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
這個問題曾經和同事爭論的很激烈,今天又爭論了一番。之前討論是因為語文教材要刪除魯迅的某些文章,今天爭論是因為上海小學一年級要刪除古詩詞。不過習大大發話了,說他不贊同小學教材刪除古詩詞,所以啊,所以北京那邊就傳出消息了:下個學年要大幅增加中小學教材中古文詩詞的篇幅,好像是說要增加兩倍。我不太確定這些消息是不是媒體斷章取義,但無論是全部刪除古詩文,還是因習大大的話要增加兩倍的古詩詞,我都不贊同。
再回過頭來,說我的問題。同事一直說:"孩子不理解的東西,你讓他去背有什麼用?難道你忘記了自己小時候被強制背誦不理解的東西是多麼痛苦嗎?為何要把這種痛苦強加給孩子?」這是用大人「有用無用」的價值觀念來評判孩子的世界,我不贊成,但是面對周圍功利性的環境,我又不能充分地批駁這種理念。
我想請教各位知友:
1、你小時候討厭背誦教材里的古詩詞、古文嗎?有沒有覺得很痛苦?為什麼會討厭或者喜歡呢?
2、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你覺得有用嗎?或者說,你會讓孩子去背那些你覺得有用的東西嗎?為什麼呢?
3、如果你會讓孩子背誦古詩詞,那麼你覺得背誦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
4、成人世界裡經常要討論做一件事是否有用,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以後用不到的東西,孩子就不用學了?
第一次在知乎提問,感謝大家的關注和答覆。相關問題:是否應該取消中小學強制性文言文學學習?
讀初中的時候,第一節語文課,語文老師說今天我們來背一篇文。於是他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寫下了陳寅恪紀念王國維的《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碑文》(現立在清華園裡面)。雖然不算百分之百古文,但對於剛升初中的學生來說,還是不太懂它的含義。語文老師說,你們先背下來,以後慢慢就懂了。十多年過去了,仍然記得那句: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當時的語文老師是從高中部調過來的。高中部歷史非常悠久,歷史上出了很多文人政客。在我們眼裡,語文老師也非常地有人文情懷。經常上課跟我們分享他隨手寫的打油詩和體驗到的民間疾苦。當然,少年不識愁滋味。
這位語文老師在我們當時看來非常奇怪。
一是我們班的語文作業跟其他班很不一樣。年級上統一要求的練習冊,我們不用做。我們每天的作業是:每天背唐詩一首(值日生按自己喜好選擇唐詩一首,在語文課的前十分鐘給大家講這首詩的含義和意境賞析,當天作業就是背這首唐詩);對語文課文的隨想,嬉笑怒罵皆可,字數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鋼筆臨摹貼一頁,推薦臨摹《靈飛經》。每周末的作業是一篇字數不限的隨感或者讀書筆記。寒暑假沒有《寒/暑假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兩萬字的讀書筆記和背誦《春江花月夜》《琵琶行》《長恨歌》這類比較長的詩詞。每周他會選出優秀的隨感貼在教室牆上,旁邊附一張白紙,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寫評論。
不僅背唐詩,還要背《聲律啟蒙》,考試的時候,我們班會有加試題,補充詩詞和對對聯。
二是他上課從來不準備教案,也不會問學生一些教參上面的問題。而是從一篇課文,批判性地欣賞,講課內容縱橫古今。印象最深的是,在各種考試的標準答案都規定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對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他反問我們了一個問題:如果魯迅不讀私塾,不接受封建教育,不被逼著背文章,能不能成為魯迅?為什麼李白杜甫這樣接受封建教育的人,幾千年過去了,都還是無人超越?教育,是有時代性的。況且,在《百》這篇文章裡面,魯迅展現的是一個在制度牢獄之中仍然偷偷尋找樂趣的小學童,是有快樂的。他不備課,只是不像其他語文老師那樣,把考試點一一列出來,一點點地按照大綱分析文章。他有自己的備課方式。教師宿舍,他跟他老婆有兩間單身宿舍,裡面有兩面牆的書籍。
三是用班費訂閱《南方周末》。並鼓勵我們每周讀書一本以上。
他當時是我們的班主任。在學校的規章制度之內,定了一套自己的班規,一方面限制學生某些方面的行為,一方面又給予了學生最大的自由。限制方面印象最深的是,早上遲到一分鐘寫1000字檢討,以此類推,五分鐘就是5000字檢討。我後來工作,每天早上8點上班,一周上班5天半,三年來沒有遲到過一次。給學生最大的自由就是只要不涉及到違反校規,行為都可以接受。
可惜的是,那時,我們都是13歲的初中生。一年把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也無法真正體會到意境;語文隨筆,也是能寫詩歌就寫詩歌,字數比較少;鋼筆臨摹也沒有跟《靈飛經》,去買的《龐中華唐詩鋼筆字貼》,專門臨摹裡面五言絕句;相比《南方周末》,本地報紙的各種花邊新聞更吸引眼球;對同學寫的優秀隨筆的評論也是各種嘲諷。
但是,這無妨我們班成為了年級最奇葩的班級。年級有11個班,我們班除了語文是年級第一,其他科目全部年級最後一名,尤其是數學和物理,班平均比倒數第二名的班少了十多分。
他用杜牧的《題烏江亭》鼓勵我們: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這首詩在當時並沒有什麼作用。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學校的事情,他不情願辭職,然後準備了一年,考上了北師的研究生。初二的語文老師覺得我們班是怪胎,強烈要求他准許我們上課值日生講宋詞、作業背宋詞,上課也沒人聽他講課。初中二年級背了一年的宋詞。我們班的語文仍然是年級第一。
從初中二年級一直到高三,我都沒有再聽過語文課。初中剩下的兩年語文課,把近現代的各種小說看了個遍。剛進高中,每周交上去的周記,語文老師都在文章後面質疑我抄襲,因為她覺得一個高一學生,不可能寫出這樣水平的文章來,甚至還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我。直到第一次期中考試,語文考了個年級第五名,她才不再質疑。
我們也問過那位語文老師,為什麼我們要背詩詞。他說,以後也許你會忘記你背過的詩詞,但是你體會過好的韻律、詞語和意境,你知道什麼是好文。背完唐詩宋詞的人,氣質是不一樣的。
這位語文老師一路讀到博士,現在在某大學教古文學。我遇到好書的時候,也會買了寄給他,在扉頁寫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現在自己做研究,真的非常感謝他在最關鍵的時期,沒有束縛自己的思維方式。後來我們班同學也都混得還不錯,各個行業都有,有七八個在國內外名校讀博做研究的。
非常懷念背詩讀書不求甚解的少年時代。
====================================
一覺睡醒那麼多贊同,謝謝。統一回復一下評論
1.關於好老師。是的,老師的作用非常大,遇到一個好老師也必須要非常幸運。因為教師是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尤其對於處於同一性混亂的青春期的學生來說。當同齡人還在看圖寫話時,自己已經開始觀察並思考生活;當大家還一心為「報效祖國而讀書」,已經有老師告訴自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善守其身」。影響是不一樣的。
再則,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對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影響,主要為知識上的改變(knowledge change)和情緒上的改變(emotional change)。對這兩方面都有積極影響的老師,才能算好老師。
2.關於數理。那位老師當班主任的時候,每天下午第三節課下課準時放學,當其他班同學留下來補數學課到7點,我們班4點45就放學了。如果學生不想學,補再多的課也是枉然。後來我們班初三開始努力學習,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讀了重點高中。
平均分差,並不表示埋沒了數理成績好的同學,後來班上不少同學高中選擇理科,現在在當醫生的最多。我覺得自己的天賦也是數理,高中不補課不做額外練習題,數學成績一直保持高於年級平均分五十分左右。我比較幸運的是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
==========再更新============
前兩天跟這位語文老師聊天,才知道他一直將我們班同學的一些作業保存著!十四年了!一瞬間覺得除了「腹有詩書氣自華」,還可以說,「富有詩書重感情」。當他在班級群裡面將這些作業照下來發給我們看,頓時集體感動得痛哭零涕!!!
下圖自己寫的第一篇小說。估計那個時候連抗戰是哪一年開始的都不知道,胡亂看了幾本小說就敢寫了*_*! 還要用故作老練的口氣寫。。。老師的評語是:尚可大改。
下圖是畫的《桃花源記》我們有作業是把課文畫成一幅畫。圖畫的署名是我的好朋友,真實作者是我。。。。(從小的好人緣就是幫同學寫作業,給同學抄作業得來的 嘿嘿)
所謂「懂得」,其實不外乎是「共情」,而這樣的「共情」,需要的是時間的打磨,歲月的歷練,還需要一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
年紀小的時候讀過的東西,多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而已。彼時對「美」的體驗,也不外乎是淺顯的韻律美。漫說是幼童,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難去說自己真正讀懂了一首詩詞的內涵。詩詞之所以美,在於它承載著作者的人生閱歷。因此讀詩不僅僅是讀詩,更是讀人,是讀心。
唯有當你處於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爛熟於心的詩,觸發了共情的鈕,才真的能懂得詩詞之美。所以有些詩句,可能終我們一生,都並不能真正去讀懂。這就是我說的那一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至少你「讀過」。
春天,看到芳草初生,突然明白什麼是「淺草才能沒馬蹄」,見證了「吹綠東風又一年」,讀懂了「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夏天,在恭王府湖邊納涼,看風乍起,池中荷葉翻起層層碧波,知道了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麼是「雨中留得蓋鴛鴦」。秋天,過了天高雲淡,就是涼風驟起,滿地落葉,知道了什麼是「草木搖落露為霜」,什麼是「萬里寒空一雁歸」。冬天,寒風凜冽,萬物蕭索,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麼是「寒櫻枝白是狂花」,什麼是「雲凝止水魚龍蟄」。
約會等待心上人的時候,知道什麼是「閑敲棋子落燈花」。孤獨的時候,知道什麼是「抱膝燈前影伴身」。愁的時候,「不信人間有白頭」。樂的時候,「一日看盡長安花」。攜手的時候,「相知相悅相承歡」。分手的時候,「郎如石佛本無心」。
看見一場雨,就會想起野渡橫舟,曲中折柳;想起對長亭晚,深巷杏花;想起山色空濛,水光瀲灧;想起暮煙楓橋,垂下簾櫳。看見湖光山色,就會想起高山寒樹,猿啼無絕;想起陰晴眾壑,絕巘怪柏;鶴汀鳧渚,絳皓駁色;想起水光瀲灧,煙雨樓台。
之前回答過一個問題:你讀過的最悲傷的一句詩是什麼?本來一直不知道怎麼去落筆,後來當自己失戀的時候驀然想起,卻恍然間發現其實答案早就在心裡——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最後一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生活里那個人留下的印記依然歷歷在目,走過的每個地方都有抹不去的痕迹。那個人來過你生活的證據處處皆是,滿眼望去,點點滴滴都是你,可是我就是再哪裡也尋不得你。這是一種何等的悲傷。
我想,讓孩子從小讀古詩詞的意義不外乎是,我告訴你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告訴你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可以認同,亦可以嗤之以鼻,而這些需要你自己先去體會「共情」的妙處。
畢竟生活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詩意也是。
———————————————
對於評論里一提起古詩詞就只會用「裝逼」這種字眼的人,以及一提起應試教育就跳腳的人,先讀明白我的話再來噴:)
———————————————
以及對某些抄襲成性的的所謂大v營銷號,我的答覆是:給錢也不讓你轉,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時隔逾一年的更新————————————
距離剛寫下這個答案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我現在在帶一年級。其實我心裡也很忐忑,覺得孩子們還太小,如果我還像去年帶六年級那樣給他們講那麼多,他們會不會接受。
事實證明我想多了。
上周早讀課我帶著他們背詩,我的習慣是讓他們先讀,我講完意思再提問他們,最後大家試著背誦。我們背的是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我簡單講了一下詩人看到的這些景物,然後問他們,你覺得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因為詩中的景色很美,好幾個孩子站起來都說「他很高興」「他很激動」之類的話。
只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覺得他在高興的同時還有一點悲傷」。
我很驚訝,追問他為什麼會這樣想,他說不上來。
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感受到詩人在面對美景時候的欣喜,以及背後深藏的那一點點無人知曉無人分享的惆悵,真令我汗顏。
現在想想,古人寫下這些詩文的時候,跟我們現在發微博、發朋友圈時的心情,想必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完全不必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太小就一定什麼都不懂,有時候他們比大人明白得多。
我不敢再多講,怕扼殺了孩子們的靈性。
為了表達我對這孩子的激賞,我獎勵了他兩朵小紅花。
——————————————以下為原答案——————————————
他們不懂,我們有辦法讓他們懂。
這學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是「輕扣詩歌大門」,第一首詩是《詩經?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講這首詩的那一天正好在下雪,於是我給孩子們補充了這首詩描述的情景:寒冬,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
也許是一切如昨,也許是物是人非。
等我講完這樣的情景,讓他們看著窗外紛飛的雪花,再次朗誦這兩句詩,他們讀得非常動情,讓我險些落淚。
第二首是《春夜喜雨》,我講的時候重點放在了「作者為什麼覺得下雨了很高興?」一開始沒有人回答準確,於是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自己朗讀了一遍這首詩給他們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教室里靜極了,同學們彷彿都屏住了呼吸,我讀完最後一個字,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然後我說了這麼一段話「古詩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記錄的是詩人的日常生活,承載的是他們的離合悲歡,描繪的是他們眼中的大千世界,表達的是他們心中的凌雲壯志。這些詩歌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或金戈鐵馬,或青山綠水。它們的存在是古人活過的證明,是生命燃燒後留下的痕迹。也許現在同學們不太理解詩歌的意思,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總有一處風景,總有一種心情會讓你覺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詩才能形容。你們總會知道什麼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你們終將明白什麼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你們必定懂得什麼又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到了那一天,你們就會發現,之前不懂得那些詩,是因為你們沒有過詩人那樣的經歷和感受。從古至今,雖然人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對理想的追求,對家鄉的思念,對美好的期盼始終如一。我們和古人的精神連接並沒有斷裂,靈魂相通的時刻,詩歌就是我們的使者。」
就是這樣。
http://weixin.qq.com/r/6T_NlZjEb8UQrdz292r7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孩子都要學說話的。最初學些什麼好呢?
好詩都是音韻和諧、字句鏗鏘的,是語言的精粹。
你是願意孩子從小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樣流轉纏綿的句子,還是念「全面推進XXX,總目標是XXX,以XXX為榮,以XXX為恥」?以後他想起小時候的文字,是記起「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還是「叫一聲阿姨好漂亮阿姨給你糖吃啊」比較好?
就像,如果可以選擇,你是希望孩子小時候聽聽舒伯特,聽聽崑曲,聽聽評戲河南墜子,還是讓他聽「擦乾一切陪你睡」?
小時候,記憶里的聲音,對精神世界是有影響的。詩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韻,讓他聽著學著背著,都比讀背些粗鄙詞句要好些。
至於擔心孩子不了解……詩歌哪有那麼複雜?
詩歌的好處,就是純凈。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日常語言解釋起來的話,鳥兒輕輕唱,落在河洲上;美麗俏姑娘,青年好對象。
哪那麼複雜?世上到處是清澈見底的詩。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這種句子,意思一讀就明白,有什麼難懂的呢?比日常語言難得到哪裡去呢?
當然,宋之後詩愛說理,愛用典,一言難盡。那就教些《古詩十九首》,教些漢樂府,教些王維孟浩然。中國詩那麼多,沒必要非讓孩子背《長恨歌》吧。
至於說,怕孩子對這些詩的深文奧義不懂,那麼……
其一:這種思維,是中了教育制度的毒了。詩歌的好處,就是言簡意豐,一首詩解讀出幾萬字,是學者們的事;讀著賞玩,是我們的權利,當日《詩經》三百,多少風都是民間唱著玩兒的,哪有理解不理解。晏殊們宋初寫詞,是拿來牙板拍唱,喝酒時聽的,多愜意;哪怕不理解,就當歌詞唱,圖個好聽不行么?
其二:《倚天屠龍記》里,張無忌離開冰火島前,謝遜曾逼迫他背下許多武功要訣,還說「雖然你現在不懂,但先記著,將來總會懂的」。
許多東西記下來,就是在心裡生根。日後觸景生情,總會懂的。
4,5歲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唐詩。
不覺得痛苦,詩詞押韻,和兒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著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長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開的桃花,突然明白什麼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冬天,西風凜冽,天空陰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著爐子,外邊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麼是「晚來天欲雪」,什麼是「紅泥小火爐」。
夏天,跟爸媽去湖裡玩,小舟在荷葉中穿過,知道了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麼是「水光瀲灧晴方好」。
秋天,過了天高雲淡,就是涼風乍起,梧葉飄黃,知道了什麼是「老樹呈秋色」,什麼是「苒苒物華休」。
約會的時候,知道什麼是「月上柳梢頭」。
燈會的時候,知道什麼是「一夜魚龍舞」。
愁的時候,「佇倚危樓風細細」;
樂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
小的時候,「坐看牽牛織女星」;
大的時候,「金風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詩詞,像是看不懂的畫面,存在心裡。一天,遇到了某個風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詩,那句詞,那幅畫。那種感覺,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當,以至於無法用其他的詞語形容。記住了詞,記住了景,也記住了情。
至於具體的用處,作為理科生,工作上的確用不到。但當年我情書寫的是極好的,就憑這個,就覺得很值。
現在我也在教兒子背。自古及今,才情高者,若九天星辰,光華四射,神州雲天為之燦爛,令人嘆為觀止。王勃六歲善辭章,駱賓王七歲賦詩,李百葯七歲能屬文,劉昚虛八歲屬文上書;近代梁任公「六歲畢業《五經》,八歲學為文,九歲能日綴千言」可謂才華橫溢,令人艷羨。
然今學者,至為文之際,則抓耳撓腮咬筆桿,鍵盤聲聲只為襲人舊作,拾人牙慧,或換術語,或改句法,時添時刪,不勝其苦。因其皆速成之作,故文法雜亂,辭不達意,無真知,乏灼見,徒然費力耗神,收效甚微。縱使所謂文學家,作品亦縷見瑕疵,凡此種種,所以然者何?一言以蔽之,缺童子功也
余嘗究古之進士,博取功名之法,結論庶幾一也,以葉公紹鈞老先生之言概之即:「多讀多備多思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又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實乃為文根基,百讀知義,仿前人佳構妙語,加之個人見地,自有妙作問世。
於此,張元善公之「立體之懂」,可謂精妙
一曰:逐字逐詞釋義具解即「咬文嚼字」。
宋代程顥曰:「凡看文字,須先曉其文義,然後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曉文義而見意者也。」以現代視角言之謂之「摳術」,摳,須持恆;摳,必深究。孫犁《荷花澱》自然清新,膾炙人口,語言根基深厚,有幾人知其乃十五載究讀《聊齋》之功耶?臧克家名作《老馬》、《有的人》誰人不愛?又有幾人知乃其十載攻讀《古文觀止》所務之基也?此皆其咬文嚼字,細心揣思得要,致用之必然也。
二曰:知術語之義乃為文前提。
於稚子之教,可循序漸進,徐徐而謂之。如讀古文佳作,語之何為起,何為承,何為轉,何為合。如此反覆,常讀之,熟背之,涵詠之,仿用之,則文法日有所進,期也。於此,王荊公之《讀,&<孟嘗君傳&>》,可謂佳例。姑錄於此: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猶憶武安國先生評此文:謂之起承轉合,布局嚴謹,跌宕起伏,筆勢峻拔,一反常人之平板單調,實乃文識卓爾不群之千秋絕唱!信失,公允之論也!
三曰:朗誦成文,漸知文意。
《詩大序》言:「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一語道破詩之特質,學詩與吟誦之關聯,可謂高論也。
余謂古典詩文,意境深邃,言語精湛,音樂鏗鏘,聲韻和諧。若能口念耳聞心隨手動,則必會漸入佳境,或慷慨陳詞,或深情傾訴,或沉痛獨白諸基調,豈不可體味耶?其抑揚頓挫之預期不可繪耶?其精義豈不知其一二耶?倘吾華夏子民能自幼熟讀國學典籍:《詩經》、《四書五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觀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洋洋數百萬言,瞭然於胸,若百萬雄師,任自調遣,達到「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的自由。何愁雄文大作不能問世?
現代國學教育之悲,悲與世人急功近利,悲與一考定終身之體制。師者視幼童如飢鴨撬口填之,其效若何?囫圇吞棗,食而不化;全盤接收,俾後生乏真知,短灼見,喪失「自我」,童真童趣蕩然無存。加之世風重理輕文,國學式微。學子讀書太寡,積澱不深,腦海之中空空如也,言數語猶多病,何來文從字順,字字珠璣,文思泉湧?蘇軾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如此變換自如,行雲流水般之自然暢達之境,恐當今後學惟望境興嘆矣
悲夫,痛哉!讀高中的時候,語文課上學過一篇《項脊軒志》。當時覺得文言文晦澀異常,既無詩詞的縹緲的意境與朗朗上口的韻律,又有許許多多生僻字詞需要識記,學起來苦不堪言。《項脊軒志》便是之一,只聽作者絮絮叨叨自己那一間小破屋,還有一個啰啰嗦嗦的老媽子,煩不勝煩。但文末有一句『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讀之心有戚戚焉,只覺得有『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之感,卻說不上是為何。
高中時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學到文言文時,無論課本上是否要求,都是要背要默寫的。即便是背得出來,默寫時寫錯了字也是不依的。寫錯了幾個,都要悉數準備好足夠的《讀者》和《青年文摘》,乖乖交上去。好在學校附近有幾家舊書鋪,有老闆論斤賣舊雜誌的,那些頭疼背書的同學在那邊稱了買來交差,樂壞了書店的老闆們。
憑心講,雖然從小也愛古典文學,看了許多(情節跌宕的)明清小說,背了不少(辭藻華麗的)詩詞,卻無法從內心喜歡上那些課本上的古文。比如說莊子那篇頗具盛名的《逍遙遊》,我覺得背下來除了寫高考作文用來掉書袋之外,並無什麼luan用。想來編纂課本的人也是半截子入了土的老學究罷了,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孩子真是苦不堪言哎哎哎。
頭痛是頭痛,同學們大多也都聽話,畢竟老師也是為大家好,畢竟大家也希望考個好成績(並且少捐幾本書)。而且背了大段大段的文言文之後,對許許多多諸如『名詞作動詞』、『動賓格式』等術語都瞭然於胸,做起題目來,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好不快活。不知道那時是老師有心照顧我,還是自己肚子里真的有那麼點墨水,語文考試總是能拿一百二三十分的(雖然,許多學習語文的時間還是勻給了數理化……)。
在漫長的青春期里,我是個心思太過敏感細膩情緒又重的人,一直都過得不快樂。我那時以為是看了太多了古典詩詞文學,也變得像酸腐書生一樣凄凄切切的緣故,吃了很多虧後又把自己淹沒在西方哲學裡自救,才自覺有所平衡。即便到現在終於明白過來敏銳與善感是自己的軟肋,幾經努力,卻並不能如願變成全然理性的自己。於是大學畢業後,厭倦了人文社科的虛無縹緲的我決心出了國去荷蘭讀工科,卻又貿貿然把自己扔進另一個極端里:學業的繁重,工作的壓力,陌生的環境,感覺就像被從內存里刪除了從前的一切,像一個baby一樣從爬開始學,卻被要求要馬上去賽跑。
減壓的方式之一,是一遍一遍地抄寫《赤壁賦》,寫『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寫『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每每便憶起想起讀中學時也喜歡在日記本上抄這些句子。那時晚上寫完作業後,在睡前寫幾筆日記,媽咪偶爾送來點心和水果,囑咐我說別太用功了早點休息,被我囫圇應對過去。彼時的我,正望著窗前搖動的樹影,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突然想起那篇《項脊軒志》,想起『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想起那贈予象笏的老嫗,那字裡行間雖平淡、剋制、不加修飾,卻藏了百轉千回、欲言又止的韻,人若無經歷,又怎樣能讀懂。
在歐洲生活的快兩年了,也許以後還會因為合同繼續長久地呆下去,不過現在基本上完全適應了這裡。甚至因為忙(和懶),不願繞遠路去亞洲超市買食材,學會了做各種意麵沙拉三明治填飽肚子。早晨喝冷牛奶泡的麥片,用摩卡壺沖咖啡,中午蔬菜沙拉晚上pasta,邊做菜邊聽英文廣播,邊吃飯邊看美劇,把洗澡的時間從晚上換成了早上。也許我和中國的聯繫,不過是用微信和散在天南海北的親人朋友同學們聊天吧。
並不是。因為文化這種東西,是在骨子裡面,讓我感激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的。那些空靈的詩文,那些對仗的古韻,那些諧音的趣味,豈能是羅曼語言日耳曼語言參得來的?一次有同在荷蘭的中國好友對我講起最近的不順意,提到那句『君子見機,達人知命』,心下即刻會意,不言自明。他又嘆道:『可惜了,當時背過的現在卻只想起來這幾句了。』我不禁接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是不是你想說的?』
如果我高中的班主任當時能在場,他一定開心死了吧,哈哈!
荷蘭的夜晚安靜得讓人感覺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一人,有時為了整理思路,我會出門夜跑。即便有多多少少的煩惱和不完美,有許許多多求不得、放不下、意難平,跑完後身體的疲憊會消化所有的不愉快,然後精神百倍地繼續學習工作。我家周圍恰巧挨著富人區,算挺安全,一路上看看兩旁漂亮的別墅和修建整齊的庭院,看著每一家一路窗口瀉出來的燈光,想像著裡面發生的許多故事。這一路還有一座教堂,教堂後面是一處墓園,園邊是一座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塑像。經過的時候,從外面能看到耶穌的背影,卻從來不覺得害怕,因為睡在教堂旁邊、被耶穌守護的教徒們,一定也是善良平和的人吧。
一天晚上,又被許多思緒纏繞心頭,我起身換了運動服出門夜跑,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的背影。又看到眼前綿延向前的路,突然就想明白了讓自己被折磨許久的問題:其實終其一生不過是自己一個人在走的。路上停到了哪兒,見過誰,有沒有人和我一起走,經歷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都是不能強求的,但是也不能丟掉self-independence integrity。所以無論發生過什麼會發生什麼,都應該覺得感激才是啊。
又想起《紅樓夢》里,寶玉聽那《寄生草》的戲文,唱到那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竟滾下淚來,黛玉叫了他幾聲也不應。寶釵嘆說:『壞了,他悟了』。我站在墓園的圍牆邊,看著那被燈光打的慘白的耶穌像愣了一會兒。看《浮士德》,最迷戀那句『真美啊,請停一停』,然而歌德終其一生無法解答的謎,西方哲學無法參透的結,其實已經被『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一句乾乾淨淨地解了。
從中學到大學,把自己的敏銳善感看做早慧,故自以為早已明白了世間許多道理。那時也任性也自負,又不願藏鋒芒。有次我對一個老教授講,自己常常覺得痛苦,認為是閑書看多生了太多心魔的緣故,他卻一針見血地說:『痛苦來自於撕裂感。你敏感,自覺看得透,然而經歷太少,撐不起你智慧的高度,智慧和經歷不能同步的撕裂,怎不會讓人覺得痛苦。』我那時不能悟得他的意思,只聽他又看著我說:『如果直接對人下結論是沒有悲憫的,我倒是希望能看到人幾年後的變化。』更是不得要領。直到經過了更多的困難,見識了各色的人物嘴臉,再回想起老先生的話,也才懂了他對學生的期許和盼望。
春節回國,奶奶跟我講起從前的事,她說當年有老友對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她說自己咂摸半生,也不過懂得其中一二。我聽後,想起自己年少時自以為『世事洞明』,卻不知道無論『洞明』與否,明白一件事和去做一件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即便真的有所開悟,『世事洞明』,離那『人情練達』又不知差了多遠。想到這裡,又念及奶奶從大小姐到建國到文革又到現在,浮沉十幾年,卻只肯說自己只知了一二分,心下竟慚愧不已。
不敢說自己已參透了人生,可那利祿功名,兒女情長,自己也不是沒有嘗過箇中滋味的。我只願,用這餘下的幾十年,去體驗生命的不同的形態,坦然接受它即將帶給我的全部,也離那『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更近一點罷了。 雖道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自己只能在這世間停留須臾片刻,並不能有機會看到更多時代的變遷。但,當年讓自己背得頭昏眼花的《逍遙遊》也雲,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彼且惡乎待哉!
寫到這裡,不禁哂笑:真正帶來快樂、帶來內心的平靜的,不是那些數理化公式,而是當年老師讓我背過的記在心裡的古文啊。
這個問題我想嘗試用聲律學來解釋。高票答案無一例外的觀點是:詩詞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熏陶,懂得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如何形成熏陶,原理何在,方式何為,我還沒看到一個足夠知乎的回答。
漢語是聲調語言。以詩詞為代表的漢語言文學傳統向來以文氣為魂,以聲律為體,講求語言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要體現出美感。受過基本語文教育的成人都會被古詩詞精鍊的用詞所表達的優美意蘊打動,但人們往往忽略一點:詩詞獨特的聲律美對人的感染力是天生的、自然的、沒有門檻,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最容易接受,懂不懂其中的含義,倒在其次。
我特別同意朱先生的一個觀點:節奏是一切藝術的靈魂。在造型藝術則為濃淡、疏密、陰陽、向背相配稱,在詩、樂、舞諸時間藝術則為高低、長短、疾徐相呼應。詩歌詩歌,詩是歌的最高形式,歌的基本特點是韻律,也就是節奏,詩不需要樂器的襯托,光憑語言就把這一點發揮到極致。
一、詩歌由等音節或等音步語句排列組合,形成周期性變化,這叫音頓律。詩經、周易用四字格、漢賦用四六句、樂府、五言用2+2+1或2+3、七言用2+2+2+1或3+2+2。
昔我0往矣,楊柳0依依;
今我0來思,雨雪0霏霏。
行道0遲遲,載渴0載飢。
我心0傷悲,莫知0我哀。
其波涌0而雲亂,擾擾焉0如三軍0之騰裝。其旁作0而奔起也,飄飄焉0如輕車勒兵。
敏捷0詩千首,飄零0酒一杯。
昨夜0星辰0昨夜0風,畫樓0西畔0桂堂0東。
通過合適的音頓產生節奏,能讓人迅速接受該語音鏈。比如膾炙人口的兒歌《數鴨子》,其多用五言和七言的音頓樣式: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1+1+2+1)+(2+2+1)+(2+2+2+1)+(2+2+1)
二、詩歌里的長音列和短音列形成節奏變化,這叫長短律。本名長短句的宋詞就是最好的例子,漢賦、元曲里也有許多用音列交錯來催生感染力的做法。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晚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李漁的《笠翁對韻》雖然是韻書,但每一段讀起來的音樂感,卻基本來源於語詞的長短交錯,形成豐富的音節變化。
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
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
雲叆叇,日曈朦。蠟屐對漁篷。
過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
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
就算單音節的字,讀來其實也有長短的說道。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三個四言節奏不同,一三句同構,第二句切分為1+3,「對」是單音節領字,後有停延)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兩句用今調念無甚特別,但用古調念,頭兩句當發迫促的入聲,後兩句收緩和的平聲。語調長短的變化,也充分契合了詩意:從冬到春,欲揚先抑。
語音實驗表明,音節在句首和句尾的位置不同,時值不同;聲調不同,時值也不同。時值不同,表意和語氣就不同,因此形成對情感的修辭。
三、以音高成素為主形成的平聲與仄聲在詩歌里對應出現,這叫平仄律。所謂「凡聲有飛沉,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迭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沒有平仄,詩句沉則一汪死水,飛則斷線風箏。
常讓孩子背的《春夜喜雨》第二聯:
— — — | |, | | | —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平仄成完全對立型周期,使語音鏈的音樂度極高)
再比如《登鸛雀樓》的平仄:
白日依山盡,
| | — — |,
黃河入海流。
— —| |—。
欲窮千里目,
| — — | |,
更上一層樓。
| | | — —。
(除1和2、3和4句對立外,2和3句還形成往複型周期,語音一轉反調回去,讀起來有非常嚴密貫通的感覺)
作四聲論的梁人沈約精研聲律,他要王筠讀他的《郊居賦》:駕雌霓之連蜷,泛江天之悠永。王筠將平聲的「霓」字念成仄聲,只求與下句的「天」對應。沈約撫掌大笑,引為知己。
四、詩歌中構詞的雙聲、疊韻、疊音以及反覆、迴文、頂針的辭格運用,這叫聲韻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AABCD,ABACD)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AABB,BBAA)
前唐中而後太液,覽滄海之湯湯。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岳之嶈嶈。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楚辭偶句押韻,奇句用「兮」為襯字成交韻,偶句用襯字則在襯字前押韻)
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迴廊;繞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螿;泣寒螿,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此外,詩詞必有重讀和非重讀音節,則有重輕律;有音步的疾徐和交替,則有快慢律;有句調的抑揚頓挫,則有揚抑律。孩子們在朗誦詩文時,即使不解其意,亦可依樣畫瓢脫口而出。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單音重讀)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前快後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先揚後抑)
不少知友在答關於漢語之妙的問題時,常常引用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我就很不喜歡。這些東西無非是當年為普及四聲規範而寫的,趙也坦言是生造,只有音調之變化。漢語之妙,詩詞之妙,更在於多種節奏型的糅合併用。
如《陋室銘》這一段: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音頓律、平仄律、聲韻律、揚抑律和重輕律皆有,在朗讀時還應體現重輕和快慢。小時候讀起來就覺得神清氣爽,齒頰生香。
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第三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前兩句對仗。對仗不僅體現在整句上,還體現在基本節奏層上:尋愁覓恨、似傻如狂,甚至在音步節奏層上:無故(wugu)、潦倒(liaodao)。
後三句押韻。不但是押了江陽韻,還有平仄和揚抑:尾字仄平平仄,先揚後抑。
以上節奏形式,有個別例子可能說的比較專業,成人可能都不甚了了,但就大部分而言,連孩子都能讀明白,因為只要多讀幾遍,他就會選擇自己讀的最舒服的節奏形式,而「讓人舒服」實則是貼合自然,往往就是正確的方式。
自古以來的童蒙教材,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等音長、押韻律和配平仄。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每句第四字用仄,第八字押平。句間有音頓,句中有停延,還有音調之變化。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周興嗣將千餘漢字綴成對仗工整的韻文,一夜白頭。其所求的就是文字的音樂美,比如第四句——「言陽而不言陰者,省文以求韻也。」韻合上了,自然琅琅上口,易讀易記,這樣的節奏感是非常自然的,最符合人的發音語感。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這話可不單純靠民族自豪感撐起來。要使孩子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母語,以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去熟悉其語感,古詩詞是當仁不讓的最佳教材。給六年級的孩子講授古詩時,領讀到「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因為離家一年有餘,我幾乎心酸又感動得要落下淚來。可是孩子們全無感覺,只是大聲讀過,然後問我「要求背誦么?」
後來,我跟他們說,詩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長大後才能懂得。
「綉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總被無情惱」。「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這都是多麼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淚。詩歌帶給人最美妙的體驗,大概是,在一個特殊的場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動,這時就會感覺胸中有一首詩非要吐露出來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傷心」,實在顯得單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這種美好只有等到長大後才能領悟。
可是,如果沒有幼年的文化積累和習慣養成,長大後再想領略這份美好,怕也是不現實的吧?
昨晚與友人聊天,她說幼讀詩歌,未解其意,但是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體會到漢語的節奏美和韻律美。這是童子功,沒有幾年的閱讀基礎是難以達成的,這完全有可能影響到一個人日後的寫作和講演。徹底吸收了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待到一定的年紀,詩中蘊藏的情感自然會浮出水面。
所以,或許是我們搞錯了重點。問題的關鍵,不是是否要保留詩歌,而是應該怎樣教授詩歌;不是應不應該背誦詩歌,而是應該怎樣背誦詩歌。
同事有一個四歲半的小女兒。幼兒園小班。讓她背詩,必然是艱澀困難。可是,她的母親跟我說,孩子看電視時,只要看過幾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廣告語。連語氣聲調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這應該不是個案。
廣告的本質就是重複,藉此營造一種「虛假熟悉」的錯覺。也許應該把這個例子遷移過來,不應該強求學生在一個小時或者一天內背誦出來,相反,應該不斷重複、不斷在他的耳邊眼前晃蕩,所謂耳濡目染,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
說讓小學的孩子領略詩歌的美感,這扯得有點遠。語言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與其讓他花時間模仿廣告,不如多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在輕鬆的重複里,自然而然地學會背誦詩歌。
不要強迫,不要壓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導,要陪伴,要設置情景和畫面。
就詩歌氣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實是要勝過學校教育的。可惜,多數家長都忽略或者無暇顧及這一點。他們在接孩子時習慣性的問一句:「今天老師教了什麼?」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起到決定作用的不是老師教了什麼,而是父母教了什麼。
對了,讓我把開頭的故事講完。
孩子們問我:「這首詩要求背誦么?」
我說:「課本里沒有要求。如果你們喜歡,就背;不喜歡就算了。考試不會出現的。」
兩天後,默寫。在寫了全部的字詞後,他們提醒我說還有一首詩沒寫。
「哪首?」「《逢入京使》。」
「不是沒有要求背誦么?」
「我們都背過了!」他們很大聲的說。語氣里是完成了額外任務的驕傲。
果然,全班只有兩個孩子寫錯。
那一刻,在我心裡燃起的是滿滿的感動,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讓我驕傲,因為我跟他們說的是「如果喜歡,就背」。而我知道,他們喜歡,絕大多部分的原因是來自我喜歡。
其實,背誦一首古詩,沒有那麼痛苦的。
------------------下面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小廣告」--------------------
http://weixin.qq.com/r/43SYgNDELo1RrZTj9yH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前兩天專欄里寫了《該不該讓孩子背唐詩》,現粘貼過來。文章中心思想是:我支持父母用適當的方式、在孩子有一定理解和欣賞能力後讓孩子循序漸進接觸唐詩,反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打著「文化熏陶」的大旗強迫孩子背詩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背詩的行為。
----------------------------------------------------------------------------------------------------------------
該不該讓孩子背唐詩?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一個三歲幼兒園小孩在課間哼哼著《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結果第一句剛結束,全班竟開始了大合唱,笑得一旁的老師合不攏嘴!
想當年,我們除了會唱《鐵血丹心》,還能在課間比武時用「米開朗基羅」的跳劈力敵「我是希瑞」附體的小夥伴。當然,同齡的孩子也都打小就受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誰沒背過幾十首唐詩!
等等,問題就在「熏陶」這兩個字上。當我們不知道提高某些能力的具體方法時,似乎往往會用「熏陶法」來自我掩飾和安慰。
假如一個人明年要去莫斯科工作,而現在的俄語水平幾乎是零。他是應該從字母開始學呢,還是每天聽俄羅斯新聞來熏陶?
有人說,孩子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吸收能力強。唐詩里優美的文字和韻律都會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的夢裡,他們的心裡,他們的歌聲里。
對於中國文字和詩詞之美,我毫無異議。然而父母讓孩子「背唐詩」多集中在3歲左右時期,並且很容易成為父母炫耀的工具,孩子經常被強迫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如果罷演或者演砸了還要受到批評和取笑,演出成功則會被冠以「真聰明」的美稱,這樣背詩是弊大於利的。
其實能背出多少首唐詩,只是普通孩子都有的機械記憶能力而已,無法反映其智力水平,更不會讓孩子更聰明,甚至和語言能力的關係也微乎其微。同樣兩個三歲兒童,一個只能偶爾蹦出幾個詞,另一個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講述今天發生的事情,這才是語言能力的區別。
唐詩中的語言大都精簡古奧,與現代漢語的用詞及語法不同,幼兒由於缺乏實際生活體驗,往往不明所以,從而很難內化。記
得小時候背「鵝鵝鵝……」這首詩的時候,我只是能把「鵝」這個字和圖片上的動物對應上,其他什麼「曲項」、「紅掌」、「清波」這些我都毫無概念,大了幾歲後才知道究竟是什麼。大量研究表明,孩子更傾向學會那些在生活中經常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名稱,比如「蘋果」、「汽車」、「娃娃」等等。辭彙能夠展開的體
驗和聯繫越多,孩子更容易記住。例如介紹「蘋果」的時候,孩子聽到這個詞讀音的同時,應該盡量讓他/她能看到、摸到、聞到、嘗到蘋果,最好還能看到成年人
說「蘋果」時的口型。
如果是想讓幼兒熟悉漢語的音韻,那麼和生活聯繫更為緊密的兒歌比唐詩更生動易學。比如: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再以英國為例,雖然人人都知道莎士比亞的詩歌十分優美押韻,但英國兒童通常在小學高年級才開始接受其「熏陶」。 他們從小接觸最多的也是語言淺顯且帶有押韻的兒歌。
當然,要想讓孩子自然習得一門語言,兒歌只能起很小的輔助作用,孩子需要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和成人頻繁進行有意義的語言互動。如果日常語言互動的「質」和「量」已經足夠發展小孩子的語言能力,偶爾給孩子念念唐詩也沒關係。但如果家長繁忙,本來真正和孩子一起玩的機會就不多的話(隔代撫養目前十分普遍),還是應該以更加輕鬆、直接、有助於培養親子感情的互動為主。
作為言語治療師,我曾見過經常給孩子讀唐詩而日常互動「質」「量」不足的三歲女孩家長(孩子平時由姥姥照顧,但姥姥很少和孩子說話或玩耍),孩子能說的詞卻
不超過20個。對於這種存在「語言遲緩」傾向的孩子,若繼續用難度過大的唐詩作為主要語言養料輸入的話,孩子只會被「熏」得中毒。在指導家長增加有意義的
互動並將自己的語言調整到兒童所在水平後,孩子沒多久就出現了更多語言模仿和有意義辭彙。
總之,給孩子欣賞唐詩沒有問題,但是存在幾個前提:
1.孩子的自發表達能力已達到一定水平(如:4歲~5歲)後,循序漸進;
2.父母選擇相對簡單的詩歌,用生動淺顯的語言講解,同時最好身邊有和詩句有關的實物、實景(至少有圖片、視頻)時;
3. 目的不是讓孩子背誦和在他人面前表演,但支持孩子自己出於興趣的朗誦和背誦;
4.求孩子理解和欣賞詩歌的「質」,而非「量」;
否則,哪怕小孩子依靠記憶被迫渾淪吞棗背下來上百首唐詩,幾年後只能像那首《鐵血丹心》一樣,留下「依稀往夢似曾見」的模糊印象而已,逐漸煙消雲散。其實,有背那麼多唐詩的時間, 倒不如做些更有益孩子全面發展的事情,比如去大自然走走,到動物園看看,找小朋友玩玩……
話說如今,唐詩似乎也不如以前流行了,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玩ipad長大的,改天有空我再單獨談談這個培養語言遲緩兒童的好幫手!
贊數破2k了,知乎小透明表示受寵若驚。
可是我能不能弱弱地吐槽一句:現在只有抖機靈才能得到高的贊數么?ㄟ( ̄▽ ̄ㄟ)
手機編輯,排版勿怪,見諒見諒……
以下原答案:
要是生個女兒,讓她懂一點古詩詞總是好的,這樣當她長大後有哪個中二文藝青年古風愛好者為她寫「詩」的時候,她腦子裡就會萌生出一種「這什麼jb玩意」的想法。
要是生個兒子,讓他懂一點古詩詞總是好的,這樣當他長大後,給姑娘寫詩不至於讓人家腦子裡萌生出一種「這什麼jb玩意」的想法。謝不邀。 家庭背景如下:家父是中文系畢業的,大姨是中文系畢業的。
我從學前班起(五歲左右),每天6.00被父親叫醒,開始背古詩三百首。至今仍記得那本書的外殼圖案。 從"窗前明月光"到"岱宗夫如何" 到後來高三自己為了排解壓力看的《大學》,《古文觀止》。
確實,我的孩提時代的背誦,是父親棍棒打出來的。每天一首詩,背不出來真的沒有早飯吃。
我還記得我有次早晨發獃,然後沒有在規定時間背出來,硬是跪了好長時間才被我媽扶起來吃了幾口飯。
那麼,有什麼用呢?
其實,按現代人觀點,真沒有什麼用。
你們已經沒有機會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場景了。
你們也幾乎不可能擁有"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的生活作息了。
你們也不能體會什麼叫"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的長相思,斷腸苦。
但是。
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們永遠永遠都會追求美好,追求浪漫,追求文明。
就像有個答案說的,背古文,作為中國人而言,能讓我們在看到美景時,第一反應不是,"我X!"不是千篇一律的"amazing!"
而是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份美好,是古文可以帶給你的。
我為我是炎黃子孫而自豪,因為我身為中國人,我能體會古人在古詩詞曲里那份情。哪怕穿越了千年,仍然於我心靈相通。
放大的我不敢說,畢竟這世上有人喜歡MUJI的簡約有人喜歡奢華,有人喜歡古韻有人喜歡時尚。
但,我未來的孩子,必須給我從小背古詩!
╭(╯ε╰)╮嚶嚶嚶我才不是報復呢。
說個事你們感受一下。
有個女生拒絕了一個挺有錢的男生的追求。男生當時送她一份挺貴重的手飾。
如果是一個沒有古詩積累的女生會怎麼說呢?我不知道。但這個女生是這麼做的。
禮物退回去了,附了一首古詩
"碧玉小家女,
不敢攀富德。
感君千金意,
慚無傾城色。"
是不是覺得很溫婉呢?
這就是背古詩的用處。
回答完畢。
=======================
這是我把我的答案發給父親,他的回復——謝謝評論區的各位,謝謝我的父親。
因為長大了以後我們面對三千世界裡的無數美景時,腦子裡出現的不是「我艹」,「牛B」
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因為當你最終能夠欣賞它的美麗與意境的時候,你的記憶力已經背不下它了!
有許多東西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完全理解,比如音樂、比如美術、比如舞蹈、比如運動、比如先賢的話。
但是我們所能肯定的是:
一個學過樂器的孩子聽一場交響樂的感覺肯定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一個學過畫畫的孩子看到一場晚霞的感覺肯定和別人不一樣。
一個學過舞蹈的孩子聽到節拍的感覺肯定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一個讀過經典的孩子遊歷古迹的感覺肯定和別人不一樣。
我小的時候,家裡的老人都反對女孩子學音樂,學中醫、學詩詞、學書畫…他們認為學好數理化才是唯一出路。他們更反對學藝術卻不去比賽考級,認為有了考級證書才能證明實力。
那個時候我才八九歲,我記得媽媽擋在我的身前,背著一把琴。溫柔而堅定的說:
「她沒有兄弟姐妹,等有一天我們不能陪她,她起碼可以和自己作伴。」
我感激她一生。不止是古詩詞,小學教的好多東西都需要幾十年去理解,但預埋下種子是有用的。我六七歲的時候被迫背下了一首不能算詩的「詩」:
兩湖兩廣兩河山,
五江二寧福吉安,
雲貴川藏青甘陝,
內蒙台灣北上天。
我母親當時是英語教師,父親外出上大學,我沒上學的時候就把學校當成了遊樂場,常常在教師辦公室等著母親下課。辦公室里有個年紀很大的老頭喜歡把我抓過來「輔導」為樂,其中一項內容就是背這段地理口訣,還要指著地圖讓我一一對應省份。講完行政區就對著立體地圖講地貌,接下來是鐵路網、城市群……我當時雖然不太喜歡這種填鴨式教學,但出於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敬畏(暫時還是畏多於敬),還是堅持背下了不少地理知識。
之後的十幾年,除了讓我地理課省些力氣,多些樂趣,這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始終沒發揮什麼實際作用——連高考都不考地理。期間我雖然也出省幾次,但都是隨著父母坐車,點到點的旅行,從未自己運用過地理知識,直到高考後報志願。
高考結束,每個人都拿到了一份長長的院校名單,全國上千個院校和幾千個專業足足佔了三四張報紙的整版。每個人都根據自己估算的分數圈出了百十所院校,掂量著自己今後四年乃至今後幾十年的地理選擇。這個時候,以往因為高考不考而忽視地理的那些同學都暈了,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又如何到達那個遙遠的省份。
這時候,我的態度是這樣滴:選定我自己要去的學校之後,我開始上躥下跳,給迷茫中的同學們充當地理顧問。
「同學,石河子大學在新疆都不算靠東,你確定你要去那麼遠?……對對對,新疆就是最西邊的省份,和河北不挨著,比北京遠……可不是一點啊」
「以後你就是四川人了,去成都可不容易,沒有直線,咱們得先到西安,從寶雞翻秦嶺過去。咱們有篇課文《夜走靈官峽》還記得嗎……那邊吃辣,因為潮才吃辣,不喜歡潮濕就不要去了」
「中山大學,你看清了,這是廣東省,不是山東,到亞熱帶了,做好吃蛇肉、打蚊子的準備,不過水果應該挺多的,那邊經濟也發達,可以就地找工作,賺錢了坐飛機回來也不難啊」
西安是在西面……我知道你二舅家在張家口,但不是一回事,真不是壩上荒涼的地方……陝西是陝西,陝北是陝北,西安不是黃土高坡……不不不,陝西是一個省,陝北不是,陝北就是陝西的北面,陝北的省會不是延安……kao!我被你繞糊塗了,總之你去西安不用住窯洞就是。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哦,是十堰啊,那邊有二汽,第二汽車製造廠,算了,給你看地圖吧……這兒的確是山區,不過通火車的地方就不會太偏僻,知道襄渝鐵路嗎?
講著講著,我開始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時刻。這些年輕人此時在院校名單上的目光移動幾厘米,往往就意味著人生幾千里的變動。「千山萬水」這個詞此前或許是個飄渺的形容詞,但很快就會成為幾百個同學之間真實的距離。那時互聯網離縣城學生很遠,手機還是絕對的奢侈品,8角郵票的平信才是普通人最常用的通訊工具。兩個朋友各搬一次家,往往就會一輩子再無相見機會。兄弟姐妹一旦遠走他鄉,此生再相聚的時間加起來也就是幾個月。一個人最需要地理知識的時刻莫過於此。
但在此時,居然如此之多的學生對地理茫然無知,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家,不知道一個省到底是多麼遼闊的一片土地,不知道氣候帶和經緯度到底會如何影響環境。鑒於這個轉折點如此之重要,我不得不我很感謝當年那個地理老師強迫我背下的口訣與地圖。
再後來,交通發達了,我也因為工作原因不斷地在各個省份之間穿行,看到山川雄壯、城邑繁華,我走進各個文化區的鄉鎮,和普通人談他們的瑣碎家事,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各個地區之間的相似與不同。過去在地理書上粗略談過的南北差異、鐵路對經濟的影響、水運對城市群的構造,現在都變成了眼前非常具體的事實,都是成千上萬人生動的生活。這些時候,當年死記硬背的地理口訣,以及一篇篇當初看不出有什麼感情的中小學語文課文,如《南京長江大橋》、《荔枝蜜》、《桂林山水》……都浮向眼前,成為我理解這個國家的起點。
2010年我坐高鐵從鄭州到西安,第一次全程坐高速鐵路旅行,洛陽、澠池、三門峽、靈寶、華山這一個個千年名城在2小時內從身邊掠過,大平原迅速變成黃土台地,再變成高聳的秦嶺,我忽然就想起了當年老蔡老師逼我背下的「兩湖兩廣兩河山……」,這首本來毫無文採的口訣,忽然有了博大雄壯之感,讀起來字有風聲,句起波瀾,不比膾炙人口的那些唐詩宋詞差。閉上眼睛默想口訣,整個國家的錦繡江山、大漠滄海都會在眼前緩緩展開。
以上圖片摘自
以上圖片摘自去遠方,找回2B的青春 (登錄可看)張家口大境門 全國聞名的橫匾
張家口大境門 全國聞名的橫匾
之前在飛機上跨越長江黃河,在海輪上駛入長江口,午夜開車翻越秦巴山地,坐火車穿越暴漲的嘉陵江河谷……我也屢屢想起那位蔡老師,那位其實幾乎沒離開過幾次家鄉的工農兵大學生。因為我通過幾十年的人生意識到,如果只為了識字的話,小學教科書本來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內容。長大後回頭看,當年看似乾巴巴的教科書原來蘊含了無窮的伏筆,需要你用一生的體驗去逐個「解鎖」。學校不能教給你所有的東西,但如果你把教科書看做人生的第一頁目錄,就能在幾十年後體會到那些編書的大家在教科書中用盡的無數心思。為此我要感謝我的小學教育,感謝所有那些在偏僻的山鄉描述整個世界的老師。感謝你們為無數山區孩子點燃了夢想。
《鳥瞰中國》預告片
補充1:我對地理的「惡趣味」一直保持到我成年。2011年,我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要招幾個大學生,給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老員工做助手。我的考題除了一些工程常識之外,就是每人發一張白紙,不許看手機,畫一張你心目中的中國地圖。要求包括長江黃河和儘可能多的省份,其他內容多多益善。其中一些考卷被我收集起來,幾年後做了新聞:
大學生筆下的中國地圖
由此可見,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依然任重道遠,比我小十屆的大學生有至少一半搞不清自己在中國的位置…………我很抱歉未經允許就發表了這些考卷,所以隱去了姓名和專業。如果有當年的考生看到我的這個帖子,覺得不妥可以私信給我。
補充2:我前兩年的微博
在坐京滬高鐵。開車前一壯漢恐慌地找乘務員【這車去北京?】被確認後大驚【我去濟南!】乘務員說路過,他不信,打電話再問。
此前和上海同事說我是承德人,同事說知道避暑山莊。剛要誇他地理好,他又說【聽說湖南也很熱,咋避暑呢?】原來是常德。
十年前從上海給石家莊發快遞,郵局小妹【縣以下不辦!】
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大概還是小學一年級吧,買了本古詩選讀類的書。現在看來很山寨,依稀記得裡面還有插圖,有注音,還記得大概有100首左右的樣子。
我學會背誦的第一首詩,是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第二首,是詩經里的碩鼠。當然,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凈慈寺在哪裡,楊萬里又是誰。碩鼠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就更加不懂了。雖然不懂意思,甚至讓我默寫一遍,我都可能會寫很多個錯別字,但是還是能搖頭晃腦得背出來的,並不是因為理解,是因為詩的韻律和語感,背得很有節奏。
現在看來,這本書可能冥冥之中註定了多年後的我,會走上學詩詞的路。其實我小時候並不是個喜歡學習的人,也沒有什麼過人的特長,在老師眼裡一直是個不聽話的人。
但我很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我生活在一個海島縣城,圖書資源並不豐富,最大的新華書店也不過兩小層,我上京東買書之前的書,都是那裡買的。就是那些現在看來都很可笑的書,拼成了我對詩詞最早的認識。
學詩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我的骨子裡跟別人還是有點不同的,這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也並不值得高興。我是說,我骨子裡還是有點迂的,其實我那些詩友也很迂,平時都顯得情商較高,關鍵時候,愣是一根筋。這種迂,在各位看來可能會很可愛,很傻。我們會為了爭論朱彝尊和朱祖謀誰更有名而撕逼半個小時,還是語音撕逼。
我經常會給自己一種信仰上的加持,總是安慰自己不能這麼做,不能那麼做。我明明沒讀過多少聖賢書,卻總是用莫名其妙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爽,別人也不爽。
話雖這麼說,我還是覺得我這些年的經歷是極其有意義的。我可能沒有像諸位答主這樣,說話變得優雅,能夠感悟各種美好的意境,結交了很多知己,還升華了靈魂。我學詩詞所得到的,只有三兩個會寫詩的天各一方的詩友,遠遠談不上什麼知己。也許,古人也算是我朋友吧,他們的人格和詩句會形成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這些觸不可及的朋友使我學詩詞以後的生活更加生動,喜怒哀樂也體會得更加深刻。我常常會在古人詩中看見自己,看見那個梅邊吹笛的背影,似曾相識。又會感嘆自己的境界為什麼達不到那樣的高度。
讀詩背詩學詩的目的遠不是使自己看上去更加文雅這麼簡單。學詩的目的,是追逐一個比現在的自己更加完美的靈魂。
我從剛會說話不久就開始背古詩,三歲到六歲對於外界的信息接收幾乎都來自古詩,現在我二十歲了,我時常覺得我不是從幼年長大的,而是從很遙遠的地方開始,走了很長很長時間。
一想起很多年前的記憶,不光是關於童年,還有六朝煙雨和邊塞月明,有孤舟獨釣和江楓漁火。像是比幼年還遙遠的記憶,很像上輩子的記憶,而不是單純的畫面想像。在思維形成的階段,可能我的大腦由於想像過度長出了一部分突觸,根深蒂固地讓我相信「烏衣巷口夕陽斜」「枯藤老樹昏鴉」這樣的日落是我經歷過的,過去的想像和過去的體驗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
而高中背的古詩和文言文,比如《春江花月夜》《孔雀東南飛》,寫得很好,但我現在看來就是一段感慨、一個故事,我幾乎不會讓這些文字和我產生共情的聯繫。背古詩可以增加觸景生情的機會,背得越早,效果越明顯。
兒時的美好記憶積累的越多,和現實世界的反差就越大,情緒會敏感,2016年就要過去了啊,這一年的光景在我耳邊呼嘯而過,此刻感覺有些不堪重負,很希望回到以前,在灑滿陽光的陽台上給爸爸背詩,或者回到更遠的時候,小樓一夜聽春雨,忙趁東風放紙鳶。
以一個從小背過大量古詩詞的高中生角度來答一個吧。
這篇答案寫完整整一年了,原來一年的時間能給人帶來這麼大的改變。現在回看這篇答案只覺得滿滿屏幕的幼稚啊。把如今的一點感受寫在文章最後了。——2016.7
————————————分割線———————————————————————————————
2015.7
我想舉一個我自己的栗子。(o?v?)ノ
小學的時候被家長強迫著背古詩古文,背唐詩三百首、諸子百家、以及古文觀止。
中學階段大部分古詩古文小學就背下來了。
從最功利的角度來看,到了中考的時候,語文成績在全市也是排在很靠前的,並且作文滿分。(當然有太多的運氣成分23333333)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真的是很大的一個成功了,但是我想說,這些應試的成績是我通過背詩得到的裨益中最最沒用無聊最微不足道的。
背詩帶來最重要的好處是培養出一身正氣。曾經聽@
Finnegans Wake說過,【讀這種書(古詩古文)主要還是讓我接受中國傳統里所謂的「正氣」的那一部分。】大概這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吧。就像跳芭蕾舞的舞者會具有獨特的氣質一樣,背詩,同樣也會帶來一種氣質。那是由心底而發的一股浩然之氣。那會告訴你,何為是非對錯,何為善惡美醜。若有那種浩然之氣留在心間,就會在各種層出不窮的醜惡中一遍遍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堅守的正義和美好。
假如您覺得我上面那段話聽起來太玄……那麼我接著說背詩帶來的第二個好處:讓一個中國人獲得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全球通史》中有這樣一段話
雖然古埃及文明早已消亡,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早已不復存在,但是中國文明卻不間斷地延續了下來。今天,中國可以為擁有世界上最古老持久的文明而自豪。
我們的文化可以說是至今留存下來的文化中最古老的一個,為了讓她繼續存在於世間,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她。我想假如所有孩子都放下詩集,拿起PSP玩狙擊、抱著筆記本刷美劇、盯著CD機追日漫,那麼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引以為傲的悠久文化就會和古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河文明一樣消逝了。(不是說不去接觸其他的文化,僅僅接觸自己的文化是愚昧而迂腐的,我本人也很喜歡一些西方的小說和電影,但是我認為既要放眼四海去接觸多元的文化,又要去學習中國最傳統的東西)。讓中華的文化留在心中,當你看到網路上編造出來故意抹黑你國家的言論時,會有一個聲音堅定地告訴你,你應該為中國而驕傲;當你穿過異國的茫茫人海時,都會有一個聲音自豪地告訴你,你是一個中國人。
假如您覺得我上面那兩段話都並沒有什麼實際之用……那麼我再說說背詩帶來的第三個好處,那就是對於眼界的提升。望著一輪明月,你不僅僅會讚歎她的美麗,而且還會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樣對故土的思念;會有「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下長城」這樣對戍邊將士的同情與敬佩;會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樣對古今變遷的感慨。
假如您覺得我上面那三段話都看不出任何效果……那麼我再說說背詩帶來的第四個好處,那就是抗打擊能力增強。我身邊有很多同學,一次考試失利就鬱鬱寡歡很久。我覺得加入多背些古詩詞,那麼他的傷心就會減少很多。當你看過「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生離,「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的死別;當你看過「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國破,當你看過「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的家亡……當你看過古詩詞中一切悲歡離合,那麼你會覺得,現實中的這些小事根本沒必要有任何擔心,很快就可以滿血復活繼續前行。
假若您覺得我上面那四段話全是瞎扯而您只想看到最功利的東西……那麼我在最開始就說了,背古詩詞是提高語文成績最有成效的方法。我也舉了自己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文化的積累多了,考試的那一小點兒就不算什麼了。更何況,現在考試方向變了,文化積累變成了考試的重點內容。看看新聞就知道,習大大每天在電視屏幕後重複著,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難道這些都是空話嗎?看看現在中高考的趨向,語文題目對傳統文化的考察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並且語文這個科目正在上升到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高考改革語文加分英語減分、語文加難度英語減難度、同分錄取先看語文……語文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學科已是大勢所趨。所以說,得傳統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在現在應試教育中,背古詩是提升分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一不小心竟然寫了這麼多……這是我在知乎上第一篇回答……寫完這個感覺耗盡了所有生命值_(:зゝ∠)_
作為一個沒什麼閱歷的准高中生……讓大家見笑了……隨意批評就好ヾ(o???)?ヾ
—————————分割線——————————————————————————————————
2016.7
一年之前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小心翼翼地寫下這篇答案,沒有想到知乎會對我這樣一個才疏學淺的小孩子有這麼多包容。謝謝所有給我點贊的看官們,謝謝。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無論未來怎樣,就算滾,我也會滾上前去迎接。
本人就是從小被強迫背古詩詞的熊孩子。
我爺爺年輕時是個中學語文教師,對古時候的私塾教育頗有認同。托老人家的福,我爸我叔叔打小時候起,就被"強迫"背誦唐詩宋詞元曲古文名篇,理由是:小時候記性好,雖然不明白意思,但是記住了以後不會忘,等年紀大了就能理解意思,有所共鳴了。
而我也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了這種修行。每逢暑假,最害怕最痛苦的事就是住到爺爺家,只因為每天要背詩(直接導致我沒有正常的童年,別人看過的動畫片我基本沒看,什麼聖鬥士星矢數碼寶貝神奇寶貝都是從小夥伴的嘴裡得知的)。
背誦從基本的唐詩名篇開始,先是較短的絕句律詩,最後到將進酒兵車行蜀道難琵琶行長恨歌等等,我九歲那年會背的長恨歌,記得當時爺爺作了一首打油詩,大意就是我九歲能背長恨歌什麼的。
接下來就是宋詞當中有名的,李清照蘇東坡辛棄疾等人,基本不遺漏名篇。順帶提一句,據爺爺說,南宋詞人張孝祥是我們家的祖先,家譜上有明確記載。不知道是真的還是恰好重名,反正對我而言就是又被強行安利了老祖宗的幾篇代表作(哭
接著稍微背了點通俗歡樂的元曲,之後主要背古代散文,像課本里出師表岳陽樓記滕王閣序之類的很早就背了,結果就是語文教科書里的篇目從來不用背(但是考試前要看一看,因為古文有很多版本差異,個別字不一樣)。
就這樣一直背到初三才因為升學任務重停下來。
就我自己理解,古文教育的初衷大概首先是一種人格培養,所謂讀聖賢書,不太容易干出傷天害理的事情,像我就從小是個內向的慫包,不愛說話,脾氣倒是超級好 ╮(╯▽╰)╭
其次也是一種文化趣味的培養熏陶,比如我爸到現在依然喜歡用古詩詞做qq簽名,隨便寫點文章都要引經據典。背過許多古詩詞的人,人生際遇與詩詞所言相近時不免產生共鳴。
雖說少年時的我,往往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最後,親身經歷表明,提前背詩詞古文有助於提高語文成績,原因應該是和優質語料的大量接觸。我自己從小到大語文成績基本在班裡前三,當年別人寫作文擠牙膏,我開開心心引用點名句寫個幾千字,而參加語文類的競賽無疑就成了我苦逼童年中少有的快樂風光的經歷。
話說,初中我們班班花就因為我文章寫得好要和我在一起,結果我居然拒絕人家。。到現在上大學還是單身狗。
唉,好漢不提當年勇。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