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門、香港基本很少看到沃爾瑪、家樂福等在內地十分常見的大型零售連鎖?

常去澳門、也去過幾次香港,基本沒有看到大型連鎖,在澳門只見過一個不是很大的新八佰伴商場,只看到各種小商鋪。港澳的消費水平應該比內地高吧?難道沃爾瑪和家樂福都是傻子嗎?為什麼不去和小商鋪搶市場?


@尼佬說的很好了,尤其是沃爾瑪、家樂福在內地為什麼十分常見,這種「常見」其實並不正常。

我曾代表商業地產公司與家樂福、沃爾瑪這些企業談判,深刻的感受是,這些跨國公司對中國地方政府的需求理解的太透徹了。由於地方政府會把引入世界500強作為發展的政績,會給引入500強的地產公司一些優惠政策(引入其他超市比如台灣大潤發時就沒有這些政策),了解內情的家樂福、沃爾瑪會拚命壓低租金,由於大賣場帶來的巨大人流可以提升商業物業的人氣,地產商可以提高其他零售商的租金,所以也會同意家樂福、沃爾瑪的苛刻要求。

不知說明白了沒有,這些大賣場出現在城市黃金地段,很大程度是地方政府追求政績,搞「500強崇拜」,直接或間接補貼的結果。在見慣了500強的香港,不僅特區政府不會補貼,還有根基深厚的李嘉誠老師,見不到家樂福、沃爾瑪就不奇怪了。

補充:Ben提到了《亞洲教父:香港、東南亞的金錢和權力》這本書,剛好我不久前也剛讀完,摘出其中相關的段落:

香港其他事實上的卡特爾包括超市和藥店,其中李嘉誠的百佳連鎖超市和香港怡和集團的惠康超市約佔了百貨貿易的70%,李嘉誠旗下屈臣氏集團和怡和控股的萬寧公司也幾乎佔了藥材銷售的70%。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法國零售商家樂福和一家當地開辦的資金充足的蘋果速銷商,曾努力去打破這兩個日用品億萬巨頭,可是都失敗了。這些擁有巨額財富的教父,擁有香港重要零售商店,並向供貨商申明如果與新的競爭者合作,將斷絕與他們的生意來往。馬克·西蒙虧損了1.2億美元之後,停止了蘋果速銷的營業。據他說,蘋果速銷的送貨車根本進不了由百佳連鎖超市控制的居民住宅區和辦公大樓。李嘉誠還是香港電力生產的雙寡頭之一,另外一半的股份由伊拉克的猶太人嘉道理家族的中國照明與動力公司(香港)擁有。政府調節計劃把公司被允許賺取的利潤與資本支出連在一起,導致了對摺舊期很長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多,其副作用則是更高的電費。其他重要的企業卡特爾包括公交車、汽油、預拌混凝土和專業服務。

幾乎所有由超級大亨控制的香港主要商業事務都有卡特爾的特徵——房地產、港口、能源、水泥、混凝土、柏油和連鎖零售,這很能說明問題。正如在1984-1993年為李嘉誠管理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西蒙·莫瑞所觀察的:「香港到處都是卡特爾,如果政府要給你壟斷權,抓住這個機會。」莫瑞所做的重要事情之一是接收香港電力。一個前卡特爾以及一個壟斷企業在香港運營多年之後,近幾年逐漸被分解了。自1964年以來的30多年內,香港滙豐銀行實行利率卡特爾,銀行經理們每周五開會確定利率(政府同樣採用特別的方法來控制國外銀行的進入,並幫助滙豐銀行和它的姐妹銀行恒生銀行擁有全香港50%的存款)。但是對香港壟斷最大的威脅則來自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對通信事業所頒布的撤銷管制規定。有趣的是,這導致了大批大亨迅速湧入通信業市場,毀壞了所有參與者的利益。這似乎表明了大亨並不習慣在真正的競爭環境中運營。


澳門不了解。

香港這個自由的地方,對於可以開什麼樣的店,多大的店,是沒有什麼規定的。這裡很多回答有揣測的性質,相對靠譜的是@尼佬 提到的 「百佳是和記黃埔全資企業,為了打敗家樂福,母公司可以給它以物業和方方面面的全部支持,這使它的成本可以低於家樂福。。。」

最關鍵的原因:也是因為自由,香港暫時還沒有《競爭法》(即其他國家的反壟斷法或反托拉斯法),因此本地的大佬可以用各種辦法,包括聯合起來,讓這些國外的大零售商進不來。

強烈推薦 Joe Studwell 的一本很棒的書,「Asian Godfathers: Money and Power i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http://www.amazon.com/Asian-Godfathers-Money-Power-Southeast/dp/0802143911/ref=sr_1_3?ie=UTF8qid=1339992172sr=8-3keywords=joe+studwell

裡面有記載,英國最大的連鎖超市Tesco(樂購)曾經嘗試打入香港市場,結果發現,無論是電力、港口物流、供貨渠道、店面地產等等,都被李嘉誠和另外幾個大佬旗下的企業控制,人家稍微發一點難,Tesco就完全無法和當地超市競爭。參見 「和記黃埔的業務」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2%8C%E8%A8%98%E9%BB%83%E5%9F%94#.E6.A5.AD.E5.8B.99
另外幾家大佬的業務也類似,比如鄭裕彤的新世紀集團(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8%96%E7%95%8C%E9%9B%86%E5%9C%98),和郭氏兄弟的新鴻基地產(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9%B4%BB%E5%9F%BA%E5%9C%B0%E7%94%A2)


大賣場對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在大部分國家,大賣場以分布在近郊和衛星城居民區為主,大家通常開車去一次買齊。

所以在租金昂貴的都心地帶,毛利比較高、走更高檔路線的中小超市生存能力更強。 大賣場,它付不起這個租金,業主更不願意租給這個占面積大,合同時間長,收益卻很少的傢伙。

沃爾瑪來自美國沒錯,可它至今沒進入紐約。各大都會市中心你也見不到。

中國是一個例外。早年各城市招商引資,引進一個外國超市都是政績,所以早期沃爾瑪和家樂福都能以極低的租金(很多是頭年免租)進入城市的黃金地段,譬如南京的新街口。而早年的地產開發商,受制於當時的消費力,也願意用很低的租金找一個吸引人氣的超市進來。

但是,隨著發展,租金水漲船高。租金低,佔用面積大的沃爾瑪和家樂福也開始被一線城市的都心地帶驅逐了,仔細想想,你還能在南京西路,淮海路,王府井,西單這些地方發現大賣場嗎?更多地被毛利高、面積小的所謂「精品超市」如Ole,Citysuper取代了。最近各地都出現了沃爾瑪、百佳等超市在市中心的店鋪,合同期滿不被續約的狀況。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

那些曾經費盡心思招大賣場的業主開發商,已經發現大賣場並不能帶來良好租金和有效消費人流(早上去家樂福搶特價青菜的奶奶大爺們會光顧其它店鋪嗎?)了,所以最後業主就傾向於保留一個一兩千平方米的超市,剩下8000平方米用來承租能力更高的各種商鋪如服裝等。

家樂福曾經進入過香港,被百佳打敗了,這個商戰除了都心區難以符合大賣場低租金大面積的要求外,還有一個原因:百佳是和記黃埔全資企業,為了打敗家樂福,母公司可以給它以物業和方方面面的全部支持,這使它的成本可以低於家樂福,打擊性的促銷也會毫不手軟。

還有一個例子是JUSCO吉之島,它在香港、深圳、廣州都有店鋪。在香港的店鋪以兩三千平方米的中型賣場為主,在深圳和廣州最早則動輒都是上萬的賣場,然而現在在深圳和廣州的都心地帶也推出了兩三千平的所謂「精品店」,這是應付中國城市租金上漲的措施。

事實上,中國對大賣場的歡迎和無限制也是奇葩一朵。發達國家如義大利,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對大賣場的限制都非常嚴格,以保護小店鋪經營者的利益,所以在這兩國家還是能看見很多食品店。我只能感嘆中國人民太能拼了,以前住處6分鐘步行路程就有家樂福,可小區樓下的潮州小超市還是能做活,價格好生鮮不錯+24小時營業——萬惡大賣場逼出來的超人類商業精英啊。


嗯,各位前輩答的挺好的,不過有的回答中,對香港很多情況有有些誤讀,我於是結合自己的認識和久居香港的經驗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不詳盡 ,可能錯,但時間所限,說的不對請拍磚。

1.關於壟斷和競爭:
@汪惟 提到沃爾瑪,家樂福無法進入香港是因為雙寡頭壟斷的結果。 我對此報以非常懷疑的態度。確實,所謂的中大型超級市場,在香港確實只有華潤,百佳和惠康。但其實這些超級市場都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他們的對手也並非只是中大型超市。

香港的城市規劃比較成熟,人口集中,通常居住在一個社區中,只需要步行5-10分鐘就能走到街市,街市通常都會有20-50個攤檔+5-10小型超級市場+3-5家日用品商店+2-5家便利店+1-2家中型超級市場。簡言之,以百佳為例,他的對手除了惠康和華潤,還包括並不限於:

街市(現時傳統街市在全港新鮮食品市場佔有率,仍然高達68%)
日本城(230家分店,家居用品包括小傢店,床上用品,清潔用品,餐具等等)
佳寶超級市場(70家分店,主要販售生鮮食品)
759阿信屋+零食物語(143+53家分店,主要出售各類零食)

屈臣氏 180家分店
萬寧 359家分店

最恐怖的是,以上這些店,基本都擠在一起,哪怕是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消費者,也可以順路對比一下價格,哪裡便宜在哪裡買,更不要說對價格極其敏感的師奶們了。所以爲了和這些對手們競爭,百佳的純利近年來都在3%左右(這還是在和黃旗下物業以較為優惠價格租給百佳的前提下),由此可見競爭之慘烈。

以我現居地為例,在步行10分鐘範圍內,有街市兩個(總共超過80個檔口,包括魚蛋肉菜,家居用品,日用品及雜貨),華潤兩家,百佳一家,屈臣氏兩家,萬寧兩家,日本城三家,佳寶3家,Jusco12元店一家,作為消費者,我有充足的選擇空間。

市場競爭不要從有多少個出售者看,而是要加進潛在的競爭者與其參與的方便才看。這是五十年前史德拉教競爭市場的第一課。香港有三家超市,但是包括街市和其他連鎖企業競爭者無數,而香港政府又沒有牌照數量管制。這樣,以超市數字說超市壟斷或寡頭不能成立。

2.關於@Raymond Wang老師提到的蘋果速銷,我要簡單說一下,蘋果速銷這貨是什麽玩意兒:

商業模式:蘋果速銷透過網際網路網站 http://admart.com 與隨《蘋果日報》附送的購物指南,讓顧客透過網站及電話熱線訂購貨品,並由蘋果速銷以客貨車由專人把貨品送到香港各區的顧客家中,或指定地址。(這貨壓根兒不是超市啊......是個1999年出現的網上直銷網站,沒錯,1999年)

失敗原因:在蘋果速銷開業後不久,其他傳媒揭發其出售食品,有部份屬水貨,對顧客健康沒有保障。其後又有一批沐浴乳被懷疑是冒牌貨,令消費者信心受損;加上送貨成本高昂,但由於需要以低價出售貨品,令蘋果速銷出現虧蝕。至1999年10月,累績虧蝕超過2億港元。兩大超級市場亦對貨品供應商施壓,令供應商不供貨予蘋果速銷;同一時間,主要對手百佳亦提供網上商店及門市送貨,滿港幣60元免收送貨費用的優惠。令其經營更困難。(當時電子商務的環境不成熟,蘋果又賣了假貨和水貨,成本控制又做得不好,然後競爭激烈,綜合起來才是這貨死了的原因,僅僅歸咎於壟斷,並不公道)

3.@尼佬 提到家樂福敗走的情況

關於家樂福敗走香港,當年星島日報是這麼報導的:

據本報得悉﹐家樂福在九六年十二月進軍本地市場時﹐定下了長期減價以搶佔市場的策略﹐希望盡快搶走本地兩大超市集團百佳和惠康的顧客﹐站穩陣腳。不過﹐集團管理層其後發現﹐進軍本港的時間不恰當﹐加上港人並不完全接受超大型市場(HyperMarket)的經營手法﹐遂令集團四年來無法止蝕﹐損失慘重。

估計集團四年來投入資本逾一億元﹐連借貸卻勁蝕了三至四億元。據悉﹐家樂福在九六至九七年簽下杏花、荃灣、元朗和屯門四個大型商場鋪位租約﹐租金水平相當昂貴﹐而經四年減價戰﹐也只能佔據整個超市市場約一成的佔有率﹐距離最初的目標甚遠。

此外﹐家樂福集團原以為超大型市場可在港殺出一條血路﹐故除日用品和食物外﹐更推出蔬菜鮮肉活魚、自製麵包、壽司、燒臘等食品﹐再加上各類電器、傢具﹐甚至服裝﹐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圖一網打盡所有顧客﹐但經四年在港試驗﹐家樂福發現港人並不完全接受「一站式」消費概念﹐只喜歡購買一般日用品和食物﹐而不會購買電器、衣服和傢俬。


除家樂福市場策略失誤外﹐另一個「死因」﹐是受到本地龍頭超市百佳的強力進擊。擁有一百八十六間超市的百佳﹐除將鄰近家樂福的百佳搖身一變﹐成為體型巨大的超市外﹐更針對家樂福減價貨品﹐實行「你減我減」﹐無論如何要平過對手﹐令家樂福「無啖好食」。

在內憂外患下﹐家樂福去年準備在馬鞍山和將軍澳開多兩間大型超市﹐最後亦無疾而終。

由此可見,根據家樂福自己的反思,退出香港市場,是因為租金貴,不符合當地消費者習慣,策略有問題,時間不恰當(趕上亞洲金融海嘯)和激烈競爭的綜合結果,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壟斷」造成的。

香港的人口居住密度超高,零售業之發達,購物之方便是內地很多城市無法比擬的,所以也就創造了香港非常有特色的消費習慣。超大型連鎖店並不符合香港人的購物習慣,自然也很難在香港站穩腳跟。其實,正是因為零售業太過發達,所以香港的網上購物,我個人認為是遠遠落後於內地的。香港也沒有出現一個較為成熟的電子商務網站(比如京東,當當,亞馬遜這種類型的),這個有機會再和大家討論。


沃爾瑪效應,為什麼沃爾瑪這麼招人厭。
先給各位介紹一下沃爾瑪效應,有助於理解這個問題。
沃爾瑪效應是眾多經濟學家研究的領域,探討沃爾瑪如果持續降價,對經濟是不是負面影響,至今尚無定論。

山姆沃爾頓的發家史,就是靠擠壓、改善出所有空間,提高效率,來以更便宜的價格來回饋消費者。有很多消費者是walmart的簇擁,於是,walmart店鋪就越來越多了。
但是隨著walmart越來越多,開始有一些有意味的事情發生了。《被沃爾瑪吞併的世界》。

  • 在全美165所城市中,沃爾瑪開店後,整個地區商品物價下降了1.5%~3%。

  • 長期來看,有些商品的物價下降7%~13%

  • 沃爾瑪開店的5年內,地區增加了50個就業崗位。但是平均有4家店鋪消失。(以上為2003年數據)

  • 在愛荷華州,沃爾瑪開店的10家店,開店三年後,人均銷售額增加55%。沃爾瑪未開店的45座城市,人均銷售減少了13%(1988年調研)

  • 1994年~2004年,美國有29家超市連鎖店申請破產,其中有25家是因為沃爾瑪的直接競爭。

沃爾瑪究竟對地區經濟是有益還是有害,國際暫無定論。
但是我們能知道,價格彈性係數小的生活必需品,隨著物價的降低,總的消費金額會小。長期來看,雞蛋哪怕6塊錢,我們也少吃不了幾個,雞蛋哪怕3塊,我們也多吃不了多少;如果李維斯牛仔褲從800塊永遠的降到100塊,也沒幾個人會一次買上5條。也就是說,總的銷售額/市場空間變小了。

沃爾瑪效應的結論
在以生活必需品為主力商品的零售業,可以用價格戰把對方逼死。
but,每次降價為手段,打垮競爭對手,也會導致自己的市場縮小,從而讓整個行業爛掉。

———————————
小店才是商業活力之源,參差多態之美

郎咸平在11年10月的微博:
香港只收小店15%利潤稅,不賺錢免稅,小店零售價必然大降吸引客源,賣場成本高也只有跟著降價,由於有小店競爭也不敢剝削供貨商和製造業,因此香港大賣場被淘汰。低零售價老百姓受惠,拉動內需,沒剝削供貨商製造業也受惠,營商環境改善。因此英德法日透過立法保護小店抑制大賣場。 」

中國高稅費逐漸消滅小店,造成大超市畸形發展,高零售價剝削消費者,打擊內需,大超市剝削供貨商和製造業,打擊營商環境和就業。

國內是完全不抑制流通渠道,無節制壓榨供應商。我認為也是「毒牛奶」、「皮鞋酸奶」、「皮鞋果凍」誕生的原因之一。

與沃爾瑪效應相對的是7-11效應,東西有附加值,但是比較貴 -&> 市場不斷擴大。

7-11日本在1997年至2007年10年間,保證了2.6%的增長率(超飽和的便利店市場下);日本大榮百貨、伊藤洋華堂等量販店增長率為-1%,連續10年不景氣。


—————————————
惠康百佳雙鬼拍門,力阻大賣場。

雙寡頭壟斷,賣方壟斷特點簡析
1 Competition amongst the few---處於少量的競爭對手中,——超市領域百佳佔大頭惠康小頭。
2 High concentration ratio---高比率的集中化(資本,技術)
3 High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高度的相互依存 ——惠康開店離不了和記黃埔,百佳也離不開怡和洋行。
4 Stable or rigid prices---價格穩定
5 No-price competition---沒有價格上的競爭
爭6 Homogeneous goods---相似的貨品或服務( goods and services)——賣的產品基本都一樣。
7 Possibility for collusion---可能存在相互串通勾結——香港工聯會曾指控兩家「合謀定價」
8 Barriers to entry---高門檻准入,即進入該行業的門檻難度較大(技術,資金等方面)
——零售業對資金人力要求非常高,不是說進就進說開就開。連鎖企業大部分都是億級單位。

香港超市零售業完全符合雙寡頭壟斷!有沒有!
香港超市零售業完全符合雙寡頭壟斷!有沒有!

香港超市零售業完全符合雙寡頭壟斷!有沒有!
進入香港消費品零售業,簡單的對供應商施加壓力、對較大體量的商業地產施加壓力,根本不用動用政府關係,就能把其他品牌關在門外。


不再更多細緻的回答了。還有其他原因是

  • 香港哪年至97年,每年僅供應50公頃土地,無大超市的單體體量。
  • 消費者家裡太小,放不下太多倉儲商品。消費習慣導致其無法開車去郊區購物。
  • 香港無營業稅,增值稅。僅有17.5%的利得稅。小店經營更輕鬆,大店經營較困難。

我對尼佬的都心租金論持否定態度。

業主不是不願意租給大賣場,正相反,他們非常願意租給大賣場。如果我們是有一棟大樓的業主,你願意把樓上鋪統統包租出去變成一個商圈集客點,還是要為二樓一個一個找半死不活的小店鋪租客?
如果是我是業主,我寧願便宜租給家樂福,把樓下租收貴一點;或者獲得一個打包價。

olecity superBHG這些高端超市賺錢么,我們看一件事情不能只看過去現在,不看未來。
這些高端超市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還是為了做零售賺錢?
國內大部分高端超市維持損益兩平都有難度,如果不信,可以數一下來客,估算一下客單價。

直面競爭,高端超市是很難斗過大賣場的。
高端超市的來客數和大賣場來客數至少差10倍~20倍。結果是是高端超市相當難以從盈利能力追上的大超市的。


香港還是便利店最好了!

香港寸土寸金,哪裡有地方開 supercenter 啊?
費那個勁,還不如過關來深圳沃爾瑪呢……
深圳到處都是walmart……

此外,香港人家中房間那麼小,根本不必屯東西。
社區超市或便利店,很好了。


在租金過高的地段,大賣場的成本太高了沒有辦法開下去,除非是政府或者物業提供補貼政策。隨著中國內地一線城市中心地段的租金漲幅,除了那些早期以自持物業進入市場的大賣場,比如華潤在自己的商場或者住宅區開設華潤萬家超市,tesco在自己的樂都匯開設樂購超市(現已被華潤收購)等,其他需要租用別的物業的大賣場都將會面臨租金高昂經營困難的問題。

即使是自家物業和自家商超品牌,上海正大廣場的易初蓮花超市也在很多年前就縮減營業面積轉型精品超市。因為正大廣場發現這麼大的面積拿來做停車場比開設賣場效益都要高。

這也是為什麼麥德龍的門店要全部自建物業。

再一個就是時間成本高過價格差異的問題。大賣場的吸引力是價格便宜,但是消費者付出時間成本高,一個是賣場交通距離不會太近,一個是在賣場選購商品耗時太長。隨著都市區時間成本的上升,有越來越多的賣場消費需求會逐漸向便利店和社區型小商超轉移,大賣場的一方面面臨資金成本壓力,一方面還面臨競爭力下降的問題。

有的像華潤還有永旺這樣的商超,本身已經是大賣場+高檔超市+社區小商超+便利店的組合經營形式,順應這一變化。但是對於沃爾瑪 家樂福這樣的只有大賣場經營業態,而且還是以租用物業為主的商超,就難免邊緣化和郊區化了


因為那是香港和澳門
長期的政商勾結,而且是政治與地產商勾結,必然導致的結果。
香港根本不需要高效整合資源的沃爾瑪,香港要的是資本家對市民的徹底奴役。
怎麼奴役呢?把人力價格和土地價格炒到天上,人就乖乖在這裡工作一輩子然後買套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種扭曲直接導致沃爾瑪根本活不下去,兩項開支都是大型賣場的主要開支。而商品利潤又很透明,虧損是必然的。
應該研究的是,同樣賣商品,為什麼7-11這樣的小店能活下去?


@尼佬 和 @yolfilm 兩位老師所說的原因都不錯。
但源頭在於我們的幹部升遷制度。
身為在任的地方相關領導,根本不需要考慮商業生態,或者地方上的長期財稅收益。他只要在其任期內獲得私利就好了。下一任與他何干?
我們的幹部慣於通過立項和建設周期獲利,所以只要項目夠大,鐵公基,就行。至於項目建成後如何,已經不是他關心的事情了。


在英華人說一句,都市內也有大型賣場。(如果bristol不算都市或者asda不算賣場,當我沒說)。順便吐槽下英國也算民主自由的國度,可見開賣場和民主自由沒有直接聯繫=。=


補充@yolfilm的答案。

@yolfilm說得非常對,無論是談到香港的零售業,還是其他消費產業,涉及店鋪的時候都要和城市規劃放在一起來考慮。我們總是欣賞、認同香港豐富發達的交通毛細血管,鞭笞以北京為代表的環路和越修越寬的馬路,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結果——就是對於商業建築的不同態度。

城規領域的著名記者王軍在名為《不要為大型購物中心製造城市》中寫道:

在一次關於碳排與氣候變化的國際峰會上,一家在中國城市不斷發展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跨國公司代表,縱論該公司是如何經銷低碳商品的。主持人讓我發表評論,我隨即提出:像這樣的大型購物中心在中國的城市裡大量興建,對生活方式的改變所帶來的高碳問題,更是值得關注的方面。這家跨國公司經銷低碳商品獲得的收益,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它進入城市之後大規模製造的高碳成本呢?

說這樣的話,基於這樣的事實:大型購物中心進入城市之後,街邊的小商店多會因為無法與之競爭而紛紛倒閉,所謂沃爾瑪「五公里死亡圈」即為一例。大型購物中心在擠垮周邊商業之後,會形成對這一區域的市場壟斷,人們不得不去買車,握著方向盤到購物中心採購,高碳生活從此開始。如此經常支付的環境成本,豈是購物中心那幾件低碳商品能夠抵償的?

大型購物中心和與之配套的大馬路、小汽車,伴隨著浩浩蕩蕩的城市化浪潮,正在完成對中國城市的統治。此三者彼此依存,誠如「三駕馬車」,曾在二戰之後的美國興風作浪,製造了一個又一個步行面臨消失的城市,衍生諸多社會問題,甚至「綁架」國家戰略。就在美國人深感無力回天之時,此三者卻在中國受到空前禮遇,實有討論之必要。

全文詳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03df60100xz4p.html

去過香港的人會發現,即使是宜家這樣的大體量購物場所,在香港也很難享有如北京等大陸城市般的建築佔有度(比如在沙田,宜家只是在區中心的一個大樓裡面佔據兩層而已)。當然,這確實是因為客觀情況——香港地少人多——所造成的,但是政府在決策層面的考量毋庸置疑也是因素之一。

@raymondwang其實在答案中也說了:

在見慣了500強的香港,不僅特區政府不會補貼,還有根基深厚的李嘉誠老師,見不到家樂福、沃爾瑪就不奇怪了

當然,這個問題所衍生的故事如何闡釋確實值得大家一起思考——分別基於城規考慮和商業競爭所帶來的這個結果,哪個權重較大?哪個最能解釋結果之所以為結果?還是比較值得玩味的。

說個題外話,簡單來說,合理有效的政府,在做決策的時候,只需要回歸常識,就能充分達成自己的使命。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香港的稅收體制。香港對大型的商場的稅收比較高,而小型的便利店一類的,它的稅收是相當低的,這就造就了大型的商場在香港的利潤很少,而且它不如便利店靈活,很難經營下來,這樣大型的超市就不是便利店的競爭對手。
同時,在香港這樣法制已經很完善的地方,它們的商品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
這樣一對比,同樣的質量,幹嘛要跑得更遠,去買可能會更貴的東西呢?
香港的這種稅收體制在這方面顯得很人性,它是注重保護弱小的群體,所以香港基本沒有我們所聽說的大型超市。
你還可以想一下為什麼每年大陸有這麼多人去香港瘋狂購物。


其實不是很少看到,而是根本沒有。
家樂福是因為一些問題,無法適應香港的模式,從而退出,沃爾瑪則是根本未曾進入,香港市場被TASTE、百佳、惠康等瓜分,基本是被本地集團控制。


沃爾瑪的經營策略是,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這是在公司初創時山姆沃爾頓就一直堅守的。避開競爭對手,以廉價的商品折扣優勢在10000人左右的小城鎮立足。這也是它在後來通過瘋狂擴張,逐漸站上零售業第一寶座和世界500強第一的原因之一。美國中西部能崛起一個如此強大的」帝國「也經常被人稱道。
一般人會認為這些世界零售業巨頭會在那些大都市立足,而山姆沃爾頓並不這麼認為。他通過構建自己的零售網路,降低管理費用和經營成本,讓顧客體驗到實實在在的折扣店的實質。
港澳說實在,地方小人口稠密,雖然消費水平高,但對於沃爾瑪經營的宗旨而言,高地租勢必會增加經營成本,然後通過商品轉嫁給顧客,就無法享受到到真正的便宜了。企業的目的是營利,如果把成本都攬在自己身上,勢必會造成被競爭對手淘汰出局。而國內相對而言地租便宜,而且市場前景也很廣大。
沃爾瑪是很重視自己經營的輻射圈的。每開設一個網店,就會在附近配上一個配送中心,然後以次為核心再在周圍地區開設新店。沃爾瑪不是沒有在香港澳門搶佔市場,當年它通過與總部設在泰國的C.P. Pokphand集團組建合資公司,成功進入香港市場,在香港開設了三家Value Club會員制折扣商店.
更多詳情可參見沃爾瑪發家史....


你們說的都說不到重點,大型超市未能入港的真正原因是: 香港本地幾乎沒有這麼大型的物業供給wal-mart或者家樂福,即使有他們也是出不起高昂的租金的,因為香港處處人多的要命,再偏的地方都很多人,人家隨便租給一個賣菜或者賣肉的檔口那些個體戶都能站的住腳,為什麼要低廉的價錢租給一個大超市呢?香港是個大型的旅遊城市,處處是人,建房子的開發商(開發商可不需要什麼政績,上面說的離譜了點,一點不專業,又不是政府建的房子要政績幹嗎?)不會說為了聚集人氣而去犧牲租金引進一個大型超市,不划算!而且即使勉強能租下來他們能開得起來他們也沒有這麼多本地的優質的供應商供貨,因為本地的供應商已經被百佳和惠康給瓜分了,而在外國的供應商在物流配送方面完全跟不上,如果wal-mart選用大陸的供應商則港人排斥,他們似乎只喜歡用香港製造或者日本、歐洲生產的東西,對大陸貨完全不感冒,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逛大型的超市。誰不願意去很大的購物中心轉呢!人家海港城一天的人流不計其數,大商場環境好是必然的,但是有沒有自己能買到的東西就很重要了。你看wal-mart都賣些什麼產品?TCL電視、美的風扇、海信空調,我可以告訴你們香港人不愛這些,他們喜歡松下洗衣機、SONY電視、三洋空調、要麼就是kenwood音響或者BOSE音響,這些wal-mart有嗎?jusco為什麼能生存?因為他們很多供應商都是日本直接帶來的,正好迎合了香港人崇日的習慣,海運成本低廉,不用關稅,今天從日本發出明天就能到香港,日本食品是港人的最愛,也是世界各地旅遊者的最愛,百佳和惠康不可能打垮JUSCO, 這是不同的市場,jusco賣的是日本食品,價錢比惠康高一個數量級呢!這就像天虹和華潤一樣完全沒有競爭!因為她們賣的是不同的東西。在香港由於商業極其發達,購買力非常強勁,租金再高都能撐的起店鋪,幾乎不存在所謂的賺的錢無法交租的地方,而在中國國內則不同,越是步行街越熱的地方越發現別人賺的錢交不起租的現象,這是因為國內的租金與購買力完全不成比例造成的。舉例:一個專賣頭飾的品牌,在香港可以月租5萬元能撐起一家店鋪,而在國內,即使月租5000元都有80%的店鋪要關門,因為香港人大部分能接受頭飾的價錢是200-500,而國內大部分能接受的價錢不超過50元。以相同人流兩和購買率來算,如果一天平均有10個人購買,國內的店鋪日賣500,而香港店鋪能日賣3000-5000,月營業額國內則為15000,香港則為9-15萬,可想而知香港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店鋪經營不下去,除非是低利潤的行業的東西。國內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大型超市呢!首先顧客需求是主要原因,民眾把食品安全越來越看中,在大型超市進中國以前,大家去哪買菜?菜市場、綜合市場,全是一些低檔貨、假貨聚集的地方,大型超市給了他們更好的選擇,更大的空間、更好的購物環境和產品品質保障,雖然產品價錢是比以前高了點,但2元/斤的芹菜和外面1.6元/斤的芹菜比起來總覺得貴點的好,這是國內人沒見過市面時的經驗,從而更進一步的加速了wal-mart等大超市的擴張,地產商也看到商機確實大型超市能顯著聚集人群,引起連鎖效應!


各位都在談租金的問題,其實我想說,在中國的政府地產推動情況下,無論是大店還是小店,都會面臨成本上漲的問題。相較於城市中心人群,大賣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成本(在中國的城市中心,不是都是高端人群)。

在中國公共交通如此不發達的情況下,郊區建設大賣場,是為富人服務嗎?大賣場能存活下來嗎?任何事情,既然地方政府在推動,肯定是有因也有果的。

另外,現在的香港,也因為自由行的開放,傳統的夫妻店也都退居到三四線街鋪,一線街鋪全部留給了為大陸人服務的連鎖金店、通訊店、化妝品店、藥店等。這個可完全是市場自由選擇的結果。


從消費習慣來說,國人更喜歡盲從性的扎堆商品銷售方式。
國人不喜歡開車去市郊買一堆東西回來,認為這樣很沒有面子,國人喜歡把車亂停在在市中心,國人喜歡坐在車裡花半個小時找車位,國人有的是時間將尾氣排放在空中,也不願意早點回家看看書,國人喜歡商品堆疊很高,國人喜歡特價商品(雖然不一定是真的特價),國人將購物當作生活的休閑方式,國人喜歡在大型超市裡轉一個小時以上,國人喜歡看見別人買什麼,自己也買什麼,國人喜歡。。。。。。。。
以上種種,讓這些大型超市有了生存空間。
不要總說什麼政府給了這些大型超市一些空間,咱自己是不是也在努力幫助這些大型超市的生存在做貢獻,也給這些大型超市做口碑???!!!


從上面各位的答案了解了一些東西,順便提問:
看起來香港的壟斷情況比起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個壟斷情況應該是出現在回歸以前。那麼在回歸前香港應該是適用的英國政策和法律,姑且認為那時候香港屬於一個「民主的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為何在民主之地並且法律健全的區域,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壟斷行為?
是否可以認為同為民主國度,不同的國家或地域之間,對壟斷行為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澳門讀書的妹紙來答~
因為澳門的連鎖超商很多,新苗,來來,百佳等等,商品一應俱全,跟新八佰伴這種商場完全不是一個次元吖。


這種大型超市,在商品質量上相比地方雜貨店鋪,能更有保障,因為有統一集中的管理(相對而言)。而小型雜貨店類個體經營,相對應的商品管理監督並不能做如大型超市到有序正規。比如十幾年前有那種批發市場,還有各類小賣部,裡面很多產品,貨源詭異。。。不放心。


推薦閱讀:

TAG:零售店鋪 | 沃爾瑪 | 零售行業 | 家樂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