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子女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为什么?怎么办?

之前看到国外有研究统计表明“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几率反而比其他人高”。 (与一般人设想的情况相反)
是否子女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甚至重复悲剧? 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离婚,或者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家暴。
这种情况是否真实存在?

注:此问题不讨论性格遗传问题,仅指儿童成长与父母关系的心理学影响,所以养父母的情况也算在内。

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 以家的名义更多家庭相关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孩子的婚姻模式的确受父母影响非常大,但这个影响不仅仅来自父母,也可以来自亲戚、邻居、老师、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影响的方式也不仅仅是重复(认同),也可能是完全背弃(反认同)。如果孩子人格发展得足够健康,他也有可能并不遵从以前学习到的婚姻模式,而是选择让自己舒服的婚姻关系,这种新的模式有可能既有认同父母的部分,也有反认同父母的部分。

孩子成长于家庭,他最初感受到的男性、女性、婚姻等,是来自他的主要抚养者的(比如爷爷奶奶),他在日常接触中学习到的,并不仅仅是抚养者婚姻的模式,还有来自与他们互动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情感体验模式,这个模式同样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婚姻关系形式。

比如,一个在父亲的宠爱中长大的女孩儿,她在与父亲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子是被一个自己所崇拜的男人所欣赏的,于是,在与男性的关系中,她可能就会建立充分的自信,等她成人之后,她也可以很容易的与男性建立起充满爱意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她所看到的父母的婚姻中充满了伤害,但是因为她已经在成长早期建立起了与异性关系中的充分的安全体验,所以,她还是有可能寻找到一段满意的婚姻关系的。

再比如,如果一个孩子成长于一个父母彼此相爱的家庭,他就可能感觉自己被排除在了父母婚姻关系之外,这个孩子可能会做出种种努力,试图插入父母的关系中去,比如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儿早晨冲进父母的房间,爬上父母的床,对着父亲做出开枪的手势,然后就像一个胜利者一样滚在床上与父母开心的玩,这个游戏本身就在帮助孩子处理对于插入父母关系的渴望(俄狄浦斯冲突)。如果父母理解孩子这发展到这一时期的内在需求,明白孩子游戏背后的象征性含义,就可以帮助孩子处理内在的冲突,帮助他安全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帮他处理好内在冲突。爸爸在这一时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允许孩子有亲近母亲的需要,同时也要在心理上帮助孩子设立底线:“妈妈是爸爸的老婆,有些亲密只能是爸爸妈妈之间才有的”。这一时期最考验父母的,可能就是分房睡,父亲在这时候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母亲在与儿子的关系中经历了孕育、哺乳等等非常紧密联系的时期,到孩子四五岁应该分房间时,对母子会是非常强烈的一个考验。此时父亲就应该能够站出来,隔在母子之间,帮助母子之间完成分离。父亲的坚守“这是我老婆”看起来是对儿子的拒绝,但其实这可以帮助儿子接受一个重要的现实:妈妈是爸爸的女人,如果我要想像爸爸那样与一个女人有特别亲密的关系的话,我就要像爸爸那样成为一个男人,然后寻找到另外一个女人,发展一段亲密的关系,这就是孩子发展异性恋的原型。帮儿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对于将来他能顺利完成性别认同,成人后顺利发展婚恋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这一时期发展的不那么顺利,后来的婚姻可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如果母子之间没有完成分离,儿子与母亲之间一直保持着过于紧密的联系,甚至儿子一直跟母亲一起睡到很大。那对儿子来讲,可能就会经历非常艰难的心理过程:为了避免乱伦的恐惧,儿子可能就抑制自己的性需要,成年后可能会出现性功能方面的问题,或者将自己的心智发展一直限制在儿童或是婴儿状态,以保证自己与母亲的过度亲密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者潜意识中将女性认同为妈妈,为了避免乱伦焦虑,就会拒绝与女性的交往,等等。

而这些,与父母的婚姻模式关系不那么大,但是与内化的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关系很大。

孩子内化的父母婚姻模式也会成为孩子内在的婚姻模型,比如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位女性婚后一直与丈夫保持分居状态,问到她为什么时,她说“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无法完全摆脱父母的婚姻模式对自己的影响的。比如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战火之下,待他自己结婚之后,他绝不与配偶产生任何冲突,因为他不想再重复父母那样让他痛苦的婚姻关系,实际上,他的方式依然是在受父母关系模式的影响,因为要“变得与他们不同”的参考系,依然是父母的婚姻,反向的影响,依然是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婚姻模式影响是摆不脱的,也没有必要摆脱,作为一个成年人,重要的是在婚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创造适合自己的、让双方都 舒服的婚姻。而这样一个婚姻的基础,是双方都有足够多的健康人格基础(因为每个人都有病理性的人格部分,所以健康部分足够多就好,不必完全健康),都有能力给予,都有能力承受婚姻中的焦虑,也都有能力做出某些妥协又不让自己感觉受伤。


关于『为什么子女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感觉其他答案说的都十分全面了。那我就来说说看怎么办吧。考虑到不婚主义者,本文中的婚姻状态也指同居状态(living together)。

1. 离开父母,与你的伴侣结合成新的核心家庭
婚姻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把我们的身心抽离出我们的原生家庭,投入到我们和伴侣的家庭当中,并且与原生家庭的成员(父母)创建新的关系。一旦我们踏入了婚姻,我们与我们的伴侣才是『核心家庭成员』,而我们的父母和伴侣的父母都是我们的『扩展家庭成员』。

切断身体上、精神上、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和需求,并且把这种依赖和需求转移给伴侣,是建筑稳定、幸福婚姻的关键。不过,这样的观点,别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压力下,就是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下,对一些人来说也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和谐,例如存在家庭暴力、包括冷暴力或者彼此不忠,这样的抽离是有必要的、甚至是最有必要的途径,帮助我们摆脱父母婚姻模式的影响,建立自己的婚姻模式。

这不意味着不尊敬父母,而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婚姻免受原生家庭的干扰。在不和谐的家庭中长大,我们吸收了太多关于婚姻和爱的『有毒』信息。我们先需要一个屏障,把我们和『有毒』信息隔离开来,然后逐渐用『绿色』信息代替掉童年时期吸收的『有毒』信息。

2. 拥抱那些好的,拒绝那些坏的
回看父母的婚姻模式,我们应该把父母的婚姻当做是一个长满了杂草的花园,我们要采摘的是其中盛开的花朵,而不是杂草。

也许有些父母的婚姻花园中没有剩下多少的花朵了,这时候,也许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才能避免自己的婚姻被杂草侵蚀。婚姻治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个训练有素的咨询师会帮助夫妻发现婚姻中一些不健康的模式,并且帮助夫妻探索和实践健康的婚姻模式。阅读一些婚姻方面的书籍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最著名的是John Gottman博士写的一系列婚姻家庭自助书(Relationship Experts -The Gottman Institute),另外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是Gary Chapman博士的《五种爱的语言》(有中文版)。

3. 寻找新的婚姻模范
我们的父母,由于时代、个人以及他们原生家庭的局限性,可能没有给我们做一个好的婚姻模范。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父母在婚姻中的错误,我们可以自己寻找一个新的、健康的婚姻模范,他们可以是隔壁住着的已经结婚五十年的老夫妻,可以是身边婚姻幸福的朋友,或者也可以是我们的婚姻治疗师。当我们在婚姻中迷茫、无助的时候,他们能够给我提供指导和意见,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无论如何,父母是我们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婚姻导师。有时,父母的婚姻确实能很大程度影响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但是,父母的婚姻不应该决定我们婚姻的模式,我们可以选择从父母婚姻中吸取教训,不要再犯。

我的健康婚恋关系知乎live入口: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是的。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存在,但并非不可改变。


不谈理论,只说从临床上和生活中看见的例子观察,不只是婚姻,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父母的观念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子女有影响。


我们都是小猴子。见样学样儿。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晚于西方国家。但是我们有许多古人留下的智慧言辞都折射出心理学的思想。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上行下效,源清流洁,都是从不同角度说生长环境和榜样对于人的影响深远。


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你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理念和行为模式。

父母之间的互动和对彼此的观念,会影响到你对于男人和女人的观念。

父母对待你的态度,会影响到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与自己相处。

父母跟他们的社会交往、朋友亲戚的关系,会影响到你的交友方式与社会行为。

父母的人生理念会影响到子女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他们如何相处,他们之间是爱护敬重的关系,还是剑拔弩张的关系;他们彼此欣赏还是彼此鄙薄;他们什么都能谈还是经常冷战;林林总总,不管认同或者厌恶,尽管成年后我们有意识地努力避免,在亲密关系中,或多或少,这些影响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他们的行为和观点,会在我们心里种下种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这些规则会从幼年时期起就铭刻于心,渐渐变成我们自己信奉或者恪守的原则。比如殴打家庭成员是否合理,比如婚姻是否是可以被打破的。有的夫妻起冲突,吵得再厉害也不会动手,咬着后槽牙最多也就是摔个盘子;而有的夫妻,一些小事儿就可以大打出手,完全无法控制,心里也觉得无需控制。

这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知道的,是清楚的理念和原则。但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和概念躲藏在潜意识里。这些概念会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传达出来,自己基本上很难意识到。


举一个假设的例子。假如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努力、勤奋、强势、喜欢挑战权威,为丈夫和子女包办生活的一切事宜;父亲善良、沉默、性格偏弱、有些怕事儿。他们的女儿从小视母亲为生活榜样,同时在母亲的呵护下基本没有发展出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母亲对父亲有诸多毫不掩饰的抱怨和极端侮辱刻薄的指责,女儿从小就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认为父亲懦弱、不像个男人、生活习惯差、上不得台面,认为母亲生活得非常辛苦而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


成年之后,女儿的情感关系发展非常困难。她总是对男人有很高的标准,容易看见男人们的不完美和弱点。开始的时候男孩子爱她,但是相处非常艰难,要忍耐她的各种挑剔和指责,在她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个loser。她的心和她的行为都紧紧地跟母亲绑在一起,面对这个世界剑拔弩张,戳伤亲人也伤害自己。她也充满困惑,不能理解什么自己总是充满了愤怒,不理解为什么一段一段的恋爱,都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跟每一个爱人在一起的时候,她都不自觉地会像母亲对父亲那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情感上毫不自知地忽视,认为自己的不快乐都是对面这个人的错。面对生活和婚姻,她沮丧万分,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这一切却还是一团糟糕。


童话里的结尾都是王子与公主结婚了,从此happily ever after。可是真正的困难,往往结婚以后才刚刚开始。每个人人格的弱点和家庭的影响,都会慢慢曝露无疑。婚姻誓言在日日夜夜的生活战场中受到考验。


再说说标题的后半部分,怎么办。


如果当事人认为婚姻或者亲密关系中一切的冲突和困难都是对方的错,那基本上就不太有办法。


如果当事人在冲突之后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两人之间的关系,认识和分辨出父母对于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行为的影响,能够逐渐厘清在亲密关系中自己真正的需要,并且能表达这种需要,与对方逐步建立良性沟通的模式,那这些来自于上一辈的影响慢慢就可以逐步退居二线。就好像家庭给了我们一副绿色的眼镜。日夜带着这个眼镜,我们眼中的世界都被额外加上了一层绿色。在过去,你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绿色的;现在,一旦你认识到自己鼻梁上架着这样一副眼镜,那么尽管无法立刻取下它,但是至少你可以开始思考,去掉这一层绿色,世界究竟是什么颜色。


生活中很多人的做法是对父母的榜样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对夫妻。妻子的父母是常年争吵不休。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受到很多伤害,发誓自己将来的家庭绝对不要有任何争吵。她也做到了,结婚五年,从未发生过一次口角。她的理念就是“假如争吵,不如离婚”。但是形式上的平静并不能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回到我们上面那个假设的例子,假如这个女儿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绝口不批评对方,也许可以维持这些关系更长久一点,可是离真正的快乐和亲密还远。


最后用一个曾经听过的故事来结尾吧:妻子做鱼总是从中间将鱼一斩为二。丈夫有一天实在是忍不了了就问她为什么不能做一条整鱼。妻子好困惑“我也不知道…没注意过…可能因为我妈就是这么做的吧!”于是女婿跑回岳家去咨询丈母娘,鱼一斩为二是不是什么特殊的家庭秘籍呢?这样做出来的鱼会额外地增添风味吗?丈母娘听了女婿的问题哈哈直乐:“因为我家原来的锅太小!”


谢邀。

确切说,子女比较容易重复自己熟悉的婚姻模式。
大多数子女是在父母家庭中长大的,习惯的亲密相处模式,也是以父母为单一标准的。
但如果子女长期寄养在别的家庭,比如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就可能产生偏向。

但是:子女比较容易重复的婚姻模式,通常是相对幸福的,或者是其意识中相对单一的。
如果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子女未必会重复——甚至可能完全背离。

举个例子:
如果张佳玮从小看着父母过日子和睦,就会习惯于这种亲密模式,以后也会以这种模式构建家庭。
如果张佳玮从小看父母打架,但是又没见过其他家庭,他也会认可这种家庭相处模式,成年后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如果张佳玮从小看父母打架,又见过其他和睦的家庭,对比明显后,会对父母的婚姻模式产生怀疑和不认可,甚至恐婚。
大致如此。

至于“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几率反而比其他人高”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离婚”。
“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家暴”
应该不是简单地“重复父母婚姻模式。”

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比较自卑,对亲密关系有所恐惧,男生还容易习得暴力。
他们通常是因为家庭暴力的关系,有自卑、安全感缺失,无法自如地面对亲密关系,或是习得暴力,才会导致之后的问题。
他们更多是“因为少年家庭关系不如意,无法自如地面对亲密关系,激动后便容易使用暴力”。
而不是“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


虽然看上去是殊途同归,但只能说:
糟糕的家庭关系会培养出糟糕的相处能力,而糟糕的相处能力又会继续毁坏亲密关系。
这样的子女许多会非常讨厌父母的婚姻关系,导致亲密关系障碍,所以关系不如意。
所以看起来是重复的,实际上不是:他们也想拒绝类似父母的关系,但因为已经毁坏的亲密关系能力,于是他们不知不觉就重复了。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就是单身家庭出来的孩子,我的恋人也是如此。
当看到大家都觉得一定会有影响的时候,我想说一句,其实要分情况的。

拿我自己说:
第一,父母分开的时候虽然很凶,但是是当时很小,知道一些,但于我,还不至于生成一种不可变仇恨。
第二,虽然是单亲,但是父亲对我的爱已经超越了一般父母能给的那种,并且在青春期前再娶,让我没有觉得自己单亲的爱不够,幸福不够。
第三,父亲性格非常温和,为人善良,对我爱非常深。
第四,母亲在我懂事之后也常关心我,也承担一部分抚养责任,对我也不差。

列这么一些,其实是想表达,并非每个单亲家庭都想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那样,父母吵架,孩子怀恨在心,幸福度超级低,对爱没有信任。
要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没有性格缺陷,还是要看他的父母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然后又是怎么样弥补家庭缺失的。
说白了,就是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大部分受环境影响确实是不可否认的。而单亲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不可一概而论。

--------------------------------------------------------------------------------------------悲伤分割线
已经分手了,我发现其实有一定关系。包括:
他由于成长过程中拥有过少的亲密关系,所以对恋爱关系趋于冷淡,而性又让他热衷追求,整个来说就说忽冷忽热,不懂关心人。另外在情商方面他也不够好。
而我相反,由于从小只有父亲的溺爱,所以长大以后一方面对父母很独立,不希望他们干涉,另一方面,对亲密关系非常在意,比较需要稍微超出普通的关爱才能有安全感。

所以总的来说,家庭的模式是对性格和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有影响的,但是婚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一定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悲剧,但会给孩子心灵上留下阴影,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婚姻状况。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刘鑫伟对于吵架的描述就很精彩。我就在父母的吵架中长大的,结果就是我厌恶争吵,就算偶尔和母亲争吵,最终也要和好。而且在跟女朋友的相处中,我自觉屏蔽了吵架这个沟通手段,如果吵架也算一种沟通和发泄的手段的话。但是刻意的压制自己的情绪,只能让我对于女友的不满无从发泄,越积越多,知道最后的总崩溃。所以,我觉得还是自然一些好,毕竟我还没有修炼到不悲不喜的境界。有怨气,怒气,还是要找一个出口的,不能什么都自己承担。
儿女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多少会受父母的影响。但是在儿女慢慢成熟,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后,还是有选择的机会的。也就是说,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虽然缺少幸福的参照系,甚至对于幸福没有感性认识,但是还是有机会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经营维系自己的感情,走出一条和父母不同的路来。只是这条路不是一般的艰难,稍一懈怠,又会重蹈覆辙了。
现在社会对于单亲家庭的女儿有一种偏见,或者说是歧视吧,在婚恋市场上,无论儿女本身如何,一听说是单亲家庭,就马上划入“有瑕疵”的一类,不受待见。这个观念有它的道理,从统计上讲,确实单亲家庭的孩子,组成家庭后,不幸福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概率这个事情,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是无效的。也有很多单亲家庭孩子,正式由于自己经历的不幸,对于婚姻家庭比普通人多了一份珍重和守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有时候很是比较残酷。


婚姻模式是一个综合命题,不单只有离婚和不离婚两种状态,幸福、吵闹、猜忌、二奶、小三、功利、逆来顺受……婚姻是有无数种形态的。再狠一点还有SM、乱交、换妻、角色play之类【哔——】的状况。你找一个绑着口缚球的妹子问她你爸妈年轻的时候玩滴蜡么?我猜他们不玩。

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子女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否会被父母和家庭严重同化?”这问题的衍生,单纯的讨论婚姻模式是否会遗传是一种近乎神棍的态度。

子女是否容易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要看父母和家庭对这个人的影响持续多久,或者说这个人有多长时间塑造自己独立的人格体系。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物质基础而独立讨论的问题,因为脱离父母需要满足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两大条件。

经济独立不用解释了,生活独立是指个人生活受到来自父母家庭和各种客观环境的牵制低于一定值,有足够的条件按照自身意愿改造生活环境的状态。如果说经济独立可以靠个人努力达成,那么生活独立简直就是一种幸运和恩赐——尤其是在改邪归正不到三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甚完善,以农耕时代的政体在工商时代勉强运转而导致的人民生活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当代中国。

一个人一旦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便有机会完成从环境的适应者到环境的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当他建立起一套独立的思维体系,有能力质疑和验证一切世俗中约定成俗的事物,就可以逐渐摆脱幼时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行为和思考。

但由上文中的条件描述可知,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确实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事实上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都被自己的家庭深刻的影响着,而家庭又被这个社会深刻的影响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少有人支付的起高昂的成本去完成独立的思维体系,从而整个社会都无奈的显现出子女对父辈各种模式的沿袭。

ps:再针对性的说一下,在单亲家庭中和暴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都被剥夺了大量的资源,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中他们要脱离父辈的模式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从统计数据上看他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是的,这是“移情”作用的结果。

再解释得清楚点,心理学中认为,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对对方的依恋,要求自己在对方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对方那里争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要求对方与自己共情(即我不说出口,你也知道我要什么),用情感化、非理性的方式来惩罚对方(如哭闹、不理睬等)……所以,子女幼年时的亲子关系,很容易在子女成年后寻找配偶时体现出来(就是“移情”咯),而亲子关系又与夫妻关系息息相关——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拷贝。

婚姻失败的夫妻,其子女婚姻失败的概率比婚姻幸福家庭的子女高一倍多,这个是经过大量社会调查、跟踪采访被证实了的。


例如,某些单亲家庭里,无论小孩跟从的是背叛或是被背叛或是不合而分开的一方,很可能会经常从父母方接受到一些消极的言论,或者婚姻的誓言或责任感在这样的家庭不会很突出,甚至小孩无法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如何与伴侣好好相处,因而成长后面对婚姻问题时比幸福家庭的小孩更不善应对,更轻易选择放弃,也不奇怪。
经常面对家暴的小孩,因为被打是常态,或者家人拳脚相向是常态,因而类似的暴力行为在其眼中也许并不那么严重,反而有的人甚至觉得因为我父母小时候经常打我,我才能养成现在自律的习惯,也许打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啊,而去重复这种行为。另一种情况便是总是无缘无故地面对父母的暴力行为,那些无数的怨气,委屈便会逐渐在身上累积,如果不努力学会控制情绪,那么在成年后面对一些烦心的事,自己的家庭也有一些烦心的事时,往往也会失去控制地采取暴力行为应对。
等等等,因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塑造,影响,所以,不仅在婚姻问题上,甚至其他事情里也有可能带上父母的影子。善于教育的好父母必然能令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不善于教育且把消极行为多次在孩子眼前重复的父母,或多或少也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但也有好的例子,例如身边也有一些人因为父母的分开而给自己童年造成不好回忆而去努力经营婚姻,学会好好与伴侣相处的人,也有因为小时候总被父母打而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让孩子留下如此不好记忆的人。所以,那种影响也许是大多数的,但不是绝对的,如果自己不认同父母的行为及价值观,不愿意身边人,无论是伴侣还是孩子,再承受那样的苦楚的话,那么,应该努力的学习,去控制自己,改变不好的及消极的想法,努力去拥有与父母不一样的,更好的人生。


子女容易重复也有坚决不重复和父母婚姻模式相反的,重复的多,坚决相反的少。

理由:简单的说(臭不要脸的说)人是人他妈生的,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印着俩印章,爹一个妈一个,你说你咋能不像呢。

理由(啰嗦一点说)

婚姻模式说到底是亲密关系模式。

亲密关系模式以什么为模板?小时候与妈妈(主要照看者)互动的模式。文邹邹点说就是:亲密关系以依恋关系为模板。这是从依恋关系的角度解释的。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子小的时候,ta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ta爱ta,ta也积极回应也爱着妈妈。ta在早年依恋关系中一直重复着“积极地爱”的模式。ta长大了在与伴侣互动中会如何反应呢,ta无微不至的爱对方。好,如果对方也是从小爱满满的,彼此相爱;如果对方从小缺爱渴望爱,一个提供舞台一个愿意演出,这叫琴瑟和鸣;如果对方自小恐惧爱,可能就麻烦点了,怎么麻烦法是另一个话题。总之,ta在亲密关系(婚姻)中会坚持重复“积极地爱”的模式。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角度解释呢,就是认同——子女认同父母的生活模式。

父母一直吵架,子女从小在吵架中长大,吵架的体验是熟悉的。子女在自己的婚姻中吵架顺理成章,沟通的方式就是吵架(当然这可能是潜意识默认)。

子女在自己婚姻中遇到问题,自动启动“吵架解决”程序。这是正向认同父母婚姻方式。认同有正向也有反向。

我们会看到一家中几个子女有的就用吵架这个自动程序进行沟通,有的就坚决不用。坚决不用吵架解决进行沟通的子女也是认同,反向认同,就是拧着,唱反调。那怎么也是认同呢,坚决不用吵架,就是时刻回避吵架方式,这也是跟吵架保持连接的,也是与父母婚姻模式相连接的,是认同。什么是没认同呢,无所谓吵不吵,该吵就吵,能吵就吵不能吵就不吵,合时宜的吵自由的吵。一龙生九子,为什么有正向认同有反向认同的呢?也是另一个话题。

有人说两个人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每一对新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祖宗牌步入婚姻殿堂的。
或许这样的说法,会让有些人愤怒,那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哪儿,我们后天的努力就一点用都没有吗?

我的经验是,有,多大呢?我谨慎乐观。


从客体关系上来说,早年的和父母的关系促成了你内心中和外在客体的固有的关系方式。比方说父母是压迫的,你内在儿童就是顺从或者是带有攻击性的。而父母的那种压迫和强制也内化成你内在父母的关系方式。
所以在你的家庭面对小孩的时候,那个强迫的父母就会站出来占有你,而你的孩子就会向当年的你那样把这个角色接过来继续扮演下去。

但让不是说这种关系无法中断,通过心理咨询和反思,是可以通过移情或者领悟去修通这种关系方式的。


这里涉及到两个理论:
1)班都拉的社会学习论。孩子的行为大多通过观察模仿。因此父母的行为有的被孩子直接习得了,而父母的相处模式虽然在幼年时期没有条件在孩子身上出现,但很大程度已经进入了潜意识。
2)亲密来自依恋,即依恋理论。一个人与异性的关系是与父母关系的再现。在儿童时期,孩子和母亲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成年后与亲密伴侣的关系,此外女儿和异性的关系更多的是和父亲关系的再现,儿子和异性的关系很大程度是和母亲关系的再现。

但是这个受父母关系影响的程度是可以缓解的:
1)首先通过去体会自己和亲密的人的相处过程,对照自己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了解自己受到影响的地方和原因;
2)将这种受影响的结果,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用理性去分析和控制,不断强化。


不一定 如果孩子有强烈的否定心里 照逼怎么跟父母不一样怎么来


有的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长大后建孤儿院,更多关注这些人群,因为自己对他们更加了解和重视,同样的在孤儿院长大的另外一些人,却对社会仇视起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社会也有责任。

这样能说什么呢,我们身上都有罪,凡事为得着自己的益处,而同时又都有向光,向真理的,向崇高的方向努力的内心的声音,这声音是上帝的形象在人的身上。我们在黑暗当中,遇到哪怕是灯光,烛光,反射的太阳的光,都能影响我们的心志去做出生命中的取舍。

只等人真正认识到耶稣基督,那是光的本体,那是真光,是智慧真理的本源。他照亮人们的生命的时候,人的生命不论在什么景况,都能被其神奇的翻转过来。


推荐大家看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以心理角度解释这个问题,感觉挺靠谱的。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
你会本能的参考别人的行为。


如果家庭是所学校,不管老师多么烂,孩子终究会被强制灌输某些理念和习惯。

家里学不到的,孩子就只能到社会里去学,那么到时能交到什么朋友,碰到什么样的上司同事那真是听天由命。


其实小孩子挺有判断力的,如果爸妈的婚姻经营的很好,就会潜意识的要模仿他们,要是不好的话也会告诫自己说不要找一个像我爸(妈)那样的爱人。


会容易迷失和跌倒在两性关系中,因为很简单,从小看到的都是反面教材,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可是没有见过如何正确处理婚姻中的矛盾。
我自己只看过他们冷战、热战,不知道怎么才能控制住情绪,坐下来好好沟通和交流。
谢谢我老公,他示范我什么叫冷静地提出要求,什么叫有话好好说。
我还在学习。
与悲伤的孩子和大人共勉。


推薦閱讀:

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且常見的邏輯或思維模式?
給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那麼好?

TAG:心理学 | 情感 | 婚姻 | 家庭教育 | 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