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常看到媒體稱讚某人時說「他做手術的時候因為怕影響智力拒絕麻醉」,真的可以拒絕麻醉嗎?

拒絕麻醉的要求會被允許嗎?不接受麻醉進行手術會發生什麼?對醫生的手術會造成哪些困難?麻醉藥真的對人體有危害嗎?


本人麻醉專業,儘力回答一下~

一.患者可以拒絕麻醉么?
必需先講一下外科發展和麻醉的關係,N年前外科醫生只能做病人可以耐受的小手術,疼痛嚴重阻礙了外科的發展,直到1846年美國Morton首先採用了乙醚作為全身麻醉劑,才得以施行很多大手術。1892年德國Schleich首先倡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發展了局部麻醉。根據手術部位和特點,病人身體狀況,現在的麻醉方式可以選擇全麻,椎管麻,神經阻滯和局部麻醉。
綜上,沒有麻醉→做不了大多數手術。原因一是病人耐受不了疼痛,二是術中安全無法保障(此處需說明麻醉醫生除了打麻藥,術中你的呼吸心跳血壓體溫都是他來管,高大上了)
因此, 這個Q我的回答是可以啊,只要外科醫生願意給你做手術~(我想除了拔牙或切個小小腫物這樣的活,別的活只要他是個醫生就不會agree vz u 的),你簽下同意就與麻醉科醫生無關,那就類似於關公刮骨療毒或者現代麻醉未誕生之前的狀態.....此外我還有一個回答是,如果你不想做全麻可以向外科醫生及麻醉醫生提出,他們共同評估手術和你的身體狀況後若風險不大可以更改麻醉方式,椎管內麻醉或神經阻滯什麼的....相反,不想後背扎針的患者也可改為全麻~

二.不接受麻醉可能發生什麼?
疼痛→機體應激反應(保護機制但同時會損傷機體)→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全身炎症反應→本身高血壓的患者可能誘發腦出血, 動脈瘤破裂, 主動脈夾blabla......全身反應引起肺,肝,腎,胰腺等臟器損傷,ARDS 啊急性胰腺炎啊什麼的殺傷力滿格,可能直接干掛你!

三.不做麻醉對外科醫生造成什麼困難?
開刀不會疼么,疼了不會動么,動了把胃切成肝這樣好么?術中呼呼冒血,血壓驟降沒人疼沒人管這樣好么?平時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的患者術中心跳得都快嘣到外太空了不控制這樣真..的..好么?
所以....不做麻醉對外科醫生來說一點困難沒有,因為他們不會給你做手術啊謝謝~

四.麻醉藥對人體有危害嗎?
科學點回答你,同一個葯對你可能有危害對他可能沒危害。是葯三分毒你懂的,那麼既然稱之為葯,在正確的用藥前提下,對大部分人是治病的。
造成危害主要因為..一是沒有正確用藥,即用法用量及藥物適用人群有問題。二是個人體質,也就是那小部分人,比如經腎代謝的麻藥尿毒症患者用了排不出來就中毒了啊,同理,經肝臟代謝的葯肝硬化患者用了要出事,經呼吸道進出的吸入麻醉藥給嚴重肺纖維化等彌散功能不全的患者吸入就不科學。還有一些人對麻醉藥過敏,類似於青黴素過敏那樣後果很嚴重你也應該知道的....三是藥物本身毒性比較大或是治療窗很窄容易中毒,這些藥物已經逐漸拜拜了,優勝劣汰後現在的麻醉藥都比較安全~
巴特, 只要是一位有經驗的麻醉醫生,能根據你的體質量體裁衣,選用合適的藥物合理的劑量,就能做到對病人無影響或極小影響。
在國外,手術怎麼舒適怎麼來,同時最大地保證了病人安全,在國內,怎麼能抗怎麼來,這樣不僅不安全,還會對自己身體帶來危害。好好評估一下,怎樣才算最大收益?

最後to題主,問一系列無非是擔心麻醉會把你智商直降十分,那我負責任的告訴你,健壯成年人降分不可能~

不客氣,我是麻醉紅領巾~
———————————————————————

這兩天看到大家的鼓勵很激動,有一歲孩子的父親私信問我幼兒做手術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上面的回答說負責任得告訴題主他不會降分,因為針對題主這樣成年人的研究已經確定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小兒和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目前的研究表明是不!確!定!我指的是永久的對智力等中樞神經方面的問題不確定,短暫的麻醉後意識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是常見且可以恢復的,就不在此討論了啊。目前對於小兒麻醉後對機體影響的研究正在深入進行,由於是一個長久的觀察,而且術中存在很多刺激因素,如手術創傷、輸液、用藥,都有可能造成小兒中樞神經的影響,所以很難用一元論去解釋,但是還在研究請不要急!(哎,醫學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但目前沒有確鑿的研究表明,麻醉會對小兒和老人造成嚴重智力或其他中樞神經影響。

還是那句話,是否手術和是否麻醉都要權衡收益,必需手術的情況不能因為不確定的因素而放棄或者拖延啊!

茫茫醫學真是有很多不確定啊不確定,我們來共同期待革命性的到來~

嗯...我口齒還算清晰么?T T
最後,祝大家珍惜健康,遠離麻醉

———————————————————————

實時跟進最新報道, 2015年6月8日在線發表在《兒科學》雜誌上,一項來自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在4歲前接受全身麻醉進行手術可能影響未來的語言理解能力和操作性智商,相關腦區枕葉和小腦皮層皮層灰質密度下降。研究者建議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麻醉對於大腦這種影響的精準的分子作用機制。
研究者強調,目前的小兒麻醉尚待改進,但很安全。絕大多數在生命早期實施的手術可能涉及挽救生命、避免嚴重的併發症、或提高生活質量,這些手術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被輕易推遲。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如果家長擔心手術麻醉對智商發育的影響,應當與醫生討論以權衡手術的利弊。

論文:Cognition and Brain Structure Following Early Childhood Surgery With Anesthesia

以上是關於小兒麻醉最新的一項報道,相對於之前的不確定性又得到部分證實,但仍沒有確定性的描述,尚缺乏影響機制的研究。
總的來說,全麻可能會影響小兒的中樞神經,是否手術,要多方面權衡。


有些留言提到了劉將軍,小學的那篇課文我個人感覺更像是一個故事,很多細節如今已不得人知,並不能因此來評價劉將軍的選擇(是否真的有這麼一個選擇還得打個問號)。我並不是軍迷,我對那個年代劉將軍部隊的醫療條件不甚了解,按照《米勒麻醉學》戰地麻醉這一章所言,在二戰時期,由於麻醉機的缺乏,在前線戰鬥中是採用氯胺酮來進行全身麻醉的。氯胺酮自身特性非常適合缺乏條件的戰地醫療,但是也有明顯的精神癥狀副作用(比如焦慮,夢魘,提高ptsd的發生幾率),所以假設按這個考慮,劉將軍的選擇也沒有什麼問題呀。現代人不要讓劉將軍背鍋喲。

————————————————————————
這是普通群眾對麻醉的極大誤解。

單論全身麻醉對大腦功能的影響是非常複雜的,從藥物上來說,全身麻醉是一個多種藥物複合作用於全身的過程,且整個過程完全可逆。
麻醉的根本目的在於保障患者術中的安全,術中麻醉的目標:1.維繫患者生命安全。2.防止患者術中嚴重併發症出現。3.維繫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預防患者術後併發症。4.根據手術進度,手術操作步驟要求以及患者基礎疾病特徵調整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盡量為外科醫生創造滿意的外科操作條件。
以上四條為麻醉醫生術中的目標,優先順序從高到低排列。
而大眾所關心的「我是不是能睡著,對術中發生的一切無記憶」,「我是否在術中可以感覺不到疼痛等相關不適」,「麻醉藥是否會讓我變笨」則屬於上述目標中2,3級內容。

大腦的功能有很多:視嗅味聽,覺醒,認知,邏輯,記憶等等,全身麻醉藥中的鎮靜與鎮痛藥物作用影響大腦的覺醒,使患者進入非覺醒狀態。同時麻醉藥物還會影響患者的神經調節功能,麻醉深度越深,神經調節功能越弱。影響神經調節功能的結果就是呼吸受到抑制,血管擴張,心率減慢。所以患者被全身麻醉之後不僅僅是「睡著」而已,而是進入了全身麻醉生理狀態。
進入全身麻醉生理狀態的患者,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預,患者則會死亡(聽起來好嚇人)。所以全身麻醉需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護(包括不限於監護心律,血壓,脈氧,體溫,呼吸參數等等)和人工介入(包括不限於氣道控制,呼吸控制,調整心率血壓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麻醉對患者影響如此之大,為什麼要進行全身麻醉?
因為在接受外科手術操作時,患者的身體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在強烈的應激反應下不僅手術操作難以進行,患者本身身體也會承受損傷(比如刺激導致的心肌興奮心動過速,長時間如此會讓心臟本身受到損害)。
除此之外,經常被人忽視(包括非麻醉科醫生)的一點,在鎮痛不足的情況下,神經中樞長時間感受到傷害性刺激會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炎性因子不僅會使痛覺閾值下降(更容易產生痛覺),同時還會影響傷口癒合與臟器功能恢復,同時影響大腦正常工作,對患者整體術後恢復影響非常大(快速康復外科中,鎮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不僅為了手術能夠進行,同時最大程度上減少手術患者造成的損傷,麻醉是必須且必要的,即使有些手術患者能夠忍受疼痛,可以在非麻醉狀態下進行手術,但是疼痛帶來的應激反應仍然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同時,麻醉藥物不會對機體造成永久影響,在麻醉藥物代謝完全之後,各項機體功能將恢復正常。

當然,全身麻醉本身對患者生理狀態有巨大影響,患者本身生理狀態與基礎疾病也是千差萬別,同時手術的進度也在影響著患者的各項功能,如何去調控不同患者術中的各項生命體征以減少術後併發症,讓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是麻醉醫生永無止境的技藝之路。

回到問題本身,一個正常患者在接受麻醉後是不會對大腦功能產生影響的。老年人,腦血管基礎疾病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後有發生術後認知功能障礙(術後一段時間患者性情變化,不認識家屬,恐慌,產生幻覺等等)的可能,目前對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尚不完全,目前得知術中長時間低血壓,糖尿病,炎性因子指標增高,長時間較強麻醉深度,手術創傷大等因素會影響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幾率。所幸術後認知功能障礙也會在1-3天內恢復。

所以,還是要安心接受麻醉,麻醉不僅可以消除疼痛不適,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為改善術後恢復狀況。


非麻醉專業准大夫胡說一句,相比麻傻,疼傻的幾率更大一些


1.現代醫學麻醉過程完全可逆。『藥物代謝完全後和用藥之前沒有區別』

2.對大腦可能造成的影響是全身麻醉呼吸抑制,大腦缺氧引起。任何一家2級以上醫院均備有呼吸機,發生概率小於馬航意外事

件。

3.一根針扎在小雞雞疼痛量級假設為10,鉗夾為25,切開為5,縫合為20,結紮為30,一個腹部5cm閉合性傷口大概鉗夾30-40次,切開1-3次不等,結紮2-8次不等。不知道某人是否能忍受針扎一千次

4.假設一萬個人里有一個意志如教科書上某位那樣堅強。不動不喊~但疼痛的會引起人處於應激狀態,周圍血管收縮。血液凝固增高。具體牽扯到致死的圍手術期彼併發症太多了。微血栓形成聽過吧?

5. 這種事70 年代忽悠人可以。我想知道現在誰還在寫?


我媽真的拒絕過,不過被縫針的是我。。。

小時候夏天愛捉知了,外號「凈蟬使者」。農村街道兩旁樹林里破碎的啤酒瓶不要太多,不過為了抓知了,什麼都值得。由於從小就愛穿拖鞋,一次就被酒瓶底刺穿了腳。具體部位我也不知道咋說,總之先是腳底感覺到一股暖流,然後一看血往出涌,雖然不是很疼,我還是選擇大聲哭。。。

家人聞訊把我送到醫療站,醫生檢查了傷口,說要縫針,問我要不要打麻醉。我當時哭的稀里嘩啦的,當然說要啊。結果家裡爺爺、奶奶、媽媽等人都不同意打,說怕影響我智商。我都哭成那樣了,他們還首先關心我智商,我當然是哭的聲音更大。沒辦法,他們同意打麻醉,結果醫生打開藥箱一看沒有麻醉藥。。。

沒辦法,我只好當會關雲長了,全家人把我按在病床,讓醫生給我縫針。手術台?農村可沒那玩意。。。

不知道沒打麻藥對我智商有什麼影響,反正我的好奇心變得重了:長輩是不是和醫生商量好了,故意對我說沒麻醉藥了???


謝邀。需要視疾病範圍,手術方式,病人耐受度,有無併發症等情況綜合考慮麻醉方式。可選用局麻,神經阻滯或是全麻。一般拒絕麻醉不可能,經協商酌情改變麻醉方式倒是可以考慮。因為不麻醉意味著風險驟增,術中生命體征不穩定,嚴重影響術者操作甚至發生不可預知的危險。同時感知疼痛難免亂動,術者不小心碰到神經血管是很恐怖的。術中知曉也會帶來陰影。一台成功的手術需要術者和麻師的配合,而麻醉可以說是手術的掌舵者,為手術保駕護航。至於麻醉藥的是否有危害不是一兩句能解釋清楚,簡單而言局麻藥入血或是靜脈麻醉藥過量會有一定的短期影響,但及時處理就中。畢竟你不會經常被麻醉,並且和一台手術平穩進行相比較,這些都不算什麼~


有權拒絕,但是。。。以影響智力為原因拒絕的人。。。這種想法通常屬於誤傳,信息不對稱等等原因,麻醉的具體影響上面的大大們都說了
那種只要縫一針,兩針,要求不打醫生也會同意的,但是,你做個頸清不麻醉,就沒醫生給你做了,疼痛也會要人命的。。。
至於縫十幾針或者局部小手術這種要求不打麻藥的人,我覺得是不划算的,疼的一抽一抽還影響醫生操作呢。
至於這種想法在人群中的廣泛社會基礎,一方面我國醫療知識不夠普及,以及麻醉恢復期的不舒適造成的假象,另一方面媒體的不專業也是問題,一個人不打麻藥,你可以稱讚他有忍耐力,但是不能在稱讚他有忍耐力的同時順帶把拒絕麻藥的行為也稱讚了。
以上討論的是對由智力原因拒絕,諸如過敏等原因拒絕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題主說的情況多見於一些清創、縫合之類的手術,這類手術如果採取麻醉也以局部麻醉為主
以前我在急診的時候也碰到過少數外傷患者強烈要求不打麻藥,由於創面不大,也縫不了幾針,不打麻藥咬咬牙也就堅持過去了,也沒啥困難。但是如果一個來割包皮的患者要求不打麻藥,我一定不敢給他割,萬一他一個亂動,我可負不起責。
麻醉的主要任務是鎮痛和維持患者正常的生命體征
如果手術對這兩點有要求,拒絕麻醉的要求一定不會被允許。
至於麻藥對人體的危害還是請專業干麻醉的人來解答吧


說這句話的人智力已經不用被影響了


疼痛對智力的影響更大。


作為一個在不久前剛剛做過手術的人來說,我可以講一下沒有麻醉劑的作用下手術的感受。去年龍年,全是扎堆兒生龍寶寶的,對於我這種沒計劃突然中彩懷孕的人來說,婦產科醫院簡直成了春運的火車站。在經過十六個小時的陣痛後,我才開了三指半。人太多,大夫忙得團團轉,甚至還沒空給我打24小時止痛棒。此時我的陣痛是50秒/次,間隔是35秒/次。大夫過來給我指檢,結果破膜,臍帶脫垂,胎兒窘迫,胎心音消失。那個大夫一直到手術結束前一直跪在我的面前,托著臍帶努力往子宮裡送。突然之間,從沒有大夫搭理我,任我自己忍受陣痛到眼前密不透風的圍了大一波大夫。麻醉師喘著粗氣說,是從XX層跑下來的,等不及電梯了。一個老太太,後來聽說是整個大樓的產科主任,她在測過N次後,終於聽到了一點微弱的胎心音。

於是,手術吧。

分三次在肚皮上推了一針皮下局麻後,我就看見主任隨即就舉起了手術刀。一股熱流涌了出來,我伸手探到身下去摸,是血。我到現在都不是很理解,為什麼大夫們沒有把我綁起來,萬一我亂動該怎麼辦?其實一刀划下去的疼是可以忍受的。真正的疼是隨後的撕裂般的疼,我甚至能感受到大夫們的手指在我的腹腔內撕扯。後來我想到,我當時發出的叫聲不是尖銳的,而是野獸從嗓子底部發出的大聲的低吼。那時,我想到了很多……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個被德軍緩緩把匕首按到胸腔中死去的美軍;比如很多兇殺案中的受害者;比如實驗室中被解剖的小白鼠……總之,覺得大概我命休矣。對於同在一個分娩室的其他產婦,我的這場手術一定是她們的噩夢。孩子拿出來時也不疼,扯胎盤時很疼很疼,我問大夫什麼時候才結束?大夫說,快了快了。縫合到最後三針時,我不疼了,我問是不是局麻起作用了?大夫說,是啊。我另一手始終握著手機,看看時間,手術歷時才二十分鐘。

總體來說,麻醉藥沒有起作用的手術還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對整體身體帶著的傷害也很大(我的另一個同學剖產後立刻和我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彙報情況,而我過了很久仍然沒有力氣開口說話)。

最後感謝那天參與搶救的各位大夫們,大家都很拚命。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臍帶脫垂的死亡率非常之高,而我的孩子被她們搶回來了,是個評價十分的小孩。大夫們真辛苦。


另:這不是我第一次沒打麻藥做手術,之前脖子上有個刀疤形狀很難看,我在中日友好醫院曾經做過一個表面疤痕整形,也沒有打麻藥。那次臉上被蓋了塊手術藍布,看不到手術刀,只能感覺得順著脖子流下來的血。除了疼和事後全身疲乏外,別的還好。


1:拒絕麻醉當然允許,我們雖然是社會主義民主國家,這點自由還是有的。
2:不接受麻醉直接手術,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撕心裂肺的嚎叫。暈厥。痛醒。接著嚎。當然,也有一刀下去就抗不住了然後要求麻醉的可能。
3:對醫生手術的影響嘛,你確定會有醫生願意給你做手術么?
4:至於損害,只能說,處於可控範圍內。任何侵入性診療手段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我們能做的,只是用最小的損害換取最大的診療成果。
樓上幾位前輩的答案已經很完備,我這只是三俗版的吐槽,提主看過就算了吧。


現在我看到的幾乎所有回答都是從現代醫學角度去科普麻醉技術多麼安全。

我想攪一撥渾水。大家如果仔細回憶一下,這則流言的時代背景,主要在長征時期或者國共內戰時期。主角在傳說中有劉--bocheng,林--tiger兩個,也有的傳說是周--enlai的。主要是GCD的高級軍事參謀。

有沒有想過,上世紀30-40年代,現代手術麻醉藥品有多少被發明出來了呢?尤其是在中國,長征路上的西南邊陲小縣城,或者解放戰爭時期的延安窯洞里。當時連青黴素都是拼了海量人力才能搞回來一箱。

局麻藥中最常用的利多卡因是1946年發明的,青黴素可是1928年就發明了,1947年的時候國共兩軍打三大戰役的時候還在拚命搶大城市儲備的青黴素。全身麻醉中,吸入麻醉劑如氟烷類是1956年發明的,之前都是用乙醚和笑氣,這類氣體在偏遠山區和作戰前線根本沒有辦法保存。靜脈類全麻藥,如巴比妥類,雖然發現較早,但在二戰後期的美國還經常被濫用以至於出現大批退伍軍人醫療事故。直到50年代以後才有更安全的新一代藥品研發出來。更重要的是,那時候根本沒有呼吸機啊,全麻時間過長隨時可以斷氣啊。

所以,當時戰地做手術,用的都是一些很初級的麻醉藥,比如Cocaine。當然那個時候比清末北洋時期直接上Opium已經好多了。我個人估計很多高級將領不願麻醉的原因,說損害智商只是託詞,實際上是害怕drug-addiction. 比如我們永遠健康的老虎同志,最終還是沒有經得住考驗。

但是,以現在的醫療條件,還在用這個說法拒絕麻醉的,就真的是智商問題了。

部分年代資料引自維基。


像我這種「痛瘋子」,打個耳洞都能覺得是不是把耳朵撕開了啊,麻藥簡直是神葯,麻醉師姐姐簡直是救世主有沒有。做剖宮產手術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太過緊張的心理作用,老覺得麻藥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醫生就下刀了,全程咋咋唬唬,一會兒哼哼唧唧,一會兒眼又花了,麻醉師姐姐人被我整得一驚一乍的,不過她人很好,讓我放鬆,說即使麻醉了也是有感覺到醫生操作的,最後是我主刀醫生受不了了,怕孩子出來時我太緊張出問題,讓她給我一針使我睡過去,其實當時我也想這麼說,讓我昏過去吧,不過沒這個權利哈哈哈,等我再有意識時女兒已經出來啦,藉此機會謝謝我的可愛麻醉師美女,謝謝醫生護士們。


我就曾經動小手術拒絕麻醉過。。。嗯,其實是我媽給我做的決定
疥的切開引流,胸前一個,腦後一個,當年我還不到兩歲。
我媽就是以害怕影響智力為由拒絕了局部麻醉,當然我沒有記憶,據說兩個成年人摁住我切的。

多年後,我也沒有需要動手術麻醉的經驗,直到兩年前生孩子。
進產房前醫生問我要不要上無痛,痛了兩天的我考慮到傳說中的腰酸後遺症,咬咬牙拒絕了,七斤一兩的娃,花了一個多小時硬是生出來了,沒哭也沒吼。側切上了麻藥,縫針的時候還是把我疼得來一針叫一聲,求著醫生再給我局部多一針麻藥。。。

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做的那個小手術,我媽拒絕了給我上麻藥,還真是親媽啊!!!


如果沒有麻醉的話,你自以為自己會是這樣子的

實際上你是這樣的

實際上你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劇烈疼痛時,絕大部分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和情緒,這無疑給醫生施救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如果病人是個胖子,就更酸爽了。脂肪切開一層還有一層切開一層還有一層,玲瓏寶塔十八層,那酸爽勁更難忍受了。

劇烈疼痛時,絕大部分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和情緒,這無疑給醫生施救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如果病人是個胖子,就更酸爽了。脂肪切開一層還有一層切開一層還有一層,玲瓏寶塔十八層,那酸爽勁更難忍受了。

雖然骨科醫生都有一身大力氣,恐怕也很難控制病人的動作。可能壓根來不及止血,就先撲騰個局部失血過多了,或者碰到周圍了不得的東西感染了,或者把醫用酒精碰進去酸爽翻倍了。

別的手術我了解的不多,骨科手術可是見的多了。由於題干說的是「手術」,那麼打石膏保守治療的暫時不討論。

前方高疼預警!!!
前方高疼預警!!!
前方高疼預警!!!


給你上個X光片感受一下:

用骨板固定斷骨時需要螺釘穩固。問題是,你不麻醉的話,把螺釘鑽進你的骨頭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嗎?

用骨板固定斷骨時需要螺釘穩固。問題是,你不麻醉的話,把螺釘鑽進你的骨頭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嗎?

螺釘分兩種:

自攻型:恭喜你要受罪了。螺釘直接生按到你的骨頭裡,然後用改錐硬生生擰到你的骨頭裡。
非自攻型:恭喜你更受罪了。先用鑽頭給你的骨頭打孔,再用絲錐過扣,再把螺釘硬生生擰到你的骨頭裡。

你一掙扎,螺釘斷了。咋辦呢?還得用起釘器硬生生的把螺釘從你的骨頭裡拔出來。

也許你嚇得瑟瑟發抖了。大夫我不用骨板了,用髓內針好不好?

好!

髓內針,顧名思義,是要硬生生杵到你的骨髓里去的。先挨杵,忍著不許撲騰!怕影響智力就不許怕疼!

髓內釘的完全體是這樣的:

杵進你骨髓的是中間的大綠東西。而其他的三個小型東西則橫穿你的骨頭。下面的三個是鎖定螺釘,不再贅述。

杵進你骨髓的是中間的大綠東西。而其他的三個小型東西則橫穿你的骨頭。下面的三個是鎖定螺釘,不再贅述。

上面的是刀片型拉力螺釘,長這麼粗。


看到這個外形你就知道應該迎接什麼命運了。準備好了嗎?

能堅持下來這樣的一場手術,估計你會這樣想:


感謝觀看,另歡迎各位骨科醫生指正我前面的理論闡述內容。


其實這個問題不涉及黑不黑某個人的問題。

首先,現在的麻醉技術和過去的麻醉技術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在戰爭等某些極端條件下,麻醉藥劑是珍貴的物資,能不用的盡量不用保存下來給更需要的人來使用是很正常的。所以戰爭時候有些不打麻藥做手術的人是屬於極端條件下的特殊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其次,就算是麻藥充足的情況下,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是對醫學常識了如指掌。比如劉伯承,不能要求說他就是全才,軍事指揮藝術高超,並不代表醫學常識牛逼。那時候沒有互聯網,麻醉技術也沒有經過這麼多年的歷史驗證,以當時人的科學素養水平,估計有的醫生也不敢保證麻醉劑對大腦有沒有影響,所以有人堅持不打麻藥做手術,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那些因為沒有打麻藥而用堅強的毅力完成手術的人,依然是值得敬佩的。


08年9月,我在湖南某地出差,坐大巴的時候出現車禍,翻下山溝。身前身後身右的人全部死亡。
落地以後我發現自己臉在土裡埋著,呼吸不能。然後迅速一扭頭,嘗試呼吸,發現沒有問題。隨後緩慢活動身體各個部分,發現比較自如,沒有明顯疼痛感。隨後就安心閉目養神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大約半小時後救援到來,我被抬出去,從玻璃窗抬出去過程中似乎高度沒控制好,感覺被划了一下。由於人處於應激狀態,沒啥感覺。放棄擔架自己爬上山溝。然後看到我臉和後背的人臉色都不大對,感覺是不敢告訴我實情。自己心想估計出事了。跟人要了兩根煙抽,借了個手機給家人打個電話表示自己沒事(自己手機掉出去了),然後坐上救護車到了醫院。
進醫院後根據別人臉色判斷首先去治療背傷,醫生拉開我衣服拿鑷子夾出幾塊玻璃,然後說要縫針,問我打不打麻藥,說打麻藥也是一針,直接縫就是兩針。我就說那別打了,隨後醫生在我背上縫了幾針。沒有太大感覺。
然後根據次序去清胳膊的創傷,塗雙氧水之類。過程中醫生說你下巴怎麼滴血?我又跑去外傷的地方,從下巴上取下一小塊玻璃,醫生說這裡還有我最開始扭頭擦傷的太陽穴附近以及額頭要縫針,大概一共20針。由於我就是靠腦子討生活,很害怕頭部的麻醉,再加上有了之前背部縫針的經驗,就跟醫生說不要麻醉了。醫生同意。過程中確實有痛苦,但在可忍受範圍內。可以很明顯感覺到針在皮肉里穿來穿去最後死命一拉然後打結。不過還是撐下來了,只是下巴上口子太大從說好的20來針到最後30多。(我因為無聊就去一針一針數著)
然後去輸液,由於已經晚上兩點多我太困了,怕睡著。而當天由於出了這麼大的事醫院人手很緊,怕沒人照看,在輸了一會以後我就自己拔了針頭出醫院打車回家睡覺。
脫衣服的時候發現胳膊抬不起來衣服很難脫下,最後拿剪刀剪碎直接撕開。
在椅子上坐了兩個小時,當時似乎也沒想啥,只是感覺精神亢奮睡不著。奇怪的是雖然死去的那幾個人雖然關係不算很近,但也是有交情的,還有一個辦公室的。但我一點沒有感覺到悲哀或者恐懼之類的感覺,感覺這就是他們的命,他們只是過完了這一生而已。可能理性這個東西已經深入骨髓了。坐到感覺困了然後上床睡覺。
第二天中午才醒來,發現全身酸痛無法下床。最後強行滾到地上爬起,出門打車去醫院,住院輸液。

-----------------------------------------
在這次事故里我有幾點明顯的錯誤。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
1。車禍後絕對不能自己回家。一定要在醫院呆夠至少24小時。假如我再傷重點第二天無法出門就可能死在家裡。或者內出血當晚就死
2。車禍後不要抽煙喝水。除非醫生同意。
3。人在應激狀態下會驚慌失措,雖然我沒有太驚慌,但是有些事情的處理不夠好,有些傷是可以避免的。


這個話題應該是從獨帥來的吧,

首先說當年全麻用的是乙醚或者笑氣,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針對這些是否影響智力的研究。

其次,現代麻醉是否影響(幼兒)智力是一個醫生和科學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比方說上個月剛發表的文章

又是秩序愛好者瑞典人研究的。
該文章的樣本量為近20萬人,結論是4歲以前麻醉一次以上同成年後IQ略微降低相關。
當然由於倖存者效應存在,我並不認同本文結論。。。


外科醫生來說一句,不麻醉,基本沒人敢給你做手術,一刀切下去,關雲長都受不了。刮骨療傷只是傳說。


推薦閱讀:

癢是一種痛覺嗎?
什麼是子癇?
B 超、X 光與核磁共振成像的區別與聯繫在哪裡?
中山大學發現M1天然病毒能精確殺滅癌細胞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能提名諾獎嗎?

TAG:醫學 | 麻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