成6年發放,一個月166,住房補貼4萬元嘛,如果你住在學校的話,學校收房租1200-2000元一個月,遠遠高於本市租房價格,但地處偏遠,治安也差,計程車全部不打表,一趟至少40-50元,公共汽車晚上7點就末班車了,為了上課方便青椒基本都只能住在校內。這樣你合同期還沒結束就需要倒貼錢給學校了。

3 沒有額外科研獎勵,項目金少:
不同於其他高校,沒有ssci、sci等發文章的獎勵金,發不發都沒有一次性獎勵5-10萬元的規定,學術做不做都一樣。對科研要求是3年出2篇即可。

項目申請資源較為匱乏,成功率一般偏下,似乎只有項目本身指定學校必須一比一配錢的學校才會配錢,其他的沒有一比一,管理費還是要收的。但對青椒項目費用使用有嚴格要求,比如坐飛機不給報銷,除非拿到校長簽字;出差差旅要系主任簽字;本市內打車也要系主任簽字;餐費不能報項目,如果用其他經費報銷要系主任一張一張在發票背面簽字。

但校內有一些科研鼓勵措施,比如發表文章的會議可以一年100%報銷一次,第二次報銷60%,5000以內,國外的2萬以內。有一系列的審批、申請程序,非常嚴謹。出版也有相關資助,錢直接給出版社等。

科研啟動金基本上都可以拿到,自我管理即可。

4 院內經費盡量別指望:
院內的經費使用依照各院情況,有的院基本不可能讓青椒用錢,無論你開會、給學生複印上課資料、給學生輔導、帶學生活動等,均要自掏腰包。當然也有和領導關係好的,各種錢都能從院經費裡面出。

5 曬工資:這個工資條實在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哈哈哈

每月工資會有變動,有的時候多一些,8000多,有的時候少一些7000多,不知道是怎麼計算的?行政人員福利更好,有13個月的月薪,反而對青椒較為苛刻。逢年過節大家拿一些福利金,不知道是否一樣,小節200-300,大節1000左右,但還要扣稅。福利金所佔比例很小,加之學校水電費很高,即便天天坐班不在家,也能走3-4度電的樣子,一個月即使一個人住,也要出好幾百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每月工資會有變動,有的時候多一些,8000多,有的時候少一些7000多,不知道是怎麼計算的?行政人員福利更好,有13個月的月薪,反而對青椒較為苛刻。逢年過節大家拿一些福利金,不知道是否一樣,小節200-300,大節1000左右,但還要扣稅。福利金所佔比例很小,加之學校水電費很高,即便天天坐班不在家,也能走3-4度電的樣子,一個月即使一個人住,也要出好幾百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6 為什麼依然選擇?

前兩天看了一個ted,講job career and callings 的區別,job是為了糊口的飯碗,career是一項當做事業來做的偉大工作,而callings則是為自己人生確立的使命和追求。

(這個ted 鏈接沒找到,但有一篇Yale文章可以參考Amy Wrzesniewski and others, "Jobs, Careers, and Callings: People』s Relations to Their Wor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1, 21–33 (1997) http://faculty.som.yale.edu/amywrzesniewski/documents/Jobscareersandcallings.pdf)

對於一大部分女生進入大學來說,既有碩士做行政,也有博士做青椒的,一部分人選擇混著過,大學的工作畢竟比較體面,也好嫁人;另一部分是家裡根本不指著姑娘掙這筆錢,而是真心喜歡上課,或是喜歡做研究。男生中既有希望讀書、科研改變人生命運的,也有真心喜歡科研、教學的,還有因為讀完了對社會不適應走不出去,乾脆在學校的,不一而足。曾經有一句很殘酷的名人的話,大意是學問壓根兒就不是窮人做的。呃。汕大的好處就在於制度設計上想為青椒創造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比如不逼著你出成果,你的生活費也不與科研項目掛鉤等。(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否因為本身學校科研就比較弱,壓根兒就沒有能帶項目的中青年骨幹或者學術領頭人?)但在實際操作中會發現,雖然這方面寬鬆了,但撲面而來的行政工作、各種抓人頭的會、和各種無聊培訓一股腦的壓向了青椒們,反而更難以脫身。所以孰優孰劣?各有特色吧?


推薦閱讀:

TAG:大學 | 科研 | 職業規劃 | 中國大學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