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廉價車項目有什麼意義?前景怎麼樣?是否會對自主品牌產生不利影響?

1、今天大眾可能會推出一個全新的低價子品牌,據說售價低於7.5萬元,主要面向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大家覺得大眾這是要鬧哪樣?這樣做的意義大嗎?
2、詳情可以參考文章:大眾廉價車能守住「神壇」嗎?
圖片來自上面鏈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不管哪個國家的汽車公司,它對銷量規模的追求,就像無論哪個年紀的男人,都喜歡18歲的姑娘。
汽車是一個資金、技術密集行業。規模有很多好處,尤其在研發和採購兩個方面。
舉例:假設我研發一款超級發動機,光研發就耗資100億美金,假如我有1000萬台車搭載它,那麼單台的研發成本攤分是1000美金,尚可接受。如果你只要100萬台車搭載它,單台研發成本就是1萬美金,每台車你就要少賺9k美金,那你就離破產不遠了。

大概2-3年前,坊間開始傳聞VW集團想要出手廉價車項目。
無非是這麼幾個因素:
*進一步擴大銷量規模,超過Toyota,拿下全球第一
*VW集團沒有多少廉價小型車的產品線,想買Suzuki但沒有想到日本人那麼有骨氣,寧死不從
*核心原因還是判斷這個細分市場有不斷增長的需求。因為當時來看,成熟市場如西歐北美日韓,汽車消費已經基本飽和了,全球的增量來自紅紅火火的金磚五國。而發展中國家嘛,畢竟對車的標準低不少。直接導入現有的產品線存在局部的質量過剩。在新興市場,價格才是王道。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產品本身已經越來越超出交通工具的原本需求了。就像Nokia的功能機在智能機的時代也有人會買,VW相信廉價車即時比現有產品線技術水準降低,也是可以滿足目標客戶的。

其實也不光VW一家這麼想,Nissan也想復活Datsun子品牌,作為廉價品牌。
豐田也改革了自己的的研發體系,針對第一世界和新興市場,也是異曲同工吧。
這個市場確實不小,全球每年8000萬汽車市場里,這個市場應該有1500萬左右,而且隨著印度等國的經濟增長,還會擴大。假如大眾佔領這個市場的10%,也是一年150萬的全球銷量,相當於增加一個馬自達。

其實我個人很排斥這種多生孩子的思路。我比較欣賞Ford公司的One Ford戰略。單一品牌,統一產品。

但VW也不是傻子。他有一些優勢來做這個事情。
*有雷諾在歐洲的成功經驗:雷諾有一個子品牌叫Dacia,東歐賣的好,西歐也賣一些。特點就是便宜,就一個老平台,玩出了三廂兩箱旅行SUV各種產品。因為成本控制得當,不僅銷量不錯,利潤也很好。比雷諾母品牌還賺錢。(事實上,現在寶駿的成功,不正是雷諾Dacia經驗的中國版再現嗎?)
所以,大眾可以Copy這種策略就好了。選一個老平台,比如老Polo,然後做4-5個衍生車型出來。
*VW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新興國家中國,太有勢力,太有群眾基礎。自主品牌一年幾百萬的銷量,VW看在眼裡。如果真的拿下中國就等於這個新品牌成功了一半。回頭拿下印度,就可以慶功開香檳了。
*中國生產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以中國為第一步,布局產能,中國消化不光,還可以出口海外。(就像上海通用的賽歐)

對於自主品牌的影響?當然有。
賽歐,啟辰,寶駿賣的都不錯。大眾來了,動物兇猛。
這也算一塊試金石,不合格的自主品牌,早點淘汰吧。因為各地政府的地方保護,我們的自主品牌數量實在太多了。


我覺得最大的意義有兩個,簡單說。
其一大眾品牌本身在提升品牌形象,在budget-car上面繼續掛VW標,影響品牌形象繼續提升;
其二budget-car還是得出,大把新興市場不能丟,分市場來看:
作為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10-20萬的A到B級別(大眾分類)各個細分市場基本上都佔全了,要繼續搶大的份額,一個方法就是價格下探搶本土廠商的生意;
收鈴木失敗之後在印度市場,也急需推出budget-car搶佔這個未來十年二十年全球汽車行業增量可能最大的市場;
在歐洲本土,一方面要提升自有品牌形象,一方面還要繼續殺得菲亞特之流雞飛狗跳、從Dacia搶飯吃,那隻能出個新品牌;
拉美市場不熟悉,猜想是為了在那裡應對賣得更便宜的韓國人與賣得極便宜的中國人。

能不能成功?還是分市場來看:
中國市場的話,我以為,會類似於幾個合資企業自主品牌的地位,好,不過啟辰;差,不過理念。好如啟辰,那當然是皆大歡喜,老車型也不用砍了,減減配縮水縮水工藝降個價,殺進自主品牌的價位;差如理念,大不了出一款拉皮老車,老舊生產線也不用改造,賣到銷量不能看了直接悄無聲息砍掉;
印度市場,追上鈴木是不可能的,和通用繼續相愛相殺還是有可能的,用大眾版Dacia打雪佛蘭標五菱神車,拭目以待的一場好戲;
歐洲本土,馬爾喬內這回估計不罵大眾是「Price-War」了,估計得用「Price-Slaughter」或者「Price-Massacre」來condemn一下,然後估計可以和雷諾家的Dacia一統歐洲budget-car市場;
拉美市場不熟悉,也就不猜想了。

對於國內自主品牌是否會有影響?
對國內自主品牌的不利影響自然是有的,從價格上來看,賴以穩固陣線的低價市場要被入侵了,還在靠低價格拼市場、技術實力還停留在逆向拷貝階段的幾家需要擔心一下;
不過對於不單純靠低價格的,如吉利帝豪的EC7、長城哈弗的H6、長安的CS75以及「地球神車」五菱宏光/寶駿730(表格裡面提到了MPV我就硬拉上),碰到大眾來打價格戰,他們的產品實力已經不差、品牌影響力也在養成、在用戶中的口碑也在成長,這些品牌是不會怵的。

同時對於大眾來說,也有不少麻煩的地方:
品牌上,一個budget-car新生品牌需要前期預熱引入,當年引入斯柯達,都不算是新生品牌,老一代的Octavia、Superb都通過某些渠道進過中國,到去年大眾內部對這個品牌在中國的定位依然是大眾集團下的韓系車,除了明銳銷量還能看,名字改回去的速派、被經銷商翹首以盼盼到退網的野帝都賣得不尷不尬。引入新品牌,大眾並沒有成功的經驗;
價格上,在中國真要賣會危及自主品牌生命線的budget-car,就是要A級車起價殺到7-8萬、A0級殺到5-6萬,很難想像合資企業能把成本降到這個級別還能不影響盈利,而如果只是A級車起價降到9-10萬、A0級降到8-9萬,現在的新寶來、新桑塔納就已經在這個價位,換標賣恐怕只會對這兩款車的銷量起負面作用;
而產品上如果真的直接老產品換標的話,除非這個提案是上海大眾自己提出的,否則上海大眾這邊恐怕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去支持德方(一個斯柯達就受夠了,不給高端品牌還給低端品牌這是想塞死我么),一汽大眾被奧迪養得那麼肥倒是還有一絲可能性。

——好了我來修改下最後一條預測……一汽大眾會為了10萬元以下市場殺紅眼的—_—

扯淡完畢,其實不太懂,歡迎糾錯。


算是半參與過此項目的人不請自來。 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要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具體做法已經公開了,用老產品線進行模塊化生產降低成本,僱傭國內車企廉價勞動力降低人力成本。利用大眾既有質量管理經驗嚴格控制質量。 效仿世界比較成功的其他廉價車品牌,比如日本的一些,雷諾的Dacia, 印度的Tata. 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車, 通用五菱, 華晨, 奇瑞等。

個人認為這個品牌對國內車企肯定是會有嚴重影響。但是對於大眾而言, 我並不十分看好這個項目。 首先,廉價車的利潤率很低, 雖然大眾造車不愁銷量, 但是費了半天勁投入那麼多能有多少利潤率能賺多少錢很難說。 而大眾汽車這幾年的銷量不錯, 但是問題就是利潤率太低, 此舉雖然大眾一定會各種手段控制好成本, 但是利潤率絕不會高。 參考國際成功的例子, 雷諾的Dacia 是依靠在羅馬尼亞生產銷售到全球並且貼了雷諾的標才有比較高的利潤率。 這個品牌現在看來不會考慮出口, 並且國內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條件下, 到底如何既保證好質量又便宜, 如何管理好本土化的更接地氣的員工, 乃至車輛投產如何進行品牌宣傳, 都是很大的挑戰。

至於對國內汽車品牌的影響,我認為好壞皆有。 首先, 廉價車品牌一旦開啟對國內車企的人力資源, 市場份額, 利潤率都會產生進一步壞的影響。國內車企將更難招到技術好有有想法的人。 市場被瓜分基本是一定的, 利潤率會進一步降低。 會有很多車企倒下。但是不排除也會生存下來幾個, 衝出重圍。 生存下來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往高端發展避免在低端車裡死磕。 一種是整合品牌,專一做好一個品牌做到極致讓市場認可。 都不容易, 路漫漫其修遠兮。只能祝這些車企好運了。


看寶駿啟辰這倆牌子賣那麼歡,大眾也心動了。這車不會掛VW標,所以對品牌應該沒什麼影響。肯定有很多零件是和大眾斯柯達通用的,可以進一步攤薄採購成本


關於大眾汽車要推廉價車品牌車型,這則消息在2012年曝出來。在這年年底大眾中國向德國總部表示:中國需要更多生產製造成本更低的產品,這些車型能夠滿足中低收入人群或者是二三四線城市人們的需求。

也是在2012年,大眾汽車推出新捷達和新桑塔納,兩款車型基於PQ25老舊平台打造而來。大眾汽車將要推出的廉價車,是同樣的命運,外界推測會採用PQ平台打造。

在中國生產廉價車,對於這樣的建議,大眾德國總部一度不贊成實施。大眾汽車還在奧地利薩爾斯堡拆解了一輛哈弗H2,然後大眾汽車的結論是:大眾汽車如果按照自己的生產製造標準,是無法做到不虧錢,同時生產出和H2一樣售賣價格的車型。

接下來的2013年,大眾汽車在生產廉價車這件事情上一直沒有什麼動靜,該計劃處於擱淺狀態。

2014年,大眾中國向大眾德國總部指出,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威脅,即中國的自主品牌,比如長城、長安加快推出低廉的SUV車型產品,這些產品得到市場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隨後的兩年,大眾德國總部看到中國SUV市場的崛起,自主品牌快速搶佔這個市場,並逐漸成為這個市場中的主力軍。大眾汽車錯失先發優勢,陷入被動。

2016年銷量排名前十的SUV車型中,大眾途觀排在第五,但是同比增長率為負數。

央視近期發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報告》顯示,如今中國消費者對於中國品牌車型的購買意願非常高,自主品牌SUV車型受到追捧。

而在2014年,在國人的消費觀念中,自主品牌是遠遠不如合資品牌車型的,在中國售賣的10款車型中會有8款是合資品牌車型。SUV車型幫助自主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找到了位置。

大眾汽車有了深深的危機,廉價車型計劃再次提上日程。在2016年度大眾汽車集團財報會上,大眾汽車官方正式確認了大眾汽車廉價車推出的時間。一汽-大眾旗下全新廉價車品牌車型將在2018年正式發布,新品牌首推SUV車型,價格區間約在5.9-8.1萬人民幣的三廂/兩廂轎車產品,也將在後續推出。

-


現在塵埃沒有落定,不敢斷下評價,等一切敲定以後,回來補充這個答案。


中國這麼大市場竟然和印度一個級別,瞧不起中國人的沒好下場。


低價意味著控制成本更甚。
德國車的特點就是用料足、質量好耐馱。在售價不到7萬5的基礎上還要做到質量、做工對得起大眾這個牌子的話,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走量(聯想一下舊款桑塔納),單車的利潤不可能太高。
普桑做工不算上乘,使用的設計及技術也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但依舊暢銷全中國,原因為何?
1.普桑雖然粗製,但不濫造。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絕不會出現在她身上。
2.據說當年有個段子「就算開到青藏高原,車壞了照樣能找到3S店修好」,可見普桑的賣點就是配件易得,售後服務網點遍布全國。
3.普桑原型為第二代帕薩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經過歐洲市場的千錘百鍊後才被上海大眾引入中國,技術成熟。

由此可見,想要通過廉價車佔領中國的低端市場,大眾可能會將新車賣點鎖定在以下幾方面:
1.購車者為工作不久的年輕人,設計應會以靈動活潑為主題(可參考POLO),但定位會低於POLO,目測會以UP!車型為基礎開發。
2.發動機、配件會以現車型所用為主,降低生產成本。
3.依託大眾成熟的售後網路,提供低廉的售後維修服務
4.在年輕人中打下品牌基礎,怎麼也能混個臉熟吧,等大家事業有成換車後還會考慮大眾車,培養客戶品牌忠誠度(這招有點陰吶)

給國產品牌帶來的不利影響?
可以說會是災難性的,以德國人的嚴謹作風以及極強的執行力而言,新車的市場宣傳很快就會全國性鋪開,德國車耐用、可靠的特點會再一次深入人心,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會是二十幾歲的小年輕,甚至更年輕。國產品牌不重視的話分分鐘被碾壓。


這個計劃已經在實施了阿,新捷達/桑塔納/昕銳就是這個想法的產物,只不過價格還可以再降一些


老舊平台做廉價車,大眾已經在這麼幹了啊,朗逸桑塔納寶來捷達不都是這類車嗎?只是價格嘛...


猛一看標題第一反應就是,我靠大眾口裡的豪華配置都簡配成那樣了,他嘴裡的「廉價車」該是什麼樣的?手搖玻璃+電風扇?

其實還用得著這麼麻煩?把奇瑞買下來,然後把qq車換個「家族前臉」,貼上vw標。賣七八萬,妥妥的火起來。


當年盛傳要收購鈴木,後來不了了之了。

個人覺得打死奧體的微型車不一定幹得過鈴木的微車,比如奧拓。

低於75000。
合資的,現在有入門的飛度、致炫可以選,低一點的還有雨燕賽歐奧拓樂馳。
合資的這個區間也有一些能參與競爭的對手。
這個價格的消費者,目前來說應該是主要面對三四線以下地區和鄉鎮,對性價比更為看重。
綜合來說,不看好。


在這個普遍人心不古的時代,讓人民有了新的信仰有什麼不好?


其實大眾廉價車類似於國內說的「合資自主」,像日產啟辰,本田理念之類的,用大眾淘汰了的平台開發,。大眾廉價車在沒有了「VW」logo的光環之後起點不會很高。況且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很注重內飾的做工,應該不會明顯受到大眾廉價車的影響


對於買不起車的人來說絕對就是福音,但是對於追求質量與享受的人來說就不值,現在大眾很多都在細節都在縮減,就拿高爾夫的車鑰匙來說下面的金屬塊已換成塑料,缺少美感,感覺跟地攤一樣
總的來說價格可以低,但是質量要提上去。現在主要就是靠薄利多銷來增加知名度


其實這車在WOB每天考慮的事兒是:用老舊的動力總成帶來的高油耗導致車隊平均油耗高的不得了。

至於說什麼降低成本,多少國內供應商天天追著DY項目啊!願意賠本賣的都有!

這車的sop不停往後推,WOB也沒有少開會,但一直的決定都是:weiter!

所以我還是挺期待看到這個車的!


桑塔納又要換殼了


不早有了嗎,斯柯達。


不管怎麼廉價,車是消耗品,先不說保養維護還有油錢和每年的罰款,單是停車就是個大問題,我和朋友去吃飯,在地下停車場轉了靠近半小時才有車位,單是車降價只是一頭熱,對使用者來說,配套的下行方案能實施能促進消費者的購車慾望


VW貌似本來就不是高端吧?為啥非要弄個子品牌?就掛VW也不丟份兒啊......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自主品牌 | 一汽-大眾 | 大眾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