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廣告哪塊市場的潛力最大?

互聯網廣告那塊市場的潛力最大?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只談移動廣告。為什麼不談PC?因為那屬於考古學的範疇。

移動廣告發展的潛力方向,我們重點談兩點,一是原生化趨勢,二是創意上的交互化趨勢。關於原生化,我在不同的場合談過很多次,原生的需求,包括變現原生和場景原生兩個訴求,具體的產品方向有下面三個關鍵點:

一、表現原生:媒體控制廣告展示形式。從信息流廣告、搜索廣告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原生廣告
的最重要、也最直覺的產品原則,即內容與廣告的展示形式要儘可能一致。從廣告有效性原理來
看,這樣做有助於用戶自然地給予廣告更多的關注。而在獨立原生廣告平台的情形下,要想做到廣
告於內容表現形式的和諧,只能由媒體來設計和控制展式樣式。


二、場景原生:媒體明確提供廣告需求。如果我們進一步比較搜索廣告和社交網路信息流廣告,會發現前
者的效果仍然要遠遠好於後者。究其原因,是因為搜索廣告的投放決策是基本完全按照內容結果的
展示原則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們在以投放內容的方式匹配廣告。如果解決了這一點,非搜索的流量也可以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得到原生廣告的另一個
產品原則,即應該在用媒體提供的廣告需求來篩選廣告。


三、廣告平台提供結構化付費內容。由於媒體控制廣告展示,廣告平台返回的就不能是成型的
圖片或文字鏈創意,而必須是一些結構化的信息,作為媒體拼裝創意的素材。因此,原生廣告平台
的廣告庫的結構,不是簡單的廣告投放和創意信息,而是各行業結構化的付費內容。



如果按照上面的邏輯來設計和運營一個原生廣告平台,實際上可以稱為一個「植入式廣告」的
投放系統,我們仍然以上面提到的旅遊
網站為例,用上圖的概念性示例看一下整個投放決策過程。圖中的廣告請求,發生在某拉薩旅遊記的網頁上。除了遊記本身,編輯很自然地會對拉薩酒店的推薦,以方便讀者。然而我們知道,酒店信息是高度商業化的內容,有沒有可能以付費內容的方式從第三方廣告平台獲得呢?這顯然是可行的:

?1 . 首先,app的運營者給出用戶的意圖,並用一個結構化查詢「類型=酒店;地點=拉薩」來
表示。這裡的類型,限定的是需要什麼樣的付費內容,而後面的地點,則是與此類型相關的查詢條
件。


?2 . 廣告伺服器收到此查詢後,會去酒店庫中檢索符合條件的酒店。在得到候選後,廣告服務
器仍然要根據eCPM對各個候選做排序,而在此排序過程中,人群標籤仍然可以使用,比如收入水
平較高的用戶,可能對高星級的酒店點擊率較高。


?3 . 排序完成以後,將結構化的酒店信息拼裝渲染,裝入頁面的過程,則由媒體來控制。媒體
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頁面的風格、色調、字體等,從酒店信息中選取需要的欄位,加工成最終展示
出來的創意,而這樣的創意,是可以做到與內容無縫融合的。




目前,這類原生型的廣告在各種場景下正在蓬勃發展,例如上面給出的原生化插屏和原生激勵視頻的例子,實際上都可以用上面的統一框架來服務。這些深度原生的垂直廣告網路,在移動廣告市場發展的都非常不錯。有一家原生激勵視頻公司,今年一億美金利潤,據說剛剛15億美金賣掉了。


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創意沿著交互化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說,從最初的靜態圖片,到上面說的激勵視頻廣告(由於視頻船體的信息量大多了,因此轉化效果較好,但是用戶看視頻需要比較高的門檻,因此用應用內的積分體系來激勵);再從視頻廣告,發展到直接可互動式的廣告創意。如下圖中的例子,用戶可以無需下載直接試玩遊戲,這使得轉化率和後續都好了很多。當然,這條趨勢線索還正在展開之中,有許多有趣的問題不斷產生,也一定會產生很多有趣的公司。



為什麼你沒有提程序化呢?我覺得這不是移動廣告目前的主要矛盾。如果眼睛只盯著程序化,在移動時代,還是洗洗睡吧,


目前在一家廣告公司做DSP 和 DMP相關的產品, 簡單寫一下.

目前互聯網廣告市場的趨勢,個人以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吧。

1. 從採買方式上來說, 程序化購買日益受到重視.

程序化購買的概念簡單的說的話, 就是通過計算機程序的介入, 自動完成廣告的採買, 並實現廣告投放的最優化. 這個最優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曝光次數, 點擊次數, CTR等常見廣告硬指標, 比如定向是否精準, 比如曝光頻率和周期的控制, 投放平台的控制等等. 但總之關鍵是靠計算機程序完成.

程序化購買的最常見形式是RTB(Real Time Bidding, 實時競價系統),也是最成熟的. RTB系統一般有媒體方(或叫Supply Side, 通俗的講就是賣方), 平台方(Exchange,就是中介), 廣告主(Demand Side,通俗的講就是買方)這幾個角色. RTB的模式是說媒體方把自己的流量都接到中介Exchange上, 廣告主也來Exchange上購買這些流量, 大家公平競爭, 合理出價, 給每個流量合理的價格. 並且每次出價是發生在廣告即將被展示前的那一刻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種這種模式為實時競價.

比如說你打開一個網頁, 就說是新浪好了, 上面掛了一個RTB的廣告位, 那麼當頁面載入這個廣告位的時候, 新浪就會向Exchange平台(就說是百度好了)發起一個消息, 說"我這兒有一個人要看廣告了, 你給我發一個廣告過來吧", 百度收到這個消息之後, 他會再向每一個接入到他的平台的要買廣告的人(一般來說是DSP)發消息, 說"這兒有一個新浪的廣告位要出廣告, 你們看願意出多少錢買這次曝光", 然後DSP那邊一通計算, 告訴了百度一個數, 然後百度從每個DSP出的價格中挑選出最合適的那個(不求甚解的話就理解成出價最高的那個就好了, 實際情況中一般是第二高的價格), 把這次廣告的曝光機會給這個DSP, 然後把這個DSP提供的廣告返回到新浪那邊, 然後新浪最終把這個廣告展示出來, 你看到了這個廣告. 這一系列過程都發生在你等待網頁載入的1秒左右的時間裡, 每個環節都只有幾十到一百毫秒的處理時間,所以叫實時競價.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 媒體方或平台方可以告訴DSP這邊關於這個廣告位以及這個用戶的信息, 比如這個用戶是男是女, 年齡, 地區等等, DSP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做更合理的出價, 並找到更符合廣告主需求的目標人群.此外自然還能很方便的監測曝光率,點擊率之類的指標.

但要注意RTB並不等同於程序化購買, 前面有個答主直接把二者等同了,是欠妥當的. 上面已經說了前者只是後者的一種形態. 那麼程序化還有什麼形態的? 目前比較火的一種是叫私有化採買(PMP, Private Marketing Place)的模式.

為什麼會有PMP這種模式? 是這樣的, 雖然RTB的模式從理論上來說是很好的, 但在國內市場上卻有一些弊端, 那就是在RTB系統上的流量資源都比較差. 因為RTB就像是一個菜市場, 一堆人來賣, 一堆人來買, 如果你是賣奢侈品的, 你會願意到菜市場上去賣嗎? 並不會. 對媒體方來說, 他們會覺得把自己的優質流量接到Exchange平台上去賣的話很虧, 大多是接一些比較差的流量進去.
(如果不太理解什麼是好流量什麼是差流量的話簡單舉個例子: 同一個頁面上的不同位置好壞不同, 頭條banner肯定比角落裡的廣告位好. 同一個廣告位的不同時段也不一樣, 比如白天就比深夜要好. 來自不同地域的流量也不同, 北上廣和大城市的流量就比較好, 因為廣告主喜歡給這些地方的人投廣告. 上面這些例子都是直觀的來說的, 此外在數據上也有明顯的差別, 好的流量的點擊率, 轉化率等等都會高很多, 投放效果確實好.)

那麼問題來了, 優質媒體的優質資源不願意在RTB系統上賣, 但廣告主那邊對這種優質資源卻有很強的需求, 該怎麼辦呢? 為此,誕生了一種新的交易模式, 就是PMP(Private Marketing Place),私有化交易市場. 意思是說, 搭建一個相對高端和私有的交易場所(一般是由代理公司來做), 讓媒體把他們最好的資源放進來, 然後廣告主或代理出較高的價格來購買. 具體執行時可以採用實時競價的模式, 也可以線下談好固定價格, 線上只做投放優化.

RTB或PMP都是程序化購買的一種形式, 都需要計算機程序或演算法的介入來實現對每個流量的精細投放. 但一個是在公開市場上, 流量資源相對差一些, 另一個是在私有市場, 流量更加優質.RTB已經發展了好多年了, PMP是最近比較新的想法. 但總的來說, 程序化購買的採買方式肯定是趨勢.

2. 未來互聯網廣告會更加重視對數據的利用.

大家應該都知道,當你瀏覽一個網站的時候瀏覽器里會種下一堆的cookie, 而且不少網站是有自己的帳號體系的. 通過cookie或ID等記下(或者說猜出)每個用戶的性別,年齡,興趣等等信息, 在之後的廣告投放中做的更精準, 這是目前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目前做這件事的具體產品叫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未來可能發展成Data Exchange等形態. DMP簡單的說就是把用戶的各種有的沒的數據整理一下, 存起來, 之後廣告投放的時候用. 比如說經驗表明你要投的廣告對20~30的女性用戶更有吸引力, 那就從DMP庫當中把這波人找出來, 專門給她們投廣告, 效果就會好很多. Data Exchange的意思是說, 把數據也當成是一種商品, 放在一個公開的平台上買賣. 因為現在的情況是每一方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數據, 不管是媒體還是Exchange還是廣告主, 但每一方有的都只是一部分, 不全的, 如果把大家的數據都整合在一起, 互相補全, 價值就大多了. 再加上可能有些人雖有數據, 卻沒有處理數據的技術, 有些人有技術卻沒數據, 也可以互補. 因此就產生了Data Exchange的這個概念. 目前國外已經有數據公司在做這樣的產品了, 但國內還沒有, 而且在我看來國內一時半會不會有這樣的東西出現, 因為國內公司普遍對數據比較保守.
DMP這個東西並不是獨屬於哪一方的, 只要有數據的人都可以做DMP, 目前對於DSP和Exchange來說DMP基本是標配了, 媒體和廣告主也都有做DMP的,但比較少 還有一些獨立的第三方DMP公司. 其中我比較看好廣告主的私有DMP的前景. 有個說法叫"第一手數據才是最好的數據", 廣告主的數據肯定是最好的, 因為廣告主最清楚他們的客戶是誰. 據我了解intel和寶潔都已經在做自己的DMP了, 但對大部分廣告主來說對DMP這個事的概念還沒什麼認識. 不過我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會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 開始建自己的DMP.

3.最後, 從廣告的展示形式上來說, 視頻廣告原生廣告更受追捧。

目前視頻廣告是非常受廣告主尤其是大廣告主的青睞的, 展示廣告已經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 移動端廣告在業內也是非常火的概念, 各家都在搶佔市場, 但目前廣告主那邊對移動端廣告的態度還是比較保守的, 比較多的廣告主還是抱著"這東西挺新鮮的, 試一下也無妨"的心態, 從總預算中划出一小部分到移動端, 還佔不到大頭, 不是主戰場. 移動端主要的問題我覺得有這麼幾個, 一是移動設備上廣告的表現力實在太弱了, 達不到客戶的要求; 二是移動端缺少有效的監測機制, 如果被作弊的話是很難發現的. 三是畢竟是新東西, 廣告主需要花一段時間來接收. 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將來移動端的預算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不過現在移動廣告越來越熱, 第三個問題已經漸漸不是問題了.)

然後在移動廣告上目前一個很流行的趨勢是原生廣告, 也就是把廣告做成跟原生內容相似的形式, 現在微博和空間的客戶端上已經有了, 刷feed流的時候會出現一條跟別的feed差不多但實際是廣告的東西出來. 這種廣告形式被認為能夠很好提高廣告表現力, 獲得更多用戶注意, 但又不影響用戶體驗.


買過量做過投放運營,運營過資源平台,目前負責自研廣告平台,包括DSP,DMP和ADX


目前綜合起來看互聯網廣告的大趨勢有以下幾點

1. 互聯網廣告的未來在移動互聯網廣告

2. 移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在效果廣告

3. 移動廣告最佳的採買方式:RTB

4. 移動廣告最好的載體是:基於內容的原生

5. 數據是一切

一. 互聯網廣告的未來在移動廣告

互聯網未來在移動,因此互聯網廣告未來在移動廣告毋庸贅言,同時因為移動場景的高頻,使得廣告的潛力被大大爆發,單一用戶一天可以產出的impression比PC高出一個量級

以數據佐證:2017年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預計2018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

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增速則遠遠高於整個互聯網廣告的增幅,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在整個網路廣告市場的滲透率將近80%



二.移動廣告未來在效果廣告

效果廣告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對廣告主而言

· 廣告帶來的效果可實時監控,每個環節可把控,最終效果可衡量,而不再是虛頭巴腦的品牌曝光

· 從原本買廣告位變為買用戶,相當於剔除掉了對非目標潛在用戶無效的曝光,節約了成本

· 基於大數據的精準定向,使得廣告效果有質的提升

對平台而言

· 基於大數據的精準定向,能讓用戶看到的廣告與切身情景貼合,在廣告與用戶體驗中間取得較好的平衡

· 基於用戶而非廣告位包段的售賣方式,能夠大幅度提升廣告位流量的填充率

· 實時RTB競價機制能最大化流量效益

· 廣告效果的提升,使得廣告主願意後續持續投入

對用戶而言

· 推薦給我的,是我確實所需,從主動挑選獲取信息,變為被動需求信息的獲取;


三.互聯網廣告的最佳採買方式是:RTB

首先我們已經很自然地把非程序化比如廣告聯盟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他們仍有自己的市場,但不會是時代的主旋律,也不是大勢所趨。

目前程序化購買有RTB,PMP,PD,PDB等玩法;

從業務角度來說,對於平台而言,其實一切都是為流量效益最大化(填充率和流量價格)做出的多樣性玩法。

除了RTB,實際上PMP,PD和PDB等方式仍脫離不開舊時代的窠臼,仍然是合約,包段,包流的玩法套了程序化的皮,能玩的起的一般是品牌廣告主,不差錢,就要曝光量,隨程序化購買的潮流千人千面。

而品牌廣告主的投放預算一般是casebycase,單量大,但不連續,一次宣發多平台聯動,無法支撐起單資源平台持續穩定的盈利; RTB是真正釋放資源平台流量最大效益的採買方式。

而以最終ROI轉化為目標的效果廣告主基本不會玩這幾套,因為沒有意義,通過RTB可以用不同價格買到不同維度不同質量的用戶

與Scarberry的看法不同,RTB雖然名義上為尾量——廣告主不單獨購買頭部量,尾量不就是全量么?

可以實際與各大資源平台或者各DSP平台做業務交流,了解下除RTB外其他這幾種程序化採買方式的消耗量,不要聽風就是雨


四.互聯網廣告的最好載體:基於內容的原生

我認為未來的世界是更平的,流量為王與內容為王互相轉換,內容即流量;

MCN已經崛起,還在持續崛起

百度的戰略重點,Feeds流高於前明星產品百度貼吧,可窺見一斑

而基於內容的原生廣告,必然是未來的大勢所驅

原生廣告有3個好處

1)不在用戶操作和閱讀的時候強插廣告,對平台來說,商業和用戶體驗之間可以有比較好的平衡

2)對廣告主來說,這種投用戶所好的形式,同時根據平台的特性可以自發產生二次傳播(比如微博的轉發,朋友圈的點贊),這就決定了它是容易被用戶所接受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3)由於原生廣告的特性,廣告效果越好,內容性就要越強,也因此這要求投放者必須不斷優化廣告,讓廣告真正的成為內容的一部分,從而促進行業的整體升級

而與內容相關的載體平台有社交平台,內容資訊平台,視頻平台

目前可以看到,社交平台有朋友圈廣告,微博廣告,內容資訊平台有知乎的廣告,今日頭條廣告。視頻作為未來的內容強載體,也萌發了基於內容的原生玩法。


伍.數據即一切

前陣子小馬哥為摩拜站台,透露出騰訊基於全生態鏈下的數據布局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從用戶的爭奪,場景的爭奪,轉化為數據的爭奪了

對互聯網廣告,尤其效果廣告+原生廣告,數據即一切

如何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景給合適的人展示合適的廣告創意,實現最終的潤物細無聲的廣告即內容,離不開基於大數據的聚合,挖掘,演算法邏輯

程序化廣告交易經歷了發展積累爆發魚龍混雜與優勝劣汰,2017目前已經來到了整個行業的後半場,如何積累自己的數據並運用,決定了其在最後的勝出。目前可以看到,各DSP在不同的行業上的擅長開始有區分,除了競爭策略,也因為以第三方DSP掌握數據的方式,深度化必然最終導致業務的垂直化


之前在互聯網廣告話題下回答過的相關問題,參考補充

互聯網廣告投放有哪些入門/基礎知識? - 知乎
如何解讀騰訊 2016 年的廣告收入增速?
信息流廣告是什麼意思? - 知乎
DSP廣告投放哪些平台比較好,收費標準是什麼樣的? - 知乎
DSP 廣告和網盟有什麼不同? - 知乎互聯網廣告真的有效嗎? - 知乎


主要服務耐用消費品的網路廣告媒介購買,年投放量大約1000mil。

從目前的投放習慣來看,
在不同的媒體類型中,依然是門戶網站、垂直網站的投放佔大半江山,超過50%;
其次是視頻類,大約佔30%,搜索引擎類,佔5-8%,低於10%,精準類(含DSP投放),佔3-6%,其他(包括專業財經、IT、旅行、生活服務等)大約佔3%-6%

在不同的終端類型來看,目前約60%的投放在移動端(移動web+app),PC端還有40%-50%的投放份額,主要投放的廣告形式分強制曝光和軟性曝光兩大類。強制曝光指騰訊AIO(all in one,每天會自動彈出)、視頻貼片一類的硬廣,對於受眾來說,是不得不看的,軟曝光是門戶、垂直網站的文字鏈(從表面看是媒體立場的內容,實際代表廣告主的立場),廣告主意圖潛移默化影響受眾行為的。

關於精準媒體/DSP/DMP/ATD/程序化購買,這些概念。本來還是有一定期望值的,從接觸這一類的精準媒體到現在,也有3-4年了,這個期望也變得越來越低。
首先,移動端的精準,就目前來說,是非常難以實現的。
移動端獲取用戶數據主要通過移動端的web和app
1)移動端web的用戶cookie由於無法與pc端做統一識別,大大地降低了可用性。也就是說,如果用戶不使用同一賬號登陸pc端和mobile端,那麼,數據會認為是兩個「相似」的人,而不會認為是同一個人。
2)app中用戶的瀏覽行為,如果需要被獲取的話,每個app的監測都要加SDK,這個對於不斷推陳出新的app市場來說,是相當不現實的。尤其是目前市面上排名前十的主流app(目前也有些app network,技術壁壘比較低,資源主要是長尾流量)
其次,DSP/DMP市場,既缺乏一統江湖的「集大成者」(當前各交易平台廣告流量的獲取方式決定了對於平台相對於市面上主流網站的弱勢地位),同時又缺乏一個標準化的允許主流廣告資源接入的商務環境。
目前,就DSP市場的幾位翹楚,易傳媒、互動通來說,確實接入了有20家(一季度的數據,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更新)的exchange和交易平台,但整體來看,這些接入的資源,大部分屬於剩餘流量。而各家DSP在投放時,設置的定向投放(此處指基於cookie的定向,非性別、年齡、地域一類)非常粗放,如果需按cookie去做定向,mapping的成功率極低(大約10%左右)。缺乏一個「集大成者」可以高效地辨別用戶cookie.
對於媒體的核心資源而言,與DSP一類的供應商合作,非常謹慎。
每家媒體都養銷售,自己的資源,當然是自己的人去賣比較放心。退一步講,加入媒體的資源全部都接入DSP,會直接觸動媒體廣告銷售部的利益,這批銷售同學又應該去向何方呢?
另外,我國各家媒體的廣告尺寸,非常的不統一,對於DSP而言,這應該也是個障礙。

所以,現在說DSP和程序化真的是有些沒譜的。
比較看好的是阿里集團,在入股了優酷、UC、微博等之後,阿里識別的TA應該是相對清晰的(再加上自己的淘寶、天貓、支付寶),應該會比銀聯、電信、聯通啥的好很多。

說到底,其實不讓受眾覺得反感的互聯網廣告,才是最有潛力的廣告形式。

網路廣告與傳統的電視廣告相比,就是impression能夠持續轉化,當然了,我們都希望能轉化成訂單~並且轉化率越高越快越好。

但實際上,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去做這個漏斗,想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加快用戶下沉(購買)的速度,但回到廣告的本源,如何更好地與受眾溝通,其實還是內容為王。媒介,廣告形式,都是裝酒的瓶子,最重要的還是酒香~


問題實在太空泛,我也只能泛泛而談了。

1,回答者多從媒介為切入口,不在此作過多的論述。補充一個2014年全球數字廣告支出的數據,總結來說:BAT基本瓜分了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發展趨勢會與行業的發展掛鉤。


2,從埠劃分,移動營銷將是大趨勢。繼續討論上面圖表,阿里巴巴和百度相比去年有較大的增長,這得益於其在移動端的布局。據報告顯示,「今年,兩家企業的移動網路廣告收入達到402億美元。阿里巴巴移動網路廣告份額從2013年的1.6%激增至6.2%,百度份額翻了一番,從2.6%增長至5.1%。」


3,從互聯廣告形式的創新來說,視頻媒體(OTV)活力最足。今年,阿里入股優土集團後,兩者在營銷上做了不少的創新。今年10月份,他們推出了「星戰計劃」。其中最具亮點的產品是「邊看邊買「。據優土的介紹:

「邊看邊買讓用戶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感興趣的商品,可以直接點擊進入到淘寶網店鋪中, 一鍵完成購買。觀賞視頻的過程和網上商品的過程相互融合和滲透,將用戶購買衝動轉化為訂 單,流暢實現轉化。」

同樣是今年,搜狐視頻也推出了他們的創新產品「先聲奪人」。利用觀眾想要跳過廣告的心理,搜狐誘導用戶主動發聲喊出廣告主品牌的名字以加強用戶對品牌的記憶(具體請看下面截圖)。


4,從產業鏈來看,程序化購買(RTB)佔比將越來越大。縱覽整個廣告行業(如下圖),從廣告主投放廣告到最終受眾經過多個環節。程序化購買最大的影響是可以縮減中間環節,讓廣告主的購買成本減少。

很多代理商已經表示他們需要轉型成為科技公司,利用大數據幫助廣告主精準營銷。


行業相關:程序化廣告從業者(嗯,算是SSP方向吧)

先上一張圖


2015年美國市場各類廣告渠道所佔市場比例,其中移動廣告比例,已經達到了35%,其中展示廣告的比例超過了50%。

但,從下面這張圖來看的話,

移動消費與移動廣告之間的鴻溝巨大,號稱僅美國市場就有220美元的機會~~~

移動消費與移動廣告之間的鴻溝巨大,號稱僅美國市場就有220美元的機會~~~

答案 看起來是 移動廣告。
真相往往沒這麼簡單。

創業之前仔細研究過程序化廣告的種種,寫過一篇論文,有興趣可以詳細看看,沒有興趣直接看看最後吧:

一、 廣告、互聯網廣告、移動互聯網廣告概念

(一)廣告

廣告,即廣而告之之意。廣告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特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受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廣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廣告包括非經濟廣告和經濟廣告。非經濟廣告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廣告,又稱效應廣告,如政府行政部門、社會事業單位乃至個人的各種公告、啟事、聲明等,主要目的是信息推廣;狹義廣告僅指經濟廣告,又稱商業廣告,,通常是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溝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業佔領市場、推銷產品、提供勞務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擴大經濟效益並以廣告主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


構成廣告顯性要素的信源,指信息的發布來源,即廣告主,要發布廣告信息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主要是公司和企業。顯性要素中的信息,是指廣告客戶要向消費者宣傳的商品、勞務、觀念或公共關係等方面的內容。顯性要素中的媒體,是指以記錄和保存廣告信息並隨後由其重現廣告信息的載體。媒體與廣告信息密不可分,離開了媒體,廣告信息就無法獨立於信源存在,就難以通過網路傳播、呈現廣告信息。顯性要素中的信道,是指信息傳遞的途徑、渠道。不同的廣告信息可以選擇不同的廣告媒體。如廣告信息是文字類,可以選擇印刷媒體;如廣告信息是聲像,就要選擇電子媒體等等。顯性要素中的受眾,是指廣告信息的接受者,即特定的廣告對象。他們在收到廣告信息後,會根據對廣告信息的理解決策他們的行為。顯性要素中的反饋,是指廣告受眾接受廣告信息後所決策的行為所對應的信息通過網路向信源方向傳播的過程。廣告傳播者可以根據反饋的信息來檢驗廣告宣傳的效果,並根據反饋的信息來調整廣告信息、再選廣告信道,以增強廣告對受眾行為的影響。


(二)互聯網廣告

互聯網廣告指通過網路廣告平台在互聯網媒體投放廣告,本文主要指在PC端的投放的互聯網廣告,即網頁廣告。互聯網廣告的產品形態往往利用網頁頁面中廣告位,例如橫幅廣告位、邊框廣告位、文本鏈接、彈窗、多媒體等廣告產品,在互聯網上發布廣告,通過互聯網網路傳遞到目標廣告受眾的廣告運作方式。

由於手機等移動設備也可以訪問互聯網頁面,由於其廣告產品與特徵與互聯網廣告相同,不具備移動廣告特徵,本文將此類廣告歸為互聯網廣告。


(三)移動互聯網廣告

移動廣告是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訪問移動應用或移動專屬頁面時顯示的廣告,廣告形式主要包括圖片類廣告、「富媒體」類廣告、視頻類廣告、激勵類廣告及原生類廣告等。移動廣告是通過移動媒體傳播的付費信息,旨在通過這些商業信息影響媒體受眾的態度、意圖和行為。

移動廣告實際上就是一種基於純互動式的網路廣告,它由移動網路作為載體,具有網路媒體的一切特徵。同時,由於能夠隨時隨地接受信息的便攜性、移動性,比PC互聯網廣告更具備優勢與發展潛力。典型的移動廣告商業模式往往由廣告主或其代理通過廣告平台創建廣告,設定投放目標與預算,廣告平台通過集成插件的方式將廣告接入移動應用開發者,最終通過移動應用推送廣告給移動媒體受眾。移動廣告平台也叫移動廣告聯盟,它是一個典型的雙邊市場中介平台,是連接作為媒體的移動應用以及廣告主的橋樑。在平台上,開發者提供移動應用作為廣告投放媒體,廣告主提供廣告內容、預算,而移動廣告平台向廣告媒體提供相應移動系統的SDK,向廣告主提供媒體的廣告產品。

二、 廣告、互聯網廣告、移動互聯網廣告特點

(一)廣告的特點

廣告往往作為營銷事件有具備時間與效果屬性,同時具備流程性與標準化特徵。


1.
廣告的標準化流程:

一般來說,一個標準的廣告流程,包括分析廣告機會、確定廣告目標、形成廣告內容、選擇廣告媒體以及確定廣告預算等內容:

首先要明確廣告主的營銷目標以及產品與服務的定位與特徵,廣告目標受眾的定位與特徵,通過廣告機會分析得出廣告策略,即針對哪些目標消費者、在什麼樣時機、用什麼樣的方式、在什麼樣的媒體做廣告等等,找出廣告的最佳切入點。為達到分析廣告機會的目的,需要搜集並分析產品與服務定位、目標廣告受眾特徵、市場需求與行業競爭、甚至宏觀環境發展動態等等。

基於廣告機會與營銷目標,明確廣告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與利益訴求,用以指導廣告流程實施與監控廣告效果。廣告分為短期的、確定的以具體促銷活動的為具體目標,例如新產品發布類廣告的目標是為了讓廣告受眾了廣告主的新產品、促銷類廣告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廣告受眾購買產品與服務進而增進銷售;以及長期的、不確定的以品牌增強為具體目標,例如品牌類廣告的目標是提高廣告主產品與服務的知名度以便形成品牌偏好,很難要求某次廣告投放中具體的品牌偏好提升程度。

基於清晰的廣告目標,以及目標投放媒體的受眾以及信息容量來確定廣告的具體內容。一般來說應包括產品信息、企業信息、服務信息等等,不同的廣告目標的廣告形式千差萬別。

廣告內容需要通過符合其內容與目標受眾定位的合適媒體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傳播效果,而不同類型的媒體在廣告內容承載解釋力、覆蓋到達率、展示頻率、目標受眾的影響深度以及成本等方面差異明顯。合理的地選擇適應廣告主產品與服務的廣告媒體非常重要。

最後,根據整個廣告流程確定廣告預算並予以執行以及衡量、反饋執行效果。


2.
廣告的媒體特點

視聽媒體:視聽媒體主要有廣播類、電視類、PC互聯網頁視音頻類、移動互聯網視聽類應用程序等。


廣播類媒體:廣播類媒體的優勢是覆蓋面廣,信號物理地域可以實現全覆蓋、傳遞迅速,理論上信息的傳播速度可以接近實時傳播、展露頻率高,可以在不同時段重複推送。同時,通過地理區域選擇目標聽眾、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廣播也存在不足:稍縱即逝,非全時段覆蓋很容易錯過、保留性差,信息傳播後無任何媒體留存、不宜查詢、受頻道特徵限制內容缺少選擇性、吸引力與感染力不足。


電視類媒體:電視媒體的特點是覆蓋面廣,信號地理區域可以實現全覆蓋、傳播速度快,理論上信息的傳播速度可以接近實時傳播、送達率高,同一時段收看電視節目所有受眾在同一時間收看廣告,集視頻、音頻於一體,內容生動直觀、受眾易於接受、感染力強。但電視媒體的不足之處是:展露瞬間即逝、保留性不強,非全時段覆蓋很容易錯過、保留性差;對受眾可選性差,觀眾只能被動接受,儘管廣告到達率高,但受眾接受率很難衡量,媒體投放絕對成本較高。


紙質媒體:紙質媒體泛指報紙、期刊雜誌、書籍等印刷出版媒體,這類媒體廣告出現時間比較早,也是最普遍的廣告承載工具。報紙的優勢是:有形媒體使得信息可以深度傳遞、作為信息採集者的記者編輯等內容生產者廣泛穩定、媒體本身的信息傳播的可信度比較高;同時,廣告的刊登時間與內容適合的版面可選程度較高、同時足夠的靈活性便於對廣告內容進行較詳細的說明;媒體便於保存,投放費用較低。但是,報紙的局限性是:由於媒體本身的時效性帶來的傳播時效短、轉閱讀者少;印刷媒體的固有特徵只能是圖片、文案形式的內容製作簡便,但顯得廣告產品不夠形象和生動,感染力相差一些。期刊的優勢是,媒體受眾的特徵確定且相對穩定、廣告投放對象清晰;廣告持續時效長、傳閱的媒體受眾多、媒體本身便於保存;比報紙印刷精美、在紙質媒體中有較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但是,期刊也有不足之處:由於排期的原因導致廣告信息傳遞前置時間長、廣告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差。


戶外媒體:戶外媒體主要有商鋪與寫字樓的門面招牌、戶外廣告牌、交通工具、外觀牆體、室外電視屏等。戶外媒體的優點是:內容比較靈活、廣告展露重複性強、絕對成本低、競爭少。戶外媒體的缺點是:媒體受眾不確定性、傳播面較窄,可容納廣告信息量小、動態化受到限制。

郵寄類媒體:郵寄媒體是指遍布全球的郵政與快遞網路以及互聯網郵箱、手機簡訊等直接針對目標受眾個體的媒體。郵寄媒體的優點是:廣告受眾清晰明確而且具有靈活性、媒體容量限制較小、便於提供全面信息。郵寄媒體的局限性是:信息時效性較差、目標受眾交互率低、絕對媒體受眾的成本比較高等。

(二)PC互聯網廣告特點

PC互聯網媒體的特點是交互性強,擁有電視媒體視頻、音頻於一體的同時,還可以與目標受眾互動,生動直觀、易於接受、感染力強的特徵,又解決了展露瞬間即逝、保留性不強的缺點,對目標受眾也有一定的篩選能力。但是,任何一個網頁想要生存,都需要不斷獲得媒體的受眾、持續保持其活性,也就是最終通過「入口級」產品獲取流量。網頁的覆蓋面與電視媒體還不在一個量級,並且所以互聯網廣告大多是針對流量來做的,在保證流量穩定的基礎上儘可能的精準投放,也同樣限制了廣告產品內容以及形式。


與當前四大主流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媒體廣告及戶外廣告、直郵廣告相比, PC互聯網是一個較新的廣告媒體,儘管可以擁有追蹤、研究媒體受眾的偏好等相對傳統媒體技術與營銷的優勢,PC互聯網廣告傳播速度快,但效果往往不如傳統傳播媒體理想。相比傳統媒體,PC互聯網受眾的上網行為、瀏覽習慣、甚至註冊的個人信息,理論上完全可通過IP地址差異、媒體受眾Cookie、以及最近興起的非Cookie的數據管理與追蹤等技術手段獲取、挖掘、整理、分類、標示,通過對目標受眾標籤的長期積累和深度分析,廣告主便有機會通過互聯網媒體受眾聚集的網頁深入了解媒體受眾行為與喜好,精準的按照每個媒體受眾的行為特點、地域、興趣愛好等推送最匹配的廣告信息,使不同媒體受眾被推送的廣告不再千篇一律。當然,達到這種精準性需要多樣的技術與數據支持,基於Cookie的精準投放並未達到實際應用的要求。


在基於Cookie的廣告精準投放,由於本身Cookie的限制條件,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投放。Cookie是嚴格的域區隔,跨域無法讀取和寫入Cookie。舉例如某瀏覽器在M域名下種Cookie,N域名下的圖片,想取走M域名下的Cookie,不通過黑客技術或者利用瀏覽器漏洞,無法實現的獲取。由於網站不能訪問不同域名的Cookie,所以廣告一般是通過IFREAM(HTML標籤,作用是文檔中的文檔,或者浮動的框架)嵌入在正規的內容網頁中,這樣它通過自己的域名一樣能使用Cookie存取媒體受眾的瀏覽記錄。


例如,目標廣告受眾訪問當前網站域名為M,廣告商的域名為N。那麼既使受眾瀏覽器地址欄顯示為M,但實際上瀏覽器做了兩次請求,一次給M為了顯示正常請求內容,一次給N為了請求顯示廣告內容。這樣的話M和N實際上都可以通過瀏覽器使用Cookie。區別在於,M的Cookie存在M的Cookie中,N的Cookie存在N的Cookie中。下次受眾在進入網站P裡面如果還有N的廣告,那麼N就可以通過之前在M網站上做的記錄,向受眾精準推送廣告。至於N如何獲得受眾在M上的Cookie,需要從商務角度上解決。只有N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例如Google、百度這類的搜索引擎頁面,就可以儘可能記錄PC互聯網全網受眾習慣,然後再投到它的其他廣告里。這就意味著,網頁的受眾個體完整Cookie由於域的限制是很難完全獲取的,對PC互聯網廣告來說,即使是Google、百度等少數巨大流量入口,仍然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Cookie的精準廣告投放。

(三)移動互聯網廣告特點

當前廣告受眾在移動媒體的駐留時間多於在電腦端的時間更遠多於在傳統媒體的時間。在移動端的媒體受眾接受到的廣告數量更多,同時也更加碎片化。相比於其他媒體廣告,移動廣告覆蓋面很窄,也就是更垂直。但這樣的媒體特徵更適合目標受眾垂直的產品與服務,也就成為因為成本的原因很難在電視類、PC互聯網視頻類媒體出現的廣告在移動媒體出現的主要原因。但是由於移動媒體受眾駐留時間極度碎片化,以及便攜性終端屏幕相對較小的限制,當前移動廣告產品很難長時間抓住媒體受眾注意力。

1.
精準性:

傳統的紙質媒體、視聽媒體、戶外媒體、郵寄媒體廣告往往過分依靠龐大的覆蓋範圍來到達營銷效果,很難實現通過精準性投放;PC互聯網媒體廣告由於Cookie技術的限制,仍然很難實現真正的精準投放;而手機終端廣告在精確性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首先,它突破了Cookie單純獲取媒體受眾互聯網行為的局限性,移動應用開發者可以獲取媒體受眾場景位置信息。相比PC互聯網,移動端在總受眾人數覆蓋上有了很大提升,廣告傳播更廣。移動廣告可以基於媒體受眾的實際情況和實時場景將廣告直接送到媒體受眾的手機上,真正實現「精準傳播」。互聯網廣告中最精準的搜索廣告的點擊率也不過2-3%,而位置相關的廣告點擊率高達10%-20%,例如已知媒體受眾位置為某餐廳,向媒體受眾推薦該餐廳優惠券要遠比在PC端推薦更容易獲得點擊轉化。

2.
即時性:

移動終端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隨身攜帶性,作為個人隨身物品,手機的隨身攜帶性比其他任何一個媒體平台都強的多,絕大多數媒體受眾會隨時把手機帶在身邊,甚至養成全天候不關閉手機的習慣,所以手機媒體對媒體受眾的影響力也是全天候的,儘管受眾的移動終端使用時間是極度碎片化,但是廣告信息到達也是最及時最有效的。

3.
互動性:

移動終端的交互行為相比PC端的鍵盤滑鼠型交互方式更簡單、直接,以媒體受眾體驗為基礎構建的移動廣告為廣告主與目標受眾之間搭建了一個更輕便、簡單、強互動的交流平台,讓廣告主通過後台數據能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客戶的需求,不斷完善廣告產品與投放策略,最終提升廣告效果。

4.
擴散性:

移動廣告具備強擴散性,即強可再傳播性。移動端的社交便利性會使得媒體受眾會將自認為有用的信息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產品轉發至社交網路,形成直接向關係人群擴散信息或傳播廣告的二次傳播。以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舉例,非常多的「朋友圈」文章都會嵌入廣告(圖6)會在對受眾有價值的信息中嵌入,通過社交媒體自然擴散獲取媒體受眾。

5.
場景性:

得益於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移動終端將不僅僅作為實時語音或者文本通信設備,更重要的它也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隨身工具集:影音、遊戲、工具、甚至支付終端等應用,使得移動終端已經完全融入消費場景,不僅是工具價值更是形成了平台價值。相比PC互聯網,移動端與整合消費場景結合更緊密,也就意味著移動廣告有著更廣闊的機會與深度植入的可能。


按照廣告產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廣告可以分類為「主動」和「被動」兩大類別:前者涵蓋了媒體受眾的主動尋找廣告信息行為,例如傳統的報紙類紙質媒體的分類信息廣告,以及PC互聯網端的搜索類廣告;而後者往往通過特定垂直相關內容或特殊時間、地點等場景化影響,讓目標受眾被動接受到廣告信息。相比較其他類別的媒體廣告產品,移動廣告產品尺寸往往相對較小,受眾感知到廣告後的衝擊力不足,也是導致移動廣告的「被動」推動能力比PC互聯網廣告差。


但是,作為移動廣告載體的移動媒體,與其它廣告媒體有著顯著差異:一是目標廣告受眾清晰明確,二是互動體驗性極強,三是時間、空間以及內容上的極度碎片化。正是這三個特徵,決定了移動廣告與傳統廣告上的根本區別,移動廣告的核心價值:媒體受眾隨時隨地攜帶智能終端、實時在線;通過移動終端對媒體受眾行為深度參與以及軌跡分析能力可能性;移動終端感測器技術帶來的全新互動性體驗。移動終端的這些核心價值,使得廣告主可以前所未有的接近目標受眾。


所以,用傳統的廣告產品表現方式與廣告評估手段衡量移動廣告,非但不能體現移動廣告的媒體優勢,反而會讓媒體受眾對廣告越來越反感。只有引入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等手段精準定位真正有需求的目標受眾,不斷完善移動廣告產品、拓展移動廣告體驗,使目標受眾在做購買決策之前,完成對其定位引導,才是移動廣告真正的未來。鑒於此,移動廣告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與PC互聯網媒體,對於廣告主來說移動廣告不是單一平台廣告營銷互動價值,而是與傳統媒體、PC互聯網媒體深度合作的整合營銷傳播體系。


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特性很難獲得受眾的個體詳細屬性特徵,只能通過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客戶訪問等方式對受眾屬性總體描述。傳統媒體在對目標受眾的識別方式上,報紙和雜誌通常是通過實際地址和電話等方式與訂閱讀者發生聯繫;廣播與電視媒體則通過收視率監測設備或者人工抽樣調查的方式對目標受眾的地址和收聽收視行為進行總體了解。然而,移動互聯網產品與服務可以對目標受眾任意個體進行詳細的了解、識別與認知,不僅包括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微信賬號等身份識別信息,也包括目標受眾的實時地理位置、閱讀信息時長、交互操作等等更為詳盡的行為信息,通過對上述信息的採集、除臟數據、數據挖掘和處理,產生對目標受眾興趣、偏好、行為方式等的預測與評估。對個體數據採集、挖掘、處理,並最終基於產生新的有用預測信息,通過機器學習不斷完善併產生移動廣告精準投放的過程,是精準投放的核心價值。它所產生的基於對受眾個體的了解而精準投放的移動廣告,是任何傳統媒體與PC互聯網很難實現的。因此,傳統的強勢媒體核心都是以覆蓋率定義其核心廣告價值,無論是擁有億萬受眾的電視媒體,還是擁有百萬受眾的紙質媒體,其影響力主要來源於對廣告主潛在目標受眾的覆蓋率。通過大數據技術與機器學習,可以使移動廣告的受眾以質量取勝。優質的移動媒體,可以做到特點媒體受眾清晰、特徵明確、範圍有限。這些特點無數廣告主對廣告的真正需求,只是沒有足夠優秀的廣告平台能將其價值發掘出來而已。移動媒體受眾碎片化特徵也並不完全是劣勢,碎片化的特徵本身意味著受眾多元化、目標小眾化。移動媒體多元化、小眾化特徵同樣帶來了受眾精確細分、身份特徵、行為習慣相對明確易識別的好處。對廣告主的廣告投放更加精準、有效,也為廣告投放由量到質的轉變提供了可行性。


在移動端,除了Facebook、微信等這樣的全球性社交媒體以外,大量希望打造涵蓋所有消費者群體的千萬量級甚至億萬量級受眾的移動媒體,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現實。而當前移動廣告沒能利用好移動媒體特徵的優勢:大量的擁有對某類廣告主來說是極度優質受眾的移動媒體很難找到相應的廣告主;「網盟」等形式的平台關注的是怎麼把全部的移動媒體集中起來,直接拷貝傳統媒體關注目標媒體受眾覆蓋率為主,同時對接入的移動媒體硬性的接入橫幅類等媒體受眾體驗極差的廣告產品。這樣的平台是導致廣告主認為移動媒體流量價值不高的根本原因。傳統廣告行業經常使用的千人成本CPM,就是基於以數量覆蓋為核心的廣告評估,無法反映目標受眾群體上的細微變化,移動廣告很顯然需要由針對覆蓋程度的評估體系向廣告質量的評估體系轉移,構建的針對移動廣告的投放平台,不僅僅是優化移動廣告本身,更是促進移動廣告從產品到評估整個生態系統的變革。


傳統媒體往往以一對多模式的單向傳播方式為主,目標受眾反饋的內容和頻度完全無法與媒體傳播者對等,傳播者居於絕對的強勢信息推送地位,很難獲取其受眾的真實反饋。無法真正加強與目標受眾的互動,也傳統媒體一直無法實現的缺憾。而移動媒體受眾卻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的人與人、人與終端強互動式傳播,使得傳播者與目標受眾之間形成近乎平等的多對多的傳播關係,模糊了兩者之間的地位與角色定義。在移動媒體,任意個體既可以是信息傳播的受眾,又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這種類型的移動媒體,集中體現為社交性媒體或社會化媒體。這種特質和變化反映到廣告上,就是社會化廣告營銷。在現實場景中,無論是選擇產品或是服務,有信任關係的朋友永遠是信賴度最高的推薦渠道,而如果這個信任關係又同時具有該商品或服務的購買經驗案例,往往能直接的影響購買行為決策。這種能夠深入影響的關係,稱為強關係。社會化媒體能夠通過廣泛、直接、高效的強關係實現互動,能與其媒體受眾建立強關係,是它與傳統單向傳播媒體的根本差別,也決定了其廣告影響方式與傳統媒體完全不同:更加註重互動體驗,以建立更緊密的信任關係為目標,以強關係廣告營銷代替傳統媒體的弱關係營銷,使媒體廣告實現由關注覆蓋的量到關注效果的質的進一步提升。移動媒體本身在社會化營銷的優勢明顯,但是移動廣告由於形式單一、覆蓋度不足、媒體受眾盲視等原因,並未體現其強關係營銷優勢。這樣的作用未普遍被廣告主所接受。所以,只有通過移動廣告新產品創新,解決現有移動廣告產品上述問題。現有的移動廣告的主要表現形式,橫幅廣告、視頻廣告等都是從傳統媒體廣告的表現方式直接演化而來,是從紙質媒體、電子媒體直接應用到PC互聯網媒體,又從PC互聯網媒體直接照搬到移動互聯網媒體,完全沒有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相對於傳統PC互聯網的特徵差異,更沒有從社會化媒體特點去考慮廣告產品的變化。因此,造成目前整個移動廣告儘管幾乎所有的廣告主都認為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卻因為廣告效果不佳而不敢大規模投放的尷尬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由於媒體性質的不同,移動廣告與傳統媒體、PC互聯網廣告有著本質區別,是對廣告行業的重大挑戰和機遇。只有將當前廣告系統經驗與移動應用大數據相結合,通過全新的移動廣告平台構建與小眾化細分的目標群體建立了互動基礎上的強關係,由此將廣告營銷以側重數量的覆蓋程度向側重受眾體驗的廣告效果方向推進,形成良性的移動廣告生態系統。

個人比較激進,認為程序化廣告的概念是很好的,但是當前效果是很糟糕的,一直想著怎麼提升它。

14年聯合創立了吆喝科技,希望從A/B測試的角度去解決廣告主端的轉化問題,在數字廣告的幾次嘗試中,發現其實真正的瓶頸在媒體端。

於是有了Deepleaper。

Deepleaper想解決的是信息有效傳達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有效性的驗證


我們認為廣告在移動時代終究會回歸「有效信息有效傳遞」的本質,而不是簡單的基於廣告位的媒體流量買賣,所以我們嘗試用基於NLP的內容語義的搜索相關技術對展示廣告革新,希望能解決現行基於用戶畫像的程序化廣告很多的現實問題。


如果順便能解決信息垃圾率的問題,那真是棒棒的。


歡迎關注專欄:

知乎專欄

懶了很久,準備開始寫點廣告的事情了。


看完了所有回答,很多人提到了視頻廣告是趨勢,我來說原因,再談下視頻廣告中哪一塊潛力最大。

在今天這個大環境里,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再加上充斥著各類廣告的互聯網,企業越來越難讓自己的廣告定著在消費的印象里。對一位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在獲取信息時,如果看到廣告,幾乎是下意識的忽略,而過於奪人耳目的廣告往往又會引來消費者的反感,反而帶來負面效果。

而也正是由於大家獲取信息渠道又多又便捷,傳統廣告的很多營銷方式和展示方式都顯得有點低效。就營銷方式而言,現在就著某個賣點進行誇張營銷、包裝營銷和情感營銷都顯得不那麼有用了。為什麼?因為儘管如今每個消費者身邊充斥著各類廣告,他們卻依然可以很便捷地了解每個產品之間的差異、優缺點。再加上層出不窮的評測機構,企業再想通過放大優點、掩蓋缺點和幾句戳人心的廣告文案打造爆款、獲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且一旦廣告中誇張的介紹、過度的承諾遇到曝光或其他問題,消費者便會直接拒絕其品牌。

對於展示方式而言,banner、全屏、開屏、浮層等等這些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小,適用於配圖+slogan 的廣告,而這種廣告「定著」(給受眾留下印象)很難,一般不推薦創業公司或者新產品、新團隊採用這種廣告形式;而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則可以多投放一點這類廣告,消費者在觀看到這個廣告的時候,因為心裡已經對品牌有了一個印象,就容易對 slogan 聚焦,留下印象。可以想像都是同一句 「Just Do It」 ,投在相同的開屏廣告上,把耐克換成力克(瞎編的),兩個效果絕對相差巨大。

那麼新產品、新品牌做哪種廣告最合適呢?無疑是更長時長、發揮空間更多的視頻廣告,我們可以回憶下一些以前突然被眾人所知的品牌產品,全國範圍內知名的一般都是投放在電視媒體上,「腦白金」就是最早的例子。

視頻廣告展示時長較長,可以表現的內容更為豐富,可以運用的手法更是多了不少,比起一張圖片,創意人員能更好的將產品賣點以有趣吸引人的方式交待給觀眾,而且,只要植入的媒介得當,還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如《萬萬沒想到》片頭的廣告就絲毫不讓人討厭,但那種極短的展示其實也不太適合知名度不高的新產品。

看其他回答也能知道,幾乎公認在今年的廣告市場上,視頻營銷會飛速發展、全面爆發。從一些新媒體營銷平台向外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企業主在短視頻自媒體上的投放量已經超過了微博,僅次於微信,很多企業在社媒的投放資金也從預算的百分之二三漲到了現在的一半之多。

可以承載視頻廣告的媒介無外乎優酷、樂視、愛奇藝這種視頻平台的官方廣告平台,或者依託各大平台的短視頻自媒體如 Papi 醬,同樣還有一類不可忽視壯大速度非常之快的直播網紅群體,我重點說下最後一類。

直播的火爆眾人皆知,其所擁有的流量也毋庸質疑,但與其他擁有大量流量的渠道不同,平台也好、平台上的主播群體也好,至今都是依靠禮物收入。

而一旦直播中引入廣告,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這裡不說其他直播營銷的方式,單就談直播中植入視頻廣告營銷。觀眾通常是由於信任或者喜歡直播的內容才觀看一位主播的內容,所以觀眾忠誠度較高,在植入視頻廣告之前只要主播進行適當的引入,再加上廣告內容本身的有趣,很難引起觀眾反感,而且觀眾也不會像看電視一樣去換台,尤其再弄一點有意思的玩法,比如送獎品之類的,廣告、主播和用戶三者間來來回回的互動,廣告「定著」效果會十分明顯,直播植入視頻廣告把「任何人至少要看6次才能記住一個廣告」變成「看一遍就能記住」。

直播廣告的效果不止於此,由於其強互動性,一部分用戶會參與廣告內容的二次創作,就像微博上的「神最右轉發」、熱門評論,廣告內容比以前更有趣,這往往能引發討論,從而引起較多用戶的自發性傳播。

而且尤其對創業團隊有利的是,直播廣告這塊金庫還遠沒有被挖掘透,現在無疑是直播廣告紅利期,因此大家都能以較為優惠的價格獲取非常優質的流量。

直播廣告今年肯定會快速發展起來,比如深耕各大直播平台的汽車新媒體「30秒懂車」,其過去九個月的的廣告收入就達500萬;隨著直播的垂直化、專業化,其價值和廣告價格絕對會水漲船高。


哎,上邊的答主。。。根本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啊。。。

對廣告學進行產業研究和關注也有將近三年多了,之前在學校研究所就一直對互聯網廣告產業和效果廣告有比較強的興趣,近一年來先後在騰訊和網易做這方面的工作,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吧。

我從三方面來論述:

其一,正視並討論該問題的價值何在


依我看,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從去年開始,互聯網的廣告經營額已經取代電視成為第一大廣告投放媒體,並且在互聯網廣告急劇變化的今天,移動互聯網的勃興,新終端的產生,消費者依附於網路的媒介接觸習慣的變化都使得整個廣告市場面臨巨大洗牌。即使是互聯網廣告市場其機會和產業鏈板塊的價值也都經歷著巨變。

其二,從數據和表象來看,那塊市場潛力最大

題主問,有哪塊市場潛力最大,問的應該是現在在整個互聯網產業鏈中,產業鏈的哪個環節潛力較大。

先來看幾組關鍵數據,

(一)從媒介載體市場來看

  • 2018年互聯網廣告市場達到4000億產業規模
  • 搜索廣告依舊是最大的廣告類型,電商廣告次之,品牌廣告份額持續被擠壓,視頻廣告份額擴大
  • 移動廣告市場規模達到901.3億,2018年將達到3000億,BAT移動營收佔比均超過50%

當然,眾多調查機構的預測結果不同,但基本以上的三條趨勢是一致的,從這幾個趨勢里我們能得出幾個結論,也就是互聯網廣告市場未來在哪個版塊有巨大的潛力等待我們挖掘:

Ⅰ . 從終端來看,移動終端必將成為廣告投放最主要的媒介;
Ⅱ . 效果廣告獨領風騷的時代即將到來(搜索廣告+電商廣告+定向品牌廣告本質上都屬於以效果方式結算的效果類廣告)
Ⅲ . 捕圖時代到來,移動視頻或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重要的媒介載體,隨之而來的移動視頻廣告將成為重要吸金板塊

(二)從受眾媒介接觸習慣維度來看

再看騰訊用戶研究部門給出的一組數據,引自美國發布的《移動互聯網未來報告》


其實每次分析移動互聯網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時,都會驚訝於我們居然潛移默化的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1. Always online 實時在線,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以前我們把上網當做一件事兒做,現在,在不知不覺中,「人類聯網化」已經通過外掛終端實現;
2. 人們伴隨性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多線程運作成為人們生存常態。我們會發現,以前的人做事情習慣於單線程運作,即使多線程運作也非生活常態,現在,每個人似乎都在同時coverN多事情,我們的時間被切割的更細碎,更分化;
3. 社交、信息獲取與娛樂化訴求,成為移動網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媒介依存症」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狀態。(電視媒介時代,每天使用電視時間過長的人,被稱為患了媒介依存症)

廣告從來都是注意力經濟的產物,用戶把注意力投放在哪個地方,哪個地方便是廣告價值所在,而有了廣告價值,經濟價值自然浮現。

1. Talk + Social Networking 無論是微信、line、Facebook,社交廣告在人們移動化生存的未來,必將發揮更大的廣告價值;

2. Test ,資訊信息流等價值,如當下火熱的基於演算法推薦系統的今日頭條,Buzzfeed等,再如微信公眾號文章的變現能力,未來更多垂直類資訊信息必將從聚合站內分化出來,更好地服務碎片化的受眾,而廣告主精細化的營銷訴求,也會在此得到滿足;

3. Games 一直以來,遊戲的商業變現更多著眼於玩家的虛擬付費,而其作為一種流量巨大,粘性極高的媒體,其廣告價值也一直備受矚目和引人發掘,就在最近AR 遊戲 pokemon go 再次向我們展現了其廣告價值,如果你的餐廳、咖啡廳或者購物中心有幸成為「精靈站」或珍惜寵物的所在地,那麼你就等著大批低頭族光顧吧;

其三,從發展趨勢來看:技術精進與內容雕磨會成為未來互聯網廣告市場中最重要的板塊

1. 基於深度挖掘和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商業定向技術日益精進,效果廣告變現效率必將日益提升;
2. 基於優質內容的生產團隊從傳統媒體逐漸遷移嫁接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媒介,互聯網媒介再也不是原來傳統媒體口中的「野路子」,正規軍比比皆是,而且很多時候做的比傳統媒體做的更好;

我們看到,轟動一時的人機大戰、NBA,都是騰訊視頻直播的,重大事件發生時,第一事件傳回視頻報道的也是各類視頻網站,《奇葩說》這類網路綜藝,廣告經營額過億,這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非現象級電視綜藝,而且明顯有增長態勢,網路紅人做一條口播廣告達千萬收益,這在傳統媒介時代是難以想像的,在以後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媒介時空中,卻充滿無限想像。

------
純興趣研究討論,有不同意見可以一起討論。
知乎不回私信,有問題可以微博@ 鄭義分分鐘


以上。


應該是效果廣告中的原生廣告(信息流廣告)

把我另一個回答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是什麼? - 沈浩翔的回答中的一部分拷貝過來:
大數據最大的價值目前來看,最多的落地在廣告和用戶型產品上。遠未來那些高舉高打的數據價值和無限可能性,我們放下不表,我們具體來說說這個數據價值怎麼落地。

談談大家最興奮的商業產品(大部分大公司會將公司業務線分成兩大分支:用戶型產品和商業型產品)
先講講BAT三家的大數據在廣告端的應用。
首先BAT三家中,B和A自身都是不生產流量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採購流量,特別是B。B和A最知名的廣告場景就在搜索結果頁。
無論是B的關鍵詞匹配競價廣告,還是A的直通車和鑽展,為了提高其廣告價值,都需要不斷強化該場景的廣告價值。像B和A這麼巨大的流量,廣告不再強調聚合廣告位,而是強調,流量分發能力。所以廣告價值的提升,在於流量分發能力的強化。雙方都在不斷的強化個性化搜索,基於用戶行為的推薦和搜索的融合。百度基於cookie(移動端基於cookie或imei等形成用戶唯一標識),阿里基於更精細化的用戶模型。當然,目前這些用戶行為數據累積的很豐富,但是具體怎麼用,怎麼更好的挖掘,對於大家來說,都還處於摸索階段。
第二,提升價值。首先,百度的搜索流量雖然巨大,但是其有效有商業價值的query其實並不多;相對來說阿里的內部搜索商業價值更豐富。但無論是百度還是阿里,其搜索都被大量無效結果乾擾,因為他們有海量的數據——大量無價值的網站、信息,大量低質量的店鋪和商品。提升搜索結果商業價值的本質就兩條,一是增加優質內容的曝光量——將流量更多的分配給優質的網站或優質的;二是增加點擊率——給用戶符合他個人特徵的優質結果。在這方面,大的用戶數據有價值,但目前階段,很諷刺,就年齡、性別、地域就解決大部分問題了,這是最有價值的數據;大的商品數據或網站數據並不一定有價值,很諷刺,像淘寶這樣商品量級的網站,做個性化第一步,就是做小庫優質庫,第一步一定要做收斂。這點上,淘淘搜遇到的問題和他們一樣,因為淘淘搜有4億商品庫,是除了阿里之外,全網最大的商品庫;所以我們也採用了同樣的處理手法。
第三,談完了B和A的搜索廣告,再聊聊更多其他的廣告。百度還有相當大一塊的收入是聯盟廣告收入,這個和大部分DSP類似,總之就是收集更多的流量,對這些流量的用戶建模,有豐富的用戶行為數據,然後對這部分用戶在各種位置,推送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但不一定是在他們想要的時候。DSP應該算是非常成熟的模式了。(正因為模式成熟,所以DSP在國內不會有高估值,市場天花板明顯 )
第四,我們該聊聊騰訊了,騰訊現在把搜搜原有的商業產品團隊也全部歸併到廣點通團隊了。騰訊的廣告業務由廣點通大一統了。以廣點通和粉絲通(新浪微博)為代表的效果廣告,和DSP類似,不同的是,廣點通粉絲通的流量都來自於自身,流量質量相當高。騰訊和微博都屬於能生產流量的公司。他們的廣告收入,幾乎是凈利潤,不像百度阿里還有流量採購成本。而廣點通、粉絲通,最受廣大廣告主青睞的部分,又稱為信息流廣告~(恩,國外,非死不可和推特早就有了,國外牛逼,但我們還是專註於我們身邊可用的東西吧)。可以說,搜索場景,遠遠超越了門戶各種櫥窗場景的廣告價值;而信息流場景,則在逐步超越並甩開搜索場景。以至於廣點通年會時和廣大移動開發者說:應用市場已死,信息流廣告永生之類的話(備註,經官方核實,此句話為道聽途說,所以刪除)。從當初簡單網、蘑菇街在廣點通內測初期,大把獲得優質流量,到現在一年半過去,粉絲通也風生水起。效果廣告平台的發展速度堪比火箭升空。廣告主可以像在DSP平台一樣定向投放精準廣告,依賴的就是騰訊和微博的用戶行為數據。目前,這是國內效果廣告的朝陽期,朝陽期的意思就是,騰訊和微博對用戶行為挖掘還不充分,還沒有進一步放大效果廣告的價值,恩,原因就是,目前還是很諷刺,年齡、性別、地域、OS、投放時間,解決了絕大多數問題。這對騰訊、微博等公司(今日頭條將是下一個效果廣告大平台)來說,未來空前美好,廣告收入大大滴可以挖掘。而對於廣告主來說,未來這些平台中優質流量就不再那麼集中了,分配到自身的優質流量將慢慢稀釋,廣告費將逐步水漲船高。
第五,基於大數據的效果廣告真那麼牛逼,貼吧和豆瓣小組是否一樣會是未來輝煌的效果廣告平台。好吧,本人懷著這樣的夢想,去發掘貼吧和豆瓣小組的流量紅利。憂傷的是,貼吧有個短板,匿名用戶比例太高,用戶行為數據不精準。更憂傷的是,貼吧和小組,這種話題式的討論,讓內容主題更聚焦,從而本身和用戶個人屬性關係不大,在帖子內和吧內帖子列表或小組內帖子列表場景下,精準的信息流廣告都顯得格格不入,無法像QQ空間、微信、微博的信息流廣告那樣擊中用戶的興奮點。


睡前先落點字


最有潛力的互聯網廣告市場就是:


———— 互動廣告市場 ————


最新聞樂見的種子例子就是:


沒錯,就是右上角那個 X


不啰嗦,先陳述核心觀點,至少目前的我認為互聯網廣告最具市場潛力的是原生廣告,我們曾將他比喻為:廣告主渠道投放與媒介流量變現的第二春。

近期,我們九枝蘭採訪過劉鵬,他是數字營銷產品技術方面全球第一本全面著作——《計算廣告》的作者,對互聯網廣告的產品、技術、演算法具有高屋建瓴的研究,為該領域影響力巨大的行業領袖。所以由他來談「原生廣告」具備一定的權威。



九枝蘭:很多營銷人,對原生廣告知之甚少。那麼,到底什麼是原生廣告?


劉鵬: 迄今為止,原生廣告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實際上,從軟文、搜索廣告到社交網路中的信息流廣告都有一些原生廣告的意味,但也只反映了原生廣告的一個側面。應該說,所有將商業化內容與非商業化內容統一生產或混合排序的產品都可以認為與原生廣告有關係,這樣的產品方向有時也被稱為內容即廣告。

原生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廣告與內容對立的現象,希望廣告也能在用戶正常的內容消費中和諧地存在。如果這樣的產品能夠發展起來,那麼也就不存在廣告與內容爭搶版面並嚴重損害用戶體驗的問題了。在我們看來,只有原生化才是移動廣告的未來。

市場上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大家會認為原生廣告就是信息流廣告,甚至會看到很多媒體為了廣告原生化,生生的要在自己的產品里拉出一個信息流來,這種做法有點刻舟求劍。實際上,應該是你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按你的內容去設計廣告的展示樣式和觸發意圖。


應該說,原生廣告的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因為沿著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這兩個維度,怎麼樣組織起一個高效的、廣告主可以規模化投放的產品,在整個市場還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當然,這也正是廣告領域需要探索的重點方向。


九枝蘭:原生廣告是近年才興起的營銷概念嗎?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劉鵬:從起源上來看,原生廣告有四個有血緣關係的的產品起源:第一個是信息流廣告、第二個是軟文、第三個是聯盟(Affiliate)、第四個是搜索廣告。為什麼這麼說呢?


圖1:原生廣告在網路營銷中所處的位置


其實從原生廣告的特點來說,無非是兩方面的訴求:一方面是表現上的原生,也就是廣告展示的樣式要跟內容盡量保持一致,這樣可以提升用戶的關注程度和降低用戶看廣告的門檻,信息流廣告恰恰是這方面的鼻祖。

另外一個訴求,是意圖上的原生,原生廣告需要與當前用戶的任務或場景有關聯,軟文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內容本身就是根據廣告主的需求生產的。而聯盟,是把CPS或CPA的廣告直接以鏈接的形式交給媒體,媒體按照自己的想法設置廣告位、創意。因為是媒體自己設計創意,實際上它更容易做到表演或意圖上的原生,靈活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展現。

至於搜索廣告,則同時符合了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的訴求,因此也是效果最好的廣告形式。這些東西綜合在一起,就是原生廣告的源頭。


九枝蘭: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有何不同,應如何滿足這兩大訴求?


劉鵬: 表現原生需要媒體來控制廣告展示形式。從信息流廣告、搜索廣告這些例子中可以總結出原生廣告的最重要也最直覺的產品原則,即內容與廣告的展示形式要儘可能一致。從廣告有效性原理來看,這樣做有助於用戶自然地給予廣告更多關注。而在獨立原生廣告平台中,要做到廣告與內容表現上的和諧,必須由媒體來參與設計和控制展示樣式。

意圖原生,則需要媒體明確提供廣告需求。如果進一步比較搜索廣告和社交網路信息流廣告,會發現前者的效果要遠遠好於後者。究其原因,是因為搜索廣告的投放決策是基本完全按照內容結果的展示原則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們在以投放內容的方式匹配廣告。簡言之,意圖原生就是用媒體提供的廣告需求來篩選廣告。

社交網路信息流廣告側重於表現的原生性,而搜索廣告在表現和意圖兩個方面都是原生的。大體而言,對於那些用戶直接意圖比較模糊的用戶產品,如社交網路、新聞列表等,表現原生的廣告產品就足夠了;而對於用戶直接提供明確意圖的用戶產品,如搜索,則還要做到意圖上的原生性。

除了這兩類產品,互聯網上還有大量的用戶產品在實際上有比較明確的用戶意圖,但是並未以查詢等方式直接提供,並且表現形式上也不是規整的信息流模式,聯盟或軟文適用於這樣場景的原生廣告形式,實際上也是兼顧了表現和意圖上的原生性。但是,聯盟和軟文並不能像其他廣告產品那樣以計算的方式來優化效果,並且通過廣告市場規模化交易。對於這些媒體,需要嶄新的原生廣告產品與平台。


九枝蘭:作為廣告主,我為什麼要選擇原生廣告來消耗自己的預算?作為媒介,我為什麼要考慮用原生廣告這種形式變現?

劉鵬:對廣告主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效果好。因為如果廣告真的做到了表象上的原生,那麼它的點擊率就特別高。而如果廣告做到場景上的原生,那轉化率就會特別高。企業花同樣的成本但能獲得的回報要高很多。

搜索為什麼效果好?恰恰因為它是原生的:表現上是原生的,意圖也是原生的。所有的廣告中,唯有搜索是這樣的。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一個問題:用戶難道僅僅在搜索引擎上的商業用途才明確嗎?其實不然。比如你在旅遊網站,你在點評網站上,商業意圖可能不比搜索弱。

那為什麼這些平台無法通過廣告變現或者說變現不好呢?就是因為原生性解決的不夠。我們過去很多的思路是通過數據分析的挖掘方法,找到這個人歷史上買過什麼或者喜歡什麼,而現在這件事在移動的時代已經變成第二重要了。第一重要是搞清用戶現在正在幹什麼?它現在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能把這件事做透了,做到真正的意圖和場景原生,那麼我相信展示廣告也跟搜索一樣有高的變現水平。


九枝蘭:哪些行業適合選擇原生廣告這個渠道?


圖2:植入式原生廣告的運作流程


劉鵬:我覺得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找原生的資源。但是從實施的難度來看,那種有相對結構化的信息的廣告,比如說app下載、電商、機票酒店、生活信息,即能用資料庫表達的廣告主去做原生廣告,成本相對是低的。因為它可以以feed的形式介入,而不是為每一個商品來單做一個創意。當然這需要中間的撮合平台,需要有很強的產品的組裝的拼接的能力,這個是目前產品需要解決的點。

九枝蘭:若要實現原生廣告的規模化,在實踐上存在哪些挑戰?


劉鵬:說實話,目前原生廣告還沒有特別好的統一解決方案。原生廣告在規模化、產品化這條路上還需要探索一段時間。但在不同的領域裡、不同的場景里,原生廣告有一些成功的探索。比如微博的原生廣告、微信朋友圈的原生廣告從表象和意圖上做的都還不錯。但是他們是媒體,跟第三方平台做的原生廣告在產品層面非常不同。

比較理想的原生廣告平台應該能兼顧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的要求,並且仍然可以以第三方平台的形式規模化的運營,這是移動廣告最重要的產品趨勢。

不要指望這樣的產品能在一夜之間變成主流,因為這樣的廣告體系與現有體系差別是巨大的。它將會面臨以下兩方面的挑戰:

首先最大的障礙在於媒介端,原生廣告供給方的運營難度,要比其他廣告形式大很多。在各種廣告產品中,媒體對於廣告的交易,基本上都可以簡單的加投放代碼或SDK來完成。但原生廣告如果沒有媒介的深度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


圖3:遊戲行業中的原生廣告


如果媒體以圖2所示的方式參與廣告交易過程,從生成用戶意圖到渲染模板的設計,需要做不少的工作。所以儘管原生廣告對於媒體用戶體驗和變現能力都有幫助,但想讓中小型媒體參與到這樣的交易過程中,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培育和產品教育的過程。

第二大挑戰在於,廣告平台要非常靈活地把各種類型的素材拼接到任何一個媒體當中去,這個產品挑戰不小。同樣的創意,形狀,外觀,字體,編號,裡面各個元素的位置,各個媒體要的都不一樣。我們在這方面有新想法和心得,不過具體思路暫時保密。

媒體的原生性需求和廣告主的創意成本控制需求是矛盾的。需要一個中間平台把它捏合起來,這在場景上非常是有挑戰的。如果不是這麼有挑戰性,原生廣告早就規模化了。但是,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這樣的中間平台和產品問世。


九枝蘭:在原生廣告上,廣告主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劉鵬:對廣告主來說,我覺得將來的工作可能會變得相對簡單。有些人也許會這麼想,在每個媒體設置不同的模板,不同的模板對應不同的創意,再讓廣告主做不同的創意適應不同的媒體。


個人覺得這條路行不通。


因為廣告主做創意是有成本的,如果媒體需要的廣告樣式很多,其實廣告主是應付不了的。可行的方式是,把創意打成碎的元素,這些元素重新在不同場合拼接成創意,這個過程是廣告平台完成的,但這需要全新的產品模式和智能裝配能力。對廣告主來說,將來的工作會由提供創意變成提供原始素材。而廣告平台,提供的也就不再是「廣告」,而是「sponsored content」。


九枝蘭:原生廣告的定價權是掌握在廣告主手上還是掌握在媒介手上?

劉鵬: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跟原生廣告沒關係。我個人堅定的認為,需求方定價是行業的趨勢。這也就是競價的方式,因為只有需求方定價才能讓供給和需求之間有一個最好的平衡。比如說你的廣告位定十塊錢,那麼在淡季你怕賣不完;旺季的時候賣十塊錢你又會感覺虧了。所以不如讓大家來競價,通過競價,淡季市場比較差可能降到六塊錢,但是沒關係,你能夠全部售賣完,利潤也不錯;旺季的時候通過競價可能抬到二十塊錢,利潤會更高。


九枝蘭:能否介紹兩家具有代表性的國外原生廣告平台?

劉鵬:國外在原生廣告這一塊探索的公司比較多,舉兩個例子,比如InMobi、OutBrain。

InMobi是一家印度的廣告技術公司,在推出了原生廣告後,InMobi廣告的流量變現能力相對於傳統的橫幅廣告提升了5倍以上。更重要的是,一些高端的應用更加願意嘗試這種廣告形式,這給移動廣告市場帶來很多正面影響。

OutBrain是一家以色列創業公司,它提供的是網路推薦引擎服務,CNN等媒體都是它的客戶。它會依據讀者的興趣,採用基於行為定向的推薦技術,在文章頁呈現一系列的推薦閱讀。對這些內容媒體而言,它提高了頁面瀏覽量和讀者互動程度。


九枝蘭:國內原生廣告的發展現狀如何?以及未來會有怎樣的趨勢?

劉鵬:我覺得國內目前成規模的原生廣告平台的其實還沒有,大家都在嘗試跨行業的原生廣告解決方案,但是還沒有出現大家公認的規模化的原生廣告解決方案提供商。

有些行業性的解決方案做的還不錯,比如說遊戲行業出現了激勵視頻的原生廣告,但這種形式只限於這個行業。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家綜合性原生廣告平台出現,大家還在摸索規律,但我覺得經過一兩年的積累會出現質的飛躍。


本文內容來源九枝蘭微信ID:jiuzhilan或二維碼。


互聯網最值錢的永遠是搜索競價類廣告
一個廣告值不值錢,主要還是要看能不能給商家帶來利潤,
我們平時購物習慣中,消費潛力最高的就是搜索行為,
每一個搜索行為背後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越是長尾的關鍵詞,價值就越大
所以這樣的平台投放廣告,價值是非常大的。
包括百度搜索和淘寶搜索,都是價值最大的廣告資源。


利潤最高的肯定是三塊:

黃,賭,毒。


原生廣告才是廣告的未來,也是未來廣告的風口!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出各種不良副作用,大量低成本且無創意的硬廣直接灌輸在用戶的手機上,已經開始讓人對廣告有了抵觸,填塞式的廣告傳播方式與街邊發傳單的模式無異,形式大於效率,最大的用處大概是為傳播執行者增加一些用數據堆砌的案例。
引起他人的注意,進駐人們的心智,這是廣告的終極目標,而如何達成這一目標是廣告主以及各廣告營銷商解不完的難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了我們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想要觸達人們的心智,需要的不是冰冷的機器或是複雜的代碼。能觸達到人們內心的,永遠只會是一種感情、一種精神,一種私人聊天的方式。
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有一則信條,「廣告要寫得像私人談話,而且是熱心而容易記憶的,也像宴會對著鄰座的人講話似的」。這條原本的金科玉律在過去十年的中國廣告行業基本是處於被大肆踐踏的狀態。現在,原生廣告這一個最受熱捧的廣告形式,卻輪迴般重新印證。

簡單來講,原生廣告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擾民」,和產品環境融為一體。原生廣告的形式可以是APP里的原生插屏、可以是視頻、可以是APP中的一個按鈕或者某個功能,也可以是一條與產品無縫結合的一個banner。原生廣告就是「看起來不像廣告的廣告」,是和廣告載體高度結合的一種廣告形式。
原生廣告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能向消費者傳遞有價值信息的。如何傳遞?背後邏輯就是大數據分析。用戶上網,都會留下網路足跡,比如用戶的發布、轉發、評論、搜索和關注等網路行為。廣告平台就可以結合用戶的足跡,給個人打上標籤及興趣屬性,也是把這個人的信息以標準化的方式組織存儲起來,並附著在這個人的唯一身份標識上。從而通過你在互聯網上的多種痕迹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然後判斷你是不是「對的人」,如果是,廣告的內容和創意就會根據你具體的情況出現在你下一次的網路世界裡,這樣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匹配,廣告才能是有價值的。
原生廣告利用其後台的數據挖掘和前台展現的創意和內容相關性,使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價值,激發用戶的參與並提升廣告主營銷效果,帶動媒體營銷價值的升級並增強媒體變現能力。移動廣告的大潮再加上原生廣告的助力,定會帶來一場新的營銷革命。


謝邀,混知乎多年,這個問題太適合我來回答了。看到題主的疑問描述不詳細,我想就不從太專業的角度來回答了,畢竟光是一個RTB DSP那些縮寫,就要解釋半天。所以從一般人通俗易懂的角度,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廣告來回答答主的問題。要理清什麼是互聯網廣告,首先要解釋一個消費者行為學的問題。就是一般網民消費者,是如何獲得信息渠道的。

一般認為,消費者購買決策包括以下五個階段:需要確認→信息搜尋→評估選擇→購買決策→購後評價 五個環節。下圖為一家城市影樓的網路消費者行為軌跡為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
1.網民在需要確認環節和信息搜集環節里,都會用到搜索引擎。
2.而在評估選擇和購買決策環節中,又會頻繁地接觸垂直媒體。
3.在決策後,如果是O2O,還牽扯到一個門店消費的問題,還會接觸到LBS和地圖商戶的尋路。
4.等消費體驗結束,又傾向於分享。所以又會接觸到SNS媒體。這部分作為口碑,又作用於信息搜集環節。

所以,這個環節中,其實接觸的媒介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如下圖

當然,這麼一來是有點亂,但是如果把上面的媒介資源,作為廣告進行分類的話,其實只有4類。

1.品牌/產品 自身的網路BD廣告
這一類廣告一般是作為有一定實力的品牌,出於保護自身份額,避免競爭對手在廣告平台上擠壓自己,另外彰顯品牌實力的廣告,比較典型的是百度推廣中的——品牌起跑線 和百度品牌推廣,如下圖。一般在網民搜索品牌關鍵詞時出現。(如下圖中兩側的奧迪廣告)

2.針對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廣告
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又叫競價廣告,360和百度撕逼中也反覆提到。
由於搜索引擎的本質是收集信息和為網民提供問題的答案。所以這一類廣告可以直接回答網民的需求,並且進行引導。比如 一位想知道10w可以買什麼車的網民,會直接看到這個


3.第三類廣告是人群定向的圖文廣告。
這一類的廣告,主要依靠cookie和自身數據流來進行定向。再輔以全網的圖文廣告跟蹤,也就是俗稱搜索過什麼就看到什麼。

比較典型的廣告是百度網盟,還有一些DSP廣告。推薦的廣告素材,一般都是圖片。事實上在我看來,此類廣告差異不大,無非是一個定向準確性和價格的區別。

比如百度網盟主要靠關鍵詞和興趣,行業進行定向。
DSP自稱是精準人群定向,但是國內的幾家DSP的數據準確性....
而還有一些自身掌握用戶信息的廣告產品。比如QQ的廣點通,靠用戶的QQ資料進行用戶畫像。同樣的產品還有阿里的DMP(後更名達摩盤)

4.第四類廣告,就是垂直媒體廣告了,一般來說,硬廣居多,比如汽車之家,作為汽車業的門戶之一,他們網站訪客相對精準,所以其中的網站硬廣,也屬於一種。一般門戶網站愛出售這樣的廣告位。

4.第四類廣告,就是垂直媒體廣告了,一般來說,硬廣居多,比如汽車之家,作為汽車業的門戶之一,他們網站訪客相對精準,所以其中的網站硬廣,也屬於一種。一般門戶網站愛出售這樣的廣告位。

所以,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在未來,最具有消費潛力的應該是第三種,人群定向的圖文廣告,但僅僅是消費潛力。因為基數大。

而第四種,垂直媒體廣告,是日漸衰弱的。


個人比較看好Taboola這種內容定向和筷子科技的動態程序化創意。廣告本身最大的影響因子是創意、位置、人群定向。創意的問題,一直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筷子做了很好的嘗試。位置,這個是媒體的事兒,沒啥好說的。人群定向,現在主流做法是DMP,能夠做好的目測也就是BAT,當然考慮到跨屏打通能力,看好有強帳號體系的騰訊;與此同時,Taboola這種動態化內容,感覺會代表了另外一種定向策略,應該有不俗的表現。


精準投放吧 無法接入


大數據廣告

現在的廣告還停留在同款的概念實際上未來應該是相同購買內容上

比如我買了鍋就不再推薦鍋 但是可以推薦我一個湯勺


毫無疑問,你們的思維方式太局限了。
——————————————————————————————————
DSP/DMP/原生廣告 這些哪個不是國外早就在玩的呢?
---------------------------------------------------------------------------------------
我覺得藍海在於虛假流量和作弊,你不是有DSP嗎?你不是DMP嗎? 你們不是machine learning 去定投我嗎。
我的Cookie和deviceID也可以訓練呀?肉雞什麼的在線交流購買。
嘿!哥們,最近有一波汽車的量走不掉?我來,我這裡有一個集團軍全是經常訪問汽車網站、關注汽車信息、愛好體育、男性、年輕人。100%契合你的TA%。
----------------------------------------------------------------------------------------
誠招各類有機器學習經驗的coder,以及各大媒體廠商、各大廣告平台,請私信聊具體業務。


問題比較寬泛,同為數字廣告從業者,分享下未來數字廣告的趨勢:
1、未來所有的媒體終將被數字化,所有數字化的媒體終將被程序化;
2、廣告載體(媒體)的轉變:電商、視頻、信息流、搜索、社區、應用分發是未來趨勢;
3、大數據驅動的程序化購買:從媒體購買(Media buy)逐步向目標受眾購買(TA)轉變。


推薦閱讀:

移動社交應用變現方式都有哪些?未來 18 個月最佳變現模式是什麼?

TAG:移動互聯網 | 市場營銷 | 廣告 | 互聯網廣告 | 程序化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