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現代人的出軌行為會漸漸形成風氣?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婚外情網站被黑 後果很嚴重_TechWeb
社交工具成婚姻殺手 細數微信陌陌約出了什麼東西第一條新聞中提到的Ashley Madison是一家專門為已婚人士提供交友、約會服務的社交網站,其網站口號是「人生短暫,偷情無限」。
前不久,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的盧明生也在點評目前的高離婚率時說,婚外情增多也是導致離婚率上升的原因。他們從一些律師事務所了解到,在離婚官司中,一半以上的都涉及婚外情。
很好奇,婚外情的本質是什麼,既然締結了婚姻契約,為什麼又要違背它。而且,為什麼現代人的出軌行為會漸漸形成風氣,望解惑-----問題聯動-----
如何讓男朋友接受我的男閨蜜? - 奇葩
與其去討論婚外情是什麼,不如去討論人性是什麼,婚姻是什麼。不管婚外情是如何發生的,那可能都代表了人性中某些缺損的部分在婚姻中也未被正視、未能修補,或是婚姻關係中的裂痕沒有被理解、發現和修復。
至於說現代社會「出軌」現象增多,那可能一個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婚姻遭到破壞後,日常經濟生活不再像之前那樣受到破壞性影響,所以人們就有可能在行為上更加自由,就敢於去做出傷害婚姻的行為;另一個可能是社會文化相對開放,現代社會更加尊重個體的內在需要,道德的限制功能相對降低,使現代人更有力量去挑戰道德底線。說白了,出軌這件事不是現代社會才有,而是現代社會更有可能實現。
婚姻這件事,絕不是兩個人一塊過日子可以省點錢,或是緩解一個人生活的寂寞那麼簡單。婚姻實際上是一個生命的道場,是半世的修行。每一段婚姻,當這兩個人決定結婚的時候,他們都在這段關係中找到了一些熟悉的,或是需要的東西,同時也帶著對過去創傷的修復期待進入婚姻。這個熟悉的東西,既可能是愛的幸福的部分,也可能是傷害的痛苦的部分,比如一個從小被父親忽略的女人,她可能在尋找伴侶的時候,也會在無意識中去尋找到了一個不那麼重視她的男人,之後她的婚姻可能一直處於她在不斷試圖修復早年創傷的過程中,她可能既期待丈夫可以不像父親那樣忽視她,也可能非常敏感的捕捉丈夫對她一絲一毫的忽視,然後擴大這個被忽視的感覺,沒有什麼關係可以禁得起這樣的折騰,丈夫可能為了自保,就會離她越來越遠,於是她再度感覺受傷。她在婚姻中可能會感覺越來越失望,直到有一天,另外一個男人給了她一個燦爛的笑臉,她似乎終於等到了她渴望已久的東西,於是出軌事件就發生了。實際上,那也可能使她陷入另外一個傷害。
婚姻的潛意識過程是一件挺複雜的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David E.Scharff,M.D.夫婦的書,講得非常清楚,不過對於沒有客體關係理論背景的人來說,讀來可能會有些痛苦。
大部分人都是在家庭中長大的,每一個人也都是帶著各種創傷性體驗長大的。我們內心一個重要的婚姻模版就是我們的父母(或主要養育人),在我們尋找我們的婚姻對象時,我們很容易按照兩種方式去尋找:要麼與父母相似的人(認同),要麼與父母完全不同的人(反向認同)。而這個尋找的過程,其實已經開始了我們修復內在父母形象留給我們的早年創傷的過程。如果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曾獲得了充分的情感滿足,都發展出了健康的人際能力,那他們的婚姻遇上困難的時候(這是哪一段婚姻都不可避免的),雙方就都會有能力去容納那些破壞性的情感,也有勇氣在與對方的溝通中去共同面對困難,這使他們更有能力面對關係中的焦慮,婚姻關係得以修復,於是也就可能不必在婚姻關係之外尋找滿足。如果面對這個焦慮的能力缺失呢?就會在婚姻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出軌,這也是緩解內在焦慮的一個方式。
網上曾有人說醜女比美女出軌的機會大得多,某種程度上講,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果醜女代表的是在成長中獲得的被寵愛體驗少的人,她內在情感的不足會讓她對被寵愛充滿渴望,但事實上她真正獲得寵愛的經驗又不足,所以她在生活中吸引對方滿足自己的能力很少,所以,當她一旦有機會在婚姻外獲得一點點滿足的時候,就有可能奮不顧身的衝上去,有的時候這個奮不顧身背後是完全缺乏現實性判斷的,比如:對方只是對我露了一下笑臉,我卻以為他給了我整個世界。這個缺少現實判斷,恰是這個女人在關係中嚴重創傷之處:無法區分真實的情感和幻想的情感,這也意味著她成長過程中,沒有建立起現實性理解世界的的功能。這個功能的缺失,可能在之後的生活中不斷給她帶來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又會讓她更加無法應對,造成更多的功能破壞,婚姻這麼複雜的事情,出問題也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補償情感獲得的不足,出軌這這件事對現存的婚姻關係具有很複雜的心理意義:破壞、攻擊、修補、探索、成熟等等。
假設婚姻中的兩個人,她和他:她從小生活在城裡,是家中的最小的女兒,她的家庭文化有些重男輕女,而她的父母沒有兒子,所以,從小,她就知道如果自己是個男孩子,會讓父母開心得多,她小的時候常常見不到父親,因為父親工作很忙,家裡的一切都是由母親打理的;他生活在農村,後來考上了很好的學校,讀了很高的學位,留在城裡工作,他的父親是家裡最主要的收入創造者,所以他父親在家庭中非常有權威,他的母親很順從,凡事聽他父親的,他有一個大他十幾歲的哥哥,有一個小他一歲的妹妹,他從小就很聽話,讓媽媽很開心。
這看起來是很平常的兩個人,也是很常見的婚姻。這兩個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的人,他們結婚時,也帶著他們各自家庭的文化,各自的成長經驗,各自的內在需求,走到了一起。他們的婚姻中有可能發生什麼呢?婚姻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去接近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需要,這個過程,有可能修復他們成長中的創傷體驗,也有可能使他們的創傷嚴重暴發。這個女人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而她自己又是最小的女兒,她會承載著多少來自家庭的對她性別的失望?為了對抗這個失望,她可能會發展一些功能,比如讓自己非常能幹,並不比男孩子差,也可能對男性充滿敵意,而父親的缺席,也讓她沒有獲得充分的學習與男性相處的機會,所以,當她進入婚姻時,她可能對自己女性身分的認同,是有些困難的;再來看看這個男人,他的哥哥比他大十幾歲,至少有十幾年的時間,哥哥是父母的寵兒,他的妹妹小一歲,那也意味著,很可能他一生下來不久,媽媽就要去忙著孕育妹妹,所以他在撫養中獲得的來自母親的照顧是不足的,而他的父親在家庭中有著過高的權力,這可能也會使他成為一個「被父親閹割」的兒子,即,他的攻擊性缺失,無法成為獨立的個體,只能屈從於父親的權力,所以他的創造性也是受限的,儘管他擁有很高的學位,所以,他在性別認同方面,可能也存在問題。現在,他們結婚了,在潛意識中,他成為了她那個缺席的父親,對她缺少認可支持與幫助,她成為了他不能給予充分哺育的媽媽,她不能讓他「吃飽」,於是他們兩個人對對方都充滿了失望,都認為對方不合格,他們可能會做各種努力,但他們內部的創傷只要未被理解,他們就會認為是對方傷害了自己。於是,在各種掙扎都無效之後,他們可能會各自探索一些改變的途徑。
她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可以擔負起整個家庭的責任來,於是她開始認同媽媽,成為非常有能力的那個人,這樣她既向父母證明了女孩子也不比男孩子差,從而緩解早年成長中不被重視的創傷性體驗,也可以幫助自己感覺無依無靠的婚姻也是可以堅持的。他在婚姻中始終感覺沒有被滿足,就像他從一生下來就不得不被斷奶,面對日益有能力的老婆,他可能會選擇另外一個方向:什麼都不幹,只等著老婆來「餵養",因為他的媽媽不曾滿足他,同時他的無能也證明了他在爸爸面前的角色:你最厲害,而我不行。這個家庭越來越失衡,就是所謂的」女人越來越不像女人,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他們對這種狀況越來越不滿,但是無力去突破,這個家庭就像是僵死了。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這個婚姻可能會走向死亡。
這時候,如果有人跳出來破壞這個婚姻,比如一方出軌了,那可能也代表了這個人在與死亡抗爭,在努力離開死亡的邊緣,他的這個破壞性行為也有可能激活婚姻中的雙方,現在婚姻不再死寂,而是開始充滿了戰爭,彼此的失望與憤怒在戰爭中開始爆發,這種衝突狀態雖然讓人不爽,但比滑向死亡還是有活力了很多,所以,有時候出軌本身,也是修復的一種努力。
但危機並不那麼容易度過去,他們兩個人關係之所以如此糟糕,是因為他們都在藉助對方來修復自己的創傷 ,如果他們不能明白自己塞給了對方什麼,自己從對方身上感受到的傷害性體驗到底有多少是來自自己的,其實與對方無關,他們就會一直以為是對方傷害了自己,就一直無法真正走上修復之路。這時候他們需要做的,是求助於伴侶治療,請專業人士幫助他們理解在婚姻中的感受及期待,並學會發展建設性的關係。如果他們一直無法理解兩個人的關係中到底在發生什麼,他們就可能一直選用出軌、暴力等等這樣的破壞性的行為來緩解內在壓力,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見諸行動。一個不太奇葩的人,個人情感發展一般會依次經歷這麼幾個階段:
Phase 1:對異性產生與性無關的好奇。
Phase 2:對性產生好奇。
Phase 3:對異性產生與性有關的好感。
Phase 4:對異性產生自以為是愛情其實僅僅是與性有關的好感。
Phase 5:對性產生依賴。
Phase 6:對性習以為常。
Phase 7:知道怎樣去愛一個人。
Phase 8:知道怎樣好好對待一個人。
Phase 9:知道怎樣愛自己。
Phase 10:知道怎樣善待自己。
Phase 11:知道怎樣的感情是既能悅己也能愉悅他人的。
Phase 12:明白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伴侶。
不同的人經歷每個階段,時間長短各有不同,有的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怎樣愛自己,有的人在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讓自己產生依賴的性。
還沒達到Phase 6的人,很容易捲入各種狗血的劈腿事件。
在達到Phase 6之前就結婚的人身上,更容易滋生出破壞力巨大的婚外情。除了一部分玩家,大部分陷入婚外情的雙方沒有意識到這種關係只是因為找不到自己,培養愛好又不得要領的一種混日子替代品而已。
長久以來為了社會的穩定,對於家庭讚美謳歌的比重都曾經比每個人需要的都大,注意我說的是每個人,現在好點,因為我們終於可以起碼認知一點點不結婚也可以生活的不錯的觀點,而在很長的時間裡,不結婚意味著對社會的背叛,社會會拋棄你,好工作,分房子,交朋友,都基本不可能。
婚姻應得地位被拔的太高,導致了一種普遍的認知錯誤。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婚姻是神聖的。好像人結婚了以後就是聖人了,變成父母更是變成了天生正確的統治階級了。這種認知錯誤讓大部分人為了婚姻放棄了自我的需求。你不在是一個自由的人,你要為了家庭做貢獻。你到二十大幾,不管你自己想不想,不做個結婚的人,就不要做人了。。。
由於婚姻目的就是穩定,意味著變成社會穩定組織的一部分,所以會讓你更多的加強與各種血親及狀態相似者的聯繫,比如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也要考慮家庭和愛人對自己的期待,許多生了孩子的夫妻更多的與老人有依賴,更多的組織親子活動,而與無子女的朋友就疏遠了。。。而血親和狀態相似者很可能三觀和愛好是不合的,所以當你變成社會穩定組織一部分的時候,你的工作可能是乏味而穩定的,你的業餘生活也變成了和一幫人聊聊股票,聊聊孩子了。
乏味的大人。
除非洗腦的非常徹底,否則人的心裡不會失去一種渴望,就是希望知道自己是誰的探索。我不是我名片的抬頭,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不是誰的配偶,我只擁有我的大腦和雙手的時候,我是誰?家庭生活大量消耗了這種探索的時間、熱情和精力,為了家庭讓自己面目模糊,但渴望還在,我希望因為我本身的能力得到肯定,這是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按理說,我們應該通過培養各種愛好,和三觀相似而不是地位或者狀態相似的朋友們在一起來調節自己的心情,愛好和友誼都是趣味性強,有回味且可以增強自信和對自我的認知的生活必要補充,可是遺憾的是,這種補充都需要大量時間,也需要對搭檔的嚴格篩選,同時需要自己強烈的熱情和堅持。。。而許多人家庭生活久了,恰恰喪失了這種時間、能力和熱情,於是與愛好與友誼相比,婚外情的准入門檻實在太低了,只要荷爾蒙稍微起的作用,肉體的合作簡單于靈魂交流太多,新鮮的刺激也完全掩蓋了自身的乏味,這種用戶體驗相對於可能得到的不良後果,實在不太虧。
但這個時候,婚外情反而變成了一個人繼續混下去不再探索的理由,不是多了一份自由,而是更多了一份不自由。婚外情的目標(減低自身的乏味)其實也是被提高到他的能力之上,於是這個時候婚外情在遇見矛盾的時候,他們更痛苦,且對自身信心的打擊更大,對生活熱情喪失的更徹底。
我是希望這種打擊應該會慢慢消失,因為婚姻本身就不該再變成人生必須的體驗,而且還非體驗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可以像對待愛好一樣對待婚姻,不要虛無他,也不要神聖他,愛情也好,婚姻也好,都只是人生趣味性的補充,合則聚,不合則散,或者彼此說好規則,開放也好,半封閉也好,全封閉也好,都是自己的自由,那麼不管是婚姻,還是婚外情,都可以有意思許多。不管以什麼形式在一起的兩個人,都多少思考點人是獨立個體,尊重彼此的個性,不要讓對方和自己變成只要有婚姻和婚外情就可以渾渾噩噩過一輩子的可憐人。- 關於出軌,有一組來自美聯社的數據,的確很驚人:
- 在一生所有的親密關係中,至少出軌過一次的男性和女性都超過50%。
- 41%的已婚伴侶中,有一方或雙方承認有過身體或精神出軌。
- 22%的已婚男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14%的已婚女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
- 同事是出軌的高頻對象(14%的已婚男女和同事有過性關係);出差則是出軌的好時機(35%的已婚男女承認在出差時有過外遇)。
- 假如可以永遠不會被發現,有74%男性表示一定會出軌,68%的女性表示一定會出軌。
- 一段婚外情的平均持續時間是2年。
- 當然,也有一個值得深思的數據:在婚外情被戳破之後,有31%的婚姻持續了下來。
Source: Associated Pres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Research Date: 1.1.2014
為什麼會出軌?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會導致出軌:
1. 負面情感過多
在對出軌一方進行的調查中,很多人提出,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和伴侶的情感失聯,是他們出軌的主要原因。
不被欣賞、孤獨、悲傷的情緒會導致憤怒和怨懟,之後會導致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失調,這種負面情緒如果不能被通過其他正確的手段(比如溝通)所消解,就會導致出軌。
2. 性生活不滿/性驅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出軌,源於對性生活不滿意——在性生活中,伴侶一方或者雙方沒有獲得足夠的愉悅、沒有得到高潮、或者缺乏激情。
長久的激情並不容易維持,因為彼此的熟悉程度增加,激情的幻想、新奇和喚醒三個維度便會自然地降低。還有一些人認為,和比較陌生的人進行性行為,能夠感受到一種自由和脫離現實的感覺。
另外,由於「害怕被發現」導致的緊張感,會令你產生錯誤的歸因,誤以為是出軌本身帶來的刺激感。
3. 新的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
新的價值觀逐漸出現,有些伴侶之間形成了一些新穎的戀愛關係,來挑戰現有的一夫一妻制。比如開放式關係,就是伴侶雙方保持親密關係,但也不禁止對方偶爾同伴侶以外的人進行性行為的關係。(回復119,可獲取介紹open relationship的文章)
4. 符合本能的自然出軌
人類有一些動物性的本能,想要儘可能廣泛地傳播我們的DNA、想要被人喜歡、想要成為能夠吸引別人的人、偶爾被人吸引,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衝動。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被什麼人吸引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行為。
出軌後會發生什麼?
一般來說,出軌會引發伴侶雙方產生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做了與自己的一貫看法不一致的事情時,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便試圖調整自己的想法,以此來減少不愉快的情緒。比如,TA沒想過自己是個會出軌的人,而事實上卻發生了,TA就會調節自己對出軌的想法,比如發現一些環境和他人的因素來為自己辯護,讓自己免受內疚的折磨。
所以,出軌的一方一般會傾向於淡化自己的錯誤,比如,認為出軌不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或者認為導致自己出軌也有對方的問題。
而被背叛的一方的反應則不一定。數據表明,出軌雙方對於出軌所產生危害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幾乎所有遭到背叛的一方(93%)都認為出軌會損害伴侶關係,導致對關係的不滿和揮之不去的猜忌和疑慮。而相反,背叛的一方則只有一半承認他們的行為是有害的。他們甚至認為,偶爾的背叛是對保持親密關係有利。
哪些因素影響出軌後的選擇?
數據告訴我們,在所有被發現有婚外情的婚姻中,仍有三分之一沒有破裂。
研究表明,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出軌後是否要分開的決策。
1、社會交換的計算
在自己都不會感覺到的情況下,我們一直在進行社會交換的計算。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覺得有其他的親密關係,可能會獲得比現在這一段更好的收益,即便我們對現狀還算滿意,我們也很有可能離開伴侶,追求更大的利益。
而如果我們覺得沒有更好的選擇,即便我們對現在的關係不滿意,我們也比較難脫離現在的關係。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收益」指的是非常主觀的判斷。
2、對現有親密關係的投入的計算
人們都會計算自己已經為這段關係投入了多少,投入得越多,分手的可能就相對越少。
3、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指的是一種通過長時間學習、習慣形成的,對現實的無望、不加反抗、無可奈何的行為或者心理狀態。有些親密關係中,一方因為長期受到情感虐待和控制,無法脫離這種被壓迫和控制的狀態,無法提出分手。
最後:出軌後想要修復,怎麼辦?
也有很多人會想到他們過去的美好時光,想要挽救他們的感情。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假如一段有過出軌經歷的感情想要被修復,出軌一方的態度和作為是最為關鍵的——他們要為另一方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比受傷的一方有更大的義務和責任。受傷的一方會感到傷心、失落、憤怒,也會體會到擔心、疑惑和嫉妒。對方的背叛很有可能會使他們失去理智,就算想努力保持淡定,原諒對方,頭腦中還是會十分戒備。
如果想要修復這段關係,出軌的一方應該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1. 真誠、謙卑地道歉
背叛者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傷害,承認錯誤,為他們的不端行為表示羞愧、悔恨和自責,而不是編造借口,不真誠地道歉,或只是為了求得理解和憐憫而道歉。
2. 共情(empathy),討論導致不忠的原因
利用共情和傾聽的技巧,鼓勵對方表達TA的傷痛、恐懼和其他問題。
伴侶雙方都要重新審視自身的信仰、追求,對愛情、性和原諒的期望。比如:你們想要的理想愛情是什麼樣的?你們是怎麼看待承諾和欺騙的?你們怎麼看待肉體和精神的關係(是不是可分離?)你們認為感情出現裂痕是能不能修補的?……
如果通過共情,被背叛的一方能夠站在伴侶的角度,想像伴侶為什麼會這樣做的人,特別能夠設想自己實施背叛行為,會更容易寬恕伴侶。
3. 坦白是否存在導致出軌的性癖好或酗酒問題,並尋求幫助。
出軌也很可能和過度調情、邊界意識不足、色情片有關。要承認這些問題,不要忽視,但也不要過多地解釋,因為你可能也並不理解自己的這些行為,你的解釋也許只是「讓自己好看一點」,並不會讓對方真正接受,反而會讓爭吵升級。
假如你存在無法拒絕別人、色情片上癮這一類的問題,嚴重到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建議尋求專業幫助。
藥物濫用也是出軌的一大誘因。簡單來說,是不是酒後亂性或者大麻後亂性?如果是,有沒有上癮?
4. 斷絕與先前的情人的聯繫
作為出軌的一方,假如你有誠意修補這一段感情,就表明你要完全投入,重建伴侶對你的信心和信任。此時再去考慮「情人是不是會受傷」的話,其實是你對自己的目標認識得不夠清晰。
你必須取捨,請在做選擇前考慮清楚。
5. 和他人建立新的關係邊界
這段時間,要讓伴侶更多進入你的邊界。甚至可以考慮讓你的伴侶在一段時期內控制你的銀行賬號、社交工具賬號。把這些信息坦白的告訴對方,接受對方隨時的檢查。
在這個過程中,請謹記,這並不是對方在入侵你的邊界。現在的情況是,對方已經處於被你傷害後的「非常態」,你也只能採取「非常態」的方式重建她對你的信任。你言語的承諾已經被你的行動打破過一次,很難再讓對方相信你僅僅是口頭的承諾。注意這個過程中不要讓自己有負面的態度。
對於被背叛的一方而言,你需要決定是否寬恕對方。寬恕是很難的,意味著對於曾不公平對待過你的人,放棄報復的決定。當你寬恕時,你並非赦免,或者忘記了對方的行為,但你明確地決定並表達出「要退出互相凌辱和指責的惡性循環的意願」(Fincham Beach, 2012)。
如果你冷靜地審視過你們的過去和現在,覺得這段關係是值得修復的,你可以為此努力。
但有時,背叛帶來的傷害對關係的打擊是致命的,當你覺得完全不想修復,不用勉強自己,帶著愛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
Love is all about vulnerability.
Without being vulnerable there will be no love.
原文:出軌了,還有可能么?
----------------------------------------
「KY教主」將於近期停止更新,我們已經搬家到機構賬號「KnowYourself」。歡迎關注新號「KnowYourself」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及回答。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KnowYourself(knowyourself2015)
心理學領域逼格最高的公號,做有審美、有態度的先鋒學術ICON.
Reference:
Miller, R. (2007).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Persun, N. (2014). Affair Recovery: Jealousy, Forgiveness and Building Trust.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on July 14, 2015.
和諧敦睦的婚姻是成功人生的重要條件和動力。
剛才看了評論,有網友提出我的回答和問題不對應,謝謝大家的指出,手機回答比較簡單,這裡再加幾句。
婚外情的本質,很多人都分析了,我也沒有什麼需要多說的。 至於為什麼為婚外情這麼多,我認為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和諧敦睦的婚姻是成功人生的重要條件和動力。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意謂效法上等的,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即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意謂效法上等的,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即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意謂效法上等的,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即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舉個例子,你是高考完的學生黨。你在暑期中發誓要看一本書,可能結局是看了半本;你發誓要看三本書,結局可能是看了一本半。即將上大學了,你發誓要無比勤奮,結局可能是你的勤奮程度一般;如果一開始就覺得大學就是玩玩而已,那真的就是玩玩而已。
還舉一個例子,今天夏天我國部分地區有洪災。假設某地有兩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領導心中的底線、一旦失守全盤皆輸。領導給我軍官兵下的命令肯定不能是說第一道防線不重要,你們守住第二道防線就算了。領導一定是要說死守第一道防線。
—————————————————————
如果全社會的氛圍是男人要忠於女朋友(或者不得輕易與他睡過的女人提分手),那麼這個社會的絕大部分男人可以做到忠於妻子。
如果全社會的氛圍是男人並無義務忠於女朋友(或者可以比較輕易的與他睡過的女人提分手),那麼這個社會的男性忠於妻子的比例就不會太高。
要想在實際上守住第二道防線,最起碼要表示要守住第一道防線,這就是奧秘所在。那些根本不屑於守住第一道防線的社會,第二道防線也會崩盤。以美國為例,如果把離婚與出軌合計,美國一大半夫妻在婚後做不到對對方忠誠一輩子,而且美國已經是白人國家中性道德偏保守的國家了。歐洲與南美國家更開放。
對於個體而言,捨不得傷害女友的人,有更高的幾率捨不得傷害妻子;忍心把女友用完即棄的人,當然有更高的幾率不想要妻子。
————————————————————————
標題問:為什麼現代人的出軌行為會漸漸形成風氣?
我的回答是:因為現代人已經默認不必忠於女友(即便你已經睡了她),第一道道德防線已經失守了。
《進化心理學》D.M.巴斯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p154
「當前的研究表明,對婚前性行為的認可程度是預測婚外性行為的最好指標,婚前擁有許多性伴侶的人比那些婚前幾乎沒有性伴侶的人更容易對配偶不忠」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承認一個事實:人的天性就是不專一的。
結婚的優點如下:1、穩定的性生活(嗯,左手摸右手,有時候質量還不咋地);2、以兩個人的收入來保障家庭的運轉;3、合法的生孩子。
但是除了3以外,很多人都可以毫不費力的得到1,經濟收入較好的人完全可以忽視2。
有人說婚姻是源於愛情。嗯,那麼我也沒讓有愛情的你們分手啊,只是何必要結婚呢。等到你們的愛情消亡以後,若是已經結婚甚至還有了小孩,到那時可不是說分手就能分手的了。
回歸題主疑惑的婚外情問題。無非就是人的不專一天性與道德的博弈。
為什麼會有婚外情?因為人天性不專一的慾望大於違反道德的羞恥感。
為什麼就有人一生都忠誠於對方?因為社會道德對他的約束力大於不專一的慾望。
嗯,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忠誠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背叛所帶來的利益還不夠大。
很多人都以為愛情是永恆的,然而並不是。
其實以很多人的婚姻質量來說,出軌根本不需要上升到「人天性不專一」的高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結婚是因為愛情,結果到最後迫於父母的壓力、親朋的勸說,也就糊裡糊塗的選擇了一個所謂適合過日子的人結婚了。這些人的婚姻契約訂立的目的只是為了過日子,那麼無怪乎大家婚後都各自出軌打獵。
人啊,太多時候並不願意接受現實的真相,因此總會被生活打擊,然後依然執迷不悟。
備胎們總以為用自己的真誠和堅守就能抱得美人歸,卻不願承認以備胎的條件是配不上美人的,結果淪為備胎一直被人吊著,呵呵,有這等時間精力,還不如多賺錢多健身。
女孩們總以為男人對他們的誓言都是海枯石爛,卻不願承認男人說愛你的那個時候確實出於真心,說不愛你的時候也是出於真心。女孩子最不願意接受的就是「你當初愛我,為什麼可以後來不愛我?!」愛本來就是一個可變的心理狀態,兩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有所改變,不再愛了非常正常。若是你要他一輩子愛你,你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吸引他一輩子的能力。
我並不贊同婚外情,因為既然你選擇了與人訂立契約,那就裝也要把這個契約裝下去。
至於有些人真的是慾望大於道德,那麼可以選擇離婚,也可以選擇不婚。
於我而言,我相信愛情,但選擇不婚。
嗯,我就是負能量達人,就是這麼現實,咋地。
本質大概是愛自己勝過愛一切吧。
「給我一年時間,我一定離婚!我的心裡只有你!」
0 1
「給我一年時間,我一定離婚!我的心裡只有你!」
這種話,我們都不陌生。
並且,每當一聽到,一股濃濃的渣味就撲面而來。
但是,動了心的姑娘,面對如火表白、潑天眼淚,是難以做出理性判斷的。
眼淚入了心,入了腦,腦子進水過多,就會智商歸零,情緒爆棚,意志軟弱而鬆懈。然後,兩手一攤,又痛苦又甜蜜地認了命:「唉,看來我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這就是孽緣!你們罵吧,詛咒吧,但我是真的愛他!」
隱約又不甘心。寄希望於奇蹟,期待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結局,等在未來,證明你們的愛,順便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看到了吧?我們是真心相愛的。」
但問題是,離婚的代價很大,也麻煩,少有人會真正走出這一步。出軌男會一邊安撫,一邊拖延,一邊觀察,看你值不值得他損失經濟與聲名,來為你背水一戰,孤擲一注。
在這種蹉跎之中,你委屈,他不滿;你埋怨,他逃避。矛盾出現,兩人爭吵,激情就慢慢淡下去了,他也沒了那份「非你不可」的興緻了。
從前的承諾,就當放了個屁,誰要攥在手裡不放,才是真傻逼。
而山盟海誓,花好月圓,也只能當做了個春夢。夢醒之後,猛然發現,一切皆捕風,一切皆虛空,你能如何?哭嗎?鬧嗎?自殘嗎?不,那都沒用,你只有清洗掉昨夜的痕迹,穿上衣服,走入明天的陽光里。
0 2
所以,在人世間的第三者遊戲中,90%的結局是:男人玩夠了,回家,故事終止,空蕩蕩的結局裡,只有一個傷痕纍纍的姑娘,獨自面對流言蜚語,偏見與中傷,艱難地重建自己。
豆瓣有個小組,叫小三聯合軍團,裡面有7千多個組員,也有幾千個故事。
故事無一例外地沾滿了眼淚,甚至沾滿了血汗和孩子的冤魂。
開始看時,你就覺得開心:「你們也有今天!」
看到後來,你會覺得:「唉,都不容易,都是受苦的女人!」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認知的改變,無非是因為,這些故事會刷新你的經驗,它們讓你知道,婚外情固然不體面,但更不體面的,是出軌者為了維持婚外戀,不惜用各種謊言,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擺脫自己的責任。
他們騙妻子,騙情人,騙孩子。
0 3
他們會對妻子之外的姑娘說:「我的婚姻名存實亡,我愛你愛得心痛,我不能沒有你……你能不能給我一年時間,我保證離婚,然後為你穿上紅嫁裳,披上紅蓋頭,風風光光把你娶進門,成為我的新娘!」
同時,他們又對妻子痛哭流涕,表示要一刀兩斷,回歸家庭:「我不會和你離婚的。我和她只是玩玩而已。我錯了,老婆,我給你跪下了,我以後再和她聯繫我就是條狗……老婆,我一直愛的是你,我拼死拼活也是為了這個家……」
就這樣,腳踏兩隻船。
兩頭討好,兩頭都在傷害。
姑娘在這種「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的故事中,被虐得抑鬱焦慮徹夜難安,導致一系列身心問題。
妻子在「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善變的眼神,緊閉的雙唇,何必再去苦苦強求,苦苦追問」的情節中,心痛如絞,輾轉難眠,幾乎要發瘋。
因為這個原因,我厭惡出軌男更甚於第三者。雖然都為道德所不容,但在責任感的欠缺、良知的虧損、對他人的傷害程度、對愛的踐踏上,前者顯然更過分。
0 4
如果愛,坦誠些,不好嗎?
喜歡婚外的人,那麼,告訴妻子,告訴家人,然後承擔所有責任,該道歉就道歉,該彌補就彌補,該凈身出戶就凈身出戶,盡你所能地,去為這份愛創造一個自由之境。
離婚當然不容易。
但真愛,本身就是昂貴的。
只有能擔當、敢負責的人,才配得上擁有它。
如果你無能,也無心,請體面而善良地分手,讓姑娘在人世的陽光里,去尋覓她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以愛之名,把她攔截下來,推入道德夾縫,任她戰戰兢兢,任她日夜煎熬,任她從千金寶貝,變成過街老鼠,變成一個沾著口水的貶義詞。
真愛一個人,是如她所願,而非如我所求。
是窮極一生,保全她,榮耀她,滋養她。
而不是滿足我的私慾,佔有她,控制她,玩弄她。
0 5
而如果你依然深愛妻子,那麼,告訴婚外的姑娘:「對不起,我愛我妻子,我不會離婚,我們就此打住,不要再互相纏繞,彼此糾纏!」
這也當然不容易。
但責任,本身就是沉重的。
但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會嚴守界限,免於傷人傷己。
就像劉德華,私底下絕對不與女演員過多接觸。這不是因為他厭惡女演員,而是因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真男人不探情慾泥潭。
如此,他們就能創造最和美的家庭,最和諧的親密關係。
最後,想要對單身姑娘說一聲:世界絕非伊甸園,只有歡樂,沒有痛苦。每一條通往地獄的的路,原來都通往天堂。在愛情開始之時,你一定要在金粉洋洋的歡愉里,睜開一隻眼睛,看看枕邊人到底是人是鬼,是妖是魔。
如果是後者,不要生出聖母心,試圖拯救他,安慰他。趕緊撤,哪怕他反覆訴說自己的痛苦,你記錄下來,轉發給他老婆:「好的,我已經轉告你妻子,她會來安慰你!」
而在不慎被騙後,再心生不甘,也無需控訴和指責。
因為,你的控訴與指責一定會迎來他的綿綿情話和幽幽眼淚。這時,你,一,定,會,心,軟。然後,你會由「被小三」,變成「甘願成為他的小三」。
所謂解釋與交代,比之於繼續被騙和受困,簡直不值一提。
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立刻撤離。像一個正在慘敗的烈士一樣,馬上離開戰場,回歸你的田園,休養生息,重整旗鼓,在別的領域開疆破土,建設一個你的王國。
那時候,當你回頭看看這段往事,會對當年的痴迷深感羞恥:原來我那麼傻過,原來我那麼自欺欺人過……
真愛一個人,是如她所願,而非如我所求。
是窮極一生,保全她,榮耀她,滋養她。
而不是滿足我的私慾,佔有她,控制她,玩弄她。
我的建議是,當我們探討很多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關於人的問題的時候,避免去尋找所謂的「本質」。人際關係是浮動的、獨特的,當我們用一個「本質」去界定每一個人的行為時,正好就忽視了人際關係的本質。
我們能夠做的,是用儘可能多的角度去理解一個事物,從而能夠更接近這個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在這裡想做的,是給大家分享一些理解婚外情的角度,而不是嘗試去定義本質。這顯然是一個很理性的思考過程,然而我認為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真正很理性地去探討婚外情這樣比較禁忌的概念的。因為這需要你能夠跳出你所處的社會、文化和道德框架,但是顯然我們的社會對於婚姻的接納和認可程度已經非常的高,要讓許多人放棄「婚姻是情感關係的必然發展路線」這樣的前提假設挺有難度。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冒著一些風險和大家談談我的一些十分膚淺的理解角度,或許也能夠幫助你對這個概念有更多的理解。
思考一:
人的絕大多數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當我們在當下條件和情境里無法滿足自身需要的時候,就會嘗試不同的方式來滿足。這些滿足方式,有些是有效的,合理的,利己同時也不傷害別人的,而有一些則不是。
當一個人願意冒著巨大的社會、道德和法律風險去進行婚外情行為的時候,也許有著自己未滿足的需要,而這些需要對這個人來說或許非常的重要,也或許這個人沒有其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
然而婚外情是否能真的滿足一個人的需要,其實也是分情況討論的。或者說,帶來的滿足和付出的代價之間的比較,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嘗試婚外情,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有些人嘗試了婚外情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糟糕,有些人為了某些需要的滿足,犧牲了其他的需要。
但不論結果如何,一個人選擇做一件事情,必定是為了某些需要的滿足。婚外情這個行為,暫且不論它的道德屬性,單純放在人類追求滿足和愉悅的框架里來看,就是一種選擇和策略而已。
思考二:
人的任何行為,本質上來說並沒有好壞的區分,更沒有是否合法的區分。同樣的行為,放在不同的社會環境里,關聯到不同的社會準則、法律或者道德標準時,就會被貼上不同的標籤。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大腦通過分類和標籤,將複雜的信息分類處理,大幅度提升了思考和信息處理的速度。複雜的事物或者情況,如果可以有一個簡單的標籤來一言以蔽之,我們就會傾向於選擇這個相對簡單的標籤,迴避更為複雜的思考和探討。
當我們談論婚外情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談論婚外情這個標籤。我們所談論的內容,是社會、文化
、法律和道德的公共話語賦予這個標籤的內容。當你看到「婚外情」三個字時,你會想到什麼?當你看到「婚姻」的時候,你又想到什麼?可能前者會讓你感到更抗拒和厭惡,而後者會讓你感到更認可和愉悅。但既然如此,為什麼婚姻會有破裂,而婚外情時有發生?
婚外情這個標籤的存在,讓我們可以避免被捲入親密關係的複雜性,讓我們的思考和對話變得相對簡單,相對容易達成共識。而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婚姻都是積極的,也並非所有的婚外情也都是毫無可取之處的,並且對二者的價值和道德判斷本來就不是黑白分明。只是因為要考慮所有這些因素太複雜,太費腦子了,所以當我們談論婚外情的時候,我們喜歡默認這個標籤,從而避免面對人際關係的複雜性。
思考三: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是被人為地劃分開來的,而這些人為產生的界限,其實又比它們看上去的樣子要靈活得多。1920年美國禁酒令開始執行,喝酒成了犯罪。1952年,美國心理學會發布了第一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同性戀成了精神疾病。1982年,中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二胎生育成了犯罪。
類似的,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通過,非一夫一妻的婚姻關係成了犯罪。
餘下觀點以後再補充。
====7.23補充====
思考四:
從需求滿足的角度來理解,婚姻制度的設計被不斷完善,逐漸成為了一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夠滿足幾乎所有人生需求的「一條龍服務」式的制度,或者說至少很多人是這麼認為的。
人們為什麼結婚?我常聽到的答案包括:關係以及生育的法律許可,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本的整合,社會期望的滿足和社會地位的變化,個人成長和心智成熟的歷練,親密感和情感寄託,情慾滿足,繁衍後代,生活的照顧和陪伴。
人們在選擇生活方式的時候,必然會傾向於選擇能夠儘可能多同時滿足所有需求的選項。上面所有這些需求,看上去似乎的確是可以通過結婚來實現的,至少對於很多打算結婚或者剛剛結婚的人來說是如此。所以說婚姻一直是一種比較主流的社會組織和個人生活的規劃範本。
可是這裡面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一個是,以上所有這些需求,是不是只能或者必須在婚姻里滿足?可能在我們國家,法律方面的保障是只有通過婚姻,但除此以外的其他需求,其實我們都會發現並不是僅限於婚姻的。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在接納和認可婚姻體制的時候,認為這些需求是可以在婚姻里被滿足的。但是當我們真正走入婚姻後,基於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並不是所有需求的滿足程度都能達到預期。
雖然婚姻提供了所有需求的打包式滿足,但是這背後隱含著各種各樣的成本,代價,犧牲,妥協,而且這些成本都是浮動的,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上漲。當人們發現自己從婚姻中所獲得的東西超過了失去的東西時,自然就會開始對婚姻失去信心和投入,並且開始考慮其他的可能性。
婚外情,就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
婚外情的產生是因為婚姻,所以婚外情里得到的必然就是婚姻里限制獲取或者禁止獲取的。
有哪些事物是客觀上被婚姻限制或禁止的?至少在異性戀一對一婚姻關係里,擁有不同性伴侶,情感伴侶,以及婚外繁衍後代是明確禁止的。除此而外,上面提到的其他需求,其實都沒有被嚴格規定只能在婚姻里滿足。
所以這樣來看,推動婚外情的,可能主要就是情慾、親密感/情感依附,和繁衍後代三個需求了。我的觀點是,如果婚後發現遇到人渣或者真的不愛了整天吵架,那就離吧,沒必要用出軌去傷害所有人。如果只是生活太平淡了,而尋求刺激不經意間或者有意向的出軌,其實是道德觀出了問題,或者說缺少道德約束了。你離婚了單身,隨你幹嘛,沒人在乎,自己結婚了也是自己的選擇還出軌,這就很過分了。。。。。。。。。。。還有,不明白的是,這個社會到如今是怎麼了,那麼多人居然可以把一夜情,亂搞,說的那麼天經地義,理直氣壯。什麼樣的文化教出了這種人的世界觀,人若跟畜牲一樣濫交又跟畜牲有什麼分別?努力去尋找相愛的人共同奮鬥,持家,生子,旅遊,玩耍,相扶到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愛情和親情中歷經此生不是最溫情的事嗎?自己出軌的,更有想方設法去勾引破壞別的家庭的,得到手玩膩了一甩了之,帶給別的一整個家庭的傷害。我想問,這樣真的好嗎?不怕損陰德嗎?或許也是這個時代人已沒了信仰所致。但是我始終堅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首先要說一個比較殘酷的真相。
就是愛情的發跡,或者說愛情的正式流行。
就是開始於18世紀,貴婦和騎士的愛情。
貴婦自然就是有婦之夫。
和騎士的婚外情盛行,加上文學、浪漫的美化才慢慢的轉變成我們現在的愛情。
也就是說,愛情這個辭彙真正的起源,來源於婚外情。
所以你說現代社會出軌?
其實很正常的。
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你看看《金瓶梅》真實的刻畫了明末時候人們的感情觀。
比現在還混亂,扒灰的扒灰,亂搞的亂搞,偷人的偷人。
現代社會都已經好多了。
至於為什麼會出軌,我做一個比喻。
比如你非常喜歡打籃球,但是我要你把他職業化,一輩子只能打籃球。
你是不是覺得打籃球也會失去興趣。
偶爾還是想打打網球,打打乒乓球。
如果這個籃球能換著花樣玩還好,但偏偏這個籃球他不思進取,他不懂進步換花樣來取悅你。
所以你一旦把他當成職業化,固定的去玩他,你就會失去原有的興趣。
並且一直玩一個運動確實也沒啥勁。
人生本來就是豐富的,是多姿多彩的,而且是參差多態的。
偶爾玩玩其他運動本來就是調劑。
婚姻就是如此,把愛情儀式化固定在一個人身上,和把運動職業化固定在一個運動上是一個道理。
你總會想要去試試別的,不然人生是不是太枯燥了。
當然這是其一。
還有,很多人本來心智就不成熟,剛開始覺得喜歡,但並不真正了解對方,在一起久了才發現雙方不合適,三觀不匹配,性格不匹配。
或者在關係里冷戰,矛盾,無法解決,只能找其他人解決了。
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和出軌率成反比。
能力越強,就越不容易出軌,婚外情。
因為,婚外情本身是因為不幸福,不滿足,才出去的。
但如果雙方在一起很幸福,也不至於找一個人。
所以,大致兩點,總結一下。
1.人性是貪婪的,喜歡新鮮感,換花樣,體驗不同事物和人。
2.處理親密關係能力差,心智不成熟造成的。
愛情是存在的,但是它不是永恆的,我可以愛你,但不能保證我一輩子都愛你。
但我能保證我愛你的時候,我就是只愛你一個人的。
可時間過去,愛也會退去,我也許會找到別人,你也許也會找到別人。
所以,婚姻中,靠愛情維繫幾乎不可能。
更應該靠友情、互利、恩情、親情、合作、精神匹配、性格匹配、性生活和諧來維繫。
愛情只是一把火燒完就沒了,而如上的東西可以長久。
有一種,叫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苦衷,不道不意味無意義,在別人看是苟且,在他們自己來看是人生,只是,有些時候,人就是這樣,你只能在原地,偶爾有人,向在沉溺於深海里的你伸出手,你暫時喘口氣,卻沒辦法跟這個人走,或者沒有辦法帶這個人走。
你們以為的婚姻,都一度有感情,都是明明白白永結同心,但是這世上還有好多婚姻是無所適從,是湊合,是妥協,你看不到別人的苦楚,你斥之不齒,背叛,骯髒,但是,於他們自己,心事又與誰人說?
任何人之間,總是陪伴我們走一段,或長或短,但是這些人中,有一個人,是最心底的那個人,種種,卻不過要在別人面前,佯裝做是一個普通人的名字,聽不到他們念起這名字時候心裡的波瀾。
我沒見過佳偶天成,我見過的恩愛叫互相牽制,叫沆瀣一氣,我沒見過什麼願得一心人,見多了合久的分了,沒見過分久的合。
只有走過你的路 所以苦過你的苦 所以放心著你的沉默 ,去追逐明天的命運。
有兩塊拼圖,拼錯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拆開再來。
沒有他法。
說起婚外情,可以是一些什麼樣的場景?如《晝顏》般的凄美與浪漫?還是近日娛樂圈中各種出軌劈腿門?還是如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里的陳清揚和王二之間的「偉大友誼」?這三個場景的婚外情,是一個事呢?還是不是一個事呢?從需求與心理動機而言,雖有相似,但細看又非常不一樣。
比起過去,現代的婚姻承載著我們更多的精神需求、自我需求,這也許是婚姻史上最有質量的年代,但也是需要我們更精心去經營、去投入的年代。當它過載的時候,婚外情,也許就是一個出口。
孤獨與婚外情
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描述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婚外情故事。故事裡的知青王二與已婚醫生陳清揚之間的「偉大友誼」就是他們的婚外情。文中並沒有出現陳清揚的丈夫,已婚的陳清揚更像是一個單身的女人。在那個年代,婚外情並不叫婚外情,叫「搞破鞋」。比起「婚外情」這個稱謂,「搞破鞋」這個稱呼,沒有情,只有性與恥辱。而陳清揚與王二在外人眼裡的「破鞋」行為,沒有理解沒有同情,只有躲避與羞於啟齒。在那場「偉大友誼」里,陳清揚與王二兩個城裡的知青,在與世隔絕的山裡相濡以沫。有性、有陪伴,以對抗漫長的艱苦與孤獨。
自我膨脹下的婚外情
現代社會,婚外情已不同於那個上山下鄉的年代。有一種婚外情,是自我膨脹的一個產物。娛樂圈裡和生意場上,出軌、多偶的情況比社會其他地方要多不少,且以男性為主。在我們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佔有更多的女人(性伴侶),意味著佔有著生產資料與資源,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而在這個過程里,被更多、素質更高的女人喜歡,則是對自己的一種認同。成為男明星、男高官、男高管、男富豪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自我膨脹的過程。
在自我膨脹的過程里,出軌、多偶,都是很常見的,直到他們度過了這個階段,自我到達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後,能夠有更有深度的寄託與追求。婚姻內的自我需求與婚外情
最普遍的婚外情的情節,其實就如日劇《晝顏》里演的那樣。《晝顏》在播出後,引起了網路大量的反響和討論,正是因為它引起了現代人很多的共鳴:在親密關係里的疏離、孤獨、不滿足,無法適應人不同階段的需求變化。
晝顏里的兩位女主角,一個甜美可愛一個性感聰慧。一個擁有與自己相似,簡單、普通的一個老公,他、她還有兩隻倉鼠過著簡單的生活;一個擁有一個優秀、有地位的老公,有一對可愛的女兒,有富裕安逸的生活;無論如何看,這都絕對不能算差。她們在婚姻里有孤單,有隱忍,有不滿……與幾乎所有已婚人士一樣。
她們的婚姻在最開始的時候,應該也是充滿了幸福、滿足與對未來的美好盼望,只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在經歷各種地事情與感覺後,她們也在不斷探索:自己要的是什麼?這個議題。在我們這個也許是最自由的年代,也許是最不自由的年代裡,自我的探求與對婚姻的不滿,讓我們的婚姻需要承載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
說自由,是因為生產力與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男人和女人,從溫飽線上解放,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生活方式、更多的社交空間,突破了地域與時空的限制去認識世界。人和人變得更不一樣,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經歷去思考到底自己要的是什麼,向外探索的好奇心變得可以實現。
這意味著,我們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追求與強調「自我」的年代裡,需求不斷膨脹,膨脹的速度超出了婚姻承載能力的變革。
在日劇《晝顏》里,女主角紗和在日復一日的,看似恆溫的婚姻里、生活里,失望在內心隱隱滋生。一邊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的主婦,理性上覺得應該知足,另一方面有放不下對浪漫的親密關係、理想愛情與自我實現的追求,理性的認識反而成了一種壓抑,讓她對眼下的婚姻生活更加不滿。自由,讓她的心從應付生存與生活中解放,但意味著對更高精神的追求。
紗和的現象在過去也許不容易出現,因為那時候,婚姻承載的可能是家族、忠誠、生育、生產力、性,而現在,紗和的願望與不滿變得非常普遍。因為現代的婚姻里,我們需要更多的愛、靈魂伴侶、陪伴、聆聽……
然而,不同的婚姻質量的承載力各有不同,高質量的婚姻,能承載我們更多的需求,而低質量的婚姻,就很容易過載。出軌,就是婚姻不能承載需求的一個表現形式。
除了這是最自由的年代之外,這也是最不自由的年代。因為一切的定義,都前所未有地標準化普世化。媒體、精英群體、教育,無時無刻地告訴我們這個是什麼, 那個是什麼,應該怎樣維護婚姻,婚姻是怎樣的,好的婚姻應該怎樣的,幸福應該是怎樣的,好丈夫應該怎樣做,好太太應該怎樣做……這些標準,也成了許許多多不滿與矛盾的來源。
在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我們討論起一個概念:WASP,即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簡稱,意為新教徒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美國人,現在可以泛指信奉新教的歐裔美國人。WASP價值觀,其實就是美國上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因階級強勢而主流且強勢,並隨著全球化「入侵」到世界上每一個文明,大家的觀念里,然後變成一個參考值、一個標尺,衡量著自己的生活、婚姻、伴侶……而這些現在強勢且想當然的主流標準,落地到不同的文化里,本來也有各種的衝突,例如,女權、平等與宗族嫡長子的概念;核心家庭的概念與中國大家族的文化背景等等。
婆媳問題里,經常就會出現婆婆與媳婦之間的權力鬥爭。媳婦受現代核心家庭思潮影響,對「以自己方式養育自己的孩子、獨立的小家庭」等概念非常地執著,自然與婆婆的大家族、一家親、缺乏邊界的人際關係充滿了矛盾,自然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與不滿。
另外,不同的主流價值觀,其實也有各種矛盾。比如,一個男人,有工作,已婚,有家庭,有父母,承擔至少5個角色,5種不同的標準:在單位里是好員工好領導,需要照顧下屬、積極工作;作為好丈夫呢,就是體貼太太、兩夫婦有情感交流、有陪伴;好父親呢,則要求他要多在孩子身上投入精力去理解孩子,與太太合作陪伴、教育和照顧孩子;孝順呢,則是陪伴老人撫養老人……當這些複雜的角色來的時候,兩夫妻會選擇合作、各司其職,其中大多數男人認為自己在工作、經濟上需要有更多的擔當,由太太去照顧孩子,可到孩子長大了後,情況又變得不可控了,因為孩子與母親熟悉,與父親疏離的格局又已經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太太的心中往往也是充滿著孤獨與失落的。這時,這個男人有反思現在的局面,他們往往也已經很努力了,卻換來了在家裡被邊緣化的地位。這個差強人意的結果,又讓他內心滋生著不滿。
這些不滿往往都會被歸納到對婚姻的不滿,進而也一定程度加劇了婚姻的問題、個人需求的不滿足、關係的緊張,出軌也成為寄託需求、三角化(家庭治療概念,我在專欄里有關於三角化的科普)的對象。
我們現在正所處的婚姻,真的能夠承載那麼多的道理、這麼多的需求嗎?在我們對婚姻寄託這麼多的時候,我們對它的呵護與維護又足夠嗎?
當婚姻過載的時候,自然就會找一個出口,或許是事業,或許是孩子,或許是手機、網路社交,或許是婚外情。
當然,還有一點不可忽視,就是我們的社會,對出軌的道德化越來越少,變得越來越寬容。這也助長了出軌的氣焰。然而,這種包容度的增加又不僅僅針對忠誠,對於女人離婚、單親媽媽、性等等,都越來越寬容……
如果單單從出軌比例看,我們對婚姻可能會失去信心。但我認為這是婚姻關係變革的一個必經之路。或許,我們婚姻的承載能力,會隨著要求提高引發的思考與磨合而不斷提高。
在《婚姻簡史》這本書里,我們可以跳開現在的社會,從歷史、其他社會看婚姻,就會發現,婚姻未必與愛情有關。它可能是家族或經濟的概念之一,別說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的文明,都經歷過很漫長的群婚階段。在過去,大多數的文明裡,很大程度並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抱團,活下去,為了血脈的傳承。
現在,我們現代人越來越追求婚姻的質量,去研究它,經營它,現在婚姻承載的精神因素在不斷增加……
這意味著,可能,我們也在開創著史上最充滿精神意義的婚姻的時代。
看到 @王雪岩 從婚姻的關係著手已經分析得非常詳細了,這裡想從「快感」這個層面去說一下。心理治療師 @李松蔚 曾經分享過一位來訪者的情況,對方已婚,自訴有「性成癮」的問題。但是在李松蔚看來,其行為更接近於某種奇特的「收集癖」:他早在結婚之前,就已經集齊了「十二星座」。來諮詢的時候結婚不滿兩年,卻借著經常出差的職務之便,又集齊了「十二生肖」。一方面,他痛恨自己的荒淫無恥,也早已身心俱疲,可另一方面,他深藏在心裡的魔鬼,仍在躍躍欲試,想把目標升級為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
他反覆問:「哥們牛逼不牛逼?」好像一定要從我口中得到「真羨慕你啊」的確認,他的行為才具有意義。到他這個地步,快感已經不是性行為的主要目標。「想來應該很有快感吧?」他說。可是每次發展到最後,都是千篇一律的活塞運動。這時會無端生出一種幻滅感,覺得眼前的人換來換去,做的無非都是那麼個事兒而已。一番番煞費苦心,何苦來由?按照他的說法,「那麼個事兒」做多了,即便不能說毫無快感,稱它一聲乏味,也還算是貼切。問題來了:如果不為快感,那做它又為了什麼呢?
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並不怎麼看重快感。快感缺乏,不會抹煞一個行為的合法性,有時反而會獲得他人的稱許。追求快感反而可能是一種政治的不正確。——這不是時代病,而是當代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中國新聞周刊》最近有一期圍繞性治療這一行業的專題報導。其中有一位台灣性治療師提到兩岸民眾一個有趣的差異:台灣夫妻希望提高性生活質量,而大陸夫妻則大多為了生育而尋求治療。在大陸人的觀念里,只有傳宗接代才是重要的。女性來訪者的主訴幾乎全是陰道痙攣問題。雖然性冷淡的發病率應該遠遠更高,卻鮮有問及。這背後也有相似的邏輯:陰道痙攣會妨礙生育,於是必須引起重視;而性冷淡僅僅只關乎生活質量,大部分夫妻都可以隱忍。
隱忍,是一種被主流話語體系極力推崇的美德。
相反,一個人過分關注感官的愉悅,無論男女,在道德上似乎都站不住腳。——即便他們是夫妻,享受性愛是婚姻賦予他們天經地義的權利。沉浸於溫柔鄉中的男人難免會被譏為「不思進取」,而女性更是難逃「臭不要臉」之嫌。開元盛世怎麼出的問題?都是沒出息的君王碰上了欲女,連早朝都顧不上了。
只有切除對快感的沉迷,存天理滅人慾,這個人才能在主流話語體系中獲得更上等的地位。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古代的楷模。而今天一個人夜以繼日地奮鬥,三年不與配偶同房,也頗有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將要書寫一段勵志傳說的吉兆。損失的那部分愉悅,總可以尋找別的代償,例如婚外的性愛。「等以後發達了,想玩多少有多少」。數量可以用來填補質量的匱乏,廣度可以用來遮蔽深度的缺失。
就好像說,一個茶葉蛋吃不出滋味,我連吃三十個茶葉蛋如何?「牛逼不牛逼?」
可惜許多個零,加在一起也還是一個零。
這不是我說葡萄酸,而是那位「收集癖」的來訪者的原話。對這一點他最有發言權。他跟我描述在他獵艷過程中,反覆從興奮的頂點,一次次墜落於空虛深淵那一瞬間。當各式各樣的女人在他的手段下打開心防時,那堅冰融化的感覺讓他心神迷醉。可隨之而來的就是:「So what?」遍尋快感不得,於是意興闌珊。只增加一條新的性愛履歷,除了虧耗一次身體,提高一點染病的風險,打發一晚上無聊的時間之外,哪裡會有什麼價值呢?他還要時刻提防著對方的認真,怕惹上擺脫不掉的麻煩。
快感缺乏的人生像一種恐怖的詛咒。任憑怎樣光彩奪目的刺激,也不能真的帶來樂趣。這恐怖無以名之,亦無以解脫,只好尋一個暫時逃避的出口,讓自己相信「我還沒老,我的人生正豐富得要命」。但豐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他們想不到,體會不出,就只能像過去的農民想像慈禧太后的生活一樣:「老佛爺的生活美得很,頓頓吃炊餅卷大蔥」。我了解的大部分婚外性愛,背後都有這個影子。說是騙人,其實主要還是自欺,用「想來應該很有快感」的生活方式,來遮掩自己根本體會不到快感的蒼白人生。
看上去是一條五光十色的路,可只有走路的人自己清楚,那條路並不通往任何確定的終點。不過是用周而復始的活塞運動,推著西西弗斯的石頭上山而已。
--------------------------------
本文節選自李松蔚:不斷出軌是快感缺乏症?,點擊標題可查看原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本來想從心理學的角度說說出軌這件事情,後來發現那樣既枯燥又籠統。於是我決定從一個女權主義者的角度來說說出軌這件事情。包括男人為什麼喜歡出軌,哪些男人更容易出軌,男人尋求短期性關係的表現是怎樣的,女人會不會出軌,為什麼在出軌關係中女人的代價更大,怎樣預防出軌等等。
說到出軌,兩個女人的故事最為出名。一個是潘金蓮,一個是安娜卡列尼娜。一個背負千古罵名,一個成為追求真愛的典範。一方面,兩者造成的傷害不一樣,潘金蓮事關命案,任何關係中,主動傷害別人或者被動傷害別人而不停止的一方總是錯誤的一方。另一方面,文化背景不同,中國這樣的集體主義文化背景更注重集體利益,當集體主義文化中的多數人利益被損害時無論動機都是錯誤的。但男人出軌的故事卻不那麼為人所津津樂道,這是否是在暗示男人出軌更常見。
先說本能
男人天生對多個性伴侶是有需求的。額外的交配機會意味著額外的後代,基因遺傳下去的概率也更大。天生忠貞的男性似乎更容易被進化淘汰。並且男女的額外性伴侶的成本也不一樣。同樣是一夜情,男性就有機會獲得額外的後代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而女性卻有可能付出十月懷胎跟之後的哺育。就算是人流或者緊急避孕藥,也是有不孕不育的風險的。所以相對於艷遇,男人更熱衷,女人更謹慎。
但這絕不是男人出軌的借口跟理由。你肚子餓了想吃東西是不是本能?你肚子疼了想上廁所是不是本能?那你會不會因為肚子餓去吃霸王餐?那你會不會因為肚子疼就在馬路上解決?所以人類是有抑制本能的能力的。更何況,一個善於打扮自己的女性伴侶跟豐富的夫妻生活是完全可以滿足男性對多個伴侶的需求的。法律是不會因為你肚子餓了偷了麵包而取消對你的懲罰的。同樣,法律對出軌的異性也是有懲罰的,失去後代的監護權,失去配偶,同時需要額外支付後代撫養費。
女人其實也是需要額外的性伴侶的。雖然並沒有男人來的那麼的強烈與直接。穩定關係中的女人出軌的回報非常的明顯。穩定的婚姻關係提供了更優質後代的保障,因為雙方都會將精力與時間投資在固定並集中的後代身上。這是女性所期望看到的。因為女性無法像男性一樣擁有無限後代的可能性。一個一直保持生育的女性一生也只能擁有幾十個後代,而這個任務男性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所以高質量的後代對女性而言更重要。如果一個女人能夠跟優秀基因的男性交配那獲得優質後代的概率更高,可惜優秀基因的男性總期望將自己的基因散播出去讓更多的女人懷孕,而不那麼熱衷於穩定的關係。你可以明顯感覺到那些才華橫溢高高帥帥的男性也就是優秀基因的男性更偏愛夜店。所以女性更傾向於跟高高帥帥的男生生下孩子然後找個願意為家庭付出的男人結婚共同撫養孩子。
再說情感
人類是有能力同時愛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這就跟我們既愛我們的爸爸也愛我們的媽媽一樣,並且彼此並不矛盾。唯一可以阻止我們的便是內疚感。在多偶制的婚姻中,我們是可以同時愛上多個配偶的,並且每個都是真愛。因為社會文化抵消了因此產生的內疚,讓人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但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我們將這種情況視為背叛。背叛別人總是痛苦的,讓人內疚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出現兩種情況,避免內疚而選擇放棄其中一個。或者將這種關係正常化,比如,其他同事也是這樣的。
除了畸形的正常化內疚感以外。當穩定關係中的情感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人們也更傾向出軌。因為人類是有情感需求的,當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與依戀的時候,我們會尋找其他的能夠滿足自己的方式。而更多時候這種方式便是出軌。因為成本最低,回報最明顯。卻不知道這種關係中,因為自己的自私,受傷的卻是兩個人。自己的原配與額外的配偶,因為兩個人都只能得到二分之一的情感依戀。任何主動傷害別人或者被動傷害別人而不停止的行為都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與法律的制裁。意外殺人就不用坐牢了嗎?當我們穩定的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儘力去彌補與溝通。如果實在無法彌補,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終止這種感情,然後再尋求下一段感情。當然了,現階段的感情你無法處理好,我個人覺得你也沒有那個能力處理好下一段感情。
另外,女性更容易愛上已婚男性。心理學上稱之為擇偶複製現象,別人選擇的總是好的。而這種現象在男性中恰恰相反,沒有或極少異性朋友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
骯髒的交易
從人類有了歷史以來,男人一直是用讚美與金錢來換取女人的性的。這也是女人本能排斥娼妓的原因。因為娼妓降低了交換的成本。想想看,一個服務態度更好的人用低的離譜的價格銷售跟你一樣的產品,你會怎樣去憎恨那個人呢?其實不光是娼妓,那些性態度輕浮或者不太矜持的女性都普遍受到其他女性的排斥。交易是人類的本能。我們分享食物,工具,知識,甚至情感。並且在提倡男女平權的當代,女性有權利像男性一樣享受性樂趣。但是當交易造成傷害的時候,那便是錯誤的了。那個因為性交易而誕生的孩子是無辜的;那個因為性交易而失去生育能力的女性是無辜的;那個因為性交易而情感受傷害的伴侶是無辜的;那些因為性交易而產生的腐敗,不公平也是必須受到道德的譴責與法律的制裁的。
女性註定是弱勢群體
出軌關係中,無論出軌的一方是男性還是女性。最後付出代價的都是女性。首先,女性出軌為普適價值觀所摒棄,並一但被發現能夠維持原本關係的可能性為零。其次,在男性出軌的情況中,受傷害的也是女性。首先,原配失去了男性對子女的付出,子女的質量將大打折扣。其次,原配失去了情感上的依戀,生理上的滿足,失去了幸福的可能性。接著,小三無法獲得法律與社會的認可,關係得不到保障。而且出軌的男性會更輕浮的對待小三,小三意外懷孕或者導致不孕不育的情況更常見。同時,男性會吹噓自己的性經歷。在所有文化中,男性都會誇大自己的性經歷,女性都會掩飾自己的性經歷。更何況那些真實存在的性經歷呢?男性會在同伴間分享自己的性經歷以期獲得同伴的尊重與自身的自豪感。而男性同時又排斥那些混亂性經歷的女性,因為男性無法確保女性撫養的是自己的後代。這也是為什麼無論女性在出軌關係中以何種位置出現都會被冠以不自愛的帽子。因為在出軌關係中,女性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有可能是一輩子的悲慘命運。追求真愛的卡列尼娜最後也是不得善終。
最常見的出軌因素
在眾多出軌因素中,最常見的便是情感因素與收入因素。
當人們在穩定的情感關係中能夠得到滿足,你很難想像他會尋求其他的情感關係。自身感覺幸福的人很難出軌。這也是為什麼當代心理學家將婚姻三要素視為,愛,陪伴與相互間的自我成長。只有滿足這三個因素的穩定情感關係才是幸福並且不易出軌的。也就是說並非是出軌讓你不幸福,而是因為你們無法幸福所以出軌問題出現了。這也解釋了現階段的中國出軌率較高的原因,仔細想想看,當初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我們對待感情的時候更認真更謹慎更聰明一點,那相應的我們也會在這段感情中獲得回報。維持一段良性的穩定情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矛盾源於誤會,誤會源於不溝通。當一段關係的溝通出現問題,當兩個人開始互相猜測對方的想法的時候,那這段關係離結束也就不遠了。當我們無法與我們的父母溝通,聊天,交換想法的時候,我們甚至會憎恨我們的父母。更何況那個半路出現的朋友呢。男女朋友也是朋友的一種。改善關係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後都是為了尋找之間溝通的方式與方法。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擁有社交能力並自律的人更容易幸福的原因,他們很難在溝通問題上出現困難,同時他們也很難與溝通困難的人維持關係。為什麼要說自律呢,因為社交能力也意味著認識更多異性的機會。
另一個常見的出軌因素跟收入有關係。那些收入過低或者收入過高的男性更容易出軌。收入過高的男性擁有高於正常人的社交機會跟誘惑,也意味著更多的異性與誘惑。而收入過低的男性需要能夠體驗自尊的途徑。沒錯,出軌會讓女人內疚自卑卻會讓男人自尊。收入過高或者收入過低的男性出軌均是為了獲得自尊。一方面,我位高權重財大氣粗,不談三宮六院也要三妻四妾吧。另一方面,雖然我掙錢少,但喜歡我的女人多。那些賺錢比你少的男人不那麼靠得住。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克里斯汀蒙施(Christin Munsch)在2010年8月的「美國社會學協會105屆年會」上的報告指出,結合經濟獨立性考量,男性和女性在關係中出軌的趨向恰恰相反,女性對伴侶的經濟依賴越高越容易保持忠誠,而男性對伴侶的經濟依賴性越高則越容易出軌。這位研究者分析,很可能是因為錢賺得比較少的男人會內心對社會不滿,所以用這種方式來排解。不大能賺錢的女人相對是比較安全的,一個依賴男人的收入生活的女人和一個家庭經濟支柱型的女人相比,後者的出軌率比前者要高75%。這很好理解,對於女性來說,賺得比男人少並不會帶來多麼大的心理威脅,所以她們用不著以這種方式證明什麼。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收入低的女人獲得的出軌機會也比收入高的女人要少。另外最重要的是,她們必須考慮一旦東窗事發會導致原來的關係破裂,自己就將失去生活來源,多麼不划算。不過,也不是說找到了賺很多錢的男人會省心,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到,因為經濟能力強的男性獲得獵艷機會也多,所以那些比妻子多賺很多的丈夫才真正叫不省油的燈。
那些不要臉的男人們
慶幸的是,那些易出軌的男性是有特徵的。女性要學會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人生與幸福。因為生命只有一次,這足以值得我們為之付出努力並去捍衛。
首先是性癮,即強迫性性行為。除特殊體質的人以外,高壓力人群,高焦慮感和完美主義者,從小生活在某種匱乏的環境中的人以及出身低微的人較容易患上性癮。
其次是高睾酮水平者。即那些男性特質明顯的人群,更陽剛的男性。包括手指長度之比、剛毅的下巴、歇頂的頭髮和果敢強勢的社交行為等。就跟更性感的女人容易招惹男人一樣,性感的男人也更容易出軌。
接著是炫耀性消費,即奢侈品消費。由德克薩斯大學、賴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多所院校的六位學者共同發表了一項研究,主題是炫耀性消費作為性信號系統(sexual signaling system)的作用。調查結果表明,對於男性被試,炫耀性消費行為意味著追求短期的伴侶關係以及低投入傾向,並且其關鍵激發因素是對於短期伴侶關係的追求。也就是說,男性在追求長期關係時較少的表現出炫耀性消費行為,而對於女性被試則沒有這樣的差異。非常有趣的是,結果表明,更多女性在選擇結婚對象時,傾向於非炫耀性消費的目標;而選擇約會對象時,傾向於炫耀性消費的目標。
然後是迴避型依戀者,迴避型群體逃避親密關係,認為親密關係使他們失去自由,因而總避免與戀人過於親密。人們之所以能夠克服「出軌」的誘惑,往往是依賴於在戀愛關係當中建立的承諾。換句話說,責任感增加了抵禦異性誘惑的免疫力。迴避型依戀者因為其自身性格的原因而對於承諾感到不舒服,因此在親密關係當中的承諾水平較低,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何難以抵禦有吸引力異性的誘惑。
再然後是執行控制能力,即自律。在愛情中,執行控制能力越強的人越會不自覺地使用一些方法來保護愛情,比如少看帥哥美女、看到帥哥美女也覺得不咋地、盡量少和異性打得火熱。
再再然後就是普世原則會告訴你的,賺錢比你多太多跟比你少的男人不那麼靠得住。無法通過正常途徑獲得自尊的男人更容易勾搭其他異性。
最後就是態度與行為的相互作用,那些對出軌抱有嚮往或者無所謂態度的人更可能出軌。
並不是說擁有以上特徵的男性就一定會出軌,切勿對號入座。這些特徵只是擁有統計學上更容易出軌的傾向。那些良好家教的人,被告知正確價值觀的人;那些有虔誠信仰的人,對愛情對婚姻尊重並抱有信仰的人;那些以忠誠為自尊的人,能夠通過正常途徑獲得自尊的人;那些有責任心的勇敢的人,願意為錯誤承擔後果的人。更難出軌。
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高和有宗教信仰的人較少發生背叛行為。那些有背叛經歷的人更容易再次背叛,生活悲慘,適應不良,憤恨不滿,報復心強和猜忌多疑的人更容易背叛。背叛者很難相信他人,因為他們錯誤的認為別人跟他們一樣存在背叛動機。背叛伴侶的人通常會低估背叛所造成的傷害。
對男人抱有幻想的女人是可悲的。當然了,並不是說世界上就沒有好男人了。好男人是遇見的。這需要一點點的運氣,一點點的智慧還有一點點的努力。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她一不小心愛上了自己的老闆,可是事後才發現他原來已經有了老婆。可是在自己下定決心要離開他的時候,他又低下身段來求自己。給她買了上萬塊的名包,幾千塊的項鏈來賠罪,求她原諒。並打包票說,只要她給他一點時間,他就跟自己的老婆離婚,跟她在一起。
姑娘一時心軟,就原諒了她,並異想天開地真的等著他去跟自己的老婆離婚,跟自己結婚。
可是有一天,當他們在公司樓下的停車場曖昧的時候,他老婆帶了一幫人跑來興師問罪。姑娘以為,只要男人的心在自己這邊的,她就是什麼都不怕。
可是她沒想到的是,男人在面對自己老婆的時候,說了一句她這一輩子都記得的話,他說,老婆,我錯了,我不應該經不住誘惑做這樣的混蛋事,你原諒我好不好?
經不住誘惑……
好一句「經不住誘惑做這樣的混蛋事」!
明明是他先撩撥的她,明明是他在自己要退出的時候死皮賴臉地來求的她,明明是他甜言蜜語蠱惑的她。現在他卻轉過身來,指控是姑娘誘惑的他!
何其無恥混蛋!
那一刻,姑娘覺得,之前的自己,比阿炳還瞎!
在我看來從來都沒有一個男人,會真正為了一個外面的女人拋家舍業。當然,除非你能夠帶給他超乎尋常的回報,要麼是金錢上的,要麼是地位上的,要麼是事業上的。
多謝劉柯 的邀請!
看明白了題主想要提問的是什麼,但不能按題主的提問去回答,婚外情做為一種社會現象,沒有本質之說,出軌也談不上形成風氣,因為在人類生活史中,非婚性關係絕不罕見,而且從未中斷過。
早在八十年代,婚外情已經被社會廣泛關注與熱議,當時常用的辭彙是「婚外戀」「第三者」,九十年代使用的是「外遇」,現在再看這個問題,只是老瓶裝老酒,反覆地討論。
談婚外情的現象,要回顧婚姻制度,最早的時候,一夫一妻制度只在被基督教統治的地區,怎麼出現在中國的呢?
以下引用的內容節選自潘綏銘教授的文章:
「五四時期」,當時的西化的知識分子把「性」給高度地政治化了,把傳統的婚姻制度醜化為「陳規陋習」與「醜惡現象」,把它歸結為近代中國一切民族災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他們把「一夫一妻制度」美化為「政治正確」的「精神文明」之一,似乎只有實行這個東西,才能建立新政權,漢民族才能「復興」與「崛起」。結果,他們一方面高唱「婦女解放」,另一方面卻志在剝奪小老婆與小姐的按照自己意願去生活的權利。
1949年以後,「五四」的理想擴大地實現了,直到現在。本來是建立在「愛情總會專一」這樣一個人類現象的基礎之上的「一夫一妻制」,被政治需要搞成了一種大一統的絕對的「專偶苛政」。所謂「男女平等」變成了良家婦女、大家閨秀與賢妻良母與她們的「成功丈夫」之間的平等,而「二奶」、「小姐」、「出牆紅杏」這樣的女人們,不但被當作道德上的罪人,而且被當作政治上的敵人,甚至越來越試圖把她們變成《刑法》上的犯人。
說到底,這種「專偶苛政」僅僅是為了保護那些有資格有能力獲得與維繫「一夫一妻婚姻」的女性,卻斷絕了那些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來「向上流動」的女性的生路。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女性內部的階級差異,是上層女性對於下層女性的階級壓迫,只不過表現為「貞節」對於「放蕩」的鎮壓。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好象是平等的,實際上仍然是不平等的,出現婚外情,根源還是男女不平等。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人,人從來就不是專偶的動物,無論是性慾還是情慾,都是多樣性的,專偶制不可能約束得了人的自然屬性,人始終是會想辦法嘗試不同的新鮮的事物的。
人更多的時候是受自己內心的感覺控制,而不是理性,容易被他人感動,容易捲入到性關係幻想中,從而和自己喜歡的人演繹愛情故事,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當愛欲濃烈的時候,人只會順從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道德倫理的勸告。
當道德的範圍容量擴大時,就應該去更深層次地去思考人性中存在的多樣性,反思婚姻自身的缺陷。
專偶制的婚姻並不能保證人的幸福,尤其是當性生活得不到滿足、情感缺乏交流、分隔兩地、家庭暴力、貧困拮据、遭遇打擊變故這些不那麼人性化的因素伴隨著婚姻而存在的時候,婚外情的發生則給人們帶來一個可供暫時棲身的機會和釋放壓力的途徑。
婚外情是婚姻的附屬品。
專偶制的婚姻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最理想的婚姻形式,但一定會隨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條件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不會是永恆的。
現在的高離婚率並不能責怪交友軟體,而是離婚本身變得相對容易了,對自由的渴求更多了,對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思考變多了,人們不願意再在婚姻里湊合,不再把一份乏味的婚姻堅持到底,愛情沒有了,婚姻就結束,結束了,恰好可以再去尋覓新的愛情,和性的機會。
中國的性革命已經完成,進入了一個性化的時代,性不再象過去那樣遮掩了,人們較之過去更注重自己的性權利,性樂已經從生育功能中分離出來,追求自身的愉悅,追尋個性的情感表達,結交更多的性伴侶。
廣義的婚外情包括長期的非婚性關係、一夜情、約炮、商業購買的性。這些性現象無時不刻在衝擊婚姻現實,婚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它隨時會被洒脫的或者心灰意冷的人放棄,從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因為經濟發展快速,物質生活豐富,人們更強調個性的生活,人們不會再對婚姻唯唯諾諾,婚外情與婚姻的矛盾越發的尖銳,有些婚外情會把僵化的婚姻激活,有的婚外情會讓無法接受背叛的人主動拆散盟約。
反觀婚姻的有限的功能,如果它不能給人提供安全、溫暖、穩定與舒適,不能保障人的基本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這個婚姻也就談不上「好」,背叛婚姻的動力就會增多,婚外情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性為本能,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動力。
婚姻為契約,它並非從來就有,亦不會一成不變。
既有立約,必有毀約;如無毀約,何須立約。
看紅塵萬丈,多少痴男怨女。
一個『痴』字一個『怨』字,何等言簡意賅,入木三分。
有一個TED演講《重新認識出軌行為》。
我所見過的對該話題最好的討論,沒有之一。
戳這裡:【TED】重新認識出軌行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