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對工資水平有什麼影響?

就業率變動會帶來哪些影響?為何能影響通貨膨脹?
經濟學入門學者請教。多謝!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溫義飛 已經回答得很好,我就不多說了。只有一點,菲利普斯曲線在現在的初級宏觀經濟學教材中,往往使用了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或者,修正的附加預期或加速菲利普斯曲線。

失業率不再是和通脹率變動直接相關,而是實際失業率圍繞自然失業率的變動,與通脹率的變動有關。比如當實際失業率大於自然失業率時,右邊括弧內為正,右邊為負,那麼左邊為負,等於通脹率會下降。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加速模型」或者「中性模型」來描述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線方程。

失業率不再是和通脹率變動直接相關,而是實際失業率圍繞自然失業率的變動,與通脹率的變動有關。比如當實際失業率大於自然失業率時,右邊括弧內為正,右邊為負,那麼左邊為負,等於通脹率會下降。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加速模型」或者「中性模型」來描述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線方程。

我推薦一個 @溫義飛 提到的辯論有關的書,《Inflation, Unemployment, and Monetary Policy》By Robert M. Solow (索洛)and James B. Taylor (泰勒) Edited by Benjamin M. Friedman (弗里德曼)

人大有中文譯本《通貨膨脹、失業與貨幣政策》,由張曉晶與李永軍翻譯。可讀性不錯。
包含除了上述三人,還有N. Gregory Mankiw(曼昆),William Poole,James K Galbraith一共六個人對此問題的發言與辯論。

該書就是一場陳述辯論賽。由於原書僅有73頁,本身就字字珠璣,我感覺基本上如果要寫摘要,需要摘錄的地方實在是太多,裡面圍繞菲利普斯曲線的方方面面進行了辯論。因此,還是推薦大家自己去買來看。

---------


第四次上日報,感謝厚愛。
-----------------------------------------------------
找一個像這樣的好問題要比寫一篇答案要困難。

失業率這個指標,是衡量經濟狀況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失業率增加是經濟疲軟的信號,會使得政府出台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相反失業率下降,將形成通貨膨脹,使央行收緊銀根,減少貨幣投放。美國勞工部於每一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公布該數據,市場上投資者對其非常關注。可以說失業率是經濟情況和資本市場的風向標。

然而失業率在中國並沒有體現它應有的重要性。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家統計局和社科院一直公布的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這個就是說你失業了以後,要自己找時間去民政部門開一個證明去登記你失業了,該數據基本沒有學術價值,而且近15年這個數據一直是4%,不管是高速增長還是金融危機都沒有能讓統計局改變心意。

國際上通用的失業率是調查失業率,也就是去抽查一個很大的樣本,這才是客觀可用的經濟指標。這個數據中國也一直是有的,只是不方便公布,直到前年才第一次給出了大約5%的數據。願意相信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諾獎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說「所有的經濟數據都應被視為一類特別無聊的科幻小說,但中國的數據甚至比大多數國家的數據都顯得更不真實。」我前陣子看到北大的「中國民生髮展報告2013」提到失業率是9.3%,這個數與美國失業率相似。

既然國家不公布,媒體也三緘其口,學者們就沒法研究,所以大家才沒有體會到這個數據的重要。

失業率對工資有什麼影響?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無法繞開一個人,他就是1958年菲利普斯曲線的提出者,威廉.菲利普斯。他通過分析英國1861-1957年的百年數據,發現名義工資的增長速度和失業率是成反比的。並且當工資不增長的時候,失業率仍然是2%左右。也就是說,全社會有那麼百分之2,3的失業率是大家跳槽換工作的間隙,是正常現象。
簡單來說,失業率高的時候,企業不必漲工資就能招到人,所以工資就有可能會降低。

那個寫索羅模型的索羅和薩姆爾森兩人因此就提出,想要降低失業率,政府可以人為增加通脹。反過來,如果想要減小通貨膨脹,就必須增加失業率。簡單說,就是物價漲了以後,企業付同樣的工資其實是企業佔便宜了,因為錢變的不值錢,所以同樣的工資就願意多僱人。而反過來工人有錢就會買東西提升物價,為了控制通脹,政府只好讓他們失業來穩定物價。多說一句,這二位都是新古典綜合派的大師,所以這條曲線也算這一派。

弗里德曼卻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在76年諾獎頒獎典禮的演講就是批評菲利普斯曲線。他認為全社會的物價都上漲就相當於都沒有上漲,工人會自動改變工資預期,長期來看對經濟的影響是0。也就是說,原來一碗面5塊錢,一個月3000塊就能僱到人,現在一碗面10塊了,你工資還給三千塊工人肯定不想幹了,工資也得跟著漲。所以想要通過增加通脹來降低失業率,短期可以,長期來看無異於飲鴆止渴,慢性自殺。主張理性預期主義的盧卡斯也認為,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人們不是傻子,大家也都能感受到物價的變化,因此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就連短期想造成影響也不行。

以上提到的所有與這個菲利普斯曲線相關的經濟學家,全部是諾獎獲得者。辯論席上是全明星陣容,這條曲線有多酷可見一斑。

後來在70年代,隨著美國經濟下滑,出現了高通脹和高失業率同時出現的現象,這個理論受到了更大的質疑。至此,新古典綜合派漸漸沒落,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主義漸成主流。

經濟學改朝換代比政府的改朝換代頻繁多了,雖說菲利普斯曲線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是由於它內在的合理性,仍然被大家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失業率也一直被當做最主要的經濟指標,想來菲利普斯泉下有知情也足慰。

這裡還想多說一句菲利普斯的生平。他是紐西蘭的一個工程師,二戰期間參軍在太平洋戰場打鬼子,被日本人關在戰俘營差點殺掉。戰爭結束後進入倫敦政經學習經濟,畢業後留下任教,並且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曲線。後來一堆諾貝爾獎學者為他的理論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自己卻在67年默默跑回了澳洲開始研究中國經濟。身為大師卻放下一切去研究當時一塌糊塗的中國經濟,不知是不是他提前聽到了巨龍即將蘇醒的喘息?

這是最簡化版的菲利普斯曲線


------------------------------------------------------------------------------------------------------
我目前在知乎的所有10個答案都可以以任何形式的免費轉載。如果是漂亮的小老妹轉發之前請親自私信告知我,如果不是就不必跟我說了,署名就行。

另外找一個好問題真的很難,我就很羨慕那些可以答「X是一種什麼體驗」的人。他們都有很多故事,不像我,一個簡單的帥字就概括了一生。


我不認為這是個好問題,也不認為上面的回答是好回答,題主明顯想問的是機制,但高票答案都避而不談。我知道這個解釋起來很蛋疼,好,放著我來。

把修正的菲爾普斯曲線分兩種,短期,長期。

短期


橫坐標是失業率U,縱坐標是通脹率G.
在這張圖中,兩者的關係可以表達為(β是衡量通貨膨脹對周期性失業反應程度的參數)

假設通脹率3%,失業率5%為臨界點,在這之內是經濟是可以承受的,不需要政府介入。

假設通脹率3%,失業率5%為臨界點,在這之內是經濟是可以承受的,不需要政府介入。

這個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通貨膨脹與失業呈負相關關係,高失業帶來低通貨膨脹。
仔細地說就是在通貨膨脹之下,人們存在貨幣幻覺,即忽視貨幣實際購買力,只在意貨幣的名義價值。或者可以說是人們有了通脹預期,所以貨幣工資增長低於物價增長,使得實際工資下降,廠商於是願意擴大生產僱傭工人,失業率就下降了。

但是這條曲線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經濟情況左右上下波動,但總體是在臨界點內,但臨界點也不是固定的,每個國家有自己的標準。且每次調控必須要用比過去更高的通脹率為代價,才能把失業率降到一定水平。
舉個栗子,政府原先用1%的通脹率可以吧失業率調控到4%;當民眾存在4%通脹預期後,必須用5%的通脹率才能達到。

長期

橫坐標是失業率U,縱坐標是通脹率Pi(一般都用Pi表示)

橫坐標是失業率U,縱坐標是通脹率Pi(一般都用Pi表示)
在這張圖中,兩者的關係可以表達為

假設這兩條SPC部分都是在臨界點內波動的。

假設這兩條SPC部分都是在臨界點內波動的。

解釋長期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一定要明白一個概念,適應新預期,也是公式里的(Pi)^e
適應性預期是指人們在形成價格預期時,會考慮到上一期的誤差,當上一期的預期價格高於實際價格時,對下一期的預期價格要相應減少,反之,則相應減少。
什麼意思,正是因為人們都有通脹預期,因此家庭在將生產要素賣給廠商時已經提價,廠商因此並未獲得利潤,但成本卻在升高,廠商於是縮減規模裁剪員工,失業率上升。這時政府為了將失業率穩定在原來的位置,只有用比過去更高的通脹率為代價,因此它的運動軌跡是A→B→C,也就是說當經濟周期性波動時,菲利普斯曲線會沿著這個趨勢一直運動下去,長期的趨勢是一條垂直於X軸的直線。

舉個栗子,現在的失業率在A點的位置,假設總需求突然增加,短期內通貨膨脹率突然上升,由於人們沒有通貨膨脹的預期,或者說發生了通貨膨脹但沒有反應的時間,物價上漲就會導致工資下降,因此廠商擴大生產僱傭工人,使得失業率下跌,這時經濟所處的位點是B,在這個過程中,通貨膨脹率的上升交替了失業率的下降。
而在長期來看,通貨膨脹率肯定不是一拔而起的,應該是經常性的上升,那麼這時人們就會產生適應性預期,因此要求提高工資。假設名義工資上升與通貨膨脹率同步,那麼廠商便會覺得工人的實際工資上漲,因此縮減規模裁剪員工,失業率上升,這時經濟所處的位點是C。


建議看看書……書上能找到的問題就不去百度,能百度到的就不知乎。

…這種問題也能被收錄到圓桌嗎?知乎管理員真是學經濟的?這個問題也能叫好嗎。。各種教材的都有原話解釋,這種題連課後習題都算不上吧。。

另外題主的問題從邏輯上看,明顯問的是原理和機制,並且現在明顯中國根本不以失業率作為一個先行指標,用於判斷經濟好壞的指標有很多,美聯儲也不是一輩子都在用失業率當指標的,並且最近也調到了u2級別。

即使是真的要結合中國國情討論,重點也應該放在數據的公布和調查上,經濟學的原理是不會因為國家不同而改變的,只能是細節的差異。

綜上所述,對目前最高票答案沒看懂。


忘記從哪裡看到的


加班加的越多,工資越低,失業率也就越高。

PS:非專業人士,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加班能短時間內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工作時間增加,會導致時效工資的變少。
一個人能幹1.5個人的活,那0.5人的工資支出就沒有價值,為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會導致0.5人離職,失業率增加,離職會給在職人員更大的壓力,影響在職人員更加努力的加班工作,進一步導致離職人員增加,惡性循環。


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

失業率高,就說明有一部分人的支出能力少了。對應的就會有人收入少了,收入的減少表示支出能力的減少,以及信貸能力的減少,這又導致更多的人收入減少。

這顯然是個惡性循環。

貨幣政策提高信貸能力,一部分人的支出能力隨之提高。又回到最基本的,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使得信貸能力增加,支出能力增強。這又是另一個循環。

宏觀下,這兩個循環交替,就是一個經濟周期。失業率是其中一個點的表象,通貨膨脹也是。


這個問題需要分兩部分研究
一、政府政策、社會力量與市場力量的抗衡。
二、短期和長期中,失業率與工人工資分別存在怎樣的關係。

首先要確定什麼是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我們要先引入兩個概念:
1.勞動力:就業者和失業者的工人總數。
2.失業率:勞動力中失業者所佔的百分比率。
轉化為公式:失業率=失業者人數/勞動力×100%下面解釋政府政策和社會力量對事業率和工人工資的影響。
一、政府政策:失業率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直接關係,當經濟增長下滑時失業率會攀高,但政府的部分政策會加劇失業率的提高。最典型的是「最低工資法」,當經濟下滑時,勞動力市場供給不變而需求減少,因此勞動力價格會下降,如果均衡價格低於最低工資法所規定的最低工資,那麼一些企業就會減少勞動力的使用,縮小生產規模或縮短經營時間,這必然引起失業率的升高。政府在此時會面臨一個權衡取捨,經濟下滑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特別是廣大工人的不滿,最低工資在形式上保障了工人的收入水平,卻讓一部分工人面臨失業。
社會力量:最典型的莫過於「工會和集體談判。」
工會是一種工人的卡特爾,目前美國有12%左右的工人加入了工會,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工人加入工會的約有1/3。在法國和德國,大部分工人工資是由集體談判(collective bargaining)再經法律確定的,而不是由競爭的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均衡決定的。同樣的道理,如果這種談判達不到預期目標,那麼工會等集體就會組織strike,如此一來,企業便減少了生產銷售,經濟進一步下滑,失業率繼續攀升,惡性循環。
其實這是工會內部工人與工會外工人的一種「零和博弈」,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參加工會的工人比不參加工會的工人收入高10%-20%。當工會提高經濟中一個部門的工資時,其他部門的勞動力供給增加,相應減少了其他部門勞動力的均衡勞動力價格。
這裡補充一下工會的存在意義,個人認為工會存在是利大於弊的,且不說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那一套,畢竟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理論很難發揮作用。工會的作用也不僅僅局限於工人工資的制定,在面對企業的惡意工資壓榨,健康破壞時,工會起到了很好的市場力量平衡作用。


二、長期中,失業率與工人工資不存在直接關係。短期內,工人工資與失業率存在負相關關係。1958年A.W.Phillips首次闡述了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關係。(前面有答主說的很詳細了,在此不再贅述)
長期中,由貨幣中性理論,由通貨膨脹引起的工資高低並不會影響失業率,失業率均為自然失業率,由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
短期內,情況較為複雜,較高的通脹會引起物品勞務總需求的增長,從而使總供給增加,這時,企業會擴大生產,僱傭更多工人,失業率下降。

就國內目前來看,前面一位答主已經說的很詳細了,諸多經濟數據的統計一開始就是注水的,統計方法再科學,數據的利用價值也很低。但不用擔心,我國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應該會有獨立準確且保密性極高的統計數據,依靠這些數據去調控經濟發展。

手機碼字,諸多數據圖像和細節無法上傳,後期會繼續更新。


認真回答:負相關!

首先為天津祈福啊,一早上就聽到這麼痛心的消息!哎!

啟用了一個知乎小號,不小心回答了一個「和性工作者交往什麼體驗」回答,搞得我好像不學無術似得,下面正經回答個問題:

我記得這是我在經濟學上看過的一個模型,大家真要學習就去看書吧

企業與員工一直以來的的關係是委託-代理關係,平均狀態下呢,企業肯定試圖將最大化利潤,工人的努力程度由自己決定;

其中,外部失業率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因為它決定了一個被解僱員工獲得另一份工作的難易程度。

如果勞動力市場高度消極,每個員工害怕失去他們的工作,因此在報酬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也會投入高程度的努力。反過來說,失業的邊際增加導致工資水平的邊際下降。原因是,企業降低少量報酬仍可以保持穩定的激勵的勞動力(由失業率下降代為激勵)。

失業是作為一個懲戒體系存在了,假定員工已正常心態工作(就是不偷懶),失業率高則員工得到的工資報酬將下降。這將會讓我們得到工資水平與失業率負相關的結論。


失業率高會降低你的工資或者變相降低你的工資,你老闆開會肯定說,外面工作那麼難找,你們要懂得珍惜你們現在的工作,潛在意思就是多加班,強制加班,甚至義務加班,敢有意見,讓你失業。


失業,再就業,要求更低的工資求個溫飽,造成行業工資水平降低,消費能力下降,市場經濟衰退,更多人失業,逆循環


奧肯定律:失業率與總產出有反向對應關係,菲利普斯曲線:失業率與貨幣工資增長率的反向對應關係,根據貨幣主義理論物價、收入變動都是有貨幣供求決定,供求不平衡導致物價、收入波動,貨幣供給過多導致通貨膨脹,結合菲利普斯曲線,失業率與通貨膨脹成反向對應關係。
存在失業率且沒達到自然失業率,說明存在產出缺口,產出缺口與實際邊際成本相關,一般在一定生產技術條件下,實際邊際成本等於單位勞動成本,把單位勞動成本看作是工資,就把就業率跟工資對應起來,失業率越高,產出缺口越大,通脹壓力越大,經濟趨熱,工資也就高,就是這樣的邏輯吧。


通俗來回答一下
失業率高意味著失業人員激增,失業人員基數日漸增大,工作與失業人員呈現一種供不應求的局面,企業不缺人,那麼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壓縮人力成本,工資水平就逐漸普遍下降了。
失業率高意味著人員流動率極高,沒有穩定的員工,一些對技術要求高的企業無法達到相應的標準,喪失市場,導致經濟效益差,不得不控制成本,原料等成本無法壓縮,只有壓縮人力成本。
反之推導一下就明白了,記住這只是通俗而言,不是非常專業的回答,感謝!


CFA 1級有詳細介紹。SchweserNotes Economics eBook 2 PAGES95/183

侵刪。


分析失業率跟工資這些話題還是要看大的模型
經濟學上有一套模型叫做business cycle
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看看一下上圖,這個是美國1966-2005年的Real business cycle

看看一下上圖,這個是美國1966-2005年的Real business cycle
順便解釋下經濟周期的四個階段:
1.繁榮,該階段是一個增長階段:失業率降低,息率攀升,GDP增加,通貨率增加
2.頂點,該階段是最為繁盛的時期:失業率最低,息率最高,GDP可謂是爆炸式增長(最近的一次例子就是2015年中國股災前股市的暴漲)通貨率最高
3.衰退,這個時期經濟迅速蕭條:失業率大幅增加,為了防止資本外逃,息率降低,GDP迅速減少,通貨率開始降低
4.底點,在這個時期失業率是最高的,息率甚至為負,一般這個時間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開始下一個周期(可參見08年美國次級貸危機過後),通貨率最低

題主要的問題可以看圖,失業率越高的情況下,GDP也越低,因此工資也會更低。

理論上的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是這麼一個循環,然而現實中這個循環沒有預估性,即又稱為real business cycle
很早的時候就有經濟學家開始研究這個周期的長度,很著名的理論包括了法國的Juglar,英國的Kicthin,美國的Kuznets,然而這些經濟學家的研究都證明了一點,因為存在的變數太多,無法通過模型估算經濟周期的實際長度。

對於經濟周期有幾個很著名的理論:
過度儲蓄理論(適用於08年次級貸危機)
過度投資理論(適用於中國互聯網資本寒冬)
貨幣理論
....

有興趣自己去了解吧,東西太多了懶得寫了
畢竟我也只是通過幫我女票寫論文了解到這個程度的,再說多了該露餡了╮(╯▽╰)╭


我來歪個樓哎,我也知道菲利普斯曲線,可是腦洞一開我還想像出這麼一種情況:


如果是因為政府強制了一個很高的最低工資,造成了大量失業,那麼在短期里有沒有可能工資水平和失業率同向變動呢?平均工資水平漲了,因為低收入者都下崗了?


歡迎指正…我的腦洞太大了


salary budget vs inflation: the budget is underpinned by inflation, with higher inflation rates resulting in higher wage increases, unemployement rateds play a more substantial factor in salary budget increases. When many people are seeking employment, there is less pressure on businesses to give greater increases to retain or attract talent. In a tight labour market featuring a lower suplly of talent, the pressure mounts to offer greater salaries to compete.

薪金預算與通貨膨脹:預算是由通貨膨脹支撐的,通貨膨脹率升高導致工資增長率上升,失業率評級在薪金預算增加中發揮更重要的因素。 當許多人尋求就業時,企業對於保留或吸引人才的增加壓力較小。 在勞動力市場緊縮的人才市場,壓力越來越大,提供更高的薪水競爭。

簡單說,通貨膨脹會使公司短期內獲利增大則增加就業,反之,通貨緊縮或減緩通貨膨脹,會使失業率增加,工作不好找,公司哪怕不加薪也不怕公司內部跳槽。


關係可大了一進一出,等於雙出,你說有沒關係的。


非專業人士,個人感覺這個和具體行業是有關的呀,或者說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必然的。對於很多人來說,工資多少僅和老闆心情有關……


如果根據菲利普斯曲線,是負相關。
如果根據新凱恩斯主義的效率工資模型,失業率對工資率無影響。


推薦閱讀:

都有哪些很有誤導性的「經濟學常識」?

TAG:生活 | 投資 | 經濟學 | 就業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