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蔡康永談到出櫃時失聲痛哭?

http://video.sina.com.cn/p/ent/z/v/2015-06-23/101365028821.html

提問者舉的例子和同性戀無關,只是感情交流方式而已,異性戀照樣會面臨類似問題,不建議舉那個例子。同時客觀討論問題不應在問題描述加過多個人主觀判斷。已複製粘貼備份在評論里。


上班的時候,這視頻剛出就被同事轉到了工作群里,引發了廣大直男直女的熱烈討論,觀點幾乎一邊倒的反同,用的詞語無非是「噁心、娘炮、罪惡、變態」等等我早已習慣無關痛癢的詞,直到我那位一起吃飯一起出差一起上廁所的好哥們說了這樣一句「著名「的反同言論:
「上帝給了你一根棍子,你卻用它來攪屎「
我竟然有些語塞。蔡康永的那句「我們不是妖怪」顯得非常應景。
我是個沒出櫃的人,我或許一輩子都達不到蔡康永那樣的高度:學識淵博、愛情美滿、有一大群支持自己的朋友和把自己當偶像當導師的粉絲....目前,我沒辦法不去在意朋友們的眼光,也沒勇氣承擔出櫃帶來的風險。
我現在唯一做的是強大自己,讓自己足夠優秀。等到自己羽翼豐滿,我會帶著他到我的朋友親人面前:
「嘿,這是我男友,在**認識的。」
無論你我是什麼樣的人,只要心中有愛,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如果你看了蔡康永坦言出櫃壓力的那段視頻,你也許多多少少會記住那句話:「越多人出櫃,柜子就越不容易存在」。

蔡康永首次公開出櫃的時間是2001年。在一檔節目的錄製過程中,李敖突然問「蔡康永,你是不是gay?」蔡笑著說:「對啊,你要介紹人給我認識嗎?「,就此正式宣布出櫃。此後的十四年中,蔡康永幾乎成為了娛樂圈中的」出櫃導師「,沒人知道的是,從1994年與男友在京都大雪中相戀到如今在節目中提及過往仍會潸然淚下,擁有同性戀和明星雙重身份的他在二十年里經歷了怎樣的黑暗和折磨。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出版,在診斷標準中註明:同性戀的性活動並非一定是心理異常。自此之後,同性戀才不再被統劃為病態。要知道在一九九七年之前,也就是四年之前,同性戀者有可能因為自己的性傾向入獄,罪名是「流氓罪」。

也是在那一年,香港導演關錦鵬憑藉電影《藍宇》獲得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涉及到同性戀題材的《藍宇》取景取材都在北京,但由於涉及到當時極為敏感的政治因素,拍攝伊始就沒能獲得正規的拍攝許可證。即使後來在國際賽事攬獲各類獎項,滿載盛名而歸,《藍宇》始終未能在大陸公映。那一年的12月,北京大學影視協會主辦「首屆中國同性戀電影節」。《藍宇》里的那句台詞:「玩這個(同性戀)是認不得真的,太熟了,反而會玩不開。」在那個年代,讓觀眾對中國同性戀感情取捨有了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而此後央視記者柴靜在《新聞調查》中關於同性戀者的報道則將這一群體第一次放進了央視這個平台,接受數億民眾的檢閱。在這之前,將近三千萬人的大群體一直這樣隱身在這個國家之中。國內同性戀研究最有成就的學者張北川教授的話是《藍宇》中的那句台詞的最好印證:「和陌生人發生關係,對於同性戀者來說有巨大的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安全。」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藍宇》是一部同性戀的啟蒙影片,同性戀群體經由此部影片正式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範圍之內。在2015年將要開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藍宇》主演劉燁和胡軍時隔多年再度重現熒屏。及時節目仍處於籌拍階段,已經讓當年偷偷看過此部影片的觀眾們為之瘋狂。沉寂十四年已久的老電影《藍宇》重新成為微博熱搜,同性之戀也再次回歸大眾視野。

上次引起輿論熱議的電影作品還屬李安導演的《斷背山》了。2005年美國上映的這部影片同樣講述的是同性之間的愛戀糾葛,與《藍宇》相似的一點是《斷背山》在國際上同樣享有很高的名譽,該片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奪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至此《斷背山》成為談論起同性戀題材電影時繞不過去的標杆---一如蔡康永之於國內娛樂圈。不同的是,即使蔡企圖用調侃的方式來講這件事,「我倒霉嘛,我就是唯一一個已經出了櫃還健在的人。「我們也不難看出他話語中隱藏的無奈。

也許是都有一個「斷「字,斷袖與《斷背山》一樣,在國內也是廣為人知。君王漢哀帝與臣子董賢的相互愛戀給嚴肅的歷史帶來輕悅,也印證著同性之戀自千年之前便不再罕見。與此相關的還有唐太宗之子李承乾與樂童稱心的故事,由於近日古裝劇《武媚娘傳奇》的熱播也被更多人熟知。

《斷背山》之後,李安的那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喚醒了被刻意隱藏的同性戀情結,也許正是由於同性意識的覺醒,某種程度上「男男曖昧」的橋段也越來越被刻意運用在了影視作品及各種綜藝節目中。

上文所提及的《武媚娘傳奇》播出時期,太子與稱心之間的愛戀在微博,天涯等平台引起熱議,為此劇吸足了眼球。而在日韓男子偶像團體的粉絲隊伍中,cp粉的數量正日益增加。年輕的男性偶像之間經常刻意「賣腐」引得粉絲陣陣尖叫,也藉此賺足話題。「新晉國民老公」郭碧婷的橫空出世也是藉助疑似「同性戀」的東風,一篇網路流傳的帖子將平時略顯低調的郭推向輿論熱潮,也讓其知名度大增。

這種炒作手段同樣也被用在營銷專家郭敬明的身上了。2014年年末,一篇有關「老闆與金絲雀」的帖子在網上熱傳彼時正值緋聞中心人物--即郭敬明的疑似男友陳學冬的綜藝節目《一年級》熱播之時,雖有人懷疑為炒作,小四與金絲雀巨大的反差萌還是讓粉絲們尖叫不已。

但是刻意「搞基」現象的存在恰恰說明國內現狀的畸形。真正的同性戀者無法自然地宣告出櫃,反而是異性戀者在樂此不疲借勢炒作吸引關注。當藝人真的被懷疑為同性戀者時,經紀公司往往想盡辦法轉移注意洗凈緋聞。

在內地,男藝人是同性戀的傳聞甚至比女明星被包養還要嚴重。毛寧可以說是第一個被懷疑成「同性戀」的大陸藝人。刺傷案件與同性戀疑雲相伴而起,給毛寧當時正如日中天的事業一大重創。多年時光流逝,毛寧這個名字只停留在了大眾的記憶里。相比起來,同時期的楊鈺瑩在事業頂峰時期同樣遭遇了被富商包養的種種負面消息,但其近年來頻頻活躍於各大場合,復出之路很是平暢的現狀似乎也能證明這一論斷。

相對至今無一公眾人物敢公然出櫃的內地娛樂圈而言,港台地區以及國外對於同性戀者顯得寬容許多。

哥哥張國榮的生命停留在了2003年,彼時在中國內地,同性戀的遮羞布剛剛被揭起了一小角。97年1月4日,張國榮在演唱會上以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公開和男友戀情,也讓「同性戀身份」伴隨其終生。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種身份是其個人魅力的一部分,可誰能想像在當時的香港娛樂圈,這個身份又給張國榮帶來多少的困擾。

前段時間,暮光之城女主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被老媽坦言已出櫃一事戳中了圍觀群眾的high點,點開相關微博下的評論,贊其攻氣十足的不在少數。

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的「謝耳朵」吉姆 帕森在2010年剛剛斬獲艾美獎「最佳喜劇男演員」獎之後向已交往3年的男友Todd Spiewak求婚,同年在同性戀婚姻合法的馬薩諸塞州舉行婚禮。

廣受歡迎的節目《艾倫秀》(The Ellen Show)的主持人艾倫·德傑尼勒斯(Ellen Degeneres),自從加州批准同性結婚,便和女友結婚了。

看起來在歐美,出櫃是一件易事。實際並非如此。曾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沉默的羔羊》女主朱迪·福斯特性取向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是直到2013年獲得「金球獎終生成就獎」時,才溫婉提及自己的性取向。在好萊塢,某些不成文規定的存在,仍然限制了這些演員的出櫃自由。

只有當同性戀者做到行業的最頂級功成名就之後,才有可能擁有公開出櫃的選擇權和資本。即使如蘋果總裁那般的影響力,出櫃之前還是要再三權衡利弊,擔心第二天的股票是否會大跌。

庫克說願意犧牲個人隱私來使得其他同性戀者得到些許撫慰,和蔡康永的話異曲同工。

出櫃之路是孤單的,但也許那些先行者承受這些寂寞與黑暗能夠被轉化為力量,拆除那個堅硬的柜子,給予同性戀者鼓舞。


出櫃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當初沒想到會有那麼多贊,在原答案中有涉及前任以及對方家庭的事,我只希望我的出櫃是我自己的事情,不想牽連到他人,如果有其他人因為我而被出櫃,明顯是不厚道的,當初寫答案的時候情緒上來了,實在欠妥,現已將相關內容刪除。
收到太多祝福,心裡很溫暖,謝謝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收到求助的私信,再此建議可能會被蔡康永炸出櫃的同伴們:不要一時衝動而出櫃,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同樣是父母,各自表現真的千差萬別,不可強求,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是背後的功課是一定要做足,要有足夠愛心信心耐心;當真的決定出櫃,可儘力讓父母理解、寬容自己,如若不能,就不要強求父母理解接受,不要覺得人生就此灰暗絕望,要善於化解壓力,想清楚自己沒做什麼壞事、錯事,無須自責,人生匆匆,流淚或微笑都只有一輩子,來世間一趟不是來受苦的。
(2015.06.26修改)
——————————————————

沒敢點開那個視頻,怕哭出來,只看文字部分,深有感觸,「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向爸爸媽媽證明我們不是妖怪」這句話戳中了我。

去年和家人出櫃的。也是一時衝動,當時和媽媽晚飯後散步,媽媽問我為什麼執意不在家鄉工作,當時情緒上來就出櫃了,說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遲早要被家人嫌棄,還不如現在就離家遠一些好了,到時候省得你們趕我出門。

是的我就是那麼悲觀,我並不認為知道真相之後他們會一如既往地愛我。

然後我媽就萬分痛苦,哭了整整一晚,我只能抱著她,人生第一次在成年以後親吻她的臉頰,反覆說著「媽媽我愛你」。媽媽邊哭邊說「你愛我有什麼用,我以後沒有孫子抱了,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我說,可以領養一個啊。媽媽說「不是親生的不一樣。」
我說,媽媽,我不想欺騙一個女人然後毀掉她一輩子,這種事我做不到,你也是女人,你應該也不想經歷這種事情。
我一時的衝動,讓我媽媽在家裡哭了一整夜,對她來說,餘下人生的意義就是抱孫子,和老朋友一起討論兒子、兒媳婦、孫子,如果沒有,那麼她的餘生就毫無意義。

我和小姨求援,第二天小姨過來,問我是不是真的,我說是真的。和小姨聊了好久,我說這真的是天生的,這也「治」不了,因為這不是病,我第一次做春夢的對象都是男的。

聊著聊著小姨也表示理解,但是她表示,還是得安撫父母。
後來爸爸也趕回家,全家一起和我談話,爸爸表示今後如果傳出我是同性戀這件事,他會很沒有面子,沒有辦法在本地待下去,同時他覺得自己的餘生失去了奮鬥的動力,也擔心我老了之後無依無靠。
媽媽沒有辦法接受她無法抱孫子這個事實,並覺得不可理解,她說「女人有什麼不好?你看那麼多人有一個老婆還不夠,還想要第二第三個,兩個男人在一起有什麼意思?」

我心裡說:兩個男人在一起太他媽有意思了!
————————————————————
後來事情淡去,媽媽使出「失憶大法」,假裝忘記了我出櫃的事情。
畢業後我和在一起四年的男友分手,也剛剛參加工作,進入了異常難熬的階段,家人不理解,戀情方面又受到巨大傷害,常常工作到一半,跑到廁所去打開水龍頭壓抑地哭。四年,我曾以為可以一輩子的天賜良緣,我曾以為自己是上天的幸運兒,全都是笑話。當我身邊有他陪伴我的時候,我才有勇氣對抗異樣的眼光,當我失去這個人的時候,我才發現那時候出櫃的勇氣瞬間變得不堪一擊。
以前我的自信太過盲目,也太過天真了,世界真的殘酷得多。
————————————————————
感謝我的朋友們一直給我撐下去的力量。這些朋友,有男有女,有直有彎,我這方面還是幸運的,他們都沒有因為我出櫃而疏遠我,反而因為我的坦誠而更信任我。大學四年里和舍友們出櫃,換來的也是更親密無間,懷念那時候走在校園裡,舍友們牽著我的手賣腐的日子。

這或許是我覺得自己被世界為數不多溫柔對待的時候吧。不管他們是因為政治正確而並沒有把歧視宣之於口,還是真心覺得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愛都是一樣的,至少他們在行動上表示了他們接納我。

自戀的直男裝作驚恐地說「你該不會偷偷喜歡我吧」,我鄙視地說「你難道會喜歡所有女生嗎」,他說,這倒不會。我說,我這輩子都不會喜歡直男的,我可沒那麼傻。自戀的直男說,天啊,我那麼帥,你竟然不喜歡我。

因為大學四年,我們戀愛,我們爭吵,我們吃醋,我們冷戰,我們打情罵俏,我們都知道,其實在愛方面,我們都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當我受挫,他們會給我安慰,當他們失戀,也會找我支招,而那些戀愛的道理,相處的法則,都是通用的。

很慶幸在這方面,我得到了太多的善待。
————————————————————
在我失戀之前,我曾以為自己內心很強大,是一個正能量小王子。如今已經沒有那麼盲目的樂觀和天真了,但我依然相信愛情,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能和戰友在人生這個副本里打通關。人生不過百年,至少我要活得隨自己的心意。

————————————————————
今天收到很多祝福,真的很感謝表示理解和支持的人。
越來越覺得,沒有無緣無故的正能量或負能量,沒有人能永遠發熱去溫暖別人,能量都是守恆的,當一個人被溫柔對待,付出大多數有回報的時候,才能一直做一個發光體。
當一個小gay,經歷了孤獨、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欺欺人,再到肯定自己、接受真實的自己,本就已經是一個史詩般的故事。再經歷愛上直男、遭遇排斥,獨自懷抱一種悲情而絕望的宿命感看待生活,能三觀健全、樂觀開朗已經非常難得了。能做到像蔡康永一樣,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謙和幽默、勇敢坦誠,在我看來已經是人生楷模。
如果可以,真想抱抱他,也抱抱一路從逆境走來,還能笑對未來的所有同類。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你現在可以去話題廣場。去那個你可能幾十年都不會點開的同性戀板塊看一看。

你會看到什麼呢?

你先會看到一群高中的小傢伙們。

哈哈。這是一群剛剛發現自己是個基佬的小鮮肉,他們很有意思,通常會寫很長很長的描述,有的會說自己有多優秀,多少妹子追,然後筆鋒一轉突然噩耗傳來,卧槽,我竟然發現我是個同性戀角色啊混蛋。天塌了地陷了好絕望啊腫么辦!!

那麼長的問題描述,我作為一個基佬,我都看不下去,何況直男。

可是我知道,他恐怕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默默的編輯了很久,反覆修改了多次寫成的,他在這個板塊逛了好一陣子了,知道誰是沒節操強行秀十八的大V,於是很認真的私信了大V,還邀請了他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疼痛的青春中,他用他的全部,來期許一個能拯救於他的人。
因為顯然,他並不想做個基佬。

悲劇啊,小傢伙在老一,滅的死去活來。


但是老實說,只要治療強力,老一問題不大。
問題是老二。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曾經初中的基佬小夥子轉瞬也就高中畢業了。

於是在知乎的同性戀區你迎來的第二批問題,是狗血的,愛上了一個直男我該怎麼辦。

可能是同桌,兩個人一個考第一,一個考第二,可能是個學長,在他父母離異的時候,帶他刀塔帶他飛,也可能是從小長大的青梅竹馬,發育的時候,還有過肉體的曖昧,現在人家有了軟妹子,不要他了。

十八歲,在這個每天早上自己都小和尚都比自己要早起的年歲,他面臨所有身邊小夥伴都不會面臨的一段每個基佬必經之路。

這是關於直男的一課。

這一課是慘痛的,多少團,都他媽卡在老二過不去!!裝備再好都不行!因為他要你會走位!!!!!!你要會在老二直男怪放大圈吸住你的時候,能一邊放技能一邊跑出大圈。
他要你移動施法啊!!要你會走位啊!!!
你再帥,再有錢,一旦進了這個基佬副本,老二就是一個坎啊草。


我看過很多人,就是在這裡AFK了,多少年走不出這段陰影。而那挺過去的,則帶著深深的恐懼來到了老三。


二十三歲,參加工作,經濟獨立,曾經的少年終於過了老一老二,他來到了老三。
如果說老一和老二是開胃菜,那麼老三就有點意思了。

它叫做約炮狂魔。
無限招小怪,然後每隔一段時間,點名一個小怪變成叫做「約炮對象」的中怪,不打就等出到第二個中怪就要放大招團滅,打了就增加一個叫做「不相信真愛」的DEBUFF,一直持續到死亡。

很歡快的BOSS,軟狂爆。考驗你意志力DPS。
老三很難。真的很難。

因為他本身BOSS的設計,就是矛!!盾!!的!!
你他媽約炮就疊DEBUFF,不約就團滅。這到底是想怎樣!!!


等你把老三消滅了,就到了蔡老師這次提到的老四了。
全副本最關鍵的一個BOSS——

出櫃。

嗯。


兩千一五年的夏天,我二十七歲了。二十七歲的我已經過了老四了。

從老一到老四,這個基佬副本,一點兒都不好打。
我滅過很多年,見識過很多牛逼閃閃的基佬玩家,還有很多很多技能。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我一個人孤單地跑屍體。

天很黑,墓地很遠,我跑著跑著我就跑不動了,一開始的時候,我會坐下來哭,哭完了我又繼續跑。可是後來我過了直男老二之後,我就不會哭了。

我也中過無法驅散的DEBUFF,也笑著給很多陌生人加過BUFF。他們都稱讚我的雞湯味道很好。
這沒什麼。

只是,和康永哥這個全通成就拿了全服首殺的傢伙一樣,我越來越深刻地明白一件事情——
站在一個孤單的立場。

嗯。

我很難想像康永哥經歷過什麼。
是叫做「排擠」的老八。還是叫做「嘲笑」的老九。但不管經歷過什麼,我知道對於走位風騷的康永哥來說都沒什麼。

真正但的難點是——
孤單。

從你十五歲面對老一開始,你會忽然發現一件事。

整個副本,只有你一個人。

沒錯,你他媽在單刷!!!!!!

人家組團把妹,組團下片兒,組團找公主,大保健——
人家都是一個團一個團的打。
你他媽一直都是一個人!
幸運的,在過了老四之後,會多了老爸和老媽兩個強力治療輸出。不幸運的,過了老四之後,從老五開始,每個王開打的時候都會增加兩個叫做老爸和老媽的小怪啊!!!!!!

這個孤單會一生伴隨你。
你一個人面對自己是基佬的事情,一個人面對朋友的懷疑,一個人面對排擠,面對恐懼。

康永哥說,站在一個孤單的立場,說完,淚水就流了下來。
淚水流過了五十三歲的他已然掩飾不住的眼袋,
流過了他鬆弛的皮膚還有嘴角,

最終,滴落在這個副本寂靜的廣場上。

我不知道他故事裡說的是誰。
只知道這個人最終依舊沒有出櫃。

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康永哥還是會站在一個孤單的立場。在每一次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被翻出來。
他還是那麼孤單的一個人。

因為是副本,甚至連別的玩家都看不見。

這種難度。
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

只是,我也知道,當康永哥戰袍散發出的聖光照遍,這個地球的角角落落,它給大家帶來的強力BUFF終究會幫助我們每個人越戰越勇。
我們每一個人人,哪怕再孤獨,終究會一個人,慢慢地,把五老六,一直到最終王,全部消滅。
通關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伺服器終究會開啟削弱BOSS的DEBUFF。


而你。
現在正看到這裡點人。
對,沒說別人,就是你。
你給我記住了!!

我們披襟斬棘,一路凱歌而來的每一個基佬——

我知道我們似乎看上去都,形態鬼魅,神情醜陋。
但我們絕不是妖怪。

我們吶。
不過是在選種族打時候,點了部落罷了。
沒錯!

我們每一個都是推動這個時代緩緩前進的英雄。
最偉大的英雄。
Lok-tar Ogar!為了部落!


23日當晚,看了蔡康永這段視頻,他講到落淚,我也看到落淚。

沒有經歷過由於自己的「與眾不同」,或見識過他人由於自身的「與眾不同」,哪怕只是說話有口音、略微有些口吃、長得高(或矮)、稍許胖(或瘦)等這些小小的「不一樣」,或是單身、不生育等涉及個人選擇的私事,都會遭致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引發周圍人長期的排擠、侮辱、欺凌和傷害的情況,很難去體會他為什麼會說到哭,那番話飽含了多少委屈、壓抑和痛苦的情緒在裡面,其背後可能有著怎樣的辛酸。

蔡康永在視頻中由衷地說,「我們並不是妖怪」。那被當做「妖怪」處境會有多糟糕呢?

前幾天為了寫「母親強姦同性戀兒子,帶來的是「治癒」還是心理陰影? - 知乎用戶的回答」,連著兩天看了些矯正性強姦(Corrective Rape)的相關報道,再次被刷新了世界觀,看完心情非常沉重,憤怒之外都有些痛苦感。

以往聽聞和接觸過為數不少的負性事件(見我以往的回答),也獲悉一些矯正性強姦的情況,但遠遠沒到報道中所提到的由父母出面對子女進行矯正性強姦,被父母送去類似國內治療網癮的非正規機構,花錢僱人對子女進行矯正性強姦,被禁錮起來天天找人強姦女同性戀者直到她懷孕,在某些地區頻頻發生強姦或輪姦同性戀者這些惡劣到非人的境況。僅僅由於LGBT人群的性向、生理或心理的「與眾不同」,就可以不被父母在內的周圍人當作「人」來對待,遭受這些非人的磨難,甚至他們遭到殘害的消息還會被眾人拿來取樂。看了之後很想問句,What the Hell"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蔡康永在視頻中講到,沒有建議找他諮詢的同性戀者出櫃,是因為「我還是會擔心,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我經歷的事情,所以我沒有把握當他們遇到那些困難的時候,能像我一樣挺得住。」我想以他的家世、地位和生存環境,他遭遇過的那些困難不會包括被矯正性強姦這類非人的境遇在裡面。但長期被周圍人排擠、侮辱、欺凌和可能面臨傷害及殘殺,已經是糟糕到足以逼到人自殺的境地(詳見這個回答中的一些說明 如何看待「天津師範大學吳昕怡事件」? - 花火的回答)。

他提到出櫃是「我唯一能夠做到的事,就是向爸爸媽媽證明我們不是妖怪,我們可以很好地活在世界上。」又提到,「總得給那些爸媽看看,你出了櫃不會死掉,不是每一個出了櫃的人都會被社會逼到陰暗的角落去、沒有路可走。」我想那些父母過去多少聽聞和見到過一些類似的情況,才有如此大的擔憂在裡面。

這些父母出於擔憂,會去做一些努力。就拿國內的情況來說,1973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列表裡除名,中國是2001年除名。在2001年之後,聽聞某一線城市的精神專科醫院有位年邁的精神科醫生告知同性戀者的父親,同性戀是病,可以醫治。而這名同性戀者拒絕接受治療,他父親想不開隨即自殺。2015年的新聞報道「同性戀維權者:被「電擊治療」5個月後仍有陰影」中提到,小振出櫃後迫於家人的壓力找了心理機構接受催眠和電擊治療。並提到,內地有大量違規的矯正治療的診所和醫院,缺乏監管機制。很多同志基於家庭壓力,被父母帶去心理診所或醫院。同樣的狀況,更為廣泛的出現在同性戀者的婚戀選擇上。如果他們表示拒絕或不願意,他們的父母會用斷絕關係、自殺等手段威脅。

更嚴重的會像我在那個回答和之前提到過的,在歧視現象嚴重的國家或地域,LGBT人群及其他少數派群體與周圍人的「不一樣」,所要面臨的非人境遇。他們的父母會對他們做出一些反人倫、殘忍和驚世駭俗的事情,來迫使他們變得跟其他人「一樣」。在生存環境、輿論和觀念的強大作用之下,父母與子女之間良性的聯繫和倫常,被扭曲和異化到非人的境地。

就像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哪怕把一群心智健康的人短暫的關在一起,讓一些人當獄卒,給他們許可權去管理另一些扮做囚犯的人,扮做獄卒的那部分人也會做出惡魔般的行為。在實驗進行到36個小時的時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極度精神壓力而出現哭泣、咒罵等各種各樣的歇斯底里癥狀而退出了實驗。實驗僅僅進行了不到兩天的時間,「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個好人已經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瀕臨崩潰。進行到第六天,在獄卒們逼迫兩名男性囚犯發生同性性行為取樂的時候,在局外人的抗議之下這個實驗才被終止。

事後,津巴多就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寫了「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在書中他強調的是,

「在一個去人性化的環境中,人不被以人看待,就像某一個符號那樣存在,可以被任意替代、取消。人的行動變得程式化,不需要自我省察的意志,生命本身不被尊重,殘酷的行徑就會如惡魔般潛入,不受人控制。」

很多人提過「冰與火之歌」的小說設定比較殘忍,以歷史上的描敘,我見聞和接觸到的情況來看,喬治·R·R·馬丁描繪的世界,正是很多少數派被迫面對的、殘酷無常的現世。而且,誰都可能由於先天或後天的,以及天災人禍所帶來的「不一樣」,生存在一個他人營造的煉獄裡。迫使一些人,哪怕存在很小的與眾不同之處,也在很努力地爭取活得像周圍人一樣。有乙肝、精神疾病等迫切需要治療但容易遭致他人歧視的疾病,為了免遭歧視百般掩蓋自己的「不一樣」,不願接受醫治而把病情拖重,甚至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昨天,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由此成為全球第21個在全境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Terry Kai 在我那個回答里提了這事,外帶評論了一句,「法制在進步了,人心卻還沒跟上 」。我也是這個感受,減少和消除對於LGBT人群以及其他少數派的歧視現象,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任重道遠。

----
參考資料: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TED故事] 魔鬼的誕生:路西法效應(上篇)


謝邀。
蔡康永的眼淚,在某種程度上是LGBT群體,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的一個時刻。
我對這種孤獨,感同身受——
曾經,我是那個海邊城市警隊里驕傲的一員
也是被迫曝光的一個同性戀,像只動物園裡的猴子。
就像蔡康永說的,如果那個時刻有人和我站在一起,多好。
我佩服蔡康永,他比我勇敢,一直堅持在他熱愛的舞台。
而我,選擇了脫下警服。
那天,我靜靜地在沙灘上,看看大海。
我知道,渤海之外是黃海,黃海之外是寬闊的太平洋。
現在想想,我脫下警服,既是逃避,也未嘗不是一種勇敢。
只是那時候,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太平洋上升起一片屬於淡藍的帆。
無論是吞下毒蘋果的艾倫圖靈,還是被審判的王爾德,都曾經因為與眾不同而過早湮滅……
可畢竟,時代發生了巨變,
庫克可帶領的蘋果,《指環王》里的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風靡世界……
再勇敢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
我想,蔡康永的眼淚,
是一個強者的淚,並不是,也不需要軟弱給誰看。


大家越來越接受同性戀的存在。

作為異性戀的我們,對他們說一句「我挺你」很簡單,對那些「歧視」同性戀的人打個「政治不正確」很簡單,鼓動他們出櫃也很簡單。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蔡康永作為一個已經出櫃的人,知道自己經歷過什麼,所以他在別人下決定之前稍微攔一攔,因為他害怕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承受,他承受過的那些經歷。

他也希望和他站在一起的人越來越多,但他更不願意看著已經站出來的隊友又被現實逼回去。


哪會有人喜歡孤單,不過是受夠了失望。


對於同性戀以及其他少數人群,我的觀點是:

他們不是和你們「不一樣」,而是每個人,本來就不需要「都一樣」。


「勇敢做自己」是每個人一生需要努力的一件事。

還有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樣才能沒人講你閑話。


為更好的自己努力吧~

(我今天好雞湯)


本文歡迎並感謝任何形式的轉載,只需要標註出處即可

我曾經問過父母:如果我是同性戀,你們會怎麼做?

他們對視一眼,說:能怎麼做呢,只能接受,畢竟你是我們的兒子啊。

雖然感動,但我要說句煞風景的話——這種「接受」說出來容易,因為他們知道我絕壁不可能是gay,如果我真的是他們會不會這麼輕鬆的面對,我不敢確定。我見過同樣深愛自己兒子的母親得知兒子是gay的時候深惡痛絕的對他說:你為什麼不能去死呢為什麼要丟人現眼的活著讓大家來嘲笑我?

雖然很殘忍,但是我覺得可以理解——在她眼裡,出櫃以後的那個人,已經不是她的兒子,而是某種恐怖的,令人噁心的怪物,這個怪物佔據了兒子的軀體,她愛的那個兒子在出櫃的瞬間其實已經死了。

所以才佩服蔡康永。用他的話說「華人娛樂圈裡唯一還活著的出櫃者」,身上所承受的壓力,我們無法想像——說到同性戀,他們就會想到他;看《功夫》裡面那個娘炮裁縫,他們就會想到他;提起爆菊撿肥皂死基佬,他們想到的很有可能還是他。他在鏡頭前已經很注意的剋制自己的情緒了,然而當這些辛酸和委屈一同湧上來的時候,他仍然止不住的哽咽。


「在中國出櫃,就好像被扒光了全身的衣服,在眾人的注視中,一生赤裸的行走在用荊棘鋪成的路上。」我的一位出櫃的朋友曾經這樣對我說,我便問他為什麼這樣還是要出櫃,如果當初知道這麼艱難,還會出櫃嗎?
他沉默了很久,最後也沒有告訴我他的答案。其實沉默本身已經是最好的回答了。

在中國,當然不止中國,同性戀是一個貶義詞,是一個骯髒的辭彙。它和艾滋病、爆菊、爛交…聯繫在一起,在「道德家」眼裡它猥瑣齷齪,在「進化論者」眼裡它違背自然規律,在「醫學專家」眼裡它是一種可治癒的精神疾病,甚至在「神學家」眼中它更是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應該從肉體到靈魂皆被審判。在眾人的歧視和誤解中,他們只能生活在黑暗裡,當黑暗偶爾被揭開一角,眾人自然更加歧視和誤解,於是非異性戀們只能更加深埋在黑暗中,如此惡性循環看不到撥雲見日的那天。所以蔡康永對想要出櫃的那些人說:再等半年,再等一年…包含著深深的無奈,因為其實半年一年之後又有多大區別,他們依然要承受著鄙夷和歧視。

我的另一個朋友是一個堅決的反同主義者,用他的話來說:看到就讓人噁心,恨不得衝過去打他們一頓才好。我問他:如果是兩個男人彼此欣賞,但僅限於精神上的聯繫,兩人不發生肉體關係,在一起相互攙扶走完一生,你還覺得噁心嗎?他說不會。我就真的不能忍了:「那人家做愛不做愛,是他們自己的隱私!!!!他媽的管你什麼事?!!」你覺得你自己是誰?你看到非異性戀想到的就是屁眼就是肛交就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因為你自己的狹隘無知所以他們就該死了?他們為什麼要為你活著?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可是演化到2015年仍然不會去尊重個體,不去尊重個體在不影響法律法規前提下的那一點可憐的自由,比起非異性戀者,我們才更可悲!

我對每一個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依然決定出櫃的勇士致敬!他們的勇氣和在納粹統治下拒絕向希特勒行舉手禮的人一樣偉大——雖然不需要冒著生命的代價,但是他們承受的壓力一樣巨大。但是即便是如此巨大的壓力下,他們仍然決心去做自己,他們與卑劣的歧視作鬥爭,他們寧死也要活著自己的模樣。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一點點的敲擊著壓在他們頭上的不公,他們前仆後繼同時堅信,總有一天他們可以和你們一同,生活在陽光之下。

他們不是怪物

寫了這麼多,只希望哪怕多一個看過我的答案的人,在他的心裡能對自己說一句:有一天我身邊有人出櫃,我不會嘲笑歧視辱罵他,我會依然像從前那樣對待他,給他一個友善的目光,一個友善的微笑。

只要能多一個這樣的人,我就覺得比什麼都值。因為等到有一天我們能平等的看待非異性戀者,我們離整個社會的自由與平等,就近了許多許多。

最後,謝謝你,蔡康永。鞠躬

為了平等和自由,為了幾百萬同妻,為了有一天你的個性也會得到鼓勵和尊重,請尊重出櫃的每一個人。


請允許我代替他們,為您將給予的包容和優雅,深深的,表示感謝。

謝謝你們

以上………


謝邀。

其實說起來我對蔡康永先生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因為從來不看他的節目,對他的了解極其有限。不過原先修過一門課,課程報告寫的正好是 LGBT 人群的 identity(自我同一性,或者說身份認同)問題,所以我就泛泛地談一點一般規律吧。

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隨著第二性徵發育,性功能成熟,同時也要開始探索自己的 identity,也就是解決「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這個 identity 里有一部分可以叫 sex identity,就是說自己在兩性關係里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喜歡什麼樣的對方。比如說,我,一個直男,我的生理特徵是男性的,心理上的 sex identity 是男性的,我喜歡女性,這樣的話我的生理和心理就不會有衝突。但如果是一個 gay,他心理上是喜歡男人的,sex identity 可能稍稍偏向女性;即使他是偏男性角色的 gay,也還是會和生理上的性徵,或者說自然的本性有衝突。

我們的 sex identity 沒有衝突,自己的其他 identity 發展起來會順利一些;而同性戀因為要先解決這個衝突,自己的 identity 會發展得慢一些。也就是說即使別的因素全都不考慮,同性戀的成長也要比非同性戀更艱難。

再加上社會文化和周圍他人對同性戀取向抱有的偏見和可能的不接納,同性戀的個體在年輕時會更難過。他們要解決這種衝突,同時還不像我們當年解決同一性問題時那麼容易從家人、朋友那裡得到支持。因為要解決衝突就得出櫃,出櫃後可能不被周圍的人接納,這實際上是又增加了一層衝突。「要不要出櫃」的衝突在我們看來比較明顯,「我到底是誰」相對來說不那麼明顯。所以有的人會覺得,同性戀只要出了櫃就可以松一大口氣,但對他們來說,問題只解決了一半。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人順利出了櫃,周圍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都理解,足夠寬容;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得面對自己在 sex identity 上「和多數人不一樣」的想法。你知道,即使我們不歧視他,他自己也不歧視自己,這種「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也很容易讓這個人自己產生壓力。如果「別人出軌前都來問我」,就更是如此:別人都把我當做資源,當做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的人,但我自己知道,其實我也需要向別人傾訴,可我沒這個資源,也不可以找到誰傾訴……十幾年都是這樣的話,換做我,我也會壓力很大,我也會需要宣洩。如果還是一個敏感的人,就更是如此。

所以我想說,蔡康永痛哭,於他來說未必是徹底的解脫。面對出櫃的 LGBT,如果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幫忙,就別給他們再添麻煩。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做就已經很好了。


我要說的,不是蔡康永的事,也不是同性戀的事。是我們這個國度的事。

在這個國家,現在的我們,很多人,包括你我,都太喜歡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一個人是不是同性戀,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人家又沒有喜歡你,也沒有傷害你的生活,沒有破壞社會秩序,也沒有要你來指教,但是人們就是喜歡衝上去指手畫腳地說:

你是妖怪!你是攪屎棍!你噁心、變態!

不止如此。

一個人有沒有結婚,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又沒有勾引你老公/老婆,又沒有找你求介紹,但是人們就是喜歡衝上去指手畫腳地說:

你是剩女!三十歲不結婚沒人要!你有病!

一個人家境如何,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又沒有吃你們家大米,又沒管你借錢,又沒有因為貧窮而做出違背道德的事。但是人們就是喜歡衝上去指手畫腳地說:

你個窮逼!low貨!你臟!社會治安不好全怪你們這種人!

一個人身材如何,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ta胖瘦如何並沒有涉及到你的權利和利益,也沒有傷害到誰,並不因為身材而影響ta的品格或道德,撐死不過是在這個時代很多地方自己會吃點小虧罷了,而這也是和你無關的,但是人們就是喜歡衝上去指手畫腳地說:

你胖!你糟糕邋遢!你有損社會形象!你可笑死了!你不配得到真愛不配被人喜歡!!!

但是這只是人家自己選擇的和世界相處的方式而已啊,甚至,是被迫強加給ta們的。

但是人們就是要責備,因為你和我不一樣。我一定是正常的,你一定是不正常的。

其實一個人要不要減肥,要不要化妝,愛穿什麼樣的衣服,是不是抽煙、喝酒、紋身,都是人家的私生活。ta沒有要展露在你面前,更沒有要你來發表意見,你不喜歡,可以躲遠,可以看不慣,也可以忍受。但是很多人更多的,是衝上去謾罵、指責,甚至攻擊,要求ta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理由往往也很高大上,我都是為了你好

好像除了ta,別人都不知道該怎樣對自己好一樣。

可是人們就是仗著這個理由,理直氣壯地去干擾人家的生活,去安排人家的人生,去肆無忌憚地展露惡意,去滿足自己操控的慾望。媽媽強姦同性戀的兒子試圖掰直,家人強迫子女相親以各種理由設定結婚期限逼婚,男女朋友為了自己更有面子更開心而以各種形式加壓讓對方減肥化妝改變風格甚至整容。我知道你們可能覺得這不一樣,但是事實上,不是程度輕就不是傷害。

就是這樣的行為,把很多人,很多喜歡同性的人,沒有遇到真愛的人,身材微胖的人,溫柔的男生和帥氣的女生,逼到了精神的柜子里,讓ta們以為自己的不同是有罪的,是錯誤的,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坦誠地接受自己。


然後一些強大的人站出來了,一些懦弱的人屈服了,壓抑自我,把自己硬塞進那些為了ta們好的人的模子里,還有一些人,在一瞬間的勇敢之後,死了。

張國榮,你並沒有做錯事。

錯的是我們。

你我都是劊子手。


雖然都已經過了18歲,但是大多數人,到了白髮蒼蒼的時候都還學不會成熟,學不會尊重每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的權利和私人領域


比如看完不點贊。

(好吧最後那句是我亂加的。。。(⊙ω⊙))


蔡康永是持悲觀意見者。他在桌子上擺滿了雞湯、餿飯、臭肉、臟食物,告訴你,只要想活下去,不管桌子上放著什麼食物,都要忍著吃下去。

蔡康永先生是一個成功人士,出版過書,主持最火熱的電視節目,語言犀利,頭腦睿智聰明。他能扛下整個輿論。而打電話向他徵求意見的同性戀朋友不具備扛下輿論的能力,蔡康永不可能在這些求助者需要幫助的時候立馬出現在現場指揮輿論,就像知乎大V不可能從電腦里爬出來摟著你給予你最真摯的溫暖。

困難時刻都在發生,一時衝動地勇氣聽起來很瀟洒,一句偉大的宣言「我出櫃了」「退學了」「追求夢想去了」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洒脫?就好像暫時洗清了背負已久的罪名,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浪漫,因為那些不理解你的始終還是不理解,不理解你的人很有可能是你多年的摯友、死黨,更有可能是你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最倒霉的還有三姑六婆,他們精力旺盛,很頑皮,很無奈。你可能根本不具備說服他們的能力,甚至生活狀態還要依附於他們。也就是說你豪情萬丈的宣布獨立宣言的時候並不具備打好一場戰爭的能力,接憧而至的是密密麻麻的譴責和輿論,最後只剩下孤獨,凌晨兩點半捂著被子哭多少次也解決不了問題。你不是蒂姆·庫克,他的成功已經可以明目張胆地對著世界撒野了。你不是蔡康永,無法站在邏輯道德的屋頂審判身邊的流言蜚語。他能教人做人,他出書教人做人,他懂人際關係的藝術,他懂說話的藝術,而求助的人不一定懂,所以他為同類感到痛苦,愛莫能助的悲傷。

以下的話可能些許自戀,但我不得不對那些求助於我的人說些普通話,算不上人生哲理,桌子上的菜難吃也得吃。
前段時間在知乎寫了個找工作的答案,收到一百多家公司的邀請。對於一個初中文憑的我來說,可能算是一場勵志大戲。最初我只是想找一份工作,結果遠遠超出預料,文章得了一萬多票贊同,甚至有網路炒作團隊聯繫我在豆瓣、貼吧、天涯、新浪同時擴散那篇勵志文章,企圖在新浪微博打造一個勵志賬號用於營銷。我也很愛錢,但是如果我答應了他們,許多人肯定會誤解我的初衷,儘管我說的話句句屬實,可能都會遭來否定,這樣做怎麼對得起那些支持我的人。我特意等半個月熱度過去才在寫下這篇文字。我不想退出我深愛地知乎,也不想趁機會大肆炒作發表勵志感言誤導他人。

這段時間收到幾百封求助信,包括QQ、微信、知乎私信等等,有的網友甚至寫了幾千字的私信給我,有的人想趁著高考失利乾脆瀟洒的宣布退學,每個人的痛苦都跟我很像,所以想打聽一些成功的秘訣。我算是明白馬雲李嘉誠的名言為什麼那麼火了,總有人想模仿別人的人生。蔡康永先生比馬雲李嘉誠更有情有義,他明白當事人的痛和苦,他知道還有諸多痛苦的多樣性不是鼓勵和支持能解決的。當許多人向我打探成功的秘訣的時候,我也有蔡康永的矛盾,支持他們追求夢想嗎?鼓勵他們退學嗎?真的存在許多羅永浩和韓寒嗎?實際上稍微有點能力的人在一所最爛的學校也要比打工強,至少至少每天多出十幾個小時。除非你已經積累了龐大的知識庫,否則很難跳出底層圈子,許多困難是無法預料的。不是某一句人生意見選擇了你,是你的基本性格選擇了人生格言,要改變自己天性,然而改變自己很難很難,就像把直的掰彎,把彎的掰直那麼難,任重道遠,不是幾句話幾封信那麼簡單。
而我也談不上成功,只是找到一份工作而已,二十七八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竟然也有人模仿。所以當有人徵詢我的意見的時候真的很矛盾,我唯一能給出的意見是維持現實生活的狀態下為理想服務,直到你有能力正大光明的向大家宣布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一天來的很慢,或許根本就不會有這麼一天,也要記住快樂的活著,《八英里》的阿姆重新走進工廠;《立春》里的王彩玲回歸平凡的生活;《爆裂鼓手》打的血肉模糊最後放棄夢想;《斷背山》里凄涼的結局。有些結局不盡人意,但它活生生地發生了。不是每一個勵志故事都那麼完美,這也是蔡康永擔心的結局。

我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如果我沒有發現知乎這個地方,以及進入知乎後缺少幾分運氣的話,或許我現在仍然在某個娛樂場所做服務員。憑藉對人性的了解,可能在社會底層玩得風生水起,認真活起來,在小範圍里也是個很牛逼的人呢。

我不了解同性戀者的生活,敬請各位把微笑帶進嚴肅的環境,可以悄悄的幸福,也可挑選一個合適的時機出櫃,許多年前白人決定黑人的自由;男人決定女人是否該讀書;今天讓異性戀決定同性戀是否正常,這些都很荒謬,我相信有一天「你們」會變成「我們」,手牽手走在大街上不再接受異樣的眼光,會來的。

宇宙星辰,滄海一粟,活著,已經是最好的運氣了,記得及時行樂哦&<(?????)&>


@劉柯

題記:2015年6月26日美國的最高法宣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這是對同性戀存在的重要認可。

接下來我的將從幾個方面來分享:(1)為什麼存在同性戀現象?;(2)為什麼同性戀不會像異性戀一樣得到認可;(3)我個人的同性諮詢經歷。


1、為什麼存在同性戀現象?
同性戀的原因暫時並不十分的清楚。但可以從二個角度來說明。
a、生物角度:研究表明,至少有130種動物都有著同性戀行為或同性戀行為,例如鳥、羊都有同性性行為。人也是動物,所以同性行為的出現,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b、社會環境角度:家庭環境、社交環境、網路環境等,都會導致同性戀現象的出現。舉個栗子,在古希臘,成年男子常常同已經渡過青春期但尚未進入成熟期的少年發生熱戀,尤其是12歲-16歲的少年,這就是一種社會環境影響同性戀的現象。再舉個栗子,家庭教育環境。有的男孩他媽常常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像女生一樣,這樣也可能會導致在孩子心中埋下一個同性的種子。

總之,同性戀無任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無任是在歷史(斷袖之癖)還是在當下,都是客觀存在的,佔據的比例大概在3-5%左右。


2、為什麼同性戀不會像異性戀一樣得到認可?
同性戀得不到較為健全的認可,也可以從二個角度來說明。
a、社會準則。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建立了一套個人生存的準則。其中一個準則,對一個生理機能健康的人來說,應該需要與一位異性結婚,組建家庭(這個準則在當今社會將會逐步弱化,取代的將會是愛+性伴侶的方式---參考李銀河的觀點)。同性戀違反了這個準則,所以得不到認可。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傳統文化下,與異性結婚生子,是必須的人生步驟,不然就會是大不敬、大不孝,被人說三道四。
b、生命延續。人的動物本性以及潛意識中,都是想延續自己的基因/「血脈」,這樣或許就逃避了個人的完全消亡/死亡命運。所以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後代,來延續我們的生命。而同性戀恰恰與這樣的「生命延續」法則,才生了衝突,所以得不到認可。


(3)我個人的同性諮詢經歷。
雖然同性戀得不到健全的認可,但同性戀絕對不是「病」。所以在我個人的同性諮詢經歷中,從來不會去改變一個人的同性角色。而是去改變社會、家庭的不認可,對ta帶來的困擾。
我經歷過一位青少年(男性),他很早就發現自己愛的是同性,也與多位男性發生過性行為。在諮詢過程中,大體給予了他3點幫助:a、運用精神分析幫助他澄清了同性戀的原因;b、教給他一些生理安全措施,保證自身的生理安全;c、在他內心種下了一個種子(一個人完全確定是不是同性戀,基本上要在30-35歲左右),在30-35之前的生命階段都是在嘗試不同的生命境遇。


總之,一個人是不是同性戀,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我相信根本不會成為問題。隨著人們的認知程度越高,生命態度越豁達,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一種自然狀態。蔡康永他經歷的是:社會評價給他帶來的非自然生命狀態,所以才會有一把辛酸淚吖。

注釋:以上僅是個人對同性戀的理解。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已經不在心理諮詢領域有1年了),導致沒法靜心整理更多的資料,與再更細緻的闡述個人觀點,不完善之處,望有大咖更正、完善及補充。


@劉柯 不知為何邀請我,謝謝!看完了視頻,也確實有很多感慨。

我很希望自己對同性戀(包括LGBT等)毫無偏見,也很希望自己能夠堅定的對出櫃的人說:我支持你,我贊同你。
很遺憾,無數次捫心自問後,發現自己依然是一個有偏見的人。
好像是舒婷的文章里寫過,如果有天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或者得了艾滋病等等,依然會在痛苦之後陪伴他,包容他。
我沒有孩子,只能在想像中問自己:如果我的孩子是同性戀,我會怎麼反應?
想了很多很久,答案最後趨於統一,可能會以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的角度告訴ta,媽媽愛你,媽媽支持你,然後默默地搬離。我只能接受一個遠方的同性戀。

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儘管在自我接納的路上走了很久,也有很多進步,我還是常常希望自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正常人",沒有那麼多繁雜的思緒,不焦慮,壓根就別意識到"自我",按部就班渾渾噩噩過一生最好,別痛苦,別煩惱。
你看,我連自己和別人不一致的部分都接受不了,怎麼會去接受一個和"主流"不一致的同性戀呢?
我為自己流淚多少眼淚?放到同性戀身上,大概比我多十倍都不止。

多難呀!隱藏吧,別去面對世俗的壓力,假裝自己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按照世俗的眼光,做一個"標準"的人,多好。
可惜做不到。努力去面對痛苦,是因為逃避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世界那麼大,也騙不過自己。
面對內心的痛苦,有時戰,有時逃,我想終究是可以戰勝的。

出櫃或隱藏,這是你的事情,與所有人無關。
如果我歧視你,其實是歧視自己內心"非主流"的部分。
不似你勇敢的人,別理。


我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我也是一個不需要所有的人喜歡的人。

我不做我不喜歡的事,我不理我不喜歡的人。
我知道這樣活著的後果,但是無所謂。
我穿我喜歡的衣服,和我欣賞的人戀愛,與我有慾望的人上床。
我活得很開心,而且沒有打擾到任何人,我覺得這樣足夠。

但是,有一天,一個學姐和我說,有很多人和她說他們覺得我傲。
我在心裡想:哦。
然後,學姐對我說,她有一次問其中的一個人假如我是同性戀,他會怎麼想呢。
學姐告訴我,那個人在那個時候所給出的反映是:哦,那他這樣就挺正常的。

我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但我覺得悲哀而可怕。
我之所以覺得悲哀是因為,我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習慣於評價他人,習慣於給每一個群體貼上一些自己所認為的標籤,習慣於用自己所固有的思維看人,但是卻不習慣於反思自己的愚蠢,也不習慣於在這個還有一點公平的世界裡盡自己所能地去競爭。
而我之所以覺得可怕是因為,這群人似乎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流。
不過,也許正是因此,這個世界上才會有那麼多失敗的人。畢竟,那些只知道叫囂的人,似乎往往也都或多或少的與懦夫掛鉤。

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人還有力氣的話,就應該去取悅自己,或者去改變世界。
但是,為什麼人們卻總是要把力氣花在評價他人身上呢,又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總是不願意去接受其他人與自己的不同。

我在這人世間,我有我的快樂與堅守。
因此,我自認為自己清白乾凈,暢快自由。
我也不曾傷害你,因為我有我自己的底線與溫柔。
而且,我有對於每一個人的選擇的尊重。

不僅我們不是妖怪,所有愛上一個人的人都不是妖怪,甚至所有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選擇的人都不是妖怪。
每個人終究都是為了自己而活,沒有人的生命在創造之初是為了取悅大眾。


說實話,看完這個視頻,個人感覺蔡康永的言論有些誇大了出櫃的後果,我也不太認同他對於名人出櫃的消極態度。

說到出櫃不易,我想坐在他旁邊的金星教員更有發言權。作為LGBT中的T(跨性別者),金星在20年前就出櫃了。其時候的情況與今天比擬的確是天地之別,並且跨性別出櫃,可能比同性戀還要艱巨:不僅要說出來,還要履歷身體的再造,適應新的性別,乃至因為社會性別的變化,要直面更大的社會歧視和壓力。但今天,金星教員事業興旺,自信豁達,也得到更多粉絲的喜好。

一向以來,同志圈習慣把出櫃描述的很可怕,「後果不堪假想」。前幾天,一位同志家長去上海看兒子,與兒子合租的同志,就感覺能接受同志後代的家長是「神話」,「的確不敢想像」。很多同志就在這種自我想像和放大的恐驚中,一向生活在柜子里。

事實真的這麼可怕嗎?因為事情的關係,我接觸到上千的同志家長,我問他們,如果再有一次選擇,是否但願本身的孩子出櫃。事實上,百分之百的家長對我說,他們但願本身的小孩早點說出來。我還沒有碰到一位同性戀者的家長說,不但願他們的孩子出櫃。

蔡康永說,有明星向他諮詢出櫃,他會說,「如果你是我弟弟,我建議你拋卻(不要出櫃)」,這讓我感到很驚奇。出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壯大的內在願望,因為不能說實話,就像被關在牢獄裡一樣難受,內心不自由。蔡康永說,「他們沒有履歷過我履歷的事變,沒有把握能像我一樣挺得住」。說實話,哪個同志沒有履歷過很多啊?從自我認同到家庭接納,再到職場出櫃,誰都不容易!我認為,應該要信任多數人都有能力面臨這個部分,而不是認為別人都做不到,把他們嚇回去。

在我們的文化中,常常會有一些人用為了你好的名義做「嚇唬」的事變。好比,你去問一個朋儕,「我可以出櫃嗎?」對方會以為了你或者你的家人好的名義說,「你有沒有想過你爸媽啊,他們會很惆悵的!」我把如許的言論叫做「無意識的嚇唬」:看上去是為你好,實際上到達的效果是嚇唬,大多數同性戀者都是如許被嚇回柜子里去的。有位網友就留言說,他看了蔡康永的「哭訴」,原本打算今年秋天出櫃的,如今也準備拋卻了。

同志出櫃的歷程固然艱巨,但也是發展。我碰到很多的人,在出櫃後人生煥然一新,做真正的本身,不再發急;很多的家長因為孩子出櫃,生活得更坦誠、更出色。他們中有人說,如果不是我的兒子或女兒是同性戀,我對待世界不會像今天如很多元,對人生也不會想得這般通透。當會商出櫃問題時,「危害性」常常被放得太大,出櫃對人的發展和真實做本身帶給一個人的力量和變化,則不被看見。作為名人,康永哥在視頻中的那段話無形中,強化了同志社群對出櫃的恐驚。

30年前成都的李倫佐和鞠佳仲辭掉公職一起生活,如果其時,他們去問別人能不能如許做,我猜大多數人會說他們是「神經病」。但他們選擇辭掉公職,一起幸福的生活了30年,領養了兒子,如今孫子都很大了。30年曩昔了,情況早已大不同,加入親友會的同志家長都已經有80後了,依然會有很多人以體貼你的名義,讓你「謹嚴」、「小心」、「最好不要出櫃」。其實,今天的同志社群不缺「理性」,缺的是率真和一點點勇氣;同志們不缺對出櫃危害的評估,缺的是對樂成的想像。如果沒有那份勇氣,李倫佐鞠佳仲可能與他們同時代的同志一樣,還在異性婚姻中糾結著,金星教員可能還在為要不要做變性手術發急痛楚。

蔡康永說他感到「很孑立」,其實,那些沒有出櫃,來問他定見的同志明星一樣孑立,他們本是來尋求激勵的,收成的倒是對出櫃更強化的擔心。到最後,「出櫃很可怕」這種論調,可能會在明星同志中傳布,各人都不敢出櫃了。就像同性戀者的家長,10年前,同志家長一定是孑立的,但是今天,不是有成百的家長都可以直面媒體了嗎?他們抱團取暖,四處發聲,雖不是明星但發揮的作用可能比明星還大。剛開始的適合,他們有些人還不敢坐在可拍攝區,其後看到別的家長坐在那邊也沒什麼,下一次,他們也就敢了。而康永哥就像是誰人早一些坐在可拍攝區的家長,他的言論對身邊的其他家長是有影響的。

蘋果CEO庫克去年向全世界公開了性傾向,引起了極大的驚動,也激勵了很多還在柜子里的同志們。我在想,如果庫克出櫃前,也來問一下蔡康永,他如果也說「如果你是我弟弟,我建議你拋卻」,成果又會如何?

同志平權不僅僅必要孑立的英雄,還必要無數的人。無論你是明星仍是平凡人,能勇敢做本身。改變,常常是因為一句激勵、一點點勇氣,另有前行者,一絲堅定的目光。

關於出櫃的問題,「外面沒有別人,有的只是本身不夠堅強的內心」。無論你是明星,仍是平凡人,概莫如斯。

更多觀點,請關注我的微信aqiang503 ,或者關注親友會的公眾號:qinyouhui002


我認識很多同性戀,包括男同也包括女同,他們和正常人沒有任何的不同,性格也如正常人一般各異,許多人都非常好,甚至有很多男神和女神。但無一例外,他們都不敢公開,他們中大部分的人都只願意在自己的圈子裡承認自己的身份。上面說中國現在很開放容忍了,其實只是因為這幾年腐文化發展,所以網路上還比較開放。但真的到社會上,那些父母、親友、同事、同學,遇到同性戀的第一反應還是像高票的幾個答案說的那樣,充滿了歧視,覺得他們是變態。中國同性戀被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自奇葩說微信號】姜思達:願出櫃不再與勇氣相關


如果我們把情緒通通判定為自作多情,固執地認為這是虛妄與矯弄,倒也不失為一種自我拯救。可偏偏,這些情緒都真實流動著,形成了無數個自我判定,這些判定傷人。


蔡康永一哭,哭出了一個老套的話題,它掀著一撥並不新鮮的網路議潮——同性戀的生存境況與看待同性戀的眼光。


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同志也許在各個方面都發著奇異的光,但一談個我家事,似乎都如刀剖胸腹般,傳達一些莫名其妙的壯烈。我告訴他們,我向家人出櫃的事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他們說:這些平常的事情也沒有那麼平常。


所以你看,網上高呼同性戀平權,反對歧視,而生活中卻呈現另一種境態:向父母出櫃的,尤其是年過三十的同性戀向父母出櫃的,遠遠稱不上主流。


太多太多的同性戀把自己的全部演技施加在最親近的人身上。我認識的同性戀,年齡小點的,等著以後有個機會向父母出櫃,不知道要等什麼機會,等不等得到這個機會;年齡大點的,索性結婚了,形婚的、騙婚的。我們看到那些來去赤條條無牽掛的人,他的瀟洒背後,有著多少情緒的自我掩蓋,我們看不出。而不瀟洒的人,你怪他什麼呢?他的父母終年縈繞一個念頭——我的孩子不正常,你能怪他父母什麼呢?

我對父母出櫃,比較偶然。大二的時候,在家裡和男朋友打電話,吵架分手,被母親聽到了。


我母親逼我說怎麼回事,我說,沒怎麼回事。她說:我是你媽,我有知道你的權利。


完蛋了。


我父親知道這事兒,從外地趕了回來,給我上了五小時的課。


到最後他的立場不堅定了,他指出:這個,冰島女總理也是同性戀,不也挺好的。母親反駁:張國榮也是,但是你看他自殺了。


我就坐在旁邊兒,沒什麼想說的。

我父親有個朋友是開心理諮詢所的。母親領我去了三次。


在心理諮詢所,我們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遊戲。我始終覺得,這些遊戲只不過是原創者隨便說說罷了,不覺得有什麼"治療效果"。


有一款比較厲害的遊戲是心理投射,大概需要幾個陌生人,讓我把他們當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什麼的,對他們說我想說的話。我看著那個"爸爸",實在沒什麼話想和他說。於是諮詢師斷言:"孩子和父親的關係,哎,孩子從小太缺少父愛了。"


後來他們讓我唱個歌,我就唱個歌。諮詢師再次斷言:"孩子的內心比較複雜!"


最終的結論是,諮詢師牽著我媽的手,說:"不是孩子有問題,是你有問題啊!像同性戀這種事兒,就是他還小,他還不懂什麼叫做性,長大了就好了。"


母親一度相信:同性戀是一個可以自愈的疾病,因此不需要擔心。她的點在於:可以自愈,而非本身不是疾病。


不管怎樣,母親對待這件事和緩起來。在我開學回學校前夜,她對我說:"以後,如果你還是,只能和男人在一起,你幸福就好。""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就是我的大兒子,我也當他媽。"


她說出這句話時候,我看著她的眼睛。這麼溫暖的話中,我仍然能夠察覺到,她的眼神里,對她講的話並沒有足夠的堅定——她要求自己,如果她的兒子,以後也改變不了,她必須接受。


此後我們或多或少聊起這件事的時候,她並沒有顯得格外避諱。我也把每一任男朋友就講給她聽,她的態度談不上積極,卻也不惱怒。似乎有一架顫顫巍巍的橋,在我們最為脆弱緊鎖的兩岸間,架了起來。


對於父母而言,同性戀不是病,只是他們需要掙扎的第一關。


第二關,則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只有不斷強大,取得了社會地位,我才有資格"活自己"。


這就是蔡康永說的,他們努力成為行業內的頂尖。畢竟,普通人的失敗可以歸結為各種原因;而同性戀的失敗,至少他們的父母,會不得不判定是因為同性戀。


"你是同性戀,所以你遭受了阻礙。"


"你公開了自己是同性戀,所以你面臨更多的困難。"


這些話,不用父母說,我自己心裡也清楚。


我們天真的誤以為這個世界對於同性戀特別友好,你看,網上有這麼多人挺你;或者說,誰要是攻擊起了同性戀,一定會接受網友的撻伐。可現實是,出櫃後的我,一群業內的朋友為我擔心,至少是發展平台陡然受限。在一些環境里,不能提,就是不能提。生龍活虎的行業內,反而充斥著不可思議的保守。


或者說,這個保守怎麼證明?如果這個世界是特別開化的,蔡康永哭,大抵也不會招來如此大的反響。蔡康永也不必抱怨,他是唯一那個活得好好的,出了櫃的明星,他很孤獨。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朋友說,思達,你別用真實姓名,用個馬甲,大家一樣可以看到你的故事。我說我不會隱去自己的姓名。我覺得沒有必要。我不想做著號召的事情,卻用自己的行為表示我不可掩蓋的恐懼。


畢業季,有一個師哥抱著我說:我很羨慕你。我知道他羨慕我在於,我真的很有勇氣"做自己"。


但事實上,有些人的神經就更善於突破,有的人的神經就更善於偽裝。在世界的狀態讓這一批人並不滿意的背景下,每個人都在尋找最舒服的角色。也許你不斷鼓動他出櫃,就算他出了,也會覺得一時間陽光刺眼,讓他徐徐不能睜開雙目。只因這一行動,不可避免的與勇氣相關。


我們是在自作多情嗎?可那一刻,抱著我的那一刻,我察覺到這個"綜合實力"異稟的師哥,偶然間將他的全部脆弱,釋放在無人過問的半夜街巷中。


在上節目前,我跟母親說:他們問我是不是同性戀。母親說:"大膽承認,你媽我都不覺得可怕,你怕什麼?你還有你媽呢。放心走。"


如臨大敵,方成全一個母親,扮演平民英雄。


如坐針氈,方利用膽量一詞,定義一句坦然。


希望十年後再看到這篇文章,只會唏噓:今日輾轉反側不過是明日淡然回眸……


直到昨天,在我看奇葩說時,旁邊人還在驚異:「你怎麼看這個節目?裡面有個主持人是gay是吧?那個金星是變性人你知道嗎!」一臉的幸災樂禍。

其實痛哭比不哭要好些,痛哭還只是失望,還能對這個世界抱有善念和期待。不哭就只剩下絕望了。


感謝我心思洞明,從不為身份迷茫困擾。
感謝我處事如刀,艱苦受盡未曾想過回頭。
感謝我為人恣睢,放肆愛恨不聽旁人議論。
我知道我被很多人討厭著,出於歧視,嫉妒,或者就是單純的厭惡。但是無所謂,因為我足夠磊落和堅定,所以他們被我懾服,不敢站在我面前指責我,也不敢當面與我爭論,所以永遠只能在背後議論,但是我不聽從背後說出的話。
因為我不在意自己的取向,不為它感到自卑或者怪異,所以,沒有人能夠指責我的取向。所以在其他的方面,我必須做到讓他們無可指責。
所以我愛我自己,所以我無法同感蔡康永先生的壓力和委屈,某種意義上說,我是軟弱的,因為我必須依靠無視,甚至不產生這樣的情緒,來維持身上驕傲的虎皮。


又看到一個很揪心的問題。

跑個題好了,我想很少有人能有過家人,並且是長輩,向自己出櫃的經歷吧?如果有,你就能更深的理解,到底為何,出櫃那麼難。
我從小跟姑姑長大,爸媽因為工作不在身邊,所以跟姑姑特別親近。姑姑35歲才結婚,還是被奶奶逼的,草草的只辦了酒席。
我小學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到了高中由於不冷靜向同學出櫃了,然後班主任告訴家長(班主任就是個賤人,居然還說我性取向有問題是因為性格扭曲)。爸爸媽媽倒是開明的家長,只說了讓我注意安全,能愛誰就去愛誰。反而姑姑倒是有一絲顧慮,我記得當時她是這樣說的:「你喜歡男孩我們不反對,但是我更希望你能喜歡女孩,或者出國吧,路太不好走了。」用一種怎樣的語氣呢?淡然而又悲涼。
其實我早知道我姑姑一定有「問題」,我看到過電腦上姑姑的網頁訪問痕迹,是個拉拉聊天室,而且平時姑姑也不和姑父住在一起,但是我也不說破。
直到高考後,有一天因為媽媽做了很過分的事,還影響到了奶奶,因此我和媽媽大吵一架,姑姑趕緊拉了我出去吃飯。我說媽媽從小不在我身邊,我高中三年出櫃,走的很辛苦,我媽媽不僅一點忙都沒幫上,到了高考後竟然還要找我麻煩,我要她有什麼用。我姑姑先說家人是最重要的,然後突然問我,其實你知道我也是同性戀吧?我一愣,沒想到我姑姑竟然直接告訴我了,就傻傻的點頭。然後姑姑打開了話匣子,我才知道,原來那一代同性戀的成長史是這樣的。
姑姑直到三十歲之前沒有過女朋友,但有男朋友。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東西」,明明對男生一點興趣也沒,可是大家都在和男生交往,姑姑對女生總是會多看兩眼,十分喜歡女體,可是從沒有人告訴她這樣是正常的,姑姑一直在「矯正」自己。
後來,姑姑放棄了保險的舊業,撿起了自己最喜歡的畫筆,拜師學藝,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藝術家的圈子讓姑姑明白自己是正常的,憑姑姑的才華,很快便有了另一半,和姑姑性格正好互補,一直交往到現在。然而她卻誰都不敢告訴,她曾經試著告訴她的姐姐,我的另一位姑姑,結果卻引來了長達半年的冷戰,這之間誰都沒理誰,幸好家裡人感情緊密,後來大姑才又試著接受,但直到現在畫家姑姑的取向問題仍是一個禁忌話題。
可是這也徹底打消了姑姑繼續向奶奶出櫃的念頭,奶奶是個固執的老黨員,用腳趾頭想也不能接受。而且奶奶逼婚逼的很緊,因為,到了我姑姑這個年紀還沒嫁出去,我奶奶的朋友街坊鄰居,都會認為是奶奶的失職或者是姑姑有什麼問題。人總是群居動物,不能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機緣巧合的認識了姑父。雙方騙過父母,形婚(沒領證),一直到了現在。
我問我姑姑,為何她不選擇出國結婚,她連連搖頭,她割捨不下家人,囿於自身條件(英語胎教水平),在國外生活也會孤獨。
姑姑就屬於那種,有一定實力,但是又不夠強大,也擺脫不了親情束縛的人,這樣的人,是沒法出櫃的。
但我的姑姑覺得自己現在很幸福,我也祝她能更幸福。她如今堅定了,如果我喜歡男生,一定支持到底的提議,她一再強調同性戀是很正常的,也豁然開朗的讓我不要去在意別人看法,畢竟愛人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可能,也是想讓我完成她未完成的路吧。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和男朋友,手牽手走過中軸線。

在中國,我深切的同意蔡康永的說法,不要出櫃。因為中國人太不習慣也太不習慣有別人跟自己不一樣。中國人接受新鮮事物太慢,而自己的臆想加工能力又太強,所以,同志們,還是再等等吧。

寫了很多,跑題很嚴重,不過有感而發,各位見諒。


致我的姑姑。


既然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那我就借題發揮,正好給這個過於妖魔化的話題科普一下性取向的事情。


蔡康永為什麼哭?這是我第一次不想一本正經的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個社會的問題。我就簡單的分享一個微博上的人的論點:

(抹去一些污言穢語,有礙觀瞻。)


這個社會到底是明理的人多,還是這種人多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這個社會就是因為有這種人,蔡康永才會哭,別尼瑪說蔡康永,我看了我特么都想哭。

--------------------------------------------------------


首先,sexual orientation is genetic
性取向是基因決定的X100。重要的話說一百遍!


其次,大量對照實驗證明,沒有任何一種後天因素(包括,受過同性性侵犯,暴露在同性家庭,與不同性取向的人來往,等)被證實能夠讓一個人轉變性向


由於我用手機在發,以上理論的引用就不附上了。最新版的Human Development of Life Span教科書就可以找到。
--------------------------------------------------------

在我的現實生活中,了解這一點的人寥寥無幾。更有甚者,當我給人講述這一理論時,表示不接受、反駁、甚至破口大罵以及對我進行人身攻擊者不計其數(包括以上微博)。


關於性取向的奇怪論調,沒有必要再多多舉例了吧?
「搞這種東西,對不對得起自己家大人」
「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
「在男人/女人那兒受了刺激就改玩點別的?」
「要不你上哪兒看看?」
「我沒有你這種不孝子」
「打也要給你矯正過來」
「我以後得讓我小孩離這些人遠點,別影響到我們家」
「看國外那些同性戀玩的那麼下流,真噁心」
「同性戀不敢出櫃就騙婚什麼的簡直是人渣」
「看那個人居然喜歡(被)爆菊花」
「社會風氣就是這些人帶壞的,烏煙障氣」
「雙性戀都是人渣給自己找的借口」


大家都知道這種話幼稚,無知且盲目。但是你叫所有人都不在意,那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也許部分新時代的人性格獨立,並不在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但蔡康永會流下眼淚,一定是聽過並在乎他人的看法的。
或者是他在意的人無意之間說過也未可知。


我沒有仔細看視頻,但我記得因為他說,如果是別人問他,他一定叫人家不要輕易出櫃。印象中一方面更是為了家人。
家人都是老一派,大多數是接受不了這些言論的。即使不聽,自己也會不斷腦補。

你會強行要求你在乎的人去接受他不能接受的痛苦嗎?
越是善良的人,越不願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內化,自責,或者自我否定。


--------------------------------------------------------

最後,還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待此事。
哭泣與微笑一樣,都是最基本的人類情感之一,是與生具來的反應,不需要任何後天學習。因此沒有什麼必要過分解讀,而這個問題的答案,誰都可以做一個填空,


蔡康永在節目中微笑了,是因為他感覺開心。蔡康永在節目中又哭泣了,是因為他感覺______。


推薦閱讀:

TAG:同性戀 | 心理 | 社會 | 蔡康永 | 出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