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對香港電影有何影響?

個人認為無間道三部曲代表了香港電影史上的一次巔峰,請問各位知友對這三部曲有何看法?


我喜歡《無間道》系列是因為這裡有那麼多縝密的細節值得推敲,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完這些細節,看不透那些疑點盲點。作為一個《無間道》迷,作為一個細節控,不管有沒有人看,我都要用我的方式認真打完這道題。
《無間道》第一部

1片頭的一段佛經。

(1)《涅槃經》是什麼?
《涅槃經》是佛祖釋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最後的遺教。


(2)經文是什麼意思?
解釋一下,世界上許多講述地獄的宗教中,要算是佛教把地獄描寫得最詳盡。佛教相信生死輪迴,輪迴轉生。

輪迴,共分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及地獄道。

而地獄道由八大地獄組成, 最令人膽戰心驚的就是無間地獄,就是無間斷的去受苦,死了又活,活了再死,周而復始,永無間斷。這就是無間道三字的意思。(當然,「無間道」中的「道」字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白道和黑道,因為卧底是遊走在黑白兩道中間的嘛)
那麼電影中是誰進入了無間地獄呢?是陳永仁還是劉建明,這個我們後面再說。

2 胖子。


這個胖子第一次我沒注意,後來發現他就是後面毒品交易里對陳永仁說泰國人怕冷的胖子,之所以離韓琛這麼近,是因為他是韓琛的親弟弟,看矮胖的身材和曾志偉也算有相似之處吧。

3六個兄弟的對應。

韓琛說五年前大家一起做事,一年內死了六個兄弟,看到韓琛後面有六個骨灰盒,才發現原來他是來祭拜他的弟兄。

韓琛說五年前大家一起做事,一年內死了六個兄弟,看到韓琛後面有六個骨灰盒,才發現原來他是來祭拜他的弟兄。


4一將功成萬骨枯。

韓琛說,算命的說我,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是我不信, 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來決定。

韓琛說,算命的說我,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是我不信, 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來決定。
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思是,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犧牲很多人的性命基礎上(也有可能包括自己),其實這句話預示了韓琛的命運,韓琛成為了老大,是用他的老婆、倪永孝等人的命換來的。
他說他不信,但是這是命,人是抵抗不了命運的。

5 27149和4927。

這兩組數字已經是《無間道》的經典細節了。

這兩組數字已經是《無間道》的經典細節了。
陳永仁的警察編號是PC27149,而劉建明的編號是PC4927, 7*7=49,為什麼用7、7、49這組數字呢?
在佛法中,七七四十九天是用來超度的。在佛教的輪迴轉世觀念中,人死後在七七四十九日內,經過七個階段,也就是說四十九日是個緩衝期,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經過超度都可以贖罪,能投個好胎,但是,極好的人會立即上天,極壞的人會立即下地獄。

27和49的顛倒象徵著劉和陳的錯位不難理解,但是陳的編號中有一個1,這個我還無法解釋,有大神知道的可以告訴我。(也有看到一種解釋說,香港的警察編號都是五位數,單單只有劉建明少了一位,從某種意義來說,劉建明就不是真正的警察。)

6我想和他換。

電影中「我想和他換」這句話,劉建明一共說了兩次,這兩次的含義完全不同。此時的劉建明並不知道陳永仁是卧底,只是覺得出去很好,他根本就不想做卧底,他是為了瑪麗姐才做的混混,誰知道被送進來當卧底,所以,大家不要多想,比如劉建明當時就想做好人,都是身不由己之類的,不是不是,他只是想出去他想天天和瑪麗姐在一起。

電影中「我想和他換」這句話,劉建明一共說了兩次,這兩次的含義完全不同。此時的劉建明並不知道陳永仁是卧底,只是覺得出去很好,他根本就不想做卧底,他是為了瑪麗姐才做的混混,誰知道被送進來當卧底,所以,大家不要多想,比如劉建明當時就想做好人,都是身不由己之類的,不是不是,他只是想出去他想天天和瑪麗姐在一起。

7第一次交流。

在雙方知道彼此卧底身份之前,兩人只有過兩次交流,這是第一次,但是陳永仁看的是劉建明的側臉,劉建明看的是陳永仁的側影,是一次屬於警察和罪犯非常普通的見面交流,兩人也並沒什麼印象,所以後來在音響店他們倆是完全不記得彼此的。

在雙方知道彼此卧底身份之前,兩人只有過兩次交流,這是第一次,但是陳永仁看的是劉建明的側臉,劉建明看的是陳永仁的側影,是一次屬於警察和罪犯非常普通的見面交流,兩人也並沒什麼印象,所以後來在音響店他們倆是完全不記得彼此的。

8音響店。

音像店裡細節很多。
(1)這是兩人長大後的第一次見面,誰都不認識彼此,就是客人和店員的關係。

(2)歌曲《被遺忘的時光》第一次出現在了這裡,三部曲中《被遺忘的時光》一共出現了四次,這首歌說實話和陳永仁沒什麼關係,四次的出現都在和劉建明聯繫著。選擇《被遺忘的時光》不單是因為這是一首試音金曲,更是因為這首歌可以讓劉建明瞬間回到那段被遺忘,或者說是自己不敢記起的那段時光,就是十年前瑪麗拒絕了他然後死掉的時光。(雖然說這是第二部發生的,第二部也是後拍的,但是這個故事早就寫完了,所以完全扣得上第二部劇情)

(3)被劉建明推薦的線材。

這根線就是陳永仁在毒品交易中與黃SIR傳遞摩斯密碼的工具了。陳永仁曾經想過把偷聽器藏於石膏模內,說起來,是劉建明幫他過了這關。因為劉建明介紹了一條訊號線給他,陳永仁忽發奇想,把偷聽器藏在交易地點窗邊的水渠縫隙間,用訊號線接上,貼到窗框上。後來你看到陳永仁不斷用手指敲打玻璃窗,就是這個原因了。

這根線就是陳永仁在毒品交易中與黃SIR傳遞摩斯密碼的工具了。陳永仁曾經想過把偷聽器藏於石膏模內,說起來,是劉建明幫他過了這關。因為劉建明介紹了一條訊號線給他,陳永仁忽發奇想,把偷聽器藏在交易地點窗邊的水渠縫隙間,用訊號線接上,貼到窗框上。後來你看到陳永仁不斷用手指敲打玻璃窗,就是這個原因了。
(4)2002.11.28

2002年11月28日和後面墓碑上的2002年的11月27日的矛盾被理解成是個BUG,完全不能接受,這是多麼經典而又巧妙的細節啊。 1128和1127,想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無限的輪迴,所以說,陳永仁永遠進入了無間地獄,此處在第一部結尾處再具體說明。

2002年11月28日和後面墓碑上的2002年的11月27日的矛盾被理解成是個BUG,完全不能接受,這是多麼經典而又巧妙的細節啊。 1128和1127,想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無限的輪迴,所以說,陳永仁永遠進入了無間地獄,此處在第一部結尾處再具體說明。

9 送殯。

老闆問阿仁去哪兒啊,阿仁開玩笑的語氣說,去送殯啊,其實是真的去送殯,因為葉SIR去世了。

老闆問阿仁去哪兒啊,阿仁開玩笑的語氣說,去送殯啊,其實是真的去送殯,因為葉SIR去世了。

這也就間接在交代,現在全世界就只有黃SIR知道陳永仁的卧底身份了。

這也就間接在交代,現在全世界就只有黃SIR知道陳永仁的卧底身份了。

10三年之後又三年。

這段台詞已經變成即興改詞的經典了。梁朝偉把原來的台詞「都九年了老大」改成了「明明說好是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不僅凸顯了他的無奈和激動,也為第二部他三年三年又三年的換主做了一個精彩的預告。

這段台詞已經變成即興改詞的經典了。梁朝偉把原來的台詞「都九年了老大」改成了「明明說好是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不僅凸顯了他的無奈和激動,也為第二部他三年三年又三年的換主做了一個精彩的預告。

11 25號是你生日。

如果還有很多人在糾結11月28日的手寫日期和11月27日的墓碑日期到底哪一個是準確的,那黃SIR的話可以回答你了,墓碑上的27日是對的,阿仁25號的生日還沒到,這裡就已經與28號矛盾了。(但還是那句話,這個時間點不分對錯,這叫輪迴。)

如果還有很多人在糾結11月28日的手寫日期和11月27日的墓碑日期到底哪一個是準確的,那黃SIR的話可以回答你了,墓碑上的27日是對的,阿仁25號的生日還沒到,這裡就已經與28號矛盾了。(但還是那句話,這個時間點不分對錯,這叫輪迴。)


12 劉建明裝律師。

這一段很多人沒太看懂。

女同事Fanny說,他們什麼都不肯說,全部都要等律師來,

另一個同事說,那些人現在都還沒有回復。

然後劉建明看了閉路電視後,笑了,他決定假扮律師。

(1)他們不敢錄音。

劉建明裝作律師的語氣說,律師在場,他們不敢錄像。這邊, 大B清楚聽到劉建明的說話,他便機靈地將閉路電視關上。罪犯看到閉路電視鏡頭上的紅燈熄了,頓時放心下來。

劉建明裝作律師的語氣說,律師在場,他們不敢錄像。這邊, 大B清楚聽到劉建明的說話,他便機靈地將閉路電視關上。罪犯看到閉路電視鏡頭上的紅燈熄了,頓時放心下來。

(2)親兄弟

這裡說明了這個人是警方想要抓捕的毛哥的哥哥,他是毛哥的親哥,所以劉建明第一句就問他有沒有往家裡打電話,意思就是有沒有打給毛哥。最後劉建明通過他所得到的電話號碼就可以找到毛哥了。

這裡說明了這個人是警方想要抓捕的毛哥的哥哥,他是毛哥的親哥,所以劉建明第一句就問他有沒有往家裡打電話,意思就是有沒有打給毛哥。最後劉建明通過他所得到的電話號碼就可以找到毛哥了。

(3)律師沒來別亂說話。

最後這一句,是劉建明作為一個常人對罪犯說的,他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律師沒來之前,你竟然和警察說了大實話,真是個笨蛋。

最後這一句,是劉建明作為一個常人對罪犯說的,他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律師沒來之前,你竟然和警察說了大實話,真是個笨蛋。

(4)大B的疑問。

這裡要注意兩點,第一,知道毛哥當然是因為劉建明得到了韓琛的線報了(毛哥是韓琛的對手)

這裡要注意兩點,第一,知道毛哥當然是因為劉建明得到了韓琛的線報了(毛哥是韓琛的對手)

第二,大B為什麼會對毛哥如此敏感呢,為什麼不是其他同時在問,其實這裡很有可能是在為大B也是韓琛的卧底,做一個較隱形的鋪墊,他當時可能在猜測,劉建明會不會也是韓琛的卧底。


13監聽橋段。

在長達十餘分鐘的監聽部分首次暴露雙方都有卧底的事實。

(1)劉建明發現黃SIR隱蔽地戴上了另一隻耳機,故猜想黃SIR 在韓琛這邊安插了卧底,他正在與卧底聯繫。

(2)與此同時,陳永仁也發現韓琛帶上一隻耳機,猜到韓琛原來也安插了卧底。

(3)劉建明看到黃SIR 的手指正打著節拍, 而他電腦屏幕中鎖定的頻道上顯示的頻率節奏和黃SIR的節奏不謀而合,他這才知道,黃SIR和卧底的交流方式是摩斯密碼。

(4)BUG:劉建明給韓琛群發的信息是「有內鬼,終止交易」,中間有逗號,但是韓琛和其他人收到的信息中間卻沒有逗號。

14拒絕握手。

劇本里是韓琛拒絕握手,曾志偉臨時改成了「你見過人進殯儀館和屍體握手嗎」,接上了上一句對黃SIR說的「我看你什麼時候死」,連接的非常自然,又多了一股狠勁兒。

劇本里是韓琛拒絕握手,曾志偉臨時改成了「你見過人進殯儀館和屍體握手嗎」,接上了上一句對黃SIR說的「我看你什麼時候死」,連接的非常自然,又多了一股狠勁兒。

15 28種性格。

mary說的這段話,對應上了第三部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劉建明,每天早上起來就和自己演戲,演得連他自己是誰都忘了。

mary說的這段話,對應上了第三部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劉建明,每天早上起來就和自己演戲,演得連他自己是誰都忘了。


16迪比亞路。

這名字是真名就怪了,只能說他是迪比亞路的球迷,迪比亞路就是義大利球星德爾皮耶羅。

這名字是真名就怪了,只能說他是迪比亞路的球迷,迪比亞路就是義大利球星德爾皮耶羅。


17保biao的biao。

看到知乎上還有人問到底阿仁會不會寫這個biao字,底下好多人的回答竟然是他混黑道好多年,字忘了,我也是醉醉的了。圖上右邊的這個點不是寫錯了,他想寫的是保鑣(這個字是通「鏢」)的。我是覺得他前面寫的非常連貫,但是寫到這想到要掩藏自己。

看到知乎上還有人問到底阿仁會不會寫這個biao字,底下好多人的回答竟然是他混黑道好多年,字忘了,我也是醉醉的了。圖上右邊的這個點不是寫錯了,他想寫的是保鑣(這個字是通「鏢」)的。我是覺得他前面寫的非常連貫,但是寫到這想到要掩藏自己。

18電影院。

韓琛和劉建明看的電影是1995年的《黑駿馬》。


19錄音帶。

這個錄音帶是韓琛在和劉建明,這裡韓琛是故意讓陳永仁看到的,讓陳永仁看到沒什麼壞處,多一個人知道牽制住劉建明的證據沒有損失。

這個錄音帶是韓琛在和劉建明,這裡韓琛是故意讓陳永仁看到的,讓陳永仁看到沒什麼壞處,多一個人知道牽制住劉建明的證據沒有損失。


20傻強很可愛。

這張填寫資料寫著傻強是1972年生,他底下的填寫日期竟然先寫成了1972年,後來又改成了2002年,他一定最討厭的就是填資料了。

這張填寫資料寫著傻強是1972年生,他底下的填寫日期竟然先寫成了1972年,後來又改成了2002年,他一定最討厭的就是填資料了。


21小女孩。

這小女孩當然就是陳永仁的孩子了,這個小女孩就是6年前may懷上的,她騙阿仁說把孩子打掉了,不想讓他知道,現在依然不想讓他知道,說6歲的話陳永仁就一定知道是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說女兒5歲。

這小女孩當然就是陳永仁的孩子了,這個小女孩就是6年前may懷上的,她騙阿仁說把孩子打掉了,不想讓他知道,現在依然不想讓他知道,說6歲的話陳永仁就一定知道是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說女兒5歲。


22喂。

這一段又是影帝的即興發揮了。黃SIR對阿仁說了一句「喂」,這是黃秋生自己加的戲了,台詞根本就沒有這一句,所以當梁朝偉聽到後,表情很無措,因為劇本里沒有這一句,但很快他就心領神會了,給兩位影帝點個贊。

這一段又是影帝的即興發揮了。黃SIR對阿仁說了一句「喂」,這是黃秋生自己加的戲了,台詞根本就沒有這一句,所以當梁朝偉聽到後,表情很無措,因為劇本里沒有這一句,但很快他就心領神會了,給兩位影帝點個贊。


23黃SIR 的決定。

看到很多人說黃SIR這裡不聰明,他可以往下走一層,這樣就避免直接和迪路碰面了,就不用死了嘛。其實,黃SIR是故意留在23層的,他有逃跑的機會但是他沒有走,是因為他要為掩護陳永仁而拖延時間。 至於為什麼沒和陳永仁一起搭吊梯,當時是怕被別人看到他們兩個在一起,暴露身份了,那樣就會前功盡棄。

看到很多人說黃SIR這裡不聰明,他可以往下走一層,這樣就避免直接和迪路碰面了,就不用死了嘛。其實,黃SIR是故意留在23層的,他有逃跑的機會但是他沒有走,是因為他要為掩護陳永仁而拖延時間。 至於為什麼沒和陳永仁一起搭吊梯,當時是怕被別人看到他們兩個在一起,暴露身份了,那樣就會前功盡棄。


24 林迪安。

迪路一隻手伸入電梯這段太驚心了,迪路的扮演者林迪安就是這部電影的動作指導。他解釋過這一段,「一個好的動作指導應該按照影片的劇情和風格來進行設計,而不能一味地把動作指導理解為就是設計打鬥動作,在《無間道》原來的劇情中,安排黃秋生死前應該有一場槍戰和打鬥,但被我否掉了,我認為如果單獨設計一套火爆的槍戰打鬥功夫,與影片的風格不符。於是,我安排黃秋生進入電梯,電梯門一關,然後一隻手伸到門中間,電梯門再度打開 林迪安。這時梁朝偉坐計程車從後門繞到前門來找黃秋生,在同一個畫面里黃秋生在梁朝偉的身後轟然墜樓,這一系列動作設計產生的震撼力比那種拳打腳踢要強烈得多。」

迪路一隻手伸入電梯這段太驚心了,迪路的扮演者林迪安就是這部電影的動作指導。他解釋過這一段,「一個好的動作指導應該按照影片的劇情和風格來進行設計,而不能一味地把動作指導理解為就是設計打鬥動作,在《無間道》原來的劇情中,安排黃秋生死前應該有一場槍戰和打鬥,但被我否掉了,我認為如果單獨設計一套火爆的槍戰打鬥功夫,與影片的風格不符。於是,我安排黃秋生進入電梯,電梯門一關,然後一隻手伸到門中間,電梯門再度打開 林迪安。這時梁朝偉坐計程車從後門繞到前門來找黃秋生,在同一個畫面里黃秋生在梁朝偉的身後轟然墜樓,這一系列動作設計產生的震撼力比那種拳打腳踢要強烈得多。」


25墜樓。

陳永仁下了吊梯,立刻在大廈後門打車去大廈正門,避免漏了馬腳。而下了車,黃SIR墜樓正好摔在了他剛才坐的計程車上。

陳永仁下了吊梯,立刻在大廈後門打車去大廈正門,避免漏了馬腳。而下了車,黃SIR墜樓正好摔在了他剛才坐的計程車上。

26劉建明這時出去的心理動機。

他讓內務部門去跟蹤黃SIR,給手下的理由就是懷疑黃SIR與黑道有關,所以他現在是不得不趕去了, 韓琛的人來了那麼多,就說明黃SIR根本不是黑道的人,而是要被他們攻擊的目標,他沒想到韓琛如此高調派了那麼多人,一定是動了殺機,此時已經說明他在警局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判斷有誤。他絕不能犯第二個錯誤,就是讓黃SIR 被他們殺掉,黃SIR要是死了,這案件一定會被查的徹底,那樣就一定會查到他的頭上,所以他要阻止這一切。


27傻強。

關於傻強大家一直有兩個疑問。

一,傻強到底是不是卧底警察。

二,傻強到底知不知道阿仁是卧底。

這兩個問題在我看來是很簡單的答案,只能說大家真的想太多了。

(1)關於第一個問題,傻強當然不是卧底了。

最容易證明的就是墓園裡根本就沒有傻強的墓碑。 另外,在劉建明對陳永仁說出合作兩個字後,畫面立刻切換到報道傻強是卧底的新聞,因為這就是合作計劃的第一步,警方放出那個消息是劉建明為了掩護陳永仁,為了能夠消除韓琛的疑慮。而且只有說傻強是卧底的話,才會讓韓琛暴露貨倉地址,然後有機會去剷除韓琛,至於大家說那傻強為什麼還要為了阿仁犧牲自己性命,那是因為傻強把阿仁當親兄弟看,他是把兄弟情意放在第一位的人,這也是傻強這個人物最為出彩的地方。

最容易證明的就是墓園裡根本就沒有傻強的墓碑。 另外,在劉建明對陳永仁說出合作兩個字後,畫面立刻切換到報道傻強是卧底的新聞,因為這就是合作計劃的第一步,警方放出那個消息是劉建明為了掩護陳永仁,為了能夠消除韓琛的疑慮。而且只有說傻強是卧底的話,才會讓韓琛暴露貨倉地址,然後有機會去剷除韓琛,至於大家說那傻強為什麼還要為了阿仁犧牲自己性命,那是因為傻強把阿仁當親兄弟看,他是把兄弟情意放在第一位的人,這也是傻強這個人物最為出彩的地方。


(2)關於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傻強之前一直不確定,直到最後去大廈殺黃SIR的那天,他心裡確定了,阿仁就是卧底。傻強臨死前最後一句話也是再次強調卧底的特徵,只是想提醒陳永仁不要讓別人看出來,而他永遠不會去揭穿。

28 張SIR為什麼生氣。

張SIR覺得黃SIR的死和內務部有直接關係。內務部找人去跟蹤黃SIR,所以警局的卧底一定是知道了這個消息,通知韓琛,黃SIR才會被殺,如果內務部不去跟蹤黃SIR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


29韓琛對阿仁的疑慮。

韓琛並不知道這個過程,不知道到底誰不在,迪路等人又被警察槍殺了,所以沒人知道。陳永仁說他殺了傻強,傻強是卧底,如果這是在韓琛看到新聞之前他一定不信,但是有劉建明幫阿仁,放出這個假新聞後,韓琛就只好半信半疑了,或者說還沒有時間讓他來得及完全懷疑時,他就得立刻趕去貨倉,所以 阿仁在這裡算是騙過韓琛了。


30劉建明看到卧底的心情。

如果陳永仁不知道劉建明的身份,劉建明或許會和阿仁做一輩子的朋友。在音響店的第一印象已使他產生了好感,知道阿仁是卧底之後,更是多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看他此刻的表情也是豁然開朗,竟然有一個人和自己一樣有著相近的經歷,受著無盡的痛苦,他是想珍惜的。


31陳永仁為什麼要逃跑。

這是第一部中引起爭議最大的問題。很多人覺得阿仁這個做法太衝動不冷靜,如果不跑不就everything is ok了嗎,但是,請大家不要用上帝視角去思考問題好嗎。

阿仁跑是因為怕劉建明加害於他,而且當時他手裡沒有任何有力證據直接證明劉建明就是韓琛的卧底,所以必須先逃跑再做計劃。他又不知道劉建明突然想要做好人了,打算給他恢復身份了,任何人在當時的情況下,都必然會慌亂的。

阿仁跑是因為怕劉建明加害於他,而且當時他手裡沒有任何有力證據直接證明劉建明就是韓琛的卧底,所以必須先逃跑再做計劃。他又不知道劉建明突然想要做好人了,打算給他恢復身份了,任何人在當時的情況下,都必然會慌亂的。


32選擇天台。

陳永仁選擇天台見面,一是因為這是自己熟悉的地形,二是因為他是警察,他永遠都光明磊落,由此也與只能躲在黑暗的電影院做交易的劉健明形成鮮明對比。

陳永仁選擇天台見面,一是因為這是自己熟悉的地形,二是因為他是警察,他永遠都光明磊落,由此也與只能躲在黑暗的電影院做交易的劉健明形成鮮明對比。

33天台決鬥。

陳永仁和劉建明影片最後的天台對決,本來是兩人來一段港片式的武打戲,最後被劉德華建議改為鬥智的語言對決,不落俗套。

陳永仁和劉建明影片最後的天台對決,本來是兩人來一段港片式的武打戲,最後被劉德華建議改為鬥智的語言對決,不落俗套。


34爆頭。

警察一般是不會爆頭的,只有黑社會才這麼做,而大B骨子裡就是個沒有正義的黑社會,才會去爆陳永仁的頭,同樣在第三部片尾,劉建明也是爆了警察楊錦榮的頭。


35槍的位置。

大B把阿仁打死之後,把阿仁腦袋旁邊上的槍撿了起來給劉建明,但是當鏡頭再次回到電梯的時候,阿仁腦袋旁邊的槍還在原位。這的確是一個bug,不過,瑕不掩瑜。


36持槍。

很多人說這裡穿幫了, 警員們手指都沒放在扳機上,太假了。這裡要解釋一下,警察在開槍前,手指是不能伸進扳機護圈的,所以這裡並沒錯。

很多人說這裡穿幫了, 警員們手指都沒放在扳機上,太假了。這裡要解釋一下,警察在開槍前,手指是不能伸進扳機護圈的,所以這裡並沒錯。


37我想和他換。

這一次的「我想和他換」已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不知此時的劉建明想和他換的是一個真正的警察身份,還是想要和他換一個結局,一個死去的解脫,而不是活著的折磨。


38無間地獄。

佛經中,清楚說明了哪種人死後將被打落無間地獄,佛曰: 犯五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無間。(我們常聽見父母罵子女五逆,所說的五逆就是指「五逆罪」。)五逆者,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之僧。次序以罪行輕重排列,殺父最輕,破和合之僧最重,其中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破和合僧,就是說在一個修行道場或團體中散布謠言,挑撥是非、造成紛爭,終使道場或團體分崩離析。

這樣看來無論是劉建明還是陳永仁都犯了破和合僧這一條罪。

陳永仁可能會進無間地獄,因為雖然他是正道中人,不得不作姦犯科以得到老大賞識,但是對受害者來說,都是一樣受到了傷害。所以,像陳永仁這樣的一個警方卧底會有什麽下場,真的難以肯定,但我希望是好的。

至於劉建明,他註定厄運難逃。導演用這一句話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結局,「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生不如死的劉建明必將承受無間煉獄之痛。

《無間道》第一部 完

不管有幾個人喜歡,我都會把這個系列更完的。

《無間道》系列 未完待續


喜歡請點贊,蟹蟹。

對更多電影細節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電影細節控(微信號:dianyingxijiekong)

公眾號非盈利性質,僅限知友。

http://weixin.qq.com/r/5jri_pTEZckardCZ92-0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吃飯這個細節來聊聊韓琛的梟雄史。

曾志偉在《無間道》系列裡的幾個吃飯瞬間,完全稱得上爆表演技。

扮演「韓琛」的曾志偉一改以往的喜劇路線,以其風格鮮明的表演書寫了一位黑幫老大的成長史。

韓琛的成長軌跡印刻在三次「飯局」中。

韓琛的第一次飯局地點:朋友的警局

他是倪家的小弟,雖然手下還有一些馬仔,但和黃秋生扮演的警察有著「業務」上曖昧的關係。

黃sir請韓琛吃飯,順帶探他的口風——能否成為自己扳倒倪家的內應。

韓琛一邊聽著黃sir推心置腹地勸告一邊扒拉著面前散落著的盒飯。

他吃的特別香,吧嗒有聲。

因為此時的他內心還算坦蕩,臉上也沒有陰鷙的梟雄神色。

還能堅守信念和原則,相信著因果報應總有時。

有個細節特別妙:韓琛臨走時不忘把飯盒一個個蓋上。這和第一集里在警局的做派截然相反。

尊敬黃sir,效忠倪家,再從兩者的微妙關係中撈點好處。

在警局吃飯對他而言只是場熟悉又簡單的程序。

韓琛的第二次飯局
地點:謀反的飯館

倪永孝的上位之夜,韓琛趕去和其他幾個老大開會。

日漸狡詐的他不再立場鮮明,和黃sir打起了哈哈。

搬來凳子坐下,暢快地吃起了熱騰騰的火鍋。

觥籌交錯間,每個人的臉上寫滿了不安和試探。看似銅牆鐵壁的關係被倪永孝幾句話就消解於無形。

只有韓琛一句話都沒有說,一筷一筷地夾著菜,甚至一眼都沒瞧過其他人的反應。

國華接到倪永孝電話時;

甘地接到電話時;

黑鬼倒戈時;

文拯倒戈時,韓琛都忙著吃飯。

大局已定,韓琛抹了抹汗,勸甘地乾杯認命。

這既體現了他效忠倪家的堅定,更看得出韓琛深沉的城府。

韓琛的第三次飯局
地點:劍拔弩張的警局

上一次在警局吃飯,他還惦念著要帶著手下人「混飯吃」,如今興師問罪的韓琛背後是手下們一字排開在身後,「吃」是為了佔據氣勢的上風。

以他現在的地位和心氣,再也無心聽黃sir講道理。

從前離開前都不忘蓋好盒飯,現在一怒之下掃翻所有的盒子。

他從「阿琛」成長了「琛哥」,從被說服背叛大哥到擔心自己被人背叛。

像梟雄一般斜睨著手下,看哪一個更像放在自己「口袋裡的牌」。

和之前的飯局不同,這頓飯他沒有吃完,

想起來,還是他第一次吃的最香,而後咀嚼的都是人心。

他從此也沒有了黃sir這樣一個警察朋友,

屬於他的因果報應終究會走完一個圓,回到終點。

這是屬於他的「無間道」,永遠擺脫不了,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單獨評價什麼的,太多了,我就不冗述了,我只講一點:《無間道》系列某種意義上是港片美學的轉折點。

《無間道》之前的港片(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儘管也有嚴肅和偏文藝向的作品,但基本有幾個特徵(部分參照波德維爾《香港電影的秘密》):
第一、以從業人員手藝的精熟彌補製作上的相對粗糙;
第二、部部喜劇或至少大量植入喜劇元素(連《省港旗兵》這麼嚴肅的電影都會玩耍兩下);
第三、做得再粗再爛,每部都仍有可說叨提點之處,總能有點給人留下印象。

記得我在那時看港片的感覺是,不管什麼片子,哪怕看完會說爛,從片子一開始,我就能被帶進去,跟著它的節奏走。這說明一方面彼時港片「接地氣」,另一方面一味追求數量和進度使得每部即使有亮點,也只是淺嘗輒止。

但《無間道》不同。

自《無間道》起,港片真正進入「精緻化」的階段,這種精緻化主要表現在:視覺表現的精緻化和故事寫作上強調整一感拋棄隨意化。看《無間道》之後的港片,再普通的片子也會努力像拍廣告大片一樣把畫面做得好好的,故事再無聊至少也往完整上講。

不要以為我是在誇這種「精緻化」,在這種「精緻化」拋棄的是原來港片相對粗糙的畫面質感和想一段是一段的感覺。這聽起來不是好事嗎?我不這麼看。港片的生命力在我看來來源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無厘頭的樂天個性和隨和親近易代入的氛圍。這麼一「精緻」,優點消弭得差不多了,即便這路子是「正道」,但也不是它的長項。

那為什麼要「精緻化」?

因為在《無間道》之前,港片已經沒落很久了。在回歸前,九十年代中期,港片已有衰落的跡象,原因很多,有自身質量原因,有資本市場原因等等,這是另一個大話題,在此不一一敘述了。造成的結果就是產量銳減,同時業內專業人員大量轉行、失業。原來港片一套不很規範但比較成熟的師徒相繼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機制一下子斷了。市場縮小,也使拍片機會減少,每年港片產量銳減。香港電影基本已到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無間道》就是此時香港影人精英合力救市之作。

在《無間道》之前,像《高度戒備》、《風雲》、《中華英雄》等作已呈現出和過往港片不同的氣質(銀河映像另說,他們一直比較另類),但還沒完全彰顯出來,而《無間道》幾乎可說是香港影人畢其功於一役了

所以,此時無論心態(作為影人救市的小心態,作為回歸心結的港人大心態)、外部環境還是行業狀態都不一樣了。劇本精雕細琢(三部作雖然評價各有高低,但現在看來劇作水平都是不錯的),氛圍完全嚴肅化毫無散漫習氣,看起來更像是西片質感,而不像過往港片。可喜的是,這種努力終於產生了好的效果。但它帶來的影響未見得都是好的。

首先,後來的港片相當的功夫花在了畫面雕琢上,攝影雖然有「唯美」感,但失去了跳脫和果敢,且比廣告美感也不過原來的學生韓片;

其次,香港的編劇長項是扭橋擺段子,大的布局謀篇(這裡銀河又算是另類)並非長項,所以儘管努力端著講,但沒覺得多順溜,反而因為正襟危坐了反而不會像看過往港片一樣,觀眾可以輕鬆地對明顯的漏洞一笑了之。

第三,最關鍵的,不親切了。

簡而言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那種港片風格,現在基本已喪失殆盡,《無間道》是新時代的序幕,更是舊時代的輓歌。這種變化無論其影響,其實都是應對變局的無奈之舉。

ps:翻一翻香港電影金像獎90年代和00年代的最佳影片清單,差距不言自明。現在香港電影說到底仍是幾桿老槍在苦苦支撐,其中還有不少北上後,未帶來什麼新空氣,反倒同流合污了。對港片的未來,我沒什麼信心,無可奈何花落去。


有的人活著,他卻已死了。
——臧克家


個人認為,若要《無間道》三部曲論對香港電影的影響,第一部的分量可佔六成余。因此,不妨把這個問題縮小一些,暫且就從第一部《無間道》展開來說。

歷史地位
2002年無間道上映之時香港電影業很不景氣,港片出一部死一部,單片票房大都在200萬港幣左右,有500萬已經很好了,但最終《無間道》在香港收穫5500萬票房,並被美國華納公司以175萬美金購入重拍權,創造了亞洲電影之最,重拾香港電影的自信。這是《無間道》系列在商業上和品牌上的成功。

隨後,在2003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無間道》獲得16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7個重要獎項,成為最大贏家。這是對《無間道》藝術上的肯定。

黑幫電影一直都是港片最主要的類型片之一,但95年以後卻有不復當年之感,很多此類影片難以拍出新意,觀眾因此流失。《無間道》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大無畏地選擇了黑幫卧底題材,並且匠心獨運,筆墨最重的部分並不放在黑道與警察的對立,而是置於人心的糾纏、警匪身份的倒置、人世的道義這樣精神境界極高的層面上,在某種意義上打開了香港警匪電影的思路。此為《無間道》潛藏的、深遠的威力。

至於其美學內涵, @SydneyCarton 老師已經講得非常詳盡。不贅述。

影片本身具體分析如下:

卧底
做卧底是什麼感覺?這個答案里 @飛鳥冰河 老師有一段話談到做卧底的悲哀:你要獲取別人的信任,以此來達到你的目的,但你又註定要背叛這種信任。你做的越是成功,你的失敗感就越強。

和人們日常中的「卧底體驗」(隱藏自己、犧牲立場)不同的是,《無間道》里的卧底沒有任何自主權,從始至終都只是受盡刑法的玩偶、棋子,他們的失敗感和壓抑感被一次次「成功地活著」以指數型放大。劉偉強暗地裡給了卧底這個身份的主體一條線性發展的軌跡:
「接受使命」→「掙扎反抗」→「無奈屈服」;
轉化一下似乎人物狀態更為明顯,即:
「被動」→「主動」→「被動」。

如此安排,卧底身上極端悲涼的宿命感便成為一切寫繪的底色,揮之不去。

本片卧底主要刻畫了兩人:

  • 陳永仁:本是警察,九年卧底(接受使命);除掉韓琛,用錄音帶威脅劉健民想恢復身份(掙扎反抗);被警局的另一卧底槍殺(無奈屈服)。
  • 劉健明:本是卧底,九年警察(接受使命);除掉韓琛,隱瞞自己卧底的身份(掙扎反抗);被陳永仁發現威脅,眼看卧底身份就要公之於眾(實為解脫),不料陳永仁被殺,不得不繼續無邊無際的卧底生涯(無奈屈服)。

曾經和朋友討論過一句話:「人與人無仇,與自己的仇不共戴天。」這話放到《無間道》里解讀,「自己」亦可譯為「命運」。人這一生都在於命運搏鬥,原以為至死方休,誰知鬼也有鬼的命運。《無間道》在對待命運的態度既絕望,又蒼涼。

天台與電梯
這裡談兩個意象。作為攝影指導,杜可風對天台的呈現冷制,不抒情。天台之上光線明亮,之下則邪惡隱藏著「城市 」,城市裡又居住著「眾生」。我把這裡的天台理解為「地面」,把天台下的「城市」則理解為「地獄」。電梯,就是這無間地獄內的通道。

《無間道》中有四場天台戲:
第一次:陳永仁跟黃督查抱怨卧底工作遲遲沒有結束;
第二次:陳永仁跟黃督查在最後一次見面,討論內鬼。
第三次:陳永仁在天台給劉永建打電話約好三點見面;
第四次:陳永仁跟劉建明在天台見面。

每場天台戲陳永仁都出現了,直到他死去,電梯下降,通往「閻王殿」。「人間即地獄」的意旨呼之欲出。

「無間」
港人好佛。《無間道》的英文名是《Infenal affairs》,直譯為「地獄之事」。片頭直白地表述,「《涅槃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即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無間」從語法上切入,意為「不斷」,放到「地獄」這樣斥滿神佛觀念的空間里,它的含義則立刻被宗教化。傳說其義有五:
一為「時無間」。即日夜受刑。
二為「空無間」。即隨處受刑。
三為「罪器無間」。即用刑方式不限。
四為「平等無間」。即受刑無關身份。
五為」生死無間「。即受罰不關生死。

這五條每一條都與劇情緊密扣合。

無間,即「輪迴」。如人生如意,世人皆願「生生世世」。若不如意呢?逃脫不掉的宿命感之下是《無間道》絕望與悲苦交雜的思辨。

知乎有一個問題是:有哪些無限循環故事的作品?最高票 @孫宇豪的答案非常細心的看到了日期之下蘊含的輪迴。其實還有一個暗示:孩子。

陳永仁在馬上上偶遇前女友:
——「好久不見了。」
——「六七年了吧。」
——「還好嗎?」
——「我結婚了。你呢?還在道上混?」

——「你女兒呀?多大了?」
——「五歲。」

——「媽咪,我今年六歲了。」
——「對不起啊,媽咪說錯了。」

表面上看,似乎陳永仁的前女友已經結婚生子這毋庸置疑。但是最後「五歲」與「六歲」的口誤以及葬禮上前女友泣不成聲,女兒感到萬分驚訝的鏡頭,都不禁讓人得到一個猜測:前女友的女兒即陳永仁的女兒。

聯繫劇情來看,也就是說,陳永仁雖然死去了,但是她的女兒作為他的延續仍在世間活著,「生死無間」,痛苦、悲傷將「無間」地在她身上開花結果,生生不息。

「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這種極其抽象的東西我本不樂於理解。但是在《無間道》里,若將「道」淺顯地理解為「選擇」也未嘗不可。

——韓琛:「算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我不同意,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有自己決定。」
—— 劉健明:「你選的。」

整個無間道的故事裡,一切選擇均不可逆,不可改。陳永仁一出警校,就再也回不去了。劉健明選擇了走黑道,就意味著殺了一個(韓琛),還要殺第二個(手下)、第三個(......)。每一個簡單的細節背後都為後面的情節以及影片主旨埋下伏筆,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
例如:黃督查與韓琛當面對峙的那場戲中,黃督查說:「如果誰輸的話就會死。」
結果沒想到黃、韓兩人都死了。這也許意味著在劉偉強看來,人生沒有贏家,大家都在承受苦難。


黑白
《無間道》最叫人令人凝神的一點哲學思考在於,黑白的界限並不分明。

警察與黑道,好人與壞人,堅強與脆弱,這當中的主體並不唯一,身份也經常變換。而人生呀,常常就是這樣,當任何符號、事件和背景都成了一種陷阱,原先它們所承載的意義也許就會變得完全被相反的意義替代。若執念於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對一切事情進行劃分,容易變得無趣不說,還變得疲憊、蒼老與絕望。

才不喜歡疲憊、蒼老與絕望。

如果實在黑白太分明,不知道如何勻一勻的話,嘿,我教你一招兒,看我 —— 眯著眼睛往前看,就像眼鏡蛇沒戴眼鏡一樣。嘻嘻。

最好莫不過少女心氣。

以上。


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當我們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02年,在香港電影幾乎就要被人們遺忘的時候,一部註定要成為經典的影片橫空出世了。

《無間道》的出現對於低迷的香港電影就像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2002年底,《無間道》在《英雄》和《哈利波特2》左右夾擊的情況下,上映兩周,其香港票房便衝破3000萬港幣,並最終以5500萬港幣,成為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

由影片的編劇和導演,劉偉強,麥兆輝,庄文強三人傾力打造的《無間道》,可以說是香港電影一個新的傳奇開始。

進入2003年,三人又以香港影壇史無前例的製作規模開始了《無間道II》和《無間道III——終極無間》的拍攝。其閃耀的明星組合與影片中磅礴的時代感,深刻的人性掙扎搭配的天衣無縫。其票房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屢創佳績。

《無間道II》在2003年10月1日一上映,便創下350萬港幣的香港票房首映紀錄。而當兩個月後,《無間道》系列的最後一集《終極無間》在亞洲華語地區同步上映後,各地票房便一路飄紅。僅三天,內地票房便突破2000萬,在香港地區也狂飆至1200萬港幣。根據統計三部《無間道》共創下過億港幣的票房收入,是近年來港產系列電影中的最高紀錄。

除了票房,《無間道》系列還在內地,香港,台灣多個電影頒獎禮上獨領風騷,囊括多個重要大獎。之後又衝出亞洲在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上一展其鋒芒,而好萊塢也正是被其鋒芒所傷,買下版權準備重拍。這一切都是對《無間道》系列恆久魅力的最好證明。

《無間道》系列影片,無疑是近年來少見的從立意、構思到製作、拍攝都異常精良的港產影片。尤其難得的是,在大量商業元素包裝下的《無間道》系列卻有著一個相當嚴肅的精神內核。

從影片的片名看,所謂「無間道」,其實講的是人物命運,講人生的錯位。 「無間」二字意指佛教中的「無間地獄」,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無間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個地獄之一,意為刑罰永不間斷,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

影片以「無間道」作為片名,顯然寓意深刻。影片圍繞著兩個身份本不該屬於自己,互為警察和黑幫卧底的陳永仁和劉建明而展開,隨著眾多人物,角色的逐一登場,將一個「無間地獄」的命運圖說娓娓道來。

獨具魅力的《無間道》系列可以說是近幾年低迷的香港電影市場中不可多得的票房神話,而《無間道》系列在商業上的成功除了其精彩的故事內容,還有就是影片中明星們所散發出來的灼灼光輝.對於一部商業影片片來說,明星對的票房的號召力經常比故事本身來得更強大。

陳永仁——剛進警校時的陳永仁一生的志願就是當一個好警察,但不久因其隱瞞黑幫老大私生子的身份而被強行退學,實際卻是秘密潛入黑幫卧底。在街頭混過一段日子後被同父異母的哥哥招致麾下,幾年過去,陳永仁跟了新的老大並在黑幫中身居要職。而隨著知道自己身份的上司一個個命喪黃泉,陳永仁面對的是該如何找回自己的警察身份。

劉建明——年少時便加入黑社會的劉建明,受大哥的指使加入警隊為其卧底。由於劉建明在警隊內的突出表現而不斷得到晉陞,幾年過去劉建明已升為警隊內的高級督察,但多年的卧底生涯使其內心痛苦異常,為了清洗掉自己的黑幫身份,做一個好人,不擇手段。

黃志誠——重案組A隊的警司、人稱黃Sir、劉建明警隊內的同事,多年前一次執行警務的經歷使其對黑社會深惡痛絕,並且為了目的而採取不正當手段,正是他當年親手在警校內挑選了陳永仁做卧底。而陳永仁的父親黑幫老大倪坤之死也正是由其策劃,所以陳永仁對其心有所怨。由於特殊的工作關係,多年過後二人早已冰釋前嫌,對陳永仁也是照顧有加,在關鍵時刻為掩護陳永仁身份而被殺功敗垂成。

韓琛——黃Sir的對手、陳永仁的第二個卧底對象、劉建明的黑幫大哥。十年前,精明而又有遠見的韓琛為了鞏固個人勢力派手下潛入警隊內部,為其通風報信、剷除異己。韓琛在黑幫老大倪坤手下時為人忠義、樂觀豁達,並與黃Sir還是朋友關係,但老婆死後性格大變為人冷酷無情。韓琛一生篤信佛學命理,深信命運早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最終仍死於自己一手播下的罪孽之中。

倪永孝—— 一個城府極深的危險人物、黑幫老大倪坤的二兒子、陳永仁同父異母的哥哥、同時又是陳永仁的第一個卧底對象。在父親被暗殺之後倪永孝接管了倪家的幫會事務,心狠手辣的倪永孝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在父親四周年忌日之時開始了對手下的清洗行動,最後只有身在泰國的韓琛逃過一劫。

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再加上交錯倒置的敘述時空,三部《無間道》系列影片能將故事講得滴水不漏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三集故事是一個完整的圓,用導演劉偉強的話來說就是『你可以隨便從哪一部看起,然後接下去看都成立,而且每一部都是相對獨立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集取得巨大成功的前提下影片的編導們沒有止步不前,不斷地給觀眾奉上一道又一道精美的菜式,使得每一部影片都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無間道2》和最後一集《終極無間》可以說沒有放過第一集《無間道》當中的任何一個細節,絞盡腦汁地在第一集的空白處擴充和延伸,從而使得整個系列影片故事發展的時間成了讓人頗具玩味的地方。

從時間的直線上來劃分,三部影片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應是2-3-1-3。起點是《無間道2》也就是從前傳開始。

《無間道2》是三部中劇情枝節最為繁多、人物最為龐雜的一部。編劇和導演有意地讓影片形成一個歷史的譜系,創造一個有關無間地獄的史詩。

在警校大門內外的劉建明和陳永仁,這兩個如此不同卻又如此相似的人,隨著警校大門的關上將開始他們那始終無法擺脫的無間命運。

「性格控制命運,命運決定人生。」「你的過去建構你的現在,你的現在導向你的未來。」這也許正是在《無間道》系列當中反覆出現的這個場景要告訴我們的。

一九九一年,倪氏家族當時穩坐香港的黑幫老大位置,其下有五大頭目控制了不同的地區,但老大倪坤的突然被殺掀起了驚心動魄的江湖鬥爭。當晚,四大頭目看準倪家必定大亂,均欲伺機背叛發難,而只有深信因果循環的韓琛一人仍忠於倪家。

重案組這邊黃Sir及陸啟昌亦緊密部署防範三方一觸即發,一場大屠殺似乎在所難免。但沒想到的是倪坤的二兒子倪永孝憑著一己之力,不費一兵一卒便牽制住四大頭目成為新的老大。黃Sir為了防範倪永孝派陳永仁滲入倪家進行長期的卧底計劃,另一方面,韓琛為鞏固勢力亦早已安排手下劉建明等考進警校,以待日後為其通風報訊、剷除異己。

一九九五年,陳永仁取得了倪永孝的信任在家族中身居要職,劉建明也憑藉著韓琛提供的情報在警隊內扶搖直上。事業一帆風順的倪永孝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並以查到其父當年被殺的證據,倪永孝決定,在父親四周年忌日之時將五大頭目一舉殲滅令自己安枕無憂。霎時全城一片腥風血雨、驚心動魄,只有身在泰國的韓琛及時地死裡逃生。一直暗戀韓琛老婆Mary的劉建明得悉Mary也有殺身之禍時曾將其救走,並曾其表白自己的愛意但不為Mary所接受,其後劉建明親眼目睹了Mary被殺。

一九九七年,一直與傻強等人潛伏於泰國清邁的韓琛重出江湖,為報殺妻之仇韓琛答應黃Sir作為污點證人回港指證倪永孝,已升做見習督察的劉建明又不得不重新受控於回到香港的韓琛,之後正是劉建明為韓琛親手擊斃了倪永孝。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新時代已經來臨。此時,韓琛已取代倪永孝成為曾經是朋友的黃Sir新的打擊目標。於是陳永仁只能重拾自己的卧底身份跟了韓琛的手下傻強,而劉建明則繼續在警隊內為韓琛服務,四人在無間道之中越行越遠。

影片《無間道2》的敘事的重點在於描述一種時代的變遷,伴隨著這種變遷的是一個家族的衰微和另一個家族的崛起。故事裡的人物紛紜、戲份平均,這顯然是一種接近於史詩的敘事策略--就是說故事的講述不是側重於某單個或者某兩個人物的行動,而是通過眾多人物的活動展現整個宏觀世界的時間的變遷。

一部電影,當它的主人公之一已經被打死而又要拍它的續集,該怎麼辦?通過心理醫生李心兒這個角色,我們看到《終極無間》的劇情在時空之間穿梭,足見編劇的機巧用心。

《終極無間》有兩個交替講述的時空,第一個時空介於前傳《無間道2》和第一部《無間道》之間,也就是2002年陳永仁殉職前6個月的事;第二個時空是2003年10月,即陳永仁殉職後10個月到2004年發生的事情。

陳永仁跟隨韓琛已有幾年時間,可是韓琛只派一些瑣碎的工作給他,為了得到信任陳永仁不惜以身試法一次又一次犯上違背自己的罪行。日子有功,陳永仁終於得到機會被韓琛委派與大陸商人沈澄接洽,準備與之展開內地沿海的軍火走私網路。為了試探沈澄一夥的真實身份,韓琛不惜讓陳永仁與沈澄一夥發生衝突,而這又引來了楊錦榮的咄咄相逼,陳永仁四處受敵。因為陳永仁的傷人行為被法庭宣判進行心理輔導,並與心理醫生李心兒互相產生好感。韓琛暗藏禍心,派陳永仁與沈澄一夥交易而韓琛卻早已將貨調包,關鍵時刻楊錦榮的出現使得真相大白。

《無間道》作為《無間道》系列的第一部可以說是三部中最為完滿圓熟的一部。在這一集中,焦點始終對準互為卧底的兩個主人公陳永仁和劉建明,從而產生一種悲劇的張力。2002年3月的一個晚上,尖沙咀警區重案組A隊根據線人提供的情報,獲知近期有一批毒品交易,在刑事情報科的支援下案組A隊已經鎖定目標人物韓琛。

不料雙方的這次情報都被泄露,雙方的毒品交易沒有成功,警方的行動也因此失敗。這一事件暴露了雙方都有卧底在對方陣營的事實,引發了雙方清除內奸的決心。為查出韓琛安插在警隊內的卧底陳永仁跟蹤韓琛,但在關鍵時刻卻功虧一簣。另一方面,剛剛在警隊內獲得到晉陞的劉建明又恰恰負責調查此次卧底事件,劉建明由於受到來自老大韓琛的壓力,以調查為名派下屬大B秘密跟蹤黃Sir,實則為韓琛通風報信。

在黃Sir與陳永仁接頭的大樓內,得到消息的韓琛派手下迅速趕到。為掩護陳永仁身份黃Sir讓陳永仁先他抽身而去,而讓陳永仁沒想到的是黃Sir竟被韓琛手下所殺,此時,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上司已全部死去。由於長久以來受到卧底身份的煎熬,劉建明已決心清洗自己的黑幫身份,重新做人,而韓琛是他目前最大的障礙。通過黃Sir手機中留下的電話劉建明聯繫到陳永仁,二人決定裡應外合在下一次的毒品交易中清剿韓琛一夥。

當劉建明終於得償所願親手將韓琛擊斃,而陳永仁也將有望恢復自己真實身份之時,陳永仁卻發現了劉建明的秘密。而要想將劉建明繩之以法,陳永仁只能先恢復自己警察的身份,陳永仁約劉建明來到他和黃Sir經常接頭的地方。陳永仁被同樣是韓琛卧底的大B開槍打死,一心想重新做人的劉建明只能讓早已知道自己身份的大B永遠閉嘴。

陳永仁被殺後10個月,劉建明受警隊內部調查被架空職權,而在生活上他與妻子的婚姻也已經破裂,連與一歲女兒見面的機會也沒有。身心俱疲的劉建明每日的生活雖像走向地域一樣,但他相信堅持就會扭轉局面。

另一個韓琛在警隊內的卧底,在保安科督察楊錦榮的面前自殺身亡。目睹這一幕的劉建明推測楊錦榮可能和自己一樣,都是韓琛派入警隊的卧底。一心想洗清過去的劉建明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個又一個證據,一方面既要置楊錦榮於死地,一方面又要提防自己身份曝光,驚險重重。可是每次最接近真相的時候總是功虧一簣,最後卻被楊錦榮和沈澄迫至死角。

在《終極無間》中兩個時空的終點也是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劉建明走進音響商店再次遇見陳永仁,重現了第一部開頭的場景,從時間上完美地將觀眾帶進了第一部的敘述。命運亦如這時空的巧合般因果循環,從而印證了整個故事的主題。

在三部影片打散的時空中,一直有一個恆定不變的東西貫穿於情緒之中,這就是在三部影片中反覆出現的蔡琴的老歌《被遺忘的時光》。

這是劉建明年少時單戀著的MARY姐的最愛,而在第二部的結尾,劉建明與他的後一個MARY的相遇(也就是第一部中由鄭秀文扮演的MARY),影片背景響起的還是這首《被遺忘的時光》,從而點出了前傳的主題內容:1991到1997這段被遺忘的時光。

在第一部中,也正是這首歌使得MARY認清了她愛著的未婚夫的真實面目。 在第三部中,劉建明暴露身份之後在他的辦公室里又一次響起了這首歌的旋律。

在《無間道》系列當中,劉德華扮演的劉建明是影片編劇兼導演麥兆輝最偏愛的一個角色,他認為在第三集《終極無間》中劉建明的結局,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終極的理解--好人不會死的觀念已經改變了,但壞人活著比死了還難受、永不能解脫。

而其實影片的編導們正是通過劉建明這個角色更完整地表達出「人生無常,命運不可改變」的宿命論,亦從人物命運的安排上緊扣「壞人要受苦」的中心。這就像第一集的結尾時出現的一行字幕所揭示的一個主題:「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域中之大劫。』」

在整個《無間道》系列出場的眾多人物中,大多數角色的命運都是以死亡而告終。像劉建明這樣的人雖然還活著,但卻要受到內心的拷問和鞭撻,這是影片除了死之外的第二種終極方式。

影片中劉建明的悲劇,其實正在於他總想改變自己成為另一種人,結果卻是永遠地痛苦下去。而可以說,正是陳永仁對他的影響讓他後來有了要成為一個好人的想法。即交織了過去和現在又有夢境和妄想的第三集《終極無間》,可以說把《無間道》系列推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編劇和導演將影片的重點放在了描繪人物的精神世界上,在這一集里我們看到了劉建明的性格是如何轉變的,以及他後來的人格分裂。

一心想做個好人的劉建明,自從開始懷疑楊錦榮是黑幫卧底後就寢食難安非要探個究竟,當他勝券在握地以為拿到楊錦榮黑幫卧底的證據,按下錄音機按鈕的時候,裡面居然是自己同韓琛交談的罪證。於是本來是去抓人的他,變成了被抓的對象。此時的劉建明由於過於想和以前的自己決裂,而將以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當成了兩個人,已經精神分裂的他並不清楚他所做的完全是在暴露自己,包括他發給李醫生的簡訊都說明了他心理的極度扭曲。當由劉嘉玲扮演的MARY姐在《終極無間》的最後出現在劉建明已經麻木的意識中時,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正是這個MARY姐把劉建明拖入了無間地獄。MARY那並不存在的一槍好像是在暗喻--正是他的MARY姐毀掉了他作為一個好人,一個正常人應有的生活。無間之門正是在MARY的槍聲中關上的,那一槍殺死的不是他的軀殼而是他原本可能普通但正常的生活。

在《終極無間》中的陳永仁經歷了自己生前最快樂的一段時期,他與心理醫生李心兒的甜蜜愛情。由於陳永仁的命運終點觀眾已經在第一部中看到了,於是被觀眾投注了很大同情的陳永仁越快樂觀眾則越為之痛惜,陳永仁不知道自己的終極在何處,但觀眾卻看得一清二楚。

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他在做選擇的那一刻已經選擇了結果。

講述警察和黑幫題材的警匪片一直是高產的香港電影當中的一個主要類型,而毋庸置疑的是《無間道》系列是這其中的翹楚,與以往香港黑幫片相比《無間道》系列無論是從立意,還是從製作上都強出很多,這其中既有對以往影片的繼承又有很大程度上的超越,而當我們把《無間道》系列放到整個香港警匪黑幫電影當中來考量,並將這些影片作為一種類型來加以觀察,無疑會讓我們對《無間道》系列的出現和它在整個香港同類型電影當中的重要地位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

就警察卧底這一題材來看,先開《無間道》系列先河的是1987年拍攝的《龍虎風雲》,只是《無間道》系列以雙重卧底取代了單向的卧底。

《龍虎風雲》描寫的是卧底警察高秋夾在警匪之間的痛苦和折磨。向警方及時通報匪徒的搶劫計劃是一個卧底警察的職責,但出於朋友情義高秋又不願出賣黑幫朋友阿虎,最後只能在負疚中痛苦地死去。

《龍虎風雲》在逼真的社會背景下,從人性的角度描寫卧底警察,從而觸及到了卧底警察悲慘命運的核心,內心世界的分裂和扭曲。導演林嶺東憑藉此片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尤其值得玩味的是《無間道》系列的監製兼導演之一劉偉強,正是在林嶺東1987年的這部《龍虎風雲》里首次擔任攝影指導。

《龍虎風雲》時代的香港銀幕還是小馬哥-周潤發的天下,黑色風衣、墨鏡、口中叼著一枝牙籤是小馬哥標準的銀幕形象。那時的電影美學還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天下,教堂、白鴿、加一億發子彈的橋段多少給人以過分沉溺於槍林彈雨的錯覺。

或許是因為編劇兼導演之一的麥兆輝的原因,《無間道》系列巧妙地以一種看似小品狀的講故事的策略,給我們呈現了一段有關香港黑幫的史詩。我們在《無間道》系列當中看到,影片沒有追求表面的張揚,摒棄了許多大場面的槍戰場面和血腥打鬥,而將更多的筆墨用來刻畫在特殊境況下,人物複雜微妙的心理和時刻處於危險邊緣的人物命運上。

影片中由劉德華和梁朝偉扮演的兩個悲劇性的人物陳永仁和劉建明,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里,他們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徘徊於其中,對自己的精神不停地進行拷問。這相比以往香港黑幫片中簡單的江湖義氣和兄弟情誼,顯然多了許多發人深思的東西。由此可以說,《無間道》系列影片的出現,將香港的黑幫電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來源於:第十放映室


謝十一月末君邀。

《無間道》與我 - 收藏夾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說幾句吧。篇幅不長,所以有些觀點就不展開來解釋了……

==================

開宗明義第一條:我眼裡《無間道》只有兩部曲。《終極無間》就別來跟我假裝《無間道》了。

==================

對影史毫無研究,所以對於《無間道》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我說不出個道道來。我只知道,在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業內都已經預測到將有一部神作出現。理由很簡單,香港電影產業的底子擺在那裡,永遠都不可能真的垮掉,既然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那麼消沉了這麼久的香港電影一定會看到一道曙光忽然劃破天際——可以想像一下滿香港的電影人在混沌中期待一個蓋世英雄踏著七彩祥雲出現的樣子……

雖然大家都知道會出現一部救市之作,時勢也在不斷逼迫,可是沒人能預測到會是誰的作品。

關於這個狀況,庄文強特別說過:

記得很多年前,我和幾個編劇、導演飲酒吹水,吹水的原因是當時正值電影圈第二度進入低潮的時候,大家開工不足!有個還有工開的導演笑說:「香港電影已衰到不能再衰,看來快要出現如當年《英雄本色》(一九八六年)一樣的奇蹟,只是不知將會是誰創造的奇蹟!」酒過三巡,大家說出了幾個當時公認為up-and-coming的導演,我記得我沒醉,我記得劉偉強無份!

庄文強事後說這話當然是替劉偉強吐氣,抱怨一下劉偉強受的前倨後恭的待遇。不過我倒以為,大家沒猜到劉偉強也是很合理的。

《無間道》的成功,能歸功於劉偉強的部分,其實不多。這部作品,其實是香港電影產業的作品,是到了那個時機,資源組合必然出現最佳巧合的結果。對它的一句話評價,在我心裡埋了很久了,但沒想到幾天前被 @飛鳥冰河 評價《諜影重重》時用了:

這片子的強悍之處,在於它沒有短板,從原著、劇本、導演、攝像、剪輯、道具、演員、音樂……

《無間道》當然沒有原著,但從成品來看,各個方面真是沒有短板——非要說的話,也只有那個還算稱職但缺乏強迫症的道具師了,沒他也不會有知乎上這麼火爆的什麼無限輪迴的「無間道1中陳永仁死亡時間的bug?」這種問題了。我刷《無間道》也刷了上百次,可能也不比飛鳥冰河刷《諜影重重》的次數少。我對電影的理解,毫無疑問是《無間道》開光的。還是純粹的電影小白的時候我以為電影只是導演一個人的作品。而在一遍一遍的複習中,我才慢慢認識到這些名字的意義:

視覺 杜可風 劉偉強
剪輯 彭發 彭正熙
音樂 陳光榮
……

視覺、剪輯、音樂甚至加上傑出的表演也是無力拯救一部爛片的。《無間道》的成功還是紮根於它的劇本——說起這個,它對香港電影產業的重要影響應該包括對完整劇本的重視程度吧。麥庄組合確實優秀,但是沒有達到《無間道》那麼優秀。《無間道》的劇本,其實是經他二人創作,再由香港電影產業修訂而成的一個奇蹟般的巧合。

你能想像《無間道》的結局是陳永仁綁架Mary要脅劉健明然後兩人在天台貼身肉搏然後劉健明打死陳永仁嗎?

可那才是麥庄的原創作品。

而劉德華,作為香港電影產業的代表,在這部影片中的最大意義,就是——他是劉德華。

因為他是劉德華,所以他不能是反派,所以他不能是真壞人,所以他不能殺好人。

(口稱劉健明不是真心想做好人的觀眾,是你們沒看懂電影呢,還是導演表達失敗呢?)

所以劇本在違背麥庄的意願下被一改再改,終於Mary沒有被綁架,終於大B變成了伏筆。

這種逼格,不應該算麥庄二人的個人作品,而是整個香港電影產業打造出來的傑作。

當然還要包括我在「有哪些鏡頭是由於演員的失誤卻成了經典之作?」中提到的那幾處演員創作。

-

神說,要有《無間道》。

-


評價無間道這個系列的電影,用一句歌詞足矣。
如何能離開失樂園?能流連忘返總是情願~


想來拉一拉第一部,輕噴。

和此前慣有的警匪片不同,全片基本沒有火爆的打鬥戲碼,但是片子的張力卻很強,不僅讓你目不轉睛,為人物提心弔膽,看完後還讓你陷入深深的思考……

拋開《無間道》對後來影壇的影響不談,我認為,任何電影做到這樣,都算是好電影了。

可以說,全片基本沒有廢鏡頭,很多一閃而過的小細節都含有深意。

開頭簡單明快,用最精簡的鏡頭交待了故事背景——黑道和警方互相安插卧底。

從韓琛在寺廟裡開始,到定格在劉德華敬禮的畫面,時間不過4分多鐘,但是陳永仁如何走上卧底道路,劉建明如何在警察內部步步高升都說得清清楚楚。

這一段信息量其實挺大的,如果換成是郭敬明來導,可能會變成爵跡那種——所有故事設定全靠人物你一言我一語blabla的蠢逼對白說出來的樣子,這就很low,不高明。

這裡導演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方式來表現兩人不同的成長道路。

陳永仁古惑仔進階之路:

▲黑社會入門儀式

▲黑社會入門儀式

▲干各種古惑仔小弟該乾的事:打架鬥毆,砸車潑油漆……

▲干各種古惑仔小弟該乾的事:打架鬥毆,砸車潑油漆……

▲被警察抓……(苦逼啊,明明我tm才是警察……)

▲被警察抓……(苦逼啊,明明我tm才是警察……)

▲向黃sir抱怨發牢騷。

▲向黃sir抱怨發牢騷。

▲用摩斯碼向警察通風報信。這和後面梁朝偉向警方報信的做法是一樣的。

▲用摩斯碼向警察通風報信。這和後面梁朝偉向警方報信的做法是一樣的。

犯了事在警察局拍照,快切到梁朝偉。


劉建明高大上警察之路:

▲獲得各種獎項,深受上級認可

▲獲得各種獎項,深受上級認可

▲抓黑社會

▲抓黑社會

▲偉光正的同時給韓琛通風報信。

▲偉光正的同時給韓琛通風報信。

用同一個動作——敬禮——快切到劉德華戲份。


這一段鏡頭剪輯率很高,每個鏡頭的時間也很短,感覺很凌厲,再加上輕快的配樂,一路看下來十分流暢。

插播幾句:如此交叉敘事兩相對比之下,陳冠希的演技真心比余文樂好太多,感覺冠希的眼睛很有戲(事實上我覺得他可以去演劉德華的戲份了)。


來看看陳冠希和劉德華的對比。


此時他們內心的潛台詞都是——我想跟他換。個人覺得,陳冠希的眼中無奈、渴望都表現出來了。

再來看看余文樂和梁朝偉的對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余文樂被吊打了。余文樂那是什麼表情,看不出來任何情緒,是背後有人喊你嗎?

完成這一段背景敘事之後,一個黑場,出片名。


之後的第一場戲,梁朝偉和劉德華在音響店。這裡節奏就慢下來了,鏡頭大多長而穩定。

劉建明來買音響,陳永仁給他介紹。陳永仁到底是個警察,他的身上完全沒有黑社會的匪氣。對音響有研究。


聽音樂的時候閉上眼細細聆聽沉醉其中,很明顯他是個細膩有格調的男人啊,當卧底真是可惜了。


音響店戲份在陳永仁的一句「送殯」之後結束了,接葉sir的送葬車鏡頭。

所以,他是真的去送殯了。作為卧底,他不能光明正大地送葉sir最後一程,只能待在暗處默默敬禮。


單從這個敬禮,我就敢說,陳永仁永遠不會真正變成黑社會。因為他始終心懷正義,從結尾那句「對不起,我是警察」可見一斑。


劉建明回說:「誰知道?」

這恰恰就是陳永仁可貴的地方,就算世人都不知道,他還是沒有改變初心,他還是恪守警察的職責。即便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他雖然抱怨但卻沒有撂挑子。

韓版無間道《新世界》,李政宰飾演的警方卧底最後黑化,成了黑幫老大。這樣的結局不可能在陳永仁身上出現。從這方面來說,黃sir真沒有挑錯人。

劉建明,很聰明。一方面,他作為黑幫卧底,知道很多黑幫信息。於是他可以利用這些東西來破一些無關緊要的案子,加快自己在警察內部的上升。

譬如片中他假扮律師去套古惑仔的話,成功查到背後老大的位置。

另一方面,位置越高,他在警察內部的許可權也就越多,他能給韓琛提供的幫助也就越大。嗯,這個正向反饋很是可以。

論狠辣,劉建明比陳永仁厲害。他可以面不改色一槍打死韓琛,打死自己的同行卧底。你能想像陳永仁一槍打死黃sir嗎?

陳永仁和黃sir的關係,雖然是上下級但其實更像好兄弟。陳永仁可以跟黃sir吵鬧發牢騷,但是吵歸吵,吵過之後,陳永仁還是提供情報。黃sir也記得下屬的生日,還送個表給他。

陳永仁雖然口裡說著自己不戴錶。


但還不是時時刻刻帶在身上。

最後一次兩人會面,他讓陳永仁從上面逃,自己正面碰韓琛手下。被一群人打了十分鐘,硬是沒有說出陳永仁的名字。傻強說起他,語氣中都是佩服。


而劉建明和韓琛,明顯是上下級的關係,很疏離。韓琛不信任這個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劉警官」,在一次會面中給他錄了音,放在自己辦公室抽屜中。(也就是後來陳永仁拿來威脅劉建明的那段錄音)


劉建明也可以為了徹底擺脫黑幫的控制,對韓琛痛下殺手。

這樣說來,韓琛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失敗啊,眼光不如黃sir。


嗯,那本金瓶梅


我先不說對香港影響

就說世界來看

1如韓國的新世界,

日版的《Double Face》

美版的《行徒使者》

影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影片4項大獎。

別說無間道在海峽兩岸各地的獎項了,在日本也有。

接下來我分析對香港影響,

其次無間道三部曲


這電影后來還在美國翻拍了。


印象最深的是天台對峙的一段兒,劉德華和梁朝偉倆人慢吞吞文謅謅地對著話,梁朝偉
:「對不起,我是警察。」劉德華:「誰知道?」空氣在此時彷彿凝固了。

到了美國版,李樂多和對方在天台一碰面就立即拿槍互指,倆人情緒巨激動,說了至少
20個fuck

這就是中美文化的差距啊。


第一集,開創一個類型,經典。
第二集,完美闡釋和樹立標杆,不失經典。
第三集,圈錢,平庸。


一個不算資深的香港電影迷來回答一下。無間道的意義大家說了很多,都是好的,但我覺得無間道榨乾了香港電影最後一點底蘊了。
什麼時候才能再聚齊這樣的陣容?為何只有這樣的陣容才能拍出一部好電影,這已經說服香港電影已經沒有什麼發展潛力了,只剩一批老人了。
此外,劇本的創作人物形象塑造更難了,我個人喜歡發哥和祖賢,看他們的電影比較多,那時候的香港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正派反派行為方式,形象塑造衝突較為明顯,大善大惡較為直接,有些臉譜化,但是高進賭神聶小倩久了,大家也就膩了。
於是,無間道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反派都很苦,警匪衝突不那麼明顯了。這裡,我要提一下另一部電影,暗戰,這部電影也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弱化正反對立關係的香港電影,亦敵亦友讓我印象深刻,到了神探,那種主角神經質的形象和懦弱的形象開始出現,香港電影的去臉譜化走向成熟,作為青雲半腦殘粉,還是很佩服他的演技。
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對劇本演員的要求太高了,上面也說了,香港電影沒啥發展潛力了,最新的電影里竟然還是發哥,華仔。對於彭于晏這樣的新人的演技真心不敢恭維,敢不敢表情變化一個。劇本上更是不談,就拿已經拍了三部曲的竊聽風雲來說,要不要這麼走極端,把所有人都變成反派。。。
其實,一直在關注香港電影,與其說無間道帶來了什麼意義,不如說這就是香港電影的一次迴光返照,香港電影在衰敗中不停的嘗試新的路,終於有一天發現了一條路,但仔細一看,這條路又基本是絕路。
不光是香港電影,主流的國產電影沒啥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最近的也就讓子彈飛了。我記得曉松奇談有一集說,大概意義是說現在的主流電影都不太給力,所以像鳥人這樣的電影拿了那麼多獎。而看看阿甘正傳時候的電影業,全世界一下子出了好多部經典電影。
我估計,都在醞釀劇本呢,但是覺得下一次不應該是在香港,而應該是在大陸了。


第二部是我心中21世紀港片最佳,只憑一個鏡頭即可道盡港人對港片的情懷。


這個鏡頭包涵港人對過去忠義當頭時代的緬懷,吳鎮宇死前用頭將余文樂竊聽器重新塞會衣服里,也蘊藏著港人對新時代的寄託。(當然大家可以說我過度理解,不過個人陶醉其中。)

最後當曾志偉舉杯望著焰火漫天的香港時,想著兄弟兩的名字,永孝,永仁,孰是孰非已經不重要了。

原諒我無視第三部。


引起了迴光返照的效應。


香港沒有電影,只有錄像帶。
現在只記得成龍黃飛鴻周星馳古惑仔鬼片,這個跟年紀有關係,那個時候還只能看搞笑片和功夫片。興奮,可樂,輕鬆。
還有三級片,第一次看到女的白白的胸部,好幾天沒睡好覺,一想到那種鏡頭,完全不是誘惑而硬,直接腦海一片白光,目光獃滯。
我們那代人其實很難把港片視為電影,更確切的說是錄像帶。沒有宏大的場景,沒有一個嚴肅和規整的主線,所有的時間都是把娛樂性挖出來。搞笑,熱血,恐怖,情色,純粹的感官敲擊,最大的感受就是缺乏藝術使命感。
而《無間道》結束了港片的錄像帶年代。當然是被迫的。
那個時候網路普及,電視劇西片電腦遊戲發展極度迅猛。娛樂的門檻高了,香港電影進入階段性尷尬期,玩爛的橋段如何禁得住。
現在看來網路的普及與電驢帶來的各種國外優秀電影是殺死港片的最一刀。
無間道選擇了香港電影的傳統劇目——黑幫,情義、身份、善惡、價值,完整地表達,認真地演繹,犀利地展現,演員編劇音樂無一不用其精,最終達到了香港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作。
與此同時,港片也洗去了它的身份標識,錄像廳,市井的,老少咸宜的,輕鬆可樂的,它的作用和基調已經發生了很大的不同。
這一刻它是電影了,我們認識的港片已經融入了世界,它已經不再具備把它一眼認出來的特點。
而討論港片衰落的悲哀,港片被以一個 整體而討論,為什麼呢?港片的確是如此悲劇般的存在著,榮俱榮,枯俱枯。這是一個效率機械,越效率越難以轉型,就像今天討論蘇寧轉型會不會死一樣,一個團體內在結構發揮出極大效率的時候,也是為某一天的速死埋下了隱患。

只有融合,拆解港片大組織,獨立去融合,融合到國際環境中,得到獨立機構的成長,再返回來哺育香港電影的發展,借港人之手,不如借全球之手。
但是港片最終會消失掉,因為香港彈丸之地,人才終究太少,港片已經很不容易了。彆強求。


一:它是港片處於低谷時分爆發出來的最出色的影片,可以說拯救了港片,這個從後面十年里出現的很多模仿,致敬的影片可以看出,而且裡面很多經典的橋段,經典的台詞也是被無數次模仿,改編!
二:它是集成香港最強製作,最強實力的影片,無論是配樂,編劇,剪輯,導演,還是演員,都是當時也是現在最強的代表!
三:它開啟了港片和內地三部曲的篇章,都會有系列之說。
四:他橫掃了票房和各大重要獎項,無論是香港金像獎還是台灣金馬獎!
修改添加
五:它的劇本後來被好萊塢買走,改編成了《無間道風雲》,同時在當年的頒獎季,包括金球獎和奧斯卡都大發光彩!


我對&<無間道&> 這部電影是有深厚感情的, 基本是三部曲看了三遍以上,還看了很多影評...
不得不說這個劇本,人物設定都是很出色的.

第22屆,電影金像獎,劉德華和梁朝偉同時入圍最佳男演員, 但是這個獎必須頒給梁朝偉..倒不是說劉德華演得不好,拋開表演,梁朝偉的角色更複雜,更細膩..特別是看過三部曲之後,人物關係都浮出水面後. 那麼我試著捋順一下來說...

陳永仁(余文樂))是倪坤的私生子,一直在家沒有地位, 倪坤死後,倪永孝(吳鎮宇)讓他回家族幫忙

陳永仁的警察boss-黃志誠(黃秋生),是他殺了倪永孝,倪永孝後來對陳永仁不錯,而且他們畢竟是同父義母的兄弟. 還有什麼關係呢? 黃秋生是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還有什麼關係呢?當時他在警校,被查到他的黑社會親戚背景,本來要被開除,黃志誠給了他一個選擇,一個做好人的機會.要不就被開除要不就做卧底.

陳永仁的黑幫大哥-韓琛(曾志偉),他本來是倪家四大手下排最前的,也是最義氣最忠心的. 因為倪坤老了,四大手下其他三個都在招兵買馬要上位. 而他最義氣最老實,沒有特別的心思. 他的女人mary姐要趁他還是四大里實力最強的時候,為了他能上位,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殺了倪坤.倪坤死了,二兒子倪永孝回來繼位,電光火石清理行動,就把四大都殺了,當然也殺他了,但是沒殺死. 再後來倪家全家被殺,更是當著陳永仁的面,逼黃志誠殺了倪永孝. 基本上,曾志偉是他厭煩的人,又不得不接近,更是他滅族仇人,還是以前他父親的老臣子..這個關係就有4個矛盾點.

反觀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就簡單很多了. 無非是韓琛的小弟,喜歡老大的女人,當了槍手殺了老大的老大,再卧底到警隊..

所以這裡的無間地獄的煎熬,最難受的就是梁朝偉飾演的陳永仁...因為他是沒有隊友的,無論是警察那邊的陳志誠,還是賊這邊的韓琛,都和他有仇恨,都不信任他.唯一有過那麼一段,作為私生子回到自己家族,好不容易漸漸融入,但又轉瞬破滅...所以他在整個的戲當中表情都很複雜,身份都一直是模糊的,想要逃避又根本無法逃避...他是真的有心理疾病的...

====
在這麼一個設定如此豐富,充滿對立點的人的身上,既要表達出各種不合常理,又要讓這個人看著合理,既要平靜又不能完全掩蓋內心的波瀾,這太難了...梁朝偉在當中,用了很多停頓,遲疑,眼神來表現...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這麼說吧,2個角色,陳永仁-難度係數9.8,起評分就是10分,而劉建明難度係數9,起評分9分,滿分也才10...這個獎必然是在角色設定上已經是輸了....

拋磚引玉一下...其實此片還有很多小的細節是遙相呼應,環環相扣的...三部曲都好好看一遍,之前不理解的就一下子清晰了.

如上


知乎處女答,以前在豆瓣上寫的評論。
很早就聽說過《無間道》的大名,似乎只要提及港片,《無間道》都是繞不過的片子。只是因為自己不喜警匪片,所以一直錯過了它。今年國慶,偶然邂逅,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刷完三部,心中有意鬱結,就用文字記錄一二。
我覺得《無間道》遠非一部警匪、黑幫的類型片。它不考炫目的特效或者打打殺殺的動作戲取勝,可以說它贏在劇本上。我想,編劇的心思得有多細膩,才可以草蛇灰線、暗伏千里,讓每個人的行為都在前世有個因由,每個人的命運也都有了一個交代。我姑且寫下兩點。
一、有關身份認同的困境
劇中最經典的台詞莫過於「我是警察」。「警察」在這裡與其說是一個以抓捕壞人、維護治安為生的職業,倒不如說是一個功能性的所指——關乎一個確定的、有尊嚴的身份。對於陳永仁而言,他一生的志向就是當一個警察,因此,他甘心潛至黑幫,開始長達十年的卧底生涯;而劉建明做警察,似乎不是單單為了完成黑幫的任務,而是祭奠他對Mary姐的痴戀,儘管最後是他一手造成了Mary姐的死亡。(也許是錯愛一生吧,劉建明失憶後,想像中的Mary姐一襲黑衣,拿槍在背後殺了他,令人唏噓。最令我動情的是陳冠希飾演的青年劉建明在聽到另一個女人的名字也叫Mary時,臉上浮現的一抹笑容。即便他犯下再多的錯,也可以被原諒吧……)
然而無論他們抱著怎樣的初衷,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軌跡,他們最終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誰。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出賣身邊的人。「認識你自己」,這個寫在希臘神廟的古老神諭至今仍困擾著人們。陳永仁在黑幫艱難謀生,為了生存,他也不得不傷人,觸犯法律底線,被懷疑有心理問題,律政所將他轉介給心理諮詢師。劉建明表面上順風順水,一步步爬向高級督察的位置,可是他擺脫不了內心的恐懼。「嚇著你了,不好意思。」他常說這句話。其實,他是被內心身份認同的混亂感打敗了。當他從鏡子里看到陳永仁時,他糾結於黑幫混混和警察之間的分裂感已經超出他的承受範圍了(就像《黑天鵝》里的妮娜)。甚至,他開始模仿陳永仁說話,「過了明天就沒事了」。
基於當時的大背景,我想,這種身份的焦慮感也影射了九七回歸香港無所適從的政治生態吧。每個人都需要有一種身份,這是我們存活於世的根基和坐標。一旦缺失或者混亂,我們的生命也無法依附。
二、人性之複雜
坤叔的戲份很少,但他卻是貫穿三部《無間道》的線索人物。作為一個黑幫老大,導演卻讓他在死前和老年人一同賞玩曲藝。大概導演是想傳達一個理念和認知:即便是黑幫,他們終究也是人,有七情六慾的、活生生的人。傻強和陳永仁之間的兄弟情,倪永孝對家人的情感……最讓我動容的是,九七回歸時,外面煙花燦爛,燈火輝煌,韓琛抱著他和Mary姐的合照,淚光閃閃。就像他在泰國時對黃sir說:我老婆一直在我心裡。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琛哥」也有如此人性化的一面,可嘆。這或許也是黃sir對韓琛說「我看你還是個人」的原因吧。
我想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韓國電影《卑劣的街頭》。主演是趙寅成,他飾演的炳斗雖是不入流的黑幫混混,但他對心中的初戀,對家人一樣有深厚的感情。壞人也是人,納粹在屠殺猶太人後,不少劊子手都出現了噁心癥狀。想必也與人性中的不忍和憐惜有關吧。沒有人是單向度的扁平化人物。《無間道》里沒有絕對的好人或者絕對的壞人。好人手裡也沾了別人的血,壞人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或許知曉了這些,我們對人這個物種會有更深的體悟。


個人覺得,《無間道1》是香港警匪片的巔峰之作,幾大影帝都處在巔峰期,最好的年華,最好的劇本,最好的香港導演(之一),在香港電影最後的好時光里,成就了這一部極好的作品。

《無間道2》則介紹了很多《無間道1》中沒有提及的背景,同時提攜陳冠希和余文樂的意思很濃,雖然這兩個後面都不爭氣,沒有接過劉德華、梁朝偉的衣缽。(也可能香港影視整體不景氣,可為什麼吳彥祖後面反而出來了,我還是覺得他倆不爭氣特別是冠希哥。。。)

《無間道3》狗尾續貂。。。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香港電影 | 無間道(系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