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運用於實戰的高達可行嗎?在現代戰爭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問題出自這篇報道:
《日本政客想製造真正的「高達」》http://jandan.net/2012/06/27/gundam-like-real.html


Gundam也是我以前曾經大力推廣普及的作品啊……

補充@丙等星 兄的答案。
Gundam系列(呃,限定宇宙世紀的作品。後期衍生的不算)有著蠻深的SF設定,而幾乎所有無法以現在科學達成的設定,最終都是歸到「米諾夫斯基物理學」,這個偉大的發明(?)上。

由於米諾夫斯基粒子的發現,改寫了物理學的常識,而有可能做出小型而安全的核融合反應爐。在製作過程中,又發現了米諾夫斯基粒子可以干涉電磁波和部分可視光的特性,可以讓所有的現代化長程兵器失去功能,所以有必要開發強力的近距離機動兵器 --- 就是Mobile Suits了。

MS的動力來源來自小型核融合反應爐,光束槍、光束劍等武器也全都是應用米諾夫斯基粒子的產物。沒有米諾夫斯基粒子,就做不出來MS(所以我們現在做不出來,哈哈)。

但不只是宇宙空間的使用,在地球上MS相對於坦克也是有絕對優勢的。第一,裝甲厚,第二,武器連射速度/裝載量是天壤之別,第三,機動性也完全不同。地球重力雖然對MS的機動性造成了影響,但和坦克相比還是沒有問題的。一年戰爭時,地球聯邦因為MS開發落後而不得不採取坦克的人海戰術對付MS,但在之後,可以看見坦克類的兵器都是用作支援攻擊上了。

當然,原本在宇宙開發的MS拿到地球上一定會有問題(冷卻、防塵等、鏽蝕等),所以有針對地球上使用而開發的MS(各種陸戰型MS、水陸兩用MS即是)。

其實在重力環境下使用MS有一個各種設定都不敢提及的大問題……就是在MS步行的時候,駕駛員其實無法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移動。每一步跨出去都是一次大幅的上升和下降的過程,跑步的時候駕駛員基本上就是不停的反覆著像飛機碰到嚴重亂流一樣的狀況,在駕駛艙中像個跳蛋一樣上上下下的搖晃。別說戰鬥,走幾步大概就吐在駕駛艙裡面了……

所以呢,先別提我們能不能發現米諾夫斯基粒子,要駕駛人型機器人上戰場,先要想辦法讓駕駛員不會暈機才是最大的挑戰啊。


人形設計未必不可行。
但是太大了
即便是全金屬狂潮里的機器人也太大了,能小一點更好
不過全金屬狂潮里的設定是太小的話小型能源跟不上,搭載的武器也不是很合適
結果就變成了幾米高的東西
但無論如何18米太高了
不是我說,摔一跤都能跌死駕駛員啊。

話說樓上怎麼沒想到摔跤啊……
這18米摔下來,駕駛艙什麼緩衝都得死啊……


導彈襲擊,如果用破甲戰鬥部,人形機械有很大空隙,能降低破甲戰鬥部的威力,而且可以靠搭載干擾設備等部分解決問題……
炮擊,可以靠機械腿的特殊變速和高低變化優勢來很好的解決(至少目前坦克的獵殲火控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需要很強的預判)。

但是,加速度問題沒辦法解決了,駕駛艙在胸部這麼小的空間沒有緩衝餘地。

所以反扎古武器最好的不是導彈也不是大炮,最好的是香蕉皮。

而宇宙戰的話,如果能解決推進問題(按照動畫里是工質推進的,問題是那點燃料槽根本不足以放那麼多工質),而如果說提高工質推進速度,那就必須是極高速,類似於超高推力的等離子發動機。
問題是把那麼多工質加速到如此速度,那幹啥要槍呢?噴口對準敵人燒就行了……遠距離擴散燒不到,近距離絕對可以,根本不用配什麼熱能斧光束劍的,直接上去烤鴨不就可以了?

要是純輻射推進……那這加速能力……我的天,噴口下面就是一發不斷爆炸的氫彈啊,還要武器幹嘛啊?萬歲衝鋒過去,直接敵陣被燒……


但是還是一個關鍵問題——加速度。
就算有抗載荷服,長時間承受9g加速度也是不可行的,通常是5g持續加速度可抗,一些骨骼精奇的駕駛員可以做到持續7g。
但是這對於宇宙戰,導彈戰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導彈能夠獲得的加速度現代就可以超過50g
更何況宇宙空間里導彈是可以中途關閉發動機,給後續末端機動留下燃料的,可控加速度範圍比大氣環境里更大。
這個時候米粒子又怎樣?
宇宙里紅外信號特別遠,可以用紅外鎖定,更何況對面是一票如此巨大的紅外源呢?

高達裡面黑科技太多了
要我說粒子槍,也許沒那麼黑
最黑的是那個100mm和120mm機槍
tm坦克主炮口徑的武器,射速居然是機槍射速
這個武器太神了
要知道這樣等於同樣時間下運動距離擴大了幾萬倍啊,等比例放大武器根本不行啊
現在軍艦那麼大的自動裝彈機,最快速度也就1秒兩發,還是瞬間,那可是好幾層樓高的裝彈機啊。
問題是MS在體積縮小了好幾倍的情況下,完成了五倍於現代艦炮的射速。
這是神馬工程設計?還有材料也太狠了吧。

另外61坦克那麼大體積
重量……21噸……別忘了人家還有2門大口徑主炮,要是現代金屬製作的話光這兩門炮+他們的自動裝彈機就已經超過了20噸
正面可以抵禦扎古120mm武器攻擊……


關於高達,UC正統設定里(當然這個設定是為了圓場用的),是由於米洛夫斯基粒子的使用,導致可以造成電磁波盲區,從而讓宇宙戰從粒子炮遠程對轟變成了近身小型機攻擊。
米氏粒子是作品虛擬設定的一種粒子,包括高達世界的可控核聚變也是用這種粒子完成的,當米氏粒子在宙域散布以後,會隔絕電磁波傳導,當然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米粒濃度足夠高以後還可以干擾可見光造成絕對盲區。
----------------------------------------------------------------------------
隨後就要談到一個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的問題了。

高達世界裡設定的機動戰士(mobile suit),設計成人型,是為了滿足駕駛員的需求,而不是因為這樣有戰鬥力。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說一遍,設計成人型,是為了滿足弱弱的人類的操作需求,而不是因為人型強。

設定里,作為長期習慣在平面上移動的人類,進入宇宙空間,同時失去了用電磁波來輔助偵查的能力,只能用視覺之後,對基本的移動等等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難以自如的移動。只有少數精英具備良好的空間感知能力,再往上進化就是新類型人(newtype)了。高達世界設定里,是有超能力的。

進而,開發了MS,通過訓練駕駛員將MS作為自己身軀的延伸來操作。(實際上最早設定里,是類似戰鬥動力裝甲那種套在人身上的(mobile suit,機動戰鬥服),但是當年這玩意不如大型機器人好賣錢),使大量普通駕駛員也可以掌握只能通過可見光獲取信息情況下的宇宙高機動。想了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簡略的說是類似宇航員的方式,通過全身各處的噴口,駕駛員把MS當做自己的外延來操作。

而且早年MS只是吉恩勢力開發的(劇中兩大勢力之一),作為對付聯邦的秘密武器。等聯邦發現吉恩的米粒散布-近身MS作戰方式之後,完全無法應付。
因為聯邦早年的宇宙戰艦都是傳統觀念的超遠距離粒子炮攻擊,但是米粒隔絕電磁波偵查以後使得超遠距離攻擊不可能,近身後被MS蹂躪。(感覺很像二戰戰列艦和航母的區別吧?)

就這樣早年吉恩的MS還是通過用火箭將核彈頭打入聯邦戰艦內部的方式來快速消滅敵艦的,早年科技下MS普通殺傷力不足。

後來當吉恩盲目用MS進行地球降下作戰以後(早期設想是宇宙戰大獲全勝以後簽訂城下之盟,不降落地球),早期是吃了大虧的。只是因為在宇宙,吉恩擁有完全制宙權,所以可以形成壓制的形勢。

在聯邦的MS出現之前,聯邦用傳統兵器,以及徹底喪失宇宙優勢,以及被早期降下作戰打了個大突然丟失了大量領土的情況下,和吉恩在地球打了足足7個月。早期MS因為完全是宇宙特化用機體,被地球聯邦的重型轟炸機,導彈等等一頓暴打。玩基連的野望的朋友應該知道在地球上,聯邦重型轟炸機的可怕。

但是已經回不了頭了。吉恩的整個工業體系,駕駛員訓練等等,都被綁在MS研發一條路上了。因此一條路走到黑,開發地面作戰用MS。實際上如果打成長期消耗戰,吉恩是可以利用地球資源,通過佔領區的人來組建大量的傳統地面部隊的,但是聯邦的反攻沒給他們這種機會。

實際上,早期地面作戰時,同資源的MS根本打不過同資源生產的傳統兵器。

但是考慮到宇宙中MS壓倒性的優勢,雙方還是把開發重點調整到了MS,畢竟進行核聚變需要月球上的氦3,以及未來世界宇宙比地球重要的多。

因此就走上了研發MS這條路了。等到MS一路不斷加大投入研發迭代之後,就遠遠的把不再發展的傳統兵器甩到身後了。

事實上,強大的駕駛員一般是不限定要使用人形機的。有各種巨大的MA給他們操作,具有精神感應能力的還可以操作浮游炮來攻擊。

因此回來說,高達設定裡面,MS設計成成人型,是為了滿足人類駕駛員的需求,而不是因為這樣強。


不可行。完全不可行。

  1. 目前沒有任何人或者組織將雙足步進機器人投入實用。難點在於保持平衡。想想,人腦這麼牛逼的東西都要花幾個月來學習,電腦這種傻孩子怎麼也得用上幾十年吧?
  2. 材料限制。我很難想像一個身高20米左右的人形裝置居然只有40噸重,還不如我國一台不到兩米高的坦克重。所以,除非真的開發出來了的「月神鈦合金」,否則基本不可能。
  3. 動力限制。我艹,能噴氣推動40來噸完全沒有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大鐵坨子BIU~BIU~BIU~的飛來飛去,還能發電(我不太清楚高達到底是液壓驅動還是電機驅動還是形狀記憶合金驅動)驅動它跑來跑去的動力裝置,真的很難以想像誒!

不光不可行,造出來了也沒用。

  1. 太高了。二十來米高誒!在城市裡也是幾公里外就能看到的主,最怕火炮炸彈神馬的了!
  2. 太慢了。跑步誒!你跑啊!你跑啊!你跑的再快能跑一百邁么!大不了我開車跑啊!
  3. 太脆了。20多米高四十來噸的大脆皮腸誒!RPG就能打穿了吧!不行我給你來個JDAM吧!包你吃的爽爽的!

總之,從目前看來,大型人型雙足步進作戰設備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別的不說,那腦袋是用來幹啥的??那手是用來幹啥的?
相比之下,機甲戰士的設定就靠譜多了。


轉自果殼網 叔大奧尼
好吧,加粗下先表達主題——本片文章的主旨為「人型蘿蔔只是動漫里想像的產物。若在現實世界裡按動漫的樣子去做人型機器人,沒有任何的戰鬥力。」

最近和某些動漫中毒的同學有戰了幾回合,所以突然想到並決定寫這麼個帖子。當然了,我的目的不在於說服他們——他們其實是無法說服的,因為他們立於不敗之地:「人型蘿蔔一定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並投入現代戰爭的,如果沒有出現,只是因為科技不夠!」(完美無瑕無懈可擊)。

不過例行吐槽還是要的。想像力是想像力,YY是YY。想像力的範疇是相同條件鐵製品做成A形狀會比做B形狀更有性能(合理性),而YY則是相同條件下A4紙製品會比鐵製品更有性能。歸根結底的一句話——用來做人型蘿蔔的技術,用於坦克上,戰鬥力提升永遠更大。


在展開論述前,我們先定義下讓大家熱血(包括本人在內)的人型蘿蔔定義——人型,結構為四肢/軀幹/頭部形式,行走為兩足行走,使用的武器包括激光劍(大誤),大型的鋸齒切割刀(也就是傳說中的電鋸殺人狂),大型的槍械/火炮等。其高度大於5米(抱歉我不是軍事宅,所以不是特別擅長劃分——但是1-3米左右的定義是動力裝甲,這個玩意和人型蘿蔔有本質區別,是非常靠譜且有用的裝備。3-5米的這個空檔區我就不知道怎麼劃分了,不要……在意……細節……)。另外鑒於人型蘿蔔有大有小,具體的參數我們後續場景中再做討論。


坦克就以目前的主流坦克定義。隨便百度一條:ZTZ-99式主戰坦克,又稱99式,工程代號WZ-123,網路上流傳的98式坦克實際就是99式坦克的樣車9910型,99式坦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新的主戰坦克。該坦克戰鬥全重51噸,炮口向前時全長10米,車長7.6米,寬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67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http://zh.wikipedia.org/wiki/ZTZ-99式主戰坦克)

乘員3或4人
全重51噸
1200匹150HB渦輪增壓中冷式柴油引擎
懸掛裝置為扭桿懸掛加葉輪式液壓減震器
最大公路時速達67公里/小時
最大越野時速達56公里/小時
基本作戰行程為450公里,加上額外燃料可至600公里
1門48倍口徑125毫米滑膛炮,由自動裝彈機裝填,備彈數41發,具備發射炮射導彈能力
多功能爆破榴彈
1挺QJC88式12.7毫米指揮官機槍(300發)
1挺86式7.62毫米同軸機槍(2,000發)
坦克炮塔正面和側面都在原有複合主裝甲的基礎上,加裝了新的楔形雙防附加式爆炸反應裝甲
正面防護力相當於900毫米均質裝甲
主動防護系統
獨立周視熱像儀
「獵—殲」下反穩像火控系統
上反式周視瞄準鏡,有微光與白光雙模式
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
激光壓制觀瞄系統
中國制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熱成像儀

===我是打破美好幻想的分割線===

以下就是死理性的逐條分析。


1.外部物理問題

1)壓強問題
知道坦克為什麼是履帶式么!知道為什麼坦克底盤低么!壓強的基礎概念是小學教的呢!

我們就拿我目前手頭最小的一個人型蘿蔔資料來看吧——《全金屬狂潮里》里的AS——高大約是8米左右,機器大約是8~10噸,比例與人類基本一致。按一個170cm的人腳是40碼(25cm)比例計算,其腳部大約也就1.2米左右(寬算作一半0.6米左右好了),這個概念也就是接地面積為1.2X0.6X2=1.44平方米……如果是上20米的剛大木和更大的玩意……那咱就不用算了吧。

說實話我對坦克的數據不熟,隨便查查普遍認為是大於5平方的,參考比例來看,AS是10噸/1.5平,坦克是50噸/5.5平,似乎相差不多?

但有一點很關鍵喲親!坦克運動的時候履帶一滾就走你了,對地表額外施加的可只有一個摩擦力……人型蘿蔔呢?左腳一抬右腳壓強立馬加倍——這還是沒加速的狀態,如果要疾跑的話……那就不是一腳下去帶出一腳泥了,帶出來的是水泥……

——結論,親,水泥地讓你走出雪地的效果,你值得擁有!

2)體積和強度的比例
這個理論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生物界力氣最大的動物螞蟻如果能長到和人類一樣的大小,那麼直接會被自己的體重壓死。
那是因為從三圍角度看,高度增加一倍,體積和重量差不多就要增加8倍,幾何級數的增張。或許8米/10噸還是有希望的(我們先不考慮科幻小說的嚴謹性),但到了20米的高度……那重量一下子就要增長到差不多80~120噸左右……我們就算不考慮壓強問題,光考慮腿部結構的承重問題……都是很難想像的吧?

或許有同學要提出了——萬一以後發現了一種輕型有堅固的金屬呢?問的好!這樣就能滿足剛大木20米20噸的問題了——不過同學啊,用這種材料做飛機的話……原來一箱油只能從中國這頭飛到那頭的現在可以從中國無補給直搗米粒賤合眾國了喲!做坦克的話我原來50噸的重量立馬變成10噸我能多拉40噸的主炮/導彈/裝甲喲!不腳的做剛大木太浪費了么!!


——結論,我們還是往小點做吧……20米的太大……

3)運動性能問題
這個當然是槽點最多的問題。看啊,剛大木裡面各種閃導彈閃激光閃彈幕!可能么?基於目前的技術結構下來說——很難。機器人並不像人體能很敏捷的協調各個部位。兩足是一個相當不穩定的結構——在移動中重心的變化及其複雜,所以目前技術下兩足機器人要麼依賴巨大的腳掌,要麼就是緩慢的移動。

好吧,那麼考慮未來科技呢?或許有非常牛掰的操作系統外加非常牛掰的機械結構能夠支持機器人跑跳後空翻呢——嗯機器沒問題,但你考慮了駕駛員的感受么!!你說一個8米的機器人跳躍力要設定多少?沒個5層樓20~30米不幸福吧?那麼請你想像下……你被關在一個電梯里從5層樓自由落體,你覺得你能沒事么——沒錯,這就是你跳躍過程的後半段……好吧,或許那時候有配套的安全服安全帶還有懸掛系統讓裡面的駕駛員保證不受傷……但我又要說如果這些系統用在現有的坦克上,我都可以直接把坦克當碰碰車玩了呀!


——結論,進去的是技師出來的是技師醬(不是賣萌)……嗯……

===我是深入的分割線===


2.內部物理問題

1)關節結構

大家都知道,輪子結構整個的運動點就一個,那就是輪軸和車子這裡——除非這裡出故障,不然整個系統的運行不會出現問題。但人型蘿蔔就不然了——為了2足行走的穩定,只要要模仿的關節最少就有3處,踝關節、膝關節、骨關節——響應的,風險也大了3倍以上。

其次,關節還涉及到一個很麻煩的問題——旋轉。你自己試試就知道了,為了讓腳可以前後左右移動而腳面依舊保持可以踩在水平地面上,這個結構是必須的。人骨靠的是軟骨、結締組織、體液等結構實現的,機器呢?上20噸殼牌潤滑油恐怕也撐不住這一個月的磨損量吧……

另外,使用球型關節後,整體強度又是一個軟肋——倒不用拿現在的技術來評估,即使是未來的材料未來的技術,人型蘿蔔的大腿強度可以打100分的話,膝關節強度也只能打50分,這是結構造成的無法改變的事實。


——結論,或許殭屍型蘿蔔能解決這個問題?

2)能源問題

這裡我必須先指出,2腿行走不僅是一種比較難以實現的技術,還是一種移動效率很低。想想就知道——用輪子滾的話需要做的功只是水平面的……但走路的話不僅水平面做功,垂直上還有把腳拎起來,這些能源都是白白浪費的。

此外,以人型來說,負載又是個大問題(你見過機器人背登山包,或是拖著一輛小車上戰場么!一!點!都!不!時!髦!)——且不說負載備用能源,單單負載裝備上就會讓本來已經浪費的能源捉襟見肘——於是又有同學要說未來的能源/電池/小型核反應堆了吧!親,有這動力源我戰鬥機繞地球兩圈不帶喘氣了喲~腰不酸腿不疼啦~

——結論,也許一個超大型的溜冰鞋可以解決?


===我是戰鬥力的分割線===

3.戰鬥問題
關鍵了親們!!關鍵了!!雖然我不是軍事宅,但這些基本因素我還是懂滴(錯了的話求各位奆奆抽打)!

1)隱蔽性/命中面積

所謂的正面投影是也!雷達啊紅外線啊各種檢測啊靠什麼?發出去XX波反射回來呀!什麼樣目標的容易反射?目標越大越容易!——看看坦克的尺寸,寬3.5高2.3,撐死也就8平方米的投影面積。再看看AS(我就不吐槽剛大木了),8米的高按比例算肩寬最少3米,不過軀幹四肢不是填滿的24平米打點折扣算18平米好了——足足大了2倍還有找啊!!!

此外,正面飛過來的炮彈容易命中什麼樣的目標?沒錯!目標越大越容易!——AS再次躺著中槍了。

有童鞋說了——那我們可以趴下呀。那麼請問需要移動的時候怎麼辦……哦沒錯,有趴著移動——你看這時候去掉手,去掉腳裝上個輪子移動起來效果拔群喲——我艹這不是剛大木外形的坦克車么!

——結論,槍打出頭鳥……


2)持續作戰能力/冗餘性
A部件出故障了怎麼辦!——最想聽到的回答當然是「沒關係,沒那玩意我們也能打!」;差點的是「那就用B繼續!」;如果你聽到的是「卧槽,這下我們完蛋了……」那就真完蛋了。

人型蘿蔔就有這個問題。兩足,被打斷一個怎麼辦?用手撐著走路么……手臂被打飛了用不了激光劍了如何?學卓洛咬在嘴裡三刀流么……等等,機器人有嘴咩!

而坦克顯然木有這些風險——履帶?少了那玩意一樣跑,只是少寫地形適應性罷了。輪子?飛幾個就飛幾個吧。主炮不行了還有其他輕型火炮/機槍呢。

——結論,蟑螂型的多足機器人才是王道!


3)火力問題/抗後坐力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點——站立是非常不適合射擊的。重心高力臂大,後坐力可以輕易的掀翻蘿蔔。因此,如果採用大型武器,作為蘿蔔勢必要趴下使用,趴下的蘿蔔顯然既不帥氣又沒有機動性。而本身就趴著的坦克就沒這個問題。

其次,使用的火力又和本身機體的重量有關——50噸的可以用160mm大口徑的炮(我從賀胖的全金看來的,說錯不要打我!)而10噸左右的用70mm左右口徑的炮就是極限了。光火力上的差距就是一大截……

——結論,給我一個蘭達驅動器,還你一個無後坐力的夢想!


4)維護問題
看過探索頻道節目的人可能會記得,有一次節目是介紹槍械的——其中正好對比了美軍的M4A1和中東地區流行的AK-47。當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M4A1因為精密,所以使用起來方便,射擊性能好,精確度也高——但有個致命問題怕進沙子,所以美軍還準備了安全套套槍管;而AK雖然沒有那麼好的性能,但勝在耐操,進沙子進水進什麼都沒壓力,抖幾下用起來和新的一樣勁爆給力。

這很好的說明了一個問題——結構越簡單,維護成本越低,出錯的可能性也越低。想想下即便是最低限度一個人形蘿蔔也有將近30個關節需要維護,還然後才能進行一些其他的常規……我腳的維護人員會死的……

——結論,親,先拼個剛打木模型玩玩?

===我是結論的分割線===


其實很多童鞋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會犯這樣一個錯——以基於電影/動畫里的未來科技,來對比現在的坦克——其實以那種科技做的坦克,戰鬥力比蘿蔔會強出N倍!

那麼,人型蘿蔔在任何戰場都沒贏面么?NONONO!至少在一個名為「床」的戰場上……戰鬥力秒坦克20多條街。無節操的匿了!


謝邀
不考慮後期神棍化的Freedom、00等機體,我們就以0079里的最原始的扎古為例子

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在動畫中「可行」:
1. 米諾夫斯基粒子;2. 無重力環境

先說粒子。初期的高達還是設定非常嚴謹的,只是觀眾把很多設定都無視掉了。最重要的就是米諾夫斯基粒子,原作多次強調,因為這個粒子使得「遠程制導無效化」,所以近戰用的人形機動兵器才能有用武之地。否則的話,遠程激光和飛彈就解決了。就像武術高手打不過子彈一樣

再說環境。扎古開光的第一戰就是宇宙空間殲滅聯邦主力艦隊——注意,沒說是非洲大草原殲滅聯邦主力坦克部隊。戰鬥看的是天時地利,這兩種環境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反對高達的朋友說20米高的東西沒有實戰價值——錯,是在平原地面上沒有實戰價值——但這本就不是人家的客戶需求。
單體構造的艦船、坦克,運動性有限,無論直線速度多快,非軸線上的加速度都很弱,也就是改變方向很難。開過車的朋友都懂。而高達的價值,在於無重力三維空間下實現的多體、多動力源運動。由於結構上的特性,可以通過手腳等多體控制實現高速度下的高機動性。
打個比方,人類A騎自行車,而人類B只用兩條腿,人類A的絕對速度明顯更高,但人類A一定能追上人類B嗎?恐怕很難。只要B保持左竄右跳,基本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人形結構的高機動性。
而且,坦克也去不了山嶽地帶,而人的雙腿卻哪裡都可以去。如果認為平原地帶的兩軍對轟就是戰爭的全部,那未免太過紙上談兵。

球形這樣的單體結構、和獸型這樣的多足結構(其實就是多支點結構),只在技術水平不夠發達的時候有意義,因為控制起來簡單。等達到相應技術了,雙足能夠搞定的問題為什麼要多足?人類用兩條腿走路,如果有人說,我建議你還是手腳並用爬著走,這樣更穩定,你會樂意嗎?
物理研究總是說我們把球型、剛體當作理想模型,這是為了簡化模型,但是把簡單模型當作最理想模型卻未免本末倒置了。如果工業設計永遠把球型之類的當成目標,那我只能用一個「不思進取」來形容了。

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去衡量高達的設計就太無趣了。當然,後者的技術水平尚未達到,所以爭來爭去也沒意思。

在現實中是否可行?
這個問題要分三方面來回答:
1. 現今是否可行?
不可行。重量、高度、穩定性,都是問題。
2. 高達在當今的戰爭中是否有意義?
以當今的軍事背景,如果有人能夠開一輛高達出來,那絕對是有意義的。別的不說,那把激光槍就可以吊打別家武器了。
3. 同等技術條件下,是否有意義?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高達的價值在於目前科技所無法達到的高機動性,而這些都還處於YY階段。如果能夠造出高達,那麼其他技術也同樣會發展到另一個層面。這種場合下,戰爭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很難預測。所以是不是真會造出高達,還是其他武器,這個無法回答

——————————————————————
真不明白怎麼天天有人跟我爭論直立行走的壞處。直立是一種能力,多一種能力意味著多一個選擇。多一個選擇總是好的,你實在不喜歡,爬回去不就行了?思路放寬鬆一點嘛少年

最後,推薦@fai andy的答案,乃本答案很好的補充。


好吧 ,之前的圖可能太過了,被刪了,這次截一張圖來試試。

好吧 ,之前的圖可能太過了,被刪了,這次截一張圖來試試。
不是國軍不給力,奈何共軍有高達,就是這個意思~~~


全都是被重力束縛的人啊~
高達就不說了,有設定的。有米氏粒子在一切都是浮雲。連戰艦都能浮起來高達算什麼。什麼重力壓強根本就是扯。

說到大小這種大小主要也是宇宙戰。戰場太大動不動就幾千米距離,太小的的話實在沒存在感。而且機動戰士這種東西最初開發是為了宇宙工程用的,大型重機造小了沒有意義,技術直接運用于軍事,這些技術的小型化很困難。

跑步速度,高達根本就不使用跑的好不。看騾子一直都是跳來跳去的。而且宇宙作戰看跑步速度幹嗎。。。地面作戰,最明顯的就是打老虎那次,人家都是搓著走的,誰用跑的啊,白痴。速度,轉向能力全都甩著坦克好幾條街。前提是姿勢制御系統的完善。
著彈面積。人形著彈面積大,死心眼你不會趴下啊。。。趴下運動性差,死心眼你不會再站起來啊。打完再衝鋒,人類身體最大的優點就是靈活性。攻堅籠城都有戰術的好不,誰那麼傻站在那給人當靶子啊。人類戰爭打了幾千年都是這個造型,也沒哪個士兵說把我兩條腿卸了換兩個輪子我著彈面積小。
另外原本扎古的開發就是為了宇宙戰。降下作戰後地面戰機動戰士一般都是執行的都是叢林戰和平原的掃蕩戰。密錄裡面有你哄勇者開著坦克干扎古的,也就是最初偷襲的一發管用了。最後還是壯烈了。
原因在於,1,坦克多人操作,合作性對戰鬥力影響極大。2,坦克轉向困難,不如人形關節,靈活。3,地形適應性差。叢林山地就不說了。平原作戰想抵抗機動戰士的高火力壓制只有依靠速度。但是高速下壓著個石頭就翻了,我看你怎麼再翻回來。4,連射能力不強。你炮彈射速高威力大,填彈時間太慢,比不上扎古衝鋒槍突突你。沒你威力大我也能一發就滅了你。你想在坦克上也裝這種突突槍?抱歉,你帶不了彈夾。
另外裝甲問題。高達用的是高達尼姆合金,也叫月神鈦合金。輕量化且堅固。至於到底是什麼不清楚。原本也是為了宇宙戰提高推重比。誰在宇宙還開個坦克。。。腦子有病。

再有米氏粒子相同戰術素養的基礎下,高達可以完勝坦克,而且是壓勝。前提是這些技術都實現。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些技術太扯淡了。同樣的技術用在坦克上?抱歉,對於人類操縱兵來說,一定是人形兵器最容易制御。如果真的能達到高達那種檔次的可操作程度,人形兵器有一百種方法可以秒殺坦克。

我個人認為比較靠譜的還是AS。不過技術也是黑知識。不太可能實現的。
AS最大的特點就是電子肌肉系統。能夠高度模擬人體動作。有了這個,關節壓強之類的問題就浮雲了。機動性問題也足以解決。至於駕駛員受不受得了。。。抗加速度和衝擊力的部分沒有哪部動畫的資料里有寫。所以不清楚,但是應該是有某種技術保護駕駛員,比如獨角獸里的XX劑。
第二個就是小型融合爐。動力系統完備,誰再提電池的問題滾粗。
這裡用人形兵器的理由很明確。
1,地形靈活性大。反恐戰爭的主戰場,哥倫比亞,柬埔寨,越南,墨西哥,阿富汗,伊拉克等等都是山地丘陵叢林地形。你給我開輛坦克來試試
2,小規模部隊執行高靈活作戰。任務複雜,甚至必要的時候要執行潛伏,奇襲,掩護,運輸,工兵的任務,坦克做得到么?
3,小隊編製戰術可以得到體現。近戰強襲,火力掩護,遠程狙擊等功能人形兵器都能做到。坦克行么?
4,必要時候可以應對遭遇戰,掃蕩戰。就連空降作戰,基本上扔架AS下去,憑藉超強的機動性直接可以無雙。扔輛坦克下去。。。這就是個活動棺材啊
5,總而言之,人類士兵的一切戰術都可以通過AS實現,而且高裝甲高火力,可以大範圍長時間連續作戰,並能保護高技術高培養成本的精英士兵。

不過的確平原陣地戰AS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全金有一話不是講北非的沙漠作戰,AS被坦克虐得找不著北了。不過這年頭沒啥人老老實實地打陣地戰了吧。。。

至於其他體型。。。靈長類的體形是最靈活且適應性最強的。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身體有退化,不能跟野生獅子老虎比力量。要比就用靈長類戰鬥力最強的山地大猩猩比。相同體形的野獸哪個敢說100%能打得過大猩猩。至於蟲形。。。放大之後根本連路都走不了。。。

結論就是。有實戰意義,也有戰略意義。哪個國家要是造出了高達,那估計震驚效果和當初說我能造核彈一樣。但是,高達或者AS技術不太可能實現。


其實很簡單,因為對人類而言,最好的戰鬥裝備是人本身,因為相比之下任何車輛、戰艦,等等,都不如人的戰術靈活度高,也不如直接指揮一個人戰鬥效率高。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無人機技術要向AI化發展,要不然雖然吹的很厲害,但說到底只是高級遙控飛機,執行不了真正的作戰任務。
現代機械化戰爭,也就是像坦克、火炮,其實對協同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只有一群坦克不跟著一堆輔助兵種其實是很脆弱的,所以機械化戰爭不僅因為著裝備機械化,還要發展出對應的戰術、戰役和戰略指揮系統,這就是為什麼納粹德國在二戰開戰的時候很牛逼,其實那時候從裝備而言德軍並不佔性能優勢。所以,坦克什麼的20世紀的機械兵器從數據看很牛逼,其實如果作為一個戰鬥個體而言,戰術靈活性很差,很容易就會被滅。比如沒有空中力量和機械化炮兵掩護,坦克要實現最重要的突擊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巷戰什麼的,說明20世紀的機械化部隊短板何在的例子就更多了。其實從軍事學而言很好理解,人數相同(比如三萬人,差不多相當於現代一個重裝師)的情況下,冷兵器時代部隊里的軍官比機械化部隊少一到兩個數量級,後者指揮官沒有一個龐大的參謀隊伍是不可能運作起來的,因為每一個裝備幾乎就只有一個功能,假如比較運作效率的話,其實後者比前者低很多很多。(所以大國軍事改革的目標是要廢掉師,以旅為作戰單位,原因就是可以簡化指揮,提高指揮效率,但是因為裝備的限制,其實進展十分緩慢,因為現在一個裝甲營要出去打,其實最少要出動至少有直接主力作戰人員三分之一的直屬輔助裝備和人員,以及比這個營大幾倍的後勤人員,一個有三百輛坦克的作戰部隊,實際人數至少要數萬人了)。
而高達這樣的兵器不是這樣,人形的本質上是多功能,比如雙手操作,在更換兵器上,幾乎可以做到無障礙的更換,武器的使用戰術也可以和步兵完全一致,又比如雙足行走,幾乎可以適應一切作戰場域,因此一種兵器也就可以執行無限多的任務。因此作為戰鬥個體而言,高達的多用途性達到了極致,偵查、突擊、佔領,以及任何地形上任何形式的作戰任務,幾乎都可以用一種裝備搞定(尤其是在宇宙空間尺度上,高達的通用性更加明顯)。說到底,高達的戰術其實就是放大版的現代步兵戰術,各種作品裡表現的組團作戰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是步兵班戰術,分為偵查(白刃突擊)、重火力支援(有時候是遠距離狙擊,有時候是重火力支援,或者兩者皆有,比如OO)、散兵步槍火力這三種主要角色(當然,很多更加接近於SAS那樣的特種作戰小分隊)。
所以說到底,如果高達是真實的,那現代的師、旅、團、營、連這樣的戰役-戰術建制都沒有必要存在,排就可以了,幾個作戰小隊加一個技術支持團隊就可以打一場相當於20世紀戰役級別的戰鬥。和現代臃腫的指揮系統相比,這樣的指揮系統簡直是天堂般的效率(所以高達片里才有指揮官開個高達出去對砍的情景,主要是因為人家有這個時間和閑心~~~~也難怪UC片可以打個沒完,因為有了高達,其實連作戰大本營都沒啥必要性,像OO,基本上現代軍隊里龐大的參謀部門,一個預測士就替代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那時候計算機很牛逼,其實裡面任何一場戰鬥任務論複雜度的話都可以把現代像美國國防部的參謀部門忙到集體自殺)。
至於上面說的地面戰問題,其實談論者基本忽略了一點,高達雖然是單兵多功能化到極點的兵器,但本身還是某支作戰部隊的一部分,它有它的空中支援之類的輔助部隊(比較變態的是這玩意會飛,等於連這個現代戰爭絕對不能不帶的輔助部隊也可以用同一種,甚至同一台裝備來執行,至於裝備多功能有多麼重要和難搞,請參考F35這坑爹貨),只是這些不是動漫表現的重點的而已。
至於生存能力之類,其實上面說的很明白了,坦克對步兵一定是步兵數據完敗,但沒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隊步兵的數量至少都是接近一半的,哪怕無限崇尚機械化突擊和多兵種協同的蘇聯軍隊。如果出現高達對抗現代機械化部隊(坦克、飛機、航母),哪怕兩者火力水平相同,也會像當年蒙古騎兵打漢人步兵一樣,後者只能守勢,因為作戰效率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其實二戰的時候像法國和波蘭之類傳統軍隊之所以打不過前衛的德國裝甲突擊群(二戰初期坦克什麼的火力其實很弱,比現在的步兵戰車還弱,而且還做不到行進間射擊,相比於當時的反坦克火力什麼的也是活靶子,不信請Google反坦克槍),道理也差不多。


製造高達不是問題,但是那隻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
問題的核心還是實戰。純人形的載具平台唯一的優勢就只有接近戰而已,那麼顯而易見地,發揮接近戰優勢必須首先讓遠程武器陷入困境,而自己一方具有機動上的優勢。然而SUNRISE的高達系列的人形兵器在這方面無疑是最差的,尤其是在陸戰中。小二十米高,佔地幾十平米,基本就是空中火力的靶子,而高達的頭部機炮在和對地攻擊機的對抗中則佔盡了下風。相比之下反叛的路路修系列、全金屬狂潮系列中的高度小於10米的人形兵器一來可以有效地隱蔽在地面的天然和人工障礙中,二來使用更實用的推進手段解決速度問題(路路修系列為輪式推進,全金系列雖然仍然是腳,但是它的主要戰鬥移動方式不是跑而是跨跳),這都說明高達的實戰意義必須在米粒子干擾、中子干涉干擾、GN粒子干擾等遠程武器妨礙,以及無重力環境等機動優化的環境下才能實現。
同時高達的人形造型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泛用造型。包括種命、OO在內的高達作品以及許多非高達作品中都表現出了以下的特點:在地面戰中,低矮的身形帶來的正面低著彈面積是絕對的;在空戰中,氣動升力組件和外形與動力的重要性平起平坐;在水戰中,流線型的外形與匿蹤設計的重要性不輸於速度和武器。而人形在這些方面皆為軟肋。對於機動兵器來說,人形只是一個巧合。在機動兵器上,人形設計更多的是一組複數的多關節矢量引擎+複數的多關節武器掛點,以及多關節支持物組合出來的偶然結果而已。
比起高達,我認為寄希望於Macross系列的可變戰鬥機還實際一點。


不可行。
我能想到的有幾點:

  1. 站立的巨大機器人著彈面積太大,大約是坦克的好幾倍。
  2. 雙足雖然有全地形的好處但是無法在武器的後坐力下保持平衡。
  3. 如果與武器的介面設計成手型的話過於複雜而且不實用。

相比之下我覺得外骨骼會比較靠譜


人形沒必要。我覺得蜘蛛型才是方向。
全地形、操作簡單(我覺得高達ACE機師應該可以把那個腳抽筋遊戲操縱自如)、穩定性高、耐操(斷一條腿機動性影響不大)。
太空戰我覺得MA比較好

不過如果說像AT那樣的小型,人形倒是不錯的選擇


即使是近戰可行的前提而言,人形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是獸型,為何?人型比獸型的唯一優勢就是雙手解放出來可以持各種工具武器,而在那種科技下何必用模擬手指來握持?直接接駁在埠上不就得了?或者要極易更換 做個專用觸手也很容易,這麼粗大的肢體不用於移動和穩定體重,機動移動完全是浪費。 如果是使用光劍,熱能斧之類的肉搏,裝頭上肩上當撞角也不會比劍差。


假設我有了足夠的技術力,需要製造一個有雙手有雙腳,高18米的機動兵器,你能給我一個把這個兵器造成人形的理由嗎?

發現有朋友有意無意混淆「人形」和「雙足行走」。我先不討論雙足行走的必要性和優勢是不是成立。我假設雙足行走確實很有優勢和必要性,但是,

誰規定雙足行走的就一定要是人形的?難道我造成雞形的就不能雙足行走了?有手有腳就肯定是人形,這是什麼時代的偏見?

還是以UC世界觀為例。

很多人提到了米氏粒子,米氏粒子的作用只是隔絕了部分電磁波,使得雷達失效。於是戰爭距離必須進入光學探測器的可視範圍內,雖然並沒有交代光學探測器的探測範圍,但是比現在的望遠鏡遠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被廢掉的只有大艦巨炮和長程導彈,因為沒有制導了。

這確實使得小型飛行器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個宇宙用的小型飛行器,有什麼必要造成人形呢?

有人說,可以通過擺動四肢進行機動。有人說,雙手可以拿武器。那麼,為什麼不裝4隻手?同樣可以做機動。就算不用四隻手,機動用的輔助噴嘴有什麼必要裝到腳上?4個簡易機械臂+多自由度噴嘴難道不能完成同樣的任務?著艦的時候機械臂摺疊起來,難道不會更省地方,增加運輸艦的載機量?

宇宙環境必然是射擊戰為主,因為大家都在高速移動,而且沒有急停的必要(停了之後再啟動會有停頓,可能被其他人打,還不如瞬間轉向保持運動),近身風險極大,大家都是幾百上千公里的時速,太容易撞了。

退1W步。就算打近戰,我四隻手難道會打不過你兩隻手?什麼?你說腳比手長?日,這是機器人,誰規定腳比手長的?W的雙龍高達沒見過嗎?手比腳長腳粗完全不是問題。

就算是生產層面,造4隻手顯然比造雙手雙腳划算,而且戰場維修也是,只要備手臂就夠了,裝不裝手掌那是另一回事。

說說地上。

如果是雞形,同樣可以有兩腳行走的優勢,而且高度更低,更容易蹲下須找掩護(不必像人形那樣趴下)。因為重心低了,更容易保持穩定,因此在頂部裝備大火力的實體炮或者其他武裝也能成立。


相比高達,還是EVA更靠譜,真人控制的血肉之軀,解決了能源、驅動、感測等所有製造機器人會遇到的難題。萬一被打死了,剝了殼還可以吃。


都別爭了,戰狼/鋼坦克你值得擁有。



首先,ms的存在本來就是基於米諾夫斯基粒子或者中子干擾器或者gn粒子之類的能夠阻礙雷達和無限通信的手段存在並且能夠/已經使用的情況下誕生的視距內作戰武器。所以說,如果沒有一種能夠幾乎完全妨礙雷達波的手段的話ms就是個導彈的大靶子。
然後是動力,拋開種系不談,基於妨礙雷達的手段存在而產生的ms,其動力裝置也同樣是由特殊粒子為理論依據,米諾夫斯基和融合爐和太陽爐啥的。既然雷達妨礙手段現在無法推斷,動力來源同樣無法推斷。
接著是傳動,部分高達模型的細節部分有類似液壓裝置的刻畫,而在uc的世界觀裡面ms的關節部分使用了一種叫做磁氣覆膜的技術,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磁懸浮。
推進方面,不談種系沒有的設定和蛋系的反重力粒子,uc的推進方式是比較傳統的工質推進,用主動力爐發出的能量加熱/電離機體存儲的推進劑並噴出,從而實行空間機動和重力環境下的跳躍與短時間滯空。這方面的技術水平比較現實。
武器方面,早期ms都以實彈為主,ms用步槍口徑在100毫米左右。彈體出鏜動能不明,但是以這個口徑,一般的航空機,戰車的裝甲一碰即破。對坦克的正面裝甲確實吃力,但是跳躍的話這個口徑的彈藥對坦克頂部的裝甲還是有相當的殺傷力的。早期ms的近戰武器主要以熱能武器和振動武器為主,這方面了解的不多,不說。中後期的ms大規模的武器粒子化,各種光束步槍,光束軍刀啥的,還是那句話,粒子的問題現在講不清楚。
操作系統問題不大,現在美軍有一款四足步行的機器人,踢都踢不倒,可見其自我修正機能之強大,所以平衡問題不用擔心。操作方式么。。。你需要一個ps3手柄。。。
我個人比較關心的是駕駛員的過載問題,以ms的體積進行戰鬥機動的話對駕駛員的身體要求非常高,高達世界裡有線性座椅這貨。我覺得線性座椅可能還不夠。。。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吐槽補充


「腳只是裝飾,上面的大人物是不會懂的」——高達某句著名台詞。


不要覺得鋼達姆就是普通的機甲,也不是所有機甲都叫鋼達姆!

鋼達姆及其所屬的「機動戰士」這一特殊武器是有自成一體的一套背景設定的!拋開專屬背景設定,在現實語境下討論其可行性根本毫無意義!

動畫中,鋼達姆等機動戰士的出現擁有以下幾個前提:

1.米諾夫斯基粒子的軍事化應用;

2.米諾夫斯基核熔爐的廣泛應用;

3.經歷長期宇宙移民,太空作戰已成常態

4.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月神鈦合金、鋼達尼姆合金等新材料在工業上的應用普及

那麼就當下我們所處的時代,上述哪一項條件實現了?

一個都沒有!

那麼鋼達姆的存在意義又從何談起?


製造運用於實戰的高達當然可行了,只要你提供足夠的資金,錢多的話用鑽石做一個都沒問題。前提是技術能達到,至於有沒有用就不管了,我又不用這玩意。
至於在現代戰爭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裝逼。就是要告訴你們有這個實力,服不服?不服,都閑的蛋疼造這個玩意了,坦克什麼的造兩輛拆一輛都打得贏。


推薦閱讀:

TAG:戰爭 | 日本動漫 | 武器 | ガンダム/Gund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