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區別爸爸媽媽與陌生人的?他(她)們是怎樣做到的?
就像眾多發展心理學的問題的標準答案一樣,孩子對自家父母獨特的個體識別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共同作用而成的。
嬰兒識別他人的具體邏輯是:要想對父母有獨特識別,其先決條件是要對人類先有獨特識別,然後再細化人類個體與人類個體。
從信息源上來講,主要有兩個來源:
聽覺。聽覺能力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具備了,而且嬰兒天生具有對特定的聲音組合的偏好(Schellenberg Trehub, 1996)。因為出生前就有了聽覺練習,初生的嬰兒擁有很好的,甚至超越了視知覺的能力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事實上在某些頻率上嬰兒擁有比成人更敏感的感受能力。如此強大的聲音知覺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視知覺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的階段也能夠讓嬰兒完成對外界物體的定位,跟這個題目沒太大關係就不討論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靠感知聲音特性來甄別環境中的其他事物。
所以,對於新生嬰兒來說,你覺得他認識你,並不一定是他認識你的臉,而是他認識你的聲音。
特別是成人跟嬰兒說話總是採用某種特異性的語調,以至於有的時候能變成有這個調調的樣子:
如此有別於其他聲音特徵的聲音還經常伴隨著與自己相關的事件出現,嬰兒自然增加了對這種聲音的辨識能力和傾向。嬰兒對於聲音的發音模式和其他聽覺特徵的感知能力相當的好,六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察覺6-tone級別曲調里單個音符的變化,也能覺察整體音調的變化——這很好的解釋了嬰兒對於某個或某幾個家庭成員所哼唱的催眠曲的旋律會愈發敏感(Trehub, Thorpe, Morrongiello, 1985)。
除此之外,比人們想像的更為犀利的是,四個半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區分自己的名字與其他相似的發音。五個月大的時候,嬰兒已經能僅僅依靠發音特徵區分大段英語和西班牙語(事實上他們完全聽不明白這些語言的含義),即使這兩種語言的長度、音節數目以及語速都相同。事實上,一些研究已經能比較好的表明,兩天大的嬰兒就已經對他們周圍常出現的某些辭彙的發音表現出了一定的偏好(Bahrick Pickens, 1988; Moon, Cooper, Fifer, 1993; Best, 1994; Mandel, Jusczyk, Pisoni, 1995)。
嬰兒能夠這麼具體的區分聲音,依靠區分聲音來區分父母與他人真的就只是件不足為奇的事情了。在DeCasper Fifer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做的實驗中,給吸奶的嬰兒播放一段講故事的錄音。如果這段錄音是其母親的聲音的話,嬰兒吸奶的時間會顯著長於聽陌生人講故事時的吸奶時間。
現在學界上基本認為這種聲音偏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嬰兒生物性的發展,出生以前的胎兒總能聽到聲音(一般是母親的)是關鍵所在。為了支持這種推測,研究者印證了一系列事實:與其他男性的聲音相比,新生兒沒有表現出對自己父親的聲音有偏好;新生兒對自己出生之前母親對尚在肚子里的自己唱過的歌有明顯偏好。
視覺。嬰兒從出生時就能表現出明顯的視覺偏好,新生兒靠視覺進行人臉識別的先行研究者是下面這個人。
發展心理學家Robert Fantz
他對於嬰兒實驗的設計非常巧妙,這裡不多說了直接談結論。嬰兒天生對某些視覺刺激就有偏好:比如曲線,比如三維圖形,比如人臉。
不過,遺傳之外,還有環境的因素。因為環境的影響,嬰兒在僅僅出生幾個小時後,相對於其他人與動物的面孔,已經可以對自己母親的面孔產生視覺偏好。
為什麼?因為擁有這張臉的人與他有積極的互動,還具備他在出生前就聽習慣了的優美聲線,於是小baby們的內心就出現了一個旁白:「啊!我愛她!」
出生幾天後,嬰兒對具有面部特徵的圖形更加偏好了,而且這種難以自拔的喜愛一路走高,Fantz當年用的實驗材料是下面的這三張圖。
A是模擬人臉,B是打亂了面部元素的人臉,C是一個……我不知道咋形容了,你們能看明白就行。下面的三次測試時間點是出生四天、一個月和兩個月,對人臉和類人臉的偏好不言而喻。
隨著時間的發展,嬰兒開始進一步發展人臉識別的能力:他們逐漸學會了把長相不同人臉分開。不過這種能力發展中值得稱道的地方是:人類嬰兒優先發展對人類的人臉識別。2002年,Pascais和他的同事們用包含下面這張圖的一系列圖給孩子們做了實驗。
實驗發現六個月的孩子區分猴子的臉的能力與區分人臉的能力差不多,但是九個月的孩子區分人臉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而區分猴臉的能力三個月來原地踏步毫無長進。(其實我認為不僅這三個月,這三十年好像也沒什麼長進,我本人真沒看出來下面那兩隻猴子其實不是同一隻。)發展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臉識別的能力得以增長跟嬰兒們這三個月來見了不少人,而沒怎麼見到猴子有直接的關係——再一次證明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了嬰兒的能力。
綜上所述,一定程度的先天遺傳加上一定程度的後天環境,讓一個新生的嬰兒在有效處理外界信息後,能夠把人和非人區分開,進而把父母和非父母區分開。
根據發展心理學中嬰兒的心理發展理論,此問題屬於嬰兒情緒、社會性發展的研究範圍。
簡要來說,嬰兒出生後即有情緒表現,如新生兒或哭或靜或四肢蹬動,同時,初生嬰兒的情緒反應就已是初步分化的。在成熟和後天環境的作用下,一般研究認為,嬰兒在5~6周時,出現對人的特別的興趣和微笑,即社會性微笑;3~4個月是地,嬰兒出現憤怒、悲傷;6~8個月時,嬰兒出現對最熟悉、親近者的依戀,並隨之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及分離焦慮等。
要回答問題本身,這裡就必須提到一個概念:社會性微笑。社會性微笑的出現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開端,是嬰兒發展中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雖然嬰兒生來就有笑的反應,但最初的笑是自發性的,它與中樞神經系統皮質下的神經衝動自發發放有關,與腦幹或邊緣系統的興奮狀態變化有直接聯繫。
約5周始,嬰兒能區分人和其他非社會性刺激,對人的聲音、面孔開始有特別的反應,大人的聲音、面孔特別容易引起嬰兒的微笑,社會性微笑開始出現。但是,從5周至3.5個月時,嬰兒對人的社會性微笑是不加區分的,他們對主要撫養者或家庭其他成員、陌生人的微笑是一樣的。嬰兒還不能區分不同人,對人的微笑都是無差別的。
從3.5個月尤其從4個月開始,隨著嬰兒處理刺激內容能力的增加,能夠分辨熟悉的臉和其他人的臉,嬰兒開始對不同的人報以不同的微笑,出現有差別、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他們對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列多;對熟悉的人會無拘無束地微笑,而對陌生人則帶有一種警惕的注意。這是社會性微笑的進一步發展,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微笑。許多研究表明,4個月以後,嬰兒對主要撫養者母親笑得最多、最頻繁,其實是對家庭其他成員和熟人,最後是對陌生人,對陌生人笑得最少。
隨著嬰兒逐漸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隨著母嬰關係的日益親密,嬰兒能很好地把主要撫養者母親和陌生人區分開來,陌生人的出現便會引起嬰兒的恐懼、焦慮。研究表明,陌生人焦慮一般在嬰兒6~8個月時發生。嬰兒4個月前,連陌生人和熟人都不能區分;4個月左右,嬰兒開始區分陌生人和熟人了,但這時並不害怕陌生人,對陌生人還笑,但明顯比對母親笑得少了,對陌生人的態度還是比較友好的;5~6個月時,嬰兒見到陌生人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嚴肅的表情,笑得更少,但仍然不害怕;而到6~7個月時,嬰兒見到陌生人就開始感到害怕;8個月時,嬰兒明顯怕生。
有人認為,陌生人的出現引起陌生人焦慮,是因為嬰兒在頭腦中建立了母親的表象,把陌生人與母親的表象相比較,敏銳地感覺到了陌生人與母親的區別。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嬰兒是否產生陌生人焦慮和嬰兒是否能對當時情境作出某些反應有關。
記得NewmanNewman的發展心理學中,在母親懷孕的後三個月,嬰兒已經可以對父母的語音作出反應。比如一開始的時候嬰兒的頭歪向左邊,這時候父親在另一邊和嬰兒說話,嬰兒的頭就會偏過去。而在陌生人說話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現象。
自己現在還留有的最早的記憶是1歲多一點 但是直到6歲前的記憶都沒有留下大人們清楚的臉(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因人而異,反正我現在看各種化差不多妝的肥皂劇明星還有點面部識別困難=3=)但是在記住面相之前 很早就能識別不同人的聲音了 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還沒清楚記事起 我媽有個很壞心的習慣 就是每次我跟奶奶單獨在家 她從外面上班回來 隔一里地就開始吹很響的口哨 害得我一直哭到她回家……- -|||
我覺得樓上那位心理學達人根據學術研究說的」陌生人「焦慮症不確切吧 或者說不是最普遍的核心問題 我留下的那個嬰兒時期非常深刻的記憶就是媽媽去公園買兒童電動車票 把我放在欄杆外的電車上 當時那麼小也沒很複雜的心理活動 唯一的就是沒母親在身邊的害怕 對於身邊來往的人群毫無感覺……跟刮過的風沒兩樣 倒是加上面前恰好有個高燈 埋在很深的坑裡(對嬰兒的視野來說)那個黑洞洞的傢伙總像要把我吸進去 再加上最重要的落單的恐懼就開始扯著嗓子招牌大哭了=3=
一出生的時候能模糊辨別聲音和氣味的時候,對媽媽明顯比對別人要敏感。
一個月左右對黑白已經能辨認了,有更清晰的輪廓感。
視覺上貌似要到兩三個月的時候才能看。
有次小朋友發現媽媽離開就盯著外婆很困惑地一張臉看啊看的,看的很專註很認真地在辨別。
隨著成長,視覺、認知能力等提高。我大侄子兩個半月哭的時候我拍就不管用 我媽拍就不哭
嬰幼兒在12周時,能分辨母親的情緒,15周時能分辨除母親外其他陌生女人的情緒,18周時能分辨父親與其他男性的情緒,由此推出,在這兒之前,孩子就能分辨自己的父母了。
我覺得好像是六個月左右吧,就能分得清家人和外面的人了。一歲多誰都可以抱。再大點又要認人了。
那如果有阿姨白天帶孩子,孩子能分清阿姨和媽媽的區別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