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建築可以稱作「綠色建築」?
專業綠色建築的學生坐在綠色建築小組(ES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sign))來答題。坐標:新加坡。
先放幾張大家印象中的綠色建築。坐落在新加坡Chinatown附近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酒店。
坐落在新加坡Chinatown附近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酒店。
這是不是綠色建築呢?
是的。綠到我都汗顏了。
(判斷標準1:帶綠毛)
在樓上種樹,做草坪,都需要在屋頂上布置很多層,從上到下是土壤,過濾層,灌溉層,防水/隔離根系層,支撐層,隔熱層,蒸汽控制層。可以多不能少。完了植物還有被曬死的風險,需要更換。
費用相當昂貴。
為什麼貴也要做,為了一種新理念,為了美觀,為了得分,對客戶的廣告效應:我是綠色建築。
捨得做這一步的建築多半內部耗能也是比較高效的,而且它提倡建築融入周圍環境。所以它是綠色建築。
(當然這些屋頂確實可以隔熱的)
位於新加坡建築局的Zero Energy Building(ZEB),世界上幾個零耗能建築之一,為實驗樓,教學用。
位於新加坡建築局的Zero Energy Building(ZEB),世界上幾個零耗能建築之一,為實驗樓,教學用。
(其他ZEB還有馬來的Zero Energy Office, Forum Franbies ZEO in KL,為演示樓;
英國的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London ,為正常使用樓;
瑞典的Headquater of Eawag,為演示樓)
這是不是綠色建築呢?
是的。
(判斷標準2:帶太陽能板 O _ &<)
使用太陽能板比種樹更貴,更費力。而且已經有些犧牲建築的美觀性了。都已經拼到這種程度了,內部就基本上已經儘力的高效了。
沒太陽的時候怎麼辦?
ZEB宣稱平時產電多的時候,把多餘的電運回供電處,需要的時候還是會用電網。所謂零耗能,是全年的總耗能正負相抵為0。
ZEB=Net zero site energy use 零耗能
ZEB=Net zero energy emissions 零排放
ZEB=Net zero cost 零開銷
這類建築的意義更重要在於探索和試驗節能措施。
雖然太陽能板的價格已經比以前降低了一些,但是它的貴是絕對的。
(ZEB能達到零耗能,也跟它只有三層樓有關。新能源暫時只能做替代能源。)
這棟樓是舊樓改造的,西向,為了成為零耗能建築。除了窗戶和綠毛牆的其他外牆,屋頂,樓頂遮陽架,甚至自行車遮陽頂棚都鋪滿了一(Silicon Wafer)二(Thin Film)三(Non Silicon)代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也很貴啊。雖然整個建築號稱零耗能,但是先期投入,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來。
(當然幾十年之後還是可以的)
除了喪心病狂的使用新能源,其他的也有一些節能設計理念,是值得借鑒的,比如個人空調,地板供冷出口,Light shelf, Light Pipe, Mirror Duct, Stack Ventilation豎直通風 等等。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官網:Zero Energy Building
台北101
台北101
這個不帶綠毛,也不帶太陽能板,是不是綠色建築呢?
也是的。
因為這棟樓也很喪心病狂地「領養了」旁邊的一個公園,所以也綠了。 = v =
(當然這個不是主要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建築節能)
還有拿了一整層樓做蓄水池。
除了這些用力過頭的標誌性建築呢?
對於日常建築,各國有各種標準來給建築在不同方面打分,評定等級。
綠色建築評定標準:
英國BREEAM: http://www.breeam.org/
美國LEED: http://www.usgbc.org/leed
日本CASBEE: http://www.ibec.or.jp/CASBEE/english/overviewE.htm
澳洲Green Star: Green Star - Green Building Council Australia (GBCA)
新加坡Green Mark: http://www.bca.gov.sg/greenmark/green_mark_buildings.html
新加坡採用的標準是Green Mark Scheme, 由於是小國,所以對資源格外看重。自2005年發布,綠色標準已是新建築動工必須經過的認證,也是老建築需要通過的標準。政府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全島80%均為綠色建築的目標。
綠色建築的定義:
- Green building (also known as green construction or sustainable building) refers to a structure and using process that is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and resource-efficient throughout a building"s life-cycle: from siting to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renovation, and demolition.
綠色建築(或可持續性建築)是指一種結構,以及它在建築的生命周期——從選址,到設計,到日常使用,到維護,到翻新,直至拆除——通過環境保護,有效使用資源的過程。
(自己翻譯,可能不是很準確。)
建築在各種耗能里佔據了大約40%,而且它是沒有產出,沒有附加價值的。
節約建築耗能省錢,能減緩能源危機。
Green Mark 對不同用途的建築有不同的評分系統。新舊建築使用不同的標準。隔約兩年會更新新的版本。
建築類型有:非住宅樓(商用),住宅樓,別墅,學校,保健設施(醫院,療養院等),公園,基礎建設(公路,港口等)等。
網址:http://www.bca.gov.sg/greenmark/green_mark_buildings.html
下例為新非住宅樓的最新的打分標準。
1. 能源效率 116分
1-1 外牆進熱 12 (牆和玻璃材質,窗戶朝向和大小,貴。)
1-2 空調系統 30(制定時間表,換個高效的chiller能省的錢酸爽得讓人不敢相信)
1-3 建築外牆 35 (建築朝向)
1-4 自然/機械通風 20
1-5 日照 6
1-6 人工照明 12
1-7 停車場通風 4
1-8 公共空間通風 5
1-9 電梯和扶梯 2
1-10 節能特色 12
1-11 可再生能源 20
2. 節水率 17分
2-1 節水配件 10
2-2 用水和漏水探測 2
2-3 灌溉系統和地形 3
2-4 冷卻塔用水 2
3. 環境保護 42分
3-1 可持續建築 10 (環保水泥混凝土)
3-2 可持續性產品 8 (環保產品)
3-3 綠色保護 8
3-4 環境管理 7 (控制施工過程)
3-5 綠色交通 4 (確保周邊有公交/地鐵,公共交通便捷)
3-6 製冷劑 2 (保護臭氧層)
3-7 雨水控制 3
4. 室內建築環境 8分
4-1 溫度舒適 1
4-2 噪音量 1
4-3 室內污染 1 (塗料控制)
4-4 室內環境管理 2 (空調監控)
4-5 高效鎮流器 2
5. 其它綠色特點 7分
5-1 綠色特點與創新 7
共 190分
50分 到 &<75的,就可以被稱為綠色建築。Certified
75分 到 &<85的,就是金牌綠色建築。 Gold
85分 到 &<95的,就是金牌+綠色建築。 Gold Plus
90分 以上,就是鉑金綠色建築。 Platinum
(聽起來好蠢。。)
另一類凌駕於它們之上的叫Prototype,範例。比如ZEB那樣。
我認為,考慮到上述評分標準的,能有效使用能源,對周圍環境影響低,能確保使用者舒適的建築,就可以稱作綠色建築。
再高一點的境界就是,建築可以探測到環境的變化,來調節自身遮光板的角度或者空調冷氣流速什麼的。這棟樓就成精了。
當然帶綠毛也可以了。
PS: 新加坡濱海灣的藝術中心——榴槤殼。當初的設計是想讓刺可以調整角度的,但是後面還是固定的。
技術還不夠,主要是,貴啊。
技術還不夠,主要是,貴啊。
大家一起努力來保護環境和地球吧!
———————————————————————————————————
打了三個多小時,寫report都沒這麼帶勁兒的。終於有點可以給知乎的東西了。
希望能有幫助。 O _ &<
謝邀。
業務對口,真好。
拋開地產開發商為提高房價包裝的欺騙性概念不說,談「綠色建築」首先要明確一個名詞概念: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
節能:積極推廣應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安排城市各項功能,促進城市居住、就業等合理布局,減少交通負荷,降低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
節地: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和節約程度。工業建築要適當提高容積率,公共建築要適當提高建築密度,居住建築要在符合健康衛生和節能及采游標準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建築密度和容積率;深入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進一步減少粘土磚生產對耕地的佔用和破壞。
節水: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重點強化節水器具的推廣應用,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積極推進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利用。著重抓好設計環節執行節水標準和節水措施。合理布局污水處理設施,為儘可能利用再生水創造條件,綠化用水推廣利用再生水。
節材:積極採用新型建築體系,推廣應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築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提高建築品質,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努力降低對建築材料的消耗。大力推廣應用高強鋼和高性能混凝土。積極研究和開展建築垃圾與部品的回收和利用。
環境保護:實現居住區生活垃圾按照「分類分揀」袋裝化進行歸集處理,採用垃圾生化處理技術。積極推廣綠色建築、生態建築等新理念,積極開展綠色居住小區試點和推廣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可操作性的綠色居住小區標準。
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之上再來聊「綠色建築」相信列位應該會有個更為清晰的輪廓。
-----------------------------------------------------------------------------------------------------------------------------------------
「綠色建築」關鍵詞:低碳、節能、減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減少環境破壞、保持生態平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可再生能源指從自然界獲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
非傳統水源指不同於傳統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中水、再生水、雨水和海水。補充:「中水」一詞是相對於上水〔給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術系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廁所)集中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標準回用於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家庭坐便器沖洗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變所回收物質形態的前提下進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經過再組合、再修復後再利用的材料。
可再循環材料指已經無法進行再利用的產品通過改變其物質形態,生產成為另一種材料,使其加入物質的多次循環利用過程中的材料。
建築場地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建築場地安全範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住區建築布局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採光和通風(優先考慮自然通風)的要求,滿足《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中有關住宅建築日照標準的要求。
綠色建築的建造特點包括:對建築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 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綠化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的植物。
建築中應盡量採用天然材料。木材、樹皮、竹材、石塊、石灰、油漆等,要經過檢驗處理,確保對人體無害。還要根據地理條件,設置太陽能採暖、熱水、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建築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築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在建築設計、建造和建築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綠色建築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所以,「綠色建築」的基本可歸納為:減輕建築對環境(整體環境、周邊環境)的負荷,最大限度的從技術上節約能源和資源的損耗;提供安全、健康、高效、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
套用大家比較熟悉的腔調就是:
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達到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貢獻,譜寫人類美好生活新篇章。
-----------------------------------------------------------------------------------------------------------------------------------------
「綠色建築」世界發展史
1990年世界首個綠色建築標準在英國發布;
1992年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使可持續發展思想得到推廣,綠色建築逐漸成為發展方向;
1993年美國創建綠色建築協會;
1996年香港地區推出自己的標準;
1999年台灣地區推出自己的標準;
2000年加拿大推出綠色建築標準。
「綠色建築」中國發展史
2004年, 「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的啟動標誌著我國的綠色建築發展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2005年,發布《建設部關於推進節能省地型建築發展的指導意見》。
2006年,正式頒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當然,從因地制宜的角度出發,考慮到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化,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綠色建築評定及執行標準:
中國: 綠色建築三星標準
美國: LEED /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 / Green Globes / Build it Green / NAHB NGBS / International Green Construction Code (IGCC)
英國: BREEAM
荷蘭: BREEAM Netherlands
澳大利亞: Nabers / Green Star
巴西: AQUA / LEED Brasil
加拿大: LEED Canada / Green Globes
芬蘭: PromisE
法國: HQE
德國: DGNB / CEPHEUS
香港: HKBEAM
印度: Indian Green Building Council (IGBC) / GRIHA 暖通空調在線
義大利: Protocollo Itaca / Green Building Counsil Italia
日本: CASBEE
馬來西亞: GBI Malaysia
墨西哥: LEED Mexico
紐西蘭: Green Star NZ
菲律賓: BERDE / Philippine Green Building Council
葡萄牙: Lider A
新加坡: Green Mark
南非: Green Star SA
西班牙: VERDE
瑞士: Minergie
阿聯酋: Estidama
綠色建築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綠色並不意味著高價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窯洞冬暖夏涼,把它改造成中國式的綠色建築,造價並不高;新疆有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築,它的牆壁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性好的秸稈組合而成,保溫性很高,再加上非常當地化的屋頂,就是一種典型的鄉村綠色建築,其造價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謂價廉物美。
再如,許多南方地區,房子里的空調40%是為了應對室外的陽光,安裝一個很小的智能測溫裝置,當太陽光正熱時,遮陽簾自動升起來,減少射入室內的陽光,減少空調的能耗。這樣的智能建築才是綠色的,才是符合我們時代要求的建築。
當然,個人認為一切「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綠色城市」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全民道德節能和行為意識節能之上的,這是靈魂。沒有這兩點,一切綠色建築都無從談起。
現在是凌晨5點,我失眠了。看著窗外漸漸泛白我決定做點什麼。
我非常喜歡綠色建築並且此刻犯了間歇性強迫症,沒有在本題下看到滿意的答案,所以我決定簡單科普下綠色建築最後放出目前國外流行的三大綠色建築評價體系(Breeam,LEED,DGNB),你看各體系關注的信息與各關注信息準的比重就知道什麼是綠色建築並知道他們的區別了,很不一樣。
-------------------------------------------多--------圖-------預-------警---------------------------------------------------目錄:
- 誕生
- 目標
- 受益群體
- 分布
- breeam
- LEED
- DGNB
-----------------------------------------我----------是---------正-----------文---------------------------------------------
- 綠色建築的誕生:
其實綠色體系的出發點並不是騙人,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懷疑的世界。
問題源自於1968年成立的
問題源自於1968年成立的羅馬俱樂部。1972年該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轟動一時,能源問題被人類提上日程,建築,這個作為能源消耗的主要載體被賦予了新的責任。那麼如何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提高利用率成了新的主題。1988年英國人在 Watford 開始研究 breeam 體系並於1990年發布第一個版本,從此開始了各國綠色體系的跟進。
- 現代綠色建築的目標:
Santa Monica OSE LEED認證建築之一
- 高舒適度。合適的採光、合適的溫度濕度保持。
- 最低能源與水消耗。利用節能或新能源設備,例如地源熱泵取暖。
- 使用功能優化。
- 與環境和諧並優化保溫等性能的外殼。人工合成材料加入外牆與更合理的面積使用優化。
- 減少有害物質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
- 經濟上的優化。建築全周期費用的減少,俗話說就是開始多花錢買好東西用,減少維修更換。
- 受益群體
從長久看,基本所有群體處於共贏狀態
- 政治上受益:綠色建築作為世界範圍內未來的趨勢,完成度一定是政治考核目標。歐洲已作為未來的基本建築,我國也計劃至 2020 年綠色建築達到 30% 的新建築佔比。
- 投資人受益:對於辦公室:UC Berkeley 通過調查 694 座認證辦公室與7,489 座普通辦公室,LEED租金平均高出 2%。
- 租房者受益:各使用環節更方便,更少的能源費用。包括健康與舒適度都會提升。對於住宅:美國一項調查顯示, LEED 認證綠色建築比非認證建築節能 24% 。
- 環境受益:更少的排放造成更小的環境壓力也帶來更少的原始能源消耗。
- 分布
每個國家都在積極推進自己的認證體系,相互間也有滲透。
其中有三個大體系:
1,認證的最早:英國的 breeam ,已認證超過 115000;
2,認證的最廣:美國的 LEED ,91 個國家接近 20000;
3,優化的體系:德國的 DGNB ,世界範圍 900 個。
中國市場在不久將來會有越來越多這些認證建築的出現,DGNB 已經將下一階段公司重點放在中國並在做體系的本土化優化,綠色建築在未來絕對不只是大忽悠的代名詞。
下面放一張美國LEED在中國認證數量趨勢(來自中國建築科學院上海分院)
- Breeam
全稱: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1,以下為總和100%的各項考察指標分布(3個側重點我用黑體字標出)
管理:12 %
健康與舒適性:15 %
能源:19 %
交通:8 %
水:6 %
材料與垃圾:20 %
土地使用與環境:10 %
污染:10 %
2,以下是認證證書與評級:
此處注意 !
每個標準都有自己的評級標準,不是說通過認證就是好的,以breeam舉例的話,30%以上的得分就可以得到認證證書,但最高標準的認證要得到85%以上分數,差不多是通過的3倍,如果以後買房遇到,一定問清是什麼級別的認證。
每一個建築類型都有不同的一套標準,像上面提到工業,醫院,商店,住宅等,
每一個建築類型都有不同的一套標準,像上面提到工業,醫院,商店,住宅等,最有趣的也是最特別的是中下的這個監獄,對,你沒看錯,就是breeam認證的監獄。不愧是最老的認證體系,好全面。不過可惜我沒有找到例子,歡迎大家補充。
- LEED
全稱: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1,以下為總和100%的各項考察指標分布(3個側重點我用黑體字標出)
地點:24 %
水利用率:9 %
能源環境:32 %
材料資源:12 %
室內環境:14 %
創新設計:9 %
此處注意 !
如果你認真看了前面會發現,與 breeam 相比,LEED 有自己完全不同的側重點,這也證明每個認證體系得出的優秀的建築標準是非常不同的。還是舉買房子的例子,買你最看中的標準認證下的房子。
2,評級:
分成 4 個標準:
通過;銀 ;金 ; 鉑。
3,適用範圍:
可以對已建建築進行評級,並且室內布置也有單獨的評級,其他如商場,學校等。
- DGNB
全稱: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
大項指標有5項:
- 經濟:22.5 %
- 生態:22.5 %
- 功能:22.5 %
- 技術指標:22.5 %
- 流程質量:10 %
2,比較
由於DGNB十分複雜,我貼一張與前兩個系統對比圖
http://www.zellerporoton.de
上圖中,紅色虛線代表 DGNB 關注信息比例,其他顏色柱狀圖實心部分表示 LEED 所關注信息比例,可以明顯看出,關注點也不一樣。不過據我所學 DGNB 最複雜,考慮信息也最多,這樣的好處是綜合上建築一定很好,缺點就是認證太複雜。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知道 DGNB 相較於 LEED 更注重 經濟性、功能性與科技含量,環保性略少,基本不注重地點因素。
3,評級
共分3級:
共分3級:金 ;銀 ; 銅。
8:50啦,花了差不多4個小時,失眠了半夜,答案寫了半夜,正好一夜。
簡直是用繩命在寫答案。
希望沒白寫,看過的童鞋們以後就別再黑綠色建築啦,很多圖我沒有版權就別轉載到知乎外其他地方了
就剩一句啦,我得洗洗臉走了…
就醬
最早回答這個問題只是為了回復一位網友。最近看到這個話題不斷有人關注,於是打算追加了一些內容,主要是從一個綠色建築工程師(而非建築師)的角度來闡述了一些觀點。
網友 蘇超群 的說法我不太贊同。
1、關於專家評審。目前以我經驗而言,評審所邀請的專家大多有一定行業地位,極難出現為了一點小錢把關不嚴這種事。也可能說的是地方評審。
2、關於非傳統水源利用。首先,這條並不是強制項。另外,雨水收集技術本來就成本過高(成本50w+,每年回收雨水才值1-2w),在很多地區,並不是特別適宜推行。目前大多數項目都是市政中水,這個沒有問題。而市政中水有些確實沒有通,這是由市政規劃決定的,並不是項目本身沒有做好。目前綠色建築評審中,公認有市政中水規劃,並且紅線內預留介面,有相應的利用規劃和安全措施,即可認為此項達標。
追加內容:
綠色建築這個領域,大家所關心的是兩個有聯繫但是分開討論更清晰的問題,
一、什麼樣的技術有利於綠色建築。二、如何落實這些技術。
首先,綠色建築的核心理念,我個人認為可以概括為三點:1節約資源(水、電、煤氣、材料)2保護環境減少污染3提升人居環境(室外環境、室內環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綠色建築技術實際上就包含了極大部分的新興建築技術。綠色建築的發展,和各專業建築技術的發展幾乎是不可分割的。
從技術上來說,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標準雖然略有不同,但基本思路上都是沒有問題的。部分技術之所以在實踐中不能得到公眾的認可,不能說這個技術一定是壞的,有可能是現行體制下沒法落實,也有可能是適宜於一些地區但不適宜另外的地區。對公眾而言,比較常見的綠色建築技術有:建築圍護結構的優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地源熱泵),非傳統水源利用,電氣智能化的監測、自控,提高室內舒適度的末端設計等。
同時,對於住宅來說,達到綠色建築要求的住宅,其綠化、給排水、建築結構、材料選擇、裝修產品,會略優於普通建築。
其次說到技術的落實。目前國內的建築行業體系是略微複雜的,不過正是因為體系的複雜,才能從多個環節保證技術的落實。首先,任何一個項目要想獲得綠色建築的標識,都要經過多次的材料審核,然後還有專家研討會(如前所述,這些專家一般是建築相關各個專業的領軍人物,我個人認為幾乎不存在被買通的可能);其次,在審核過程中,需要提交建築材料、設備的檢測報告,這些報告一般是由專門的認證機構出具的,同時部分材料還要復驗的相關資料。
當然,你也可以說,建設單位完全可以找一個PS高手來作假……但我要說的是,目前的制度已經初步建立了。各個地區的建委也都在完善竣工驗收的制度。
關於技術的落實,其實中國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反而比美國的評價體系更容易在中國本土進行落實。原因很簡單,中國的項目如果要評美國的綠建標識,全程都是網上提交材料,美國人不會過來審核,他們默認申請者不會造假。這樣就帶來一些問題。這樣反而申請中國的綠色建築標識,更難造假一些。
大概就是這樣。我是點了張小二的贊以後才來寫自己這篇的。這是因為他的東西已經足夠明晰的說明清楚了圍繞綠色建築的知識點。但是,當我看了看其他的答案和明顯感到這個討論目前並沒有太大吸引力又充斥著理論與現實(狀)的爭執時,我願意提供自己的一個說法,這首先從建築為什麼應該是綠色的開始。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數人能夠完全理解和完全實現人類的固有才能,而其餘的人都背叛了它。這不重要……他們要背叛的是自己的靈魂。』(源泉。安-蘭德自序)這裡有一張上世紀50年代的空調廣告圖,可以這麼說,如果人類沒有能源的壓力,這樣的生活方式完全沒有去否定的意思。而我們當代的建築行業大抵也是或多或少的在這種思想的撐腰下狂歡到現在的。所以才會有輕薄的結構,大面積的開窗和簡潔的牆面這樣的美學出現。當化石燃料不再如上世紀伊始時那麼便宜時,這種寵壞了的生活方式和美學背後就應該是從業者的不負責;正因為如此的設計方法被證明在長時間內會傷害到環境,資源等等,才會有鼓吹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的聲音在這個行業出現。有興趣可以看這個,THE BIG RETHINK: Farewell to modernism ? and modernity too
於是,生態設計像一種風尚一樣被提及,若有興趣,參見我另一個小回答可持續建築設計是不是一種風格?還記得《007:大破量子危機》里那個滿嘴任意憐憫最後一肚子原油的環保主義者嗎?不幸的是,這就是一部分人在做的事情,也是一部分人用來攻擊環保主義的說辭(就好像當年布希和戈爾的總統競選辯論一樣)。另一方面,規範市場所必需的評判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卻也急於求成的誤導了市場。我國現有建築也正在和國外建築市場一樣將生態定為硬性指標,正如張小二以及後面一個佚名用戶的回答里羅列出來的清單一樣,這種指標化和量化在便於行業控管的同時卻也包藏著執行力的問題。以美國的LEED為例,它背後的支撐是ASHARE(美國採暖、製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這便暗示了這套評價標準有被暖通設備貿易綁架的可能。記得在2010年的一個會議上,一個南美的教授吐槽說他參與的一棟自然通風采光(也就是說在照明和製冷上的能耗很低)的建築以LEED標準得分並不樂觀,原因是這個房子理所當然的失去了所有『選擇某級別以上暖通設備』的獎勵分數。進而的,也會有下面這樣的例子,菲律賓的某個號稱得到國際認證的綠色大樓設計,拋開效果圖上來自大面積玻璃幕的愚蠢的反光不說,無法直視的還有設計師引以為傲的『收集空調外機冷凝水回收利用是該項目中最特殊的生態設計』這種論調,對於這樣號稱自己是綠色建築的東東有個專有術語:泛綠建築(green washing)。於是乎,那個真正綠色的建築沒得到好的評定,得到好的評定卻是刷著綠漆的西貝貨,那麼怎樣才能做出真正的是綠色建築呢?
我的一個學姐在她的博士論文里研究多個以生態設計為賣點的建築事務所(包括:Feilden Clegg Bradley Architect,Hopkins Architects,Edward Cullinan Architects,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和 Behnisch Architekten)時發現其實引導他們成功,表現出優於同行的『綠色』設計能力的的恰恰是對於那種『查檢清單』的『忽視』:不圈囿於設計準則與此同時提高生態意識從設計初期就擁有的參與度是保證實現綠色建築的成功關鍵。在此,我不願意用『做綠色建築要注意的15件事』一類的伎倆,我想分享一個自己頗喜歡又著名到大家可能看麻木的例子,換一個角度來說明什麼樣的設計能夠帶來綠色建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很會研究玻璃的眼鏡神父,名字叫做Père Marie-Alain Couturier庫第里艾神父(1897-1954),他對教堂玻璃彩窗技術的熟稔讓他發展了poetic light在神性藝術(sacred art)中運用。在一個修道院的項目中,就是他極力推薦另外一個四眼田雞——柯布西耶 (1887-1965)來設計的。而這個四眼田雞接受邀請,不規則地形的先決條件和庫第里艾神父的支持,使得他可以將從勒·托恩奈特修道院中得來的靈感付諸實施。這便有了拉圖雷特修道院。
柯布在這個設計里回應著知音的神父,搞了很多拉轟的名詞和構造。真沒時間多講,此處就單說說光的加農炮筒(the cannon of light)
如上文提到,在拉圖雷特修道院的設計中有很多採光口配合顏色的做法,比如下圖顯示的主要大廳:
可以見到,柯布很喜歡使用的是紅黃藍三種顏色。那麼,若稍微細心點,為什麼三個採光炮筒里有紅的和藍的卻有一個是留白的,然後染黃的是其下的一堵牆??
其實,此處柯布有個有矯情嫌疑但卻很妙的做法。如果熟悉這個設計,就會知道如上圖右側那三個炮筒下黃色矮牆另一邊是一個秘密小禮拜室,它的到達流線是需從左側紅色門進入,接受光之機槍的掃射(光之惡趣味……)後穿過主禮拜堂的地下達到右側的小禮拜堂,小禮拜堂半下沉,分為七階供一個星期七天移轉禱告。圖如下:
這樣的設計保證了這個小禮拜堂的私密性又不至於完全與主堂毫無關係,但有一個問題:穿過主堂地下的那條通道是一條黑過道,黑暗和光明的反差是能激發信徒的共鳴但是從昏暗通道甫一進入小禮拜堂時,有極大的可能造成眼睛的不適應。
圖示來自於小禮拜堂的眩光柯布是如何處理的呢?
在入口這頭只是用光的機關槍打散和弱化了光源,因為此處只是交通空間。而在禮拜堂那頭柯布的手段正是出現在各處好像只是裝飾塗料的——顏色。由圖可見,大炮筒接受北向相對勻質的漫反射日光進入室內,炮筒內壁的顏色恰恰調節了照度。而因為藍色到紅色再到混凝土的原色,其實完成了一個照度由低到高的變化(從照度等高圖就可以看到上述情況),祈禱的七階一側的牆壁保證此處光線靜謐的基調唯獨入口黃色的牆面為的是讓完成禮拜的信徒極易辨別光線較暗處出口的情況。
是不是覺得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討論這傢伙一點都不為過?看看他,縱然有他耍小花招的本性在,但是卻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將之實現。設計在這裡沒有貶值,而是被發現了緊密地合作。
為什麼說這個例子呼應綠色建築呢?我的意圖是突破一種迷思:綠色建築意味著空中花園,風車,太陽能板。這些不是不能有,而比這些更重要更本質的特徵是,相較依靠外來能源(電網,水管,煤氣等等)來人工控制的現代的『一般建築』,綠色建築強調的是一種運用ambient energy(周邊能源)的能力:通過設計使用場地里的自然資源讓使用者在建築里得以生存。由柯布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有這個意識,一些看似需要藉助人工手段的難題是可以通過自然生態的辦法來完成的。(這裡在強調下利用ambient energy的確是個理想情況,但同時這樣的『周邊』可以針對一個房子,一個社區,或一個城市,等等)。所以我的觀點是,支持綠色建築的從業者大可不必卧薪嘗膽的提醒自己要銘記多少條條框框,相反,尋找一種誠實,自然的方式解決設計上的問題,也許就是在自己對自己說:好吧,這裡就用空調or加盞燈時,再問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可以用快更聰明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保有我原本的想法?在這個由開空調後應不應該在開窗戶的有趣話題中,我擴充了綠色建築有別於機械電力支持建築的闡述為什麼會有人開空調的時候同時開窗?
也許,這就是我們真正向綠建邁進的開始。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 or sustainable building)本身的定義沒有太大的爭議,通常指的是同時具備「對周圍環境負責」和「資源利用效率高」兩個條件的構築物或使用程序,並貫穿建築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營造,運轉使用,維護,更新甚至到拆除。
作為一種方法或者評價體系,綠色建築,連接的是人類可持續發展共識背景下的建設願景,以及各地區不同的地理和社會經濟條件。我們比較熟悉的有美國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香港的HK-BEAM(Hong Kong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Plus),日本的CASBEE(Japa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t Environment Efficiency),我們國家的GBL(China Green Building Label)。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評價體系的設項和權重略有區別,這裡引用一張Guo and Lau(2014)的研究圖片。可以看出,在評價的幾個類別中,「能源節省和使用」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視,室內環境和建材等權重也較高。但「外部環境」和「場地可持續性」方面,幾個主流的標準並未給及足夠的重視。這或許也是當我們談「綠色建築」時,關注更多的是「資源利用效率高」,而「對周圍環境負責」缺失較大。這也反映在建築實際特點和公眾認識上。圖:「綠色建築」不同類別評價體系權重(來源:Zhonghua Gou, Stephen Siu-Yu Lau, Contextualizing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 44, October 2014, Pages 282-289)
「對周圍環境負責」這一點,其實已經不單單是「綠色建築」的關注點和覆蓋範圍。包含城市規劃,景觀規劃等多學科都非常重視。就我所學習景觀規劃而言,更習慣用「sustainable landscape」當作與」綠色建築「的介面,共同從區域甚至景觀尺度協調好人類建設活動與景觀生態和景觀格局的關係,儘可能保證生態多樣性(biodiversity)和社會文化多樣性(social-culturaldiversity)被較少破壞。
我個人認為,」綠色建築「所描繪的可持續圖景是發展的趨勢,但現行各評價體系並不一定足夠完善和可操作。改善人居環境的目標需要多學科研究及實踐,以及最重要的,公眾參與。
附:
這裡補充一個我很喜歡的可持續建築的案例,被收錄在日本可持續建築資料庫JSBD。以下內容來源於該網站Japan Sustainable Building Database
這個建築項目來自日本埼玉,是一棟鄉間民居。設計方為IWAMURA Atelier Co., Ltd, 建設方為Yokoo Kensetsu Co.,Ltd.
項目評價達到了S,在資源能源利用和舒適健康安全的室內環境方面令人印象深刻,更可貴的是,項目「對周圍環境負責」,視覺和生態方面均對所處環境有積極的貢獻。
項目的室內和室外
可持續設計,不僅從光照風向方面考慮了節能,看與被看的關係,更包含不阻斷生態過程的考慮。確實同時具備「對周圍環境負責」和「資源利用效率高」兩個條件。
可持續設計,不僅從光照風向方面考慮了節能,看與被看的關係,更包含不阻斷生態過程的考慮。確實同時具備「對周圍環境負責」和「資源利用效率高」兩個條件。建築民工一枚,之前參加過專題化研究,蕭山農村那種三層樓房的綠色改造探索,學過Ecotect,和綠建評判標準,熟悉過規範,工作多年,和綠建也打過交道,合作過綠建三星的建築,了解過一眾探索和國內現狀,澆滅了我對技術的興趣,轉向傳統和鄉土,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當,大家權當看笑話。
關於定義,弄不清生態建築、綠色建築、可持續建築的區別,但我覺得,大家的初衷和目的應該是相同的,就是解決日益增長的環境危機,找到一種協調增長和環境承載力的方式。
然後找一些知識和案例,首先贊同松治的回答,建造就是破壞,這也是台灣林憲德《綠色建築》一書的中心思想,我覺得這本書是我看過的很多書里比較有幫助的,林教授是誠實的,裡面有很多有益的知識,可以作為啟蒙書。
歸納成幾點,我理解的:
1.商業邏輯下的綠色建築
這符合前面同行所列的一些綠毛建築,綠色認證,建材和家裝的綠色熱。現在社會的本質是經濟為首的,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在GDP和經濟增長率前面,真相和初衷,是相對次要的,房地產需要新的噱頭,建築師需要標榜與眾不同,政府需要新的增長點和就業機會,當然我不否認其中有真正有理想的人存在,但是現實是亂象叢生,魚龍混雜的,比如林憲德教授就說,leed就是美國空調協會搞出來的,應該新風系統或更智能的空調系統有市場吧,這個暖通的同志可以解讀下。但是經濟增長為邏輯的循環就是這樣的,手機都不會用到壞掉就要買更新迭代的產品,也像台灣那個電飯鍋企業,質量太好,卻把自己弄倒閉了,那麼在這樣的語境下,做做表面文章的狀況就很多了,我老師自己也說,開評審會也是走走過場,對著條文對照。
2.建造就是破壞
有建造,就對環境造成影響,不管我們怎麼粉飾,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建,簡單點說,人口增多,生產和社會活動的需要,人對更好生活的追求;這幾點,就像洪水一樣不可阻擋,很多也根植於我們人性的深處,那麼建造行業的人,如果站在長遠的立場上,就是協調這些需求和地球環境的矛盾,從可持續發展的立場上,要麼減少建造,要建,減少破壞,或者直接致力於修復環境,其中最大的敵人,應該是炫耀性的、過分追求物質滿足的建造,比如房子可以從幾十方到幾千幾萬方不等,古人有訓誡:「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修養和個人降低對物質的要求是本質的做法,但這依賴於教育和文化,扯遠了。我們建築師,在處理每一個方案的時候,還是能對環境有所貢獻,多種棵樹,多留些透水性地面,通過總圖布局改善小氣候,建築本身形式,空間布局考慮穿堂風,立面遮陽,控制進深,減少裝飾。等等。就是所謂的被動技術,在建築師的手裡,盡量叫房子的先天具有優勢,這樣其他專業的同事壓力就小點。我想在研究綠色建築時,建築師在這方面的重視現在還不夠。
3.被動技術和鄉土建築
被動方面的技術,已經有很多準則可以遵守了,比如進深不超過14m保證通風的效力,遮陽,多種形式的屋頂,內院,拔風中庭。而這方面最大的智慧,都深藏在各地的鄉土建築中,不論是黃土高原的窯洞,西南的一顆印,江南的天井,西雙版納的吊腳樓,鄉土建築發展了幾千年,緩慢地針對一地的氣候形成建築的結構(空間結構),有趣的是,就像動物適應環境形態各異一樣,其實在我看來,文化和生活也是紮根於地域的環境氣候,如果建築可以分成對氣候的適應和風俗生活的集合,那麼本質上,都來源於地域。喜歡科里亞的一句話「氣候賦予建築深層次的秩序。」當我們毫不猶疑地用著玻璃幕牆,要知道,雙層幕牆北歐有效果,對於冬冷夏熱的江南來說,是不合適的,對空調會造成極大的負荷,這就是建築師拉了屎,叫暖通的來擦屁股,還無濟於事。比如在江南,直射光的天窗也是很不合適的,這點我老師講座吐槽了很多次,連這些常識都不普及,那麼談綠色建築是捨本逐末的。80後應該還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比如巷弄里的穿堂風,常常的檐廊,木製空間對於潮濕的緩解,天井的陰涼,這些都是智慧。
4.方向
那麼就有兩方向的探索,一個是高技的,我持懷疑態度,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個做表皮的台灣事務所,這點呼吸表皮的功效,在南邊綠植落葉藤曼就能達到,技術還簡單,植物自己長。借自然比模仿自然簡易一點,也比較智慧。而且,在我的平台上,可以說是每年操刀很多普通建築的建築師來說,高技的很遙遠,我們院在浙江也是一流院,綠色標準也主持編纂,但是合作的綠建部門的軟體就我的理解,都是經不住推敲的,因為我也學過一部分,在中國,你連拿到詳細的氣象數據都比較困難,那麼軟體的結果也是存在疑問的,尤其是複雜的建築形體。而且,現在建成後的評價手段也沒有那麼完整,不能檢驗到底好不好,只是能耗和回收的話還是片面的。這也是很多做法大家都說綠色,但是誰也不能判斷到底對不對。比如ABBS上安吉那位自己夯土屋的大神,沒有檢測的數據,口說無評。之前關注過一些人的實踐和探索,列出比較感興趣的,大家也可以去了解:
台灣建築師謝英俊的鄉村工作室,做過很多探索,輕鋼結構預製也比較有意義。
林憲德教授,成功大學的綠色魔法學校,挺有趣的建築。
竹建築的武仲義
坂茂大神的紙建築
科里亞針對印度發展的建築語言
路易斯康達卡的建築,雙重牆體系。
黃聲遠在宜蘭的建築
最後,重要的還是要學習,這片詩意的土地上,衍生出的璀璨的傳統建築。
這方面的路,比如做出過表率的偶像甘地致敬,比如倡導小而美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們,比如宗教給予人超越物質的富足,比如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白居易,東坡,陶淵明,王維等等。
這也讓我覺得,建築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覺得說綠色建築,如果只描述細節,那麼永遠都是不完整的。
我想的是,建築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方向上,才算是綠色建築。
還有更高一個層面的涵義,既可持續建築。
建築作為一個人造的物體生長在一片土地上,同時既影響了建築所處環境的系統,也形成了新的內在的系統。所謂的環保也好,綠色也好,勢必是應該放到整個生態系統,整個地球上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去考慮的;同時考慮其對處於內部環境的使用者的影響。
國內的綠標提到的 四節一環保也好,美國LEED什麼的也好,可以說主要是從這樣的角度去考量的。
我們是不能總拿標準來定義綠色建築,以及可持續建築,標準只是描述的一種方法,標準永遠只是在無限接近我們的綠色建築、可持續建築的理想狀態吧。
上面寫得真全,也基本上是這個意思,不過綠色概念寬泛,原則是可持續的,現在大多是個噱頭。蠻多看似綠色的材料,製造過程其實很不綠色,有些為了建築節能犧牲舒適度,反而降低的工作效率等。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
綠色建築應該綠色在整個建築周期……包括,材料生產,材料運輸,到建造工藝,裝配功耗,使用消耗……如果要算成本的話,應該從最基礎的砍一個樹,發一度電,燒一噸煤,才造出幾條百葉窗算起……因為綠色建築的結果就是這些為了節約建築的周期前期的資源。最怕是整個周期完了後,它節約的和初期生產所用的算起來居然是負值,豈不是騙自己哄地球玩么?
當我們說一個概念的時候,不僅要說這個概念本身,還要與其他相似的概念區分開來。
什麼是綠色建築?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到:
什麼是綠色建築?它和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被綠色建築評估體系認證的建築有何區別?
回顧綠色建築的發展歷程,這個概念最初得到重視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後期。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了大量環境污染問題,人們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築領域,最初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環境層面,也就是減少排放和污染,節能,節水,節約資源,提高建築環境的質量。「綠色建築」的概念就是基於這個認識產生的,「生態建築」的概念也和它比較接近。
但是只考慮環境層面的問題夠不夠呢?後來的事實證明,是遠遠不夠的。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環境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而是出現了規模擴大,影響人數劇增,全球化的趨勢。人們漸漸發現,矛盾的焦點不是污染也不是能耗,而是人類發展和地球承載力的矛盾。人類不可能按照目前的模式無止盡地發展下去,如果不轉變發展模式,不僅是環境要出問題,連社會、經濟也要出問題。
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在1987年被正式提出,它不僅強調了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強調了人類發展和需求的重要性。我們不是要關掉電燈,扔掉小汽車,回到一千年前,而是要想辦法滿足自己發展需求,同時不以犧牲後代發展的能力為代價。它涵蓋的內容從環境層面擴大到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諸如經濟增長模式、社會公平、公眾參與等等的一系列更為廣泛的議題被納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框架。與早期的環保觀不同的是,可持續發展不僅僅局限於減少消耗、避免污染等相對短期的和被動的策略,而是主動出擊,打破現有的惡性循環,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的良性循環。在實踐環保的同時,獲得了經濟效益,發展了人類權益,才能讓環保成為大家生活的動力,而不是負擔。
在建築領域,「綠色建築」也開始逐漸向「可持續建築」轉型。很多早期建立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都在自己的介紹和目標里加入了「可持續性」等字眼,甚至把名字直接由「綠色建築評估體系」改成了「可持續建築評估體系」。但是,加上可持續的字眼就真的可持續了么?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想最大的區別是對社會和經濟層面的考慮。環境層面什麼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就不累述了,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的要點如下:
社會層面的可持續性:
提高環境、信息、資源的可達性
提升教育水平和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提升包容性
支持和改善健康和安全保障
確保公眾參與
經濟層面的可持續性:
支持就業與自主就業
提高效率和效益
考慮和借鑒本土的知識和技術
確保對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的監測
提供透明、公平和支持性的環境
支持小尺度的、當地的、多樣化的經濟體
因此,只強調環境層面的建築,可以叫綠色建築或者生態建築。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層面的可持續性的建築,叫做可持續建築。在很多時候這兩個概念常常被當成一個概念,但是我認為不加以區分是不好的,其結果是導致對建築的理解還停留在環境層面,忽視社會和經濟層面的重要性。
那麼,是不是被綠色建築評估體系認證的建築,就叫做綠色建築呢?簡單來說,每一個綠色建築評估體系都有一定的側重點,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般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適用於特定的城市發展水平。拿到綠色建築認證,只能說高於當地建築平均水平,比當地一般的建築要綠色環保一些,但並不表示已經達到了完美,有的甚至還差得很遠呢。
對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的設置、應用、更新,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議題了。
LEED確實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官僚制,商業化,有很多標準不全面。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確實是現在比較先進,評級完善,而且認知率高的一套系統;LEED從最開始的V1到現在的版本已經進步很多,馬上就要出新的V4了;LEED對綠色建築發展的貢獻也很大,不能因為一些小問題就完全否定。LEED和ASHRAE也沒什麼關係,用ASHRAE的原因是美國就是用ASHRAE規範的。。。LEED也會有人來審核,但是是本地的符合要求的審核師。畢竟LEED是基於美國的一套方式,雖然在國際化上也很前衛,但是局限性還是很大。比如LEED-Home就是針對輕木結構的別墅編寫的。
目前國內的綠色建築規範,比如綠色三星,很大程度上就借鑒了LEED,但是不足的是詳細的規定不明確,很多條目模稜兩可。而且對於建築內的人員相關條目就比較少了,對舒適度和健康的關注還不夠。
綠色建築本身並不需要特別的技術,現在對技術的需求主要是為了滿足現在越來越複雜的建築本身。一個合理設計的窯洞或者是坑房(pit house)也可以是綠色建築,但是放在城市裡給你住你願意么?
看了一堆回答,作為一個半從業者,我認為,在中國,綠色建築,就是滿足這本GB/T50378-2014《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規範以及各種地方性條文,能通過評審拿到中國的綠色建築設計或運營認證,進而拿到補貼的建築。
以上的過程包含了設計材料作假、採購合同作假、打點專家、評審會作假等等一系列流程。
建築材料綠色環保:在生產過程中耗費能源少,環境污染少的材料
建成後耗用的電力少、易清潔、
建築文化和諧、不張揚,可以有機的融合到周邊環境,
我覺得做到以上三點就是好建築、綠色建築,但是一般而言成本比較高
不建築是最好的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試行)2007年6月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規劃設計部分)2008年6月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運行使用部分)2009年9月
《民用建築綠色設計規範》JGJ/T 229-2010
近幾年,綠色充斥在各種各樣的建築中,已形成一種風潮,社會各界人士也對綠色建築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小編針對綠色建築的話題在AVID企業內部進行調查,參與人員的回答也是出乎意料,不避諱地談及綠色建築目前的情況及實現綠色建築所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綠色充斥在各種各樣的建築中,已形成一種風潮,社會各界人士也對綠色建築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小編針對綠色建築的話題在AVID企業內部進行調查,參與人員的回答也是出乎意料,不避諱地談及綠色建築目前的情況及實現綠色建築所存在的問題。眾所周知綠色建築的原理有:環保、綠化、零碳、可再循環、低成本、舒適空間、零點工業化。綠色建築是涉及多方面的一個問題,如建築師可以從設計角度考慮建築的舒適性,但是在極端天氣時,依然需要空調這類的設備來提供舒適的環境,那麼這些設備廠商是否會研發環保技術需求,地產公司是否願意投入較多的建設成本等等,所以綠色建築不應該是建築師一個人在思考。而綠色設計涵蓋了整個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的很多環節,綠色建築只是建築設計中各專業配合的一個環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所用技術也大多是現有科學技術的結晶,並不是設計機構所獨有的專利。
綠色建築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各種高科技設備的,如太陽能發電等;另一種是通過建築形體自身的構造來實現,如自然採光、通風等等。一個建築師在設計的最初期做方案時,都會考慮如何獲得良好的自然採光、通風等等本身就是綠色節能的觀照。但是僅僅說綠色建築就是節能減排這種說法雖然正確但過於狹隘。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建築師探索,如建築空間的自由程度;是否可以隨意的創造出任何一種活動想要的空間,而不需要反覆的拆除來實現;建築的質量與使用年限,可持續使用時間越久的建築越環保,減少重複建設等等。
(以上圖片來自百度)
對於綠色建築未來的設想及實際運作中的矛盾,建築師們也給了最誠懇的答案。現有綠色建築的認證組織與評價體系,標準各國都不同,各國之中也有多個不同組織,並且我國建築規範中也早有涉及。但國內的建築行業的文化水平與環保意識還達不到國際的理念水平,國內主要以營利為主要目的,項目在初期的方案階段通常很理想化,都希望把項目定位設在一個非常高端平台,甲方都督促設計者盡量打造唯一標誌性的項目(考慮全面化的綠色環保原理),極力推出特殊噱頭,但是項目一旦進入細化切牽涉到了施工難度與造價,綠色原理就被消滅。而高科技設備的綠色節能建築將會是未來的主流,相反最基本的通過建築手段實現的綠色建築將被忽視。
目前國內外建築真正實現綠色建築還不多,真正的綠色建築須在其建築原料與實施過程完全不出自於工業製造,環境污染,為此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強制性的法律政策,實施於民間建築法律條文。
綠色建築概念的背後,更重要的是一種對地球的責任感,如何保證能源最小化、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讓建築的每個部分能達到最大的利用和發揮,使綠色建築脫離只是標榜的廣告詞,一起付出實踐與行動,讓綠色建築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歡迎關注AVID微信公眾賬號:AVID_DESIGN_GROUP)
細節方面補充一點之前學過的,在節能方面上面說的都是可再生能源,應該還包括減少使用電能,例如:合理的感應器自動開閉電燈,通過窗戶採光擴大passive zone(簡單理解為自然採光但是也不完全一樣不會翻譯)從而減少電燈的使用(可參考眾多美劇中的高端公寓)。以及構建一個「八」 形狀的屋頂使熱空氣上浮至頂部排出,底部通風;又或者在寒冷地區加裝雙層或三層玻璃以減少空調的使用率;又或者出風通道的尺寸可以通過改變尺寸使同樣功率下的風速感覺更大。
如果擴大一點之於社區來說目前有一種方向是把大型電廠的功率降低,建立社區電站自給自足(小水電,小風電,或太陽能)從而根據自身使用情況發電,用不了的電可以賣給電網(國內貌似也在推自產太陽能電)。
理論上應該是通過合理的設計手段在不加裝更多設備的情況下,使建築內能源利用率提高。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分析一下,我們為什麼會討論綠色建築
1.首先人類要發展經濟還要住得舒服,否則就沒有建築的需求了
2.其次人類還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就沒有綠色的要求了
======================================================================
不管1 2 其實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所以綠色建築不管你多麼"綠",都是為了人類服務。
大家不覺得這是個偽命題嗎?這個世界上沒有又想馬兒好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情形存在。
=====================================================================
只要有這個建築,就已經破壞了自然,包括原有生態破壞,動植物棲息地破壞,空氣質量的破壞,所以別提什麼和自然和諧相處,
現在的項目中有Zero Energy Consumption的建築,但是這個零能耗指的是運行,建造過程中的大樓內部的建築材料和相關建築設備的製造,生產,安裝哪一個不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破壞自然環境的。
所以說綠色建築從唯心角度就是一個偽命題。
======================================================================
下面我來說說這個綠色建築
成都東二環的朗詩未來街區,這是綠色建築嗎?
猛地一看,很像。因為你看多綠啊,水多清,天多藍,可是這個是Rendering,不是真實的竣工照片。真實的結果需要看建造時候,建成後的情況,並不是只看效果圖。你蒙外行呢?
前面很多答案都說了,綠色建築的定義,細則什麼的,我不打算從這點說,我準備從總體說,
上面 @易慧中 說的挺好,如果建造設計一個建築,不是專門為了滿足綠色建築的一條條標準,而是為了從the whole life cycle and holistic[integral] system角度完成與自然,環境,社會,人類達成perfect harmony.最後必然是一個綠色建築,即使打分,最後也是能夠滿足需求的
所以
不特地考慮拿一個綠色項目的認證為目的的,實實在在為建築中的用戶和周邊考慮的設計項目更有可能是一個設計中的綠色建築。
先看下面的例子
前東家AstraZeneca亞太區行政中心,啟動於2008年,完成於2011年底。LEED-Silver-59 points
當初這個項目的LEED認證是我負責的,在最初的時候,我們這個項目並沒有考慮做LEED。因為當時覺得華而不實,我們這個項目是給我們自己的員工使用的,不是出租的,不僅僅沒有考慮LEED,也沒有考慮BREEAM,也沒有考慮中國綠建,
但是我們考慮的是什麼,是為了我們的員工健康福利著想,是為了為自己的企業節能節水。因此在一開始,我們就按照自己企業內部的打分卡進行了前期設計,主要注重節能,節水,與周邊的和諧。
我在我以前的帖子裡面曾經說過一些考量的內容
見我的鏈接
暖通專業在能耗中的地位是什麼,暖通可以為節能減排做些什麼? - 知乎
那裡只說了節能,下面我不說節能,不說節水,不說節材,就說說
一.周邊融合和地塊 Outreach and Block
現在我說說周邊融合,那時我們沒有考慮什麼紅的綠的,就考慮建築不要太偏,不要太影響環境,比如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1.
當初拿地的時候,我們考慮了周邊的設施便利性,就是因為看到二號線的extension在這裡會有金科路一站,那時還在建,但是建好以後,現在可以發現,這裡太便利了,生活,交通。並且這個地塊本來就是浦東園區的發展用地,並不是原始綠地。
因此在我們有幾塊地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選了這塊地。
2.
在進行概念的設計的時候,我們充分考慮了綠地,植被能多就多,
從這張圖Satellite來看,基本整個一期的園區全部是綠色的。這種設計的結果是,園區裡面鳥類很多。
3.
再說熱島,我們種植了屋頂綠化,並且設置了地下停車場,其結果是室外和屋頂的硬景佔比很低,絕大部分都是綠景,這也降低了熱島。
以上全部是我們在設計時候自主考慮的
二.說說室內的生活質量問題。
當初在設計室內新風的時候,我們是按照8.3l/s進行的設計,但是因為涉及到一拖多的系統,我們對AHU進行了新風修正,按照
這種公式進行修正,當然需要列表的,不過我們實際的結果是,新風比也並不大,各個AHU的總平均新風比大約在12%左右
這是為了給員工更好的空氣質量,在運行的時候,FM團隊檢測了空氣CO2PPM和PM2.5,結果顯示CO2常年在450-650之間,PM2.5時時濃度在40ug/m3左右,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國內現在有什麼HEPA室內凈化器,我可以說這都是欺騙,其實F9已經能夠滿足要求了。
室內採光因為採用了全玻璃幕牆,並且內區辦公室也是玻璃遮擋。當然,我們有內遮陽比如Blinds來進行調節。
=====================================================================
好,我說了這麼多,說的是什麼?
我們當初並沒有考慮把這個建築申請作為綠色建築,但是實際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無不考慮了綠色建築的基因
後記
在即將開始建造的時候,我們的 Leader從瑞典人換成了美國人,結果一句話說評LEED
好吧,那我們申請,結果沒費什麼事情,就拿了S,其實差一分拿G。
所以,我說,以滿足員工福利,社區平衡和企業降本增效為目的的建築設計更應該是綠色建築
本次文章先說到設計,稍後有空補充運行............................
後記
很多專業朋友私信問我這問我那,很多都是我的LIVE裡面的內容
暖通專業學生的求學與擇業
建議您先聽一下,還有問題再問我。
這個LIVE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對在德國學習節能與可持續建築的我可能比較有聊。關於這個概念和相關不同概念的對比,我們入學第一門基礎課的第一講就一直在說這個事情,不能不說,德國人對概念是比較執著的。
綠色建築在英語世界是一個比較模糊的非官方概念,德國則沒有這個說法。我國權威的對於這個定義的闡述應見頒布的綠建三星標準,鑒於這個標準基本上是參考了LEED和CASBEE,而LEED包括德國的DGNB等評價體系均提的是可持續建築這個概念,所以可以認為綠色建築這個概念在漢語語境中等同於可持續建築。
可持續建築即為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建築。建築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可持續則有大小兩種解釋,嚴格概念認為人類活動消耗資源的速率應低於自然容許的資源增長速率,狹義的生態平衡。而我們一般說的可持續則包括三個方面,就是著名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支柱了。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的可持續建築評價標準,都是以這三個方面為提綱來寫的。
「生態」包括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在中國就變成了@張小二說的四節一環保。能源又包括能源節約和新能源的利用。能源資源與環境有害物質的評估要以全生命周期為維度來進行,即從建材生產鏈的頂端(能源物質的開採等)一直到拆除並回收的全過程全步驟。評估結果在一個什麼程度可以達標,各國標準不同。
「經濟」則是指建築項目的投入和收益平衡,這個評估也是要以全生命周期為維度來進行的。「社會」包括建築舒適性、美觀、對城市和地區格局的影響、對交通、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是否積極,等等。目前除了個別「社會」標準,大部分評價體系的條款都有嚴格的量化要求。中國、美國等標準中,以「生態」為重點,其餘為輔助,被稱為第一代可持續建築標準;德國的DGNB則是三條支柱並重,被認為是第二代可持續建築標準,目前LEED也在向這個方向改變,詳情不明。
目前的各國可持續建築評價標準中,大部分是分為設計交付與施工竣工兩階段驗收,避免作假問題的發生;另外在三條支柱之外,還有輔助的「技術」標準,從項目的管理上到利用標準進行評估的規範性上都有規定,個別也對運營過程的監控提出了要求,這使得這些標準能夠變得越來越可信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蘆瑤提到這些評價標準是無限接近理想狀態,是不太準確的。首先,這些標準對量的規定,大都進行了妥協,是屬於現實偏好的狀態,都是經過了可行性研究而規定的,並不是理想值,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建築評得上。其次,和其他國家的可持續建築標準相比,我國對綠建標準的推廣,強制性是比較大的;在德國則是完全自願評估;在瑞士則只是與一些銀行的貸款政策掛鉤——大部分國家的可持續建築評價標準都是非政府組織、第三方來制定,與有法律效力的規範、條文相獨立,也大都沒有強制性,在達標率上自然要故意拔高。關於綠色建築與評價標準的未來會怎樣,可以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