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普及之後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據說現在很多東莞的制衣廠都為了減少成本和提升質量引入了大量機器人生產線,想向機器人領域的知友請教一下:

  • 工業機器人現在普及到什麼程度了?目前制約它們普及的問題是什麼?
  • 工業機器人大面積普及需要多長時間?工業機器人普及之後對就業和生產格局會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不錯,我也正在找類似問題,希望來作為知乎上有同樣興趣探討的平台。
@冷哲已經開了頭對現在工業機器人的局限做了分析,我就接下去拓展談談我的觀點吧,但僅嘗試回答問題1里在技術方面出現的幾個制約條件(好繞。。。)

工業機器人和人相比的優點我就不贅述了,因為這些點往往是任何一個自動化設備都享有的,比如質量穩定,不會辭職,不介意危險骯髒乏味的工作等等。

我主要在技術角度(社會經濟的宏觀微觀影響啥的我就不擅長了),談談工業機器人當前的優劣勢 (本文稍長)。


1. 通用性

工業機器人可編程,支持多自由度運動,因此應用較靈活。雖然不及人類(如冷哲說的產線上只要早上花十分鐘介紹下新工藝就可以開工新產品了),但相對於很多工業自動化常見的專機(專為一類工業應用或一家客戶定製的機電集成方案),工業機器人還是靈活多了。工業應用改動不太大時,是可以通過機器人重新編程來滿足新的需求,而無需在硬體上再做大量投資。

但相應的,它的相對不足會是效率。畢竟專機是為一個應用定製的,因此雖犧牲通用性但實現了效率優化,在產量這個客戶非常關心的指標上能完成地很好。

2. 機電性能

工業機器人普遍能達到低於0.1毫米的運動精度(指重複運動到點精度),抓取重達一噸的物體,伸展也可達三四米。這樣的性能雖不一定能輕易完成蘋果手機上一些「瘋狂」的加工要求,但對絕大部分的工業應用來說,是足以圓滿完成任務。隨著機器人的性能逐漸提升,以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也變得可行起來(如激光焊接或切割,曾需要專門的高精度設備來指導激光的走向,但隨著機器人精度的提升,現在也變得可依賴機器人本身的準確運動來代替了)。

但相比傳統高端設備,如高精度數控機床,激光校準設備,或特殊環境(高溫或特低溫)設備等,工業機器人尚力不能及。


3. 人機合作

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是關在籠子里工作的,因為它實在危險(想像一個抓著幾十或幾百公斤的傢伙以四米每秒的速度甩著,誰也不想靠近吧)。主要原因是一般機器人,基於成本與技術的考慮,不會集成額外的感測器去感知外部的特殊情況(如突然有人觸碰),它只會「傻傻」得照著人類編好的程序日復一日的動著,除非有外部信號告訴它停止。所以常見的方案就是為機器人配備籠子,當籠子門打開時,機器人收到信號便自動暫停。對安全的考慮,自然給機器人集成帶來了很多額外的成本,籠子可能並不貴,但畢竟要為此仔細考慮產線排布,增加產線面積,改變人機合作方式等,從而影響生產效率。

所以最近比較受關注的工業機器人都以能安全地和人一起工作「為榮」,如Rethink Robotics的Baxter,Universal Robots的PR系列,以及很多傳統工業機器人巨頭(ABB,KUKA,Yaskawa等)的半概念半成品的機器人。而從產業需求看來,已通過傳統工業機器人解決了對精度速度重量等自動化需求後,也的確是時候開始滿足人機安全合作了。


4. 易用性

傳統機器人的工作本質就是不斷地走一個個的路徑點,同時接收或設置外圍的I/O信號(老和其他設置如夾具,輸送線等合作)。而指導機器人這麼做得過程,就是機器人編程。幾乎每一家領先公司都有自家的編程語言和環境,從而需要機器人操作者參加學習培訓。當機器人適用範圍增廣後,這個成本開始顯現了。

這些廠商是有理由維護自家的編程環境的,一來工業機器人四十年前就開始規模化做了,那時還沒有什麼面向對象等現在廣為熟知普遍認同的主流先進編程理念,二來萌芽階段自家技術難免會和競爭對手不同,維護一個編程方式也無可厚非,三來因為他們的大客戶往往也是傳統的工業大客戶,如大汽車廠商,這些客戶求穩,自然不希望你機器人過幾年就趕個熱潮變換編程方式,搞得他們還得扔掉幾十年的經驗,重新花大錢培訓學習。

當然在業界,大家早已思考編程可否做的直觀簡單些,但在傳統廠家中除了一次次地概念性的展示外(如利用外骨骼,3D圖像,虛擬現實,iPhone等等),一直沒什麼商業實用進展,以至於大家再聽到「簡易編程」等關鍵詞都想吐了。

但慶幸地還是有後來者敢於挑戰,也從零開始做出成就,並成為被認可的賣點。對,說的就是Rethink Robotics和Universal Robots!這也鮮活地論證了創新者窘境里為什麼顛覆性技術往往不會在領先企業中成功(儘管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卻總是被後來挑戰者發揚光大。因為領先者在顛覆性技術上每走遠一步,就往往離自己的鐵飯碗遠離一步,內外部阻力都很大!

不管怎麼,機器人的易用性開始得到重視,如何能讓人不經任何(或過多)培訓,就能像玩iPhone一樣很快玩轉機器人,已經變成大廠商們開始大力投資的方向來。


5. 成本

機器人的成本從小型號的幾萬RMB到大型的上百萬RMB都有。這個成本自然低於高端專業製造設備,但也可能會高於國內小集成商們拼湊出的自動化方案來。但從一直來西方工業界及近幾年國內製造業對機器人的歡迎程度看來,說明機器人自動化的經濟優勢普遍到了一個臨界點,超過了其他替代方案(人工,或專機),看來這個成本還是值得的。

其實要走傳統機器人的老路,那硬體成本降低空間不大。工業機器人基本是一個開環的運動機構,靠的就是電機和齒輪箱的高精度配合。而大部分領先廠商的這些關鍵零部件都是從日本幾家廠商那買的,(這也是國內公司自己製造的機器人,買同樣的零部件,也不會便宜多少,因為日本廠商不會為了你這點量給多少折扣)。除非中國零部件製造商能靜下心來,努力追趕上日本人的技術,從而以價格優勢打破多年來的壟斷,才能真正促進國內機器人廠商的發展。

另一個就是另闢蹊徑,追求其他技術和市場。如Rethink Robotics當時甚至考慮用塑料的齒輪箱來降低成本,而通過視覺來彌補運動精度損失,就像人的眼睛來輔助手的精微操作一樣。但畢竟不能一步登天,所以Baxter機器人暫時在精度和速度上完全無法與傳統機器人相比,但在它能處理的物料抓放的應用中,卻也足夠了。也許隨著Rethink的努力,會在硬體較差的情況下,通過軟體的智能化彌補,來達到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競爭的程度(那就是真顛覆這些傳統大廠商了)。


6. 智能性

之所以將智能型放在最後一點,因為相對現在市場對機器人的主流需求(即強,快,准),它暫時還不是最迫切的。這也體現了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優勢(任勞任怨,保質保量,是個「幹活」的好手)和不足(但很「笨」,老得讓人教)。

但不代表智能型不重要,相反企業已經開始做技術投資了。比如怎麼讓機器人更好的理解人的指揮意圖,相對自主的去理解並規劃任務,而不需一個點一個點得讓人告訴它怎麼走;如何讓機器人在外圍環境發生變化下(光線變暗影響圖像識別,傳送帶上物品有損壞需要特殊處理)自動適應;如何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等感知判斷零部件的裝配質量,等等。

這方面美國人做的比較好(當然他們也是避實擊虛,因為傳統工業機器人硬體上的技術和市場已基本被日本歐洲企業統治),ROS Industrial,Rethink Robotics等都在做有領先的嘗試。

以上是我從個人工作中對技術方面的簡要總結(一不小心碼了三小時的字。。。),歡迎其他愛好者一起來探討。


你們大概會看到一個由人而不是機器人所組成的『西部世界』。


這個問題所問的是工業機器人普及後對『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而不僅僅是對產業有什麼影響,那麼從我的知識推演來看,工業機器人的普及意味著,全球範圍內基尼係數會變得更大,更不公平,貧富差距差距更為懸殊,馬太效應更為明顯。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四次產業轉移。第一次是英國向美國,第二次美國向德國日本,第三次的日本向亞洲四小龍,第四次,日本及四小龍向中國。

這幾次的產業轉移,每一次都是極為宏大和深刻的社會變革。藉由這些產業的轉移,每一次,技術,資本都從先進國向後進國家轉移,後進國家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完成了工業化,從而使這個國家從封建的農業的落後的國家,變成一個先進工業國。人民的物質極大豐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逐步擺脫貧窮,飢餓,戰亂,疾病和死亡的陰影。每一個經歷過改革開放前後時代的反差又或者見證了中國最近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的片段的人都會感受到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國民所擁有的絕大多數財富和富足生活,都拜世界第四產業所轉移所賜。

發達國家產業的跨境轉移當然不是來做慈善的,他們之所以在全世界範圍進行產業轉移,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資本,技術,勞動力)中,直到工業機器人技術成熟普及為止,廉價勞動力是唯一無法自行生成自體循環的,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國民收入增長使勞動力價格逐漸地變得昂貴,對外尋找廉價勞動力就成了資本的內在衝動,廉價勞動力也就成為欠發達地區唯一能夠吸引跨境產業資本的資源。
作為一個機器人超過十年的從業者,我非常清楚,工業機器人所替代的都是一些傻笨粗簡單重複,機械枯燥乏味的低級生產活動,由於工業機器人相關技術的不成熟,相對於一個人生來就擁有的眼睛,靈巧的雙手,和經過簡單培訓能具有的技能,工業機器人,仍然顯得太笨太蠢,只能替代極少極少一部分勞動,對於人類來說不具有替代性。因此,在過去的三十年,工業機器在替代勞動力上的成就,可以說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
然而,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意味著工業化發達國家集團能夠獨立的完成整個經濟自體循環,那些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後進國家不發達國家趕上世界經濟的末班車,去承接產業轉移的機會將變得非常渺茫。
現有的發達國家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富有,不發達國家會原地踏步,一條看不見的分界線將會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間豎立起來,如同十幾個世紀前,羅馬帝國在英倫島上所築的一條哈德良長城,把英倫島分為了文明世界英格蘭和蠻夷之地蘇格蘭,大半個世紀前,北緯38度線把朝鮮半島分為現在的世界發達國家韓國和最不發達地區朝鮮。


隨著經濟不平等的進一步擴大,不發達國家通過工業化實現富裕的可能性渺茫,礦產也會變得越來越廉價(相對經濟總量),旅遊業和把『人當作廉價消費品』的產業會蓬勃發展起來。
朝鮮曾經有『觀眾八千人演員12萬人』的奇觀(阿里郎演出),坦尚尼亞最大的出口來源是旅遊業,事實上就是讓讓富有歐美人(現在也有中國人)跑到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看斑馬獅子打獵。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發達國家中等收入者吃頓飯的休閑支出,可能等於窮國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窮國可能會挖空心思想出新興旅遊項目來吸引富國人口的消費,到時候,像西部世界這樣,以廣袤的國土作為遊樂場,真人作為演員的體驗式娛樂出現是大概率事件。



畢竟,以人類基因天性的陰暗之處來說,用自己手中的財富和權力去壓倒同類,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這種樂趣是勝過機器所不能比的。


這個問題要好好答,正巧上個月參加了在東京舉辦的iREX,2013國際機器人展,結合當時的所見所聞,總結一下發給上來。

先上一段當時在iRex里拍攝的視頻。這就是@leon提到的汽車工廠里的焊裝線演示了。
記錯了,謝謝@Hacer Tu 的提醒。
視頻封面工業機器人演示視頻

看了這段視頻可以看到機械臂,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工業機器人之一了。視頻里的機器人替代人工對整車進行噴塗。

當工廠里這些工業機器人得到普及的時候,很顯然,對於勞動力的需求情況會發生極大的改變,一個是要的人數少了,另一個則是要的技能結構不同了。在@宋賢雲的回答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改變工廠的人員結構的例子。

我們公司是做空調壓縮機部件的。車間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數控設備。重複且單一的工作對公司來說,就現在90後的態度和觀念而言,人員是硬傷。
引進機械手後人員需求減了百分之七十。基本普通工人都撤退。留下的都是管理人員。

同時有另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工業機器人本身不僅僅是一個產品,而是一整個價值超過500億人民幣的產業。
工業機器人本身的製造涉及到從材料,感測器,馬達,軸承等精密儀器到金屬加工鑄造,控制系統,本身會帶來一大批的新型企業的興起。所以對於例如上海這些勞動力面臨缺口,產業升級和轉型壓力極大的城市而言,工業機械人(機械臂)是一個夢幻的產業。

那麼工業機器人現在普及到什麼程度了呢,我們來用數字說話。
Btw,數字轉自日本經濟產業省今年7月份的調研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讀一下。日文不包翻譯。
ロボット産業市場動向調査結果を公表します(METI/経済産業省)

  • 2011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85億美元,按1美元兌6人民幣的匯率,約510億人民幣。
  • 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近5年成長率約為60%,中國市場在近5年里成長了400%。
  • 2011年全球在運行的工業機器人約115萬台,這個數字在5年前是74萬台。
  • 日本每萬名工人就有340台工業機器人,韓國則是347台,中國是21台,德國是261台,北美平均是97台。

同時,@leon所提到的工業機器人嚴重依賴汽車工廠(塗裝)、液晶面板工廠(面板搬運)和半導體廠的問題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地悲觀。
下圖是2011年日本國內的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情況。實際上汽車產業加電子產業的需求也不過就是64%,在金屬及機械行業和其他一些行業機器人都有極大的潛力。

為了更直觀地給大家一個印象,再上傳一張這次2013國際機器人展里各廠商大力展示的食品行業的應用。下圖是ABB的裝箱機器人流水線。

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工業機器人在許多行業其實已經得到了相當的普及,同時這種普及正在加速。但是,在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仍然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發達國家,北美平均的機器人台數,僅僅是日韓德的三分之一。對於現階段制約工業機器人普及的原因,現在大致有下面幾個觀點。

  1. 價格問題。現行的導致中小企業難以承擔機器人的成本。中小企業理想的低成本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區間大約在5,000到10,000美金之間。同時,導入工業機器人所花費的巨額的整合成本(主要是控制系統的開發以及調試)急需削減。
  2. 系統靈活性的問題。現階段中小企業還無法簡單地對工業機器人的動作計劃作出變更,甚至缺乏有效的模擬系統以方便用戶展開設計。從外部聘請專門的人員,其開發和調試費用相當不菲。
  3. 部件功能的問題。中小企業能夠承受的價格區間下的機器人普遍功能較差。總的來說,行業需要更廉價的動力控制部件,更靈活多變的機械爪,更多功能以及更廉價的感測器。

其中最嚴重的問題還是1和2里涉及到的控制系統的問題,可以說現在的工業機器人的行為還是相對單一和僵硬的,一些局部的細微的變更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二次開發。控制系統的工程師們可不便宜喲。如@謝煜所說,

我會說做控制的比做結構設計的工資普遍高百分之50多麼

對於需求相對單一且大腹便便的土豪產業和企業們,以上的幾個問題並沒有那麼致命,這也是現在日韓德每萬名里有200-300台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但是對於大量的中小型製造業來說,上述的問題就要命了。換一款產品生產,就要找原廠再開發一次系統,可不便宜喲親。

現在有許多企業通過和高校等企業的合作在嘗試解決控制系統的問題,這一屆的國際機器人展上,產學合作論壇的議題清一色都是在說motion control。
至於完全解決motion control的問題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合著各製造業的需求去不斷地作調整,工業機器人在這幾年開始就會是一個朝陽的行業。

燃燒吧,騷年們!


題目是說工業機器人普及之後balala,而不是說機器人普及之後怎樣怎樣,所以說工業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普及一點兒也不遙遠,尤其是這兩年,你知道什麼叫有錢買不到機器人么....

關於普及之後的影響,說幾個地方:


一個是促進整個社會知識的更新換代,前面有小夥子說了,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之後會導致失業,對呀對呀,但是同樣的,也會產生新的就業機會。有人失業,有人入職,這個就叫更新換代。

並不是說用了工業機器人之後,很多活都不用人幹了,所以失業率就上升了。其實人還是那些人,只是所掌握的知識變了唄,你爸並不比你笨,只是他所掌握的技能沒法用了,而你這些年來所經歷的培訓學習讓你能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社會。

知識的更新從古到今,一天也沒有停止過,無論工業機器人或者是計算機或者是拖拉機,新的東西產生後,新的所被社會需要的知識總要有人學起來。況且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別著急,會有時間給你學的。因此呢,工業機器人巨頭除了專註產品本身,對於機器人教育的投入也是相當大了,畢竟會用你家機器人的同學越多,使用成本就越低。


第二點呢,就是促進行業的整合,工業領域的小玩家要求會越來越高。還想做你的小作坊?NONONO,現在是工業4.0時代。一旦工業機器人開始普及起來,以為著使用機器人的工廠擁有一定量的穩定的訂單,他們在使用機器人以後,會得到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好的產品質量,當然還有更多的訂單。那麼小玩家們,還依靠傳統人工生產在打拚,將會被擠壓的渣渣都不剩。

自動化程度高了以後,行業的標準也會隨之提高,你比如使用機器人進行焊接,塗膠,打磨,拋光,這些都不是人能比的了的。工業領域不需要工匠在那給你磨個鎚子啊,打個戒指,工業領域需要的是重複干一萬次不出現變化的東西。


還有哇,工業機器人普及應該說是自動化行業的一個標誌,這意味這,工廠里的自動化水平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階段。這往往意味著,商品的價格會越來越低,但是標準品也會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某個公司做蛋糕的公司,以前都是老師傅做蛋糕,一個蛋糕一千塊,鮮奶紅寶石蛋糕哦,你可以跟老師傅講,我這個花要做成這樣,我這個字要寫成這樣,我的奶油要厚一點哦,balabala,後來蛋糕公司發現一個月蛋糕訂單達到了一萬個,老師傅要累死了,越是蛋糕店的黃鶴老闆就上了一條機器人生產的蛋糕線。

可是嘞,機器人蛋糕線的供應商跟黃老闆說,我們現在這個蛋糕線,只能做出一毛一樣的蛋糕,你要人性化的訂製,還是得靠老師傅來。黃老闆拿起了算盤,想了想,雖然蛋糕不能像以前那麼隨意訂製了,但是成本一下子降低了一半,一年就收回成本,於是還是愉快的決定幹了。


最後呢,如果工業機器人真的全方位普及了,那麼機器人行業的小夥伴們肯定會有更多的想法咯,比如如何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智能程度,讓其能夠具有更大的柔性,適應更多的場合;比如如何講工業機器人普及只家庭應用,商業應用,使其進入更大的市場;比如如何增加工業機器人的靈活程度,移動能力,讓工業機器人可以自由運行到各個需要的地方,實現工業機器人領域的OFO(哈哈);比如如何回收利用廢舊的工業機器人,使其能夠不污染環境,再利用,這將是很大的市場;比如和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數據,對生產計划進行更好的預測等等。

如果工業機器人真的普及了,那真是太好玩了。。。。。

Let『sHaveSomeFun~~~


我就市場情況來說一下:
工業機器人的普及是限定在以下產業的,至於一些超越時代的想法,十幾年內都看不到實現的可能性,因為工業機器人只是代替人做體力活的。
未來工業機器人仍舊嚴重依賴汽車工廠(塗裝)、液晶面板工廠(面板搬運)和半導體廠(晶圓搬運)這三大客戶,其中車廠需求佔到一半。食品,製藥,家電等分散化的需求難有大的增長。
工業機器人用來代替工人做一些單調,人力不足以勝任(重物相關,精密相關),或是惡劣環境下的工作,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力無法勝任的工作都要考慮用機器人完成,比如挖掘機,誰也不會用機器人挖土方,應當用更廉價且負重大的液壓系統。
焊接和搬運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領域,其中尤以焊接為最大市場。對於焊接,人工顯然效率低,而對於物料搬運,不適合用叉車的精密設備搬運均需要用到工業機器人,相反,普通的物料搬運用叉車足矣,用機器人不但成本高,且移動難,實屬畫蛇添足。其他一些應用包括貼片,包裝等。
工業機器人價格高昂,此外生產線改造的投資收回時間長,且有維保成本,還要辭退一些員工(一次性補償),小企業不太願意承擔,反而願意僱傭員工做單調的工作。說到底,工廠需要的只是廉價的解決方案而已。
其實整個生產線的自動化中,工業機器人只佔到很小一部分。在整個FA市場中機器人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控制系統才是大頭。
工業機器人並不是萬能的,比如我們知道鋼廠工人的工作環境惡劣,可是即便是最先進的韓國浦項鋼廠依舊需要僱傭大量員工在危險環境作業。
對於廠家,雖然自動化能夠削減成本,但競爭力和市場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松下在尼崎的液晶面板工廠,全工廠好像只有5名員工,堪稱世界最先進工廠,可是就是這樣先進的工廠卻給松下帶來了巨額的損失。所以企業雖然有動機去使用工業機器人來提升生產效率,但這一需求並不迫切,並非企業經營的首要課題。而且多數場合下基於既有經驗的優化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機器人的使用範圍還比較有限。

2010年統計,日本每一萬名工人就有295台機器人,這遠遠超過第二名新加坡的169台。所以就目前來說,普及率並不高。

制約機器人普及的主要問題是它不夠靈活。比方說,一個產品的裝配,如果要改換裝配流程,以工人為主的生產線只需要早上開工之前花10分鐘講解一下即可。但是機器人就需要專業工程師進行編程、調試。停工造成的時間成本是可怕的。而能夠對機器人進行編程和調試的工程師,也是稀少的。機器人本身的成本也非常高。此外,有的工作,對於目前水平的機器人來說,還過於困難。尤其是牽扯到機器人視覺的問題。

這都限制了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

比較大規模的使用,可能還要50年時間。這牽扯到整個製造業體系的轉變。是一個根本性的變革。工人從生產產品轉變為維護機器人。而機器人的易用性、靈活性也要有質的變化。

如果機器人普及了,也就意味著生產率大規模提升。社會福利也有相當的提高。可以把更多的人解放出來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但是,同時也意味著社會教育體系要有進一步的增強。低水平的工作越來越少,因此教育水平低的人更無法獲得好的收入。貧富差距可以因為教育的不均等而嚴重拉大。所以,隨著機器人的更廣泛的應用,社會制度和教育體系也要有相應的變化。


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主要局限於其功能的單一:一種工業機器人只能負責一條生產線甚至生產線上的一個小步驟。這對於小型製造業企業明顯是不和算的投入。雖然工業機器人的成本一直在降低但是如果幅度不大的話這種小型企業寧可雇廉價工。為了應對這個問題,美國機器人界教父級的人物Rodney Brooke幾年前離開iRobot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就是做廉價的,可完成不同瑣碎任務的小型工業機器人。有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Rethink Robotics(公司名)。機器人叫Baxter. Baxter已經脫離了傳統意義上工業機器人的概念,因為工人可以很容易的"教"它做不同的任務。雖然效率遠遠低於大型工業機器人,但優點是可以做不同種類的任務。個人認為這個才是普及工業機器人的最有希望的方式。(好像離題了)


機器人的普及是必然趨勢,已經無法阻擋了。大量的簡單工種完全不需要人,失業人群增加的確會是個大問題。我們曾經和德國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討論過這些。他們認為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德國的人力成本很高,生育率低,人口老齡化,這些都是也要必須面對的問題。況且機器人把人從簡單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人類可以開發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直接考慮題主的疑問,題主所提問的需要普及的工業機器人應該是屬於輕工業中,或者說某些操作較簡單的大批量生產的程序,這主要是代替普通工人人力成本的工業機器人,而非高科技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或者重工業,比如汽車領域(因為汽車領域在某些方面工業機器人普及程度很高了已經):
那麼我認為這類機器人主要有這兩方面的發展需求
1:它的機械結構向模塊化、可重構化發展。這個的意思就是說,以後做出來的工業機器人都不是只生產一個型號了,而是生產它的每一個結構,比如關節模塊、連桿模塊,然後通過組裝的方式組成實現各種功能的工業機器人,並且降低維修的難度。

2:智能化發展。這個主要是利用感測器了,比如說東莞的那個機器人我要利用添加感測器,能夠使它準確的、有較高精度的加工出一件衣服,而且因為有多種感測器的存在,我可以用一台機器人,加工不同款式的衣服。我之前還看過一個更厲害的還有人形工業機器人,這個人形機器人可以把它固定在一個工作台前,操作起來就像一名工人一樣,這個應該是屬於裝配型的機器人了。

3:控制系統的發展。目前的工業機器人的最關鍵的技術就在控制系統了,一個好的控制系統才能讓工業機器人實現那麼多的功能。

現在存在的問題
1:模塊化的程度,據我調研目前處於起步階段。
2:感測器價格較高。
3:我會說做控制的比做結構設計的工資普遍高百分之50多麼,這就可以看出控制系統的難度了。
4:那麼要普及這種製造型、裝配型的工業機器人我認為還會涉及整個生產線的改進,也就是說一個廠房突然要把工人都辭了,換成機器人,那麼他應該是要新建一個廠房了,要重新考慮生產線的布局等。

最後一切的問題最終都歸於價格的問題,技術是有一定技術了,但是價格太貴不合適。
所以
01:普及程度我認為在我所以為的領域中基本是很低的,富士康目前普及程度也只有當初號稱的百分之5的樣子,普及的制約因素就是成本了,尤其是中國小型加工廠眾多,他們就更不會考慮那麼長遠了。
02:預測性的問題實在是不懂,,可以參考冷哲的回答。對就業和布局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說不定等到了普及的那一天,文化程度稍低的會更多湧向服務業,文化程度高的,可以繼續在廠房,比如做流水線布局分析,機器人的操控等等。如果前者更多,最終肯定是會導致大面積失業的了。


主要影響就是「中產階層」的消失。


有一次我打專車,來了一輛寶馬。司機表示:「本來多少算是個高管,可是經濟下行效益不好,所以一邊找下一份工作,一邊開專車掙點零花錢。」然而很殘酷的是,根據經濟學家泰勒·考恩在《再見平庸時代——在未來經濟中贏得好位子》一書中的理念,開專車大概就是這位高管的下一份工作了。考恩甚至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論點:「平庸的人沒有未來!」


(泰勒·考恩,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喬治·梅森大學。他被《彭博商業周刊》稱為「美國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也入選了英國《經濟學人》過去十年「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不妨釐清對「平庸」的定義:

絕不僅僅是渾渾噩噩的人。

你也許很努力,還有個不錯的文憑。

但你沒有顛覆性的才能,也沒有傲人的資源。

那麼你就是平庸的。

上述這個描述,若按社會階級來描述,就是「中產」——既沒本事或機遇創業成功,也不具備優渥的祖傳資源和過硬的人脈,掙了一點小錢還不斷被當局割韭菜,可謂是全社會最焦慮的一個群體。單從人數上來說,他們其實正在消亡!

泰勒·考恩教授提供了幾組數據。「1990年,美國國民收入的63%都是勞動收入的形式,但是到了2011年中,這個數字已經下降為58%。大部分發達國家——德國、法國、日本——都從1980年起出現類似趨勢。」以及,「1993——2006年,在16個主要的歐洲國家中,中等收入的職業在整體就業中的比例都有所下降。在其中的13個國家中,高收入職業在整體就業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在所有這16個國家裡,與中等收入職業相比,低收入職業在整體就業中的比重都有所上升。

在當下的中國,雖然到處都在喊「消費升級」、「服務新中產」,但是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內不少產業轉移到密集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如柬埔寨,難逃「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國,中產階層數量也會不斷萎縮。考恩分析道:「事實上很多中產階級的產出遠遠小於他們的收入。經濟危機中失業的人,60%來自所謂的中產階級;但經濟危機結束後增加的工作,75%屬於低收入職業。這說明大量所謂中產,處於小材大用的過度就業狀態。」少掉的那批中產去哪裡了呢?絕大部分,因為「平庸」,已經再也不是中產了。泰勒·考恩將平庸者分為三種,來說說他們為何「沒有未來」。

一、技能上,不能做電腦做不了的事

我們來講一個聞名雞湯界的故事,主角是特斯拉的CEO、聞名全球的鋼鐵俠埃隆·馬斯克。馬斯克這些年來在重重爭議中搞了特斯拉、無人駕駛、可回收火箭等好幾樁大買賣,身體力行地推動自己的理念——比如「精英主義」、「人機一體」。2014年,他的助理瑪麗·布朗找到他要求加薪。這位布朗女士已經在馬斯克身邊工作了十幾年,常常加班到深夜,動輒就要在城市之間來回奔波。馬斯克建議布朗休假幾周,休假期間的工作由馬斯克本人承擔,從而判斷她究竟應該漲多少薪水。結果等到布朗女士結束休假,馬斯克回答她:「你被炒魷魚了。」



馬斯克的做法當然不近人情,但是根據泰勒·考恩的理論,瑪麗·布朗遲早也會失去工作。整理文檔、撰寫簡單文案、一些比較簡單的分析,基本都能由電腦完成——中等水平的技術人員、並不太考驗情商的銷售、初級水平的教師和律師等等,都會成為電腦的「競爭者」,但他們怎麼可能競爭過電腦呢?智能化的計算機早已不是單純的工具,它的大規模普及將勞動力市場分為了「與電腦競爭的人」和「與電腦合作的人」。換言之,如果你不具備數學技能,不能快速解讀機器反饋,甚至很難利用計算機技術去完成諸如營銷和創意這樣的非科技任務,無法補上電腦在完成任務時所缺乏的素質,你就會成為未來勞動力市場上的「輸家」。

二、管理上,不能協調複雜性大規模生產

技術層面上合格之後,想有更好的發展,就要考慮鍛煉身為管理者的技能了。泰勒·考恩認為,不具備協調複雜性大規模生產過程的能力的管理者,將會在下個時代出局。我們還是再舉一個埃隆·馬斯克的例子。馬斯克的夢想就是造出可回收火箭,但是他原本是搞互聯網的。為了管理好設計、製造、出售可回收火箭這個龐大的團隊,馬斯克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首先,為了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馬斯克向一些對火箭技術感興趣的民間組織捐錢,並與NASA科學家及大導演卡梅隆等人稱兄道弟;以及,雖然作為大老闆他並無必要在技術上太過深入,但他還是自學成為了火箭專家,這樣他就能與技術人員談笑風生了。終於拉到了創始團隊,馬斯克在成本控制上採取量化思維方法,對物料數據追蹤繪製曲線圖,啟動了能夠縮短閥門檢驗時間的自動檢查裝置,控制住了多方面的成本。火箭研發的過程並不一帆風順——於是,馬斯克充分利用了自己在社交網站上一呼百應的明星形象發動宣傳攻勢,並牽頭舉辦了火箭展覽會等活動創造聲量,從而鼓舞員工士氣,給投資人信心。

如果我們採用泰勒·考恩的理論,那麼,在上述這個過程中,馬斯克先將目標「化整為零」,再將團隊「化零為整」。99%的未來管理者肯定都無法做到像馬斯克這樣優秀,但他們至少應該要做到熟練使用計算機,對生產的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都具備很強的分析能力,從而確保各個環節的都能有條不紊地推進,對隨時有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出預判,從而推進生產的進行。否則,就會出局。

三、商業思路上,不能為客戶創造優質體驗

有一部還算熱門的美劇叫作《破產姐妹》,講述了兩個貧窮女孩創辦小蛋糕店的故事,吸引了無數有志打拚人生的年輕觀眾——然而整整六季過去了,她們倆居然還是一貧如洗,乃至陷入了債務危機(恰好,主角「落難千金」本身便是一位不能與電腦合作的商學院畢業生)。縱觀她們悲慘的創業經歷,我們會發現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雖然她們的小蛋糕味道不錯,但是不僅沒有在任何意義上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連客戶的就餐體驗都一團糟。換言之,若論為消費者製造綜合意義上的「良好感覺」,她們不具備任何競爭力。



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早已實現了物質的大豐富,單純的皮包、美食等等都無法真正打動消費者。所以泰勒·考恩認為,在「創造消費者體驗」這一領域,將會有大量機遇,比如,助手開會前為總經理端來一杯咖啡,放下杯子時碰了一下總經理的肩膀,這個行為的本質就是優化客戶——即總經理——的體驗;再比如,某種具有品牌效應的小蛋糕,「品牌」本身就能賦予消費者良好體驗。考恩進一步總結道,「總有一天,很難再賣給高收入者更多的物質產品。要做的是找到方法讓他們感覺更好——對世界、對自己、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感覺更好。」真正重要的服務,是服務於人的情緒,提高人的效率,或者吸引人把時間更多時間傾注在某款產品上。

瞧見了嗎?現在有相當一批中產,之所以還能維持中產生活,只是碰巧身處政府所保護的行業,或者是他們的僱主還沒有意識到計算機的力量,但是他們在位置上已經坐不了多久了——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上說,哪個工種的就業人員最多,能夠用技術取代這個工種的企業就會能夠瘋狂吸引資本和技術,成為改變社會的行業巨頭。從人類自身來說,四肢被內燃機和電動機取代,雙手被精密儀器取代,耳朵和嘴正在逐步被各種語音技術取代,目前正進展得如火如荼的圖像識別技術,則已經將「黑手」伸向了眼睛這個五官中最為精巧的器官。在未來,人類能依靠的將只有大腦,而人和人智力和眼界上的差距本身就是非常龐大的。

你肯定記得這兩天到處刷屏的兩條新聞:百度開放無人駕駛技術源代碼,和騰訊正式孵化成熟的自動新聞寫作軟體dream writer(它的作品和真人稿件毫無差別,而且每天可以寫幾十萬篇)——前者取代司機,後者乾脆取代記者,整個運輸業、新聞業都會被徹底顛覆。未來的人工智慧生產線將進一步壓低製造成本、搶奪低技術勞動力的工作空間,能夠從中獲取利益的,除了優質資源的擁有者,就是能與計算機充分合作的優質人才。技術的發展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它引發的連鎖反應將無窮無盡,身處技術大爆炸的時代,不妨再讀一遍泰勒·考恩教授的觀點:再見平庸時代,平庸的人沒有未來。


普及的概念木有定義,日本德國的密度如果算普及的話,對社會影響如下:
職業教育受重視,水平高
技術工種畢業生收入提高
純粹體力的工人比例非常小,往往因為工作條件差等原因沒人願意做,反而收入也不少
藍領和白領勞動者的收入拉近

如果說是中國社會,是很難說的,因為中國汽車和3c產能比大部分發達國家大得多,人口也多得多。但大體上普工減少是可以預期的。

ps:其實汽車,3c,食品行業的機器人已經很常見了。


太多危言聳聽的回答了。
我曾在自問自答的一個問題里十年後,你期待,或者你覺得會有什麼新科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木棉樹 我就說是人品問題吧)提到生產製造業會進一步發展,無人操作車間是未來的趨勢,工業機器人或者說智能化生產設備在未來生產製造業大規模應用應該是未來的趨勢,也是生產製造業必將踏上的長征之路,雖然艱難,但是為了生存。
我曾在好幾個回答里表達過,當今生產製造業如果沒有了高大上的研發創新能力精益生產管理水平,必然會把企業帶入絕路。
——————————————————————————————————-
引入正題,我想說說工業機器人,或者智能化設備普及後的未來或許會給生產製造管理帶來的影響。
智能化生產的未來必然降低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的所佔比例。
說句題外話,剛才濟寧知乎群說這麼多廉價勞動力不用,用機器人純有病,我三年多的工作經驗所遇見的企業,不管是高大上的世界五百強,還是村角落的小作坊,都面臨這勞動力緊缺,未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厭倦一成不變的流水線生產,我們不是七八十年代以工人為榮的時代,經濟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厭倦朝九晚五固定工資的的生活,這就導致生產智能化必然。
扯回來,大幅度降低的人工成本,以人為本的企業關懷也開始傾注與培養高精通的軟體工程師設定不斷編製生產流程,和高精通的機電工程師維護設備TPM,機房裡三班倒的班次吃著花生磕著瓜子24小時看守著設備的運轉,睡眠中的值班工程師突然接到電話說3號機掛了,請予以維修。
研發人員朝九晚五的雙休,根據市場需求研發。質量工程師時刻監控品質,採購採購及時,物流運輸暢通無阻,生產管理者聊著QQ在知乎答著題,逮著逗逼就完成了生產訂單。
和諧的生產讓人以為共產主義提前來臨,除了科技含量不如國外大牌,我們的流水線完美無瑕,就如同一樣的河道人家流的山泉,我們流的全是尿。
然而,某天你的KEY機器人掛了,你的高級工程師修不好,你的備件還沒到,你找不到能夠替代Key機器人的高級技工。
你掛了。
————————————————————————————————————
我的上個東家有著全世界一流的生產製造系統,我登陸之後可以看到每一台設備的生產情況,周期時間,產量,OEE各種損失時間,每天的每周的每月的,我們以為我只要看著系統,告訴各部門。

啊,工程部,你把故障降低到15%以下,如果你不會,我教給你搞搞TPM嘛。
啊,質控部,你把不良品控制在5%以下,如果你不會,回家看看6西格瑪嘛。
啊,........


然後有一天,我的關鍵設備百年不遇的主軸斷了,我不會焊,我沒有備件,歐洲產的,人家是定製的,生產周期一個月,大家熟,我幫你緊急生產也得一個禮拜,你們提前放年假吧。

和諧美好的生產生活和突入其來的假期,感激智能生產設備(工業機器人)的普及。


Animatrix


《與機器賽跑》

技術進步好還是不好?作為堅定的技術主義者,庫茲韋爾和凱文·凱利(KK)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覆,KK甚至認為哪怕百分之一的技術進步也是好的。但由於他們兩位更多的是從技術哲學的角度進行思考,那就迫切需要在具體層面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作者把需求不足論、停滯論和「工作的終結」論這三種關於當前經濟低迷狀態的分析性觀點做了比較,採納了第三種觀點。他們認為,「新近的技術進步並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正是因為技術創新的步伐太快,才把許許多多的人拋在了後面。

簡而言之,好多工人,在跟機器的賽跑中出了局。」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創新加速的失衡,「技術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硬體、軟體和網路上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如此出人意料,現今的許多組織、機構、政/策和思維方式都跟不上了。從這個角度看,日益全球化並非失業率有增無減的另一種解釋,而只是技術無處不在且力量愈發強勢帶來的一個後果罷了。」

就業的失衡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他們多次在書中論及作為苦力的馬匹的消失,舉了可以代替500人工作量的律師勞動數字化的例子,指出美國銷售業就業的下降趨勢,「1995年創造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中,每100萬美元就需要聘用2.08人從事「銷售及相關」職業。到2002年(有持續數據可用的最後一年),這一數字已跌到1.79人,下降了近14%。」 他們還以富/士/康三年內購買100萬機器人的計劃對機器侵佔人類就業機會加以佐證。

他們發現,在現有經濟體系下,價值創造和就業崗位創造之間曾經存在著的密切聯繫「變弱了,或是斷裂了」。他們毫不留情地抨擊技術進步的收益承諾具有某種欺騙性,「經濟規律從來沒說過,每個人,或者大多數人,會自然而然地從技術進步中獲益。」

收入分配的失衡

突出體現在作為經濟健康重要指標的中值收入停滯甚至減少。「事實上,經濟學家埃德·沃爾夫(Ed Wolff)發現,1983年到2009年間,美國增長的所有財富,100%地集中到了20%收入最高的家庭。其餘4/5的人口,在近30年里反倒出現了凈財富減少。反過來,5%收入最高的人口,掌握了凈財富增長的80%;1%收入最高的人口更是獨佔了40%強。」

「技術進步不曾陷入停滯,總財富的創造也不曾陷入停滯。相反,中值收入的停滯主要反映了經濟對收入及財富的分配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處在中間的工人在賽跑中輸給了機器。」

數字技術是當今經濟的重要推動因素,技術改變了工作的世界,又是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然而,人們尚未充分理解和認識到數字技術對就業的影響。與之相關的一個最典型的問題就是:機器是否在搶走我們的工作?

稍微留心科技行業發展的人會馬上說出答案:是,機器在搶走我們的工作。一些很簡單的事實可以證明這個判斷。

富/士/康研發的被稱為「Foxbot」的機器人早在2010年就已在山西晉城園區投產,可以做一些掄、砸、錘等簡單的動作,富/士/康總裁郭台銘說,將在三年內製造一百萬台機器人。到2016年,山西晉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智能機器人生產基地。這發生在中國最大製造業工廠中。

Google自動駕駛項目的負責人曾說過一句話:「你仍在開車這件事是個漏洞,不是特性。」(The fact that you are still driving is a bug, not a feature.)這句話應該被人們廣為牢記,因為不僅在在開車這個事情上人類是個漏洞,在相當多的事情上,人類都是漏洞。

比如古登堡印刷機比人類抄寫員在書籍廉價且無誤差複製和傳播上做得更好;亨利·福特的T型車讓馬車徹底消失;即使是國際象棋這種以前被認為是人類智能優越性的領域,人類也早已輸給機器。在運算能力和簡單動作自動化能力上,人類已經完敗。那麼在哪些活動上,人類還有優勢?

按照凱文·凱利(Kevin Kelly)和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的理論,未來的機器是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脫胎於人更勝於人——甚至可能像人類相比於黑猩猩一樣。

機器智能超過人類智能只是時間問題。按照雷·庫茲韋爾的計算,這個時間點是2045年。

目前的情況是,機器正在迅速搶走原本屬於人類的工作。


更多移步:創新加速與創新失衡 (評論: 與機器賽跑)


廉價高效的技術出現必然會導致社會動蕩,因為大批人員失業,社會肯定會不穩定,具體可以參考歷史。而機器人的出現更會加劇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戰爭吧。

當然了,我覺得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這一天的到來……


我得提醒一下,這玩意的普及,特別是機器人能自動化生產機器人這種情況,是直接改變生產關係劃時代變革(不是技術劃時代,是社會模式),資源分配製度都得要大改,在轉型期里人類社會將會非常危險。是因為分配製度爆發戰爭大家一起狗帶,還是滑向西斯帝國一樣的帝制深淵,還是能全民理智和解,將這套系統變為公有,實現物質極大豐富;我相信誰都無法斷言……這是人類邁向新時代的一道坎,我只能祈禱人類足夠理智。


首先,會淘汰掉一大批產能落後的原始工廠,接著大量工人失業,跟不上時代的老闆破產。

採用新技術的新貴上位,社會財富被市場重新分配。接著大量新產能,擴大了市場總份額,大量的資金早就大量的中產階級,社會更趨於穩定。

人會變得更自由,活的更有尊嚴,文藝復興強調人的價值會在機器人時代進一步傳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因為機器人帶來的財富,讓個人更有力量,提高生活品質,可以騰出時間去思考怎麼活得更好。

短暫得社會危機過後,就是一個很長一段時間得繁榮期。中國那個時候因為機器人的大規模普及,會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基建更加完善,制度更加人性化,社會更尊重個人自由。


工廠人工成本降低,普工失業,產業升級。

世界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2014年世界機器人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生產使用的機器人總量將由現有的16.2萬部增加到42.8萬部,而北美地區預計總使用量為29.2萬部,歐洲最大的五個經濟體總計為34.3萬部,中國將成為世界工業機器人第一使用大國。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共銷售3.7萬台工業機器人,佔全球銷量的20.67%,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4年,工業機器人行業銷售收入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0.019%上升至0.020%,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和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類似,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的三大主要種類為焊接、搬運、噴塗。現階段,我國工業機器人一般運用在製造、安裝、檢測、物流等生產環節,應用於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低壓電器、電力、IC裝備、軍工、煙草、金融、醫藥、冶金及印刷出版等眾多行業。近幾年,除汽車工業外,電子、物流等行業的機器人安裝數量增長也很快。

工業機器人使用成本僅為人工的23%。工業機器人產品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含維護費用)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三個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達到7.2萬元*3=21.6萬元。從這個比較可以直觀看出,一台工業機器人在產生相同效益時,投入的成本是使用人工成本的23%。這個比例將大大降低企業的製造成本,為企業盈利提供廣闊空間,也提高了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就意味著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2-3年即可收回成本。

回顧中國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人口紅利相互疊加為製造業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今天,劉易斯拐點隱現和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導致傳統依賴廉價勞動力成本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從而促進了製造業轉型期對機器人的需求: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上升給企業帶來直接成本壓力,促使企業使用機器替代人工;另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上升預期也推動企業推動機器普及和提升來規避未來勞動力價格繼續上升的風險。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的應用能將工人從繁重或有害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工業機器人動作準確性高、具有可控的生產能力,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加快產品更新周期。

中國版的「工業4.0」的背景下,在製造業面臨升級壓力和人口紅利消失的情況下,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進入快車道。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加之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剪刀差」出現,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加快推進「機器人替代人」的過程,工業自動化將是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作為先進位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自然成為企業較理想的選擇。據IFR統計顯示,2005-2014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增速可達30%以上。


機器人雖好,但是真不是誰都買得起,更不是誰都用的好。
中國人工沒那麼貴,機器人的使用更要慎重,發達歐美國家的機器人用不好也經常出現機器人的投資和維護的成本比人工做更貴。
日本人有個理念就是不要一個大機器,成本高,可能一個機器把公司整垮,另可要幾個小機器配上幾個工人代替一個大機器
浪費在工業領域特別複雜,可能你這一機器人就是浪費。


首先是結論:工作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取代導致失去工作的人有極大的概率淪為社會底層,而且連搞革命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的生活福利,完全依賴於資產階級的良心。

下面是論證:

一、為什麼這些人會淪為社會底層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首先會取代重複性高、崗位可替代性高的工作,例如流水線工人、銀行櫃員、超市或雜貨店的銷售員、教師、培訓師、藥劑師(我說的是美國的藥劑師,相當於中國藥店銷售員或中國醫院藥房的藥師)、甚至部分醫生。

這些工作的特點是:從業人員在長期工作之後,知識和技能都被禁錮,成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家庭負擔的增加,他們失去了進一步提升知識和技能的能力,甚至有些人已經失去了進一步提升知識和技能的興趣。

那麼這些從業人員一旦失去工作,由於在失去工作之前就失去了提升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而且還有年齡、身體和家庭的拖累,因此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非常低,於是,他們要麼跳槽去同類用人單位,從事尚未完全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取代的工作,要麼不得不從事門檻更低、可取代性更強的工作,要麼徹底淪為失業人員。

也就是說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趨勢是一直走下坡路。假設一種極端情況:假如所有的此類就業崗位都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這些人徹底失去了重新獲得工作的機會,只能淪為社會底層。

二、為什麼連搞革命的機會都沒有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在近代,推動社會進步的革命,是不滿資產階級壓迫和剝削的工人階級搞出來的。

在當代,工人階級已經失去了革命的能力。

首先,社會資源都掌握在資產階級的手裡;尤其是資產階級控制的社會輿論對工人階級,尤其是失去工作的工人階級越來越不利。

其次,很多工人子弟的覺悟不如他們上一代,總想著怎樣跪舔資產階級,怎樣自願加班加點做奮鬥逼,怎樣在工作之餘努力學習新的技能從而讓資產階級更好的剝削,無時無刻不替資產階級著想,替資產階級說話。

這樣,資產階級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工人階級爆發革命的能力。

三、為什麼社會底層的生活福利依賴於資產階級的良心?

當工人階級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擠壓,導致失去就業崗位,淪為社會底層,他們就已經失去了在勞動力市場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收入的資格。用資產階級的語言來說,他們已經淪為消耗社會資源的廢物。

近代資產階級大發善心,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安撫工人階級,犧牲一點通過剝削工人剩餘價值得到的利潤,部分地解決工人階級的生活之困、養老之憂,換取工人階級不罷工、不革命,安心工作。

但是由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擠壓工人階級,迫使工人階級失去工作崗位淪為社會底層。而且由於第二部分的論述,資產階級不用擔心工人階級鬧革命。所以,資產階級就沒必要繼續完善社會福利,讓工人階級,尤其是失去工作、淪為社會底層的工人階級自生自滅,最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

所以,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已經佔領了大部分的就業崗位,使大部分工人階級淪為社會底層的前提之下,假如資產階級仍然繼續投資完善社會福利,只能說明資產階級還稍微有一點點沒有泯滅的良心,對社會底層施予最低限度的作為同類的同情心。


推薦閱讀:

TAG:人工智慧 | 工業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