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事務所的諮詢部門是做什麼的?
例如四大所 他們的諮詢部門是做什麼的? 做這種諮詢類的工作有什麼利弊? 職業發展如何?
貼幾張圖,簡單的業務分類方式(經評論提醒,第一張圖有筆誤,最後應為買方服務和賣方服務,大家看得懂就行,我懶得改了)
以上並不窮舉涵蓋所有的事務所業務類型,但應該可以幫助理解會計師事務所不同服務線的劃分方式。
以上並不窮舉涵蓋所有的事務所業務類型,但應該可以幫助理解會計師事務所不同服務線的劃分方式。
中午就收到邀請,現在終於有點時間來回答一下了,拋磚。
本人在安永諮詢就職,目前工作近兩年。所見所聞所經歷有限,且看且包涵。
我們把範圍限定在四大,然後來考慮這三個問題:
1. 諮詢部門做什麼
2. 利弊
3. 職業發展如何
三個問題都著實不小。
------------------------------------------------------------
1. 會計師事務所的諮詢部門做什麼
- 做諮詢唄。
- 廢話,那諮詢是做什麼的?
首先簡單說下這個問題:
諮詢,縱向看可大致分為戰略諮詢、管理諮詢、系統諮詢三大層級,橫向從涉及的職能看可分為財務諮詢、市場諮詢、人力資源諮詢、IT系統諮詢等等。同時,各個諮詢公司有各自強項的行業。
回到四大的諮詢這個話題。對於這種賣服務的業務,有什麼樣的團隊就能做什麼樣的業務。
比如四大之一的某家有個團隊,在銀行業客戶資源豐富,管理會計類項目多,並能以此設計相關係統架構甚至開發,以實現對前端業務的支撐。再比如四大之一的某家又有個團隊,在電信業的財務領域諮詢項目經驗豐富,如資金管理、預算管理等方面。
所以這樣看來四大的諮詢和其他諮詢公司相比並沒有很不一樣。
附:安永諮詢的業務條線劃分
EY諮詢下分三個sub service line: ITRA, RISK(主要是風險、內控相關), PI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I所做的,可以理解為通常所說的管理諮詢,其下主要是按照行業分為幾個team: TMT (tech, media, telecom), FSO (Financial Service Orgs, 客戶主要是銀行、保險公司), GPS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ctor,客戶主要是各地政府), ER (energy resources)。
------------------------------------------------------------
2. 利弊
題中問的是「做這種諮詢類的工作有什麼利弊」,鑒於可以強調「這種」(做四大的諮詢工作相比於其他諮詢的利弊)也可以強調「諮詢類」(在四大里做諮詢和做其他業務,如審計,相比的利弊),又因為問題1的結論,因此我簡單說說諮詢和四大里其他業務的比較——那必須對比審計了,最典型。
利:視野更開闊,工作內容更豐富,更有樂趣,更鍛煉溝通技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審計忙季那樣累,錢更多,升值時沒有硬性的證書要求
弊:不易對某方面有深入認識和了解(有幾年工作經驗的auditor基本都很懂會計),不像審計可以有大段的休息時間(其實是準備CPA的時間)
這個問題很主觀,因此弊端我寫得很少,歡迎討論。
------------------------------------------------------------
3. 職業發展
這個問題其實最好由有5年以上的顧問們回答——他們會認識很多(或自己)繼續在諮詢做的、去企業做的、創業的。
在諮詢長時間待著的——當然不是說一直在一家公司,在不同階段換換地方是可以的。四大里的顧問路線大致是這樣的:顧問-高級顧問-經理-高級經理-總監-合伙人。
去企業——利用在諮詢積累的客戶關係和自身的專業素養,去甲方的人也不少。
創業——這個就太豐富了。
------------------------------------------------------------
好了,就先這樣,希望更多的人來分享他們的答案。
繼續做PPT去……
祝各位周末、六一、端午愉快!想必題主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我想首先把這種困惑具體化一下,即:我們平時所熟知的諮詢公司是MBB三大(麥肯錫、貝恩、波士頓),主要是做戰略諮詢的;或是埃森哲、IBM,主要是做企業信息系統諮詢的。四大不是會計師事務所么,主要是做審計的,它的諮詢部門又是做什麼的呢?
同樣,想必很多人同樣不知道的是埃森哲是由前五大安達信公司分離出的,IBM的諮詢部門是普華的諮詢部門分離出的(最後再細說)。
四大四家的業務是有極大的相似性,但是由於習慣不同,各家對各自部門的稱呼和具體職責的劃分又有差異,下面僅以東家為例,做下介紹,拋磚引玉,不當之處,煩請同行指出。
公司的部門主要分為:審計、稅務、企業風險管理(ERS)、企業財務諮詢(FAS)、企業管理諮詢。嗯,大概就是這些,希望我沒有說漏。其中,除了審計部門以外,其他的幾個部門都有涉及諮詢業務,除企業管理諮詢稱為「Consulting」外,其餘的部門的諮詢業務都叫做「Advisory」(之間的區別不想多計較)。
首先,是比較獨立的企業管理諮詢部門(Consulting):嚴格意義上說,這不是一個部門,而是一個公司,公司的名牌上寫著「XX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而審計、稅務等其他業務則屬於「XX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該部門,喔,不對,該公司的諮詢業務模式和MBB三家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戰略諮詢(戰略、供應鏈管理、企業流程再造等等看上去高大上的東西)、財務管理諮詢(側重於財務流程改造、提高財務表現方面)、人力資源諮詢(薪酬設計、績效考核、文化整合等等)、企業ERP實施(SAP、ORACLE等軟體系統的協助實施,收費貴的嚇人)。當然也還有些比較小眾的公關、保險精算什麼的。
管理諮詢從屬於獨立的法人公司,其業務和員工與其他部門也較少有業務交流,薪資水平也高其他部門一個檔,屬於四大里看上去比較高大上的部門。
職業發展:戰略諮詢的益處就是起點比較高,利於培養較宏觀思維和結構性思維,提高分析表達溝通能力,對將來進企業做戰略,去其他諮詢公司甚至出過讀MBA都有好處;壞處就是,如果一畢業就來到這裡,很難掌握hard-skill,能學到東西都比較虛,假使下家的平台不夠高,很容易就庸庸碌碌。
如果想要掌握些hard-skill,下面再簡單介紹下其他幾個部門的諮詢(advisory):
稅務諮詢:稅務部門除了協助審計部門進行審計客戶的稅務複核工作(主要為相對較低級別員工負責),也有大量的諮詢業務,主要包括稅務籌劃以及轉移定價等,技術含量很高,能幫客戶剩下幾千萬甚至數億元稅務支出的案例並不鮮見。
有意成為稅務專家的可以在這行久做,稅務部門工作強度較小,出差也少,有了一定資本,跳去大企業(必須是大企業,小企業哪有專門的稅務部)做稅務也很好。
企業風險管理諮詢:內部稱為ERS,是早期從審計業務中分離出去的一個部門,與審計業務聯繫可想而知,主要負責企業內控審計,即對企業的內控流程,包括財務/非財務流程、計算機系統流程等進行測試,發現企業內控缺陷,提出整改意見等。總體感覺諮詢的存在感不是很強,主要依賴於審計業務並為審計業務服務的。
相比於審計,這個部門的財務知識不足,相對於其他諮詢,這個部門的技術性和視野不夠,將來出路比較尷尬,一般是到企業(很多是銀行)做內控工作,略有些得罪人。
企業財務諮詢:內部稱為FAS,他們乾的活聽起來都很有意思。主要包括:FDD(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是財務層面分析目標公司背景,為MA做出判斷提供支撐;BDD(商業盡職調查),感覺像間諜,主要是通過各種渠道來全方位research目標公司的背景,東家的宣傳手冊就提及自己曾在BDD中識別出一家目標公司的背景污點,存在聲譽風險,阻止了一起收購;Valuation:包括在MA的過程中對企業進行估值,以及對審計業務中客戶的債券價值、期權價值等進行估值,主要需要用到金融學的知識;等等。
這是個聽上去很有意思的部門,但該部門員工結構經常為倒金字塔,老闆經理很多,員工很少,因此加班還是很多的。想要呆的久的話,CFA證書是需要的,投行也很喜歡做過FDD的,基金也很青睞做Valuation比較有sense的。
總結下:
現在我們提起諮詢首先想到的就是MBB,但其實在安然事件之前五大的諮詢部門都是非常強勢的,是MBB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安然事件後,其中四大的諮詢部門剝離(安達信諮詢剝離為埃森哲諮詢,普華的諮詢剝離為IBM的諮詢部門,畢馬威諮詢剝離成為畢博諮詢,等),但德勤由於對報價不滿意,拒絕剝離自身諮詢部門,就一直保留著。
近幾年來,審計業務的競爭日趨激烈且增長緩慢,而諮詢業務收費遠高於審計且回報率超高,四大的增長重心重新回到諮詢,尤其是管理諮詢上來,去年東家近一半的收入來自諮詢業務。依靠審計業務帶來的充裕現金流,普華收購了博斯諮詢、德勤收購了摩立特諮詢,四大重振諮詢的意圖可見一斑。可以想見在未來,依靠更為完整的諮詢業務線,四大諮詢能夠再次與MBB分庭抗禮,而且好像在某些地區已經做到了。
四大的諮詢部門一直是個神秘的所在,即使身處四大內部的審計同事們也偶爾有人不清楚自己的樓上還有一群做諮詢的同事。
每當我和小夥伴說起我就職於某大諮詢時,小夥伴都會驚訝地說:你們四大還有做諮詢的呀?
我:有。。。。。
小夥伴:我說管理諮詢很賺錢啊!你工資一定很高吧!
我:呵呵呵呵。。。。起薪還行。。。。和審計一樣。。。
小夥伴:你們拼的過MBB嗎?
我:呵呵呵呵。。。。差得遠。。。。
小夥伴:。。。。
為了打破僵局:我不是做管理諮詢的。。。我是做MA的。。。
小夥伴:啥?
我:併購重組相關的。。。
小夥伴:這也屬於諮詢?不是投行做嗎?你們拼的過投行嗎?
我:。。。。
很多人認為,四大=審計,諮詢=管理諮詢=MBB,consultant=advisor,這些都是錯誤的,長期以來的輿論效應和品牌效應造成了公司業務符號化,這也怨不得同學們看不清,我剛畢業時候也是如此。
題歸正轉,
以下都以我就職的某大為例,具有一定代表性
1. 四大諮詢是做什麼的:
四大業務分審計,稅務和諮詢。審計是傳統業務,近兩年因為各種原因份額逐漸在下降,諮詢份額逐步在上升,稅務不太清楚。四大諮詢因為部門較多所做的東西也是千差萬別,四大諮詢大體可以分為併購重組部門(估值,transaction service, FDD, CDD等),FRM(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T Consulting,Management Consulting,精算諮詢等等,光從名字就看出來做得東西差別很大,業務線有的接近投行併購部分業務線,有的接近風險內控業務線,有的接近MBB管理諮詢業務線,但是之間會有合作。
諮詢統一叫advisory,包括了consulting,但新人的title有所不同,像MA這邊的新人統一是Analyst,管理諮詢那邊叫consultant,審計是不是叫auditor?
四大諮詢在華業務強勢的是財務諮詢,這個不難理解,畢竟審計是老本行,我們併購重組部門做業務時也多從財務角度入手,當然需要很好的財務基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喜歡找本所審計的人)。最近做outbound項目比較多,隨便舉一個栗子,A要買B國一個C廠,列出具體服務要求給所有四大諮詢MA部門想找來做諮詢,我們先做proposal報價,內容可能包括財務盡調,商業盡調,稅務盡調,估值,談判協助等等,選好時間老大過去競標,贏了就開始做,大項目要持續幾個月,期間各個部門之間要有合作,比如估值需要盡調的結果,談判需要估值的結果。
我們部門大體這樣,管理諮詢不是很了解,聽說和IT諮詢合作較多,可能是管理諮詢有個方案,IT來落地實施,優化公司內部管理或者財務流程。風控就更不了解了,還望有相關人士作答。
四大諮詢部門之所以神秘,和每年招聘應屆生數量少不無關係,以上的業務一個應屆生很難直接上手,像四大諮詢這樣利潤不如大投行,不如MBB的地方又不願意花錢來培養應屆生,清北常青藤頂尖應屆生又跑去薪水高的地方去了,所以四大諮詢乾脆也不怎麼招應屆了。
經歷過的人都應該明白拿到諮詢和審計offer的難度是有很大差別的,以我就職的某大為例,一線城市審計每年招應屆上百人不止吧,諮詢也就幾個部門常年招應屆(如IT,FRM等),招也是個位數,以海龜研究生居多,其它的基本不招應屆生,當然也有很多是審計transfer過來的(暫時沒聽說從諮詢跳去做審計的。。。)
2. 做這種工作有什麼利弊
最高票答案說的基本都對。
補充幾點:
做諮詢偶爾有逼格很高,優越感爆棚的錯覺。。。
作為財務諮詢小朋友我們每天也是接觸財務報表,做dirty work的,但是目的不一樣,我們可能是盡調,估值為目的,審計可能是check為目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弊端是我們對每項的了解不如審計同學那麼深,但我不用天天發詢證函是不是好處?
應屆生做管理諮詢確實有一個很大弊端,你不在一個行業浸淫很久,只懂一點點方法論,給一個公司做出來的優化方案確實是很扯的。
3. 職業發展如何
這個我因為做的時間不長真不好說。諮詢業務線差別很大出路也是千差萬別,去哪的都有。職業發展這個東西沒有人能保證你入哪一行一定有一個好前途,關鍵還是靠自己的努力。我只能說審計和諮詢都很好,你潛心去做都有很好的前程。
最後我假定題主是個在校生,選擇第一份工作要知道自己的職業預期是什麼,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避免走彎路。但因為能力有限選擇曲線救國也是可取的。在如今研究生貶值,海龜遍地的大背景下,私認為還是先就業再擇業,切忌眼高手低。題主如果是常青藤大牛,或者有上市老總爸爸請忽略我。。。
不對。。請聯繫我。。
其實和一般的諮詢公司差別不是很大,不過的確和會計事務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舉例來說,原先四大會計事務所都是配諮詢公司的,主要做做財務方面的諮詢,但後來由於安然事件的發生,美國要求會計事務所與其諮詢公司進行剝離,於是四大會計事務所紛紛和原有的諮詢公司劃清界限,但是其中德勤雖然名義上剝離但實際上還是搞在一起,於是直接讓德勤的諮詢現在在四大裡面處於領先地位,甚至在中國以及世界上都是不錯的(美國Vault排名第五)。
那麼說說業務,四大的諮詢很雜很細,簡單粗暴的來說,如果MBB是偏戰略的頂層設計,那麼四大做的可能是中下層的苦力活。但是這種說法過於籠統,不能應用於每個實際情況。四大中有IT諮詢(包括信息化規劃、sap諮詢及實施等等等等)、流程諮詢、財務諮詢(這裡說的是非財務顧問業務,主要包括管理會計、財務流程等,財務顧問屬於事務所的範疇)以及戰略等等,業務線也非常雜,比如分銀行、能源、TMT、政府等等。總而言之,你能想到的都有,現在也不像過去那樣與MBB如此割裂,四大有做的好的把MBB擠掉的,MBB也有把四大擠掉的,說起來實際情況都很複雜。
從總體誰更牛逼來說,MBB的中下層人員工資及項目費用都是比四大的rate要高的,比如麥肯錫一個項目600w可能四大300w就做了,畢竟現在大家壓力都大,這樣也導致MBB近幾年很尷尬的也在降項目費用。但反過來如果看總體的收入的話,德勤的revenue反而是最高的,當然也有人反對說四大的諮詢收入計算口徑過於籠統(比如包含risk等等),所以也沒有特別一致的共識。
回答樓主的問題,職業發展如何,對於小朋友來說,現階段自然比不上MBB等一線大牌,但別忘了德勤買了monitor,普華收了booz,所以行業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未來如何還是很難看清。
最後提一下公司主體,四大會計事務所都是特殊普通合夥企業,而四大的諮詢部門都是單獨註冊的公司,所以法人主體稍稍有所區別。會計師事務所的諮詢業務主要分為財務諮詢(Financial Advisory)和管理諮詢(Management Consulting)兩大塊,它與一般諮詢公司的區別就在於綜合一體化,即將戰略、內控、財務結合為一體,節省企業成本的同時還可以降低銜接過程中出現的斷層問題。
---------------------------------------------------------------------------------------------------------------
諮詢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如果上維基百科搜一下「consulting」,就會出現諸如Financial Consulting、IT Consulting、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Management Consulting、Public Relations Consulting等子條目。總的來說,「諮詢」就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對其專屬知識的有償轉移。四大的諮詢部門業務與MBB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看看他們各自擅長的方面就知道了。
一、四大諮詢部門介紹
四大的諮詢部門主要由兩塊組成,財務諮詢(Financial Advisory)和管理諮詢(Management Consulting)。前者主要包括盡調、估值、清算之類與審計關係密切的業務,四大本就是審計出身,所以這塊業務能力很強;後者的範圍和MBB業務重疊性較高,從戰略到運營都有涵蓋。
1、Financial Advisory
四大這四家都有自己的財務諮詢服務條線,其中以普華(PwC)的交易服務(Deals)最為強勢,安永(EY)的財務諮詢叫TS(Transaction Service),畢馬威(KPMG)則叫Transactions Restructuring,德勤(Deloitte)則是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如果以一個前輩的話來總結各家的水平,就是「PwC是公認老大,其他三家都說自己是第二」 ╮(╯_╰)╭
下面以Deloitte為例,具體說說四大的財務諮詢業務。財務諮詢板塊的服務條線包括:
- Valuation
- Restructuring
- Corporate Finance Advisory
- MA Service
- 等等
在不同的領域,德勤FAS的戰績還是不錯的,有不少打廣告效果比較強的case,比如梅艷芳遺產管理、小甜甜龔如心的遺產管理(都是有著「清盤王」之稱的Derek Lai負責),又比如吉利併購沃爾沃的財務盡職調查等。
雖然細分了好幾個領域,但財務諮詢部門裡的員工多有著豐富的財務經驗(審計師出身居多),skill set也差不太多,可以應對不同的財務諮詢服務。前些年開始FAS的老大Lawrence(此君現在已經是德勤中國CEO了,其故事也是多多,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就提出了要搞「One FAS」,說白了就是誰能拿到項目誰就能自己干。前一陣PwC Deals這塊的一位合伙人跳槽到Deloitte FAS,不知道業務戰略有沒有改變。
財務諮詢這一板塊的業務主要競爭對手其實是投資銀行和一些專註交易諮詢服務的精品諮詢公司(多是一兩個來自業界或學界的牛人老大帶個小團隊就開乾的,很多水平都很高),而不是MBB等戰略諮詢公司。以MA諮詢服務為例,MBB主要在戰略層面去解決買不買、賣不賣的問題,而四大的財務諮詢主要在操作層面去解決怎麼買、怎麼賣的問題。所以如果要比較的話,應該拿四大的管理諮詢和MBB去比較。
2、Management Consulting
德勤的管理諮詢,無疑是四大當中最強的(最新的vault排名把Deloitte Consulting排到第4,僅次於MBB哦~),曾有一位在美國讀本科和工作的朋友說,在他們畢業生看來DC和MBB接近是一個級別的,甚至在有些領域超過MBB。這裡還有條八卦作證┏ (゜ω゜)=?德勤中國曾經的大佬級人物James Chen的兒子在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就去的德勤紐約的風險管理諮詢部門。當然人家老大的考慮也是多方面的啦,作八卦了解。
德勤管理諮詢部門主要有:
Strategy Operation
Human Capit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等等
其中TI主要做信息技術方面的規劃和實施,主要競爭對手是Accenture,IBM,Capgemini等IT諮詢公司,Human Capital Advisory主要做的員工持股計劃、人力資源規劃、薪酬體系設計等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諮詢,主要競爭對手是Mercer,Towers Watson等,而SO則主要做戰略規劃、組織架構調整、管理流程再造等諮詢,主要競爭對手就是MBB, RB, ATK, (原來的)Monitor和Booz等戰略諮詢公司了。
在管理諮詢領域,MBB等老牌精品諮詢公司經過多年的聲譽積累,是毫無疑問的行業老大,從人員配置、項目質量上講都是一流的。而四大因為自身的財務專業基礎,在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領域的管理諮詢還是非常出色,國內很多大型企業,包括大型央企的財務轉型升級都是請了四大的財務管理諮詢團隊來做,項目內容包括財務共享中心的搭建(這兩年比較火),全面預算管理,績效提升。更有一個比較奇葩的項目:某銀行請了四大某家來做「價值管理」(主要還是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
客觀來講,在人員配置和項目質量兩方面來看,四大的諮詢部門與MBB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比較這個事兒本來就是多維度的嘛,不好直接就下判斷孰強孰弱。其實,這些公司之間的關係也還是很微妙的~ 就拿D家為例,有好幾位經理是從Booz,RB過來,合伙人層面也有從MBB過來的,譬如現任D家TMT行業主管合伙人就是原來麥府的。到了上層的比拼就更多是客戶資源,而非技術水平的對比了。
二、小議四大諮詢發展前景
再談談四大諮詢部門發展的前景~
都說現在諮詢行業不好做,除了MBB可以堅挺之外,其他諮詢公司處於既談不到好價格,又拉不到大單子的狀態。
但是,四大諮詢部門的業務前景還是看好的。尤其是在Deloitte收購Monitor,PwC收購Booz之後,這兩家的綜合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有一家處於成長階段的企業需要從審計、稅務、內控到融資、戰略、運營等方面的一條龍服務,Deloitte和PwC能以部門協同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而MBB在這方面就會受制於較高的人力成本而給不出有競爭力的價格,其他諮詢公司像RB、LEK等也無法在綜合性上與他們匹敵。
交叉銷售(Cross-sell)這事兒四大真的很牛逼,經常有這樣的情況,見一個大客戶的時候各條線的老大一起去拜訪,全方位挖掘客戶的需求。講個案例,我國某能源央企,從審計開始,到戰略、組織架構、內控、人力資源、運營,再到財務併購,都被四大某家一條龍全包了,做了幾千萬。有些consultant就是常年駐紮,然後順利被甲方挖走。
這兩年D家還併購了一個律所(好像叫勤什麼的)以及中企華(中國最大的資產評估公司)。從這樣的布局來看 ,全球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的名頭真的不是蓋的喲~ 正如國內某Top律所的合伙人坦言,他們管理層最近一直熱議的兩個問題就是「互聯網法律服務」以及「四大進入法律行業怎麼辦」。
回過頭來再談四大和MBB的比較~ 從整個諮詢行業發展史來看,MBB最初的發展得益於美國經濟騰飛時期的企業發展熱潮,當時企業對管理知識轉移的需求很旺盛,加上這些知識從外部無法獲取,諮詢公司的業務自然也增長迅猛。而現在的情形不同了,互聯網的發展讓管理知識透明化、公開化,如果不具有最頂尖的諮詢水平,難免失去市場地位。對於像Deloitte和PwC這樣的四大來說,已經找到了可以替代的優勢因素——綜合一體化。與其找一家諮詢公司做完戰略,再找另一家諮詢公司做內控,又找個會計師事務所做財務,導致三者銜接bug不斷,不如讓一個團隊把所有活都做了,這就是優勢的具體表現。統計一下找過諮詢公司的企業數量,應該可以發現這個數字占所有企業的比例還很小很小,所以理論上講諮詢市場還遠未發掘殆盡。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諸如計算機程序化的解決方案)給更小的企業做諮詢服務,再輔之以數據分析和自動化定製,豈不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
希望對LZ以及其他有類似疑問的人有幫助!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職問(zhiwen_15)」查看更多豐富內容~
http://weixin.qq.com/r/gUyagizEdHELrWjh9xm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不請自來啦,四大裡面的諮詢部(advisory)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比較大的方向:
1. TS(transaction services),這個部門一般會幫助PE,VC,buyout fund做股權投資及併購過程中的財務盡職調查工作,具體包括但不限於:歷史業務數據驗證,歷史財務數據驗證,歷史財務分析,稅務合規性審查等
2. Valuation,這個部門主要負責資產,股權等估值,一般服務於審計及稅務部門,也可以獨立對外承接項目,但是和國內專業資產評估機構相比業務還是比較少的;
3. Corporate finance,這個部門主要是幫忙做併購及股權投資等交易中的方案,架構設計,為投資人引進及選擇提供建議等,其實和投行乾的事情差不多,不過在財務方面更專業,公司業務方面略業餘
4. PI (performance improvement),幫助企業進行內部流程梳理,並提供改善意見,力爭提升業績,做不完的騙騙他啊
其他還有寫小部門我也不知道幹嘛的,忒複雜了,且沒啥業務。
另外,這幾年四大都在收一些二線戰略諮詢公司,希望能夠在戰略諮詢這塊有所突破,我聽說還要收一些律師事務所,爭取在legal dd等上面也要有所建樹,這是鬧哪樣啊!!!
半夜手機答題,可能會有錯誤,請指正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之前推出過一篇文章:《特寫 | 給有志四大諮詢業的你:管理諮詢顧問都在做些什麼?》,在這裡分享一下應該對你了解這個行業有多幫助。
-----文章正文------
最近,職小問在後台收到了很多關於四大、關於管理諮詢和實習的疑問。本期職小問請來的是曾在央企投資部門、跨國公司CEO辦公室和德勤諮詢部門工作過的Francis,來分享他對於管理諮詢、對於四大的理解。
我的三段工作從大交易到運營管理
我之前在央企和跨國公司做的主要是兼并購和投資管理的工作。
在央企的投資部門主要是做海外併購的,當時負責的宏觀的東西會多一些,主要是併購標的所在國的政策和行業的分析。在項目意向階段的簡單研究調查部門內部的人就做了,而在進入相對正式的階段之後我們會引入一些外部的顧問,包括來自投行的財務顧問以及管理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一起去從頭到尾做些研究,以提升併購交易的準確性。就是在這裡第一次接觸一些很專業的諮詢公司的人,當時也是覺得這樣的工作比較有意思。
後來去了500強跨國公司CEO辦公室,做的工作也類似,還是投資,但更加微觀些,涉及交易甚至企業管理的會更多。跨國公司的投資業務很多,每年有很多的投入是給乙方的,自然,管理諮詢就不少,羅蘭貝格、德勤、KPMG、IBM、麥肯錫、貝恩這些都有。當時接觸了德勤管理諮詢方面的經理,給了我很多指導。也是在她的推薦下,我選擇德勤諮詢作為我的第一份全職工作。
我一開始的職位是分析員,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做了比較多的項目。最早是從運營層面的管理諮詢做起,包括流程優化、財務轉型;後來也涉獵了更高層面的項目,包括組織架構調整、市場進入可行性分析、兼并購策略制定等。
整個來看,我的工作歷程是從宏觀到微觀的,從大交易到企業運營管理的。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商業知識的基礎也慢慢紮實了起來,有了自己的商業判斷和行業的理解。
管理諮詢都做什麼財務諮詢、稅務諮詢和管理諮詢詳解
過去的幾年,無論是自己做還是接觸的前輩朋友,對管理諮詢都有一些認識,這裡分享一下基本的理解。
原來說管理諮詢是企業的醫生,我覺得更時髦一點看的話,可以說是「健康顧問」吧,因為不只局限於生病治病,也有實現更快發展的需求嘛,就像健身教練一樣,怎樣的飲食習慣、要不要做運動,怎麼做運動。對於企業來說,管理諮詢顧問也是類似的角色。
而管理諮詢內部還是有分類,按照條線劃分,有戰略的、有運營的、有信息技術的,還有人力資源、市場營銷這些細分領域。每個領域都有些代表性的公司,比如戰略,最出名的麥肯錫、貝恩、波士頓諮詢(簡稱MBB),運營的話有科爾尼(AT Kearny),信息技術有埃森哲、IBM、凱捷、畢博,人力資源諮詢就是美世、怡安翰威特、Tower Watson和合益。此外呢,也是有專註於某些行業的精品諮詢公司,比如奧瑋,essex lake主要做金融行業。剛才提及的都是外資的,也有幾家內資的大諮詢公司,比如北大縱橫、和君、正略鈞策等,而小型的諮詢公司就更多了。
以之前工作的德勤為例,其諮詢部門涵蓋的面比較廣,基本上所有類型的諮詢都有涉及,包括財務諮詢、稅務商務諮詢以及管理諮詢。我們常說的諮詢主要是第三塊。
第一塊的財務諮詢主要是財務顧問的角色,業務線細分的話有Corporate Finance Advisory,比如企業投融資規劃啊,併購交易對象篩選,交易談判這些都會涉及。Financial Due Diligence,這一塊比較好理解,就是財務盡調了,在企業要買賣一家公司的時候,去查查看,也算算價格是不是合理。比較出名的一個交易是吉利併購沃爾沃,當時的財務是羅斯柴爾德銀行,財務盡調是德勤。Forensic,法證會計,這個team也會有法律背景的人,合規性盡職調查、舞弊調查、以及涉及訴訟的一些支持性調查工作。Restructuring,破產重組,這個也是比較好理解,企業破產的時候做清算人,也有遺產的管理人。有個比較有有意思的案子,比如龔如心和梅艷芳的遺產,還有亞洲電視台的破產,都是德勤做的。德勤還有一個很資深的合伙人外號叫破產王;Valuation,是做估值。此外,去年也是併購了國內最大的資產評估公司,中企華。
而第二部分則是稅務和商務諮詢,除了基本的稅務建議以外,也會涉及一些投資政策梳理和建議。
第三塊的管理諮詢也很豐富,有戰略,有運營,有風險管理,有人力資本,有技術融合,也有IT實施。其中德勤戰略管理諮詢是近年併購了摩立特,實力很強。主要給企業提供戰略規劃、兼并購策略、業務組合、市場進入策略等等比較高端的諮詢。比如最近在互聯網金融很火熱的情況,就有企業想要進入市場,這時候我們就會協助他去做各方面的分析,包括政策、行業以及本身的資源是否能夠去做,如果去做要注意哪些問題。運營的話就比較廣泛了,比如企業的組織架構調整,運營管理流程優化。近年來比較火熱的例子有財務共享中心的搭建,裡面就會涉及架構重組、流程梳理了。風險管理,主要是金融業的多一些,包括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的。人力資本則有薪酬、股權激勵、績效管理等。IT方面有兩大類,偏規劃的是TI(Technology Intergration),偏實施的就是EA(enterprise application)了。
其他幾家的情況也要類似,只是規模和側重有些不同。
四大諮詢部門工作體驗管理諮詢是一個適合職業起步的地方
應屆生(不包括MBA,Phd或MD, JD)以及職場新人進去的話一般是分析員,職業發展路徑是比較明確的,2年的分析員,3-5年的顧問及高級顧問,然後是經理,高級經理(副總監),總監,合伙人。如果一直做,有的快的10年能到合伙人,但這個並沒有精準的時間標準,因為到了後面能否升職主要是看能不能拿到業務。一般來說一年能夠拿到數千萬的單子的話,就是合伙人的水平了。
除了一直在四大內部做以外呢,也會有其他選擇。傳統路徑有兩類,一是跳去別的諮詢公司。這種情況下可能是公司更好,比如去了羅蘭貝格或者貝恩;也可能是機會更好,比如去了精品公司做合伙人。二是去去企業從事管理相關的崗位,比如說戰略規劃、業務發展等部門,或者去金融機構工作,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剛剛去了一家PE, 去券商工作的也非常多。除了這幾類以外,出來創業的也感覺逐漸多了起來;當然,也有選擇去就讀MBA提升自我的。
至於工作內容,主要講分析員和顧問的工作吧。總結來說,分析員主要做研究匯總的工作。比如行業整體情況調研,得用到很多方法,例如內網外網找數據找信息,打cold call給行業的人,把各種信息進行匯總,提煉出重要的點,去支持或否定整個team的一些假設。微觀的也有公司情況研究、同行業的、客戶公司的,都是需要閱讀大量信息,進行框架性梳理分析,提煉。
諮詢顧問的話就會更多處理人的關係了,承上啟下,對接內外,要搞定engagement manager、partner安排的任務,也要安排好分析員和實習生的工作。對外和客戶的溝通雖然多數是manager做,但諮詢顧問也少不了跟客戶打交道。所以對於諮詢顧問,溝通技巧、項目管理的能力會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這段管理諮詢的工作,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開闊了視野,能夠去接觸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同時在大量的前輩的知識積累和成體系的方法論指導下,開展高強度的工作,實現了快速的成長。雖然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沒法直接去真的實施,真的把戰略落實看看是怎樣的感覺;行業接觸的雖然多,但有時候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深挖,這兩點也是管理諮詢公司常常被詬病的地方吧。
雖然這樣說,我還是覺得管理諮詢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職業起步地方。
幾點建議給有志進入四大諮詢的你
總體來講四大諮詢部門的門檻不會很高,除了財務諮詢和戰略線(比如德勤的摩立特以及普華的Booz,而財務諮詢主要是喜歡有審計經驗的人)。
1.多爭取些好的實習機會,認真工作。我當時在德勤負責招聘實習生的時候,就特別看重實習的經歷,尤其是管理諮詢以及投行的經歷,500強企業的業務部門也是很加分的選項。除了是能夠提升工作經驗以外,實習的時候認識的人,也是很好的推薦網路,比如我當時就推薦了不少帶過的實習生。
2.多關注些行業和商業問題。管理諮詢招人的時候說是不看背景的,我們當時招人也的確是這樣,我們就比較喜歡理工科背景的,看重研究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但也得有基本的商業概念,比如對行業的了解、比如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3.注意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除了研究分析能力以外,諮詢畢竟還是一門people business,免不了要去溝通,甚至有的項目是大量的溝通協調,最後也常常是一次presentation。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會讓你出彩。
-----文章結尾-----
你想知道的一切職場內容,歡迎關注職場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gUyagizEdHELrWjh9xm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只說我知道的。
首先,諮詢和會計事務所是分開的,從實質上來說是兩個不同的實體。前者是XX諮詢有限公司,後者是XX(特殊合夥)會計師事務所。因此要說諮詢是會計事務所下面的一個部門,恐怕不太準確。
我所在的稅務部門也是諮詢公司下面的,而諮詢部門由於不在同一個樓層,也沒有業務來往,了解並不多,只知道會做比較多跟企業管理有關的東西,還會涉及一些風險控制。
然後現時得票最高的那們說諮詢業務比審計收費高,我實在覺得不能贊同啊……當然,我只是拿稅務這邊的項目收費和審計的相比,做了大半年下來我,感覺稅務就是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也許平攤下來每人的收費確實會比審計高吧。實際上我們有很多業務都要跟審計打交道,很多時候是審計的項目帶給了諮詢公司這邊諮詢項目(像報稅、稅務審閱等)。四大的諮詢部門和諮詢公司的諮詢部門是一樣的,這個ls都講得很清楚了
補充一點,四大的諮詢跟審計和稅務的合作很緊密,經常互相refer機會,所以可以給客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不喜歡跟不同公司打交道的客戶通常就這麼接受了,有點同氣連枝的感覺
至於利弊,我先匿個名
現在在某家做戰略諮詢的小朋友一隻,時不時財務諮詢那裡缺人數發票借你兩天,時不時人力諮詢那裡缺人做訪談借你兩天,時不時內控出差差個人借你兩天,實在不行人家做完proposal缺個人校對看你閑著都能抓去,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升華了,除了沒幹過審計和稅務啥都干過
利:
視野寬廣,做諮詢的好處就是這個了,接觸的行業和公司運營的環節比較多,從行業來講我就接觸過醫療、汽車、金融等等了,至於從業務,曾經有一次做系統的team差一個人差點把我抓去畫流程圖
應變能力增強,每個客戶都是老佛爺……想法真心多,如何在保持底線的情況下滿足客戶需求和老闆的要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修鍊不到家
善用Google,baidu等搜索工具,四大的諮詢是沒有自己的資料庫的,或者說資料庫很少很少,基本靠M和SM的個人積累,小朋友只好善用Google和baidu了,自從進了我司,朋友們有不懂的都來問我,不會也可以搜出來
畫ppt技術嫻熟,養成了畫什麼都用ppt的奇怪習慣
加班能力增強,不是說四大諮詢就不加班啊,諮詢項目ddl的時候加班到十一二點太正常了,最遲的一次是家裡有事先離開office,第二天早上上班發現同事們才走。但是總體諮詢加班的頻率比audit少是沒錯的
弊:
錢少,比一比自己和其他在諮詢公司幹活的小朋友,會感到極大的心理不平衡(四大諮詢和審計的base是一樣的,據我所知在審計有OT的情況下還不如審計的,因為按照我打聽的情況,四家的諮詢都沒有OT,靠項目經理良心給倒休,DC不算啊DC我木有熟人)。
沒有hard skill,應屆生就做管理諮詢看起來高大上啊但是真的沒有hard skill,出去面試你說你的hard skill是用baidu和畫ppt→_→
職業發展前景:
我自己還迷茫著呢求大牛指教
本著分享的原則,提供同事去向
甲方marketing,某管理諮詢公司,NGO,甲方項目管理,我司併購重組部門後跳去PE,回學校做輔導員,another四大諮詢部門……
本科生應屆就進四大管理諮詢不滿三年,目前迷茫發展前景怎麼破?
某四大管理諮詢部門三年,前面好多同仁基本說了大致的東西。而我來說下它和審計部門的區別。
審計部門主要就是做表出來的,加上有的時候要就內控提出建議。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用那些表,用那些表的某些內容或流程上的東西來做文章。做增值服務,利用自己乙方「見多識廣」的優勢提出自己的意見。內容可能涉及合規,風險管理,it,流程,盡職調查,合併收購第三方意見,估值等,按照我們老闆的說法we can do all。就看老闆和經理的忽悠能力和交際能力了。本身並不是這個行業里的人,只是淺顯的打過交道,前年,供職的單位曾花錢雇請四大中的某個諮詢公司來做戰略發展顧問,當時這個公司來自香港的一位經理、還有美國的全球副總裁(是個猶太人,這個人貌似對單位所在的城市很感興趣,因為這裡曾經是二戰時猶太人逃亡的一個重要落腳點,城市裡還有猶太人公墓),他們都來到單位和boss談了談,作為一個旁觀的小兵,所看到聽到的都是一些比較務虛的東西,就是boss想把單位的影響力從現在全國的第二陣營打到第一陣營裡面去,發展的願望很強烈,這時候,那個經理表達的意思感覺就是,我們是應運而生的,你們有發展的願望,但具體的方法不知道,這個就需要我們來幫你們一步步的制定。至於他們工作方式,他好像說過會深入考察一個單位的財務、人員的積極性等方方面面的東西,找出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事情過去兩年了,不知道他們的對策研究到什麼程度了,在管理層那裡到底走了幾步、採用了多少,但作為一線員工,我並沒有感覺到很大變化,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如果有一點的話,就是單位的財政預算制度轉向了企業制,這個不知道使他們的意見還是單位本身就有的想法。一個小兵兵,管中窺豹,肯定有失偏頗,但貢獻的就只有那麼多了。
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已經振動第五次咯
教你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如何「合理」的作賬然後「合理」地避稅。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visory Consulting
See quote from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visory and consulting?
"In Consulting:
You"re working for C-Suite execs (or a level below) on strategy projects like how to expand into a foreign market, whether or not to launch a new product/kill an under-performing product, or if a new MA opportunity is a good idea. Excel, Powerpoint, and client meeting are your best friends. Essentially, this is what you should think of when you hear Management Consulting.
In Advisory:
You"re almost like an auditor. You"ll be working for upper/middle managers in an organization, with a focus on financials and tax principles. You"ll do a lot of SOX compliance testing, and risk management assessments. Still do some cool work, but it"s not "strategy."
" end Quote.
意即consulting 是對公司的戰略、方針進行研究之後再給出可行性建議。期間包括很多的研究和與客戶的溝通. 重視的是對strategy的分析.
而Advisory 注重 對金融、稅法規章的執行,很重要的focus在於compliance, 金融風險管理.
如果用人的personality來比喻,也許可以說consulting是探索型人格而advisory是服從型人格. 根據你的性格來思考對哪個sector更fit 也是一個方法吧?
有關四大審計業務和管理諮詢業務的分拆問題,教科書上寫得並不明白。誠然由於安然事件的影響,SEC意識到管理諮詢業務影響到了CPA以及事務所的獨立性(四大當時業務收入的一半來自於非審計業務),SOX中也明確增加了相關條款---事務所不可向客戶同時提供審計和管理諮詢業務。儘管美國的法律並沒有強令要求事務所需將管理諮詢部門分拆出去,四大還是紛紛開始了分拆,就是文章中說的埃森哲從安達信獨立出去,普華將管理諮詢部門賣給IBM…………但後來,四大又開始了在內部設立管理諮詢部門,掙錢吶!只是說,不對同一客戶同時提供審計與管理諮詢業務。像我們常做的企業橫向課題,其實質就是管理諮詢。
不在四大,卻總有四大諮詢顧問來交流。不太懂諮詢,但總體來說四大諮詢就是靠他們社會影響力以及社會主觀認為的專業度來指hu導you。
利弊對想從事此業的人,我就不瞎指導了,本人也在學習,才學不足不以為師。
不過,我認為做諮詢之類的工作,口才智商情商缺一不可,適合有野心的玩家
有沒有在四大財務諮詢FDD這條service line的,四大某家一線所 top performance auditor 兩年,想轉類似ddt FAS這條線的部門,求內推
好吧,看了很久知乎~終於看到我所處的行業的問題……
首先說明我所處的背景,在一個三線城市的比較出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助理,沒參加過公司的諮詢項目,下面所說的只是我的所見所聞……
我所在的事務所所做的項目有資產清查、稅務指導以及賬務指導(這個你懂的)、非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與併購、協助有關聯定價的外資企業與當地稅局進行溝通(這個你也懂的)、企業上市前進行財務輔導、某一稅務項目清算前核查與稅務評估、協助有關聯交易的企業準備同期資料,大概就是這些,我進入事務所將近兩年,接觸過比較多是同期資料報告和資產清查……專門做諮詢顧問的同事貌似都很厲害,收入也比我們高……
就這些了……
忽悠人啊(E家沒種的匿了 求轉職!)
是一種服務,提供諮詢服務,但是是付費的。
四大的諮詢公司與其他諮詢公司的工作內容沒有什麼區別。十年前安達信事件發生以後,會計事務所不允許再提供諮詢服務,四大的諮詢公司關閉過一段時間。但是,各個P發現諮詢還是很好弄錢的,所以諮詢部門又開起來了。
現在已經越來越大的趨勢。但這幾年諮詢市場競爭激烈,四大諮詢在戰略諮詢業的名聲比不上麥記、BCG,人力資源諮詢上比不上Mercer, TW,所以基本上就是個廉價的外包服務提供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