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能否利用經消化系統吸收的外源性短肽來合成蛋白?

問題來源於知乎上著名化妝品科普人@冰寒前輩的答案
食用膠原蛋白是否能起到製造體內膠原蛋白的作用?
其中有這麼一段

這個理論對於生化學得不太好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顛覆了

請問按照冰前輩所提及的理論
蛋白質該如何合成?水解膠原蛋白所得的多肽是作為合成的起點還是原料?多肽是如何識別核糖體和mRNA的?多肽的運載工具是否還是和氨基酸一樣是tRNA?如果是,tRNA是如何特異性識別擁有多種氨基酸的多肽的?結合位點在哪?
或者說,利用多肽合成蛋白跟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完全是兩套機制所以用不著mRNA用不著核糖體用不著tRNA?可是總不可能是幾段多肽跑到高爾基體里(或者其他什麼細胞器?)就被直接加工成蛋白了吧?
以及 ,請問有無文獻證明?冰前輩引用的兩篇相關文獻
[12] Naoya matsuda, Yoh-ichi Koyama et al. Effects of ingestion of collagenpeptide on collagen fibrils and glycosaminoglycans in the dermis. Journal of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2006;52 (3):211-1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967766
和[22] 張偉,廖益平.寡肽營養研究進展.畜禽業,2001;4:12-14.寡肽營養研究進展
我查了查 並沒講機體直接利用多肽合成新蛋白
而Backwell(1994)那個引用 我沒找到在哪
問過生化學得比我好的人 也沒有人聽說過有這麼個機制
現行的生化教材似乎也未提及這麼個機制

我生化學得很糟糕,而且基本都忘了。還請大家賜教。


匆匆瀏覽了題主提到的答案並稍稍查閱了其中幾篇文獻,個人感受如下:

  1. Steffen Oesser(1999)的那篇論文中,使用了碳十四標記的Winstar小鼠皮膚組織水解產物作為實驗用的口服物,並沒有鑒定該水解產物的確切成分。餵食實驗用小鼠時,對照組在服用等比例的水解產物,額外服用了碳十四標記的脯氨酸,顯然不合適。Gut-sac鑒定腸道吸收情況的實驗中對照組僅僅使用氯化鈉溶液,這真得不能說明明膠水解產物的吸收狀況。同時本文中也顯示了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皮膚中碳十四積聚無明顯差別。
  2. Modori Tanaka等(2009)的論文中也同樣存在對照組設定問題。我相信在UV照射的情況下,他們單獨給其中一組老鼠餵食松阪牛肉,老鼠的皮膚也很有可能會得到保護。此外,文中多處Data not shown,只有兩組可展示的形態及電泳數據,卻將討論深入到了分子機制的程度,這應該不太合適。
  3. 周雙琳,王海燕等(2011)的研究中,我想安慰劑效應應該被忽略了。
  4. 「Sumida(2004)等通過試驗評估了日常攝取CH(10g)對皮膚的影響。試驗組為20位健康的日本女性,對照組為19人,服用安慰劑。在試驗的60天中,發現試驗組女性的皮膚吸水能力逐漸上升,不過相對於對照組,統計學差異不夠顯著。值得強調的是兩組都有服用400mg維生素C,因此膠原蛋白的合成效果可以考慮是維生素C帶來的[13],但這是一個雙因子試驗,而且服用的Vc劑量很大,也並未否定膠原蛋白對皮膚的改善作用。」這段話讀來有種非常微妙的詭異感。

時間有限,僅略詳細地查看了這幾部分的文獻。我非常不合適地猜想,可能還有更多的問題,比如在此文各種研究中關於使用膠原蛋白及其消化後的肽段在保護皮膚的功能上幾乎「確信無疑」,但同時所有的文章都迴避了吸收、轉運及使用的具體機制,這點非常的奇怪。
所以,基於這些方面,我覺得,我不能相信這個答案及其既想確立卻又不斷迴避驗證的「外源性短肽」利用機制。


謝邀。抱歉拖了這麼久,因為實在是不想透露這個秘密。答案是:能。可是裡面有很多內幕啊。

你知道嗎,胰島素是不需要注射使用的,口服就行了,甚至塗在皮膚上就可以吸收了。為什麼那些無良的廠商都要求注射使用呢?為了賺注射器的錢。

還有,其實不光能吸收多肽,還能離用多肽合成蛋白,還能定向去特定器官合成。比如說吃肝補肝,吃腎補腎,吃鞭補鞭等等,古人誠不欺我也。但是操作的時候要千萬小心,有些東西是吃不得的,什麼狼心啦,什麼狗肺啦,還有豬腦子,一律不能吃。吃了後果自負啊。

還有,其實何首烏,霸王洗髮水治療謝頂,都是騙人的,最佳方式是吃頭髮。吃了以後,會在肚子里降解成多肽,然後在去頭頂上合成,立竿見影的。不過操作同樣得小心,女孩子一定要看清楚,頭髮裡面不能混進去鬍子。不然還是,後果自負。

還有膠原蛋白美容,也是真的。但是女孩子們也一定不要吃豬蹄子啊。要吃豬臉肉,吃哪兒補哪兒,靠肽來合成的蛋白的定向可准了。

最後在告訴知友一個關於轉基因的內幕,不許轉載。我支持轉基因,是因為,轉基因大豆有BT蛋白啊,可以殺死昆蟲啊。人吃了以後,會在血液里用多肽片段合成bt蛋白。你知道嗎,我喝了一夏天轉基因豆漿,蚊子都不敢叮我了。而且,我再也不怕寄生蟲了,哈哈。

----------------------------------------------------------------------------------------------------------------------------------------------

吐槽完畢。如果人真的能那麼高效的吸收外源肽段,光引發的免疫反應就夠你受的。你能想像你消化道里的大腸桿菌的各種那個肽段在你血液里遊盪,並且合成到你的蛋白里,會是個什麼場景嗎?

就算是消化道能吸收一點多肽,也是痕量的,更可能是因為表皮破損什麼,根本不會是主動吸收,要不人就被免疫反應搞死了。


提供一個另一個角度的看法

不知道到底小分子多肽是否可以被用作原料去合成蛋白質,但人體內的很多蛋白質是特定的因子或遞質,可引發特定生理功能的物質。

而這些蛋白質水解後的小分子多肽,如果恰好具有這些蛋白質與受體結合部位的特定化學結構(很多受體拮抗劑或激動劑類的藥物用以拮抗/激動受體的,就是使用結構類似物,以相同的部位的結構去搶佔受體)。水解蛋白得到的小分子多肽是可能具有同樣的生理活性的。

但問題是這些多肽口服和注射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口服多肽,恐怕會更徹底的被分解,而注射就有可能產生生理活性,但問題是這樣的物質如果注射,恐怕是要以藥品來註冊,這恐怕很不容易。

過敏反應,蛋白質和多肽的基因與人體同源性更高可能避免過敏反應,另外對引發過敏反應的往往是外來大分子蛋白,小分子多肽能否引起過敏反應還要看看。我自己知道的來說,有部分藥物是使用與人體基因同源性較高的動物源性的水解蛋白多肽,小於一定的分子量,如10000道爾頓,可以不引發過敏反應。但製劑需要精密分子篩,這不是一般的製藥企業可以做到的。


利用現成的短肽合成新的蛋白,以目前的學科發展認知水平來講,在人體內幾乎不可能。
我們可以看到,正常的蛋白合成的路子是mRNA翻譯的結果,這個過程中,只有AA,沒有短肽什麼事情。
唯一有可能摻入的就是翻譯後修飾過程中的蛋白剪切和修飾,比較有名的就是泛素化,另外有一個類似的途徑也是在蛋白上標記Tag,但是具體的忘了……問題這也不是短肽,更遑論是用短肽來合成蛋白了。
膠原蛋白么,存在大量的三單元重複序列和修飾後的氨基酸殘基。體外做做還是有希望,但是體內想通過對水解進行逆向工程給合成出來,純粹靠腦補了。
Backwell那個同位素的實驗結果完全是指鹿為馬,不知道reviewer當時是怎麼想的。


引用文獻同木有找到,POB上面也沒有說在水解外源蛋白時候集體可以直接吸收短肽,短肽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降解成AA,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更加容易吸收,別的。。。呵呵


個人估計人體就和造房子差不多,舊磚還馬馬虎虎,直接拿整面牆砌進去,呵呵需要超高水平的設計師和建築工,等我們進化吧!不過說不定有些其他生物已經能這樣。有知道的嗎?


因泰爾來


推薦閱讀:

TAG:生物學 | 蛋白質 | 生物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