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普遍虧損的原因?
像光伏這樣,整個行業陷入虧損危機的並不是孤例,比如動漫的日子也相當不好過,問題出在哪裡?是否有相通的原因?
有沒有拯救這類快速崛起又馬上進入低谷的行業的辦法?
看了上面有些回答,不得不說兩句,原因是多方共同導致的,單說某一方面都有失客觀。
1,大勢。太陽能的市場需求從來不是「剛性需求」,是建立在各國政府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的拓展性選擇,他們要給補貼,市場才能起來,投資者和中國的製造企業才有錢賺。這行有多依賴於政府承諾?西班牙光伏市場當時是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後來戛然而止讓位於德國,就是政府突然發現投資者投的比想像的多多了快多了,沒錢補了,緊急叫停,導致市場劇烈動蕩,頓時萎縮。因此,在經濟形勢下滑的現在,各國政府對這個奢侈選擇也都重新掂量,市場容量也好,增長也好都不如從前了。當初國內的光伏起來,企業家頓時賺得本滿缽滿的時候,也有賴於人家政府的開放,所以別怪人現在保守了。
光伏行業在全球都是受宏觀經濟影響非常大的行業。在中國更多是光伏製造業,而製造的產品要賣出去有賴於歐洲美國等下游電站開發的拉動,其中電站融資是最最最重要的環節。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對這一領域的融資都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銀行沒錢,電站缺融資也很難開發,中國企業賣板子自然更困難。
2,行業周期。光伏跟半導體一樣是周期性行業,這行業最關鍵的是成本,成本的降低有賴於規模的擴張,所以英利尚德這些前幾大企業前幾年一直拚命擴產,加上做絲襪的羽絨服的那些不明真相的後進入者,到去年下半年開始,產能釋放,一看市場需求,過剩了這麼多,怎麼辦?大家都不願意破產,地方政府和銀行也都在背後為本地企業撐著,那大家就都耗著唄,處在行業的下行周期,這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競爭,撐到最後活下來的就是未來的大贏家。
3,貿易保護。說了這一行最關鍵的是成本,技術都差不了太多,中國光伏企業得以在全球異軍突起,擠死他們在歐洲和美國的眾多著名競爭對手,主要是成本優勢。加上現在經濟形勢糟糕,貿易保護抬頭。這兩點共同導致海外的競爭對手用反傾銷來對付你。美國雙反,歐洲反傾銷,連印度阿三都宣布要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美國剛剛宣布對中國光伏企業的產品徵收30%上下不等的稅率,歐洲還沒判,如果最後真判了高稅率,歐洲市場佔了70%這些企業以上,生意可還怎麼做?
4,商業模式。現在所說的光伏業,主要是光伏製造業,跟房地產比就相當於建材行業,而像FIRST solar 這樣境遇還不錯的,除了做建材,自己還做房地產開發商。現在的中國製造企業為了自救,搶佔終端市場,也紛紛向下遊走嘗試開發商的角色,但行業特性相差太大,鮮有成功的例子。而製造業在中國,無論是新興的光伏還是傳統的紡織業,最後走的都是一條路。所以一直勸這行業的從業者心態要擺平,這個行業從無,到有,到極盛,到低谷,走了將近10年,從暴利行業終於走到利潤微薄,是回歸正常,把他當作一個傳統行業來精耕細作才是正道,所以別抱怨,前幾年坐在那數錢的日子不是常態,可以懷念,但別太沉迷於回憶。
當然還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起來得太快,自身的經營管理也有問題,在這個大勢之下,加上自身經營管理本身就有問題,生存自然就很困難了。未來6個月,是水落石出的6個月,是驢子是馬,6個月後見分曉。當然中國很多時候不是市場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這給這個行業最後的命運,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2016-11-15修改
好消息!
光伏行業進入發改委「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名錄!
部分光伏設備進入「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名錄!
在2010年被帶上高污染高能耗的帽子,被歸類到限制發展行業的光伏產業,這頂帶錯的帽子終於可以摘下了!
名錄截圖:
發改委官網鏈接:
關於印發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16]1982號)
=========================================================
身為光伏從業者,看到2016年後還有這麼多人對本問題認識錯誤,坐不住了,來說幾句。
這是一個2013年的問題,在當時這個問題是成立的。但是,全行業結束虧損是在2014~2015年,如今已經是公元2016年了。
主要原因有三:
1,國內市場規模,擴大,政策逐步落地(實際上併網仍然阻礙重重,這個進步是「相對」的)
2,技術進步,轉換效率持續提升、成本快速下降。
3,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相關原材料的國產化。
2010年前,YGE提出0.69元/度的遠期成本,還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僅僅5年後,光伏發電成本就已經降到了0.3元/度。(可以參考這個回答,聽說天津中環光伏電站能做到度電成本0.4元,是真的嗎? - Yao Lu 的回答)
本人對電池片、組件這些下游環節了解不多就不說了。中間產品中,太陽能級多晶硅成本從2011年的25萬/噸左右,降低到不足10萬/噸;多晶矽片的成本從2010年的12~15元/片(此項有爭議,10~20元都有可能,硅成本比例很高),降低到5元/片左右。
這部分是對督公答案的評論,督公的認識比較有代表性。
1,金太陽工程2013年就結束了。政府和業內都對金太陽工程不滿:監管不力,項目無限拖延,撥款遲遲不到位。
2,黑龍江綏化多家硅廠停產 電價上漲成最主要原因——這明明是2012年的新聞好不好!多晶硅2012年的價格從25萬/噸跌倒12萬/噸,很多在硅料價格高位建起來的小廠,成本價在20~25萬/噸,不倒閉才怪。多晶硅是一個非常注重規模的行業,現在國內主流大廠的成本都在10萬/噸以內,主要的技術改進是在2012~2014年完成的。
3,2012~2015是光伏產業鏈整體成本迅速下降的幾年,產業鏈每個部分的水分都擠得差不多了。2010年前,YGE提出0.69元/度的遠期成本,還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僅僅5年後,光伏發電成本就已經降到了0.3元/度。(可以參考這個回答,聽說天津中環光伏電站能做到度電成本0.4元,是真的嗎? - Yao Lu 的回答)
4,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新興產業,技術發展是非常快的。對行業沒有持續關注的話,2~3年時間舊有的知識就全都沒用了。
歡迎各位一起交流,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可以在評論中提出。有代表性的疑問我會在答案里更新。
作為一個從業者,即使只是底端的基石,也有讓公眾正確認識自己行業的責任。
————————————————分割線——————————————————
以下是專門反駁中國的太陽能光伏全行業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 小黑的回答
我在他回答下的評論被刪了,那就專門來寫個答案打臉。
1,補貼政策的解釋(這部分不算打臉吧。原文遠沒有「解釋」的意思,裝逼的意義大於說明)
Feed-in tariff (各國有差異,不準確)
包括幾部分內容:強制政府/電力公司必須購買太陽能系統發的電力;購買價格高於一般電價;政府對回購電價進行補貼;補貼可能來自關稅。
Net metering policy
請參考:什麼是凈電量結算政策(NetMeteringRule) ? - 峻衣的回答
分散式光伏在中國:自消費模式與凈電量結算的差異分析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RPS)/Mandatory Market Share (MMS)/Renewables Obligation (RO)/Quotas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供電商/消費者必須消費一部分可再生資源發生的電力。保障市場需求的穩定和擴大。
Centralized Bidding/Tendering
集中招標。政府組織和實施項目,典型是金太陽工程。
investment tax credits
投資稅收抵免。投資的廠商可以從他們的所得稅單中扣除其投資總值的一定百分比。
2,國內政策
原文是:
剛才一直沒有提過中國的政策實施。中國有機會選擇上述的幾種優秀政策,但是考慮到本國國情以後,不同區域所偏向的政策還是...第四種。
補貼,尤其是主要面對生產端補貼的政策在平時還可以,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背景下,妥妥地落人口實,你補貼生產端,難道不是補貼嗎?你拿了補貼,降低成本,然後跑我國家來低價賣出產品,把我國內的企業打垮了,這難道不是傾銷嗎?
定價、電價補貼:
2011年起國家開始完善光伏上網電價,分別按1.15元/度、1元/度。
關於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1594號)---國家能源局
光伏發電價格補貼細則出爐(全文)(建議看,很詳細)
凈電量結算政策:
國內主要是電價補貼,未採用該政策。(該政策與現有補貼政策衝突)
分散式光伏在中國:自消費模式與凈電量結算的差異分析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配額制是一直在呼籲的,今年剛剛有重大推進。
中國推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和綠色證書交易 遏制電網「棄風棄光」
[分析]15%可再生能源配額 火電該如何承擔
集中招標:
被人詬病最多的金太陽工程。毋庸贅述,看百科就夠了。
金太陽工程_百度百科
原答主小黑同學,一句輕飄飄的「第四種」就完了。。。妥妥的無視現實啊。。。
而且原文中的「第四種」是包括集中招標和抵稅兩部分的,這是風馬牛不相及兩回事兒。。。
3,雙反相關
簡直是集東拉西扯功夫之大成!處處瞎理解,比百度還百度!
找幾條出來打臉吧,啪啪響!
第一個:
不過2011年的時候行業盛極而衰。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西班牙突然出手自宮國內光伏產業,引發連鎖效應,大批訂單取消,雙反控告連續出現,2012年的時候光伏模具出口價格直降27.6%,當年國內產能直接過剩22GW
22GW是庫存!庫存!庫存!
庫存量和產量、過剩產能是兩碼事好不好。。。這也能瞎扯到一起???
全球太陽能光伏庫存2012年或將堆高至22GW
第二個:
然後就是雙反啦,到現在為止是歐洲美國各來兩輪,美國的第二輪還沒過去呢。一旦被判定雙反,出口產品將被課以極高的稅,2014年末美國商務部判定中國光伏板雙反,課反傾銷稅78.42%,反補貼稅49.79%,這個數,就問你還敢不敢賣。
兄弟啊,看你也是留學的,百度的時候不要光看第一條,後面也要看啊。。。
2014年底終審,傾銷稅率為26.71%至78.42%,補貼稅率為27.64%至49.79%。強制應訴企業是不一樣的,有高有低。
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終裁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
2015年行政複審,降了不少。不能單看第一條啊。。。你是2016年的回答不可能看不見,當然,這怪百度不怪你。
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光伏雙反案行政複審終裁結果
另外,今年雙反還要重審,明天(5月3日)就出結果,相比您是直接無視的。
第三個:
西班牙從此退回歐洲前四個電力最貴的國家,50%的傳統能源再次依賴於阿爾及利亞進口。順便說,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在地緣政治上講很危險的國家,不知西班牙怎麼想的。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很大的好不。。。化石能源主要是石油,也不是從阿爾及利亞來的啊。。。
西班牙電網公司REE(RedElectricadeEspa?a)公開資料表明,西班牙2015年4月份的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41.3%。
其中,風力發電量逐年增加,截止4月底已達3948GWh,佔全國電力總產量20.4%,水電站發電量佔13.5%,太陽能和光熱發電量分別佔3.9%和1.9%。預計到今年12月31日,西班牙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102.3GW,其中風力發電量佔比22.3%。(這不是小黑答案里的)
2月19日報道,西班牙工業能源旅遊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西班牙石油進口總量為646.28億噸,較2014年增長9.4%,創歷史新記錄。
西班牙石油主要依靠進口,國內生產的石油僅能滿足內需的1%。主要石油供應國是奈及利亞(16.7%)、墨西哥(13.7%)、沙特(10.5%)、安哥拉(9.2%)、俄羅斯(8.2%)、委內瑞拉(4.9%)和哥倫比亞(4.8%)。由於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降40%,西班牙在全球各地區的石油進口皆有增長,除了從中東地區的進口同比下降1.5%。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赤道幾內亞(86.6%)、巴西(66%)、阿爾及利亞(40.7%)和英國(32.2%)。(這也不是小黑答案里的)
相關鏈接:
西班牙2015年石油進口打破紀錄
2015年西班牙風力發電佔全年發電的19.4%
西班牙4月再生能源發電佔比41.3% 風電佔大頭
真是不知所云。。。
雙反部分到此為止。
4,生產部分
不懂不要瞎說,謝謝!
不懂不要瞎說,謝謝!
不懂不要瞎說,謝謝!
此外,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直走低端路線,這其實非常,非常危險。光伏產業可以分成三部分,上游是研究和原材料生產,中游是電池和晶片,下游是組裝和維修。中國在下游可以佔據51%的絕對優勢,僅靠一國就壓低全世界光伏板的價格;然而因為沒有掌握以提純硅為代表的的相關工藝,目前在中游和上游被花式吊打。
因此,國內風光的所謂光伏產業,其實特別依賴於把自己的產品賣到歐美去。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人家說一句你的產品我不要就能斷了你的命根子。對此,除了跪舔以外,你唯一能有的武器就是靠下游優勢調整價格。
順便一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只能佔據下游,但已經是政府拿來做招牌的高科技產業了。(我只有微笑)
象棋里有一招叫「雙車錯」,中國光伏產業其實正在類似的困境中。從政策角度講,如果減少補貼,那行業分分鐘go die,如果保持現有政策不動搖,那行業照樣會在產能萎縮和雙反潮的壓制之下go die。目前國家有轉FIT的趨勢,但是,正如高票所說,這仍是權宜之計。高票認為中國也許希望借FIT作為跳板緩一口氣,同時嘗試像美國APRA-E那樣的能夠促進研發技術的政策。
如此來看,最優解恐怕是趕緊政策轉型,努力拖時間,給產業續命直到硅提純技術有所突破,可以佔據產業上游和中游的時候。那時候就進可力戰歐美,退可吊打小國了。
光伏產業鏈是(僅討論晶硅電池):多晶硅→拉晶/鑄造→切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系統。
多晶硅:
2014年全球多晶硅產量約30萬噸,其中中國產能第一,佔比43%,美國佔比19%,德國佔比17%,韓國佔比16%。
2015年全球多晶硅產量達到35萬噸,同比增長16.7%。其中中國產量為16.9萬噸,同比增長28.0%,佔全球的48.3%。
註:數據統計口徑有問題,表格僅是參考;中能硅業=協鑫。
註:數據統計口徑有問題,表格僅是參考;中能硅業=協鑫。2014年的43%,2015年48.3%,「目前在中游和上游被花式吊打」,這是大國病,得治!
拉晶/鑄造→切片:
自LDK擴張開始,中國的切片產能就一直穩居世界第一。以下是產能圖。
48/61.5=78%。「目前在中游和上游被花式吊打」,這是瞎了,沒得治。。。
電池片→組件:
電池片是下游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對轉換效率影響最大的環節。(一般把多晶硅稱為上游,其餘為下游,應用系統不算為生產鏈條)
以下是電池片產能圖。
以下是組件產能圖。
以下是組件產能圖。分別佔到了全球產量的68.3%和71.7%。
分別佔到了全球產量的68.3%和71.7%。應用系統:
其實就是裝機量,2015年全球新增裝機量59GW。
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GW,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15.13GW,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併網裝機15GW的目標,佔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
真是抱歉,我國已經成為產業鏈上游、下游的最大生產國並吊打全世界,並在2015年稱為世界最大光伏市場。
當然,為黑而黑的人眼裡永遠只有四個字:吃棗藥丸。
其他資料鏈接:
【年報】2015光伏多晶硅行業總結與展望
2015年多晶硅市場回暖 但需「防寒」硅
中國光伏產業2015年總結及2016年展望
2015年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圖)_中國產業信息網
王勃華:2015年光伏組件全年產量超過43GW-國內
GTM Research:2015年全球太陽能裝機量達59GW
想了解光伏行業的更多信息,推薦這個網站 光伏-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因為人在美國,只能為大家提供一些粗淺的看法。
1.太陽能產業從製造端而言,的確陷入了我國發展製造業的舊循環中。
2.由於頁岩氣革命的到來,也會減緩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和應用。
3.同時從政策層面上看,生產端補貼容易造成貿易摩擦,轉向FIT是一個權宜之計,最重要的是形成以技術為驅動的投資和增長方式,類型類似於美國的APRA-E。政府和私人資本基於新技術的綜合考量進行投資,而不是GDP或者「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需要。
4.美國的學界並不是十分反對中國繼續擔任「工廠」的角色,因為整個行業的大頭:安裝、運營和維護都在本國進行,相對於製造環節高污染和資金密集的情況,後幾個環節利於擴大就業和產生持續的效益。
5.新能源在現有階段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德國、沙特等)作為其重要的能源供應源之外,絕大多數國家的重要考量還在於環境問題。隨著發電環節轉向天然氣和核能,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開始向交通運輸業傾斜。奧巴馬在其第一個任期就開始推行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效果褒貶不一,但是在其第二個任期仍把新能源汽車作為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參考最近討論的20億新能源汽車研發基金。
像photovoltaic是在不具優勢的情況下擴張產能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像動漫就屬於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這種情況很常見,特別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對於企業的原因一般如下
1 行業不景氣後,工廠減產,產能利用率達不到盈虧平衡點。諸如特殊時間段的半導體企業。
2 前期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業內企業進行了大量投資,產能過剩,單價下降,反而成為負擔。諸如現在的海運業(特別是干散貨)。
3 對於技術型的企業,訂單較少導致庫存增加,企業需要儘快回收資金,由於技術更新,要對技術淘汰的產品進行減損處理。諸如現在的液晶面板企業。
4 由於市場規模增加緩慢,參與者又過多,行業競爭過於激烈,有時業界大佬觸發價格戰,小企業沒有定價權必須折本應戰。諸如現在的平板電視行業。
5 業態的改變,更能迎合消費者需求,諸如網店搶了實體書店的生意。
大家都知道光伏的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去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大概是27GW,而產能至少是在70GW,其中中國有50GW以上的產能(數據來自發改委能源研究所)。
那麼這些過剩的產能是如何產生的?很大程度是被歐盟國際對光伏產業的扶持政策刺激出來的。2004年開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相繼出台新能源補貼政策,使得國內的光伏企業看到了巨大的的市場,不斷擴張。但光伏產業原料、市場「兩頭在外」,受國際市場影響很大。中國的光伏企業嚴重依賴歐洲訂單,歐債危機後不僅需求減少,各國政府還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並減少了補貼力度,結果光伏企業的財務數字都很難看。歐盟發起的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對企業出口也會造成嚴重打擊。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某些光伏企業所在城市的主管官員發生了變動,也對光伏企業的政策性補貼有所影響,這裡就不多談了。
新能源給投資者很大想像空間,但一些關鍵技術問題不解決,很難有大的發展,只會淪為「花瓶工程」。相比較傳統能源,太陽能能量密度太低,無法成為維持電網運行的主力(即成為「基荷電站」)。 再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在是否大面積推廣上,在決策層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動漫產業在政府補貼這一點和光伏產業有相通之處,各地的所謂「動漫創意園」很多都是打著動漫的旗號在要優惠、吃補貼、做地產,而這是不可持續的,等到優惠政策到期後,企業自然難以為繼。
國內光伏和動漫產業遇到的危機,本質上都是企業迎合政府而不是市場的需求,一旦政府的財政出現下滑,這些利潤主要靠補貼的企業馬上就被發現是在「裸泳」。
2012年的問題被炒出來。看不下去了,先出來說兩句,有空再補充。 @馬前卒說的全是錯的,知乎管理員看到就趕緊取消推薦吧。
- 光伏行業目前大好,不虧損
- 光伏發電比生產周期的耗電多多了,發電1年半就可以回收製造用電
- 光伏組件製造能耗與製造成本隨產業發展已顯著降低
- 光伏組件的技術與工藝控制仍在不斷提升中
- 對於缺電國,如巴基斯坦之類,當地電價高,光伏電站無需補貼盈利都比國內高。隨一帶一路與非洲開發,光伏業也正在走出去
- 光伏離網系統是解決國內外偏遠地區窮人基本用電需求的有效手段
- 不獨中國,美國,歐洲都在大規模補貼,方式多種多樣。你們可以去了解下solarcity
- 中國政府啟動光伏產業補貼的時機是比較不錯的,歐洲已經探好了路,表明此路從,而借著歐洲光伏產業的發展,光伏組件價格已壓縮的差不多了,多晶硅鑄錠天價時代已經過去
- 未來一方面光伏發電成本緩慢下降,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能源長遠來看必然越用價格越高。光伏產業提早布局,沒什麼可置喙的
奈何遇到經濟危機,電力需求大降,非可再生能源成本將在低位保持較長時間,光伏業未來可能會遇到麻煩。
————————
也被推薦了,先補個圖吧,推薦閱讀「無所不能」上的很多文章。目前的爭論根本不是光伏好不好,而是補貼多少,怎麼補貼,如何逐步減少補貼引導產業發展。吵翻了 | 光伏補貼1年1500億,憑什麼全民來買單?。
下圖是2015年1季度組件出貨量排名,來源2015第一季度組件出貨排名變動,年度國內前十波動幅度大, @牛哥的辦公室麻煩找找有你家漢能不,討論是需要有基本常識的,否則是浪費時間。
前光伏行業從業人員。
貼個國家十三五計劃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k5Nzg0MA==mid=458467631idx=1sn=6607cde026e793151b66d72b5e401e76scene=0#wechat_redirect
目前已經不在本行業,說說感受吧
1、當前行業不規範,主要是因為政策的不全面,有很多公司投資電站,但質量不過關,大多幾年後轉手賣掉。這類電站大多是來賺補貼的,背離了國家光伏發展的初衷。
2、以前投資電廠的大多是國企,現在越來越多的名企業開始投資電站,包含中民投、順豐、萬達等都有投資。電站的配額都由當地政府管控,多地政府現在開始要求電站必須有配套的投資才能拿到配額,你要投個1000萬的電站,你要在當地投個1000萬的配套的項目,比如農業,牧業之類,且進度有人監管,如果電站建成了,但配套不到位,那對不起,電站不能上電。通過這種機制,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投資,還可以限制不少想投機的公司。
3、光伏行業虧錢,由政府補貼才可以養活,那到底要不要搞?答案肯定是要搞。無論是從國家能源的發展戰略還是光伏行業的發展,都是必須要搞的。年初答主還在行業的時候,電站1W的投入是7塊錢左右,1W年發電量是1.45W,加上維護、財務的成本,一個電站在不限電的理想情況下7年可以回收成本。而電站一般設計的生命周期是25年。
4、當前限制光伏發展的主要是光伏電池板的效率問題,當前主流的單晶硅轉換效率在17%,多晶在15%左右,隨著產業的發展,轉換效率也在逐漸的提升,製造成本卻在降低,光伏發電有未來;
5、因為電站的投資較高,回報又只有靠發電,所以多地出現多種組合方式,如農光互補,牧光互補,魚光互補等。現在國家鼓勵分散式電站,工廠房頂,小區房頂,大棚,牧棚,停車場房頂都可以做發電場。現在的規模不大,想想以後規模大了以後還是非常可觀的
6、大部分光伏從業人員都希望大家使用清潔能源,風電、水電、光伏等。污染小,維護簡單
7、從業的時候去過很多電站,甘肅,青海,內蒙,寧夏,那些地方的荒地,山坡,啥都種不出來,用來做電站再好不過。
光伏電站的人員特別不容易,電站都在荒地,沙漠地方,離家遠,孤獨。
比較靠近旅遊區的電站可以去寧夏中午沙坡頭那邊,那邊規模非常大,非常壯觀,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一下。
看到大部分行業外人員在回答,讓人不能忍了。
現在的光伏並非產能過剩,事實上產能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只是呈現出來的狀況是大量產品積壓的表象,原因並非產能過剩,而是需求突然之間沒有了。日子好過的時候歐盟只是德國對光伏的需求量就是14GW,現在而且在未來這個數字只是會增加而非降低。原因在於德國萊茵地區的煤已燒完,進口石油天然氣發電價格高昂,因此之前德國雖然是內陸國家,但仍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核電大國。但從福島事件後核電也無法使用,電能的唯一來源就只能靠太陽能來獲得。德國由於工業基礎良好,工業用電量大,核電退出後,空出的缺口目前只是從法國購買電能。但歷史上法德就是一對冤家,長期依賴法國的電能,對德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因此德國對太陽能電池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但歐盟之所以雙反,是因為看到太陽能行業的高利潤和低風險。(如果你在這裡發出輕蔑的笑聲,說明你非常外行。)而美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歐美的做法完全是希望把利潤留在國內,並非需求萎縮。
中國在太陽能行業,已具備規模優勢,而且科技含量的提升也遠超UNSW,施正榮從新南威爾士大學弄出來的冥王星技術,量產仍然不足,效率已經和市面上18%的電池片齊平,科技優勢已泯然於眾人。這是尚德連續3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美元的主要原因。德國BOSCH雖然已經可以做到22%,但毫無成本優勢,因此在中國價廉質量中上等的電池片(效率普遍在18%以上)面前毫無優勢可言。
太陽能電池片是中國少數幾個可以把世界同行打得節節敗退的行業,當前這樣全行業虧損,是這個時代的不幸。
從電網市場的角度講, 3分鐘把問題講清楚:
光伏作為新能源發電, 技術剛剛步入成熟, 但相比其他發電方式成本依然過高, 舉例來說, 國內水電的上網電價(電廠賣給電網的電價)是2毛每度電, 火電大概是3-4毛每度, 而光伏是8毛-1元每度這個樣子. 且光伏發電只能白天用, 還要看天氣的影響, 這樣對於電力部門安排生產是不利的, 所以從市場的角度講, 電網公司是不願意買光伏電的--你看, 火電又便宜出力又穩定, 幹嘛買又貴又不穩定的光伏電呢?
但光伏的特點就是清潔環保(其實也不清潔,在光伏設備生產的過程中污染是很多的, 只是發電環節比較清潔), 這是符合政府推廣清潔能源的方針的, 所以政府會大力扶持, 給予大量補貼, 所以光伏從這個角度來講是靠政府和政策吃飯的,尚德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得益於無錫市政府的補貼的, 一旦政府財政方面遭遇危機, 靠光伏企業自己是很難度過難關的.
那為什麼前幾年光伏發電很火呢? 要注意光伏的相當一部分市場在歐洲, 當時歐洲各國手頭還寬裕, 可以給光伏發電一定的電價補貼(如德國), 但這兩年手頭緊了, 沒那麼多閑錢補貼光伏了, 做光伏項目的自然就少了--賠錢的買賣誰做啊?!
沒有市場了, 企業怎麼活?
如是而已.現在光能發電這個相對傳統發電在經濟上沒有任何優勢
靠的就是政府補貼
只要這個政策變了 目前來說這個行業是不可能有好的發展的
我來匿名答一個,工作上的事,不想實名。
我們公司就是做光伏電池的,自稱技術實力排在第一梯隊(只談普通晶硅電池,IBC和HIT電池不算,這兩個很小眾,也不和薄膜比,這玩意兒業內都不看好,只有漢能長期吹牛逼不上稅)。
剛看了下公司年報,15年凈利率5%。何來虧損之說?
.
剛看了下問題,好像是12年問出來的,嗯,12年確實不太行,全行業虧損。原因就一個:供大於求。
太老的問題,也不再細說了。
我說幾句個人理解,只針對國內同行:
1. 所謂高科技企業淪為普通加工業:技術沒領先,規模成本說話;
2. 海潮退去,才發現誰在裸泳:靠政策、補貼熱起來的產業,總有被拋到岸邊的時候;
3. 醉漢肩上插著刀子,還拿著棒子去你家單挑,你該做的就是拒之門外:說別人膽小自我保護也好,說人不正當競爭也好;
4. 兩頭在外,別怨天尤人了,共謀出路,別自相殘殺。
請@馬前卒先生不要跨領域黑屁。
第一,以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建設為例。前年,成本在8元每瓦;今年,實際成本可到6.5元每瓦。這期間價格的下降,一是光伏板的價錢下降,二是工人的勞動熟練程度提高。特別是在其它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光伏吸納了大量剩餘勞動力。
第二,以河北省為例。光伏與電力公司的電力結算價格,河北省為0.57元每瓦(脫硫標杆價格)。河北省補貼的,也就是卒先生所說的,遲遲沒有給。即使這樣,河北省發改委還要舉行招投標,0.57元都不一定能保住。而且國家補貼的財政已經成了遙遙無期的陷阱。即使這樣,大量的海外對沖基金,和不明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光伏電站的建設和收購中。因為其長遠規劃的利潤平穩,肯定不是暴利。光伏電站二十六年中,十六年能收回成本,算是不錯了。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這樣的投資收益比,也已經讓投資者感到滿意了。大批的閑散資金終於有了排泄口。
第三,據我所知,沙特正在搞國家能源儲備計劃,準備建8個20吉瓦的光伏電站和16個20吉瓦的風電,以備50年後石油枯竭之用。只是由於近期王子們在爭儲,該計劃暫時擱淺,不然七月就要開標。光伏起始於法國和德國,荷蘭集其大成,絕不僅僅是無污染那麼簡單。
第四,以現在的整流逆變技術,不存在電波優質與否之說。且以中國之地大物博,建立新能源網,依靠特高壓,這些清潔能源可以暢通無阻地輸往國家各個終端。這絕不是大電源!
根本原因還是太陽能的發電度電成本比較高,在沒有大規模補貼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的需求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起來。
其次是因為這個產業兩頭在外吧。太陽能產業中,中國還是扮演著一個世界工廠的角色,做的是最低端的組裝工作。原料進口,成品出口。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老外覺得這樣也不錯,反正中國人多,勞動力便宜。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不行,歐洲和美國都覺得,與其讓中國組裝,還不如我們自己來組裝,還可以解決自己國內的就業問題。
於是就有了雙反調查和課以重稅。把中間的組裝環節也拿回去自己做了。
中國光伏產業要想起來,除非國內的太陽能需求能夠真正的起來。
但在目前電網壟斷的情況下,太陽能的電根本賣不出價錢,在國內投資就是死。老外不讓你做加工廠了,於是大家都玩完了。
地方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加速了這個時刻的到來。
動漫產業和光伏產業性質不一樣。我國政府採用的是傳統製造業的發展邏輯發展動漫產業,比如大規模興建動漫產業園、產品補貼等等。但是文化業和製造業還是不一樣的,相對的各公司趨向補貼政策(產品在各電視台播放即給予相應級別的補貼)的產品製造方向就出現了你現在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東西。
另外意識形態的束縛在和其他文化產業項目上相比,在動漫產業中體現的也更多。
再另外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可是很順利的,去看生產量和產業投入年增長,一般大眾認為的狀況和政府部門劃定的結果是不一樣的;而且政府對動漫產業這個詞包含的範圍和動畫這個詞相比要大很多的。
三年後看,評論里說的也對,確實是這樣的,雖然心裡不舒服,說的對,給贊!
我就是一工廠員工,我是這麼想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不顧老百姓的利益給工廠那麼便宜的地,不管工廠有多大的污染,不管工廠對工人有多嚴重的剝削,還給這樣的工廠那麼多的扶植政策,使得矽片越來越便宜越來越便宜.........最近學了一個新詞也在知乎上看的叫人權紅利,人家反,我都覺得是對中國工人的保護,你們不保護我們幫助你讓你保護!可....... 。
再說說我們是怎麼上班的,去年前半年是三班倒(3班人每個班上12個小時,上2天白班2天晚班休息2天),後來變成2班倒(就是2個班倒班每個班12小時上四天休息一天,然後一個月倒一次班,就是上一個月白班再上一個月晚班),現在是這樣的之前不是上四天休息一天嘛,現在讓你滿產可是人不夠這樣就取消了休息就是天天上班! 是不是一直在「節約成本」。
是不是覺得富士康還是比較好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看過一個視頻,是國外電視台介紹富士康,說到富士康員工經常加班,還有人自殺,工會去哪兒了?回答說組建工會會判刑,然後住持人說「在這樣的工廠還不如去監獄」觀眾大笑,我也笑..........。
寫了好多! 謝謝批評
政府補貼暫時可以和經濟學作對,但和物理學作對是不可能贏的。按當前的綜合成本計算,光伏電站不能叫電站,只是一個大號電池……在使用壽命內緩慢地釋放製造時消耗的電力,佔用政府補貼蘊含的電力,抵消電網為了平衡波動而消耗的優質電力。一旦歐美環保民粹不再燒錢,這種反生產力的東西必然會死掉。
我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黑龍江綏化多家硅廠停產 電價上漲成最主要原因
6月中旬,其在黑龍江綏化的生產基地全面停產。生產基地電價高漲,俄羅斯電力引進無望的背景下,何時復工遙遙無期……
「我們公司電力消費佔到成本的55%左右,電價上漲是停產的主要原因。」前述管理人員表示,「目前綜合電價在0.6元每度以上,企業無法承受。」
業內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工業硅生產電力消耗巨大,只有在0.4元以下才可能保持盈利。「這本身是個高耗能行業,電力價格的變化牽一髮動全身。」
一個能源企業,居然要抱怨能源價格的上漲,一個發電行業抱怨電價太高。這簡直就像石油公司抱怨油價太高、煤礦抱怨煤炭漲價、妓女抱怨嫖客要給小費一樣荒謬。在政府大幅補貼的情況下,依然發生這種荒謬事件,只能說明光伏發電根本既不經濟也不環保。
實際上,2012年就有人抱怨政府補貼換不來環保了:
優化光伏補貼政策勢在必行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迅猛發展,2010年度,資金缺口已達20億元左右;2011年,缺口更達100億元左右。以本次青海所申請的光伏項目補貼計算,僅青海一個省,就需要兌現百億元的補貼資金,且尚有40億的風電資金缺口未補上,補貼資金早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由於國家的補貼要從當地的上網電價補起,而西部地區上網電價又特別的低,不到0.3元/度。對此,行業專家多次給記者計算,表示政府補貼的資金壓力巨大。
……如今,金太陽示範工程進入佳境,但補貼金額卻仍有待商榷。目前國內光伏市場組件價格的不斷下降,2010年國內組件的價格在15元/瓦-16元/瓦,如今組件價格最低已跌至6元/瓦。此次國家給予的補助7元/每瓦實際超過涵蓋組件的採購價,而如果按國內組件成本佔國內光伏項目一半左右投資來計算的話,那麼國家給予的工程補貼已經超越其50%補貼上限。
補貼幅度的相對提高隨時可以打開光伏屋頂應用的市場,但「金太陽」示範工程卻仍將面臨其最大弊端造成的困局。事前補貼的政策成了推廣「金太陽」示範工程的絆腳石。項目投資方一旦在項目開建之前就拿到補貼資金,就很難杜絕出現對發電站建設隨意處置、甚至拆賣的隱患。儘管目前監管力度較大,實施時間短,問題顯現還不明顯,這種有機可乘的弊端仍是事前補貼政策最大的機制缺陷。
從最新數據看,光伏發電也沒有改善多少成本問題:
上網電價上漲帶來的光伏行業空間之憂
根據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2013-2014年度全國電力企業價格情況監管通報》,在現有的各類電源的上網電價中,光伏發電的平均電價水平2013年為1064.37元/千千瓦時,2014年則進一步小幅增至1075.82元/千千瓦時,不但要遠遠高於傳統的火電、水電,即便與同為新能源的風電、生物質發電相比,也要超出許多。
人類最好的一般等價物是「負熵流」,工業社會的貨幣只是「負熵流」的金融單位。無論是按照電價補貼,還是按照裝機容量補貼,無限制地補貼一個自身不能賺錢的能源行業,實際上就是浪費能源或者說「負熵流」。現行政策固定了補貼率,誰搞的規模大,就給誰更多的補貼。這意味著企業越是停止技術升級,越是盲目地擴大生產規模,拿到的補貼現金流就越大,當然全社會浪費的「負熵」也就越多。就連光伏行業自己的廣告也透著這種粗放經營的土豪氣:
我不反對用補貼換技術,但不該在技術未突破的情況下搞產能大躍進,而是應該選出數家有裝機容量上限的國有參股公司來承擔這個超越一般經濟規律的任務。在同樣的新能源發電量之下,誰要的單位補貼少,就優先給誰發放;或是補貼數字一定,誰發的電多就給誰更多的補貼比率。如果連國家補貼都做不到獎勤罰懶,企業憑什麼要落實政府的意志呢?
如果像當年美國橙郡那樣某個省市破產了,就不會再有這種政績產業了。
這題其實正好是我幾個專業之一。我來系統的談一下原因吧。我盡量不引用公式除非萬不得已。我從什麼是光伏來寫。
我寫完了以後發現其實只用一個公式理論上就可以講清所有的問題。各位朋友請記住他:
E=hv(E是光子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數,是一個常數。v是光子的頻率)。這個公式我們反覆要用。
一,首先,什麼是光伏?
光伏其實就是一個物理現象「光生伏打」的簡稱。字面理解也很容易,就是從光產生電。尤其是對於初次接觸比較高深的物理學的朋友,仔細一想這個現象是非常神奇的,可以用光能產生電能。
其實本質上,這個現象的根源是能量守恆定律。在物理學上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現象。比如可以用熱能產生電能(塞貝克效應),壓力產生電能(壓電效應)等等。聽著這些物理學名詞是不是覺得很陌生很高大上?我跟您分別舉幾個例子您就理解了。
塞貝克效應的案例(熱信號-&>光信號):
蠟燭驅動的溫差發電機帶動風扇_極客迷
可以看一下網上關於塞貝克效應的講解。
這個裡頭,就是用溫差來發電;接著運用這些電能是可以產生機械能驅動風扇轉動的。
電子陶瓷_百度百科
壓電效應的案例(力信號-&>光信號):
大家應該記得小的時候有一種鞋,踩上去腳後跟可以發光?其實這就是用壓電陶瓷來實現的。其實就是在鞋子的腳後跟的那個地方做一塊特殊的電子陶瓷片進去就可以了(在實驗室加工的話從配料到燒制完成最快用一個晚上足夠了)。
這些現象其實很簡單,不過背後的理論如果細細追究的話會是很高深的。物理學上分別有兩門專門研究這些東西的學科,前者是屬於固體物理學的範疇,而後者是材料物理里的電子陶瓷的範疇。如果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查閱相關資料。只是相關的學術,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多十分艱深晦澀,大家只要知道這個現象就可以了。
電子陶瓷不但可以在這個地方用,還有另一個地方可以大顯身手,那就是感測器。電子陶瓷還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電子陶瓷的形變和電場之間的作用關係是一個線性關係,是很好在電子工程方面進行處理的。電子陶瓷也是很多感測器的基礎部件。
那麼,用光,因為光子本身是具有能量的,那麼從理論上講一定可以轉化成電能。這個東西果然在實驗科學領域很早就被成功的做出來了。實際上最早的是在1839年,著名的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在做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在傳統的電化學系統內加光照可以產生電流。不過這個現象在19世紀的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受到太多人的關注。不過,在19世紀末,各位耳熟能詳的,赫茲老先生,發現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現象,那就是,光電效應。並且後來,各位更耳熟能詳的,愛因斯坦老先生,對這一個實驗現象做出了非常完美的解釋。
光電效應是這樣表述的:在高於某個頻率的電磁波的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吸收光子產生電流。其實一開始發現這個現象的赫茲老先生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一些看似非常奇怪的實驗現象。那就是假如光的頻率低於一定的範圍,那麼無論如何延長光照時間和強度都不會產生電流。這個定律奇怪也就奇怪在這個地方。因為這和傳統的,光的波動學說是完全相悖的。
嗯,可能各位朋友已經暈了。。。我換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光,好比是一個男孩子,去追一個女孩子(可以產生光電效應的電子材料)。不管這個男孩子表白的次數有多少(光照射的強度),只要他的微積分考試達不到59分(頻率達不到最低頻率),那麼那個女孩子就一定不會接受那個男孩子。這個對從純粹的傳統的波動學說來認識光的科學家來說,幾乎就是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
(分割線:天黑請閉眼。以下部分如果覺得複雜可以跳過。需要的知識是一年的微積分和一年的大學物理和基本的量子光學知識)
愛因斯坦其實是從另一個角度就是光的粒子特性(進而引出了光子的量子力學特徵)來解釋這一個問題。其實想到這個地方,這也是光的波粒二相性,也就是光既是粒子又是波的一個很有力的實驗證據。
用波來表述光是一個下限可以很低(高中物理選修四吧?),但是上限會極高的活。我本人學透射電子顯微鏡(UIUC材料系第二難的課程,第一難是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的時候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重頭開始,重新學習如何用波和粒子的特性來描述電子光束,同時包括相關的物理理論和一大套數學演算法。
可能對於完全沒有任何量子力學的概念的同學來說這個東西有點難了。沒有關係,只要記住,光,不但是一種波,而且是一種粒子,就好了。如果感興趣的同學參考大學普通物理的後面幾章都對這個地方有非常詳細的講解。當然了,對於初學物理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其難以理解的東西。
我可以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巧妙地理解方法。那就是用數學上的傅里葉變換的觀點去看這個問題(啊,你沒學過數學物理方法而且高數還掛科?好,那,當我沒說)。實際上傅里葉變換裡頭那一套時域頻域轉換說白了,就是波粒二相性的數學描述。粒子是在時間域空間,波在頻率域空間。。。然後套傅里葉變換,逆變換,求積分就到另一個空間了。你這兩個只要會一個我說到這你肯定就明白了。
另外,其實這個東西,是完全可以通過做實驗做出來的。用實驗可以做出傅里葉分光系統。
傅里葉光學實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物實驗)_百度文庫
我當時比較sui,這個實驗是我大一做的。當時高數2都沒學。但是我對這個實驗的結論記得非常清楚。
嗯,扯得有點多了。但是實際上即使是愛因斯坦老先生都沒有徹底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我們來想一下。其實「光電效應」總結的有點空。因為我們發現,這個定律里有一個非常核心和本質的東西,那就是電子材料。愛因斯坦老先生在總結光電效應的時候沒有講「材料的結構問題。」當然這一套東西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一大批頂尖物理學家的帶領下成功開發的。解決這個問題,所需要的就是對電子結構的本質理解。我們發明了一個更強大的工具:能帶定律(Energy band theory)。與此同時,還有就是半導體PN結結構(一般來說PN結結構是可以直接講授的。但是實際上PN結結構是通過能帶定律來講解。這好比不一定學實變分析才能學δ函數。你看我以前寫的那個δ函數的物理模型也是很快就明白這個函數的含義了)
首先我們給出能帶定律的定義:
能帶理論(Energy band theory )是討論晶體(包括金屬、絕緣體和半導體的晶體)中電子的狀態及其運動的一種重要的近似理論。它把晶體中每個電子的運動看成是獨立的在一個等效勢場中的運動,即是單電子近似的理論;對於晶體中的價電子而言,等效勢場包括原子實的勢場、其他價電子的平均勢場和考慮電子波函數反對稱而帶來交換作用,是一種晶體周期性的勢場。
嗯,這個東西就說的比較複雜了。一般簡單的做一個簡化模型,認為物質內部,在頻域空間(請記住這個空間我們看不到,但是我們可以用數學把他描述出來),從底下到上面(頻率從低到高)依次存在三個帶。價帶導帶禁帶。在我們沒有加外界刺激的時候電子的狀態就是在價帶(固體物質電子結構的」最外層電子「形成的),禁帶電子不可長期停留,而導帶就是溢出電子形成電流所處的那個態。
其實仔細想一下,這個東西看起來很難理解。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用E=hv這個公式去解釋這個問題。或者說這個現象也可以完美的解釋這個關係。具體怎麼回事呢?我想把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
(好,可以睜眼了,不過請再次閉眼。能帶定律是一個更複雜更麻煩的東西。想透徹理解,只有一個辦法,認真鑽研固體物理導論一類的書籍。絕對不要偷懶。固體物理是很難很難的一門課。你看我現在給你娓娓道來,我這種考前才開始看書的人,在這門課上投入的學習時間是巨量的)
我們在大量的工業實踐和科研實踐中總結出,物質的導電性能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類:導體,絕緣體,半導體。前兩個都好辦。半導體比較麻煩(所以就會產生一門專門的學問講半導體物理。其實專門講絕緣體的物理也是有的。只是太冷門根本沒人研究。)
傳統的能帶定律講解都是從「理論「入手和幾個巨複雜的模型入手。我個人的經驗基本上學到布洛赫定律那會就已經暈的不要不要的了。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不用這麼麻煩。我們可以從幾個圖(其實就是把物質,從時間域空間變換到頻率域空間以後形成的圖),來進行理解和研究。
實際上導體和絕緣體的圖都很好辦。也很好講。前一個禁帶寬度小後一個禁帶寬度大。當然說到這您也就明白了。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這件事用禁帶圖寬度這個事很容易就說明了。比較麻煩的就是半導體。我通俗的來講一下吧。半導體實際上改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摻雜。這好比,在禁帶里架設了一座可以讓電子通過的橋樑。所以我們通過不同的元素的摻雜,就可以實現在不同狀態下的導電。
其實,以上,這就是任何,學EE的人都會學的PN結原理的物理推導。因為在EE,CE系固體物理應該是選修課吧?好,我也建議,除非學半導體或者材料器件類的問題這門課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因為真的太難了。個人認為難度不在信號與系統,實變函數這種怪獸級課程之下。
另外,能帶理論雖然很強,但是他也有一個理論上的不足之處。那就是無法解釋化合物染料敏化電池的導電機理。那個是用量子化學去解釋的(但是大部分推理過程都一樣。)
(後面不會有奇奇怪怪的東西亂入請大家放心。)
Okay,我說到這,估計能無基礎很快看懂的人也不會很多。好,不在贅述。我換一個東西放在這吧。其實就是,PN結的本質。這個東西一般我覺得零基礎的朋友也能看懂。各位也不用懷疑自己的智商,能帶定律本來就是固體物理學裡的一大難點。我以前跟川大物理珠峰班的朋友在他們大三學固體物理以前,有實驗要用,我給他們講解,還講了好幾天,我用視頻直播全套的公式推導,equation by equation,都不是所有人能很快聽懂。能帶理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物理學裡十大理論之一。而且,沒有能帶理論,就不會有半導體工業,也不會有後來的計算機革命,互聯網革命。
PN結_百度百科
PN結原理請自行閱讀,這個東西,如果看不懂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如果這個東西看不懂,本科謹慎填報EE,CE,物理等專業。
Okay,這其實,才是光伏的本質。不是簡單的,一個黑色的看起來很漂亮的窗戶那麼大的板子可以把光吸收進來發電。
二,從信號與系統的角度去理解光伏
信號與系統是EE和通信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當然,這門課也是以複雜抽象著稱。我本人因為工作原因曾經接觸過一些基本的信號處理知識。我學了以後發現,這個東西,以前好像沒有人這麼講,但是我發現用這種東西去講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思路。
實際上技術上最偉大的一種工具,就是感測器。在未來,感測器+互聯網就是物聯網的基礎。感測器的處理流程說白了就是信號轉換(只要做這個過程,從物理世界就可以到信息世界,好比在魔獸世界裡聯通各個世界的傳送門。當然啦,這也是達拉然大法師們的絕技)。常見的物理信號也就是那麼幾種,光,力,熱,電,磁,化學,也就這幾種而已。
我們如果用這種思想去思考光伏那麼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把光學信號轉換成電學信號。當然在嚴格的定義裡面強度大於一定程度就不可以叫信號了。這樣一個,轉換裝置,其實就是光伏器件。其實光電感測器也是同一套原理。只是一個偏重於供給信息另一個偏重於供給能源罷了。
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計算機。實際上計算機內部的晶元,在運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他看成是從電信號到其他電信號或者光信號(當然,以這種強度分析,一定是信號)。當然不管你怎麼跑,他最後都是要變成光信號的(體現在UI設計上,因為這樣才可以向用戶輸出)。
這樣一來我們就理解了。光伏和CPU,不嚴格的,可以看成是互逆過程。當然你也沒法指望一個求微分的題和求積分的題真的就是互為完全的逆過程。
在數學和物理上互逆過程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微分和積分。所以其實我們也很容易就理解了,光伏和計算機硬體,具體落實在器件結構和設計上,差別並不會太大。
也就是說,你可以認為,光伏,是一個」能源晶元。「
(三)不變與變
說到晶元就不能不說摩爾定律(IC的集成度會不斷增大)了。這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實際上摩爾定律對於光伏行業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說,只要科學家和工程師不斷地開發材料,不斷地開發器件,那麼,在單位二維平面上,光伏器件的集成度也會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光伏器件的」集成度「會不斷增大。集成度增大所帶來的自然就是,光伏器件的整體效率不斷提高(當然,這種提高是有極限的。這種方法可以用半導體物理學,電子工程學上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半導體模擬來模擬。量子力學+半導體物理+Matlab/Python寫代碼就可以了。我本人曾經修改過這方面的Matlab程序。)
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定,會製得,成本極低,效率極高,且極有市場競爭力的太陽能電池。只是我們現在好比處在80年代Java統治網路編程時代以前的那個互聯網時代。
(四)用什麼材料?
材料目前比較常用的就是塊材(我們一般見得也是這種)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其實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也是一個大類,只是工業上還沒有大範圍應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專長之一叫」薄膜物理。「嗯沒錯,我就是干後面那件事的。我以後大概會寫其他文章科普薄膜。此處不再贅述。
(五)功夫其實在詩外
目前的太陽能電池,效率理論上還是可以的(有些光能電能轉化率甚至可以達到20%左右)。而且漲的也挺快。而且其實在很多地方solar power早已實現規模應用。那麼他的問題在哪呢?
互聯網的崛起,其實不光是互聯網能夠成功崛起這麼簡單。其實背後是建立在一個很好的,通信基礎網上的。可以說沒有現代通信互聯網絕對爬不起來。我們看投行的數據和報告也就知道,2000-2005年通信行業幾乎是暴利。
也就是說,成功的互聯網背後,是要有一個成功的通信基礎網。而失敗(至少目前失敗的光伏)的光伏背後,是一個不靠譜的,建立在上一個時代技術上的電網。
現代電網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抗衝擊性能很弱。(這一套理論我不太熟悉,可能學電氣的朋友很熟悉)。因為現代電網是給舊時代的火電,水電去設計的。這些東西,能量輸入不會很大。但光伏並不是這樣。白天黑夜就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其次。同時也是會受天氣乃至空氣質量等許多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這是光伏發展最大的問題所在。我以前電氣系的哥們經常嘲笑說光伏電是垃圾電。這個咱其實也是同意的。
以上,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一個能夠自己茁壯成長的行業(比如互聯網),怎麼會需要補貼,怎麼會鬧出雙反?當然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兩大問題。一個靠光伏自身的力量一定可以解決。另一個,隨著電網智能化的推行,也是可以解決的。到那個時候,光伏或許會成為類似90年代互聯網的大風口。但是,任何做投資的人都知道,做投資最忌諱用基礎科學的突破去賭。
有個從業人士寫了一個反駁我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他寫的,他說的挺對的。
中國的太陽能光伏全行業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 電力
不過被說得一無是處也不太好,我寫的早些,用的是研究案例。結果工業黨高潮迭起啊。
說我都是百度的就算了...
有人問我刪他評論拉黑他幹嘛,我一併回答了,因為他上來就開罵開噴,其實是個沒禮貌的噴子。你們遇到這種上來就噴裝逼藥丸的你們也一樣會刪。
reference補在下面。
原文不改。
————————————————————————————
大家都說得很對,讓我試試從政策角度說。我覺得全行業虧損的原因是政策,本國歷史和世界經濟的共同作用,解決方案是在政策的支持下佔據上游市場。
1.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新興可再生能源產業,存在前期投入高,成本收回慢,依賴政策等特點,若是沒有政策,它根本活不了,可是要是政策不到位,會造成光伏產業過於依賴政策,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情況。
所以各國搞太陽能都需要政府來主導。
2.我國是後發國家,所以搞太陽能的時候是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優秀政策的,那麼這世界上有哪些普遍政策呢?舉幾個例子。
(1)Feed-in
tariff (FIT) :是被誇上天的好政策,90年代在德國興起,好是真的好。該政策要求能源公司在自己的地盤上用很有吸引力的價格購買全部能購買的光伏發生能源併入電網,並且採用率要逐年上升。這個政策在實際運作的時候並不是簡單明了,但是卻相當有效。
(2)Net
metering policy:這個政策首先管消費者。每個在自己家裡組裝了發生器的家庭都可以優先使用自己生產的太陽能,多餘的可以直接入網。這個家庭每個月只需要付自己用完了自己生產的能源之後,使用電網的能源就好了。
(3)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RPS)/Mandatory
Market Share (MMS)/Renewables
Obligation (RO)/Quotas:這些名字不同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向各企業和單位要求加大光伏能源在總能源利用中的比重。但是因為出現在不同國家,他們的強度和條款都是不同的。
(4)Centralized
Bidding/Tendering/investment
tax credits:這些基本上是直接給錢,自助產學研結合和稅收減免的那一套。
以上政策都是最普遍的,可以放到各國通用的政策。
3.中國政府在policy making的時候面對著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寫N篇博士論文。中國地區廣闊,各地的太陽照射情況不相同,所以中央政府只能出台籠統的政策,而地方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來更好的發展,相對於其他政策來說自治權大那麼一丁點。
我國有天時地利人和:適逢產業爆炸發展,加上中國日照質量好的地方多,以及人們挾改革開放之餘烈努力工作爭上游,所以政策制定並不是沒有空間可以周旋。
不過因為保護傳統能源,以及電網的併入工作等種種原因,中國的太陽能政策在各地進度參差不齊。比如說,在某些地方,政府對於土地房屋的管控特別特別謹慎,一個非農業用地如果想用作其他用途,那麼必須要有等量的土地作為農業用地的保證,因此當太陽能光伏板的鋪設牽扯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複雜。
不過這也不是只有光伏產業面對的問題,自從05年時,上海工業投資公司(SIIC)和英國ARUP工程顧問公司聯手在崇明島建立生態城市「東灘市」的一系列動作化為泡影開始,一個中國特色的現象開始浮現出水面,那就是面向未來環境友好的嘗試需要和農業用地爭奪土地面積。
此外,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直走低端路線,這其實非常,非常危險。光伏產業可以分成三部分,上游是研究和原材料生產,中游是電池和晶片,下游是組裝和維修。中國在下游可以佔據51%的絕對優勢,僅靠一國就壓低全世界光伏板的價格;然而因為沒有掌握以提純硅為代表的的相關工藝,目前在中游和上游被花式吊打。
因此,國內風光的所謂光伏產業,其實特別依賴於把自己的產品賣到歐美去。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人家說一句你的產品我不要就能斷了你的命根子。對此,除了跪舔以外,你唯一能有的武器就是靠下游優勢調整價格。
這樣很風光嗎?我覺得不夠風光,我覺得我們應該在上中下三游都有反制列國的能力才好。
順便一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只能佔據下游,但已經是政府拿來做招牌的高科技產業了。(我只有微笑)
4.中國的光伏產業發展成什麼樣呢?
中國光伏產業從1970年開始建立,越接近2011年發展越快。在2011年的時候,年均產出價值超過3000億人民幣,1420億人民幣總進出口量。那一年,行業給全中國提供300000個崗位,全世界的top5有4家在中國。
不過2011年的時候行業盛極而衰。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西班牙突然出手自宮國內光伏產業,引發連鎖效應,大批訂單取消,雙反控告連續出現,2012年的時候光伏模具出口價格直降27.6%,當年國內產能直接過剩22GW。
然後就是雙反啦,到現在為止是歐洲美國各來兩輪,美國的第二輪還沒過去呢。一旦被判定雙反,出口產品將被課以極高的稅,2014年末美國商務部判定中國光伏板雙反,課反傾銷稅78.42%,反補貼稅49.79%,這個數,就問你還敢不敢賣。
雙反和訂單減少兩記猛葯下去,國內光伏龍頭無錫尚德直接在2013年一口氣過不來,宣布破產啦。
雙反和訂單減少兩記猛葯下去,國內光伏龍頭無錫尚德直接在2013年一口氣過不來,宣布破產啦。5.西班牙自宮和雙反
西班牙自宮所引發的退訂單潮
西班牙原本是光伏發展龍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是世界第四大太陽能生產國,其生產的太陽能光伏板價格一度下降80%,成績斐然,而之前西班牙的主政策應該類似於更自由的FIT,可以靠太陽能發電賣給電網,持續產生收入,光伏板像是可以房地產一類的資產。
只是2014年初,政府聲稱因為從來沒有成功將政府投入攤在消費者身上,政府已經背上260億歐元債務,通過法案強制產電家庭併入電網,並且開始收稅,如有不從,將被課以最高可達3000萬歐元的罰款。該法令的一個附加效果是供應商所提供的能源價格將會永遠低於自製能源,等於說是行業自宮了吧...
「這下我沒辦法把自己產的電充進Tesla里了!」富人說。
據說Tesla很快想了解決方案。
「我把我的全部財產都抵押光伏板了,我本來以為可以靠這個養老的!我現在是個一無所有的老人了!」窮人們說。
正義的記者們幫忙罵了兩句,不過很快就沒人搭理了。沒事,反正他們還有可以吃低保。
西班牙從此退回歐洲前四個電力最貴的國家,50%的傳統能源再次依賴於阿爾及利亞進口。順便說,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在地緣政治上講很危險的國家,不知西班牙怎麼想的。
至於西班牙政府到底怎麼想的,人們眾說紛紜。
不過歐洲太陽能光伏的主力地位從此易手,德國稱王。此後中國從歐洲得到的訂單不斷減少,產能過剩了。
不過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產能還是缺乏的。
雙反
剛才一直沒有提過中國的政策實施。中國有機會選擇上述的幾種優秀政策,但是考慮到本國國情以後,不同區域所偏向的政策還是...第四種。
補貼,尤其是主要面對生產端補貼的政策在平時還可以,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背景下,妥妥地落人口實,你補貼生產端,難道不是補貼嗎?你拿了補貼,降低成本,然後跑我國家來低價賣出產品,把我國內的企業打垮了,這難道不是傾銷嗎?
6.中國的解決方案
象棋里有一招叫「雙車錯」,中國光伏產業其實正在類似的困境中。從政策角度講,如果減少補貼,那行業分分鐘go die,如果保持現有政策不動搖,那行業照樣會在產能萎縮和雙反潮的壓制之下go die。
目前國家有轉FIT的趨勢,但是,正如高票所說,這仍是權宜之計。高票認為中國也許希望借FIT作為跳板緩一口氣,同時嘗試像美國APRA-E那樣的能夠促進研發技術的政策。
如此來看,最優解恐怕是趕緊政策轉型,努力拖時間,給產業續命直到硅提純技術有所突破,可以佔據產業上游和中游的時候。那時候就進可力戰歐美,退可吊打小國了。
總有人說政府下一盤大旗,我覺得中央政府對此行業基本無棋可下;也總有人說這個行業要完蛋,我也不覺得這產業會完蛋,畢竟太陽能光伏產業在新能源中提供了最大的潛力負荷,不可能被輕易放棄。
而且太陽能光伏再怎麼低端也是政府的「高端產業」招牌呢。
以上
Reference:
l Burnett. D. et
al., 2014, The UK solar energy resource 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Renewable Energy, Vol. 71, November
2014, Pages 333–343
l ChinaEconomy,
2011, 國際需求萎縮國內產能嚴重過剩 光伏產業遇寒冬, Sina,7
Nov 2011[Online] Available at: 國際需求萎縮國內產能嚴重過剩 光伏產業遇寒冬
l Clover. C , 2014,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Financial Times
[online] available at: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l Crampsie, S. 2008. City of
Dreams. Engineering Technician 3 (2008), pp. 50-55
l
IPCC, 2014.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Geneva:
IPCC.
l
IPCC. 2011. IPCC Special Report 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 Kasper, M. 2015, Report:
Attacks on Renewable Energy Policies in 2015, Energy and
policy institute
l Momo35. 2012, 中國光伏:遊走虧損邊緣,http://momo35.com
[Online] Available at : 中國光伏:遊走虧損邊緣
l
REN21.2015. Renewables 2015 Global status report [Online].Available
at:GSR 2015 Key Findings
l Rifkin. J. 2011,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Palgrave Macmillan
l SEIA. Net
metering. [Online]. Net Metering
l Su, Q. and Jiang,
S. 2013 The reasons for fast expansion of China"s PV industry, China Eco
Trade Her. 1(2013). pp:28-32
l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2013. 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 24號).
l Wang, Y. and Luo,
G. 2014 Why is there overcapacity in China"s PV industry in its early growth
stage? Renewable energy, Volume 72, Dec 2014, pp188-194
l Yang. L, 2013, 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臨時反傾銷稅 商務部啟動反制措施, http://CRI.CN [Online]
available at: 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臨時反傾銷稅 商務部啟動反制措施
推薦閱讀:
※高壓線塔是怎麼設計的?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可以直接併入電網么?有哪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TAG:太陽能 | 電力 | 太陽能光伏 | 從你身邊理解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