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聲道的環繞聲方案到底是什麼時候提出的?為什麼是 5 聲道?
之前研究環繞聲的發展沿革的時候,查閱了一些早期的文獻。
發現1960年代時,環繞聲大都指的是4聲道(有水平的4聲道,也有三稜錐狀的),而到了70年代,突然大家就都開始討論起了5.1。感覺就像5.1是憑空飛出來,突然就流行了。
這中間應該是有一個5.1發布,並推廣的時間段,可是我沒有找到任何文獻佐證,也沒有找到早期的5.1廠商(Dolby,DTS)對於為什麼環繞聲要5.1的解釋。於是問題來了(sorry引言太長),5.1聲道的環繞聲方案到底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提出的當時,有沒有對為什麼用5.1聲道而不是其他數量,擺放位置的方案做過什麼解釋呢?或者說,理論上水平方向3個道就可以環繞聲了,如果為了和以前的雙聲道兼容,那麼4聲道(2前2後)才是最合理的,為什麼還要增加中央聲道呢?
黃潯老師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一下。
任何聲音制式的出現其實都是妥協的結果,手頭資料不全,我憑著印象回答一下幾個關鍵點。
關於5.1的出現,我知道的歷史背景和發展淵源如下,一個實驗室制式通常不具有歷史性,所以什麼時候發布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事件和優勢讓其席捲世界。
至於為什麼是5聲道,關鍵點在於最廉價最高效。下邊有詳細的描述。
在當時四方聲本身就是個殘的制式
首先四方聲在整個制式更迭中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良好的立體聲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關鍵點是相比5.1不驚艷,沒有單獨SUB的震撼,也沒有前方三聲道帶來的聲場層次和聲覆蓋(寬闊的銀屏要保證觀眾席的聲覆蓋,前方三聲道有天然優勢)。一個不驚艷的,沒有絕對優勢的制式是很難推廣的。
所有制式的出現需要代表性的成功和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驚艷。點1聲道的出現就是伴隨星球大戰的成功和科幻電影的發布而來的。
---------------------------------------------
單獨的低音聲道的誕生
這不得不說到《星球大戰》。科幻片需要脫離現實,我們要在宇宙真空中發出巨大的聲音(偽科學的魅力……)當時是1977年,星球大戰即將放映的影院一般都配置了前方五揚聲器(適用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希涅拉馬型格式)雖然星球大戰使用的制式中只打算用三個,但是這三隻不爭氣的揚聲器好像達不到他們想要的低頻的量,當時使用的揚聲器往往使用號角來提升低頻的量,但是對於80HZ以下的信號就無能為力了。無法提供足夠的超低頻響應。杜比實驗室的工程師突發奇想,想要改造富裕的兩個揚聲器用來提升影院的低頻。結果……他們成功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他們給這個系統起了個很尿性的名字BABY BOOM(嬰兒潮)。從此這個單獨承載低頻的聲道就此誕生。星球大戰上映六個月後,《第三類親密接觸》就首次採用了專門的低音揚聲器來播放嬰兒潮的內容,從此,這個單獨的低頻聲道成為環繞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低頻的不滿足這是由來已久的,在盧卡斯電影公司的伯特先生就提出過低頻激勵摁鈕的想法,在有足夠功率儲備的情況下,摁下摁鈕——瞬間將低頻增益臨時提升6dB.。事實證明讓低頻擁有更多的功率儲備是英明神武的做法。這個又要涉及到那個總要涉及到的等響曲線問題。
在影院的統一聲壓級85dB(SPL)下,等響曲線告訴我們這個聲壓級下人耳等響曲線並不平直,在低頻,尤其是超低頻方面,我們需要更高的電平才能感知到。
湯姆林森 霍爾曼先生也用他的方式實踐了這個事實,在星球大戰絕地反擊中,他錄製了赫特人賈巴的聲音,這個聲音來自杜比公司市場部的斯科特 舒曼(這算不算接私活……)用一隻指向性話筒近距離錄製,通過近講效應提升低頻,同時通過降調讓聲音更加低沉,再用激勵器提供語音基頻以下的次低頻,直到讓人聲延伸到了25Hz~50Hz左右,結果這個人聲幾乎吃掉了膠片上用於聲音的所有動態餘量(面積)但是效果證明,這是一個很NB的設計。而這必需要有足夠的低頻響應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使用單獨的低音聲道的電影大紅大紫之後,人們發現這可能是一條光明的道路,從《超人》開始,前方三聲道,環繞聲陣列分割成左右環繞揚聲器,單獨的低音通道同時出現在電影母板中。同年,《現代啟示錄》也利用這樣的環繞聲制式取得了成功。70毫米膠片,搭配前方三聲道,後方兩聲道以及一個單獨的低頻聲到的格式慢慢成為一種規範,五點一的世界慢慢來到~
PS:判斷外行的簡單招式
從發明低音聲道開始,這個是用來播放某些特定效果的,把整個聲音的低頻濾出放到低音聲道這個做法是一個民用做法,叫做低頻管理系統,通常是因為其他五聲道無法達到要求的40Hz低頻下潛而做出的妥協方式。如果一個5.1音頻文件,低音聲道內含有所有聲音素材的低頻濾波成分,說明製作這個聲音的傢伙是個外行中的外行,學徒水平都算不上。當然我在很多國內頂級製作里遇到過……
最廉價的高效環繞聲系統
這是5.1霸主地位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一個制式的推廣是要從棚到院線全方位的,建造成本哪怕高100美金,在整個推廣過程中困難也是幾何級數增加的。同樣,如果沒有驚艷的效果,就會在0成本下也不會有換代的興趣,因為培訓成本也是成本。
那麼讓我們看看相比前一代立體聲, 5.1已有的優勢,低音的優勢不再贅述。
更多的聲場層次
在立體聲環境下我們更多的是使用心理聲學上的感知部分來確定層次,而環繞聲給了我們物理媒介上層次定義的可能。
單聲道優先性
這是立體聲構成虛擬聲像的一個心理聲學缺陷。虛擬聲像從音質上和聲像感知上是有本質區別的,首先是梳妝濾波問題,在中間聲像,單聲道的聲音到達兩耳是不會有時間差的,即到達兩耳的聲音是同時的,而在立體聲的虛擬聲像呈像中,是不可能有完全的聲道隔離度(左聲道到左耳,右聲道到右耳),所以總有一個延遲的聲音會串擾入另一隻耳朵,從而造成一定的梳妝濾波效應。而作用於劇場時,單聲道的聲音是真實聲像,不論身處任何位置你都可以判斷聲音方向,而如果採用立體聲虛擬聲像呈像,會產生心理聲學上的優先效應,及感覺聲音來自與你更近的一隻揚聲器,從而造成聲像混亂。
在應用上我們會發現處於中間聲道的單聲道信號會有最優秀的音質與聲像穩定性,中置揚聲器與左或右組成的聲道是第二層聲場,這部分由於揚聲器間距更短可以相對有效的迴避優先效應,同時聲場感知上比左右聲道呈像顯得更近,最遠的是左右揚聲器組成的立體聲聲場,需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讓中置與左右揚聲器組成的虛擬聲像同時出現,會有一定的梳妝濾波效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後環揚聲器的聲場作用
1,環繞聲中前後的推子會調整前方揚聲器與後環揚聲器的聲音比例,從而讓聲音距離更近,甚至來到身後,這更戲劇化的擴展了聲場的縱深,雖然現在的5.1制式並不致力於表現身後聲像的準確性,但是依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從而偶爾製造一些奇特的聲音效果。
2,環繞氣氛
這其實是從室內聲學的研究中演化而來,混響聲的建立本身就是多方向的,尤其是傳統的音樂廳,大量的擴散造成聲音來自於四面八方,而側牆反射與雲板反射也更加強了包圍感的產生,這是立體聲的一個軟肋,聲音的方向永遠來自於正向的60度範圍,而即便是用反向信號等極端做法也僅僅能夠讓聲音在左右再擴寬15度,但是環繞聲是能幫助你得到一個近乎於360度的包圍感的。
同樣這也非常適用於體育轉播與現場音樂會,環境聲,觀眾的聲音可以更多的來自於環繞聲,在保證氣氛的情況下同時會極大的提高正面聲像的清晰度。
同時環境聲的使用方式還可以製造一些特殊效果,比如超級龐大的聲音,當聲音來自四面八方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一種超自然的聲響,這中做法往往使用了一個擴散度的參數,即聲音同時出現在多個聲像位置以外的聲道中,這是偽自然的,但是卻是讓人興奮的,可以表達神聖,邪惡,極端龐大的一種做法。
3,水平旋轉與飛躍
這是很簡單的,其實有良好立體聲哈斯定理基礎的都可以很好的理解,這也是使用很多,也是比較初級的一種環繞聲使用方法,什麼浪撲面而來,什麼嗖嗖的旋轉一類的,在此就不騙稿費了,不做贅述。
4,更強大的解析度
我們發現在自然界中,由於信號基本都是點聲源,所以我們可以更好的使用我們的雞尾酒會效應來提高在嘈雜聲音中的解析度,這裡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聲像都是在空氣中的疊加,這是一種AIR SUMMING,就像同期錄音中我們無法割捨的融合度與清晰度的完美結合。但是如果處於電信號的疊加中,不論多麼強大的SUMMING技術基本也無法做到像空氣和廳堂這樣的有創造性,可能在未來會出現,但是現在的技術還是達不到的。
多聲道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重現點聲源與氛圍感,但其實近似於無限多的聲道才可以再現自然聲場中的詳細定位,正是由於更多的聲道,不論是虛擬聲像還是作為單聲道使用,都讓我們的解析度比立體聲大大提升。這讓聲音變得更具創造性。
最後綜上所述一下,在下一個驚艷的統治性系統來臨之前,5.1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關鍵就在於系統搭建成本與效果的優質平衡。這個世界上的大眾產品,永遠都不會是最好,而是最巧。
推薦鬫歐禮老師的回答。
以下回答已經不完全針對本題,有一定知識擴展。
首先簡單介紹與5.1相關的技術歷史。
01. 30年代貝爾實驗室最早提出的左中右立體聲系統,在華盛頓的音樂廳用三個聲道的系統通過電話線直播了在費城的現場演出,指揮是Leopold Stokowski。
02. 40年代迪斯尼的幻想曲Fantasy及Fantasound立體聲系統。
Fantasound有四個光學聲跡,其中三個對應銀幕後的左中右音箱,第四軌則是用來控制另外三軌的回放音量,具體原因後面說。同時還有左中右環繞音箱,但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播放和主聲道相同的內容,通過Panpot實現聲音撲面而來前後移動的效果。Leopold Stokowski的名字和幻想曲是連在一起的。這個二流的音樂家對於電影聲音的確做出很大的貢獻。
但Fantasound太貴,太複雜,一共只賣出去兩套。
Fantasound的聲道分配簡圖:
03. 50年代寬銀幕所帶來的多聲道系統,Todd-AO,Cinerama,CineScope。
由於電視對於電影帶來的衝擊,寬銀幕,70mm等紛紛走進電影院中,以「大」來拉開和電視的區別,更大的畫面,更大的音量。
03.1 Cinerama
使用一整本35mm寬磁記錄七軌聲音,分別對應銀幕後的5個主音箱,左環,右環。Cinerama的放映系統由三台放映機構成,銀幕寬達175英尺。
Cinerama放映系統:
Cinerama所使用的寬磁錄音機:
03.2 CineScope
最著名的就是變形寬銀幕鏡頭,35mm膠片用變形鏡頭拍攝,用變形鏡頭放映。而聲音則是四個聲道,左中右環繞也就是LCRS,分布和後來的杜比424系統一致。磁性記錄,聲跡在膠片的左右兩側的尺孔的兩側。但是因為磁性聲跡在放映過程中極易磨損,在較多次數放映後,磁性聲跡音質劣化明顯。另外CineScope還有一種增加一軌單聲道的光學聲跡的版本,這也在日後被Dolby Digital採用。
帶有光學聲跡的CinemaScope聲跡分布:
03.3 Todd-AO
主要是一個放映格式,將70mm膠片留出左右各2.5mm寬度給聲音。磁性記錄,6聲道,但分配給銀幕後方音箱5個,只留一個給環繞。後來主要用於將35mm原底的內容放大到70mm膠片上做拷貝放映,具體可參看@堂主。順便說一句,Mike Todd曾經在Cinerama,清楚的意識到它的缺陷所在,因此後來找到AO開發出Todd-AO。Todd-AO也是杜比出現之前70mm膠片的放映標準。Todd-AO至今依然是好萊塢著名的音視頻後期公司。
Todd-AO的磁跡分布:
04. 60年代杜比降噪系統DolbyA,主要用於磁性錄音的降噪。
04.1 Dolby
主角終於出現了,降噪表面是降低噪音,實質上提高了模擬錄音的動態範圍,意味著有限的空間里可以容納更多的聲音信息。
04.2 IMAX
最大的屏幕最響的聲音,影像上將70mm膠片橫向放映,而不像Cinerama那樣用多台放映機;聲音則延續Cinerama的35mm寬磁高轉速還音系統,只是軌道分配有所不同,左中右左環右環外還有一個Top Centre聲道。並配備了獨立的高功率低音系統。
70年代DolbyA降噪用於光學聲跡降噪,424系統誕生,基於Todd-AO的杜比多聲道磁性聲軌用於星球大戰,現代啟示錄等影片。
杜比聯合柯達和RCA共同推出了立體聲光學聲跡,正是因為降噪器的應用才使得膠片能夠承載兩軌足夠動態範圍的光學聲跡。
之後,杜比將CineScope的環繞聲方案LCRS,通過矩陣編碼方式,編成兩軌,以光學聲跡記錄在放映拷貝上,並在放映時通過矩陣解碼還原為四個聲道,也就是424系統。
杜比立體聲的四聲道還原:
星球大戰採用了杜比的Baby Boom,改進自Todd-AO的聲音系統,主要就是採用了DolbyA降噪器,並將左中和右中改為LFE聲道,以增強電影聲音的響度。
Baby Boom和Split Surround的聲跡
Baby Boom的聲道分布:
而後現代啟示錄則第一次確立沿用至今的5.1聲道分配方式,聲音記錄則是Todd-AO,被稱為Split Surround。
80年代Dolby SR降噪系統。
SR為模擬光學聲跡帶來最佳的聲音品質。
SR不僅僅是降噪,杜比把更多的私貨挾藏在裡面,比如動態範圍的控制,均衡等等,一方面推動電影聲音技術和創作的進步,一方面也建立了極為牢固的行業標準。
90年代Dolby Digital,DTS,SDDS
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各種多聲道數字格式出現。軌道分配方式幾乎都沿用了Split Surround所確立的標準。
區別主要在記錄方式上:Dolby Digital的數字聲跡在單側尺孔之間,並使用模擬光學聲跡作為備份,源自CineScope。
DTS只在膠片上記錄時間碼,而將聲音存儲在外部光碟,雙系統,源自Cinerama-IMAX。
SDDS則繼承了Cinerama的屏幕後5聲道,觀眾席雙聲道環繞的方式,外加LFE。
啰嗦以上,我們可以看到,5.1系統包含三前LCR,二後LsRs,和.1LFE。
前三從30年代就提出,在50年代因為銀幕尺寸革命一度提升為前五前,最終還是回到三前,當然還有SDDS的迴光返照。
二後從Fantasound為了體現聲音前後移動開始出現最初概念,並在50年代得到單聲道版本的普及,並出現雙聲道的嘗試,由於相對而言地位不高,所以直到數字時代才確立雙聲道的環繞聲。
LFE的前身我個人理解是IMAX的低音分配系統,但當時僅僅是從其餘聲道中分割出低音信號再進行放大,正是現在很多假5.1的做法。真正的LFE還是Baby Boom,算得上是杜比的貢獻吧。
聲像移動Panpot的概念最早也是來自Fantasound,直到今天的Dolby Atmos還在延續這個創意。
至於採用最終採用以上配置的原因,鬫歐禮老師說的很清楚了,我不重複。
另外我還想再就幾個關鍵詞多說幾句,
頻響/動態/同步/成本:
35mm寬磁的音質極佳,擁有極好的頻率響應和動態範圍,我估計至今可能都還有電影會以35mm寬磁作混音母帶,為的就是它自然的模擬特性曲線,這一點可以類比膠片。據說當年角鬥士的國際聲素材拿到上海電影技術廠,就是35mm寬磁(一般都是DA88),混音工程師對那音質如痴如醉。這麼好的音質在50年代就已經採用,卻無法普及,原因很簡單,1.太笨重,2.太貴,3.聲音和畫面如果在發行拷貝階段還是分開的,會帶來太多的麻煩。
光學聲跡的優勢則是成本低,不存在同步問題,不存在額外存儲問題,但受限於膠片尺寸和化學特性,頻響和動態都很差,直到杜比推出了降噪系統後,才能夠實現在35mm膠片廠記錄兩軌光學聲跡。
拷貝上的磁性聲跡特點介乎上述兩者之間,最大的缺點是較易磨損,CineScope的35mm磁性聲跡就會在多次放映後磨損嚴重而音質嚴重劣化,相對來說Todd-AO的情況會好些。
當光學聲跡通過降噪系統獲得了可以讓人接受的動態範圍之後,424的系統逐漸的稱為主流,並且又通過SR的無縫升級,杜比進一步鞏固了模擬四聲道系統的地位,這樣就基本走過了20年。而70mm上的六聲道磁跡方式一直處於高端路線,直到20年後數字技術逐漸成熟,杜比推出了與模擬系統較好兼容性的Dolby Digital,用AC3的壓縮方式將6個聲軌以數字方式用更少的空間和畫面存放在一起,並用SR的模擬光學聲跡備份,儘管不是最佳音質,卻最終很好的融合了頻響,動態,同步,成本這些關鍵詞。
以上。
——————————————————————————
以下為簡答部分,有些地方不嚴謹,供參考。
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多講,我先簡答:
5.1提出之前主流的環繞聲制式是dolby SR,也就是424。
還音時有屏幕後的三個主音箱負責左中右三個主聲道,環繞聲單聲道由懸掛在影院左右後牆的一組喇叭來完成。
之所以不能增加更多聲道是因為當年的聲音是在膠片上的光學聲跡,空間很寶貴,實際上只編碼記錄了兩軌,通過dolby的解碼器還原成4個聲道。
當數字技術成熟後,環繞聲道的局限性是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聲道要管三面牆,所有的數字多聲道格式都把重點之一放在環繞聲道的數量上。
dolby和dts都是5.1,左中右不變,但環繞變成左環和右環,環繞聲道的空間感立刻就升級了,不妨想像一下單聲道和立體聲的區別。
還有sony的sdds,7.1。在左右兩側牆各增加一個聲道,但效果提升有限。
為什麼不做更多,因為空間限制,模擬時代膠片的化學特性和面積決定只能有兩軌,數字時代,dolby digital數字聲軌記錄在膠片齒孔之間,dts有專門的dts cd,但還是有空間限制。打個比方,只給你1M的空間,你是選擇大約1分鐘左右160k碼率的立體聲mp3,還是兩分鐘碼率/音質更低的mp3?
5.1是在那個時代最佳音質/空間比的選擇。
另外再說一句,424到5.1的升級對於錄音棚和影院來說都不很困難,因為音箱排布幾乎不用變,這也為5.1的快速推廣起到很大作用,但如今dolby強推全景聲,收效甚微,很大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因為這個升級太麻煩,而且效果又不那麼明顯,我個人雖然對此很有興趣,但其實它遇到的是和3d一樣的困境。
主要參考來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12084423/http://www.mtsu.edu/~smpte/timeline.html
5.1聲道的興起,基於兩點。
- 首先是硬體環境出現了70mm Todd-AO膠片6聲軌。
在1928-1930年,Fox已經開始使用70mm膠片。到了1955年,製片人Mike Todd與美國光學公司合作推出了改進的70mm膠片系統,並展示新片《俄克拉荷馬》,次年上映了《80天環遊地球》。
這個新的70mm膠片系統叫做「Todd-AO」,AO是美國光學的縮寫。
Todd-AO不僅將過去35mm膠片的幀速從24幀提高到了30幀,也使用了Todd兩年前開發的6通道磁聲軌音頻系統。
它雖然是70mm膠片,但實際上影像畫幅的尺寸和65mm膠片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齒孔兩側各增加了2.5mm的膠片寬度,來記錄更多的音頻信息。音頻的記錄方式,也從35mm膠片的光學記錄,變成了磁性氧化物沉積記錄。
- 其次是軟體上Dolby Lab對6個聲軌的分配重新做了設定。
Todd-AO的6聲軌原始設定,是左—左中—中—右中—右—環繞。其中五個聲道都位於前方。
60-70年代有大量牛逼電影是採用Todd-AO,或MGM及Panavision研發類似Todd-AO的70mm膠片拍攝的(List of 70mm films)。
但是製作單位並未都採用Todd-AO的6聲道設定,很多時候是四聲道(沒有左中和右中聲道),因而這些磁軌實際上是浪費掉的。
到了1976年,MGM拍攝的電影「Logan"s Run」,採用了Dolby Lab的降噪技術。
Dolby由此機會,對Todd-AO的6聲軌做出了調整,成為左—低音—中—低音—右—環繞,將原來被閑置的左中和右中聲道利用起來,負責低頻信號的增強( LFE,low-frequency enhancement)。
它與Dolby之前的Stereo Matrix「立體聲矩陣」四聲道的設定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只是增加了兩個LFE聲道,對電影院的硬體改變非常小。
新的四聲道+低頻增強設定,最初叫做Dolby Stereo 70 mm Six Track。
後來改進成為兩個環繞聲道和一個LFE聲道,被稱之為Dolby Surround。此時它的兩個環繞聲道信號是一樣的,因此仍然是四聲道系統。
80年代初期,35mm膠片實現了光學數字聲軌,亦可容納6個甚至更多的聲道。
70mm膠片因為價格昂貴,逐漸失寵。大部分電影公司只用70mm膠片拍攝部分特殊鏡頭,而電影發行主要是使用35mm膠片+光學數字多聲道伴音系統。
1987年,Dolby推出了改進的Dolby Surround技術,叫做杜比定向邏輯(Dolby Pro Logic),對矩陣進行了編碼改善,例如增加了環繞聲道的延遲,對兩個環繞聲道的信號作出相移。Dolby Pro Logic是應用於家庭影院的技術。
1992年,Dolby Digital開始在電影院提供原生獨立5.1聲道音頻信號,實現完全獨立的五個聲道(左前置—中置—右前置—左環繞—右環繞)加上LFE。2000年,家庭用Dolby Pro Logic II 問世。DD和DPLII,才是真正的現代5.1聲道。
整個過程大致如下(紅色部分為每個階段所發生的改進環節):現在還有70mm膠片電影么?有,IMAX就是。但它可能不是用70mm膠片拍攝的,只是製作拷貝和放映的時候使用了70mm膠片。
(以上答案內容涉及的歷史時間未經嚴格考據)不引用概念,只談自己的想法。
兩聲道立體聲後電影出現了四聲道,後環繞提升了聲音的包圍感,以及一些特殊聲音效果的製作,但是沒有發展起來,我想是因為僅僅增加包圍感來增加成本對觀眾的影響有限,而看電影的時候聲音突然且只從環繞音箱出來其實有些彆扭,因為畫面是在前面的。
然後出現並發展的5.1聲道在四聲道的基礎上增加了中置音箱和超低音音箱,中置音箱的出現使聲音有了實中,而兩聲道立體聲我們聽到的中聲相則是虛中,是從左右兩個音箱發聲。(詳見立體聲拾音技術書籍)當我們靠近左音箱,聲音則偏左,標準聽音位置只有和音箱呈等邊三角形的標準聽音位置。實中的出現,即使你坐在電影院的最左邊,聽中置音箱發出的聲音還是在中間,從而更符合電影畫面。另外超低音的增加,理論上不太清楚,但是我們感受到的所謂身體的震撼都是由於超低音箱,親身感受下5.0和5.1就能親身體驗出那多出的.1是有多震撼。
杜比發展了全新的杜比全景聲技術,我想這是繼5.1後又一次聲音變革。
至於我們國家音樂的立體聲和環繞聲節目的發展,比電影出現的晚,但是今年來飛速發展,尤其是電視台環繞聲節目的出現和高清機頂盒的普及,發展迅猛,以後有機會再說~
我就補充一點,題目有問題:5.1是六個聲道:左、右、中、超低、左環、右環。
5.1的小數位那個是重低音,對應波長長,頭部陰影效應影響很小,所以對於方位不敏感,低音這個可以任意放位置,並且這個低音截至120Hz,可以有必要單獨設一個對應特性的聲響聲道。
前面三個音箱的擺布是正負30度和0;後面的兩個是正負140度。
針對題主的問題,按道理0度的正面音箱可以用正負30的兩個音箱加以相同的信號代替,但是這只是針對於聽者正好在中心甜區的情況,而實際中聽者過多時,超出中心理想甜區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候僅用正負30這兩個聲道就很難給非甜區的聽眾好的正面聲源的感受。用0度正面的這個音箱正是針對為包括(左右偏離)非甜區的聽者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正面聲像所設置的。
後方的兩個音箱間隔比較大,所以後面的渲染精度和穩定性自然不如前面。所以5.1音箱的前3後2的擺布目的是前方提供相對空間精度和穩定性更高的感受,而在後方提供大致的渲染體驗。這也是人的慣常聽覺感受決定的,往往對前面(視覺方向)會報以更多注意力。
5.1系統的聲道數畢竟有限,目的並不是提供360度超精度的聽覺體驗,但它能提供很明顯的前後方的空間聽覺印象的區分,進而也能達到很好的聽覺體驗,而前後混淆區分是傳統雙耳回放很難做到的(非個性化HRTF的弊端)。我覺得大家把問題的答案搞這麼複雜不是什麼好事. 為了這個小問題, 根本沒必要長篇大論. 也顯示不出自己有多麼博學多識.
細說什麼是聲道,5.1聲道和7.1聲道有何區別?
個人經歷,4聲道到5聲道,多了一個中置專門放人聲,感覺家庭影院中,人們習慣於人聲在正前方,需要一個物理實體來滿足這種心理需求,而環繞就需要東南西北四個角落來負責,這樣的組合屬於簡單而湊合。至於是否需要低音聲道,立體聲,四聲道,五聲道,甚至七聲道更高,你喜歡就可以配,沒見很多2.1,4.1,5.1,7.1的?由於人聲需要正向性,而低音又是發散性,所以一個音箱就能滿足。從簡選擇,環繞需要四個,而人聲和低音各一個,於是就形成了5.1。其實個人感覺,人聲的中置聲道發展成立體聲或許更好,也容易滿足hifi需求。低音聲道么,是否需要更多音箱就看個人喜好了。ps:個人人為聲道和音箱數可以區別看待,每個聲道需要最少一個音箱。從這個角度考慮,其實5.1和4.1的區別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單獨設置人聲中置聲道?個人想當然的還是那句話,人們習慣於正面的面對面說話使然,日常生活中後方有人和你說話你會轉身面對他說話一個道理。
圖片轉自新浪微博@Onkyo安橋
問個有點關聯的內容
5.1環繞是不是用在影音娛樂,遊戲上面比較多? 比如遊戲音箱,耳機,家庭影院等
2.1則是用在hifi上面,比如大耳機,書架箱,落地箱上面
這個理解對嗎?(來源於我看遊戲類的音響,耳機經常標榜5.1環繞什麼的。以及家庭影院等等。 但是音樂發燒友常用的耳機,包括前段時間入的bw
喇叭則標榜2.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