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融資 218 億美元後,會把這些錢怎麼用?

多謝 We恩公子 提示,實際上本次融資部分沒這麼多錢可以用,估計到手刀只有80億。不過阿里有個循環貸款30億,還可以啟動增發,估計也有40億左右。這樣算起來最後到手也有150億了。

問題的重點不是討論有多少錢,重點是說阿里下一步打算幹什麼?這樣可以給創業者,投資者提供思路。


我來拉點仇恨。

這種只要具有一定金融知識和常識的人都知道怎麼回事的題,卻充斥著臆測、揣測和陰謀論, @劉鵬程Sai.L同志的金融類答案幾乎都是這樣的,此題也一樣。

融到的錢怎麼用,所有公司上市融資的錢(包括阿里)怎麼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各交易所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制定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投資者,融資公司招股說明書要明確說明募資用途(USE OF PROCEEDS,日後不可隨意變更用途,更不能隨便拿這個錢去併購報效祖國什麼的。

阿里採用的VIE結構,美國投資者實際投資的是開曼群島的公司,根據中國外匯政策的相關法律,這筆錢只能採取曲線回國的策略,可參考 @garhom的回答,為什麼騰訊 2012 年全年利潤 127 億元,卻將 108 億元做了定期存款?似乎想報效祖國不太容易呢。

說回阿里,阿里的招股說明書里寫了:

We plan to use the net proceeds we will receive from this offering for 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

Pending the use of net proceeds from this offering described above, we intend to invest our net proceeds in short-term, interest bearing, debt instruments or bank deposits.

Due to PRC legal restrictions on loans in foreign currencies extended to any PRC domestic companies, and because our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are generally able to conduct business with revenues generated from their own daily operations, we do not intend to finance the activities of our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with the net proceeds we will receive from this offering.

「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
"short-term, interest bearing, debt instruments or bank deposits"
"do not intend to finance the activities of our VIE with the net proceeds"

稍微花一點點時間讀讀招股說明書,Form F-1,就能明白吧。

另外,從實際結果來說,這次上市的目的更像是為了減持而做的。這個事多說一點吧,以下為私貨,請謹慎閱讀。

上市前,阿里增長良好,2013年凈利潤177.42億元,增長85.4%,凈利潤率43.8%;自由現金流197億元。

上市前,阿里併購動作頻頻,收購UC瀏覽器、高德、中國文化傳播、華數傳媒,投資新浪微博、Tango、銀泰商業、優酷、海爾、海爾物流公司、中信21世紀,創立菜鳥網路、銀泰合資公司等等。這一系列投資併購新成立,都不需要依賴上市融資的資金。

阿里本來就具備強大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財務,即使沒有這些資金也可以繼續發展,不存在錯過併購機會什麼的。而且阿里的債權融資能力也十分強大。VIE結構也保證了馬雲等人對阿里的控制力,新股東除了收分紅似乎做不了什麼。說回來,這次融資更像是為了滿足眾多股東減持需要而開展的狂歡盛宴,馬雲、眾多股東、交易所、華爾街都是座上賓。


在現在這個時候,任何回答都只能是猜測,招股書裡面短短三段話,既不能說明阿里巴巴打算幹什麼,也不能明確說明阿里巴巴不打算幹什麼。

另外,阿里巴巴為什麼上市,在上市之後打算幹什麼,以及阿里巴巴打算拿上市融資的錢做什麼,是三個不同的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上市,我傾向於同意@Sgt Pepper 的結論,阿里的上市是投資方,投行,還有阿里員工千呼萬喚的結果。某種程度上,處於壟斷地位的科技公司上市都有這樣的色彩,谷歌和Facebook的上市都沒有急切的財務需求。

不過我想說回Use of Proceeds這件事。雖然我認為@Sgt Pepper 對於阿里這次IPO的目的判斷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不能同意他對招股書相關部分的分析。阿里F-1裡面的use of proceeds相當模糊,沒有什麼有用的信息,無助於釐清「臆測」,「猜測」和「陰謀論」。我不認為這個答案會跟 @Sgt Pepper 還有他所反對的 @劉鵬程Sai.L 有衝突,大家都沒有private information,都是「臆測」,「猜測」和「陰謀論」。

首先,招股書不是VC/PE的投資前景展望(或者叫"cheap talk"?),你在招股書里是怎麼說的,上市以後你就該怎麼做,不然有民事和刑事責任(the anti-fraud provisions of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如果不明確,少說和不說比較好,免得自縛手腳,阿里基本上就什麼都沒說,其他說了的,說的都是maybe

其次,SEC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書裡面說明資金用途,但沒有規定披露什麼內容,披露到什麼程度。招股書也不是唯一需要披露use of proceeds的文件,只是招股書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ex ante的文件,更具體的披露會在公司的Form S-K裡面,可以做了再說(ex post)。比如,很多公司選擇在招股書裡面披露削減債務的需要,但是capex和RD的部分都會留到Form S-K裡面 (Leone, Rock and Willenborg, 2007)。

再次,在IPO階段,因為公司有選擇披露內容和披露程度的可能,所以有具體數目和對象的資金用途說明,比如還未發生的XX投資事件,公司的債務重組,都可以被認為是公司自發的披露(voluntary disclosure)。在重大事件的執行和披露上,都有更加嚴格的規定來加以限制,招股書的use of proceeds裡面是否有明確說明並不能排除後續交易的合法性,也不存在信息披露上的重大失誤。舉個例子,上市後的任何涉及股權結構變換的事件,比如併購,都需要以某種形式得到股東認可,也都必須披露(Form PREM14A/14C, Form DEFM14A/14C),如果併購對象很大,還會要求披露target的財務信息。
在corporate finance里有一系列的關於voluntary disclosure的文章,跟security offering有關的集中在後續增發(SEO)時use of proceeds的披露,少量文章是關於IPO的。當然,不是因為IPO不重要,只是對於實證文章來講,SEO的數據更豐富,做IPO只能control前三年的財務(很多時候還不全),對於市場反應也只能盯著IPO underpricing。


我們可以具體來讀阿里F-1裡面的這一部分。

We plan to use the net proceeds we will receive from this offering for 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

這句話就叫做「說了等於沒說」,相當於你入團的時候寫"志願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通常包括working capital, operating expenses and capital expenditures,但並不排斥investment和recapitalization,留下很大的空間,之後即便有具體的計劃也不需要申請change in use of proceeds。當然,這只是我對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的理解,希望做法律實務的知友可以做更明確的說明。

對比Facebook的說明:

The principal purposes of ou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re to create a public market for our Class A common stock and thereby enable future access to the public equity markets by us and our employees, obtain additional capital, and facilitate an orderly distribution of shares for the selling stockholders. We intend to use the net proceeds to us from ou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for working capital and other 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 however, we do not currently have any specific uses of the net proceeds planned. We may use a portion of the net proceeds to us to satisfy a portion of the anticipated tax withholding and remittance obligations related to the initial settlement of our outstanding RSUs, which will become due approximately six months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ou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dditionally, we may use a portion of the proceeds to us for acquisitions of complementary businesses, technologies, or other assets. However, we have no commitments with respect to any such acquisitions or investments at this time.

Facebook首先說明了他們主要目的是獲得公開市場交易的可能,如本答案開頭所說,這也應該是阿里最重要的目的。後面Facebook說資金用途是working capital和other general corporate purposes,但是沒有明確計劃,只列舉了一些可能性,we may同時也代表we may not。所以後面關於稅收的,處理資本結構的(RSUs),還有收購的,都是corporate purposes的可能性

Facebook的披露程度比阿里稍微高一點,但也沒有涉及具體的投資項目和金額。至於use of proceed披露的比較明確的是什麼樣子的,舉個港股的例子,這個是Victory Group Limited (Quote: 1139)的募資用途:

(a) approximately HK$13.6 million will be used to settle part of the liabilities owed
to creditors who are not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and its subsidiaries;
(b) approximately HK$60.0 million will be used to fully settle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cquisition;
(c) approximately HK$23.7 million will be used for acquiring company(ies) with
similar principal business as that of the Group (i.e. motor vehicles or LED lights
related business);
(d) approximately HK$2.0 million for the costs and expens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ird Resumption Proposal; and
(e) the remaining balance of approximately HK$9.4 million as general working
capital for the Enlarged Group.

舉以上例子是為了說明,在use of proceeds的披露上,上市企業有很大的表述空間,說什麼,說多少,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自主決定,實際經營中管理層也能自由裁量。比如Facebook是這麼說的:

Our management will have broad discre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t proceeds we receive from ou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nd investors will be relying on the judgment of our management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t proceeds.

至於阿里招股書裡面的這一句:

Pending the use of net proceeds from this offering described above, we intend to invest our net proceeds in short-term, interest bearing, debt instruments or bank deposits.

這基本上是美股標配,後面的short-term, interest bearing, debt instruments or bank deposits就是cash product,高流動性,正常的現金管理。這句話的基本意思是,如果這些錢沒有用完,我們就存起來不亂花。有的招股書還會加一句風險提示:

We cannot predict whether the proceeds invested will yield a favorable return.

再回到阿里的招股書,阿里向投資者解釋了募得資金會使用在境外,但沒有完全斷絕回國使用的可能。關於這一部分,@Sgt Pepper 並沒有全部貼過來,比如這幾句:

However, should we determine to transfer a portion or all of the net proceeds from the offering into China, such transfer would need to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licable procedures and restrictions. As an offshore holding company, we must satisfy applicable PRC government registrations and approval requirements to fund the capital expenditures or working capital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We cannot assure you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obtain these government registrations or approvalson a timely basis, if at all.

到這裡,回答題目的問題,我個人的猜想是,阿里IPO所得資金應該是主要服務於國際化戰略,國內部分確實不太需要這筆錢。但是如果海外運營失敗,或者後院起火,業務往國內收縮,不排除阿里會申請把資金轉回本土,跟政府溝通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另外,如果將來資本管制放鬆,這筆錢放在哪兒可能只是個稅收問題。中國有外匯管制,美國還有repatriation tax呢,也不影響企業使用資金進行必要的商業合作和資本運作,在支付寶事件後投資者連VIE都接受了,只要能掙著錢,什麼風險他們不肯擔。

我想說的是,讀招股書能得到的信息相當有限,不然大家也不用在這裡猜。在紐交所現場的採訪里記者都問了這些問題,馬雲的回答是只要是能幫助小企業的我們都願意去做,這也等於除了情懷什麼都沒說。出於經營和戰略的考量,公司會保留信息,不管是對媒體,還是對投資者。

Reference:
Leone, A., Rock, S., Willenborg, M., 2007, Disclosure of Intended Use of Proceeds and Underpricing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5, 111-153.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13, Report on Review of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in Regulation S-K
Bloomberg News的採訪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kh_CWzyps
CNBC的採訪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DcctaPBgw


自問自答:

首先要防守在國內的市場,這中間就有很多要花錢的地方,下面邊寫邊列出來。

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中唯品會,聚美優品,京東,噹噹(這個是湊數的)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把規模越做越大,在國內的蘇寧也在轉型電商(做得好不好就另說了),萬達聯合baidu,騰訊也想在電商市場有所作為。
當然,這些公司並沒有和淘寶,天貓大規模直接衝突,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可用支出固定的情況下在A處花了錢,在B處自然就花的少了,另外培養了某種消費習慣後也比較難改變。

先從騰百萬的O2O概念說起,O2O就是號召大家走出去,不要宅在家裡。
萬達集團的商業地產,連鎖百貨,高級酒店;騰訊通過微信在移動端的強勢地位;百度的搜索,地圖等一干應用;再利用百度加騰訊的新聞媒體炒作(比如突出太宅了沒有男女朋友之類的觀點),還是有可能培養新一代的購物習慣的。
比如一種可能的習慣是這樣的
周末起床之後,搜索下最近有啥好吃好玩的(百度),約人(微信),出行(滴滴打車--以被騰訊收購+百度地圖),購物(騰百萬的新產品),看電影(萬達),吃個飯(大眾點評--已被騰訊和百度收購),去唱歌或者泡吧(這塊萬達集團正在擴張),最後狀態好的話還得去酒店(萬達),付賬都用微信支付。

阿里集團現在是電商老大,根據博弈論的基本原則,為了控制風險並且保持競爭力,阿里集團可能在O2O上採取跟隨策略。阿里做這個比較尷尬,畢竟如果線下購物的風氣起來了會影響線上的收入。但是不做的話,就是眼看別人搶自己的份額。
既然要跟隨那麼看看還缺啥,阿里現在有了高德地圖,有了快的打車,在移動端有入口(18%微博的股份),自己有支付功能,沒有搜索,線下估計還沒有正式合作的商戶(這個不敢確定),線下沒有娛樂的地方(阿里有文化中國的股份,馬雲有華誼兄弟的股份,但這都是電影,電視的製作),也沒有飲食平台。這個圈子還沒有完全形成,還需要加大收購力度。這是一個要花錢的地方。


======= 先標記下,慢慢更新 ======
從流量入口來說,家庭數字中心算是除了pc,移動端的第三大入口,那接著說一下家庭娛樂平台。馬雲收購的華數傳媒可以打開這個入口,但是華數傳媒還只是重點面向杭州的,這個用戶覆蓋面太窄。尤其是對比小米盒子,樂視tv,這都是有硬體並且面向全國的用戶。如果這塊自己沒佔住的話,那麼要不就需要給佔住的企業廣告費,要不就花錢去買能佔住的公司。當然這塊蛋糕太大,真要大規模弄起來,各個電視台,廣電局也都不會輕易讓這些公司得手。另外家庭娛樂中心,除了看電視,電影,還要能打遊戲,還有定製各種直播節目等等。這些娛樂內容樂視,擁有小米的雷軍系都在積極滲透。當然馬雲有股份的華誼兄弟也沒閑著。這塊發展的進程稍微慢了點,但是這個趨勢不可避免。目前看來小米的優勢最大,小米盒子配合雷軍系的YY和金山(可以開發遊戲) 大有可為。而阿里除了有華數,有youku的內容,有一部分華誼兄弟,以及馬雲入股恆大(排除某些因素,中超對某些用戶也可能有一定的吸引力)之外,缺少硬體終端和配套的娛樂內容。這塊也是必須要搶的,否則等雷軍系搞起了電視機上的淘寶,再研發kinect類似的技術搞個虛擬購物體驗,對於客廳大的用戶,會迅速離開PC端。這個是未雨綢繆式的防守,當虛擬購物體驗的技術越來越完善,pc端的淘寶會逐步被淘汰。


說完了這兩種未來的電商,接著回到現在的電商。

現在電商中,唯品會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這充分說明了國人對閃購這種方式的認可。唯品會幫助中小城市買家解決了買大品牌正品的問題,幫助很多商家解決了庫存的問題。阿里並沒有能夠幫用戶清貨的功能,所以在天貓,淘寶的大商家,碰到要清貨的時候也可能去找唯品會。唯品會的出現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是正價購買當季的商品還是便宜價錢購買過季的產品。對於這種情況,阿里或者保持現狀,或者提供閃購平台(這個要參與商品的管理和運輸等工作,和阿里在國內的現狀有矛盾)。

再從京東談一下物流,為了保證送退貨質量,京東自建物流以擺脫對第三方公司的依賴。而唯品會則採用對最後一公里提價的策略,降低了淘寶,天貓的單子對於快遞員的優先順序,在提高自己退送貨效率的情況下順便打擊了隱形競爭對手。由於阿里是構建生態鏈,所以他自己做物流(搶了物流公司生意)不是太合適,這樣阿里融資的錢不太可能直接投入物流領域。不過馬雲個人組織啟動了「菜鳥」,彌補了阿里的短板(從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和退市過程來看,馬雲是很善於操作資本的)。

從物流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倉庫,運輸以及對應的智能系統。
菜鳥物流後面都是很大牌的企業,這些公司在政府的配合下在郊區弄塊地建幾個倉庫應該是輕而易舉的。從菜鳥物流的介紹來看,倉庫目前分為所謂八大區。但是不管怎麼分,這些倉庫(組)肯定是巨型的,這樣就涉及到了如何有效進出庫,以及倉庫的安全(物流公司共享倉庫),以及日常維護等工作。
從安全,效率這些角度考慮,出庫的場景大概是這樣:一個或者一組大倉庫連接在一起,四周有很多小倉庫連接這些大倉庫。快遞員去小倉庫刷卡,輸入貨號,臨時密碼等信息,對應的貨物就會通過傳輸帶從大倉庫到達小倉庫。這個取貨的流程在大倉庫裡面全部都是自動化的。要達到這個效果,在物聯網,工業機器人以及軟硬體系統上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接著說一下運輸,在運輸這個環節上,硬體條件(公路,鐵路,航線等)這都不是企業能夠控制的,能夠改進的主要是能源。答案里劉鵬程Sai.L 提到過和中石油合作,不過刷卡加油這玩意沒什麼新鮮的,visa,mastercard都能做。
所以我認為如果真的合作,菜鳥物流在能源上可以相對放心的支撐每日大量運輸所需要的能源,這樣一可以降低成本,二可以防範風險。當然菜鳥還可以和新能源公司合作,採用Lng甚至電動車(這個估計更多還是市內)來運輸貨物。這些都是潛在的合作對象。

======= 20140921=======


方便以改善生活名義套現。
買了就是為了賣,上市是手段,套現是目的,如果孫正義叫做真愛,馬雲叫做創始人,他們想不想套現我不知道,對於一眾大小股東包括各種官二代、企業員工、國內的形形色色的各類資本,套出真金白銀的上億美金肯定比思考企業要怎麼拿這錢長遠發展現實多了。

所以回到題目,融來的錢怎麼用重要嗎?一個形式罷了。


還能咋整?趕緊報效祖國唄!

這裡我雖然用了開玩笑的語氣,但是我真的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阿里這次上市融資得來的大部分可能都要用在和國企改革有關的領域上。

我們先看看阿里主要的對手們現在都在做什麼,
除了 @劉一鳴同學提到的騰百萬,目前為止最重磅的其實是這個,

力挺非油業務的中石化(90.04, -0.69, -0.76%)(600028,SH)董事長傅成玉,在公司中期業績推介會的第二日(8月26日)拋出重磅消息——宣布中石化銷售公司與騰訊(125.2,2.30, 1.87%, 實時行情)科技簽訂業務框架合作協議。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根據協議,雙方將主要在業務開發與推廣、移動支付、媒介宣傳、O2O業務、地圖導航、用戶忠誠度管理、大數據應用與交叉營銷等領域探索開展合作。
  對此,多數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伴隨騰訊的到來,中石化易捷貼上了更加明顯的互聯網標籤,而中石化力挺的油品和非油業務用戶之間的跨界互動,未來會在騰訊數億線上流量中尋求導入商機。

中石化的非油業務和騰訊聯姻了,那麼中石油膩?
兩桶油旗下各有上萬的加油站,和數以千計的便利店。現在國內最成熟的手機支付,只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那麼騰訊拿下中石化,阿里和中石油是不是理所應當的走到一起去。

想想以後的日子,到了加油站,加完油用手機支付,伺服器的便利店買東西,手機支付。在加油站順便發個快遞。這都是最簡單,最能想像到的合作了。

中石化易捷就已經先後敲定了5家合作「小夥伴」,分別為大潤發、西藏卓瑪泉、順豐快遞、1號店和騰訊。

這類模式在今後易捷與其他企業的O2O合作中,將具有很強的複製性,包括已經簽約的順豐「嘿客」等。而騰訊的移動支付、交叉營銷以及流量導入等,都將增加這種合作模式的想像力。

騰訊之前戰略投資100億可能都只是試水,隨著線下網點的進一步鋪開,這個投資額度一定會逐步增大。阿里一定會跟進,這個投資金融絕對不會是小數目。

這邊剛剛上市成功,國內就立刻公布對恒生電子的收購,可見阿里的收購早就有了一系列的安排。

而阿里一直要打造的智能物流可能也要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來完成,和太原剛玉的緋聞傳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有了支付寶,和入主天弘基金之後。阿里在金融業上會不會走的更深更遠?甚至有人預測,今後的基金公司將成為,阿里系基金,銀行系基金,以及其它基金。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重視,對民營銀行的准入。和無數淘寶店供貨商有著天然聯繫和大數據支持的阿里會不進入到銀行業?這就又是一筆報效祖國的資金等著要花出去。

2012年11月,戰略投資陌陌;2013年1月,收購蝦米網;2013年4月以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2013年5月,阿里以2.94億美元獲得高德28%的股份;2013年12月,28億港元入股海爾電器;2014年1月,入股快的打車、13億港元收購中信21世紀;2014年3月,62億港元入股文化中國、注資銀泰百貨;2014年4月,入股優酷土豆;2014年6月,入股恆大俱樂部。

這是阿里近些年的收購名單,在拿到上市融資之後,隨著國企改革的需要,這個名單一定會越拉越長。而且自身發展的路上也需要對互聯網生態圈裡的上下游業務不斷整合,收購案會一起緊接著一起的。

阿里的報效祖國之路才剛剛開始。

剛剛看到一些答案里的說法,個人表示無法接受。所以在這裡加一點補充和說明。題主想要知道的是阿里通過上市融資得來的錢會怎麼用?我的答案內容是分析阿里之前的一系列動作,據此推斷阿里的戰略布局和戰略方向,基於這樣的分析來推測阿里將會如何使用融資所得。這個有什麼問題么?
那個答案里就說了三件事,
1,吐槽我。指名道姓的全盤否定我所有的答案。把推斷說成臆想,猜測和陰謀論。
2,融資目的在招股說明書了寫了,題主自己去看招股說明書就好了。
3,上市為了減持。
1,3和問題關係都不大,2是廢話。那麼這樣的答案除了秀一下答主自己格調貌似很高,從頭到尾有什麼營養么?解決了任何問題么?

首先說招股說明書,任何一家企業上市的時候,理論上是要在招股說明書當中講明募資用途。但是這一項根本上來說不是一種說明,更像一種承諾和約定。主要是約定募集來的資金用途不會是和主營業務無關的方向,而限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會講到任何具體的使用的方向。
在阿里招股說明USE OF PROCEEDS 一項下,
阿里只說了三點,

們將不接受任何從原有股東減持股票的出售收入。

我們計劃使用的融資凈所得將限於一般企業用途。

融資凈所得除了提供以上所述的使用範圍外,我們打算投資我們的融資凈所得在短期,利息,債券或銀行存款。


告訴題主去看招股說明書,題主可能看到這個,符合題主的要求么?一般企業用途這一個詞涵蓋了多大的範圍?這跟說融資得來的款項能用在哪就用在哪有什麼區別?


承然,上市之後,阿里募集的資金,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比例並不高。但是現代企業很少用現金去進行併購,換股等手段是比較常見的。上市之後的阿里有了公認的股票交易價格作為參照,阿里在以後的收購中,無論是換股還是使用股權融資,都有了一個雙方快速接受的股權價格基礎,這對阿里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一看就是沒有認真看資料,所謂融資的200多億美金,真正屬於公司的只有80多億,其他都是股東減持部分,屬於個人或者其他公司的,比如其中馬上就佔了8億多,雅虎佔了100多億,最後剩下的只有80億美金了,也沒有多少錢的。


沒有必要給予太多關注。
大概主要為了顯示自己依然具有活力,就像Amazon那樣,一堆計劃。

之前阿里也進行了多個收購,沒有什麼像樣的。
雖然看起來像是建立一個巨無霸網路帝國,但是大多半途而廢。

大公司都這樣,可以盡情折騰,畢竟財大氣粗。


樓上該說的都說了。

還有一點,馬雲和雅虎簽過協議,在15年底前上市才能回購雅虎的剩餘部分股權。所以這次上市完全是無奈之舉,因為阿里根本不缺錢。馬雲自己也說過,如果再選一次,他絕不會IPO。


馬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行者,許多中國人因為他開拓了思路,改變了生活狀況。但僅僅對中國有影響是不夠的,僅僅做視覺廣告是不能達成大規模傳播的預期的,合作共贏是終極戰略。


阿里的融資主要還是使自己繼續發展
1.擴大淘寶的全球影響力,使淘寶真正的實現全球化,還有就是處理關於假貨問題。
2.阿里還可能繼續向金融方面動手,加大對金融的方面的投資力度。
3.加快自己快遞方面發展,農村的巨大市場逐漸顯露出來,加快對農村佔領。
4.增加阿里雲的影響,繼續維持阿里雲的地位。


資本運作,每天都在計算怎樣花錢的痛苦者馬雲。


1,整理淘寶天貓假貨
2,稀釋其他股東的股份(雅虎)


存支付寶


去四十大盜那顯擺


買20%ebay股份,成為大股東,將淘寶賣家對接ebay全球買家,真正成為一個全球公司。


推薦閱讀:

TAG:阿里巴巴集團 | 融資 | 金融 | 阿里巴巴 IPO 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