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心理學的人養小孩會有什麼不同嗎?

經常會看到各種心理學方面的養育小孩的建議,從智力開發到性格培養,哪些必須做的,哪些不能做的,都是一套一套的。想知道這門學問的用處究竟大不大?學心理學的人是不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會遵循這些建議去當父母呢?這樣培養出來的小孩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我和老婆,都是心理學專業的,也都系統學習過發展心理學。我以前上學的時候,也經常觀察我的心理學老師們是如何教育他們的孩子的。現在自己做父母了有了一些親身體會,分享給大家。

1.有心理學背景,最大的好處是你不會盲從,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比如我們去體驗早教班,工作人員會說,你家寶寶,這個方面的發展落後了,那個方面需要重點加強。我估計這招對一般的家長都挺有用的(看到可愛的寶寶,你願意給孩子最好的)
如果你學習過心理學,你會明白,首先每個寶寶都有發展差異,也有各自的氣質類型(是氣質,不是血型。這個確實是天生的,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所以你首先需要接受你家寶寶的特點,而不是去和別人家的盲目攀比。所以當我們聽到早教保有這樣說法,我們就會放棄這家早教中心,因為我們自身有判斷能力。

2.我們也會主動學習的育兒方面的知識。一方面,現代的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平時肯定需要多多學習。另一方面,以前上學時候更多是給予理論上知識而非實際操作,這是兩種知識體系。所以我們有價值觀之後,還需要去學習最新的操作經驗和知識。這個和普通的家長應該是一樣的。

3.你會發現自己和孩子是一起成長,從個人的行為習慣到心理能量。學習心理學,可能會讓你更加敏感,更加積極主動去接受這種變化。所以我一直認為,孩子確實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珍寶。他們是無條件愛你們,無條件依賴父母們 。心理學家會告知你,愛的能力和依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請牢記一點,當你付出的愛的時候,你也收穫滿滿的幸福。而這些在當今的社會顯得更難能可貴。積極主動為你的孩子去改變自己,無條件去愛你的孩子,將是你身為父母最大的收穫。

4.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困難,孩子也是如此。實際上,寶寶的成長過程的本身就是人類克服種種困難的紀錄片。所以我經常感嘆小朋友的神奇能力,突然開始走路,開始說話,開始使用工具。這些事情要讓機器人完成何其困難。在當父母的過程,每個月似乎都會有焦慮的問題,我們特別著急希望有一個完美的寶寶,沒有任何問題要去解決。而寶寶目前這些問題,恰恰是他正在學習和努力的過程。比如現在讓你去學習開飛機,你能一次成功嗎?所有的失敗和挫折都是為了明天的成功。這是我和朋友們分享最多的心得,不要太心急,給你家寶寶再多一點耐心,相信他有能力能處理好這些事情。我們人類是如此的神奇!

5. 我從我的老師們獲得最大啟示,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辦法。 這大概是東方特獨哲學思想。順其自然,不是放縱,不是無負責。而且尊重孩子的客觀發展所需,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從小平等對待每個孩子。

我認為,孩子的問題大多數都不是問題,是他自身發展的過程而已。另外還有不好習慣或者脾氣,大多是家長的自身的問題。想要一個好寶寶,所有要自己做一個好家長。
別總是嚴格要求你家寶寶,而放縱你自己的行為。

第一次在zhihu寫這麼多東西,有點亂七八糟,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補充一點:

大家對『順其自然』反應很大。我稍微補充一下:順其自然核心是尊重自己寶寶的客觀發展規律,而不是盲目的攀比。說個自己的故事,我們家寶寶在路上被星探發現,然後我們也很好奇去經紀公司了解情況。但是我們做父母心理很理性,我們自己沒有藝術方面的特長,家裡也沒有給寶寶提供這樣的環境。自己的寶寶的也沒有體現出對音樂和舞蹈有特別敏感信號,所以我們不太會非理性在這方面給予特別高的期望。而更多重視自己寶寶體現出現自己的特長。


不請自來。我講個故事。

去年暑假,我有幸和一個心理學前輩一起帶她家六歲的小娃參加戶外拓展。這種針對兒童的拓展其實就是在大樹之間大概一層樓的高度上綁好各種繩索、軟梯和木樁,讓孩子們在幾棵樹之間穿行,但因為高度和平衡性的緣故,很多第一次玩的小娃都會卡在某一個地方不敢動,不論下面的家長怎麼說,就是不繼續,這樣就只好請教練把他們抱走。

前輩的小娃也是第一次玩這個拓展,在最開始的適應階段,前輩並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立馬給小娃鼓勵,而是安靜的站在樹下,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她時,她會向小娃微笑一下,表示自己在關注。看我有些迷惑,她說如果一開始就跟小娃說話,會使小娃的注意力並不是集中在任務上,也不會全然的享受拓展,而是時刻關注自己在家長眼裡的表現。

我點點頭。覺得前輩說的好有道理。

在軟梯上行走時,小娃前面的小朋友因為軟梯太搖晃,在梯子上不肯前行,對樹下的爸爸媽媽說自己害怕。樹下的爸媽一直鼓勵孩子沒事沒事,寶貝不怕,寶貝加油,那沒什麼好害怕的,爸爸媽媽相信你之類的話。後來小朋友也就怯怯的開始行動了。前輩的小娃看了看,也跟樹下的前輩說,媽媽我害怕。這時前輩的回應是:媽媽知道了你有些害怕。你試試,帶著你的害怕繼續往前走走。媽媽一直在這呢。 小娃聽了,也開始慢慢行動起來。

這次我簡直要在心裡默默鼓掌了。

題目問學心理的人養小孩有什麼不同,我認為,如果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學心理的父母不會因為小孩子小,就否定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生活的權利。心理學的父母更多會以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愛來養育小孩和尊重小孩。而他們的小孩也會因為這樣的養育方式,而對這個世界懷有更多的尊重和愛。

以上。


首先交代一下自己:心理學專業人士,兩個孩子(女兒老大,兒子老二;一個典型外向,一個典型內向)的媽媽,在美生活近15年,仍然在孜孜以求的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生命......

1. 如果真有一些育兒類的書說「哪些必須做」(除了生存需求)和「哪些不能做」(除了生存威脅),請你持一種懷疑和審視的態度來看待這樣的書。在養育孩子方面,尤其沒有所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沒有一顆靈丹妙藥能幫助所有家長解決養育過程中的問題。正如很多心理學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戲謔之言:生孩子之前我有100種理論怎麼養育孩子,但是生了孩子之後,我一種理論都沒有了。

學習過心理學的人都有知道: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個體差異的學科。說白了,心理學家,無論是發展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人格心理學家,或者臨床心理學家等,幾乎終生都在研究這樣幾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如何量化人和人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都和什麼因素有關?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人類發展的更好?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開始探索:生物學、認知科學、系統論、習性學、社會學、腦科學、(行為或者分子)遺傳學、等等,他們試圖了解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前世今生,了解他們的「行為」規律以及規律背後的不規律。

正因為深刻意識到孩子之間的各種差異和其背後諸多無法量化和評估的因素,所以負責的人是輕易不敢下斷論的,他們會說【這種方法「可能」和或「更可能」對你的孩子有幫助】,而不負責任的則更傾向於說【它對你的孩子「絕對」和「一定」奏效】。無知者無畏,用在這裡不失公允。

的確,人類的大腦喜歡那些【肯定】和【被肯定】的信息,所以前者聽起來充滿不確定性似乎非專家所言,而後者聽起來則言之鑿鑿很專業。

2.人類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物種。任何一種來解釋人的理論,都受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人類文明的進程、理論提出者的認知局限以及所處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那些被奉為經典的理論,是那些在這幾個維度上不斷被驗證和支持的理論。

比如,依戀理論強調母嬰依戀關係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中不斷被驗證,因此它的影子在各種兒童心理學、心理諮詢、或者家庭養育類的書籍不斷可見。

比如情緒管控理論,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待孩子情緒管控的發展,都無法否認父母在孩子習得情緒管控能力過程中的重要性,無法否認孩子的【自控】是由【他控】而逐漸發展而來的過程。

再比如(新)皮亞傑關於孩子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闡述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處在具體運算階段的孩子不可能勝任對抽象思維能力有要求的任務,何必拔苗助長?

諸如此類的理論在養育孩子方面有沒有用?當然有用!觀念和思想指導我們的行動,只有觀念的改變才能帶來行動的本質改變。所以我一直和很多家長朋友們強調【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重要,不過能做到【防患於未然】那就更好了。

可是現實呢,很多家長不愛看、不願意學、或者沒時間學習這些理論,絕大多數人期待的其實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論。「我不想知道什麼大道理,我只想知道我該怎麼辦!」

這個可以理解。「我只要會用電腦就行,不必要知道電腦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但是養育孩子不一樣,沒有一套簡單可操做的程序可以運行。不但孩子的先天稟性以及後天成長的個體差異迥然,在時間這個軸上孩子在不斷變化,我們的撫育任務和目標也隨之變化。就算此時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那彼時呢?

3. 懂得心理學的人在養育孩子方面有什麼不同?這個我想也是因人而異的,見過從本科到博士一路都是心理學的人,在養育孩子的具體實踐方面,真心不一定比沒學過心理學的人做的好。

  • 那就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體會吧。更好的認識到孩子先天秉性(比如氣質和基因)和後天養育之間的關係。在這個基礎上,能更清楚的知道孩子的哪些方面是我改變不了的,哪些方面是我可以發揮作用的。因此更加接納孩子和自己,心態端正不焦慮。
  • 更好的認識到和孩子的connection(聯結)要先於我們對孩子的correction(糾正)。和孩子之間安全健康的親密聯結,才能讓彼此的心走的更近,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才能更順利的進行。
  • 更加具有成長型思維和心態,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各自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時間表。會去創造條件讓孩子去探索和學習,但不會去拔苗助長。更加關注孩子在時間維度里的自我成長,而非和他人的橫向比較。

當然還有很多心得,無法一一在這裡細說。至於這樣培養的孩子有什麼不同,這個就更難說了。我只能說目前看,最大的成就是和孩子之間的彼此尊重和信任,交流和溝通毫無障礙,彼此相處和諧愉快,孩子的行為有規有矩,人際關係非常好。


我是心理學本科,考過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學校是專職心理老師,剛畢業時教過5年政治,當過2年班主任。自己有一個三周半的孩子。
自己有了小孩之後,我和其他家長的不同在於:
1.對他人教養小孩的態度和方式意見超多:小孩在哭鬧,我媽嚇唬小孩子:"再哭,你媽媽就不要你了!",我很生氣地說,你這樣會破壞他和媽媽的關係,以後會很粘媽媽,不要讓他感到恐懼啊!我媽表示很疑惑,以前我不就這麼帶你的嘛。
甚至連其他人的小孩也要管,吃酒席的時候一個朋友的孩子,到處亂跑亂跳,我朋友很生氣的把小孩抓回來,屁股一頓揍,還連打帶罵。我馬上表示,你這樣打他會聽嗎?朋友說,大部分時候還是不會聽,但偶爾還是有效的。然後我就開始blablabla……

2.會不自覺地把小孩子當成實驗研究對象。碰到新生兒總想在他耳邊打指響測試聽力正不正常。看到安靜的小孩就想了解他的父母、近親的性格特點(我發現小孩有很明顯的天生的傾向性,我自己對害羞心理很感興趣,下學期準備在學校心理社團開班一個「害羞研修班」)。會自以為是的寫自己的育兒經。

3.被逼無奈的裝「育兒專家」。因為很多人都會覺得我有專業背景,肯定是個育兒專家。實際上我以前對小孩真的一點興趣都沒有,但為了符合別人的期許,我只能經常裝「專家」,盡量不露破綻。不過這裝的過程也讓我成長了很多。

4.當然,我真的比一般人更會教養小孩,但是真心比不過我老婆,所有的小孩就是更喜歡她,一個神經大條毫無專業可言的媽媽,至於原因不詳,沒仔細研究,也想不明白。

5.對於市面上的育兒經,只能作為參考,地區文化差異,個體差異都很大,批判的接受。總之,教養小孩,我能做到說得比唱的好聽。


我學的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未婚,所以可能感觸還不是特別深刻,只是舉一些真實例子談談個人的感受。
研究生的時候,聽聞學校一位教授發展心理學的老師的孩子有些精神問題,大概是這位老師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了一些行為研究,具體的情況我不得而知,所有老師對這一事情都諱莫如深。這位老師當時已經退休了,仍然要照顧自己甚至比我大的孩子,其中酸楚自不必說。這個例子當然有些偏頗,畢竟問題是學心理學的人是【養育】而不是【實驗】孩子,但是這個例子讓我思考一些問題,在今天廣泛應用的某些行為方法,學心理學的都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仍然是有很多局限性,在實驗室特定情境控制下的結論是否真的能夠推廣的實際生活?所謂的【養育】如何又不是人類在教育和發展心理學過程中的【實驗】摸索呢?
看看心理學史,行為主義之父斯金納曾設計了一個箱子來養育自己的小女兒,被稱為「箱中的嬰兒」,這個女兒長大了看起來似乎還不錯,成為了一個以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的藝術家。可是這並不能說就是斯金納的箱子和成就有因果關係,如李松蔚老師所說,這其中的變數太多。而同樣是行為主義的華生,他的兩個兒子似乎後來都不太好,同樣的,這也不能說就是因果關係,想想華生「給我一打嬰兒...."這句話,我只能笑。當然我也不是一味就否定了發展和教育心理學,有些關於學習和不良行為的糾正方法確實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個例子,在一次課堂上,一位老師說到他的孩子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第一名的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當時說「我和她媽媽一個是心理學博士,一個是教育學博士,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成績居然還沒有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孩子成績好?」諷刺的是,當時他正在給我們講「合理情緒療法」,說完我們十幾個學生默然地望著他,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即【憑什麼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要是最好,憑什麼人家的孩子就不能好?】
我想這也是所有學心理學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父母本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實屬正常的期望,可是一換成學心理學的就實在有把自己學的知識躍躍一試的心態。有意無意的把孩子當成了實驗觀察的對象,自然對孩子的成就期望也會更高。孩子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可見有多大的壓力。在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18歲的安德烈呼叫」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如蘇軾所說「無災無難到公卿」。
第三個例子,同樣是我的心理學老師,她的女兒出生有隻腳有點缺陷,走路稍陂,這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老師,她曾在一次課堂上說,」我時常為我的女兒難過,就算我學心理學也不能幫助她太多,我只能告訴她走在街上面對陌生人的關注和異樣的眼光時,學會微笑,那麼他們也會給她一個微笑。」說的時候,她的眼中充滿淚光。這個孩子長大後必然比一般人更加艱難,這是我老師和她孩子都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她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應用心理學知識做出儘可能的改善。
據我所了解,我的心理學老師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比一般孩子大的差異性,成績有好有差,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與父母的關係更好些,但這也沒有見到相關數據的統計支持。
綜上,我個人認為,學心理學的人養小孩,大概最先要忘記自己是學心理學的吧。學習做一個普通的父母,給及孩子普通的愛,這就夠了。我們都不是心理學家養出的孩子,好像也沒有太差。


我是一個學心理學的媽媽,我有個快2歲的孩子,男孩。

孩子很聽話,懂禮貌,會撒嬌,喜歡媽媽抱抱;

1歲半能自己吃飯,出門會拜拜,回來會你好;

換了尿布會自己丟,頭上抹了洗髮露會自己洗;

數數能從1數到10,不過沒有7;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學心理學的媽媽養娃的全部

還有後半段

1歲半能自己吃飯,但要吃得全身都是;

出門會拜拜,但是還是要先大哭一場;

換了尿布會自己丟,丟完還要翻翻垃圾桶;

頭上抹了洗髮露會自己洗,洗完還要嘗一嘗;

我知道你肯定偷偷地笑了一下,心想,學心理學的人養娃好像也就這樣。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學心理學的媽媽養娃的全部

還有完整版

孩子哭孩子笑孩子鬧孩子長高;

孩子鬧脾氣要小汽車,去遊樂場不想走;

孩子體貼孩子叛逆孩子打人孩子亂跑;

我都接受,

不管他是什麼樣,他都永遠是我的寶。

學心理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尊重生命原本的模樣,幫助孩子去到更好的地方;


他跌到了,我告訴他要自己站起來,不是地板壞,而是自己要小心;

他要什麼東西沒拿到,一直哭,我告訴他,寶貝,要好好說出來,大聲哭媽媽也不知道你想要什麼;

遇到不認識的小朋友,我鼓勵他去一起玩,搶不到玩具就拿水果換;

我會帶他看書、聽音樂、去動物園認識好多好多的動物;

也會帶他去超市,問他要吃什麼自己挑,但是只能挑一個;

他發脾氣的時候我會先問他怎麼了,而不是先讓他別哭。

孩子的生命才剛剛開始,我們對他的態度,會成為他以後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


他長大後也會有自己的小秘密,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人生;

但只要他想起媽媽,就想起一個永遠支持他的人,就夠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26更新

沒有想到引起了這麼多知友的共鳴,謝謝評論里問我還需不需要一個兒子or女兒的盆友,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


補充~我們在家都管孩子叫豆哥~

事件一:昨天晚上跑步去了,回家比較晚,一到家豆爸就告狀說,他在吃牛肉乾,豆哥喊著要吃,他就順手給他一塊我給他專門買的蔥油曲奇,結果,結果,豆哥就生氣地把曲奇扔在了地上!然後,豆爸就很生氣打了他的手,我說然後呢?你有告訴他為什麼要打手嗎?豆爸說,豆哥剛扁嘴要哭,我還沒開口,他就聽到你敲門,立馬興高采烈跑去開門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事件二:吃完飯豆哥騎著小車車來回跑,不小心撞上了我的膝蓋,我說哎呀,好痛啊···豆哥相當擔心,馬上下車過來摸著我的臉說,別哭、別哭、別哭···豆爸說,那你跟媽媽說對不起,豆哥馬上說,對不起,對不起···媽媽乖···


事件三:在奶奶的小菜園裡,豆哥看到奶奶每天澆水,就拿著水壺過去,澆了自己一身水;看到奶奶摘一些蔬菜和水果,也過去幫忙,當然也摘了很多未長大成熟的東西,比如綠綠的檸檬,還有綠綠的西紅柿,綠綠的小橘子···


說這麼多是想說明什麼呢?世界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都充滿了好奇心。學了心理學的我也並沒有說遇到什麼事情都馬上能知道如何解決,只是我可能在事情之後多了一層思考,我為什麼會這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下次遇到這種問題我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們跟孩子一樣,養育的過程也是全新的體驗,孩子成長,我們也要學習。


學心理學的人,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多一些好奇,以及很多很多的悅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3月11日更新

被評論里說娃長得像王寶強和地包天的評論shock到了,我意識到我挑錯了照片···為了不毀掉娃的形象,我決定把照片刪了,萬一以後他成為了網紅呢?偷笑臉^^


2016年3月15日更新

就在豆哥2歲生日來臨之際,他自己把1到10數全了···又長大了一點~


——————————————————————

2016年4月1日更新


關於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問題,想根據自己的經驗補充一些

我和老公以及婆婆在家裡都是說方言,但是我們生活在深圳,孩子以後勢必是要以普通話為主,可能還要去學習粵語、英文等等···


曾經我很長時間在糾結,婆婆帶著孩子,說的家鄉話,小朋友會不會聽不懂普通話?不會說普通話以後上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沒法溝通怎麼辦?


現在我完全地放心了。婆婆每天家鄉話夾雜普通話跟小朋友在家聊天,過程也是相當順暢和有趣,小朋友開始自發學習念兒歌,開始用他知道的辭彙來描述這個世界,開始自言自語跟玩具聊天。事實證明,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跟說家鄉話或者普通話沒有太大關係,重點是要有人跟他說,跟他講,讓孩子習得語言是如何使用~


昨天帶小朋友去打疫苗(是的,打疫苗),我在排隊,小朋友在社康中心裏面開心地玩滑滑梯,坐搖搖,很開心。

輪到他打疫苗,我說,寶貝,來,我們去給醫生阿姨看一下,會有點痛痛,但是你要勇敢好嗎,媽媽和奶奶都在這裡陪你。

小夥子似懂非懂地進去了

我們把他袖子脫掉

他盯著醫生擦酒精

取注射器,沒哭,也沒退縮

針一紮進去,小夥子開始大哭,2秒後就打完了,我們抱著他出去

抱著他坐在外面的凳子上,他開始一邊哭,一邊喊:幹嘛···幹嘛···

那委屈的小眼神,好像在說,醫生阿姨,我只是來給你看看,你幹嘛打我···

然後我就笑瘋了


——————————————————————

2016年5月10日更新


糟了,發現寫成了連載。

整個四月份都在瘋狂出差,完成了幾件在我看來非常有意義也非常重大的工作,很多知友私信我也來不及回,在這裡說明一下,我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不能給很多人點對點解決問題,我認為現在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還不是某一些細節上如何處理的問題,可能跟知識體系以及固有觀念有關。很多媽媽開始學習心理學,講真,這絕對是孩子的福氣。


四月份菲利普·津巴多先生訪華,分別在北大和清華做了演講,萬人空巷。我們有幸承辦了此盛事,在圓桌論壇我忙得要飛起來的時候,聽到津巴多先生非常誠懇的,非常有份量的,關於孩子的創造力培養的發言。在這裡貼出來分享給大家,個人認為對我們做父母的非常有價值。版權屬於菲利普·津巴多先生。


演講原文如下:

可能對很多家長來說,他們希望小孩在學校里很成功,具體解釋含義他們覺得這個孩子比較聰明,考試考的比較好,將來會有遠大的前途。


什麼叫聰明?很多時候定義在短時間內能記住很多的信息,考試的時候再把信息倒出來。但是創造力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了,因為創造力是創造一些新的東西,
有老師、父母,甚至別人都沒有想到過,所以你在課堂上只能學到知識,知識只是創造力的源泉和基礎,創造力比知識走的更遠。所以在課堂上不可能學到創造力。


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很有創造力的話,你就會做很多新的東西,前所未有的東西,這也同時意味著會有大量的失敗,並不是創新就都能成功,更多的創新會失敗。在
我們看到好多人為什麼創造能成功呢?他們在出現了障礙的時候,會把它視為挑戰,在所有人對他們說不的時候,他們會堅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決定。他們在
面臨最初的失敗的時候,會昂首挺胸的往前走。就像在座的企業家來說,不僅有創造力,還有很強的能量,同時有很強的意志和堅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


我想說的最後一件事,在新的一種教育中,不僅在中國,應該在美國,在全世界,希望每個孩子在走進課堂學習,走出課堂會更有創造力。這些實際上都是需要家長的大力支持的。


家長本身如果想讓孩子有創造力必須這樣支持孩子,要支持孩子去探索,支持把自己的挫折轉化成動力和挑戰,支持他們面臨失敗,這實際是改變小孩的內在心理動力。


我是個普通人,第一次懷孕沒事去蹭聽兒童心理課,收穫非常大,專門寫了一篇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直接影響發展的八個技能(父母必讀)

為了理解發展的意義,我們必須明白導致發展變化的兩個重要過程:成熟和學習。即影響我們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基因遺傳和模因遺傳

一個是成熟,指個體按照遺傳基因(基因是懷孕時父母傳遞給孩子的遺傳物質)中預先設定的生物程序的發展。成熟也要對人心理變化負一定的責任,這些心理變化包括日漸增長的注意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人的思想或情感的理解能力等。

第二個關鍵的發展過程是學習。通過這個過程,我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產生了相對持久的變化。我們大多數人的能力和習慣不是作為大自然宏偉計劃的一部分而簡單按程序發展的,而常常是通過觀察父母、老師、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或與他人或他們交往,以及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學習,並用新的方式去感覺、思考和行動。

大多數發展變化是成熟和學習的共同產物,由基因和模因共同決定。

我真正開始考慮如何與孩子相處的問題,是看《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教育子女不是要我們去書寫他們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長了,就意味著他們能放開手腳去愛孩子,欣賞孩子,不再糾結於「如何做才會讓孩子成功」等問題。

最近很多家長問我怎麼能讓孩子自主學習?有沒有適合孩子讀的學習的書、培訓班、培訓機構推薦?嗨!我真的只能回復「嗨!」

孩子是你自己的,學習是決定他(她)一輩子的大事,怎麼可能你給孩子買本書、報個培訓班就解決了呢?!真的這麼容易解決,那誰還為了學習成績著急呀?做家長是我們有孩子的人,這輩子最重要的職業之一,我們生育一個孩子,不光要讓他吃飽穿暖,還要教會他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本事,教會他幸福的能力。

一、觀察

孩子2個月以後,就開始會觀察大人的臉色,會哄大人高興。9個月開始孩子進入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的黃金時期,我家孩子都是10個月開始學習自己吃飯,我周圍的很多人都覺得這太早了!可是當我帶孩子出去吃飯,他們發現才一歲多的孩子,已經能自己坐在旁邊用勺子吃飯、喝湯。我完全不用追著喂的時候,他們都沉默了。孩子3歲上幼兒園,很多家長有分離焦慮,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穿不好衣服。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參見《發展心理學》)很清楚的表明,孩子在2歲完全可以通過觀察大人的行為完成生活自理,而且通過這些學習,他們還會得到很多成就感,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你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觀察你的行為,我媽媽教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會邊說邊示範「你看姥姥怎麼吃飯的,舉起勺子,低頭!喝進去了吧!」孩子注意看幾次,模仿幾次就學會了,成功以後,自己會高興的哈哈笑。吃飯對她來說就是快樂的,是件愉快的事。每次吃飯會自己要求穿罩衣,搬兒童座椅。

通過觀察學會吃飯、上廁所、穿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以後,她還會舉一反三的觀察其他的事情。你會發現她的學習能力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春節的時候在飯店用燉盅喝湯,她意識到這和她平時用的兒童碗不一樣,她先看大人怎麼用,然後認真的把燉盅里的東西挑乾淨,捧起燉盅一飲而盡!喝完讓人看看空燉盅。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買橋樑書、上橋樑班。其實等到孩子3歲幼兒園以後,家長就可以帶孩子觀察小動物、昆蟲、植物,這些就能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記憶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這些就足夠孩子在小學學習中遊刃有餘的完成學習任務。

初期可以試點簡單的,養個小動物,小朋友對這些有興趣,很容易安靜下來觀察。如果嫌養這些家裡臟,可以直接觀察戶外的小動物,我媽在小侄子小時候,常帶他去觀察小區里流浪貓教小貓抓老鼠,觀察羊吃草,去公園裡看野鴨子。

等孩子有了一點耐心,注意力開始集中了,就可以看小一點,無趣一點的昆蟲,城市的孩子,可以先從繪本來,我推薦岡島秀治的 《我們去找小昆蟲》系列,我家的孩子外甥、外甥女們就是冬天的時候看這套書,在春夏出遊的時候去野外找這些昆蟲,孩子們集中注意力觀察這些野外昆蟲,然後回想自己在書上看到的細節,鍛煉了記憶力和表達能力。

二、認知思考

2歲的孩子,開始認知能力的發展,這段時間可以給孩子選擇認知顏色、形狀、數字、時間、詞語的認知書,也可以自己在生活中教孩子。這段時間的認知發展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上學以後bd不分、pq不分,凹凸不分都是在這階段,觀察和認知發展的不好。

國內很多家庭願意給孩子讀故事繪本,在認知上願意給孩子買玩具、畫片。我個人推薦格溫德琳娜·萊松和尼古拉·古尼的《蓬蓬貓》系列,一套五本,分別是《蓬蓬貓去上學》《蓬蓬貓過生日》《蓬蓬貓去野餐》《蓬蓬貓去動物園》《蓬蓬貓去購物》這既是故事繪本又是認知書,既能讓孩子學習認知,同時也是一個邏輯培養的過程。

談到邏輯培養,很多家長覺得非常難,其實是因為家長自身的邏輯能力就不強。蓬蓬貓這套書的優點就在於,這是一個家長和孩子共同進步的機會,共同學習邏輯的機會。我是文科生,在跟孩子一起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動的,必須把我的思考過程講給孩子聽,比如在色彩認知的那本《蓬蓬貓去上學》孩子問我怎麼找到蓬蓬媽媽?我就告訴孩子因為蓬蓬貓穿綠色裙子,拿著黑色雨傘,然後我指給她,她再理解。這種邏輯分析的訓練過程,是家長與孩子一起的。

在不通過繪本的情況下,家長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畫片教孩子認知的過程中也建議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告訴孩子。有次去參加閱讀障礙課的講座,有位老師就明確提出,很多家長圖省事,給孩子買點讀的認知玩具,價格昂貴不說,孩子提問,機器不會回答,孩子不主動思考,造成被動的「伸手黨」模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學齡前孩子閱讀障礙的誘因。

三、閱讀

我反觀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影子,而他們在養育我和妹妹的過程中,也成為了新的自己。我媽媽跟我爸爸結婚以後,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成為了家庭婦女,但是她始終保持了閱讀的習慣,看《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關於親密關係的章節時,有個案例是媽媽跟女兒談論什麼,決定了孩子的興趣愛好方向。在《完美母女關係的秘密》也明確提出「與他人的交流問題、缺乏自信、不斷重複同樣的失敗、選擇戀人的難題、婚姻生活的困難等,究其根本,她們所擔負的各式各樣的人生煩惱都與母女關係有關。」

我想我家孩子在閱讀上比同齡人要更有熱情,更能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跟媽媽的閱讀習慣,以及她習慣讓我們分享自己閱讀方面的收穫有著很大關係。有次我分享工具書書單,就有人說這些書是多麼的無聊,看下去是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我才驚覺,如果不是母親讓我在幼年的時候就領略到閱讀的快樂,讓我們即使是面對工具書,也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可能也會覺得這些書很無聊。

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同樣需要技巧,我曾經寫過《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六個技巧》引起廣泛的共鳴,在這裡補充幾點。

閱讀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孩子為什麼不愛閱讀,因為家長就「不會」閱讀,我做過很多次閱讀課,都發現這個問題,很多人覺得我大學都畢業,難道還不會閱讀嗎?聽完課發現自己還真不會!如果沒有時間參加閱讀培訓,可以看看《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這本書的第12章 增進閱讀速度,第13章 提高閱讀效率,學會裡面的閱讀方法,練習熟練後教給孩子。

除了方法,選書也很重要在孩子閱讀的初期,盡量選擇圖文並茂,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書,比如著名的兒童科普書《長長小百科》系列、立體書《神秘日誌》系列、《DK生物大百科》都是兒童閱讀啟蒙的佳品。很多家長急於求成,有的家長剛開始閱讀啟蒙就讓孩子讀世界名著,四大名著,孩子沒有興趣,他們來諮詢我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我當時就回復,這些書你恐怕自己都沒興趣吧!

四、想像力

孩子在8歲前,複述事情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自己「演繹」「誇張」的成分,這是他們還不會控制自己想像力的表現,家長在這個時候批評、指責甚至羞辱孩子都會制約孩子的想像力。想像力有多重要不用我強調了,我只說一點,就是聯想是記憶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想像力的匱乏直接影響孩子對知識的記憶和梳理,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和美國等國家非常重視孩子想像力和聯想能力的培養,榮獲多項童書大獎的《動物的朋友圈》很多國內家長為什麼自己看不懂,就是他們對分類、聯想、梳理的能力在幼年時期的發展缺陷。

當然保護孩子的想像力不是說就任憑孩子發展,家長可以在單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幫助引導孩子還原「真相」,比如小侄子在幼兒園玩,被同學推了一下,摔破了頭。回來他跟我媽說,很多同學打他。我媽在晚餐後喂他吃西瓜的時候跟他聊天,問他是幾個同學,他說兩個。我媽說那這個不能算很多同學。問怎麼打他,他說他站旋轉木馬前面等媽媽來接他,同學要玩旋轉木馬,讓他起開,他剛要走,兩個同學就推他,他就磕旋轉木馬的腿上了。我媽說這怎麼能說打你呢,同學也是不小心的,下次你先說,自己馬上走,趕緊就起開,不要妨礙別人。第二天那兩個小孩的父母跟我媽道歉的時候,小侄子沒什麼障礙的就釋懷了。

五、慾望

我嫂子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嫁到我家了,說實話這麼多年,我都是個不懂事的小姑子,我從內心裡覺得她笨笨的。上大學以後,有次我爸教育我,我才開始從內心尊敬她。那段時間我嫂子找了個開電梯的工作,小侄子很不放心,就跟她說「媽,您這個工作太危險,我都不放心。」我就說「對呀!找個安全點兒的工作。」我嫂子就跟小侄子說「我跟你小爸(我家這邊管姑姑叫爸)不一樣,我沒有文化,只能幹點粗活兒。你好好學習,像你小爸一樣,考個好學校,有個一技之長就不用像媽一樣。」

他們走了以後,我爸跟我說,你嫂子能這樣,孩子就差不了!什麼是成功?成功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的比自己強。小侄子這麼多年學習好,名列前茅,就在於他知道,他學習能得到什麼!能夠過什麼樣的生活,他真切的感受到知識帶來的財富,這些財富能幫他滿足自己的慾望。

六、傾聽

很多人認為溝通是單向的,重點在表達,重點在怎麼說,其實溝通是雙向的,說在點,聽在心,提高速度,增加效率才是溝通高手。培養孩子溝通能力,從孩子會說話以後的「學舌」開始,要提示孩子,他要自己「學舌」,比如我帶他出去看望家裡世交的長輩,會提前跟他說「別忘了回家告訴姥姥。」她就會刻意的傾聽大人們說話,記住大人們說話,回家複述給我媽媽。孩子話多,很多家長就會嫌貧,呵斥孩子。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溝通能力、思維邏輯的發展過程,只要引導孩子什麼場合該說什麼就好。

我有次帶孩子出席個活動,孩子跟我說「怎麼這麼臭?媽媽你放屁了?」等到回來的路上,我就跟她說,我剛才真的放了個屁,你當著那麼多人問我,我真的非常尷尬。你想想你不小心尿褲子的時候,我有沒有當著很多人說你尿褲子了。她馬上就明白了,馬上就道歉了。

七、思維導圖

這個恐怕對很多家長來說也是個難題,很多家長自己就不會,教思維導圖的書、課程又太難。我給大家推薦《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從日常生活入手,輕鬆易懂無門檻,人人可以開始,只要你不懶於行動,練習幾次就能掌握。大家可以試試,然後把這個方法教給孩子。如果是5年級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看懂,我送了小侄女一本,她現在已經會用思維導圖梳理數學知識了。

八、學習方法

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家長就要開始教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我媽會在孩子進入小學前,除了教孩子整理書包、鉛筆盒這種基礎技能。還會教記筆記、聽課、預習等基本學習方法。

如果你自己不掌握學習方法,可以看看日本教育學教授、學習問題專家齋藤孝的《學會學習: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書里列了16個名人的讀書學習技巧精華,分篇整理,提供了包羅萬象的學習方法。讓你看《學會學習》不是說讓你給孩子讀,齋藤孝認為要想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就要先從了解自己的個性下手。容易找借口的人就要學學斯蒂芬?金 的「外界隔絕學習法」;煩惱自己無法堅持到底的人,就來學學村上春樹「為強健大腦而鍛煉身體」的學習法;如果你天生反骨,老是不按牌理出牌,就要學習香奈兒的「照鏡子學習法」。

你可以先看書,然後在聊天中把這些方法教給孩子,這樣孩子既好理解,也會對你充滿崇拜,增進親子關係。

隨著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大多數家長開始選擇親子課,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昂貴的玩具也是生怕孩子沒有。我們先來說「親子」課,親子,你在家親子,跟花錢在外面親子,就真的不一樣嗎?有的家長跟我說「我們不專業呀!親子老師專業呀!」

親子老師跟你孩子相處才多久,他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的大女兒在出生時被產鉗劃破了臉,跟其他孩子比安全感很差、對家人的依賴很強。有次我去商場,一位早教推銷員向我推銷他們的「獨立親子課」培養孩子「獨立精神」,我說我的孩子不需要,她一個勁兒強調「獨立」重要性,當時我就很無奈。你的孩子你自己最了解,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選擇適合你孩子月齡、性格的親子遊戲,完全不用去十多個孩子家長的親子班。如果你想尋求專業指導,我推薦《寶寶的第一本遊戲書:適合0~1歲寶寶的德式PEKiP嬰兒早教遊戲》,定價42元,常年打折20多塊錢,5分鐘親子課的錢,你就可以陪孩子從出生玩到13個月。


昨天大家討論老了以後要過的生活,我很自然的說出了媽媽現在的生活「在院里栽兩棵西紅柿、花瓜、絲瓜、豆角,養著幾隻雞、鴨、鵝,每天午睡醒來領著小孫女去拿報紙,回來讀給孩子聽。姐妹們有空時相約一起出行,看看風景。」說完自己才頓住,人生在世,不就是讀書、見人、歷事、行路。父母是這世界上最難的工作,我們都是沒經過培訓就上崗了,我們只能邊學邊做,在成為好父母的同時,我們也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有意思的是,我身邊不少學心理學的朋友都經常收到類似的疑問,似乎許多人會覺得有此專業背景的人比起其他人可能會有更加獨特、科學的育兒方法。而對於「學心理學的人養小孩會有所不同」這一認知的形成我也很好奇。

我能想到的原因是,可能由於心理學中有發展心理學這一專門研究人類從嬰幼兒時期隨著年齡增長時在發展過程的心理轉變的分支,大家也許認為有這些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會更懂孩子。

其實,我身邊還真有一個關於「學心理學的人養小孩」的神奇故事。之前曾有幸接觸過的一位研究發展心理學的Matthew Sanders教授,他現在同時在澳洲,美國,英國,紐西蘭的多所高校任教,同時也是現西方國家最著名的父母培訓課程之一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的創始人,中文名叫積極父母教養課程,目前也在香港推行,暫時還沒有引進到內地來。

記得Matthew曾在介紹Triple P的一堂課上說道,他最開始研發這套課程的初心之一,其實就只是想要更好地教養自己的孩子。看到這裡,你是否開始好奇像這樣一位具有紮實專業背景的學者,究竟有著怎樣的育兒「秘籍」,還發展成了一套課程呢?別急,下面就和大家分享Triple P的五條核心理念。

1. 確保一個安全、適合互動的環境。

Matthew認為,小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玩耍,探索和學習的過程。為了完成這個過程,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的,有監督的,同時也充滿趣味的環境。當孩子在的環境里幾乎沒有任何潛在危險時,你和你的孩子才能都放鬆下來,享受親子間的黃金時間(quality time)。

其實不難想像,如果家裡或者校園裡處處都是「地雷」,孩子在想要玩耍、探索和學習的時候不斷收到「這個不能碰,很危險」,「那裡不要去,不安全」,「不要玩這個」等等類似的阻攔,久而久之,他們自然就會失去探索和學習的自發性和興趣。

而達成這條理論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把所有可見的尖銳物品,清潔用具,以及暴露在外的插座等等「地雷」放到孩子難以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妥善地包裝起來。至於實現「適合互動」這一點,無非就是為他們提供數量、種類更多的玩具,工藝品和活動,讓他們盡情地玩耍、探索、學習,也更少地作出不當的行為。

2. 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

想讓孩子自發、主動地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知道你的注意力和幫助都隨時都為他們保持在「待機狀態」。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需要給孩子留下一個你很關注Ta、也很願意幫助Ta的印象,讓Ta知道自己是被支持著的。你能做的事情有且不僅限於:

願意投資時間去傾聽你孩子的故事

這個時間不用太長,但需要頻繁。比如,你可以在做家務的間隙聽Ta說說最近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學到的技能,解決Ta的疑惑。

以友好、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交流

只有在孩子感受到你對Ta的支持和幫助是友好且充滿善意的,Ta才願意在遇到困難時向你尋求幫助,在取得成績時與你分享。

主動向Ta了解Ta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不要忘記耐心、真誠地傾聽Ta的講述。

不要吝嗇向孩子表達你的情感

你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直接地向孩子表達你對Ta的愛和關心。可以是口頭上的——認真地說「我愛你」,可以是肢體上的——擁抱,親吻,摸頭等等。

在誇獎孩子時,多使用「描述性」的語言

當你想鼓勵孩子的某個行為,或者是Ta做好了從前做不到的一件事,你在表揚時應該把那件事描述出來,比如「你今天很乖,在起床時自己疊好了被子整理好了床鋪,媽媽/爸爸很高興,下次也要繼續保持,好嗎?」

鼓勵你的孩子談論他們的疑慮與煩惱

你需要做的,是鼓勵他們自己尋找答案,而不是一上來就教他們如何做。

3. 要使用堅定的紀律

可能與大家猜想的有所不同,在Matthew看來,「紀律」不是一個不好的詞,反而,它恰恰代表了一個安全,可預測並且有愛的環境。這樣一個環境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接受規則,如何學會自控以及如何在表達自己情感的時候不忘為他人著想。同時還能讓孩子養成一種「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意識。那麼,「堅定的」意味著什麼呢?Matthew提出了以下幾個原則:

提前做好準備

而不是隨機、臨時地批評指責孩子。

制定基本原則

要和孩子達成一個「這些事是絕對不能做的」的共識。

給出清晰、冷靜的指令

而不是在孩子犯錯時暴跳如雷,一味責罵,你激動的情緒只會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慌亂。同時,在嚴肅紀律時也應該明確地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而不只是說「不能這樣做」。

不忘表揚正確的行為

Matthew指出,在管教孩子的不當行為時家長的反應需要具有及時性和一致性,如果家長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那麼管理孩子的行為對他們而言就更加困難了。此外,triple P也明確地反對在管教孩子時使用辱罵和體罰這樣的負面方式

4. 你對孩子的期待必須是現實、可行的

大家都知道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而這個不同也表現在他們的成長速度上。因此,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一些無意義的比較是很不合理的。同時,你對孩子建立期待時也必須時刻考慮到他們現階段腦力和體力的正常水平和極限。比如,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做小學五年級的奧數題(此處不包括神童的情況……)。

並且,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每時每刻都表現得完美——有禮貌,愛乾淨,聽話,不調皮……作為教養者如果抱有這樣不切實際的期待,你只會讓自己失望,還可能因此破壞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

5. 作為父母的你,也需要有自己的時間

積極地教養孩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好好照顧孩子與好好照顧自己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研究表明,其實在你捨得多為自己花時間,願意在同伴間(包括伴侶,朋友等等)尋求情感的支持,給自己多一些獨處的自由時間的情況下,教養孩子反而會變得更容易、更輕鬆。只有當你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要求得到了滿足時,你才能真正在面對孩子時做到耐心與一以貫之。


好啦,以上這五條就是一個擁有紮實心理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根據相關研究和理論所總結出的、廣受好評與推崇的「育兒經」。不知道看完之後,你是否和第一次接觸這些Triple P核心理念時的我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內容,即使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來說,也算不上特別「新奇」。更多地,其實是我們平時能夠想到,或許也在實踐的。但多年的跟蹤調查,用戶反饋和後續研究證明,它們的的確確是非常優秀且實操的育兒方法。

最後,我們想要強調的是:與其說心理學上,或者說任何一門學科上,存在著什麼可以被照本宣科的、所謂的養育孩子的聖經,不如說真正好的教養,是在父母用心去了解、愛、尊重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的。「養育」,可以說是一個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與成長的過程。

不過,「道理都懂,可是做起來卻很難」這句話在這個情境下依然是適用的。

現在,那些你可能已經知道、卻沒有意識到的「育兒寶典」已經以文字的形式詳細呈現在你面前啦,要實踐看看么?

記得留言與我們分享哦~ :)

以上。


references:

Sanders, M. R. (1999).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owards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multilevel parenting and family support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of behavior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2), 71-90.

Sanders, M. R. (2008).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s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parent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4), 506.

Sanders, M. R., Markie-Dadds, C., Tully, L. A., Bor, W. (2000). The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 comparison of enhanced, standard, and self-directed behavioral family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arly onset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4), 624.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心理學有很多不同的分支,我是學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童年經歷和家庭環境方面的理論,說說我的看法。學習發展和教育心理學的人,看法可能又有所不同:

1,關於必須和不能做的:我認為得是一些久經檢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才配得上「必須」和「不能」這麼嚴重的字眼。朋友們,如果今天有這種教條還不為大眾所知的話,請相信,心理學者是絕不會無視名利,只一味在小圈子內傳播的!最有把握的教條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必須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不能虐待(注意是虐待而不是懲罰),不能拋棄,這些都與常識無異。
2,有的兒童心理學家整日觀察兒童的行為,總結出一套規律。這些規律總體上經驗性的成分居多,例如發現蹲下對孩子說話比站著說效果更好,近距離比遠距離更好,有肢體接觸比無肢體接觸更好,之類。行為學家還會上升到理論思考的層面,比如應用行為的效果律,去設計強化和懲罰機制以塑造兒童的行為表現。這些想法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形成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方案」。現在也有很多兒童心理學家在研究層面上設計和檢驗這類方案,可能國外會更多一點。國內還是以抄為主。
3,這些方案的推廣過程中,通常會有商業因素的參與,有時不免會有誇大和過度解釋(起碼在國內是這樣)。但就它們的設計初衷,和經過實證檢驗的部分而言,都只能聚焦於即時行為的改變和優化(比如我剛學習過一套來自美國的類似於「如何讓孩子學會在超市裡守規矩」,「如何強化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之類的行為方案,就很棒,以後有機會可以分享),減少養育過程中的衝突,提高家庭溝通的效率,等等,但不可能聚焦於「十年二十年後,這個孩子能否成功或幸福」。
4,為什麼不可能?因為方法論遠遠沒發展到那一步。二十年的縱向數據很難積累且不說,就算積累了也沒法得出因果性的結論,因為混淆變數實在是……這個稍微受過科研訓練的人都明白,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受到多少變數的影響?他小時候被罵,長大以後自卑。你就能說被罵導致自卑?
5,但現在很多父母的擔心,恰恰是在於「十年二十年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焦慮,我覺得一方面是來自於對自身成長經歷的反思,發現如今的問題都來自於早年,說白了就是父母的錯(請看豆瓣的父母皆禍害小組)。很多心理治療學派也從早年著眼,最突出的當屬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療,但還遠不止這兩家。說起來,這種思路從邏輯本身並沒有錯,畢竟說到底,現在的問題肯定和過去的經歷有關。——但我要強調的是另一方面,很多人據此引申出一個推論,在我看來,這才是育兒經在今天大行其道的根源:既然我今天的問題源於當年父母的錯,那麼我作為父母只要不犯或少犯錯,就能培養出一個沒有或少有「問題」的——或者說,成功或幸福的——孩子來!
6,在我學習心理治療之初,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我也希望為將來的孩子創造更完善的成長環境。我估計這種想法也有不少同行有過。但是隨著見到的越來越多,我開始迷惑:到底怎樣的養育方式才是更好的?什麼時候該接受,什麼時候該拒絕?這個說要無條件積極關注,那個說邊界要清晰,這個說要關注感受,那個要關注行為,都有道理,都拿得出實實在在的案例。然後聰明人說了,哪種說法都不能走極端,要找到一個折衷的平衡。好吧,但問題是這更難了!什麼樣才叫平衡?
7,後來我慢慢就不再思考這些問題,覺得很無所謂。一方面是理性思維告訴我:影響一個孩子成長的因素多得很,站在今天這個時間點上,我根本就沒法預測她今後的走向。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通過一些體驗和學習,對自己認識得更透徹一些。我發現我之所以想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所謂的,更好的環境,其實更多是為了我自己。這種追求的本質還是把孩子當做一個實現自我的工具。

嗯,我好像一直在跑題。現在說回來,心理學的知識背景肯定可以給育兒一些指導,比如前面說的,在即時行為的的改變上提供經驗性的參考(不能保證一定適用),又或者,對孩子的某些心理和行為問題進行更早期的識別。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好處之外,心理學工作者在育兒方面最大的優勢,可能就在於「不會被任何育兒經唬住」了。因為我們很清楚那些東西是怎麼寫出來的……也知道它們距離真正的科學結論還有多遠……這份淡定會讓我教養孩子更自由,更輕鬆,這在我看來特別寶貴。而且這份淡定是學不來的。即便看了這篇答案的你們,也不見得願意或者能夠做到這種淡定。

說說我的孩子吧。我家閨女現在一歲半,目前看來性格相當頑劣,黏人又怕生,又任性,稍不順意就咔咔大鬧,人送外號「咔咔公主」,從來沒有對任何除了吃以外的事物表現出特別的專註和興趣……但是我和孩子媽媽都很淡定。我們有時會寵著她,只是因為我們發自內心地不想看到她失望,而不是因為育兒經說「無條件積極關注」,也有時會拒絕她,只是因為我們能力有限,沒法滿足她的需要,而不是因為育兒經說要「設置合理的邊界」。我們帶她去過嬰兒游泳,去過早教班,也只是為了嘗試一些新活動,而不是因為育兒經說「有助於智力開發」,她不感興趣,然後我們就退出了。我們也會累也會煩,也會讓她受委屈受驚嚇。當然,我們心疼她的感受,所以我們也會道歉。
我們不覺得這傢伙會表現出什麼不一樣……前面也說了,她性格不怎麼好,也絲毫沒有早慧的徵兆,學會說話走路都偏晚。同月齡的小孩都會背唐詩了,這位姑娘還停留在疊音詞的地步,估計將來學習也就那樣吧。反正清華北大我也都見識過了,也不需要她再考一次……她跟我倆的關係很好,這倒是比別的小孩稍微明顯些,有個什麼好東西都記得給我倆吃(沒人教她),常對我們搞一些惡作劇也不害怕,如果是我們跟她商量事情她也會比較合作。但這也沒什麼,因為遲早也是要叛逆,要分開的。總體上就是沒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小不點一個,優點和缺點都不少,肯定會有很多她自己的問題(沒法預測是什麼),免不了要吃苦也免不了要難過,很可能也會在豆瓣上哭訴,是父母禍害了她……但是我想這也沒辦法吧,如果這些發生了,那這就是她的生活,而且誰說這樣的生活不可以?
硬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話,在大部分的年輕父母都孜孜以求孩子成長得「不一樣」的今天,這種平凡的小姑娘反倒是真的「不一樣」吧。不過這些其實真的都很無所謂啊。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大概是大人心大,孩子有原則吧……

兒子不到5歲,今天自己在絕味鴨脖選了兩個鹵翅,以為不辣,結果小嘴都辣成了香腸,眼淚和鼻涕齊飛。要知道這小子是從來都不能吃辣椒的,用水洗過的豆瓣都能辣哭那種。

我在一旁不忍地說:「兒砸,要不……咱再買點不辣的?手裡這個就扔了吧?」

兒子停下嘴,看著手裡的雞翅猶豫了一下,然後狠狠地用手背擦了一把鼻涕熟練地抹到我褲腿兒上,從牙縫裡冒出一句話:「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

此話一出我先是吃了一驚,然後突然想起昨天老婆突發奇想用10來種果蔬榨出了營養果汁,身為吃貨的我被迫自告奮勇為老婆試毒……哦不,試吃,剛喝一口就後悔了,胃酸都比這玩意好喝……老婆當時就在不斷用這句話鼓勵我把剩下的果汁喝光。

本著不能一個人受罪的想法,我把一旁正在玩積木的兒子抓了過來,在撬開兒子的嘴灌下那杯鮮榨胃酸時,好像我也是這麼鼓勵兒子的……

根據發展心理學理論,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嗯,不要方,今天兒子肯定是學會那句話來應付所有他不想吃的東西了。不要用惡意視角去揣測別人的任何動機,要客觀,要中立!

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問兒子:「你知道約炮是什麼意思嗎?」

兒子疑惑地看了看我,很是不解地舉起手中的鹵翅說:「就是要把它吃光,不能浪費,不然媽媽會生氣!」可能他以為帶著約字的詞都和節約有關吧……

我實在不忍心告訴他,只有那杯人造胃酸不喝完媽媽才會生氣,畢竟那些水果是用繳獲的他爹的私房錢買的,還挺貴。至於這個鹵翅,真的無所謂的,這只是他爹偷他玩具存錢罐里的鋼鏰買的,能有多貴?但看著小傢伙仍然堅持要繼續約炮,我被感動了……這麼有原則的小夥子,要鼓勵呀!

於是我慈祥地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說:「嗯,乖。只有吃你自己選的東西才叫約炮喲,在幼兒園吃不下飯別這麼說喲,老師會生氣的,記住了嗎?」

兒子乖巧地點了點頭,繼續哭著消滅他的鹵翅了。

我把兒子的慘狀用視頻發到朋友圈,不到3分鐘收穫了40多個贊,第一個點贊的是孩子他媽……

過了一會,孩子他媽好像發現了什麼,發來一條評論:「老公,你給兒子買雞翅的錢是哪來的?」這條評論後一群禽獸回復了一堆的6666

後記:

在兒子的成長經歷中還有不少時候會出現說髒話和少兒不宜的情況,但我們從不惡意揣測這是孩子學壞了,尤其是當孩子在委屈時說髒話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這是孩子情緒激動了,一定是大人忽視了他的某種感受和述求。孩子的一切情緒發泄都被合理地看待和接納,大人會抱著「看他鬧完到底想幹啥」的心態去傾聽,而不是焦慮地認為孩子就是熊了,孩子在發泄完後也會接受與大人談判,學習作出讓步,很多髒話如同曇花一現,過一段時間就再也不說了。

只是不知道當兒子今後給兄弟們吹噓他5歲不到就約過炮會發生什麼……知道真相那一刻會不會……以為他只是充話費送的?哎,我瞎擔心啥呀,他又不是不知道,他爹哪有錢充話費?


我和真理之間,只差一對自己生的同卵雙胞胎。

嗯,雖然不是雙胞胎或者三胞胎那麼好的事,但是總算有一個正常成長的嬰兒落到我手裡了。

我還從來沒得到過這麼天然、這麼健康的……「參與者」。

記錄吃喝拉撒的數據並且畫圖,這是當然的。

沒事就觀察各種本能反射暫且不提。

其他小實驗,比如說這個,我做了個表,記錄一些人類基本技能第一次出現的年齡,和熟練掌握的年齡。

這是為了觀察哪些天生的能力是量變,那些是質變。當然這些事情早有人做過幾萬遍了,就是想親眼看一下。

比如說「嬰兒看人臉」,出生的時候就產生了這個跡象,在兩周大的時候已經可以經常觀察到。

「看人臉」的定義是,在清醒並且心情好的時候,熟人緩慢靠近嬰兒面部半米以內,嬰兒會把眼神停留在這個人面部5秒以上。

「經常觀察到」的定義是,有70%以上的機率會出現。抽樣一些時間段,每次30分鐘,拿兩個計數器,一個記錄靠近的次數,一個記錄看人臉的次數。

連續三個數據點超過70%,是在兩周左右的時候。這和嬰兒獲得視覺幾乎是同一時間,所以可以說,「看人臉」的機率增加,只是因為視覺變清晰了。「看人臉」是個天生的行為。

後來又做了其他實驗,想知道嬰兒「看人臉」時看的到底是什麼。一對一對地展示人和動物、單獨五官、人臉比例、圓盤等東西的照片,通過記錄目光停留時間,發現嬰兒看的是人臉比例(也就是 ∵ 這個圖案)。

這個理論也不新鮮,就是好玩嘛。

並且發現,新生兒感興趣的人臉,和人種、美醜、表情無關。如果展示的是照片,和生人熟人也無關。大概因為新生兒還不認識熟人的臉。

因為實驗互惠原則,「參與者」也得到利益了,這樣基本排除了自閉症的可能性。


以上是測試的第一個能力,這樣的能力一共列了200多項,可以一直實驗到上小學。

後面比較成熟的能力,包括理解空間、記憶圖片等天生能力,以及認字等從教育中獲得的能力,以及穿衣服等自理能力。這個思路就是,在機動能力足夠的時候,看看需要教幾次能學會穿襪子,是不是比天生的能力難教。是不是空間理解力是個質變。

表音、表意文字和數字,在每個階段的學習過程有什麼不同。

在語言關鍵期的幼兒看文字,是模塊化記憶還是別的,模塊有多大。

文化獨特性什麼時候開始體現出來。

當然使用的是完全沒有負面反饋的教學,因為「參與者」要被重複使用。

記錄用英語,只是因為……萬一以後能發paper呢……(捂臉)

其實是發不了的,因為沒經過道德審查委員會。……但是我仍然可以在網上發表給人類做貢獻啊(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別人都以為我們是跳大神的,其實我們是科學家(越來越像跳大神了)……

-----------------------------------------------

「學心理學的」培養出的孩子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我看周圍的人,也不會。大家對「培養智力和性格」都比較淡定,比其他人淡定多了。

因為毒雞湯不是心理學。

但是,很多學心理學的,養的貓狗也比較聽話,也不會打它們,具體什麼技巧則說不上來。心理學不是奇技淫巧,是一種科學的世界觀。

非說的話,我覺得「心理學世界觀」是一種減法。我最大的收貨是,從中學會了「做什麼是沒用的」。比如打孩子是沒用的,帶孩子去父母也聽不懂的音樂會是沒用的,試圖把孩子培養成和自己不同的人,是沒用的。

這些簡單道理一直有人在說,但是他們的聲音被排山倒海的「你應該做什麼」毒雞湯淹沒了。

不過有些孩子經常出入實驗室,特別是雙胞胎們。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世界中心,是為了一個更宏大的目標被生出來的(誤)。


感覺有必要更新下答案了。
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和養寵物有關的,另一個是談戀愛有關的。

最近受一個姐姐的影響,我對養寵物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她養了一條拉布拉多(母的),一條阿拉斯加(公的),每天帶她的兒子女兒出去溜彎兒。我注意到一點「和狗狗在一起的時候,自己需要變得非常非常有耐心,你讓狗狗坐下,往往說5遍他還不會坐下去。」
後來我就自己養了一隻泰迪,每天教他坐下,卧下,恭喜發財之類的,和泰迪在一起的時候,很平靜。耐心的教,用他能學會的方式教,畢竟我們是不同世界的。
「永遠不要以為寵物在以和你同樣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你要去發現他們的世界,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你的愛。」這和養孩子是一個道理。

小紅(女朋友的室友)和她男朋友(小明)談了8年的戀愛,異地戀。最近分手了,原因是小明另有新歡。
當時女朋友也覺得這個男的是渣男,小紅很愛小明,從來不和其它男生親近的。
如果一段關係破裂了,僅僅考慮自己做了多少努力,犧牲多少,這是極低情商的表現,
你努力再多沒有抓住對方的需求點,一切都是扯淡的。
「如果以女生的思維去揣測男生的心理,女生多半會覺得自己付出那麼多,為何男生慢慢不愛自己。」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想說的是:小孩的世界也許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我們想表達的東西&>&>我們實際表達出的&>&>對方感受到的,這之間存在損耗,我們表達出來的,不一定完全是我們想要表達的
,,對方感受到的更有可能不是我們想要表達的。
所以如果三體中的意念溝通方式能夠實現 一定會少很多誤解。


下面的寫於2013年年底。
又一次感到是一群不懂心理學的人在胡扯。如果我是工業心理學方向、社會心理學方向、純認知心理學方向,是的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我知道一些,英文文獻看過幾十篇,但那又怎樣,我還是不能真正理解發展心理學,哪怕是最基礎的皮亞傑理論。課本是個很神奇的存在,一頁一理論,一章一領域,一本一方向,大牛們畢生研究才提出一些發展理論,寫了幾本專著,難道我只是上了一門發展心理學的課程,去幼兒園做了一些很水的實驗就能在將來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有多麼大的積極影響了么。最容易出現,也是我最擔心的,自撰一良方,服之,zu。
心理學給我們最多的是更好的了解自己,首先提高了我們的思辨能力,邏輯嚴密性,其次我們是實證的科學研究,就算是兒童,我們也可以有不同實驗範式去做:習慣化,延遲滿足,數字線等等
我最近兩個科研項目都是兒童發展的,每周都要跑幼兒園,我感受最深的是:我現在能夠接受班裡的各種孩子,不管他們多麼淘氣,或者多麼abnormal,我知道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回到問題,市面上有很多有關兒童成長的書、資料,對於這些我就直接說,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還好時,沒有必要(沒有處於正態分布6個標準差之外),並且最好不要做,否則會造成很大的期望效應。如果孩子某天不怎麼在狀態地做了一下智力測試,結果Z是負數(離差智商:以Z分數來計算,Z等於0代表平均水平;這裡用Z,是因為不同的離差智力量表所使用的標準差是不同的,有的是15,有的是16),於是你就會處處覺得自己孩子智力abnormal了。
學心理的會不會遵循一些理論或者原則去教孩子,肯定會。但是否有效另當別論。

我們發展心理學老師給我們講的更多是人生價值,科學研究實質的問題,其中會說到很多那些成人看起來不能理解的兒童世界,舉一個簡單例子:上幼兒園的兒童,他們經常會「拿」別人的東西,並且他們並不認為這是偷。 最近一直在關注anger類的兒童(anger氣質,或者anger state)的一些行為特定,認知偏向,系裡面一位老師發的一篇JECP文章中的研究使用"空間注意線索範式"發現anger兒童對獎勵線索有一種注意偏向;其實anger的人有很多優點:對目標執著追求,不易受挫折影響等等。。通過讀這一系列研究我對兒童表現出的anger有了新的認識。也許將來我還會希望我的孩子屬於high anger 氣質的。如果是心理學專業的可以谷歌一下(Anger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to reward and punishment in children

效果得看你學的是否到位。具體的我前面已經說了,一門課,一本書,幾篇文獻的作用很微弱。

另外,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兒園,多參加幼兒園的講座對教育很有幫助。在這裡我黑一下杭州某一幼兒園,在課上老師是有多大的火可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小馬(一個在最後一排的小男生做操不是太好)。我們科研項目的幼兒園基本上是杭州最好的幼兒園(不是剛才那個),他們的老師不只是理論精通,並且在實際教學中有豐富的經驗。曾看到一個班主任在和一位做兒童數字能力的研二的學姐在聊現有教育中兒童數字能力的教學!!!搞研究的再牛逼,也沒有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牛逼。。。這個幼兒園兒童的發展要比被黑的幼兒園兒童的發展提前至少兩年(我專門比較過兩者的差別)這裡可能會混淆一些東西,能來前一個幼兒園的基本是都是學校教授的孩子。家長們的作用也很大,不能單從幼兒園來說。

如果是心理學專業的,上面說的難免有不嚴謹的地方,求多指教;
如果不是,那記住"我剛才說的都是錯的,理論不等於實踐,理論不可能包含所有"。


一線幼師路過。真心感謝當年我讀書時學校開設的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兩門課!這兩門都是必修的專業課,每個學期都有,涉及很廣,內容也不算簡單,掛了好多人,因此剛開課時同學們全都怨聲載道。

可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心理學在教育孩子成長方面,真的很有用!

我們作為兒童教師,與孩子以及家長相處都是有技巧的。

心理學主要幫到我下面幾點:

  1. 認識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性特徵,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不會感到氣惱

西方人有種說法,小朋友都有「糟糕的兩歲」和「可怕的三歲」(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的成長階段。如果你的孩子剛好是兩三歲,常常無緣由地哭鬧不休,導致父母不斷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對?」「我是壞媽媽/爸爸嗎?」……也許不是你的錯,他/她只是剛好到了這個「糟糕兩歲」的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往往充滿著內心衝突:既想與母親合為一體,又想與母親脫離發展自我;既是完全的自我中心,又突然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律不是圍繞自己運行的。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世界有多麼困惑,在遭受打擊的時候有多麼憤怒。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足以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切都導致孩子內心很焦灼。這麼一來,「小惡魔」們就出現了……

而我偏偏最喜歡兩歲和三歲的小朋友。我的專長,就是專治「小惡魔」,並且把他們一個個向「天使寶寶」轉化。我現在工作的教育機構中,每個九月的頭兩個禮拜是新生入學季,教室往往被一片哭聲淹沒。然而,兩三個禮拜之後,孩子們都能快樂的Settle down,積極配合老師,愉快的參加活動,一切一片祥和。

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兩點:一是取決於老師本人是否能積極的和小朋友建立關係,二是取決於小朋友的日常計劃表的設置是否合理。

遇見相容的老師和合適的日程表,所有的「小惡魔」都會蛻變為「天使寶寶」。

「天使寶寶」都是很忙的。他們的日常作息表,需要充實又有節奏感,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應該符合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需求。

2. 懂得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能設計出最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

兒童所處的環境是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三名老師。一個明亮豐富的生活起居環境,會讓兒童心情愉悅,並且增強他們的探索慾望。

例如,早教中心專門為孩子設計的「睡眠屋」。到了午睡時間,老師會溫柔的提醒小朋友把午餐盒什麼的收好,在毯子上坐下來,聽老師講一個睡前故事。故事講完後,孩子們挨個兒排隊走進幽靜昏暗的午睡室,各自躺在屬於自己的軟墊子上。老師打開睡眠音樂(森林和海浪的聲音),小朋友們很快的就安靜下來,沉入了睡眠之中,呼吸聲此起彼伏。

還有的學校會動員小朋友們一起給蜂鳥搭房子,或者在後院建造屬於孩子們自己的樹屋。

3. 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的根源,不會一味怒罵孩子

以前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聽老教授講過一個案例,關於兒童時期的內心衝突和行為問題的關係。

教授本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兒童教育領域工作了四十多年,拿到了博士學位,也出版過關於兒童發展的專著。她說,經過她的觀察和統計,最容易出現行為問題(例如咬人、打人等暴力行為)的孩子一般是那些語言發展較為遲緩的孩子。由於他們無法像同齡人一樣籍由語言來與他人溝通、表達需求和尋求幫助,他們的解決策略就是通過行為和身體語言來發送信號。一旦這些信號被同伴忽略或者誤讀,憤怒的孩子就會採取暴力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例如一掌把小朋友推開、搶別人的玩具/食物、抓住別人胳膊狠狠的咬一口……

我記得自己當時舉手提問:「請問,那些咬人和打人的孩子的行為規律是怎樣的?他們會隨機挑選受害者,還是會重複性的攻擊特定的幾個人?」

教授回答:「一個很好的問題。一開始我們以為受害者是隨機性的,例如在咬人的孩子發脾氣時剛巧從身邊經過的孩子……但是後來發現不是這樣。我們發現,有幾個特定的孩子的確更容易受到攻擊,就好像是他(咬人者)一開始就在群體中選中了最脆弱的幾名作為他的獵物。」

教授給我們講了個聽親眼見到的事:一個小男孩正在發脾氣,他先左右看看確認老師在較遠的地方,然後越過了他身邊的一個大孩子,走向遠處一個年紀較小的孩子,然後泄憤般地咬了他一口。你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其實也說不上來,這是一種盛怒之下人性的本能。

由這件事情我們知道,原來「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和「撿軟柿子捏」的生存手段,從人年幼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提到兩三歲的小朋友,都大搖其頭,然後哀嘆一聲:哪怕是自家的寶貝孩子,有時候氣人起來也恨不得把他/她按在地上狠狠打一頓屁股。

這麼說起來,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階段的小朋友真的挺「惡魔」的?可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每個小朋友在合適的環境下,都是「小天使」,可惜很多「小天使」都在父母不了解長輩不懂得的情況下,問題行為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扭曲,被生生的折斷了翅膀。

4. 迅速有效的與陌生小朋友及家庭建立關係,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

按照自己和小朋友打交道的經歷來看,我自認為在和他們建立關係的方面是比較順利的。

例如,新來沒多久的小朋友C和J,在難過時願意告訴我他們內心的感受,並要求一個擁抱;

另外一名小朋友E,在午睡中途醒來之時,會主動爬到我腿上求安慰。我悄聲告訴她別的小朋友還在睡覺,要求她保持安靜,她就乖乖的靠著我坐好,安安靜靜的看圖畫書,一聲不吭;

新來的小朋友C從一開始的整天嚎啕大哭,轉變成後來的笑靨如花,天天告訴外公外婆她有多喜歡上學。這畫風清奇轉變太快,外公外婆簡直都不敢相信。

我看似很輕描淡寫的做到了這些,但是,為了建立好和孩子們的關係,我也是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去鑽研和經營的。經過實踐認證,比較有效的是以下幾條:

(1)必須是真心的關愛這個孩子。「假裝感興趣」和「假裝關心」也許能暫時糊弄得了家長,但卻騙不過孩子的敏銳。你是不是真的關心他/她,是不是真的在乎他/她心裡好不好受,孩子一眼就能看穿,並且第一時間決定了你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

(2)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雖然老師也是人,一定會在心裡有自己的傾向性,但要極力剋制自己不把對某個孩子偏愛表現出來,要給予每一個孩子公正的對待。

(3)外貌和行為上具有一致性,穩定、溫和、無攻擊性。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能夠幫助小朋友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安全感。

(4)隨時關注每一個小朋友。「關注」是指常常注意(遠遠注視)著他們,並給予積極反饋(微笑、點頭或者揮手)。不一定要走過去打擾他們的活動,但要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是受到重視和關愛的。

(5)尊重每一個孩子。我們需要把兒童當成成年人一般地尊重,卻又要把他們當成兒童一樣去理解、愛護和寬容。這一條說起來簡單卻最難做到。和孩子們說話時,我會蹲下來或坐下來,以保持我的視線和孩子們的視線處於水平狀態。我會認真傾聽孩子們告訴我的事,哪怕只是幼稚的隻言片語。

(6)積極的幫孩子挖掘自身的優勢和天賦,並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欣賞他們獨特的個性,並將有關孩子的重要的信息(喜歡的食物、是否有過敏反應、睡覺規律、排便頻率等)記錄下來,給父母參考。

(7)和孩子的父母/家庭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父母和家人對於學校/老師的感受會迅速的傳遞給孩子,如果父母信任我,孩子們很快就能對我表示親近。我工作的地方是加拿大的大溫哥華地區,華人家庭比較多,因此我在語言上具備天然的優勢——如果家長(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不諳英文,我會用中文和他們交談,給他們一個大驚喜。這樣一來,和家庭的關係就迅速拉近了,我也能獲得許多關於孩子的重要信息,形成一個關係上的良性上升循環。

先講這麼多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

每周都會更新,和你們分享我在北美兒童教育行業的工作經驗、 趣聞軼事和個案諮詢的深度分析,還有每周一篇的原創童話。


背景:我愛人在中科院心理所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拿了兩個發展心理學博士。
我本人在商學院,從事心理學相關的培訓、教學和科研有20年以上的經驗。兒子快五歲。(

不必過分崇拜心理學家

1、心理學家和其他人一樣,也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時間關注孩子。心理學裡專業很多,很多專業和育兒相去甚遠。

2、即使是教育或者發展心理學專業的,也不一定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恰當地應用在實踐當中。如同管理學教授不一定能做好總裁,好的總裁也不一定需要管理學博士學位。

3、總體來說學過心理學的人應該比沒學過的人更懂心理學,但是差別沒有那麼大。我見過很多心理學教授育兒方式大有問題,也見過很多沒學過心理學的人的教育方法很符合心理學的原則。

我家的育兒原則

理論指導育兒,詢證育兒(Theory-driven,Evidence-based)

1. 不盲目攀比

因為熟悉孩子發展的階段,我們可以清楚全面地認識孩子的發展。比如:小海豚三個月的時候翻身,符合發展規律,和大部分孩子一樣;說話和走路都比一般孩子早(我們能量化到底有多早);有些能力發展不如大部分孩子(我們大體知道是哪些能力,也大體能量化差異有多大)。有了這些知識為依託,就不會因為和別的孩子比較而妄自菲薄。

2.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注意我用的是發展,而不是教育,因為育兒更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所謂的「教育」。家長可以「強迫」孩子打招呼,但是不能迫使孩子有禮貌。
太多的父母過度教育,尤其是過分強調智力因素。
孩子的發展至少有三個方面:身體、認知和情緒社交。

身體健康我就不細講了。認知方面也毋需贅述,相關的內容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太多的父母過於注重認知和行為方面,而忽視了情緒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懂禮貌,會分享。但是往往是通過強迫,威逼,利誘等手段迫使孩子就範,而不是了解孩子的情緒進而引導。
再比如孩子在學校玩玩壓力已經很大。父母在家還要「圍追堵截」,和老師一起「壓迫」孩子學習。如果家都不能成為孩子的「避風港」,那孩子豈不是「走投無路」了。

3.「擇校」擇什麼?

香港情況特殊,從本地名校到各種真假國際學校不一而足。家長往往在選學校的時候挑花了眼。要想在擇校問題上不顧此失彼,左右為難,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論驅動」。

  • 首先:明確對教育方式和目標的期待;

  • 然後:對所有的學校進行調研;

  • 最後:選擇符合教育理念的學校申請。

我們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終進入了我們的第一選擇。

這個策略也讓我們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一般的香港父母申請十幾家學校是常態,我們只申請了幾家就解決了問題。

即使您所在的地方選擇比較少,明白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能幫助和校方老師交流。

4. 理論驅動和詢證育兒

我們幾乎每一個決策都會拿相關的理論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來進行論證。

比如小朋友是否可以看iPad,應該看多久,看什麼內容等。再比如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不愛上學怎麼辦?

大家關心的問題大都有相關的研究,作為心理學家可以很自然地接觸和吸收這些研究成果。這可能是學心理學的人在育兒方面的最大優勢吧。

結語

  • 學心理學與否,育兒必須尊重孩子發展的規律。

  • 家長應該知道自己的育兒方式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

  • 不斷的反思,學習和改進是很有必要的。

(註:本文首發於愛貝睿學堂,本人是作者。)


有些心血來潮更新一下這個問題。學過心理學之後其實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能夠接受自己家的孩子是一個普通孩子,不對她有過高的期待。

事實上,也有不少朋友問過我,你讀了這麼多心理學的書,學了這麼多,你家孩子應該很厲害吧。而事實上,我女兒在學校和日常的表現並沒有出現什麼「逆天」的變化。事實上,她就像教科書一般的標準和正常。而學心理學之後,我則更能夠接受這種「正常」。

心理學能夠讓我知道什麼是她做得到的,什麼是做不到的。也讓我知道,什麼是有些孩子做得到的,而我家孩子做不到的;什麼是有些孩子做不到的,我家孩子做得到的。而這一切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平靜的對待就好。同時,如果孩子出現了有些事情應該可以做到的,但孩子發生了發展滯後的情況,我不會渾然不覺的認為:大了就好了,或者過分的使用鞭撻責罰,而是會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的支持和促進她的發展。

總之,心理學的學習,本質上讓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且在教育方式的獲利和風險取捨之間,能夠更為準確的做出評估和選擇。

=========================分割線,以下是原文===========================

我是有了孩子之後倒過來學心理學的。也說說學過了心理學之後,養孩子會有些什麼樣的概念的變化吧。

作為普通爸爸來說可能最多就是在懷孕後,陪著老婆上幾節關於孕婦健康的課,分娩後,拿到一堆小表格和小冊子。很多時候能把《育兒百科》多看幾頁就很了不起了。

但事實上,我在我很多的回答裡面總是說,育兒這件事情的複雜其實遠遠超過我們自己想像。這句話真的是真的。

我試著在這個回答裡面慢慢敘述。

大標題:

早期很重要

尊重生物性,尊重科學性

溝通的技巧

。。。。待續

一、早期很重要


我有在知乎上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孩子三歲前沒有記憶,隨便誰帶沒關係。

但事實上,學過心理學之後,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不會輕易把孩子隨意給他人帶的。0~3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數學過心理學的都會明白。

首先,勞倫斯(Konrad Lorenz)的出生印記這一項,其實就會讓很多人明白孩子生下來要多陪孩子有多重要了。事實上,還有各種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出生後,越晚和媽媽接觸,媽媽關愛孩子的興趣就越低。(很多哺乳動物如果分娩後如果過長時間和幼崽分開,母親舔舐和安撫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類似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人類母親身上,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放在母親身邊,母親的整套反應系統被激起程度最高。時間拖越久,母親的狀態就越低。當然,我們人類作為理性來說,還是會對孩子有責任和義務的,但是如果知道最佳狀態的做法是什麼,為什麼不做呢?所以,孩子生下來之後,作為丈夫,切記,讓孩子在母親身邊,而不是讓爺爺奶奶什麼的抱著各處病房得瑟,這樣的情況在婦產科裡面真的好常見。)

另外,再給一個tips:孩子出生後,作為媽媽會感受到所有人的關注由她,轉到了孩子身上,剛生完孩子會有很強烈的失落感(如果男性難以體會的話,可以想像一下:掉一顆恆牙,或者掉一個手指是什麼感覺,孕婦是分娩出去這麼大一個生命出去。這種失落感能夠明白了么?),再來感受一把失寵的感覺,真的是屋漏又逢連綿雨。做老公的切記提醒一下在場的所有人,關注媽媽(把寶寶放媽媽身邊也是保證人群的關注還是靠近媽媽的。),


然後,包括母乳的重要性;孩子在出生後與母親更多的身體接觸能夠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在孕期,媽媽和爸爸經常和孩子說話,在產後,孩子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就更容易安靜獲得安撫;孩子出生後各種敏感期的產生和度過(出生印記應該算是分娩後第一個重要的敏感期)。而這背後伴隨著的孩子神經,肌肉的發展,又會影響到接下來幼兒期的能力表現,而這些表現則又會決定孩子自尊自信,進而影響到其未來在學校的學習表現。
而和父母的關係的發展也會決定了,孩子心目中,你是一個重要的成員還是一個相對次級的親友(這一點上做得不好,就是你認為你是孩子他爸,但孩子不認為你是,他可能覺得爺爺外公更接近這個角色。),然後未來和孩子溝通的難度會讓你明白這個位置的錯失的問題,當然,你可以通過威脅到孩子生命的方式來加強(比如用語言:不管你吃飯啦,不給玩具,零食這類威脅到孩子日常生活質量的事情;和打孩子。,父母會被自己的孩子被迫推到這些行為上的,只是因為在該在這個位置上做事情的時候沒做。),但這同時也會帶來孩子的各種負面效應,而且難以修正。
簡單的舉例來說,比如打針,去幼兒園,面對挫折的時候,如果沒有和孩子建立好情感鏈接的父母,會非常難以哄好孩子,我經常可以看見爸爸來幼兒園送孩子,結果孩子哭著要的是外婆。這種情感的錯位是會在接下來帶來一系列潛在的問題的。(比如到了青春期了,應該有好的親子溝通,孩子可以將私密的一些事情與父母溝通的時候,特別是生理上的問題,這個時候,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和孩子坦誠的談這個問題呢?)而,數據又證明,能夠科學的和孩子說明白這個問題的,孩子的首次性行為會平均晚上1~2年,而導致產生意外懷孕的幾率又會更低,而這背後代表著無數年輕媽媽的血淚。即使在北美,意外懷孕的年輕女性(18~20歲左右)絕大多數會選擇把孩子生下來,這些女性大多數會成為單身的年輕媽媽,而最終能夠完成大學學業的不到三分之一,未來的事業成就也會大大低於選擇更晚時間生育孩子的女性。並且,這種年輕媽媽的問題還容易代代相傳。

而以上這些只是節選了一些我讀過的心理學的教科書的內容而已。
關於打孩子方面的資料可以看我的這些回答
打孩子屁股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嗎?當你家的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是如何教育他(她)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父母如何做到從不打罵孩子?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二、尊重生物性,尊重科學性

大家可能對心理學有個比較大的誤解就是,心理學是管抽象的思維的。但事實上,現代的心理學很多內容都是建立在現實的生理研究上的。很多問題看起來是「心理問題」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證明都是有生理原因的。

所以,懂得心理學之後,我們首先學會的就是從人的生理特性出發,來討論育兒的。

在學會心理學之後,我自己感覺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孩子的什麼狀況我都可以理解。
我相信很多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為什麼總是會煩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或者老是會讓人很尷尬,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長進,等等。但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就是她們並沒有具備了能夠做到這些事情的能力。

對於我們來說,4個月會翻身,7個月會爬,9~11個月會站,(12~14)個月會走這些指標都是比較顯性的,我們不會讓剛會翻身的孩子去走路。但是還有很多內容是非顯性的,而在這些內容中,超越孩子的能力談鍛煉的事情就時有發生了。

比如,孩子自主如廁。其實,孩子什麼時候能夠自己喊有尿,有便,然後自己跑去上廁所呢?2歲半左右。這個其實早就有實驗證明了。而之前費勁和孩子把尿什麼的,其實在心理學看來真的是挺無語的。


為什麼外國人不給寶寶把尿,他們是怎麼訓練寶寶自主如廁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再比如,孩子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皮亞傑老先生也有劃分了這些能力階段(沒耐心看的就看一下四個階段的標題吧。):
1.感知運算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歲)這個階段的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
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2.前運算階段(前運算思維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3.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算思維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歲)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
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4.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算思維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從11歲開始一直發展)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其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假設的命題,可以對假言命題作出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同時兒童可以進行假設一演繹推理。

其實,這裡面就涵蓋了不少我們育兒中遇到的思維上的:」明明和孩子說得挺明白的,孩子咋就不聽話。「的原因。其實,作為成人,大腦轉化成語言的內容,和孩子通過語言解讀後理解的內容,往往完全是兩回事。或者孩子在對於自己的大腦的管理和使用方面也沒有達到有能力完成的狀態,往往孩子可能是處於理解了,但做不到,做不好和想不到做的狀態。

PS:作為皮亞傑的理論來說,現代也有了不少的修正的內容。主要是有些認知能力孩子可能在更小的年齡段裡面就會表現出來,並且孩子的發展並非完全階段性的,而是線性發展的。

然後說到這裡,我也要說一下奧數的事情,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奧數不合適的原因就是,奧數是形式運算階段(第四階段)的內容。但大量的處於具體運算階段(第三階段)的孩子卻不斷的在學,這本質上又是讓不會走路的孩子學跑步的案例。而且,奧數的內容和教育方式不是讓處於具體運算階段(第三階段)的孩子通過鍛煉上升到形式運算階段(第四階段)。而是讓進入形式運算階段(第四階段)的孩子去嘗試其能力的極限。

然後我還可以說說關於學習方法和用腦規則。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學習的內容往往是點狀分布的,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並沒有連接,而我們成人的很多知識和能力都是以鏈狀,樹枝狀或者網狀構成的,每當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也是在無意識之中運用了相關的知識點從而在一些特殊情境下避免了各種風險,克服了各種困難。但當孩子在做的時候,家長就會領教到什麼叫做可以出錯的地方都會出錯了。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需要避免我們所謂的專家盲區,將我們已經熟練到無意識的內容重新分解和解釋,幫助孩子建立知識之間的鏈接。


可以看到上圖裡面,我們很多時候事情是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所以可以節省了我們很多的思維和反應的時間。但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專家盲區。

而對於大腦的使用方法心理學也發現了很多大腦運作的規律。可以見
「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哪個學習效果更佳?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有效的幫助孩子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很多時候我們很多教育孩子的思路其實很原始,我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採用一種後果教育法,比如,讓孩子摸燙的東西了,被輕微燙到了,孩子知道以後不這麼做了,孩子作業沒完成,被老師批評了,下次就知道自己要完成了。
但事實上,這樣的教育法沒有考慮到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孩子的認知和學習是怎麼發展的?吸取教訓這是一種非常原始初級的學習法,但我們人類更重要的是學習間接經驗來學習的。也就是,我不用去冒各種後果的風險,但也能夠達到了解風險的構成,和如何避開風險,同時對於使用和掌握新知識也是如此。
那對於特別年幼的孩子來說,概括總結經驗的能力很弱,再次遇上的預判分析和自我控制也幾乎沒有,那麼除了少數特彆強烈的刺激帶來的經驗以外,孩子其實無法做到「吸取教訓」這個事情。所以這個年齡段裡面很多的內容是:控制避免風險的發生,
而不是讓孩子「學會」避免錯誤的發生。
如何使孩子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又能夠在大人無法時刻看管的情況下保證孩子的安全?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而對於更大的孩子來說,雖然孩子會說話了,看似好像可以用大人的方式溝通了,但是孩子在身體尺寸,力量,判斷力,自我控制,邏輯分析等等方面還沒有發展完善。如何判斷孩子是做不到,不會做還是不想做很重要。錯誤的將孩子做不到,不會做的事情判斷成孩子不想做。那對於孩子是一種打擊,然後怎麼練都練不好對父母自身也是一種挫敗。
而且即便到了18~25歲的青年,在生理上依舊會有發展不完全,人類的大腦前額葉完全發育成熟可能有些人都可以到35歲,特別是男性。而在這個之前讓他們學會冷靜,理性和良好的自我控制,往往不那麼靠譜。適當的規則限制仍然是需要的。對一個18歲的青年限定歸家時間這一類其實也是有必要的(的確會很有效的降低早孕的風險,但前提也是親子關係良好,大家好好說。不然效果也會欠佳。)
關於這方面,我的回答還有:
教導 0~6 歲的兒童有什麼正確的教育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培養寶寶的運動習慣?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溝通的技巧
其實學過心理學之後才明白:好好說話,心平氣和的說話。是要學,是要練的。
我有在我以前的回答裡面說過,我的練習的方法是:那個手機錄音或者錄像,學會「閉嘴」。
如果你好奇為啥要這麼做。我給你說個例子:
我在送女兒去幼兒園的時候,有觀察過,在入園前的洗手這一件事情上,有多少家長能夠一聲不吭的看著孩子把手洗完。只在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給出必要的提示。而事實上,我注意下來,有些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給出近百句話。
我學給大家看看:
來來來,洗手洗手,洗手,
來去沖一下,沖一下,
抹肥皂,抹肥皂,不要偷懶,兩邊都抹,快點快點,後面還有小朋友等著。
不要愣著,再用水沖,老師還等著呢。肥皂沖乾淨,沖乾淨嘛,我看看,我看。
好好,別水甩得到處都是的,去擦手,去擦手。
……

這個還是比較精簡的版本,有的時候,這個過程會持續很久。而孩子的狀態不再是探究:洗手的整個過程是什麼。而是在等待父母給出的下一個指令。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指令中往往還暗含了大量的緊張,焦急,負面的指責等待內容。而這些言語會成為孩子思維和判斷的一部分。而如果說心理學上有什麼催眠法的話,這種暗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催眠。

但其實,當經過練習之後,我們還可以反過來做。我們可以給出很多暗示強調孩子的記憶力好,數學好,畫畫好,願意積極的練習,等等方面。讓孩子覺得:我生來如此。

其實在溝通的方面,當之前提到的那些內容都做好了以後,這個點可以發揮出非常好的作用。孩子對你信任,願意和你分享她的各種思想,你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她調整,之間也不需要威脅或者恐嚇來控制。其實到了8~9歲之後,很多事情會變得沒有那麼困難了(相對於一些「困難戶」而言,說句不厚道的,我每次對女兒有什麼不滿的時候,我就會想想那些和孩子相處很困難的父母和他們的孩子,頓時覺得我的女兒養成遊戲已經進入very easy模式了。)。
這類相關的內容可以看我的回答:
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聊天?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教導孩子敢於認錯?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果孩子在被糾正不該說髒話的時候反問『髒話為了什麼而存在』,你會如何回答Ta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未完待續

這些年陸陸續續讀完的部分心理學書籍。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發展心理學很厚一本書,我也不能把整本書都抄上來,撿最重要的仔細說吧:

要有規矩(這半句雖然是我後加的,不過我想在文章的字裡行間中大家也都看出來了),要與小孩講道理


1. 什麼是講道理?
所謂的講道理,就是對小孩講清楚,為什麼能做某件事,為什麼要做某件事,為什麼不能做某件事。
舉個例子:
XXX,為什麼要搶妹妹玩具?你已經有玩具了,為什麼要拿妹妹的?妹妹的玩具好你很想要啊?那為什麼不求妹妹借給你?搶別人東西是不是壞孩子?你不要做壞孩子對不對?快去跟妹妹說對不起,然後問妹妹能不能把玩具借給你玩一會兒,快去。

2. 講什麼樣的道理?
很簡單,大到孝敬父母、與人為善這種大道理,小到上廁所要洗手、別人給糖要說謝謝、踩了別人腳要說對不起這種小道理,任何你覺得使小孩「成為一個好孩子」需要記住並且執行的東西,都叫道理,都可以跟小孩講。具體什麼樣的孩子叫「好孩子」,這個沒有一定之規,每個父母自己標準不一樣,自然最後教出來的孩子就不一樣,性格、行為準則什麼的都不一樣。性格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也沒有說謙讓就一定好強勢就一定不好。

3. 為什麼要講道理?

  • 建立行為規範和自控能力。
    • 剛剛具有活動能力的小孩其實沒什麼章法,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該按照什麼規則行動。能不能打人,能不能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這些都要你去教他,不斷去規範他,讓他漸漸成為一個遵守一般道德與紀律的人。
    • 當然,簡單的打罵也可以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但就好比你把一個罪犯關到監獄裡,他不能作姦犯科,放出來了之後呢?他自己管不住自己,就還可能犯罪。同樣的,道理的申明,有利於建立小孩自己的行為規範,增強他自己的自控能力,這樣你不管著他、不盯著他的時候,他也知道該「聽話」,知道先做完作業再玩。知道什麼叫「省心」嗎?這就是省心。
  • 為自主能力奠基。
    • 一個孩子有想法,會思考,有強自理能力、自主能力,以至於以後的自立,這些都離不開他自己的素質和準則,有了這些基礎才能有上層建築。基礎是什麼?就是小時候父母對你說的道理。遇到一件事,該怎麼做,能怎麼做,我要怎麼做,這樣的後果是什麼,這些東西,最初都來自於你父母從小告訴你的「要與人為善」、「要和小朋友分享」、「錯了要說對不起」、「要誠實」這些東西。
    • 就算是美國人,在孩子小的時候也都在跟孩子講各種道理(「Be a good boy / nice girl!」),這樣的好處是,你講道理講到十來歲,很多事兒就不用管了,該放就可以放了。但一點道理都不講,從小就一味的放任自流,這並不能培養小孩的獨立精神,這隻能讓他們更放蕩、更沒有章法,當然,如果你管這叫獨立,fine,隨你便,要不是怕他們危害社會我連「傻逼」都不屑說。

4. 怎麼講道理?

  • 既然是道理,就一定要穩定。今天你告訴小孩不能闖紅燈,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然後第二天你自己帶著孩子闖紅燈,然後跟他說,抓緊時間該闖就闖。那小孩子會問了,是守法重要還是自己的30秒時間重要?這時候你就不好說了。因為小孩子自我判斷能力其實很差,需要你幫助他建立一些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你總是變來變去的,小孩子自己會很混亂,不知道做什麼好,因此可能就會暴躁(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麼行?)、懦弱(我到底該做什麼呀……)、膽太肥(什麼規則,狗屁啦!)或者膽太小(爸爸媽媽會怎麼說,好怕怕啊……)。
  • 要守信用。不能今天說考了100分給獎勵,明天真考了100分又摳門什麼獎勵都不給。這樣小孩會認為,你制定的道理和規則沒有用,不信任你,漸漸就不會聽你的了,以後你再怎麼打、再怎麼罵,這層信任沒有了,就再也不管事了。
  • 與獎懲結合。一般來說,物質刺激結合精神說服,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如果一個孩子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得到獎勵,他也會慢慢自己說服自己,這樣做是對的。當然,獎勵不能太多,懲罰也不能太重,這會讓他們覺得,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獎勵/逃避懲罰,而不是為了遵守規矩、「做個好人」。所以獎勵要適當,懲罰也要適當。
  • 重視交流。很多父母懲罰或禁止某些行為之後,默認孩子已經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理解。這時候你就要主動去問:你知道媽媽/爸爸為什麼這麼做嗎?做父母的一定要多聽小孩子說,多聽他們怎麼想,必要的時候跟他們商量一起來確定什麼是「道理」、怎樣做才是對的。需要明白的是,孩子有孩子要做的事,大人也有大人要做的事,必要的時候,做父母的是需要給孩子做讓步。孩子越大,越要重視交流和溝通。你是在講道理,不是在獨裁(雖然早期看起來是這樣)

建議關注微博 杭之馮玥是我的小夥伴(http://weibo.com/loujian?topnav=1wvr=5topsug=1)。他是體壇周報的足球記者,杭之是他的女兒。他在我眼裡看來是很成功的父親(當然,我母親也很成功,但她不發微博,哈哈)。他女兒剛幼兒園畢業,平時會發很多和他女兒相關的、有趣的生活趣事上來,有的很溫馨有的很搞笑,但基本上都是有效溝通的典範。媽媽的微博(http://weibo.com/u/1457794837)我沒太關注(因為本來是為了看足球微博關注的爸爸),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加一下。我嘛,只推薦自己確定好的,嘿嘿


看到這個,會心一笑。我是個學心理的媽媽,雖然學的有一點沒一點的。
我家有個女孩子,現在一歲半整。
九個月開始走路。
一歲的時候會說簡單的對話。
現在一歲半能表達自己的一切情緒和所看到的一切情景。
會唱很多首完整的兒歌。
自我意識很強,自己要幹什麼很清楚。
什麼都要嘗試
看到喜歡的陌生人會主動說話。
碰到不喜歡的東西會說不,不要。
我很愛她。不是口頭的說愛

首先,我女兒比其他孩子情商發育的都要早,很多人都說是怎麼養的好羨慕。其實,我對女兒只有一點就是接受她,接受她的一切行為。這是愛孩子最重要的吧。有一句話:愛她非你所願,愛她如她所是。這是我在養孩子的道路上一直提醒自己的,有時候被女兒鬧得很煩躁的時候想到這句話,我自己就笑了,對啊,這就是我女兒啊,我應該愛她的一切啊,然後就釋然了。

第二點就是尊重。我們一家大人,在對我女兒自己的問題上,不管幹什麼都會徵求她的意見,從最開始她聽懂我們講話,就問她,要不要吃這個?她說不要我們絕對不會強迫,也不會喂,吃多少自己決定(當然在地上的比吃在嘴裡的多)。現在就問她,要不要出去走走?到誰誰誰家裡玩一下要不要,然後她也會自己選擇到誰家去串門。現在我和老公帶她出來玩,中午吃什麼都和她商量。尊重她,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尊重孩子,那麼先從每次跟她說話都蹲下來開始做。

第三點,盡量滿足她的情感需求。畢竟她才一歲半,情商再怎麼高也是個小嬌嬌。很多時候,遇到陌生人她都會過來找媽媽。我就會抱著她說,告訴她這個誰誰誰,有媽媽在不怕的,不強迫她和陌生人打招呼,家裡來了陌生人,我們都會給她介紹,不會跟她說快問叔叔好什麼的。

第四,不會因為面子忽略孩子的感受。我們一些朋友或者長輩會比較熱情,剛見面就要抱女兒,我們從來不會礙於面子把孩子給她們抱。我和老公都會直接幫女兒說,哎呀,阿姨,我們還不熟悉呢,不能抱抱哦。有的人逗孩子尺度很大,孩子很不開心。我們就會直接說出來,,阿姨,不要這樣逗我,我不喜歡。

第五,不會拿大人的道理去衡量一個孩子,這一點很多家長都做不到。我不想多說這一點,我就問問你,她才一個幾歲的孩子你要求她這麼懂事你還是人么?!你都多不到的事情你要求她做!?

我說了大體這幾點,重要的是,我女兒有一個學心理的姥姥,也是我的福氣。我還有一個開始懷疑心理學,現在也接受科學養娃的爸爸。還有一個頑固不化但是被萌娃萌的天旋地轉的姥爺。謝謝他們。最後,送大家兩首小詩。

一個小小孩》-----教育家陶行知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你的孩子》------紀伯倫

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生 與你相守

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

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見地

給他一個棲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關閉

他們的靈魂屬於明日世界

你無從闖入 夢中尋訪也將被拒

讓自己變得像個孩子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複製

昨天已經過去

生命向前奔涌

無法回頭 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很多見過我女兒的人都說,這個孩子將來會很聰明,不得了。但是我從來都是笑笑,不得了又能怎樣,寶貝,我們只希望你肆無忌憚的做自己就好。

得到評論和贊最多的一次回答 那就發一個我們上周去摘櫻桃的照片 小姑娘長大了.....


我曾聽某大學心理學老師說「孩子哭鬧,不理他就好了。越理鬧越凶。」

她不單單是說說而已,也是身體力行。(請注意,我舉的這個例子是反面例子..)

你還別說,這是極為有效的,她兒子也知道哭也沒用鬧也沒用,他一個孩子還能怎麼樣,最後還不得乖乖接受。

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有經驗的大媽都能傳授你這個技能點,根本不需要去到大學去開啟這個傳承。

頂多學了心理學,興許你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做,孩子會停止哭鬧。

但至於你想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卻還是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懂的,心理學是一把劍。

而學院和坊間也兜售各種各樣的劍。

叮!這把劍能讓你刺穿客戶的錢袋!

鏘!這把劍能讓你打通人生關卡,平步青雲,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砰!這把劍能讓你洞悉世人之微妙事,從此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鏵!這把劍能聚人心,役奴從,王圖霸業,也教你空手套白狼!

鋥!這把劍能釐清你的前世今生,斬斷因果!

...

劍這麼多,你豈不是要挑花了眼,這也摸摸,那也瞧瞧,興之所至,也曾把劍攥在手中,比劃幾下。

但買劍吧,好比進餐館吃菜,最終還是喜歡吃酸菜魚的點了酸菜魚,喜歡吃麻婆豆腐的最後還是點了麻婆豆腐,而有些浙江人硬要點湖南辣菜,最後也是狂喝冰水吃得掃興之極。

這是說,江湖裡,你是什麼路數的劍客,手裡的劍不會辱沒你。

哪把劍好用,陣營這麼多,誰說了也不算。

但就個人來講,我敬佩那些拿著劍斬向自己的人。

——————————

看了評論,我發現是有一些誤解需要澄清,我答案裡邊這個例子是當做反面例子來說的...就是說,即使是個大學心理老師也會瞎搞。

我回頭再改改答案,表達再清楚一點。

——————————

繼續補充。

我要直白一點說我的觀點,「不在乎一個人有沒有學心理學,關鍵是ta是什麼樣的人;就是ta是什麼樣的人,ta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心理學僥倖改變了ta,那麼ta養出來的孩子也會變化;但如果ta只是把心理學當做是操作手冊,ta自己沒有改變,那麼不在於ta做對或做錯了什麼,還是在於ta是什麼人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我說的是很饒,但其實就是一句Kohut的話:Not what parents did, rather who parents were.(不是父母做了什麼,而是父母是誰)


我學心理學,也學了教育學。
諮詢比較久遠,2003時候開始到現在十來年了,一開始傾向策略現實認知行為。
05年拿二級證書,同時也教授心理諮詢相關內容。
06年接觸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學等。
07年開始長程三年中挪中美等培訓…… 。
戀愛結婚生子……
懷孕的時候接了轉介的以為是學期不好鬧自殺,其實是同性戀自我認同發展方面的衝突…… 我突然想,萬一我以後兒子同性戀怎麼辦(我懷孕的時候就知道我是要兒子),再想隨便啦,他的事情。

是的,我是有的地方龜毛注重細節,有的地方又很大大咧咧的。
我覺得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

而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他我所能做到和我這麼多年經驗下來知道怎樣扣分會少一些。

懷孕的時候我就學習了很多,有些超級有效,包括聽懂孩子的哭聲等等。

行為訓練某些方式也不是不可以。

一歲的時候(很感謝潤本心理諮詢老總)我N次重聽精神分析初級課,帶有的問題是怎樣照顧好孩子(其實建議大家不管上什麼,都最好帶有問題,提好的問題很重要)
得到的答案是「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前者做的並不那麼好,後者我一覺察做到
還有,「有話好好說」 情緒之下做不到,但是情緒過後是可以再溝通的。

前十八個月沒有超過一周以上非分離,所以小朋友一開始27個月上幼兒園被評為是屈指可數沒哭的孩子。 選擇可能範圍內最好的早教和幼兒園。而且老師說他能聽得進道理。 (其實我很注意少和他碎煩;而且我都是自己看大電腦,他在我旁邊地上或者床上玩玩具什麼的,我和他有互視擁抱等互動,但是我很少陪他玩,成天抱著我自己的樂子)(很少陪睡,小朋友大部分時候自己入睡,今天他如願以償又把床搬回我房間和我一個房間睡 = = 我鬱悶)

我堅持母乳到2周半左右自然斷掉。

暑假當他說去動物園,愛樂游什麼的時候,我帶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練太極拳…… 保留野性,修身養性嘛。

還有一些 養育和我的專業經驗還有個人性格都是相關的。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心理學的知識就好像是個拐杖,或者是份先人旅遊的推薦圖,可以參考……

還有我其實是脾氣暴躁和懶散的媽媽,但是情緒上來我一般time out 自己去冷靜下;該勤勞的地方都會做……或者有替代方案等。


相對比較善用資源吧,有什麼會有同行幫助干涉,我其實不習慣干涉類處理孩子情況,因為他還處於建構狀態;而心理諮詢等其實是解構和重新建構,有很大區別。 所以我偏好現象學角度和後現代角度來理解還有處理他的問題。

推薦Yale的一套 《你的 1 2 3 4 (一直到14)歲的孩子》 我們有很多理想化,但是也更要理解這個階段孩子本身有的狀態。
還有《學會傾聽與關愛》這一系列的練習手冊,個人經驗認為這些通過,孩子一輩子心智化的能力就差不多了。
《情感依附》 這本三十年追蹤手冊也很推薦!

我孩子月底4歲了,我會驚艷很多他的點滴,很多他的發揮會讓我知道他不會有某些當事人所有的那麼嚴重的問題…… 他在健康線上,儘管他有他的煩惱困惑和奮鬥等等。


我會說,如果我沒有學心理學,沒有心理諮詢這些相關經驗等,我不會如此養育孩子,但是我很感謝我有這些。 這確實讓我生活更好。

————————————————————————————
還有關於很多學習心理學等人的問題方面…… 05-07和某些培訓大牛聊過,一開始我們估計1/3是病人,後來發覺還是低估了,至少2/3能算是比較嚴重的。
為什麼不是去求助專業人士而是自己努力呢?
沒辦法,最初的時候爸爸媽媽就不可靠啊,我要靠自己啊,爸爸媽媽我會變得可靠來讓你們依靠的……

孩子的忠誠,從諮詢中的理解,到自己孩子的體察,是很奇妙和感人的。


學心理學的估計不生小孩哈哈,或者會很謹慎。無數研究表明生小孩影響夫妻感情降低生活質量幸福指數。。引果殼: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894/


推薦閱讀:

公共場所中哺乳室的設計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有必要訓練寶寶定時大小便嗎?
如何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有一個女兒是什麼體驗?

TAG:心理學 | 育兒 | 兒童教育 | 教育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