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購買力是不是一直在降低?歷史有沒有相反的情況?
多謝@韋昌明邀請。幾位前輩已經說的蠻清楚了,我再來淺薄補充一下。
先兩個圖圖1
圖1
圖2
圖2
如圖,世行資料庫里的。二者均以2005年的價格指數為100。
第一個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第二個是批發價格指數(WPI)。找了英美中三個國家和世界水平,其中我們國家沒有發布WPI,世界水平的沒有CPI。
還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從1960年代起(也就是這個資料庫最早的年份開始),中英美三個國家的兩個價格指數是整體向上增長的。其中,不乏增速較緩甚至下降的階段,但整體價格指數飆升無疑。考慮貨幣購買力指數基本可以看作價格指數的倒數,貨幣購買力是在不斷下降的。
那麼有沒有特例?
圖3
圖3
圖4
圖4
可以看到,長期範圍內下降的似乎並沒有,上漲的劇烈的倒是有躥的標新立異的。圖3里兩個領跑全球好幾倍的,從左到右分別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辛巴威。
我記得在幾節課上老師提到過,一般來講,一個國家步入信用貨幣制度之後,政府或者說央行都會選擇貨幣超發,究其原因有主導投資或者說刺激經濟等方面。所謂貨幣的增長速度比經濟增長速度要快,整體購買力自然就下降了。很有可能針對某些商品而言,其實際價格並沒有增長太多,但是整體而言是有著貨幣購買力下降的趨勢的。信用貨幣之前的情況,我就不太了解啦。
謝謝~
真夠搞笑,有人專門找個成本下降快,貶值快的商品就敢胡說八道購買力在上升。
那還可以換成古董,古時候的破擺設幾兩銀子,現在價值千萬,貨幣貶值逆天了。
對比貨幣的購買力,必須找相對穩定的參照物,不然就會出現一些胡說八道的諸如購買力上升的結論。
通常可以採取糧食價格,因為糧食產量提升較慢,在然後也可以參考勞動力價格,因為勞動時間非常固定。
用糧食價格作為參照物,除了技術產量提升慢,其好處還在於糧食的剛需,又是固定消費,人一天始終是三餐不會變成六餐九餐,在然後糧食又是勞動力價格的起點,人必須保證吃飯才能勞動。糧食價格又是其他所有價格的起點。這裡知道為什麼CPI用食品做權重而不是用手機,因為制定CPI的人是用腦袋思考的。
當然社會在發展,人不在僅僅是為了吃飽飯,所以發達國家權衡了更多數據來制定CPI, 美國構成CPI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教育和通訊、交通、醫藥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而為了避免糧食或能源因季節性或是消息性短期變化,如果將食品和能源剔除,又稱作核心CPI,
以發達國家為例,CPI已經較為全面的反映了社會購買力的變化,所以同時也才有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十分看重CPI數據。
國內為了壓制CPI,倒是會把漲價高的權重調低。
貨幣歷史購買力下降較為常見,但購買力上升也並非沒有,近的日本多年的通縮,物價就是常年下跌。而在古代金銀階段性窖藏退出流通市場,也會導致貨幣升值。但同時也普遍存在國家印錢越來越多,貨幣摻假和變薄變小。購買力下降。我想任何貨幣購買力都會持續下降,這當然是人為操作,但有其原因。
我們知道工資水平是和經濟狀況有關。當經濟好的時候,工資會高些,經濟不好時會降低,降低工資除了直接降低,延長工時,還有一個更隱蔽的辦法,人為製造通過膨脹。
適量多發貨幣有很多好處,
1、政府增收。原來貨幣有100萬億,現在我又印了100萬億,顯然我印的錢是可以換來財富的,所以政府通過印錢獲得了財富。但是如果你相信社會總財富是守恆的,貨幣只是財富的代表符號,那麼你就必須承認政府獲得財富的同時,有人失去了財富。這個失去財富的人顯然是老百姓,因為你的一百塊以前能買2件商品現在只能買1件了,財富縮水50%,縮掉的部分都去了國家財政。所以有人把多發貨幣叫做隱性稅收。
2、工資降低。通貨膨脹降低了錢的購買力,所以實際上你的工資是降低了的,而且永遠不可能趕上通脹的速度,因為趕上了通脹最大的意義就沒有了。通脹最大的意義在於刺激經濟,問題是通脹是怎麼做到的呢?很簡單,通脹後工資不漲物價漲,實際上老闆的收入會增加,這個增加的部分其實可以理解為你工資實際下降的部分。老闆扣了你的工資,利潤自然高起來,公司利潤高自然經濟就變好了。所以,你的工資要是趕上了通脹,那通不通漲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當經濟不好的時候,國家就會用通脹的方式,給所有人降低工資,讓利給老闆,同時徵收隱性稅收,用這筆錢跟著資本家一起搞投資、一起悶聲發大財(當然投資是政府自己說的用法,也可能被幾個人貪污掉了或者賺的錢進了個人腰包也說不定)。
在這種局面下,貨幣持續貶值就是個必然現象,不排除有特殊情況,但總體上就是如此。購買力降低謂之通貨膨脹,人人都想買貨,無人願意持幣,所以購買力下降了
購買力上升謂之通貨緊縮,人人都想把錢留在手裡,不願意把貨砸手裡,所以購買力會上升,但是別人都把錢放自己口袋了,你怎麼掙錢呢?同樣100塊錢,你買的東西增多了,但是你掙到下一個100塊錢的難度也上去了……
木人妖。
先說下blue orange的問題吧。
什麼是時間價值?
貨幣具有時間價值不是說人民幣放的越久越值錢,那是古玩收藏,而是說貨幣可以投資獲利。
舉個例子,我說一年後給你一百萬和今天給你一百萬是否一樣呢?答案是不同。資本具有逐利性,我們假設銀行是最安全的。那麼今天給我一百萬,我存進銀行,假如銀行的一年期固定利率是q=3%,那麼到明年這時就有了103萬。。也就是說今年的100萬和明年的103萬是對等的。這裡的差額,才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同樣的,那明年的一百萬是今年的多少呢?答案是100萬/(1+3%)=97.02萬。這裡就引出了一個現值的概念,就是通過利率q來算未來某一時刻的資金到底有多少。
那這個q是什麼呢?應該是折現率,就是假設條件下安全投資的收益率。我這裡用銀行利率表示了。
貨幣的供給數量需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貨幣需求量對等,超發過多會導致通貨膨脹,利率提升,貸款成本提高抑制投資,降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資料價格提升引導生活必需品價格上升,引發全面物價上漲。使得市場價格機制失效,引發經濟發生崩潰
那通過緊縮就好么?發行過少會導致通貨緊縮
,物價持續下降導致生產者利潤減少虧損而債務人多是生產者投資者。因而影響投資生產,進一步會導致失業居民收入減少加劇總需求不足,是通縮進一步加劇造成經濟蕭條衰退。
在過去經濟發展較弱時,普遍資本主義國家實行貴金屬貨幣,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通貨膨脹的(這裡不提金銀大規模從南美流入歐洲的時候。)金銀的產量相對穩定,而經濟的穩定就在於社會貨幣需求量和貨幣量平衡,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金銀貨幣供給量開始不足。於是金本位到了金幣本位,金塊本位,金匯兌本位等。。。但是依然無法根本解決黃金作為貨幣的稀缺,意思是黃金具有天然通縮性。。這種經濟是不穩定的,也同時由於戰爭,經濟危機,等原因導致金本位崩潰。
之後就進入我們目前的,信用貨幣本位,啥意思?就是金本位以金子為貨幣發行準備,而信用本位就是以信用為基礎,誰的信用?政府信用,因而這也叫主權信用貨幣。(也就是法幣,也就是歷史書里民國發行的那個貨幣)。金本位,早期資本主義時期,政府什麼都不用管,所謂看不見的手,市場自發調節。而現在貨幣由政府控制,政府將大大增強對經濟影響力,好的一方面,在好的經濟理論指導下,政府通貨財政貨幣政策可以擺脫經濟危機,促進經濟發展。而錯誤的經濟政策則會大大危害經濟,比如民國後期的惡性通脹(不是據說有紅色經濟學家的(功勞)么)。
那麼也就是說,在我們現在信用貨幣下,政府都會稍微多發行一些貨幣,在溫和通貨膨脹下促進經濟增長。因而貨幣本身會不斷貶值。但總體個人的購買力會不斷增長,簡單說就是六年前你一個月1000工資,豬肉5塊錢,一個iPhone4000元。六年後你工資4000元,豬肉15塊錢,一個iPhone4500塊錢。。你的工資長了四倍,豬肉長了快到三倍多。iPhone價格差不多。意味著,對,物價都上漲了,但,原來一個月工資能吃多少豬肉現在還是多少,但是原來四個月買的iPhone現在一個月就能買到,意思是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這裡出現了個問題,單看豬肉和工資似乎你的生活水平沒怎麼提高啊?這裡就是一個問題,社會總生產力水平是由科技水平決定的。我們常吐槽中國多幸福的。吃飯多便宜的,去香港吃只烤雞要幾百港幣。。。而這時就會發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個共同現象,涉及人工的勞務產品都具貴,修個水管要幾千刀。請個律師,醫生,上學都貴到死。而電子產品,汽車,科技含量高的東西相對自己的工資都便宜的令人髮指。而這恰恰是與我們不同的。
回到國內,我們常說我們的人口紅利,其實就是這裡,我們廉價的勞動力讓我們基礎勞務商品非常便宜,我們吃,用,的東西的便宜其實都是我們通過壓榨農民,底層工人實現的。而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這就是一個慢慢變動的地方"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我們的工資也越來越高(我們自己都是廉價勞動力),相比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越來越便宜。
下面得說到外匯,匯率其實是不同國家貨幣的比價,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平衡,和兩國利率,經濟情況政策都有關係。金本位時期叫金平價,可以自發調節國際收支。而紙幣條件下,央行,政府對匯率具有影響。比如九十年代中國強行把人民幣對美元狠狠貶值了,帶來的後果是,我們買美國東西會很貴,可是我們本來就沒錢,那是為了讓中國的貨品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賣進美國(嚴重點就是傾銷了)換取外匯,可是隨著我們加入WTO出口勢頭大增,我們持續大量的貿易順差,美國持續大量貿易逆差,經濟講究的是平衡,還記得當年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號稱為了自由貿易原則,其實就是中國只賣貨持續貿易順差,而英國貨無法進入造成貿易逆差。那個年代是金屬硬通貨大量流入中國。現在則是大量印刷的美元紙鈔。。。只不過現在不能向當年那樣了。但美國依然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
說白了,中國夠大,可以自產自銷,因而是犧牲個人購買國外優質商品的利益交換來提升本國經濟水平,但同樣,順差也不是好事,經濟結構畸形,利益與國不與民。經濟危機一過,我們也要調結構了,君不見人民幣對美元就快到5.幾了。結合上一段,我們現在對外購買力增強,你可以買比原來多的優質的進口商品,對內,基礎生產資料價格逐漸提高,可能相比購買力還下降了,但你的生活水平卻是在提高。
以上所說的,都是發展的趨勢,而在現實之中,不可避免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到房價上漲暴快物價上漲太快。說白了,這些問題都有背後的個別原因,歸根結底,政府對經濟有了較大支配權,他的政策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政府自身利息對市場產生的扭曲,比如土地財政等。
手機打的指頭疼。邏輯有點凌亂。。。
建國前的金圓券導致了惡性通脹,建國後統一貨幣,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一萬元第一套人民幣舊幣,換第二套人民幣新幣一元。之後三十年幣值相對穩定,以至於大家逐漸失去了通脹這個概念。但計劃經濟下,幣值是超級穩定了,可一切憑票供應,光有錢也買不到東西。
改革開放後,允許搞市場經濟,不再統一按計劃供應物資,多年被壓抑的需求如潮水般洶湧澎湃。80年代中期,事實上已經形成計劃供應和黑市並存的兩套流通體系。有價差就有套利。一些控制物資分配決定權的人開始演變成搬倉鼠,把計劃物資挪到黑市上倒賣,形成當年特有的官倒現象。88年(第一波通脹)兩套流通體系到了必須並軌的最後關頭,計劃供應最終被取消,當年的國營糧店紛紛關閉,糧票等各種生活物資的供應票證被逐漸停止使用。這一過程延續了好幾年,這個過程中,物價以十倍的速度翻漲。一毛錢一斤的計劃糧,最終以差不多一元錢一斤的市場價銷售。
1994年開始出現第二波通脹,當年的通脹率為18%。通脹從此從政治教科書上走到中國人的生活中來,不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特色。
2003年開始,通脹再次悄然而至,延續十年的房地產大爆發,伴隨05年-07年股市泡沫,物價水平幾乎也翻了5-8倍。
其中1997年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導致了人民幣在之後的幾年內出現短暫的通縮現象。
可見,只要發展經濟,通脹就是必然的,經濟被逼漲到一定高度,泡沫必然破裂,屆時通脹會從溫和轉變成惡性。如果只是出現通脹一種情況,還可以通過貨幣和財政等政策的調整來平衡,要是同時出現經濟停滯,那就是最棘手的滯漲。這就是最大的麻煩了。人民幣的購買力分為對內和對外。
對內的購買力變化表現為通脹/通縮。
對外的購買力變化表現為升值/貶值。
當前人民幣持續升值(不僅對美元升值,而且對一籃子貨幣的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也在升值:BIS: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對外的購買力是在增加的。
而在對內的購買力上,一般而言,保持輕微(1%-2%)的通脹水平對經濟發展更有利,當前國內CPI大致在3%的水平,相較於此前的高通脹時期,是可以接受的。
詳解一下CPI。
其實CPI並不能很好地反映物價上漲的水平(即人民幣對內的購買力),因為CPI的權重很難說是合理的——食品的比重太高,導致CPI成了Chiese Pig Index,受肉類價格的影響太大。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上升,食品在消費支出中所佔的比例也是在下降的(恩格爾定律_百度百科),因此,現實生活中的通貨膨脹,可能並沒有CPI反映的這麼高。
換個思維。
近幾年來,手機是不是越來越便宜了呢?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用於信息消費的比重也在提升,手機的降價也可視作人民幣購買力提升的一個表現。
從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創新理論看,創新速度越快的部門,價格下降的速度也越快。即使價格不變,同等價格所能購買的產品質量也會不斷提升(如摩爾定律;又,典型的例子便是蘋果手機)。此種情形下,貨幣相對於創新產品的購買力是在不斷增加的。
歸根結底,貨幣購買力這一概念刻畫的是貨幣相對於某種(或者一籃子)商品的相對價格。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有更好的理解。
——————————————————
一些知友對以手機為例說明購買力上升與下降感到不解,認為有以偏概全之嫌。在此解釋一下:
事實上,當我們談及貨幣購買力時,已經是在談論一個框架性的東西了。購買力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往這個筐里擱什麼東西。如果是一籃子消費品的話,則表現為CPI;如果是一籃子外匯的話,則表現為實際有效匯率;如果是某個單獨的商品(比如手機),則表現為對手機的購買力。 對工業品的購買力一直沒有下降,考慮到十年前的車不如現在的車先進,購買力還有所上升。
對農業品的購買力一直在下降,因為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轉基因你也不敢吃啊。
對能源的購買力同樣在下降。
對房屋、土地的購買力下降得厲害。
說白了,就是中國工業化了,一切不能很好地工業化的東西都變貴了,比如吃的;而一切能工業化的東西,都嚴重地降價了,比如說現在滿大街跑的汽車、工廠里白菜價的機床等等等等。
人民幣最近對美元的匯率持續走高,說明人民幣在國外的購買力是越來越高的,而在國內,隨著物價上漲,生產成本低額增加,人民幣貶值造成購買力下降是正常的現象。
從長周期來看,所有貨幣的購買力都在持續下降,實物價格都會持續上升。這裡問的可能更多的是較其他貨幣是否會下降。
人民幣購買力降低就是貶值,購買力增加就是升值,這裡先看看升值的情況,給你一個啟示(以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為例):假設年初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8 第二年年初為1:6 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元大幅貶值。有一個美國人,年初攜帶10萬美元來中國旅行,兌換人民幣為80萬元,在中國居住一年,當年在中國消費20萬元,年末回國使用剩餘的60萬元,又兌換10萬美元回到美國。這個美國人相當於在中國白吃白喝白住白玩一年,期間消耗了中國大量的財富,但中國並沒有得到效益。事實上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直在波動,早幾年的波動在1:7左右,現在是在1:6左右,人民幣在增值,購買力有在增加的情況,所以不是一直在降低!歷史上的情況變化多端,肯定會有相反的情況!
人民幣的購買力分為對內和對外,對內的購買力變化表現為通脹/通縮,對外的購買力變化表現為升值/貶值。當前人民幣持續升值(不僅對美元升值,而且對一籃子貨幣的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也在升值),對外的購買力是在增加的。而在對內的購買力上,一般而言,保持輕微(1%-2%)的通脹水平對經濟發展更有利,當前國內CPI大致在3%的水平,相較於此前的高通脹時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貴金屬本位制度時期是有通縮的,也就是錢越來越值錢,這可能來自貴金屬產出大幅度降低,也可能來自主要生產資料因為某些原因出現嚴重貶值。但進入信用貨幣時代,常態下經濟在發展,國家需要根據經濟發展速度補充足夠的貨幣進入市場,保持一種緩慢貶值的態勢。如果經濟出現危機,通常國家會增發貨幣降低信貸成本,刺激投資慾望,然後就出現三種後果,第一種回復常態,一種貨幣刺激失敗導致滯(經濟停滯)漲(貨幣嚴重貶值),第三種經濟出現瘋狂上漲,市場泡沫擴大,呈現經濟暴漲和貨幣大貶值並存的特殊形態(中國在8889,0809就是這種形態);還一個選擇是保持貨幣政策不變,這種情況下貨幣會出現緊縮現象,反饋到市場上就會出現經濟停滯貨幣購買力上升的形態,日本在08量化寬鬆之前很長時間都處於這個狀態,因此新世紀雖然日本收入增長很緩慢,但他們的生活品質是有明顯提升的。
另外,現在的信用貨幣制度,國家可以人為製造貨幣緊張或者行政干預市場導致貨幣購買力上漲,中國在60年代出現過暴漲,也出現過暴跌(跟那三年有關)。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國直接凍結了零售業產品價格,因此這段時間貨幣購買力是在上升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