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半橢圓的散景是用什麼鏡頭拍攝的?

截圖來自《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一個夜景鏡頭

再添加一個類似這種的,就是王家衛的旺角卡門裡的一個特寫鏡頭,也出現了類似形狀的焦外,但我感覺不像是同一個鏡頭,圖如下:


一般來說,散景的形狀和光圈的形狀是一樣的
鏡頭中央區域的光斑是什麼形狀,光圈就是什麼形狀的


一般的鏡頭光圈是圓形,可能這個鏡頭的光圈是方形的而已。

-------------------------------------------------------------------------
另感謝 @蘇風 提供另一種思路,在鏡頭光圈非常大,卡口不夠大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形成方形散景(因為卡口擋住了部分光線,而卡口是方形的)


總結:散景形狀和整個光路中 最小的孔 的形狀有關
注意這個最小是光路當中的最小,並非一般常識上的的最小


@LINCOLN 大大邀請,不敢不答~
其實基本上我同意上面 @蘇風 的看法,不過不能排除光圈是方的可能性,並且,對於 Canon EF 50/1.0L 這個例子來說,那種奇怪的焦外形狀還真的跟光圈形狀有關(雖然不是方形的)。詳見後面的描述。
我先說我的結論,這種奇怪的焦外形狀與幾個因素有關:1. 非常大的光圈;2. 非圓形光圈;3. 其他像差。

說開去的話,這就涉及到光學設計里對於光學系統橫向(Lateral,與光軸垂直的方向)特性的計算了,在幾何光學的教材中這能佔到一章的篇幅。
我們都知道鏡頭是由好幾片鏡片組成的,比如這裡說到的 50/1.0L 這個頭,結構如下(canon EF 50/1.0 L USM):

用了11片鏡片。
每一片鏡片不可能是無限大的,也就是說每一片鏡片都得有個框。正因為有了這個限制,所以不是所有進入第一片鏡片的光線最後都能到達成像平面的。如果你從鏡頭的後面看過去,你會看到好幾個圈,這些圈要麼是光圈葉片本身(的像),要麼是鏡片的邊框(的像)。比如看到光圈葉片的那個圈,實際上就是光圈葉片經過它後面那些透鏡成的一個像。那麼把每一個鏡片的邊框(包括光圈葉片)經過它後面那些鏡片成的一個個都畫出來(這裡強調一下這些圈都是實際邊框的,不一定就是實際邊框的樣子。像可以比實際的邊框大或者小,遠或者近,完全取決於這個邊框被其後面的鏡組成像成什麼樣了),大概是下面這樣的(不同角度的示意圖,畫了四個圈)

很容易看出來,從左往右數第三個圈,它負責擋住最多的光線,也就是說如果我從鏡頭後面看,那麼看到的將會是這個圈(其他幾個圈都比他大)——這就是孔徑光闌(Aperture stop),在相機鏡頭裡,就是光圈(Aperture)。針對不同對焦距離實際上孔徑光闌是有可能有變化的,這又是一個另一個話題,不展開了。

很容易看出來,從左往右數第三個圈,它負責擋住最多的光線,也就是說如果我從鏡頭後面看,那麼看到的將會是這個圈(其他幾個圈都比他大)——這就是孔徑光闌(Aperture stop),在相機鏡頭裡,就是光圈(Aperture)。針對不同對焦距離實際上孔徑光闌是有可能有變化的,這又是一個另一個話題,不展開了。

從這裡可以看到,為什麼焦外散斑(Bokeh)的形狀會和光圈葉片的形狀有關了——因為它控制了進來的光線的形狀。光圈是五邊形的,那麼進來的光線就是五邊形的,焦外散斑當然也是五邊形的。比如 Canon EF 50/1.8 這個頭,就是五邊形的光圈

這是我拍的,很明顯看到五邊形的焦外。

這是我拍的,很明顯看到五邊形的焦外。

但是有的鏡頭光圈是很圓的(或者至少全開光圈的時候是很圓的),確仍然有一些非圓形的焦外散斑,比如 Canon EF 70-200/2.8L IS(Canon 70-200mm f/2.8 IS)

這種奇怪的魚鱗一樣的焦外是怎麼來的?

這種奇怪的魚鱗一樣的焦外是怎麼來的?

其實有了上面那個示意圖就很容易理解了,光線要到達成像平面,必須通過所有的圈。看看那個示意圖的最後一個

四個圈重疊的部分,就是光線能夠通過的部分——看看,這個魚鱗的形狀是不是!因為光圈(孔徑光闌)太大了,以至於角度大的光線(也就是像圖中那樣從光軸外看過去而不是沿著光軸看過去)不僅會被光圈遮擋,還會被其他鏡片的邊緣遮擋,所以形成了魚鱗形狀的散斑。如果光圈小的話,就不會這樣了,而是僅僅呈現光圈本身的形狀。

四個圈重疊的部分,就是光線能夠通過的部分——看看,這個魚鱗的形狀是不是!因為光圈(孔徑光闌)太大了,以至於角度大的光線(也就是像圖中那樣從光軸外看過去而不是沿著光軸看過去)不僅會被光圈遮擋,還會被其他鏡片的邊緣遮擋,所以形成了魚鱗形狀的散斑。如果光圈小的話,就不會這樣了,而是僅僅呈現光圈本身的形狀。

2014.04.03補充:

2014.04.03補充:
評論中有人指出(Andrew Lau 同學抱歉 at 不上你)「半橢圓散景,發生這種情況的都不在圖像正中,所以光軸要斜著看?」這裡再解釋得更直白一點吧。對這個疑問,回答為「是的」。其實不難理解,照片上中央的點感受的光線,一定是平行於光軸入射的,照片上邊緣的點感受的光線,也一定是斜著入射的,根據對稱性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下面放個剖面圖更容易理解了:

(順便說一句,上圖就是一個基本的雙高斯結構的鏡頭,是上面 50/1.0 這隻鏡頭的基礎)

(順便說一句,上圖就是一個基本的雙高斯結構的鏡頭,是上面 50/1.0 這隻鏡頭的基礎)
補充完畢

有了這個基礎,再解釋 Canon EF 50/1.0L 這種奇怪的半橢圓形狀的散斑就容易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不圓的光圈葉片+其他鏡片邊緣遮擋。上個圖就明白了:

右圖就是從前面

右圖就是從前面 @蘇風 答案里拿過來的,看看左圖重疊部分和右圖的光斑形狀,差不多的吧。當然左圖我只用了兩個圈,實際上如前所述,這隻鏡頭有11片鏡片,加上實際鏡頭的其他像差的影響,所以實際的光斑形狀也更複雜一些了,但最本質的機制就是如上所述。

總結一下,造成奇怪焦外散斑的原因主要是三點:
1. 非常大的光圈。在上面的論述中看到了,如果光圈不足夠大,那麼光斑的形狀就是光圈本身的形狀,而不會有其他的變化。
2. 光圈本身不夠圓。如果光圈很圓,那麼一般只會出來魚鱗狀的光斑。
3. 其他像差。有其他像差的存在,對光斑的形狀有更微妙的影響。

補充:
1. 有人提到的鏡頭後卡口的形狀,當然可能有影響的,畢竟這個卡口也是一個框,在一定情況下也會遮擋光線。
2. 有人提到在鏡頭前放一個奇形怪狀的紙片孔,可以拍出奇怪的光斑來。其實對比上面我說的內容就發現這是很正常的,紙片孔也是一個框,只要它經過後面鏡組成像後比光圈來的小,那麼進入相機的光線就會是那個孔的形狀了。


就問題談解決之道
例圖的拍攝是因為使用了遮光斗,才會出現直角的邊緣
第二幅是用了變形鏡頭,所以你看到虛化部分被拉長了

當然在這裡,Super35畫幅需要焦距長的鏡頭才能夠出現這樣的虛化
具體是什麼鏡頭,我不知道
不過第一個《Léon》裡面,是Angenieux HR系列的鏡頭

結論的話,樓上諸位的解釋對入門來說,足夠了


方形光圈的鏡頭例子 MC Zenitar-ME1 50mm f/1.7

Few boring pictures with Zenitar ME1


首先反對諸位說光圈或者鏡頭是方的
下圖是50 1.0L在F1.0時拍攝的


注意一下焦外表現
我個人認為是電影頭光圈過大、接近卡口理論光圈極限導致的
不過還是請圈內人士作詳情解答吧
50 0.95的圖 借許英龍大神的圖來說明焦外光斑的情況

人人網 中國領先的實名制SNS社交網路。加入人人網,找到老同學,結識新朋友。大神的人人
比canon的遮擋情況好很多,但是口徑蝕更嚴重

-----------------吐槽分割線----------------------------
JY huang這位回答者,請補完課再來回答問題,不要隨便拿你隨手看的幾個名詞來套現象。

慧差是什麼?彗形象差。

慧差是什麼?彗形象差。Let me google that for you 我已經幫你谷歌好了
呵呵,喜歡認真的知乎?


超寬幅不是夢,ISCO電影變形鏡頭開箱及改裝!

已經有牛人把變形鏡頭改裝到單反上了,確實可以出現橢圓形散景

已經有牛人把變形鏡頭改裝到單反上了,確實可以出現橢圓形散景


大光圈下的口徑蝕……


從圓形變成橢圓是因為變形頭改變了畫面比例(感測器本身是16:9,想要 21:9 就只能靠遮擋或者變形頭改變畫面比例)

下面焦外變成方形是因為鏡頭外遮光(為什麼不是光圈葉片形狀?因為不同位置的彌散圈殘缺位置不一樣 邊緣的彌散圈只有三側是方形)


簡而言之,多數電影中的散景光暈是橢圓形,是由於形變鏡頭 (Anamorphic lense)的應用而產生的。注意Leon的IMDB技術信息如圖:


可見,此片使用了形變鏡頭的技術。

關於這種鏡頭的來由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不完全準確,因為自產生以來電影膠片記錄和放映的技術規範就有至少幾十種,此處以幫助理解為主要目的)
35mm膠片在電影的拍攝中與在相機上是不同的,在拍攝電影是膠片是豎著用的,也就是說,齒孔不在畫面的上下而是左右(如圖)


在這種情況下,記錄的畫面比例,是傳統的4:3。這在很多早期的電影中也很常見。例如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等。
隨著電影的發展,越來越多電影人發現,寬銀幕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完成觀影體驗,同時能夠很好地區別於電視。於是2.35:1, 2.40:1等更寬的畫幅成為了電影創作的主流。(因為家中的電視又要看電影又要看電視,所以現在大多數電視所用的16:9,就是折中於2.35:1和4:3之間的一種比例,竟然也發展成主流了)但是這樣的寬畫幅如果正常拍攝的話,畫面只能鋪佔35mm膠片的一小部分。在滿足橫向的寬度同時,縱向損失了很大一部分有效的感光面積。
如圖:

我們能觀察到,四齒孔的縱向範圍上,有接近兩個齒孔的感光面積是浪費掉的(膠片左側是記錄音頻的兩條音軌,這與現在的super35技術不同)。

我們能觀察到,四齒孔的縱向範圍上,有接近兩個齒孔的感光面積是浪費掉的(膠片左側是記錄音頻的兩條音軌,這與現在的super35技術不同)。
於是有人收到一戰時為拓寬坦克視野而發明的形變鏡頭啟發,發明了應用於電影的形變鏡頭(Anamorphic lense)。這種鏡頭能夠將橫向的畫面進行壓縮,從而使一副寬畫幅的畫面被壓縮成4:3的比例,如圖:

這樣一來,膠片上的所有成像面積都能夠得到有效地利用。但是所得到的畫面直接放映的話,人物是豎長條的。所以,在放映時,壓縮的畫面要通過同樣但是逆向的技術恢復成寬畫幅呈現在寬銀幕上。

這樣一來,膠片上的所有成像面積都能夠得到有效地利用。但是所得到的畫面直接放映的話,人物是豎長條的。所以,在放映時,壓縮的畫面要通過同樣但是逆向的技術恢復成寬畫幅呈現在寬銀幕上。
由於這種形變鏡頭會造形變,畫面中越是在焦外的物體所發生的形變越大,所以用這種技術拍攝的電影散景中的光暈呈橢圓形。特別是在攝影師對於畫面中的前後景進行變焦的時候,我們會明顯感到,畫面中物體在焦外被輕微縱向拉伸,這都是拜形變鏡頭所賜。這種技術有很多種制式,例如Panavision(後來變成公司名了),Cinemascope等,這樣的輕微形變的畫面,也是一些影迷和導演心中「電影感」「膠片質感」的體現。許多忠於膠片的導演比如諾蘭就是panavision的大客戶。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馬丁·斯科塞斯等,也仍然在使用這種拍攝技術。

(目前數碼拍攝的寬銀幕電影,也有運用這種技術的但是特別特別少,大多數是直接用16:9拍,然後把上下多餘的地方截下去,很方便,很粗放,逼格很低)

以上知識全是網上東拼西湊自學而來,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指正。
最後上一張形變鏡頭的圖,就是這樣的。


可能這個最方的不是光斑,是大光源,只是虛化了,明顯小一點的會沒那麼方。
我覺得光斑形狀就是光圈形狀這個是跑不了的。
第一的答案好像是比較靠譜。
但是理論上光圈做成方形好像是不大可能的吧。
另外卡口貌似也不會有方形,因為卡不上啊?
有沒有哪個專家可以讓我們見識下方光圈或者方卡扣的鏡頭。
另外為什麼要做成方的。


可能沒那麼複雜,就是在鏡頭前加了有形狀遮罩- -



散景形狀是由入瞳決定的,入瞳是決定進光量的那一枚鏡片(或人為設置的光圈葉片)
對於一般的鏡頭,入瞳就是光圈的實像(這個有點忘了),所以焦外的點光源的形狀完全取決於光圈
對於光圈超大的鏡頭,例如&<1的時候,在最大光圈的時候決定進光量的其實是某一片鏡片,此時散景形狀完全取決於該鏡片,又由於CMOS一般是長方形的,鏡片在磨製的時候可以將不必要的鏡片的一部分去掉,因為該部分並不參與成像,實際上鏡片的模樣一般是一個圓上下各被一條直線所截斷,得到的光圈形狀就類似於本問題所見.
超寬幅不是夢,ISCO電影變形鏡頭開箱及改裝!(2樓有更新) 看看這個個帖子就知道了
這種是變形鏡頭 在全幅下面拍攝出壓縮的畫面之後後後期拉升至寬幅的畫面,感覺這個帖子里的一些樣張中的光斑和你說的比較像,可以參考一下。


因為鏡頭外面的方遮光罩啊 口徑濁啊 各位 為什麼光圈方的啊。。。。。。


其實…我想說……也有可能是剪了對應形狀的遮擋片,遮擋形成的。
忘了心形散景了么。。?還有星形。。三角形。。。方形。。。不要想的太複雜。

當然,電影里的有的橢圓形散景的成因,知乎已經有過解答了,可以參考。


長焦

-------------------------update----------------------------
忍不住再說幾句,
蘇風說得有道理,跟大光圈有關係。
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光圈是橢圓的,但是注意看,左邊的光斑缺的是左半邊,右邊的缺的是右半邊。
這是因為:這是邊角的光線無法完整地通過光圈造成的。
可以做到這點的鏡頭:大光圈。長焦大光圈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題主圖中用的就是長焦)


認真問了下朋友,答因為光圈是方的,鏡頭外形也有方的,但是光圈方的不一定鏡頭也要方的


推薦閱讀:

TAG:單反鏡頭 | 相機 | 鏡頭 | 攝影技術 | 電影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