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歸來的人在思維上和一直待在國內的人相比有什麼不同?

尤其那些受影響比較大的人,在生活、工作、學習、戀愛、處事方面有什麼不同

-------------------------------2014年5月22日的補充--------------------------------
這個問題有一些地方需要明確:
1. 比較的對象究竟是誰

  • "出國留學歸來的人" 和 "一直待在國內的人"是如何界定的?

我們是否在比較 「歷史上所有出國留學並歸來的人」和「歷史上所有一直呆在國內的人」?
「出國留學」涉及很多國家地區和文化,不僅僅是歐美,是否應該分開討論?

  • 是在比較一個群體還是在比較個體?

若是在比較群體,一個群體的特徵該如何概括獲取?「出國留學歸來的人」本身也有很大差異,有的畢業之後就回來,有些工作過一段時間。所學專業、從事的行業也各不相同。他們的共性要如何研究得到?
若是在比較個體,如何比較?一個人只能生活在一個選擇中,怎麼比較?
一些回答只是圍繞著出國前後自身的變化。我認為題目所問之意是 從出國這個時間點開始,選取同樣的時間點(例如五年後),生活在兩個平行的宇宙中出國的自己和沒有出國的自己有什麼區別;而不是五年後的自己與當初出國的時間點的自己之間的區別。

2. 如何排除非國內外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
對於同一個人,有些改變或許並不是因為國內國外的環境差異而引起的,而是一個人隨著閱歷的增長的必然結果。如何排除這些因素?


提醒(特別是考慮出國的朋友):這是我大學快畢業時候寫的答案。裡面寫的是當時的我,對比出國前後自己的變化而得出的答案。回答「出國留學歸來的人在思維上和一直待在國內的人相比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肯定是不恰當和偏頗的。如今的我,更加傾向於「思維受一個人性格和經歷的影響,而出國只是一種經歷,脫離了具體情形的判斷只能是臆斷」。這個答案有比較理想化和雞湯,只能是提供一種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特定個人下的案例參考。每個人都不一樣,請各位看官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把握。(2017)

-----

因為很多人問到,所以在這裡說一下:這一篇回答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無論著名與否都不可以,非常感謝。我很早就設置了「禁止轉載」的選項。

您可以用任何方式授權他人使用自己在知乎上的回答。如果不希望他人使用,您可以選擇我們新設置的「禁止轉載」選項(使用說明:如何使用知乎的「禁止轉載」功能?)。您設置為「禁止轉載」的內容,包括個人、非商業機構和商業機構在內的任何第三方的轉載都必須聯繫您本人獲得單獨授權,否則任何轉載行為都將被視為侵權。

-----

我是一個價值觀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非常傳統(或者說正統)的人。我非常欣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氣節」,也非常能夠理解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從倫理觀到儒家的世界觀人生觀等等)。出國以後,我的一些變化有:

1. 拒絕價值觀和道德綁架(Don"t judge)。
我覺得沒有深切接觸過西方文化的人很難理解這點。因為在中國文化當中,每個人都是作為社會關係中的一員,深深地和別人聯繫起來的。每個人都被別人評判,每個人都評判別人。而在西方社會,人是社會功能的一員,一個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開的。西方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獨立,中國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聯繫。作為一個文化上的自由主義分子,我非常喜歡這種「不輕易評判」的態度。特別是在國外見過各種階層的人之後,更加明白各種人生的不同,人對於自己人生的難以把握,和人生、世界的複雜性。所以非常不喜歡道德和價值觀綁架,也對此有比一般中國人高得多的敏感度(Don"t judge是有教養的體現)。

2. 世界很寬廣,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去走;人有很多種,不像你想像的那麼不同
就像會兩種語言的人更加容易學習第三種語言一樣,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多的文化。在國外呆久了以後,我覺得我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一個國家裡。同時更換環境的心理障礙也小得多了(不覺得是件非常厲害或者難的事)。

3. 辯證地看待問題
經常會對比中西兩種文化和觀點。開始珍惜兩邊各有的美好,覺得自己很幸運。

4. 珍惜中國的各種美好
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收到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熏陶非常幸運。會覺得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特別感人。會非常珍惜中國文化中人情味的這一點。覺得中國人有一種忍辱負重如平常、總是要活下去的、非常令人感動的生命精神。還有中國人對家庭和親情的重視,也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5. 習慣尊重他人
這是西方人「獨立」的價值觀。因為不尊重他人的人在西方文化里很令人討厭。
尊重他人大致包括:不抱怨,不影響他人,不麻煩他人,不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輕易評判別人,等等。

6. 尊重規則和理解規則的重要性
非常討厭破壞規則的人,認為這種人不僅僅是佔了小便宜,更是一顆巨臭的老鼠屎,是破窗效應,是可恥的,是令人厭惡的,是無道德的。雖然很多時候我也能夠理解他們的苦衷,但是還是為這種行為感到非常的遺憾。

7. 善良,是個好人,並且堅持做一個好人
事實上,我性格太善良,人太好是父母送我出國的最大理由。他們說,如果我呆在國內,要不就變「壞」了(他們會很難過),要不就會很難活下去(他們也難過)。所以,我就出國讀書了。然後,我知道了自己真的是一個挺好(至少不怎麼自私)的人。然後,也明白了當初父母所說的意思。然後,大概是因為我在國外留學的緣故,大家都挺喜歡好人的(不像在國內,根據互聯網的信息),我現在仍舊人很好,並堅持做一個好人,挺正能量的。

8. 深刻的了解到世界的複雜性。對於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可能性。永遠不把自己認為是「絕對正確」。(既是大學學術訓練的結果,也是經歷的結果)。

9.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10. 戀愛觀受西方影響更加單純一些。我覺得人無完人;一個人的本身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在戀愛關係中,一個人會不會和你一起變得更加美好,很多時候取決於你有沒有這種美好的希望和願意給予的信念;只要當初兩人都是真誠地愛著對方,無論結局如何,都無怨無悔。


前面幾個高票答案基本包括了一些我想要總結的,看來很多海外黨都有相當多共同的感受,也證實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我再系統的總結一下自己的綜合感受。

1. 隱私意識加強,不喜歡主動打探別人的隱私也不喜歡別人打探自己的隱私
每次回國被問到私人問題,工資待遇,開什麼車住什麼房什麼時候要孩子的時候開始條件反射式的渾身不舒服。但是鑒於本人比較照顧叔叔阿姨的面子,即使不舒服也會盡量回答,他們也並無惡意,有時候僅僅是好奇而已。不喜歡回答這些問題,這跟自己在哪個階層,掙多掙少,工作是否光鮮都沒有關係。己不所欲勿施於人,如今自己回國也自然而然不會問別人這類問題,也許別人並不介意我問但是這當是養成了一種社交習慣吧。在和西方人交流當中,人們普遍有共識,一般可以問對方的職業,不過有時候他們也頗為小心,比如通過其他渠道知道對方的老婆移民過來不久,英語不好目前沒有穩定工作,會主動迴避問她任何關於職業是問題,這是出於一種善意,避免對方尷尬。

2.女性獨立意識增強,更加清晰性別歧視的概念
沒出國之前僅僅覺得內心是想要獨立的,但是很多時候會被國內社會環境洗腦,有些事情覺得就應該男人去承擔,在國外生活久了,在獨立完成學業,事業上漸趨穩定上升的時候,覺得生活就是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侶是否結婚都沒有關係,結婚以後也是一個teamwork,兩個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以此獲得的尊重是深遠的,也是值得的。這兩次回國漸漸發現我們這代人當中不乏優秀獨立的女性覺得甚是欣慰。還記得兩三年前偶然間讀到這邊的員工合同法中關於性別歧視的法律規定,才覺得自己以前好像沒有受過教育一樣,後來才明白在西方企業里男性員工小心翼翼的原因,即便是你誇讚女性同事都要小心用詞防止任何有性暗示的詞語,如果你是領導,不能因為對方是女下屬而讓對方做任何比如倒咖啡或者幫你一個私人的小忙,就更不用說利用自己的權力在女性下屬身上謀取利益,在如果對方計較起來,職位很可能就不保了。這些事情在西方社會並不是完全沒有,但是並不是被主流價值觀接受的。

3.平等交流意識增強,被鼓勵說出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意見
還在讀碩士的時候跟教授討論論文的時候偶爾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見而被教授讚賞,這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教授明顯是在極力鼓勵學生這樣的行為,甚至接受學生挑戰他的觀點。在其他的社交活動當中跟60多歲的人聊天沒有任何代溝,有時候會完全忘記對方的年紀,不過這跟對方的性格有關係,一些不擅長聊天的即便是同齡人也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於一些有良好的social skill的人,年齡根本不是障礙,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英國幾十年前的社會跟現在差距遠遠小於中國同等時間段社會變革帶來的差距,所以上一代人自然跟這一代人的思想差距沒有太大,第二西方社會比較崇尚平等,並沒有像東亞國家儒家文化的影響,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沒後長輩晚輩的概念。比如我們大部門的總裁,時不時轉到我們座位附近跟我們聊兩句,沒有任何架子,沒有任何的位高權重。

4.對西方窮人概念的新理解
由於歐洲社會的高福利,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以及貧困國家相比,西方沒有真正意義的貧困,所以自然對街頭一些酗酒吸毒無所事事的流浪者漸漸不再報以任何同情,因為自己來自中國,至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窮人,所以在英國街頭遇到這類人要零錢,從來不給,因為給錢他們可能會去買酒,如果遇到真正需要食物的人會買食物不會直接給錢。這裡有一次親人身經歷,我和先生在街上遇到一個眼睛被打腫的人說自己錢包被搶身無分文需要我們幫助,於是我們帶他到附近餐廳讓其自己點餐,而且提醒他不要點啤酒,誰知道他還是點了一個有啤酒的套餐,結果被我老公鄙視說不能點那個,讓他點漢堡和飲料,後來激起了他的情緒,那人開始哭,大概意思是說我就是個垃圾你們還給我買吃的。所以這些人看起來很可憐,但是也是x改不了吃x。自然對於西方極端左翼人群宣揚的這個國家依然有相當比例的的人在貧困線一下並不是很信服,因為越是社會底層,越能夠享受國家福利最大化,他們至少可以保證有吃有穿有地方住,所以跟中國的窮苦人民沒有任何可比性,中國的窮苦人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

5.對真正弱勢群體的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人們對弱勢群體的善意,比如完善的殘疾人設施,為殘疾人提供的工作崗位,如果你對殘疾人有歧視,那你就會被主流價值觀所鄙視。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因為多年前車禍右腿截肢的女人,現在一直用假肢,看上去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一個長相很漂亮的女士,有一位愛自己的先生,有一雙兒女,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醫藥方面的白領),我也看不到她臉上有任何自卑,她也毫不介意主動說出自己當初是什麼事故造成截肢,她的生活跟任何其他中產家庭沒有任何區別。我只是內心感嘆她能生在這樣一個國家該是多麼的幸運,在中國的大街上不是經常看到殘疾人,更不容易看到殘疾人出現在任何工作崗位上,比如超市收銀員,酒店前台,如果他們缺了一條腿,其實並不會影響工作,甚至缺了一隻胳膊也並不影響他們用一隻手敲打鍵盤。如果設施健全一些,他們的出行也並不是很大的困難。另外也沒有人會覺得娶了個戴假肢的女人吃了虧或者受人指點

6.更加客觀的看待國內外的各種利弊(民主與平均化社會的利與弊)
在哪裡生活都不會完美的像天堂,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西方國家由於人工貴,所以一些服務並不是很便利,比如快遞,比如找個電工,找個修理工或者搬家公司都貴的要死,但是你要理解歐洲工會的力量,你會了解到這背後的根本原因,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必定在某些方面要做出犧牲,所以很多事情能自己動手就自己來吧。包括商店關門早,也正是為了保障這部分勞動者的利益,廣大消費者就且忍忍了。民主的弊端包括執行力弱,一個問題辯來辯去辯不出個結果,延長具體實施的周期。
對於白領階層也是一樣,一個大企業的高管的薪水待遇頂多就是一個小秘書的5倍,薪水越高,所得稅也越高,扣了稅,甚至都還不到5倍。這種現象會相對"折煞"管理階層的優越感,就拿剛畢業進入企業的年輕員工與總裁相比,無非就是你開的車比我的貴一些,車也只是代步工具,很多年輕人大學都會買一步二手車來開。看著公司後面停車場的幾百輛車,奧迪賓士路虎一堆堆的,可能其中的一些車的擁有者僅僅是剛畢業的學生。歐洲也有不少汽車愛好者,但是很多人真的是拿此當愛好,如果你不是開賓利和瑪莎拉蒂之層次,真的沒什麼可以炫耀的點。
由此導致的很多中產階層的人並沒有極強的上進心,尤其是女性,所以歐洲的女性比起中國的女性在職業上的進取心其實差了不少,如果說歐洲的男性還有不少為追求自己的價值在事業上有一定的進取心,很多女的甚至盼望著趕緊休產假。所以像我這種不太拼(比起國內的女白領)的人都顯得比本地的女性要上進不少。

7.越來越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村
一旦習慣了跨越國界旅行,跨越半個地球去旅行亦成為平常事。去的地方並不一定是發達地區,也可以是非洲,南美,吸引我的是去看看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不同的風土人情。五年前還未出國的時候總會覺得出國旅行生活或者工作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現在覺得選擇變得豐富,可以在任何說中文或者英文的國家生存工作不會是什麼大問題。決定去旅行的時候可以看著世界地圖做選擇。

8.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回國的時候還是要看場合有所變通
再也不會人云亦云,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這麼發達的時代有了自己的辨別能力,也可能與自己分析師的工作性質有關,很容易找出一篇報道或者文章的漏洞,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從而肯定的分析出不合理的地方。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問題的方式和思維方式,為了適應環境,回國的時候我不會表達太多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其實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在知乎這種地方並不顯得多麼的非主流,但是你回到老百姓當中就會顯得你的與眾不同與格格不入,所以為了不讓國內的親朋好友覺得我這人太軸,我會適當調整自己說話的傾向性以讓大家覺得我是個接地氣的人。就連我先生跟我親朋好友交流的時候(當然是需要翻譯)都會客觀的說很多中國的好話,誇誇習大大什麼的,這些人情世故世人皆知,沒有太刻意,只是有所選擇的陳述,先生也確實有不少對中國積極的看法,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一個中國的成語是可以解釋的很完美的,就是外圓內方,畢竟國內的現實環境不能跟知乎等同,有很多觀點,表達出來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家所處的環境跟你不同,就不會有切身的理解,在知乎可以是因為可以找到不少可以理解你觀點的同僚。

9.對人際關係的順其自然,友情是路上的緣分
知乎上有一個五萬多人關注的問題,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 - 生活,出國以後對這種問題更加的感同身受,從一開始的迷茫不解到現在的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交友模式不同,有些人習慣呆在一個圈子裡,但是這種模式對海外黨來說難度是很大的,所以現在不會在乎長久的人際關係,一些人如果在你生命中能跟你同路一段就應該珍惜,如果到某一個路口分道揚鑣了就相見不如懷念好了,也許你們周周轉轉還會在相遇,你在接下來的旅程當中也會遇到新的夥伴,如果你不是個孤僻的人,幾乎是一定會遇到的吧。如今我們生活在社交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其實跟大多數是不會老死不相往來的,所以我並不會怪時間和空間,因為你們不再交流是因為你們不想,如果你想交流,微信一秒鐘就能發出去一個語音和文字信息,所以對身邊人的聯繫疏密程度都是自己的選擇。一些小時候的朋友,中間可能十年沒有聯繫,從新見面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隔閡,一些近在咫尺的人可能莫名其妙的就屏蔽了你的朋友圈。所以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多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出國前獨自去麗江,同行中與陌生人成為同伴,出國前夕與同去的同學成為夥伴,讀碩一年當中遇到的知己,一起旅行的朋友,工作中遇到的朋友,華人聚會中認識的朋友,2012年去莫斯科出差與多年不見的初中同學在異國相聚,2013年去北非出差與另外一位初中同學相聚,回國陪先生在各個城市遊走時與在不同城市定居的故人朋友相聚,對於我來說,這些短暫的一次次相聚都很美好,所以友情對我來說就是在路上的緣分。既然是在路上就不必在意什麼圈子,人一輩子沒有牢不可破的圈子,除非你有著一群跟你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生活沒有太大變化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的生活也沒有變化。有時候偶爾跨越圈子的交流也是很有意義的,多了解一些別人的生活,思想也可以避免狹隘。

10.對物質慾望的平常心
沒有攀比的環境,自然缺少刺激,你花一萬買個包包周一背去公司也不會有人關注,所以錢花的「不值」。在這裡優雅體面就夠了,不過你始終還是要回國,回國的時候就會有人關注了,鑒於回國時間不長,且忍一忍就好。在歐洲不難買到價格合適但是品質還不錯的東西,越發喜歡品質相當但是舒適感實用感比較強的物品。

11.西方媒體並不都是公正客觀,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學貫東西,對其他文化有客觀理性的理解
縱然自己的後代很大可能會出生在這裡在這裡受教育,也一定要培養他們對東方文化有深度了解,僅僅是為了開拓思維,看問題角度多面化就是值得的。歐洲一些年輕人並不乏無知的,對西方以外的世界了解甚少的人,比如被藏獨分子誤導,被偏頗的媒體(包括BBC在內)誤導,比如習大大防英期間,部分媒體總是強調一些根本不足一提的示威遊行人群,當時我人在現場,根本看不到那些人在哪些旮旯角落裡,甚至說現場我們這些華人志願者是大使館付了錢雇來的,這些明顯不是事實,所以一味的相信西方媒體的人是愚昧的,但是鑒於BBC在英國的地位,普通老百姓如果見識缺乏,是佷容易被誤導的。
先生讀了不少跟中國,朝鮮,日本有關的書籍,思想上早已形成自己對西方以外世界的深刻理解與感悟,所以看到BBC的各類新聞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不會被誤導,但是他這樣的人還是少數,所以希望後代能從小有這種意識,從小便有開闊的視野,這樣對整個人價值觀的形成都是積極的。如果自己有一天不能回國干一番事業,希望後代能有這樣的機會,哪怕是去交流一年,工作一陣子也是好的。

12.覺得發達國家的兒童很幸福
自己還沒有孩子不過觀察周圍無論是華人還是本地朋友的小孩,大部分都可以無憂無慮的成長,空氣水奶粉食品質量這些就不用多說,覺得不少身邊華人在這邊出生的小孩也都養的很健康很結實。覺得這邊的父母也是很盡心儘力,精心為小孩準備party,不過前提是這邊的家長工作生活平衡也比較好,自然陪伴小孩的時間要多一些,在學校里老師一句話都不能說重了,老師地位並不高(當然這也是有弊端的),整個環境都讓孩子天生培養比較充足的自信。雖然西方國家本身也開始質疑其教育制度,但是我覺得初中之前的孩子還是值得擁有這樣的無憂無慮的,這個階段對兒童今後的身心健康都極其重要,國內的情況就不多說了,總之比較心疼國內的孩子(並不僅僅是學習負擔方面的問題,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大的教育環境培養出來的身心健康程度)


1 最難還是語言關

現在還陸續的有很多人在問我申請的問題,而關於申請成績的問題我已經由開始的85,100,1300的建議改變到現在的80,110,1200。以前我是覺得語言只是工具,是難掩一個人的內涵的。現在我才明白語言確實只是一個工具,而當你難以用一種工具表達你的所思所想的時候,當語言作為一種優勢,由於環境的改變突然變為劣勢的時候,再多的內涵只能帶來更深的內傷。所以再有人問我相關問題,我無不苦口婆心的說,多選幾門英語課吧,好好練好英語吧。不要找語言環境的借口,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是史上繼大學生活無比美好之後的又一大誤人子弟的謊言而已。


2 對這個世界的了解

在剛開學的international dinner上,和坐在旁邊的印度人聊天,我對印度的了解除去寶萊塢和IIT基本就是各種帶著隱晦貶低難登國際舞台的笑話,所以我在表達過對影片《三個傻瓜》的欣賞,陳述過寶萊塢電影數量全球第一的事實,並且印證了IIT在印度人心目中地位高於MIT之後,便只能用盡全力的辨析他的印度口音。印度的學生總是充滿了一種說不上來的活力,雖然並不能說是朝氣蓬勃,但也難掩其中的單純和無憂。這個印度人便是抱著這樣的情緒和我聊他對中國的理解,他談到youku,談到renren,還談到其他許多。和我搜腸刮肚才想起來印度的首都相比,這些印度人才是真正在這個世界的比拼中做好了準備。由此我又想到中國政府一直在說的讓世界了解中國的言辭,這對比他們的所行,簡直是矛盾至極,要我說開放facebook便是最好的宣傳手段了。現在國內的年輕人基本上是被徹底的隔絕於世界之外了,在國內可能還不那麼明顯,但於美國看中國多少有些於中國看朝鮮之感。


3 到底在急什麼

以前對我來講,按部就班的升學是雷打不動的真理,大學畢業以後當然繼續就要讀研究生,好像推遲一年甚至半年都是低人一等一樣。而到了美國才發現周圍的同學都是有工作經驗的人,中國人反而成了年齡最小的群體。同住的一個Duke本科的Housemate今年畢業,之前我一直像對待小妹妹的對待她,一次不經意的聊起才知道她生於1984年,後來也不斷的有機會認識她的同學,其中結婚生子後又返回校園的也不在少數。不能否認,當一個人有過正規的工作經驗後,才能對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方向感,才能在更種場合的討論中更有底氣。我不能說我後悔出國,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後悔沒有工作一年再出來。


4 申請錄取無輸贏

中國人的邏輯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兩極化的,一個人不是好就是壞,一件事不是輸就是贏。我還記得當初申請的時候我給小米發郵件,問了很多愚蠢的問題,動了很多心機在和小米博弈。而小米說了一句話,「我只是幫助你更好的展現自己的優勢,找到最適合你的。」當初看來,不過是一句官場上的敷衍而已。現在才慢慢覺得有時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才是「贏」。用一個差的成績和差的背景可能可以申請到好的學校,很多人會覺得賺到了,會有種我騙過了錄取委員會,或者我贏得了這個學校的感覺,其實我看不見得,如果水平不夠,去再好的地方也發揮不出最好的實力,自己受苦而已。而去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地方,才是最優的雙贏局面。同理也適用於找工作的場合,我已經決定把做自己當成是面試場合的要務。因為找工作也沒有輸贏,找一個最適合真正的自己的地方而已。

5 過往經歷給誰看

過於功利是最讓我發愁的一個中國人的特點。到現在總有很多人問我,做這件事情怎麼樣,做那件事情怎麼樣,到底哪個對申請有利,或者說我這篇論文還沒有發表到底該不該寫到簡歷上。我想說不管多小的事情,只要認真對待,總能在其中收穫些東西。何況,過去做的事情不應該是浮於紙面的服務於某一個特定目的的,而應該是真正抱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去在每一次經歷中追求自我的成長。又像我之前寫過的一句話,過去的經歷是不能被決絕放棄的,不管你在哪你的優勢都是這二十多年的積累,每個人最大的優勢都是對母語的掌握,第二大優勢便是對所學科目的理解,哪怕你覺得自己幾乎什麼都沒學到。人總是知道的要比他自己想像的多,哪怕你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也是你接觸到了某個領域浩瀚知識海洋之後的感嘆。所以,越早意識到這點,便能越早認真對待每一分每一秒。我以前一直以為人生可以有停止鍵和開始鍵,以為出國留學便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其實這最多只能算是暫停和開始而已。對過去的救贖是現在走的每一步,而不是對未來的規劃。


6 Don"t treat yourself like a child

Always be professional. 要說我這半年學到了什麼,就幾乎都在這一句話里了。半年而已,再回想大學的環境,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幼兒園。每個人每天都是混混噩噩,毫無目的性的遊盪。每個人都任性的把自己當作小孩,從沒想過自己應盡的責任。什麼是PROFESSIONAL?直譯的話是職業,我想意譯的話我們不如說「靠譜」。這個年頭在中國人里要找一個靠譜的人太難了,不止是感情上,更是每一件生活小事上,在一個班上能讓你放心的交給他幫你簽到的人能有幾個呢?更別提一個活動從策划到組織到執行的整個過程了。當然,一切事物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就好像大三的姑娘才開始步入化妝的奇異世界一樣,而男生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沒有一件體面的襯衣便沒有一個成功人生的道理呢?


7 回國?不回國?

中國留學生的趨勢很好總結,總體來說,如果可能的話,會有近一半的人想去投行,近一半的人想去諮詢,另外的一部分是快消或是跨國五百強。而這當中絕大部分的人心裡想的又都是在國外工作幾年積累些資本再回國,所以其實有些事情每個人都沒有那麼特殊,大家都是時代的產物而已。半年前,我信誓旦旦的要在美國找份工作,而半年後的今天,我也迫不急待的要回到國內開始自己的事業。當然,我的選擇並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只是我開始希望更多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價值下做出的一個決定而已。我也相信,如果不是政治和社會因素,會有更多的人做出和我一樣的決定。


8 全球人民都一樣

素質是個很玄乎的東西。到底什麼人素質高,什麼人素質低,這個很難一言以蔽之。但是,毫不避諱的說,我以前是盲目的認為外國人教育水平高,從而素質也就比較高的。現如今才發現,原來世界上的人都一樣,該不靠譜的還是不靠譜,和國家無關。更甚,我和幾個同學也總在一起討論,如果不是語言和政治因素,以中國學生的綜合素質早就稱霸全球了。所以最後對那些對外國抱有幻想的和曾經的我一樣的理想主義青年說一句話,逃避環境是行不通的,要麼改變自己,要麼改變環境。


------------------更新-----------------------

9 飲食與運動

總聽到有人說為什麼外國人大多那麼精神,看著舒服,很多人把這個歸功於「水土」,但我覺得首先要意識到健身和保持運動的重要性,在美國有健身習慣的人是大多數,這就好像我們都覺得兵哥哥或軍訓教官很帥一樣,運動對人的塑造是很明顯的,所以堅持跑步是我現在在國內也在努力的方向。另外,飲食上雖然美國有很多的垃圾食品,但是也有很多人常年習慣於把沙拉當作正餐,一份沙拉的各種蔬菜搭配其實是非常有營養的,這個也是我出國回來後才喜歡上的食物。


10 不要局限自己

在美國很多學生有一個小主意或點子就開始聯繫人,最後往往能促成一個大事。在中國大多學生甚至是成年人都覺得很多事情是天方夜譚,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嘗試,這當然和整個社會環境有關,但也和個人的觀念有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公司內很多人會覺得最高層的領導很威嚴,很高高在上,但我更覺得他們也是平等的個人,我在百度的時候就直接發郵件給湯和松副總裁,向他討教一些職業規劃問題和戰略分析問題,這在很多我的同僚來看都是不可能想到或者做到的事情。


11 創客精神

我去美國之前對創業方面的東西可以說接觸幾乎為零,到現在我可以說具備了所有的理論基礎,這都是因為在杜克的時候校園內最大的比賽就是創業比賽,最流行的事情就是創業,這種想做點什麼事情的創客精神也被我帶回了國內。


12 回饋社會

可能是因為我當時住在一個基督教的環境中,有意識的接觸了很多相關的事情,雖然我對宗教觀點比較中立,但是還是被室友們的奉獻精神感動,這種在自己能力基礎上對社會的回饋我覺得是很值得、很必要的。


13 生活上的瑣事

另外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出門喜歡穿校服;比如會學美國人把一件長袖體恤穿在裡面,外面再套一件短袖體恤,覺得很好玩;比如不管走到哪,不管穿什麼衣服,哪怕是正裝,也會習慣背著個雙肩包。等等。


--------

  • 更多回答請看 曲凱
  • 更多文章請到 創投方法論-知乎專欄
  • 更多互動關注公眾號 42章經

關注這問題時剛去瑞典,而今已經回國快一年了,心中終於有了答案。

通俗點說,在國外生活學習過的人,比起沒有出去過的人,思維上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夠深切地明白: 我不能喪。

我們看似過著趨同的日常生活,其實每一個人生而在世都無法逃脫相應的歷史語境和而今的全球化背景。如今世界主流實證主義科學以及自由民主制度的(政治正確)話語都始於西方,也仍然牢牢地把握在西方手中,更別提那些顯性的金融秩序經濟發展序列和已成事實的社會科技教育優勢。

在這過程中,中國始終處於該主流語境之外,即便有所成就,也是後殖民主義系統中的另類,土豪可以掌握權力,制定權力的天平事實上扔傾斜在西方。出國,尤其是到主流西方生活學習,是一種真正的越級式的體驗。


基本相當於工薪階層家的孩子放到富豪家小住了兩年(何況我這種情況在國內都屬出身平平)。體驗結束,富豪沒供你吃沒供你穿,但你還是切入骨髓地知道了在這世界上有一個地方,


幾乎每個人都會去健身房,從年輕時就堅持鍛造身材,保持健康。

人們保持自我思維的獨立和批判性,不輕易隨權威而流。

市民們受益於完善的城市系統和公共政策,真正將城市變成現代宜居的人類棲息地。

男人與女人平等享受權利,分配義務,婚姻不以養老產仔為轉移。

國境全部自然領地/非領地天然開放,人與自然共存無涉,步履回歸荒野,萬物盈盈而續。

我見識過了,就明白,不能放任自己成為中年胖子,不能對所謂真相理所當然,不能把城市與家粗暴地當作一個睡覺的狗窩,不能在陋習面前主動放棄自己作為女性的尊嚴,不能無視自然與更大的系統的存在。

我或許不會大富大貴,但我理解了人與環境無可替代的價值,知道了什麼是自愛自強,心裡無比清楚除了活成某些人那樣,我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包括執行方案),精神上擺脫了怨天尤人,於是再也沒辦法活成一個喪X。

!! 第二天早晨醒來一看300個贊的 PS : 該結論的獲得僅限於瑞典(或許還能包含一點點泛北歐),見識淺陋,去過的國家不多,祝有計劃沒計划出去的都順利~

(完)


人是一個會成長與進化的生物,除非出國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頑固不化拒絕任何改變和信息輸入的石頭,否則價值觀和為人處事,多少會受到外面世界的影響的。
我覺得大多數影響總結起來就是這樣的:
「他會接受讓他活得更舒服的那些變化,同時保留那些讓他活得更舒服的舊習慣。」
因為人也是一種趨利避害的生物。

比如說典型的 @Shi Hu同學的答案,細細看來就會發現,這些幾乎都是讓人過得更舒心(工作生活分開處理),更省力(尊重規則,當一個社會中的人們普遍尊重規則時,很多事情都會容易預測從而變得省力)的改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與人相處方面的(寬容,善良,尊重他人)。
可以說是一個更成熟的環境導致我們可以去相對容易的實現自己本來就希望去追求的東西。

那是不是像 @王豖 說的那樣,所有的改變都是本來就存在於我們心裡的呢?我認為不是的。
叫做"culture shock"的東西也的確是存在的。也就是說會有一個「遇到完全不同的價值觀 - 迷惑 - 思考 - 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和「見怪不怪」的區別就是,你會把它吸收到自己的價值管里來,也就是認同。

我舉個易懂的例子,也就是"セフレ"這個現象給我的culture shock。用我們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炮友。
以前的話我是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概念的,覺得就是大逆不道,簡直無法理解。到了日本之後,和朋友聊天,第一次聽說到這個詞。(那時候國內的風氣還沒現在這麼普遍把,或者說那時候我還沒接觸過)我表示很震驚,很不解。
但是朋友是這樣解釋的:「在我們看來,love和sex是可以分開的。sex只是為了健康(我更震驚了)而與一個同伴發泄的手段,如果兩個人可以有默契不產生love,就還是可以很好地保持朋友關係。」
當然我並沒有馬上接受他這種說法。不過那之後在漫長的生活中,我開始一點點懂得了這段話為什麼有道理,西方國家的所謂性解放是什麼意思,思維還未開放的地區所崇敬的貞操的本質是什麼,等等等等。現在我已經完全能欣然接受這種價值觀了。
等一下,可是其他答案早說了,這只不過是「淫蕩這種屬性,跟她在哪無關,只看環境是否能給與她淫蕩的機會」 啊??
當然那種情況也是有的。但這裡的區別在於:我自己仍舊是不愛好去做這種行為的。但是我可以接受他人去做這種行為了。
我自己不做,不再是因為傳統的貞操觀的束縛,而是純因為覺得對我沒有吸引力。不好這口。
可以接受他人去做,不是為了所謂的寬容而心裡噁心表面贊同,也不是聽多了看多了而習慣了,而是經過思考之後,徹底的理解了這麼做的道理,也就是徹底接受了一個既不是出於自己原本的慾望,也不是從小就有的價值觀。

再說兩個類似的例子吧。
一個是「對於生活與工作的認真」。
自己本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有些事情哪怕麻煩,都是要做的,而且要做到位。最開始也許是因為社會風氣讓我們不得不順從各種禮節習慣,但是逐漸就會理解禮節習慣的背後那種認真勁兒和奮鬥的姿態是一個很有益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受到日本社會影響很深。

一個是「開始覺得打扮和臭美是一件很重要並且代表了對他人的禮節的東西」。
原本我們都覺得,只要乾淨大方就可以了。但是在這裡我發生的改變是,開始承認對自己的裝扮的確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因為美給我們來帶更多外界的關注和友善。我開始意識到就算他人看不到,外表改變的過程對一個人的一天精神狀態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一個東西。

最讓人開心的一點,就是在穩定健全的社會裡,可以發現自己逐漸變得單純許多。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很少為了生活瑣事或者社會體制相關的事情而擔心受怕,好像什麼事情都無所謂。大部分時候會覺得怎麼在國內的人一天到晚老擔心懷疑這個那個,有啥可擔心懷疑的…………當然了,雖然關於日常生活的心態會輕鬆許多,但也會在別的地方有壓力就是了。

如果你問我,那在國外的生活到底有沒有價值?我會說,絕對有。
因為我覺得人生下來就是要去體驗各種各樣的東西,生命的密度才會很大,才會足夠有意思。
但是這種想法,也僅僅適合於有一顆比較開放樂於挑戰的心的人。如果本來就不願意接受什麼新事物,覺得變化較少的環境更安心的人,出國了也許真的不會快樂。這也沒什麼所謂的優劣,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罷了。
這種「我絕對不是這種人但是我也真的理解並且接納」的價值觀,也許是身處國外最讓人受益的影響吧。


我想來說說「自省」

大家都在談論身處的「社會關係」,或講深夜電台故事,或談人生哲學道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我最喜歡 @曲凱 的答案,因為裡面提到了自我認識,而我認為這最重要。

我是誰

先從孤獨說起吧,劉瑜在《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里這樣寫道:

前兩天有個網友給我寫信,問我如何克服寂寞。她跟我剛來美國的時候一樣,英文不夠好,朋友少,一個人等著天亮,一個人等著天黑。「每天學校、家、圖書館、gym、幾點一線」。 我說我沒什麼好辦法,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克服過這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學會的,就是適應它。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每天的日子裡,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跟自己相處。雖然初中住校,高中離家,早已習慣,但是慢慢地,我還是明白了為什麼路邊的流浪漢會自己跟自己說話,就像漂在太空中沒有坐標,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對著深深的黑暗喊一句「Do you copy?」。在留學生圈子裡就好了么?話不投機,也是一群人的孤單罷了。能到在正確的頻道上跟你產生共鳴的人,在哪裡都很少。

這種孤獨,也不單單是留學生能體會到,所有人都會犯愁。在Quora上有人問 關於長大有什麼沒想到的? 收穫2萬多贊同的第一答案提到:

Nobody is thinking about you (or the gaffe [失態] you made today). People are thinking of themselves.

認識到沒有人關心你,事實上就是把太空中找到一個合理的坐標系的可能性給排除了。那怎麼辦呢?就承認不存在這樣的坐標系好了。每個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獨特。在一所美國小學做實習老師的同學告訴我,學校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跟正常的學生放一起上課,他們可能有認知障礙,也可能有性格障礙,就是比別的學生學得慢,還需要單獨輔導。那正常學生不會看不起他們么?我問。她說,不會,學生從小就知道「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她教學生水墨花鳥畫,一位「笨學生」不按常理,把一隻鳥畫在橫橫豎豎的黑線條旁,而不是花叢中。她問,這是什麼呀?學生說,鴿子,它們生活在城市中,橫橫豎豎是他心中的高樓大廈。

孤獨和獨特好像一個硬幣的正反面。認識並且感激自己的與眾不同可能是回答「我是誰」的第一步吧。

再說說種族與民族認知。剛來美國,我對種族和民族的認識非常單一,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一個來自雲南大理的白族哥們真得非常得白……這跟從小受到的教育有莫大關係。言必稱自己為「渙渙華夏」,這讓那55個民族怎麼想啊。關於不可分割的西藏和新疆從官方媒體上也只能聽到一個聲音。帶著這樣的種族認識,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而別人統統是外國人,最多分膚色而已。看了《美國種族簡史》才明白了他們來自不同地方,在不同時期移民,有著不同傳統。更進一步地,一方面不同種族有著相似的從底層向上流動的艱辛歷程,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種族每個人也都如此獨特,這讓針對種族的刻板印象蕩然無存。就好像認識了天南海北的中國人,也就對地圖炮不感興趣了。對其他種族認識的改變,也影響了對自己種族的認識,明白別人更看重你個人,而不是你從哪裡來,就像不關心你的血型,不關心你吃不吃香菜一樣。誰讓這裡是民族的大熔爐呢。民族自豪感與個體獨立,一碼歸一碼。

我做得怎麼樣

我覺得國外入學申請的要求,已經在低成本下儘可能地接近全面和真實了。CV展示主要成績,Personal Statement是自己講自己的故事,推薦信是別人講你的故事,GPA說明過去幾年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幹得好不好,托福是語言關,GRE說明人不傻……在準備這些東西的過程中,很多人會陷入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循環,包括我自己。我也會後悔:如果大一的時候好好學習,GPA再高點就好了,如果去實驗室弄篇論文就好了。這時,一哥們教導我說,他從來就不為過去的事情後悔,因為他相信自己在那個時候那個情況下,做出那個的選擇一定是有原因的,自己的優點缺點從來都無比清晰,自己不可能不顧自己的興趣或者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歷史的局限性。可能,接受現實的自己的確是件非常困難、非常殘酷的事情。

那麼,那些什麼成績都拿得出手的學生怎麼樣呢?看看寄託和各個BBS出國版就知道了。每到申請季,「求籤定」就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這些學生,其中不乏中國最優秀的學生,也都高高興興地把自己放到一個別人定義好的維度中,用一些數字來評價成功與否,與他們在高考中做的一樣,那這四年的本科教育是不是也只是像個機器,把一個零件加工成了另一個零件了?他們心中有沒有自己對自己的那桿標尺呢?

在揣摩自己幾斤幾兩的過程中,如果再聽到別人拿到offer的消息,事情就更亂了。在國外找實習找工作,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父母地投簡歷也是一樣的境遇。明明覺得自己水平還可以,為什麼投出去的簡歷都石沉大海,而另一個不看好的同學卻拿到了offer呢?當女朋友遇到相同的情況,心裡著急時,我問她:如果拿你跟她交換生活,你干不幹?靜下心來,我們都明白,別人做了旁人看不到的努力,而我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雖然我知道,這時候我應該說,「好啦好啦沒事啦」 ˉ\_(ツ)_/ˉ

自信

不多說了,這裡引用 另一個問題 里的最高答案:

小格格nichole: 很多人都會問我出國五年到底學到什麼收穫了什麼 我告訴你們 最重要的不是英語不是文憑 對我而言 就兩樣東西:一是一種把我放到任何國家任何我誰都不認識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和一種名車豪宅已動搖不了我願意每天坐公車去追求簡單夢想的平淡心態。而我認為 這兩樣足以讓我受益終身。

最後,以《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的兩句話作結。

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叫《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我想像文革中的顧准、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不知道會不會被噴,在香港四年,美國四年。

是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我的價值觀在香港呆了四年之後被帶到了一個神奇的歧途里然後在紐約被扭轉回來,並變得樸素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出門的時候,會計算一下,加上手錶,首飾,包包,鞋,衣服,我今天一身多少錢,上十萬就必須瘋狂曝光,上萬就得去個同學聚會,要是一件名牌沒有,就不好意思了。

我曾經就是這樣,但美國四年的生活之後,我脫掉了那層虛榮的皮。

我覺得美國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我個人也是個自來水愛國人,但美國有一點真的需要肯定,就是他們不為別人活,而是為自己而活。

這個意思是,美國人其實不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生活是否羨慕,也不習慣用外部物品為自己的地位增值。

至少在我看來,我身邊的朋友,同事是不在乎的。我在華爾街投行工作兩年,周圍的同事也算是紐約小中產,大老闆有個幾百萬美刀期權+工資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們除了必須的合體的西裝以外,基本沒有什麼奢侈品,什麼呂包馬鞋真的沒人用。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我們一個Senior MD也就是一塊西鐵城手錶,即使奢飾品,也就是一兩件,然後一直用,在他們看來這個東西就是個物件,有就有,沒有無所謂,即使花錢買了也是我生活的點綴,沒有人為了虛榮而活,更沒有人去追捧那些大牌新款,所以我的同事那些VP,MD,SMD們一個包包可能兩年都不帶換的。

但是他們活的很真誠,很放鬆。這樣一個環境里,我一開始是不好意思用名牌,覺得我一個小兵用這些玩意過於高調,後來就慢慢習慣,發現沒有這些外界的標籤,不用算算我每天出門一身多少錢的情況下,人生突然簡單很多。。。。這是真的。人生已經這麼艱難,何必用這些東西讓它難上加難。。。

大家想想,即使你有50個包,一天一換,你每天倒騰這點事情,把你的金銀細軟從一個包折騰到另一個包里都得花不少時間吧。。。這個時間,咱干點啥不好?

我現在一個雙肩背,幾身洗不爛的乾淨衣服,覺得特別爽。而且你會發現,當你不再關注這些外界的事物之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那些至少在我看來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你的愛好,個人發展規劃,甚至是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

所以,惜福樸素的生活方式,真的很贊。


謝邀……我能不能吐個槽?

大概率統計在小個例面前真是有一種歐亨利式的荒謬感。

我老家有個朋友,他母親是80年代的大學生,市內某大型集團的總經理,非常有見地的一位女士。他高一那年,就被他媽送去了英國,先讀語言學校和預科。大學進了倫敦一所學校的商科,不是top,但也頗有名氣。

一晃,按照英國的學制,他就比我早一年畢業了。畢業後他又在歐洲玩了幾個月,去年回了老家。

結果他在英國呆了五年多,一回國就窩進了他媽公司的後勤部。說真的,我一直覺得我老家是一特適合養老的五線小城,山清水秀,人懶錢夠。

有一天,他找我閑聊,聊著聊著就問我:你畢業打算幹嘛?

我說:讀研啊。

結果??

我研究生畢業也才25……怎麼在他眼裡就成了大齡單身剩下女青年!

我研究生畢業也才25……怎麼在他眼裡就成了大齡單身剩下女青年!

最令我吃驚的是,一個在英國呆了五年的海歸男青年,竟然依然還保留著古老的中國宗族式思維,覺得女人應以嫁人為第一要務??

我怔了一會兒,只能以他可以理解的方式回答他:


出國留學但沒歸來。不代表所有人,可能也不代表多數人,我就說點我自己的感覺。

1. 女性/女權。我在國內時候在北京,上的最好的高中,我爸媽學歷工作都算不錯的,依然經常會聽見說「女生不用能力多強」(嫁個好老公就好了),甚至「女生不要能力多強」(嫁不到好老公怎麼辦)。這些話在這邊都不用跟別人講,你只要自己把這話翻譯成英文,還沒出口都會立馬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奇葩的觀點。前段時間Mark Zuckerberg回復一個網友奶奶"encourage your granddaughters to be the nerd, not date the nerd",這在中國感覺是根本想像不到的,大家通常都反過來勸。

2. 不要管別人的生活,別人如果不說你就不要多問,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在中國經常很多不熟的人剛見面馬上要把私生活問題問完。問問也就算了,還要操心評論半天。誰誰結婚了,誰誰離婚了,有你什麼事。

3. 平權。中國到現在重男輕女在多地方還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同性戀基本要麼被妖魔化,要麼被當成個笑話梗。包括我以前同學有是gay的,被同班同學嘲笑非議,好像之前那三年交情都不算,今天聽說他喜歡男人了才突然認識他似的。很多人跟我說美國種族歧視,但是白人和黑人在中國待遇的兩極分化比在美國嚴重多了。在美國equal rights雖然也沒徹底實現,但是至少是個很重要的話題,而且是當成civil rights的問題被討論的(其實美國現在也遠算不上最民主的國家,我覺得歐洲各國在很多問題上比美國處理得好得多)。在中國多數時候同性戀還有很多地區的女性我覺得是根本沒有當成一個人去看待的,所以更談不上人權了。

4. 要有你自己的看法。課上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你要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別人說什麼你就複製一遍,然後你要能解釋你的看法。重要的是argument,而不是conclusion。反對洗腦。

5. 要聽別人的看法。你有你的argument,別人有別人的counter argument。即使他們的conclusion你不同意,他們的counter argument也還是應該聽,不見得沒道理。反對和諧。

6. 國際上很多人跟你的看法很衝突,要理解別人。一味地抓著一個不同觀點,跟別人死磕到底經常沒有任何好處。你堅持說「我的觀點是對的」,可能你的觀點確實是對的,但你這麼堅持你的觀點,還非要抓著這個爭論點不放這件事本身很可能是錯的。包括一些政治問題,你說服不了別人只搞得大家更生氣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還鞏固了別人覺得中國極端的看法。你想更改別人對中國的看法,就不要簡單粗暴地背誦新聞聯播里的話。大家對中國最大的看法是dictatorship,你那樣只會鞏固這個看法。

7. 其實如果你不是非要抓著那麼幾條不同不放,全世界人民都差不多,也不會多難交流。比如美國人比我們性開放得多,但有些印度人又保守得讓人無語,你不要總抓著這些事情做文章,也不要多籠統地大談特談文化衝突。Don"t get obsessed with culture difference. There isn"t that much difference as long as you don"t obsess over it.

8. 我完全理解不了中國的某些企業文化。我完全理解不了拍馬屁這個行為。我父母有時候給我的career advice聽著很彆扭,我現在也不聽了。可能那確實是他們工作30年的經驗,但是我做不到,而且說實在的,在這邊也沒用,指不定還給你弄出一個inappropriate的罪名。

9. 工作首先是為了賺錢。你多喜歡你的工作和同事,你做的事情多重要多神聖,最重要的都是養家。貢獻和價值是兩碼事,價值必須反映在待遇上。不要太愛工作,不要把工作放在生活前面,不要把自己放得太低,你不尊重自己等於鼓勵別人也不要尊重你。國內經常很鼓勵大家向勞模學習什麼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好工資還很低,反正我是覺得這騙誰呢。

10. 沒有必須喝的酒。

11. 國內很多女生追求的那種瘦,看著像營養不良(有些就是),很不好看。

12. 理財。我總感覺在國內尤其我們那代獨生子女,是家裡有多少錢自己手裡就有多少錢,而且以後一定能全部繼承,出去吃多貴的飯館,買多奢侈的衣服包都沒關係,反正父母負擔得起就行。但是出國後匯個錢都麻煩得要死,基本上你賺的錢就是你所有的錢,於是會明白房租車險都是什麼概念。想買什麼和誰說都沒用,自己賺錢攢錢才是正經的。


Update:

13. 性別歧視不只體現在把女兒打掉,或者遺產只留給兒子這麼極端的事情上面。女性30歲之前不結婚不生孩子就多大事兒這是性別歧視。女人讀了博士就多大不了了這也是性別歧視。女生學理工科不好,玩比較激烈的球類運動不好,不愛打扮不好,這都是性別歧視。婚姻的嫁妝彩禮車房問題這也是性別歧視。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導致了男性的社會壓力更大,買不起車房就不得了了,沒有某些大男子主義就不行了,賺得沒有老婆多就奇恥大辱了,甚至年齡沒老婆大都要被議論,這都是性別歧視。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傷害了所有人,包括男性。我當年在北京最好的高中念書,我是清楚地記得當年填志願時班裡女生說「女生學這個專業不好」,過幾年又聽她們說「女生讀博士不好」,最近又是「再不結婚不好」,雖然說這話的人不是每個都有個談婚論嫁的男朋友... 總之她們做出她們人生的選擇的理由都是社會認為「女生這樣不好」。你要是覺得你沒有「非生男孩不可」就多偉大你隨意吧。


看了那麼多高票答案,想起四五年前,再回憶這幾年,我只是想說:
那些二十一二歲領悟到的、呼吸過的、存在於我生命和流淌在身體血液里的更有序、完整、深刻的、對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更「有好處」的東西,都在回國後被我的生活一點點壓扁和碾碎了。
我不是說北上廣哪裡不好,高度發展的經濟和無處不在的強烈競爭氣氛,可以滿足你對物質和感官享受的崇高追求,而且永無止盡,只要你願意,可以在這裡找到無窮的奮鬥動力,根本不用懷疑些什麼,懷疑的時候就刷刷知乎,欣賞一下變種繁衍的成功學是如何潮水般侵略了這個社區,從別人漂亮的故事和低投入的知識付費里找到點捷徑的幻覺暗自收藏起來。說到錢,人們都變得單純:北上廣有一整套完善的跟錢有關的升級打怪程序,如果你長久地按教程搬磚,系統基本不會出什麼bug,你二十歲做了什麼,三十多歲就會變成怎樣,三十多歲做了什麼,四十歲就會成為哪種角色。紐約也物慾橫流,但我二十一二歲在那裡領悟到的、呼吸過的、有點兒滲透進我血液里的東西,那些用短短文字描述不清楚的美妙的東西,和回國後在國內看到的,完全不同。

村子裡的人偷偷跑到大城市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以為這會使他更快樂,卻沒想到帶給他的只是更多的痛苦。村民是不痛苦的,他們不曾知道,所以不痛苦。他回到村落,像是被所有人拋棄了;為了和村民保持一貫的聯絡和關係,他還要裝得也不曾知道的樣子,那些東西壓在他的心頭,一瞬間幻化為像整個時代的重量,讓他在午夜孤獨而沉默地大口喘息。

回國後工作的這幾年,我的靈魂里的某種東西枯萎了。我在深重的無力感中,順從了時間,接受了正在發生的衰老。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性和感性被我自己嚴重割裂了。我甚至想過死亡來結束自我的撕裂感,當然,這不怪他人,只是自己抑鬱的問題。

希望你們都能為你曾領悟到的和相信過的東西,去還擊;希望你的還擊,是有效的,不是無力的;希望你們能是那為數不多的幸運兒----在你留學回國三、五、十年後,仍能在飯桌上,忽而眼神明亮、笑容堅定地談及從留學那時起,貫穿了你整個少年、青年直到中年時代的,從未變過的信念。


-----百贊更新回答:
確實算是虛無縹緲的回答,我從大家的評論中發現了不同的人對以上話語的不同代入解讀,比如國外月亮圓、比如對國內金錢至上的批判、比如單純學生時代對於社會的幻想..等等。
我無意評價任何價值觀,我從不認為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個人的價值觀一類可以用好、或壞來形容,它們只是不同罷了。我答案的本意是:你可能在留學期間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思維習慣甚至是信念,至於這些思維,其中有群體共性的是哪些,這個問題下的高票回答已經詳盡分析了;我想說的是,留學-回國這個行動,對我形成了較大的衝擊,現在常有夾在兩套思維、兩種價值體系之中難以呼吸的撕裂感,是一種非常個人的感受。幸運的是,我在評論里看到了跟我感受那麼相像的人,幸運的是原來有人體會到了一樣的東西。
如果我們把留學獲得的那些思維傾向,當作是「好」的、值得堅持的,那麼希望閱讀這個答案的你能足夠幸運,在國內的環境實踐人生的過程中一直保持,這就是我最後一段說的「眼神明亮、笑容堅定」;於我個人的體會來說,它們是正在被我的生活擠壓和消磨著,在目前這個階段,也許我只能靜靜等待自己的年齡和閱歷增長,消解(也可能是加劇)這種矛盾、撕裂感。


在英國呆了第5年了,在各方面還是有些感受的。

我想在國外待過的人與大多數普通國內大學出生的人相比,獨立生活能力會更強一些。很簡單,因為在國外你要生活,沒有人可以照顧你。翻開人人,微博,朋友圈,你會看到無數的留學生在曬自己做的飯,在打掃房間。在這裡你需要去適應別人的規則,別人的習慣,別人的要求。基本上每個畢業的留學生都可以在新東方畢業啦。

第二,我覺得是思想上。我們每天看著外國人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他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他們享受生活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他們並不注重奢侈品,什麼名牌包啊,IPHONE啊。他們甚至很自豪的用著他們的舊手機甚至是藍屏的綠屏的,即使車價相比國內便宜很多,他們也會開著N手的小車。他們喜歡的是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拿本書去曬太陽,路邊喝喝咖啡,周末全家人一起燒烤或者吃個SUNDAY LUNCH. 而在工作的時候,雖然效率不高,但是一步一步,非常紮實,完成的工作總是很棒。我會深深地覺得生活是美好的,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人生只有工作賺錢。還有一點就是,不會覺得有錢人怎麼樣,因為有錢人太多了,特別是在國外的有錢人太多了。但不管多有錢,土的人依然土,難看的人穿一身名牌人家都以為他是假的。

第三,人與人之間是美好的,人與動物之間是和諧共處的。雖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但很多小的城市小的鎮上,馬路上遇到個人都會點頭微笑或打一聲招呼,問候一句今天怎麼樣。推門的時候會注意前後是否有人,會幫後人拉一下門,下公共汽車會和司機說聲謝謝。街道上各種鴿子,海鷗,天鵝悠閑的尋找著食物,狗狗很歡樂的散步。

第四,在學習上,我覺得我沒啥資格說太多,因為成績也不怎麼好哈,但是我可以感覺到的是更多的是要靠自己,是一種培養你自己去探索的精神。每一篇論文,演講都是需要你去找,去翻閱大量的書籍來完成的。

第五,戀愛上面,其實很難界定我覺得,你可以說是開放,也可以說是混亂的。基本上在國外的戀人都會最後同居在一起,甚至有些認識可能只有一兩星期,因為在外沒有人可以約束,在硬體條件上也沒有問題。當然好的一面是,這是一個全面了解對方的機會,無論是生活習慣上,還是情感上,默契程度上,都是一個檢驗。而異國戀幾乎沒有成功的,他們可能可以維持那麼一兩個月,或者三四個月,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一直等到回國的。對於尋找老外,在馬上走走你可以看到許多外國男人牽著中國妹子,但是對他們的感情是否認真我實在是不想多評論。。至於中國漢子牽外國妹子,五年來我看到不超過10次。

第六, 還有一點就是眼界,在國外你會有很多機會去別的地方旅遊,看別人的城市,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等,你會發現國外很好,但也沒那麼好,或者說國內不差,至少在硬體方面。我有個很大的感觸就是,在英國,你隨便指一處建築,你都會發現他有一百多年,甚至兩百多年的歷史,但他依然矗立在那裡,雖然外觀可能有些陳舊了,但是當你走進去之後你會發現,它或是那樣的乾淨整潔,一絲一毫,每一塊地方都利用的非常好,你不會覺得它需要推到了。而國內還有幾棟老建築,歷史,文化,底蘊在哪裡!而新的建築拿出來跟人家兩百年前的建築比比,有沒有利用好,或者說有沒有人家舒服,科學?但反過來,很多國外的城市顯得死氣沉沉,沒有活力,而國內城市生機勃勃,你可以在晚上休閑的逛街,再吃個夜宵,在工作機會上也覺得國內會更多一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是在自信心上,畢竟會覺得自己是國外回來的,能力上不說,但至少在一開始的自信心上一定是有點的,對未來也是有期待的。

其實還有很多點,特別是在服務方面,英國在服務上做的精緻,另外在人的文化,素質方面,其實國外也有很多很多素質很低的人,但是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不錯的,比如開車啦什麼的。要問我出國是否值得,我想還是值得的。要是問我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我想還是在思想上的。當然,也會有很多的人出國後沉迷於各種酒吧夜店KTV奢侈品商店過著跟國內沒有差別的生活,最後被退學,買假文憑或者轉到野雞學校畢業回家的。


只說一些關於自己的改變。
大三時出國,到現在斷斷續續(除去寒暑假回家的時間)大概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出國前總幻想出國後就是一番新天地,可以大展拳腳拚命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結交各種外國好友遊歷各國談異國戀愛,可是。。後來發現,這僅僅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對於我來說)。學習各種知識是必然,可是有時候還是敵不過語言的障礙,上課並不能保證自己可以百分百聽懂而且與外國同學小組討論的時候也常常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想法(當然,如果你英語真的很好很好就沒有這層困擾);出國前常常想,太好了,馬上就可以交到一群外國的知心好友了,與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深入交流建立友誼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可是現實很無奈,可能因為確實背景不同,語言障礙,性格問題,也沒有實現這個,就更別提異國戀了。。。再是遊歷各國,這其實相對來說算一件簡單的事,可是。。由於自己不會規劃,膽子又比較小總是要找人結伴旅遊,難免會間接促使各種計劃擱淺,再加上經濟原因只去過幾個國家。。
但後來我發現,這些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個人性格原因,不管你是在國外還是國內,你的性格決定了你會怎樣做事怎樣做人取得怎樣的成績。你的個性,你的意志力,你的熱情激情,你的智商情商,你的生活方式,其實並不會因為地域的改變而相應產生多麼巨大的變化。除非是在小時候,很多觀念和態度還沒有完全建立並完全有可能從根本上吸收新文化新想法的時候,才會使得出國前出國後有很大不同。又除非,你本身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善的個人思想體系,能思辨能反省,那麼也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根本上的國內國外的同或不同。
但是,無論我原來的性格也好觀念也好多麼頑固,也還是會有些改變。。畢竟這麼些年過來了。。
1.公共意識和公共素質肯定是比在國內的時候更強,會更加註意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細節,也就是會更加遵守公共秩序和禮貌,比如注意說話音量不打擾他人之類的。。
2.做事更踏實一些,不再一味急功近利,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過程和學到了什麼上。
3.每天生活在碧海藍天水清草綠的大自然中,心靜了,精神追求有所改變,更加崇尚自然樸實。
4.學會更加真誠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情感。
5.懂得了尊重他人的不同(這點上面有同學已經提到),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些不同,並不以這些『不同』為『不同』。
6.幡然醒悟,你的人生並不會因為你在哪裡而不同也不會突然被改變(巨大的人生轉折另說),正常情況下,生命就是一種持續的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狀態,你以前及現在的狀態勢必會影響及決定你以後的狀態,不要幻想突如其來的變化或飛躍。量變才能質變。而量變來自一顆想變的心以及有效的持續積累。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又很龐大的問題,寫得好的話都能寫篇論文了。我也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歷和看法吧,主要基於在法國(巴黎)念書、美國交流和之後在英國(倫敦)工作。

根據NLP思維邏輯層次,人的行為(how people behave)是由他怎麼想問題(how they think)決定的,怎麼想問題是由價值觀(value)決定,而價值觀則是人的信仰(belief)、身份(who I am)以及最根本的精神歸屬(spiritual belonging)決定的。很多之前答案提到的多數行為和思維模式都是深層次價值觀的表現形式,比如尊重他人,遵守規則,拒絕價值觀綁架,表達獨立觀點,對窮人、殘疾人的看法...... 這些行為層面的差異數不勝數,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價值觀層面的差別。

以歐洲為例,因為我在歐洲呆的時間比較多一點,我最欣賞的價值觀是個人主義。我曾經跟一個歐洲的朋友討論過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區別,我們一致的觀點是,個人主義是以個人的自由(individual liberty)為先,包括思想上的和行為上的自由,當然這個自由是建立在不破壞他人自由的基礎上的。集體主義理論上以集體利益為先,但是操作起來大多不能做到,反而經常被少數人利用讓多數人為他們服務。雖然個人主義聽上去不如集體主義來得無私,但實際應用起來,個人主義反而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尊重和體會別人的需求和感受,集體主義經常被濫用和綁架。


我講幾個實際的經歷,個人主義是怎麼體現在大家的思維里的。

1)獨立思想 (Independent thinking)

大概所有我在歐洲看過的展覽中最受震撼的就是在倫敦VA看的「David Bowie is」。我記得一進門寫的第一句話大概是這樣:

「There is no authoritative voice. There are only multiple readings. 」

(不存在某一種權威說法,只存在很多種不同的解讀)

當然Bowie可能說的是有關藝術,all art is unstable,但當時給我的震撼確實全方位的。我理解了為什麼一個藝術家、音樂家的生平展覽,能夠是倫敦的最好的博物館的年度大展,提前兩個月就票賣光光,因為Bowie代表的這種對獨立思想和個性的追求,是英國文化像骨頭一樣重要的部分。

獨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是西方教育中很強調的部分。比如在法國的中學教育中,就有大量哲學和邏輯的部分,中學生就被要求用非常嚴密的邏輯論證複雜問題。我在念書的時候也強烈感覺到,有自己的觀點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是跟從大多數的意見,會被人看不起。

2)尊重不同(diversity),尊重個體的權利 (individual rights)

看到樓上答案裡面提到Don』t judge,這也是我很欣賞的一點,並且我覺得,不隨意評判別人,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他人之上,本質上是對個體的不同的尊重,對個人的權利的尊重。這種尊重在西方社會是非常深入骨髓的,有的時候還經常被人用來小幽默一下。

比如:Fifty shades of grey(五十度灰)剛出版的時候,在英國的中青年女性中那是掀起了一陣狂潮(我都忍不住在家偷偷買了兩天讀完:),但這樣的書拿到公眾場合看還是需要有一點小勇氣的,所以當有一天在倫敦地鐵上看到一位姑娘,在早高峰時間赫然拿著一本沒有包書皮兒的五十度灰,聚精會神的看的時候,還是非常吸引人的主意。但是人家姑娘也是早有先見之明,在書的封面上貼著一個黃色便利貼,上面手寫:Don』t judge me。我都不知道這感覺用中文怎麼翻譯,英國人的幽默感還是非常巧妙的。

3)獨立人格 (Independence)

獨立人格這一點,我舉兩個生活方式上差異最大的例子,一個是對「老」的態度,一個是對「伴侶」的選擇。

對「老」這件事情的看法,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差距比較大。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一直強調要孝順,因為父母把你生了下來,還把你養大,你的生命就是你父母的,要是不孝順,就是天大的罪過,所以送養老院的老人會被人覺得可憐,孩子會受到社會的譴責。但我有一次和一個荷蘭朋友討論這個問題,她說在荷蘭,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情……她剛到荷蘭的時候,荷蘭的house窗戶都特別大,而且底樓都是客廳,荷蘭人都很大方地敞開窗帘,路人經過都可以探頭看到房子主人在幹什麼。每次傍晚經過一排house,經常看到一個老人,年過花甲,常年坐在客廳的角落看著電視,也沒有人造訪,中國人都覺得荷蘭老人特別可憐,生了那麼多孩子,小孩也不怎麼去探望他們。後來我去養老院打工,荷蘭養老院有比較健康的老人,也有生活上沒有自理能力等死的老人,而等死的老人,如果他們,神智還清楚,不少人會選擇安樂死.......他們覺得,活在這個世上,他們自己受折磨,又消耗著社會資源,覺得兩敗俱傷。對孩子也一樣,孩子長大後,有他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老人一般都尊重孩子的自由和選擇,不會因為自己需要親情而去阻止孩子去活出他們生命的精彩,所以歐洲的家長都特別珍惜孩子未成年前的相處時間,時刻準備18歲之後,小孩搬出家自己過獨立的生活了。

說實話這樣的想法我以前不能接受,覺得老了沒人在身邊特別孤獨,現在也在慢慢接受中,學會面對孤獨,自己人格的漸漸獨立。

人格獨立也反映在伴侶的選擇上。很多歐洲人的relationship,兩個人之間,再親密也是獨立的個體,living alone together,就是說,雖然沒有住一起,但其實是在一起。兩個人當然要互相照顧,但遇到困難,首先自己得堅強地去處理問題,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困難第一時間就扔到對方身上,畢竟自己的人生該由自己去承擔,如果其中一個人要負擔兩個人的煩惱,也是壓力很大的。兩個獨立的人在一起,互相陪伴,一個人就過得很好 ,兩個人就是錦上添花。


最後說一句。眼界越大,經世越多,思想肯定越開放,能接受的事物越多,越能理解不同的現象和原因。這一點也不一定是出國才能帶來的影響,很多我接觸在國內教育生活的人也都思想很開放很獨立。所以思維方式是教育、經歷、環境綜合塑造的,並不一定出國就一定有變化,不出國就沒有。

很多事情,在幾十年前想來不可思議,如今在全世界範圍內也都不以為然,比如女性的獨立、性解放,連Trump都當選了,歷史在大周期里都是重複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給大家分享一個圖片: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攝影師 Sebasti?o Salgado 在非洲的一張工作紀實照片。可以看到照片里的當地人的會從小在下巴植入(大概是)象牙,圖片介紹里說,這是一個非常古老與世隔絕的部落,象牙越長,地位越高,這是人家的傳統。

有人這樣活著,有人那樣活著,都是可以理解的方式,都是自由的選擇。


極其強大的包容心和承受能力,為人較之以前卻更加冷漠。

如果你是18歲到的國外,那麼這一年的成長將會遠遠超乎你自己的想像,你的思想也將遠遠超過你的同齡人。

其實與其說是出過國的人會這樣改變,倒不如說在複雜多元化的環境中待過的人基本都會變成這樣2333。

比如北上廣深2333,在裡面拼個幾年時間,也就什麼都懂了。

怎麼說呢= =什麼樣的地方都待過了,無論是單純的,複雜的。什麼樣的人都見過了,無論是正常的,還是奇葩的。什麼樣的事情都遭遇過了,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這一切都讓你再遇到任何新鮮事物的時候不會感到六神無主,慌亂,反而更加冷靜,可以仔細的思考解決和應對的方案。

你的三觀不會再因為外來因素而受到極大的衝擊從而發生改變,對待任何人你都會彬彬有禮,因為你見到過各色各樣的人,你很清楚,沒有三觀不正這句話,只有個人經歷的不同而產生的思想差異,你交朋友也不再看三觀是否符合,因為很多時候即便三觀不同,你依然可以和對方稱兄道弟。

說了這些觀點,實際上你自己也很清楚,基本都是放屁,看似彬彬有禮,實際上只是單純的禮節,而不是真的從心底里感到敬仰。

看似和對方稱兄道弟,實際上內心深處對對方到底有多冷漠自己非常清楚。

看似對於三觀不同的人抱有極大的包容,也只不過是因為對方沒有干擾到你,而產生的無所謂的心態:我對你的故事和三觀毫無興趣。


我覺得出國回來,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讓自己抽離出去這個太過熟悉的環境。

人在一個地方待太久,一切的好處壞處,都會習以為常。很多好的壞的,都不能感受到了。

出去工作生活幾年,越來越少的中國朋友,感覺真的按照美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後再回國,那種突如其來的文化衝擊,也是感覺很震撼。

對於個人的變化,我覺得第一就是那種思維方式,會更加國際化。你去過不一樣的地方,按照不同的思維習慣去考慮問題,審視世界。回來之後,你看見一個問題,很容易的就會以另外一個視角去考慮一下。然後自己的內心也能更加的淡定。因為你可以理解人與人之間巨大的不同,所以也就不再對讓所以人懂你,那麼的執著。感覺生活就是不停磨礪自己本心的旅程,能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有堅持,就已經很難得。

然後再說一些回歸後的個人感想。

首先說說不習慣的,第一點當然就是空氣,環境,肯定還是差很多。也理解了為什麼老外來中國會很想一直戴口罩。但過了兩個月也就這樣了,反而覺得雨後的上海,還是有股淡淡的桂花香。

第二就是一下子感覺突然世界擠了很多倍。那裡都是人,那裡都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是素質是比以前有很多的提高的。但人口基數在那裡,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不守規矩,那每天看見的就是很多很多人。

第三就是生活的節奏,特別的快。感覺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趕路,任何事情都怕自己慢了一秒。我們的城市和人,就好像沒有剎車的高速列車,一路狂奔,不願意為任何人,任何事來做停留。

第四呢,就感覺這兩年,輿論,海關,都好像更緊了,連上海感覺都沒有以前那麼的多元化了。這個也談不上好或者壞,只是習慣了的那些app,網站,現在都要翻牆才能用,翻牆也越來越麻煩,所以老外來了感覺言論不自由,也是有理由的。

說了不好的,又說說好的。
第一就是手機支付真的太便利了。回來這麼久,幾乎就沒用到現金或者卡。無紙幣的城市,真的已經在發生。電動車在上海也是越來越普及,滴滴打的就幾乎全是電動車。

第二就是外賣真的方便。無時無刻,都可以點。但是心裡還是會擔心食品的安全問題。所以也是盡量不點一些沒有實體店的網店。

第三就是國內公司的發展,真的很快,很多東西,轉眼之間,已經可以和美國巨頭們同場較量。那些外派來中國的高管什麼的也越來越少。外企也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了。

第四就是國內城市的發展速度,真的日新月異,今年去成都,重慶,遵義,貴陽,都感覺每一個城市都是在大搞健設。每一次回去,都有新的高樓大廈在出現。而且走在城市的交界,也很多新的農村的好看的房子出現。設計感也在走入新農村。

第五就是交通的快捷。高鐵是真的太方便了。雖然還是很擠,但是這個速度,真的方便。

我是感覺中國現在就是站在鳳凰涅槃的關卡,有很多的問題,但也有很多的機遇,感覺一下秒,也許會功虧一簣,但我更相信,我們會真的強勢突圍,迎來新的世界。

很高興,可以來見證這些變革。

畢竟說不定我們是最後的人類了。AI,機器人,肯定會替代現在的人類,以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出現。希望那時候,我們還有這些自我意識,可以這樣互相噴來噴去


1通過頭髮長短判斷性別是不準確的,有時候通過鬍子也不行
2通過路人穿著判斷季節是不現實的,體感才是決定因素
3留級不丟人,年齡大繼續念著書也不礙著誰的事兒
4別人的生活不想知道,自己的生活也沒必要給別人一個交代,譬如婚姻,取向,不動產
5有耐心一點世界會更好
6工作很重要,生活更重要,但一定要努力,但也要會獲取快樂
7獨立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不是漢子專屬


1.生活
生活上更加獨立一點,對於私人空間要求更多一點。
在國內的時候是個浮躁小青年,再次回來的時候變成目標是養老退休好好生活。
2工作
之前想做事業強人,後來覺得工作不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重點還是回歸生活。
3學習
以前覺得發奮讀書簡直是太重要了,不能出人頭地簡直是顏面掃地。
後來發現學習跟讀書沒多少關係,不要文憑也能混。重點在於學以致用。
4戀愛
以前充滿幻想,覺得今生只待一人。
後來發現約會僅僅是約會,戀愛關係是戀愛關係,完全不能混為一體。
5處事
自幼魯莽、堅決、果斷。
結果回來之後變得柔軟,會為別人開脫。總覺得別人不一定就是我這麼以為的。

總之,從小生活在一個價值體系裡面長大,總覺得凡事有個對錯,總想往看起來高大上的方面走。
遊盪歸來之後才發現原來以為的那些都是些幼稚又扯淡的事情。努力做自己就好了。


回國以後會大聲講別人壞話。

--------------------------------------------------------------------------------------------------------------------------

講個故事好了。

地點:MUJI服裝區。

人物:一群在歐洲工作的工科生。

事件:我們上次在杜塞的MUJI瞎逛,一邊逛一邊評價MUJI的東西。走到服裝區的時候,表示對這裡的服裝接受不能。其中評價有,「這裡的衣服真的好難看啊」,「超級貴,還是優衣庫比較好,好玩又好穿」,「我們是不是走錯了,這是不是女裝區」。殊不知,正在我們附近理衣服的服務員姑娘是中國人,幽幽地說了一句:「這些衣服是男裝」,並傳遞給我們一個王之蔑視。現場充滿了尷尬的氣氛,並持續沉默了好多秒。

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並覺得自己失去了好多秒。


1.最大的應該還是理解和包容,尤其是跟自己背景不同的人。比如之前如果遇到灣灣很多人肯定會跟他們argue台灣只是也必須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在那呆過之後接觸的人多了發現這真的就是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跟我們不一樣,不存在誰能說服誰,因為可能兩邊的教育都只是片面的。「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句人盡皆知的話,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出來,結果全班哄堂大笑,不是諷刺的那種,他們就是覺得很有意思或者荒謬,一個勁追著問。還有說到軍訓,我表示大陸學生大學一般都軍訓,還有打靶,有的人高中入學也有軍訓,於是全班,包括老師,都馬上恍然大悟狀:你看,果然是全民皆兵啊!搞得我很無語,只好反覆解釋那只是一個儀式性質的。因為他們一直受到的教育就是那樣的,覺得大陸是一個武力震懾為主的國家,所以才有很多導彈對著台灣。。。後來我們就不再試圖討論統一或者是現在誰是中國的代表者的問題了,因為實在沒必要。
2.應該是尊重。比如之前可能去飯館就覺得服務員是為自己服務的,然後很多人用對著servant的態度對服務員,但是出來後發現很多地方是很尊重他們的,通常會覺得別人給你提供服務是幫你,於是就反覆道謝,招呼的時候也會像對朋友那樣說ask for help。
3.戀愛方面可能就是國內的時候很多會奔著結婚或者有一個什麼結果去,但是在外面很多人尤其是學生階段遇到的都是不同地方來的人,可能結婚的話確實不很有希望,於是就在單純的喜歡的狀態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了,目的性比較差。
4.我覺得我是更加愛國了。可能在國內的時候接觸的社會問題負面消息比較多,就覺得中國真是一團糟,也會去泄憤罵社會什麼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但是出來之後,尤其是被人歧視或者懷疑的時候就特敏感,覺得誰侮辱中國都不行,就不會跟著抱怨說中國不好,就會各種拚命解釋。在外面自己代表的也是國家形象,守規矩講「素質」了很多。
5.生活上發現自己的胃適應能力真強!原來吃著要吐的奇奇怪怪的東西居然吃多了也習慣了!!罐頭、油膩大肉腸、口味奇特的通心粉我居然也甘之如飴了!!!
6.學習上會覺得他們比中國國內的教育嚴謹一點,不敢隨便應付作業往上交了,因為有時候哪怕找老師套過磁之後,他打起分來還是毫不手軟!久而久之對待學術就比較端正,雖然考完不久還是會還給老師……囧。。。
7.處事的話還有很多可以吐槽!!我發現國內有一種奇怪的氛圍: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之後(比如有人插隊)很多人都只會暗自生氣,嘀咕幾句,一般不會直接說,可能是怕「撕破臉皮傷面子」?或者是不想惹事。但是很多時候這樣的話就會讓那些人越來越有恃無恐,或者裝作不知道去侵犯你的權益。於是後來我也會學著說:「You are in the queue.」維護自己的權益。租住的地方public space被佔用做別的也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當然是投訴或者什麼正當途徑,還是會避免正面衝突。。。好吧我比較軟弱。
8.對人的防備比較松,心胸開闊了,因為馬路上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會對自己笑,會無償幫自己蠻大的忙,所以也就會盡量去信任幫助別人。
9.額……這個可能是我獨有的,變「雞賊」了。。。如果幫助別人或別人對我有好感的時候,我會盡量說幾句簡單的普通話,或者直說自己是中國人,增加他們對中國的良好印象。。。太羞了,捂臉遁走。。。。


簡單說說自己現在覺得跟國內朋友的區別,不具有普遍性。
1.對陌生人的戒心比國內同學低。
2.不論什麼情況絕對按照規則做事,會很鄙視企圖凌駕於規則之上的人。
3.不仇富,不憤青。
4.不覺得公務員是一個很好的職業。
5.自主能力肯定比國內的同學強,雖然我不會做飯,但是我有底氣說出這句話,留學生都懂的。
6.英語談不上有多大長進,但是寫的essay給國內985/211英語專業同學看會被說不像中國人寫的,這點很confused。
7.耐得住寂寞。

上面似乎都是好的方面,下面說說不好的方面
1.很反感「中國就是這樣」這種話,經常被人說裝B,矯情。
2.消費水平比國內同學高很多,經常被誤認為是土豪。
3.時不時的會表達出「崇洋媚外」的態度(譬如羨慕外國護照好使),被罵是走狗,不愛國。
4.有時候會極端理性,比如我到現在都覺得李天1不該判那麼多年。

下面這兩條是我覺得差別最大的:
1.我是出來學習的,不是出來睡洋妞的,洋妞也不是那麼好睡的。
2.大學真的是能學到東西的,大學真的是很累的,論文真的不是網上抄的,University的意思真的不是「由你玩四年」。


推薦閱讀:

有工作經驗的人出國留學是為了什麼?中間會遇到哪些不一樣的阻礙?

TAG:出國 | 留學 | 海歸 | 海歸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