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弓為什麼上下不對稱?

我覺得應該是上下材料不一樣,所以拉力係數不一樣。這樣可以節約一半成本,還能保證下面不觸地。看拉弓的樣子,上下段的平衡點確實不一樣。
不過有學弓的告訴我沒那回事?

(和普通長弓的區別有點像AK47和M16的區別啊,一個槍托受力與槍管不在一個直線上,一個在同一直線上……)


練過四年日本弓道,對和弓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種弓形之所以不對稱,第一點,因為它兩米二幾的長度。這種長度是為了完全拉滿箭有足夠的威力,日本即沒有大陸上足夠的筋角, 也因為氣候潮濕, 做不出體積小拉伸度更大的角弓,只能用竹木材料把弓做大。而如果上下弓臂對稱,會很不方便。不對稱的話,跪射,騎射都沒問題。

第二點,不對稱設計可以減震。弓回彈以後震動最大的地方是弓的對稱點。但日本弓是在下弓臂三分之一的位置用虎口推弓。這樣,箭出去以後,手接收的震動很小。江戶時代又有了弓返(箭出去之後轉弓)的技術,震動就更小了。

總而言之,和弓是一種在有限條件下很高明的設計。並不是故意非主流,性能也不錯。


關於不對稱設計,喂喂喂,沒有人提到推弓點和搭箭點嗎??這完全是為了平衡推弓點和搭箭點而設計的,大部分美獵分體反曲,一體反曲都是這樣設計的,只有你真正拿一把弓上手試試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樣設計的好處


日本缺少製作強力弓的重要材料——高韌性的木材(中國以松木為主)和動物筋。竹子和梓木可以作為一種替代材料然而由於動物筋的缺乏所以不得不加長弓壁,否則和弓的弓弦承受不了。在世界傳統弓大賽中橫空出世的韓國角弓就因為弓弦彈力好,所以韓國角弓是所有參賽的傳統弓里最短的,日本和弓就沒這麼好的先天條件了。但是和弓長度都在兩米以上,幕府時期的日本人平均身高也就1米5多,上下弓壁要是一樣長的話明顯拉不開,所以只能把上弓壁做長、做彎,讓上弓壁承受更大的拉力,這算是彌補了原材料的缺陷,然而代價是和弓製作工藝複雜、射法難,因為上下受力不均。不過一大群弓足輕齊射的話精度和技法就不重要了,英格蘭長弓手也是用齊射來彌補長弓精度差的先天缺陷。

再說一點和弓的優勢吧,和弓由於弓壁造型奇特所以射法難掌握,但是也正因為受力分割不均,因此和弓可以射出很多詭異的弧線,對於精通射術的武士們來說和弓反倒是一種犀利的武器,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弓道一直是獨立於射箭的一種體育項目吧。

總的來說和弓是很典型的長弓,具有長弓的一切優勢與不足,適合步戰不適合騎射(好像扯遠了)。


算挖墳么?
我來說兩句。
一、日本缺少制弓的原材料么?
1、東亞大陸使用的角弓,日本肯定是不合適的,因為日本潮濕的天氣不適合角弓,況且古代日本缺少大型蹄角動物。其實可以參考中國南方,古代中國南方使用的也大多是單體弓。
2、和弓選擇竹木層壓也無可厚非,很適合日本實際。但日本並不是只有目前的這種和弓,日本古代也不乏單體弓,也不缺單體弓需要的木材,比如桑木、楓木,這兩種都是制弓的上等木材,特別桑木生長非常快。現在一大把單體弓,都還是桑木製作的。
所以從氣候和原材料的角度說,日本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發展單體弓,威力足夠,成本不會高,也便於大規模列裝。
二、和弓很好么?
1、結構。和弓太奇葩了,2米多長,在下方1/3出射箭。如上面朋友所說,絕對上下對等的弓是沒有的,但向和弓這樣上下極不但對等的弓,貌似還真少。這導致,震動的像翔一樣,射完一箭震得和蟒蛇一樣,上下嚴重不對等使得要射准難度極大。
2、拉力。和弓弓身很長,拉鋸很大,使得和弓拉力很柔和,這點很贊。但一米長的箭矢是怎麼回事?以古代日本人的身高,要拉一米多,絕對是件難事。
3、成本。和弓雖然材料是竹木和魚膠,但是它的製作複雜程度不輸於角弓。成本金貴,和武士刀一樣,是武士的武器,而非列裝武器。
4、易用程度。結構奇葩,拉鋸超大,使得和弓使用難度肯定很大。
5、威力。歷史上沒有太多和弓的戰績,我們最熟知的是萬曆援朝時的一段話「長弓巨矢,近人而發,中者立斃」,貌似在朝鮮沒射死幾個人,但是被射中的都立撲了。

三、我個人的理解。
和弓的由來,是古代日本現環境和材料妥協的產物,但並非最佳產物。他的推廣和使用,和武士這一階層有關係,武士使用金貴的和弓、長時間的練習,以彰顯自己的地位


看過這些答案,也就是張橋那個答案相對比較靠譜一些,我再補充一些更詳細的資料。
這裡要糾正幾個一般人想當然的錯誤:
1、只有日本和弓、英長這種是上下不對稱,錯;
2、日本和弓都是單體弓,錯;
3、日本和弓很爛,錯。

1、傳統弓普遍都是上下弓臂不對稱的。(注意這一條只是我個人意見,另外因為和朋友討論的需要,這一條和日本和弓基本無關,看看即可,更偏向清弓條目

(補充並提前:以前和傳統清弓高手飛雪討論過這個問題,飛雪認為是完全對稱,我認為是不完全對稱。樓下張括先生(ID: @晚上不睡早起不起)的補充:

張括先生看法:
1、清弓無論單粘出箭點還是上下均有出箭點,除定把弓的形制其他均一樣。國內清早的東西也不少。單出箭點也是一樣的話,那麼這好說了其實:使用方便,上下均可。另外從皮弦或者棉弦的遺存看,要麼沒有扣弦點,要麼彩纏線上下均有。
2、不過可以看到的是那把上下弓臂下弦反曲並不完全對稱,僅靠平面拉線難以辨別。可能是實際實用後優勢出箭端造成的。一般情況下,兩端出箭點都有的清弓不分上下。但是弓鋪或者定製的留字,內畫等會影響使用者習慣。

李青陽先生(清弓製作大家)認為:當前複製出來的清弓應是完全對稱。

周曉初先生(清弓收藏大家)認為:除了「定把弓」其餘弓臂長短上下稍角完全對稱。另外清弓上板凳後最後一個步驟「搭撒弓」,就是為了找平弓檔弓型。從出箭點使用情況和鋪筋情況看,對稱是可以推論出的。

目前單純在清弓領域對稱VS不對稱的提法是4VS1,如保守估計可取以上四位先生看法,以上學術觀點版權為各位提供見解的朋友所有,我們這裡僅羅列材料。)

我個人觀點:張橋的解釋是一定道理的,傳統弓領域,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上下弓臂對稱一說,幾乎所有古典材料古典製法的傳統弓,應該都是上下不對稱,只不過不對稱程度不明顯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張橋的解釋很清楚,你搭箭並不是搭在弓的中心,而是弓把偏上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弓箭是正確使用的。那種所謂不區分上下弓臂,正著射反著射都一樣的弓,我個人認為只能說是習射用品。。。。。。

請看一直被認為是上下對稱的清弓,測量結果是:上弓臂長於下弓臂。

請看一直被認為是上下對稱的清弓,測量結果是:上弓臂長於下弓臂。

上弦以後,依舊是不對稱,上弓臂明顯還是比下弓臂長一塊。

2、日本和弓的主流是竹木複合弓,工藝一點都不簡單,在島國複雜氣象條件下也比較耐操。認為和弓是單體弓的,只能是腦補和想當然。

首先講一講日本和弓的簡單材料發展路徑是原始弓--&>丸木弓--&>伏竹弓--&>三枚打--&>四方竹--&>弓胎弓,也就是說,除了最初的丸木弓是單體木弓外(實際後來丸木弓也有加裝各種材料弓梢的,不能說是單純的單體木弓),後面這些弓,都是竹木複合結構。具體可以參考維基和弓鏈接:和弓

伏竹弓(ふせたけゆみ)[平安中期:10世紀頃? ]
三枚打弓(さんまいうちゆみ)[平安後期:12世紀頃? ]
四方竹弓(しほうちくゆみ)[室町中期:15世紀 - 16世紀頃? ]
弓胎弓(ひごゆみ)[戦國時代後期 ]

也就是說,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部分日本和弓,特別是表現日本戰國時代前後的,基本都是竹木複合弓,和單體木弓沒什麼關係。上去就說哎呀日本弓那種一根長木棍有什麼威力。。。。。。

3、戰弓級的和弓,威力是非常驚人的,至少比同時代的其他弓種並不差。
這裡要說正法流創立者吉田能安在近距離擊穿鐵盔的實際實例。

你認為只是打了一個洞是嘛?

你認為只是打了一個洞是嘛?

實際。。。。。。
昭和十六年、日光東照宮にて行われた天覧で吉田能安先生が鉄兜を射抜いたものです。
弓は石津の六分七厘。弓力にして30kg程。距離約15m。
堅物射貫と言って、普通の的ではなく堅物(鉄板等)を射抜きます。

也就是折算66磅左右的和弓,15米打穿鐵盔,對於長期練習者來說是可以辦到的。當然使用箭本身必須也是戰箭,距離也不能太遠(實際上15米這個距離對於戰弓已經非常近,再遠一點就要70磅以上的弓)。當然這個僅僅是吉田能安這種射術達人才能做到,並不是普遍情況。

關於戰弓殺傷力、穿甲等問題,請參考我這幾個問題中的回答。
箭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強武器嗎? - 錦真的回答
古代的弓真的要幾百斤的臂力來開嗎? - 錦真的回答
戰爭片中的弓箭手遠距離射擊真的有那麼強的殺傷力嗎? - 錦真的回答
弓箭的殺傷力到底怎麼樣? - 錦真的回答

所以,拋去什麼民族主義的看法,日本和弓是一種性能適宜其島國特性,在全球複合材料弓系統看不算特別好至少不差,整體性能有很大可挖掘空間的傳統弓,至少比那些最近才發明的連形制都搞不清楚的『現代材料傳統弓』強十條街不止

-----------聲明下所有敝人文章都保留原作者權利和引用必須標註原作者和出處之權利-------------------
歡迎訪問公益項目:中華弓射藝復興研究小組

-----------------------------清弓不對稱情況,這個是《成都》那個的全投影圖----------------------------

注意弦墊和牛角面的對應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注意弦墊和牛角面的對應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有關原始弓-丸木弓的補充。

彌生時代的日本弓,公元前300~公元300之間,就是典型的上下不對稱結構。

彌生時代的日本弓,公元前300~公元300之間,就是典型的上下不對稱結構。


日本當地資源所限沒法造出大威力的複合材料短弓,多用單體長弓保證威力。

當時日本人太矮,比較對稱的長弓無法蹲姿射擊,所以和弓上長下短。

綜上所述和弓上下這麼不對稱其實是因為當時日本人又窮又矮。。。


日本弓道用的弓叫和弓,是一種長弓,制式約2.2米,你說的材料上下倒是一致的,不對稱是因為和弓抓握的部分在下弧全弓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處,原因么,也許是為了方便馬上開弓以及適合矮個子使用?


日本弓有很多種,但基本上都是這種弓形,其實古代中國對日本弓的評價頗高,尤其是明朝與日本在朝鮮打了一仗之後。日本弓的弓形特別適合騎射,而且在馬上射出步兵長弓的威力,這是英長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西方人拍過視頻,對比過英長與木丸弓的優缺點,看上去拍視頻那幾個西方人自己得出的實驗結論似乎是和弓強於英長。

另外,還是想說,東方各族的傳統筋角反曲弓確實還是很碉的,長期稱霸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與一部分歐洲地區,騎射也碉得沒話說。畢竟和弓也沒有讓朝鮮戰事向著豐臣秀吉方扭轉,沒有創造出英長的戰績。實際上,和弓也是一種反曲弓,這肯定是跟大陸學的。

另外,稱霸亞洲大陸的東方各族的反曲角弓確實很厲害,我們古代中國的筋角反曲複合弓是屬於這個體系的。這是弓形上的血統。而日本雖然有個反曲,但是缺少弓梢,弓形也不跟亞洲大陸的反曲角弓相同。

原因就是,日本弓的血統來自南島民族,至今南島的傳統部落民族還在用這種弓形,前提是如果他們還沒有被現代化。日本弓發展到後面,一是從古中國學會了反曲,二是換了制弓材料,直到出現傳統的層壓弓,日本弓才開始談得上跟亞洲反曲角弓比較的水平。但是日本弓的使用,要更麻煩一些,也是這個南島系的弓形造成的,需要更多的練習,但一旦練好了,還是挺厲害的,想想看,騎兵射長弓……

所以,日本弓的弓形上下不對稱的原因是:日本弓在發展為為反曲層壓弓之前,他的血統是南島部落民族用的單體弓弓形,而非亞歐大陸先民用的上下對稱的單體弓弓形。這一點其實最重要,我看了一下,似乎沒人回答,都去關注誰戰鬥力最強了。其實中國反曲角弓的血統是屬於古文明系統的,起源於埃及、新月地帶。包括清弓,也是這個古文明系統下的發展延伸。既然日本弓形不同,就說明它來自其他系統,那就是南島民族的單體弓。

另外,蘇族人的筋角弓、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單體弓也基本上是上下對稱的,別忘了,他們的祖先是冰河時期走百令海峽過去的,那個時候,歐亞先民的單體弓,應該就是追求基本上左右對稱的。最有意思的是,那個時候的單體弓,其磅數是現在的人所想像不到的,看來以前的人,體力就是驚人。

另外,這個弓形問題實際上還衍生出一個細節問題:日本人吹他自己是匈奴人的後裔,還是有待爭議。如果是草原民族閑得沒事坐船帶騎射手去征服了彌生時代的日本,那麼日本人的弓形早就該變成歐亞大陸的基本對稱弓形了,莫非這群日本人認之為祖宗的匈奴人還用敗者的武器?即便說是跟島國環境有關,那麼日本至少應該有那麼幾把出土文物。很有可能,這說明日本主要還是跟南島民族有更大的關係。


松木?松木?像天工開物以及各種古籍裡面都是說使用柘木 桑木 榆木這些木材。弓弦彈力好是吧!現代韓弓弦料飛速 古代的蠶絲弦 這些叫有彈力?不帶這麼誤導人的



這裡要反對一下@李中堂 先生的答案。

學過一段時間弓道,雖然練的不好,有愧師門,但對一些基礎問題還是可以說上兩句的。


和弓是一定不適合擰弦的,不僅傷弓傷箭,甚至還很容易造成左手拇指受傷。不論禮射系還是武射系,射法上要求控弦的後手要盡量鬆弛,擰弦就與之相悖了。而初學者極易出現的掉箭和放不出箭等問題,也多半與後手擰太過有關。

至於箭旋轉,則主要是三片箭羽黏合在箭桿上時帶有一定傾角的緣故。具體的原理我解釋不了,不過要是有興趣可以做個小實驗,可以把比一指節稍長的長方形紙片尾部撕開一截,再掰開分向兩邊,讓它自由落下,就能看到自旋的狀態了。

??????????????????
題主的問題@貫中久 前輩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日本弓道的弓 它的握皮和竹藤在弓的下三分之一處 弓的兩個三分之一處是整個弓震動最小的地方


怕你們拿反...


下面加不長了,直接加上面。

很多高手都從射術上分析,我來提供個不同的角度。

一類武器的普及,必然跟平民素質匹配,這樣才能體現性價比。

日本的步兵,很長時間內都是農民。

與短弓相比,長弓拉滿之後跨度更大,做相同的功,對臂力的要求就降下去了。

也因為跨度更大,就能用更長的箭桿。我們都知道物體的滯空時間只與初速度,角度,阻力有關,與質量無關。更長的箭桿因為質量更大,能夠攜帶更大的能量,可以一定程度貫穿鎧甲和馬匹。

長弓一般自帶槍尖,解松弓弦之後雖然格鬥夠嗆,但作為拒馬還是夠用的。

總的來說,長弓追求的是群射效果,追求遠射程,大破壞力,追求輕鬆易上手(英格蘭那種拉到弓手脊柱變形的硬弓不在此類)。射擊的是敵方的大方陣、城防人員這類相對不動的目標。

而短弓作為游牧民族的獵具,講究準頭,講究機動性,講究能夠用刁鑽的姿勢出手,最好對方還沒聽到弓弦響就掛了。兩種射的目標是不同的。短弓是真正的格鬥弓。

不對稱的弓,在娛樂時可以射出很多魔性變幻球,但真的實戰,射手很難具有這樣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戰術素養,準頭都是直線往下掉,所以都是拿來做榴彈炮作概率射擊。


其實就是夠不到中間。
像韓弓就1.2米的樣子;滿弓長些,大概1.5米。
英式長弓2米左右。
和弓長2.2米,比長弓還長,他們叫「大弓」。
別說日本人夠不到,腦袋撞不到門框的都很難夠到啊。


日本的和弓 上長下短,適合端平了弓放箭。在中距離射箭時,殺傷力大。(日本古時候打仗以小規模的戰爭居多,距離相對都不遠,適合中等距離的射殺)


1.考慮到日本人的身高,弓往下握合適他們的身高

2.長弓都不合適騎射,不是說不能騎射,是所有的長弓都不合適騎射

3.跟很多答案一樣,日本材料受限,和弓的材料是竹子,竹子雖然有彈性,但是回彈效率不高

4.有答主說和弓的穿透性很好——直弓射出去箭的力度是低於反曲弓的;

5.現在和弓都是強調——射以修心。人家日本人談到和弓都沒強調準確率與穿透性,都是強調射箭可以修心修行。。。

和弓是一種在有限條件下很高明的設計——深以為然。

無必要過度吹噓。也沒必要拿和弓與英國長弓比較。更沒必要拿來跟角弓比較。孰是孰非不重要。

流傳至今,都是古人的大智慧。


上下一樣長下半邊就戳地裡面了老哥……


日本因為缺乏良好的木材,只能延長弓身的長度。
但是當時日本人的身高也就1米6都不到。那就只能設計成這樣了


其實大多數(甚至全世界)弓都是不對稱的,只不過日本和弓特別長,不對稱特別容易看出來。
上下弓臂不對稱對射准有點好處。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武器 | | 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