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轎車許多採用非全尺寸備胎?有何優缺點?

非全尺寸輪胎在使用過程中和全尺寸有何區別,有什麼需要更加註意的地方么?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好好開車 · 購車指南,更多「汽車選購」討論歡迎關注。


1 廠家可以節約成本。不開玩笑,全從全尺寸備胎縮到非全尺寸(雖然我沒有專業干過汽車採購崗位),應該單車可以削減100元人民幣左右的成本。假設該車型年銷量10萬台,一年就是千萬利潤。
汽車公司內部經常把「採購」和銷售一起,並稱為利潤創收型崗位。


2 這種節約成本的方式,我認為比較合理。
首先,備胎備胎,既然不是落地胎,本來出動的概率就很低。
跟談戀愛的時候一樣,備胎的資質不如正宮,很正常。

第二,備胎的正確使用方式是:
比如一個輪胎漏氣或者爆胎或者割破了,備胎終於有幸露臉了。
但它露臉的舞台,僅限以較慢的速度,從事故發生地到最近的路邊修車鋪。原則上不應該超過XXkm(以廠家說明為準)。
等換上新胎或者修補落地胎之後,備胎應該回到它原本的位置。
輪胎作為一種橡膠產品,會自然老化。備胎長期閑置,自然老化是其一,其二是它沒有經歷落地胎的磨損,所以即使是全尺寸備胎,也並不是非常合適頂替落地胎上路行駛。

3 小備胎還能一定程度節約空間布置,提升車輛的輕量化。
一些注重性能的車,可能連小備胎都不願意使用。比如凱迪拉克ATSL,全系用了防爆輪胎。

PS:
我開車7年了,換過兩台車,一共使用過一次備胎,距離15km。


非全尺寸備胎只能裝在非驅動輪上,不能長時間使用,並且最高時速也有相應限制。(對於四驅和後驅這些特殊車型,建議查看說明書,遵照廠家指示執行。)

但是縮小備胎尺寸有助於:

  • 減輕重量
    • 更好的油耗
    • 更好的動力
  • 縮小備胎體積
    • 換取更多的實用空間
  • 降低成本

嗯,沒錯,其實推動汽車廠家用非全尺寸備胎最大的動力是降低成本。
所以如今有很多車廠選擇了別的思路,放棄備胎,改用缺氣保用輪胎或者補胎液。就是為了能騰出更多空間,減重的同時會帶來空間等方面的改進。
但不要說這是廠家偷工減料,從成本上來說,這比配個小尺寸備胎是肯定要高的呢。

PS:某些車前後胎規格不一致是性能導向使然,而備胎只是為了汽車能順利挪到最近的輪胎廠。用小尺寸胎的確會影響高速操控,但短途低速用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小尺寸備胎都會明確標明速度限制。

再PS:輪胎是否需要全換?
如果爆胎的另一邊輪胎與新胎磨損情況差不太多的話,可以只換單個輪胎。
如果兩邊磨損情況差的太遠,建議一對輪胎一起換。
如果平時按時給輪胎交叉換位的話,四個輪胎的磨損狀況不會差太遠,另外一對輪胎不需要全換。


先站隊!我牆裂支持配備非全尺寸備胎。
至於安全上的原因,上面的很多大神都答完了,超級專業!比如 @肉山大魔王@半夏@汽車奇談高小強 。

我是干汽車媒體的,但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車型試駕、實拍,看到全尺寸備胎都說厚道……大家也真的覺得厚道……我不理解,也從來不想這樣說。

尤其是最近的一個例子更讓我對半尺寸備胎更加支持。
這個例子是關於大眾蔚攬,也就是新的邁騰旅行版。。

首先,進口到中國的大眾蔚攬,配備了全尺寸備胎。所謂的「良心」、「厚道」!
然後,據進口大眾的工作人員介紹,國外的大眾蔚攬是半尺寸備胎。

估計很多人又高潮了:真給中國消費者面兒啊!在中國厚道!

大眾蔚攬,的確算的上一款厚道的車,很多細節的設計非常討好,用車的時候會很舒心。
比如:
後備廂的遮物簾,不用的時候,可以放在後備廂地板下面。
不用放在後排湊合了……

比如:
後備廂空間可以調整。
這裡說的當然不是後排座椅放到就完事兒了。
而是,
後備廂地板可以上下調整。


因為蔚攬的後備廂地板,有兩條軌道設計,一般的時候後備廂地板會放在上面的軌道上。地板下面能有一部分空間。
需要的時候,通過簡單的抽出——向下輕摁——推進,就能讓後備廂地板進入下面的軌道。
地板下面的空間就能增加到地板上面,後備廂空間也就變大了。

不過,上面我說的後備廂可調整功能,僅限於國外的蔚攬。
你問原因?

就是因為進口到中國後,蔚攬的備胎換成了全尺寸!
地板下面的空間,被全尺寸備胎佔用了,後備廂地板已經沒法往下面的軌道里調整了。

但是,這個軌道怎麼辦呢?
大眾的解決辦法是:
在上下層通道之間加一個塑料卡塊,把下層軌道堵死……


在全尺寸備胎和靈活可調後備廂空間這兩個亮點上,
大眾面對國內的市場,
做出了選擇:
全尺寸備胎!


對於我自己而言,
備胎這種使用頻率極低、只是應急使用的配置,
和更加日常、確實也更方便的可調整後備廂相比,
我是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的。

但我說了不算。

最後提一個猜想:
如果4S店賣車的時候,這倆配置可以讓車主自己選,怎麼樣?

最後打個小廣告,
大家對大眾蔚攬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專欄文章:

來來來,聊點試駕裡面沒寫到的大眾蔚攬
http://zhuanlan.zhihu.com/p/20749572?refer=Weeklylog


@hong Go

國人似乎特別鍾愛全尺寸備胎這個配置,不過無論是全尺寸或者是非全尺寸的備胎,都不建議長時間使用,因為我相信99%的車主平時是不會去檢查備胎的胎壓的

既然都不能長時間使用,那麼全尺寸和非全尺寸的在我看來就沒有區別,反正你補完胎都是要重新把備胎丟到後備箱的,都只是暫時替代一下罷了,可能全尺寸的更好看一點?

非全尺寸的備胎重量輕,體積小,不侵佔後備箱的空間,上面有人已經貼了圖片,就不贅述了。

在汽車之家等媒體備受推崇的全尺寸備胎在我看來真的沒什麼用,除非你經常跑長途而且還有定期檢查備胎胎壓的習慣。否則還是非全尺寸的適合你,反正也就跑個幾公里去修理廠,何必天天駝個全尺寸的佔地方呢。


同一車軸上應裝配同一規格、結構、廠家、花紋的輪胎(載重指數、速度級別一致)。

如果同車軸輪胎不一樣,那麼會影響車輛操控的穩定性。非全尺寸備胎一般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所以使用時車廠往往給出了限速和特殊胎壓的指導意見。


昨天收到日報團隊的私信說上日報了

本來還挺高興,一激動就一邊吃飯一邊去下載早就被刪了的日報

結果看完評論我就知道為什麼這篇稀爛的回答可以上日報了

簡直不能裝*的說出:唉...又上日報了這種話!!

小編我們私下聊!

這內容很長,又很啰嗦,我懶得改了,建議跳著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

備胎就應該有個備胎樣,不管是小尺寸備胎,還是全尺寸備胎,它都是個「備胎」,而不是「全新的輪胎」或者「多送的一隻輪胎」。

請注意審題:為何大多數【小轎車】都用非全尺寸備胎,然後各有什麼優劣?

簡單說說看:

1、從安全的角度看,考慮到司機的粗心,全尺寸備胎的安全性略低於小尺寸備胎。

因為備胎行(上)駛(位)的距離相對較短,而且它長期處於存放狀態,偶爾才被車(X)主(神)用起,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行駛(說起來跟某些人的狀況…)

所以備胎的磨損程度、輪胎氣壓與車身上已存在的輪胎不一致,這影響備胎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所以它不可以被當做「全新的輪胎」

為什麼說安全性略低呢?因為有些司機在換好備胎以後,會從外觀上判斷它與原有的三隻輪胎一致,甚至不顧備胎上清晰指示的【低於80km/h、行駛不超過50km】要求行駛車輛,有些粗心司機會完全忘記換過胎這回事。

直到某一刻出現在極端狀態下因車輪的抓地力不一致暴露出循跡性變差而導致的車禍…

還有些車用的是單導向輪胎,難道要配兩隻備胎嗎?

從對於廠家來說,非全尺寸的備胎就不一樣了:它剛被換上,司機就會嫌棄它跑不快、太小、太丑、不安全,所以才會儘快修復破損的輪胎,並更換回去。

2、從客戶的需求角度來看,全尺寸備胎會佔據更大的空間

因為客戶需求會直接影響每一代新車型的開發。

(比如某公司內:

A:通過對客戶的滿意度調研,我們發現這一代XX讓他們非常滿意,讓他們做出購買決定的原因主要體現在操控、動力和外觀上,車子能有這麼好的銷量全靠你們優秀的設計~

B:哪裡哪裡~過獎了

A:之後結合對市場潛在客戶群的調研,發現他們對改款車和下一代車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需求。

B:您請繼續講。

A:15%的客戶希望有更好的動力和操控。

B:這沒問題

A:63.3%的潛在客戶希望有更大的乘坐空間

B:這個會犧牲操控…但我們可以嘗試…

A:這些客戶還希望在不犧牲動力、外觀、操控內部空間的情況下,行李箱空間最少能比現在大200L,能裝下好多東西…

B:…

A:而且他們還希望有個一個全尺寸備胎..

B:麻痹...

3、從成本的角度看,非全尺寸備胎看似可以「省」很多料

成本並不是廠商的第一考慮,能不能把車賣出去才是。

備胎能吸引客戶還是省下來的空間能吸引客戶?

評論里有些人,還有回答里有些人,要麼沒車要麼剛買第一輛車。

因為你們糾結的不是胎,而是覺得只有自己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最經濟的,廠家才是最厚道的。

還有堅持10000公里就5輪換位的,你時間可真多,夠閑。

而且,你買的是老平台的老車,不信你看新平台的新車,不是非全尺寸胎就缺氣保用,還有給你補胎液的。

所以,綜合安全、成本、以及空間等客戶需求的考慮,大多數【小轎車】的製造商都會選用非全尺寸備胎。

而像一些有特殊用途和特殊使用環境的車輛會優先採用全尺寸備胎,原因是從承重、全路況車速低以及長期野外行駛無法及時修復車胎等因素考慮,備胎在位的時間可能會非常長。

那麼為什麼一直會有人在全尺寸和小尺寸的說法上糾結著呢?

其實這說法,最早來源於某幾個汽車品牌的產品銷售話術,然後漸漸被客戶+銷售顧問誇大,一代代傳下來…

而這個說法產生的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客戶產生某些品牌車型用的備胎都是小號的,真卧槽,還敢加價,買它就是買信仰,肯定被宰等等之類的感覺,繼而選購自己「價廉物美貨真價實」的車型。

說白了就是為了賣車而誕生的。

而很早以前因為道路條件很差,以及汽車售後服務覆蓋面小(小的可憐、近乎沒有)。司機大多都是專職司機,基本都具備一定的維修能力,那會兒配備的備用輪五輪一致,可以在替換原有車輪後持續使用。

由於汽車行駛速度低,道路條件惡劣,司機幾乎感受不到由於氣壓、磨損不一致帶來的排水、抓地力不同。在那個時候,如果使用小尺寸備用胎完全是腦殘。

隨著汽車技術和社會的進步,道路條件越來越好,汽車越來越快,各大汽車品牌的銷售網路規模越來越大,汽車廠商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汽車銷售進入到由經銷商單一品牌銷售(4S)並提供售前與售後服務的經營模式。

這樣做一方面使客戶對車輛的專業維護技能要求下降,用金錢換時間的辦法,把車作為純工具使用,只管開,維修保養等全包給4S進行,花點小錢省心省事省時間。

而4s店面覆蓋變大之後,一般車輛在城市外的售後服務幾乎就是靠打電話等道路救援即可。無須自己動手處理車輛故障導致的拋錨。

這個時候,由於各品牌售後覆蓋面的變大加上車主對車內空間的需求,這種僅需短途使用,夠跑到4S店或者服務站或者補胎店維修店的小尺寸輪胎就誕生了,它不怎麼占空間,更換時相對較輕的重量也會讓車主感覺便利。這種輪胎就是真的只是備胎而已,而且,為了避免車主換上以後忘了弄下來,就把他設計的非常丑非常小,一看就嫌棄,這樣,原位輪胎很快就會被更換回來。

所以這種醜陋的,看似省成本的,看似不厚道的備用胎是目前符合「許多」「轎車」採用,符合大多數車主需求的。

全尺寸備用輪更適合一些需要長期在野外行駛、承載力較大,無道路鋪裝條件和惡劣的特殊環境下行駛的車輛使用。


全尺寸備胎RAV4的後備箱

全尺寸備胎RAV4的後備箱

非全尺寸備胎RAV4的後備箱

非全尺寸備胎RAV4的後備箱


我只說一點。

停在戶外的全尺寸備胎車型被撬開後備箱偷輪胎的太多了。

我一個同事一個月內被撬了兩次,賊都知道哪些車型配全尺寸備胎……


以下答案可能會讓你腦洞大開,也可能讓全尺寸備胎信徒反感,但應該能幫助到你。

首先,我是扎胎王,平均每5000公里扎胎一次,我機油10000公里才換一次,我修胎比保養車還勤,我的第三輛車到現在已經50000公里了,補胎十多次,除了自己的車外,去年跑廠家穿越車隊,把中國東西、南北都對穿了一回,也處理各種蛋疼的扎胎事件。所以在備胎問題上,我有絕對的發言權。

先來看看「邪惡」的非全尺寸備胎
跟全尺寸輪胎對比是這樣的

看完是不是有種想罵髒話的衝動?

看完是不是有種想罵髒話的衝動?
然後這貨裝上車後是這樣的。


跑起來是這樣的?是不是感覺太坑爹了?

以上是邁瑞寶標配的T125/80 R16」的非全尺寸輪胎,原車胎尺寸是225/55 R17,這備胎比原車胎小了一大半,是屬於比較典型的「非全尺寸」胎,恩,是不是很坑爹?想罵髒話?儘管罵吧,反正我跟雪佛蘭不是很熟。

那這胎用起來是不是很垃圾呢?恩,廠家自己也認為這胎性能不咋的:只能裝在非驅動輪上,最高時速不能超過80公里,安裝後需儘快趕往最近的維修站

OK,我們再來看看全尺寸備胎,我知道你心目中完美的備胎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不是感覺很好?廠家很厚道?你現在就有衝動想擁有

是不是感覺很好?廠家很厚道?你現在就有衝動想擁有

恩,這感覺就對了,因為。。。。。。全尺寸備胎最主要的作用是讓你覺得汽車廠家厚道沒有占你便宜,心裡那個美滋滋啊,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你為了這個想像中的「優勢」多掏了買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為什麼沒有什麼卵用呢?
你要知道,備胎就是備胎,哪怕是全尺寸,也是備胎!!!備胎不能當原車胎用!!!
使用全尺寸備胎,大多數廠家也會建議車速不要超過100,安裝後需儘快趕往最近的維修站!!!
尼瑪坑我?老子買了這麼好的車,配這麼高大上的全尺寸備胎,也只是比那個坑爹摩托胎使用車速多20公里/小時?也只是能裝在驅動輪上而已?

是啊,你多花這麼多錢買了這個胎,也只是這樣而已。要知道全尺寸備胎,還要配全尺寸輪圈,重的要命,還佔地方。

其實呢,有非全尺寸備胎,也不錯了,大家看看下面這幾款車。


這三款車有什麼特別?這三款車的六/七座版都是沒備胎的!!!尼瑪,不可能吧!!!
嘿,非全尺寸備胎都讓這麼多人喊爹罵娘,這沒備胎的車怎麼造?

——————————分割線,其實上面的全都是廢話,真正的內容在下面——————————

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我,扎胎王,近3年遭爆胎不下20次,但一次都沒有換過備胎,一次都沒有,看清楚了,是一次都沒有!沒有騙你,扎胎20次,一次都沒有用過備胎,這20次包括我的車,包括超載全順,包括公司車隊的其他車,一次都沒有換過備胎。這感覺太爽了,扎胎20次,手一次都沒臟,一次也沒累到。

我是怎麼做到的 ?

DUANG!!!

體積只有備胎的1/10不到,一個手指頭可以輕鬆提起,價格80-300不等,扎胎泄氣,插到車裡的點煙口,按下開關3分鐘搞定,不累還不臟手,換個備胎最少也要20分鐘好吧這尼瑪就是一個便宜到家的車載便攜氣泵啊,輕鬆完成20次胎不用動備胎的創舉啊。恩,上面那三款沒備胎的鳥車隨車也是配了個這玩意。

一般路上扎胎、輪胎沒氣,都是插了釘子異物,或者是氣門嘴、輪圈結合處泄氣,這種情況只要不要傻乎乎把異物拔出搞到氣漏光,用氣泵把胎壓加足,撐幾個小時是完全沒問題的,足夠你開到補胎店,絕對比備胎頂用,好用,安全,如果可以配合胎壓監測,那真是安枕無憂啊。
本人最長記錄是早上發現扎胎後沒氣,趕著上班,充氣到2.5上班後一直撐到下班2.0,趕著回家又充氣到2.5。

SO,一般人車子開到賣掉都沒有20次扎胎經歷吧?買個氣泵,備胎就讓他躺在那裡吧,管他是不是全尺寸,反正我用了之後備胎就長年睡大覺。真的遇到輪胎爆掉,不換胎不行的情況,OK,換上你的備胎吧,管他全尺寸還是非全尺寸,趕快開導航找個輪胎店買條同型號的胎換上。但這種事兒幾率太低了,真的,開到你賣車你可能都遇不上一次。

恩,以上就是我開車多年對付扎胎的神器,有了 這貨,備胎全尺寸不全尺寸還真不是個事兒。

PS:經常跑偏遠落後地區、無人區,還是全尺寸備胎的好,輪胎店不好找你懂的,這也是為什麼硬派越野車清一色都是全尺寸備胎。


更多關於輪胎可以看這個
如何選購汽車輪胎? - 汽車奇談高小強的回答
輪胎鼓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避免? - 汽車奇談高小強的回答
如何評價 CRV 配套 T 級輪胎? - 汽車奇談高小強的回答


看到了@杜篤對於輪轂的分析。作為一個備胎開發工程師,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和見解。
輪胎在近些年,非全尺寸備胎主要出現了以下幾家:Pirelli和Conti,錦湖和Maxxis,佳通、玲瓏和朝陽。
目前各大汽車廠商,無論國內外,合資還是自主品牌,如果在設計汽車有預留備胎空間時,選擇第五條輪胎為T型備胎(T-type tire)絕大多數會作為第一優先考慮項。
1,還是前面多位各位提到的降本因素。一條主胎在15kg的話,T型備胎一般為它的1/4~1/3,節省車內空間,節省油耗。這個是大家都會算的一筆經濟賬。
2,我從輪胎設計的角度再來分析下原因。
a,一般什麼情況下,會把備胎拿出來使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主胎用了一段時間,胎面花紋有過磨損之後,輪胎胎側破損活著胎面破損,導致需要更換備胎。
b,如果換上的輪胎是新的全尺寸備胎,車主也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或者即使有安全意識,由於缺少相應的工具,一般是不會去檢查備胎氣壓的。
c,由於另外三條輪胎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磨損,換上的新全尺寸備胎,尤其是在同軸輪胎的對比上,在操控性、濕滑性等各項汽車駕乘體驗上有巨大差別,特別是在濕滑路面的排水性能。這種輪胎搭配在高速上尤其危險。
d,車主或多或少的可能會存在僥倖心理。增加車禍幾率。
e,T型備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汽車廠商不僅是出於降本,同時也是為降低自己的風險,出於對駕駛員的安全考慮。
f,T型備胎限速80km/h。設計上外直徑比全尺寸輪胎要小,裝在車上會有高低,我將它形容為「瘸子」,這也從輪胎設計的角度控制車速。
g,T型備胎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車主去輪胎更換點接受專業人士的服務與指導。因為一旦出現一條輪胎破損的情況,務必要檢查另三條輪胎的狀態,確保行車安全。


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全尺寸會被T型備胎取代,T型備胎也將由於技術的進步,被其他技術取代甚至取消,比如缺氣保用輪胎(run-flat tire)。


由於本人是從業人員,分析得不到位,請各位多多指點。


即使是全尺寸備胎,也不能當正常輪胎用,所以全尺寸沒有太大的意義,還佔用空間。不過在緊急時刻也不會降低逼格,算是個優點吧…


很多人都標榜廠家省錢
為什麼不說消費者也省錢呢
首先不常用到備胎的
非全尺寸廠家省錢了,買車也會便宜點(雖然可能只有真的一點點)
經常用到備胎的
備胎也是胎,也要養護和換,全尺寸的換胎價格也不便宜,現在有很多廠家非全尺寸備胎胎壁很厚這樣日常維護和更換可以省去很多
你跟我說全尺寸備胎換上可以隨便跑?
你確定4條胎中1個新舊不一樣你敢撒開了跑?


部分廠家認為備胎應該只起到臨時救急的作用,沒有必要長時間使用。
當某個輪胎不能使用時,可以臨時換用備胎,平穩低速駕駛至最近的補胎店修補或更換輪胎,再把備胎換下去。
優點:輕。方便換胎。
缺點:丑。不能長時間使用,不能高速行駛,不能對應危險情況。

不過至少解決年初換了備胎但是忘記補胎,年底又扎了胎,造成兩個輪胎都無法使用的情況……


作為一個輪胎,輪轂的從業人士,我來回答一下吧,現在大多數車企不採用全尺寸備胎的主要原因就是省成本。
而且現在很多車廠備胎配備的都是鋼輪轂,鋼輪轂和鋁輪轂在進行輪轂bending test時性能差距很大,以前接手過過某著名德系整車廠輪轂測試項目,鋼輪轂在進行高載荷彎矩測試時,20萬轉左右鋼輪轂就出現裂紋,到30萬轉時,裂紋造成的載荷偏差就超出標準所規定範圍,實驗失敗;而鋁輪轂在高載荷(大概是鋼輪轂高載荷2倍)情況下,平均要180萬轉左右才會出現裂紋,到250萬轉左右鋁輪轂彎矩測試才失敗,同樣在衝擊,徑向疲勞強度測試中鋼輪轂和鋁輪轂的表現都相差巨大。
所以鋼輪轂備胎不適合長時間使用,至於輪轂和輪胎的配合,各位可參照etrto標準進行選擇,自己在舒適性和運動性之間進行選擇。


添加一些小知識,鋁輪轂大多是通過模具一體成型,而鋼輪轂是兩部分焊接而成,4到5條焊接線,平均15cm長度每條。
備胎一定不能長時間使用,因為你自己換的備胎沒用使用扭矩扳手進行固定,在長時間使用後,螺絲有斷裂和脫落的可能性。
還有樓上那個所謂的整車廠工程師宣揚的全尺寸備胎無用論,我覺得你應該多看看etrto標準,才不會講這麼腦殘的話,不要在自己所不熟悉的汽車零配件領域來吹牛逼,我上司德國佬在輪轂輪胎領域工作35年,跟我們講,他能在輪胎輪轂作為一個權威,是因為他35年做過數萬個實驗的數據在支撐他所講的每一句話,而不是腦子一過,半桶水晃蕩晃蕩


非全尺寸會讓駕駛者覺得不安全然後儘快更換輪胎,而全尺寸同樣不安全但是心裡作用會讓駕駛者覺得感覺良好,不急著換,這樣反而造成了不安全因素增加,其次就是價格和空間


備胎採用非全尺寸,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設計思路。

當車輪出現故障需要更換備胎時,如果駕駛者更換的是非全尺寸的備胎,駕駛者會更主動的記修復常用輪,替換備胎。反之,更換的是全尺寸的備胎,駕駛者有可能因為僥倖心理不對常用輪進行修復,使新上備胎的磨損與其他常用輪不同,存在安全隱患。也導致備胎未及時修復,屆時無備胎可用。

不過,目前很多4S店把備胎換做全尺寸,作為賣點吸引顧客增值消費,我也就無力吐槽了╮(╯▽╰)╭


備胎是臨時替換一下,不需要全尺寸。
全尺寸輪胎用作備胎,沒有一個優點,全是缺點:
1、太貴
2、體積太大
3、重量太大
4、外觀沒有顯著區別,會讓用戶忘記補胎換胎。


通過觀察近幾年身邊車子,我得到了如下結論:車企裝備越來越多的非全尺寸備胎,最大的原因是減少佔用車內空間。
縱觀近十年的汽車,輪胎寬度、尺寸越做越大,十年前的中型轎車,輪胎寬度大多為195~205,輪胎尺寸多為15~16,而現在大多數中型轎車,輪胎寬度大多為205~235,輪胎尺寸多為16~18拿雅閣舉個栗子,05款雅閣,當時售價23.98萬那款(具體型號記不清了),輪胎規格為205/65/R15,到了08款或者09款,售價22+,輪胎規格升級到了215/60/R16,在到了現款,售價同樣22+,輪胎規格又升級到225/50/R17。後備箱體積就那麼大,厚度基本固定,又要保持一定的通過性,全尺寸輪胎就成了雞肋,廠商考慮畢竟是備胎,備胎的使用率完全被後備箱的使用率和平整率壓倒性完爆,非全尺寸輪胎自然而然越來越多。

樓上有答主貼上了Rav4的照片,非常有說服力


一直不理解國人買車的兩大奇葩追求:
1.對後排空間近乎病態的一味求「大」;
2.對一些幾乎沒有實用價值的浮誇配置狂熱的追求:配置多=好車。
其中全尺寸備胎就屬於浮誇配置。都用到備胎了,還不老老實實的打著雙閃慢慢的走避險車道,趕緊找就近的4S修理。怎麼,還想用備胎上紐北刷圈去?!還什麼為了安全著想,廠家就是處於安全考慮不讓你開快才給個非全尺寸備胎的好伐?!當然,豁車或者極地探險什麼的在極端情況下帶幾個原廠胎(注意了!原廠胎,非全尺寸備胎)以備不時之需那另當別論了。


非全尺寸的意思就是不完全是備胎,可能是男閨蜜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輪胎 | 備胎 | 汽車知識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