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設計出讓自己感動的建築?
是一個普通大學讀建築的大三學生,每次做設計都會很認真的研究,可是總感覺做出來的設計只是功能齊備啊,缺少一種感動自己的感覺,只是設計出一個空盒子的感覺。
感覺其他同學設計的東西很有內涵,所以,很想知道怎麼設計出一個首先讓自己的建築。
不奢求設計一個大家都滿意的作品,但是起碼讓自己能滿意的。。。
望各位大神能說說自己的體會~~解救解救我們這種新人~~
關於這個話題我有很多想說的。從本科低年級到本科高年級,到讀碩接觸實際項目,再到讀博研究建築理論,再到如今兼職帶本科生設計課——對於「感動」這個詞,我的理解是不斷在變化的。
隨著年級的增高,也隨著建築這個學科本身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對我們說:不要動不動就想著感動別人、感動自己,建築是一門踏踏實實的實踐學科,沒有結構和功能,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似乎建築師講一講情懷,就被看作是「奇奇怪怪」之流了。在這個問題下面,我也看到有不少答案在吐槽「感動」這個詞。
的確,感動,看起來無用,不可被量化。但我想說,一個建築師追求感動,是一件完全正面、積極、合理的事,是一種極具誘惑的野心。就像一個創業者說「我想賺錢」,建築師也同樣可以大聲說「我要感動」,不管是感動自己,還是感動別人。之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反感「感動」,不是因為感動不好,而是因為我們看了太多偽裝成感動的刻奇和濫情。
而排除了刻奇和濫情的感動,依我之見,我將其定義為——說服力。這是一個可以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詞:能說服自己,便是感動自己;能說服他人,便是感動他人。
我試著將「設計出讓人感動的建築」(而並非題主說的感動自己)這個過程,拆解為以下幾步: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感動」。
然後,要具有「被感動」的能力。
第三,可以理性地分析「為什麼被感動」。
第四,學習和積累用於「表達感動」的手法和語彙。
最後,對自己輸出的東西進行調整,避免「刻奇和濫情」。
如果你對上面的拆解比較認同,請繼續往下看。
一、什麼是感動
剛才說過,我認為建築設計中的感動就是說服力。不再贅述。
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我只能從我自己理解的角度描述它,如果你的想法不一樣,歡迎探討,但我要說的所有話都是建立在我自己的理解上的。
二、具有「被感動」的能力
我剛上大學時,有一次與一位設計院的領導交流,我問他:「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我發現很多同學的思想都很激進和有深度。比如有人覺得庫哈斯是他心中偶像,有人覺得安藤忠雄是他夢中情人。而我很少產生這樣旗幟鮮明的想法,我覺得所有這些建築大師都很厲害,各有各的道理。但同學們的激進讓我覺得他們很高端,而我很low,怎樣才能成為他們那樣有思想有態度的學生?」
領導吐出一口煙,緩緩說:「你要知道,當你將來畢業了進入工作崗位,你就會發現,建築設計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你那些同學,儘管你羨慕他們,但他們已經把自己的路給走窄了。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兼容並包地吸取知識,而不是急著表態站隊。你這樣平和的心態,其實特別適合我們這樣的設計院。在設計院里,建築師不是從帽子里變出白兔的魔術師,而更像一個雕塑家。當甲方想要一隻火雞的時候,你就要懂得從帽子里拿出一隻火雞,即使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白兔。」
我頻頻點頭,醍醐灌頂。
過了好一陣兒我才反應過來,雖然聽著很有道理的樣子,但這貨的真正目的是趁著暑假把我忽悠到他們院做廉價勞動力啊!!
作為一個學渣,當我的牛叉同學們已經離開了曾經滄海的年代,開始學著做一個雕塑家的時候,我才終於漸漸開始開竅了,明白了「態度」的正確打開方式。「態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更像是一場愛情,當一個初次見面的人站在你面前,你會一見鍾情嗎?還是印象平平?而當你深入了解他的身世、性格,你會幻滅嗎?你會發現他名不副實嗎?還是會更加理解他、願意維護他?
這就是感動的來源,當你形成了認識建築的方法論,學會望聞問切,你就找到了那把打開感測器的鑰匙。
現在帶本科生設計課,在調研報告階段,很多學生是這樣做的:
他們打開一個充滿圖片和百度百科體說明文字的PPT,然後說:「這是XX建築。這是它的門廳。這是一個走廊。這是一個室外樓梯。這就是它裡面的那個大中庭,人挺多的。非常好。」
可以看出,他們對自己ppt上擺放的東西,並不了解,也不自信。出於我們都可以理解的原因,他們希望他們介紹的這個建築本身就可以給聽眾以震撼,這樣就可以最小化自己思考的過程,是一種偷懶的做法。
我相信這些大四的學生都已經具有了「被感動」的能力,這在他們調研對象的選擇上就有所體現。但在總結調研報告的時候,表現出的迷茫和混亂,其原因就是下面這條了。
三、理性地分析「為什麼被感動」
(圖片來源:豆瓣
(圖片來源:豆瓣zhizhong的相冊-brion家族墓--斯卡帕,侵刪)
斯卡帕在Brion家族墓園做的踏步,這不是斯卡帕對台階的雕琢的唯一詮釋。「斯卡帕在有著連接功能的橋或樓梯的設計里,……將區分的原則從形式推向功能甚至意義,並在意義的終端,將這些被分離的構件再次連結起來。……五個踏步中的四踏,以三種結構方式、三種不同的形狀區分,而且它們的設計還選擇了左右腳的先後方式,也就區別了踩踏時的身體方式。……它們的行走方式的差異,還分別被斯卡帕賦予生與死的不同意義。」(《現當代建築十五講》,董豫贛)
我曾經試圖將這個「有意思」的樓梯用在我的小住宅設計中,被老師無情地拒絕了。我說:「可是這個做法很好玩啊!」老師嚴肅地說:「不好玩。」
斯卡帕的踏步只有在斯卡帕的語境中才有說服力,邁耶不會用,阿道夫盧斯不會用,哈迪德也不會用。他有時候讓你沒法站直身子走路,有時候逼著你鞠躬,有時候帶著你偷窺,你把這些細節折下來隨便移栽,就無法成活,只有你了解了他這個人的背景和主張,你才能學到這些感動點。感動你的不是踏步本身,而是它與:整個建築的基調——建築師所表達的意圖——建築師所代表的流派——這個流派的產生背景——所產生的連環互動。
里伯斯金大爺的柏林猶太人博物館,「柏林猶太人博物館,可以稱得上是濃縮著生命痛苦和煩惱的稀世作品。反覆連續的銳角曲折、幅寬被強制壓縮的長方體建築,像具有生命一樣滿腹痛苦表情、蘊藏著不滿和反抗的危機,令人深感不快。外牆上的窗戶,也是不規則而重迭的長條形狀,就像一條條受害者身上被亂劈的傷痕一樣。」
相信看到上面的說法,已經帶給人足夠的震撼了。然而再看下面這段:「窗戶看似雜亂無章,但其實這些線都有時空上的特別意義。建築師找出了柏林的幾十個歷史上與猶太人相關的地方,在地圖上連在一起,這些線划過猶太博物館的地方,就成了窗戶。」
這個生成手法,在本科階段,也被不少人借鑒應用在自己的設計中。最偷懶的,乾脆就把城市的圖底關係轉化為高層立面的開窗方式。但,這個看似很好抄的做法,真是建築感動我們的原因嗎?一位老師曾在課上直白地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也沒去驗證。如果不知道這個來歷,看上去也沒什麼特別。」所以,在被文案忽悠的同時,保持一份冷靜,可以借鑒手法,但要有理有據。
四、學會表達感動
我在本科時,很遺憾,幾乎沒有做出可以感動自己的方案。我過後分析,原因就在於我沒有很好地「分解」我所看到的可供學習的案例,而是囫圇吞棗,最後只記住了其中一些大概的「味道」。在做方案時,沉迷於「想在方案中表達我看過的某個細節」,最後失去了對整體的把控,而就像剛才說的斯卡帕的踏步一樣,一旦整體失控,細節必然也無法發揮它本可以發揮的作用。最後整個方案做得虎頭蛇尾,草草了事。
最近的代課中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有的學生的調研報告看似信息量很大,但其中很多都是徒勞無功的無用信息,我認為這就是「不會嚼」的體現。像收集點數一樣,把場地套進他看過的所有分析圖中,全畫一遍,但沒有思考:我畫這個道路剖面想得到什麼結論?
還有的學生調研做得很好,想法很多,但一草時卻拿出「哪裡都跟他之前說的一樣,但就是不太對勁」的方案。就好像你想雇一個畫家,為你畫一個天使,你對畫家說:我想要它非常純潔、柔軟,有白色的小翅膀。結果畫家畫了個護翼衛生巾……
究其原因,還是「辭彙量」不足,對感動的追求,得不到與之相匹配的能力的支撐。
這一點很重要,但我並不打算說太多,因為手法的積累並非一蹴而就。我導師常說:「我總懷疑,建築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可教的?」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類似「愛情到底是不是可以學習的?」我覺得,你不能「教一個人去愛」,但「戀愛」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邏輯可循,比如如何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如何有效地溝通、如何協調矛盾等。
所以,哪怕「表達感動」是一個完全抽象的概念,但有了上面三條的鋪墊,學會表達感動,便也是一個可以拆解的過程。當你在接受知識與思考解讀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對建築的感性認識,你就能像庖丁解牛一般,把一個完整的建築,按你習慣的方法分成碎片,然後分別裝進不同的口袋。
比如 @陳鎧楠說的:「場地條件回應(地形,地貌,景觀條件,周邊建築風格,城市肌理,日照通風,交通條件等)、地域文化回應、功能關係邏輯、體量生成邏輯;建築材質與立面構成,形體的穿插咬合關係,建築內部空間的序列;洗手間的布置,一條廊道的對景設置,場地里的植物配置大小配合,場地鋪裝的圖案與色彩……」(怎麼設計出讓自己感動的建築? - 陳鎧楠的回答)這其中的每一條都是一隻「口袋」。當你看到一個值得借鑒的建築,就要在頭腦中把它與這些「口袋」形成一一對應的關係,裝好。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就知道我從哪裡可以把它們拿出來。
五、避免刻奇和濫情
如何避免刻奇和濫情,我覺得除了多看多想以外,還有態度的問題。
很多人在選建築這個專業的時候,把它想像成一個可以肆意揮灑天分的藝術類專業,過度重視「設計」二字,而忽略了「建」和「築」的含義。事實上,建築師的局限性很大,而且建築師和其他一切人類一樣,是沒有什麼自主意識的,你所產生的意識,不過是客觀世界在你身上的投影。
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在哪裡看到一個什麼做法,便覺得這個太棒了,我一定要應用到我的設計里。開腦洞是好,但建築設計,還真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的腦洞可以讓你開。
我導師還有一句口頭禪:「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所有你能想像到的做法,都有別人做過了;你覺得你產生了一個新點子,是因為你看的文獻不夠多。」儘早把自己從「充滿幻想的建築師」的角色中抽離出來,開始學做一個「腳踏實地的建築師」;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創造一種新的建築」,而只能「在前人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你就不會太輕易被一些看似瘋狂、實則幼稚的想法所誘惑,進而放任自己掉進刻奇和濫情的大坑裡。
===================================
這個答案看似不太長,但寫了好幾天,沒什麼圖,都是字。我很遺憾沒有抓住機會,能在課程設計中肆意而為的時候,卻學得稀里糊塗;當慢慢開始領悟的時候,也沒啥作業可以練手了。所以,說白了,寫了這麼多,都只是一個學渣的紙上談兵而已。對題主和其他學建築的同學,可能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啟發,請帶著懷疑和批判閱讀。
最後謝 @陳鎧楠邀。(真湊錶鏈,明明是我自己吵著要答的??ε??)『描述一朵玫瑰的芬芳,科學家用了化學式,詩人用了蝴蝶。』
設計的方向是多元的,有一種方式是很理性的推導選擇,像科學家。這樣的設計肯定是堅固的,適用的,也有可能是美觀的,但是,我不認為那是動人的。比如說,善於弄參數化設計的扎哈這類大師,從設計邏輯到建構細節都足夠有[說服力],並且具有對每個細節推敲都有[強大的信心],然而,我並沒有從她們的設計作品中感受到[感動],我看到更多的是[新奇]。
設計哲學:我認為:景觀空間對人的影響有很大部分是潛意識的,深刻的。這樣的空間特點是有保留價值的。就如同探索潛意識景象的達利在他的畫中,反覆畫出了空曠的天際線,山石嶙峋的海岸線,這樣的場景就是達利從小生活的巴塞羅那的海岸線。如果說巴塞羅那特色的景觀空間是陽光下的海岸線的話,那麼荷蘭就是風雨中的圩田==。我們這次的場地就是圩田景觀(Polder Landscape)。
背景研究:Polder Landscape對荷蘭的意義十分重大,不僅是地貌上的,也是歷史上的.荷蘭人圍海造田裡的田,就是Polder,從衛星圖上看,幾乎整個國土都是這樣的景觀. 正是這樣的景觀,創造了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的這個國家。然而,這樣的景觀卻在現代社會下難以維護(大量勞動力捨棄農業,農業經濟效益低,維護polder 水系統的風車以及運河的整修費高昂等等)令 Polder Landscape變成了花大量金錢人力維護的奢侈品.而,我們這學期選擇的Polder,是一塊peat polder, 也就是除了種草放牧,毫無其他農業產出的土地。就算我們不管這塊土地,地里的peat也會自然氧化,令土地塌陷. 一般像這樣的peat polder,在荷蘭,可能會變成濕地,湖泊,樹林或者城鎮. 那麼,這塊土地,將會變成怎樣?怎樣去定義與設計這塊土地的景觀,就是這個Quater的題目.在全世界的經濟風暴的大背景下,幾乎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各種經費問題. 對於這樣一個郊外的農田景觀項目,可持續思想,低成本設計,是不可避免的基本原則.
設計解答(設計方法):體驗場地之後,我先創作一副藝術品(拼貼畫)去撲捉我的場地觀感。荷蘭的Polder landscape 雖然說是傳統的農田景觀,但是卻擁有區別於其他農田景觀的空間特點. 那就是視覺自由與物理囚禁形成的強烈對比.也就是說,在Polder Landscape 中,視野開闊,但是卻不能夠東奔西跑.這是由於其特殊的水系統帶來的結果. 於是,我用詩人Maya Angelou 的詩句『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作為這次設計的空間記憶核心.
基本設計概念很簡單,由於場地附近的公共綠地系統已經滿足了周圍居民的日常休閑活動, 這塊場地已經不適合作為休閑綠地進行設計.於是,我的基礎概念是,在場地中設計一些景觀設施,用簡單的路徑串聯起來,通過空間體驗來保存場地記憶.
以「視覺自由,物理囚禁」為出發點進行設計,考慮具體場地特點,設置路徑,放置景觀設施.通過這樣簡單並且省錢的設計,來保存場地空間記憶。縱使時光流逝,滄海變桑田,而原本在場地里那種視覺開闊,物理囚禁的空間感依舊得到保存.
考慮到不同方向的人流特點,並且結合場地現有條件最小干預地進行路徑安排。通過視覺連接強調場所內各條路徑的關係,並且豐富景觀體驗。
考慮到不同方向的人流特點,並且結合場地現有條件最小干預地進行路徑安排。通過視覺連接強調場所內各條路徑的關係,並且豐富景觀體驗。剩下就是具體景觀細部設計就不贅述了。通過各個場景反覆強調場所空間特點「視覺自由,物理囚禁」這一特點。比如通過框景來強調下一個路徑的入口,遊人可以看到卻走不到。同時框景也暗喻了曾經在荷蘭人油畫中反覆出現的記憶中的風景,這個影響整個民族的景觀意向終究與時間一起衰去..
描述表達:首先這其實是個郊野的景觀路徑設計,因此,傳統的景觀敘述表達(功能分區,道路分級等)是不適用的。而且由於條路徑都根據現有場地的高差,視覺,植被,氛圍等等進行了大量設計。因此,為了更好地表述方案,我選擇了視頻。這種彙報方式更適合我的方案以及我爛渣渣的英文。當然圖面表達也是必須的,由於方案是偏傷感的氛圍。我選擇了灰度較高的圖面進行表達。而由於荷蘭的國色是橙色,為了不令畫面過於跳躍活潑,不能大量使用,因此把橙色用作標示性用色,而相應的對比色藍色,就成為了主基調顏色,所以基本上的綠色都偏藍色調,這也正好傳達出藍色的一絲憂鬱感。
落地實現:由於這個方案構建十分簡單,只需要提供典型剖面及材料就可以實現建構方式以及氛圍掌控。具體也不綴述了。
法規其它:無~~
--------------------------------------------------------------------------------------------------------------
如何設計出留人感動的建築?
我的回答就是從最根本的設計本質思考開始,到給予場地解答,再到落地實現每一步都要賦予感性的思考。由於我的教育背景缺點,一直屬於理性過度感性不足的尷尬現狀中。因此,可以看到我這個方案的整個設計過程需要大量的文藝作品作為靈感來源,從一開始超現實主義中人內心潛意識空間感的思考開始,再到去場地完成一幅藝術品,引用詩歌尋找空間通感這種設計方法的嘗試,再到每個節點的空間氛圍表達。每一步,每個節點都加以感性去思考清楚。就如同 @陳鎧楠 與 @毛羽立 兩位前輩說的那樣,作為設計師,設計邏輯上的每一步都要經得起質問。但是我認為這是做出一個設計的基本要求,做到這些依然不會產生感人的設計。做到感人,還需要更多。
最後想說的是,一個場地的設計其實類似於在白紙上創作,你可以寫一堆公式,也可以些一首詩。當然,最基本的目標是解決場地問題,這才叫設計。
([感動]這個設計議題是我一直挺關注的方向,因此跨界獻醜了,歡迎討論。)
08年陪老大@李勞 採訪《城記》作者王軍的時候,王軍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好的城市街道設計是可以讓人想去談戀愛的。因為街的尺度很小,人在這個區域里是可以輕鬆步行的,有很多商業,人與人總會有更多的機會相逢,並且發生一些故事。
在設計里,尤其是建築設計這個行當。我始終認可的是「人是萬物的尺度」。然後在這個尺度下,人的性別,年齡,職業,身份都會突顯得無比重要。而所謂的感動,並不是無本之木,它根植於建築所處的位置,它的文化背景,擁有它的人…等等。總之,建築是服務於人的。當每一片瓦,每一扇窗,都經過你為「那個人」精心的設計過。一個建築才有它的生命力。
我們常說,一個聰明的問題,往往已經給出了一半答案。題主問如何在建築中追求感動自己,我很難說這個想法錯了。但是至少它有點跑偏。建築設計更重要的應該是讓一個建築有存在的有意義。我老闆以前經常說,人家為什麼買你這個盤不買別人家的?你起碼要給對方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是建築的意義,是建築設計的意義。它不是隨便什麼人蓋的房子,而是設計師根據自己的思考獻出的禮物。給使用者和擁有者的禮物。
其實我有在想,題主真正的問題不是做不出感動人的建築,而是完成作業的心態。這就好像我們給陌生人和自己的愛人選禮物。前者總是很不上道的…謝邀。
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1,要給設計構造出一個完整的推理過程來。在場地條件回應(地形,地貌,景觀條件,周邊建築風格,城市肌理,日照通風,交通條件等)、地域文化回應、功能關係邏輯、體量生成邏輯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分析來,讓起碼是自己能覺得自己做的設計是有說服力的,有回應的,有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的。
2,要有足夠高的完成度。建築材質與立面構成,形體的穿插咬合關係,建築內部空間的序列,這些明顯的方面自不必說;洗手間的布置,一條廊道的對景設置,場地里的植物配置大小配合,場地鋪裝的圖案與色彩,這些比較小的不用畫分析圖的設計也照樣要用心推敲。
3,要克服套路化或者狡猾手段。如果在課程作業里你做的是個討巧的設計,並非多面可觀,或者片面依賴形態搏眼球,或者平面布置策略避重就輕,你未必拿不到分數,但你內心的成就感和認同感也會很有限。
4,要在作業過程里積累充分的案例並紮實學好有關的設計理論,保存設計過程草圖,通過排查多種可能性並作出決策選擇方向深化的方式來做這個設計,讓自己對自己的設計建立起更強的信心,不管這些積累你用多大程度體現在成果本身里。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設計完全依靠瞎蒙、試錯、抄往屆作業以及指導老師的修改引導的話,你很難認同這個設計是屬於你的。
你歸結為"用心做作業"也不是不行。當然,我這裡就順便給你說清了「有哪些事情需要用心做」。感動自己,不一定是做一個孤芳自賞、自娛自樂的東西,這種感動是膚淺的。
我理解的感動,是一種強大的信心。
你相信你的設計能大至生成邏輯小至一草一木都經得起辯論。
你知道你沒有虛度光陰。
你較深刻地理解了這類設計的今生來世、前因後果。
你覺得這是你努力的結果。
這時你的感動,才真正顛簸不破。
讓人感動。
可是 每個人感動的點可能往往並不在同一頻率上。
對我來講 建築感人之處在於它設計的細節,建築師關注到了使用者的需求,用設計創造出好用的空間,創造出了體驗。
以柯布為例。說一說「感動」。
柯布早年做出的房子給人感覺都是一副冷冰冰機械主義美學方盒子,再加上他那句名言:
如此理智冷靜的建築師在1925年給雙親設計房子時卻處處體現出他溫暖的細節和他對於母親點點滴滴的愛,這座房子一般被叫做雷蒙湖邊的小屋(petite masion au bord lac Leman),位於瑞士的小湖邊,風景絕佳,可以望見遠山和湖泊,是柯布先設計好房子,然後去選擇的基地。
在房子面向湖的一側,柯布在房子上開了11米的長窗,為的就是把無邊的景色引入到建築內部。臨湖的一側,建築外圍牆的設計,在有建築的一側較低,在庭院的一側卻很高;一側是為了建築內部的視野,一側是為了庭院里的景窗。
面湖一側的建築立面
庭院景窗望出去的景色,這樣的開窗盒對於庭院取景的細心考量,對於坐在這裡的人來說真的是體貼入微。
在建築室內,柯布給母親設計了幾樣有意思的傢具(圖片來自於中村好文先生的《住宅巡禮》):有可以調節方向的燈具,舒適的躺椅;設計有方便取用針織棒的倒梯形抽屜的裁縫桌;打電話可以寫下重要事宜的桌子,下方還有暖和和的散熱器。如果不是對母親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也不會設計出來這麼貼心的傢具
。
這個建築還有兩處是給小貓小狗做的設計:小狗的看門窗位於臨街一側的建築圍牆上,投過這扇窗,小狗可以看到外部街道上往來的車和行人;小貓的觀海台在別墅和隔壁住戶的走道內,小貓可以沿著懸挑的小步道走上小平台望海。對於熱愛寵物的人來說,建築師如此細緻地設計也會讓人感動。
接下來說說薩伏依別墅,這座顛覆了以往建築形象穩固於大地形象的漂浮的盒子,立面上的水平長窗也是新建築五點法則中的關鍵一處,儘管柯布在設計窗的高度時運用了理性的控制線法則,但是在使用上對於人的視線也進行了考量,一個成年人站立或者坐著都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小朋友站立也是可以欣賞的美景的。建築立面窗洞比例上的美和實際方便使用的需求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對於看建築和用建築的人來說都是一種享受。
每每記得有些海邊步道的欄杆和座椅關係總是那麼奇怪,你坐下之後,欄杆會直接毀掉了你眼前的風景。而經過考量視線的座椅不僅可以和海景相伴,還可以讓坐著的人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拉圖雷特修道院室內門的設計也有相似的考量,乍一看以為是一副現代主義繪畫,仔細想想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人手有時候會髒兮兮的去開門,會弄髒門把手旁邊的地方,所以才在門把手周圍塗上黑色來遮蓋這種使用上可能造成的問題,這對於有潔癖的人來說就是巨大的福利。
還有樓梯轉角處這盞小燈,照亮了腳下的路,夜晚走在寂靜的走到也會感到溫暖。
最後說一說馬賽公寓,設計出L型剖面背後的原因,柯布之前畫過這麼一張草圖
他想表達的一部分意思是:人人居而平等,不同於普通公寓的單一朝向,被走廊劃分開的兩半空間總有一半視線和光線較好,另一半較差;即使是集合住宅,柯布也想讓每一戶人家都享有沐浴陽光的權利,所以才出現了這樣咬合形式的剖面,兩層通高的空間是客廳,一層高的一側視起居室。對於每一個住戶而言,這樣細心的平等對待是建築師最大的美德。
作為一個優秀的建築師,感動並不是設計的目的,當你足夠用心德去考慮使用者的需求,細緻入微地體會每一處的尺寸、材質和顏色,美好的建築體驗可以讓人會心一笑,不由得覺得設計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結論:一般學生很難做出感動自己的建築。
做建築設計是一系列的decision making. 而支撐你去做這些個決定的是你的性格你的信仰你人性。我們把建築師隱去,光看建築你就知道妹島不是霸氣女總裁而扎哈不是甜美小嬌娘。這些形成自己風格的建築師不是說故意要去創造這種風格,而是他們的人生閱歷人性成長讓他們找到了自己,因此在他們做決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是那樣的。
因此感動自己,首先得認識自己,要把生命中那種模凌兩可讓你將就的東西都丟棄。逐漸你就會意識到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自己真正所愛的是什麼,這樣你在做一系列的設計決定的時候自然而然有聲音告訴你怎麼辦。
還有,我說的維度是不僅僅是視覺層面的。比如王澍把其他古建築拆掉再把構建材料用到他新建築美其名曰生命延續。從視覺層面你看不出什麼,但是從decision making 這個層面你決定不會被感動的。
再以我自己為例。我從來沒有特別喜歡過什麼風格,因此很長時間我惴惴不安。直到最近一兩年,我對自己更了解和貼近,我才懂了我想要的風格是什麼,能感動我的是什麼。我想要的是無風格建築,因為建築使用者以及社會受眾一直在變,你不能使得建築被填滿建築師的自我膨脹,你要留出空白讓不斷的新的使用者接觸者自己去感受和發揮,不能讓建築師個人喜惡塞受眾一嘴。同時,我明白在我的認識和信仰里,很多decision making 是可以有計算機來完成的,一系列高度邏輯的decision making 能使建築在整個生命周期最大化地服務人類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讓我很感動。
再回到前面,學生為什麼做不出讓自己感動的建築,是因為人性沒有完全成長和成熟。
內心的偏好等等都在一個混沌的狀態。
要設計出讓自己感動的建築,首先要找到自己。
今天考完試開心呀,來答下這個題。看到關注的大神好多已經答了,然而自己不是學建築,獻醜啦。
【多圖預警】
想先給大家分享個視頻啦看完這視頻,就會明白大咖們為何把他奉若大神
關於倫佐·皮亞諾,學建築的同學肯定比我懂的倫佐·皮亞諾_百度百科
下面進行貼圖時間:
貼圖時間完畢。
貼圖時間完畢。從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建築師,同時怎麼才能建造出一個令自己感動的建築嘞。
- 理解藝術、科學、技術和社會
- 帶著詩意活在當下(當代性、帶有詩意)
- 快速的學習和了解
- 關於建築的審美和功能
- 成為社區的一個部分
- 創造的態度
- 搜尋美
最後一句,真的很戳人:
So it『scomplicated,and this is the end of the work of the architect to make a better place for people.
真的是這個樣子的。越去了解建築,越發現是這樣子的。
————————————————————正文————————————————————
下面說幾個感動我的點吧。
@銘蔚的專欄里的一篇文章請為天使造一個拾貝殼的房子
我覺得這個就很讓我感動。並沒有天馬星空或者無病呻吟,以2004年2月英國莫克姆海灘23名中國非法拾貝工人遇難事件進行了一次設計,覺得真的很有當代性和詩意。跟多的是建築師發自內心的情感。
貼幾張圖
反正我覺得這個設計挺感人的。
反正我覺得這個設計挺感人的。再來個點。
有什麼細節和創意的精裝房讓你忍不住想買?中 @張袖子的回答啦
裡面設計出來3D完美復現宮崎駿《懸崖上的公主姬》裡面的小屋。
我覺得這對於一個建築師兼宮崎駿迷來說是很感動自己的啦,同時也很感動其他迷。
對於這種有著自己獨特的深深的愛好的建築師,要是深挖其愛好靈感,也會感動人的。
貼圖:
裡面的細節圖大家自己去原回答找吧。
裡面的細節圖大家自己去原回答找吧。 再來一點。你覺得最神來之筆的建築設計方案有哪些?中 @曉漁的回答
路易斯·康的Salk Institute那個著名的直指西方的中軸線
剛看到的時候真的覺得超美!!!!不能自已日出日落加極簡風不能太贊。
覺得這個建築師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吧,「我不會在上面放一棵樹或一片草,這應該是一個石頭的廣場,而不是花園。」一般人真可能不是這麼想的。
心動了。
心動了。 再來一點,細節,這個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方面還是會打動人的。但是建築師應該考慮的細節不僅實用方面的,還應該有思想方面的。
舉個例子,埃菲爾鐵塔大家都應該了解,鋼結構建築,挺漂亮的。但是上面還有什麼那?
哈哈,翻譯一下: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勒讓德;分別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法國分析學家、概率論學家、物理學家;法國數學家。
哈哈,翻譯一下: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勒讓德;分別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法國分析學家、概率論學家、物理學家;法國數學家。這個鐵塔上共刻了72個法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名字,每一個字目高度為60公分。
啊,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在這個建築上油然而生啊,感人,法國人並沒有忘記他們。要是有去法國玩的朋友別光遠遠的拍個照就完啦,可以注意下這些細節。
所謂的建築游不是光拍照啊,親,建築是文化和歷史的載體。
好睏,最後一點,說一說工程吧,因為這裡面也涉及到建築
有種感動叫做挑戰極限、超越自己的永遠進取的心。
永遠進取的心——超級跑車和超級工程的意義是什麼?
@豬小寶一直是我神一般的偶像啦。
我還記得《生活大爆炸》里的一幕,他們四人研發了一套燈光控制系統,通過貫穿全球網際網路的信號來控制自己房間的燈光。當被問道為什麼非得這樣、為什麼不直接用房間里的燈光開關的時候,他們不假思索的回答說「Because we can」。我想知道有沒有人問過帕加尼或者布加迪的工程師,為什麼他們要設計製造那樣的汽車,很明顯,V12雙渦輪甚至W16四渦輪的發動機遠遠超越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代步需要。我猜,帕加尼或者布加迪的工程師很可能也會這樣回答:「Because we can」。
跟超級跑車一樣,超級工程也是為打破過去的記錄而生的,它們都代表了最高層次的人類智慧和創造力。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很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台帕加尼或者布加迪。但幸運的是,我們能有機會參與到那些跟超級跑車一樣激動人心的結構工程之中。我個人覺得,完成如此巧奪天工的超級結構工程所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是對一個結構工程師最大的獎賞。
真的,要是一個建築也是突破重重障礙困難,為了人們建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真的是那永遠進取的心,讓人感動的。
這個點補一個剛剛上《地下建築結構》講過的例子吧,日本東京灣水隧道_百度百科
其中隧道工程的掘進是在長距離、高水壓的軟弱粘土層中進行的,條件之苛刻也是世界隧道掘進史上所少有的,亦是盾構掘進史上值得稱頌、令同行刮目相看的。
關於建築的點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橋樑與隧道的結合現象並不奇怪。但是,如果隧道的一部分是建造於人工島上,這種情況就相當罕見。日本東京灣水隧道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工程,它的隧道入口就建造於一個人工島上。這個人工島名為「Umi-Hotaru」,翻譯過來意思是「海上熒火蟲」。該人工島最初是隧道中的一個大型休息區,上面有商店、旅館和一個觀景台。
對的,這個這個景觀,就是在修隧道時用的盾構機的刀盤,被安置在人工島上,如果我是修建的工程師的話我會很感動的,起碼建築師記得我們,哈哈。
對的,這個這個景觀,就是在修隧道時用的盾構機的刀盤,被安置在人工島上,如果我是修建的工程師的話我會很感動的,起碼建築師記得我們,哈哈。總結一下啦,怎麼設計出讓自己感動的建築?
發自內心的情感、有著自己獨特的深深的愛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細節、挑戰極限、超越自己的永遠進取的心。and也希望你能做到倫佐·皮亞諾說的那幾個點啦。
祝好。
希望大家多給文章中鏈接的那幾個作者贊哦,
至於我,無所謂啦。
在本科階段遇到過與題主相同的困惑,在整個的行課過程中,按照教師以及任務書的要求按部就班的進行設計——場地調研我也做了、資料收集我也做了、貌似也發現了場地中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解決的方案、成果表達也還湊合、甚至是比別人用了更多的時間熬了更多的夜。到了最後感覺連自己都不想做下去了,感動不了自己怎麼再去感動別人?
等我上到研究生,寫了論文,畢了業,拿起教鞭,戰戰兢兢的站上講台成為一名設計課教師的時候,對此類問題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理解。個人認為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這兩個方面關注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表達等相對次要的方面就不說了。
1 發現問題 不知道題主現在的調研報告是什麼樣的,大部分本科階段的學生的報告基本上通過場地照片的拼貼進行呈現,看起來內容豐富、效果熱鬧,實際內容乏善可陳。不是說拼貼的表達方式有問題,而是表達的思路有問題。表達的內容多是對場地現象的感性認識,沒有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就發現不了背後存在的關鍵。
這樣講好像晦澀一些。舉個例子,同學們去老城裡的傳統街巷去調研。回來的報告通過很多照片表達了三個印象,第一:人多。第二:吃貨天堂。第三:環境比較糟糕。這應該是現在全國多數這類場所帶有的普遍性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人究竟都是些什麼樣的人?老人多還是小朋友多?都是什麼時間來?攤位到底賣些什麼?攤位的分布有什麼特徵?環境到底哪裡糟糕?比如說地上的油污比較多,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油污,這些油污的分布有什麼特徵?與攤位和人流的分布有沒有關係?
大家聽到這些都傻眼了,無奈跑去再調研。第二次的成果相對就好很多,有了一些個目標就會促成一些有意思的調研方法與成果。然後——有的同學開始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在街頭巷尾記錄行人數量;有的同學開始拿著手繪的地圖記錄油污的分布現象;有的同學甚至開始用透明紙張把油污進行類似拓片的收集;有的開始研究記錄街道上的美食宣傳方式(此處省略號)。
在一個設計開始之前,要對研究對象進行多角度的充分深入的認識。你能認識的更加的深入,發現更加靠譜的問題,後續的解決策略才會有與眾不同的可能。這也就是像路易斯·康、卒母托、霍爾等大師們能夠成功的一個大前提,在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
2 解決問題 指的是設計中思路層面的邏輯問題。據我的觀察與體會,多數同學在設計前期得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大策略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問題主要出在這種策略或者說「概念」在深化的過程中等到場地條件、功能面積介入之後就慢慢消失了,做著做著沒有了。而由於沒有對策略的掌控,這個問題往往是在設計後期才發現,結果是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或者多數初學者會問到的一個問題是:老師,我在這裡加個圓你覺得怎麼樣?我在這裡想架空你覺得怎麼樣?同樣反映出設計的時候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弄明白。
再舉個例子,比如你要組建一支球隊,你先買來一個核心隊員,比如梅西,那麼下面的問題是再需要什麼樣的球員來進行配合,突顯梅西的重要作用,而不是我再買個C羅,再買個魯尼、再買個伊布。。。這隻能是在實況中出現的美好場景罷了。事實也多次證明這種建隊策略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的,球員相互不服氣、耍大牌,球隊成績就無法保證。好了,跑遠了。對於設計而言,尤其對初學者,個人建議不要想表達太多的東西與想法,把一個點表達充分、表達到極致就好了。剩下的部分應該是圍繞這個點進行組織,設計到最後才有可能有特色,才有可能感動別人。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缺失與瑕疵,我都會鼓勵學生們去做去嘗試。
比如你要圍合一個院子,想法就這麼簡單,現在的學生都羞於將這樣的方案給老師看。一定要與眾不同、鶴立雞群才行。真的這麼容易么?接下來首先就要分析分析院子要放到哪個位置?能否有充足的採光?是通過一個大院子解決問題還是要有多個小院子?接下來什麼功能對著這個院子?這個院子的尺度是什麼樣的?人們可以怎樣感受這個院子?院子與入口的關係是什麼?是在入口就能夠看到?還是像園林一樣曲徑通幽似的?一個問題可以引出一系列的問題,要根據場地條件,具體功能,設計規範等一步一步的解決。你會發現,一個院子也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夠做好的,對么?
我依然覺得設計之所以能夠在不同的設計者之間進行交流是因為設計過程中存在的理性的成分,這是建築設計師與藝術家的不同之處。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可以更加天馬行空,更加無所拘束。當然,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的價值可能會體現在其誕辰XX年甚至更久遠之後。
通過這樣的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可能在開始的時候會疼痛難忍,但是相信離著做出有意思的設計就不遠了。就像大家上知乎,看了這麼多大V,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多種思維觀念與認知方式。歡迎討論!
以前我好喜歡畫畫,我可以花幾天時間完成小小一幅作品然後自我陶醉。自從上了大學,每周兩張鋼筆畫成了應付,設計作業是通宵的產物,催化的產物,我感動不了自己,只是心疼自己。
有愛才會感動,沒了愛便是沒了愛。
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
兩句情感戲言,我覺得用來解釋這裡也未嘗不可。
來說下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建築設計是有標準的,「感動」這個詞太主觀了,對於體驗建築的人是可行的,但對於設計者則過於感性了,沒具體指導的方向。
建築是像一棵樹一樣的生命,樹的根、枝幹、葉分別對應概念、形式架構邏輯、細節三個層面。三個層面各取好與不好兩種狀態,由此排列組合,可分八種建築。
1.概念優秀,架構邏輯清晰有力,細節到位。
2.概念優秀,架構邏輯清晰有力,細節不到位。
(這兩種建築屬於建築業界良心之作、用心之作、正能量之作、打動人心、感動人心的好建築,造出來感染路人數十年。
細節不到位,則屬於遺憾的情況,優秀的方案被落後的施工拖了後腿,或者因為某領導意見惡意改造,或者是分離的方案管理與施工管理導致最初的想法無法貫徹到細節。)
3.概念庸常,架構邏輯清晰有力,細節到位。
4.概念庸常,架構邏輯清晰有力,細節不到位。
(這兩種建築體現出建築師的紮實基本功、豐富經驗和強執行力,但是總體上缺乏靈氣。細節不到位的情況可能是施工拖後腿,也可能是掌控力弱。)
5.概念優秀,架構邏輯鬆散無力,細節到位。
6.概念優秀,架構邏輯鬆散無力,細節不到位。
(這兩種建築是作者點子多、腦子活,有設計的潛力,但是基本功底欠缺,執行力弱或過於感性,屬於眼高手低的作品。)
7.概念庸常,架構邏輯鬆散無力,細節到位。
8.概念庸常,架構邏輯鬆散無力,細節不到位。
(這兩種建築屬於建築業界拉後腿、不上心且能力低下的設計之作、負能量之作,細節即使到位也可能是直接抄來用的點子,造出來則噁心路人數十年。)
那麼這八種建築裡面,可稱得上打動人或者感動人的,就只有1和2兩種。
如果自己做得不夠好,按三個層面問自己一遍就可以了,再缺啥補啥。
如果覺得做出感覺來了,感動了自己或別人,那麼三個層面至少有一個做得特別好。
個人的體會,雖然三個層面都需要一定天賦,但概念層面及細節層面更偏重閱歷積累及眼界,架構邏輯層面則更偏重實打實的刻苦練習。
題主覺得其他同學設計的「有內涵」,而自己的則只是「排功能的空盒子」。假定你們第二個層面都合格的話,那應該說是覺得自己在概念層面不如人了。我個人覺得在學校的設計中過分強調了概念想法其實不一定是好事,好概念應該是一個眾多信息誠實推演的結果,學校中的建築設計概念有可能是嘩眾取寵浮躁心態的產物。(不排除有真正好的,但就我自己上學時的經驗,覺得大家很多都在吹牛逼而已,其實背後根本沒東西)所以題主不必太擔心。
真正的好概念是需要機緣的,無論對甲方、對地塊、還是對建築師。而架構邏輯層面才是建築師的內功、基本功,練好這個其實比概念更重要。
去讀讀卒姆托寫的思考建築,去看看路易斯康的房子,會有點幫助。
如何評價柯布西耶的現代住宅,對我們現在的住宅設計有什麼啟示? - 知乎
謝 @董羽流 邀(什麼我竟然被邀請回答這麼專業的問題?→_→)
好吧,其實剛好這兩天也在跟朋友交流這個問題,學生時代作業感動自我的問題。
我感覺自己在大三之前,非常沉迷於建築的細節(光影、高差、材質變化等)來進行感動自我的設計,在腦海里把一個小人放入空間沿著設計路徑遊走,想像著他如何被這些有趣的設計語言打動。
嗯沒錯,設計語言,設計師專用語言。我們會把每個使用建築的人都想像得極其敏銳,窗外樹枝投射到牆壁上晃動的光影能讓人感受到童年外婆的歌謠的韻律、一條僅能讓人側身而過的幽暗長廊可以讓人卸掉勞碌工作的壓力、零碎的空間分割可以讓人在迷失中找到丟失的自我……諸如此類。
但實際上呢?就像我一個老師某次在自己微博中反思到的,建築師最喜歡談的一個詞——「空間」,但是這些建築的真正使用者,有多少人在進入這些建築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去解構掉這大大小小各式手法的「空間」呢?
所以建築設計更重要的是感動他人(使用者),而不是感動自我(設計師)。
至於怎麼做,我沒有公式性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多走、多看、多感受,多多卸掉自己准建築師的身份,做一個豐富多感的生活家。
還有一點我個人覺得很重要:不要總把建築供在神壇。其實建築也是一件面向公眾的產品,和別的市場化的產品一樣,必要時在學生作業中也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了解客戶需求進而產品定位等等。別只注重了Art,而忽略了Science;別以為設計出一條酷炫牛逼的動線就夠了,可能輕鬆地找到商場中衛生間的位置更讓使用者感動涕零。
(第一次入刺認真地寫答案/我在鬼扯/我都不好意思了 (? ??灬??)?)談到讓自己感動的建築,就不能不談情懷。雖然這個詞出現頻率之高已經沒什麼情懷可言了。但情懷始終都是設計師的大殺器和終極奧義。在連手機都在強調用戶體驗的今天,把建築跟情懷扯在一起沒什麼好羞恥的。建築師作為一個建築「好品味」的修行者,也理應把這些傳遞在方案裡面。
當一個人執拗在「好品味」,又有一些熟練的建築設計的手法。做出「感人」的建築就不是難事。
有好幾個大神都談了怎麼做一個好建築。我自己也是在這些提點下成長。成長的過程很艱辛,因為學設計之初,我都以為做建築是一個手法的問題,可後來隨著自己技法的熟練,卻覺得這是一個情懷的問題。在找情懷的時候,又發現,其實G點在人的性格。
尼瑪,能好好說話別煲雞湯嗎?
還必須得再煲一會。一個設計,過程中充斥著很多教授或者甲方的意見。有的教授理性,他們叫你剋制。有的教授野性,不瘋不成魔。有人選擇跟什麼樣的教授做什麼樣的建築,有人選擇堅持用自己的方法做。一種圓滑,一種任性,我們要怎麼選?在設計中會遇到一萬個岔路口,會有一千零一個選擇。每一個都會因為你的猶豫拖垮你的思路。如果有情懷,便會盡量少的掉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疑問里。
所以情懷是幹嘛用的?一是解決「選擇」這個巨大的難題,另一個是讓設計從「好」蛻變為「獨一無二」。
你問怎麼做一個讓自己感動的建築,我覺得你可能是在問怎麼做一個「好」建築。我們剛做設計時往往都沒有太多的武器來武裝自己,加減空間的造型能力,不同功能排列組合的流線組織能力,各種空間造型與結構邏輯相匹配的能力,包括表現手段。這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和鍛煉的。一個「還不錯」的建築,往往在學習這些能力的時候有些人偶爾就能做出來,他們是我們口中的學霸。這些「還不錯」的作品,很多都有著讓從業很多年的建築師羨慕的靈性,甚至有很多啟發了這些建築師。等我們開始擁有越來越熟練的手法,有越來越多的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對」,這些靈性,或者說是「反邏輯」的想法就會不見了。因為我們形成了一套看不見的標準,它謀殺了「反邏輯」。在我們沒有熟練的掌握各種手法的時候,情懷並不重要。還有些多餘,因為同學甚至有的老師都在嘲笑你的「裝逼」。你拿著一個su的效果圖,甚至沒有手工模型,介紹一個白頂蓋子的方盒子方案,還面紅耳赤的述說你對城市和變革的雄心。老師沒讓你滾粗已經是他師德似海了。參見OMA 「Definitely not a bridge」 的眾多評論。等我們打怪升級到玩轉各種空間造型,能出一套時髦的效果圖,做一個捨得花錢的模型時你發現你可以輕鬆做一個「還不錯」的建築,偶爾有靈感爆發,可以做一個「好」建築。
「還不錯」和「好」都是個什麼標準?「還不錯」可以理解為老夫老妻在卧室里的睡前一發,有前戲有高潮是有質有量的一發。而「好」是林里的野戰,荒郊里的車震,跟女神的激情約炮,有質有量刺激難忘。而「獨一無二」就是五十度灰裡面總裁的癖好,大多人覺得他變態,他自己卻樂在其中,他放縱,但卻可以長時間極端克制。
那麼問題來了,學挖掘機……錯了,問題是你會發現當做出了一個自己覺得「好」的東西,信心滿滿拿出來,卻劈頭蓋臉收穫了無數吐槽。庫哈斯說你不夠關心城市的變化,妹島說你丫太重了,減肥再來,卒姆托說沒有Presence,扎哈嫌棄你太直,彎了就好了。還好他們都有各自的「好品味」。就怕遇到帶金鏈子小手錶的大爺們,當你還沉浸在「彎還是直,這是個問題」的哲學選擇里,他粗暴的解了你的褲腰帶。事後你提起褲子看著自己設計在葫蘆屯的「國會大廈」售樓處,留下屈辱的淚水。
當你在這些觀點裡跌跌撞撞,開始在有限的範圍內堅持做自己覺得對的東西。在這些觀點碰撞中形成自己的「好品味」,這就成了情懷。你的情懷允許你不關心城市,允許你肥,允許你直。只要你的東西夠「獨一無二」。而這個「獨一無二」讓你忍受著像我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的冷言冷語,背負著不理解的孤獨和寂寞。這又成了關乎個人性格的命題,可以耐住性子的革命者守得雲開見月明,迷失在指引里的我們只能跳來跳去。
等你想做到堅持「好品味」的時候,發現我裝了一肚子乾貨,最缺的,原來還是自信和堅持。一種從國家骨子裡缺失的東西,造就了現在被巨大尺度怪物吞噬的城市,像是被異物感染的病毒樣破壞的延綿幾千年的脈絡。而我們還孜孜不倦的菲薄著自己懷裡的金蛋。這一切都讓這個不太暖的地方更冷。
建築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需要那些晦澀的理論,更需要對生活的感知,和處處體現出的「好品味」。需要看很多書,走過很多橋,體會很多悲歡,聽過很多空間里的故事。等你開始變成能講故事的人,其實畫個大圓圈煲個諸如「圓能匹配任何城市」之類的雞湯文,也能收買一大批受眾。
好了,雞湯煲完了。
最後再說一下「好品味」和「好」建築的事情。12年的時候我跟幾個朋友去看Kolumba,那幾個朋友什麼行業的都有。我興奮的跟他們解釋這眼前這個尤物的點點滴滴。他們很是不以為然。只有一個平時對奢侈品很感興趣的朋友說:「這個建築有種讓人穿上正裝的感覺。」後來我跟他們去看Zollverein Design School ,我不能說這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因為他們都在問我這個建築到底有沒有「建完」。而等我們去Phaeno的時候,他們都略有興奮,當然這跟旁邊就是vw總工廠也有關係,他們對Phaeno的評價普遍很好。在Zumthor這種克制的優雅,和Zaha這種刺激的興奮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Zumthor他們更多是從材料和建構上思考,這也不是學生階段可以做到的。
不要太執著在對和錯上,建築里沒有太多對錯。真有那麼多對錯的話,怎麼還有那麼多大師在對掐?多看多做多培養矯情勇敢的「好品味」,慢慢的就有成長了。引用一句話:建築內部的貧乏既是人心的空虛。
感動自己?或許還是要先感動別人吧,對於新人來說,前輩們的評價會極大左右我們對自己設計的看法。畢竟他們的閱歷和洞察力使他們對我們的設計有比我們自己更深的理解,即使當時不服氣或是感覺老師謬讚了,但事後回想起來還是多有贊同的。
我們能做什麼?
畢竟還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作業,以後可能沒有那麼多表達自己設計思想的機會了。當你一旦接觸實際工程,就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設計做減法。所以建議還是要有一個很好的概念,有的概念太過流俗或是牽強,講方案的時候剛講第一句,老師同學就不再想聽了,更別提感動別人。
概念有哪些種呢?不自量力地總結一下吧。
一個是解決現有的問題
關於這個可以多去讀讀建築史,它會使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來發現並解決問題。
比如當年的基督教堂還是以巴西里卡形式出現的時候,中殿的拱形筒過高而很難與側廊在立面上和諧共處。帕拉第奧便由此探索出了雙層立面的可能。
歷史是很相似的,現在建築師們不也苦於如何結合建築立面與那些雜七雜八的空調外機、太陽能電板嗎?你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新的解決方案呢?(舉個例子而已,可能格局尚小,不足以支撐一個設計)
另一個是引導新的生活/行為模式
常常關心生活的建築師運氣總不會太差。
我有個同學曾經做過一個概念為"回家的路"的小區設計。他就將所有住宅樓的垂直交通單元全部拿到室外進行統一設計,並用走廊將住宅樓與統一設計的垂直交通空間聯繫起來。試想,你仍然住在鋼筋混凝土製的多層居民樓中,一推門,不再是鄰居冰冷的防盜門,也不是聲控燈照亮的牆面,而是四季陰晴與正在嘮家常的鄰里。私以為,比王澍做的錢江時代還要高明。(一開始覺得消防可能會有問題,後來想想,拿出垂直交通後,上下樓層不會竄火,而且開門就是室外,又有整合出的多個逃生樓梯,一點問題也沒有啊)
至於建築原型、結構、城市關係、系統流線等等,都是很好的切入點,都可以總結出問題或是前景,從而歸納到以上兩種之中。
原來有個老師說,你們每個作業都要有創建性,都要對建築的發展有貢獻。當時心裡想,fuck,我一個學生還能對建築的發展有貢獻?
結果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就真的做出來了,就像上面舉的那個例子,既然帕拉第奧發展出雙層立面就可以載入史冊,那移出並整合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間怎麼就沒對建築的發展有貢獻呢?這樣的作業能感動老師,感動同學,自然能感動自己。
所以想想自己還是不夠自信不夠拼,眼睛盯的太低了,就算最後完成度很高,被評價個「這位同學基本達到了自己的設想,做的很清晰」也就頂天了。談什麼感動自己?就像那個老師對我說的,「你這個設計我給滿分,但你的滿分只有八十分。他雖然沒做完整,但人家起手就有八十五分。」
所以,找一個高屋建瓴的概念(不一定非要是新的概念,因為舊的概念也能有新的解法),然後一以貫之地努力完成設計和實現你的設想吧。
要想感動自己,就要做你以為你一定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按你所說「每次做設計都會很認真的研究,可是總感覺做出來的設計只是功能齊備啊,缺少一種感動自己的感覺,只是設計出一個空盒子的感覺。」那麼你的問題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危險的想法,趕緊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真實的社會實踐中,作為職業的建築設計師的本職工作是解決甲方的問題,當甲方不是你自己的時候,感動自己就是個偽問題。
樓上各位答主說了好多。我說說自己的感覺:
能讓自己感動關鍵在於你的設計復原出一個讓你感動的場景或者情景。
自己的直覺最重要。你拿到一個項目,想到了某個情景,你很舒服,你想像場景里人的活動,空間與人的關係。
做一個小教堂,你覺得一束光打在一個正在祈禱的姑娘的臉上,她閉著眼,畫面平靜而柔和,你覺得這一刻自己的心會化掉。然後你會按著這個場景去試圖復原。
最後,當你再看自己完成的作品,你看到的不是一個建築,或者一個景觀,而是一個個生活片段。
感動是從這種地方來的。當做出來的建築感動了別人,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感動。
這裡的「別人」不只是觀賞者,更是使用者,如果能通過優質的建築能有效的提升建築使用者的生活體驗和品質,也已是設計之一大幸事。
希望題主能將自己的院校設計更多的立身於現實的環境和使用之中思考。有一天能住進自己給自己設計的房子,才會讓自己感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