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險的貸款企業都有哪些特徵?在審查的時候有哪些跡象表明貸款有可能成為不良貸款?從這些貸款得到哪些警示?


謝題主和@王團結邀請。
最近工作太忙,問題又很大,先佔個坑想想結構,慢慢答。
=========================================
7月13日第一段
(最近工作中連續被要求寫一些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加上日常各項繁雜工作,頗有點腦袋轉不過來的感覺。關於題目拉拉雜雜寫了一些文字草稿,條理尚不清晰,先整理了一段文字出來期待與大家討論,順便為後續啟發思路。)

說在前面——題主在這裡說的貸款「出險」範圍應該還是限定在經營還款方面,因此在下面的敘述中自動忽略掉諸如案件、合規等方面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問題是不重要的,事實上任何小概率、低權重的風險真正爆發時都足以摧毀一筆業務的質量。在這裡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在考察業務中應盡量全面客觀,根據每個業務的實際情況抓住關鍵點。

將問題簡化後,答案就會變得簡單直接,出問題企業的共性當然就是不還錢了!追溯不還錢的原因又可以分為還款意願還款能力——這些是我們在貸前階段就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首先說說個人認為最危險的一類業務——以新貸款置換到期融資。每一筆融資的金額、期限以及還款方式的設計,都是有著資金和技術方面的考量,哪怕只是形式或編造。產生置換到期債務的需求,無異於直言宣告借款人偏離了原融資申請時的美麗規劃,於實質違約,不過是時間問題。進一步看,對於貿易鏈或項目融資,這可能意味著原設定的還款來源或已不復存在,那麼置換融資到期後又要靠什麼資金支撐還款?退一步講,如果置換業務呈獻給我們的借款人資質與融資還款方案看上去還合情入理,那麼就更要問一句為什麼原有合作機構不再提供續貸?如果對借款人了如指掌、也曾親如一家的銀行選擇了拋棄,請切勿高估自己的判斷力與運氣,也不要以過高的覺悟勇當接盤俠。當還款能力真正出現問題時,任何技術手段都難以挽救。

發現這樣的借款人,其實並不難。過往的財務報表中銀行借款與財務費用的變化、抵押物權證上過往的登載信息以及人行徵信等資料,都會將各種線索清晰呈現。對這類業務的認識,關鍵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線,面對困境的企業為了續命可以不計成本、不擇手段,銀行奉陪不起、個人的職業生涯更加奉陪不起。除非有著明確可行的外部資金來源或資產處置計劃、並已開始啟動程序,否則是不建議介入此類業務的。


謝 @王團結 邀請。占坑,慢慢答來。

————————分割線————————
現在開始回答。

這個問題很大,就以我們的實證分析為例吧。
1、出險的貸款都有哪些特徵?
我們這些年一直來在做分析,其實前五大原因基本相同,只是順序不同(每年的原因按觸發風險的比例順序排列):

2011年:
(一)投資
主要是對外跨行業投資巨大,例如投入房地產,也有少量是擴大再生產或者向上下游投資。一旦新項目無法及時產生有效的現金流入,即會導致資金鏈斷裂。
(二)高利貸
(三)領導者素質
包括吸毒、賭博、嫖幼女(判決如此)、包二奶、離婚、被詐騙、制假等。
(四)擔保鏈
(五)經營虧損/長期凈現金流出

2012年:
(一)高利貸
(二)擔保鏈
(三)投資
(四)經營虧損/長期凈現金流出
(五)領導者素質

2013年:
(一)擔保鏈
(二)高利貸
(三)經營虧損/長期凈現金流出
(四)領導者素質
多了違法排污
(五)投資

2014年:
(一)經營虧損/長期凈現金流出
(二)擔保鏈
(三)高利貸
(四)領導者素質
(五)投資

所以,從客戶方面來說,就是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引發的風險。而從內部原因來 說,都是調查不實未能及時發現風險,而非引發風險,所以不展開了。

2、在審查的時候有哪些跡象表明貸款有可能成為不良貸款?
(一)財務數據不實,或者企業有明顯的經營風險和缺陷。例如,長期的經營性凈現金流量為負、存貨應收賬款大量增加等。
(二)行業退潮,例如房地產行業低迷時的建築業、建材業、傢具業、軟裝產品製造銷售業,目前的鋼鐵、煤炭等行業
(三)給多家企業保證、參加聯保聯貸、超過三家授信銀行
(四)老闆有不良嗜好、異地老闆且當地私產不多、夫妻感情不佳等,老闆對所有條件即使很苛刻也不假思索的全部答應,老闆竭力證明自己的財力(例如拿出大量的存單、房產證等),嚴重誇大公司業績或者有不切實際的的發展計劃等
(五)巨額跨行業投資
(六)以P2P、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為中介介紹過來的

至於為什麼不說高利貸呢,是因為你首先要能找得出線索。能一眼看出的高利貸,估計沒人敢給他做貸款的,所以也到不了審查階段。
O(∩_∩)O

3、從這些貸款得到哪些警示?

悲觀一點沒有壞處!


針對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來說(感謝@少少指正)看信用報告:不管是貸後還是貸前,申請人在一個時段有密集的不同金融機構授信審批查詢卻沒有獲批或者已經發放貸款卻仍然申請貸款的,同時客戶經營規模與負債不匹配的,很大可能是挪用貸款。該特徵在涉嫌金朝陽金融傳銷客戶上非常明顯。看銀行交易記錄與客戶經營規模是否匹配,是否存在流水嚴重偏離經營規模現象。看客戶消費水平與經營規模是否匹配,尤其是豪車豪宅客戶,如果從事行業非特殊存在,一定要測算好客戶利潤能否支撐消費(地域客戶要面子因素需考慮)


先思考一個問題吧:
借錢是為了什麼?
產品研發?拓展渠道?流動資金?蓋廠房擴產能?投機需要?

為什麼需要這麼大量的負債呢?賺來的錢都去哪裡呢?

怎麼保證企業能還款、會還款呢?

所謂的安全措施、監管方法確實簡便、易行能落實么?

思考來思考去也只是得出了一個偏理想化的簡單結論吧~現實,實在是太複雜了。

所以簡單說下個人感受吧。
放觀點:
通過"特徵"、"跡象"這麼單一的標準來分析複雜的經濟、社會、人性問題實在太片面了。

因此對於每一個出風險的貸款企業,都要深入分析。
稍微解釋一下,出險和不出險很多時候只不過是一層窗戶紙,不少風險項目所爆發出的問題,在正常項目中也普遍存在。

所以,到底是因為出了這些問題,才導致項目出了風險,還是因為出了風險,加重了這些問題~有時候根本無法判斷。

項目出險,最主要的就是想方設法去化解風險,然後,對所有的環節反覆總結,一定是反覆總結,反反覆復的總結!!!!!!!!!!!!過一段時間,就要再想一想!!!!!

下面稍作補充。
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號入座!
先從宏觀入手

第一條:
企業為什麼出風險?很簡單,因為沒錢。企業為什麼要貸款?很簡單,也因為缺錢。
貸款的本質是提前預支未來的收益,但不可能對未來了如指掌,當下就必須根據僅有的歷史數據做出貸款決策,這個決策還必須有較高的時效性。

這就好比,讓你先閃婚,再慢慢去了解對方。


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因為不對稱,可能根本意識不到某些信息的重要性。
所以,風險項目的第一個共性就是對信息掌握不到位、信息解讀有誤差。
但這也是一句廢話,全知全能並不屬於人類的範疇。


第二條:
根據曼昆的經濟學假設: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也就是生產效率)

分析:為什麼企業借了那麼多的貸款,已經頗具規模了,但還是缺錢?
大而不強的原因就在於,勞動生產率過低。有多低呢?
根據下面這兩篇文章,中美收入差距是10倍左右,而「中國製造業對美國的成本優勢已經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這就表示目前在美國進行生產只比在中國進行生產貴4%。」
全球各國民眾收入
報告:中美製造業成本差距已微乎其微
簡單暴力一點,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基本就跟收入差距相等了。

在簡單生產加工的項目上大量的重複投入是目前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
為什麼企業會選擇從事這些簡單重複的過剩行業呢?
因為缺乏原始積累,技術、法律、服務、信息、經驗、組織架構、文化、習慣,包含社會、經濟、人文、資金多層次的積累缺失。
投入大,產出低,需要長期依賴大量的負債經營,自身造血能力差。
越缺錢,就越需要借錢,越借錢就越還不上錢。
製造業已呈現出非常明顯的馬太效應特徵和長尾化趨勢。


風險項目很多都有這個特點,投入巨大,回報周期長,盈利模式嚴重依賴粗放式增長,一個不留神,資金鏈就斷裂了。


所以說,穩健型企業現在很多都在控制擴張速度,慢慢壓縮負債規模,逐步降低財務成本,拉長債務周期,降低投資回報周期。

大量的企業借錢並不是為了擴銷路、搞研發,而是簡單粗暴的增產能,蓋廠房、買設備,期望被風吹起來,比如等著固定資產升值。

第三條:
引用"由於資源稀缺,社會資源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稀缺性是指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產人們希望擁有的所有物品與勞務。正如一個家庭不能給每個成員想要的每一件東西一樣,一個社會也不能給每個人以他們嚮往的最高水平的生活。「

對於經濟主體來說,人、財、物都是非常稀缺的資源,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窄,都跟稀缺性有關。
專業人才極度稀缺!專業人才極度稀缺!專業人才極度稀缺!人才之痛,痛徹心扉。
沒錢!沒錢!沒錢!利潤是依靠瘋狂擴張產能實現增長~而擴張就是鯨吞資金的過程。

所以,資源嚴重錯配,這是結構性的難題,難以短期內解決。
就好比,剩男找不到對象,剩女又看不上剩男。


風險項目大部分還是經營團隊出現了問題,方向錯誤、管理不善、資金結構不合理。


因為優質資源稀缺、錯配,想乾的事很多,但可用之才不足,資金欠缺,所以只能趕鴨子上架,先把眼前的問題對付過去再說,情況一旦出現不利變化,根本就沒有應對措施。俗稱的只會打好牌,對於未來方向的把握幾乎靠賭。


說白了,人窮志短,這又怎麼解決呢~


換教練能救國足么?

雞肋也得當成寶既是實體經濟的悲哀,也是金融業的隱患。

再從微觀入手:
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號入座!

盲目進入不熟悉的領域。

過分依賴於政策。

盲目擴張。

為了維持業務關係,輕易對外提供擔保。

管理不善,缺乏經驗,沒有流程意識,過分講究人情關係,自我膨脹,過於高調。

整體違約成本低,於是根據理性博弈,故意違約就成了最佳策略。

總體來說,信貸是跟各方利益密切相關的。因此,很多共性的東西,其實就是人性。

各種因素共同參與博弈,最終產生了現在的結果~

順著「經濟→社會→歷史(沿革、傳承)→人性」這個大循環摸索,總會有所得的。

最後,其實,找出某個行業里優秀的企業,去跟那些風險項目比對一下,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不過,找到差距有用么?沒有用么?
有些事,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
能吃得起肉糜,幹嘛還要找樹皮類的企業呢。

如果只做60分以上的企業,很多干金融的都得下崗。
退而求其次,59分,58分,甚至……

在這個過程中,出險也是不可避免的。

~君子固窮。不做次貸,難不成靠西北風充饑么?

擇校、擇偶是否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但,請記住:水清無魚,水臟魚死。退而求其次也是有限度的。


終於看見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問題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回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其他答主回答的都很到位,就不在多答了。

在審查的時候有哪些跡象表明貸款有可能成為不良貸款?

從小貸公司信貸員的角度寫一些盡職調查時經常會遇到的現象,都是大白話,想到什麼寫什麼:

1、與客戶經理稱兄道弟,「大哥不是差事兒人」「事成之後少不了老弟/老妹的」。(面對這類借款人要學會說不)

2、申請金額,「1000萬吧,啊,不行,那100萬也行,還不行,那10萬也行」。(他得有多缺錢啊)

3、借款用途,「哦,我想換設備,加大生產力」,到庫房一看,堆滿了結了蜘蛛網的貨。(貨都賣不動還生產個毛線啊)

4、經營狀況,「我們最近投資拍了部電影,已經被電視台收購了」「我投資的公司馬上就要上市啦,估值20多億」「經營不方便告訴你,平時愛好就是做做天使投資什麼的」。(看看,開始講故事了)

5、信用報告上的逾期,「哎呀,我把信用卡借給那不爭氣的小舅子了,他就是不還呀」「你看,銀行給我開的非惡意還款證明」「我就是忘了,小錢,你看看這不都結清了么」。(他能忘了別人就能忘了你)

6、客戶是當地大牛,「我就能提供這些資料」「你們不做有的是人做」「啥時候能下款啊」。(放款之前他都這麼牛了,想像一下要錢的時候得有多費勁啊)

7、抵押物,「「那不能抵押給你」「有抵押物我就找銀行了」。(一屁股債,屌毛都抵押出去了,還敢放款給他么)

8、還是抵押物,「我這房子一平能賣2萬多呢,你就別打折了唄」(尼瑪,要是按評估價不打折放款,小貸公司就成售樓處了)

從這些貸款得到哪些警示?

參與過一些企業和個人的清收,警示其實挺簡單的:

1、要保持頭腦清醒,營銷確實不容易,但放款前該落實的一定要落實,要不真出事兒了哭都沒處哭去。

2、要潔身自好,做聰明人很簡單,做有原則的人難,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背後有的很可能就是刀尖舔血和命懸一線。

3、千萬別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別人做不了的,通常自己也做不了。

4、要往下找客戶,別往上找,找小的,自己能控制住的,最起碼兩家公司是對等的,否則要錢真的很費勁。

5、盡量讓借款人多提供資料和信息,你了解的越多,你心裡越有底,如果真出了逾期,那就是幾家債權人間的鬥智斗勇了,信息自然越多越好。


暫時就能想到這些,以後再補。


企業不是一天倒閉的,就像人不是一晚上說完說完了,都是一個病情逐漸加重的過程,這中間會有無數個方面顯現出徵兆,出現大量預警信號。當然也有企業猝死的情況,比如老闆出了車禍、被公安抓了、公司發生火災爆炸了,但這些小概率事件很難完全預防,不是我們分析的重點,我們需要分析一般情況下企業病情惡化直到死的過程。
對企業的分析和對人的分析一樣,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分別是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是一個病情逐漸加重的過程。我們以無錫尚德為例,分析在施正榮經營期間,企業怎樣一步步走到破產重組的境地。


一、早期
早期沒有癥狀,而且感覺很好。老年的病都是年輕時種下的,企業最後陷入財務危機往往也是在高速擴張的時候就埋下了。早期的失誤都是投資決策失誤,伴隨著融資手段上一些失誤。早期的主要病根有以下幾個方面:
1、老闆對市場判斷失誤,盲目擴產,提高產能。2004年8月德國政府更新「可再生能源法」,光伏行業進入不再是在大霧奔跑,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2005年無錫尚德成功登陸紐交所,共募集資金3.96億美元,施正榮也戴上了首富的光環。但是施對光伏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價格走勢兩度判斷失誤,2006年,無錫尚德與美國多晶硅公司MEMC簽訂了十年長期訂單,但隨後多晶硅價格從300美元/公斤下滑到了2011年的近40美元/公斤,無錫尚德被迫取消該長單,並賠付了2億美元以上。
2、進行多元化擴張,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無錫尚德的產品是晶硅電池,但由於施當初所學專業實為薄膜電池,所以他始終對薄膜情有獨鍾。2007年施正榮力排眾議在上海投入3億美元建造傳統薄膜電池工廠,其理由是多晶硅價格的持續上漲會使成本同樣高昂的薄膜電池有利可圖,但後來多晶硅價格暴跌,結果該項目工程至半卻被改建為晶硅電池工廠,前期投入的數億資金就此灰飛煙滅。
有人說施正榮是被政府捧殺的,尚德是在政府一手扶持下發展起來的,一段時間內被視作「無錫名片」。其實這樣講沒有道理,命苦不能怨政府。在企業高速發展的時候,周圍所有人講的都是奉承話,這時候企業負責人有要清醒的頭腦。史玉柱的巨大大廈從一開始設計的38層,上升到後來的54層、64層、78層,也有有大領導鼓勁的。
對於處於病情早期的企業,銀行的態度和外界一樣,也是十分樂觀、十分支持的。到2007年底,尚德產量達到360兆瓦,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公司市值突破百億美元。2008年,隨著歐美市場需求增加和政府補貼增加,光伏行業達到頂峰,尚德電力股價一度逼近90美元。
二、中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從當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國際市場對光伏組件的需求大幅下降。國內大批企業進入這個領域,需求又發生萎縮,導致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
到了中期之後,企業各項財務指標紊亂了,就像人的各項指標都不正常了。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行業原因、政策原因。
首先是利潤表先出現問題,銷售收入下滑、利潤下滑。接著傳染到了資產負債表,存貨和應收款激增,負債也隨之增加。其實銀行的信貸資金大部分是這個時間進入的,因為這時候企業最缺錢。正如巴菲特所說:「當企業遇到可以克服的困難時,這是最好的投資機會」。巴大神一路尋找價值低估的股票,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肯定是股價低的時候,但是這時候投資,要看企業能否走出困境。

2011年無錫尚德的銷售收入為202.6億元,凈利潤為-6.14億元,因為光伏產品價格的大幅下滑,以及部分項目拖延付款期限、海外銀行借債困難等諸多不利因素,無錫尚德的應收賬款已積累了76.14億元;此外,該企業的負債為197.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67.5億元,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00%。而當時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只有27.46億元,比2010年的36.46億元大幅下降;未分配利潤也從2010年的16億元猛降至10.34億元。即便如此,該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增幅不到7%的情況下,其公司管理費用居然還是2010年同期的2.83倍。

從上面這張表來看,在2011年光伏組件價格下跌、歐美提起反傾銷的背景下,尚德的銷售收入居然是增長的。銷售收入很好操縱,我們先姑且認為報表是真的,但是一分析結構也差不多明白了:銷售收入202億,應收款居然達到了76億,不要錢的東西誰不要!
銀行的很多授信企業都處於中期階段,銷售下滑,資產流動性在不斷降低。但是有的企業可以通過改善內部經營管理來走出困境,但是大多數企業不可避免地從中期走向晚期。
三、晚期
到了晚期,是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出現了問題,現金越來越萎縮。企業己無心經營,專心融資,甚至依靠變賣家產來過日子。企業的支付能力出現了問題,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拖欠員工工資。這種場面不會長久,很快高管、員工出現大量離職,企業己經岌岌可危了。
為了增加現金流,尚德打算出售自己旗下的將GSF基金的股權(該基金旗下有多個海外電站項目),可是2012年7月底,該基金爆發了一場「反擔保騙局」,該基金在義大利投資一個電站,由國開行提供貸款5.5億歐元貸款,由尚德電力提供擔保,基金又以自己持有的債券向尚德提供了反擔保。後來被人發現這筆擔保居然是偽造的。尚德的股權不得不終止出售,且GSF基金相關資產被全部凍結,尚德電力資金鏈告急。8月1日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下調尚德目標價至0美元。
2012年8月15日,施正榮將CEO職位讓給了CFO金緯(董事之一)。
2012年9月28日,無錫市時任市長朱克江親自帶隊,協調落實明確相關銀行對無錫尚德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多家銀行也在政府指導下,試圖讓尚德度過資金鏈斷裂的困境,有銀行甚至拿出2億元為其「續貸」。

2012年10月10日尚德首席財務官丁懷安辭職,尚德高管離職潮爆發。

在這個階段,企業會想盡辦法融資,如果運作的好,也有可能度過危機。在TCL最困難的時候,李東升四處借錢,把家裡的所有錢都拿了出來,人都瘦了一圈。但是施正榮是一個只能走順境、不能走逆境的人,有了困難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想著怎麼先撤。為了救助尚德,地方政府和銀行給了施正榮兩種選擇,一是政府和國開行注資救援尚德,但施正榮需要將個人資產做無限責任擔保;二是上市公司退市,其子公司無錫尚德國有化。這兩個方案均被施正榮拒絕,好不容易到了個人腰包里的錢怎麼能拿出來擔這麼大的風險。

2013年3月18日,尚德電力宣布5.41億美元可轉債違約,成為內地第一家在美上市的違約公司。看到尚德無心還債,當天,債權銀行聯合向法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尚德共欠銀行71元貸款。


用這個三階段預警法來分析江蘇省另一家明星企業—熔盛重工—也是完全準確的。

早期:2005年,張志熔從外高橋造船挖來陳強,成立熔盛重工,陳強赴熔盛重工任總裁時,帶來了49艘船舶製造合約,總值32.37億美元。有此基礎,加上如皋、南通、江蘇三級政府的支持,熔盛重工迅速脫穎而出,次年即成為手持訂單最多的民營船廠。

2007年10月,高盛、新天域等5家著名私募股權基金入股,以3億美元取得熔盛重工母公司熔盛控股約20%股份。

中期:2008年,公司凈虧損5.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百分之百。在2009年實現扭虧為盈後,熔盛重工於2010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當年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內地民營企業。

上市後,熔盛重工的接單量持續上升,即使在2011年全國造船廠行業嚴重不景氣、全行業新增訂單下滑近50%的情況下,依然逆勢接獲39艘新船訂單,合同總價18.1億美元。熔盛重工手持訂單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事後的情況表明,此時熔盛重工已經危機重重,許多所謂訂單,不過是自買自賣充充門面而已。熔盛重工需要以持續發展的假象,源源不斷從金融機構獲取資金。(再一次說明利潤表不可信,完全可以操縱)

晚期: 在資金壓力下,張志熔不惜鋌而走險。2012年7月,張志熔深陷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內幕交易案,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後繳納1400萬美元罰金並辭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職務。2012年8月,熔盛重工又因在關鍵時刻放棄收購來自安徽全椒的全柴動力而遭到投資機構起訴。此後,熔盛重工每況愈下,棄單、欠薪等情況接連發生。

從2013年開始,南京銀行、渤海銀行等一些小行就收貸退出,國開行則是大行中第一個抽貸的。銀行的抽貸,讓熔盛重工徹底陷入絕境。

2013年7月2日網曝熔盛重工發生大規模討薪,南通警察城管百餘人現場維護治安。

2014年4月,江蘇省金融辦發文,明確由中國銀行江蘇分行、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牽頭,成立債務優化銀團,幫助熔盛走出流動困境。

2015年2月,熔盛重工被15家供應商起訴,追討1110萬元貨款。


2016年3年,熔盛重工債轉股方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涉及銀行債權125.98億元。標誌著各家銀行己經被深深地套住了。


想了想,還是把之前寫的一個完整的企業信用分析框架貼出來吧。供大家參考和交流。

超長文預警!

轉載和引用須經本人同意!


企業信用分析框架:

公司基本情況:

1、包括公司名稱、成立時間、歷史沿革、註冊地、註冊資本、實收資本(報表中的實收資本、營業執照、驗資報告及公司章程披露的註冊資本應當一致,不一致的應追究原因)、出資方式(貨幣出資要優於實物出資)、法定代表人,經營範圍,業務資格資質(是否有從事無業務資質的業務);

2、公司主要股東及股權佔比,股東背景,實際控制人。股東背景對企業的經營方式、經營方向、經營效率等有重要影響。股東背景情況可分為以下幾類:1)按有無外資分(外資控股企業要注意股東方撤資外逃風險和利潤輸送風險),2)按有無國有股份分(國有背景優於民營背景);3)按有無公開上市分(上市代表信息透明度高、財務報表真是性高、具備再融資能力);4)按有無集團背景分(一方面反映股東方支持,另一方面反映關聯資金占用、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的可能);5)按有無家族背景分(家族性企業普遍存在公司治理不夠健全,經營風格激進的特點)。對於一些資本運作的企業和民營企業,其股東往往是隱藏比較深的,有的企業法定代表人並不是實際控制者,有的企業第一大股東並不是實際控制者,應注意挖掘。

3、公司組織架構,主要職能部門,經營團隊、員工隊伍、企業文化、制度建設,主要關聯企業及投資企業。形成對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的一個框架性認識,看企業是集團核心生產主體,還是只是一個車間,或者是投融資平台等。並從根據公司整體的資本實力、資源配置、人員素質,分析其產業鏈的覆蓋、產業的擴張是合理的還是激進的,分析其投資擴張的動機,分析其投資擴張行為是否會對其資金鏈帶來相應的影響、經營管理水平能否覆蓋其投資領域。必要時我們甚至要對整個關聯企業的資產狀況、經營狀況、財務狀況、資信狀況等作相應的調查和反映。

4、關注公司管理者的風險,要重點考核客戶管理者的人品、誠信度、融資動機及其道德水準、教育程度,歷史經營記錄及從業經驗。管理層、股東層面的穩定性。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家族性企業更要關注這一點。

公司經營情況:

1、行業背景情況,企業所處行業的整體情況,企業在這個行業的排名、在當地區域市場上的排名和佔有率情況。企業行業競爭力(包括價格競爭、品牌競爭、產品升級換代的競爭、服務的競爭)、行業壁壘(包括資金壁壘、技術壁壘、資源壁壘、政策壁壘)。對「兩高一資」(即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企業應結合行業產能和政策現狀,重點分析行業未來格局變化和政策風險。這一塊分析可以分為兩部分:行業整體特徵、行業格局和運行狀況分析(行業整體風險),和企業在行業內所處的地位、市場份額、核心競爭力、外在威脅、發展趨勢等。在這個模塊可以採用波特五力模型的框架來進行分析。

2、經營範圍,主要從事什麼業務,擁有哪些業務的經營權(franchise);管理是否規範,是否形成完整規範的業務流程,是否有一定從業資歷,經營狀況是否保持穩定,近年有無重大違規行為。主要經營的產品有哪些,生產能力如何(如生產設備、生產線運轉情況,生產工藝的先進性);是否長期經營一些穩定產品(已形成一定的專業性)。這個模塊的核心在於看企業的生產能力,即供給能力,其中又包括產能和質量兩個方面。

3、產品的購銷渠道,原材料供應和下游銷售對象的穩定情況:上、下游的企業主要是哪些,資信及實力情況如何,與該司的業務關係如何,是否已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關係,以往的交易記錄如何,是否正常。對主要供應商和主要銷售客戶的依賴程度(採購和銷售集中度),原材料等價格變動情況及企業對漲價的消化和轉嫁能力。公司所經營的產品是價格相對穩定、市場波動較小,還是價格不穩定、市場波動較大的,公司的定價能力如何。企業營銷能力,即如何把自已的產品成功地銷售出去並實現經濟效益。應該了解這個企業的產品有無自創品牌,產品的銷售市場的分布(本地、國內還是國際)、產品銷售方式(直接還是通過代理商)、物流能力等。這個模塊反映的核心是公司對採購(採購成本、採購規模)和銷售(銷售量、銷售價格)的控制力,而這兩個方面也是決定公司盈利的核心。此外上下遊客戶的資信情況和相對地位也與公司的賬款回收、資金運轉有密切聯繫。

4、近期經營發展方向、業務重點,計劃的生產經營、業務量,以及多元化投資情況等。主要看公司的產業發展方向,是專註主業還是想四處開花,主業產能擴張的速度以及預期的需求和效益情況,擴張的資金來源(股東投入還是對外融資),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預期會產生的負債規模和結構等。擴張中的企業對外融資多半是要上升,償債壓力增加,如果項目意外中斷或者效益不達預期等情況出現,公司很容易陷入債務泥潭。這種情況在盲目擴張產能、推進多元化的民營企業中最多見。

5、有關政策面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例如國家對產能過剩行業的宏觀調控,使得這幾個行業的許多企業融資明顯趨緊,一些低水平建設、重複建設的項目得到了遏制,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一些審批手續齊全、環保不過關的項目都被叫停。一個企業、一個項目中一般50-70%的資金都是依靠銀行信貸支持的,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債權將難以保障。國家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其中明確了各行業限制和淘汰的技術工藝,若企業生產工藝屬於限制或淘汰類的,將很難獲得銀行借款。對列入限制類和淘汰類的工藝和產能需謹慎。

6、企業以往的經營業績。企業的經營能力最終要體現在其經營業績上,企業開業時間越長,其業績記錄越是系統連貫,其經營能力就比較真實可信。企業的業績主要體現在銷售收入增長率、產品市場份額及利潤總額增長率等指標上。

7、企業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如領導層的變更、大額投資、業務轉型、資本運作、資產重組、涉訴案件或經濟糾紛,對企業經營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採取的補救措施。

8、對於集團性公司還應分別介紹集團本部的職能,對下屬公司在人、財、物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模式,介紹整個集團的組織架構和集團下屬主要全資、控股、參股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公司是集團下屬的一個子公司,還可以分析它對集團業務和利潤的貢獻度。

9、關注公司的環保風險,對造紙、化工等對環境有污染的企業,應關注企業的環保信息,包括排污許可證、以及環保處罰信息等。

公司財務狀況:

  對企業合併報表和本部報表分別進行分析,財務報表需含近期財務報表和上兩個年度會計報表(經審計)。

有本部報表和合併報表的,需分別對本部報表和合併報表進行分析,年報是否經審計,審計報告有無保留意見,合併報表的合併範圍包括哪些。企業財務分析主要分為:

資產負債科目分析:

貨幣資金:分析貨幣資金結構的合理性,其中保證金佔比多少,是否與其需要保證金的負債的規模匹配。可用貨幣資金為多少,是否能夠應付日常支出。對於賬面資金大幅增加的,或者賬面資金很寬鬆的時候仍大量借入貸款的企業,應關注其是否有新的項目投資或其他預期大額支出。

應收賬款:

(1)賬齡分析,看其賬齡結構是否合理,是否與其經營模式匹配。大部分企業一年以內的賬款應佔比在80%以上,若一年以上的賬款佔比偏高,則應分析是不是存在拖欠貨款或者壞賬情況。

(2)餘額分析,看其餘額與銷售規模是否呈合理關係,周轉次數是否正常,增長速度是否與銷售同步。應收賬款非正常增長則提示壞賬風險,銷售回款政策放鬆以刺激銷售的可能,財務造假風險(提前確認銷售收入),以及下遊客戶的強勢地位。

(3)大額分析,看主要的應收賬款方資質是否良好,是否與公司的主營業務相匹配。若主要客戶資信情況良好,則壞賬風險低,反之亦然。若大額應收賬款對應的客戶與企業主營業務不搭配,則提示公司可能有不正常的經營行為。

(4)關聯交易,看應收賬款中關聯方交易的佔比,若關聯方款項佔比高,一是反映壞賬風險相對降低,下游銷售有一定保障,二是反映企業經營獨立性不強,對關聯企業依賴性高,存在聯動風險,三是結合關聯交易的定價來看企業是否有轉移利潤的嫌疑。

(5)集中度分析,看主要的幾個客戶佔比是否很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客戶集中度情況。對於客戶集中度很高的企業要看公司與客戶之間業務往來是否穩定,下遊客戶有沒有出現經營風險影響到公司的銷售和回款等。

應收票據:要看其結構中銀票和商票的佔比,銀票的信用風險更小。對於應收票據較大的,還要看公司票據貼現業務的規模,因為票據貼現實際上是以票據為質押物的融資行為,是會產生償債壓力的,如果票據到期未能兌付,公司就可能承擔這部分損失。但在會計記賬上面,票據貼現大多直接貸記應收票據借記貨幣資金,沒有反映出票據貼現的融資本質,屬於對公司融資規模的低估。

預付賬款:一般來說企業的預付賬款應小於應收賬款,若預付賬款餘額高於應收賬款,則應認真分析預付賬款主要收款人情況。若用於正常原材料採購,則反映上游企業相對強勢,對公司的營運資金要求會更高。若收款人主要為關聯企業或者非正常原材料採購的企業,則應警惕關聯資金轉移以及銷售造假同時以虛假貿易背景進行融資的情況。比如A企業和B企業關聯,A與B進行保兌倉交易,A為買方B為賣方,A借記預付賬款貸記應付票據,B借記應收票據貸記預收賬款,發貨的時候A借記存貨貸記預付賬款,B借記預收賬款貸記存貨,同時B可以將應收票據拿去貼現獲取現金再做他用。但AB之間的貨物銷售可能只是倒手而已,甚至貨都不用移庫,而B虛增了收入,同時還利用虛假貿易背景獲得了銀行融資。採用這種操作方式的企業一般經營風格比較激進,資金鏈比較緊張,流動性風險會比較高。

其他應收款:一般來說主要包括關聯方借款、其他企業借款、各種保證金、財政補貼、退稅等。前兩者反映公司的資金管理結構,後面三者中財政補貼和退稅反映企業獲得的財政和稅收優惠情況,保證金可提示企業的一些經營細節,如房地產企業的土地保證金提示尚有未付完的土地款,招標保證金反映公司的投標情況等。這個科目最重要的是對於企業借款的分析,對關聯方佔用要分析資金來源和流向,以及這種資金調配模式是否符合公司的資金管理政策。關聯資金占用較多、複雜且流向難以明確的企業,提示資金面可能偏緊,資金管理較為混亂,且一般和多元化投資、短貸長用、挪用信貸資金和民間借貸相關聯,這種企業常常將集團內部各融資渠道籌集的資金投入若干前景不明的項目上,若這些項目進展受阻或者回報不及預期,則公司資金面將出現較大風險。對於非關聯企業借款,要看借款企業的資質和還款能力情況,對大額的非關聯企業佔用須關注借款企業和公司之間的關係和業務往來情況,評估壞賬損失對公司可能帶來的風險。

存貨:

(1)結構分析,存貨一般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若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比如原材料佔比大幅上升,應考慮其背後的經濟意義,比如公司是否因原材料預期價格上升而提前大幅備貨,若產成品比例大幅上升,是否有滯銷情況等。

(2)餘額分析,看其餘額是否跟銷售呈合理比率,周轉次數是否複合行業正常水平。周轉次數下降則對營運資金的要求就會增加。

(3)存貨價值和變現能力分析,看存貨是否價格波動較大,是否出現大額減值,變現能力強不強,比如10億元的專用機械存貨和10億元的原油存貨的性質就差別很大。

長期投資:非常重要的科目,反映企業的經營風格以及組織架構。分析企業的被投資公司明細,可以了解企業涉及的行業跨度,集團的整體組織架構,以及投資風格和戰略方向。

主要看企業是多元化投資還是一體化投資,或者整體實現產業轉型,其投資的行業前景是否看好,投資思路是否清晰,結合現金流量表來看企業投資支出規模是否與其自身資金面狀況相匹配,以及投資回報如何。

研究表明,多元化投資多數情況下對提升企業整體盈利水平和整體實力並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但其引起的融資規模的上升將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故對於多元化投資的企業,一般應提高警惕。

對於短貸長用,同時投資規模較大的企業,更要重視其投資資金來源以及投資質量。此外結合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式,可以評估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的質量。成本法下收到子公司分紅而產生的投資收益質量要高於權益法下參股子公司的權益增值產生的投資收益。

固定資產、在建工程:企業的固定資產規模是否與其經營模式和行業特點相匹配,是否有大額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建,如果有則提示資金需求。

固定資產中有多少已用於抵押,如果大量資產用於抵押,一方面提示銀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認可度不高,因為一般來說以抵押作為主要融資擔保方式的企業比以其他企業提供保證作為擔保方式的企業資信水平要低。另一方面說明企業融資規模較高,償債壓力較大。

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以及固定資產的結構及內容也可以深入分析。固定資產佔比越高,則對公司自身的資本實力要求更高,公司必須有較大的所有者權益或者長期負債才能與固定資產相匹配,否則就出現短貸長用等短期負債用於長期資產的情況,會帶來較大的流動性風險。而固定資產佔比較低的企業,普遍槓桿較高,負債主要為流動負債,這種企業多數以貿易類企業為主,分析則以資產流動性、存貨變現能力和跌價情況、應收賬款壞賬風險等方面為主。

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大幅上升,有可能存在公司通過虛增在建工程進行融資的情況。公司跟建築商簽訂虛假工程施工合同,然後馬上按金額計入在建工程,再以在建工程抵押進行貸款。

無形資產:一般為商譽、土地使用權、專利等。商譽餘額較大,反映企業兼并收購的動作較大,應剔除商譽後再分析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土地使用權則可以分析是否與企業的經營情況相匹配,是否有多餘未使用土地,土地的獲得成本高不高,若土地多數為劃撥則反映政府對公司的支持。技術專利的餘額則反映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競爭力。另外還應注意公司無形資產虛高以推高資產規模的情況。

短期借款、長期借款:

(1)餘額分析,看債務總量與貨幣資金、銷售收入、資產規模、盈利規模的比例情況,看其債務規模是否在自身承受範圍內。

(2)結構分析,看長短期借款是否與其資產結構匹配,是否有短貸長用的情況。短貸長用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會比較大。

(3)到期日分析,看近期到期的貸款餘額情況,估算企業是否在短期內是否有能力籌集資金還款。對一些短期借款餘額較大,佔比較高的企業,其經營對銀行融資的依賴性較高。由於短貸在銀行每年必須經審批後才能續貸,故存在不確定性。若兩三家銀行收貸,則可能引起連鎖反應,使得公司資金鏈極度緊張甚至崩潰。

(4)授信方案和籌資費用分析,有的企業會披露公司獲得的銀行授信規模以及費率情況,可以側面反映出公司在銀行的信用認可度,一般來說,獲得對外基本授信的公司信用水平相對較高,授信額度越高,利率水平基準或者下浮的公司信用越好。

應付票據:

(1)企業處理上游採購貨款的方式主要分為現金、銀票、商票和賒賬(公司的支付成本由高到低),因而可以根據企業短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和應付賬款的餘額結構情況,來判斷公司與上游企業之間的相對強弱勢情況。

(2)根據應付銀票的規模和貨幣資金中銀票保證金的餘額可以看出銀行對企業銀票保證金的要求比例,比例越低則反映銀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越認可。

應付賬款:分析架構類似於應收賬款,其中要重視上游廠商集中度以及相對地位分析,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採購成本。

預收賬款:在這個科目上房地產企業與普通製造業區別較為明顯。由於行業特點決定房地產企業負債中預收賬款佔到較大比重,其餘額應結合其主要項目預售情況來分析。有的房地產企業預收賬款與其總資產和銷售規模相比偏小,則有可能是公司的銷售收入確認政策不夠嚴謹和合理,存在將預售款提前確認收入的可能。對製造業企業來講,預收賬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相對強勢水平。預收賬款高的,反映企業產品競爭力較強,需求相對旺盛。但同時也應警惕公司通過預付賬款科目進行關聯資金調配,甚至虛構貿易背景虛增銷售等。

其他應付款:一般以企業間資金拆借為主,一方面可以結合其他應收款來分析集團的資金調配情況和資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應付母公司的款項可以反映母公司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應付各子公司的款項可以反映企業對子公司的資金調配能力。此外還有一些應付罰款、訴訟案件賠款、擔保代償款等也反映出企業的非主營業務負債情況。

所有者權益科目分析:

實收資本/股本:反映公司的股東投入,是公司資本實力最直接的體現之一。結合驗資報告核實其註冊資本到位情況以及出資質量,以現金出資一般來說要優於以資產或股權出資。看公司近幾年是否增資或減資,增資一方面反映公司資本實力上升,另一方面反映股東方對公司經營前景的看好。減資則相反。此外應核實報表中實收資本和公司註冊資本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應追究原因。有可能公司提供的是匯總報表而非合併報表。

資本公積:屬於權益科目中容易出現水分的科目,若資本公積在權益中佔比很高則應提起注意。資本公積來源主要分為超額募資、資產增值等。應分析其對應的來源,若主要對應商譽等無形資產,或者股東借款計入資本公積,則應對公司整體資本實力打個折扣來考慮。

未分配利潤:反映企業的利潤留存,其餘額大小和變動情況一方面反映企業近年來的盈利情況,另一方面反映企業的利潤分配力度。有的企業每年實現利潤就大額分配,未分配利潤留存很少,如果這個企業同時優質有形資產不高,多年未增資,也無新的資產投入,則應提高警惕,反映其股東方可能對其前景不看好,或者被當作提款機。對未分配利潤在權益中佔比高的企業,應核實其來源真實性,是否真正通過前期銷售盈利積累起來的,警惕企業通過此科目虛增凈資產。

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靜態結構分析:

1、看負債率、凈負債率,反映公司的整體負債情況,與同行業橫向對比,看是否屬於正常水平。

2、看公司資產固化率,即固定資產及非流動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固化率高的一般是生產型企業,廠房、土地、設備在資產總額中佔到較高規模,這種企業對資本實力要求較高,要看公司權益及長期負債規模是否與長期資產匹配,對長期借款的依賴性是否較大。資產固化率低,則資產流動性相對較高,一般為高科技企業或貿易類企業,則要看流動資產的結構情況,應收賬款質量、存貨周轉速度、變現能力和跌價情況,負債中商業負債的佔比。

3、看流動比、速動比,流動比大於1則反映流動資產大於流動負債,反之則意味著流動負債大於流動資產,也就是說流動負債將有一部分對應長期資產,甚至短貸長用,這種長短期資產負債不匹配的情況容易導致流動性風險,尤其是有的企業在固定資產規模大幅擴張期間大量借入項目貸款,幾年後大量長期借款到期後難以歸還,就借入大量短期借款進行周轉,但短期借款實際對應的是長期資產,到期後沒有相應的流動資產變現還款,只能繼續以貸還貸,流動性風險較大。

4、資產結構分析,看其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構成,是否符合其行業特徵。流動資產中應收、預付賬款和存貨的佔比是否合理。若某單一科目佔比偏高,應分析其原因,比如應收賬款很高,是不是因為下游企業過於強勢;存貨很高,是否因為原材料大量備貨等。非流動資產中,固定資產應關注其規模和結構是否符合企業經營現狀,有無大規模擴張,資產變現能力等。無形資產應關注其來源和經濟意義,關注無形資產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實質的效益,大額的商譽和其他不能變現的無形資產應關注其產生的來源以及剔除這部分資產後對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

5、負債結構分析,看應付、預收賬款以及長短期借款佔比情況,看企業主要的營運資金來源是商業負債還是銀行融資。一般來說,商業負債的兌付壓力要低於銀行融資,商業負債佔比高的企業面對下游企業的地位相對強勢一些。對銀行融資應分析其到期日,品種結構等,具體見前面對長短期借款和應付票據科目的分析。

6、權益結構分析,看權益中各科目餘額佔比情況。若註冊資本佔比高,反映股東投入較大,對企業前景較為看好,且註冊資本一般對應的是相對較為優質的資產。若資本公積佔比高,則應關注其產生原因及對應的資產,具體見資本公積科目分析。若未分配利潤佔比高,反映公司前期盈利積累良好,再結合其貨幣資金餘額及資產負債結構可以分析其留存收益的使用方向。比如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法轉公允價值法計量,評估增值後調增留存收益

動態結構分析:

1、結構比率變動分析,看負債率,流動速動比等結構指標的變化趨勢。對於有明顯不良變動趨勢的指標應深入分析引起該變化的科目變動以及其原因。

2、大額變動科目分析。對於變動較為明顯的額科目要分析其變動原因,具體分析思路見前面的科目明細分析,並分析與其同步變動的科目情況以及背後的經濟意義。例如固定資產和短期借款同 步大幅上升,則提示公司可能大額借入銀行貸款用於固定資產投資。

利潤表分析:

1、 靜態分析:

(1)
收入:看公司銷售收入的結構,其中主營收入多少,其他業務收入多少,主營收入分行業分產品及分地區的情況。從側面驗證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產品及業務區域分布。銷售收入中各產品未來預期的銷售佔比變化,主要產品市場前景和利潤空間。其他業務收入的主要構成、對利潤的貢獻度以及可持續性。結合附註中披露的關聯交易情況,分析公司銷售收入中關聯方交易佔比情況,這些交易是否有真實貿易背景,是否有虛增收入的嫌疑。

(2)
成本: 看成本的構成情況,分析其中的變動空間和波動幅度。比如以原材料為主要成本的,需關注該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對固定資產需求高的產業如液晶面板行業,折舊在成本中占很高比例,應關注企業的折舊政策,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及預計折舊年限等。

(3)
費用:看三項費用在總成本中的佔比,若達到能夠明顯影響營業利潤的水平,則應關注其變動趨勢,並分析費用結構是否符合公司的經營特徵。若三項費用水平明顯高於行業平均,則應分析原因,並判斷企業是否有藏利潤的傾向。藏利潤可能帶來稅務機關的調稅及罰款等後果。此外應著重關注財務費用,一方面看其財務費用是否跟融資規模相匹配,並大概匡算其融資成本。根據二是看財務費用是否快速上升,結合債務融資規模分析公司的償債壓力變化以及財務費用的變化對盈利的影響。

(4)
投資收益:一般來講投資收益來自幾個方面:(1)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投資收益;(2)轉讓股權的收益;(3)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其中前兩者都不穩定,在對公司的持續性盈利能力分析中應剔除此部分。而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應結合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式來分析,若成本法計量時收到子公司分紅確認的投資收益質量較高,而權益法計量時子公司權益增值而確認的投資收益,由於沒有相應的現金流入,在分析公司的盈利時 應對其保守考慮。

(5)
營業外收入:一般來源包括:(1)資產處置收益,(2)政府補助;(3)其他。應著重分析該收入的穩定性。其中資產處置收益一般都是不可持續的,政府補助相對穩定一點,但也取決於公司所處行業及當地政策變動情況,應觀察近幾年公司政府補助的變動情況,以及其在利潤中的佔比。政府補助的金額一方面也側面印證了公司是否是當地支持產業,所具備的技術水平等。對政府補助在利潤中佔比高的企業應了解當地補貼政策的變化趨勢。

(6)
營業外支出:一般來講這個科目數額不會很大。當出現大額的營業外支出時,應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其對公司的影響。

2、 動態分析:

(1)
餘額變動分析,看利潤表的各科目變動情況。看銷售增長幅度如何,是否跟經營性資產的增長速度匹配,近幾年的增長是否穩定,各項費用的增長是否同步等。對異常的變動應分析原因。

(2)
比率變動分析:看毛利率、凈利率、費用率等比率的變動,對波動較大的和變動較異常的,應進行分析和解釋。此外還要結合行業整體運行趨勢和水平來判斷公司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是否符合行業變化趨勢,以及在行業中的盈利水平定位等。

現金流量分析:

1、 靜態分析:

經營性現金流:

(1)
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跟當年主營業務收入是否匹配,若差額較大,再看公司的應收、預收賬款有無相應的變化可以解釋這個差額。若這兩個科目有相應的變化,則提示公司的賒銷政策和回款情況有所變化。若無對應的解釋,則表明公司財務信息可能有不真實的地方。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也可按類似思路分析。

(2)
收到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差額以及當年流量的分析。這兩個科目一般反映的是與經營相關的保證金、罰款、往來款等現金流。在沒有關聯資金占用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很大。如果這兩個科目當年的流量很大,或者流入流出的差額很大,則反映公司存在較為明顯的關聯資金占用情況,應結合其他應收應付款的餘額和變動,來分析公司的關聯資金占用情況。

(3)
經營性凈現金流的方向以及穩定性。看公司近兩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是凈流入還是凈流出,流量金額大不大,是否穩定。經營穩健的企業,一般經營性現金流都保持在穩定的凈流入。若公司在保持盈利的情況下經營性凈現金流出現大幅波動,則說明公司存貨或經營性應收應付款出現大幅變動,或者大額的關聯資金流動也可能引起經營性現金流的波動,這些都提示了相應的風險。此外對於固定資產佔比很高,折舊費用高的企業,常常因為大額的折舊費用而出現賬面上虧損,但經營性現金流良好,這時候應重點結合公司的經營毛利和現金流來分析償債能力。

投資性現金流:

(1)
結合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的變化來確認公司處置資產收到的現金和購置資產支出的現金是否真實合理。此外固定資產投資支出現金流的大小也反映了公司所處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說,銷售快速上升,固定資產投資現金流大幅流出反映公司處在快速產能擴張期,此時要關注行業運行狀況以及投資的項目預期產能、銷售和收益情況。若在產能飽和甚至過剩的行業企業出現大額固定資產投資支出,同時銷售和盈利增長預期不強的話,很可能把公司拖入債務泥潭。

(2)
結合公司長期投資的變化來分析公司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是否真實。同時結合公司未來幾年的資本運作方向判斷其股權轉讓收入現金流是否可持續。一般來講,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是不穩定的。

(3)
結合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法來確認公司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反過來也可以通過這個科目的流入金額來判斷公司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質量。並縱向對比幾年內的流量,看公司收到的分紅現金流是否穩定。

(4)
對收到和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保持關注,若有大額流進流出,應分析原因。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對外委託貸款,以及有息的資金拆借等。但也有的企業把資金拆借計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這個要結合不同企業的情況具體分析。

籌資性現金流:

(1)
結合銀行借款的餘額變化分析其取得和歸還銀行借款產生的現金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一般來講,取得和歸還借款產生的現金流的差額等於銀行借款的期初期末餘額的差額,如果對不上則應分析原因。此外有時候公司期初期末的銀行借款餘額不大,但期間發生的借款流量很大,反映公司實際的融資需求和融資量比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要大,而在期末故意把銀行負債餘額做低而已。

(2)
結合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判斷公司取得投資收到的現金是否真實準確。並根據該現金流的金額和近幾年的變化情況,判斷公司所處的生命周期以及股東對其的支持力度。若公司收到注資明顯大於其原有註冊資本,則反映其可能處於投資期或快速擴張期。母公司的增資一方面反映其對公司的資金支持,一方面也反映了對公司經營前景的看好。

(3)
結合貨幣資金餘額的變動,分析公司支付股利的現金流出的真實性以及其對公司資金面的影響。同時根據其與母公司的股權結構來判斷母公司對其的控制力和資金調配能力。對於賬面留存收益較大,且同時近幾年分紅額較大的企業,應關注母公司通過要求子公司分紅而佔有子公司資金的風險。

2、 動態分析

(1)
分析各個現金流量子科目的縱向變化,對波動較大的科目,應分析其變動原因。比如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流出變動較大,則反映其可能關聯資金占用情況變動明顯。

(2)
根據公司經營、投資、籌資的現金流分布情況,判斷公司的經營特徵和所處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講,在初始擴張期,由於做大銷售的需求,公司銷售政策普遍寬鬆,導致應收賬款和存貨上升較快,常常使得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同時大額的固定資產投資支出使得投資性現金流為負,籌資性現金流大額流入。穩定經營期的公司普遍經營性現金流為穩定的凈流入,投資性現金流和籌資性現金流凈流量都不會太大。

(3)
結合公司的銷售前景、賬期變化、成本波動、投資規劃等來分析公司經營、投資和籌資性現金流的變動方向。分析未來一兩年內公司的現金流分布,是否能夠產生穩定的經營性現金流入,是否會有大額投資現金流出,以及是否需要借入大量銀行借款等,以判斷公司的流動性風險。

貸款卡:

(1)
看貸款卡狀態是否正常,過顯示過期則表明公司貸款卡年檢未按時完成,須追究原因。

(2)
根據企業未結清銀行信用總額,分析其償債壓力,並與報表中的相應科目對應,若有較大差額應分析其原因。

(3)
根據公司與銀行主要往來的業務品種及其餘額,分析公司的經營特點以及銀行信用水平。比如保函餘額大的,一般是施工、招標企業或造船企業等。信用證餘額大說明其國際貿易金額佔比高。而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支付方式,是有一定替代性和重疊性的,一般來講企業支付上游採購資金,有部分通過現金,部分通過銀票。若公司銀票餘額小,貸款餘額大,則反映可能上游供應商較為強勢,不接受銀票。

(4)
根據被擔保、被抵押的餘額,來判斷公司貸款中擔保和抵押的比率,若大部分均為抵押貸款,則反映其信用水平不高。反之若大部分為信用貸款,則企業信用水平較高。

(5)
根據貸款卡披露的公司對外擔保餘額,結合公司披露的或有負債情況,判斷其或有負債水平和潛在償付風險。但應注意的是,貸款卡披露的對外擔保餘額有時候會偏高,主要原因一是有時候公司簽訂了最高額擔保合同,則貸款卡中錄入的是最高擔保金額,比實際發生的金額偏高,另一方面貸款卡對外擔保餘額有時候更新不夠及時。

(6)
關注貸款卡中企業的不良記錄,包括分類為關注或不良的貸款,以及已發生過的不良記錄,均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釋,最好有銀行的相關說明。此外對公司發生過的欠息和墊款記錄,若發生時間較近,也要企業提供合理的解釋。在貸款卡出現許多不良記錄時,除向貸款行徵信外,還可以查詢企業的貸款合同、還貸憑證等。

(7)
對貸款卡中披露的公司股權結構信息和財務信息應關注。一般來講,貸款卡上反映的信息真實性更高一些,若其與公司提供的報表或者股權結構對不上,則應追究其原因。

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在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網站上,可以查到公司以及其自然人股東的過往的被執行情況。對查出來的金額較大的被執行信息,均應關注其產生的原因,以及後續的影響。此外對於民營企業,更應關注其被執行信息,曾經有發現過民營企業參與民間借貸產生訴訟糾紛,而導致大額的被執行信息的情況。


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的共同特徵:

1、
股權結構複雜、資本運作頻繁的企業。曾經碰到過一家報表情況良好的公司,但其股東中有三個企業是相互循環控股,且資本運作頻繁。對這種類型的企業,很難摸清其脈絡,且喜歡資本運作的企業,常常對主業的專註度不夠,經營風格激進,各種潛在的風險不明。

2、
大量的銀行借款支持高額的固定資產投資支出的企業。這種企業普遍對銀行融資依賴性高,常常有短貸長用的情況,長短期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流動性風險大。

3、
競爭激烈且極不穩定的行業企業,包括軟體、手機、信息等行業。由於產品更新換代太快,行業競爭激烈,行業格局日新月異,淘汰率高,公司平均持續經營能力不如傳統行業。

4、
兩頭在外的企業,兩頭指的是原材料採購和產品銷售。這種企業多為IT代工企業,由於上下遊客戶均在海外,現金流難以控制,且定價能力差,成本波動影響大,而且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

5、 大量參與民間借貸的企業。民間借貸往往是壓垮民營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6、
行業自盈能力不強,過度依賴政府補助和政策支持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光伏行業。由於太陽能發電的效率明顯低於火電,故光伏產業不可避免的必然要依賴於消費方國家政策補貼。當歐洲各國因債務危機紛紛取消光伏補貼的時候,行業需求就驟然下降,產生的影響是連鎖性的。

7、
多元化投資,產業變更戰略不明,主業專註度不高的企業。什麼都做一點,什麼都做的不專,多通過股權收購介入新產業,但又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和人才儲備,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戰略,這樣的企業多數情況下會被多元化拖入泥潭。

8、
資本投入高,而核心技術被國外掌握的行業企業。最具代表性的是液晶面板行業。一條生產線的投入動輒在百億,但更新換代快,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國內的投資總是慢一步,等我們生產磨合好了開始盈利的時候,國外已經開始生產更高世代的產品,現有產品盈利空間下降,甚至大幅虧損。而由於固定資產投入過高,折舊成本高,盈利壓力大,轉型又困難,一步步被國外牽著鼻子走。

9、
挪用營運資金甚至銀行借款進行股票、期貨投資的企業。這種投機行為風險很大,若產生大額虧損則直接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所以公司資金流向的分析很重要。

10、
區域性或行業性大額互保的企業。公司與當地其他企業之間的大額互保,使得這些企業形成了一個風險共同體,一損俱損,增加了系統性風險。


我總結的21個信用風險關鍵詞:


題目有些大,不好下手,那就簡單粗暴,抓主要矛盾:

一、出險貸款的主要特徵:

1、行業不對。下降趨勢的行業盡量不要碰,鋼鐵、水泥、煤炭、平板玻璃、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房地產、涉及環保、產能過剩的其他行業等等,以及他們的上下游;

2、戰略風險。盈利能力下降,經營出現瓶頸時,最容易引發多元化經營的衝動,亂投資會在短期內給主業帶來滅頂之災;

3、挪用貸款。提供虛假的項目報告或財務資料,將貸款用於銀行無法監控的地方,十有八幾會形成風險;

4、高利貸纏身。本身已經有現金流緊張的風險,短期貸款解決不了實質性問題。

二、審查時的跡象:

1、資金需要急切,不在乎利率。天天催促,暗示貸款能批下來會不計成本;

2、現金流緊張,流水顯示往來頻繁,與經營無關的資金交易過多;

3、管理層信心不足,重要崗位員工離職率高,人心不穩;

4、近期徵信查詢記錄多,但是沒有或很少有成功放款的記錄;

5、擔保人或抵押人過於熱心,異常表現可能是擔保人或抵押人才是真實的借款人。

三、警示:

1、沒把握的堅決不放;

2、寧可少賺,也不能為了業務去冒險;

3、當感覺客戶表現得過於完美的時候,先抽自己一個大嘴巴,或者當自己有衝動的感覺時先洗個冷水澡。

拋磚引玉哈。


(1)未能調查到真實的資金需求,這裡的需求是鏈條和深度的,不是簡單的補充流動資金等等。高利貸的抽血也會導致補充流動資金的需求。所以真正把握企業的需求,才能從源頭洞察風險,了解動機。
因此,第一條特徵就是需求不明確,借款人怎麼解釋都無法理解,從企業拿到的數據或其他一手資料也無法佐證,有時候關於需求甚至前後矛盾,是出險案子最大特徵之一。
比如處理過的一個案子,企業需求講購買了設備需要付尾款,但實際發現所謂的尾款已經拖了一年未付,而老闆和企業帳戶最近有大額現金交易(注意是現金)等等,最後發現企業已經再考高利貸度日,再追溯發現高利貸主要由於銀行抽貸(信用報告是滯後的和可操作的,貸款情況要逐筆核對合同和水單),而銀行抽貸的原因呢?這裡就很難繼續推進,有股東的變動、有核心主管的離開、有股東的抽資等等,其中對現金流影響最大的是股東抽資,那為什麼另外的股東會退出呢?可能要涉及行業、企業戰略,比如這個案例另外兩個股東感覺該企業已經錯過上市時機所以退出。
上面的案例,整個追溯可能需要兩三年時間的線索去發現去驗證推理,而這些推理的素材就是盡調當中獲取的。因為信息不對稱,這個案例在貸款卡顯示正常的情況下不通過盡調很難發現需求的虛假。
佔位待更


1.行業大勢,所在地方法規不扶持你,卒
2.投資過度,融資渠道收窄,槓桿過高,卒
3.上下游比你狠,大企業賬期拖死小企業,卒
4.老闆觸犯紅線,卒
5.融資過度,或被某行抽貸,多米諾骨牌效應,卒
6.輕易進入新興行業,不懂潛規則,卒

信號:
看老闆,看財務,看開工。
老闆吹破天際,避談風險,呵呵噠
財務要是神色遊離,避重就輕,呵呵噠
非淡季開工狀況差,員工懶散,存貨堆積,呵呵噠

談話時要注意對方眼神,肢體動作,有老法師還看面相的,我認為可以認做是面部肌肉協調性。一定要學會識別謊言和真實。
有些精明的老闆會特意說些銀行愛聽的,找機會套話,不要直接挑戰。
關注各類社會公告,拖社保,欠工資。那就是已經一隻腳在鬼門關,去吧清收小組!


這個問題的確很大,因為一口氣問了3個問題!一個一個問題占坑慢慢作答。

出險的貸款企業都有哪些特徵?
出險企業按照我的理解通常都是資金鏈已經斷裂或者現金流已經緊繃到極限的企業。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只從企業本身的角度上來講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企業處於下行行業之中。經濟環境的疲軟理所當然地會影響到整個經濟體中每個實實在在的個體,但如果企業處於最先接觸到下行面的行業,那麼此時企業難以為繼的現金流就會直接地反映在賬面上,而這個時候也是企業最缺錢,尋找貸款最積極的時候。比如前幾年的鋼貿、水泥以及煤礦,近幾年的房地產以及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比如建材、裝修和傢具等行業。因為貸款的本質就是以未來的現金流作擔保向現在融資,而你的行業已經看不到未來了,那麼貸款到期後拿什麼來還銀行的錢?
2、企業及其股東的徵信記錄異常。個人徵信報告記錄的主要數據包括個人信息、貸款信息、信用卡信息、對外擔保信息、訴訟記錄以及查詢次數。逾期這些信息當然很重要,我只說兩個小細節。一是信用卡透支額度與授信額度的比例,這個可以對借款人最近的資金緊張程度的判斷作個例證。二是查詢次數不同時間段的密集程度,對貸款的頻繁需求也是企業出現問題的前兆。當然徵信報告反映的都是客觀表象,通過外在表象剖析真正的內在原因才是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3、企業盲目地異業投資。我見過本地最大批發市場裡面做副食批發代理好幾個國內一線副食品牌的經銷商,一年流水3000萬以上,聽信親戚介紹抽了流動資金貸款買了4台225的挖掘機在工地上出租,一年不到開發商房子不好賣自然不能按時結款,油錢駕駛員工資不說,光是貸款都還不起了,廠家GPS定位直接讓挖掘機停擺然後派人來收回機器。他自己由於徵信問題也無法獲得貸款了,而沒了流動資金又背上200多萬的負債導致存貨不足無法完成銷售任務,幾個副食廠家又在本地找了其他人作代理商。當時我去看這筆貸款時這個老闆兩眼放光地給我講他這個投資計劃,拿出小本本給我算一天能掙多少,還了貸款每月還能多掙多少,賣個雪餅雞爪的都是賺毛毛錢諸如云云。當然,故事以悲劇收場。
4、企業的存貨、應收賬款以及銷售收入等指標異常。對於SME來說,我從沒見過真的財務報表長什麼樣,每次都是自己去監盤、統計欠款、銷售收入等數據。收一麻袋的原始單據統計一天的數據也是常有的事。當你發現企業現有的流動資產與Working Capital相差不多時,就需要考慮企業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的真正用途了。應收賬款的質量與賬期也很重要,可觀的write off以及那種360天的賬期是會吃掉企業太多利潤的,況且SME的定價能力、盈利能力都處於底端。

(土鱉扛鐵牛)

——————————————————我是分割線————————————————————


企業是在不斷變化的,貸審的時候好不代表後面一年還是很好。
1.營銷人員要確保了解企業真實情況,確保拿到資料的真實性。其實作為盡職調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貸前翻閱客戶記賬傳票,著重看發票,一方面能看到企業上下游,一方面能看到企業利潤以及盈利模式。查看企業稅控機,確保你看到的發票的真實性。對於出現率較高地上下遊記下名字,去任意的工商局檔案館,查機讀檔案,排除關聯交易。對企業經營情況記錄下來,便於後續貸後跟蹤。
2.貸審還是通過公開信息和行業判斷等。比如現在人行關聯查詢非常強大,好好利用。比如審批項目貸款房產項目時,上公開網站查詢建築材料均價等等,確定成本偏差。對於行業判斷,要看風險審查員的經驗了。此外,在報表審查上,對於審計報表偏差度和往年較大的科目,必須搞清差異原因。
3.回到信貸營銷崗。對於企業法人以及實際經營者的判定非常重要。了解他的喜好,特別了解他是否設計黃賭毒或者有別的不良嗜好,私生活是否紊亂,身體是否健康。他的經營思路,對市場的判斷,他個人業績,他的學歷知識面,甚至於他的圈子。這是個非常長久的過程。注意和他身邊人搞好關係,他地配偶,司機,員工都是你很好的「眼線」。
等等還有很多,不一一列數。
關鍵有幾個原則
1.想要了解的東西,貸前永遠比貸後有主動性。貸前都不了解的別指望貸後能了解。
2.貸後一年至少上企業翻兩次傳票。
3.發現問題及時盡責報預警。
4.存量更應該小心。
5.合同的簽字一定要保證親自看見。
6.永遠記住用眼睛看,耳朵聽到的東西永遠都是打折的。
7.信息一定要對稱,一定要更新。


我是信貸經理,說個我經歷過的一個真實案例
濟南某縣城知名企業,法人人大代表。我上門盡職調查時候發現,常給他的對公流水匯款的企業,和他的企業在同一個樓層(而該樓是他的企業辦公樓,不是有多家企業的寫字樓),我立刻查了天眼查,原來該匯款企業的法人是他企業的財務總監。疑似對公流水造假。上門調研該法人房產,不讓調研。打聽企業周圍的人知道,原來企業最近頻繁更換財務總監,而且不少銀行來催債。最終該企業沒有從我單位獲得貸款。
啟示:核查每個對公流水匯款人的身份是否是申請者的親屬、朋友,可以分辨流水真偽
多問問企業周圍的人,企業是否能發出工資,效益如何可以推斷客戶是否具備還款能力


我這裡有一些淺薄的資料,針對企業而言,容易出風險一般都有一些宏觀層面的因素,涉及到企業本身而言,如果一個企業可以正常運轉那麼就要了解是否有骨幹抽離資金,員工工資拖延以及政府層面的一些對話問題,企業出風險更主要的還是與直接經營管理人有關,如果他想打退堂鼓,這筆貸款無論企業經營的再怎麼好,也不一定還的上,如果他想是一輩子的事業,他會克服萬難,與客戶經理打好交道。
如果是小微企業或者小微貸款,這種整體行業風險大的,金額比較小,更主要是家庭的穩定性和經營者個人的素質有關。以後在做補充,希望多多交流!


中國企業普遍對銀行融資的依賴很大,企業擴張很大依靠銀行負債。首先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我們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掙的是辛苦錢,有規模才有效益(沒有規模就掙不了錢),被迫負債擴張。同時,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長周期的上升過程,快速規模擴張也被證明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有效途徑。其次地方政府GDP崇拜,只注重產值(GDP)、就業、稅收,不重視效益(利潤),鼓勵企業外延擴張,加劇了產能過剩及過度競爭。兩者共同作用,造成規模擴張、產能過剩與利潤過低之間形成惡性循環。

經濟好的時候要借錢,因為要擴張;經濟不好的時候變著法子借錢,因為還不了錢。過度擴張、利潤薄和債務重差不多是我國製造業的共同特點。

過度負債有什麼危害?

一旦經濟下行,東西賣不出去,企業的收入利潤大幅下降,但融資依然高企,以前年度的利潤要麼投入進企業成為固定資產要麼轉化進入股東口袋,企業不一定沒有資產,但往往變不了現金。此時如果有銀行收貸款,那麼拜拜。過度負債形成過剩產能,低效資產對應高額債務,兩者矛盾仍在激化。

債務過重是造成企業破產的最主要原因。當冬天來臨的時候,首先過不了冬的可能是債務負擔很重的企業。

過去幾年很多企業都是通過增加債務的方式來化解債務危機,積累了更大的金融風險。這種手段跟玩火自焚沒有什麼區別。

債務輕的企業需要承擔的財務成本少,關聯指標看財務費用、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但不絕對。


這個問題有點大,談點個人觀點吧:1、行業准入,有些行業眼看著就不行了,比如前幾年的鈦白粉、光伏、造船。對行業大環境要有個判斷。2、企業治理,包括股權結構,也包括實際控制人的人品,不一定人品好就不出問題,到處給人擔保的老好人也不行。3、一定注重帶著問題的現場查訪,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先說一點佔個坑,樓上的略略看了, @維拉 說的警示很好 @在雲端 回答的比較接地氣,確實是從事微小貸款行業的前驅者們啊~
但是如果那些客戶都不借款的話,我們的客戶範圍其實是很窄的,有時候,在收入和不良率中找到一個趨向最佳的點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完美的客戶。
隨便談幾點感受
1。 做純信用貸款,風險特別高,收益也高,盡量做到客戶標準化審批,節省人力,單個客戶分析人力成本太高,用一些政策門檻規避掉一些風險,一般採用評分制度。
2。做抵押貸款,處理後的總風險確實也比較低,但是我們的目的要控制逾期率,客戶主要特徵是催放款急,特別好說話要啥給啥,要不就要啥沒啥,如有提供虛假資料基本是一個必殺點了,愛吹噓,說不出款項的具體用途,提供的還款來源不匹配(太少不足以支撐每月還款)負債偏高每月卡債刷爆且還最低額,流水忽大忽小不穩定資金一進賬就轉出,借款用於以往未涉足或熟悉的行業且風險較大,還有盡量規避高風險行業,不是不能碰,是出事概率高(出口為主,餐飲美容院等預售款或其它收現款企業,行業價格波動大的企業)
3。我們常說,借錢是借給這個人,不是企業也不是抵押物,個人品質最重要,遇到過有錢死賴帳不還款的客戶,也遇到過倒閉但還是儘力協商解決還款的客戶,遇到了太多打腫臉的客戶,遇到好多爛賭的客戶(背後的故事了解一二都是妻離子散頹廢不堪,在這裡真的呼籲大家不能濫賭!!!再無聊也不要去賭博!!!),還有丟下六個孩子(其中一個是私生子)夫妻倆跑路的,

-------------未完待更新


老闆都是精的
所以小企業大部分走流水的。
貸款資金無非固化為固定資產,要麼變成應收賬款。
看流水很重要。有些企業貸1000萬 一年流水都不超過100萬 這肯定不正常 好歹日均也要在貸款金額的百分之20。


老闆一半都會藏流水,平時瞎問問,最近女兒讀書啊,買房啊,一般都是父母買單,平時看不見那麼多的留存,突然會出現一筆巨大的首付,要麼在理財資金,要麼在股市,逼老闆提供


你想著利息…他想著你的本金


兩個關鍵,還款意願跟還款能力
一個把控。 企業現金流
不同的行業不同城市的經濟市場是不同的,單靠文字的東西很難表述,多請教,突然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推薦閱讀:

TAG:銀行貸款 | 貸款 | 不良貸款 | 企業貸款 | 授信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