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稱帝?
我們回顧歷史,總是會做很多的假設,所站的角度大體上都是從我們現在的觀念出發,而且很多事我們知道結果,知道那些不確定因素;而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未知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觀念與我們也決然不同,對於曹操為何不稱帝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回溯一下,以當時人的觀點來詮釋。
如果你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在許都隨便找個讀書人,問他「丞相欲稱帝乎?」
那麼他應該會這麼回答你;
汝予構丞相謀反乎?豈不聞丞相親作《讓縣自明本志令》;語之懇切,其志高潔;實乃興漢良臣也。某試記之。丞相言: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然董卓跋扈於朝堂,致使天子蒙難,丞相不忍,遂以數千眾迎天子於許,此擁立之功也。其時,偽帝袁術作亂於淮;袁紹雄踞河北,謀立新帝;劉焉、劉表雖宗室,包藏奸心,實圖州據。天下敗壞至此已,後丞相誅袁術,爭呂布,敗袁紹,天下咸服。若無丞相,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今丞相還封邑與朝,頗有古風,興漢者,丞相也。
先光武皇帝曾言,「代漢者,當塗高」,漢為火德,代漢者當為土德。丞相姓出自顓頊帝;顓頊帝有後名陸終,陸終之子曰安;武王封其於邾,後為楚所滅;子孫遂為曹姓,朱姓。據此,丞相當為火德也;此興漢之德;非代漢之德,豈能稱帝乎?坊間曾言,丞相形陋,而天子偉儀。丞相若稱帝,能服眾吔?
--------------------------------------------我是分割線-----------------------------------------------------------------
我們不會知道曹操是怎麼想的;他其實是個非常矛盾的人,憑藉一次軍事冒險,他消滅了袁紹,成為了當時最有權勢的人;顯然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這個位置,於是有了《讓縣自明本志令》(見《三國志-裴松之注》-魏書一)。在這個面向全天下剖析自己,辯白自己的的公告中。曹操明確的說自己將忠於漢室,對於時人對其獨掌兵權的詬病,曹操說了大實話「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他得罪人太多了,離開了軍權估計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不敢放軍權。那麼他得罪了誰?當時還有誰能威脅他?他剿滅了袁氏兄弟,所以得罪了天下士族。
我們都知道袁紹四世三公,算上袁紹的大將軍,袁家四代人出了七位三公。東漢的三公雖然已不是政府的實際掌權人(在東漢通常是官拜大將軍的外戚掌握朝政),可卻是政府名義上的領袖,是天下讀書人所能獲取到的最高位置;也是和中朝鬥爭的領袖(在東漢,外戚、宦官都算中朝,東漢實際掌權在中朝,而不再外朝。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提到的宮中府中,就是要求劉禪要注重中朝和外朝的平衡問題)。
袁家四代人都能做到三公的位置,和他們犀利的投機能力分不開;在那個年代,他們幾乎逃過了每一次的權利更迭,每一次都站在勝利者一邊,包括殺傷力極大的兩次黨錮之禍。我們這裡不展開,有空專講。這樣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三國時期,包括董卓、陶謙、韓馥等人都是袁家的故吏。在漢朝,門生故吏的關係是劃分政治派系的重要依據,所以通常情況下這些人都可以看做袁家的脅從或者下屬。(周瑜的祖父也是袁家的故吏)
袁紹就更不得了了,他是黨人領袖李膺的女婿;也是袁家指定的下一任家主。人長得也帥氣,德行更是沒的說,前後守孝達6年之久。他一出道就成了天下聞名的名人,由於黨錮時期讀書人找不到工作,他身邊聚集了何顒、荀爽、荀彧、王允、鄭泰、曹操、劉表、張邈、許攸、逢紀、伍瓊、周毖、黃忠等人,逐漸有結黨的趨勢。包括荀攸、郭嘉、程昱、辛毗、辛評、郭圖等在三國早起混的風聲水起的潁川軍師集團,是這個組織的外圍成員。
之後袁家算計了何進,招董卓進京,實際上是準備獨攬朝政;結果宦官殺了何進,袁術袁紹殺光了宦官,這樣統治東漢的中朝不復存在了;這下該由外朝領袖袁家和同盟楊家來主政了;結果在董卓這裡除了變數。此時皇宮裡最大的是董太皇太后,也就是劉協劉辯的祖母,袁氏集團殺光了宦官,無疑給了董皇后巨大危機感。之後他和董卓攀了親戚,欲以董卓為外戚大將軍主政;條件是廢掉劉辯,改由董太后養大的劉協為皇帝。這時袁紹和董卓的根本分歧就出來了,因何進何苗兄弟在混亂中死去,袁紹名義上繼承了前大將軍何進的全部政治遺產,包括和少帝劉辯這個皇帝的關係,他完全可以以繼承何進同志未成之事的悲愴論調來總覽朝政。董卓憑藉在洛陽的優勢兵力,強立獻帝劉協;之後董袁決裂,才有討董卓一說。董卓的名聲之所以這麼爛,一是出身不好,再有就是打破了當時門生故吏在站隊問題上的優良傳統,被袁氏集團所不齒;最嚴重的是,他殺了袁隗-提拔他的老首長,這是相當犯忌諱的事情,以怨報德總是讓人不喜的。
深層次的原因是,在東漢兩百年的鬥爭史中,武將是都是小人,是雙方利用的鬥爭工具;現在中朝覆滅,照例應該由讀書人來執政,結果上來的是武人。反對董卓,本質上反對的是武人集團;這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共識。以前讀書人趨於宦官和外戚都覺得受不了,現在武人執政,感覺更差。其實董卓做的事情,以前的大將軍基本都做過,可在讀讀書人來看,董卓不過和家奴的地位差不多,這種王朝興替的事情,他是不配做的。
曹操也是袁家團隊的一員;其實他本是宦官集團的,屬於中朝勢力。他是中常侍曹騰名義上的後人,根正苗紅的宦官黨,在當時都不用行賄就可以官居高位。曹操這個宦官黨的非主流,可能是書讀的太多,或者其他什麼想法,一心想往對麵糰隊站,為此不惜去做刺客。《世說新語·假譎》裡面有兩段這樣的例子,一次是袁紹和曹操去偷人新娘,然後差點被發現的故事;一次是袁紹找人往睡覺中的曹操床上扔匕首。- 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云:「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枳棘中,紹不能得動。復大叫云:「偷兒在此!」紹遑迫自擲出,遂以俱免。
- 袁紹年少時,曾遣人夜以劍擲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揍之,其後來必高,因帖卧床上。劍至果高。
袁紹和曹操在洛陽相識的時候,兩人一個快三十了,一個也二十好幾;去偷人新娘似乎不太適合,袁紹找人往曹操床上扔匕首,似乎就更不合適了。我姑且推測,這是袁紹在試探曹操,畢竟他是從對面叛逃過來的。試驗的結果是曹操可堪一用,曹操在偷新娘一事中,臨急應變能力不錯,幫助兩人逃出;匕首一事中,心中沒鬼,臨危不亂,表現更好。之後才進入袁紹集團。不過在此之前,曹操還納了投名狀,而且是兩次,一次是行刺張讓,未遂;另一次是將蹇碩叔父杖殺;這下徹底和宦官集團決裂,袁紹也就接納了曹操。
討伐董卓之後,天下的紛爭源於袁氏集團內部;袁紹和袁術的繼承權之爭;袁隗之前,雖然袁紹已經被內定位家主,可袁家的繼承問題還沒有浮出水面。董卓殺了袁隗一家,袁家的老一輩死絕了,袁家頓時群龍無首。二袁開始在中原大地上爭奪袁家主導權。當時曹操、劉表在袁紹一方;陶謙、公孫瓚、呂布在袁術一方;大概曹操、劉表是都是袁紹小團體的一員,比較容易接受袁紹;而袁術出身好,陶謙、公孫瓚這樣收過袁家恩惠的門生故吏,比較容易接受袁術這個嫡子。雙方開打,袁紹勝。
曹操和袁紹決裂,就在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這點上。剛才說了,何進繼承人的身份讓袁紹不待見獻帝,可當時劉辯已被董卓殺了,想擁立宗室劉虞,劉虞卻寧可自殺;皇帝還得劉協來做。當獻帝出逃首先找的也是袁紹,搞得袁紹十分被動,接來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來相當於承認董卓廢立一事,那之前大打出手的依據就沒有了;不接的話,這麼多年費心思經營的好名聲就沒有了。所以當時作為袁紹附屬勢力的曹操,應該是在袁紹的默許下迎來的漢獻帝。
之後曹操的勢力飛速擴張,逐漸對老大不待見起來,於是有了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曹操贏得很僥倖。在三國志中,曹操在官渡時期的兵力很讓人詫異。曾經號稱收編了三十萬黃巾的曹操,這個時候兵不滿萬;很多人就這個問題討論和許久都沒有結論。我的觀點是,其他的軍隊也許有,但是和前老大開戰風險太大,而且實力上也不看好曹操;觀望的多了,曹操的兵就少了。
最後曹操賭贏了,天下人他也得罪了。曹操殺光了袁氏,將袁家滅了門;和董卓一樣,這時候輿論大概不是站在曹操這邊的。在天下人看來,一定程度上,曹操是武人集團的代言人;曹操的軍隊裡面充斥著曹氏宗親、底層提拔起來的將領或者降將,沒有名士也少有世家子弟。曹操始終對世家伸手軍權持謹慎態度,曹丕在軍權方面就更誇張了,基本上連非曹氏都不用;這一局面直到曹睿時期才有改變。這樣軍隊成了曹家的私兵,而曹操又執掌朝政,和多數讀書人的治國理念完全不合。故而,曹操的壓力巨大,於是才有了這篇《讓縣自明本志令》,刨白心跡的一個公告。
既然向全天下公告了,那就不能食言,尤其是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從曹操後期的行為來看,對帝位他是有想法的,也逐步的在實施對朝堂的控制,和自身帝位的變化。比如先後稱丞相、加九賜、封魏公、後封魏王;如果丞相還是簡單的政治制度改革,那麼九賜就屬於逾制了。漢代非常注重禮,也是就是什麼身份就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按照禮制,九賜只能賜予諸侯,曹操這時候實際上就已經不把自己當成漢王朝的一份子,他是諸侯了;見了皇帝是小國王見大國王,不是臣子見主子。之後的魏公、魏王實際上是這個諸侯的等級逐漸走高,一脈相承。所以荀彧這樣反對曹操稱帝的,會在加九賜的時期強烈反對,九賜也成為南北朝時期,改朝換代著通用的第一步。
到了魏王這一步,就已經確保了一件事情,曹操的權利是可以被後代繼承的,這已經不是臣的級別;我們知道在古代包括近代無論官居何職,死後子孫的也就是承襲爵位,而不能承襲崗位,除非是皇帝賞賜;魏王就可以繼承,而曹操的魏王實際上是漢帝國的統治者,這就相當於變相的把國家的權利由老曹家傳承下去。比起皇帝的位置,也不過就差半步而已,不過曹操最後還是沒走完,由他的兒子曹丕走完了全部流程,也成了日後改朝換代的標準流程,人家曹氏父子是經營模式的創造者,摸著石頭過河,搞的慢點也是允許的;後來哪些照抄的哪知道前輩們草創的艱辛啊。
曹操不稱帝,德不符相貌不行的原因,可能也是有的。比起我們現在來看中國歷史,感覺分分合合的,改朝換代那叫一個容易,在當時也不過就漢代周一次。當時的人還是比較相信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發展觀的;當時官方認可的理論是,漢朝早晚是要滅完的,接替漢朝的人有2個特點,第一個是土德,根據五德說,漢是火德,下一個王統是土德;再有就是「代漢者,當塗高」這個讖緯。這兩個是漢光武帝劉秀親自公告過的,當時的目的是打擊公孫述,結果在整個東漢年代,成為了金科玉律,要是你不沾這兩個,你都不好意思造反。
我們現在可能覺得當時的人很愚蠢很搞笑,可就像我們有時候堅信XX社會一定會取代XX社會一樣,一旦你信了,他總是能在政治上爆發出巨大的力量。東漢的情況就是,全國人民都知道,大多數人民都相信。當時有個地名叫當塗,在當時的揚州;所以這裡姓高的,住在山上的,或者家裡有樓的,全當自己的後代有機會做皇帝,不符合條件的可以創造條件,去買樓、搬家之類的,那叫一個熱鬧。這不,就連黃巾造反,用的也是土德,明明白白告訴百姓,我們是土德來的。(火德尚紅色,土德尚黃色)。
而這兩個曹操一個都不符合,我們剛才說了曹操是火德,和「當塗高」三個字也不大能扯上關係。他兒子曹丕稱帝的時候,生生給自己改了祖宗,把自己祖先從顓頊改到黃帝,好歹沾了點土氣息。然後找了槍手這麼解釋「當塗高」,當塗高就是大路對面的高屋子,象魏的意思就是高屋子,所以魏是土德,總算是圓滿了。可造假的事情自己知道,畢竟心虛啊,還找了個黃龍的祥瑞,甚至連歷史都捉刀給改了,張璠漢紀里居然有這麼一句,說漢獻帝在逃出長安之後,有個叫張立的臣子給獻帝說「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這句話被裴松之注在魏書裡面,好反諷,裴松之真腹黑;如果當時獻帝知道曹家是來取代他們劉家的,估計就是死也不會去曹操哪裡;袁紹要是知道這事,也早早的就和袁術休戰,先把老曹家幹掉再說了。不管怎麼樣,在曹丕的運作下,老曹家祖宗也改了,「當塗高」也符合了,土德也有了,終於可以順順噹噹當皇帝了,最後定的年號是黃初。恩,丕哥哥很黃很腹黑;算上他搶了袁熙的老婆,可算是一黃到底,人家袁家可是根正苗紅的土德。
曹操長的大概是不好看的,《世說新語-容止》就曾經那曹操的長相調侃他,說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不管這事情是真是假,當時作者把《容止》單獨作為一章,也說明那時候的人還是非常重視長相的。不過當時的相貌也不用好看,丑的有特點也行,比如各種奇相。曹操估計也是真丑,而且沒特點,所以這個故事調侃他,憑操哥的相貌,也就是個侍衛的水平;結合他早年做刺客的經歷,這不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么。這個故事的作者也很腹黑啊,我喜歡。
曹操估計還是比較在乎他的相貌的,所以他每到一個地方就會不停地做賦,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寫歌,然後朗誦嘍;有時候還會拿個道具給大家舞蹈,通常是槊,到處展現他的文藝天賦,歌舞全才,活脫脫古代版的《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嘛。如果當皇帝,估計他心裡也是犯嘀咕的。曹丕張的還算不錯,三國志說他有貴氣,估計像他媽;曹丕的兒子曹睿就長得很漂亮,據說數歲而有岐嶷之姿,也就是打小就氣度不凡,連曹操都很奇怪,估計懷疑是別人家的種(羅三洋老師的《夢斷三國》對此有驚人猜測,說其實是袁熙的種,話說陳某的《火鳳燎原》看來也是這種觀點哦,不過說是袁方的種)。所以曹家通過三代造人計劃,總算把自己家族的長相搞得像皇帝了,這事情上不得不說,你們不應該殺華佗啊,早點讓他研究出了整容,哪還需要這麼麻煩。
---------------------------------分割線,我又來了--------------------------------------推薦一下羅三洋老師的《夢斷三國》寫的非常好哦
分析曹操是否稱帝,還不如分析曹操身後各階層精英博弈的狀況,曹操的行為,只是這些政治精英們博弈的結果。
曹操身後的階層包括:
世家門閥,從東漢到東晉壟斷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強大階層,他們有兩大政治訴求。一是壓對寶,門閥豪強之間也競爭激烈,沒壓對寶家族有覆滅的危險,比如把寶壓在袁紹身上的河北大族官渡之後不是被滅就是邊緣化,而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潁川文士門閥則賺得盆滿缽滿,在整個魏晉都是舉足輕重的力量。
這是門閥和曹操這樣的「明君」利益一致的地方,而是他們的訴求二,則是門閥和「明君」利益相悖的地方:門閥需要的是一個弱中央,或者說弱皇室。因為門閥的經濟基礎,是「佔山護澤」,兼并大量的土地經營莊園經濟。他們兼并的對象,是自耕農,而自耕農又是中央皇室的經濟基礎,政府的賦稅和兵役都需要自耕農來承擔,這就使得門閥的莊園經濟,跟政府的經濟收入,完全是互相衝突此消彼長,說得不好聽點,門閥是喝著皇室的血壯大的。所以當曹魏開始打擊豪強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門閥大族全都倒向司馬氏。門閥與君主的關係參見: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小型豪強和寒士。小型豪強的代表,許褚、李典,許褚「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李典「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寒士代表,郭嘉、劉備、諸葛亮。小豪強更具地方特性,不像世家門閥是大官僚與大家族的結合,對權力要求不高,訴求更務實,希望有「明君」能夠保境安民,讓自己的家族不被黃巾之類的流寇侵襲,能穩定的當土財主。
而寒士,也就是小地主的訴求,是希望突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獲得成就功業的機會。東漢到東晉取士,名義上是選州郡賢達,實際已經被士族壟斷,大家出門碰到先自報三代家門,家世牛逼你就牛逼,家世差一點就各種被鄙視,當官也變得完全看家世。像桓溫這樣小士族出身的梟雄,位高權重的時候尚且被琅琊王氏之流鄙視為「老兵」,諸葛亮這樣失去父蔭的士族末流會被人看不起到什麼程度。因為小地主出身的精英們變得沒有出路,上升通道被堵死,他們渴望機會,這其中野心大一點的如劉備、諸葛亮,要麼想當大軍閥,要麼相當大軍閥的「肱股之臣」,野心小一點的,比如郭嘉,更注重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對權位和財富看得相對淡一些。寒士的心態參見:諸葛亮之妻黃月英真的是大才女嗎?
皇室,或者說中央政府,前期是漢室,後期是曹氏自己,訴求是削弱門閥鞏固家天下。
平民,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歷史,其中大部分創造了一種歷史環境,他們的訴求是「耕者有其田」,能安心勞作安心過小日子,小部分平民精英比如張飛、關羽,和寒士精英一樣,渴望出人頭地。
貫穿整個東漢到東晉政治線索,就是皇室與官僚門閥的權力爭奪,平民和寒士階層儘管人數最多力量最大,但大部分時候都被壓制,極少參與到核心博弈來。從訴求上說,平民和寒士階層,是完全站在皇室一邊的,他們其實是一個經濟體的一體兩面,皇室「王黨」要保持家天下,就要天下有足夠的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吸納底層的精英,作為皇室和底層的紐帶,而小農們也希望國家統一沒有戰亂,同時有個開明的政府保障他們不被門閥欺凌。
但這兩股力量在黃巾之前無法匯聚在一起,因為只有一個皇室高高在上,不可能和老百姓有太多接觸,皇室只能依靠官僚作為和平民階層互動的紐帶,但這紐帶已經成長為門閥,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了。在朝中,皇室和官僚大臣互相牽制,在鄉野,門閥有莊園有武裝壓制自耕農,門閥又釋放出州郡低級職位吸引寒士和平民中的精英,使他們不忠於皇室而成為門閥的門生故吏。
皇室有限藉助寒士和平民階層的地方,就是從寒士和平民中培養出新的門閥,即宦官和外戚,來制衡傳統官僚門閥。比如曹操他干爺爺曹騰就是寒士出身,依靠皇室成長為宦官門閥,當然曹操他干爺爺還是很有賢名的,比張讓之流好太多。
如果沒有意外,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東漢會直接進入東晉模式,官僚門閥越發坐大,皇室越發衰弱徹底喪失號召力,成為名義上的門閥之長,門閥間此消彼長,輪流坐莊,時不時逼宮篡位。不會有三國和魏晉,直接進入「袁與劉共天下」的局面。
不過老天有眼啊,給了「王黨」和平民階層一個機會。東漢末年已是王朝末期,人口爆棚,土地的產出無法負載這麼多人口,於是吃不飽飯的平民被逼進入歷史舞台,「王黨」和平民階層短暫合流。
以亂世中唯一的「王黨」曹操為例。曹操為重建「王黨」的威權國家,努力和平民階層合流,具體方式為「掌軍」、「耕者有其田」、「吏治」。
「掌軍」和「耕者有其田」實際上是一件事的兩面。歷朝歷代中央皇室的根本,都在於「軍權」在握,漢室不是沒有想重掌軍權,比如漢靈帝置「西園八校尉」,「初黃巾起,上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故親任之,使為元師,典護諸將,大將軍已下皆令屬焉」,但很快引起門閥反彈,計劃流局。漢靈帝之所以失敗,不僅僅因為自身能力和門閥的反彈,更重要的是,重建一支軍隊,需要有能服役的兵源,和支持起這支部隊的糧草物資,說白了要有足夠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皇室能直接管理,但此時鄉野間的自耕農因為門閥的兼并,分割凌亂,負責稅收的州郡吏和部隊的基層領導也都是門閥的門生故吏,忠於門閥大過朝廷。
而曹操拜黃巾所賜,有了突破現有體制另起爐灶的機會。比如武帝紀載,曹操破青州黃巾後,「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以及後來「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這其實就是黃巾流民武裝打破了原有門閥階層對土地控制,重新形成大量的自耕農回歸「王黨」政府的直接管理,為「王黨」建軍提供兵源和物資供給。所以說「掌軍」和「耕者有其田」是一件事,這就是平民階層和「王黨」合流的關鍵所在。
曹魏的軍制也是偏向於「王黨」中央集權,在朝的中央禁軍,絕大時候都由曹氏宗親統領,在外的邊疆鎮軍,多由忠於曹魏的非門閥出身的將領掌控,比如「五子良將」,當初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比如潁川文人門閥,也只能把持文職,極少指染軍職。官渡之後曹魏勢力變強,軍紀上改「但賞功而不罰罪」為「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這其實是變相的打擊門閥武裝,掌控禁軍的曹氏宗親是不可能遭到實質的處罰的,更多時候是擁有部曲私兵的門閥「抵罪」。
而「吏治」,實際上是「王黨」和底層精英的合流。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但黃巾流民武裝只是起破壞作用,時局的走向還要看精英們的選擇,平民階層的精英這個時候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加入了黃巾,成為流民武裝領袖,比如魏書程昱傳,「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不少州郡的中下層官吏加入黃巾,就是因為這些寒門或者平民出身的精英深感自己在體制內已經走到頭,而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門閥子弟卻靠家世霸佔州郡的重要職位,成為他們的頂頭上司,所以毅然造反。
另一方面,黃巾流民武裝也打破了世族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黃巾軍衝擊州郡殺掉了一批門閥出身的官僚,而時局緊張,那些僅靠家世居官者沒有能力處理這種局面,這逼迫門閥不得不接受寒門和平民中有才華的人,來接手他們的職位,以解決棘手的局面。曹操這個時候提倡「惟才是舉」,是借黃巾造成的外部壓力,吸收大量忠於曹魏的寒門和底層的精英,打破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重新建立中央朝廷和自耕農之間的紐帶。比如郭嘉、韓浩這些寒士成為他的謀士或者技術官僚,程昱、滿寵、楊沛這些底層出身的能吏、酷吏鎮守州郡打壓豪強。
所以郭嘉說曹操和袁紹十勝十敗,除了個人能力,更多是在說曹操對整個社會弊病的了解,勝過袁紹。
至於曹操為什麼不稱帝,真的不重要,曹操死後,青州兵不聽號令明目張胆的離開洛陽,青徐依舊被臧霸、孫觀這些豪霸父死子繼的割據著,五子良將之後軍鎮也逐漸形成新的地方割據勢力,當初的心腹之臣成為新的勛貴門閥之後,也開始成為皇室的死敵倒向司馬氏,曹仁、曹真、曹休這些經受戰火洗禮名將之後,掌握禁軍已是曹爽這樣的沒有能力的權貴公子了。
理想主義者曹操只是憑藉他的天才,和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在門閥的天下中,短暫的打開一扇屬於「王黨」的門而已,連他自己都知道,這一切不可能持久。看了現有的答案,覺得不太準確,新寫一個。
曹操想不想做皇帝?當然想。說實在的,不想做皇帝的人也實在不多吧。這種想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最晚在迎獻帝都許時就開始有藍圖了,官渡之後開始提上日程,建安十五年之後進入具體操作。
那麼最後為什麼沒有做成?情勢使然,並不是所謂的「漢臣情結」之類。不錯,他的本志是漢征西將軍,這個已經被我們說爛了。但是當朝太祖一開始還痴迷於克魯泡特金呢,他後來的事迹中能看出多少克氏的影響?當真覺得「本志」能影響做皇帝這種決策?今天的分析者有浪漫主義病,曹操可沒有。縱然寫下「白骨露於野」這樣的詩,也並不妨礙他從早年的徐州一直屠到晚年的宛城。
赤壁在軍事上對曹操集團是一個重大打擊,但是從政治上看,不啻為一個轉機。可以說,從赤壁後,曹操集團就不再把統一天下作為真正的目標,如果此前這個集團的行為還可以納入「為漢家除殘去穢」的軌道中,那麼此後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圍繞著「代漢」這個中心來進行的。
這個結論好像跟我們熟悉的有點不一樣。我們更熟悉的是,曹操自從赤壁之後,意識到要加快統一的步伐,於是加緊求賢,先後發布求才三令,云云。
這種說法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曹操集團來說,它的核心人才是什麼時候被吸收的?五子良將,潁川參謀團,宗室文武們,冀州文吏群,哪些是求才三令頒布後加入這個集團的?事實上,一個也沒有。求才令頒布的時機並非曹操事業草創,急需爭取人才的時刻,而恰發生在赤壁之後轉入戰略防守,北方人才幾被挖掘殆盡的階段。這很可疑。
三道求才令的方針大體是唯才是舉,這在今天當然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絲毫不覺奇怪。不過,放在當時的環境下,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振聾發聵的方針。漢朝四百年以來的國策是什麼?上層是「非劉氏不王」的白馬之誓,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劉家人,功勞再大,最多封到侯,這是漢朝實行的二十等爵制的一個重要基礎,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國的商鞅變法。下層,則是孝廉察舉制,在這種制度下,「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其實是很駭人聽聞的,也就是說,曹操發布的這三道求才令精神其實是與本朝的立國精神大有違背的。就像黨宣布了有違四項基本原則的綱領,無論如何,也是會在當時掀起大波瀾的,並不像我們今日看上去的那麼輕鬆,好像坐不坐皇位,完全看曹操的良心。
求才令基本摧毀了下層通過孝廉這樣低效率推舉人才的手段,但是,這並不是曹操的真正目的所在。他更遠大的計劃是整個把二十等爵制翻轉過來,新的制度是什麼呢?董昭的建議是更古的周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這樣,就可以巧妙地繞過「非劉氏不王」這個問題。高祖說過非劉氏不王,可沒有說過非劉氏不公。這個看起來很迂腐,但在講究春秋大義的漢朝,這是必須的。成為魏公,就等於有了獨立的封國,也就是向最後稱帝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一步被封為魏王,這裡的王的含義不是二十等爵制下的藩王,而是周五等爵制下的王,也就是說,曹操的這個王,已經相當於當時的周王了。到了這一步,帝位可以說已在掌心中了。
但是,曹操最終沒有邁出最後一步。原因很簡單,他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封魏公的前一年,荀彧案發,封魏王同年,崔琰案發,當事人都以肉體死亡告終。一個是潁川集團的老大,一個是河北世族的優秀代表,那麼,如果邁向帝位,還要流多少血?誰都不敢保證。畢竟,從兗州開始,這個集團的第一代已經欠了士大夫太多血債。夏侯惇這些元從武人成天吵著恥為漢臣,曹操自己不會那麼傻,還是交給手上乾淨的下一代去干吧。要不然,難道孫權苦口婆心勸曹操稱帝是為他好么?
而且,從此時到曹操去世的這幾年,恰好也是整個魏國的多事之秋。漢中,荊州都打的不可開交,立儲之爭趨於白熱化,鄴城和許都兩個大本營都發生叛亂,曹操實在是難以騰出手來去把那件皇袍翻到外面來。這也算是命運開的一個小小玩笑吧。「你不是要當漢征西將軍嗎,我就成全你好啦」。
後來事情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在陳群九品官人法的保駕護航下,漢魏革命,這個歷史任務在曹丕手中輕巧地完成了。當然,這次革命註定只是門閥世界中小小的插曲,不過,禪讓這種易代模式倒是被南朝皇帝們一次次模仿,倒也算一樣重要的政治遺產了。
事情交代完了,還有幾句關於曹操的題外話要說。
不知何時起,有一種把此人包裝為漢室忠臣的輿論氣氛。我想說的是,取代一個四百年的王朝,如果沒有多年的苦心經營與強烈動機,那麼未免也太看輕傳統的力量了。事實上,曹魏最後仍然被這種力量所傾覆。
我當然不能否認少年曹操是漢室的忠臣,但是,當出身宦官之後的他在袁紹提攜下奮力混入「黨人」的圈子,卻發現與漢室關係最淺的自己竟然是最想拯救這個王朝的人,而其他人都各懷私心的時候,那個英雄曹操就已經死了。
正是為此,他依附袁紹,利用他擊敗呂布,恢復兗州,屠戮忠於漢朝的士大夫。又抓住機會,把小皇帝迎立到許昌,開始了漫長的漢魏革命之路。
聽到曹操迎立獻帝之後,袁紹曾向他去信,表達了他在外,曹在內,共同控制天子的意願。在這裡,袁紹是把自己當成了未來的曹操,而把曹操當成了後來的荀彧。我不知道曹操當時的心情,也許是笑話高門大族的愚蠢?
但就算他們再愚蠢,曹操將他們斬草除根之後也繼承了袁紹欲為而不能為的霸府路線,也最終沒有做成皇帝,政權也終於交給了當時還不顯山露水的河內司馬家手上。
這就是歷史的力量,不由一兩個天才而改變。-
曹操為何不稱帝?……
我認為這是個偽命題,曹操拚命向世人證明「沒有稱帝之念」。可千百年來,一直不為人能理解。
要理解他的心志,得從「登樓」二字開始說起。
一、「登樓」禁忌
中國古代的皇帝有一個禁忌,就是不上高樓。(史書用法,常用「御樓」二字)
禁忌的源頭,當然是來自於商朝,周赧王的「債台高築」故事,還有紂王的「築鹿台享樂」。
基本上,「高樓」從此成為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禁忌,簡單地說,皇帝是得跟「高樓」保持距離。
史實記載不少,我隨意搜了下,宋史記載尤多:
「宋史、列傳第二十一」
「一日晚師由闕前,太祖方與黃門數人偶登『明德門』西闕,前騶者潛知之,以白溫叟。溫叟令傳呼如常過闕。翌日請對,具言:人主非時登樓,則近制咸望恩宥,輦下諸軍亦希賞給,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登樓。」
在宋朝,皇帝登樓要看時辰,不是想上就上。
上了,通常是盛大儀式,比如主持大赦天下。
「宋史.禮志二十」
「﹝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宣德門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
歷史上還有個例子,韓愈「諫迎佛骨表」,內中有一句:「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令諸寺遞迎供養。」,罵皇帝事佛,迎佛骨中,特別加了一句「御樓以觀」,陛下竟然爬樓上了?就為看佛骨進城!
是的,高樓,是皇帝的大忌,君不見紫禁城,屋頂再高大,基本上都是平房?
(好玩的是,一直到當代,中國眼下的領導人,平日生活,也是避樓而居。)
二、靈帝與十常侍
「登樓禁忌」,三國歷史中,也有明確記載,東漢宮廷中有一幕「荒謬劇」流傳千年,就是漢靈帝想登樓,太監們(十常侍)跪地攔阻大哭,叫道「皇帝不可登樓,皇帝登樓,國必亡矣」,類似這樣的話來。
(有人說,十常侍是要阻止皇帝亂花錢。)
(但,也有人說,這真是皇帝的禁忌,不然不會有這一幕留下。)
ok,要回到問題重點了,曹操為何不稱帝?
我的回答是,曹操沒有稱帝的能力,他就是有那念頭,也花了十年嚐試,最後也終於放棄。
稱帝,不管是戰術,或是戰略上,都有大危害。細節討論起來太囉嗦,我只提醒大家去看三國的年表,公元196年,曹操迎來了獻帝,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僅四年後,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打敗袁紹。此時曹操的勢力達到鼎峰。
「曹操稱帝」的謠言,不用多想,一定遍及天下,曹操忍了又忍,忍了又忍,我猜不管事實真相為何,這段時間一定叫他不堪煩惱。終於,再過10年,曹操作了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舉措:公元210年,他在鄴城大興土木,一口氣建設了金鳳(前)、銅雀(中)、冰井(後)三個高台。
三台有多誇張?
按網路資料,那最高的銅雀台,台高十丈,台上有五層樓,離地27丈,按漢制一尺合大陸現在市尺7寸計算,高達63米。不誇地說,摺合現代建築,也至少是20樓以上。
三、曹操以樓明志,他從來就沒有想稱帝過。
蓋樓?而且一蓋,同時蓋就三座?
生性節儉的曹操,為何會有如此誇張的動作?
蓋銅雀台,甚至組織一堆兒子們,為這種豪奢的行為賦詩作詞?
分明是自比紂王呀。
歷史上,多少愚蠢的歷史學家、騷人墨客,把個銅雀台解剖來,分析去地,就是搞不明白曹操想法。
(國內一些影視作品,順著日本AV思路,甚至把小喬也給扯進銅雀台來意淫了……)
要我說,蓋這玩意,理由太是簡單:曹操稱帝的念頭是不存在的,銅雀台等,就是他的「廣告牌」。
他用蓋高樓,來向世人證明,自己根本沒有,就是有,也已經完完全全斷了作皇帝的念頭。
「操,老子上樓了。」
銅雀台落成後,再過十年,曹操才死去。(獻帝捏在他手上幾十年,他也沒有改變初衷……。)
他從頭到尾就沒想稱帝過,甚且花了偌大氣力,表明了心跡。該說該作的,一樣不少。
可再過兩千年,人們還在追問,曹操為何不稱帝?
----------------------------------------------------------------------
討論串中,有人疑道,上面這一通,不是切題的答案。
我的回答如下:
銅雀台說,是我個人的視見,提出來,也是讓大家多一個視角。
不說什麼戰術戰略,是因為虛,說半天,像電動玩具攻略。
把曹操七十年的生涯,一筆數字帶過,不妥。
引用歷史資料,曹操個人的言語,這題目中的別的答案中,已列舉不少。
其實,不必要我來加磚。
曹操不是個愛強出頭的人,打董卓,他不跟袁紹搶大義名份。
不是袁紹逼他,他不見得想打那官渡之戰。
我認為,跟德川家康一樣,不是石田三成逼他,他不見得想出那個頭。
但真把他逼急了,他也不會跟你客氣就是。
其實是性格決定一切,曹丕也好,曹植也罷,他的幾個兒子,不也都是遺傳了他的性格?
不是這種基因,曹魏的壽命會那樣短暫嗎?
當然,我上面說了一堆,表面上看來很有點意思。(也許寫到上面去,大家就能滿意了?)
但其實我是在作示範,我認為這是最壞的答案。
我上面這段「性格說」,包括「三國戰略分析」一類,大抵不出空談清談四字,
在我眼中,確實沒有一絲營養。
幾位大神都回答了,我簡單寫一篇。
曹操確實是有可能做出【代漢】的事情啊!
之所以不說【篡漢】,是尊重【漢獻帝的天下是曹操打下來的】這一事實。
————————————————————————————
一、曹操想不想稱帝呢?簡單回答:想,至少從建安十八年開始,他就想了。
後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很明顯,【漢征西將軍】只是曹操的【少年之志】,而《述志令》本身便是一個年過半百的權臣對著手下一大幫子人講(chui)故(niu)事(bi)而已——再看下文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真是吐槽無力,這不典型說自己本來也可以,然而我並沒有做么?
2、《述志令》中曹操表示食四縣共計三萬戶實在是不大好,德行不夠啊!但是江湖風波險惡,大權不能隨便讓人,然而封邑卻可以啊!故而曹操向朝廷還了【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只食【武平萬戶】而已,看看曹丞相多麼為人民和朝廷著想啊!
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但我們再來看看曹操下達《述志令》之後都發生了什麼,《魏武故事》說《述志令》是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下的(據查該年十二月無己亥日,應為十一月己亥,即十一月廿九),然而就在一個半月後,也就是在十六年春正月庚辰,即正月十一之時。漢獻帝下了幾道詔令:
十六年春正月,魏書曰:庚辰,天子報:減戶五千,分所讓三縣萬五千封三子,植為平原侯,據為范陽侯,豹為饒陽侯,食邑各五千戶。天子命公世子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丞相副。
可以看到,曹植曹據曹豹各得封邑五千戶,計一萬五千戶,看起來曹操還是虧了五千戶啊!然而,你看後面,曹丕不僅當了五官中郎將,還做了副丞相哦!曹吉利這把絕壁賺了有木有!
3、兩年後的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進封【魏公】,建立【魏國】,這個【魏國】是個【公國】,相當於是一個獨立的小朝廷,有一套獨立的官僚政治體系,所以當時有【漢朝廷】與【魏朝廷】,有【漢臣】與【魏臣】之分了。《三國志·魏書》多有【魏國既建,X為某官】,意思就是這個傳主去鄴城做【魏臣】啦!鄴城當然儼然是真正的漢都了,你看人家夏侯惇巴不得要進魏國小朝廷吃皇糧呢!
魏書曰: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這種小朝廷可是西漢初年【諸侯王】才有的待遇:
魏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往欽哉,敬服朕命!簡恤爾眾,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揚我高祖之休命!
曹操此時建立魏公國,與稱王無異,曹操封【魏公】的詔令居然還說【揚我高祖之休命】,真不知道漢高祖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4、當然你可能說【建立公國】不見得就等於【稱王】,然而曹操確實是稱王了。在稱【魏公】之後整整三年,也就是在建安二十一年的五月,曹操終於當上了【魏王】。
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
而漢高祖劉邦早在白馬之盟之時便便說過【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呂太后誡產、祿曰:「高帝已定天下,與大臣約,曰『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
劉邦當年翦除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之後,只留下了長沙王吳芮(其後代吳臣、吳回、吳右、吳差世襲王位,前後在位45年,吳差無後,故長沙國除,並於第二年復置,封給了漢景帝之子劉發,是為長沙定王,也就是劉秀的祖宗)。
5、呂后當政時期,又有諸呂稱王,當然諸呂不得善終,被陳平周勃等人除去。
太尉起,拜賀硃虛侯曰:「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辛酉,捕斬呂祿,而笞殺呂嬃。使人誅燕王呂通,而廢魯王偃。
在最後一個異姓長沙王死去之後(公元前157年),三百餘年的漢朝,只有一人做了【異姓王】,那就是曹操。
然後你告訴我曹操不想稱帝?論跡不論心,他的【跡】已坐實了【逾越】,這也就是為什麼荀令君會表示抗議和不滿,而之後便莫名死去的原因了。
這樣,你就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麼曹操在建安二十年十一月攻下漢中之後,拒絕劉曄和司馬懿的建議,執意不去攻打當時同樣也是剛攻下益州的劉備了。因為,他趕著回來稱王啊!稱王之前還心虛地去了趟田地,與民同作嘛!三月壬寅,公親耕籍田。
————————————————————————————
二、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簡單回答:他既不敢,也來不及。
曹操早年確實為漢臣無誤,然而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他就已經走上【權臣】的道路,在稱【魏公】之後,更是毫無疑問的甩掉了【漢臣】的初心。雖然前兩年他還在和屬下講著他年少的故事,是為《述志令》
自從稱【魏公】之後,曹操平定多年未服的漢中,才進封【魏王】;
我個人猜測:曹操封【魏王】之後,是在等待有了進一步的豐功偉績,比如攻陷孫劉半個州幾個郡之類,再決定稱帝與否。然而接下的日子對曹操來說並不好過:
1、建安二十二年初,伐吳,大疫,遂退;
2、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耿紀韋晃作亂於洛陽,
3、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侯音作亂於宛城;
4、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淵歿於定軍山;
5、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與劉備相持不下,退兵,劉備佔據漢中並上庸等地。
一連串的【政治】與【軍事】打擊,再加上關羽又於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鄴城又有魏諷謀反,以至曹操幾欲遷都。
幸虧聽了司馬與蔣濟的話,與孫權聯手,徐晃又十分給力,才消滅了關羽。
稱魏王以來,都是如此多事之秋,曹操怎麼可能厚著臉稱帝呢?
在沒有足夠的功績時,曹操大約是沒這個膽的,他背負不起那麼多。好歹再消滅下孫權或者劉備的一些力量再說啊,曹操也是要些臉面的,他畢竟不是曹丕。
好不容易打退了關羽這個亦敵亦友的名將,可惜,他來不及了。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被孫權殺於臨沮;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薨於洛陽。
用曹操的話:「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
很簡單,論跡不論心。
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沒鬧到這份兒上罷?老曹接下來要幹啥,還不夠明白?所以轉過年來,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許昌大亂。值得注意的是,發起者之一的金禕,乃父金旋為劉備所攻劫死,現下卻自以世為漢臣……睹漢祚將移……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可見在擁漢派看來,局勢已窘迫到了什麼地步。
老曹擺平了內亂,恐怕原本要在當年把事兒給辦了,可惜,劉備傾國來攻,漢中之戰開打,眼看盯不住,老曹統兵西征。緊跟著便是夏侯授首,老曹兵入漢中,幾至大敗,灰頭土臉逃回長安,又趕上關雲長兵圍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老巢鄴城又發生規模空前的魏諷叛亂,內憂外患,崩盤在即,還有心思稱帝?等忽悠著孫仲謀助拳,好容易事勉強平了,他老人家也就剩一口氣了,與其白白擔個賊名,還不如立個牌坊讓後世小清新憑弔下。
打個粗俗的比方,若某人嘴上說自家是護花使者,若沒丫無微不至,這姑娘早被七禽八獸給糟蹋了。言猶在耳,此公卻把姑娘逼進黑屋,摁住雙手,剝光衣服,翻身騎上,上下其手……呃,心臟病突發,掛了。
有人會覺得這不是強姦?用史料來說話:
公元212年:
春,正月,曹操還鄴。詔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冬,十月,曹操東擊孫權。董昭言於曹操曰:「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今明公恥有凓德,樂保名節;然處大臣之勢,使人以大事疑己,誠不可不重慮也。」
乃與列侯諸將議,以丞相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殊勛。
公元213年:
春正月初三,恢復禹貢九州。
十四州,司、豫、冀、兗、徐、青、荊、揚、益、梁、雍、並、幽、交也。復為九州者,割司州之河東、河內、馮翊、扶風及幽、並二州皆入冀州。
此曹操自領冀州牧,欲廣其所統以制天下耳。
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
又加九錫: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袞冕之服,赤舄副焉;軒縣之樂,六佾之舞;朱戶以居;納陛以登;虎賁之士三百人;鉞各一;彤弓一,彤矢百,弓十,矢千;一卣,瓚副焉。
冬季,十一月,魏國開始設置尚書、侍中和六卿。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僕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王粲、杜襲、衛覬、和洽為侍中,鍾繇為大理,王修為大司農,袁渙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陳群為御史中丞。(只是一小部分名單而已,所謂典章制度,一擬天朝。)
公元214年:
三月,詔魏公操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漢制:諸侯王金印、赤紱、遠遊冠。〕
然後十一月,曹操把幾年前董貴人死,伏皇后寫信給其父親的事情翻出來:
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收皇后璽綬。以尚書令華歆為副,勒兵入宮,收後。後閉戶,藏壁中。歆壞戶發壁,就牽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後被發、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酖殺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
公元216年:
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
十二月,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頭,宮殿設鍾虡。
公元217年:
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五月,作泮宮。
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
聽其言,觀其行。我們看一個人到底想做什麼首先是看人物的言論還是行動?曹操如果真的只是向攬權自保而沒有代漢稱帝之心,他這一步步的封公封王,一步步的僭越天子禮儀,這是要幹嘛呢?如果真的自己沒有代漢之心只是想當周文王,他不斷做這種慚德之事是要幹嘛呢?授人以柄告訴大家曹操當臣子當的不耐煩了?
比一下王莽曹操上位的程序:
年45,拜大司馬,掌朝政。
46,加太傅,號安漢公比周公,益封三萬戶比蕭何霍光,以故蕭相國甲第為安漢公第
49,女立為皇后。加宰衡比伊尹周公,三公言事稱『敢言之』,群吏毋得同名。母封君,二子封侯。
50,加九錫,以楚王邸為安漢公第,出入者傅籍,自四輔三公有事皆用傳。
居攝踐祚,服天子韍冕,南面朝群臣。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制。
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群神,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決朝事,以皇帝之詔稱『制』。
51,見太后稱「假皇帝」。益家吏,置率更令、長丞、中庶子,虎賁以下百餘人,廬為攝省,府為攝殿,第為攝宮。
53,二子進為公。改國號為「新」,變正朔,易服色。廢孺子嬰為定安公。
年54,廢三公,任丞相。
58,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59,封魏公,加九錫,以十郡為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僚,如漢初王制。
始建魏社稷宗廟,三女聘為貴人。
60,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置旄頭,宮殿設鍾虡。
61,中女立為皇后。
62,進爵為魏王。命王女為公主,食湯沐邑。
63,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作泮宮。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魏太子。
…………………………………………………………………………………………………………………………
曹操在作秀的時候說什麼「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說什麼「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然後呢?東漢總共十三州,過去冀州才九郡。曹操一口氣要了十個郡作為自家封地!這才幾年啊,不是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嗎?不是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嗎?
荀彧倒是反對了,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然後荀彧什麼下場?幾年前連四個縣都德行不堪,如今一口氣要了十個郡連帶九錫,曹操的德行這幾年進步這麼大?政治家就是政治家,作秀做的再好再真摯,終究也是作秀!
曹操沒有直接當皇帝,主要是內外阻力都太大,時機不成熟,等時機接近成熟了,外部又出了大問題,等外部問題也解決了,曹操的壽命也到頭了,這才說出若天命在吾,則為周文王的話,欺人耶?欺天耶?
………………………………………………………………………………………………………………
再補充一句:曹操封公建國對曹魏代漢事業是關鍵性的一步,曹操沒有封公前,雖然已經是天下最強者,但是要稱帝進而家天下其地位還是脆弱的:漢室本身早就虛弱無力了,能夠阻止曹操向帝位邁進的,主要是和曹操同事的各路士族豪門不願意一個新的強勢皇帝凌駕於他們之上。而這些士族豪門,從理論上只是曹操的同僚,並不是曹操的臣子,君臣關係未定。
但是曹操封公建國之後就不同了。最關鍵的是,魏國制度一擬天朝,曹操封魏公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建立屬於自己的臣子班底了。魏國的臣屬陣容強大,就等於直屬於曹操的實力更強大了,因為這些士族豪門的重臣們都已經和曹操定了君臣名分,身上打上了曹氏的烙印。如果曹氏失去權力,他們這些曹氏的臣子,也必然是前途無亮了。而他們聯合起來就代表著北方大部分的資源和人才!
如果曹操長壽,那隨著他對整個魏國的整合一步步完成,代漢是遲早的事情。就算曹操早逝,等到曹操死後。曹操的兒子也可以合理合法的繼承魏公的封爵和十個郡的封地,背後是君臣之份已定,牢牢打上曹氏烙印的整個魏國政府班底,代漢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用公司做比方,曹操這已經不是局限於強化自己漢帝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權力,而是新成立了魏帝國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感謝@月明 的邀請。(因為自己的邀請列表裡積攢的問題有點多,超過一半的都是蜀國的→_→挑來挑去選了這個魏國的先回答看看~)
這個問題前面的諸位大神其實說得不錯了,不過我個人的想法稍微還是有點非主流了。我個人是比較同意呂思勉的看法的,覺得曹操和司馬懿兩人是有本質區別的。
我覺得曹操如果真想稱帝完全是可以的(當然會遇到不少困難,前面諸位也有分析,但總的來說並不是完全無法逾越的那種)。有人說曹操不稱帝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這個我不是太同意,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又不是從沒出現過朝代更替,搞幾個異象(像曹丕就干過),強力鎮壓反對派(例如武則天),恩威並施,其實要稱帝也並不是不行的。而曹操並沒有稱帝,我覺得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因為漢在曹操心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可以參見他早年說過的「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以及後來的《讓縣自明本志令》,還有孫權勸他稱帝時他的反應:「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以及陳群、夏侯惇等人勸他稱帝時他的回答:「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有些人據此就說曹操這是要讓他兒子曹丕做周武王呢,呂思勉先生評價說是「豈非夢囈」,個人也覺得這樣的推測有些牽強了。
其實我覺得類似曹操究竟想不想稱帝這種議題討論起來特別的麻煩,因為涉及個人的想法,我們不可能穿越回去問一問曹操你到底想不想稱帝,然後不同人在分析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偏見,討厭曹操的人覺得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在篡漢,喜歡曹操的人覺得他平定一方,讓漢室又在亂世中苟延殘喘了數十年算得上大漢忠臣。事實究竟如何呢?我們永遠無法知曉,即便讓現在的人爭得面紅耳赤也沒有半點意義。
碰到這樣糾結的問題,我總是傾向於從結果來考慮,並且用最簡單的原因來解釋。我一直相信看似怪誕的表象下,往往存在某種最簡單但是最合理的解釋。這件事的結果是曹操沒有稱帝,能稱帝而不稱帝,在這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他不想稱帝。我不否認曹操有巨大的野心,然而有野心和真正去稱帝並不能畫上完全的等號。曹操向來是不願意「慕虛名而處實禍」的,何必要稱帝讓孫權、劉備在政治上有可趁之機,何必要擊碎自己「漢故征西將軍曹侯」這最初的念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走到這一步,已經夠了。
我承認這個答案帶有強烈的個人傾向性,諸君若是不同意笑過就罷了^_^曹操本質上是一個非主流,不稱帝不足為奇,天下已是囊中之物,何必要那個虛名呢。我覺得很多人以為曹操想稱帝卻不稱帝是錯誤的,人心是很奇怪的東西,當你想要,你無論如何掩飾,你最終還是勉強會要,以曹操的能力和氣魄,他就算稱帝別人又能怎樣?但是,世界上就有這麼一種人,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擁有全天下人垂涎欲滴的東西,但是他會告訴你「我不是很想要耶」或者「這不是我想要的」,還有比這更裝逼的嗎?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鄧小平為什麼不當主席?
又黑我大漢朝忠臣曹孟德
我覺得他是個完美主義者,想等一統的時候才稱帝
因為他忘不了荀彧那一雙憂鬱的眼睛——by 易中天。
拋開歷史單說曹操個人,他是一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他同時也是將軍、權臣、詩人以及帝王(死後加封),他很矛盾他對與夢想的追逐卻因現實迫使他變成了他最不希望變成的樣子,他羨慕關羽、羨慕劉備、羨慕趙雲更羨慕諸葛亮,如果有一個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般的真龍天子存在的話,那麼曹操會比劉備更為仁德,比關羽更為忠義,比趙雲更為勇猛,比諸葛亮更為聰慧,可惜世上沒能出現讓他能夠心甘情願輔佐的君王,而從呂伯奢之死至荀彧之死其實是現實對他的層層追殺,上天始終不讓他成全自己成為一個治世能臣,而讓他做了一生都不是心底願做的事。同時荀彧的死柬和關羽的屍首徹底的擊垮了他,使他陷入了左右不得進退兩難的絕境,而他賜死荀彧也是斬殺了自己的那顆初心,他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比任何帝王更配稱自己為孤,也許日本的《真三國無雙》實在不想曹操如此寂寥,才抬高夏侯惇讓他成為曹操的知己,但是事實上那份孤獨與寂寞也只有當時的曹孟德清楚吧。
1. 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雖然曹操對他勢力範圍之外的地區沒有實際管轄權力,但是還能行封賞,名義上各個勢力範圍還都是天子臣民,也就是曹操的臣民了。
2. 臣民的反對
當時朝廷上的許多官員,還有地方上的權貴還都抱有對漢朝的忠心,或是說擁護吧。倘若曹操稱帝,必然會損失一大片的民心。
3. 以曹操當時的情況而言,並不是稱帝的良機。
曹操死於建安25年。而建安24年,曹操從漢中敗給劉備,從荊州又敗給關羽。其年已經65歲。當時的魏國勢力雖不弱,但也是接連敗仗,傷筋動骨。不是稱帝的好時機啊。
4 曹操不想背負弒君的罵名。
建安24年,孫權勸曹操稱帝時,曹操言「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 可以曹操雖為一代梟雄,意圖平定中國,卻無弒君之心。只要實權在手,當不當皇帝,其實還不是虛的。為了虛位,而留個千古罵名可不值得。
————————————————————
以上內容基於《三國演義》,並非史實。
我們不是皇帝,所以無法用皇帝的眼光來看曹操。在唐太宗眼裡,曹操是匡扶漢室的臣子,所以無需稱帝,給他他所應得的魏王足矣。
曹丕無論謀略、軍事、眼光、德行都沒有遺傳到曹操絲毫,相比較,曹丕在曹操死後,代漢來速度之快,是早有準備了,或許這才是曹操曾想廢掉他的原因,只是沒有來得及。
這就是實用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隔著成百上千個玄德,仲謀。
話說,總設計師不也只是軍委主席嘛!
觀點一:曹操覺得做皇帝不如做丞相、魏公、魏王自在,況且稱帝對他沒啥實質好處。
稱帝有什麼好?吃飯前,必須先由小太監試毒吧。這都是按照皇帝保護基本法來的。換個角度想,皇帝下口的飯菜都是小太監們吃剩的。雖然如此,我還是願意當皇帝,不願做小太監。
稱帝有什麼好?選妃要走流程,經過仕族、門第、品德等方面考量,不知道篩選掉多少國色天香。有時候,你只是想要個長得好看的妹子給你暖床,並不指望她德才兼備、秀外慧中啊!
曹操不稱帝,也有卞夫人、劉夫人、環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孫姬、李姬、趙姬啊。再來看漢獻帝,作為包辦婚姻的受害者,曹操長女曹節、次女曹憲、三女曹華均嫁與漢獻帝為妻。
興平二年(195年),曹操40歲,整軍再戰呂布,三戰告捷,破定陶、廩丘等,平定兗州。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張邈家人及弟弟張超都被曹操所殺。張邈在向袁術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這一年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拚,漢獻帝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東歸返回洛陽,下詔讓各路諸侯勤王。可是,離漢獻帝最近的袁紹非是不聽呢。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徐州還未平定。
荀彧分析了一波。
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自從天子蒙亂,將軍您首先倡導義兵勤王,只是因為山東地區紛擾戰亂,還不能遠赴關右,但還是分派將領,冒險與朝廷通使節,雖挽救國難於朝廷之外,而心無時不繫於王室,這是將軍誠扶天下的一貫志向。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怎麼敢為害呢?如不及時扶正朝廷,天下將生叛離之心,以後即使考慮此事,也來不及了。
曹操認為他之言有理,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奉迎獻帝遷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
見到漢獻帝,曹操如獲至寶,袁紹暗自罵曹操傻冒。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41歲,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伊始。
此時的曹操還不具備稱帝的實力,但善於聽謀士建議,迎回漢獻帝,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可以想像,日後曹操位極人臣,他都是有話說的,我迎獻帝那會兒,你們在哪?
迎回獻帝次年,曹操討伐張綉,可惜了典韋,那一年曹操42歲。
典韋陣亡次年,白門樓呂布殞命,那一年曹操43歲。
呂布殞命次年,過慣了好日子的袁術喝不到蜜水,嘔血而亡,那一年曹操44歲。
袁術嘔血而亡次年,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那一年曹操45歲。
漢獻帝真是塊寶,曹操撿到之後鴻運當頭。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52歲,決定遠征烏桓,一來為肅清袁氏殘餘勢力,二來為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
遠征烏桓,磅礴泥丸。
在滅呂布、袁紹時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天才軍師郭嘉在途中病亡,臨終前囑託曹操不要進攻遼東,這樣公孫康一定會把袁紹二子的人頭送來,果然言中。
可惜了郭嘉。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53歲,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開闢玄武池訓練水軍。
這一年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
一切進展得太順利,就像開了掛一樣。
曹操乘勢想一舉鯨吞江東。孫權、劉備兩家在魯肅和諸葛亮等人的努力(撮合)下,組成孫劉聯盟,孫權命都督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的兩萬人馬組成聯軍抵抗曹操。
黃蓋的一把火讓赤壁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又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範。經此一敗,曹操似乎再也沒有了對抗孫劉兩家、一統天下的本錢,然而他麾下有名號的文臣武將無一陣亡,照樣威震北方。
可惜了劉表養了18年的水軍。
觀點二:稱帝困難重重,內有士大夫望族反對,外有孫權劉備藉機聯盟征討的隱患。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56歲,開始對關中用兵。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此時的曹操已經初步具備稱帝的實力,至少已經達到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目標。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57歲,漢獻帝准許他「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丞相可比征西將軍可高出好幾個品級了,曹操也該知足了吧,幹嘛非要稱帝?
「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這一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
董昭很會揣摩領導心思。
長史董昭進曰:「自古以來,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雖周公、呂望,莫可及也。櫛風沐雨,三十餘年,掃蕩群凶,與百姓除害,使漢室復存。豈可與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
荀彧此時顯得很有操守。
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聞言,勃然變色。
董昭打出形勢牌。
董昭曰: 「豈可以一人而阻眾望?」
荀彧發了牢騷。
荀彧嘆曰:「吾不想今日見此事!」
操聞,深恨之,以為不助己也。
忽曹操使人送飲食一盒至,盒上有操親筆封記。 開盒視之,並無一物。荀彧會其意,遂服毒而亡。操甚懊悔,命厚葬之。
作為潁川集團的老大,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可以說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58歲,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二軍相持良久,各無所獲。曹操開了著名的嘴炮: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
這一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60歲,本命年穿著紅褲衩親率十萬大軍征漢中張魯,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已得東川,益州震動。時曹操在漢中,分軍屯合淝。諸葛亮建議,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還吳,遣舌辯之士,陳說利害,令吳起兵襲合淝,牽動其勢。孫權自引十萬大軍,來攻合淝。
曹操乃留夏侯淵守漢中定軍山隘口,留張郃守蒙頭岩等隘口。其餘軍兵拔寨都起,殺奔濡須塢來。
雙方各有勝負。
孫權令步騭往曹營求和,許年納歲貢。曹操見江南急未可下,乃從之,留曹仁、張遼屯合淝,班師回許昌。
文武眾官皆議立曹操為魏王。尚書崔琰力言不可。
眾官曰:「汝獨不見荀文若乎?」
百官們說:你個睜眼瞎,沒看到荀彧的下場?
琰大怒曰:「時乎,時乎!會當有變,任自為之!」
有與琰不和者,告知操。操大怒,收琰下獄問之。
琰虎目虯髯,只是大罵曹操欺君奸賊。廷尉白操,操令杖殺崔琰在獄中。
作為清河崔氏的代表,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對他一直很敬重。
崔琰用死證明自己是君子,君子有君子的準則。曹操用崔琰的死,證明自己是奸雄,奸雄有奸雄的規則。
長得帥有什麼用?到頭來還不是被杖殺。榻側捉刀之人,是為真英雄也!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獻帝即令鍾繇草詔,冊立曹操為魏王。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於鄴郡蓋魏王宮,立曹丕為世子。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稱帝有什麼好?讓孫權、劉備罵「曹賊」更起勁嗎?曹操能不明白孫權苦口婆心勸他稱帝是給他使絆子?
「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將剿滅劉備,掃平兩川,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
操觀畢大笑,出示群臣曰:
「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
曹操也知道,(孫權)這老小子準備把我放到火爐上烤啊!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66歲,雙擊666,還軍洛陽。正月,病逝在洛陽,謚曰武王。
曹操輾轉反側想了一晚上,從曹丞相到魏公、魏王,荀彧、崔琰等世家門閥已經以鮮血讓我背負欺君奸賊的罵名。如果天命真的在我曹家,我就當個周文王那樣的人算了,稱帝的事讓我兒子去做吧!
這一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皇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兒子稱帝,老子一樣有著王者般的榮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