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隔代教養」帶來的缺點?

相關問題:「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在這個問題下可以看到各式的說法,毀譽參半。然而,隔代教養在當下中國幾乎是大多數家庭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自身工作忙,生活壓力大,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對很多年輕家庭而言是相對比較經濟的選擇。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隔代教養的缺點?


我想我必須要提醒的一點是,「隔代養育」所帶來的最大缺點未必體現在孩子的身上,更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上。
畢竟,從某個角度上看,隔代養育本身所造成的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未必比隔代養育所導致的家庭矛盾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這事為很多人所忽視,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種事情在眾多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育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家庭中上演著。

我並不是否認很多父母心中「娃比天大」的想法,我只是想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到,隔代養育可能傷害的並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可能傷害到老人、子女、兒媳、女婿

在我身邊,有僅僅因為尿布/尿片之爭就幾乎發展到火併的婆媳,也有因為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問題就橫生間隙的翁婿,還有為了讓孩子在自己家能多留幾天不惜威逼利誘孩子且諷刺挖苦對方的親家——

這樣的隔代養育,難道受傷的僅僅是孩子嗎?

呱呱墜地,家裡添丁進口,怎麼說都是天大的喜事,一個家裡六個人養一個孩子,最大的困難並不是「養不好怎麼辦」,最大的困難是別把喜事辦成了壞事,孩子倒是養的白白胖胖,一大家子卻不再和和美美。

好在,只要多加註意,這種問題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

  • 行為應當發自於對孩子的關愛,而非發自於對自我角色的闡釋。咱就拿用尿布還是用紙尿褲這事兒來說吧,很容易誘發祖輩和父輩之間的分歧。每每這時,孩子的父母有可能發出這樣的聲音:「這是我的孩子,應該我說了算。」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又會有這樣的聲音:「我當年養你就是這麼養的,你自己還是個孩子呢你懂個什麼,我們才是拉扯過孩子的人。」嚴肅認真地看看這兩種態度的表達,你會發現都跟用尿布的人——孩子自己——沒什麼關係。這種關愛的邏輯根由在於急於展現自己的身份,那必然會提升誘發矛盾的可能。在育兒的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層級的長輩,都不應當單純的從闡述自身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的角色的角度去實施關愛,而應當讓行為更接地氣,著落在孩子這一第一需求點上。其實,這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發乎情,止乎禮。」多想想在自己的角色裡面不能做什麼,而非能夠做什麼,有時候,手不能伸太長。
  • 不貼標籤,不扣帽子。老婆跟老公抱怨婆婆,「你看你媽,就知道慣著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一點教養技巧都沒有,這把孩子嬌慣壞了可怎麼辦。」這就是貼標籤。有的媽媽帶孩子是新手,給孩子裹得嚴實了點,長輩看到了劈頭蓋臉就罵:「你想把孩子捂死呀?!」這就是扣帽子。貼標籤,是用尚未發生的事實否認了他人當下的行為;扣帽子,是巧妙地在情感上陷人於不仁不義。這些話語的潛台詞都是「我才是真心真意與擁有能力對孩子好」,卻充滿了對他人的攻擊性與傷害。
  • 否認觀點時,切不可否認情感。老一代和青年一代有代溝,觀點相左必不可免。養育子女的複雜過程中,兩難的抉擇過後總有取捨——一方被另一方否定,誰都有敗下陣來的時候。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家長們難免犯錯。當否認他人的錯誤觀點時,千萬不要否認了他人的真摯感情。比如「你這老婆,這點小事都想不到,對孩子真是不上心。」這種「沒想到」更可能是經驗缺失導致的,而不是「不上心」導致的,這種批評如果傳進當事人的耳朵里,是對真情實感的巨大否定。再比如「媽以前帶大哥家孩子的時候忙前忙後,帶我家孩子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這偏心眼也太明顯了。」媽帶大哥家孩子的時候五十歲,帶你家孩子的時候六十多了,你讓她怎麼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忙前忙後」呢?媽聽到這樣的話,能不傷心嗎?但這種想當然的情感否認,並不少見。
  • 無論如何,沒有人需要因為養育這種充滿愛意的恩情而受到傷害。人應當因為深愛著另一個人而遭受懲罰嗎?這問題聽上去是不是很可笑。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不管隔代人抑或我們自己這些初當父母的人,付出了多少,做對了多少,又做錯了多少,是為了留有我們血脈的一個小生命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成長來的艱辛,對他/她自己,以及對這個家庭,都稱得上是考驗。

回頭看看,我舉的例子,都有點極端——好在這不妨礙我表達清楚我的意思。

主席說過「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隔代養育縱然缺點多多,但是大家畢竟都是革命同事,給孩子營造一個和美的家庭氛圍而非互相推諉與指責——在我看來,比用尿布還是尿片,重要多了。


其一:缺點並不總是可以避免的,即便是父母照顧,仍舊有不少缺點。這麼說是希望父母在看待這個問題時能更坦然一些,減少一些焦慮,能更理性地看待兒童教育中的缺陷和不足;
其二:尋求和父母的同盟,而不是對抗,人們在對抗時容易變得情緒化、鑽牛角尖。而尋求同盟則要尋找共同點,所有的教育者都是基於一種共同點來教育孩子的:希望孩子能更好。但個人的標準會極其不同,而問題在於兒童教育中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比如說有些教育觀點認為父母的教育觀點應該一致,但這並不可能達到,也未必有效,如果孩子能夠因父母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這不是隨機應變的能力么?我認為在不同的標準之間,家長需要的一致是指尊重對方的施教權利,比如媽媽在管束孩子時,雖然爸爸可能覺得媽媽管的嚴了,但仍舊支持媽媽。而反過來當爸爸管束時,雖然媽媽又會覺得爸爸管的太寬了,但仍舊支持爸爸。我認為這種程度上的相互體諒比一致、科學、合理更好。在隔代教育中,能採取這個原則也是可以的,而且這樣比較容易獲取隔代撫養人的合作;
其三:在祖父母的教育過程中,其實他們是願意為了更好地輔導孩子而做出改變的(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會自己創造理論的人),所以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對父母進行教育,幫助父母做出改變;
其四:如果真的無法做到和隔代撫養人的協調,我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因為隨著孩子年齡增大之後,會自然和祖父母做分離,而更趨向於父母,這可能是價值觀的取捨問題和孩子的個人能力的發展問題吧。終究會有那麼一個時段祖父母無法像以前一樣對孩子有強大的干預能力,而父母可以順手接過來;
其五:因為孩子有爺爺奶奶在寵愛,所以父母插手不了,其實可以把插手改成幫手;
最後要說的,父母不要指望自己可以把孩子教好,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大部分都會在成年後仍舊要經歷長期的自教育過程,放下一些對自己的高預期,做父母才會相對輕鬆一些,也會發現隔代教育其實也沒那麼糟糕。
================================================
看到下面有很多評論,做一兩點補充:
1、教育本身就不是簡單的事情,其複雜性在於無法準確地針對一個問題開出一個方案,所以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這就是成為教育者的現實。即便是針對一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不斷在尋找方案、反省自身的過程。其實道理都很簡單,更多的是教育者本身的修身的功夫。我常常在手邊放幾本不同的教育書籍,輔導過程中不斷翻看,不斷增進自己的體會,除此無法讓自己獲得進步;
2、有些人可能會被問題坑慘了,所以會更多看到問題的困難面,我不否定這個問題。隔代教育的溝通和協調確實是很困難的,而且,確實可能會造成「看起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我想說的是,即便是你覺得是不可挽回的,也並不是真的不可挽回的。我所說的是我能做到的情況,也確實會遇到一些很難搞的孩子,但並不是不可挽回的。我覺得大家要始終保持一種問題解決的心態,去積極面對問題,而不能簡單地因為挫敗就沮喪。如果帶著一種「事情就這樣了,沒搞頭了」的想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像咱們有娃的家庭,或多或少,孩子都有些特權。比如買的高級水果啊,有機蔬菜啊,只給孩子吃;比如自己吃快壞了的香蕉,給孩子吃最好的;比如吃的掉地上了,扔了覺得可惜,就自己吃掉,久而久之,孩子只要掉了東西,就指著地上的吃的喊,「媽媽吃」。

我們剛回國的時候,米粒姥姥也經常這樣,超市裡很貴的有機藍莓,只捨得買給米粒吃。後來,我怕這樣的特殊待遇會讓米粒覺得,自己比其他家庭成員重要,就特意跟米粒姥姥「約法三章」:如果捨不得買,就不買。否則,就大家一起吃。不能給米粒同學搞特殊。

我想,得讓米粒從小就知道,他不是家裡的皇帝,更不是宇宙的核心。他和我們一樣,是家裡平等的一份子。


關於祖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帶來的問題的根結,我覺得 @葉壯老師的觀點已經很說明得很清楚了。同時,我也覺得 @成竹的觀點其實也很值得看。更客觀的看待親屬關係,而不先入為主的做判定。
一般來說,不僅國內,即使在國外,祖父母的教育也同樣和父母會產生干擾。一般分為兩種:
1.祖父母嘮叨和取笑,試圖控制孫輩,與父母意願相違背。
2.祖父母過度縱容和袒護孫輩,阻礙了父母家教的執行。

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家庭氣氛的緊張,對所有家庭成員產生消極影響,並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和違抗。而且很少有祖父母能夠達到適宜的幫助水平而不形成干擾的。

所以說,對於隔代教養,在家庭之中產生消極影響基本不可避免,但也就像成竹說的,消極影響不必定帶來消極結果,這之中不能定義為因果關係。其實就我身邊而言。很多孩子感覺明顯有問題的,他的父母在教育觀本身上也是不那麼正的。所以換自己來帶孩子的話,其實和祖父母來帶差別真的不是那麼大。而且,這些矛盾會漸漸隨著孩子的長大而平息。

而我個人覺得,我們對於隔代教養特有的偏見的背後其實是兩代人觀念的巨大衝突。用尿布還是尿不濕的矛盾背後是手工業思想和工業化思想之間的衝突。憑經驗還是聽專家也是農業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的差別。至於聽祖父母的還是聽父母的,這裡面多少也有些專制與民主之間的對撞。這中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有我們的地域性和時代性的。而我覺得:任何一代人都會有其時代的局限性。既然不可避免會有這些衝突存在,孩子也一定會在這其中發展出其特有的特徵。我的建議和葉老師一樣。在無法與老人分開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還是給孩子製造一個平和溫馨的家庭環境。至於說,孩子的一些負面影響,我想說:人的一生總是有些局限性是需要自己去超越而不是他人可以代辦的。這些問題可以等孩子再大一點了和他討論討論,讓他意識到有這麼回事。至於該保留還是修正,留給孩子自己去決定吧。

這裡我再搬一點祖父母對於孩子,特別是青少年的積極影響。

1.是青少年聯繫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紐帶,對於孩子認識家族根基,文化歷史進而更好的發展自我同一性探索有積極的影響。

2.起到連接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的積極作用。孩子可以更多的獲得關於父母的信息。同時與父母有矛盾時,祖父母往往還能起到裁判的作用。

3.幫助青年理解老年人,對老年人形成積極的態度。

最後,我個人還是反對隔代教養。我支持隔代之間的互動,但是教養這個活最好還是父母自己來。由於這個問題是要找一個折中的方法,我還是希望我給出的回答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這個話題已經朝著很有意思的方向來發展了。我來一點大家沒提到的吧:接納孩子的缺點

我自家有個妹妹,她女兒是上小學的時候才從老家回到她自己身邊的,第一個月到我們家來哭過兩次,說自己孩子被婆婆帶廢了,都上小學了還不能自己吃飯、穿衣服、洗漱。我跟她說,生活習慣這個很簡單,首先,你不能罵孩子,說孩子不好;然後你不能罵婆婆和老公說是婆婆不好,從今天開始,你耐心教她每一個生活習慣,告訴她為什麼要這麼做,不要說她做不到就是自理能力差,而是說這是她應該學習的,一個月肯定能教好。我當時把話說得非常嚴重,你否定婆婆,就是否定孩子你否定孩子,孩子就不自信
但顯然她當時怨念極深,根本做不到我說的,即使如此,3個月後她再來時,孩子的生活習慣問題基本解決。就事論事而言,我從小開始教自己女兒做,我女兒也是
在中班才開始做到非常好,前後3-4年心血總歸是要的。而她,因為孩子比較大了,僅僅3個月就做到了我3年的成績,不過是比我們晚了2年,那麼誰更成功
呢?如果兩個孩子最終殊途同歸了,她的怨念的價值又何在?

很多有隔代教養矛盾的家庭,父母發現孩子的缺點之後,不是想著如何接納孩子,如何幫助孩子糾正,首先就是定責: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溺愛(或者說不會帶)的結果。

實際上,孩子的某個習慣的養成,連教育專家都不敢肯定說成因,通常都是用是天性、教育、環境等等綜合的結果來打哈哈。而我們一些父母,敢如此篤定,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


覺得在這個問題中最關鍵的是,當你給孩子的缺點定責的同時,你的怨念已經影響了孩子,孩子會形成很多不利於他成長的一些觀念:1)我是錯的(自我否定);2)我的錯誤是爺爺奶奶的錯(外部歸因);3)我的壞習慣改不過來了(尚失改進的自信);4)我的壞習慣讓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發生了矛盾(自怨自艾);5)我的爺爺奶奶是不合格的(過早的失去對長輩的尊敬);6)我父母不愛我才會這麼說我(懷疑父母的愛);7)他們(父母)憑什麼這麼說我和爺爺奶
奶(逆反);等等。而孩子的這些錯誤觀念,不比所謂的隔代教養帶來的危害更輕。

還是說我妹妹,她女兒第一年到上海市,她每次來我家都帶她
女兒來,她女兒會非常開心的和我女兒玩,但只要不滿意就哭。據說在家裡則一受管束就哭,一哭就找奶奶,要奶奶抱,要回家(老家)。孩子的那種狀態,說明孩子根本更親近奶奶而不是自己的媽媽,而這種狀態的原因,並不單純是因為她從小跟奶奶長大,而是因為她感受到了自己母親的排斥。兩年後的今天,我妹妹來我家
玩,再也不抱怨婆婆如何如何,而她女兒依偎在她身邊,認真聽我們談話。

這種狀態是說做母親的接納了孩子的各種不足,而孩子也認同了母親的愛也就認同了母親教育自己的權力,彼此建立了良好的親子互動。我以為這才是家庭教育中比孩子的某一個兩個好習慣更重要的事情。


胡亂答一答。
孩子怎麼發展養育真的只是一個方面,感覺現在人把養育看的過重。人是很複雜的動物,在養育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很多其他因素都在影響孩子的發展:家庭環境,養育者間的衝突程度,孩子的先天性格 (temperament), 養育者的人格特徵,養育者的精神和心理狀態等等等等。等孩子長大一點,學校環境,老師,同齡人,甚至接觸的社會人物,都會影響到孩子。就算家裡做到了完美教養,也不意味著在學校環境里孩子就能完全積極的成長。


教育方式 遠大於 來教養

隔代教養如果祖父母能盡到父母般,或者母親般的主要養育者(primary caregiver)職責,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的。但目前國內的現狀是,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很多老一輩和現代知識和養育模式脫節,很容易過度寵溺或過度約束孩子。倒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或者輿論往就會歸因到隔代教養的缺陷上面。

其實學術界關於parenting style的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我們至今沒摸清教養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

當然積極的教養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的益處,是有目共睹,並得到實驗驗證的。
Authoritative的教養方式:平和面對衝突,不一味妥協讓步,和孩子雙向溝通,引導/協商性的達成某一具體目標;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自己只擔任一個護衛者的角色,同時積極回應孩子需求。
隔代教養的問題在於: 這種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老一輩人可能根本不懂
他們可能覺得:「你們都是我帶大的,我有我的一套方法,看你們現在不也挺好的嘛?」
有些老人處理方式很極端 :」該打就打,不打不成器!「
有些老人對孩子寵溺之極:」孩子還小,愛怎樣怎樣「
……
……
甚至這些觀念(belief)在有些教養理論中也是組成教養方式的一部分,想要改變很難。
所以問題的根本在於,父母需要學習積極的教養方式,在必須需要隔代教養的情況下,和長輩溝通交流,達成一致意見是最重要的。

此外,另一個缺陷是上一代人很難發現潛在心理疾病的苗頭

比如:在自閉症譜上的孩子,上一輩人可能完全沒概念,只是覺得咱家孩子內向,比別人成長的慢點而已,沒啥大不了。從而得不到及時觀察和治療,使情況越來越糟。
有些有先天閱讀障礙的孩子,很多人可能只是覺得孩子"笨」,念書沒天賦
有些ADHD的孩子,很多人只是覺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服管
…………

而這些,對於一個受過良好心理學教育的父母來說,都可能會得到及時的重視,並積極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至於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仰慕葉壯老師的回答找到此題,很高興看到「兩代養育者之間的互相接納」(個人對@葉壯老師答案的總結)、「接納孩子暫時的缺點」(@許曉風)等觀點被大家認可,作為一名白天靠老人帶娃的在職媽媽,貢獻一個如何最大程度避免「隔代教養」缺點的實操經驗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儘管白天靠老人幫忙,我還是努力創造了一個相對理想的育兒環境,一些很現實的問題比如老人的溺愛、家長權威的喪失、育兒觀念的不一致等等在我們家很少出現,偶爾出現也大多被我扼殺在萌芽期。育兒是一件人生中少有的、你能有機會從頭開始主導的事情,沒有歷史包袱,只有一個合伙人(你的伴侶),你真的有機會開創一個相對高效、理想、最適合你的環境,哪怕這個環境中還有別的參與者(比如老人)。

那麼,如何創造一個最大程度避免「隔代教養」缺點的環境呢?個人觀點總結如下:

1. 不依賴(斷奶)的心態。心態決定了行為的效果,貫穿於後面每一點具體辦法中,先說心態。我們都知道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能依賴祖輩,祖輩只是來幫忙的,父母對祖輩的幫助是感激之情。我想強調的是,即使選擇讓老人參與的育兒方式,年輕父母仍然可以保持心理上的不依賴,不依賴更關鍵是一種心態。不是說你就得放著可用的祖輩資源不用,而是不逃避推脫自己應負的責任的基礎上,怎麼用的問題。

比如,路易出生第一個晚上,我們就支走了老人,在醫院待著熬夜睡不好老人身體哪吃得消。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表達出對自己照顧自己寶寶的承擔和自信,以及對老人的關心和愛護,消除他們的顧慮,老人也無法拒絕。你已經為人父母,早該和你的父母轉換角色,現在是他們需要你的照顧,而不是你需要他們的照顧了。即使後面你沒有時間的時候需要老人幫忙帶娃,也並不妨礙你不依賴的心態和姿態。

下面幾點講怎麼掌握並保持主導權。

2. 盡量儘早自己帶孩子(此處的「自己」包括伴侶)。產假自己帶,周末自己帶,下班自己帶也就是說,你們兩口子都出門工作去了,無法照看孩子,才是老人頂上的時間段。即使你們有家事要忙,也是和工作時段一樣臨時把孩子託付給老人幫忙。

這一點我媽沒問題,她還有自己的業餘愛好(上網唱美聲)。而娃爺爺奶奶就比較喜歡「搶孩子」,確實是打心眼裡喜歡孩子,又不太有邊界,還有就是比較過度保護,這些也是老人的常見問題吧,其他方面都還好。很幸運我們有的選擇,於是基本讓我媽來幫忙,爺爺奶奶來得非常少。

非常推薦產假期間自己帶娃,幾個月大寶寶一般不會生病,真不需要那麼多人,老人後面還有好幾年辛苦,晚一點來就少很多辛苦。最大的好處是,人少對寶寶的干擾最小,寶寶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很好帶,我娃那時候每天白天3小覺共睡4、5個小時,自己玩3、4個小時,需要我陪的時候我就順便做家務給他看,其他時間都是我的自由時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看下面。

3. 保持育兒的主導地位,樹立家長權威的關鍵,在於你比老人更能搞定孩子。什麼專家怎麼說,書上怎麼說,別人怎麼說,都不如搞得定孩子更有說服力,能搞定孩子的辦法老人一般不會質疑,甚至很有動力去學習。

如何才能比老人更能搞定孩子呢?秘訣就是產假期間自己帶娃。經過幾個月的相處,你和寶寶已經過了磨合期,建立了親密關係,你更善於觀察找到問題背後的關鍵原因,對如何搞定寶寶了如指掌。而老人才初來乍到,他們嘗試的一些辦法很容易搞不定寶寶,再看看你處理得遊刃有餘,自然會向你求助。

比如,我媽在娃五個多月時才來的,我跟她交代過不要把尿,可她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趁我們上班偷偷嘗試,結果呢,她努力把了半個小時娃也不尿,一給穿上紙尿褲娃就尿了,從此我媽就放棄把尿了。一直到今天,娃出現的絕大多數狀況都是我們比我媽更早搞定,我們能搞定娃,老人還有啥好說的呢。

再比如,娃爺爺奶奶以前不太認同我們的育兒方式,喜歡用老一套,說我們是」書獃子「,可他們來得很少,對寶寶根本搞不定哈哈,自然也就接受我們的方式了。他們在的時候有段時間趕上娃憋大便,一開始他們的緊張給孩子施加了不少壓力,問題更嚴重了,後來在我們的引導幫助下也改進很多,真的做到了淡定處理,為了孩子好,老人的可塑性也是很強的。

4. 即使父母白天工作在身,也很容易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出孩子不在身邊時的狀態,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干預。即使父母全職在家陪伴孩子,有一天孩子長大也會去上幼兒園,早晚要通過觀察了解孩子的狀態的。我們家幾乎所有老人帶娃的問題都是這樣及時發現的,延遲不超過一星期。

比如,路易有段時間睡前試探性扔枕頭,我們很好地設限處理解決了。後來爺爺奶奶來了一陣子,一開始路易表現特別好,我們被理想狀況迷惑而放鬆了監管,滿足了爺爺奶奶想多陪寶寶的需求,很快我們就被剝奪得只剩睡前講故事和共享睡眠了,這是我們堅守的底線,可過了段時間還是露了餡。路易每天晚上扔枕頭的情況愈演愈烈,一扔他就急不可耐地直哼哼,要求你立刻幫他撿回來,如果讓他自己撿他就說「寶寶不撿」,並主動要求「媽媽撿」,如果我們繼續堅持讓他自己撿,他就一臉哭腔說「奶奶呢」,我們說奶奶睡覺了並繼續要求他自己撿,他就爬下床直奔奶奶屋子。不用說,在爺爺奶奶的過度關注下,設限出了問題。

我們趁機再次跟爺爺奶奶明確分工,路易重新迎來有規則的生活,這在睡前扔枕頭上立刻有所體現。當晚睡前,路易又一次扔枕頭,這次他沒有再急不可耐地直哼哼,而是小心試探地過一會問一次「枕頭呢」提醒我們。我們不理他,多輪過後,媽媽決定主動引導,打開燈建議:「媽媽陪你一起去撿。」 路易試探性說:「寶寶不撿。」 媽媽再次強調:「媽媽陪寶寶一起去。」 就在這個僵持不下的時刻,沒想到路易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他破天荒說:「媽媽你唱一首歌吧。」 最近睡前他都是要求講故事,還點名要求講什麼故事,從來沒要求唱歌的。媽媽連蹦帶跳錶演了一首「兩隻老虎」,唱完路易邊鼓掌邊說:「給媽媽鼓掌。」 媽媽說:「謝謝路易,來媽媽親一個。」 他就屁顛屁顛跑來了。媽媽親親他,再抱著他來到枕頭邊放下,誰也沒有再提誰來撿枕頭的事,很自然地就這樣,路易撿起枕頭高興地回到床上,沒有再扔,安心滿足地睡著了。

即使我們和路易只剩下睡前講故事、扔枕頭的互動,也能從扔枕頭一事中看出路易的生活狀態。前一陣子他主要是試探性的扔,發現有規則就很安心,那時候不會扔第二次,也不是每天都扔。後來界限沒有了,就發展到每天扔枕頭很多次,扔完就很著急要求撿,也不是一個滿足的狀態。知道規則又回來了,路易又安心滿足了。這說明他是很知道規則的,當他發現規則沒有了其實很不安,他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也為自己的行為懊惱,但就是控制不了。原來,他一直在尋找堅定的界限,從未放棄。

通過孩子一些側面行為可以判斷他們不在你眼前的狀態,前提是你足夠了解他們。你越了解你的孩子,就越容易發現有異常的信號,有時候就是憑直覺。阿婆(我媽)帶娃的很多問題我們也是這樣及時發現的,我們一般通過開家庭會議協商解決,一切盡在掌控。

下面幾點講怎麼用好老人的資源。

5. 尊重老人的邊界不越界,適時地提供老人所需的幫助

沒錯,你抱怨老人越俎代庖,干涉你帶娃的方式,其實老人也同樣需要邊界。這意味著,你不在場老人單獨帶娃的時候,老人有按自己的想法嘗試的權利,你也同樣不能干涉。你給下屬安排個工作,無論你怎麼事無巨細地要求,也無法盯著下屬確保其完全按你說的來操作,如果你碰巧是這個下屬的角色也一定很不爽,老人也一樣呀。

沒錯,即使你比老人更懂得怎麼搞定娃,即使你的辦法大多比老人的辦法好,你也要給老人嘗試、探索、試錯、改進的機會,適時地提供老人所需的幫助效果才更好。

比如,我媽不太能搞定娃哭鬧、發脾氣、叛逆反抗這些情況,我們不會去整天說教,而是通過上面說的觀察孩子的狀況反推出我媽的狀況。發現她搞不定狀態不好,我們再來問她需不需要幫忙,有個辦法你要不要試試,再來跟她解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狀況,更重要是做給她看,讓她看到我們的處理方法娃確實有好轉,能搞定,這樣我媽就很容易接受。

6. 育兒有分歧,當著孩子面爭執的結果是最糟糕的。

我們和阿婆只有一個育兒分歧,確是一個很大的分歧,關於強迫喂飯。需要說明一下,阿婆在喂飯方面是有心理陰影的,我兩個月大就不吃奶(現在推測可能是不吃奶瓶娃),後來就不吃飯(1歲左右才11斤重),常常生病,硬是我媽死命喂飯喂到7歲,我才長胖了身體好起來。於是,阿婆在如何讓路易多吃方面簡直是「走火入魔」,路易少吃一口她都好難過,恨不得把當年我沒吃的東西都從路易這補回來。我們常常笑稱阿婆適合去動物園喂動物,每次看到它們跟沒吃過東西一樣搶著吃,她心理那個滿足呀。

路易小時候問題還沒有凸顯出來,他是個小吃貨,吃得多身體也很強壯,阿婆也會給他機會自己吃,他也一直坐在小餐椅上吃飯。可自從他進入2歲叛逆期,路易不再那麼順從,阿婆接受不了連路易這麼能吃的孩子都變得「不好好吃東西」了,「癥狀」反而加重,於是問題就產生了。

首先,路易看見阿婆來喂東西第一反應就是拒絕,發現扭頭還是躲不過,乾脆把頭埋在地上倒立,看你怎麼喂;其次,好不容易哄得他吃上了,吃到最後路易不想吃了,阿婆還會接著嘗試喂,這時路易會很抗拒,而阿婆看不得路易少吃一口於是就強迫喂,路易也是個倔強的人,就更劇烈反抗,兩人有時就會犟上。再次,路易要想辦法拒絕,跑來跑去就成了常態,上餐椅吃飯變成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惡性循環。

比如這天晚上,阿婆給路易榨好了葡萄汁,結果路易不吃。我們不清楚當時的情況(阿婆喂吃的這件事上我們失守了),也許路易在玩什麼東西,也許他這會就不想吃東西,也許他不願意吃葡萄汁。然後阿婆很生氣,自己辛苦剝皮去籽榨出來的葡萄汁,路易嘗也不嘗一口,兩人就這樣不愉快起來。我們聞聲跑來,正趕上阿婆不顧路易反抗強行喂,路易氣得要打自己。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也看不下去了,開始說阿婆不能這樣逼著路易吃呀,這樣他以後可能更不好好吃東西了,他長大了不能再強迫了等等。阿婆也很委屈,說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他都會吃的,乖得要死,我們在家他就不吃了。路易看有人給他「撐腰」,更是將反抗進行到底,不僅葡萄汁不吃,奶也不喝了,水也不沾了。


這事引起了我們的反思。

當只有阿婆和路易兩個人的場合,路易最終總是會妥協,因為磨不過阿婆,阿婆比他有耐心。為什麼我們一在家路易就變了個樣呢?原來路易發現我們是支持他反抗的,我們是站在他這邊的,於是底氣就足了,反抗就更激烈了。尤其是我們當著路易的面和阿婆爭執,路易就更懂得利用我們的爭執,變本加厲拒絕吃東西。


我們意識到,這樣當著孩子面爭執的結果是最糟糕的。兩方的規則都徹底失效,路易什麼規則都可以不遵從,他失去了界限,甚至為了賭氣表姿態,把自己想吃的東西都統統拒之門外。相應的解決策略就是,要麼我們接管負責路易吃飯,要麼我們走開不參和進去。後來,我們發現阿婆還是會忍不住來管的,我們只好走開不參和,路易確實順從了很多。

7. 充分發揮、挖掘老人的個體優勢及潛力,老人帶娃也需要成就感、價值感。

我媽的特點是比較容易溝通,接受新事物,獨立不依賴我,對寶寶也不過度關注。事實上,她一心想著多點時間上網唱歌,對寶寶是能不管就不管,除非寶寶要求。這恰恰保證了我們能在家裡實踐蒙氏育兒理念,我媽不會去干擾寶寶,不會提供寶寶不需要的幫助,寶寶可以很專註地自己玩很久,為了省事,我媽也很願意學習我們的育兒理念和方法,保證了養育的一致性。

於是,我們就充分影響我媽,她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很多年輕父母都強。比如她看到路易的大運動能力都是自己發展的,不會去拔苗助長;比如,她發現路易會自己指認物品來認知,不會去填鴨孩子沒關注到的知識;比如,路易說話晚,她也不著急沒給寶寶壓力;比如,她很遵守我們給寶寶設置好的界限,出門爬樓梯什麼都堅守不抱的底線;比如,她給寶寶講繪本的能力和我差不了多少;比如,我媽還學路易喜歡的英文動作歌謠,跟寶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我媽也知道我在記錄對寶寶的觀察、我們家量體裁衣式的育兒經歷,我們也常常跟她分享,寶寶養得好她也很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即使是很少來的爺爺奶奶,也是很有可用之處的。我媽一個人帶娃,從娃五個多月到那時候兩歲三個月,中間只休息過一個星期,說實話有些審美疲勞了,喂飯的問題上也越演越烈。於是我們決定給我媽放了2個月的長假,請爺爺奶奶來換班,爺爺奶奶的好處是不會強迫喂飯,他們很關心也很擅長孩子生活習慣方面的培養。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看著路易吃飯及其他方面取得的飛速進步,爺爺奶奶也很有成就感的。而2個月後我媽再回來,她已經搞不定路易,無法強迫他吃東西了哈哈。

至於爺爺奶奶的過度關注導致路易變得各種」無理取鬧「,他們一走很快就好了,路易還在情緒處理方面取得了突破,詳細參見兩歲半的女兒習慣性用哭鬧來作為武器,該如何應對? - 豬豬的回答。儘管表面上孩子的行為在倒退,這並不妨礙他們內在其實一直在成長,只是沒有展示出來的機會。

擴展一下,對待孩子,我們同樣要尊重孩子的邊界不越界,適時地提供需要的幫助,孩子也需要成就感、價值感。你的一致對待,言傳身教,孩子和老人才更可能也這樣對待你。我們都知道多子女家庭要一碗水端平,其實老人和孩子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都需要一碗水端平。管理老人,和管理孩子,和工作中的用人管理,以及自我管理,全都是相通的。

再擴展一下,其實對伴侶也需要上述這些,我們家娃爸脾氣不太好,有時候自己情緒沒處理好,也會引發娃的情緒。我的辦法就是他自己惹的事自己解決,我不給他擦屁股,這樣一般他試個一兩次自己就會總結經驗,知道這樣不行,也更容易接受我的建議。

我們家娃從小就知道對誰有情緒找誰處理。比如有一次阿婆因喂飯問題「忍無可忍」對路易發泄了不滿,說了一些「重話」,這是路易兩歲兩個月以來人生第一次遭遇不被愛的威脅。路易用行為展示了一個有安全感的人,是如何應對的、如何確認自己是否還被愛的。他主動提出需求,確認阿婆還會搖他睡覺(這是他們感情的珍珠時刻),確認他的生活不會有變化、不會被拋棄,促使關係的修復。路易也讓我們明白,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只能兩個當事人來解決,路易和阿婆的關係,即使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也參與不了。具體過程詳見2014-07-26 第一次遭遇親人發火。

娃爸也有很多很擅長的方面,比如娃小的時候他很會想各種創意添加到轉移注意力列表,兩個多月起他發明的「抱起放下法」(更親近的放下)解決了大人不用輪流吃飯的問題,娃爸還擅長發明各種遊戲跟娃玩等等,很多方面都比我強。

最後的最後,我們所有的辦法都用盡了,又要回到心態上。那就是:

8. 接納現實。接納老人的不足,接納孩子暫時的缺點,也接納自己作為父母給孩子提供的環境和資源的局限性。

即使老人從未參與過帶娃過程(比如我爸在路易出生前就去世了),可孩子身上不可避免地有他們四分之一的基因,無論老人有怎樣的不良性格和生活習慣,他們都是孩子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不接納老人,就是不接納自己或伴侶,就是不接納孩子。

剛從@劉建鴻老師那裡學習到,最新的積極教養研究證明,父母教養只是影響因素之一,遺傳因素、同伴的影響都占相當的比例,遠大於一般的預期,參見《教養的迷思》(台灣版),雖然書中有些論述過於絕對受到不少批評,這個立論是站住了。

當你覺得你明明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教育,老人的局限性卻在給你拖後腿,想想明明是你自己錯誤的高估了你能給孩子提供的資源,就能平衡很多。被發現了,我就是這樣自我調節的哈哈。不要把問題推給老人,不逃避自己的責任、找到問題的關鍵、不帶情緒更智慧的處理才是正道。

-----

20150527更新:有知友評論一些辦法不是普適的,比如老人很犟,不講道理,死活說不聽怎麼辦?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多分析幾句。

雖然我有一個人人羨慕、開明好溝通的老媽,但其實每個老人都有很犟的方面,道理講不通,甚至明明看到能讓孩子變好的方法也不接受。比如我媽在喂飯方面就是有心理陰影,比如我們家爺爺奶奶一開始也是很多道理都講不通,這確實是老人帶娃不得不面臨的現實。

怎麼辦?沒有別的辦法,要麼盡量不用老人自己帶,要麼(既然這個問題是說如何盡量避免隔代教養的問題,那基本是用老人帶娃了)盡量樹立自己的帶娃權威,產假期間自己帶娃,你們兩口子能搞定娃,而老人初來乍到搞不定,看著你的方法讓孩子的狀態好,大部分固執也就多少能減少點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越來越成長為成熟的父母,老人越接受你的權威,孩子帶的好用事實說話。

話說我家爺爺奶奶最近在帶我老公姐姐的孩子,發現他們已經有很多帶娃方法不知不覺被我們影響,比起當初我們剛生娃時先進了很多,反倒是他姐姐古板守舊,爺爺奶奶比她科學先進多了。我們就是通過有限的爺爺奶奶來幫忙的日子,以及平時每周的電話里,跟他們分享孩子的情況、我們的心得,本不是抱著改變他們的想法,只是很自然地分享孩子的進步、育兒過程中的喜悅。

至於他姐姐,畢竟當媽後才開始跟我們交流育兒,我們施加影響力的時間短。不過我們也成功地影響了她母乳餵養,她有一個乳頭凹陷特別嚴重,本來一直以為無法餵奶,打算生完就回奶餵奶粉的。在我的不斷鼓勵下,在孩子一口也不吃那個乳頭的情況下,硬是堅持用吸奶器吸了三個多月,終於孩子有力氣有意願吃了。

還要強調一點,影響的前提,首先是接納和邊界,然後是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幫助。就拿他姐姐餵奶這個例子,首先我接納她的選擇,她即使打算一口母乳也不喂,她有這個選擇權,我不會說她什麼,我接納她。後來因為孩子不吃那個乳頭,她以為奶水不那麼夠了,加了好多奶粉,也沒關係,為了母乳盡多大努力、怎麼努力都是她自己的事,我不會去評判。在接納的基礎上,其實她是了解母乳的好處的,有一點點希望能實現母乳她也是願意嘗試的,我就抓住這一點提供幫助。比如把我幾千塊的吸奶器給她用;比如找一些說的不錯的帖子給她看,鼓勵她試試,喂多少算多少;比如孩子一直不吃那個乳頭,我五一去看她,奶奶還專門找我讓我給她看看怎麼辦,我們一起演示了怎麼操作的辦法,我本來沒抱希望也再沒問過,結果她過了十幾天就嘗試成功了。有時候你需要幫她們啟動一下,點燃她們的動機。其實她已經堅持吸奶這麼久,吸奶器吸得又麻煩又不舒服,她只是受阻於困難不知道怎麼辦,我推了她一把給了她信心,她自己就很有動力去改變了,畢竟親喂省事。

最後,如果這些都不行,實在碰上無法改變的老人,又不得不用老人帶娃,那我們只能接受現實,接納老人的缺點,也接納孩子的缺點,也沒啥大不了的,慢慢來嘛。

----

20150606更新:昨天聽了一場心理老師的親子講座,講到一點特別好,關於老人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特來分享。其實我以前也「知道」,不是第一次聽說,但我仍然有很大改進的空間,再次被提醒很是觸動。

在兩代人的育兒衝突大戰中,我們往往只是站在年輕父母的立場看問題。在我們的眼裡,老人用的全是落後的育兒方法,承認落後的也不思進取不主動學習,你教他們也學不會,原來怎麼做還怎麼做,有的乾脆死不承認,抨擊科學育兒都是「狗屁」。明明自己的方法搞不定孩子,有時還造成更嚴重的問題,比如大熱天給孩子裹太多衣服,導致孩子出汗生病,可老人卻偏偏對後果視而不見,怎麼連吸取教訓都不會呢。年輕的父母也是各種無奈呀。

在我們的生氣之餘,有沒有想過老人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為什麼明明裹太多導致孩子生病,老人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我們為了科學育兒,去研究兒童心理的發展過程,了解哪些是發展性問題,隨著孩子長大會自然消失,我們不必太過擔心高壓處理。同樣,既然你選擇讓老人來幫助你帶孩子,也得研究一下老年人的心理,對症下藥。

老年人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退休後的落差感,幹了一輩子的工作,現在社會不需要你了,你一腔熱血不知道向何處安放,上哪裡去找尋價值感和成就感。另一個問題是面對衰老、疾病,以及人生的終點——死亡,老年人的生活里到處都是喪失,身體是不可逆轉的一天不如一天,每天聽到看到的都是誰病了、誰死了,自己的父母大部分也不在世了,下一個可能就輪到自己了。

在這樣一個大的心理背景下,當他們有一天當了祖輩,孩子請他們來幫忙帶孫輩,陪伴一個新生命成長,簡直是老人的喪失大環境里唯一絢爛盛開的一朵生命之花。老人只要不是被逼著來的,其實都是很希望把孩子帶好的,他們退休後找不到出口的工作熱情一下子有了釋放的空間,更不用說自己的後代誰不希望他們好呢。我媽去參加過正面管教家長課堂,作為課堂里唯一的祖輩,我媽分享了很多老人的想法,老人是真心真意想帶好孩子的,課堂里的其他年輕父母們都很是受益,兩代人互相交流互相理解。

然而,當老人一腔熱血投入到帶孩子大業中,他們面對的是什麼呢?他們是用著航海時代的技術,去指揮航空母艦,心有餘而力不足。你以為他們的方法搞得定孩子么,你以為他們沒有挫敗感么,你以為他們不想勝任么。想像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唯一你能做的工作,你很想做好,結果卻能力不足處處受挫,你是什麼感覺?

你是希望這時候有人跑來天天對你指手畫腳,指出一大堆你的問題,還是希望有人能接納理解你的不足,認可你的付出和努力,給你試錯改進的機會,提供你需要的幫助,積極看到你做得對的地方,讓你體會到小成就,激發你去學習想做得更好的內在動力,並慢慢等待你的進步,說不定那進步就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我們學慣用這樣「接納+認可」的方法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其實也可以用在老人身上,還可以用在伴侶身上。

事實上,正是我們的指手畫腳,擋住了老人自我糾錯吸取教訓的機會。再重複一遍,老人的心理環境是喪失和無價值感,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件很想做好的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你們還來雪上加霜指責他們,他們體會到的是低價值感,根本沒有精力去看到孩子生病了是自己裹太多。你想想,如果你做的那份能力不足的工作,還被領導罵的一無是處,你只會更覺得你干不好,還有什麼動力去改進,結果領導還說你怎麼連這麼明顯的可改進之處都看不到,你什麼感覺?

寫到這裡,如果你真的「理解」了老人的心理狀態,還需要我來說該怎麼做么?

也許你做不到那麼接納並總是積極看到老人做得對的方面,沒關係,但起碼,你該明白跟老人對著干去爭論只能是多輸的結局。別的不說,更低價值狀態的老人,其帶孩子的效果也是會大打折扣的,老人不爽,受害的還不是既弱勢又讓你覺得安全的孩子么。

(人們容易把負面情緒發泄給兩種人,一種是弱勢地位的人,比如下屬,比如服務行業的人,另一種是對你來說安全的人,比如家人,而孩子是有弱勢又給你安全感的人。)


關於"隔代教養"問題,歸根結底,是「教育」問題。

若看問題只看表面,多數人會草草得出以下結論:隔代教養不可取,不能使孩子更好的發揮天性,且較之父母親力親為的教育模式來說,兩者所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能力給人的直觀感受有「差距」。

不可否認的是,隔代教養發生在了我身上。不知是否是這個原因,我的心智與一些同齡人相比成熟得稍慢,並且中學前都非常害羞。隨著自己漸漸長大,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後,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進入大學後,有一次,一位室友無意間說表姐家那條小巧可愛的泰迪放到阿姨家養了一段時間後,外貌全殘了,這猶如「本來父母帶的好好的孩子,突然交給了婆婆爺爺養一樣」。 因此引發了我對隔代教養的思考。

還記得去年暑假,和父母在飯局上,一位年輕漂亮的阿姨見過我和姐姐後,得知原來我們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笑著談到「我看和其他孩子沒什麼區別」。可見兩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孩子似乎在人們心中本應形成兩種結果,這也不難體現出人們對隔代教養頗有微詞。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是以環境和人物的主觀意識對後代造成影響,隔代教養中,老一輩的三觀和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因此問題的本質就是,兩代人的不同,對孩子的教育觀的不同,產生的教育方式不同,即如何教育。

我列出幾點,是我認為在任何一種教育模式下都顯得尤為重要的:

1. 讓孩子感受到恰如其分的溫暖
2. 尊重孩子
3. 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塑造孩子的性格、三觀、習慣
4. 注重溝通與理解
5. 責任感

對於第一點,隔代教養下,無論是老一輩對孩子的關愛和孩子感受到的來自老一輩的關愛都應該恰到好處,不論是哪一種教育模式,「溺愛」無疑無好處。而隔代教育下,溺愛的幾率更高,這無法使孩子塑造獨立的人格與見解,甚至使之喪失自理能力。切忌家長包攬一切。

第二點,尊重孩子。我一直認為「尊重」顯得尤為重要。三、四點建立於它之上。若教育中總以強勢的態度對待孩子,對孩子任何想法都多數以否認,誰都不能否認孩子會有很大幾率容易產生孤僻、自卑、抑鬱或易怒等負面情緒。有的家長可能因自身工作性質或家庭原因將「強勢」的基因帶進了對後代的教育。

第三點,是長久以來的教育下伴隨孩子從幼年開始度過童年成為青年後為壯年所塑造出來孩子的「最終形態」起關鍵的誘導因素。若孩子的父母輩沒有條件為孩子做到這一點,那麼隔代教養中的老一輩們將對這一點起到決定作用。因此,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知道他想要什麼,對什麼感興趣,並且最大程度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切忌打壓孩子的天性與善良,以自身的優良品質影響孩子,少在孩子面前展現負面情緒。

第四點,若沒有溝通和理解,哪有了解呢?連孩子都不了解,何談教育?隔代教養中,年齡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溝通的障礙,需要充分理解,將心比心,除了對孫輩的溝通,還應及時向孩子父母親溝通,三代人形成穩定的三角形關係。

說總是比做容易得多。孩子終究是父母的親骨肉,當你決定讓他降落在這世上的那一刻起,就應該考慮的十分周全,銘記這份使命。有時還會看到很多報紙上關於成篇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的報道,我慶幸自己能健康成長。責任感,是基石。若不得不選擇隔代教養,也認清自己的重擔。還有一句話,不要期望他成為最好的,而是希望能給他最好的。這是第五點。

生活有時就像把刻刀,總免不了在你胸口,划上點什麼。那日父親談及到,這些年來未盡到的責任與義務,始終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在他工作的地方,也有許多面臨同樣處境的,妻子抱著一兩歲大的孩子趁著年休假來看望丈夫。母親每次見著這樣的場景心裡頭都一陣酸楚。我安慰他們,人生總是充滿遺憾,但幸好不是充滿過錯。我始終很愛他們。

抱著洋娃娃的小孩,和那些與父母坐著碰碰車的小孩相比,總顯得有些孤獨。


寵溺若殺,打罵若囚,冷則剛愎,熱則怯柔,遠而乖僻不顧,近而所慾任由,今所見養子之人,莫不知也,而皆為之。

嘗見人謂「犬子不善言談,不能出頭,每於街市,吾指衣問之『喜否?』犬子或曰還好,或搖其頭,未能明說其喜好矣。此何故?」

僕每答如舊,皆語之曰,君必常購得一物,便問令子喜歡與否,顏色肅,語氣冷,使其莫敢言否,久則不敢再獨自做選擇矣。

僕曾見一夫妻攜子散步,見販核桃者,其母上前買了二斤,敲開一個,核仁尚有苦皮,卻回身令其子食之,問曰「媽媽為你買些可好?核桃補腦呢。」其子搖頭稱苦,不欲再食,其母顏色立變,怒目而曰「苦乎!不苦!」大步而去,不再管顧,其父亦怒目而視,其子只得從後追去。如此之下,談何養育乎?

大學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是偏見也,祖輩尤甚,揔以為己之子孫溫良恭儉讓,見不得人說。若有人相論「某家之子真頑劣」如何如何,某家之父母、祖輩必吵嚷起來「我家孩子怎麼頑劣了!你家孩子如何如何。」美其名曰「護犢子」,不容他人說道。還真是個犢子-_-#

凡此種種,皆是明察教育,善用方法,愛學習教育心得而致矣(大誤)。

尤其祖輩,愛孫心切,凡孫之行為,無論好壞善惡,皆以為樂,不去管教,甚至不容其父母去管教,視孫子如老祖宗一般供養著,使其孫子之品行,真是個孫子!嗚喵(嗚呼)~!常言道:「養兒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男兒如驢,不過倔強蠻橫,以無理為理,女子如豬,則股上書正字計數矣(再次大誤)。

故若欲令子女有教養,則必以身作則,以教養之品行教養之,然後得溫良之子女矣。

今次寫答案,文筆有過於激烈處,還請諸讀者先生評論留情,從墨揖謝。

冬日順安喵~。


家宴之上,姐姐家5歲的小侄子機靈動人。

可就是最好的天氣預報,也預測不了娃娃臉上的晴雨表,前一秒還拱手作揖笑嘻嘻的問我討紅包,後一秒就因為我姐不讓他喝可樂在那裡鬧脾氣。


反倒是做了外婆的阿姨在那裡勸我姐,「就喝一點不要緊的,反正過年。」邊說著,便要拿起瓶子往侄子杯子里倒,結果硬生生被我姐瞪回去了。


小侄子眼見煮熟的鴨子飛了,頓時心情落到了谷底,在偌大的酒店包間里,他竟兀自哭了起來。

這可能是我吃過的最尷尬的一次家宴了,最後如何收場我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我姐從阿姨手裡把孩子接過來的時候,嘟噥了一句。


大意大致是:小時候,你也不讓我喝,你說等你做了父母,你就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了,可是真的等到我做了父母,你怎麼就變了呢?


所以,等孩子真做了父母,兩代人之間就真的互相理解了么?

其實,這句「等你做了父母,你就…」,也許更多時候只是個搪塞一時的謊言,而真正的問題,則會在隔代教育和隔代親問題面前全面爆發。


隔代親,為何親?


作為阿姨女兒的姐姐,尚且已經明白了初為人母的良苦用心,可是阿姨為什麼就變了呢?


我們可以用生命的拋物線去解釋其中的變化。


每個人一生的智力和心理水平的軌跡,就像向下開口的拋物線。出生的時候在拋物線的最底端,這時候通過學習和家人的陪伴,有著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此時拋物線是向上的,並且在人達到壯年的時候達到頂峰。


然而人過壯年,智力和心理水平就會逐漸跌落甚至童稚化,從而開始走下坡路,此時就處於拋物線的右側部分。


而「421家庭」(即「四個老人、兩個大人、一個孩子」)中出現隔代親現象的時候,兩個大人,也就是孩子的父母都是在人生拋物線的頂峰(或頂峰附近的位置)成家立業,而新生的孩子則處於拋物線的上升部分。


此時,孩子和父母有著較大的差距,而其智力和心理水平,卻更接近已經處於下降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這就很好解釋了為什麼有的時候孩子更親祖輩而非父母,因為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另一方面,由於祖輩的年齡關係,他們比年輕的我們更注重當下,而非未來。

由於對於未來的潛力大多已經在壯年消耗殆盡,對於未來的期望大多只在壽命問題,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當下每天過的如何,也比我們更關注天氣怎麼樣,吃飯吃什麼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父母會經常奚落我們為圖方便、亂吃快餐的原因。


在這種更注重當下的價值觀之下,祖輩很容易更注重孫輩的當下,而很少是年輕父母所焦慮的未來。


所以他們更在乎的是孫輩目前過的是否高興,活得累不累,吃得好不好,而孫子孫女對於課業重負的抱怨,就會在祖輩眼中無限放大、成為壞事,繼而埋怨兒女讓孫輩辛苦。


就這樣,年輕父母所看重的未來,和老人所關注的當下,成為老人和年輕父母之間隔代教育衝突的焦點。


對於我們這一代父母而言,孩子現在活得累、過得苦,我們會覺得自己曾經也是這麼過來的,這是對自己下一代未來的投資,苦一點累一點無妨。


可是,年幼的孩子目前還意識不到這一點,他會更欣然接受來自祖輩的袒護,從而進一步深化祖孫同盟,祖輩需要孫輩陪伴,孫輩需要祖輩庇護,從而促進了隔代親的形成。

隔代親,誰最親?


那麼,在諸多隔代親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誰更親呢?


早在1980年代,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的研究者,約克大學的利特菲爾德(C. H. 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學的拉什頓(J. P. Rushton)對喪子家庭的調查就發現,當孩子夭折之後,老人之中最傷心難過的是外婆,其次是奶奶和外公,悲痛程度最輕的是爺爺。


普通人都知道「愛之愈深,痛之愈切」的道理,而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愛孩子最多的是外婆。同時,在後期針對祖孫關係的研究中,研究者也會更多地利用外公外婆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

而實際上,流行歌手周杰倫為外婆寫同名歌曲《外婆》,還有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頻繁提到自己的外婆等等也在向大家暗示著這一結論。


2009年美國盧瑟學院(Luther College)的比紹(D. I. Bishop)等人,調查了200多名美國大學生,發現他們跟外婆的互動最為頻繁,跟爺爺的交往最少,在彼此的親密程度上也有類似現象。


2年之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坦斯卡倫(A. O. Tanskanen)等人,對英國4000多名青少年的一項調查也發現,老人對孩子的投資,無論是在物質還是在時間方面,外婆都高居榜首,其次是奶奶,接著是外公,最後是爺爺。


對於這個結論,也許你也會有同感。但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一般情況下都是外婆最疼你?


進化心理學家給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這跟雙親身份的確定性差異有關。


對於母親來說,因為是自己懷孕,她可以百分之百地確信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對父親來說,自己女人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則未必總是百分之百。


在這個各大明星紛紛出軌,「要想生活過得去,就得頭上帶點綠」的年代,隔壁老王的問題確實是個問題。


現代西方社會中,男人撫養非親生子女的概率在3%左右,這還是在各種節育技術發明之後的結果。


而在中國社會,這個數字恐怕要翻上幾倍不止,原因是節育意識和各種檢測的繁瑣,還有相關醫院由於擔心醫鬧時間,就算血型已經看出了問題,一般都會選擇瞞報。


由於外婆處於雙重女方的地位,即孩子的母親是可以確定為親生的,而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女兒確定親生,也就是說外婆親你可不是沒有來的,因為外婆最確定你是親生的。


另外,外婆的女性角色也起到了一定的因素,比如次親的是奶奶而不是外公就能看出,而女性相比男性在家庭中更能表現出對家人的愛意,所以比起爺爺和外公,奶奶就顯得更為有親和力,也更容易吸引孫輩親近。


還有一點,在部分女方住在男方家的案例中,特別是孩子是男孩時更為突出。


因為丈夫的親人可以更好地監控媳婦的行為,進而確保孩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所以對孫子的投資會更加慷慨。而且在中國目前偏父權的家庭構成中,父權制下的家庭財產是由男性繼承的,因而爺爺奶奶會更偏愛男孩。

隔代愛,隔代害?


「隔代親」現象由來已久,在如今越來越多的421家庭中,由於獨生子女的特殊地位,隔代親的現象愈發嚴重。


然而隨著撫養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對於現在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如果媽媽是職業女性,而爸爸常年「隱形」在外,那麼很多孩子從小都會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阿姨一手帶大,這自然就給了祖孫兩輩遠超親生父母的相處時間。


不過,雖然父母工作忙碌、無暇顧家,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可是一點也不懈怠。


他們會將自己的經濟所得和社會關係投入教育中,為孩子報鋼琴班、奧數課或者編程班,甚至不惜從孩子嬰兒時期就大筆投入,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奔走上課。


如今孩子不會幾個樂器,畫畫不好,沒有幾門才藝,搞不懂小學奧數,似乎還真拿不上檯面。


這就讓祖父母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看著孫兒為學習緊鎖眉頭,他們居然就忘了,自己曾經也是這麼要求孩子學習和努力了。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讓曾經對我們非常嚴厲的父母,對於孩孫卻忘記原則、忘記競爭,經常替他們打抱不平、說他們壓力大,變著法子幫孫輩減壓呢?


所以隔代愛,還是隔代害?終究是某些長輩和某些晚輩教育理念上的衝突。


雖然說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父母自己帶孩子,但是根據統計數據統計,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上海已達到88.9%,隔代教育目前已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關於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實最後都集中在餵養,管教,早教和安全這幾個問題上。

餵養方式


臨床發現,由祖父母餵養的幼兒,更易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


還有專門針對中國隔代教育的研究說,相比於自己帶孩子的父母,由祖父母帶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肥胖。


通常情況下,老人會在兒童營養學上有很多老舊的誤解,比如「胖孩子才最健康」,「孩子胖說明我照顧得好」,或者「肥胖是成年人的病,和孩子沒關係」、「食物的脂肪越多,營養就越高」。


而且,他們也會由於不自知,而給孫兒買太多垃圾食品、高糖零食。同時,祖父母由於心疼孫兒,還會在過度餵養的同時,不讓孩子插手家務勞動,從而更為增加孫輩的肥胖幾率。


以上種種營養不良、幼年肥胖等現象,都和老人遷就孩子的飲食習慣有這莫大的關係。


然而父母更為痛恨的是,老人給孩子養成的偏食,挑食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改善。


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嬰幼兒的專業知識,對於特別年幼的孩子,老人習慣性的自己吃什麼,孩子跟著吃什麼,比如給不滿一歲的孩子吃過量的鹽(因為有些地方覺得「吃鹽長力氣」)。


甚至孫兒生病時期,有些老人也會習慣性地使用土方土法,而不是第一時間求醫,導致特殊時期孩子營養的不均衡,甚至得病夭折。


這種飲食習慣、醫療態度上的不科學,也是很多新時代年輕媽媽們無法接受的。


因此,孩子飲食起居種種方面的觀念差異,都是婆媳關係惡化的導火索之一。

管教方式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傾向於兩種極端,過嚴或者過松。


前者喜歡什麼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依據傳統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計劃好的線路去成長,一切行動聽指揮,從娃娃抓起,並灌輸給孩子「聽話才是好孩子」、「孝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孩子犯錯或者反對家長指揮的時候,他們傾向於棍棒教育,而非「同情、理解和科學說教」。


後者則是無原則地溺愛孩子,放任孩子的行為,孩子有錯不指出、家長一管就翻臉。


而年輕父母大多受到現代教育的影響,會更尊重孩子,適當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在做人原則、道德標準和尊重他人等方面,會對孩子設立底線和相應的懲罰機制,不會讓孩子無法無天、失去教養。


對於管教的度,孩子的親生父母確實比老人把握得更准。


早教問題


在早教問題上,更多的是在「是否需要早教」,和「需要多少早教」的問題上有爭議,這點我們在上文中「祖輩更關心當下」部分已經提到過了,就不再贅述。


如果你讀了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你就會明白,一旦父母和祖父母達成共識,基本就可以轉入父母報班,爺爺奶奶負責接送的模式。

安全問題


在安全問題上,年輕人就會比老人大膽得多。他們會主張孩子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多嘗試新鮮事物,所以在孩子的隨意探索過程中,只要沒有什麼危險,年輕父母們不太會立即阻止。


而老人則會小心得多,甚至可能會過度謹慎。他們會在意識中放大人販子的出現幾率,也會過於擔心孩子的探索會造成傷害,或者弄髒衣服。


因此,當看到淘氣的幼童爬上爬下、瘋跑瘋玩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跟在後面阻止孫兒。


久而久之,就限制了孫輩們的正常探索,這也是年輕父母容易耿耿於懷的地方。


除了對安全方面的分歧,老人對孫輩的照料,還有一點會讓年輕父母較為擔心。


一方面,由於孩子活潑好動,容易在上學途中、外出遊玩時做出危險舉動。


另一方面,祖輩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眼神不好容易看丟孩子,或者腿腳不靈便無法追上孩子,這兩方面就會導致孩子發生危險時,老人很難及時阻止或者進行施救。


而危險一旦發生,孩子受到傷害,就會使老人很容易陷入自責,有些甚至會因此得上嚴重的心理疾病。


隔代教,怎麼辦?


隔代教育已經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但是這一場第三代的教育,顯而易見需要兩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在隔代教育上達成共識,則是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第一步。


隔代教育舍什麼,留什麼?


舍溺愛,留真愛


父母應該讓老人明白,遷就孩子、討好孩子的行為,並不是真的愛孩子。而更為科學的育兒經驗,需要父母自行消化之後傳授給老人,和老人一同探討育兒方式,這也是孩子對父母知識反哺的一部分。


如果面對雙方分歧時,孩子父母能帶著耐心,向老人講清楚其中利弊,而不是指責在前,相信老人一定會欣然接受的。


舍舊觀,留經驗


老人很容易迷信,也容易相信土法。對於他們數十年的觀念,完全捨棄可能不太現實,這些植根於他們價值觀中的事情,很多都是捨棄不掉的。


我們做為他們的兒女、孩子的父母,對於老人的舊觀念、封建意識,可以不要求完全改造,而是盡量做到不去讓錯誤觀念影響孩子,或者在某些不傷害孩子的事情上,用傳統文化的觀念去解釋給孩子聽。


比如小時候祭祖,如果小孩子在祭祖用的桌子邊上玩耍,老人就會祖先的魂去唬住孩子。我們可以不去用鬼神說嚇唬孩子,而是以「這是破壞儀式,破壞傳統,對祖先根文化不尊重」為由,來教育孩子。


其實,老一輩的生活經驗、利益習慣,以及看待世界的態度方式,甚至很多老人在孩子閑暇之餘,傳授給孩子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樂器以及字畫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這對孩子對於民族認同,自我探索都有很好的幫助。


舍浮躁,留平和


隔代教出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隔閡,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祖輩們已經脫離那種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小孩子,跟孫兒建立比較融洽的關係。


而當孩子脫離爺爺奶奶後,年輕的父母們往往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生存壓力比較大,很容易將工作當中那種緊張的情緒帶回家,或者將競爭的慘烈過度灌輸給孩子。


這不僅會造成不太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會讓小時候輕鬆慣了的孩子很不適應,在帶去過多的心理壓力的同時,又導致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


過於輕鬆和過於緊張,對孩子成長都沒有好處,這需要父母把控家庭氛圍、調整對孩子的預期。


在隔代教育造成的矛盾中,需要孩子父母和家中老人相互理解、相互幫助。


一方面,年輕父母除了應該給老人提供科學有理的新知以外,見縫插針的陪伴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在前面不少文章中,都已經強調了孩子早期父母陪伴的重要性,這點上是爺爺奶奶無法取代的。


另一方面,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一定要教孩子學會愛父母,強調教育孩子學會包容父母、理解父母,更不應說父母任何一方的壞話。如此一來,在脫離隔代教育之後,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父母。

強調父母重要性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強調父母愛爺爺奶奶,讓孩子推己及人,或者強調孩子某些東西出自父母之手等等,這些方法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幫助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


結語


當下社會,一個孩子的教育成就,早已不再是一代人努力的結果,有時候是幾代人財富、地位、資源積累的結果。


無論有什麼隔閡,相信大家最終都是為了孩子好。如果大家都能基於這一點去協商,那麼無論是隔代教育的質量,還是家庭關係的構建,都能使彼此之間的衝突減少、矛盾淡化。


希望以後,「等你做了父母,才能真正通過孩子感受到彼此的心」這一句話,將不再是個謊言。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校控,一個致力於探索新知的教育研究社區


「隔代教養」可能帶來的最大缺點就是孩子學會了「鑽空子」。因為參與教養的人越多,孩子就越能發現教養中存在的「灰色地帶」,也就越能學會用不同方式對待不同的教養者從而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夏天吃冰淇淋的問題。媽媽覺得天太熱了孩子可以適當吃一些,外婆則認為中醫說了不能吃冰最多可以吃西瓜,爺爺奶奶則買了超市裡降價促銷的冰棍孩子隨意拿了吃。於是,孩子想吃冰棍找爺爺奶奶,想吃西瓜找外婆,想吃好點的冰淇淋找媽媽,如果不幸因此拉肚子,大人們也只會互相指責,並不會因此責怪孩子。

所以,要避免「隔代教養」的缺點,首先要避免多頭管理,父母要保持良好溝通和原則統一,祖父母只是幫忙和輔助。

然後,「隔代教養」的缺點有時也是優點。因為祖父母的參與,孩子所處的環境中「變數」較多,也就相對不那麼單一刻板,孩子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思維方式,也可以因此獲得更多的靈活性。

如果說「隔代教養」造成了明顯的缺點,那很可能是父母自動放棄了自己的教養責任,讓祖父母成為孩子的主要養育者。


寧可自己苦一點兒,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否則後患無窮。


唉,我不想說這麼殘酷的話,但隔代教養背後有很大的經濟背景:
正如題主說的「因為自身工作忙,生活壓力大,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對很多年輕家庭而言是相對比較經濟的選擇。」所以我們不得不擔心,貧富分化在未來將從人種層面改變我們,窮人的孩子遠在在面臨想讀書卻不得的困境之前,就必須面對想媽媽而不得的困境。


下面談談「隔代教養」的實際缺點:
1、多人教養造成因果關係與權責利混淆。·
舉一個最基本的例子,孩子要不要多/少穿衣服?
孩子衣物的適量與否可能造成很多的後果,過多過少都可能導致短期生病,並在遠期的影響孩子的耐寒能力。但如何分辨?
Day 1,奶奶說要加衣服。
Day 2,媽媽說要減衣服。
Day 3,出門了,沒有加衣服。
Day 4,在空調房玩,沒有及時減衣服,汗濕。
......
Day 8,孩子感冒了。
Day 100,孩子入園,發現是全園穿的最多的。
請問如上行為及結果之間有何關聯關係?請問誰的教育策略是對的?
沒有答案,只會有相互指責。
教養孩子是一個沒有標準的精密工程,必須隨時保持觀察並調整策略,但祖輩摻和進來之後,僅憑人數就可以把觀察搞得混亂。

2、觀念與知識結構
當今的中國面臨著「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父母、祖父母和子女的知識結構存在巨大差異,最合格的祖輩也不可能具有相關的理念。
舉一個例子,孩子應該什麼時候學游泳?
排除漁民或者其他靠水吃飯的人群外,我相信一般觀念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小學左右」,但目前國際上有觀點認為因為是自出生開始。但這種學游泳絕不是傳統的把孩子丟水裡就完事了,而是具有一系列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犬子出生後一直堅持游泳,大約18個月左右開始接受專業親子游泳訓練,下圖是他21個月的狀態:

當然,我不認為這種教養模式一定是正確或主流的,但無疑,孩子的祖輩的只是結構決定了他們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新興的觀念,即便接觸了也無從判斷是否應該接受。

當然,我不認為這種教養模式一定是正確或主流的,但無疑,孩子的祖輩的只是結構決定了他們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新興的觀念,即便接觸了也無從判斷是否應該接受。
這還僅僅是「用」上的差別,至於「體」上的差別就更大了,比如「權利意識」、「邏輯思辨」等方面,中國的祖輩與當今年輕父母之間的鴻溝要遠遠大於西方的類似情況,這無疑更容易引發矛盾。

3、心態
祖輩對孫子女的疼愛與父母的疼愛是完全不同的,泰山與家嚴在內子與我的教養過程中是非常嚴厲的,均屬於嚴父的角色,但他們對犬子要寬容的多,甚至近乎溺愛。祖輩對孫子女的教養必定採取保守的策略,但這無疑將影響孩子的發展。仍然以前述的游泳為例,讓祖輩看著孩子在冬天或颱風天出門游泳,在泳池中瑟瑟發抖,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很奇怪的是:隔代教養難道就一定不好嗎?如果養育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充分的發揮和充當好【父親般】或【母親般】的角色,我相信孩子的人格會正常發育吧

再說了,隔代教養教得好的大有人在,例如70、80後的雙職工家庭里,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很多都不錯啊,那時候也沒覺得差了多少。而父母親自養的問題少年也不在少數(《變形記》里的各種彪悍少爺)。所以是不是隔代養育我個人覺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養育者是否充分的發揮做父母的角色,並且讓孩子體驗到【父親般、母親般的愛與照顧】,而不是僅僅有堆叫父母的肉在那裡就是好

這話說得是匪夷所思,但話絕對了才能把事情說清楚。所以這個問題如果改成針對「如何應對隔代教養產生的溺愛、忽視、以及教育觀念矛盾而帶來的困擾」,會清晰許多。

如果隔代教養真的是問題的話,那中國農村數以千萬級的留守兒童的教養問題就大了去了,爹媽都早逝的那就算慘到家了。

所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教養和其人格就一定成問題的。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重要的是孩子的身邊的養育者「們」如何教養孩子

我們就看留守兒童的教養在國內是如何淪為問題的。
1. 首先父母不在身邊,外出打工,家裡只有老人代為照顧;
2. 問題開始:社會對教養的絕對化認知,很多人都認為

  • 什麼沒有父母照顧的孩子有缺失、有心理陰影的;
  • 世上只有媽媽好,養不教父之過;
  • 稍微推敲或反證一下,就知道上面的話沒有邏輯。比如:【母親般的愛】是不錯,但不是每個母親都好,這個大家可以去搜搜虐童的母親,網上很多;

3. 然後社會化的養育者們開始將這種觀念影響到孩子身邊的人(父母、老人、親戚朋友),哪怕孩子被老人教養的很好;
4. 身邊的人開始將這種觀念以各個人化的方式傳遞到孩子那裡,沒節操的直接報以譏笑說「沒娘養的」,好一些的報以同情;
5. 孩子還沒有足夠強的三觀,TA最直接體驗和接收到的是這種情緒。大家都認為他TA應該有心理陰影、有缺失,就在這種情緒和輿論的包圍下,木有陰影都會被弄出陰影。

這次圓桌我一直強調【養育者】這個概念,而非單純的父母,是因為在孩子身邊充當養育者的那個或那些人很重要,TA或TA們與孩子的良好親子互動會形成孩子的良好人格基礎這個養育者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多個人充當,只要是該做父親時做父親、該做母親時做母親就很不錯了。所以以此類推,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一定會有問題,關鍵看怎麼養。

回到留守兒童,問題重點不是讓親爹媽回到孩子身邊(能回當然最好),而是即便親爹媽不在身邊,也能讓孩子體驗到這種父親般、母親般的關愛,人格性格可以正常發育

如果家裡的老人可以充當好父母的角色,給予父母般的關愛和教養,同時也告知孩子遠方的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依然非常愛你;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要離開你,只是迫於生活、迫於壓力外出打工,為的是讓整個家庭過的更好。讓孩子的內心覺得無論親生父母在何處,我依然能夠獲得父母般的關愛,依然可以自信,會遺憾但不會有缺失、有陰影


隔代養育幾乎是我身邊的每一位媽媽都會碰到的煩惱,現代社會要求媽媽們每件事都做到:工作做得好,孩子帶得好,還要有好身材,似乎任何方面都做到才是符合標準的好媽媽。

實際上,媽媽們沒有辦法完全平衡孩子和工作,於是把孩子交給老人似乎是相對比較好的選擇,對有些媽媽來說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把孩子交給老人只是問題的開始。在孩子吃喝拉撒的每一件事上,我們跟老一輩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觀念。

我身邊的朋友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孩子由奶奶、姥姥做主,父母是隱形人,有時間的時候領回來玩一下;

第二類,媽媽辭職回家全職帶娃;


第三類,父母儘力在工作和孩子之間找平衡,在膠著糾結中等待黎明來臨的那一天,這類父母最痛苦,隔代養育的問題一定會出現。

隔代養育的核心是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孩子的事情上做主,那麼做主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是競爭,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看門人情結,就是說所有照顧孩子的人,無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是爸爸媽媽,甚至家裡的小阿姨,都會不自覺地產生競爭和排他的情緒。養育中的每一方都試圖給孩子他自己認為的最好照料,同時堅定不移地相信他做的是最好的。

我自己就有這種傾向,認為自己肯定比爺爺奶奶做的好。

這是一種人類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認知圖式。「看門人情結」有好的一面,可以讓孩子從每一位照顧者身上得到最優的照顧。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這種情結很容易演變成互相爭奪的場景,每個人更關心的是誰對孩子最有話語權、誰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孩子本身是不是能夠健康發展,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次要問題。關於隔代養育,每個媽媽也許並沒有那麼無辜。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特別說明,就是邊界,臨床心理學上叫界限。心理學認為,一個健康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是有共同特徵的,特徵之一便是家庭有界限。簡單來說就是爸爸在爸爸的位置,媽媽在媽媽的位置,孩子安心做孩子,3個人是一個整體,這就是一個小家庭的邊界。

有意思的是,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們跟父母之間的分離和界限普遍做得不好。很多時候,即使我們認識到這個問題,想跟父母劃清界限,幫助自己和家庭樹立起合理邊界,也不容易,甚至令人痛苦。

但從長期來說,界限對小家庭的發展、孩子的成長,以及整個家族關係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一位心理學專業的大師曾經說過,家庭關係的健康不分中西、不分文化,健康的家庭一定有界限。

關於控制權的問題,我個人一貫的立場是,誰的孩子誰做主。這裡面有一個前提,母親理論上是孩子的首要養育人,雖然受現實所迫,但努力去做總能夠做到,如果上班忙,下班後可以陪孩子玩兒,哪怕要出差,也可以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提高陪伴質量。

在養育上,我們承擔了自己的義務,就會擁有相應的話語權。如果把這個義務全權交給長輩,同時又要求隨時隨地擁有最優話語權,對孩子的成長和家庭關係都不利。


我喜歡問媽媽們幾個問題:在你的家庭裡面,什麼關係最重要?是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哪一個?當孩子跟你的先生出現矛盾的時候,你會覺得安撫誰更重要?

很多媽媽在育兒當中自覺不自覺的思路是:任何事情孩子第一,把孩子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微信曾經流行過一組中外家庭的比較圖,其中一張是描述孩子的地位,中國家庭的孩子處在圓心,是一切的中心,而西方家庭的孩子跟父母平行,每個人看起來都很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真的好嗎?

我參加孩子的第一次家長會時,看到學校的大會堂布置了一條大橫幅,上面寫著「孩子是你畢生的事業」,我心裡很害怕,如果一個媽媽把孩子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是否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呢?

臨床心理學有一個說法,一個人是否健康和幸福,是由他與周圍萬事萬物的關係來決定的,比如與父母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等。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就要教給孩子如何處理自己與萬事萬物的關係。

關係教育是養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包括家庭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只有關係本身和諧了,孩子才會得到最全面的成長,而不是單方面犧牲去成就另一方面。在家庭里,如何處理與長輩的關係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示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要關係足夠好,哪怕是單親媽媽也可以帶好孩子,但如果是一個大家庭關係緊張,對於孩子的傷害反而更大。


所有的養育方法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因人而異,不一樣的家庭有不一樣的方法。

有的媽媽問我:怎麼樣才能讓老人不要管孩子管得那麼細?但也有的媽媽問我:怎麼樣才能讓什麼都不管的老人稍稍管管孩子?

可見,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家庭,就如同沒有兩個相同的孩子一樣。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是要看你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然後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很難有一概而論的結論。

可以通過一個例子告訴大家一些如何去嘗試有效的方法。在0到3歲的階段,吃飯問題一般來說是隔代養育的核心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

進食焦慮幾乎是人類的本能,這關係著能否生存。說遠一點,原始社會的人吃不飽就可能活不下來,所有人都會有最原始的焦慮。說近一點,我們的祖輩是從物質匱乏的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幾乎都經歷過挨餓,因而會把自己的童年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

每個人的經歷會對看待世界的方式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會泛化到家庭里。在養育初期,母乳一定是被最多人關心的問題,有沒有奶?夠不夠吃?之後,會出現什麼時候添加輔食、要不要喂飯、孩子能不能自己吃等問題。

這個時候我的建議就是一點:評估各種選擇,不要去競爭誰更正確。

不同的家庭面對隔代養育的不同問題,處理的策略可以完全不一樣。簡單來說有個原則:誰的父母由誰來負責主要溝通。比如在我家裡,爺爺奶奶跟我們的觀念有差距,我看到有問題,就會跟我先生溝通,然後由先生去負責與爺爺奶奶進行深度溝通。先生看到我父母養育孩子的問題,也是同樣做法。

還有一點,對長輩始終尊重,但尊重不代表著全盤認同。我們在工作中會碰到意見不一致的同事,這個時候我們會怎麼處理?我們已經習慣了很多人跟我不一樣,求同存異是很好的法則。

老人的經歷與我們不同,互相尊重,求同存異,豈不是更好?

溝通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其中一個讓溝通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從對方的需求出發。在吃飯問題上跟老人有不同觀點的時候,想一想老人背後的情緒可能是什麼?是不是他們擔心一些不好的情況會發生,例如怕孩子餓所以多喂。

明確了老人的擔心,就可以嘗試去告訴老人用哪些方法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否吃飽,如觀察孩子的排尿量、大便的次數等。


世界如此不同,如何處理不同,是我們最應該教給孩子的。

如果家裡有長輩跟你一起養育孩子,與沒有長輩在一起養育孩子的家庭相比,孩子多了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兒童養育的核心是關係,其實就是家庭的健康關係。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不同的孩子,例如,孤兒院的孩子和「狼孩」這種特殊的孩子,一開始他們身體機能的發育和所有孩子一樣,但是到了一歲左右,許多孤兒院孩子的發育會變遲緩,他們雖然得到了照顧,但缺失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完整的家庭關係中去互動,跟爸爸的互動,跟媽媽的互動,跟爺爺的互動,跟奶奶的互動,以及缺失了觀察成人之間如何互動的機會。

結果就是孩子表現出社會交往能力、自我覺察能力、元認知水平發展落後的情況。

這三項指標現在是用來給兒童做評價的最重要指標,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成人以後的狀況,包括自我滿足程度、幸福感等。

所以,如果養育當中有長輩,剛好豐富了兒童時代的社會認知,他可以很早開始學習社會關係。當孩子發現媽媽和奶奶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想法,就會學到原來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看法。媽媽和奶奶如何去處理,又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來跟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可以平和地表達,說出不同的意見,然後去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給孩子示範的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在教給孩子:寶寶你看,世界如此不同,可是正因為不同,世界才如此精彩。


我們終身都在學習,學習如何處理不同,學習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學習怎麼樣更好地被他人理解,學習怎麼樣更好地理解別人。

你有的困擾每個人都有,隔代養育是問題,以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會碰到其他問題,所以不要急,慢慢來,笑一笑,沒那麼嚴重。

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成長,但是他一定會找到自己成長的方法和路徑,人的成長本質上是一個自然過程。

現在因為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大家會把孩子看成一個家庭的核心,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力過猛,用力過猛和完全不管成功的概率都是50%。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看到隔代養育的問題,並且想解決問題,這就證明了一進步和發展。所以,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記得首先提醒自己:深呼吸,放輕鬆,問題沒那麼嚴重,你一定會找到解決辦法。


剛從爺爺奶奶家吃完久違的餃子回到學校,正好藉機會講講我自己的故事。事情很多很亂,我也沒有十足把握能講到什麼程度,儘力而為。

我,男,現西安市大學生,沒土生但是著實土長在西安,即將年滿20歲。

我沒土生,因為我爸是青海人,父母也是在青海相識、結婚的。當時我祖籍西安的外祖父母在青海工作,並堅持把他們的小女兒即我媽帶在身邊,可以說沒有當時的堅持,也就沒有現在的我。可是後來調動工作等一系列事情不算順利,我媽隨我的外祖父母回到了西安,開始在周邊的一個小城市工作,我爸則留在了青海,繼續他之前的工作。父母各自背後的兩個家庭,也如他倆一樣分布,再加上兩個人穩定的工作和在當時確實可觀的收入,所以當我在青海出生七個月後被我媽交到她父母手裡時,持續至今一家三口三地分居的生活,也意料之中不可避免得開始了。

先是扶著牆走路,然後是在某一天神奇地第一次開口說話就背誦了奶奶教我的段落「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這些都只有爺爺奶奶的參與,因為早早結束哺乳期後我媽只在周末回家看看我,而我爸則是非得間隔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見到一次,一次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並且這其中的大多數時候他還要工作。

幼兒園的老師只認識我的爺爺奶奶,當時我還算比較乖比較懂事,所以老師對爺爺奶奶的印象也非常好。這也就不難解釋幼兒園老師只需爺爺奶奶打個招呼就可以給我放一兩個月的假,因為爺爺奶奶要帶我去旅遊。爺爺很愛玩,外出遊玩對他來說自然很有吸引力。不過他本可以一句「我要出去玩,孩子你們自己先帶帶」甩給我的父母,就瀟洒地和奶奶來場雙人行,但他沒有。沒有的原因有很多,他心疼子女,不想再給他們在工作之餘添負擔,他老實本分責任心強,不過最重要的可能還是他太愛我了,不捨得丟下我,也想帶我去看看別處的風景(不過說句老實話,當時畢竟年齡太小,關於那些旅遊的記憶已經相當模糊了)。

就這樣,我得以小小年紀就跟著爺爺奶奶遊歷祖國大江南北。至今還能留下印象的有山東,江浙,四川和雲南。期間也發生了不少趣事,比如我在海邊被蚊子叮在眼睛上起了個大包,嚇得爺爺奶奶趕緊帶我去就診,還被騙開了很多用不著的葯。再比如爺爺本來腿腳就不太靈便,因此一次三人登到某座山的高處後決定返回時,爺爺不顧我和奶奶的勸阻坐了個「滑竿」下山。當我和奶奶下到山腳卻沒在指定地點見到爺爺時,本來就相對保守認為「滑竿」不安全並極力勸阻過爺爺的奶奶終於爆發了,她開始痛斥爺爺的冒險行徑,然後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你爺爺不見了,回不來了」。我信以為真,開始哭嚎著「爺爺不見了,爺爺不見了」,直到爺爺穩穩噹噹地坐著「滑竿」出現在我們面前。

類似的事情還有過一次,在家裡,一天早上我醒來後發現爺爺奶奶都不見了(其實就只是不在家啦),爺爺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鍛煉所以我已經習慣早上他不在家,但那天奶奶也不在,著實讓年幼的我嚇了一大跳。於是我蹲在門口,隔著老式防盜門的防盜紗網,朝門外的小朋友們哭喊:「我的奶奶不見了,我的奶奶不見了」,但我也不敢出門,就那樣哭喊著直到奶奶提著一小袋米從超市回來。


這裡是一個分水嶺。之前的內容幾乎都是我長大後從津津樂道它們的奶奶口中得知的,畢竟太小,不怎麼記得起來原狀,只清晰記得奶奶的描述。之後的內容則幾乎是我自己的記憶,畢竟爺爺奶奶慢慢年紀大了,記憶不怎麼好了,而我也長大了,能記住事情了。但我相信其中關於我的部分,他們還是會清晰地記得。

剛剛說爺爺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鍛煉,「每天」這個詞用得不太準確,應該是一年中除過下大雨和各種長假的第一天以外的每一天。因為他去公園除了做他自創的廣播操以外就是打羽毛球,而那些被除去的日子裡,他的球友都不會去公園打球。爺爺腿腳不怎麼靈便,因此他打羽毛球也幾乎是站在原地打和平球(和平球是我們這邊的說法,就是指盡量把球打到對方方便接球的位置,以持續拍數越多為越好的一種打法),充其量移動一到兩步。

這樣的打法絲毫沒影響爺爺的技術進步,他甚至像科比那樣,在一次右手腕受傷後,開發出了左手打球的新技術,之後便時常手持兩拍左右開弓。但移動不便直接限制了他打競技性比賽機會。事實上公園羽毛球賽的「准入門檻」一點都不高,球友里一些年歲和爺爺相仿的人,即使技術遠遜於他,也因為行動尚且自如而得以參加比賽。可惜這樣的遺憾爺爺實在無法彌補,於是他選擇另闢蹊徑,從娃娃抓起。

於是在小學時期,爺爺的球友們經常能在周末看到被他「提溜」在自行車后座(後來成了電動車)還昏昏欲睡著的我(老人家起床也確實是。。。比較早)。每每這時候,球友們都會異口同聲:「老L,你又把你孫子帶來了。」每每這時候,爺爺都會滿臉幸福洋溢:「是啊,我孫子,我孫子。」事實上,爺爺只有三個女兒,沒有孫子女,兩個外孫女,一個外孫也就是我。而我,也應該管「爺爺奶奶」叫「姥姥姥爺」。但從來沒有過,從沒有人覺得不妥,也從沒有人試圖指出錯誤或者糾正什麼,因為這是我和爺爺奶奶之間的默契,永遠的默契。

初高中以後羽毛球打得少了,更喜歡踢足球打籃球之類的團隊運動。不過幸好底子沒丟,現在拿起羽毛球拍還能像模像樣地比劃兩下。說起羽毛球拍,小學時爺爺就給我和他自己裝備了很好的器材,是用什麼鈦合金製成的羽毛球拍,很輕,用起來非常得手,不過價格也相應比較昂貴。但當時奶奶並不怎麼贊成爺爺在羽毛球上花費太多,於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爺爺總是每次買菜的時候故意把菜價報高五毛一塊的來「賺取差價」,我直到他後來帶我用攢好的錢去買球拍的時候才明白為什麼每次奶奶抱怨他買菜買貴了他總是一臉神秘的笑,而奶奶則直到很久以後洗衣服的時候從爺爺衣服口袋裡翻出他買球拍的發票,才通過「嚴刑拷打」明白了真相。

有兩件我現在想想覺得很有意思的小事。

爺爺有個遊戲機,是某國產品牌(不確定現在還有沒有了)的VCD,搭載著SEGA公司的16位遊戲模擬器。他在玩遍了上面的所有遊戲後為我列了一份全遊戲目錄(九張遊戲光碟,每張平均五十款遊戲,有少量重複),儘管他自己只玩《超級炸彈人》這一個遊戲。直到現在,他還會堅持每天通關一次。爺爺熟知每一關的訣竅與陷阱,但如何確保安全通關和如何跳關都是我教他的。去年他的遊戲機終於「光榮」了,我搜遍某寶,幫他買了一個原廠一模一樣的。

還有一次,爺爺生病卧床,奶奶因為什麼事情和他爭執了兩句。我就跳了出來沖奶奶喊:「爺爺都病成這樣了你還凶他!」爺爺聽罷激動地說:「好孫子,等爺爺病好了帶你去買玩具。」結果下次我從爺爺自行車后座下來的時候,手上多了兩把玩具槍。

爺爺奶奶都很會做飯。爺爺的醬牛肉,冰糖雞,羊肉泡饃都堪稱一絕。奶奶老家山西,花樣繁多的麵食永遠都吃不膩。兩人包餃子、包子,攤煎餅,做涼皮,樣樣拿手,我也毫不客氣把自己吃得白白胖胖的。老兩口吃飯時間點也都很規律,就算我高中起得很早,回家很晚,也從來沒有過,哪怕一次,奶奶沒起來做早飯,或者晚上回去沒飯吃。

當然也會有小矛盾,這個確實大部分是由於年齡差距造成的。比如爺爺教我騎自行車,非要讓我先從枯燥的推車開始練,小夥伴們笑話我,我也一氣之下把車摔地下回家了,但現在我自行車騎得又快又穩。比如奶奶因為我天冷不增添衣服一生中唯一一次打了我一巴掌,那天學校里組織看話劇,她沒讓我出家門,但她隨後就給老師打了電話替我請假,第二天還親自帶著我去和老師解釋,而那以後我也慢慢掌握了穿多厚的自主權。再比如因為和爺爺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巨大差距,我們兩個經常為一些時政新聞吵得不可開交,不過我想我最初的思辨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都是那麼練出來的。

爺爺老年病無數,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白內障他都有。但除了按時吃藥,積極遵照醫囑控制飲食標準,改變生活習慣,他並不過多在意自己的病,心裡沒什麼負擔。他甚至還經常給別人介紹自己的治病經驗。他身上的樂觀,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是我學也學不來的。

爺爺也出過兩次(這是我印象中的數字)大狀況。一次我還小,起床後到爺爺卧室發現他渾身抽搐,嚇得半死的我趕緊喊我爸(幸好當時我爸恰好在西安),後來診斷是膽結石,及時手術,有驚無險。

還有一次是在2012年的9月15日,當時在西安市的朋友應該明白為什麼我對這個日子可以記得這麼清楚,那天西安發生了反日遊行。爺爺一早就打電話到家來,早到當時上高三的我也還在吃早飯而已。奶奶接了電話,掛斷,告訴我爺爺在去公園的路上出了車禍,讓我先吃飯,她去看看。當時完全懵了,不知道腦子裡在想什麼,完全沒反應奶奶說了什麼,直到趕到現場,看見爺爺痛苦地坐在地下,告訴我他應該是腿骨折了。救護車來,送爺爺去了醫院,家裡大人一致讓我先去學校。於是我去了學校,放了書包,和班主任說了一聲,又跑去了醫院。爺爺粉碎性骨折,手術,然後在醫院躺了半個月左右,那期間我只去了一次,畢竟當時高三,家裡大人也都一直在爺爺身邊。頭天從醫院出來回到學校,正目睹了一輛日系車被砸,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感覺我的人生在那一刻也像那輛車一樣被砸得粉碎。

到現在爺爺還有點瘸,但絲毫沒影響到他的羽毛球,他的遊戲機,他的好吃的,他的樂觀


故事就到此為止吧,否則有可能永遠也講不完了。再說點更切題的話。

儘管我爸曾經送我去奧數班上課,因為被那裡的老師誇讚對我「教育有方」而臉紅,甚至我後來還給他補了一句內心獨白「慚愧啊,這孩子我可沒教育過」。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父子倆的親密無間。我永遠忘不了,因為我考入現在的學校,父親請同事們吃飯喝酒喝醉歸來,借著酒勁跟我說的那句「兒子,你比爸爸強,爸爸愛你!」我最近也開始慢慢理解人在中年的父親,身上扛著的沉甸甸的家庭。至於母親,儘管老和我起矛盾,也會在短暫的見面時間裡,為我做儘可能多的事,比如那次我作死游泳後洗涼水澡洗到高燒40度,她一晚沒睡覺給我換濕毛巾,給我腳心擦酒精。我也早都明白三地分居20年堅持到了今天的她,扛了多少委屈,多麼堅強,多麼愛這個家。

因此雖然我現在手機通訊錄「家」這個電話還是西安爺爺奶奶家的固話,但我也愛著我自己的那個小家,愛我的爸爸媽媽,這和愛爺爺奶奶並不矛盾,並不衝突。因為當你擁有足夠多的愛,你就會發現愛根本沒有足夠多,它還可以更多更多。

我在青海的爺爺奶奶里,爺爺去世很多年了,但我忘不了小時候他對我的偏愛,為我做的那麼多「例外」的事情。奶奶一家之主的風範很足,也確實把那麼大一家人很牢固的團結到了一起,而且她也很愛我,總會告訴我身體第一,學習第二,告訴我要先學會做人,而她說的最多的,則是告訴我父親要時刻銘記在心,西安的爺爺奶奶拉扯大了家裡的一代人。至於伯伯姑姑、堂哥堂姐,他們對我這個晚輩太好太好了,每次回青海,都叫我「遠路上的人」,讓我享受所有的「特殊待遇」。西安這邊,我的姨媽也對我很好很好,什麼事都想著我,為我過了所有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日。相應的,我也愛他們所有人,享受作為兩邊家庭里的一員。

因此我也不太清楚,隔代教養有什麼缺點,誰都不怎麼樂意承認自己的缺點,你說是吧?我只想對所有初為人父母的人說,給你自己的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信任,多一點支持和理解,他們還給你的十有八九會是一個奇蹟。

至於我,只希望時間慢點走,讓我多陪爺爺奶奶幾年,讓我告訴自己耐心地聽他們的嘮叨,那不是嘮叨,是愛,讓我告訴自己,再忙再累,有個地方都是要常回去看看的。

至於所有愛我的家人,謝謝你們的愛,我會做一切努力不辜負你們的信任和期望。

因為我,同樣愛著你們所有人,我愛你們!


感謝題主提的問題,萬分感謝!


我也面臨這個問題,和婆婆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有一點我我做到了:心 懷 感 激!
剩下的就沒有大問題了。如何在和婆婆的「阻撓」下實踐自己是想法,是有技巧的,對分歧我的方法是:擱置爭議,聽而不見。然後我把我的觀念反覆念叨,給婆婆洗腦。而婆婆大多數時候是依著我的。
最後我要說,要適當妥協。無傷大雅的問題上,可以做些讓步。養孩子是系統、複雜、長期的事情,幾點小「毛病」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相信我,孩子自己有強大的容錯機制。讓婆婆「自由發揮」一下,討好一下婆婆,會有意外的收穫喲!


1.要在孩子面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有問題私下溝通。

2.家長中負責溝通的一方要注意技巧(爺爺奶奶帶的爸爸要負責溝通,姥姥姥爺帶的媽媽要負責溝通),儘可能避免諸如「正確、錯誤、過時」這樣的說法,兩代人之間產生問題根源是出於「怎麼對孩子更好」的考量,時刻記得以孩子為重點的溝通才比較容易讓所有人接受。

3.可以說是要感恩,或者說是要知足,更或者直白點說是要知道好歹。父母才是應該養育孩子的人,不論是因為時間、精力還是經濟方面的原因需要老人幫忙,首先要體諒他們付出的辛苦。


隔代教養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問題。比如父母都已離世,祖代又非常健康,這樣的隔代教養沒有問題。
隔代教養中的關係互動有非常大的問題。
1. 老人通常管養不管教。有父母在,自然認為教育孩子的責任不在自己這邊,自己只是幫忙,管生活起居和陪護。但是父母連養都顧不上,又怎麼顧得上教。所以隔代教養通常都會比較缺教的部分,會帶來嬌寵跋扈甚至熊孩子。
2. 老人的健康問題。隔代教養中孩子和祖輩建立了穩定的依附關係,他們心目中最親密的人也許不是父母,而是照顧他們的祖輩。一旦這樣的祖輩出現健康問題或者去世,孩子會在親密關係方面遭受很大的破壞。覺得孤苦無依,自我封閉,陷入抑鬱,厭學等等。這種狀態甚至延續到成年,對於婚戀建立親密關係,仍會有極大的妨害。
3. 以上兩條如果父母可以避免,也能投入關注,並且父母同時也和孩子建立足夠親密的關係,那也沒什麼問題。


其實這裡有一個誤區:隔代教養不如(父母)親自教養。實際上並不一定。教養的關鍵在於教養者的知識結構、世界觀、情感、責任感、時間等等。說實話,很多年輕的家長在這些方面並不如他們的長輩。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