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不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這種言論?

我喜歡吃披薩,覺得酥軟的麵餅配上粘稠的芝士十分香甜可口,但經常被鄙視,比如「這不就是我們那兒的囊包肉嗎」(沒有地域的意思,純舉實例)、「不就是放點肉的大燒餅」之類的,感覺非常不爽。吃壽司也經常看到有人說「大米飯蓋片魚有啥意思」,其實我也覺得貌似是這麼回事但還是想吃啊……順便一直很糾結壽司怎麼蘸芥末的問題,如果反過來蘸魚的一面會掉下來,正著又蘸不到,咋辦呢……

Quora 聯動(美版知乎) :「Why is Pizza Hut so much better in China compared to the US?」
https://www.quora.com/Why-is-Pizza-Hut-so-much-better-in-China-compared-to-the-US


這種思維在我們上一代人身上很常見,你一定聽長輩說過類似的話,譬如 「不就是一件T恤衫憑啥賣這麼貴」,「睡一晚上覺而已花這麼多錢」,以及其他各種 「這不就是個XX」 的埋怨。

貧乏年代過來的人,對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種類物」 而不是「特定物」,看見東西先分類,豬肉牛肉皆是肉,青菜白菜都是菜。至於這是什麼牌子的肉,那是什麼產地的菜,這都不是優先考慮的內容。 有就不錯了,想別的沒用。時間久了,整整一代人思維定型,「不優先考慮」變成了「不考慮」。

於是在他們的眼裡,一盤青菜貴過牛肉過於顛覆,無法理解。只能到自己的人生經驗里找理由來合理化這件事,也就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你被人宰了。

而成長在物資充裕環境里的人,對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特定物」 而不是「種類物」,這個「特定」 指的可以是某一品牌,也可以某種特點。我們追捧「褚橙」並不僅僅因為它是個橙子;我們知道酒店除了睡一晚之外,看的是街景還是海景價錢大不一樣;我們知道壽司的魚一般只選哪幾種,用的那種飯叫做醋飯。

人在不熟悉一件事情的時候也傾向於先歸類到「種類物」。比如老外管餛飩和餃子都叫dumpling,但我們中國人自己知道這哪裡是一回事。比如這個圖裡的東西:

請問這是什麼?

請問這是什麼?

是餛飩嗎?看著挺像。還是扁食?或者是抄手?難道雲吞?還是牢丸?餃餌?粉角? 是不是一下子你也不敢下定論?因為你知道,每一種都有細微的差異。同樣是一碗這小食,當你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當地的朋友還會囑咐你:A記的要比B記的正宗,A記的老店又比新店的好吃,可千萬別去錯了。可見大家其實都知道,這種細微的差異需要得到尊重。

全國所有城市都有「蘭州拉麵」,但是有無數的西北人在網上反覆說,蘭州沒有「蘭州拉麵」,只有「牛大碗」或者「牛肉麵」。雖然我一個外地人初看這有什麼好糾纏的,牛肉麵、拉麵、牛肉拉麵,說的不都是一回事么。但人家還是會糾正你,不是所有的拉麵都能叫「牛大碗」,那玩意兒有一定規格,麵條還要分為大寬、寬、細、二細、毛細、韭葉子等等。

所以你看,越熟悉一個東西,就越會把「種類物」下降到「特定物」,越分越精細。

以前中國人沒見過批薩,90年代初期引進《忍者神龜》的卡通片,譯制的時候把pizza全翻成了「義大利餡兒餅」,我至今印象深刻。但是到今天已經沒有人這麼說了,人們說起「批薩」絕不會想到其他的東西,懂一點的人還知道pizza可以分為西西里式和紐約式,有厚底有脆底,上面那層芝士用Mozzarella還是Cheese mix 口感和軟度大不一樣。講究的人連芝士的外殼是不是要烤出棕色都恨不能再分出一個種類。

我想說的是,現在畢竟不是那個一貧如洗的年代了。100年前的老北京對掛爐烤鴨、銅盆涮肉尚且有那麼多的規格和規矩,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品牌和競爭者區分開,今天的我們反而淪落成一個山寨熱賣,完全不講究的國家,就因為太多人只認得「種類物」,不要求「特定物」。

「這不就是個xx」 這個句式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因為這是一種以自己的世界去定義別人世界的蠻橫態度。但諷刺的是這些人往往拒絕被別人定義,你若是把他老家某個特點和隔壁省份的另一相似物搞混淆了,他恨不能立馬跳起來教你做人。

如果你理解不了什麼叫被定義,想像一下:如果你給別人介紹知乎這個網站的時候,別人掃了一眼說「這不就是加了個點贊的貼吧」,你是何等心情?或者比如你老闆帶你去飯局,介紹你的時候說「小王是我們公司負責。。。負責什麼來著,唉呀記不清了反正就是個打雜的」,你是什麼感覺?

「這不就是個xx」 這句子讓人反感,還因為它隱含了否認製作者心智勞動價值的意味。他們對任何大餅加肉以外的改良和改進的價值都不予承認。既然被認為只是大餅加肉,那就「理應」只值大餅加肉的價格,任何超出這個價格的溢價都會被貼上忽悠的標籤。對了,這些人也喜歡在朋友圈上轉一些《驚天內幕iphone成本不到1500》之類的文章。如果世界真是這樣運行的,那知友們補充的好,瓷器不就是泥,晶元不就是沙。

把披薩說成「打鹵饢」,是在試圖給人一種我們老祖宗早就有這玩意兒,早就在這兒等你了的暗示。還有人說這不就是囊包肉,我想說那請你鏟一塊salami pizza 給我們新疆的老鄉,告訴人家這是同一個玩意兒,看看會是什麼下場。

這是囊包肉:


這是pizza


哪個更好吃,我不關心,口味各有所好。我只想請你認真的告訴我,這是一個東西?你確定?

批薩和大餅是有相似之處,但是兩者之間,還有烹飪流程、軟度、拉絲、用料限制、用醬限制、添附物固定方法、切割風格、造型擺盤等等來區分。一句「這不就是個xx」 把這些全部一筆抹消,如果你是個花了幾十年致力於做出最好吃的披薩的師傅,聽到了是什麼感受?

我們就只說造型這方面,pizza和大餅的視覺辯識都有特定的風格和差異。扯遠點,蘋果為了一個按鈕的圖標,一個轉角的弧度和三星打下去幾十億美金的官司,拼上數百律師,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嗎?

評論里許多人在說披薩在國外就是貧民食物。說的沒錯,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不在於披薩和大餅誰比較高貴,也不在於誰比誰好吃,重點在於這種粗暴地抹去披薩和大餅的差異的思維,是對手藝人精神的蔑視。這種思維缺乏對多樣化的尊重,既侮辱了批薩,也侮辱了大餅。

評論里也有知友說的好,「正因為我們需要更仔細地觀察這個世界,我們才有了披薩、蔥油餅、饢等名字,儘管它們之間的差異可能不像水餃和包子這麼大,但已經不同得需要分開對待了。」,「有差異,是不同文化環境下的手藝人不斷追求高標準努力的結果。這是需要你花些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去體會生活細節,所謂的品味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不要為了圖省事來堅持一個以偏概全的觀點,從而失去體會生活中不同美好的機會。」

工藝和手藝上的差異在外行人看起也許區別不大,但為此職人要花費大量心血和無數的試錯成本。如果我們不從我們自己這一代講究起來,認真起來,精細起來,而是繼續縱容這種簡陋思維橫行,導致的結果就是沒有人願意為差異化買單。品位的提高、品質的提升都無從談起,更妄論創意的價值能夠得到市場的承認,我們這代人就永遠只配活在極其屌絲的環境里。

下次再有人和你說披薩不就是大餅加肉的時候,請你認真地告訴他,真不是一碼事。


解構消費主義的幻象是消費主義最痛恨的行為

而中產階級的存在感很大意義上依賴於消費主義的幻象

so。。。。


某一次外帶了一個披薩回家,我奶奶認認真真地跟我一起吃了,又認認真真地跟我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不就是一塊大餅上加肉加菜嗎,不就是不包起來的餡餅嗎?」
當即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Σ( ° △ °|||)︴ 
我的心情是這樣的:(╯‵□′)╯︵┻━┻
可是我的回應是這樣的……呃……不好意思……我好像沒能回應出什麼,因為我只顧著OTZ了……

但是事後想想,說的沒錯呀!在講披薩的餅的時候,我也會講「這個餅太硬了」,在講餡的時候,我也會講「這塊全是菜我不要,我要那塊肉多的」呀!
但是為什麼當奶奶說披薩就是大餅上放了菜和肉的時候我會那麼震驚、委屈、不認同、想要為披薩鳴不平呢?
因為我心裡默認披薩高於大餅。但其實,說到底,兩樣都是食物,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所以,不用怎麼可以應對,只要萌萌噠認可他們的話就好:「對啊,就是外國的餡餅啊,但是挺好吃的呀~( ̄︶ ̄)↗~」

另外,我覺得「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壽司不就是放塊魚在米飯上」這樣的話不一定有什麼惡意。對於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來說,他們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對於未知的新事物,人們是需要利用已知的舊事物來理解的。對於他們來說,披薩、壽司是未知的抽象概念,而大餅、米飯是已知的具體概念。他們也許只是藉由此讓自己理解什麼是披薩什麼是壽司罷了。比如第一次吃鮮芋仙的時候我的反應就是:「這特么不就是紅豆湯加一堆其他料嘛!」
類似的,iPhone剛出來的時候,眾人:「這不就是個能打電話的iTouch嗎?」 然後,iPad剛出來的時候,眾人:「這不就是個放大的iPhone嗎?」 現在,Apple Watch剛出來:「這不就是個綁手上的小型iPhone嗎?」但是,隨著我們慢慢熟悉它們,我們再也不會這麼說了。

最後,如果有歪果仁吃韭菜盒子,問我這是什麼,我大概會這麼向其介紹:「這就是餅薄一點的,餡包在裡面的,韭菜披薩~ (= ̄ω ̄=)」


你不就是個精子加個卵子。


所以說,像境外 KFC 餐廳的 DoubleDown 漢堡包 才算誠意滿滿的主食商品咯!


沒錯,這種漢堡包是肉夾著肉,而不是麵包夾著肉。


他們並沒有多餘的需求對應這多餘的價值,於是他們相當於被動付出了相應邊際成本,這是他們在抱怨的。「我本來只要囊包肉,要不要芝士我無所謂,但這無所謂的東西卻要我這麼多錢。」

舉個明顯的例子,比如說沙發。功能上定義為「能睡的地方」(並非專業,隨便定義請見諒),需求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功能附帶不同溢價的沙發: 想追求舒適的選擇軟沙發,真皮沙發; 追求華貴的選擇硬木沙發,木頭的種類也精細到影響價格。這些都是附加的價值,那對於一個本來只想「找地方睡覺」的人,這些價值他是不需要的,既然這樣所有沙發被默認為具有相同功能,他就不需要花更多的錢在相同功能上面。

至於為什麼一般年輕一輩和老一輩,或者不同階級對於不同物件的消費觀念不同,我認為是相對不同的人,相同的價錢相當於不同的機會成本。(某種東西的成本就是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我有次坐飛機遲到,時間所迫必須補交700美金差價(4200左右人民幣)坐下一班飛機。700美金的差價價值體現在細節:座位後的顯示屏觸感一流;電影多;座位大;服務員始終態度非常好。
差別在於,700美金對於我來說相當於兩個月飯錢,但同樣700美金對於土豪可能就是一頓飯的事。既然只是一頓飯的錢,為什麼不享受這更好的服務?可對於我來說,我相當於花了兩個月飯錢在一些我根本不需要的服務上面。
年輕一輩老一輩的消費觀經濟實力和社會環境的關係其他答案里有講,就不贅述了。

需求是由消費能力決定的,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不同的人消費觀念不同,題主你會不爽,說這種話的人也不爽了。

補充:如果買方真的覺得不值這個價,是不會參與交易行為的。交易進行了,但買家不爽其實是沒有意識到吃披薩時的人情收益(朋友拉著一起吃),飛機的時間收益(為了趕上時間只剩下最貴的航班)這些隱形收益。

還有就是其他答案里提到的「否定勞動者心智和努力」。我不這麼認為。作為一個不想把太多錢投資在吃飯上的或真的沒錢的人,他們的拉絲工藝,付出的巨大的試錯成本和我關係不大。他們做這些事也不是為了情懷,而是有實打實的市場基礎的---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尊敬,他們只需要他們的目標客戶來尊敬。這些尊敬他們的人,市場中對商品估價高的人,自會心甘情願地花這個錢,推動這個行業發展。

不要為了圖省事來堅持一個以偏概全的觀點,從而失去體會生活中不同美好的機會。

如果非要說對披薩興趣缺缺就是對生活沒有熱情的人,說起來雞湯四溢,其實沒有什麼道理。人的精力有限,追求美好還有個優先順序,有些人只不過是把追求披薩美好的優先順序排到了後面。一個對任何事物都關心的人當然好,你也要看做不做得到,或者對方想不想做給你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所以不請自來了。

照慣例,先說結論。你可以這樣「嚴肅地」回答他:

「你這種認知方式屬於明顯的聚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換句話說,你不擅於辨別沒有明顯區分的信息,這在現在的社會上是處於不利地位的,Naive!」

……好了,開個玩笑。
不過這確實是我要說的內容。

排除故意抬杠的情況,題主提到的這種現象,其實涉及到所謂的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

生活中,這樣的人其實很常見。有些人在接觸到新鮮事物時,喜歡找出那些熟悉的、與已知事物相似的特點,把它跟已知事物歸類到一起,用熟悉的方式去解釋它。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稱為聚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

比如題主提到的:
「披薩不就是燒餅上面放了點肉?」
「壽司不就是生魚加米飯?」
「Apple Watch不就是一個電子錶加了微信和支付寶?」
等等。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我們熟悉的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這樣的人,當面對新鮮事物時,傾向於注意到那些新奇的、相異的特點,並將思維沿著這些新的路徑延伸下去。

比如:
「米飯上放生魚片!居然還可以這樣吃!o( =?ω?= )o是什麼味道我要試試!o( =?ω?= )o除了生魚片還能加點別的嗎?o( =?ω?= )o這個米飯跟普通的米飯有什麼區別嗎喵?o( =?ω?= )o」

……啊,剛才好像我家的貓跳上來打了段字?算了不管它,我們繼續。

這個觀點最早是Guilford(1967)提出的。雖然我們一般會覺得,發散思維有利於創造力,是智力比較高的表現。但事實上這兩者跟智力並不具備很明顯的相關性。發散思維的人在創造性方面的確要優秀一些,但聚合思維的優勢在於:

  • 在整理、歸類、歸納、推理方面表現更佳;
  • 更善於解答有給定選項的問題(因此IQ測試的成績更高);
  • 邏輯性和嚴謹性更強;
  • ……

後來,Riding和Cheema將這個模型納入他們的認知風格結構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現代認知風格結構體系。主要包括兩個維度:

  • 整體——分析(Wholist - Analytic)維度:衡量認知事物時傾向於整體的、綜合的,還是部分的、分析的。
  • 言語——表象(Versal - Imagery)維度:衡量認知時傾向於使用辭彙還是使用圖象。

其中,「整體——分析」維度又包括這幾種主要模型:

  • 場依賴 - 場獨立
    前者傾向於依附給定的環境信息,後者傾向克服、重構給定的環境信息。
  • 水平化 - 尖銳化
    前者記憶事物時傾向於混淆對象差異,後者傾向於誇大差異。
  • 聚合 - 發散
    見前文。
  • 整體 - 序列
    前者傾向於縱觀整體,後者傾向於聚焦步驟。
  • 衝動 - 熟慮
    前者傾向於迅速決策,後者傾向於深思熟慮。

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聚合 - 發散」與「場依賴 - 場獨立」有一定的相關性。Bloomber(1971)的研究認為,聚合性思維的人,也傾向於場依賴類型——換言之,他們更注重順應環境,維持系統整體的穩定性與和諧性,而發散思維的人更順應自己的內心。

多說幾句:

認知風格是一個人習慣性的模式,但並不是必然的。一個習慣發散思維的人,有時也可以表現出聚合思維,通常在這兩種情況下比較多:
一是不感興趣的時候;二是感到威脅的時候。

前者很好理解。聚合思維需要調動的認知資源,大多是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因此消耗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反映到認知對象上,一般就是對其缺乏進一步了解的興趣,採取這種方式,以減少注意力的佔用。
其實就是在隱晦地表示:「我不知道,也不怎麼感興趣。」

後者比如老人。我們知道,老人通常會比較固執,不願意接受新事物。這是因為,一來,接受新事物會消耗許多認知資源,超出了老人的負荷;二來,老人的觀念系統已經非常固定,接受新事物,就意味著對固有觀念的打破和重構,而這會給他們一種「危險」的信號。因此,他們會本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新事物,藉以保持世界觀的完整。
包括從小被灌輸某種理念的人、生長在比較閉塞的環境的人,都比較容易這樣。


大概就是這樣。僅供參考。


我買土家掉渣大餅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這不就是放了肉末和大料的披薩嘛。

這樣的評論在喜歡土家掉渣大餅的人眼中是難以接受的,因為掉渣大餅在他們眼中的風味可比披薩好多了。

題主之所以會對「不就是」產生不爽的感受其實是因為題主相較於囊包肉來說更喜歡披薩,所以覺得這樣的比較「玷污」了披薩。

題主的不爽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不代表說「不就是」的人就錯了或者low了一個檔次。

有人喜歡喝咖啡,有人喜歡吃大蒜。喝咖啡的滿身咖啡香味就比滿口大蒜味的高貴了么?口味不同而已,這就是文化差異。我希望大家能意識到一輩子喝咖啡的人和一輩子吃大蒜的人沒有高貴低俗之分,這是大家所處的文化不同。但是涉及到個人喜好的時候,對不同食物認同與否定的態度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完全理解題主說的不爽,只是也不用不爽,因為喜歡囊包肉的人聽到你這麼說也會不爽的。

「不就是一件T恤衫怎麼要賣那麼貴」,「睡一晚上覺的地方花這麼多錢」是在品質和感受上的不同,花的錢不一樣享受到的服務區別非常大。但是披薩和囊包肉是品類上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哦。如果非要混為一談,那不就是覺得囊包肉是30塊的T恤,披薩是3000塊的T恤了么。

我們囊包肉怎麼就不如披薩了!


一天我拿著老婆一萬來塊的小驢包不情不願地一邊擦,一邊嘟嚷著:

「不就是個小背包么,花這麼多錢買,簡直是瘋了。」

老婆帶著一臉隔著面膜都能看出來的鄙視回了我一句:

「活得粗糙的人看什麼都粗糙,但真要讓你有機會精緻一把,搞不好你美得會冒鼻涕泡!」

「怎麼可能!我不是那麼膚淺的人!買個包難道生活就精緻啦?!」我將驢包輕輕放在一邊,憤怒地站起來試圖維護我的尊嚴。

「是嗎?那反正都是玩遊戲,要不你擼啊擼的皮膚就不要買了吧?」

「哎呀,娘子你看你這話說的,你這包這麼好看,最配你的女神氣質了!你還有沒有包,拿出來我一起幫你舔乾淨!」

擦乾淨後的小驢包確實看起來賊亮←_←

魯迅說過,粗糙慣了的人是很難談精緻的,因為他們無法直面如此粗糙的自己。

魯迅也說過,只有精緻的人才善於尊重別人。

魯迅還說過,我沒有說過上面這些話。

————更新————

看到評論里一堆酸到不行的「買個包就精緻啦?」,「吃個披薩就精緻啦」的回復,這人生真是粗糙得讓人心疼。所謂精緻的生活不是要選貴的買,而是要發掘生活中值得學習的細節,把壽司看成魚肉片加飯糰子的人事實上是缺少這種能力的。能力不足可以學,覺得自己不缺這個,繼續地粗糙下去也沒啥,你看我不就粗糙了幾十年了嗎?

之前和女神領導去鄉下出差,午飯沒著落就在一路邊館子將就。女神領導看到館子有個特色臊子面居然要30塊一碗,就點了兩份。

我的朋友圈是這樣的:「今天吃了30塊一碗面面,領導請客,好幸福!」

回頭一看女神的朋友圈:「這個面據老闆說是用了20多道工序做的,其中xx工序簡直神技!味道比一般的面xxxx,30元一碗很值!下次有機會帶娃來吃!」女神一邊拍照一邊誇獎老闆娘的用心,老闆娘高興得又給我們挖了一勺臊子。

那時粗糙的我只能大口大口吃面,心疼一下如此粗糙的自己。精緻不是虛榮,也不是奢華,而是細心品味,只有精緻了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


I love eating Roujiamo, but my mom always says that is just a meat inside pizza without cheese. I really like the sauce of Roujiamo, so how can I persuade my mom that Roujiamo is not just a meat inside pizza but with splendid Chinese eating culture inside?


壽司蘸芥末的問題沒一個答到點子上的,正兒八經的壽司芥末是已經提前加好的,在魚和醋飯之間。比較高級的吧台手握師傅會在上壽司前把醬油刷在魚上。按照習慣壽司沾醬油最好不要沾到米飯,但我國的國情是除了幾家套餐600起底的壽司店,其他以廣大迴轉壽司如某綠為代表的館子絕大多數沒有步驟二,相當部分沒有步驟一,甚至連握壽司的握都忽略了,只是醋飯脫模擺上魚肉,對此我們可以進行diy大法:1,夾起魚,蘸醬油;2,夾芥末抹在醋飯上;3,把魚蓋在醋飯上。是不是很方便很情懷?


話其實沒錯,重要的是語境。
舉例,你請一個長輩,去吃披薩,壽司的時候,要給他解釋什麼是披薩,壽司,你會怎麼解釋?
不還是這一套,外國的餡餅,外國的飯糰。

當你認識一個新東西,給不知道的人,解釋一個東西時,不還是需要找同樣的參照物?這時候你還是優越感滿滿嗎?

那麼人們討厭的是什麼?人們討厭的不是解釋,而是在劃分異己。

披薩,壽司,餡餅,飯糰,這些不同的名詞,代表的是不同區分,代表的是分類。

對於一個人強調名詞,不允許混淆的人來說,這是他喜歡和認可的東西。他們在意的是不同,認可的是分類。
不同產品,隱含的是不同的身份區分,身份認同。

就像知乎和貼吧,微博和豆瓣。對於參與者來說,有著不同的身份認可和區分。

但對於外人來說,他們在意的是相同之處。在外界看來,都是統一的網路社群。

目的不一樣,區分認可的方式也不一樣。
友好的語境里,大家往往不在意,名稱是披薩還是餡餅,在強調分類,區別的時候,人都會變成吹毛求疵,相互排斥的異己。

咸甜豆腐腦,看似爭論的是食物,目的其實還是劃分圈子,甄別分類。


對於我們食肉動物而言,這根本就是一個謊話,披薩上明明還有菜,壽司明明還有菜,要是純肉就好了。

對於吃貨而言,肉夾饃,饢包肉、披薩,其實沒啥區別,都很好吃啊,通常別人問我吃了什麼,我不會說我吃了肉夾饃、饢包肉、披薩、壽司,我通常是說我吃了豬肉、羊肉、魚肉,我們這是九方皋相馬,得其精而忘其粗,包裝是什麼不重要,我們只是吃肉。


看到這問題我第一反應是想到了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撇開食物本身的差別不談,就這題目被貼上了心理學的標籤,簡單從心理學角度說兩句。

按理說披薩叫成大餅鋪肉也沒什麼不可,畢竟最終定義食物美味與否的標準應該是每個人口味的親測。但不可忽略的點在於,食物本身也是一種商品。


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了商品的名字。有實證研究表明菜單起名不同會顯著影響消費者對餐館食品評價(Wansink et al., 2005)。當然不是名字起的越漂亮花哨,消費者對食物評價就越高,相信沒多少人會對「翡翠白玉湯」讚許有加吧。

深究一點就是因為人在接受商品之前都會對商品先有個預期,好的食品名字可以提升消費者的預期,而只要食物並不是真的與預期大相徑庭,消費者也會更傾向於按照預期打分,以避免認知失調。因此略微將商品名字起的好聽點,是必然有助於提升消費者評價的。


此外,食物價格也會顯著影響消費者對食物的評價,比如著名的品酒實驗(Plassmann et
al., 2008),價格標籤直接影響了我們神經系統接受到的愉悅感。把國內人均消費三位數的西餐廳披薩跟路邊一份10塊錢不到的囊包肉相比,也太掃興了。


因此嘛,要我回應起我的朋友,我會一臉認真地告訴他,只有像我這樣花更多的錢去品嘗名叫「披薩」的囊包肉,才能獲得更美好的餐飲體驗。不信?去我家喝「翡翠白玉湯」,3000塊一碗任君品嘗。


====================================================================

我沒吃過饢包肉。。。我以為是跟最普通的肉夾饃一個水平的食物,,,各位手下留情,我錯了(&>﹏


參考文獻:

Plassmann, H., O"Doherty, J., Shiv, B., Rangel, A. (2008). Marketing actions can modulat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experienced pleasantnes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 1050-1054.

Wansink, B., Van Ittersum, K., Painter, J. E. (2005). How descriptive food names bias sensory perceptions in restaurant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16(5), 393-400.


審美的一大方向就是分辨細微的區別,這一點在味覺方面尤為重要,比如食物和酒。而這種分辨力純出自審美經驗,而審美經驗的積累,則需要你用心,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所以呢,要吃得多,還要認真吃,否則就到不了審美的程度,只是吃個飽,就跟買東西算物料成本一樣了。

我的老闆,盧森堡人,有一回出差吃飯看他點了個Flammkuchen(翻譯成中文就叫火焰餅吧,法語叫Tarte Flambée),我知道這玩意,一直覺得就是德法地區的披薩,然後我就說這玩意兒跟披薩有什麼區別,我老闆億臉認真地說,下回千萬不要跟喜歡法國食物的人說披薩跟Flammkuchen是一回事…
就這貨:


匹薩的價值在中國嚴重被高估。

順便說一句,最被低估的食物是煎餅果子。


面對秉持這種觀念的人你是無法反駁的。

「魯菜不就是咸?」
「粵菜不就是湯?」
「川菜不就是辣?」
「東北人不就是天天吃豬肉燉粉條么?」

「科幻片不就是電腦特效?」
「戰爭片不就是砍砍叫叫?」
「愛情片不就是卿卿我我?」
「《辛德勒名單》不就是個黑白電影么?」

「QQ不就是小學生非主流?」
「人人不就是公共主頁促銷?」
「微博不就是段子加自拍?」
「知乎不就是裝逼和比慘么?」

對生活這種態度的人,無論你說什麼他會一臉嫌棄樣不會說好的。

只要微笑就夠了

====================================================================
話說大爺們高抬貴手,不要再吐槽我這句「粵菜不就是甜」了…
小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確實很少有人說粵菜就是甜……

一般都說粵菜就是湯、粵菜就是淡

還有辯駁川菜不禁是辣的大哥們,小弟我只是舉個例子呀…為什麼總覺得我會這麼覺得呢,雞豆花和清湯白菜我會不知道嗎…

話說為什麼只有一人吐槽魯菜不就是咸……莫非我大山東在大家印象里就是咸……= =


所以我和這種人絕對做不了飯搭子……
乾貨都被人說完了,所以,我又是過來講故事的——
我外公,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頭兒,最喜在飯桌上和外婆吵嘴,對諸晚輩敲打一番。唯獨對我寵到天上,退休之後研究做菜,一年便成了大塊胡蘿蔔變為燈芯糕胡蘿蔔絲的大廚,來滿足我貪婪的胃口。
前提略過不表,我的味蕾和外公的廚藝相輔相成,直到今天,雙方都挑剔得很,一般的小館子都入不了口。可是他又嫌棄我,因為我在沉醉於大中華美食的時候竟然偷偷翻牆頭,跑去吃西餐了!是以我每次捧著杯奶茶溜回家,免不了幾句數落:
「漢堡不就是饃夾肉!披薩不就是醬肉燒餅!壽司不就是米飯上面一坨生肉!牛排不就是一塊半生不熟的肉,還要自己切!他們雞蛋都煎不熟!還死貴!」
我「嗯嗯啊啊你老說得對」地換了拖鞋,洗手上飯桌,看見那老頭得意地從廚房端出個盤子來,眉飛色舞的,催我吃。
「好吃?」
「好吃!」
「說說看。」
「蛋皮兒裹了茄條兒千張絲兒肉餡兒……燴的是什麼汁兒?茄汁兒?」
外公嘚瑟不答,臉上寫著【bingo】但是你還是繼續猜吧!
「這不比西餐那些餅夾肉好吃嗎!」
「不不不,」我放下筷子,「這叫各有千秋。」
外公執了個壺去泡龍井了。
我看這是要探討的節奏啊!趕緊坐正:「您老說的對,從外觀上看,披薩它就是大餅上面撒菜,但是,我們把它具體地想想,它撒的什麼菜——肉菜還是素菜,牛肉還是雞肉?培根還是香腸?青椒還是洋蔥?餅是什麼餅,厚餅還是薄餅?醬是什麼醬,雖然我們叫芝士,但是這芝士也有優劣之分啊!這就跟你釀酒還要選葡萄是一個道理。
「不能說西方一些國家歷史不如我們久遠,人家就不會做菜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只是不合您的口味罷了。您說說,你做菜都講究不講究?」
外公把第二道的茶沏上了,端給我一杯,臉上的褶子都笑成一疊:「我要是給你做魚,必然起個大早買最鮮的;油是認識的人磨的小磨油,原料可是你xx從地里直接弄來的;米是長粒香……」
「對啊,你就這麼講究,別人也講究。我們珍珠翡翠白玉湯金玉滿堂結良緣,人家也有雅名兒;有人慕名去吃第一樓的灌湯包,必然也有預約咖啡廳只為一杯好咖啡的嘛,我早前和你達成過什麼共識?」
「美食一詞,不分地域。」
「今天改口了,美食不分國度,它們都叫好吃的。晚上我想吃燒茄子了,你這菜明顯茄子沒用完。」
外公歡歡喜喜地和面去了。
不愧是做過人民教師的,就是好說話。


人民幣不就是紙上印圖案


是啊。啊。哦。對啊。嗯。


推薦閱讀:

如何用味噌做出好吃的料理?

TAG:市場營銷 | 美食 |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