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希望著重分享下能夠判讀對方心裡狀況的小技巧,或者指出一些十分普遍但又未察覺到的壞習慣。
新發布了知乎「鹽」系列新書《假性親密關係》,想讀戳這裡:為什麼你渴望的是親密,行為上卻在疏遠 - 知乎周刊 - 知乎專欄
------------------------------------
喜歡我的文字可以訂閱公眾號sxxsteve,良心純原創賬號。本文設置了付費轉載,並且請註明出處謝謝。
關於社交小技巧,一篇老文章,與大家分享: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20條社交小秘訣就是生活黑客的妙招。有的是我自己的觀察總結,有的是他人那裡收集來妙招。這些招數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卻可以在很多情況下帶來迥異的結果。我保證你一邊看一邊拍大腿一遍立刻想要去嘗試!
#1. 與人初次見面時,微笑注視對方的時候嘗試去辨別一下對方眼睛的顏色。這樣你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很特別,可能是因為你注視的時間會多出1、2秒,或者你的眼神會很特別,總之對方真的會對你有不同的反應。
#2. 判斷興趣可以從腳看起。當你加入別人的對話時,別人往往只會轉過身體來,卻不會轉動他們的腳的方向。腳的朝向可以暴露他人對你的興趣,所以如果別人身體朝向你,但是腳朝著其他方向,那是在告訴你你可以結束對話了。
#3. 一隻腳進門(foot-in-the-door)現象。如果你想讓別人幫忙,讓他們先為你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然後再請求更複雜的幫助。一般人幫了你一回就更傾向於幫第二回。而且當人們幫了你的時候,他們會產生認知失調(cognitivedissonance),進而會認為既然幫了你那他們應該是喜歡你的。
#4. 上條的一個反嚮應用就是:先問別人做一件非常困難或者不合理的事情,別人拒絕後你再提出一個相對來說簡單很多的請求,往往別人更容易答應。這兩條的原理在於你通過提出不同的請求給對方提供一個利於判斷的參考系,偷偷把別人判斷的標準從「要不要幫你」換成「怎麼幫你比較輕鬆」
#5. 當你問了一個問題而對方只給了一部分答案的時候,保持沉默和目光注視,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繼續給出更多的答案。
#6. 吃東西或者口香糖。當你面臨一個比較緊張的場合,比如公眾演講或者社交聚會時,嘴巴里嚼著東西的行為會提示你的大腦:「如果我有危險我就不會在吃東西中了,所以我不會有危險的」。這樣能幫你緩解不少緊張情緒。
#7. 馬路上遇到路人怎麼避免碰一塊?你只需要故意將目光延伸和越過對方的肩膀,或者對方兩人的腦袋之間的方向,這目光就足以提示別人你行走的方向了,往往別人就會閃出空間來為你讓路。這過程很多時候都是下意識完成的,不信你可以立即去街上試試看!
#8. 當你在學習新事物或者新知識的時候,試試看裝成老師去給別人講解一下,讓別人給你提問並且答疑解惑。當你可以教的很好的時候,你的理解就非常到位了。
#9. 人們往往不會記住你說了什麼,而是記住你讓他們有什麼樣的感覺。所以社交中不要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內容,而是多關注對話氛圍和對方情緒。反過來想,你也會發現你不太記得自己喜歡的人具體說過的話,但是會記得你和他們交往過程中的感受,不是嗎?
#10. 當你將要面試的時候,想像一下你和面試官是一輩子的老朋友了,你們等下即將重逢,你對會面期待不已。想像一下你們作為多年不見的好友,會如何握手,目光交流,對話。。。
#11. 當別人不爽你對你發火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保持極端平靜,這樣他們會更加生氣,但是過會氣消了他們會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12. 和別人握手的時候,如果你的手很溫暖,會立刻讓別人對你非常有好感。所以如果你受容易出汗發冷,或者冬天,盡量把手擦乾搓熱了再握手。
#13. 每個人腦海里都有一個自我形象。這個形象對每個人都極端重要,而如果你要讓一個人討厭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攻擊或者否定對方的個人形象。
#14. 自信的關鍵是,走進一個房間的同時,想像所有人都特別喜歡你。
#15. 當你感到緊張和焦慮的時候,迅速地在腦海里重構這個情況:「我的身體已經做好準備要發力和迎接挑戰了。這不是焦慮,這是我整裝待發的感覺!」將任何壓力重構成挑戰,會很有利於你的壓力緩解和精神健康。
#16. 當你提到別人的時候,盡量直呼他們的名字,而不是用代詞或者其他模糊的指向方法。人們都喜歡自己的名字被提到,當你提他們的名字時他們會立刻對你有更多的信任和喜歡。
#17.人的行為(表情和肢體語言)與情緒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相應的,如果你感覺疲倦,讓自己表演出很激動的行為狀態,你的精神狀態也會變得更加興奮。如果你感覺低落,做出幾個在很興奮的時候才會做的慶祝動作來,感覺也會立刻不一樣。
#18. 早上鬧鐘響了老是起不來怎麼辦?每次鬧鐘一響,立刻做起來,高舉雙拳大喊一句「早安!」,久而久之你會習慣成自然。
#19. 要讓小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永遠記得給他們選項,讓他們覺得他們對事情是擁有掌控權的。比如你想讓孩子把鞋穿上,不要命令他,而是問他:「你想穿白色的那雙運動鞋還是灰色的那雙帆布鞋?」。某些時候對大人也適用。
#20. 讀完了這篇文章,有沒有覺得心情變好了?如果還不好,我打個賭,現在你立刻做出你可以做出的最大最歡樂最熱烈的笑容來,你會立刻變得很開心!有木有?
這樣花錢,會讓你感覺更大方!
全程乾貨!
我家是做生意的,從小跟著爸媽生活,所以經常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後來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因為愛錢,所以會經常研究「如何適當的花錢,以提升別人的好感!」
ps:以下有關於金錢,是我自己的具體情況,但是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希望大家將重點集中在「方法」中,而不是「金錢多少」中。
一.善用紅包
1.同學群/同事群
舉個例子
工作之後,如果我們請同事吃一頓飯,假設是請兩個同事,那最起碼也要150+。而且同事請客吃飯是很正常的事情,同事並不會覺得你大方。而如果你將這150分成5次,一次30,以紅包的形式發到同事群里,那麼相信我,久而久之,他們一定會覺得你很大方。
可能會有人問,什麼時候發紅包比較合適。對於我而言,我是什麼節日都發個紅包到同事群,20-30元,分成10個。
2.過年簡訊
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發送祝賀簡訊的習慣。我覺得這個習慣挺好的,但一定要注意:「簡訊可以很短,但是一定不能群發!」
我的建議是用微信的形式發一條祝賀信息,然後結尾再發一個小紅包,在過年的時候微信都有「隨機紅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方的重要程度選擇紅包大小。
而且,這是一定不會吃虧的,一般你發個紅包過去,大部分人都會發個更大的紅包回來
3.感謝別人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都會拜託別人做點小事。例如拿個快遞,帶個盒飯,抄個作業等等。我習慣性的發2.33的紅包給對方,以表感謝。
二.怎樣送禮物
1.送給朋友
關鍵詞:超過這樣物品的普遍價格!
舉個例子,當女朋友生日的時候,如果你送部 500元的手機給她,她一定會覺得你小氣。但是如果你送個500的dior口紅給她,那效果肯定比手機好。
因為我們心中,手機一般都是1000-5000元,500元的手機,聽上去就很小氣。而像口紅,眼霜這類小物品,它的「普遍價格」會比較低一點,送一個價錢遠超於「普遍價格」的物品給對方,很能引起對方的好感
2.辦公室的零食
有些辦公室經常會有零食,我個人覺得帶零食去辦公室分享是一件非常能引起同事好感的行為,主要是性價比高!至於帶什麼,我有兩個建議:特產和天貓超市
如果您不是本地人,那麼回一趟老家後記得帶些特產回來,價格多少看個人經濟條件,但是分量一定要大!因為在本地買不到這些零食,所以會造成稀缺感,效果特別好。如果同事喜歡某種特產,將其記起來,以後每次回老家都記得帶。
如果您是本地人,可以善用天貓超市,個人而言,我是兩個月會在天貓超市買一次零食,我會選擇一些零食(好吃,大件,性價比高的),將這類零食放在辦公室,與大家一起分享。
當然,也不一定是天貓超市,只是我習慣在那而已。總之無論在哪個平台,最主要就是分量多!大家喜歡吃!性價比高!
3.對對方有意義的東西
這裡舉個例子。在某個朋友生日的時候,他有玩王者榮耀,所以我叫他選擇一個英雄,我送他一個。結果他選擇了周瑜(58.8元),我送他後,他開心的不得了。還特地發了一條朋友圈
其實如果我只是給他58.8元或者請他吃頓飯,他會這麼開心嗎?不可能!但是我知道他是資深的王者榮耀玩家(玩了3000餘場,鑽石階段),所以送他一個英雄,這樣至少他用周瑜的時候,都會想起這是我送的英雄。
ps:當時沒玩王者,我是發紅包給他的。今天特地問那個同事,原來他不是買英雄,是去買了兩個皮膚。上面寫錯了,故糾正。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東西,有些東西不一定要貴,但一定要實在!當然,前提要了解對方,這樣才能送的對!
三.善用第一印象
舉個例子:
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請你吃頓飯,你會覺得他很大方嗎?肯定不會
如果你在打籃球,然後認識一個新朋友,打完球後,這個朋友請你吃飯,你會覺得他大方嗎?肯定會
因為大家素未謀面,當一個剛認識的人突然花錢對你好時,你肯定會覺得對方大方。
朋友A是做銷售的,他經常去工廠或者辦公樓展業(類似派名片)。按道理來說一般工廠的保安或者辦公室前台小妹都會阻撓銷售進去,但是他永遠都不會被阻撓,因為他去工廠展業時,會挑在吃飯時段,會帶個盒飯或者一些餅乾,將其送給保安吃。而去辦公室展業時,他隨身會帶一些小物品送給前台小妹。所以他的業績特別好,而且認識的人很多。
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大方,這樣可以為對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最後再說幾句:
1.肯定會有很多人覺得這樣太麻煩或者有其他不同意見。我希望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能禮貌的說出。畢竟,我將我「心中的乾貨」毫無保留的說出來,是不想被噴的。
2.每個人的經濟情況不同,所以不用叫我「窮B」或者「土豪」,我只是把「理念」說出來,怎樣實施還是要看自己的具體經濟情況
3.這些小技巧是我多年總結出來的,如果對您有幫助,希望您能尊重我的勞動成果,點個贊。
4.評論區有人說是dior和天貓超市廣告的。拜託你們用點腦思考可以嗎?我這種在知乎連V都算不上的人,天貓/dior會這麼看的起我找我合作?我倒是很想他們找我,可惜沒有。
感謝
更多關於大學生心態分享/兼職創業具體項目/求職面試,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畢業不等於失業
id:bybdysy
公眾號福利
回復
【12】17種大學生可操作的兼職模式
【16】800元學來的簡歷寫法
【18】兩年內考考六七個證書的複習方法
回復「銀行」「公務員」會彈出歷年真題匯總哦!想考銀行或公務員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如果想轉載這篇文章,個人隨便轉,公眾號/微博我希望能到我的公眾號進行轉載,我2017.5.19號發過這篇文章。
如需修改,請加我微信(hz-jiawei),我授權,
感謝您的原創的尊重
感謝
感謝大家捧場了,我喜歡這個貼近生活的問題,原也就給出一些不著痛癢的小技巧,想來是不會適用於所有人的。不過看著評論區各類觀點層出,實在覺得欣喜有趣,便再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這兩天更加深入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我的感受是這樣的:所謂的人際交往小技巧或小常識,其實個人有個人的方式,但歸根結底,也許就是在探討我們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冒昧邀請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小問題哈:所謂的人際交往,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究竟是讓我們自己「更舒服」,還是說讓別人感覺舒服後,再來提升對我們的觀感呢?
我的感覺是,在我們與世界相處的過程中,比較多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不停地去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例如幼年時父母期盼的謙遜有禮,求學時師長期盼你孜孜不倦,工作時領導期盼你辛勤工作,你從始至終努力,變成大家眼中的正確。這是一種我們的文化體制最容易產生的人際交往種類,我覺得先不要評判對與錯,無可否認的是,確實有許多人通過這種方式讓別人感覺舒服,提升了對自己的觀感後,最終取得成功。
當然也有一些人忙於應付,疲倦不堪,在某個程度上丟失了自己。
另一種方式是,設立自己與這個世界相處的原則,先讓自己「感覺舒服」。相對於第一種方式可能有些不好理解,這裡我舉個例子跟大家說明一下。
有一個同事在工作中能力很強,事無巨細交付到他手中都可以準確完成,在工作能力上無可挑剔,但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大家普遍的評論是:為人比較冷,話不多,喜歡公事公辦。
那麼很顯然,雖然這個同事工作能力很強,但在人際交往中,並不能得到一個「與人為善」或者「熱情溫暖」的評價。而這兩種特質,是可以先讓別人舒服,再提升對自己的觀感的。
設想一下,他擁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如果再能熱情待人,得到很好的人際交往高評價的話,是不是會給他的人生帶來更多的成功機會呢?其實很難講的,也許有很高的可能會,但,也有可能什麼都不會。
他為什麼這麼做?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我的性格無法做到對每個同事都熱情以待,所以我在工作中與同事接觸時,劃定了一條原則線,那就是不與同事發生工作以外的接觸,也不在工作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因為工作對我來說,就是僱傭關係。
這樣的想法和原則是對,還是不對,我覺得我們都無權置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工作中的他,確實很少受到工作以外事情的打擾,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然後在工作結束後,去與那些他真正需要,也可以熱情以待的人那裡。
我想,這也是一種與世界相處的方式。至於所謂的人際交往小技巧,小常識,可能都是這些原則下,所延伸出來的具體的事例和條款。
我不認為這兩種方式有高低之分,我希望能在這個基礎上和大家一起共同思考一些問題,讓我們在人際交往這個小命題中,能夠取得更多多元化的結論。
但,無論如何,我想有一點是我們應該恪守的。
尊重那些看起來不那麼擅長人際交往的人。也尊重那些很善與人際交往的人。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尊重我們的人生。
以下是原來的回答:
1.在聊天時,把「你聽懂了嗎」改成「我說清楚了嗎」
2.和認識不久的人相處的早期階段,不要過於親近,也不必過於疏離。
3.對方在說自己毫無興趣的事時,如果還想繼續談嘗試轉向一個是稍微有趣的方向。舉例:甲:昨晚曼聯杯的球賽第五場三十四分鐘的那一記射門用力過大飛往觀眾席了啊!乙:是嗎哈哈,你說那球要是射破了隔離網打中了某個觀眾的臉,責任是球負還是踢球的人負啊。
4.不能接受的事情,直接了當地拒絕,不要面露為難之色不說話,這樣對方會覺得還有繼續要求的空間,但請這樣說「不好意思哦這個真的不行,如果我有辦法肯定會幫你的呢。」不要說「不行,沒什麼理由就是不行。」
5.虛榮的人在吹牛逼,你微笑說一句「真的哦那還挺厲害的。」不會讓你損失什麼的。
6.別人在說痛苦的事情時,可以認真傾聽,但不要輕易對別人說你自己痛苦的事情。
7.偶爾說一句「這件事我能力有限需要你的幫助,不知道你方便不」,這是個協作的社會,我們的文化對個人英雄主義不感冒,尤其是強行撐場卻失敗的英雄。
8.輕易不要說「這個你錯了」,你可以嘗試說,「我認為你說的有道理,但我的感受是這樣的,跟你探討一下。」
9.善待你的糟糠之妻,你混得不那麼好的兄弟,你有些遲鈍的父母,你一生平凡的親戚。即使你在某個程度上遠遠了超越了他們。
10.人際交往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有則有之,無則坦然。
常予舉手之勞,莫踮起腳來幫忙。
一天下午,我滿心難受地跑出辦公室打電話給我媽。打給我媽,純屬無奈之舉,沒有經歷過職場鬥爭的母親也許根本不理解我,別說幫我解惑了。可我的委屈實在無處訴說,只由著本能地向我媽訴苦:「媽,我對一個女同事非常好,她跟我年齡相差不大,我一直把她當朋友,她也是個沒什麼主見的人,很依賴我,總是求助於我,我幫了她很多忙,也犧牲了很多自己的私人時間和空間……而她今天卻這樣對我……」
我猜那時的我絮叨了很多,母親竟然沒有打斷。待我發泄完滿腹的委屈,母親平靜地說:「我以前也和你一樣,總是愛幫助別人,有時候幫忙是舉手之勞,有時候是傾盡全力。舉手之勞幫完就忘了,別人有沒有感激都無所謂;傾盡全力的忙會一直記著,那個人若是對我不好,我會很難過,像是被人背叛了。」她停了一會兒,接著說:「然而,別人是無法分辨你是舉手之勞還是傾盡全力,他們只按照幫忙效果來判斷你對他們幫助的大小。也許你的舉手之勞幫了人大忙,讓人銘記;你傾盡全力的呢,沒中多大用,別人不感激你或是對你稍有不好,你就容易心理失衡。」
母親加重語氣說:「舉手之勞,常與人;需要你踮起腳才能夠得著的忙,你就穩穩地站著,擺擺手,禮貌地拒絕。你不放在心上的恩澤可能換來意想不到的回報,你的善良也不會傷害到你自己。」
想起一同事一直對我很好,突然又一次他聊到,你還記得你在我到公司第一天給了我一份資料嗎。我說不記得了。他說,我一直記得,那時我進了辦公室,大家各忙各的,沒人理我,我辦公桌的電腦還沒裝,我不知道該幹什麼,玩手機總覺得不妥,看著空蕩蕩的桌子發獃,尷尬到極點,你路過時候,遞給我一份產品資料,說你要沒事的話可以先熟悉一下我們公司的產品。我依稀記起來了,便說,一個順手的事,也不是刻意照顧你,可你很一直很照顧我,慚愧。他說,知道你沒放心上,可能善良是一種習慣。
我明白了,常施恩澤是積德的好習慣,但付出也要有個度,否則也會傷人。兩個人的關係中,你索取多了會破壞這段關係,付出多了一樣也會。付出到你自己承受不起,對方習以為常時,就是這段關係終結的時候。細想來,不光朋友同事相處如此,即便親密關係:情侶、兄妹,也是如此。推薦一本書《10秒鐘讓自己不同凡響》,作者莉兒·朗蒂是國際著名的人際溝通專家,她專門教授人際溝通技巧,替《財富》雜誌前500強的大企業的高級主管及面隊對客戶的第一線職員授課,讓他們成為更有效率的溝通專家。
這是我讀過最好最實用的人際交往書,上至與五百強高管打交道,下至泡妞把妹裝綠茶,只要領會其中精髓無往而不利,比某些戀愛都沒談過幾次就出來教人把妹的泡學大V強得多,不服來辯!
這本小冊子裡面有很多trick,我列出幾條供大家參考:
一,排山倒海的笑容
和人打招呼時不要立刻微笑,那會讓人覺得,每個進入你視線的人都是你微笑的對象。
你應先注視對方一秒,停一下,把他的臉輸入腦子裡,然後以又大又溫暖的笑容,讓笑擴散到整個臉龐,連眼裡也充滿笑容。
這種笑容會將對方彷彿吸入溫暖的水流中,如此不到一秒的延遲,會讓對方感覺你的笑容十分真誠,且是他獨享的特別待遇。
二,眼神像太妃糖
即使他說完話之後,你的眼神也不要移開,如必須移開,做得慢一點,百般不情願似的。
三,眼神要像超級強力膠
即使別人在發言,你也要盯住你的目標。不論講話的人是誰,一直盯住你的目標對象就是了。
一個溫和一點的方式:你的眼看著說話的人,不過每當說話人講到一個段落,你的眼神要順勢溜轉到目標對象身上。這樣,目標對象仍感受到你對他的注意,不過感覺稍舒緩。
四,天生的領袖會率先鼓掌。
不論台上的名聲多顯赫,他的內心其實是一隻畏縮的小貓咪,很擔心觀眾的反應。台上的人看到你率領聽眾給他鼓勵、為他喝彩時,他會把你也當做一號大人物。所以,請做第一個鼓掌的人,率先對你贊同的演講人(或你想巴結的人)提出公開讚美。
五,大孩子自我中心
對初識者予以100%的注意力,給對方親切的微笑,整個身體轉向他,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那表示你在大聲對他說:「我覺得你非常非常特別!」
六,嗨!老朋友
初見某人時,想像他是你的老朋友,只不過無情的命運將你們分開。但是,今天在這個場合,你和失散許多年的老朋友又重逢了!
七,控制你的毛躁
毛躁的小動作會讓聽眾覺得你在胡謅,比如扯衣領、摸脖子、眼神飄忽。
八,神駿漢斯的靈性
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更要注意對方的反應。根據他的反應,謀定而後動。別人會說你處處仔細體貼,凡事一點就通,非常上道。
十,配合對方的情緒
張嘴之前,先對談話對象進行「聲音採樣」,以試探他的情緒狀態。如果你希望別人聽你的想法,你就必須先配合他們的情緒和語調,可能只要一下子就夠了。聊天的重點不在於具體事實或措詞,而在於其音樂性,在於它的旋律。
十一,熱情的平板樂章
擔心一開始不曉得說什麼嗎?別怕,80%的人對你的印象都和你說的話無關,開場白說什麼,幾乎都沒關係。無論內容多麼平板,只要你懷著平常心,正面的心態,熱情地把話說出來,就很容易引人入勝。
十二,隨時穿戴「那是什麼」
如果你去一個都是陌生人的社交場合,記得穿戴一個新奇甚至古怪的飾品,如此一來,有人遠遠看到你,產生好印象,就借口上前攀談:「不好意思,我注意到你的……那是什麼?」 然後你就有話說了:「哦,那是我去xxx旅行時買的blabla……」或者「哦,這是當年我blablabla……」 然後話題就展開了。
十三,那是誰?
這個技巧是有史以來最少用(除了政客以外),卻最有效的。
只要請主人介紹你們認識,或問問足夠的資訊,然你有話題上前打破僵局即可十四,偷聽
找不到別人身上的「那是什麼」,找不到主人,使不出「那是誰」這一招,沒問題!你只要悄悄貼近你想滲透的那群人,洗耳恭聽就行了。聽到稍值利用的借口就趕快插入,「不好意思,我剛好聽到……」
十五,高手不會喋喋不休
在和名人聊天時,別去稱讚他的作品,只要表達你從中得到許多喜悅和啟發就足夠了。如果真提起作品或成就這方面的話題,最好談的是對方目前或近期的表現。不要翻出已經泛黃的陳舊記憶。如果女王蜂身邊還生著一隻雄蜂,記得要讓它也能參與你們的對談。
十六,別急著說「我也是!」
當你發現和某人有共同點,你越慢說出來,對方的驚喜和震撼會越大。如此一舉,你的舉止也像只耐心、優雅的大老虎,而不是毛躁、孤單、急著找伴的小野貓。附帶聲明:別等太久才說出你們的共同興趣,否則會讓人覺得你在賣弄。
十七,你做哪一行?——千萬別問
正確方式是「你平常都做什麼?」
留給別人一點疑猜的空間,能夠顯示你的高手風範。當然,你會去求證這個問題的答案,只不過別說出那5個字。否則,別人馬上把你定位成:無禮又愛套交情,一心晉陞上流社交圈,釣金龜婿或吃軟飯的淘金者,沒有過過優質生活的小角色……
十八,「精彩,讓我們再聽一次」。
對你的談話對象來說,從你口中發出的最美妙的聲音,莫過於在一群人面前說:「跟他們說說你那次……」
十九,有樣學樣
仔細觀察別人,看看他們的舉手投足是有何特點。仔細觀察它的肢體語言,然後模仿其舉止風格。這樣,對方下意識會覺得跟你在一起很自在
二十,提前使用「我們」
就算你剛認識這個人,也可以建立親密的感覺。與人交談時,跳過第一階段(陳年老套)和第二階段(描述事實),直接進入第三(感受及個人問題)和第四(「我們」表述法)階段。巧妙地運用「我們」這兩個字,兩人的親密關係一觸即發。
二十一,速成的共同回憶
如果我想和一個陌生的朋友拉近關係,想想你們兩個第一次見面時有什麼特別值得回憶的共同片刻。找一些話題喚起當初兩人之間的笑語或親切感覺。現在,你們就像老朋友一樣,有共同經驗可以一起分享。
啊呀,我們真像:我們簡直一模一樣。
二十二,哇,是你啊!
接電話時的態度不要給人造成一種印象:我隨時隨地都很快樂。態度要親切,說話要簡潔,給人專業的感覺。等對方表明身份之後,再露出溫暖,燦爛的笑容,讓聲音里也充滿笑意。更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笑容是專為他綻放的。
二十三,向配偶致敬
每次打電話到別人家中,一定要報出自己的姓名,並向接電話的人致意。如果你是打到別人的辦公室,次數不止一兩次,最好跟秘書建立友誼。對方如能替大人物接電話,他也有能力左右大人物對你的看法。致電家中時:向配偶致敬;致電辦公室:向秘書致敬。
二十四,另一部電話響了
講電話時,如果聽到對方另一部電話響了,就要停止你的發言——必要時,就算說到一半也得立刻停下來——告訴她:「我聽到另一部電話響了(我聽到你的狗在叫/寶寶在哭/你老公在叫你)」問對方需不需要先處理。不論對方的反應如何,從你體貼的舉動中,她已了解你是個溝通高手。
二十五,必殺讚美術
如果和你談話的陌生人可能在你個人或事業未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你要從他身上找出一個很明確、個人獨有的特質。兩人談話即將結束時,直至看著他的眼睛。先說出他的名字,再把你的必殺讚美詞說出來,對方必定滿心歡喜。
注意事項:
1,必須在私底下使用。假如你和四五個人站在一起,只稱讚其中一個女人身材苗條,其他的女人一定會覺得自己像一桶豬油。如果你對一個男人說他玉樹臨風,其他男人會覺得自己成了鐘樓怪人。此外,你也會讓被稱讚的人窘迫不已;
2,讚美詞必須有可信度。要是有人笨到對自知是個音痴的人說喜歡他的歌聲,他會把讚美當作豬吃的餿水;
3,對同一個人重複使用這一招至少間隔半年。否則別人會覺得你不真誠,好阿諛奉承,必有所企圖。那就不妙了。
※ 這只是其中部分內容的提要,具體每一個trick書中都有給出具體案例,令人過目不忘。第一次接觸這本書就震驚了,簡直是為低情商人士量身打造的寶典!!如今書中內容已經完全吸收成為性格和日常的一部分,幾乎跟所有人打交道都挺輕鬆(難道是因為臉?……
——————————————————
咳咳,大家不要對我的臉太感興趣,這只是一句玩笑話……
對於評論中提到的問題我簡單說明一下:
1)融會貫通是必須的。我幾乎把整本書都吃進去了,最重要的是從中領會到溝通的黃金法則:【氣氛營造】。這樣才能舉一反三,生搬硬套是不能長久的。
2) 人際關係的質量取決於你本人的質量。不要指望只靠一本工具書而不充實自己就能改變人生。這本小冊子更多的是提高你的印象分,適合初次見面或者認識不久、或者在人多社交場合盡量脫穎而出,但一勞永逸是不可能的,價值交換的前提是你有價值,沒有真材實料印象再好日後別人充其量和你只是點頭之交。
3)家裡做生意,玩得好的朋友家裡背景也都差不多。我們這種環境長大的人,從小耳濡目染,基本什麼類型的人都見過一點。有時候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天也會吐槽別人沒事亂套近乎,女生莫名其妙投懷送抱,同學總想佔便宜之類的……如果無傷大雅,大家都不怎麼在意,但從此都會在心裡劃清界限。因為誰都不想跟目的性太強的人做朋友。
所以說,是不是真心的大家多少都能看出來, 畢竟相見恨晚這種情況難得一見,但方式是否得體、態度是否誠懇、氣氛是否愉快,是可以很大程度反映一個人的人品和能力的。這也是溝通技巧的根本目的:聊天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4)有人私信我說書沒了……我剛找了下淘寶有,此外大部分是另一個新版本《磁場:10秒鐘讓你不同凡響》,謝評論 @雷金霆 指出。作者是同一人,目錄的內容差不多,但沒看過不確定內容是否完全一致。
謝謝大家。
1.在任何一個場合,和其中價值最高者成為私人朋友,即意味著你獲得了他的認同,那麼你也獲得了該場合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2.當你要求別人為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給出一個理由,即使這個理由是無意義的。
舉個例子,你想要陌生mm幫你拍照,可以邊拿出手機邊說:「你好,幫我拍幾張照片吧(請求),因為我有用(理由)。」
3.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那一定學會從一開始就拒絕,第一個讓步會讓你一步一步走向那個你不想要的結局。
4.不要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更不要把別人當做傻逼。
5.如果你感謝一個人,一定要讓對方知道,哪怕只是說一下感謝,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因為沒有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麼。(請用謝謝你,而不是謝謝,更要用真誠的語氣,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
6.如果懷疑自己做不到,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可能做不到,也別承諾。信任建立起來很難,摧毀掉太簡單。
7.臨時約人是不禮貌的,除非你倆特熟,要不然,誰也不想成為你剩下的那個備選。
8.如果你心裡有秘密,不要把它告訴你身邊的人。
9.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就純粹地享受幫助本身,別施恩求報,因為你幫過的人在將來未必會幫你;但請一定要善待那些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以後還會幫你。
10.人會自然而然討厭帶來壞消息的人,哪怕帶來壞消息的人跟壞消息一點關係都沒有。努力把自己跟積極的事情聯繫起來,跟消極的事情保持距離。
11.頭銜比當事人的本質更能影響他人的行為。(權威效應)
12.天氣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時也變得更加容易幫助別人(重點在於心情好)。
13.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小要求後,如果他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一點的要求,人為了認識上的統一,或為了給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傾向於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樣依層次地逐步提高要求,可以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等人在1966年進行一項研究性實驗:他們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說住房前豎立一塊「小心駕駛」的標語牌。在一個居民區直接提出這一要求。由於這塊標牌很大、很難看,所以只有17%的居民簽字同意豎標語牌。在另一居民區,助手先請求大家在一份贊成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字,因為這是容易做到而且是有益的小要求,幾乎所有的居民都簽了字。幾周後,助手又要求豎一塊與前一居民區同樣的標語牌,結果55%的居民照辦,其依從量是第一組的三倍。
14.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變它就不那麼容易,即使後來的印象與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時候我們會自然地服從於最初的印象。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與人交往時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
(所以啊,平時不要太邋遢,萬一哪天出門碰到一個一眼就讓你怦然心動的異性就……)
15.當用一些很普通、寬泛的詞語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時,人們常常會毫不猶豫地接受它,認為說的正是自己。
(比如說在某些方面對自己要求嚴格,體內有未被激發的潛力啊blablabla…)
16.如果你想拒絕對方,那麼一定不要直接回絕,巧妙地利用一些轉折詞,像「不過」,「可是」,就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這樣說的奧秘在於對方的頭腦收到的信息是:哦,他得先忙完才能去,所以並不是不幫忙。
舉個例子:
A:你能不能幫我去拿一個快遞?
B:可以啊,不過我得先做完手上的事情才能去哦。
A:你好像很忙,算了,我讓別人幫我去拿吧。
(評論區很多人說這條不靠譜,那麼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第一次沒拒絕【參考第三點】。所以別人會說沒關係等你忙完也可以。)
hzh19941129
1、你的名字是?
請教對方的名字,如果能用紙筆當著對方的面寫下來絕對加分;如果下次問候時能加上對方姓名,加分,如大臉早上好。
2、你是哪裡人?
人們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如果你們只能聊幾分鐘,迅速拉近彼此關係除了請教對方姓名以外,還可以詢問對方是哪裡人,如果是老鄉加分。如果不是老鄉,你能說出幾道他老家的特產,也加分。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詢問他老家有什麼吃的或玩的也加分。
3、真誠的誇別人。
用肯定替代批評,真誠的發掘對方的優點,肯定對方(並非讓你阿諛奉承)。批評,指責,抱怨對方只會誘發對方的敵意,對合作毫無幫助;你想讓對方做什麼,可以直接肯定他做對的那部分,鼓勵過程,對結果寬容。
4、我知道你要什麼。
先尋求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對方的了解;孩子不肯吃飯,威逼利誘未必有效,不妨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麼,比如說他想長大後成為宇航員,你就可以告訴他,宇航員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吃飯可以幫助你健康成長哦。
5、你今天過的怎麼樣?
每次對話前,都先問對方「你今天過的怎麼樣」或者「你昨天過的怎麼樣「,迅速拉近距離。如果對方說過的不怎麼樣,他討厭下雨天,你也可以分享受雨天困擾的經歷。有「雨天」這個共同敵人後,同仇敵愾,加分。
6、可以看你孩子的照片嗎?
如果你很喜歡孩子,恰巧對方微信頭像是孩子的照片,那你可以詢問他,能不能看看孩子的其它照片。他會迫不及待向你展示更多,和他討論育兒技巧,更加分。
7、你能幫我一個忙嗎?
被拒絕,一個銷售員的工作才真正開始。很多銷售被拒絕後就傷心的離開了,很少有幾個銷售再次敲開客戶的門,說「你能幫我一個忙嗎?我知道自己剛才的推薦過於莽撞,但我不知道自己具體哪點做的不好,你能就此提幾點改進建議嗎?我真誠的希望能為你帶來優質的服務「。
我認為最有用的人際交往常識就一個字,真。你真的對別人感興趣,你真的發現了別人的優點,你真的想肯定別人,你真的喜歡別人的孩子,你真的很謙遜,你真的希望別人幫你改進。一個很真的人,在社交中才會真的贏得別人的尊重。
以上,感謝閱讀。
從人後遭黑到被人尊重:五個簡單易學的社交常識
以下這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常識,都是我在吃虧後總結出來的。我因為不懂這些技巧常識而吃過的虧主要有:
a. 被人在背後負面評價。
b. 被一些朋友疏遠,再聊已覺尷尬。
我希望看到這個答案的知友,能從中學到一些常識技巧,並應用在自己的社交生活中,避免遭遇我曾經歷的社交窘境。哪怕只有一部分知友能記住並應用這些常識技巧,或只能記住並應用其中一部分,我寫這個答案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1. 怎樣才能讓別人相信你是 「對事不對人」 ?
當我們在給予他人的作品差評或中評時,我們往往喜歡先說一句 「我這是對事不對人噢」 或 類似的話。彷彿我們說出這句話後,別人就會客觀理性地對待我們之後要給出的差評或中評。可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在大多數人看來,對於自己作品的評價就是對於自己的評價。否定我的作品,就是否定我這個人。也許這些人冷靜下來後可能會意識到我們的評價的確是對事不對人,但在接到負面評價的那一刻,很少有人能心平氣和。
針對這個問題,我現在踐行一個解決方案---不單獨評價一個人作品,而是去對比眼前的作品和這個人曾經的作品。比如,當我覺得一個合作夥伴設計的一個按鈕與整個頁面不太搭時,我不會單單評價這個按鈕的設計,我會說,我覺得你之前為C頁面設計的C1按鈕,和為D頁面設計的D1按鈕都和整個頁面非常契合,我都非常喜歡,但是現在這個E頁面的E1按鈕我覺得跟整體不太搭,要不你再改一下?
基於我的經驗,這種評價方式對他人的情緒衝擊往往比較小,也不容易讓人覺得你是通過否定他的作品在否定他這個人。當然,有的人也許會問,如果第一次評價一個人的作品,沒有參照物怎麼辦?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拿這個作品與他的其相關他閃光點去進行對比。比如,選擇字體的品味對比選擇配圖的品味,或對於挑顏色的品味等。
2. 我們問了一個具體問題後,別人的回答的回答卻很抽象,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再追問了,因為對方十有八九是不想告訴你。我來簡單分析一下對方的內心想法。
張同學問李同學:「你上學期平均分多少呀?」
李同學心想,我上學期門門都上了90分,GPA 4.0,但是這個張同學好像沒一門上80分。我如果直接說了,會不會讓他感覺不痛快,覺得我在炫耀?就算真的要說,用什麼語氣說比較好?哎,好麻煩,不說算了。但他都問了我總不能不回答。看來,我只能泛泛而答了。
於是,李同學就回答:「還不錯吧。」
這時,機智的張同學應該就此打住,而不是追問:「不錯是多少呀?」
3. 怎樣向他人尋求幫助,他人才會更願意幫我們?
a. 讓別人知道你已經做了許久的前期資料搜尋。實在是有個點搞不懂,解決不了,才尋求幫助。
b. 具體描述你的問題,以及你所需要的幫助。如果對方意識到他需要像剝洋蔥一樣,一次又一次和你對話,才能了解你的意圖以及提供幫助的難度,那麼他幫助你的意願就會大大下降。
c. 如果對方沒有時間或精力尋求幫助,可以詢問對方是否有其他渠道可以獲得幫助,比如某個論壇,某個網站,或者某個人。
本條建議尤其適合應用在向不太熟的人尋求幫助時。
4. 我們真的有很多朋友嗎?
其實我們認識的許多人最終都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因為友誼的建立需要信任,而信任往往需要兩個人互相不斷解決對方的痛點才能逐漸建立。考慮到我們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我們能擁有的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會太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友誼)。茫茫人海,為什麼范晨同學與李冰冰同學成為朋友,而不是和章新宇同學成為朋友?這就是緣分,也是友誼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個道理之於社交生活的意義就是,不要隨便認為別人是你的朋友,更不要隨便要求別人以朋友的標準來對待自己。如果我們在與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相處時,始終生活在 「對方是我的朋友」 的幻覺中,很容易既讓自己內心受挫,也讓對方覺得自己 「想太多」 。
5. 和別人說話時目光不時游移,別人會怎麼想?
我就這個問題問過許多人,各個年齡層,各個職業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告訴我,如果別人說話時目光游移,他們會覺得對方心不在焉。所以,為了給對方起碼的尊重,我們在說話時最好看著別人的眼睛(當然,要把握好度不要直勾勾地看)。
我曾經對這點不是特別重視,總以為自己即便目光不時游移,對方也不太可能察覺。但後來我發現他人目光游移真的很容易察覺。大家可以專門訓練幾次。我大概注意過三次之後,就能做到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了。這也許是很小的一個社交細節,但如果我們做不好,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我們不真誠。
大家如果有相關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或通過私信發問。非常期待看到大家的想法,尤其是不同的聲音。
轉載規則:本答案中我創作的部分(不含後更新的評論部分)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自知乎,來自米洛。非盈利性媒體在註明本答案的鏈接和作者後,無需告知我即可轉載。但請盈利性媒體在轉載前私信我以獲知轉載方式(免費)。十分感謝。
圖片版權:wikimedia.org 的頁面bracknellforesthomes.org.uk 的頁面自己先分享一個知乎上@王霄池的回答:
What can I learn right now in just 10 minutes that could be useful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這篇回答在Quora獲得一萬多贊。我讀過之後,也覺得收益良多。
簡譯如下:- 人們傾向於記住最先發生的事情和最後發生的事情。中間的事情記不清楚。所以,如果你要做自我介紹的話,最好做第一個或者最後一個。面試的時候,也是一樣的。
- 如果你在酒吧或者前台工作,在你身後放一面鏡子。這樣的話,當顧客發脾氣的時候,就能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醜惡嘴臉。一面鏡子可以顯著降低他們無理取鬧的概率。
- 報價之後,不再說話。如果你是做銷售工作的,這項技巧很有用。在其他領域,這項技巧也很有用。我之前干過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體育館賣會員卡。有個老傢伙就是這麼指導我的,他說,一旦你和顧客寒暄完畢,報出了你的價格。從此時開始,先開口的那個就輸了。看起來好像毫無根據,但確實是這個樣子的。通常會有很長時間的尷尬沉默,但是,最終,顧客會買的。
- 如果你問了別人一個問題,然後他們回答了一半,你等著,他們會說完的。只要等著,保持眼神接觸,最終,他們會開口講完的。
- 公開講話或者蹦極之前這種會緊張的時刻,嚼口香糖就好了。據說是因為人類在危險的時候會自動停止咀嚼(吃東西),所以吃東西的時候就是安全的,大腦就是這麼告訴你的。反正這招對我很管用。
- 人們最終記住的不是你說過的話,而是你讓他們產生的感覺。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談論自己的事情,所以,多問問題。
- 當你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嘗試著教給朋友們,或者讓他們問你相關的問題。如果你能教給人一杯水,你自己一定會有一桶水。
- 如果你看到某人時,很開心,溢於言表的開心,那麼他們以後看到你也會手舞足蹈的。第一次也許不是這樣,但第二次一定是。
- 身體對壓力的反應——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和鼓起勇氣時的反應是一樣的。所以是好是歹,全在你一念之間。反正你的身體已經都準備好了,你看著辦吧。
- 注意別人的腳。當你加入別人的談話時,發現別人只是把上半身轉過來了,腳還是維持原來的方向,那就說明他們不歡迎你的加入。類似的,你和你的同事談話時,你覺得他在專心和你談話,他的身體也面向你,但他的腳卻不是朝向你的,他可能早就已經受不了這場談話了。
- 裝出牛逼的樣子,直到你做到了;信心比知道更重要。別被任何人嚇住,生活不易,全靠演技,那些嚇你的人也在演戲。
- 你假裝成什麼樣子,你最終就會成為什麼樣子。裝逼得逼,求仁成仁,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雖然不是要你去嚇人,但如果你一定要厚顏無恥的盯著某人,視線聚集在他的兩隻眼睛中間,等著他們害羞。如果他們移開視線,他們就不會再看著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盯著他們的眼睛了。至少有45秒的時間哦。
- 建立人際網路。成為朋友們的信息源,當然,他們也會是你的信息源。和前同事一起喝杯酒吧,也是好的。
- 如果你前面的車子慢的像是老爺爺在開,你恨不得殺了他。假裝他真的是你的親爺爺。 然後你的怒氣就全消了。
- 站得直。 不許沒精打采,不許手插兜,頭要高高抬起。不要覺得這是陳詞濫調。你自己會因此覺得很好,而且周圍的人也會感受到你的自信。
- 不要說「我覺得」、「我認為」,除非真的有必要。這些詞語會讓你和自信無緣,對你可沒什麼好處。
- 焦慮的時候,收拾一下家裡或者工作桌。你會比之前更開心、更有感覺。
- 第一次飯,第一支酒,你請。你都不知道你自己會因此而自我感覺良好多久。
- 為人父母者請注意:給孩子們選擇的權利,讓他們認為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比如我想讓孩子自己穿鞋的時候,我會問他「你是想穿那雙星星的,還是鯊魚的?」。值得注意的是,這招對成年人也管用。
- 態度決定行動,可是行動也決定態度。就像我以前的一個老師說的那樣:你可以因為高興而跳起舞來,也可以故意跳起舞來讓自己高興。
- 一群人在大笑的時候,人們會立刻看向這群人里最親近的人。
- 如果你想和某人建立密切的關係,或者獲得某人的信任,學習他的身體的姿勢。如果他翹起二郎腿,你也翹起來。如果他斜靠在椅背上,你也斜靠在椅背上,如果他身體前傾,你也身體前傾。模仿身體姿勢,是一種下意識的信任對方和自在的表現。如果你在胸前交叉雙臂時發現某人隨即也這麼做了,恭喜你,你又迷住了一個人。
- 本傑明·富蘭克林效應。在學生時代,找女生借鉛筆、借筆記、求她幫你補習功課,比起借給她東西、幫她補習功課,女生更容易愛上找她借鉛筆的那個窮/笨小子。調情的時候這也很有用,比如(開玩笑似的)讓女孩請你喝支酒。這可是一石三鳥的事情:你得到了好處;她會下意識的更喜歡你;將來她接受你的「幫助」也會更加沒有負擔。
————————世事無絕對——————
1.沒有立即答應,基本就是拒絕。(這一條不解釋,知道的人知道)
2.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開口借錢,都毫不猶豫借給你的,那是真的信任你。但是有借有還這四個字,很多人不明白。
3.再好的朋友,交往的分寸感還是要有的。他不願意說,就不要問來問去。如果他想告訴你,不用你開口。也別隨意觸碰別人的底線原則以此來證明自己對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才幹的事。
4.有話說,有錯認,有問題早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卡在那點可笑的自尊心和面子上了,兩個人吵架最先低頭的那一方,別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這一點兒都不丟臉,只能證明你更看重這段關係。
5.禮尚往來很重要!!!!
6.用疑問句回答疑問句時,一般是說中了
(評論區說很多人不太明白這一條,我舉個栗子,某天我和我閨蜜去散步,路上她問我是不是暗戀xx,我因為怕被看穿羞於承認,所以我說,你猜啊哈哈哈哈哈,或者說你覺得呢,你覺得他喜不喜歡我?或者說你覺得他這個人怎麼樣,像這樣,一般是猜中了。因為如果我不喜歡他,我就會直接否認。而不會像這樣猶疑試探在別人眼裡他喜不喜歡我。另外這一條並不絕對。還是要綜合前面的反映再根據當時那個人的語氣、態度、表情來推測。)
7.別人的事,看客感嘆幾句就完了,可一旦落在自己頭上,就難受的每晚買醉。(人與人之間,若非經歷過能感同身受,其他所有安慰都是徒勞。)
8.嘴上說著這個人離不開我的,其實多半都是自己離不開對方。
9、對於喜歡的人不會直接說喜歡,而會說我想見你,對想見的人不會說我想見你,而會說一起吃飯吧,說出口的話和實際想法不一樣的。
10、人與人之間,要麼價值觀一致,要麼度量大,否則就相處不下去。
6-10來自日劇《四重奏》
11、無論兩條腿如何努力,也無法讓兩顆心的距離更加接近
12、她把她新剪的頭髮新買的衣服鞋子包包給你看,不僅是想聽你的建議,還有你的一句誇讚。一次兩次很多次都沒聽到她想聽的,你就會發現,她已經不會找你逛街了,再後來,你會發現看不見她的朋友圈了。(這一條僅針對女生,在真誠的建議之餘,必要的讚美更讓人愉悅並且容易接受)
13、苦口婆心的大道理別說太多,點到為止。(即便ta知道你是一番好意,說的可能是對的,但在沒吃到苦頭之前,ta還是存著僥倖的心堅持己見。)
14、接13條,等ta吃到苦頭,也不要幸災樂禍,一副早就知道會這樣的表情,那時候該幫忙解決問題,就搭一把手,過後等著ta請你吃飯賠罪就是了。
15、不要指望任何人,即便是至親至愛至友也不行。誰都沒辦法一輩子跟在你身邊照顧你。(我想說的是獨立真的很重要,不要做一個凡事都靠別人的寄生蟲,別人會煩的,這不是一兩句謝謝就能解決的事情。)
16、將心比心。(不是說一定要做個聖人一樣寬容大度,而是當你特別生氣不能理解對方做法的時候,能試著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ta,遭受這一切,我會怎麼樣。懷著這樣的心,再去溝通,對方應該會感受到你的誠懇,繼而改變自己的態度。)(這一條適用於所有)
17、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別人能記住自己的生日的。即便ta自己總是說哎呀我都忘了自己的生日了,這個時候不需要多大的驚喜,也不需要多麼貴重的禮物,能記住,再稍微準備一個小禮物,ta就很感動很開心了。
18、承諾即承擔。(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輕易答應。拒絕雖然讓人失落,但空歡喜更讓人難過。)
19、跟別人溝通時,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話,覺得不對等別人說完再發表自己的看法。
20、互相都不主動聯繫,這段關係就會不了了之。
21、傾聽時的沉默,要比言語的安慰更動人心。
22、當你跟別人吃飯、聊天、逛街的時候,希望你可以放下手機,放下朋友圈,放下王者榮耀。(叫你出來不是讓你換個地方玩手機的,也不是想聽你最近又練會了哪個英雄還五殺,我只是想見一見你,想跟你說說話。)
23、誰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別人沒義務承受你壞脾氣。
24、在什麼場合,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自己心裡應該有個數。(別人悲痛欲絕,你要是還興高采烈,那就不僅是情商低的事兒了)
25、這世界上,是找不到與自己完全契合併心靈相通的人。所以有心事不要指望對方能猜出來,有什麼話還是攤開講明白比較好。
26、別人自謙貶自己就罷了,你特喵的這個時候千萬別當真啊聽見沒,該誇一定得誇啊!
道理誰都懂,然而沒人先去做。
等我想到再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無限期更新……
《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聞名於世的小事:
孔子出門,落雨,同行的人說,子夏(孔子的弟子)有傘,可以問他借,子說,我並非不知子夏有傘,只是他生性愛惜自己的財物,俗稱小氣,我若去借,他借給我恐心有顧忌,不借給我倒讓世人知道他為人小氣到連一把傘也不願借給自己的先生,豈不是害了他?
便沒有開口。
孔子最後還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與人相處,要多了解他,知道他的好,他的劣,多多分享他好的地方,不要試圖用他的短處去考驗他,這樣更多的舊知己才能變老友。
觀點為自己整理解讀,恐有誤讀,附上原文:
《孔子家語·致思》:「孔子將出而雨,門人曰:『商有蓋,請假焉。』子曰:『商為人短於財,吾聞與人交者,推長而違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蓋,恐不借而彰其過也。」
謝邀。沒有理論,只有12條人生經驗,提煉自個人日記(下圖)。1、管住嘴,對超出能力的事情堅決說「不」。
王哥調動托我疏通關係,酒桌上礙於面子硬著頭皮答應了,之後真是無比糾結,雖然事情最後辦成了,但運氣成分很大,如果辦不成,自己出糗事小,還耽誤別人大事,以後類似事情,必須先權衡一二,不能圖一時爽快滿嘴跑火車。
2、不輕易承諾,承諾必去做。
同事光哥是熱心腸,誰找他幫忙都應承,前天拜託他的事情居然忘了,以前也有過一次,老苗也抱怨好幾次,果然是輕諾必寡信,雖明知他是個好人,但一個守不住諾言的人,很難讓人放心深交。
3、友情需要適當折騰。
大學畢業還保持聯繫的朋友不多,今天發現個很奇怪的事情,現在保持聯繫的,比如北京的老馬,青島的偉哥,合肥的飛哥,在大學時關係並不是最好,而是畢業後有幾次旅遊、出差還有幫忙使勁折騰的,反而感情更好了,看來好朋友還是需要折騰下。
4、朋友之間亦需要注意細節。
我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但給小許代購手機,匯率方面的啞巴虧,還有逾期未付款,確實讓我有點不舒服,由己及人,別人當然也會如此,麻煩別人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好朋友之間雖不需要給報酬,但也不能讓人吃虧,比如幫人辦事,一些跑腿、打車的費用不好給,但可以過節發紅包啊,特產啊,小孩禮物啊之類的,進行曲線補償,雖然不一定會更好,但肯定沒有壞處。
5、涉及到切身利益,必須正規化。
小劉跟我借2萬塊,雖然關係非常不錯,但他執意要寫借條,拿到借條我不僅沒有覺得見外,也確實感覺更好,這個朋友更可交,由此及彼,與朋友相處,涉及到利益就是契約行為必須嚴格正規化,這一點我需要加強,關係越好越需要注意細節和程序。
6、社交不是吃吃喝喝,更不是牌場賭博。
1)搞關係不只是跑場、吃喝,有實力關係找上來,沒實力關係也難搞起來。年輕時沉下心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一味吃吃喝喝,好關係搞不起來(比如姚總,吃喝多次,很短的保鮮期即無用),而且逢場必到也意味著人微言輕。
2)春節回家幾天,天天打牌,本是為了交流感情,後來純粹成了功利性的賭博,春節過後,一地雞毛,關係反而更淡了。
7、盡量將重要關係融入圈子,通過圈子互動維持,一個人勢單力薄。
韓哥是我老哥,交情也非常不錯,但他事業很大,僅靠感情聯繫太吃力,但他有個小兄弟跟我年紀差不多,這幾次有意識的接觸他,並拉上我這邊的一個朋友,我們三個慢慢搞成了一個小圈子,昨天農家樂,叫上韓哥,這個4人小圈子算是慢慢建立起來了,我這邊輕鬆很多,而且我還屬於圈子的一個交叉點,非常重要。
8、合作,不僅是在過程中鼓勵,更要在失敗後肯定、支持。
和老王組隊參加羽毛球比賽,他發揮失常斷送了我倆的晉級之路,心裡還是有點不爽的,及時做了心理干預,由心理排斥到心理接納,再發自肺腑的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交流後明顯感情更進一步。
9、爽快承認失敗和錯誤。
喜劇人秦昊失敗退出時,沒有找託詞理由,承認對手實力,也坦率表達了自己對贏家的羨慕,讓人不再覺得他是失敗者,相反讓人覺得他大氣,拿的起放的下。這一點需要學習,有時候給自己太多理由了,反而讓人覺得輸不起。
10、主動比被動有用一百倍。
節前下班來了個任務,老總有些為難,我主動站出來了,他非常感激,而且放完假還特意給我帶了點小禮物,這在以前很少的,有幾次被他指派活,加了好幾天班,連一句肯定都沒有。
11、構建朋友圈層次結構。
先前微信好友三百多人,根本無法兼顧,做減法後還有兩百多,根據分級制度,0級9人,1級14人,2級21人,3級33人,4級一百多人,維護起來一目了然,0級、1級必須經常保持聯繫,2級也要加強聯繫,3級要保持節假日的聯繫。
12、肯定競爭對手會讓你更受歡迎。
這點是來到知乎才發現的,為回答下的其他答者的優秀回答點贊,更易收穫友情,運用到生活中效果明顯。
以上。生活中沒有太多的波瀾壯闊和陰謀詭計,所以記錄的多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點遺憾,但及時總結小中也能見大,有效提升交際能力。真要說,及時反思總結才是最有用的人際交往常識,一招鮮真的能吃遍天,這句話我想重複一百遍!!
————————
喜歡我的回答和思考,請關注公眾號「高太爺」。
http://weixin.qq.com/r/LzmJkRrEr0fQrV7y92w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分享一個小技巧
首先想像一個場景:
當你說「我喜歡某個明星。」
對方會說說「我也是!」
那麼兩個人可能會就這個明星聊起來,又聊到其他共同的興趣,然後逐漸成為朋友。
但另一種情況,更加快速有效:
當你說「我超討厭某個明星!」
對方說「我也是!!!」
那麼兩個人馬上就能成為朋友。
共同討厭一件事物,似乎比共同喜歡更加能拉近或維持人際關係。今天,我們來聊聊共同厭惡,這個社交中的另類潤滑劑。
「共同」這件事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首先,根據相似相吸理論,人們會傾向於喜歡那些跟自己相像的人,包括與自己有同樣的背景、興趣和品位,也包括與自己有相似的性格、持同樣的觀點。
研究發現,這種相似性甚至包含了人口統計學因素:無論是朋友還是伴侶,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比隨機抽選出的一對陌生人更加相像: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等。概率上來說,人們甚至更可能和姓氏首字母相同的人結為夫妻。
另外,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因為這樣是令人心安的,且具有獎賞意義。它代表著一種自我肯定:
「Ta跟我很像,那應該也很可愛吧,畢竟我這麼溫油。」
因此,共同的價值觀,也就是相似性,是產生吸引力的基礎條件之一。
共同的厭惡把我們黏在一起
在相似性的範疇之內,共同的反感又要比共同的興趣更容易讓兩個人形成聯結。
Oklahoma大學的 Bosson 教授通過實驗觀察到:那些對某件事物有共同的厭惡的人們,對於對方的評價會更好,也傾向於認為自己更了解對方。
於是她提出了「負性優先效應」:比起分享積極的信息,能夠共享消極態度的人更加親近(舉個不很恰當的例子:網友們常常說中日友好靠韓國,中韓友好靠日本就是這個道理)。
共同的消極態度(shared negative attitudes)就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對一個第三方持有負性的態度。這個第三方可以是任何事物:一部電影、一種食物、一首歌、共同的熟人、名人、某種現象等等……
在負性優先效應的背後,有以下這些可能的解釋:
1. 憎恨的情感更加強烈
相比於積極的情感,消極情感往往更有感染力和傳播性。
一項對社交網路信息傳播的研究發現,在微博上最容易被廣泛傳播的是含有、或容易引起憤怒、憎恨情感的信息。
2. 敵意往往含有八卦成分
消極的態度通常和八卦信息相關聯。
因為八卦、醜聞、謠言,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偏負性的,哪個明星出軌了、哪個人設崩塌了、哪個電影口碑太差了……而只有這樣特徵的信息才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討論和分享。
所以當人們在閑聊時談論起反感的事物時,八卦就會成為非常主要的話題。
相比於討論共同喜歡的事物,聊八卦豈不是更加刺激有趣。
另外,人類也有八卦的天性,說真的,很多友誼都是從一起說別人的壞話而開啟的。在拉近關係這件事情上,「說別人壞話」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3 拿你當自己人
通常來說,大家在交朋友時都是先展示友好的一面,畢竟大部分人面對陌生人時,釋放善意是默認設置。就像見面微笑說你好一樣,是普遍的規則。
但展示負性的態度,雖然有一定風險,有時卻能達到「奇效」。正因為對他人的負性評價一般是不被視為可以輕易分享的信息,所以它打破了建立社交印象的慣有模式:我和一個分享一件我討厭的事,因為我猜測你可能也這樣認為。
這時,我在發出一個信號:我信任你,在對你進行自我暴露(self exposure),而表露信任感是可以極大地增強兩人之間的關係。
了解一個人不只限於知道Ta的喜好,當你知道Ta討厭什麼的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真正懂了這個人的秉性。
生活中,你跟親近朋友吐槽的次數肯定比跟一般熟人要多。
所以如果哪天一個人和你分享:「我巨討厭那誰!」這可能預示著你們的關係又近一步了。
4 劃清了界限
這種共同反感在建立信任感的同時,也設立了群里內/外的邊界(in-group/out-group boundaries)。人們傾向於對群體內的人表示好感,而對群體外的人持更多負性評價。
「你跟那個人劃清關係,我們就可以接納你。」這便是表明態度,當確認我們共同討厭一個第三方之後,我倆就是一致對外的立場。這時,反感是一段關係的粘合劑。
5. 提升自尊
共同厭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向下社會比較。比如,我們都不喜歡某一件事物,可能代表我們都比Ta在某些方面要高級。至少,在態度上,我們都是藐視Ta的。這種向下比較可以維護或提升自我評價。
並且,相比於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告訴別人,然後聽到「我的天吶,你竟然喜歡這個」這種居高臨下的話,表露厭惡或只是中立的態度,往往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6. 塑造自我概念
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消極態度分享給他人,比起分享喜好來說,是更加強有力的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喜歡,你會覺得Ta「沒有個性」,是個老好人。相反,如果這個人表達了一點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負性看法,與他人說「我討厭地圖炮、討厭景區的人山人海、討厭看面癱的人演戲!」,那麼Ta的形象會變得真實且有趣些。
一次次地表達「我討厭什麼」,也正是一次次向外界宣布「這就是我」的過程。
在更加廣義的語境中,不僅僅只有共同厭惡第三方能夠將人們更好地聯結在一起,普遍意義上的負性信息和態度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喪、頹、癱、懶、饞,網路上的loser文化之所以受人追捧,都部分地應用了共同厭惡這個概念。
悲慘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覺得自己是個「沒錢、沒對象、沒理想」的三無青年,但你不是一個人,還有這麼多又窮又懶的單身狗陪著你呢。
這種調侃的負性態度,讓我們感到一絲寬慰。大家一起葛優癱,比起「大家都爭當五好青年」來得更吸引人,也更容易獲得認同。
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
有人拿這個概念做了生意。
比起一般社交軟體上使用點贊、共同愛好來匹配用戶,一款名為Hater的德國社交App就反其道而行,用共同討厭的事物來幫人們找到朋友。
比如說,當你刷到丁日又添了一個新紋身的圖片時,可以選擇「點呸」或者跳過,如果你「點呸」,也許就可以遇到谷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這個概念,來幫助潤滑、推進自己的人際交往過程。
以下是一些實操指南,也是注意事項:
1. 不可輕易說
正如之前所說,表達負性態度是一種自我暴露的方式,而在關係建立初期突然進行自我暴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因此,共同消極態度最好在有一定的關係基礎之後,再進行的步驟。起碼,要知道對方的基本喜好,才能試探性地猜測Ta 是否反感什麼東西。
2 話題要有限制
另外應注意的是,對於共同討厭的事物本身,需要有一定話題範圍限制。有一些普適的話題敏感區,例如種族、宗教或生理問題。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敏感話題,可能是一位愛豆,一項愛好或是Ta的家鄉等等,不要輕易的攻擊別人熱愛的事物,欣賞不來別人視若珍寶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3 程度要有把控
最後,只有某個特定區間的態度才能夠被分享。太輕微的厭惡沒有提出的興緻,太過嚴重的厭惡則有可能發展到人身攻擊、仇恨、偏見、甚至歧視。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我們討厭的事情非常多,只是有時候出於習慣,或礙於面子、社交禮儀,而剋制自己表達負性態度。
吐槽有益身心健康,運用得當的話,還能拉近社會關係。
所以下次再社交、約會,當因為找不到共同興趣愛好而冷場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說說討厭的事情吧。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把要說的濃縮成三句話:
1.不經對方請求和詢問就主動給對方提建議,其實是在某種程度上暗示對方智商不夠;
2.過多的建設性意見就是人身攻擊;
3.不要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充分展示自己的優越感。
以上。2014年10月2日
公眾號:江湖寥落爾安歸(linghulongma)
成長/自我提升及管理/情感/心理/文史點評,剛建不久,趕緊過來搶佔前排交椅吧~
http://weixin.qq.com/r/HURdRUnE4BSfrQ0m9xEP (二維碼自動識別)
1.【每個人都喜歡世上的另一個自己】
很多人會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有過的觀點,但是他們會把這些痕迹留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所以如果對於完全陌生的人,想在第一次見面就相逢恨晚,把酒言歡的話,你最好做點功課,去瀏覽一遍他說過的言論和判斷,然後將話題引到相關領域裡,將他的喜好和觀點用自己的語言搶先提出來,對方一定會眼前一亮,十分欣喜,對你印象深刻,好感倍增。
2.【不要默認對方歡迎來自你的任何訊息,除非你對他有價值】
在新的互聯網社交環境內,所有的舊的社交禮儀全部作廢。比如逢年過節的拜年簡訊,(不帶紅包的那種)將會是令很多人深惡痛絕的交際負擔。開口以「你好,」「在嗎」之類 的人,在面對老江湖的時候會被對方心裡打上「不懂事」的標籤,因為在現有節奏下,開門見山,說明來意,完整的表達意願和撬動對方的利益點是大牛們快速判斷是否值得回應的重要素質。
對關係不夠親密的人,直接發送多條微信語音,會被人極度反感。因為語音是典型的「自私行為」,方便了自己,麻煩了他人。
3.【朋友圈點贊沒什麼用,評論才有用】
如果你想獲得對方的好感和互動,僅僅點贊是沒用的。只有通過評論給於具體的讚美,詢問,提出建議,關心,和恰到好處的玩笑,才能引起別人的好感。
4.【讓別人幫你一點小忙,有助於拉近距離】
有些人非常非常有禮貌,從來都是獨善其身,不好意思給別人添麻煩,甚至在別人伸手相助的時候都極力拒絕,深怕欠了人情。但是其實過度的刻意保持距離其實是在不斷把人推出自己的交際圈的行為。因為我們對於靠譜的人際關係的定義是有來有往,好借好還。當然,前提是你很清楚所謂的「小忙」的定義。
5.【光炫耀自己牛逼沒用,除非你能帶人家一起牛逼】
有些人希望展示自己的實力,來獲取對方的認同和好感,促進友誼,但是常常事與願違,給別人留下了「裝逼」的印象,就是毀在只顧著吹牛逼,想獲取認同了,卻沒有表現出「不知道我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這種姿態,當然就無法獲取別人好感啦。
*******更多生活感悟,請關注【彈球小姐Lydia】: lydia66890
個人一直覺得,之所以為人際交往肯定不是一個單方面展示的過程,也要觀察對方,正所謂交往交往,就是要有交有往。
先可以說說如何展示自己,我身邊有很多奇葩類人物,各種招數都不同。
人際交往真的很關鍵,直接關係到你身邊朋友是什麼樣的人。
我抽取幾個比較典型的、交往能力很強的選手。
一、一言不發發紅包
我的這位朋友真的是紅包的化身,以至於只要看到他入群,就知道可能發紅包了。重要的是發紅包都是很大的包。
前幾天我給他介紹了一個朋友,他一言不發就發了一個紅包,我那個朋友也吃驚了,怎麼會那麼大的紅包,馬上說一定要請他吃飯。
我開始還想會不會不好,結果發現效果還不錯。善用紅包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過一定要用對,我這個朋友,基本上只要發紅包至少也是100以上,而且經常是連續發。
但是我們都知道他不是炫富,而是有一條準則就是對他絕對認可的人絕不吝嗇,當然也因為他是一個大方,原因幫助別人的人,所以大家也都很尊敬他,也願意支持他。
除了發紅包,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準則,就是一定要謙虛做人。
二、謙虛做人,不能在別人面前自以為是
其實人都有一種虛榮心,希望別人的認可。一般的人聽到別人的批評都是不高興的。而且在我們的印象中,肯定特別不喜歡那種裝逼的人,而是更容易接受謙虛的人,越是有能力,越能放低自己,不擺架子的人越受人尊敬。
而謙虛做人,對於任何人都非常適用,你抬高別人,別人內心高興,也容易接受你。
其實謙虛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但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千萬不要多度謙虛,過度謙虛就會變得做作,虛偽了。
你確實有某方面的長處,也不要太藏著掖著,要讓別人也看到你的閃光點。這樣交往的人也才能全面的認識你,而且記住你。
如果對方表揚你,你可以直接說一聲:謝謝,非常感謝你的認可。同時你就可以接下去說,我也在你身上發現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這樣交流就可以開展啦~~
三、用心的讚美與欣賞對方
每個人都有長處,而且希望別人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同時你用心讚美與欣賞對方,也會更快的拉近你與對方的距離。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就是特別善用讚美的高手,但或許你會說,天天讚美別人,感覺好虛偽啊,你就討厭那種討好別人的人。
是的,如果是以討好或者是虛假的讚美別人,久而久之確實會讓人感覺到虛偽,因為對方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我一般也會離這種虛假的讚美遠一些。
而我這位朋友,真的是非常用心去挖掘別人的優點,他給我總結了幾條讚美的方式:
1.一定要提前了解對方,提前知道對方有什麼優勢與興趣,不要停留於表面。
初級版:你好漂亮,你好帥,你衣服好好看,你好優秀
高級版:你的皮膚真的很好,是我特別喜歡的那種很自然的皮膚,看起來人很精神。而且我覺得你是一個特別會穿搭的人,挑的衣服很適合自己,我都很想請教你怎麼穿衣服和挑衣服,在這點上我不是很懂。我覺得你很優秀,看你平時除了工作還去慘叫很多活動,學習插花、跳舞。你的精力真的很旺盛。我也希望這樣,真的發現很難,可以請教你怎麼做到的嗎?
其實關鍵點就是一定要誇得有理有據,不要太空,同時要切合別人的實際情況去誇。
2. 讚美與欣賞最核心的是發自內心,不要盲目討好別人
因為人人往往喜歡看缺點,而很難看優點,還要真心的誇別人就更難。
大多數的情況是求人辦事時就想到夸人取悅別人,這個很重要。但如果決定這個人不錯,那就可以考慮更用心的看到別人的優點,才可能成為長期的朋友。
四、成為一個對別人有價值的人
我認為這個是最核心的,價值的交換與對等會維持雙方更長久的關係。
無需什麼技巧,只要你是對大家有價值的人,你的直接也變成率直,你的缺點別人也更容易接收。
所以,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是一切交際的關鍵。
但是,也不是說,有價值大家就待見你,成為一個謙虛低調有原則,不裝逼的有價值的人會獲得更多尊重。
而有些事是社交中盡量不要去做的。
一、做一個隨處說苦的人
我身邊有個朋友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個很熱心,也是一個喜歡讚美別人的人。但是唯一不好的是,當你跟她走進了,就會開始說她童年和家庭的悲慘事情,自己是多麼不容易與勵志。幾乎在任何走的近一點的人都會說。
一開始大家都會同情,但久而久之,就會遠離。原因並不是其他人冷血。而且大家都希望快樂與輕鬆。訴苦會給對方無形中一種壓力和很down的情緒。
所以能不說盡量不說,有苦要學會自己承擔,但並不是說你不可以說,但得掌握度。
向對方訴苦的關鍵是讓對方決定你把TA當自己人,產生共情是一種最好的方式,
當發現對方在說:是嗎?我也沒經歷過時,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的時候。其實訴苦就可以收住了,產生不要共情,就會產生壓力和負面情緒。
二、不隨便說別人壞話,特別是背著人說的
地球是圓的,愛說別人壞話的人,終有一天會被人知道,或者被人說。
隨時在背後說別人好話,實在不行,成為一個傾聽者,或者推出這個討論當中。
如果說,一定要表明你的觀點,說明原因。
特別要防著經常在你身邊說別人不好的人,在職場中更是如此,這種人的特點是一旦你說了什麼不好的話,傳話的人就是TA。
而這種人也不要走得太近,因為這樣的人是非常容易抱怨,也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人。永遠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
三、不要把話說太滿,也不要隨意許諾
比如說自己多麼多麼厲害,自己一定可以做成什麼什麼,如果一旦說了或者許諾了,就要盡量做到。
而不是說了做不到,如果做不到,那麼最好不說。
這裡並不是不說而且不說太滿,可以給自己餘地。任何事都可能有意外。
以上幾點我覺得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這幾點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我們可以去做到這幾點,其實也會用這幾點去衡量他人,是不是在人際交往中適合長期有交有往的人。
很愛發紅包的人,也愛給我點贊或關注我的你喲~~(比心)
01
第一準則是:
不要界限不明。
所謂界限,就是明確什麼是「我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
「我的事」,你當然要處理。
「別人的事」,你無須多費心。
比如:
你和A的關係,是「我的事」,你得自己來應對。
但是,A和B、A和C、A和D、A和E……之間的關係,之於你,都是「別人的事」,不要過分關心。
02
別人的男朋友,別人的女朋友,都不要瞎打聽,更不要瞎干涉。
別人的家庭,也不要過分好奇。
同樣,你的私生活,也不要逢人就說。這並不能為你帶來真正的認同和接納。
03
如果你是年輕女孩,一定要警惕對你「很好」的已婚男士。
如果他有意無意地提起「婚姻不幸」,能跑多遠跑多遠。
披著羊皮的狼比狼更可怕。
04
不要討尊重,不要求認同。
你的實力強了,素質高了,尊重與認同自然會來。
05
寧與聰明人爭執1年,不與傻瓜吵架1秒。
06
人際關係有兩種,一種能令你不斷成長,一種令你不斷消耗。
前者是滋養型人際關係。
後者是消耗型人際關係。
記住:只有前者,才是你應該投注時間的地方。後者能疏遠就疏遠,能斷絕就斷絕。
07
萬不得已,不要和別人借錢。
而如果有人來向你借錢,做好他不還的準備。
08
與人交談時,注意傾聽。
不要急於評價,也不要急於總結。
大多數時候,傾訴者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說教。
09
不要對他人有過高的期待。
不要對關係的牢固、持久、親密太過樂觀。
人走茶涼是最現實、也是最好的關係狀態。
10
別人之所以幫你,是因為你有值得幫的價值。
11
把「你聽懂了沒」換成「我講明白了沒」。
把「你的事怎麼樣了」換成「咱們的事怎麼樣了」。
把「謝謝」換成「謝謝你」。
12
秒回郵件、信息、微信的人,都很討人喜歡,也會獲得效率高、態度好、工作能力強的印象。
13
朋友是交換觀念或利益的人,不是交換秘密的人。
14
壞話當面說。
好話背面說。
你一定要知道,你對人的評價,不論好壞,總有一天會傳到ta耳朵里去的。
如果她聽到壞話,殺了你的心都有。
如果她聽到好話,一生都會對你充滿感激。
15
不要擠圈子。
要把自己變成圈子。
這才是擠圈子的最高級別。
16
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要狡辯,不要推卸,不要耍賴。
承認它。負責它。
把「其實我真的儘力了」換成「我錯了,我會盡全力來彌補!」
把「這個是有原因的」換成「請放心,我會承擔後果」。
17
和人交心慢一點,再慢一點。
和人絕交快一點,再快一點。
18
少一點自誇。
多一點自嘲。
大多數時候,言辭上的退讓=好感上的增加。
19
一個人1%的情緒,可以通過親友或愛人來化解。
但99%的情緒與挑戰,你都是要獨自去面對的。
而這個過程,叫做成長。
20
遠離八卦婆和垃圾人。
不管她們說的八卦有多香艷刺激;
也不管垃圾人表現得多我行我素。
21
大部分的爭論都是無意義的。
理性而聰明的真理追求者畢竟少。
因此,大多數人會因為無謂的爭論變成敵對關係,沒必要。
卡耐基說過:「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要是贏了,還是輸了。」
22
如果非要爭論,記得以下原則:
可以有對抗行為,但不要有對抗情緒。
對抗情緒是消極的,向內的,是自毀毀人的憤怒或哀怨,對人對事都無益處。
23
朋友圈發群體照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別人也P一P。
24
為人不要雙標。
25
群體活動時,不要擺臭臉,不要故作深沉或幽怨,不要大小姐脾氣。
這時候,應該和大家融為一體,一起嗨,一起鬧,一起唱,一起跳。
如果當天沒心情,或對這種活動沒興趣,果斷拒絕。
千萬不要去了之後擺出一幅「我本來不想來,是你們非要我來」的表情。大家殺了你的心都會有。
26
不要有討好型人格。
你為別人擦1次桌子,別人會心懷感激;如果你為別人擦10次桌子,別人會形成慣性,哪天你沒擦,他反而會覺得你對不起他。
其他事件也是一樣。
把討好他人的時間用來投資自己。
要知道,沒實力的時候,你的付出都是在做無用功。別人不會太領情,只會計較還能從你這兒再榨取多少。
27
決定幫助別人時,話不要說太滿。
要說:我也能力不夠,沒太大把握,我只能說儘力試一試……
28
你沒那麼多朋友。
不要提到A「這是我朋友」;
提到B「也是我朋友」;
提到CDEFG,「哈,都是哥們,有事您儘管說話,我打個電話就能辦成……」
這麼浮誇,不僅不會增加你的價值,反而會令大家不敢信任。
29
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三個方法:
1,看他最親密的五個朋友;
2,看他的原生家庭。
3,看他把時間花在哪。
30
陷入低谷的時候,不要期待有人會來救你。
事實上,除了你自己拯救自己,很少有人會伸出手。
而這種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停。走出低谷的方法,就是再走一步。
31
熱衷於集體活動的人不值得深交。
32
包里隨時準備好一把梳子、一瓶漱口水、一包紙巾、一包濕巾。
注意:邋遢的儀錶會令人本能地厭惡,濃重的口臭會讓你在別人心中印象負分。
33
不要急於發表觀點。
如果你還搖擺不定,半信半疑,或者談話內容超出了你的專業範疇和信息庫,請學會沉默。
34
一個被男人所追捧的女人,並不能說明什麼。
一個被女人們所接納的女人,才是真的有過人之處。
35
去鍛煉身體吧。
科學研究,有固定健身或運動習慣的人,其社交魅力比不鍛煉的人高出30%至50%。
36
盡量別說謊。
因為,你要用100個謊言來圓1個謊,成本太大。
而100個謊言被戳穿概率太高。
一旦揭穿,信用破產,不划算。
37
批評要對事不對人。
把「你這人什麼都做不好」換成「這件事你沒做好」;
把「你這人就是失敗,就是LOW」換成「這件事你做得很失敗」。
把「你沒救了」換成「這件事沒救了」。
38
不堅守的界限毫無價值。
界限就是門,你不關,別人隨時可以進來,打擾和侵犯你的私域,門就等於形同虛設。
界限失守的越多,人生就淪陷得越多。
39
有委屈要說出來。
有不公要爭回來。
愛上一個人時要追回來。
40
別人自嘲的時候,你要捧,而不是順勢去踩。
比如,有人自嘲說:「像我這樣一無是處的窮逼……」
你要說:「和我比起來,你已經是迪拜的跨國財團老總了!」
而不是「你確實窮」。
41
人可以說直話,但要看對象,看場合,看交情。
對象是摯友,是閨蜜,可以偶爾直言。
場合溫馨融洽,也可以掏掏心窩子。
交情到了,可以互黑。
其他時候,慎直!
要知道,大多數人都是討厭心直口快的。
42
對外人好10000分,不如對家人好100分。
43
三個朋友在一起時,其中兩人不要太熱絡,要兼顧另一人的感覺。否則另一人會有濃濃的被無視、被冷落的低價值感。
44
永遠不要嘲笑一個人的夢想。
45
諾言要慎聽。你就不會被欺、被騙、被辜負;
諾言要慎許。你就不會欺人、騙人、辜負人。
46
別人幫助過你,一定讓他知道你的感激。可以回報一份禮物,或為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暫時做不到,在公開場合對他表示真誠的謝意。
47
對待服務員、清潔工、收銀員、保安、外賣小哥等服務性人員,態度要尊重。
48
如果不從內心接納,所有的準則都只是字元。
如果不行動,所有的道理都只是說教。
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兩步是:理解,行動。
微信公眾號:周沖的影像聲色
1.說話慢一點,男性沉著有力,女性溫柔鎮定。
很多人張嘴就像炒豆子,噼里啪啦倒出一堆句子,邏輯混亂前後重複,神態語氣也帶著廉價的精明,實在不聰明。
2.把自己看得高一點。
有些人,總是揣著小心翼翼的姿態,掛著抱歉討好的笑容,唯恐對他人造成了不便。
然而這種怯生生的態度,不會讓他人對你呵護備至,只會招來不屑和厭煩。
3.除非至親至友,否則別對他人倒苦水。
「一切事物處在普遍聯繫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訴苦的人,主動把自己和喪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人家一想到你,就覺得喪。
況且,他人對你的苦惱毫無興趣。
4.與人交談時,謹慎否定他人觀點。
說他是錯的,那最好能百分百證明你是對的。然而相當一部分人,他們並不能保證自己的正確性,只是下意識反駁別人,然後又被事實啪啪打臉。
記住,在討論中只提異議不給建議的,多半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蠢人。
5.主動保持距離。
聯繫第二條第三條。性格軟弱者習慣在社交中毫無保留全盤托出,他們將自己的個人價值依附在別人身上。然而尊重來自適當的距離,嚴絲合縫的關係很快就會窒息。
再好的朋友,也別讓他對你了如指掌。
6.善於求助。
竭盡全力也做不到的話,別恥於求助,自尊不等於死鴨子嘴硬。並且由於沉沒成本,人們容易對幫助過的對象產生好感,雙贏。
-------
其實心裡還憋了很多78910……
可以關注一波……說不定哪天就更了……
講一個被很多人嚴重忽略的常識。
你生氣或者內心負面情緒滿滿的時候,不要把負能量帶給他人,更不要宣洩憤怒。
如果你做不到,難過的時候最好一個人呆著。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親人和很好的朋友,在別人看來這都是沒有緣由就被你散播了負能量的行為,日子久了,別人就不願意接近你了。
從「順水人情」到「真心幫忙」,這就是一個人建立社會關係的必經之路:用一定的精力去篩選維護弱關係,再從弱關係中找到強關係,並用大部分精力去維護這些強關係。
我會用《紅樓夢》中的一個情節分析這個人際關係理論。
1
幫忙有兩種,一種是順水人情,一種是真心出力。
順水人情就是自己方便、與人方便,幫助一下別人,自己也不費力。
《紅樓夢》里賈雨村被免官後想復出,找到了林如海。林如海和賈雨村並不是深交,也不想與他有太多瓜葛,於是作了個順水人情,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內兄賈政——」真心出力「的人。其中的原因,我在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體現? - 人神共奮的李剛的回答中已經講過。
什麼樣的「順水人情」才會找到「真心出力」的人?賈政又為什麼要「真心出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
2
賈政的「真心出力」,書中用的是「竭力內中協力」,賈雨村是個窮秀才,「內中協力」不僅指推薦,還有上下打點的意思。
賈政的這個忙為什麼幫得這麼賣力呢?妹夫的推薦是個關鍵,「順水人情」除了牽線之外,還有一個基礎篩選的作用,就是把雙方的需求進行匹配。
賈政需要什麼樣的人?
第一,要有才華,有見識。賈政不是科舉出身,所以他喜歡找這樣人給他撐場面。果然,賈政與賈雨村見面一聊,就很欣賞,視為「點贊黨」第一人選。後來,大觀園剛剛建成,要題匾額對聯,這種裝門面的事,他第一個就想到賈雨村。
第二、科舉出身,當過官,又丟過官,經歷了官場洗禮,不是那種還需要調教的生瓜蛋子。這種人既有前途,又好控制。
最重要的一點,賈家需要一個「白手套」。
賈府上上下下六百多號人,人員規模相當於一家大型公司,但收入只有幾個人的薪俸和田租,資產再雄厚也會坐吃山空。所以,他們通常有一些非正道的生意,比如放高利貸、走私,再順道強搶個民女、霸佔個田產什麼的,這就需要衙門裡有些負責洗地的自已人。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賈雨村這個讀了一輩子聖賢書、滿口仁義道德的讀書人,就甘願當這個「白手套」呢?
3
《紅樓夢》看到三刷、四刷的時候,你就會跳出對小說角色的愛與恨,把他們當成自己身邊的人,去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的慾望。
賈雨村祖上也是「詩書仕宦之族」,到他父親那一代破落了,普通人家二三十年養一個只張嘴吃飯、不下地幹活的讀書人,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所以他出人投地、光宗耀祖的慾望也是格外強烈。
然而現實非常殘酷,賈雨村第一次當官,一心要有所作為,最後卻丟了官,其中的原因,上司給的理由有兩點:「恃才侮上」和「擅纂禮儀」。
所謂「恃才侮上」其實就是只知道工作,不知道如何巴結上司、如何鑽營關係,所謂「擅纂禮儀」就是只知道四書五經里的聖人道理,不懂官場上的潛規則。
這些東西,世家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就算像賈寶玉那樣不喜歡這套的人,也能潛移默化,但賈雨村這種貧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不栽幾個跟頭,哪裡會懂?
在上一篇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體現? - 人神共奮的李剛的回答中,我們看到林如海的氣度,卻忘了那是仕宦人家從小的歷練,我們看到賈雨村的狹隘,卻忽視了貧家子弟在艱難的環境中苦苦求生時產生的心理扭曲。
平民子弟進了官場,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擺在那兒讓你看,卻不給你,要你上竄下跳,用你最寶貴的東西去交換。
這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做人的良知,這才是做「白手套」的不二人選。
如果說「順水人情」講的是緣份,那「真心出力」就是利益交換了,於是賈政很快就有了回報。
4
很多讀聖賢書的貧家子弟,一旦看穿了大道理,做起壞事來,往往比世家子弟更肆無忌憚。當你的信仰變成對你無情的嘲笑,你就只有發誓要加倍做一個壞人。
賈雨村剛到應天府,就幫賈家擺平了一場人命官司,這段情節很有名,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叫《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賈政的太太王夫人有個外號「呆霸王」的姨侄薛蟠,搶別人的老婆,還打死了人,而賈雨村則想辦法幫他脫了罪,立刻還了賈政一個人情。
賈雨村投靠的不僅僅是賈政,而是整個賈府。比如說,賈政的哥哥賈赦看中一個古董收藏家的扇子,人家卻不肯賣給他。「這沒天理的」賈雨村知道這件事後,「訛他拖欠了官銀」,把這扇子充了公,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賈赦。賈赦高興地連說:你辦事,我放心。
細讀此節,你會發現,賈赦根本沒有請賈雨村幫忙,而是他主動獻殷勤。書中說賈雨村「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說明這類事只是順手為之,獻上薄禮一份。
賈雨村「白手套」的角色完成得非常完美,進而又把關係從賈家拓展到整個四大家族,最後官位也做到了「大司馬協理軍機參贊朝政」,從二品,比賈政還高。
5
回頭再看林如海的順水人情,我們不妨用現代的社會學理論,再分析一下這個賈雨村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
英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暢銷書《引爆點》里介紹了兩個概念:弱關係和強關係,就對應了我們剛才說的「順水人情」和「真心幫忙」。
他在書中分析了某個地區的求職渠道,發現大部分人找工作都通過熟人介紹,而從正規的招聘渠道找到工作的,不足三成。
這個比例在中國應該差不多,就算是北上廣這樣典型的陌生人社會,一個有四五年工作經驗的人想要跳槽,最好的辦法還是熟人介紹。很多HR也覺得,內部員工介紹過來的人,往往要比招聘網站上來的人靠譜的多。
《引爆點》繼續對他們進行調查,發現介紹工作的關係大多屬「弱關係」——56%的人只不過是「偶爾」見到求助者,28%的人與介紹人甚至只有「一兩面之交」;只有16%的人與介紹人是很好的朋友,即強關係。
有社會學家總結,大部分人精力有限,只能管理150個左右的個人關係,其中保持親密關係的僅有十個人左右。
而這10個人又至關重要,有一條著名的社交經濟學理論:你的收入是你經常聯繫10個人的平均值(這個理論相當有效,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所以,Facebook有一項消費信貸業務,就是根據你最經常聯繫的好友名單決定你的貸款額度。
從「順水人情」到「真心幫忙」,這就是一個人建立社會關係的必經之路:用一定的精力去篩選維護弱關係,再從弱關係中找到強關係,並用大部分精力去維護這些強關係。
從林如海到賈政,這正是賈雨村的社會關係網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6
在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人願給你「順水人情」,代表你可能爭取的機會有多少;而那個「真心出力」的人,則代表你能用這個機會走多遠。
所以不要輕視你身邊每一個其貌不揚的人,也許你未來的機會,只是他的舉手之勞。
換句話說,不要吝嗇你的每一次「順水人情」,因為你的舉手之勞,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本文為「《紅樓夢》中的人情冷暖」系列第三篇)
同時發佈於「人神共奮」微信公眾號,每周兩篇原創,談談職場社交心理
近期熱文
為什麼拿了銀牌的選手,比沒拿到獎牌的還要痛苦?
公司為什麼會有「小圈子」文化?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小圈子」?
點菜時個個說隨便,上菜後人人不滿意,怎麼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