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師,你們都在研究哪些技術?

至少說一下當前在前端已經做了幾年、正在研究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把整個時間線都說一下就更好了。


做前端已經 8 年了吧,就算不算中學時亂寫的 vbscript 的話。現在已經不「研究」什麼了,什麼能解決問題就做什麼,也不特別分前端還是後端了。

在學校的時候,其實挺有興趣研究的,但那意味著自己時間太多,必須要做的事情太少。在工作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意味著工作上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業餘時間才會拿來研究自己的業餘愛好。這在中國其實挺常見啦,例如說真有心對 IE6 感興趣的人肯定很少,大多數人是被迫要去兼容 IE6 而已,然後閑暇時間就搞一下 Backbone 或者 Angular 這種高端大氣上流的東西,但在實際工作中又不一定能用上。

我大學開始由於 Ajax 的出現而對 JavaScript 感興趣,由於當時主要在做 http://ASP.NET,所以開始研究 Atlas(http://ASP.NET AJAX 的前身)。在學校里有充足的時間,就去研究源代碼。畢業後在百度做百度 Hi 的網頁版,因為這個東西的網路通信超級多,所以一切都是非同步的,結果在不知道什麼叫做 Promise 的情況下自己仿照其它語言的 Promise 做了一個 Async 的組件,並且訓練到自己的思維模式習慣一切皆非同步。(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 Promise 的話,看看 jQuery.Deferred 就知道了。)後來做百度地圖 API,反思什麼是好的架構,發現大型 JavaScript 應用常見的模式無非就那三種。離開百度後在 Yahoo 做了一下 Node.js,在豌豆莢做了一下 require.js + Backbone,但都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

現在我做的工作叫做 JavaScript 可靠性,偏門得不能再偏門的工作。簡單來說就是網站在不同的移動瀏覽器當中運行是 JavaScript 可能會發生不同的異常,我需要檢測這些一場,找出哪些異常危害性更大,定位引發問題的根源,提供修復的方案。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我就是管 window.onerror 和 try-catch 的那個人,其它一切高端大氣上流的框架我都不管。此外我還要管若干數據管道,保證數據能夠到達 MySQL 或者是 Hive 之類的數據倉庫,然後能夠自動生成報表,報表要讓人能看明白,知道如何去深入調查異常。

我覺得當你工作之後,尤其是工作和你的愛好足夠重疊之後,你就不會再問「研究什麼」這樣的問題,因為解決好你工作上的問題就足夠了。


在開發和研究各種編輯器。。。。 感覺2016年我全部都在寫編輯器了。
這個是實現類似After effects的Corner pin 追蹤,最終做出了mocha一樣的plannar tracing。基於FAST 特徵點檢測,ORB特徵點匹配,計算homography, 透視投影canvas不支持projection transform,只能直接用矩陣轉換然後線性插值,再優化一下,運行速度可以接受。

多線程互動視頻編輯器

互動教學內容編輯器

輕量級互動視頻編輯器

輕量級互動視頻編輯器

具體在研究什麼技術,就是各種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知識盡量運用到前端領域吧,JS還是很強大的,圖形學,編譯原理,機器視覺,機器學習都能搞。

各位搞前端同志,我們任重而道遠,用JS佔領各個平台和領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


如果是開始深入來說的話應該說是近3年,如果是從淺層學習開始的話,應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到2005年左右。說平時研究什麼,說真的,愛折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本身對於互聯網,對於計算機很感興趣,所以當時也非常希望能夠早一點接觸這個行業。

不過這幾年給我的經驗就是不要給自己貼標籤,要定期把自己的定位提高或者更換一下。這樣有助於自己的思路拓展。跟著上面的前輩,我也說說時間線吧。

最早的時候開始接觸的無非就是Javascript/CSS/HTML啦。這時候就是什麼都干,從基本的瀏覽器兼容,切圖處理起來。這個時候就會考慮到雪碧圖的優勢,如何布局以及編寫兼容代碼,如何用最簡單的邏輯實現交互和設計。

慢慢地接觸的項目也隨之變大,必須要考慮好整個應用的架構問題了。而且恰好也就是最多框架冒出來的那段時間。基本上都把Underscore,Backbone,Angular地運用在實踐上,基本上是逐個踩坑。然後去感受這些框架設計的美與丑。當然也會看一些開源的項目,如何利用這些框架。當然啦,因為工作的關係涉及到移動端的開發,所以就又花時間在移動端的混合應用開發上,以及熟悉移動端的瀏覽器兼容問題等。尤其是在混合應用開發上,可以說是踩坑無數,被罵很多次。也可以這麼說,對於個人來說提高最多的,就是那幾個大型的Javascript項目了,基本上把我學到的好的東西都用上了。

慢慢地,隨著時間的遷移。也是由於興趣以及工作的關係,因為作為前端開發必須和後端開發打交道。秉承著什麼都要試一試的優良傳統。就去接觸了Django,Ruby on Rails,Node.js這幾個主流的Web開發。這過程當然也很有趣,發現了新的大陸,新的世界。這個時候當我再反思回之前的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其實這些東西會對我的前端開發有莫大的好處。因為後端讓我更好地理解了HTTP,TCP/IP,緩存等一些知識。這對於自己對全面的知識有更好的把握,以及知道項目的優化點可以在什麼地方。於是我就下決心,摒棄之前的想法,不要給自己貼上標籤,不要管自己是前端還是後端。儘管我自己更傾向於和客戶端打交道,但是對於一些和客戶端相差甚遠的技術,我也會願意嘗試,因為我相信多嘗試肯定能夠給自己更多的認識,待把知識融會貫通之時,就算是學有小成了。所以,對於Native的手機端開發,我也很自然地學習了iOS,Andoid以及WinPhone的開發啦。雖然說目前可能接觸iOS的場景較多,但是學習Andoird以及WinPhone的過程中也給了我許多的啟發,了解到他們的好與不好。

還是那句話,不要貼標籤,不要站隊。知道自己愛什麼就行了,好好去玩。不喜歡就不要玩咯。


湊個熱鬧。
11年:
開始學習前端。因為項目需要,在只會js語法的情況下學習jQuery。

12年:
嘗試不用jQuery,鑽研原生js,。
上半年主要專註chrome擴展開發。
下半年學習php,做博客,做資料庫課設,但是學得不夠深入。
研究各種css3特性,比如css動畫、用css3畫logo等等。

13年:
微信公眾平台服務開發。
typecho/wordpress/CMS模板開發。
nodejs,簡單玩了下,感覺不能足夠吸引我,就沒怎麼深入,轉而學習python/tornado。
開始寫博(黑貓博客),碼字水平稀爛,主要以demo展示為主。
然後是學習html5的一些新特性,比如文件二進位操作,音頻,canvas,等等。
移動應用開發(基於webview),具體就是為微信公眾平台開發第三方手機客戶端。界面和功能均已完成80%以上,結果因為聊天post不出去(應該是伺服器限制了referer,而webview不讓改這個參數)夭折了。
webGL(準確說應該是THREE.js),做了一個可以讓用戶自由創建的3D迷宮"遊戲"。

下一步應該是繼續學習python/tornado,以及移動開發。


謝邀。

先送上一個鏈接: 前端技能匯總

---
我不知道算不算前端工程師。
大概說說我的經歷吧:

## 高二(好像是98年吧,忘了...)
當時玩的是三劍客,flash好像還只是4? 第一次遇到HTML就愛上它,簡單的語法,直觀的反饋。
當時js還只是特效的小工具。當時也就寫寫簡單的網站,然後做FLASH MV哄哄MM。

## 大學 (01~05)
因為不是計算機專業, 屬於一個非常濃厚的個人愛好, 所以flash mv , asp.net, c, js等亂七八糟的,什麼都啃一口 (除了PHP, 看到用dot作為連字元, 直接放棄)

## 第一份工作(05~13)
在小公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知識,但缺點就是很難深入。

這幾年裡面,先是做JAVA工程師,從JAVABEAN -&> SSH -&> SSH2 -&> SpringSide, 兼顧玩玩linux,sybase調優, actionscript3 等等。

然後做小組長的時候,某次需要技術攻關,就鑽研ExtJS,一發不可收拾,從2.x -&> 4.x,讀過源碼,組織過文檔翻譯,有過狂妄,有過失落。

再接著做需求分析師,在跟文檔,原型圖,UML等糾結的同時,
對前端的興趣還一直持續著,這期間研究的東西主要是: NodeJS(神器),bootstrap,extjs, grails(java私生子) 等。

還參與了node-webot(微信公眾平台node api),izhihu插件(對不起 @鋼盅郭子,現在都沒時間投入)等開源項目。

特別是最後這2年,通過nodejs我才發現js的世界是如此的遼闊,從此再也離不開前端這領域。
不過真的挺喜歡Javascript的:

1. 後端可以用nodejs來寫
2. 寫寫shell可以用nodejs
3. PC端可以用node-webkit
4. 移動端用phonegap+html5
5. Web端是本職.
6. 資料庫有mongodb

## 第二份工作(13~)
終於轉行到互聯網,到一個我很滿意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做前端工程師。

目前在研究AngularJS + Grunt + SeaJS + NodeJS, 「一個人的知識就是一個圓圈,學的越多,就會發現未知的越多」,原來前端已經進入了規模化生產的時代,各種工具各種模式比起後端毫不遜色。

## 未來
「努力做一個T字型的人才」,前面的幾年那一橫已經夠長了,但縱向還遠遠不夠,雖然對前端和產品兩個方向都很感興趣,也不知道如何選擇,但既然沒想通,就隨便選一條路,走了再看,所以我選擇前端,選擇目前的公司,努力深入。也許將來成成為一個 π


很慚愧,工作這麼多年了,很多時候都混混沌沌的,就匿了。

-


下班前來扯扯吧。

## 學生時代


### 無代碼工具

Photoshop / Dreamweaver
切圖,Table 合併 …… 簡單頁面。
不懂 HTML CSS Javascript

### 伺服器腳本接觸

WordPress / PHP
對動態語言有點體會,理解模版的意義。
能夠獨立建站,基於 WordPress。

### Ruby on Rails

黑歷史:曾經為了跑起 Rails 的 Demo 花去了大半周。
當時其實資料很多,但是唯獨沒有提到「要給 Windows 設置環境變數」這種事。
有感 MVC 等框架 的好玩地方。

## Javascript 簡單使用

jQuery 和 它的插件們。只為實現而實現,代碼凌亂到不忍直視(如今看來)。

## 工作後

### Javascript 深入

做優化,進一步了解工作原理。
載入上的,在 HTML 的不同位置使用 JS。
執行效率上的,作用域之類。

還有語法糖模塊化前端框架(Angular),NodejsGrunt,各種類庫
E2E 測試(把前面弄差不多了再說)

### OO-CSS 和 LESS

一直在嘗試做 CSS class 的復用,更多的是參考 Bootstrap,
所以 LESS 為重要輔助。

### Network 的原理

HTTP 需要再啃啃。看過後,之前很多數據通訊上的疑問,大多可明了了。

### 各種玩具

CoffeeScript,Python

Canvas, SVG

新特性,CSS shader 等。
Getting started with CSS custom filters (CSS shaders)

還有,可能的新趨勢,Web Componets。
Web Components!

### 逃不掉的「瀏覽器」兼容性問題。


無論是桌面還是移動端(也包括內置應用中的 WebView ,當然也包括 PhoneGap)。


執行差異呀呀呀 ……


自問自答。大二開始入門前端,到現在五年多。

第一年,研究DIV/CSS,JS,AJAX,PHP,順便在學校幫忙做海報(折騰比較多視覺方面的基礎知識,但沒什麼的老師和同學交流);
第二年,研究各類布局、IE6調試、PSD2HTM、各類基礎框架;
第三年,Javascript閉包、封裝等,開始接觸SQLite等輕量級存儲方案;
第四年,模塊化開發的研究,以及組件如何與頁面交互之類的問題;開始接觸前端的幾個語法糖:Coffee-Script / LESS / Jade;開始研究 Expressjs / MongoDB;
第五年,主要是Admin開發的範疇,Backbonejs,Bootstrap;研究前端方面的圖表及其交互:主要用Highcharts / jQuery.sparkline 等;
現在,數據可視化方面的一些東西:D3JS / dc.js (crossfilter看得雲里霧裡);requirejs及grunt的使用; 開始在github上做一些小東西。


10年入學

大一的時候學習acm跟css,php

大二放棄acm,主要學習產品方面

大二暑假開始學習原生js,看了犀牛書,js的富應用,js高級程序設計等等,順便了解了當時的js各個方面的東西,webgl,node之類

目前大四,前端實習中,learn list中有angluar,mean,cocos2d-x,css3的動畫事件,python。
還有漫畫,日語。

大概是這樣


大學期間用.net寫網站
11年畢業,在HZ從事seo,美工,產品相關工作
12年底來BJ,從事前端(切圖三個月)
13年初果斷離職,現在工作切圖+JS+Smarty
//////
平時真的很少用到其他技術,框架只了解JQ(自己用)和MT(公司用)。
至於上面提到 node, MongoDB,backbone,angular,python/tornado,mean,cocos2d-x等等等等,真沒學習過。


14年10月 - 16年 8月, 2年未滿,並且在這兩年,只有目前的工作是純粹的前端。

10.14
拿到人生第一份offer(上海凌極軟體),入職前一周在學校刷W3S,看犀牛書(當時語言上僅僅有c, c# 的基本功)。
10.14 - 1.15
第一份工作,開始寫博客,繼續看犀牛書,同時也看一些其它的經典技術書籍(和前端到是沒什麼關係,比如&<重構&>和&<設計模式&>)。
1.15 - 2.15
開始學習Angular,剛有一點小進步,就選擇了離職(回想起來這是很糟糕的決定)。
2.15 - 4.15
重新回到大學前三年合作的創業團隊,但是不再是做嵌入式,而是CNC的桌面端軟體。期間前端方面除了做了一些Canvas的應用,沒有什麼進步。
5.15 - 10.15
加入Newegg
上海技術支持中心(NESC),業餘時間開始學習以及實踐 Node.js。
6月份處理了些畢業的事情,之後在工作的同時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靠譜的兼職,由於這份兼職需要使用React.js作為前端組件的基石,自學了React 與 前端的工具鏈(Gulp, Webpack)
10.15 - 目前
加入了 Wiredcraft.
在工作的同時鍛煉了 React生態圈裡面的各種庫(Redux, React-router, Reselector),開始嘗試對單頁面應用使用服務端渲染(SSR)。
在Stack Overflow 回答各種問題。
寫自己的開源項目。
學習,實踐一門新語言(Golang)。
實踐React Native。
讀各種技術書籍(CSS Secrets, You Don"t Know JS 系列, Javascript Ninja, ...)

題外話:
大學的前三年基本上就是嵌入式開發從入門到放棄的不堪歷史,當時一起實驗室奮鬥的同學目前只有@memorybackbone堅持下來了,給他點個贊。
感謝 @程遠 為我提供的第一份工作機會,工作時的指導,以及在我離職時的耐心指點。


算是入行3年前端吧。
大三:
可以製作簡單的靜態網頁,會寫幾個簡單的css和html,js基本不懂,jQuery都不怎麼會用。

大四:
1, 上半年,會用jQuery的基本功能了,這個時候的我覺得jQuery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我是學java出生的,所以後端也懂一些,做的頁面還是偏簡陋,說實話,沒法拿出手。

2, 下半年,靠著口才好忽悠到了實習機會,正式進入前端行業,第一個項目做的還是用jQuery和css3來實現,頁面效果還過得去,但是代碼太渣渣,ajax都不會寫。之後的項目是我前端開發的轉折點,做啥,react,就是這個鬼東西,給我帶來了痛苦的折磨,無數插件和概念撲面而來,我也第一次了解了前端技術棧的概念。偶買噶,我這個js不怎麼會的人,直接就要上手ES6,剛開始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艱難,啥,閉包,繼承我都不會,還搞個promise,函數式編程,前端自動化...

3,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完成了項目,或許能解釋的是每個人都有潛力去做一件事。很快,熬到了畢業 。

畢業後:
畢業半年了,一直在做react技術棧的研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現在也有3個react搭建的項目上線了,到現在還是不太懂ES5的語法,陷入ES6太深,有空的時候,還會自己搭建express伺服器,為啥呢,因為後端老是拖著寫介面,我只能自己寫mock測試。。

我現在的技術棧總結起來就是:react-redux-webpack-node-mongodb。

以後要學什麼,以後要做什麼,目前還沒考慮清楚,也許會用angular做做後台管理,也許會找個時間深入學習ES5,我還對人工智慧很感興趣,有時間還打算研究各種演算法,做js特效我是沒啥興趣。

也給自己一個寄語:5年後若是知乎還在,我也許會去當一個作家。


web前端


從3月16號接觸JS開始,差不多4個月了,該總結一下了
####學前時代
去年1月份左右,自學了(很粗淺的)html和css.
大概去年11月開始,自學python. 並沒有什麼卵用,也沒有幫我找到工作,於是滾回國內。 然而python教會了我關於程序語言的一切: 變數, 循環, 函數, (懵懂的)面向對象。 後來在學習JS的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概念, 甘之如飴。 python的作者說:python應該是你學習的第一門語言。 感謝python, 感謝learning python這本書。 有機會, 我一定會重溫python。
####自學時代
第一個月:
開始啃JS高級程序設計, 同時加強HTML和CSS方面的廣度和深度。閱讀了大量張旭鑫的博文, 受益匪淺。 推薦每一個有追求的前端去看完他的所有文章。
####工作時代
第二~三個月:
混夠了, 出來找工作。最後在一家小廠落腳, 拿著在上海屬於中下的工資, 抓緊時間自學。 公司買了一套系統, 成天在裡面研究。 這段時間對於html和css有了進一步的加強, 學會了折騰CSS3的高級特性, 同時通過對公司系統JS的研究, 也開始寫自己的JS, jQ插件和效果。 當然, 現在看來完全依賴jQ的動畫,真是low。
第四個月~至今
經驗夠了, 跳槽到現在的公司。 一進來各種框架和架構工具, 眼花繚亂。 公司的spa數不勝數, 用coffee來寫,用vue.js來做mvc框架, 用gulp和git來管理打包, 用node來運行。 大量的新技術, 意味著快速的適應, 否則就被淘汰, 對於非科班出身的我更是如此。 今天是新公司一個月, 我坐在工位上敲下自己的歷程, 再看看身邊的代碼, 感嘆一下學無止境。 明天要繼續學習gulp, 優化公司的前端資源打包流程, 至於以後……就先讓人遐想一番吧。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做碼農?因為高工資?看起來像白領?不對,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我們享受用手中簡單的工具, 從無到有, 創造一個繁榮而自洽的程序, 無論大小, 其中的精妙之處, 唯自己能解。 我們更對新知識求知若渴, 每天的學習讓我們無比滿足, 新框架, 新工具的蓬勃發展, 讓我們像拿到新玩具的小孩子, 無比興奮(呵呵,當我第一次接觸到jQuery,就是這種感覺……)。 正是這份激情和好奇, 讓我們心甘情願地每天坐在辦公室12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 從這個小小的角落開始, 用代碼書寫和改變世界。


好懷念大學時候學習前端那時候的激動心情,我是軟工專業,對學校的課程一點不敢興趣,自從去實驗室接觸了前端開發以後就經常逃課去實驗室學習,現在工作半年多了。

大二:基礎的html,css,然後就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深入學習js,犀牛書、犀牛書、犀牛書,看了3遍以後已經對js所有API有深刻的理解(這對我後面有非常大的幫助),然後就是湯姆大叔的《深入學習JS系列》教程,當時看了很多遍,才能理解js的整個體系過程,非常有用,包括閉包、原型、FD、FE、上下文,活動對象和this等等。

大三和大四:開始接觸js框架源碼,研究了幾個月收穫寥寥,這期間也學習了canvas做了些H5小遊戲,不過總體來說意義不大,然後認識了師傅以後,指導了我學習了面向對象思想,《冒號課堂--編程範式和OOP》看了4遍,學習了很久UML建模和面向對象基礎,然後補充了css的基礎,找了個全棧實習工作,第一次了解到linux伺服器和後端開發,從此瘋狂的迷戀linux和vim,補充了計算機網路知識後,學習了nodejs、sass、angular和gulp搭建了個人博客。大四下學期研究jquery源碼,畢業。

工作後沒多久聽說angular不行了,又去學了react+redux+typescript,然後就沒有繼續做前端開發了(主要還是寫怕了css和業務邏輯),去研究了VR方向的東西,研究webgl和opengl,unity開發。

現在開始追隨師傅的指導,追求代碼質量,看了《重構--改變既有代碼設計》和《代碼整潔之道》,運用面向對象思想來提煉不同類不斷的重構,重構。然後在LeetCode上做題,又開始補充數據結構和演算法基礎,嗯,還有英語。其實我師傅還指導了單元測試,不過我一直覺得優先順序不是很高- -。

哎,人生就是這樣,別人說的道理來的太容易,還是要自己去體會過一次才會真正理解,就像大學時老師教的操作系統、數據結構和演算法我現在已經深刻領會它的重要性,所以放棄研究一切框架,專註於基礎的培養。這樣,你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突然就想到了這篇文章:2016年里做前端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算是回答這個問題,主流的應該也是大家在了解的


已經有4~5年了吧,之前只是不斷的學習,補充知識,並在項目中使用。慢慢發現,這樣積累的還不夠多,於是每周把發現的不錯的文章、框架、工具、站點收集起來,精選其中的1部分,組織成周刊的方式,至今已經出20期了,訂閱者的數量已經突破400,現在回想起來,雖然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在把自己前進的路上發現的好東西分享給志同道合的同學,你學習和積累的價值就更大了。至於題主提到的學習路徑,無非是淺層次學習、項目中使用、再到深度學習、最後影響他人。如果有興趣,可以來前端周刊(http://www.feweekly.com)看看這半年來我都看了些什麼內容。


15年2月底大三下入坑,到現在工作兩周。12月中旬到7月中培訓班學習java。期間學了前端的很多,jquery幾天,原生js學了半年吧,htmlcss兩個月,zepto,jqueryeasyui幾天,git幾天,php十幾天,angular七天放棄了。移動端學了半天開始做項目,響應式研究兩天做項目,less,sass等雜七雜八的技術太多,就不說了。這一路走來太辛苦了。目前學react一周,es6和webpack一周,下星期redux,然後開始給公司寫第一版組件。對了,現在我要做的東西叫數據可視化。d3過段時間就得搞了。比較感興趣的還有cavas,createjs和threejs。最近挺累的,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_→
不知不覺一個月了,研究react45天左右了。挺累的。redux,router。echarts。用jq寫了一天效果。接下來很迷茫。。。。。


  • 總結來說的話,我屬於瘋狂亂學,盲目追求型。靠的就是早8點,晚10點半,泡在工作室。
  • 大一
    • 青蔥少年的一年,樂隊,拍片,各種活動,學了3個月3D,會做小怪獸和汽車。後轉投web陣營。學習了2個月的html,css,
      Photoshop 。
  • 大二上半年
    • 開始正式進入前端:html,css,javascript(屬too simple 階段),
      Bootstrap ,jquery,期間10月份對移動web app和Hybrid app產生濃厚興趣,玩命學習了jqueryMobile等各種局域jq的jqmobi/jqui框架,zepto(之前學了jquery,所以...),phoneGap入門,淺嘗了senchaTouch,dojomobile(考慮到時間和安卓平台性能問題最終放棄學習)。
  • 大二下半年
    • 專心投入技術學習,深入學習了html5,css3,phonegap,接觸了n多移動前端框架之後,對安卓心生糾結,最終在ratchet和iscroll的基礎上自己寫了一個兼容安卓比較好的框架(ios上還是不太糾結的)。而後簡單學習了backbone,對了解前端MVC還是有幫助的,而後接觸了angular,毅然投入angular的學習中,「輔助」考研的學姐做了Hybrid app畢業設計,用了些設備api,通過了答辯。
  • 已經大三(後天開學),利用假期,進行了node入門,了解了MongoDB,希望能用他結合框架製作一個自己的博客。希望大四能夠進公司跟前輩學習。時間不多,只有努力,再努力。
  • 以上時間裡,從未放棄心中的產品夢(大概每一個踏進這個行業的少年,那時都有一個產品夢吧)。每天遊走於各大八卦產品網站,設計參與了3個產品開發。

大一入學,因為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網站,然後開始了解什麼是前端。並心甘情願的進了這個坑。

大一下學期,學會了Bootstrap,JS DOM BOM這些基礎的東西,然後開始做外包,做一些學校的網站。

大二上學期,因為興趣的原因又開始學習Python,製作爬蟲,各種爬資源~前端這塊就學習JQuery。了解到現在的前端在向自動化,規範化發展,各種框架工具層出不窮。然後學了Angular1.0。但是因為沒有JS代碼量的積累,看的心累!於是這段時間開始寫原生的JS,並且研究紅寶書,沒多久就又開始做外包,把學習荒廢了。。。

大二下學期,真正了解到前端的改變,開始學習Vue.js,Webpack。第一遍學的時候心也很累,就過了幾天,自己思考,再開始看的時候就豁然開朗了。

總會遇到難的東西,憑現在的能力理解不了的技術原理。多思考多搜索吧!

現在還是以Vue、原生JS為大學習方向,JavaScript還有很多不理解的東西。寫好代碼真的難!

文筆不好,見諒


不算接觸,有3年了吧,正在研究(思考)職業規劃的事。


推薦閱讀:

TAG:前端開發 | 程序員 | 調查類問題 | 前端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