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的音量大小值有行業標準嗎?


謝瑤~這事我得擴展說說,首先我們要看到現有的響度建議和標準(標準一般僅限於廣電方面,CD無標準)都是為了讓製作者重拾藝術而避免響度競爭(loudness war)。人是感性動物,聽上去響度更大一些的音樂總是更好這讓近幾十年的音樂都陷入了響度競爭的泥潭,尤其是在廣播上,連續播放的音樂讓響度更大的佔盡先機,沒有人願意花心思在同等響度下再去評價音樂的優劣,雖然只需要動動音量旋鈕。儘管母帶工程師們不斷地呼號著讓響度回歸理性,但是他們做的工作90%找他們的人第一目的都是為了讓聲音更大,而不會聽上去更好。所以我相信每一個有良知的母帶工程師內心都有個扭曲的自己,因為東家往往聽不出更好的平衡,更美的律動,只有更大的聲音。

我大學的畢業論文寫得就是響度競爭,所以資料比較現成。先說說背景。
LOUDNESS WAR這是一條在錄音混音發展道路上一個頗有意味的現象,國外的網友製作了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文件來闡述響度競爭。
1983年的歌曲的平均電平很低,這有磁帶介質的動態限制問題,而歌曲本身的瞬態穩定但不誇張,其實在磁帶的介質記錄時失真是普遍發生的,但這些軟失真不會造成過於過分的聽感變化,在磁帶介質上聲音的瞬態響應確實會受到一些限制(當然有些也來源於當時的振膜技術),當然這也造就了那個年代獨有的溫潤風格。

技術的發展其實給了響度競爭更大的推動力,更好的設備,更大的電平記錄載體。在1993年的典型歌曲的分析上其實瞬態會比1983年來的更瘋狂一些,但是由於記錄設備的強化,造成可承受電平的大幅度攀升。於是,雖然動態損失不大,但是響度其實已經同1983年的響度無法同日而語了。

2000年,當數字技術成熟,CD標準大一統之後,我們只能通過更小的瞬態響應來提昇平均電平,所以瞬態已經大量被限制,還好,在歌曲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段落間的起伏,這些動態依然在保護著作品的音樂性,犧牲出來的是音色的瞬態響應。


2005年,幾乎已經沒有動態(如圖),這樣的所謂肥腸也好板磚也好尤其大量出現在「身體音樂」中(例如迪斯科音樂這類以強烈的節奏和身體感覺為主的音樂)這時候大家已經無計可施,介質短期內不會變化,而提升響度的混音手段也從層出不窮到相對停滯。而現在面前有兩條路,1,釋放一定的動態空間找到音質與響度的平衡點。2,繼續想盡方法的提升響度,看看是否能夠在盡量不影響音質的情況下變得更大。大部分人選擇了1,因為2已經慢慢的沒有了路。而又一個5年過去,我們應該盤點一下這個歷史事件了,返璞歸真還是窮凶極惡?

這一切最初的本源其實是因為廣播的產生,這打破了唱片的界限,大家不會自主的去調節音量,而調頻中的DJ會使用統一的增益來播放音樂,在設備不變的情況下,哪個音樂擁有更大的響度,那麼就會得到更多的聽眾的青睞,因為更大的響度意味著更多的聲音細節,更多的興奮感,同時廣播媒介又是當時音樂傳播的幾乎最重要手段,於是響度競爭開始了。大家都希望通過在盡量保證音質的情況下提升響度,換得聽眾潛移默化的喜愛。
從Oasis的那張(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到Paul Simon的Surprise;從Arctic Monkeys的Whatever People Say I Am, That』s What I』m Not到Metallica的Death Magnetic;無論是新人還是老炮,都追逐著這場浪潮而去。
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現象提出反對意見,這其中包括Bob Dylan和Neil Young,他們認為過大的音量讓整個唱片失去了細節和動態,會使音樂保持「靜止」的狀態。為此,Tom Petty在發行常規CD介質的同時,又發行了一個重新混縮、增大音樂動態的LP版本(儘管LP的動態範圍只有CD的一半左
右)。Elvis Costello和John Mellencamp在一種新的介質上發行他們的唱片,他們認為這種介質能最大化地呈現出母帶階段的細節和動態。Amazon和iTunes也馬不停蹄地提高了它們用於下載的音頻文件的比特率。但這一切,有什麼人能保證那些富裕的headroom和寬廣的動態不被另一輪的Loudness War填平呢?
我們應該意識到,這已經不是模擬時代。LP響度過大會縮短整個唱片的播放時間,但是CD和DVD永遠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把所有的罪過都歸於BrickWall限制嗎?有很多著名的母帶師說,他們在數字時代使用各種各樣的效果處理器可以將音量提升到極限,而這是在模擬時代不可能實現的。80年代初的錄音平均響度標準是-18dBfs,但就在20年後,這個記錄被刷新到了接近於0dBfs的-3dBfs,注意這是平均響度,而不是峰值。我們能在之前的圖中看到,1983年的歌曲里擁有很多的headroom和動態(當然這不排除當時的錄音記錄介質的動態有限);而到了2005年,整個屏幕都被填滿了,電平幾乎都保持在同一高度。那些高於0dBfs的電平去哪了呢?它們都被BrickWall限制器削平了。我們知道被削平的波形是類似於方波的形式,這樣的聲音過多會得到失真的效果。


現如今的環境(這個問題光討論CD顯得不夠有深度,我們擴展到如今的媒體和聽音環境)

在後廣播媒介時代,真正的音樂殺手是移動音樂的兩大巨頭(跟中移動沒關係,我說的是汽車音樂和MP3音樂)
我不得不聯繫實際來聲討這一切的一切。幾乎所有人從錄音棚要拿走CD都是要在回家路上聽的,在那些幾十萬上百萬的車上聽音樂的。音樂沒有錯,汽車沒有錯,而用這個作為標準是有錯的,學過一丁點聲學的都知道汽車是多麼不靠譜的聽音環境。狹小的空間,巨大的本底噪音,聽音位置的問題,前擋風玻璃的反射等等等等。用這來評判我的作品?你抽我大嘴巴呢?

我們僅僅用本底噪音作為例子。普通行駛中的汽車至少會達到60dB(SPL),讓我們看看坐公共汽車和地鐵時候的環境噪音有多少。我們以現行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為例,客車司機耳旁雜訊不高於90分貝,且以50公里時速勻速行駛時,車內雜訊不高於79分貝。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在不包括北廣傳媒的電視噪音外的本底噪音也幾乎從來不會達標。那麼至少在80多dB的全頻本底噪音下,你還打算聽到些什麼?所以我們不得不不斷的提升細節的音量來在這些地方能的到音樂,乃至音樂已經變得不自然,或者扭曲。我想很多人都曾經嘗試當你聽著音樂風馳電掣之後,停車——熄火——感覺突然安靜的能聽到血液在流動,以及大的讓人抓狂的音樂聲。但是我們在一個無法放慢而且在不斷變快的世界裡,音樂恐怕大部分時間只能存在於車水馬龍的這些過程中,耳邊有個聲音罷了,歌詞?細節?內涵?文化?看看愛情買賣火成什麼樣了吧。

我記得我在我的破車上就曾經深刻的感覺到好的混音往往並不適合在車裡聆聽。04年黑眼豆豆的經典專輯《Elephunk》一直是我很推崇的一張專輯,歌曲的經典以及我很推崇的混音母帶。我一直很崇尚這個中庸而並不極端的風格,不失力度也不失講究,我甚至為此特別想研究一下CLA(chris lord-alge)的大師效果器,希望能夠窺測到一些他混音藝術的精華。度——這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尤其對於HIP-POP唱片來說尤其不易。我習慣購買我熱愛的藝術家的正版唱片,我至少可以排除網路下載造成的損失同時這是對所有付出努力的音樂工作者的尊重。當我買到黑眼豆豆END這張專輯的時候他們的風格卻讓感覺到「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BOOM BOOM POW我還可以接受,而且混的不錯,但是大熱的I GOTTA FEELING卻從前奏開始就讓我彷彿能看到電平一下下的撞擊著限制器——猩紅,同時也撞擊著我的審美極限。而又是機緣巧合,我收聽廣播的時候連續播放了ELEPHUNK裡邊的LATIN GIRL和IGOTTA FEELING,我竟然發現後者更加有動感和衝擊力,我完全感覺不到那些限制痕迹帶來的惡劣感受。即便我在努力尋找,不得不說在這樣的環境里,更大的響度,更瘋狂的限制器起到了作用,他們勝出了。但是他真的就是個完美的作品嗎?一半天使一般魔鬼。
同樣是在車上,那時候在正午的陽光下我正飛馳在閔庄路上,在DJ播放了一些美國主流文化的夜店音樂後,James blunt的一首歌曲讓我肅然起敬,響度差距大到我幾乎一下子聽不到音樂了,我開大了聲音,我在想像如果在一個優秀的聽音環境下,恐怕是格外的鬆弛而溫暖。降低響度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不是所有人都敢於付出代價,所以敢於降低響度的作品是值得尊重的。雖然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母帶工程師的經典理論就是歌曲MASTER後要在同等響度下聽上去更好,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取捨響度與失真帶來的音質損失的極限,注意:是失真多少,不是不失真,沒有人再去考慮不去使用磚牆限制器,不去帶來本沒有必要的失真。

MP3音樂(我泛指一切MP3 MP4一切只以出聲為目的音樂播放產品),首當其衝的,引領著史上最惡劣的謀殺音樂品質風潮的就是蘋果公司,產品差不怕,怕的是打著音樂形象大使的旗號招搖撞騙,儼然是先鋒,儼然是藝術家的蘋果公司。道貌岸然的以為他們做的是藝術嗎?蘋果fans們以為他們是最時尚最藝術的人群嗎?去看看他們愈演愈烈的謀殺音質的音樂播放器吧,SHUFFLE,IPHONE,IPOD,TOUCH一切的一切,他們披著音樂藝術家的外表而生產出還不如收音機的音樂播放器,最惡劣的就是三代的SHUFFLE,我可以用喪盡天良來形容他的音質,而且絕無誇張,我不喜歡隨意指責,我所有評價過的蘋果旗下的產品我都批判性的使用過,雖然只有一個最早的IPOD是我的,還是別人送我的,還由於音質太差就再也沒聽過。絕不誇張的說蘋果全線產品的瘋狂生產販賣讓很多人聽上了更差的音樂。

別跟我說AAC,這本就是一個低於CD標準的音頻載體,但是這些損失大家大可不在意,對於喪盡天良的蘋果產品後期所造成的影響,這些音質損失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包括現在蘋果還想通過提升itunes商店音樂的精度來做概念營銷,對於一個音樂從業者來說我只能說是一個笑話,精度早已不是問題,回放設備的水準風馳電掣的下降已經在CD精度可提供音質的上打了80%的折扣,這時候去提升精度也只能是個笑話。

我從開始使用專業音效卡的時候覺得CD機可以扔了,而當我聽到了IPOD,啊~MP3是一個可以扔了的時代,當蘋果成為一種風尚,這個TM世界都可以扔了。當這樣的一系列產品佔領了音樂市場,而且通常還暴露在80dB環境噪音下使用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來要求聽眾分辨美的丑的,善良的和邪惡的。於是魚龍混雜的音樂市場變得愈發的不可收拾,在這樣的聽音環境中優質的作品變得平凡,而劣質的作品聽上去也不過就是劣質而已,甚至這惡劣的播放環境會讓本末倒置。努力追求的音樂工作者變得越來越沒地方說理,而聽眾的審美取向也變得越發的不可理喻。誰都知道好音樂可以提升鑒賞能力,同樣,聽這樣的音樂會無限大的提升你的容忍度,讓你分辨不出什麼是陽春白雪,哪個又是下里巴人。直到美的就是丑的,善良也再也善良不起來。

響度其實本是個不很重要的問題,響度不決定藝術,而CD跟U盤一樣只是一個載體。真正的血雨腥風完全在於藝術層面的妥協。我們是藝術工作者,我們有操守有良知,但是我們也是要吃要喝的自然人,行業現狀是市場決定的,我無數次的告訴別人我是怎麼想的,但是我的工作其實是實現你是真么想的。


補充一點:因為音量和電平都是客觀的物理概念,也就是說這個值是對於硬體來說的,不夠人性,單位是分貝,因為電平太大信號在電路里會失真,所以並不是電平競爭,後來外國人發現了適合人耳聽覺的概念:響度 (loudness) ,這是一個心理量,單位是方,唱片的聲音大不大,對人而言,主要取決於響度大小,所以實際上近些年唱片都在拼響度(loudness race)。
但是音頻設備的電錶上很少有響度表,所以錄音師通常參考電平的均方根值(峰值電平對人耳聽覺沒有太大意義),在-11.5----- -9.5之間是能讓人聽著比較舒服的區間,少數母帶工程師才會把響度弄得過大,比如Ted Jensen,大多數搖滾樂隊都會找他。


歪個樓:對於最佳答案的一點不同看法

闞大對於數字音樂的觀點略失偏頗,並且混淆了數字音樂格式、音頻解碼軟硬體和商業效益之間的關係。我想並非是因為闞大真的不懂,更多的原因應該是出於某種對蘋果產品及其用戶的偏見造成敘述時的邏輯混亂。

itunes最大的成就,在於徹底革新了傳統唱片發行市場。其意義體現於:
1 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單曲而不是整張專輯。在itunes之前,出於種種原因,只有最大牌的歌手才能發行單曲或者迷你專輯,而一般歌手如果不出整張專輯,就只能跟別人擠在一張mix tape裡面。這種發行方式的弊端是,很多專輯可能只有一兩首歌是潛在消費者喜歡的,因此潛在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比較低。單曲平價零售則基本解決這個問題。

2 對音樂人而言,電子零售發行幾乎是零成本,從而小眾音樂有了更多生存空間。一個獨立音樂人一年能賣幾萬首歌就可以生活的很好,兼職的音樂創作者也可以按銷量或多或少實際補貼生活,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實際上,在itunes出現之前,專輯發行真的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階段,大部分專輯的利潤都非常微薄,音樂人主要靠演出發財。itunes實際上拯救了唱片零售業。當然,現在itunes也受到流媒體電台和視頻網站的衝擊,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與互聯網企業盈利模式相關的話題了。

至於音質的問題,實際上與互聯網的發展有關。高速互聯網的普及,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第一代ipod推出時,itunes還需要光碟來進行安裝。現在你所聽到的絕大多數音樂都是數字採樣,模擬採樣已經基本絕跡,所以同樣編碼方式下,數字音樂的音質完全取決於壓縮比率,與存儲介質無關。FLAC或者APE格式的無損音樂,音質與CD完全相同。九寸丁的《Slip》出過製作人版,基本就是把原始的採樣放出來。你若說這不是真正的音樂,那我也不知什麼是真正的音樂。我們一般接觸到的數字音樂比特率低,因為動輒幾十mb的無損音樂很難在現有網路環境下流播和下載。實際上,現在無損格式的音樂已經越來越普遍。

至於音質不好導致聽眾欣賞水平扭曲,這個帽子扣的就太大了。敢問在藝術搖滾的黃金七零年代,黑膠磁帶跟肩扛的boombox有何音質可言?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音樂就是聽個響。就算是一些相對欣賞水平較高的人,欣賞的也更多的是音樂附加的人文情懷,對音樂本身的追求也沒有多高。這沒有什麼錯。執著於聲部的微妙強弱、乾濕琴的音質特色、豹爺演繹巴赫的神來一手,也是一種情調。只是這種情調並不比別的情調更高明。畢竟欣賞音樂到了這種程度,音樂就成了你的生活,而別人有別人的生活。

手機打字,必然有錯漏,還請海涵。


母帶應該做的豐滿而不是一味的大..母帶我們都是只過一邊不做增減..


本來初學者,非專業出生,但底噪的問題,我是一直在與其做鬥爭啊,目前的解決就是入耳式耳機加記憶海綿。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音量(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