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任何預算,該如何推廣 App?

如何進行實現無預算的情況,下載量,激活量目標完成呢?


前幾天聽到很多人評價我司產品:你丫在大公司做這麼個不賺錢的產品,久而久之公司不再投入推廣費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沒失業,我們還在認真做產品,我們還需要推廣。怎麼辦?

窮逼自有窮逼的辦法。誰說沒錢就沒活路了。

1. 找渠道:咱雖然沒錢,但咱不要臉啊
現在網上的免費推廣渠道不多,但也不是沒有。
國內安卓第三方市場爭取首發是個終於推廣渠道。豌豆莢首發要求挺多的,可以去官網查到。但不管怎麼說,豌豆莢首發都是個最有價值的免費APP推廣渠道,會有配套活動,有banner位置,有推廣資源……就算爭取不到首發活動,爭取個豌豆莢設計獎還是可以的吧。
此外,找些科技媒體推薦(愛范兒、36kr),或者向最美應用、小眾應用等渠道投稿,都是免費的。

2. 經營SNS:咱雖然沒錢,但咱有人力啊
微博、豆瓣、微信,這些渠道都是免費的,就看你怎麼做了。
這個展開來說就太多了,但社交媒體都是免費的。
在沒錢的情況下,精準營銷顯得尤為重要。
微博營銷不一定要找段子手編段子,還挺貴的。
哪怕你去找個目標用戶扎堆的豆瓣小組,用一整天時間挨個發豆油也比找營銷賬號發廣告值得。
窮逼到家的時候去微博私信一個個拉用戶的事咱也不是沒做過。

3. 換資源:咱雖然沒錢,可咱有資源呀
這條可能不能適用於大部分情況。
一是自有資源,把常規的推廣位都換成APP下載,二是死乞白賴地找兄弟部門要資源要禮品要廣告位,跪求朋友經營的微信大號發廣告….…
不是每個產品都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但每個產品團隊手裡都會有點資源吧。

4. 求用戶:咱雖然沒錢,可咱有用戶呀
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是可以自我營銷的,用戶願意為了你自發進行口碑營銷。
讓用戶告訴用戶,可以像某碧池一樣登錄就自動同步發條微博,也可以當用戶用得爽的時候賣萌提醒下要不要發微博,再或者做個(假的)抽獎活動刺激用戶推薦你家APP……

以上是我工作中所見的方法,也是我為自己做的產品設計的推廣方案。

窮橫窮橫的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沒錯,很多方法看起來很low,你要是看不上眼,那你給我推廣費呀【伸手……我要是有錢,我也想投地鐵廣告好嗎T.T

總之,1. 你的APP確實足夠好;2. 你把APP當親兒子一樣對待,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那麼,用盡全力去找免費資源推廣,沒錢的前提下實現推廣效果最大化,還是有可能的。


我自己目前也在創業公司負責推廣,深知推廣不易,這裡把我知道的各渠道和方式介紹給大家,並且附上各渠道的性價比指數和聯繫方式,希望可以給更多人帶來幫助。


免費渠道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看重的肯定是免費渠道,目前免費的渠道有應用市場首發、應用市場自薦、應用市場專題申請、SNS運營和互推以及垂直媒體投稿等。不過免費渠道獲取頻次較低的,後期要想快速上量,還是得做付費推廣。

1、應用市場首發

目前國內的主流應用商店除豌豆莢外,都支持首發申請並且免費。從產品角度,首發分成新品首發和更新首發兩種;新品首發指產品還未在各市場上架,更新首發則是指每次更新版本時的首發。另外,首發又分為獨家首發(在一個市場首發)和聯合首發(在多個市場首發)。

關於首發,不一定大市場的首發就一定效果很好,如果位置不好,效果也依然一般。但是像魅族、OPPO等渠道,如果可以首發,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對於首發申請來說,可以同時多申請幾個市場的首發,在撰寫更新說明時,可以多寫一些更新內容,這樣可以增加通過概率。

各應用市場開發者QQ群:各大渠道開發者QQ群

各應用市場首發說明:首發規則 | 小米應用開發者文檔

2、應用市場專題

應用商店除了首發,還有專題申請這一免費資源。目前魅族、小米、華為、搜狗手機助手、聯想都有專題申請,魅族、小米、搜狗的專題都在開發者論壇裡面申請,華為、聯想的則是在開發者後台申請。專題一般看重的是產品的品質以及和專題的契合度。

3、新品自薦

魅族、小米、360、華為、聯想都可以新品自薦,一般是要求上架6個月內,如果一次申請不上,可以多次申請。其實OPPO、小米、華為等的編輯也會選擇品質較好的產品給予一定推薦位,而且位置一般還比較不錯,效果很明顯。

另外·,最美應用、DEMO8等也有產品推薦模塊,只要產品獨特、有趣,都可以申請。

4、微信微博運營/互推

創業者基本都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如果經營的好,是可以帶來很多用戶的。同時,可以嘗試和其他品牌進行微博/微信互推,目前也有這樣的互推QQ群(QQ群搜索關鍵詞就可以),可以直接在這樣的群裡面找到互推夥伴,不斷互推也是可以帶來一定量的。

5、垂直媒體投稿

垂直媒體投稿,更偏向於PR,不過大的垂直媒體,帶來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可以讓更多的圈內人和投資人看到。目前36Kr、虎嗅、獵雲網、創業邦、i黑馬等都可以自主投稿或者申請項目報道,為了增加報道幾率,也可以找朋友引薦這些媒體的采編人員。

付費渠道


1、應用商店投放

應用商店都有付費的推廣,基本都是按照CPD(按下載)或者CPT(按時間)計費,豌豆莢、應用寶等也有關鍵詞競價。總的來說應用市場單個用戶獲取成本較高,如果初期沒有較高預算,可以不做嘗試。

2、刷榜

目前我了解到的刷榜公司可以做的榜單有91、安卓、360、小米和oppo。雖然目前刷榜效果不在如12/13年那麼好,但還是性價比不錯的方式.,不過91和安卓基本沒什麼量了,可以直接忽略。360、小米、oppo等市場的刷榜效果還是不錯的,單個激活成本可以保持在1塊左右。不過各大市場也都加強了對刷榜、刷量、刷評論等的監控,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Appstore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可以做分類榜單和總榜,不過價格就高很多了,基本上分類前100名就要一萬左右,但是實際上在分類100名左右,不怎麼出名或吸量的產品每天的自然激活也就在1000-1500左右,要是新增跟不上,維護榜單也比較困難,所以ios這邊的刷榜,真的是有錢人玩的。

3ASO優化

ASO是目前炒的比較火的推廣方式, ASO主要是提高自己app在各類關鍵詞下面的排名。首先,開發者應該在名稱目標提、關鍵詞、應用描述上下功夫,多匹配一些有希望帶來流量的冷詞和熱詞。對於小眾的關鍵詞來說,開發者可以自己通過點擊或者買一些激活來提升排名;對於熱詞,除了自己逐步提升排名外,可以找專業做ASO的公司來做,不過目前成本較高,做到排名第一的話,一天的成本要一萬左右,折算下來成本就很高了。對於創業初期的公司來說,ASO可以做一定嘗試,先努力把長尾的小眾的詞做好。

4、微博九宮格

微博九宮格推廣最早應該是去年10-11月份@同道大叔推廣自己的app陪我,單一通過個人微博,一個月的激活就接近30W。這之後有很多app們就開始了微博推廣的嘗試,也就是聯合9家app,找一些app介紹類型的微博直發(比如@app菌),然後找一些大號轉發(比如@微博搞笑排行榜、@英國報姐等)。在14年12月份到15年2月這段時間,基本上吸量的產品,單個激活都在5毛內,好點的只有2-3毛,以前推一次一般費用也就2-3k,但是激活卻有4-5k,像工具類、女性類、視頻閱讀類產品甚至可以一次激活增加7-8k,而且微博推廣帶來的用戶都是通過應用市場搜索下載,直接帶動了應用市場的排名。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各大博主的價格水漲船高,微博官方也加強了對這類微博的監控和屏蔽,目前很多博主都只能走微任務了,同時粉絲對廣告的識別度也越來越高,微博熱度本來也在降低,目前微博的效果就低了很多,雖然說低了很多,也依然是目前付費類渠道裡面性價比最好的之一呢,單個激活還是在2-3塊,單個註冊成本在3塊左右。

5、換量

換量是目前比較常規的一種推廣方法,一般就是你幫我帶量,我給你按對應的比例還量。其實,換量也可以作為一種免費的手段,但是對於推廣初期的產品來說,自己並沒有多少量,很多時候都需要買量,所以這裡就放在了付費的渠道。如果創業者可能覺得自己產品量級太小,這時候就可以走圍魏救趙的路線,比如A產品給可以給我們帶1W的量,但是我們只能給A產品帶3000的量,那麼這剩餘的7000的量你可以找其他渠道去買,這樣就達成了一比一的換量要求。

另外還有一種野路子,很多大的APP,都有內置的應用推薦位,你可以找你在這些公司負責的朋友買量,這樣帶來的用戶量不錯,而且價格也不貴。

6、垂直論壇

大型垂直類論壇目前保留有一定的流量和用戶,而且用戶活躍度高,是創業者初期是一個不錯的渠道。目前常見的就是豆瓣小組和百度貼吧,一個30W成員的小組,一般置頂一個月也就600左右,效果還是不錯的。貼吧因為廣告太多了,最好就是和吧主合作做活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7、網盟/廣告平台

網盟屬於魚龍混雜的一個渠道,積分牆、鎖屏類、靜默渠道、PUSH、插屏、市場推薦位等,市場推薦位量少,但是用戶質量好,創業初期可以考慮,其他類渠道量多,但是用戶質量低,為了完成kpi很多公司都會走到這一步。一般網盟類,一個激活在1.5左右,一個註冊在2.5左右,有很多渠道推廣QQ群可以加(QQ群搜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商務等關鍵詞),也有渠道類的網站,比如cpa之家等,可以在上面發信息,基本上每天都會有數十家聯繫你,自己擇優選擇即可。有米、百度聯盟、谷歌adsense、等也都是目前比較知名的網盟平台,不過更多的都是按點擊收費,Tapjoy平台目前可以按激活付費,一個激活0.1美金左右,用戶不限制區域的可以嘗試。

廣告平台我一般單指各大平台或日活超高的產品的廣告平台,比如騰訊的廣點通,微博的粉絲通、今日頭條的廣告體系,現在陌陌也開設了廣告體系,這類的成本相比於前面幾種會稍微高一點。

8、校園地推

校園地推被很多人說爛了,但是很多並沒有說到實質的如何以較低的價格去推廣。地推分兩種,一種是在學校擺點宣傳,說的好聽點就是路演,這種是要場地的,北上廣深,基本上一天的場地費都要2-3k,而且一場路演帶來的註冊量也就兩三百,算下來成本比較高了,但是品牌宣傳好,起碼半個學校都知道你了。另外一種是掃樓,就是找學生、社團,讓他們直接拉人下載註冊,或者進宿舍教室宣傳。北京上海這類的掃樓註冊成本已經到6塊以上了,不太建議做,但是在其他二線城市,這類的成本還是可以控制在4元一個真實註冊的。說個最簡單的方法,找幾個學生兼職掃樓,到男生宿舍,下載一個送一瓶可樂,這樣基本上60%以上的男生會下載,一個人每天掃一棟樓就有一兩百註冊了,給這個兼職一天200報酬,但是必須掃滿一棟樓,至少有100個人下載,這樣成本也不會很高。其他的校園合作比如社團贊助之類就可以暫時不要考慮,還不如發宣傳頁,1000張宣傳頁(彩色a5,雙面)印刷費也就60元,派發費用80元,宣傳頁設計的好點效果還是不錯的。

以上是我了解和嘗試的一些渠道,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推廣手段,比如到搜索平台也可以進行廣告投放等。渠道這麼多,最核心的還是要根據我買的用戶群體和發展階段來抉擇。


4人團隊,過百萬激活的應用,沒有用過一分錢推廣的飄過怒答。

說明一下外賣庫百萬量級主要來自app store, 安卓渠道太多太亂只做上架鋪貨,只是把包發上去。

首先你雖然沒有推廣的錢,但不可能沒有任何資源。說說當時木有預算的我做了什麼:

1. 這個APP有沒有網站根基,如果有是不是可以做引導、預熱?原來我們有一個微博賬號,有粉絲6000個左右,iPhone版本上線之前我通過研究哪些粉絲是用iPhone發過微博的,弄了一個表,當iPhone版本上線的時候就私信通知了他們。Android版上線的時候也是一樣。

2. 找出你的亮點,說出一個故事。這在新上架的時候用,向世界展示你自己的時候比較適合。例如當時我就用ai畫了一個漫畫介紹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APP。

3. 支持你的朋友們就是第一批種子用戶,當時我知道求轉發肯定不好,招數也很low,所以對於朋友都是提前一周單發私信,說下周我們應用要上線了,如果是同行我會請他指點留意,如果是目標用戶就希望能幫到他,希望一周之後能下載看看,給點評論建議,這種比較personal的方式也引來了大概800個朋友的自發推廣。

4. 交換資源,由於是外賣應用就用自己的廣告位和一些餐廳換來了一些傳單上的二維碼,放手機APP廣告。也可以和其他做APP的人換資源。

5. 媒體。由於用戶分享外賣菜單可以轉化成給免費午餐基金的捐款,引起了一些媒體的注意,在新快報、城市畫報和某電視台做了一些訪問。

6. 努力更新你的應用。app store對更新和新上線應用排名有優惠這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總結來說,當你沒有預算的時候,就需要對細節有洞察,努力的做產品和服務,自然被人看到和欣賞的幾率就大一些。 @馬力 說的很對,耐心也是很重要的。生出來的孩子,給點時間它和自己,好好養吧。


應用的推廣是個老話題,分享幾個思路:

1. 產品內涵
首先做好產品,這是一句廢話,廢的實實在在。一個好產品,會有很多人樂意幫你分享,幫你傳播。一個壞產品,絞盡腦汁也只能想辦法騙人安裝。我見過很多給最美應用投稿的產品,有一些的確非常優秀,你不去推薦都覺得說不過去,也有一些很「無厘頭」,做的一塌糊塗就指望天上掉餡餅。

2. 種子用戶和天使用戶
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上,在初期要有很好的種子用戶,這些人可能就是你周圍所能觸及到的真實用戶們,朋友、朋友的朋友,論壇的、知乎里的,等等,服務好他們,從他們裡面挖掘出天使用戶來,逐漸就會開始有人幫你傳播,有人說你的好話,因為他們真的覺得你的產品好。

3. 以產品的思路做推廣
早期的產品,產品和運營甚至推廣都應該是一體的,對自己的產品一定要知道斤兩,去找它的調性和用戶。單獨拿推廣出來,為推廣而推廣,為找量而找量是痛苦的事。應該從產品的層面上去做推廣,例如利用產品設計來建立病毒傳播的基礎,參見瘋狂猜圖的例子,朋友圈裡、群里到處是求幫助猜圖的,產品本身就具備傳播特質。還可以在產品內構建有社區屬性的機制,將友好用戶更好的鏈接起來。做其他的應用去推旗艦應用也是一個選擇,所謂導量,但是這裡的投入產出要算好,畢竟產品設計和研發資源有限。

4. 外部渠道
去各種網站、媒體、個人博客/自媒體去投稿/自薦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建議初創團隊去考慮各種收費的渠道,如果你的產品在一開始就需要花錢才能推廣,往往前景堪憂。另外現實的來說,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需要有朋友,是那種信任和了解你的朋友們,很多時候大家不是為了利益,僅僅是因為認可你、信任你,就能夠幫你傳播,甚至幫你找到同樣好的宣傳渠道。做事和做人相通。

5. SNS
SNS 營銷之類的,有用但是調性得相通,真正觸及到產品的真實用戶,而不是去求轉發率、曝光率之類的。現實中有一些通過 SNS 傳播的例子,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這裡的挑戰是,大眾在被教育,想要刺激到傳播鏈條就得找到新的雷點,而這難度越來越大了。
從產品思路上,鼓勵用戶分享,提高自身的曝光度,帶來新訪問量和用戶,也是常用的手段。微信、微博的分享是必須的(而且得真的是能讓用戶感興趣去分下功能的)。最近某些應用有前瞻性的去掉微信分享,也真算的上是用心良苦壯士斷腕了~

6. 耐心

產品的成長需要過程,用戶量的增長也需要過程,初級幾百個、幾千個用戶都得一步步來,當你跨越萬、十萬、百萬的門檻後,增長曲線會完全不同。這個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好產品自身,做好體驗,取巧有時是可以的,但是千萬別時刻想著投機。

---

現在我發起了一個聚焦在產品、設計(UI/UX)、運營學習的組織「互聯網學習圈」,未來希望能夠推動類似「信息時代的包豪斯」這樣的事情。

開放的社群:產品經理、設計師、運營相關專業學習和交流的微信群,加微信號 TellZoe ,會幫忙拉到相應的專業群里。

封閉的社群:內部講座、內推、和資深人士建立聯繫,http://t.xiaomiquan.com/vrn6AIm (可以複製到微信中發送給自己,再打開鏈接)

馬力的知乎文章索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493627


首先反對@黎敏的答案,理解其美好的想法,也做的不錯,不過不合題意也不普適,點了反對。

看來題主也是苦逼沒錢沒資金的主兒。我告訴你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樣吧。
沒錢沒資源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技術能力還不好。你什麼都沒有要想找免費的推廣途徑還是有的,條件是app質量要好,非常好)。這個是談判的唯一資本,你可以找豌豆莢、小米、優億申請首發,據我所知這三個市場首發是不需要硬性規定的(下載量、錢)。還可以找最美應用、小道消息、槽邊往事或者其他微信微博大號求推薦,軟磨硬泡還是有戲的。也可以找愛范兒(軟文嚴重泛濫……)、虎嗅、36氪(蠻有節操贊一個)等科技媒體求曝光,如果受眾不在上面也沒用,倒是可以吸引一些風投。

最可怕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嗎,就是我現在的狀況。沒錢沒資源沒技術沒經驗,對我是應屆畢業生,到一家創業公司做運營推廣去了……
這是一條不歸路,現在我才明白。背景介紹下,我們是做一特定群體的app,工具類。我們的目標用戶是人群中的一部分,這註定了我們在應用市場投放廣告收益是極低的。而且現在按CPA計算一個至少要2塊,這世界都瘋了嗎?

  1. 所以首先我們劍走偏鋒,想在微博這條路上試試能不能做一個熱點話題。當時我研究了很多所謂的微博營銷app成功的例子,覺得有難度,但也不是做不到。後來我們確實做了一次活動,費時費力,找了微博大號合作,結果沒掀起一點波浪。遂死了微博這條路。
  2. 計划過拍一個微電影,計划到一半,胎死腹中。
  3. 簡訊營銷。我較勁腦子寫了內容,發了一萬多條,據說是從合作方拿到的都是目標群體的手機號碼,結果下載註冊的就十幾個……事後驗證,這裡面號碼有很大水分。所以簡訊營銷的回報率真的很低。
  4. 貼吧、論壇推廣。都是淚,基本上都會被刪貼。計划過與一個目標群體的貼吧的活動,與吧主聊了,計划到一半又不了了之。個人覺得這是比較靠譜的途徑,執行力真是軟肋。
  5. 百科推廣。找過怎麼做這個的人,做了百來組百度知道、搜搜問答的推廣,效果未知,下載量沒有明顯提升。編輯過百度百科瀏覽量過兩百萬、每天四千多閱讀的詞條,加入我們的軟文。無法監控,效果未知。
  6. 首發。談過所有的中大市場,基本都要大量下載量做前提或者要錢,只有三個市場例外豌豆莢、小米、優億。豌豆莢申請首發未批准,小米因為受眾過窄被拒絕,優億牌的人太多檔期太長放棄。
  7. 傳統媒體。有地方報紙報道多我們,不是頭版,影響力真是有限。

基本上以上是我們努力過的,這些無效後我們的重心就轉到產品上了,產品實在不是很好。
我個人平時還會做以下工作:

  • 維護微博,這確實要花很多時間,因為本人對社會化營銷很感興趣,又了解過很多。所以平時的時間都在維護官微上,希望從這上面能導入點用戶。
  • 微信。我們的官方微信維護到現在粉絲也過萬了,而且都是目標粉絲。平時閱讀轉發都還可以,每天都會有一定量的用戶從微信過來。好的時候,文章閱讀過萬,轉發可過800+。
  • app store刷評論。每次刷評論,下載量都會有提升,如果在新版本上線的時候先過會更好。
  • 無聊的時候繼續寫軟文發微信或論壇……

所以沒錢沒資源在這個創業氛圍狂熱的時代是很弔死的事情,特別是你技術又不是很牛逼的時候,簡直就是找死的行為。
我們目前正在半死不活的轉型中,我也覺得很無趣。
不過有例外嗎?個人感覺沒有,知乎上傳的很廣的51信用卡的案例不可複製,不算零資源零資金,而且有知友指出效果並不好。
現在對於app推廣比較不理智的一點就是相信社交媒體的數字,轉發多少、曝光多少云云,但數量永遠不是最重要的,轉化率才是,效果才是。
所以,我的建議或者說是教訓就是:
如果你確定你沒有能引爆話題的能力,那就先埋頭去做好產品吧,好產品才是窮弔死的創業團隊們的唯一出路。
還有蠻多沒寫,太累鳥……
知乎上有熟人,匿了。


在APP進行初期推廣時,即使大致的方法你都知道了,還是應該注意兩點——


一是做好數據的監測和分析工作。在APP推廣初期鋪渠道時,大體思路為「廣鋪渠道——數據監測——根據數據調整優先順序」,所以能省多少時間,很大部分取決於你對於渠道的優化情況。


二是做好資料的梳理工作。APP推廣初期有大量的細節工作要做,請通過電子表格等方式將你要做的事情,比如要鋪的渠道,要做的投稿,要找的聯繫人,都梳理出來。



了解了這兩點之後,我們再來聊一聊具體應該怎麼做。


一,了解產品:知己知彼

1,了解產品用戶定位


如何定位產品用戶與我們接下來的推廣方向有直接的聯繫,我們的用戶在哪裡,就決定了我們不同的推廣方向。那我們怎麼去定位呢?那就需要仔細考慮如下三個問題——


1,我們的產品是什麼?

2,產品的用戶有哪些?在哪裡?


3,我們可以解決用戶的什麼問題?為用戶提供了哪些服務?


當你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弄明白之後,推廣的大致方向就出來了,也更方便做後面的推廣策略。


當我被招到一家APP產品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產品經理,問產品經理之前有無寫出產品的競品分析,如果有的話,一定是從頭到尾讀一遍,可以向產品經理請教自家產品的目標人群以及產品的功能特色。


當然如果你覺得還是不夠清晰,可以自己再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去做調查問卷,並且從潛在用戶中挑選用戶進行深度訪談。


2、把APP的所有功能,一切小細節弄清楚。


清楚自家產品的目標人群不必多說,另外一個就是要去了解自己產品的功能和細節。


3、競品調研


對市面上同分類APP的分析,不需要你深入了解到什麼商業模式,但至少你要知道哪些產品和你家在形成競爭關係,同類產品的不同方向,這樣作為一名APP運營,你就能有方向地去了解競品在推廣上的數據。


競品的量:關注他們在iOS端和Android端的下載情況,通過旁敲側擊去了解盡量真實的用戶數據,比如看流量有一些第三方工具。iOS端你可以藉助appannie,應用雷達等工具,Android端可以藉助酷傳,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競品做了哪些熱詞。可以用Appying搜索競品自身品牌詞的熱度,以及是否上過熱搜榜,appannie/aso100/appduu等工具監測關鍵詞的變化。


競品產品自身有沒有什麼推廣資源。產品經理會從功能上去進行產品調研,你能否從推廣上去看看競爭對手是否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下面分別是QQ音樂和酷狗的界面截圖,你覺得二者在借用產品功能推廣上,分別有什麼優勢?



競品的推廣方式。上了哪些推薦位,做了哪些廣告,找了哪些合作商等等,通過搜集資料或者旁敲側擊的方式打聽出來。


二,鋪渠道:讓用戶可以找到你

一款產品剛出來的時候,渠道上一片空白,把這些基礎的東西做好,至少在用戶搜索你的時候,他們可以方便找到你。不管這個渠道是大是小,這個是可控的,是可以正面引導用戶的一個動作,那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嘗試並優化呢?


為了減少工作量,你需要將產品的資料,渠道的資料有序地整理出來,比如——


1,準備好產品的詳細描述文案,截圖,一句話說明,關鍵詞,市場分類等內容;


2,整理好數據分析模版,包括App的留存,活躍,新增,功能使用等,以及各個渠道帶來的效果;


3,申請各大市場開發者帳號,對各大市場帶來的量進行統計,定期根據數據擇優維護;


4,整理各大市場首發要求文檔,推薦規則,以及應用市場相關負責人,如果對於首發規則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


5,應用市場推廣群等資源積累。這個就不多說了,很多應用市場的消息第一時間都是通過官方的群來發布的。加入這些群,以免錯過一些活動和專題;


6,了解主流付費推廣渠道的價格,各種推廣方式的收費情況,CPT(市場位置按天付費),CPA(按成效付費),CPD(競價投放,按下載付費),CPM(每千人成本),根據需要制定付費推廣的方式和組合。


三,做品牌:讓更多的用戶知道你

打造品牌不是一個短時間就能出效果的一個事情,大家一定要花時間沉下心好好去研究琢磨,也要花些時間來等待結果。不管怎麼樣,去接觸你的用戶,向用戶展示你的產品,讓用戶體驗你的產品並將其中的積極面放大,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1,論壇、社區賬號註冊並分類。


了解各個平台的規則,發帖的規則,記錄成詳細的excle文檔,方便查閱和以後的流傳。如果這些東西你已經是整理好的,找一些實習生就可以幫助你完成基礎工作。


無論是基於應用市場的論壇,還是各個領域的垂直論壇。這個地方,只要方式用得好,極容易獲得早期的目標用戶,偽目標用戶。對於剛出的APP,你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極有可能是從論壇里出來的。當然,順帶幫自己品牌做做SEO也是不錯的。


2,根據產品的定位決定在新媒體上的投入程度。


新媒體依然很熱,也是對於品牌一個相當大的助力,玩得好了,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推廣效果。但是一定要看看公司對於新媒體的定位去做。


新媒體不僅僅是發發文章,平時搞搞活動。想要真正吸引用戶,一定要根據產品情況、目標人群、用戶心理、產品優點、時下熱點等等上去分析製作,要麼內容優質,要麼提供了有價值的功能。


如果公司能保證一定的投入,那麼可以好好策划下,如果公司很難有專職的人來做,更不用說建立新媒體運營團隊,那你要降低對新媒體的預期。


3,平時積累一些媒體的朋友。


總有一些朋友在剛開始推廣APP的時候會問,能幫忙推薦XX的朋友么?好心推薦了之後,他們丟一篇產品介紹,劈頭蓋臉就是問:我們APP剛上線,能幫我們報道下么?


花錢省時間,省錢花時間。要麼你就用錢投放,要麼就是你花時間老老實實寫一篇好文章,要麼就是你平時和他有交情,不然誰平白無故地幫你發呀。


4,完善百度,360,搜狗等百科的詞條,創作互動問答。


這項工作很繁瑣,可以是帶著實習生進行流程化操作,比如按照「稿件整編創作——稿件提交修改確認——發布與維護——審核統計」這樣進行拆分,讓實習生去操作。


5,提前準備一些活動,萬一火了呢?


APP推廣初期,不要想著一步登天,設計出一夜之間火爆全國的活動。你就老老實實根據自身產品的特色,做一些契合度較高的活動,無論是有獎徵集,比賽,邀請用戶體驗,種子用戶線下聚會,還是製作一個好玩的H5。


最好是在APP上線之前,就做好活動方案。可以是配合上線做活動,也可以看看上線一個月內有無重大節日可以做活動策劃。畢竟等產品真正上線以後如果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你可能會忙的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到這塊工作,而且活動也是後期運營留住用戶很好的方式之一,所以一定要提前準備。


四,寫在最後的話

我在操盤了一個APP之後,就有意識地將基礎工作進行了整理。以上也是我的一些經驗,針對不同的APP,推廣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還要請各位根據產品的定位不同進行調整。下次再來講,做付費推廣時如何監測並優化效果。

姑婆那些事兒是移動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台,我們邀請一線互聯網人分享實操經驗,內容包括App(android,ios)推廣運營、Wap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大家積極踴躍與我們一起探討推廣運營那些事兒。

http://weixin.qq.com/r/e0lNVQvEi1b0rU829xxp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寫一些2015年最新的免費渠道吧:
1.上線各大安卓平台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2.現在小米,機鋒,安智,聯想,華為,搜狗每周都有專題,可以去申請,都是免費的,每家安卓市場都有活動,你可以試著去申請做一些,會有一些費用,不過成本比較低。
3.可以免費獲得的新品推薦:小米的新品推薦,360新品推薦,聯想樂商店的新鮮熱辣,華為的新品推薦,搜狗的niceAPP,應用寶的新品推薦,魅族的新品推薦,百度的金熊掌獎,豌豆莢設計獎,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免費資源,前提是你的產品要做的棒一些。
4.微博九宮格推廣,低成本推廣,效果也很棒,可以同時給iOS和Android兩個平台帶量,現在大家都做得很火爆。
5.換量:和應用商店換量,和cp們互相換量。
6.注重pr的傳播,這個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卻非常重要,我這有一些可以做免費pr傳播的渠道,有需要的可以私微信信我。記住,是免費哦。
7.多練練自己的文筆,在社交平台上做做文章,微博微信這個我先不說了,當然是要做好的免費資源。還有就是豆瓣,天涯,貼吧平台,還有剛剛興起的一些移動端社區都是很好的傳播平台,在上面做好軟文,傳播效果特別特別的棒。
8.在cp之間做好人際關係,爭取最大化的合作機會,這是很好的渠道,做好了量就大大的,如果不重視,天天自己在家弄,那就一個量也沒有啦。
9.各大應用市場的首發資源
-------------------------------------------------------------------------------------------------------------------------

這2個月分別在5個地方進行了測試性推廣——微博、豆瓣、微信、安卓應用市場、APP Store。由於預算不夠,這些推廣基本沒怎麼花錢,大概如下:

一、微博推廣

我自己微博和朋友的幾個微博加起來真實粉絲也有30萬了,這2個月經常給這個APP打廣告,轉發超1萬的微博有過3條,轉發超100的微博有過60條,微博帶來的下載量轉化率在10%左右。

一條轉發1萬次的微博,帶來的APP下載量1000左右,和我心裡逾期的落差太大了。後來就問了很多粉絲,因為粉絲大部分都是學生,部分回答是沒有WiFi,部分回答是沒有強烈的需求。

後來我就都集中在晚上9點以後發微博,效果比較好,下載量可以立竿見影,但是轉化率也就20%左右。

二、微信推廣

我在豆瓣寫過幾個沒節操的小說,最高的一條軟文回帖超過了1萬,還有幾條軟文回復也超過了3000,次,轉化率比較差,比平時下載量多個500左右。

然後又找這些回帖的人做了個調研,很多人回復說軟文太長,看了APP名字沒有絕對這個是重點,就沒有去下載,頂多記住了名字而已,看來我這植入軟文寫的太差了。

後來我就直接在軟文裡面貼APP的截圖,下載量又提高了那麼一點,也就一點點而已。

三、微信朋友圈推廣

我沒有微信公眾平台,因為我自己都沒有關注幾個微信公眾平台,感覺這個東西推廣不靠譜,但是我有一個微信私人號,我這個私人號好友有8000個,後來趕上了微信封殺微信號大戶,我就被封殺了不能加好友了。

我主要在朋友圈推廣,發一條朋友圈,APP的下載量在一個小時內可以增加500次左右,於是我就堅持每天發,發了2個月,差不多這8000個人都下載了APP了。

看來還是要堅持對一個用戶推銷三次以上,用戶才會接受......

四、安卓應用市場

1,首發

看到應用寶說一次某應用在他家首發有60萬下載量,我就屁顛屁顛的去申請了個應用寶首發,首發那天我一整天都守在友盟前面度過的,看了一天友盟,安卓下載量比平時一天多了……300……我真的沒有說謊,就是多300,一個都不多......

帶著對騰訊的失望,又申請了小米應用商店的首發,這個稍微靠,首發給了4天廣告位,4天總共安卓下載量有8000,後來我又申請了360首發,聯想樂商店首發,效果和應用寶沒有什麼差別,慘不忍睹,再也不相信首發了。做了應用市場首發名單,供大家參考。

2,禮包抽獎活動

這個是要花錢買獎品的,我好不容易說服公司拿了1.5萬出來賣獎品,和3個應用商店做了抽獎活動,但是結果和不花錢的首發效果差不多,我估計公司以後再也不給我錢做推廣了。也做了一個應用商店禮包抽獎名單,供大家參考。

3、刷量

打開各安卓應用市場,排名靠前的應用,下載量都是幾千萬幾百萬,基本都是刷量,除了小米和UC應用商店,國內所有應用市場都可以刷量,目前刷量的價格基本是1萬個量40元。至少要刷100萬的量才有才分類裡面有點排名。

4,當然安卓也有刷榜

400元/天,7天起刷,不進總榜,進熱門榜或飆升榜就算,刷量和刷榜都需要付費,我自己掏了500把百度應用的裡面下載量刷到了20萬……呵呵……估計也能騙到不少外行人......

5,加後綴

——起初我應用名字就是2個字,連個後綴都沒有,後來我在名字後面加了個後綴詞,當然這個詞肯定是熱門關鍵詞,加了後綴之後,果然第二天開始下載量迅速提高了50%。從此到現在,我都在研究後綴,不過360,百度,豌豆莢,應用寶這四個應用市場都不讓加後綴,只能在其他應用市場添加。

五、APP Store推廣

1,找分類

最早我把APP放在社交類,使勁在微博和豆瓣推了幾天,好不容易穩定在分類160名左右,結果後來蘋果的分類只顯示前150,我再搞了幾天月也沒有辦法穩定在150名,就乾脆改到旅遊類,結果馬上穩定在前150了,目前穩穩在旅遊類前120名。估計每天也能帶來一點點下載量,如果能擠到前50名,應該會能帶來很大的下載量。

2,起名

我研究了下社交排行榜前100名,很多排名靠前的APP,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APP名字後面都接了一大串的低俗詞語,如:寂寞、單身、約會、陌生人、婚戀、戀愛、性感、激情、相親、妹子,美女,等刺激男性荷爾蒙的詞,於是我也在APP名字後面加上了撿妹子,結果排名立刻漲了20名,你別說,還真是有效......

3,蘋果刷榜

因為公司預算緊張,我沒有付費刷過榜,只是了解了一下,如現在的遊戲,社交,旅遊三個分類榜的前20名,幾乎都靠刷榜刷進去的。刷進榜之後,就維榜,沖分類榜前20名費用至少要5萬,維榜費用每天至少要2萬。沖免費榜前100名,費用就翻幾倍了。現在刷榜維榜都是用積分牆,我覺得有些公司在悶聲發大財。

這2個月下來,個人覺得最好的推廣辦法還是應該集中兵力做應用市場推廣,其他微博豆瓣微信做做品牌推廣還不錯,下載轉化率太低了。個人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定要把產品做好,讓用戶主動分享把產品到微博和朋友圈,推廣起來就輕鬆,這個也是真正能免費長久帶來下載量。最好我也覺得一個不會吹牛不會刷榜的的推廣人員,肯定不是好員工。

創業容易推廣不易,且行且珍惜......(這篇轉的)


第一類:硬推廣

方法1、手機廠商合作捆綁

這種硬推廣相對而言,價格較低,規模較大,所以是排在硬推廣第一位的。每個捆綁的一般價格在0.5元~2元之間,一次預裝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是輕鬆的。

這是那些拿到了風險投資,想快速把安裝量做上去的APP的首選。

方法2、APP安裝平台推廣

目前主流平台,整理如下:

下載市場:安卓、機鋒、安智、應用匯、91、木螞蟻、N多、優億、安機、飛流等

應用商店:Google商店、小米商店、三星商店、魅族商店、聯想開發者社區、oppo應用商店等;

大平台:沃商店、天翼空間、華為智匯雲、騰訊應用中心等;

客戶端:豌豆莢手機精靈、91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PP手機助手、同步推等等

方法3、刷榜推廣

這種推廣乃非正規手段,但是在國內非常的受歡迎,畢竟絕大部分蘋果手機用戶都會實用App Store 去下載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幾名的位置,當然可以快速獲得用戶的關注,同時獲得較高的真實下載量。

不過,近來刷榜刷刷停停,成本也急劇上升,此類方法要根據產品以及價格來衡量是否可行~

二、軟推廣

方法4、新聞推廣

新聞一隻都是最廉價的網路推廣手段,撰寫一篇新聞稿,花上一兩萬元就可以發布到100個主流的新聞門戶網站上,讓這些網站一起來報道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網站去轉摘。如果你的標題起的夠水平,那麼就火了。

許多表面上不做廣告的國際大公司,一隻都在暗地花錢做這種推廣手段。

方法5、帖子推廣

目前,各類手機論壇非常多,人氣比較火的也不少,人氣比較活躍的,我一共整理了25多個。

1 機智論壇 機鋒論壇-中國第一Android安卓手機交流社區

2 安卓論壇 安卓論壇 安卓論壇

3 安智論壇 安智安卓論壇 國內最大手機論壇

4 威鋒論壇 iPhone5C|移動 iPhone5S 論壇|iOS7 越獄|iPad4|iPad mini|Mac|iPod Touch5|蘋果

5 XDACN社區 XDACN智能手機技術交流社區

6 中關村在線論壇 【手機論壇】智能手機論壇

7 91論壇 iPhone5論壇|iPhone4S|iOS7|iOS6|ipad mini|iPad3|iPad4|iPod Touch5-iPhone論壇-iPad論壇

8 手機中國論壇 手機中國論壇-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手機論壇

9 太平洋手機論壇 【手機論壇】塞班智能手機論壇,安卓論壇,蘋果論壇

10 19樓手機論壇 最新手機報價 最新水貨手機報價

11 搜狐數碼公社 搜狐數碼公社

12 維維網論壇 iPhone5S論壇_iPhone5C論壇_iPhone5論壇

13 安卓巴士論壇 安卓巴士論壇

14 深度論壇 深度安卓論壇_國內領先的Android手機技術論壇

15 木螞蟻論壇 木螞蟻安卓論壇,木螞蟻手機樂園,木螞蟻安卓網,Android安卓遊戲應用下載,安卓ROM,安卓主題、壁紙、鈴聲下載分享社區 -

16 安極論壇 安極網論壇-安卓論壇

17 UC手機論壇 http://bbs.uc.cn/

18 安卓網論壇 安卓論壇-國內知名安卓系統手機交流社區 安卓軟體,安卓遊戲,安卓系統論壇

19 小米社區 http://bbs.xiaomi.cn/

20 手機之家論壇 http://lt.imobile.com.cn/

21 添翼圈 http://www.in189.com/

22 網玩家論壇 http://www.diypda.com/forum.php

23 風暴論壇 http://bbs.fengbao.com/

24 力卓社區 http://bbs.lidroid.com/

25 拇指玩論壇 http://bbs.muzhiwan.com/

切記,我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帖子推廣的關鍵,因為我本身匿名在各類論壇寫過許多點擊量過百萬的帖子。經驗如下:

1、貼不再多,而在於精。許多人愛僱傭水軍盲目亂髮,沒效果。不如一個帖子在一個帖子整一年。

2、不要廣告,暗中分享。千萬不要以廣告的形式,要以網友分享的方式,做成一個精華帖,長期出現在前面,方可以獲得最理想的效果。

方法6:微博推廣

大家每天都在用手機看微博,如果在微博上發現了好玩的APP應用,順手就下載了,所以微博推廣的好了,還是可以獲得不錯的點擊率的。如何做好呢?

APP介紹微博的內容撰寫上,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直接帶上下載連接:點擊之後,直接到APP Store中的下載頁。

2、內容要清晰的把APP的好處列出來,下載是因為好處。

3、最好配合上多組圖片和視頻,然後沒下載之前,就可以快速了解APP

至於這條微博的推廣了,那就是簡單粗暴狠了。

1、有獎活動

2、大號轉發

三、後端推廣

方法7、資料庫推廣

在國內,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資料庫都是可以很低的成本搞到了,有了這些資料庫之後,就可以很好的進行推廣。這包括:簡訊、郵件、企業QQ等等。以簡訊為主簡單分享以下關鍵點:

內容要簡單直接,但是,最好在這幾十個字中融入以下5點內容:

1、誘人辭彙

2、APP名稱

3、獨特好處

4、下載連接

5、暗示轉發

方法8、口碑傳播

要讓APP形成口碑推廣,首先你的功能必須讓用戶喜歡獨特賣點,這樣用戶再向朋友推廣的時候,才能保持良好的感覺。例如郭吉軍向我推薦非常準的時候,我是非常感謝的,因為對於長出差的人而言,卻是可以很方便的了解航班情況。而我向朋友推薦卡惠的時候,朋友一樣很感謝。因為可以讓他們快速知道自己信用卡在周邊店面的優惠信息,可以省不少錢。

同時呢?還可以設計一套獎勵機制來鼓動用戶去推廣。例如APP分普通版的高級版,普通版的用戶只需要推廣3個好友,不用花錢就可以自動升成高級版。對於遊戲的APP應用,推廣一個用戶,可以免費獲得多少遊戲金幣。


以上 系轉載


http://weixin.qq.com/r/aHXB2STEpHnbrWC69yB6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知道這位童鞋是不是在抱怨公司不給錢花呀,是不是特委屈?哈哈,都有這個階段,我也經歷過,沒錢推廣,確實很苦逼,但是現在已經到了APP推廣有錢花的都花不出去的階段了,沒錢花的那就更苦逼了,當然說錢花不出去是因為花錢有指標限值,用戶質量和用戶成本要達標,主要是用戶質量好成本低的渠道有限。

APP推廣?用戶在哪裡?最直接的就是應用商店
先說ios-appstore ,完全靠排名因素影響排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下載,有下載就不愁了,這是惡性循環。所以就有了刷榜,燒錢呀,傷心!除了排行榜,其他的推薦位是傳說中的小編控制的,從沒見過真人面目,蘋果的小編咱們聯繫不到呀!


再說說國內第三方安卓市場,國內安卓市場大多數推薦位置都是賣錢的,花錢都得排隊,不花錢?那要考驗你非比尋常的商務能力呀。不花錢的合作方式有首發、專題推薦、換量(沒量誰跟你換?)等,這些都不好做吧。

樓上樓下好多人說的那些方式我不是不認同,但還是自己核算成本,一天發了100個帖子,還不知被刪了多少,發現後台激活量也沒增加幾個,工資3000元一個月,除了周末,每天工資150元,每天增加10個激活,你這也相當於是付費了,CPA15元呢,哈哈!

據說微博效果不錯,有人沒花錢發了一條微博,病毒傳播,帶來了幾十萬的激活呢,我咋天天發微博,怎麼就毒不到人呢?自認為沒那種病毒培養的細胞。

哈哈,也沒那麼悲觀啦,還是有一些免費資源的,比如魅族的適配可以免費推薦、騰訊應用寶、小米市場量不錯,小編也不是只認錢,好產品也會免費推薦的。圍繞應用商店,多花點心思,培養人脈,還是能要到一些免費資源的,祝願早日進入有錢花不出的階段哦!

--------鳥哥筆記-APP運營推廣乾貨平台:鳥哥


如果這是一個面試思考題,那麼高票 @伊底的答案就很贊了
但如果是一個現實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想,真按這些回答去做,一定冤死不瞑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題目中的條件限制,看起來像一個理論假設的前提。這也是很久前看到了這個問題,一直不想答的原因。
如果按照現實中的思路回答,必然偏題。。。
如果按題中抽象出的框架限制,我也答不出更多有新意的點。。。

其實,如果實際工作中,遇到這個問題,最優解一定是——
去搞錢。

贊同 @老黃的實驗室 說的,這多半是個偽命題。
不花錢的就得到很好效果的推廣不是沒有,是概率太低且隨機性太高,與其辛辛苦苦去找關係託人情當水軍,真不如想辦法弄幾萬塊來的快來得確定。

要記住,很多時候,時間也是成本。
而花錢買的,正是時間。

類似教科書般的題目中,往往能找到完美的標準答案。但在現實中,如果生搬硬套,就變成了死讀書。
如何去衡量一件事的價值,確定自己在滿足正收益的前提下應該付出多少成本,這是教材沒法幫我們決策的事情,也是實踐和理論之間最重要的差距。

不想太多人搜到這個題目被誤導,偏題就偏題吧。


弄幾萬塊真的不難,當然,前提是確信這樣的成本是值得的。
反過來,如果自己都不確定,那又何苦盲目做些東西糊弄自己呢?


想清楚先。


我知道,不給種子,你們是不會看的。。。。。


說實話,大段的理論真沒有,分享一次實戰經驗。

那些一上來開口就7大模塊,6大類,5小點的,看官們還是洗洗睡吧。一般都是沒什麼卵用的。


分享當然沒有那麼無私,目的只有一個。找同路的小夥伴,資源共享,經驗共享。


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騰訊創業對【有我】的一次免費報道,一天內讓我們的用戶註冊數增長了425%。我們只是在他們平台提交了一份項目報告,你信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媒體和門戶網站開通了創業者自主提交項目平台,致力於幫助早期創業者進行媒體曝光、宣傳推廣等服務,撇開他們背後的深意不提,這給一些急需曝光的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帶來了極大幫助。


下面是對各大免費報道平台的一個匯總。

資源拿到手不要著急,怎麼投才是關鍵!

接下來把推廣有我的成功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被大平台翻牌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我第一次感受到 平台的魅力是在鈦媒體旗下我造社區的報道,我們按要求在後台提交了報道,當天就通過了,一開始就只有一個小小的頁面,隔天點開來看,意外發現我們產品的熱度竟然是最高的,連續幾天排在了首頁前面。過了幾天,我造社區在每周熱門推薦又幫我們推了一次。

當時無意的一個舉動讓有我的曝光量大大的增加了,也讓我們將推廣的眼光瞄向了去平台尋求報道這一塊。

按照往常,我們在騰訊創業平台去提交[有我]的項目介紹,當天晚上意外接到那邊小編的電話,說能給我們的產品提供一個深度的報道,投放資源包括騰訊網的科技板塊首頁,QQ彈窗,騰訊新聞app端,騰訊創業相關公眾號等…...

當時,我就笑了,我很傻很天真的把它當作一次普通的稿件投遞成功的通知電話,把文案修改後把文章提交給小編。

周一上班,整個騰訊全家桶兜頭兜面砸過來時,我都懵逼了……


下面是他們對我們報道的截圖…….重點是免費的…….

帶來的效應可想而知,大量註冊用戶,一度讓伺服器都差點癱瘓了。(當時我們還以為後台被黑了。)註冊數增長425%,激活數增長412%,活躍數增長400%(你知道這意味著這什麼嗎?意味著有我市場部的小夥伴可以10多天不用幹活……)當天有我的百度搜索指數翻了7倍,有我在蘋果免費榜單直接從500名開外躍至榜單68名。嚇死本寶寶了!


-------------------------------------------------我是乾貨分界線------------------------------------------------------------

那麼,當然問題來了……你怎麼去爭取這些免費的曝光機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一些乾貨。


1、如何跟媒體記者打交道?

新興創業團隊做PR時最好是公司CEO親自上陣,必須把公司的戰略定位提煉出來,形成一個獨特新穎的行業觀點,形成一個可識別的符號觀點 。

很多創業者完全把這些平台都當做免費的廣告平台了,一上來就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不是要求給個好位置,就是要求文章發布,什麼自己的產品有多少牛逼哄哄的功能啊,有什麼特色。平台的小編看過那麼多項目,你這個功能的產品,他能找出數十個和你功能一模一樣的產品,這樣的內容,怎麼可能會引起投資人、潛在人才、更多媒體的注意?

平台要的是那些有想法,有態度,有乾貨的創業者,他們會表達自己關於行業、關於市場、關於用戶的理解。所以,做好PR,首要的不是問有什麼資源,而是你怎麼理解PR,怎麼理解幫助你做PR的人。否則,給你再多的資源,也沒什麼卵用。


2、成千上百的創業者求報道,你為什麼不會被選上?

拋開產品好壞本身,不被選上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態度。寫文章的態度,對待平台的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去做事情,就會對收到什麼樣的回報。

是因為項目不好嗎?根本不是。是因為大多創業者對PR不夠重視,即便再大的流量資源支持,他也只是當做試一試的態度或者交代給下面的人來做一做。可是下面的人,會有多少能夠get到創始人的思想以及對行業、對市場、對產品、對用戶真正做到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呢?結果出來的一篇內容,99%的都是關於產品功能的描述,三言兩語,應付了事。

騰訊創業的小編表示:「創業公司沒資源,聲音太弱。CEO不出來親自發聲,就更沒有機會。有的時候,我真心覺得還是蠻遺憾的。明明項目還不錯,但是出來的傳播文章確實那麼水。「


3、如何快速寫一篇好的行業pr文?

小編表示:「創業者自主提交項目的平台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文章息,能夠真正把自己的產品理念講清楚的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陷入了一種非常糟糕的「產品功能」誤區,全部都在強調自己的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和競品的功能差異,我有什麼,他沒有什麼,之類的云云。說實話,真的不感冒。甚至很多創業者更加會走捷徑,直接把應用市場的產品描述或者ppt直接複製粘貼搬過來,配圖也是,從官網或者ppt上的配圖複製剪貼過來,有的時候都忽略了平台對尺寸的要求……「

用腳想想都知道平台的團隊精力也有限,不能做到照顧到每一家創業者,所以文章最好要一步到位。


第一,無論項目好壞。平台的傳播首要目標是投資人,互聯網從業者,人家平台真不是讓你來打廣告的。(打廣告也不要太明顯啊大哥。)因此,平台需要的是一篇對行業的PR文章。例如:說說對最近比較火熱的O2O還有產品所處行業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觀點,順便把自己產品最近的最新動態植入進去。這種在乾貨中夾帶著私貨的表達方式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第二對方對什麼感興趣,我就講什麼;以投資人為例,你覺得投資人會對你產品有什麼功能,沒有什麼功能感興趣嗎?功能,不是一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可能構築產品的競爭壁壘。投資人關心的是什麼?客戶買你的產品,不是為你的功能買單,而是因為你能夠幫助他解決什麼問題或者什麼痛點,你的創業動機,創始團隊背景,未來規劃……

為什麼你的產品或服務是最優秀的?

為什麼你的售後服務是最令人放心的?

你和你的團隊靠不靠譜?

你的專業度怎麼樣?怎麼去評判你的專業度?

你對行業、市場、用戶的理解?

以上這些問題,挑選其中幾個最核心的問題或者最擅長回答的問題,以簡單清晰的邏輯結構闡明了,講深了,一篇好文就出來了。


第三,如果平台是以郵件方式接受報道的提交的話,一封報道郵件的標題是否足夠吸引人就會起很大的作用。要用一句話非常明白的講清楚你們在做的事情。郵件正文盡量簡潔,最好不要有非常官方的介紹,這隻會增加小編們的閱讀成本,不會有助於理解你的產品。

4、最後的最後,平台資源免費給你,你能接得住嗎?

雖然騰訊創業給有我app帶來大量的用戶,但因為我們的一些錯誤還是導致了部分用戶流失,下圖為我們的總結和反思。

一定要諮詢平台為你們報道的時間,提前跟各部門做好溝通,做好準備。盡量把全部用戶都結結實實的接住(比如有我,哈哈)。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性格,做好在尋求報道前先看看他們的偏重點和要求,也要可以借鑒一下他們重點報道過的產品,知己知彼方能四兩撥千斤,撬動平台的資源。

最後,良辰最喜歡對那些願意分享交流的人出手!

你若是感覺有實力跟我玩,加我微信:shaoziren

良辰不介意陪你玩玩,

非誠勿擾,良辰是本地的。


問這個問題和關注這個問題的人都是 普通公司的普通產品推廣比較多。所以很多時候一些牛B產品和牛B的人總結的經驗不一定適合你,比如去找36kr,ifaner報道,是的,找是很容易,我猜想命中率應該沒有10%吧,那麼90%怎麼辦,再說找最美應用,我目測最美應用比較喜歡推薦設計比較出彩的應用,什麼樣的應用容易出彩? 肯定不是一般的屌絲公司做的東西。一般的小工具,內容比較簡單,發揮空間比較大的容易很帥,典型的如天氣、鬧鐘等,但是一般的公司行為不會去做這種小工具的。

現實的情況是,90% 以上的應用是既沒有自我傳播的能力,也很難成為媒體的熱點(或者給錢),但是也要推廣不是。

說說我們的情況,我們產品正式上線10月24日,是一個很nice的郵件app,不太屬於大眾應用,難度較大。

經驗:
1、重大失誤
我們8月份上線了一個demo,主要我之前沒做過app,好奇appstore的審核,所以想測試一下,這一測倒是輕鬆,但是我們失去了新產品上線的排名加權,到兩個月後產品正式上線的時,幾乎就是按照老產品的機制排名,血的教訓,如果我們上線的時候有加權的話,效率榜前10應該沒有問題,因為我們在沒有加權的情況下居然也到了過50多名,現在徘回在100多點。

2、我們做的一些努力但沒有結果的
上面的答案說了一些方法,我大部分都嘗試過,如找ifaner、雷鋒網,呵呵,直接談錢不傷感情。投稿最美應用和appsolution,小眾軟體等,沒有音訊。找各種推薦網站,首先你找不到編輯,只能找到商務,而且人家很難,懶得搭理你,要收錄?看文檔。要推薦?一句話「我們編輯如果覺得不錯的話會給你推薦的,或者來點市場合作?」。怎麼樣,各位是不是找到熟悉的感覺了? 哈哈,這才是常態嘛
不過做了這麼多也不是沒有收穫,我相信你如果在業內有點名氣,或者公司有點背景,平時注意積累應該還是能有所突破的。當然應用好不好確實很重要,我們這裡暫時不談這個,不是一個話題。

3、屌絲推廣最有效的渠道:weiphone
我們研究了國內iphone相關的論壇社區等一切能自己發布信息的地方。發現只有weiphone網是屌絲唯一的王道,而且如果我有錢的話投廣告的話也會首選weiphone。其他的所有的論壇社區加起來的總和可能就是 weiphone的 1%。

4、關於其他規定動作,發微博發qq,發群等,那就沒什麼好說的拉,該做還得做。至於你說如何引起熱點,引起傳播,無他,用心用心用心,好運好運好運。這個吧,大家都知道,但是沒有人用心做,這不都在等葵花寶典呢。
屌絲推廣不要想在這裡看到答案,不要在這尋找良方了,沒有。把規定動作都做好,用心發現產品的亮點,通過好的語言表達,找到更多的地方曝光,這是本質,其他是術,總是求術是不行的,也要苦練啊,帖子發到被版主警告刪除了嗎? qq的每個人都知道你的產品了嗎?? 哎

最後我們目前產品發布一個月,日活1000多,數字不多,但是作為種子用戶這個比例還是夠了,在沒有得到任何外力幫助下,我覺得還沒儘力,因為很多規定動作我還可以換一種更好的方式去完成。不過我現在主要精力是放在產品設計研發上,這不,我們馬上會放大招了,到時我們會再走一遍所有規定和之前做了沒有結果的事情,然後我們會在產品上加入利於傳播的機制,如此循環。說不定在在某個點爆發了呢?說不定最美這次接受我們的投稿了呢?

總結:沒有現成的方案和秘籍,把常規動作做好,等待時機,你看NBA還是2分的常規投籃是主流,你還想每個球暴扣?

廣告下:郵差 :iPhone上最好的郵件應用: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郵差


加入社會化分享功能來提高活躍度,帶迴流啊,自己不會做就用第三方的:http://umeng.com/social


首先,APP推廣可以分為這幾種渠道,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其中線上推廣也分,應用市場推廣、網盟推廣、換量推廣幾個方面。

先來說下線下推廣:
有預裝渠道,有刷機渠道。
這種渠道與線上合作短平快的方式不同,受品牌多、人員層級多、產品項目多因素影響,具有合作門檻高、進入門檻高、評估效果難等特點。
推廣費用方面,根據產品屬性不同,推廣單價(CPA)在1-4元不等,包機成本在5-10元之間。

常見的合作模式包括:技術合作、定製開發、CPS、CPA、流量交換、內容合作等。


再說網盟推廣:

網盟帶來的量比較大,而且見效很快,成本適中,但是卸載率高,沉默用戶多。

主要以CPA(Cost per Action)形式合作,按行動付費,對於用戶行動有特別的定義,包括形成一次交易、獲得一個註冊用戶、或者對網路廣告的一次點擊等。

他有一下幾種合作形式——

1、banner

又叫橫幅廣告、通欄廣告、廣告條。是目前最普遍的廣告展現形式,通常出 現在頂部和底部,絕大多數廣告平台都支持,比如帷千、多盟等。此種形式的廣告身量小,收益也比較平穩,大多數開發者也會選擇此種類型的廣告。Banner優點在於展示量大、媒體覆蓋面廣,缺點是點擊率轉化率相對其他廣告形式較差。

2、插屏

又叫插播廣告,使用App時動作觸發全屏/半屏彈出或嵌入,手游適合採用這種廣告形式,點擊率、轉換率、用戶活躍度表現都有不錯的表現。

以在應用開啟、暫停、退出時以半屏或全屏的形式彈出,能夠巧妙避開用戶對應用的正常體驗。因為尺寸大、視覺效果震撼,所以插屏廣告擁有非常高的點擊率,廣告效果佳。

3、積分牆

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應用、註冊、填表等),然後用戶在嵌入有積分牆的遊戲內完成任務以獲得虛擬貨幣獎勵。按照CPA(每行動成本,Cost Per Action)計費,只要用戶完成積分牆任務,開發者就能得到分成收益。

這種方式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但是大部分用戶不是真正的因為軟體好、有需求下載使用,所以存活率不高,造成推廣成本加大,適合大型有資金、需要儘快發展的團隊。

正常情況下android的積分牆不建議做,原因是android不像IOS只有一個應用商店APPStore,它可展示的資源相對較多,無需通過積分牆來沖榜。如果你的KPI是激活用戶數量,且只要是真實用戶也可以通過積分牆刷榜。

4、PUSH

作為重要的手機應用程序運營手段,推送越來越受到手游運營商們的重視。

當把同一個內容發給所用用戶、不分時間的推送、推送的表現一成不變,當用戶多次收到這樣沒有目標性的推送之後就會逐漸厭煩。然而用戶厭煩的並不是推送功能本身,與推送發送的數量也並沒有太大關係,重要的是發送的內容。


換量推廣:

換量推廣,就是通過BD合作的方式互換流量,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大家相互置換用戶。

也有一下幾種合作方式——

1、內容合作

通過優質的內容,吸引到精準的客戶和潛在客戶,從而實現營銷的目的。

2、開屏

打開App時全屏/半屏展現,在一般情況下同一用戶不會頻繁啟動單一App,因此與其他廣告形式相比,同等數量的廣告展示下該類廣告能覆蓋相對更多的獨立用戶。

3、彈窗

一種會在應用開啟時彈出的廣告形式,效果不錯,但是非常影響用戶體驗。

4、焦點圖

可簡單理解為一張圖片或多張圖片展現在應用內就是焦點圖。在應用內很明顯的位置,用圖片組合播放的形式,類似焦點新聞的意思只不過加上了圖片。一般多使用在應用首頁或頻道首頁,因為是通過圖片的形式,所以有一定的吸引性、視覺吸引性。

5、應用內推薦

換量不一定要找單獨的應用,有很多軟體是專門推薦應用或者有軟體推薦欄的。應用內的推薦,如果位置比較深,且對方的用戶量不大,基本上不會有效果。除非是那種用戶規模過千萬甚至是過億的App而且位置比較明顯,才可能有效果,否則不要將精力放在這塊。


最後說下最重要的部分—應用市場推廣:

由於用戶對App獲取需求的差異性,和Android市場的開放性,APP的分發渠道呈現多樣性,根據權威報告指出搜索和第三方應用市場等是目前主要的APP分發渠道。

大部分由傳統互聯網企業建設,以互聯網的理念經營,合作方式靈活多變。由於進入的時間比較早,用戶積累比較多,有用戶群集中、用戶質量高、數量龐大、表現形式最為專業、應用最為集中等特點。

有一下合作方式——

跟這些渠道的合作方式無非兩種,第一種是免費合作,主要是首發、活動等合作,跟渠道的運營搞好關係給個免費的位置,第二種是付費合作,大多數市場會有對外公布的刊例,跟市場運營談好價格付費推廣。

1、免費模式

①、編輯推薦(關係維護,運營人員給與推薦)

②、新版首發(資源唯一性)

③、資源互換(品牌資源互換、宣傳互換推量)

④、活動合作(專題活動、投票活動、評選活動)

2、付費模式

①、CPA:激活成本,用戶安裝並打開應用算一個激活(常規)

②、CPT:時長成本,按天、周、月計費。

③、CPC:點擊成本,根據廣告杯點擊的次數收費。

④、CPM:每顯示1000次的成本。


聊聊應用商店的免費資源:

說到應用商店的免費資源,幾乎所有的CP都在講好難。應用商店除了一部分的商業資源外,還是會預留一些免費資源給優秀的應用,畢竟應用商店也要積累用戶,也要用戶體驗,不能全部都是收費的,那樣會影響用戶的體驗,但是這些資源你能不能拿到就看你的方法了。但是應用商店始雖然是有免費資源的,周一見搜狗魅族華為360應用寶等專題你申請成功幾次?幾百萬的app免費資源又能單單給你多少曝光機會,成功申請了應用寶的首發,給你的位置優勢在哪?能夠給你帶來多少的量?太少了。我們之前有推送過一篇【各大安卓應用市場聯繫人方式】的文章資料。大家可以自行勾搭。

有哪些免費推廣的渠道?

除了應用市場的首發專題這些免費資源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利用起來。

APP之間相互導量:APP推廣ASO公眾號自創建以來非常感謝很多朋友的支持,也因此結識很多cp,我們也歡迎更多的cp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交流經驗。這其實就是資源聚合,可以充分利用APP用戶維度相仿的產品之間進行合作。

自媒體:因為用戶下載一個app的成本相對於關注一個QQ或者微信微博賬號門檻要高得多。前期不妨利用自媒體做營銷,這個成本相對於在應用市場推廣要低得多。當積累到一定的用戶量之後再做導流。

小眾平台:一些app推薦平台,最美應用這種。不過這種對app的質量要求較高。你的app可能受眾人群很少但是你的交互設計做的好就有可能被推薦。群主胡鵬的【APP推廣ASO】公眾平台也會不定期推薦一些好玩試用的APP,想要獲得推薦可以與我們聯繫。

軟文投稿:被很多人否認的營銷方式,軟文要求質量。其次就是你的發布人群。最好的營銷就是——走心。怎麼寫出真正想讓用戶去嘗試的產品。

社交平台:活躍在各大社交平台,還有就是和你產品在垂直領域的論壇等網站上。QQ群微信群等。

用戶傳播:想辦法讓用戶能夠通過自發的分享去傳播更多。

……

總結:

應用市場方面不斷在提高獎品優惠力度,不斷的去激勵刺激用戶達到下載目的一次來提供分發量。用戶看著如此誘惑的獎品下載之後抽獎就有可能中獎,現在的網路環境這麼好,手機配置也好,多下載幾個app無所謂說不能就能中到一個手機下載唄,中不了再卸載。這樣一個惡性循環過程導致cp在高額做一個活動的時候帶來的量還不錯,但是現在每家的市場後期的轉化都在降低,用戶質量越來越不真實。CP們需要做的就是更多抓住身邊的免費渠道資源。


如果在iOS上的話,做足夠體驗好和獨特的產品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就看臉看命看運氣和看apple的心情吧


很多知乎大V就在干這樣的事,精力或者錢總得有一樣吧


從問題中感覺更可能是大公司中的小產品,而非寄託創業者全部希望的產品。不過此回答不會因為KPI、業績壓力和跨部門跨職能等東西變得官方化,也與給公司和leader之前寫的規劃和總結不同,希望可以真正沉澱點東西。

我對這個問題之前的回答都不是特別喜歡,很不喜歡,就像是當年打war3 solo的時候旁邊沒玩過卻看過大眾軟體攻略的人教我用什麼戰術和怎麼提高APM。但是很多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為避免嘴炮低調一點用斜體了_(:з」∠)_

1、首先你必須有一個好產品
什麼是好產品呢?不需要是所謂的平台產品、不需要是馬上就能變現的產品、也不需要是一上來大家就喜歡玩願意傳播的趣味性產品。但一定要是某類用戶必不可少、基本功能滿足得很好的產品。
有了好產品,你我才願意去推廣,就是那種如果父母也能用得上,你一步一步打開軟體介紹給父母使用,是能感受到快樂和滿足的。而不是那種每個員工必須有100個外部好友、不是那種在公司樓下各個入口擺滿易拉寶、也不是運營妹子帶著大白兔奶糖邊賣萌邊記錄今天又多少個同事下載並給好評了。
為什麼說必須呢,因為當推廣人員認可產品的時候,不僅能帶來一線反饋的改進,而且可以有興趣充分了解產品在與外部溝通的時候帶著氣場侃侃而談(知道商務或者運營了解產品有多重要嗎),最終當這些人對外爭取一些渠道的編輯位置的時候,真正決定能不能上的,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產品的品質。
·
·
·
但是事實呢?這個很難,不可一世的PM比比皆是,是不是攢了很久提了一些認真思考的意見都告訴你「阿好吧;我早想過了;我們很忙沒有排期」。即便難得碰到大家一團和氣積極向上目標一致的team,也有很大能是產品公司已經定好要做balabala,大家發揮的空間本身就有限……都是淚


2、90%靠渠道推廣
在這個年代說到推廣APP第一時間想到不是應用分發類渠道的都是耍流氓。
什麼微博營銷、各種軟文在剛開始都是性價比極其不高的,至少遠低於各種商店什麼的。


某商店日新增10幾個,「我靠,只有10幾?」
某二維碼帶來日新增10幾個,「納尼,都有10幾個?」

應用商店
網(he)盟(he)
刷機
廠商預裝
……
沒錢能做的也基本就是應用商店了,推廣的第一步就是先把線上的商店都覆蓋完成。
接下來,首發、做活動、編輯推薦,每部分都有學問,足以支撐一個新產品的增量。
同時產品保證一定的發版頻率,無論是首發資源還是迭代的需要,這都是需要重視的,不能閉門憋大招。

應用評論的價值一直被低估中,雖然看著沒有半點直接效果(直接效果其實也有,多少在各大市場的演算法中是會一定程度影響排名),但是高質量的好評和差評對於產品的意義非常重大,挑幾個用戶活躍的市場,好好聆聽反饋並嘗試與用戶互動吧,你前期最珍貴的一批用戶就在這裡。但這種耗心耗力又沒有KPI促進作用,在後期才會體現效果的事情,在大部分公司都是很難執行的。


3、如果能做充足上面的工作,有額外精力後再嘗試各種其他的推廣方式。


微博微信推廣等自媒體
微博微信發段子沒用,看似沒成本實際成本太高,不如一對一先主動推薦和服務好最有影響力和最匹配的用戶。但是能沉下心來執行去做的太少

QQ群論壇等
在前期知名度不高的情況下,找幾個靠譜的大論壇,沉下心啦發發帖介紹一下,有閑錢做一做活動,看看論壇的這些發燒友怎麼看你的產品,你的用戶(如果是時尚女性類就去55BBS什麼的,如果是面向屌絲娛樂人群,就去相關貼吧、貓撲、天涯泡著)怎麼看你的產品,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他們會不會去用,非常的重要。同樣,這個並不能直接帶來多大的激活量,不過依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為之後的爆髮式增長會做很多的鋪墊。

機型預裝
其實剛才說沒錢基本能做應用商店這是正常情況。如果你的應用相對垂直或者覆蓋面特別廣,也許會和某些廠商主打的某些型號的手機相匹配(什麼你的手機主打女性自拍?那我得美圖秀秀或者女性購物類可以搞搞吧),這時候如果商務的水平夠高,是可以談到免費預裝的,雖然量肯定很不大,而且需要適配的工作較多,但畢竟也是PR點,而且值得,是不?

產品官方網站-下載頁面
首先無線端和PC端網頁都要做,而且由於無線轉化率高,可以多下些功夫。作為產品的門面,官網在設計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同時,不要忘記提高頁面的下載轉化率(就是一定要讓下載並安裝最便捷)。很多推廣鏈接都要返回過來的不是?

發點PR和軟文
這個如果不要錢的話,基本是要自己找有經驗而且文筆好的人策劃好寫好,然後依靠刷臉大法,才能發一些,而且不能持續,刷臉總有次數的嘛,但是效果嘛,看創意看時勢。

其他還有換量什麼各種玩法,可能或多或少都需要各種金錢資源置換,具體產品不一樣,這裡不過多說。以上如果要做基本除了人力成本不需要花一分錢,但是具體怎麼做,還是看具體情況了,畢竟人力成本也是成本。


App 推廣在廣義策略上應該是 Mobile Growth,本文就為大家揭秘,在矽谷讓 Mobile Growth 價值落地的「核心技術」。

Growth 這個概念在矽谷由來已久, @范冰XDash 的「增長黑客」一書將這個概念很好的在國內普及。很多人都覺得增長黑客這個概念很神秘,病毒性營銷、指數級增長這些概念經常被提起;其實在矽谷 Growth 是非常落地的,除了概念,大多數企業都在非常認真地探索實踐。


Part 1 | Mobile Growth 的挑戰與機遇

1. Mobile Growth 的挑戰

同樣都是 Growth ,Web 和 App 就差異非常大,技術角度來說 App 做 Growth 難度更高。為什麼呢?

  • App 上面很難做跨鏈接,內容較為封閉;
  • App 需要在應用商店審核發布,很難快速迭代和 A/B 測試;
  • App 需要下載,用戶無法實時更新到最新版本。

2. Mobile Growth 的機遇

雖然在技術上有門檻,但是 App 的特有屬性也為產品和運營帶來了一些好處,方便我們更加快捷地觸及用戶。

  • App 即定位。App 是一個個人屬性很強的設備,打開一個 App,基本上可以明確你的個人基本信息和地理軌跡。
  • App 即入口。有了 App 可以直接訪問你的產品和服務,而不需要受制於 Web 的搜索引擎,難點在於培養用戶習慣。
  • App 即渠道。企業可以和用戶直接通過 App 互動交流,比如彈窗、站內信等方式,這個在 Web 上是不存在的。

Part 2 | Mobile Growth 的核心觀點

User Onboarding(用戶引導 或 用戶上手)非常重要, User Onboarding 從用戶開始下載你的 App 開始。下載之後,我們需要一步步引導用戶使用你的 App;激活、留存,直到付費變現。

1. User Onboarding 的過程

我們以一個遊戲 App 為例,仔細分析一下這個 User Onboarding 過程。在數據分析產品 GrowingIO 的漏斗功能里,能夠得到下面這張漏斗轉化圖:


假設我們一開始有 100% 的新用戶下載了我們的 App,然後有 82% 的人註冊或者用第三方快捷方式註冊遊戲。然後登錄賬號,選擇遊戲角色,又有少量用戶流失。

之後我們要鼓勵用戶參與遊戲,第一次、第二次、都三次 ...... 使其成為忠誠用戶:這個過程中會有用戶不斷流失,一直到付費。

在這個過程中,用戶是不斷流失的:Mobile Growth 此時的一個基本思路就是去看漏斗每一個環節的流失率,有選擇優化部分環節。

2. 用戶行為數據分析與 App 優化

User Onboarding 有兩個大的優化方向:一是減少操作障礙,提升用戶體驗;二是傳輸價值,讓用戶認同我們的產品。做好這兩點,User Onboarding 將會有很好的增長。

APP 優化的兩種思路:


我也是一直在負責 Mobile Growth,在這方面總結了一些可以實際操作的技巧。User Onboarding 的優化一定是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以用戶行為的數據為依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技巧 1: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
針對應用商店的搜索優化。Mobile Growth 可能就要測試用什麼樣的圖、什麼樣的標題、什麼樣的注釋,甚至 App 的大小也會影響到用戶的下載意願。

技巧 2:優化註冊流程
如果用戶首次使用你的 App 就需要註冊,那樣流失率肯定很高,因為用戶根本就沒看到 App 的價值。可以採用推遲註冊、第三方賬號(微信、微博、QQ等)快捷註冊、App 採用郵件註冊或者填寫大量信息。

技巧 3:優化訪問啟動頁
在登錄頁上講清楚產品的價值,把推薦人的信息放進來,把推薦人的社會信任變成 App 的新吸引力。

技巧 4:激勵用戶達到 Aha Moment
用戶在上手的過程中是不斷流失的,Aha Moment 能提高用戶的興趣,提升用戶的黏性和留存度。藉助數據分析產品 GrowingIO 的留存功能,可以得到下面留存曲線圖:


我用留存圖給大家介紹一下 Aha Moment (驚喜時刻)。一個記賬類 App,做了一個推送,每天晚上提醒用戶記得 update 今天的收支情況;它們做了個 A/B 測試,接收到推送的用戶,它們的次月留存率是沒有這個推送用戶的 3 倍。這提醒我們,一定要把產品最核心的價值呈現給用戶,讓用戶自己都覺得產品很酷、很人性化、很有價值。

技巧 5:精準推薦
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內容,推薦給合適的用戶;只有這樣用戶體驗才能不被破壞,而且還有興趣繼續使用。


Part 3 | 實現 Growth 的三種關鍵技術

雖然 App 做 Growth 有很多天然的障礙,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家還是探索出了很多 App Growth 的「黑科技」,比如說 Mobile A/B Testing 組件、Deep-Link、內容動態化等。

1. A/B Test

App 要想系統進行 A/B 測試,就要搭建一個分組器機制;這個分組器會告訴 App,哪些用戶進行 A 試驗,哪些用戶進行 B 試驗。然後對試驗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判斷哪個產品方案更好,這是最基本的 A/B Test。


以移動端註冊為例,我們準備了兩種不同的方案,然後測試兩種的方案的效果。我們用數據分析工具監測兩種不同註冊流程的轉化率,不難發現方案B的總體效果更佳,而且差距集中在註冊流程第一步。

2. Deep-link

我們有時候在手機上看新聞資訊,點進去結果打開了一個內容資訊 App,並且直接跳到了具體頁面:其實這就是我提到的 Deep-link 。就是說,可以從 App 外面直接跳轉到 App 的某個內容頁面。

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跨鏈接難題,在一定程度上環節了 App 內容的封閉性。Deep 也是一種很好的用戶增長引擎,用戶分享你 App 中的內容頁面到朋友圈,這其實就是病毒性傳播的一種。下面這個公式可以很好的衡量病毒傳播的每一個環節:

病毒係數 K = 用戶向 N 個新用戶推薦 App 內容 * 受到推薦內容的點擊率 * 進入頁面用戶下載轉化率

3. 內容動態化

內容動態化的實現方法很多,比如功能開關、動態內容填入靜態模板、可動態調整組件構建的頁面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度的動態化可能會犧牲 Mobile 的性能,而且前期開發過程成本也很高。

Growth 的講究提高效率,動態化也要講效率。Mobile 的內容動態化需要權衡一下成本和收益,盡量用最小的成本做出最有效益的事情。

熱圖顯示移動端內容點擊效果:


特別是內容型、媒體型 App,內容更新速度快,這個時候做好內容動態化機制至關重要。藉助工具(如上圖中的熱圖工具)找出你的產品中最受關注的板塊或者內容,有針對性設置內容動態機制。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Growth 最重要的一點是留存:你的產品所能提供的價值以及用戶體驗,想決定用戶的粘度和留存率。從公司的角度而言,Growth 需要一個自頂向下的戰略;公司需要有數據驅動和技術驅動的文化,以及合適的增長組織。

從 App 產品的角度看,快速迭代必不可少;在最終的數據出來之前,任何人都不敢妄言,我們需要一個個小實驗去推動 Mobile Growth,實現真正用戶的增長。


本文作者:邵震,Square 全棧工程師、Mobile Growth Tech Lead,Google Search 前員工。專註 Square App 的業務增長,關注 Growth 方法論在 Mobile 開發中的具體應用。數據分析產品 GrowingIO 的特邀作者。

註:文章中的功能截圖來自 GrowingIO - 矽谷新一代數據分析產品,點此 免費註冊試用


在列舉了免費總榜近1500個應用(排除遊戲,不在我的關注範圍內),我用自己的iPhone查照22個分榜單,並與ASO100的結果對照,因為大家知道榜單是不停變化的,所以為了完成這份工作,我盡量在短的幾天範圍內完成,確保結果盡量精確。對照之後我發現ASO100的結果也並不是很準確,聽說這個榜單 是從Apple的開放介面中讀取的,但是我曾經問過些做技術的朋友,他們並不清楚從哪裡獲取這些介面,有些人說是要付費獲取的,如果有技術大牛知道的話, 麻煩也告知我一下,多謝!

在整理了免費分榜單之後,按熱度排序結果如下(總榜指免費總榜前1500名)
工具,前130名可進總榜娛樂,前109名可進總榜
財務,前100名可進總榜攝影與錄像,前96名可進總榜社交,前85名可進總榜生活,前85名可進總榜購物,前58名可進總榜教育,前57名可進總榜旅遊,前57名可進總榜圖書,前49名可進總榜效率,前37名可進總榜
健康健美,前36名可進總榜參考,前30名可進總榜商務,前26名可進總榜新聞,前26名可進總榜音樂,前25名可進總榜美食佳飲,前19名可進總榜導航,前18名可進總榜
體育,前9名可進總榜醫療,前6名可進總榜
天氣,前5名可進總榜商品指南,僅第1名可進總榜
從這個統計,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冷門分榜似乎並沒有更高的總榜權重,比方說商品指南,僅第一名能進入總榜就是明證。
2.、在我的所知範圍內,我標註了CP所在城市,總共477個,其中251個來自北京(華北區),總佔比52.6%;80個來自上海,42個來自杭州 (華東區),總佔比25.6%;27個來自廣州,31個來自深圳(華南區),總佔比12.2%;46個來自其它城市。這個比例我覺得大致反映了移動互聯網國內的格局,這引申出來一個問題,華南不僅遠遠落後於華北,甚至被華東甩出幾條街,猴賽雷!
(需要說明的是,騰訊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在總部研發的,因此我都沒有標註地獄。)

3.、杭州的互聯網實力不容小覷,已經明顯超越了深圳,除了阿里和網易這兩個巨頭之外,財務榜單中的杭州CP格外顯眼,如恩牛的51系列,同花順,挖財等,都有不俗的成績。本人在年前也去杭州考察過,那邊的孵化園可謂是四處開花,夢想小鎮的一位創業者驕傲的跟我說,杭州政府對互聯網創業者的扶持力度是全國最好的,沒有之一,看來不假。
4.、從分類榜中可以看到有些公司在相應的領域深耕細作,已經成為了巨無霸,比方說攝影和錄像中的廈門美圖,北京雲圖微動;教育中的寶寶巴士等。尤其是廈門美圖以10款相機產品殺入總榜雄霸一方,充分說明了國內的自拍美圖是有如韓國美容,日本動漫一樣的潮流啊。
作者:沙銘郵箱:samin@oopsing.com

本文由作者@沙銘 授權APP乾貨鋪子原創發布,未經原作者同意,請勿轉載。


點關注,不迷路,關注老闆娘知乎了解更多APP推廣的乾貨喲~


推薦閱讀:

TAG:移動互聯網 | app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