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中英夾雜的表達不會讓人討厭?
這個問題源於 @經雷 對以下這個問題的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2937
中文幾千年來從未停止過對外文的吸收,中華文化從來都是容納了無數外族文明的文化。讓人討厭的是醜陋的表達,是一個人在說這些詞的時候的腔調,以及對語言的無感。中英混雜本身並不是問題。
我同意他的看法。那麼,有哪些中英夾雜是大家不討厭的?
效率優先──這是我對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
所謂效率優先,就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使用什麼來表達,能夠最快速、最高效地讓聽者明白、理解,不產生歧義,無需大腦進行額外的運算。
任何影響溝通效率的表達,都是裝 13。這既包括中文夾雜大量英文,也包括為了追求中文純凈度,刻意地將英文都轉換成中文,不管是否聽者容易明白。
什麼時候英文表達比中文效率高呢?- 聽者的中文辭彙量低於英文。
- 中譯名不統一,比如說 Android,比說安致、安卓更容易讓聽者明白。但如果聽者一輩子說的都是安卓,那對他來說,這個詞就是統一的,無歧義的,那就對他說安卓。
- 很難用一個簡短的中文詞來準確表述的英文詞,比如 campaign、offer、flow( Hip Hop 里的一個術語)。
- 沒有中譯名、並且很難取中譯名的英文詞,這個常見於品牌名或產品名,比如 iPhone、Kindle、Basic 語言、Quora、Facebook、PhotoShop、Gala(一支很出色的國內搖滾樂隊)。
- 中譯名太長,非要用中文名表達反而降低了對整句話的表達和接收效率,比如不說 NBA,非說美國職業籃球聯合會(或美職籃),不說 IBM,非說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 大家都習以為常的說法,比如一幫互聯網從業者在一起,不說 Web,非說萬維網。
- 歡迎補充。
只要雙方都能聽懂,就是可以接受的。否則,最好考慮換個交流方式。
除日常辭彙外,有些特定的概念,不翻譯是要尊重原意,但對方能否聽懂這個原意,有較多的情況需要考慮:
1.對方是否也知道這個辭彙;
2.自己是不是有機會解釋這個概念;
3.對方是否有興趣了解這個概念。
通常,如果談話可以深入,或者對方是個積極的學習者的話,使用一些對方不知道的辭彙是okay的。但有的人不是積極的學習者,聽到自己不會的辭彙首先想到的不是了解,而是覺得你在裝B。這時就需要遷就一下。必要時可以放棄原意,找一些中文中相近的辭彙代替,讓他大致理解一下就好。
我覺得比較保險的有(就是說無論這人嘴臉多討厭,說出來也不至於增加抽他的慾望):
一些名詞:lotion、cushion之類,可能我跟廣州人待久了的緣故;
thank you
wondering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怎麼說這個詞都不討厭)
cheers
dear
只要在我看來有機會並且擋不住要進到中文裡的,我就接受。像care這樣的詞,一個母音後面跟一個類似兒化音的聲音,發音原理跟中文距離很近了。這種,只要說話人不太欠抽,我覺得沒什麼不可以。就像bye-bye,就這麼正式入駐到中文裡了,擋不住。
我覺得對待所有語言要公平,這裡一直在說英語的事,那麼多人仇恨。那「xxx的說」、「吐槽」、「宅男」還是日本鬼子的話呢,「菩薩保佑」還是印度阿三話呢,跟說「不care」性質有什麼不同?
漢語和漢文明一樣都是被周邊民族shit fuck(出處見本題底部周中石的回答)過千百遍了的,裝什麼純呢,還要自己跑到印度學來一大堆新鮮詞——可以想像唐宋知識分子滿口梵音會讓現在這些人多仇恨。久而久之,這些人自己就說起來了。所以我多數還是可以忍耐,自己說也不臉紅。
夾英文詞,有時候跟默契段子(inside jokes)有點像,本身就是在熟悉對方、相信對方聽得懂的前提下說的。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繞遠路」,明明中文很方便、很準確的表述,突然冒出一個特彆扭的英文詞來,語感非常古怪,就像我在另一題里舉的Intel大姐(不知道是不是Intel的人)的例子。說到底還是有語感這個沒法說清的因素。
這個事情,用語本身和當事人的感覺都有關係。比如當年我們學校校花工作以後第一年回學校替公司做宣講,她當時在台上說,她在公司裡面考慮的是「如何把我們的team build的更加strong一點」,台下鬨笑。那個段子後來傳了很久。這個就是一個不太好的例子,因為首先這個句子完全可以用中文表達,或者用英文,build a stronger team也比"更加strong一點"要好。當然校花出場,很多台下的人是抱著複雜的心態去看她的,也容易笑場,你們在男女極端不平衡的理工科大學混過的,都懂的。
另外一個例子,我工作一年的時候,也和我的女同學+女同事被老闆拖到學校去宣講(當時怎麼老闆都好這口?),事先還讓我們人事經理和我們定稿子。我的女同學先上場,說到「怎麼給我們的team增加value」,台下也是鬨笑。我當時腿就軟了,因為那個300多人的招聘會其實是我和系裡老師聯繫組織的,旁邊7,8個幫忙拉橫幅端茶倒水的師弟,還有系裡當年管分配的老師,都笑微微的等著看我笑話呢。再看另外一邊,我們麻省理工畢業的老闆,臉色都是青的。
我當時來了一點急智,膽子很大的放棄人事經理和我們事先敲定的稿子,決定先上台和觀眾套近乎,講述過程中專註於技術,除非專有名稱,否則盡量用中文。後來效果不錯,因為我用的英文就是這幾個:intel, CPU, Windows, Pentium, Itanium, binary translator。盡量把自己表現為一個離開學校不久,回來和師兄弟拉家常,談技術的同學的樣子,而不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白領」。這樣台下的同學就對我比較認同。事後我們人事經理也對我們老闆說,他講的真不錯。並沒有追究我臨場換稿的事情。
總結一下,我想第一是要應景,不能激起對方的反感,畢竟講話是為了傳遞思想,而不是去噁心人的;第二,實在不可避免的,用英文也可以,重要是讓雙方舒服。比如我如果硬要在演講的時候,每次提到Windows,都說成「視窗操作系統」,估計現在也在流傳著呢。粵語里有數量不少的英文或來自其他語言的外來詞,在日常的口語中,他們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巴閉(意為牛逼),來自印地語bapre(意為天啊); 咸濕(意為好色),來自英文詞hamshop(俚語:妓院),還有其他的士多(商店,來自英文Store),貼士(tips),拉闊(Live)等等
個人認為:外來詞與的引進和使用,本身就是文化交流帶來的語言演化過程,就像幹部公民之類來自日文的詞一樣,他們豐富和補充了中文。總之,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現象,沒必要過分抗拒。「這等於說是又一次 paradigm shift。」(Paradigm shift 至今沒有能被大多數人理解的中譯。)
在日語裏。
我們說的最多的是 某某offer
這個問題我還真思考過。
常規情況,@黃繼新 老師已經說的很完整了。我補充幾個更晦澀一點的情形:
- 避免使用被污染的中文
我個人是感覺到中國大陸使用的白話漢語,被污染的情況蠻嚴重的。污染源是多元的,比如劣質的媒體語言,自說自話陳詞濫調的政治語言,以及一些社會現象導致的辭彙變異。使用英文單詞可以起到去除污染,防止歧義的效果。
舉個例子,我們有時會想說「領導」這個詞,但是「領導」在中國是有某種感情色彩的,而我們只是很單純的想指代那個作為領導的人而已。這時候使用「leader」,就可以完全中性化的表達我們的所指。
- 貌似是英語,實則已經是漢語的一部分
注意我這裡指的不是字典上那個標準漢語,而是我們日常表達中已經習以為常的某些表達方式。這些表達直接對應於某個確定的含義,而我們又沒有熟知的漢語表達能精確指向同樣的含義。這種情況下不妨使用英語。
舉個例子,「他爸爸是廳長又怎麼樣?不 care」。這句話裡面有很獨特的意味,當你使用某個漢語詞代替 care 的時候,意思就變了。注意,上面那句話中,我們是在用一個「體制外」的辭彙,表達對一個「體制內」辭彙的漠視。
- 為了表明身份
雖然對於中英夾雜的反對是不分行業不分領域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同樣一個詞,使用中文和使用英文的,有時並不是同一群人。這種情況下,當你在某一個圈子,某一個上下文中,嘗試參與對話的時候,你可能像表明你屬於這個圈子,或者你不屬於這個圈子。這種時候你就可能分別使用中文和英文。如果你用錯了,就可能造成對方對你的身份誤判。
比如說 debug 這個詞,或許不僅僅是個技術術語,還是一個交際用詞。你同意嗎?但是還有相反的情況,就是我們要刻意暗示我們是門外漢,或者我們不關心對方背後的細節時,哪怕我們知道那個詞慣用的英語是什麼,我們也故意不說。這樣產生的暗示有時候是弱勢的,比如請教問題的時候,或許我們知道 1+1,請教 1+2,但是最開始還是要把自己清空,避免急於陳述自己知道的1+1。而有時候,又是強勢的,比如甲方有時候會故意完全不使用乙方的行業用語,這樣會給乙方造成某種緊迫感。
以上三種情況,其實背後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我們在使用中英夾雜的方式說話時,我們的語言內容是一種表達,同時我們使用英文這個行為本身,又構成了另一重表達。當你的要表達的思想必須要藉由這兩重表達同時起作用才完整的時候,你就有必要使用英文。
這個道理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情況下中英夾雜會招致反感——這樣做的人往往只注重自己說話的內容,而對於彼時彼地使用英文這個行為本身所表達的含義,缺乏體察。而這層含義,往往是被人們反感的。
所以,還是要 care。我在此貢獻給大家一個判斷流程,在中文夾雜英語之前按照這個流程判斷一下,就可以避免絕大部分的中英混雜令人生厭的問題:
1. 對方知道這個單詞/表達
2. 在對話雙方的共同語境/環境中,這個單詞/表達是默認用法
只要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正確」,那麼就可以夾雜英文;只要不符合任何一項,就不應夾雜。如果有任何一項是「也許」,那為了保險起見,還是不應夾雜。
來,練習時間:
英文:iPhone
對方:城市正常小市民。
過程:對方知道。默認用法。
結果:把老子的iPhone放下!
英文:iPhone
對方:山溝里待了一輩子,剛剛用上電燈的老爺爺。
過程:對方不知道。Exit Sub
結果:大爺,麻煩你把桌子上的那個白色的板板給我拿一下。
英文:offer
對方:被雅思/托福虐的死去活來的准留學生。
過程:對方知道。默認用法。
結果:你這個單身狗到底啥時候才能搞定offer啊?
英文:offer
對方:過年時對你提出終極問題的普通鄰居大媽。
過程:對方也許知道吧。Exit Sub
結果:我窩在家玩遊戲就是在等錄取信而已嘛!
英文:offer
對方:來買燒餅的985大學生。
過程:對方知道。不是默認用法。
結果:小本經營,你2塊5這個報價我絕對不能接受!
英文:CorelDraw
對方:黑著眼圈的設計狗。
過程:對方知道。默認用法。
結果:你再給老子發CorelDraw 7.0版本的文件,信不信我弄死你個仙人板板!
英文:CorelDraw
對方:班上胸圍36/80的天真迷茫文科小萌妹。
過程:對方很大可能性不知道。Exit Sub
結果:哎呀妹咂,把圖發給我讓我用製圖軟體把你加到海報里去就好啦!
英文:Exit Sub
對方: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餵養大的醫生老娘。
過程:對方不知道。Exit Sub
英文:Exit Sub
對方:中國著名裝逼犯平台上的年薪50萬社會精英
過程:對方有50%幾率知道。但是這個梗我用定了!
總的來說,夾雜英文是否令人生厭,取決於對方是誰。同樣的表達,對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相反的效果。其實,何止是中英混雜呢,就連純正中文,也是一樣的道理。
單身狗:妹咂!
女神:我要去洗澡了,拜拜(可愛表情)
歐巴:妹咂!
女神:嗷!
常用的術語縮寫,比如進出口貿易的FOB,CIF,放著大家都懂的縮寫術語不說,還要費大勁說離岸價到岸價是更裝逼的行為。
其實只要別說了英文又自己用中文複述一遍就行。
最最最噁心的就是自己給自己當翻譯。只要屬於溝通的必要就行。比如一句話里同時有 explanation 和 interpretation 。純用中文就只能加定語和上下文來解釋。用英文就很簡潔乾脆。
Borrow/lend 有時候也算。還有 review/audit 。用中文都很難區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全球化的趨勢在語言上的體現就是,以英語為母體,不斷會有其他語言的融入。也就是說,英語會被其他語言所補充所完善。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中英夾雜可能就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細化這個問題:
1. 聽眾的背景。
就像用英語本身一樣,如果說話者一直在重複聽眾聽不懂的內容(例如當地的一句諺語),聽眾則會雲里霧裡。如果說話者不及時進行解釋,只會引起聽眾的不解甚至反感。因此,當你在使用中英夾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聽眾的背景。最好的例子,就是當你在看美劇的時候,如果錯過了其中的一兩集,那麼在後面內容中,主人公說的東西你就不一定明白。這都是背景知識的積累。和中英夾雜是一樣的道理。
2.交流的目的。
如果你是在出席一個特別正式的場合,例如做翻譯。用中英夾雜的說話方式,是十分不妥的,即使對方能夠聽懂你所說的內容。只要是非正式場合,中英夾雜還是能夠接受的。
但是,可以想像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尤其是中文的影響力達到一定的程度,中英夾雜一定會成為一種潮流。
以上為趴趴英語的雅思口語老師Alex的回答。
從前在學校時,物院一位先生曾經以非常不屑的語氣鄙視過以中英夾雜來裝逼的人,當時深以為然。
後來在國企外企都混過之後,覺得其實有時並不是裝逼,類似於入鄉隨俗,當身邊的人都那麼說話時,為了融入大家,或主動俯就,或潛移默化,說話方式就會朝身邊的人靠近。
另外相對中文,外語音節更短,母音少,輔音多,發音比較快。我覺得類似於說縮寫吧
說一些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吧。以前實習的時候最後做pre,mentor評論的時候說到一半開始說英文,說完忽然說,咦,怎麼切到英文模式了。。
而且我覺得說英文已經很好了,至少懂得是什麼意思,最要命的大殺器是縮寫啊。。abt=about, ard=around, jfm=jan,febmar, sra=selling,researchadmin,而且每家公司的縮寫都不一樣啊!!在某快消公司居然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縮寫辭彙表啊,每個部門一二百打不住啊。。。
以及我覺得是否會被鄙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談對象,平常公司同事之間的說話模式就不能搬去給客戶打電話,第一次給客戶打電話時無意識的說了句外語就被mentor罵了。。
在外資大型製造公司做出口工作的表示,Commit 這個詞通常用的比中文順啊。
比如我給客人回復的交期,我就講commit給客人的日子,習慣這樣表達也覺得挺好用的...
我始終覺得:這是病,得治。
這麼多年了,無論在工作還是社交場合還是在咖啡館,聽到幾個中國人說話,對話中夾雜英語單詞的對話,依然無法控制住雞皮疙瘩,那感覺像瞬間從頭頂到腳底都通了220v……
據我觀察,有這個習慣的一般為有一定外資背景或客戶的公司及專業服務行業,例如諮詢、市場、營銷、銷售、公關、人力資源職能部門的23-35歲中國女性為主。
我能接受的例外:
就是沒有對應翻譯的或者翻譯的中文較彆扭的專有名詞或品牌:比如iPhone、iPad、APEC、GMAT、UK、Sandwich。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
明明有清晰簡明中文的動詞、形容詞、通用名詞,還是一口一個project, team, offer, remote, local, global, pay, deal.
如果坐在我面前的對話者明明是中國人,在中國長大,以中文為母語,大部分教育時間在中國,畢業後也在中國工作,工作語言大部分時間也是中文,開口出現一個英語單詞,我的後腦勺就會觸電一樣麻一下,麻著麻著,我就會開始懷疑:這個人的大腦結構是不是出現了神經性故障,掌管語言和邏輯的是否損壞。
我始終認為,一個正常人如果的確學習過多種語言,應該有能力在多種語言中自由切換,而且保持各自的純正性——尤其是在和自己同國籍的朋友對話中。舉個例子:我見過不少歐洲同事,他們很多稔熟2-3種語言,但他們極少在對話中英語夾雜法語或西班牙語,北歐語言夾雜英語。他們可以見到日本人說純正無誤的日語,見到德國同事說標準的德語,見到北歐同胞說純正的北歐本國語言。
結論:我不認為在歐美學習工作了幾年,就能夠讓一個在中國受教育10年以上的人失去使用純正中文的能力,乃至在使用形容詞和動詞的時候都無法找到合適的辭彙(少數專有名詞我尚可理解)。如果沒有去過歐美學習工作還這樣,那麼更不可思議。
除了專業詞,一概不說夾雜體。為往聖繼絕學,不能忘本。
很想知道一個詞大家用中文怎麼說:德語的Termin或者法語的Rendez-vous。A:嘿,昨天有沒有看美國職業籃球聯賽??
B:沒,但我看了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的一場比賽
在新加坡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