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願意用喝酒、吹牛、看綜藝節目來消磨時間,有人卻能選擇用這些時間來看一本書?


謝邀。

因為舒適區Comfort zone不同。有的人的舒適區就是讀書。有的人的舒適區就是看電視打麻將。
舒適區是一種精神狀態,人在其中,能獲得一種非理性的安全感。這點不必多提了。


多解釋幾句。
我曾經考慮過,為什麼我日常喜歡讀書勝過看電影?我給自己想的結論是,讀書可以自己調節閱讀速度,電影則得按部就班。但後來想,其實也不是如此。
如果給自己做心理分析,大概是,讀書這種行為是我的舒適區。我能夠從中獲取寧定的安全感。因為我以往在讀書中獲取了足夠多的安全感,導致此後我對讀書這種行為產生了依賴。
或者換個角度。許多人大概都有類似體驗:緊張的時候,會願意看少年時看過的老電視劇,吃少年時吃過的愛吃的零食,如果跟父母關係好,那麼每次回到老家就心情愉悅。跟父母一起看俗套的電視節目也會其樂融融。因為那是一種寬釋,是你的舒適區,甚至,是一種儀式。

而舒適區是會變的。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講述過他的變化。他一度是個遊戲迷,後來因為要考研,瘋狂的閱讀;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就不斷看英文原著。那時他唯一的娛樂,是讀一些英文小說。理由?做別的事,他會有罪惡感,唯有讀英文小說,他會有一種「咱在做正事兒呢,沒有浪費時間」的感覺。於是到現在,雖然他已經不必豁出力氣讀書了,但他還是愛讀英文小說,因為那是他的舒適區,日積月累,成為了一種儀式。

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一點只有自己知道的怪癖,一種儀式般的行為。有的人覺得在舒適區就很好,有的人會強迫症似的逼迫自己離開舒適區,結果就有了新的舒適區(工作狂們會覺得閑著就沒有安全感)。
大概就是這樣,每個人所做的,都是對自己當時心情的最優解,而已。


二者並無高下之分。

只讀書會封閉,只社交會淺薄。

喜歡靜的人更要多和朋友聚聚,免得一個人呆久了,話都說不利落。喜歡熱鬧的人,偶爾也要留下些獨處的時間,看看書,聽聽音樂,下次喝酒的時候,又可以多一些談資。


排名第一的答案讓我想到最近聽到李如一在IT公論里的觀點,錢財也好,文學造詣也好,當你show off的時候就是show off,炫耀的是什麼,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炫耀。只是人們通常都認為通古曉今和博覽群書show一下是自己的資本,但錢或題主所言的一些範圍就有點膚淺。但是那只是通常,其實我們自己明白,那又有什麼不同呢,安安靜靜做自己喜歡,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情不就好了,否則的話,也不過都是在取悅他人罷了。
你的人生困惑不應該是為什麼這些人要幹什麼,那些人要幹什麼,而是自己要幹什麼,能讓自己真正的快樂。


寫點我自己的感觸。
我是之前一直追求讀「好書」的那種人。
我青春期的時候社恐挺嚴重的,願意抱本書在那看。包括走親戚的時候也是這樣。
當時落下個好讀書的美名,但我感覺和沒意思的人閑扯才傻呢。
什麼時候開始不讀了呢,就是我發現自己沒有女朋友的痛苦大於不讀好書的痛苦。
這種痛苦最初就是我發現性愛的本質是一場社交。
如果我不想每天自己擼,我就得放下書本,到群眾中去。女生關心的就是你對我好,你帶我玩,你讓我有面子。讀書這三個東西都解決不了。所以我開始把業餘時間用在了和朋友聚會、喝酒吹牛上。有的人可能說你找個也讀書的妹子不就完了么。其實不是的,讀書多的妹子精神世界很完整,很難追。而且差異產生美,她們也想找個帶著她們放鬆和玩的。當時一段時間自己變得庸俗了,但是很快樂。開快樂大本營,我明白了是怎麼搞笑的,喝酒吹牛不多說,自我營銷的最好舞台。最重要的是,喝完酒,我的社恐消失了。
後來為什麼開始讀書了呢,因為我感覺天天混沒什麼意思了。我看了一個網站,算出了自己的周末最多還剩下4000多個,生命有限,但我沒有產出什麼東西,我感覺挺失敗的。只追逐異性,還不如我的狗。再後來,又開始工作了,我發現自己大部分的慾望都可以用錢來實現,而不能用錢實現的,我也能用自制力和知足的心態來實現,所以問題就變得簡單來了。現在我的閱讀,是讓自己變得更明智、更有效率。
這是我的一個過程。就是面對一個困境,把它解決。
社交沒趣,就讀書,讀書沒妹子,就社交,社交影響掙錢了,就讀書。最後,這兩個事情完全沒必要對立起來。
喝酒吹牛看綜藝節目,這簡直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了。快樂大本營做的真心好啊。
男人有個臭毛病就是幹什麼事情都圍繞自己自尊心。大家該開心開心,該做事做事,該閱讀閱讀,其實沒必要通過什麼證明自己比別人強。要是真想比,那就來真章的,看結果:成績、錢、地位、見解。通過過程來找優越感的,too young。


「沒睡過40個男人也能算了解男人?」說的多好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也有深切體會。

我有個朋友,立志做盡人生無意義的事,然後每天神行瀟洒地發在微博:
今天在海邊(他管洱海叫海…)坐了一整天,什麼都不想。
下午一個人釣魚,全放生了,很愉悅。
窗外下雨,桌前酒濃,自斟自酌,豈不快哉。
擼不出來了,如被抽空,靈魂的透析。
今天……

我還有一朋友,決心畢生讀書,幾乎每天都曬一張書影,講幾句心得體會。
薩特、加繆、狄更斯、桑塔格這些名字早不在她的書單裡面,看那些書名和作者,感覺像進了黑暗的荊棘林一樣陌生而艱澀。然後他偶爾的人生感嘆,在旁人看來就像痴人說夢。

你說第一個朋友快樂么?快樂。你說第二個朋友快樂么?當然也快樂。
恰恰是稍微讀了幾本書,突然覺得自己精神高尚與眾不同鶴立雞群憤世嫉俗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庸俗的人間而懊惱的這種人,他痛苦。他不僅為自己痛苦,還為別人痛苦。對,題主我說的就是你嗷~

路迢迢,水長長,姑娘我敢愛敢恨走四方。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若兩情相悅,不睡了他,怎麼甘心。
若新生疲倦,拍拍屁股走人,誰也不欠誰。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被人拿著皮鞭抽打,抽你的人轉身偷笑,你還喊著要奮鬥,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這叫找抽。不喜歡讀書的人被送去學校,每天都哭喪著臉,以至於敢跳樓都不敢反抗,這叫找虐。花半輩子,弄得妻離子散,再搭上半條性命,去換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這叫找死。

所謂人生境界,從來不在讀書多少嘛。而在於真誠而愉悅地面對生活。

剛看見樓上一位簽名是:我是男神。
哎唷,我就覺得他挺有境界。多少自認男女神的主,見人又得謙個虛低個調。扯變形的麵皮,看著都心累。

今天一哥們兒,不繞不吹不騙,開頭就問:約嗎。
我也覺得他挺有境界。

能買來的樂子都是bargains. 唯有買不來的才是precious.
你覺得讀書快樂,你去讀。
你覺得擼管快樂,你去擼。
做身體喜歡的事情,做心裡嚮往的事情,不然,那才叫浪費時間。


問題裡面描述了兩種人,一是願意用喝酒吹牛、看綜藝節目來打發時間的;一是用看書來打發時間的。雖然題目問的是為什麼,但是很明顯,其延伸之意是希望得到對這兩種行為的評價。

好評價嗎?看著簡單,其實很難評價。

難點之一在於:這個問題裡面描述的兩種人,其實是極度簡化的、單角色的、靜態的人,這兩種人不管做什麼,都是在自己的私人空間裡面做自己的私人的事情,沒有從自己的世界裡面跑出來,發表一些和別人相關的言論,做一些破壞別人利益的事情,所以,這種情況下,當然不會觸到任何人的痛點。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妄自評價這兩種行為,別人會在邏輯上指出你擴大了相關性:因為題目裡面並沒有給出更多的信息,告訴你這作出這兩種行為的人,除了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做點什麼之外,還會做什麼。比如,平時喝酒吹牛的,外在其實非常平和、善良;平時看書打磨時間的,看的都是黃色和暴力小說,天天宅在家裡意淫——這種情況,你有什麼話好說?
你沒話可說,只能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存在先於意義,要讓世界豐富多彩。

第二個難點和第一個難點高度相關,就是你如果考慮到現實的、真實世界的情況,而不是像思考數學問題一樣,思考普遍的可能性的話,你可能會政治不正確

這個難點就更難了,因為在網上,發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那是純粹找噴。
特別是在知乎。

/*對了,上面的所謂考慮到「真實世界的情況」是個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和我們潛在地想像非常一致的、具有統計顯著性的事實:那些只知道喝酒吹牛、看綜藝節目打磨時間的人,統計學意義上更注重享樂,更加自私、不關心外部世界;那些選擇看書打磨時間的人,統計學意義上講更加關心終極價值、道德、社會,具有理想主義情懷。*/

但是你不能說,我不能說,大家都不能說。


所以我們,面對這兩個難點的我們,只能避開它們不談,說:

#include&<前十位高票答案&>
using namespace std


1


我沒見過天生不愛讀書的人,但是我見過無數被壞書和不合時宜的書破壞了讀書興趣的人。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我在若干個假期的宏偉的讀書計划了,可是一個人悶在家裡,天天看嚴肅的書哪裡受得了哇。第一天第二天還好,第三天就有點躁動不安了,開始頻繁刷朋友圈,刷知乎;第四天完全看不下去,於是換成小說;第五天連小說也看不下去了,只能玩遊戲;第六天覺得遊戲都沒法玩了,只能看著窗外發獃,於是第七天重新投入人類社會,白天工作/學習,晚上拖著疲倦的身體看會兒書,竟然比白天效率還高。

在自己的若干個長假中,上面的歷程循環往複很多次,最終的結論就是大腦不能適應這種封閉的工作方式。事實上,即使不是悶在家裡看書,也要勞逸結合。而對勞逸的定義,人與人也不一樣,但是基本的原理在於,工作時間和自由時間做的事情肯定要有區別。大腦長時間處於同一狀態下,效率會越來越低,情緒也會越來越差。白天一個人幹活兒的木工,晚上可能想要和工友一起喝瓶酒開心開心;白天奔波調解鄰里關係的社區民警,晚上可能就想一個人歇歇;白天在辦公室里敲代碼的碼農,晚上可能想去健身房動動胳膊腿兒;白天舉了一天手腿靶的散打陪練,晚上是不願意再揮汗如雨的。對於那些在白天要進行艱苦的腦力勞動的人來說,在業餘時間裡做一些完全不動腦子的事,是很自然的選擇,並且對於他的整體精神狀態來說也很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讀書也可以分為兩類,消遣和學習,前一種閱讀可以在地鐵上,公交上,旅途中完成;後一種多半要在書桌前,精神集中才行。這兩類書之間的區別在於讀者而不在於書本身,在一個領域內讀書越多,用來消遣的書相對於公眾來說也就越難,原來相當於「學習」的類別就逐漸變成了「消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舉例來說,我在閱讀〈中國影子銀行監管研究〉這本書的時候,我是一邊查名詞一遍讀下來的,和讀教科書一樣;但是對於那些在金融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來說,就是飛機上輕鬆瀏覽一遍,看看監管層的態度就行了。而我在飛機上第一次讀這本書是斷然讀不下去的,作為學習的讀書需要較為安靜的環境和較好的注意力。讀的書太簡單會覺得無聊,太難會感到困惑,這兩類書都讓人讀不下去。如果我手邊的書只有〈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和〈計量經濟學前沿〉的話,即使我現在有讀書的慾望,我還是會選擇刷朋友圈。


我自己讀書速度還算快,下面是最近幾個月讀書的豆瓣目錄(以證明我不是瞎BB),但是還是會在一些時候讀不進去,只能看劇或者玩遊戲,通常來說會這是這兩種原因之一造成的:腦力勞動累了,不想再動腦子;手邊沒有適合讀的書。我覺得對於其他人來說,不打算讀書也可以如是解釋。

對於想要培養特定領域閱讀興趣的人來說,一定要找到合適的入門書,比方說讀法律,一上來就開始讀張明楷的大黃書(〈刑法學(第四版)〉肯定不是最佳選擇,時間久了還會喪失興趣,不妨先從寫給外行的書入手,切勿好高騖遠。如果讀(非社交,腦力)累了就找人(社交)打打球(體力)什麼的,勞逸結合才能走得遠。


書只是一種信息媒介,信息媒介有很多種,只有形式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讀書的實質是獲取信息,而不在於讀書本身。人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首先要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不是首先糾結於外在形式。

《莊子》中有針對書的一段文字: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有些人不但認為只有讀書最高貴,而且認為讀紙質書才最好。作為一種個人的偏好,這無可厚非。但如果拿這個來評判他人,這都是舍本求末,是把書讀到盲腸里去了。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不斷地發明更有效的信息傳達方式,就是為了把不得已轉化為語言文字又印在書本上的信息,用更直接的方式進行傳輸,以求信息更完整的轉達。

必須要承認的是,書是一種信息容量極為有限的信息載體。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不能被轉化為語言,從事實到語言之間就已經存在了巨大的信息損失,再從語言轉化為文字,又是一層損失,然後又印在紙上,放到我們眼前,許多信息都已經變形失真了。我們處在一個超文本信息傳達的時代,應該擁抱這個時代。

人只要保持學習,一天有一天的長進,就不妄此生。書里書外都是世界,書外的世界更大,書里的世界是讓我們更好的認識書外的世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開學第一天,和同寢室女孩一起等車。

晚上很晚了,寒風刺骨,她在玩手機,我就在路燈下看著孫子兵法。

結果她用一種很不解很吃驚的語氣問我:「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現在看這種書,到底有什麼用呢?」

我一輩子記得她的話和她說話的語調。

後來上學了,我是我們寢室里唯一看書的人,其餘的都是整天看動漫,看電視劇。

我本來一開始要她們珍惜時間,多學習,後來我就放棄了。

她們開始集體排擠我,當然考試的時候她們又要我給她們抄。

排擠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如果我睡覺,那她們想玩,想聊天,想玩電腦是可以的,但如果她們要睡覺,我就必須安靜。

那個問我為什麼看書的女孩,早上第一件事是化妝,晚上最後一件事是卸妝,無論什麼時候都開機,哪怕凌晨1.2點有人給她打電話,她也躺在床上接。

這個女孩交際能力好,認識的人多,校外的校內的,寢室裡面的其餘女生都很老實,都不敢制止她,除了我。

只要她在別人休息的時候,玩電腦,或者接電話,我就會出聲制止她。但有時她做,有時她不做。

當然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僵。

到了最後,如果我在睡覺,她們就在寢室里肆無忌憚的聊天或者喝酒,不管如何影響我。我已經放棄阻止她們了,因為我意識到,人家已經聯合起來排擠我,那我無論如何都是吃虧的徒勞的。

然而我一直都在看書,一直都在看,無論她們怎麼影響我。我的心態一直很好,我從不與她們吵,因為我知道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到了畢業前,最後幾天。

那個問我問題的女孩想上床睡覺了,其他幾個也跟著上床了,她們在聊天,在玩手機。

這個時候是10點半,而11點熄燈,我就想抓緊時間洗漱。

在我洗腳的時候,那個女孩突然從床上跳起來:你能不能別搞那麼大聲音啊!你故意的吧?

我當時就是在洗腳,聽她這麼一吼,我嚇了一跳。10點半,還沒熄燈。我洗腳是為了故意影響她們睡覺?

我沒說一句話,隨她。

但是我越不說話,她就越來勁。

她說,"我在睡覺的時候,你把電腦音量關小,難道你不應該嗎?「

她說:「你睡覺的時候,我就要安靜,我欠了你的啊?」

我做就是該的,她不做是因為她沒欠我,完美的邏輯。

所幸這一切都過去了,畢業之前,她還在為第6次考四級準備,我已經拿到澳洲的獎學金和錄取通知書。

同樣的起點,同樣的時間。

她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要看書,我也不能理解她為什麼24小時抱著手機和電腦玩。

人各有志,不能強求的。


同樣一件事,有些人看來是浪費時間和沒有意義,有些人則會收穫頗豐。

-----------------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年輕的影視行業從業者,幾年前,我和他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結束後,大家都離席了,他還坐在那裡,我當時問了一句:「怎麼啦?在等彩蛋嗎?」
他「噓」了一下,說到:「我在看他們的演員表。」
我當時是沒聽明白這句話的,不過反正沒事做,我就坐著陪他一起看完了整個結尾,然後我發現這份演員表出乎意料的長,裡面涉及到的人物之多也是我過去所無法想像的。

出來以後,他才和我解釋到:「我是在通過看這樣一份表,去了解他們拍電影的時候的人員配置,也順便印證我的一些想法。」 然後他還說了不少東西,無奈我對電影一竅不通,很多話我都不記得了,但是了解人員配置這件事,我一直記掛到現在。而幾年過去了,他也陸陸續續的拍出了一些還不錯的作品,自己的公司也成立了,手上也掌握了一批可以比較容易叫來的「人員配置」去完成一部廣告,或者是一部完整的影片。

而在很多人都不屑於看的演員表,在他的眼裡其實是一份可以學習很久的東西。


-----------------

聊聊綜藝節目吧,綜藝節目算是我在知乎答過的比較多的一類問題了。

我可以通過綜藝節目,去了解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韓國泡菜有哪些種類和風味?不同食材有特別的腌制方法嗎? - 吳澤泳的回答

我可以通過綜藝節目,去了解如何拍攝,如何策劃一期節目,從而觸類旁通,了解到「人們喜歡的東西是什麼」。《爸爸去哪兒》為什麼這麼火? - 吳澤泳的回答

當然,我也通過大批量的觀看綜藝節目,不斷總結不斷改良,最後策划出了一期比較火的視頻:留美三人行

-----------------


吹牛就更簡單了。
有種吹牛,叫做:「我們那個十億的項目馬上就上了,接下來日子就好過咯!」
這種吹牛好懂,那麼下面呢?

「這個雞蛋用了sous-vide的手法,估計是在63-65度左右,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能有這樣的呈現。」
(猜猜看,這裡有幾個信息點?)

「其實這家公司,關鍵還是被XX鎖住了樓盤,資金鏈一斷,整個借貸市場就崩潰了,新的企業就算想收購繼續運營,首先還是得搞定XX方面才行。」
(這句話,又有多少信息點?)

吹牛的內容,以及你的聽眾,包括你的理解能力,都直接決定了吹牛的內容,以及解讀這段信息的時候能解讀出多少細節。

-----------------

就這麼多吧~回答涉及個人價值觀,我就不實名留在答題記錄了,反正也可以從回答引用裡面知道我是誰~^_^


老司機看小說,新司機才看AV

這是個進階


我們做的大多數事,基本都可以分為消費和生產兩類。

喝酒吹牛,看綜藝節目,就是純粹的消費。

題主說的看一本好書,希望從中獲得教益,就是生產(對自我的生產),或者說是有生產效益的消費。

題主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有人會把時間浪費在純粹的消費上呢?為什麼不像我,即使消費,也要讓消費這件事具有生產的效用。

很簡單,如今就是一個極度提倡消費的社會,因為社會的總體生產能力基本滿足了人類的生存需求,甚至絕大多數生產的產出,都是為了去滿足更大的消費。人類不再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有生產價值的活動中,換句話說,人類的精力一定會是更多地分配到消費中。

人就是天生喜歡消費勝過生產,這是人性。


說一個以前聽到的觀點,個人覺得很有見地:
八十年代的時候全國也興起過讀書熱潮,不過現在沒有了,在那個娛樂資源貧乏的年代讀書(不管什麼書)都是一種很好的娛樂方式。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了,但是讀書不再成為人們的選擇是由於書的特點決定的,一本書你在看之前你是不知道它能給你帶來多大滿足的,一本書從頭到尾給你帶來的感受也不相同,在當代這對於人們想從書中獲取滿足感形成了挑戰,而其他娛樂方式(吃香喝辣、洗腳按摩、唱K)能給人帶來的滿足感是可預計的,因為是在重複上一次的行為。面對讀書這麼一種不能給人帶來確定滿足感的行為,一般人都會傾向於選擇後者。


你讓我這種又喝酒,又吹牛,又看綜藝節目,又讀書的臉放在哪裡?

我是認真的。我認識的讀書人也是認真的,我們喝酒吹牛的時候,不僅聊娛樂節目也聊書。

所以人生的參差多態,哪有那麼簡單?

培養閱讀習慣錯不了,這是最便宜且珍貴的人生經驗外掛。


我讀的是工科,周圍大部分人腦子裡都是籃球遊戲和妞,據我觀察,很多人閱讀量是很低的。但是他們中很多人既成功,日子過的也不乏味。過的很舒服,閱讀這件事兒對他們而言,可能真的就沒那麼必要。

我高中兩位語文老師,一位和大家說過,長得頗似郭德綱,上課時候嬉笑怒罵都頗有才情。我剛上高中那會兒喜歡寫一些華而不實的文章,被他喊去辦公室連諷帶罵地說了一通。說完給我本書《圍城》,叫我好好看。回家氣過了,拿起《圍城》,三小時就讀完了,還覺未盡興。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
另一位老師,頗有謙謙君子之風,舉手投足都見其風度。我那會兒喜李白而厭杜甫,早讀課光讀李白而不讀杜甫。他注意到了,花了一整節課給我們講了杜甫的生平。最後,他獨自朗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讀到最後,眼含熱淚。此情此景,時至今日仍念念不忘。

最近跑了趟母校,和這兩位先生都聊了聊,他們仍然恪守在教師崗位上,不升不降。

如此看來,讀書多其實未必有什麼好處。古人說書中有顏如玉,有黃金屋,也大概都是窮酸書生編出來聊以自慰的胡話。

說的再刻薄點,百無一用是書生。以前會寫詩會彈吉他,騎輛自行車就能追姑娘。現在呢?

但是,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自己瞎樂呵的過程。我見識少,眼界肯定是低於知乎一般水平的,甚至沒出過國。如果我不讀書,我了解的世界,就只能是周圍的一畝三分地了。那麼,未免太無聊又太殘酷了些。

幸好,我還能看書。

再用一句我知乎上認識的一位朋友@Lynda Gu的一個答案作為結尾:因為人只能活一輩子太可惜了唄,我要活一萬次。


現在是凌晨一點,我有氣無力的趴在桌子上在考慮該不該去睡覺了。
不到八點的時候,我就吃飽飯了。我本來是計劃吃飽喝足以後寫小說的。是的,其實我是個作家,我寫了一部小說,小說已經寫一個月了,還是第一天靈感如尿崩時寫的那五千字,之後再也沒有動過筆,所以今天我立志要寫下去。
但是我吃飽飯以後,也許是血液迴流入胃的原因吧,導致大腦有點缺血,短時間內靈感全無,只想仰著,於是乎我自己安慰自己,先看會電視再寫吧。
於是我打開BILIBILI,看了兩集俄劇。不得不說,我看過那麼多外國劇,連越南的我都有所染指,但還是第一次看俄劇。那語速快的讓我看完以後覺得自己就跟結巴一樣。
等我看完以後,一看錶快九點了,又重新打開word。我覺得在正式寫作之前要先放空身體,於是我去了趟廁所,回來以後我看到電腦上QQ遊戲的圖標很誘人,便決定斗幾牌地主。從賭搏中刺激一下靈感。不料想今天運氣爆棚,始終在贏,歡樂豆一直沒輸乾淨。我想這麼下去要贏到第二天,想到我還有正事沒幹,於是我毅然決定停止鬥地主。
轉而去玩英雄殺。
因為豬隊友不給力,在3V3的比賽中,連輸了好幾局,在最後一局,殺的極為慘烈,最後只剩下我使用的劉邦和對方一個單人使用的勾踐。那勾踐真是賤的沒法形容,一直存牌不出殺招,跟我耗了足有二十分鐘。最後才將我蹂躪至死。為了彌補這種心靈創傷,我決定去我的強項——象棋上去找回信心,果不其然,下了十多盤,只輸了一盤。
這時我看了下表,還沒到十二點,時間還是很充足的。據說金庸大師寫作都是在後半夜,我覺得先輩走出來的路是可以效仿的。然後我抓了兩把糖豆,倒了杯熱水,準備在文學的海洋中大展拳腳了,但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那就是——今天李世石和阿爾法狗誰贏了????雖然我對圍棋毛都不懂,在這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李世石這個人,但是一般全世界都關注的事情我也關注,所以我對此抱以了極大的關切,從第一戰伊始,我就投入了一百二十分的興趣。當我打開新浪時,發現了讓人類歡呼雀躍的結果,於是我把所有的評論都閱覽了一遍,而後又通過其他網站,一一了解了大家對此事的看法與評價。
等看完這些東西的時候,一絲疲憊襲來,但是我還是堅持著,用最後的精力,打開了知乎。前幾天辛辛苦苦碼了那麼多字,也不知道有人點贊不。打開一看,一個贊也沒有。
這個事實徹底摧毀了我的信念,讓我不禁思考:我的小說會不會也是這種下場,算了,還是別寫了。
明天寫吧。名著都是這個嘔心歷血磨出來的,沒點心路歷程那叫唐家三少。


不費腦子啊。


為什麼有人會用大量的時間看一堆別人寫的書,而另一些人卻用這些時間改變了世界?
扎克伯格用業餘時間搭建了他的網站,JK羅琳用咖啡館裡的空白時間寫了《哈利波特》……
每個人的不同正是這個世界的美好之處。


你這樣說不對!

就像別人說你:「你煙酒不沾,麻將不打,整天整電腦上網,看電影,看書。有什意思呢?」

一樣不對。


推薦閱讀:

有哪些「百元貨」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質量?
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
中秋了,朋友、領導、家人送什麼好呢?
你對現實低頭,做過最無奈的一件事是什麼?
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劇情特別反轉的小事?

TAG:閱讀 | 生活 | 心理學 | 人性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