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有時候無法和親密關係的人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意地口是心非,增加兩人溝通的難度……為什麼會這樣?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關於愛情,更多關於愛情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日常行為分析,更多關於日常行為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是的,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清晰的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來自於我們自己內部非常複雜的運作:首先,我們需要有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其次,我們需要有能力對感受到的情感命名;第三,我們會在自己的內部評估與對方關係的安全度,評估表達的風險;第四,選擇表達的方式。當然,真正的運作可能比這個複雜得多,遠不是這樣的一二三四就可以完成的。

首先,感受情感的能力: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在談他曾經歷的一些事情,在聽他談的過程中,諮詢師感受到了非常強烈的情緒,但是這個人自己卻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好象一切都與他無關。當諮詢師去與他討論在講述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的時候,他往往會非常理性的回答「沒什麼啊,反正已經過去了」,而這樣的現象,往往發生在曾經歷過一些重大創傷的人身上。這個重大並不完全是事件的重大,而是對於當事人來講,在感受層面可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是因為,當一個重大創傷事件發生時,當事人為了幫助自己順利度過此時的危機,於是在自己身體內部啟動了一系列的保護機制,精神分析的辭彙叫作「防禦機制」。防禦機制的作用是啟動一些措施讓當事人遠離傷害性體驗,比如將那些無法承受的情感壓抑進潛意識,這樣,在意識層面就不會感受到痛苦,在感覺上,就會輕鬆很多。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為了應對痛苦體驗,會有非常多的情感被壓抑的,只有在感覺安全或是成長到足夠有能力面對時,這些體驗才會重新回到意識層面來,只有回到意識層面的情感,才有被重新體驗,重新面對,並被修復的可能。這也是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中,有時會非常痛苦的原因。

當然,那些被壓抑進潛意識的內容並不是真的不存在了,而是會在某些時間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個從小經歷過很多分離創傷的人,因為害怕對自己重要的人再度將自己拋棄,於是他可能就將那個重要的人感知為對自己可有可無,越重要,越要拒絕關係的親密,無意識中就會做出許多破壞關係的事情來。他此時的無法表達「我愛你」,是的確還沒有感受到強烈的愛的存在,或者說,愛得越強烈,就越不允許自己感受到愛。

另外一個無法感受情感的可能來自成長的環境,比如在成長中周圍的人都是拒絕情感的,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感體驗和表達,因為與環境的不一致可能會讓他承受太大的壓力。所以,當他長大成年後,可能成為拒絕情感體驗的狀態。

其次,對感受到地情緒命名的能力。情緒被表達出來的前提,是需要對那些情緒正確的命名,否則言說出來的情緒是很難被別人理解的。命名情緒的能力,來自成長中被養育者的鏡映。比如當一個孩子吃飽了,躺在媽媽懷裡笑,媽媽會說「哦,寶寶吃飽了,現在好開心啊」,於是孩子就在母親的鏡映中學會了那樣的感覺是飽還有開心。但是,如果母親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個抑鬱症的母親,她沒有力氣去與自己的孩子互動,孩子每天只是不得不獨自躺在那裡,他每天所感受到一切,他自己無法區分,他雖然感受到了許多許多,但是無法表達出來,無法被他的養育者接收到,也就無從學習去清晰的區分這些情緒,日後他的表達也會變得困難。

第三,對安全表達的信心。這往往也來自成長中的經驗,如果一個孩子很幸運,生活在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不管有什麼樣的想法,父母都持開放的態度允許他表達,也允許他探索,對他的話感興趣,而不是忙著糾正或責備,他就會將表達情緒感受為一件安全的事情,他也就會更有能力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一個孩子如果很不幸,他所成長的環境是限制性的,充滿評判的,當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時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他不知道哪句話就會招來指責。為了避免不舒服的體驗,慢慢他可能就學會了收起自己真實想法,只說可能安全的話,甚至是不表達。語言功能的不自由,實際上代表的是內在自我功能的受限。

另一種情況是對於關係的感受不夠安全時,就無法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比如對愛的情感不能表達或能代表了害怕失去愛的關係;對憤怒等情感的不能表達代表了害怕破壞掉關係,或是被懲罰等。這些都與早年成長經驗有關。(請參見附文:無法說出的「我愛你」)

第四,選擇表達的方式。每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人用語言,有人用行動,有人用物品,有人用藝術等等。對很多人來說,直接表達愛的情感或是恨的情感都是很困難的,因為當我們表達愛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對方,這會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虛弱,這是很多人都想迴避的情感。而且,當我們表達愛時,也在冒險,冒被拒絕的風險。所以,表達愛也成了一件有困難難的事。而表達恨的情感,在我們的幻想中是有巨大風險的,比如被懲罰,比如被拋棄等等,為了安全起見,很多人選擇了不表達,或是迂迴表達,這就會阻礙溝通的順暢。

而有時候,我們感覺害怕傷害對方,所以,有些具有攻擊性的話不敢直接說出來。其實,這個害怕的背後,其實是我們自己無法承受攻擊性的語言,所以將這個恐懼投射到了對方身上,我們以為是在保護對方的感受,其實是在保護我們自己遠離傷害性體驗。

只有當我們自己有足夠多的安全體驗,我們自己對關係有足夠強的安全信任時,我們自己就會確信,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是安全的,是可以促進關係的建設性發展的,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自由 的表達自己,同時也會帶領周圍的人更自由的表達。

附舊文一篇:

無無法說出的「我愛你」

文:王雪岩


愛的感覺,是我們每個人都期待的,因為愛是一件讓我們感覺身心愉悅與通泰的事,但愛的表達,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因為在我們的感受中,表達愛,常常是充滿危險的。


前些天在電台做節目時,接到一位阿姨的電話,她與丈夫結婚二十多年,早已進入了平靜的婚姻生活。在生活中,她對丈夫充滿了期待,比如希望丈夫能早一點回家陪一陪她,或是期待丈夫能跟她講一些體己話。但丈夫每每給她的回應都是讓她失望的,比如丈夫會說「我早點回來幹嘛呀,我回來你不是嫌我玩手機,就是跟我吵架」,再與這位阿姨更多的溝通下去,她自己也明白了自己在與丈夫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共同營造了這樣一個交流模式,就是用責備對方的方式表達對對方的期待,而這種方式本身,因為缺乏必要的建設性,會讓聽到這話的對方感覺很不舒服,這個不舒服又會激起對方的防禦:你對我抱怨,我就回擊給你不滿。長此以往,雙方就都陷進了對對方的失望與迴避之中。在與那位阿姨的溝通中,她自己也意識到了,在與丈夫的互動里,他們雙方都在競爭婚姻中的控制權,在競爭中,他們可以讓自己感覺自己在婚姻中是有力量的,而這種對有力量的需要,恰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內心中,對自己對對方的不確定。比如在他們的感受中,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吸引對方來愛自己,從而就會有對失去對方的害怕,這個害怕會讓他們努力營造出一些有力量的感覺來,從而抵禦內心中這個害怕的侵擾,獲得一些控制感。這個競爭的背後,是未表達出的對對方的需要,而這一部分,他們是沒有讓自己直接表達過的,他們習慣的方式是抱怨對方沒有滿足自己,而這個抱怨本身,便掩蓋了彼此對對方最真實的需要。


其實,這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這看起來是讓人非常迷惑的,我們明明愛他,需要他,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折磨他迴避他呢?

承認愛一個人,是需要我們付出勇氣的。因為,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那個人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他。而這種需要另一個人的感覺,會喚起我們內心中的弱小感以及很多關於喪失的恐懼。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弱小的嬰兒曾經怎樣期待來自母親的愛,但是一個再好的母親,也不可能滿足孩子的全部期待。對於一個那麼小的孩子,當母親沒有給予他及時的回應時,也許,在他的感受里,那就是毀滅性的。為了避免承受這種滅頂的感覺,這個嬰兒就可能發展出一種能力:不讓自己感覺母親對自己那麼重要,這樣,當母親不能及時給予自己所需要的滿足時,也不至於讓自己過於痛苦。


我們帶著這種對強烈需要所愛客體的恐懼長大,在我們今後的人生中,可能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應對方式,來避免體驗我們內心對他人的需要,從而避免面對他不能給予我們所期待的回應的痛苦。比如像那位阿姨和他的丈夫一樣,相互抱怨對方不夠好,原本期待用抱怨換來對方對自己多一點關注,卻沒有想到,對方不一定有能力解讀到抱怨背後的期待,於是就將雙方陷入彼此無法接納的境況中去。


另有一些人,當他們期待與對方建立起愛的關係時,他們會選擇一些讓自己痛苦的方式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比如讓自己生病,或是努力的照顧對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些需要,來努力滿足對方的需要。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努力為你付出,你就會對我好一些。卻沒有想到,這個付出的背後,也在製造著對方的內疚,當對方感覺「我欠你的」太多時,他就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在這個壓力之下,反而會逃離這段關係。


還有一些人,當他們體驗到自己對另一個人的愛與需要時,他們會選擇懷疑自己是不是產生了錯覺,他們無法相信對方會對自己產生愛的情感,因為在他成長過程中,他缺少被愛的體驗。即便是他已經清晰的體驗到了對對方的需要,但還是要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促使自己放棄向對方表達愛的情感,因為他無力確定自己有能力獲得對方的愛。或者是,當他得到他所期待的情感時,他沒辦法讓自己在那段關係中穩定下來,一旦他感受到一點點對方可能離開他的危險,也許這個危險只是存在他的想像層面的,他也會先一步離開對方,以此來避免被對方拋棄的結果,這樣,在感受層面上,他就把關係的主動權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裡。


還有另外一些人,也許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愛太多了,多到了他無法承受那麼大的愛的壓力,於是,每當他體驗到愛的時候,也就與壓力直接划了等號。所以,在他的生活中,可能就會出現非常矛盾的體驗,一方面,他期待感受對方的愛,另一方面,當他真正感受到愛的時候,又會害怕對方愛的情感把自己湮沒,從而喪失掉自我,所以他可能會下意識的逃離。


當然,迴避愛的情感,方式遠不只上面這些,這些方式,就像是我們在感受愛時,先要把愛畫了妝才敢去面對,否則,當我們直面它時,我們自己就先變得很焦慮。這一方面與我們的文化有關,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愛字是不可以輕易說出口的,愛的表達,常常與輕浮與色情掛上鉤,所以,即便是在親人之間,表達愛的情感時,也更多的會被採用一些比較間接的方式,比如給所愛的人買禮物,或是做美食,但很難鄭重的告訴對方「我愛你」。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我們對愛的渴望所帶給我們的壓力。


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期待能與對方有更多的聯結甚至融合,這個期待有時也會成為我們的壓力源。比如對異性的愛,可能會喚醒我們很早年渴望異性父母的挫敗感。當我們長到三五歲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個世界上,媽媽和爸爸有著很特殊的親密關係,而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那樣的親密,於是,我們便對自己的異性父母產生了渴望。這個渴望是讓我們害怕的,因為那也意味著我們要與同性父母競爭,那個競爭的結果不管是什麼,我們註定都要承受痛苦:贏了,要被同性父母懲罰;輸了,要承受挫敗。所以,當我們對異性表達愛時,這種複雜的情感也同時會被喚醒,成功與失敗都會讓我們感覺焦慮,為了避免這個焦慮的浮現,於是我們往往會選擇不那麼直接的表達方式。


對同性表達愛的情感同樣也會讓我們感覺不安,因為那也會喚醒我們恐懼同性戀的焦慮,雖然友誼便是同性戀焦慮的升華,而之所以要把它升華之後我們才能接受,那本身就是為了解決我們自己的恐懼。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要表達「我愛你」,還真是困難重重。若要能發展出自由表達的能力,恐怕只有理解理解再理解,理解人性的多樣性與隱密性這一條路好走了。


我從反面的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我們能夠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60多年前,卡爾·羅傑斯給了我們答案:

面對這樣一個人我們能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 真誠一致
  • 無條件積極關注
  • 共感理解

因為對方真誠的表達了自己,我們願意給予回應;
因為對方對自己的關注是無條件的,因而不擔心失去關注,所以敢於直白表達;
因為對方能夠對自己的情緒共感理解,因而直白表達之後能夠得到期望的關懷的理解的回應,所以願意表達。

做過心理諮詢和正在學習心理諮詢過程中的朋友們應該有切身體會,一個合格的諮詢師一定在這三點基本功上是合格的,這樣一個陌生的來訪者走進來之後,你們才能打開話題,來訪者才能打開心扉去直白的表達他的情緒和困擾。

但是這三點,對於一個非心理諮詢專業的人士很難做到。

  • 真誠一致:簡單來說就是表裡如一,放下自己的防禦面具,容許自己去感受當前面對的這個人或物。

人在生活中是很難放下自己的防禦面具的,甚至說,我們不帶著面具,是很難在社會規則下生存下去的。人格這個詞源自拉丁語「persona」,本義為「面具」,暗指社會功能。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帶著面具去生活才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會功能。

在學校,我們就要遵守學校的規範,像中小學老師老師穿絲襪、超短裙上課是否得體?相關部門是否出台過規定? - 倫理道德這樣的行為,就或多或少會影響其社會功能。

其他例子不舉了,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我們在不同人的面前,就有著不同的角色和面具。久而久之我們就漸漸忘記本來的自我是怎樣的了。

所以放空自己,去體驗當下與對面此人相處的感受,然後去真誠表達,無論對誰,這都是十分困難的。

  • 無條件積極關註:基本含義是對一個人表示看重、認可欣賞其價值,喜歡他、愛他,而且這種感受是自然發生而非強迫出來的。

積極關注不難,但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很難。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僅欣賞其優點,分享其快樂;我們也願意接納他的缺點、陰暗,接納並且分擔其痛苦、憂傷、恐懼。

無論是多麼親密的關係,要麼建立在血緣上,要麼一開始是建立在欣賞優點和分享快樂之上;因而我們習慣了親密的關係,就是讓人愉快和享受的,而相對不那麼看重承擔和接納的那一面。而往往後者,是親密關係讓人滿意和能夠持續的重點。

  • 共感理解:放下自己個人的參照標準和價值觀,進入別人的世界,去看到他所看到的「真理」,並且將這種看法讓對方知道。

羅傑斯曾說「同理心要讓來訪者覺得「你」與「他」是站在一起的(being with),你可以思考他所想的(thinking with),陪伴與支持他所感受的(feeling with)」

這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更加困難,我們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參照標準和價值觀去「對別人好」,越是親密的關係,我們越會這樣做。
記得以前新聞報道過這樣一件事:兒子孝順給老人洗腳,自己用手試過了水不燙,就讓老人去洗,而老人感覺也退化了,感覺不到燙,但實際上對於老人太燙了,長久這麼下來,老人的腳被燙傷了,去醫院就診才明白過來。
反過來,現在我們每一個父母,對孩子何嘗又不是這樣。

能在親密關係中和對方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是不容易的。
想要做到,從自己做起,對對方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注、共感理解。
當對方對彼此的關係有了這份信任和安全感,積極的互動就會建立起來,那麼你也就敢於並且願意直白地去向對方表達情緒了。

謝邀 @劉柯 。


焦慮的時代,給你一杯平靜,關注公眾號:zengminpsy


人與人之間總是需要距離的。(這大概是句廢話吧)

對於所有的關係,為了增加彼此的親密程度,我們會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一些情緒,態度,觀念,感受,站台上的人們會聊天氣,可飯桌上的人還是要聊聊人生。在心理學上,我們又把這個過程叫做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社會心理學上又可以包含於社會滲透(social penetration)。

因為通過這種與別人分享信息的方式,我們就有機會獲得對方的反應,當彼此感到對方的理解,相信,認同,關心時,關係才會進一步深入。研究證實,自我暴露的程度往往和喜愛、依賴的情感密切相關,自我暴露是喜愛和依賴的關鍵因素,而越喜愛越依賴也會增加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廣度。

但這種信息的自我表達也會帶來風險,因為這取決於別人如何看待這種表達。如果別人對此的反應不是關心而是冷漠,不是理解而是誤解,不是認同而是貶低,這種自我表達就會受挫。心理學家Derlega曾經總結出一些自我暴露可能帶來的風險:

1.冷淡:我們發現對方對我們的自我暴露無動於衷,根本沒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我們;
2.排斥:自我信息的表達招來對方的厭惡;
3.控制感的喪失:有人會利用我們的信息去控制我們。比如,我害怕蟑螂,有的人可能就會利用這一點來控制我;

不相信對方可以接受自己,也不覺得自己可以被接受,而傷害最大的往往來自於我們自認為的親密對象,所以有些人寧可對陌生人吐露心聲,也不願意對身邊的人言說半句,恰恰就是因為陌生人既可以提供一個宣洩的出口,又不用小心提防暴露帶來的風險。

希望傾訴保護自己總有一個平衡存在,我們經常做的是,控制自己暴露的信息,控制別人對我們的了解程度,只有在我們覺得安全的時候才會分享我們願意展露的那個自己。


謝謝邀請!


簡單地講,是因為害怕,害怕彼此關係的惡化,害怕自我鏡像的坍塌。


和親密關係的人在一起,我們之間其實形成了共生關係,彼此的自我相互嵌入。構建親密關係的動機之一,就是害怕和擺脫孤獨。為此,我們試圖消解自我的邊界和限制,將自己與親密對象融為一體。這種融合的感覺,最早可以追溯到嬰兒和母親的共生關係,可以讓我們滿足情感的需要和慰藉。在這種共生關係中,我們之間已經你中有我,我總有你,甚至把對方看成自己不可或缺的鏡子。我們可以在對方的眼中看到自己,也更加在意對方心中的自己。只是過度地尋求融合,也會導致對自我的迷失。


有時候我們不願直接表達情緒,就是害怕情緒會影響彼此的關係。這種擔憂會壓抑我們的真實情緒,甚至讓我們把初始情緒轉化為其他情緒。比如,有人害怕自己在情人眼裡顯得軟弱,會用憤怒和攻擊來表現強勢;有人在親密關係中焦慮和不安,是害怕自己對對方的憤怒會衝垮關係。於是,前者的憤怒,後者的焦慮,都成了偽裝。不願直白表達情緒的同時,也是不願直接地面對自己。我們迷失在自己的情緒中,也迷失了對真實自己的感知。


如果有人的情緒充滿了偽裝和壓抑,以致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親密關係,心理諮詢師會協助他探索自己的初始情緒。這其中包含對情緒的覺察、命名和反映。我們會讓他們放慢自己,放鬆心靈,去聚焦和探索自己的情緒,去發現情緒背後的防禦機制和不合理思維。一般來說,偽裝後的情緒是空洞的,模糊的,而真實的情緒是鮮明、生動的。在原始情緒的探索中,心理諮詢師會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自己,促成對自己真實有效的對話。這樣,我們才能重新找到關係中淹沒的自我。


其實,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其他人際關係中,我們都要設立自我的界限。我們首先是成熟、自主、完整的個體,才能獲得真正合適完美的親密關係。比如,我們需要獨立具備的能力有:與別人建立情感關係,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接受不完美的同時學會包容,能夠獨立思考並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許,我們不必直接激烈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感受,但我們可以在信任的關係中讓對方了解自己想法和態度。這種真實、信賴和接納的感覺,才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最需要珍視的。


謝邀。

我想,題主所說的情緒,更多的指的是脆弱的情緒吧。作為人而言,真實的脆弱的部分,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才能呈現的。因為當它們被呈現時,會面臨一個風險,正如 @Tfifthe 所說的:冷淡、排斥、控制感的喪夫。一旦這些回應來臨,我們會感覺到強烈的羞恥。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丟臉的經歷,當你在公眾面前表現出膽小的、自私的、醜陋的這些真實的部分時,別人排斥或冷淡的目光會令你無地自容。這是每一位在公眾面前展示者的深層恐懼,除非ta已經完全脫敏。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公司裡面有很多心理問題很嚴重的人,他們都會表現的非常開朗和活潑,怎麼解釋? 這是因為人們需要保護自己,把陽光播灑給別人看,把醜陋留給自己品嘗,便是一種常見的自我保護策略。

每個人都曾經能夠真實地暴露脆弱,這具有生存的意義,一個不會哭的嬰兒是無法存活下來的。但慢慢地,脆弱不太被允許了,堅強的品質被要求強行建立起來。在心理發展過程中,有些人矯枉過正了,過度堅強而不能脆弱,這些人往往成長於一個情感貧瘠的家庭中。這些人的超我很苛刻,缺乏彈性,對脆弱的自我總是打壓。即使在親密關係對象面前也無法表露脆弱,因為他們無法去靠近這部分真實的自己。

隨著真實脆弱部分的壓抑,在每一次暴露脆弱的情景下,人們都有可能以憤怒來防禦,這對於幾歲大的孩子也不例外。有一次我看到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其中有一個孩子顯得很調皮,經常去破壞同伴的玩具作品,讓周圍的大人很煩惱,責備他的不合作。但我發現,這個小孩其實很受傷,因為其他小朋友不想跟他一起玩。是他被同伴排斥在先,而攻擊的行為在後。也許是因為他無法面對被同伴排斥時的脆弱感,便以攻擊來保護自己,畢竟,攻擊別人時,他看上去是強大的。

人的成長過程,需要從苛刻走向柔和,從僵硬走向彈性,讓兒童期形成的苛刻超我見鬼去吧,允許真實的部分自然的呈現。看一看,每一次你表達了脆弱,會不會並沒有想像地那麼糟糕?當你允許真實的脆弱的部分出現時,也許,你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因為,你已無需花費過多的心理資源去壓抑它們了。對於一個超我苛刻的人來說,每一次脆弱部分的呈現和被理解,都是一次負性心理能量的釋放和轉化,慢慢地,那些積極的、創造性、靈活的心理成分便能多了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應一下 @劉柯的評論:「也不一定就是脆弱的情緒呢,「越是親近越無法將情緒表達出來」的情況似乎在各種情境下都會出現,像是表達感謝、愛意、委屈、憤怒,在親密關係里的表達似乎都很容易變得糾結…」

我同意她的評論,有些情感難以被表達,無論是積極的或消極的。今天看到精神分析家比昂的一段話,也許能更到位的解釋背後的原因。他說:「精神病人精心地進行著分裂性的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試圖使心理現實隱去,因為他對於心理現實中那些迫害性的感覺感到憎恨和恐懼。他們對於任何可能把這些分裂了的碎片組合起來的過程包括精神分析,都有極大的阻抗,因為精神病人害怕在這樣的整合進程中,會面對一個完整、但恐怖殘忍的超我。」 這段話有些深奧,但比昂所表達的意思是:當真實的部分(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被呈現出來時,會喚起殘酷超我的責難。通過不表達迴避了內心的緊張,但失去了一些轉化與整合的機會,和修正殘酷超我的機會。


謝謝 @劉柯 的邀請。

首先闡明我在回應這個問題的時候的兩個基本假設:

假設一: 人類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自己。說和不說,直白和拐彎抹角都有其要表達的東西。例如,我們常常說的「笑而不語」「欲說還休」「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還有哈姆雷特在質問「to be,or not to be?」之後環視台下觀眾的那一段沉默,蘊含著豐富的意義。

假設二:表達有兩個層面,一為內容,二為方式。簡而言之就是「說什麼」(what)和「怎麼說」(how)。同一個內容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顯然有著很不一樣的含義。更有研究表明,文字層面的內容表達其實只能傳達20%左右的信息,更多信息是通過非語言的細節來表示出來的。所以,非直白的表達方式本身包含著一些想要表達的東西。

回到題主的問題,結合補充說明,我做這麼一個理解:在親密關係中的一方或雙方有時用口是心非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內容)。就是說,其實真實的感情是表達了,而且通過特定的表達方式,附加了一些更豐富的信息。

所以我覺得題主可以想想,當事人通過「口是心非,增加難度」這個方式到底想表達什麼?

例如我們會經常調侃這麼一段對話:

男友:親愛的,我們今天吃什麼

女友:隨便

男友:我們吃火鍋吧

女友:不行,吃火鍋臉上要長痘痘的

男友:那吃四川菜

女友:昨天剛吃了四川菜今天又吃

男友:那我們吃海鮮吧

女友:海鮮不好,要拉肚子的

男友:那你說吃什麼

女友:隨便

從內容上看,這是完全不合邏輯的。但是這個扭捏的過程進行得下去和進行不下去分別代表了什麼?

又例如,有一次我帶了一個大西瓜去探望朋友,她兒子3歲,可能未見過一個完整的差不多10kg的西瓜。相當興奮,問我:「叔叔,這是什麼?」我一邊用雙臂畫了一個很誇張的圓,一邊拖著嗓音說:「大~~西~~瓜~~!」孩子立刻就笑了,並且開始樂此不疲地不斷問我同一個問題:「叔叔,這是什麼?」我也會用同樣誇張的凡是來回答他。雖然是再熟悉不過的對話,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哈哈大笑,還約笑約厲害,最後幾乎要笑倒在地上。我看著他那麼開心,也越演越起勁。

如果光從對話的內容來看,其實毫無意義,但是在這個「麻煩」的過程中,我知道孩子喜歡和我玩,他也知道我喜歡和他玩,以至於之後的見面,那個誇張的大西瓜動作,成了我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顯然那個麻煩的溝通過程,讓我和他之間建立了某種獨特的情感。

我建議題主可以看看一本書叫做《非暴力溝通》,作者是 馬歇爾·盧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裡面提出的進行非暴力溝通的基本信念:人們都有共同的基本需求,行為都是滿足需求的嘗試。

直白的表達,非直白的表達,增加難度需要對方猜測的表達,這些表達行為的本身就反映了某種需求。我覺得面對這個難題的其中一個出路,就是將著眼點放在表達方式本身所傳達的需求,而非這個表達本身。

就像花式滑冰,花式跳水這些運動的意義並非在於滑冰和跳水,而是在於花式。

祝好!


我特別希望為人父母的人可以看看這個問題,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應該會有幫助的。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複雜,但是它很重要,而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這樣,也會有那種會直接表達的人存在,這涉及到一個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的問題。

我們很多人,包括我,從小接受的就是打壓性質的教育,沒有那麼多鼓勵和肯定,但是人內心都極度渴望得到認同和讚美,從小到大,很少獲得,內心就積累了很多情緒和痛苦。

還記得小時候我想哭,我媽媽會說:不準哭,在哭一個試試。等等這些話,所以在遇到很多事情,當我內心有負面情緒的,甚至有時候有正面的情緒的時候,都不能表達,比如哈哈大笑,他們會覺得這是丟人。

因為表達情緒,會被身邊的人打壓,甚至是譏諷,所以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壓抑和隱藏情緒的習慣,這也是人類慣用的方式,是很有害的。

這裡面的邏輯就是:我們因為渴望得到認同,所以會表現自己,但是表現並沒有得到認同,所以會產生情緒,那麼我們表達情緒,其實也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認同,就像是一種無言的抗爭,但是我們表達情緒的時候,換來的是更多的負面回饋,於是在我們心理就有了一個機制:表達情緒不會得到別人喜歡和認同。

可不要小看了這一句話,這句話殺傷力太大了,我順便舉幾個例子:
1:男朋友一個人把魚吃完了,我能告訴他我生氣了嗎,他會覺得我小氣嗎?
2:我很想他陪陪我,我能告訴我想他陪我我?他會覺得我矯情嗎?
3:我能告訴他,這件事我很不開心嗎?他會不會覺得我太作了?

太多了,我敢保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特別是親密的人在一起,因為害怕對方因為自己表達了情緒,從而不喜歡不認同自己了,所以在很多時候就無法表達。

對於成年人而言,學會放下自己的期望和內心的渴望,應該是一門必修課,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我都常說:自我修行得看運氣。通常很多人是沒有這樣的運氣也沒有這樣的悟性,這事情真的很難,但是做到了又真的很棒。

我一直都是希望越多的人有這樣的運氣和悟性是最好的,將來就可以從小能照顧到自己孩子的情緒,教會他們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打壓,避免出現惡性循環,爸媽是這樣,孩子是這樣,將來的孫子還是這樣,那這一家人好痛苦的。

看起來這件事很簡單,但是無法表達背後的演變,就會變得很可怕,我前文說:我們因為渴望得到認同,所以會表現自己。那麼在和戀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嫉妒渴望認同,特別是覺得對方態度冷淡以後,我們會變著花樣表現自己。

變著花樣表達自己以後,還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那種認同,讚美,反正就是那些東西,而且又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放下對這種對認同,讚美這些東西的渴望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情緒,這種情緒本身是應該表達出來,告訴對方:我生氣了,我難過了,我不開心,我不高興,同時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擔心和顧慮。

比如上面的例子最最簡單的表達是這樣的:
例子1的表達就是:我想吃魚,你把魚吃完了,我不開心,我又不敢和你說我不開心,我覺得我有一點太小氣了,你會嫌棄我的。
例子2的表達就是:我想你陪我,我很想告訴你讓你陪我,但是我沒有說,我一直很難過,我又不敢告訴你,我覺得我有一點太矯情了。

這個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表達方式:表達期望+情緒狀態+顧慮擔憂

就算是這樣子話,很多人都不說口,因為他們還是覺得:表達情緒不會得到別人喜歡和認同。我這樣說了,一定不會被對方喜歡和認同的,所以很多人最後選擇了不表達。

而不表達以後,情緒,期望,恐懼,都藏在心理,反正就是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最後就統統變成了憤怒。

期望的矛盾的導火索,憤怒是矛盾的催化劑,而痛苦就是火藥,火藥是從小就埋著的,只等一天全部挖出來而已,瞬間KO兩個人。

大家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吧。


如果溝通效果只取決於語言的話,直白地說話自然是最有效率的。但在實際相處中,溝通效果還被心理因素影響,比如兩個人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舉個爛大街的例子:女友問男友「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女方之所以會有此問無非是想知道自己在對方心裡的位置,並不是真的一定要男方去抉擇自己與其母的生死。人們總會希望自己在所愛的人心裡是第一位的,而正因為知道對方母親一定在對方心裡有很重要的地位,才會有次一問。但實際上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相信一個善良、正派的姑娘絕對會理解男友先救母親的行為,甚至如果對方不這麼做反而會覺得他不可託付終身。畢竟無論是將心比心地考慮自己日後為人母,還是想到與自己母親的感情,一個放棄母親的男人都很不可靠。這裡的母子關係不僅代表親情,也暗含責任和恩義。當然以上都是建立在雙方具有normal道德水準的前提上的,如果一定要說提出此問的女方就是自私自利無理取鬧,那上述推論不適用。適用的解釋我沒想過,因為我從沒把這種人考慮在我的生命里。把這些理清之後就可以得出,女方的問題其實是想得到對方一個類似承諾的保證,即會把自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於是,從溝通的角度來說女方最直白的問句其實應該是「我在你心裡是不是很重要?」或者「我在你心裡有多重要?」。但通常人們不會這麼問,因為這樣直白的問題答案也會很簡單,對方只要回答「很重要」一類的就算正確了。但如果你這麼一問對方這麼一答,坦白說你會得到滿足感和安全感嗎?大概很多人都不會,反而會覺得此類問答索然無趣得很。那麼我覺得這裡的問題就是信任缺乏。如果女方很信任對方對自己的感情,那她就無需通過問問題來確認自己需要的安全感;如果女方很信任對方的人品,那她就不會提出這種近乎「挑戰倫理」的問題;如果女方很信任對方,那她就會選擇最直白的問法,然後滿足於對方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答案。從另一個層面說,如果不信任對方的話,那麼無論設計出多麼精巧的問題恐怕也不能完全驅散自己心裡的不安。畢竟測謊儀都有被騙的時候。當然,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長時間,也需要雙方去細心體會。只有在長時間的相處中才會出現一些事件,這些事件是雙方確認對方感情、人品的契機。

第二,在女方問出這個問題之後,男方對問題的理解決定了他如何作答,也就決定了回答完之後的結果。按照上述推論,如果男方充分信任女方的人品並可以明白她實際想問的東西和想要的答案,那麼他首先不會暴跳如雷地認為女友在「挑戰」自己母親的地位。他可能還是會感到不舒服,因為女方問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表現出了對自己不夠充分的信任,但我想他是可以儘力去理解的,畢竟女方傳統上處於弱勢,想要得到男方的保證無可厚非。然後他可以選擇簡要描述女方的實際需要,如「我明白你是想知道我有多在意你」;說明這個問法不夠恰當,如「但是如果我真的跟你說我會無視我媽先救你,你會覺得我值得託付嗎?」;但一定不要忘記表達自己對她的情誼,如「你真的很重要,雖然我不會拿落水這件事作比較,但你比我自己重要。」諸如此類。

上述過程乍看之下像個心理戰,正如很多人說戀愛像博弈。但其實如果和一個人相愛,我們真的要博弈么?我覺得不是,愛人應當是戰友,而不是對手。上面所有拆解的東西都是為了消除對方和自己的不安,為了讓兩個人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而不是逞一時口舌之快或者耍心機抖機靈闖過對方設下的「關卡」。在跟一個人在一起之前對他/她的人格和思想有所了解是自己的責任,在一起之後更是應該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於是信任和理解的建立基本就是建立在相處基礎上的水到渠成的事。

最後,我們說話的直白程度應該與理解、信任程度成正比,在任何關係中都是如此。比如你如果想指出一個朋友的缺點,那麼對一個很熟悉的人你也許會很直白,因為ta知道你是想ta變得更好,而不是惡意攻擊等。但對一個不大熟悉的人,如果你很直白那麼就可能引發誤會。有句話是「切勿交淺言深」,我想部分可以這樣解讀。


本回答脫胎於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廖暢給簡單心理粉絲寫的一篇回復,有刪改;

該文曾發表於簡單心理知乎專欄。承認自己需要另一個人是很困難的|如何在關係中準確地表達需要? - 簡單心理 - 知乎專欄


(圖片來源於新浪微博:牛轟轟LZZ)


=========正文分割===========


1. WHY

仔細觀察諮詢中和生活中的現象,我發現很多人,其實都在避免讓自己感覺到,自己需要另外一個人,因此表達出來的需要就完全變了一個意思。

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承認自己很需要另外一個人,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如此需要另外一個人,那個人還不一定會滿足我們,這種感覺就像是把自己放在案板上,等著另外一個人來決定我們的命運,因為只有對方能決定我們能否得到滿足。這種感覺其實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羞於去直接表達我們的需要,我們的情緒,其實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在避免讓自己感覺到,是自己很需要對方。


2. HOW

明明很渴望在關係中得到另外一個人的關注,照顧,但是為了避免讓自己處在那種需要別人的脆弱感覺之中,我們卻常常把這些需要反轉成種種防禦

你為什麼不能在我難過的時候安慰我?你總是在周末的時候去打球,為什麼就不能陪我在家裡休息一下?吵架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會主動過來安慰我?

既然我們的關係這麼重要,我不用講,你也該明白我想要什麼,如果需要我講明,那你也太沒誠意了。

以上這些,並不是正確地在表達需要。

  • 第一種看上去是在表達需要,但卻是以攻擊、抱怨、控訴的形式,意味著,「滿足我是你的責任」,通過這種形式的表達,可以不用感覺到是自己在需要。
  • 第二種是在期望兩人的需要彼此融合,如果開口表達了才可以得到滿足,那等於承認,那是我的需要,而不是你的。不用開口說就可以得到滿足的好處在於,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對方本來就想要滿足自己。這樣就可以免於體會自己提出需求,對方卻不能滿足的焦灼和脆弱感。

所以,要自在的表達,首先得要承認自己真的想要。


如果想要能不口是心非,能夠比較舒適地、坦白地告知對方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也許你可以先看看下面這段話:

我很需要你,跟你在一起我很開心。我知道是我很需要你,所以我願意跟你待在一起,願意承受一些你給我帶來的不愉快。我很需要你,所以,我願意滿足你,因為我知道這樣會更容易讓我得到滿足。

如果自己終於能夠坦然接受這一點,也許你就可以嘗試著,用上面這段話的形式向你的另一半表達自己的脆弱、自己的不安,以及自己的需要;告訴他/她,你需要他/她。


以上內容主要觀點來源於:諮詢師廖暢

廖暢 廣州, 廣東, 中國 心理諮詢師


整理by 簡小單


======簡小單讀寫後感:======

廖老師這篇回答給我感觸很大,原來在親密關係里,有時候我們的彆扭和口是心非不是因為我們害羞,害怕麻煩到對方,而是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害怕承認自己如此需要另一個人。

站在這個角度,向親密愛人表達情緒和需要,有點」向死而生「的意味,當你能夠接受自己的脆弱並做好了在親密關係里需要經歷一些不愉快的情緒甚至受傷的準備時,也許,你就能更自然地表達自己了~~

今天的回答就到這裡啦,希望每一位關注這個回答的朋友都有幸福、和諧的親密關係~~

想要測測你的親密關係健康度,歡迎點擊測試:測測你的親密關係健康嗎? - 簡單心理


我們也有公眾號喔→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請戳→在線心理諮詢_心理測試_心理學知識 - 簡單心理

作者:簡小單(簡單心理科普小天使)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人們常常將自己的那位「另一半」稱之為Soul mate,好似兩人之間已經親密無間,彼此交心已久,熟悉萬分。

但為何有時候,我們卻不願意和那位「親愛的」直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是因為,我們希望在他面前表現出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現實中的自己。

理想中的自己,是一個更加優秀的人。善良友好,不會輕易發脾氣。聰明幽默,能輕易化解矛盾。機智可愛,笑得靦腆令人歡心。

但實際上,人無完人。我們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總是有些差距。

我們希望Soul mate眼中的自己是那個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所以我們往往要剋制自己。笑不可太放肆,不可以皺眉頭,不可以生氣。我們擔心暴露自己,所以拘束著自己。

而在關係更為疏遠甚至陌生的人那裡,我們並不那麼在意自己的在他們心中的印象。我們更願意隨心所欲,展現出現實自我,而不必費心營造那個理想自我的形象。

太在意,所以不能太隨意。


因為害怕得不到對等的回應。


聽說重要的話要寫在前面,並且要加粗,然後最好說三遍呢:
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會口是心非,而敢於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人,往往更容易收穫健康快樂的人際關係。其次,口是心非同時也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戀愛關係中。但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對感情不自信,不敢於表達自己真實需求的表現,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彆扭」。

從戀愛方面來看,擁有這樣心理的戀人,常常會擔心如果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會使自己處於感情中的劣勢地位。

一來是害怕伴侶不能滿足自己的想法,自己說出口之後會顯難堪;二來是即使被滿足也會擔心這一切是「我要來的」而不是伴侶「心甘情願地付出」;還有一種則是不確定自己感情需要是否合理,擔心自己的需求會給對方造成壓力,影響感情的發展。

除了「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之外,「離開是為了被挽留」、 「愛我就不用我說出口」等等也是這類戀人常見表現。是不是聽上去挺矯情的?但這種現象很普遍,古今中外情侶中都能抓出一大堆這樣的例子。

在依戀心理學上,他們被歸類為焦慮型依戀者。他們在感情中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常常焦慮不安。雖然和其他型的依戀風格(安全型和迴避型)來說,沒有所謂的絕對好壞之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心理是不利於感情健康成長的。在這裡,就不展開討論這種心理的形成啦。值得一提的是,在感情中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心口不一」,而且學會了有效溝通之後,很多問題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是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自己的感情需求是正常的。然後才是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與另一半進行溝通,兩個人一起解決問題。這就好像,一個真正自信的人,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會敢於直接向別人求教,因為他知道人不可能什麼都懂呀,不懂就問沒什麼好丟臉的。當他主動去問了之後,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而不那麼自信的人,會害怕被人說笨,不願開口問或者不懂裝懂,問題也就累積下來了。

那要是開口了之後還是失望怎麼辦呢?沒有人說過有效溝通代表著問題一定能解決啊,它的目的是讓雙方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一起為了解決問題而努力。當然也會存在沒法解決問題的情況,這個時候你要思考的不是「我是不是一開始就不該問?」,而要慶幸自己因為早開口而發現真正的問題。畢竟對於真的不合適的兩個人,感情就像癌症,早發現早治療早切除,何必拖到晚期呢?
------------------------------------------------------------------------------------------------------------------------------
3.14更新

題目問的是這種表現的產生原因,樓里已經有不少大大專業而詳細地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成因了。可是最近有不少姑娘問我,在戀情裡面深受這樣的情緒而困擾該怎麼辦?我來偏個題,講講我的應對措施吧。

首先來談談有效溝通。什麼是有效溝通?是揪著心肝追問你為什麼半個小時不回我簡訊,為什麼一個上午不回我電話嗎?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我感覺你都不愛我了嗎?是把心裏面各種焦慮/憤怒/懷疑/質問等負面情緒通通毫無遮攔地說出來嗎?這哪裡是有效溝通,這是一種近似攻擊的情緒發泄呀。這樣的攻擊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一次兩次之後,只怕再深的感情最終都會被消磨乾淨。
但請注意,這不是說要我們壓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委屈了難過了都自己咽下去。你會不會也有這種感覺,每次焦慮亂想得不行了,在收到他的回復的一瞬間,又能安心地投入生活工作中去了?好久沒有見到對方,心裡各種糟糕難受懷疑,在見到他的一瞬間,一切不安都煙消雲散了?焦慮型本身沒有錯,也不是完全依賴別人而生存,只是需要在保證安全感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做自己的事。

所以恰恰相反,我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感情需要是合理的對親密感和安全感的渴望,是人的本能需求。只不過有的人需要得少,有的人需要得多,但這本身沒有任何錯,往往是表達方式容易出錯。

常見的錯誤回應典型案例有:
step 1、他一個上午不回我電話,那麼即便他打過來了,我也故意不接好了,讓他嘗嘗找不到人的滋味。或者即便接了也冷淡回應。
step 2、他察覺你不對勁,問你怎麼了。你裝作若無其事,表示沒有啊,我挺好的啊。溝通陷入僵局。
step 3、幾番詢問溝通失敗,雙方上火。他覺得你無理取鬧,你覺得他有錯在先,各執一詞,戰爭爆發。經典戰鬥對白出現。「你根本就不關心我!」「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後面的劇情就不說 了,大家都懂的。

那怎麼樣才叫有效溝通呢?有效溝通先要明確自己要什麼。就拿一個上午沒有回你電話舉例,你擔心你焦慮都很正常,但有別於上面的回應,更有效和得體的辦法是直接表達自己需要:「我今天上午找不到你,很擔心你,感覺很不好受。你在做什麼呢?下次如果長時間不能回復我的時候,能不能先給我發條信息?這樣我就不會想那麼多了。」(ps, 配上撒嬌什麼的效果更佳。)這樣做既明確了你的需要,也不會傷害到對方,兩個人能在一個和諧的語境裡面協商討論以後的應對措施。

再舉一例大家感受一下:
當發現戀人和其他人舉止曖昧
A:你和她什麼關係?這麼關心她就跟她在一起好了啊。你到底心裏面有沒有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B:我看到你們走得很近會很不開心,我需要確認你是我一個人的,我不接受這樣的關係。現在生氣了要哭了,快哄我。

A不斷地在強調和譴責是對方的行為,B一直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其實兩個人渴望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表達方式顯而易見會帶來的不同結果。什麼是有效溝通,它需要清晰而明確地表達感受,並給出友好的協商解決問題的態度。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不會浪費時間在你猜我為什麼生氣上面,二、不會破壞掉解決問題的溝通平台。

然後再是回到前面所說的,有效溝通失敗怎麼辦。我說過,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你的感情需要是合理的,這樣才能有底氣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同時,戀人的需要也許是不一樣的。伴侶能不能配合的問題,真的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就是需要空間,排斥與人過於親密;有的人會和我們一樣渴望親密感,分享生活。

所以不要因為害怕拒絕就壓抑自己的感受,要知道不開口往往會有無窮的痛苦,開口後無外乎兩種結局:一、成功協商解決問題,感情更進一步。二、溝通失敗,沒辦法達成一致。但那就說明兩個人不合適啊。早一點發現不合適對自己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嗯題主這個問題讓人不禁在腦海里浮現一段對話:

我:親愛的,我們今天吃什麼
她:隨便
我:我們吃火鍋吧
她:不行,吃火鍋臉上要長痘痘的
我:那吃四川菜
她:昨天剛吃了四川菜今天又吃
我:那我們吃海鮮吧
她:海鮮不好,要拉肚子的
我:那你說吃什麼
她:隨便

這是我們會經常會拿來調侃的一段對話。在和親密的人說話時,我們往往會口是心非,增加溝通的難度(俗稱「作」/「傲嬌」),為什麼會這樣呢?家庭治療師 @梁鴻儒 曾經說過:作,是因為 ta 是特別的存在呀!(這裡的「作」真的沒有貶義,是一種口是心非的狀態的簡稱)

首先闡明在回應這個問題的時候的兩個基本假設:

假設一: 人類無時無刻都在表達自己。說和不說,直白和拐彎抹角都有其要表達的東西。例如,我們常常說的「笑而不語」「欲說還休」「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還有哈姆雷特在質問「to be,or not to be?」之後環視台下觀眾的那一段沉默,蘊含著豐富的意義。

假設二:表達有兩個層面,一為內容,二為方式。簡而言之就是「說什麼」(what)和「怎麼說」(how)。同一個內容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顯然有著很不一樣的含義。更有研究表明,文字層面的內容表達其實只能傳達20%左右的信息,更多信息是通過非語言的細節來表示出來的。所以,非直白的表達方式本身包含著一些想要表達的東西。

回到題主的問題,結合補充說明,我做這麼一個理解:在親密關係中的一方或雙方有時用口是心非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內容)。就是說,其實真實的感情是表達了,而且通過特定的表達方式,附加了一些更豐富的信息。

所以我覺得題主可以想想,當事人通過「口是心非,增加難度」這個方式到底想表達什麼?

從內容上看,這是完全不合邏輯的。但是這個扭捏的過程進行得下去和進行不下去分別代表了什麼?

這裡推薦一本書叫做《非暴力溝通》,作者是 馬歇爾·盧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裡面提出的進行非暴力溝通的基本信念:人們都有共同的基本需求,行為都是滿足需求的嘗試。

直白的表達,非直白的表達,增加難度需要對方猜測的表達,這些表達行為的本身就反映了某種需求。面對這個難題的其中一個出路,就是將著眼點放在表達方式本身所傳達的需求,而非這個表達本身。

就像花式滑冰,花式跳水這些運動的意義並非在於滑冰和跳水,而是在於花式。

-----------------------------------------------

本文節選自為什麼我們和愛人說話比較zuō ,點擊標題可閱讀全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不請自來,手機碼字,格式還請見諒。

先說可能的原因,再說怎麼做比較好。

今天剛好讀到一篇文章,
《周梵:是愛一個人還是對一個人上癮?》分析了「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感官體驗】
表現在因為 性吸引力 想要靠近一個人。

舉個例子,「啊啊啊!他高帥!身材好好!好想和他在一起」 「啊啊啊!她好漂亮,她要能成為我女朋友就好了,帶出去一定好有面子」

第二個階段【自我療愈】
自我意識開始出現,開始進入情感關係去體驗自己的存在感,通過建立對立面(也就是partner)去學習愛和被愛。

但在這個階段付出和獲得的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依賴,是上癮,因為此時我們內心的空洞需要靠另一個人來填補,我們需要靠另一個人來確認我們的值得被愛。

這個階段,由於內心的空洞尚未療愈完成,一旦進入一段感情,我們會特別害怕回到一個人的狀態,因為這意味著價值體系的徹底崩潰。

此時,與其說是 「愛」,不如說是,「上癮」。
我們對對方給我們的照顧,給我們的安全感,給我們的熟悉感上癮。於是我們在內心說服自己,TA是完美的,我只有死死抓住TA,否則我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這種狀態下,我們一方面害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恐懼對方無法接受我們的負面情緒,我們恐懼對方的離開。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想要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那該怎麼辦呢?
只有一個辦法,去試探。
常見例子,扮委屈,要承諾,生氣了不告訴對方原因等等

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我們也無法相信對方會一直對我們好,照顧我們。

一次次地試探,一次次地懷疑,終於,對方累了,離開了,我們確認了內心的期待:「原來我是這麼的差勁,原來我是這麼的不值得被愛」,自信心徹底崩盤。

三種處理方式,帶來三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處理方式,責怪自己,覺得自己差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好吧,既然我不值得被愛,那我就不要再去愛了」,這就是迴避型。

第二種處理方式,責怪對方,對對方失望,覺得對方差勁,「既然這個人不行,那就換一個吧」,然後變本加厲去索取愛,然後進入惡性循環,安全感越來越低。這就是焦慮型。

第三種處理方式,帶著理性重新審視與對方的關係,進入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尋求平衡】

帶著學習的態度,進入一段關係,不再把物化對方,把對方當作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開始把對方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尊重對方和自己的不同,不再期待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一切的前提是,不再依賴對方對自己評價來證明自己是誰。

這時,雖然對方是大海中唯一的浮木,但我們要學會了游泳^_^。

當內心的空洞不再需要對方填補的時候,才能實現從「我」到「我們」的蛻變,因為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信任對方,就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看法,即使有分歧也有勇氣去解決。

第四階段【靈魂伴侶】
這個還在探索中,哪天有靈感了來更新。

========
OK,說了這麼多理論,熬了一碗濃濃的雞湯也得備個勺兒啊…

嗯,現在的我是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之間,

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怎麼做吧。

1. 有情緒的時候,
不要溝通!不要溝通!不要溝通!

剛才講了這麼多理論,核心只有一句話:無法和親密的人直白地表達情緒、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期待,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帶著情緒去溝通,去索要愛,去索要關心,去索要承諾,哪怕話術再完美,表現得在冷靜,對方也能感覺出來,我們的狀態不對。

可能對方很在乎我們,可能對方不忍心傷害我們
忍住不適給了我們想要的關心、照顧、承諾,
由於不是其自主行為,對方會有壓力的,有情緒的,只是不想說而已。

而我們呢,因為對方的照顧,緩解了暫時性的愛上癮,錯失了一個心智成熟的機會。

短期來看,我們似乎佔了上風,持久下去,總有一天對方會累的,而我們則像溫室里花朵,被慣壞的小孩,越要越多,直到徹底拖垮這段關係。

一句話:欲速則不達。

2. 擺脫愛上癮的前提是,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重建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生活,
這是提高自信心最好的方法。

嗯,去年8月,和小夥伴開啟了「逆轉計劃」,
包括考證、鍛煉、看電影、學習新技能(樂器、語言)、參加活動認識人,等等等等。

逆轉計劃帶來的是自信心和勇氣的極大提升,以及需求感的大幅下降,關係也順順利利啦 ^_^

寫下那些心心念念的事,寫下must do和better do,然後,每完成一件事,就為自己鼓掌。

3. 找找原因,嘗試改變

最近在看一本書《這本書能幫助你戒煙》,
我喜歡作者的思路,
思考為什麼能做到而不是為什麼困難?
然後強化這個想法,通過改變認知,走出之前那個熟悉卻不一定舒服的圈子。

既然怎麼都抓不住,那就鬆開手試試看吧

祝幸福 ^_^


我們通常選錯了方式,該如何更好的表達情緒,總結一下就是幾句話。

要描述行為(事實)。

要表達你對行為的理解和感受。

要直白地說出來希望對方做出的改變。

不要誇大(不要捏造事實)。

不要人身攻擊。

不要反覆揪住過去不放。

這方面,我母親幾乎是親密關係中表達負面情緒的最佳反例。

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基本上口不擇言,什麼連畜生都不如,要離婚,跟了你真是八輩子倒了霉之類的都說過。我爸一度喜歡打牌,吵架的時候在我媽嘴裡打牌就變成了吃喝嫖賭,說我爸「對家裡完全不管不顧」。但這明顯都誇大和捏造了事實。

一開始這樣的吵架方法是起作用的,尤其是要離婚的威懾。

但時間久了,如果行為上的底線永遠低於嘴上說的,那無論說什麼都沒份量了。

我媽對我爸這樣,罵起我來也口不擇言。

我記得有段時間我要用吹風機,她認為吹風機對頭髮不好容易引起頭痛,但我堅持要用,於是她就奔潰了,罵我翅膀硬了,罵我讀了書看不起人了之類的,進一步進階到養了我真是八輩子倒了霉以及我連畜生都不如。

類似的情景還有我正在集中精力複習什麼的時候,跟我媽說把她的手機調成振動檔,不然我會被突然的聲音給干擾。我媽突然之間就爆發了,重複以上罵我的內容。

雖然明白這些都是我媽的氣話,明白她的生活壓力很大,罵人其實是一種發泄,而且她情緒平穩的時候是個很好、很細緻、很辛苦的好母親以及好妻子。

但即使明白她的苦衷,被罵的時候還是很痛苦很傷心,即使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難過。

很努力地做個好女兒,只因為芝麻大的事就會被罵到體無完膚。

還小不懂事的時候會想自己真的那麼糟糕嗎?有我真的令我媽很痛苦嗎?是不是我消失了會更好?

後來長大了懂事了,一邊委屈,一邊想到我媽的苦衷,難過就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挺分裂的,受傷的孩子和懂事的大人同時存在。

我知道口不擇言有多傷人,所以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中會盡全力去避免。

不過剛開始戀愛的時候其實很難完全避免,畢竟習慣了我媽應對吵架的方式,無意識的模仿還是會存在。

但每次吵完架我都會反思有沒有犯我媽犯過的錯誤,如果有,我就去道歉。

反思多了以後,其實一吵架那根弦就會崩起來,一崩起來,理智就能發揮作用。

不求一開始就做完美,只要有進步就行。我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情緒如何糟糕,我都會收起無端和誇大的指責。

但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呢?其實自己有負面情緒,無非是對現有的情況不滿,想要有所改變。演示一下我是如何表達情緒的。

太多人集中在表達不滿上,卻對如何改變視而不見或者沒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但這一塊才是重點。

比如我男朋友有段時間玩陰陽師,跟我出去吃飯逛街的時候也會玩,這讓我感受很差。

我也沒跟他吵,一開始撒撒嬌什麼的,或者跟他說:「你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不要玩陰陽師啦。」

有效了一會會,後來時間長了放鬆了又不行了。

於是在一次約會的過程中,我停下來,看著他,跟他說,你停一下,我跟你認真說幾句話:「

你跟我出來約會的時候時不時在玩陰陽師,逛街的時候玩,吃飯的時候也玩(這是描述事實)。

我知道你上班累,難得有休息日還抽時間陪我,玩遊戲大概是你放鬆的一種方式,而且你覺得那些時候是在等,其實沒什麼別的事可以做,所以你就玩,或者你就是單純想玩。(這也是描述事實)

但是對我來講就變成,一周難得有時間約會,結果男朋友總分心玩別的,會讓我覺得我被忽視。你時間寶貴,我的時間也寶貴,你分心玩遊戲對我而言是浪費我的時間。你這樣做會讓我覺得你真正想做的是玩遊戲,而不是約會,約會只是你覺得應該做的任務。(表達感受和理解)

如果是這樣,不如我們先不要約會,我也好把時間花在更愉快的事情上,你也可以專心玩遊戲去做你愉快的事,等兩個人都想約會了再約會。(這是直白的行動指示)

如果你之前沒意識到這令我不舒服,那你現在知道了,我希望從現在開始約會的時候不要再玩遊戲。(直白的行動指示)

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重要的不是時間長度,是彼此的陪伴質量。(表達觀點)

其實和男朋友之間,能讓我有負面情緒的事和場景挺少的,他是個很好的男人和戀人。

遊戲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其他的也就只剩家務這件事了,但家務這事比遊戲複雜,還涉及到社會性別分工什麼的,在這回答中就不多說了。

總之,表達負面情緒的時候:1.多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和對對方行為的解讀;2.明確告訴對方希望他怎麼改。

對了,如果你對一個人總有負面情緒,那說明心裡其實並不想跟對方共度一生。如果是這樣,不如考慮放手。

我是曹公子,與大家分享最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來我的公眾號「曹公子」一同交流


我把我最脆弱的心給你看,誰知道你會小心呵護,還是會嫌棄它進而丟掉它,也許某一天你生氣了會狠狠的用針扎我的心也說不定。

我的心太丑了,我怕你看到會拋棄它。

我以前把心給別人看過,他沒有好好對待,弄得滿是傷口,我太怕了,不敢給別人看了。

我身邊的我所愛的人把心給別人看過,還回來的時候面目全非,我怕別人也會這麼對我。


===

3.14update:

我這裡只是感性的回答,具體分析可看樓上很多心理專業人士的回答。


我男朋友就是這樣,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主要概括為,沒有共情能力。共情(EMPATHY)能力,或譯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具體描述為:

①當他不在我身邊時,他無法想像我的境遇;

②當他在我身邊時,他無法體會到我的感受。

例子1:好幾次跟他一起出門玩,我問他「渴不渴?」他說,渴,然後給自己買了一瓶水。僅僅只有一瓶哦!

例子2:剛畢業的時候我一個人在深圳工作,在一個農民房租房子住,房子很小,大概不到10平米,應該只能算是一間吧。有天晚上,小房子著火了,我被濃煙嗆醒了,嚇得打電話給他,當時他還在大學(我比他先工作數月)處理一些畢業問題。在手機里哭哭啼啼一陣之後,我掛斷了電話,他也不知道如何安撫我。因為害怕我再次打電話給他,結果整個晚上,他都沒有接我的電話!當時我很絕望,覺得他幾乎連我的生死都不關注了。
第二天打電話問他不接電話的理由,他只說手機掉到床下面了,沒有下去撿,所以沒有接電話。

以上兩個例子經常發生。按照一般人的做法,這種男朋友是不是夠分一百次了?其實我也是真的想過一百次分手。但他又的確不是惡意的,只是「無」意,而且我們彼此相愛,且認為對方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趣的靈魂。那,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以上兩個案例,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我也沒有直白地表達自己的的情緒,導致了對方的誤解。

在例子1中,如果我直接說 「我渴了,請你幫我買瓶水吧」,也就沒有誤解了,兩個人玩得開開心心多好。我沒有直說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我覺得我這種小仙女應該保留一絲浪漫,所謂心有靈犀為啥不能發生在我和這貨身上。於是我選擇了不直說,讓他猜。

在例子2中,我也直說了我的害怕,甚至還表現出來了(一直在哭)。但是我男朋友也無法領會他應該怎麼做。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綜上,我們倆都有【無法和親密的人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問題。我是因為自戀,不想直白表達,認為直白破壞了浪漫氣氛。我男朋友則不是不想直白表達,而是做不到。

相反,我男朋友在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對我直白表達了。比如說,我問他會不會一項我很崇拜的技能的時候,他會直接告訴我「不會」而絲毫沒有覺得丟臉而愧疚。比如,他的直白程度甚至讓我覺得詫異,有時候他覺得很開心,無法表達,就抱著我原地轉圈圈。

從這以後,我改進了我的方式。再此也建議所有的小仙女對直男都好一點,直接告訴他你的感受以及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剛剛你沒有給我買水。我現在感覺很渴。你可以再去幫我買一瓶嗎?」這樣做以後,兩個人都輕鬆了很多。

2017年7月4日我們倆大吵一架,仍然是由於溝通不順暢。這次吵得很厲害。我覺得他不在乎我的感受,哪怕我已經非常直白地告訴他我的感受以及說出具體希望他怎麼做。

接著,我們倆一起複盤了整個吵架的過程,分析了我們倆溝通不順暢的原因,制定了一個改進方案。

我的吾志截圖

到現在,除了講話頻率太低之外,其他方面都已經改進得不錯了。

不貼圖。認真答題來的,不秀恩愛。

嗯。下去吃個晚飯,希望待會兒上來看到有8個贊。就拜託各位小仙女了~


謝謝邀請~


因為,關心則亂。

距離越遠,溝通越容易。為什麼,因為我們不care拿同事來說,大家共事是因為要完成相同的KPI,只有表達得越清楚越直接,工作才能越有效地推動。我根本不需要考慮你怎麼看我,因為你對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下了班我們可能就是陌生人。

親密關係,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想在這個空氣里順暢、自由、愉悅地呼吸,這時「我」的感受就排在首位


如果我直白地表達情緒能讓我更快樂,那我會積極主動地溝通。

偏偏生活中存在的大部分情況是,我跟你有親密的物理距離,卻不一定有合拍的心靈共振。跟這樣的親人溝通,只會徒增雙方的煩惱。這種情況在兩代人之間最為常見。 @肥肥貓 在:如何更好地與父母溝通? - 知乎用戶的回答里提到

目前兩代人之間「溝通」的真相:你們是兩個維度的人。

因此我們在說什麼,很大程度上,對方聽不懂,或者,聽懂了但無法認同。這種情況下,我想大部分人都「不能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如讓對方開開心心的,大家都能順暢、自由、愉悅地呼吸。


我覺得和情緒成熟有關吧,情緒成熟的人往往能準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謝邀。三個可以解釋的角度:

心理動力學角度
受家庭關係和成長經歷影響,情緒的體驗和表達被扭曲或者放大,因此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本身就不是特別穩定,過度敏感脆弱或者難以預測,甚至有可能自己對情緒的覺知能力也很差,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緒。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高焦慮高衝突的家庭關係里,形成了自我麻痹,投射,或者軀體化等等防禦機制之後,已經無法正常、準確地表達情緒。

例:女孩小時候父母吵架,自己總被夾在中間,因此對衝突和緊張關係有強烈的情緒反應。成年後和自己伴侶出現矛盾時,內心情緒起伏強烈,憤怒和恐懼情緒和實際的矛盾不成比例,如果直白表達將會傷害伴侶,讓對方莫名其妙,因此選擇壓抑。

行為主義角度
曾經有過的直白表達情緒的經驗告訴我們,直白表達之後會帶來關係的緊張,雙方的矛盾,或者是自己心理上的焦慮不安。每次希望通過直白表達行情緒來處理一些關係上的問題的結果都不好,所以逐漸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策略。

例:男友和其他女生聊天,女方因此感到不滿。嘗試直白表達情緒後,引發對方抵觸並且被指責想太多,不信任。反覆幾次這樣的經驗,女方不再敢輕易表達不滿。

認知行為角度
情緒表達的方法和能力需要學習培養。適時地覺察情緒,準確地描述情緒,合理地通過表達情緒來影響關係,包括具體的用詞話術,以及表達完情緒後如何應對對方的回饋,如何將情緒表達和問題解決結合起來,這些都是需要培養的能力。如果從小缺乏模仿對象,甚至長期被錯誤的行為和認知所影響,那麼在能力意識上很可能就一直處於「表達無能」的狀態。結果就是並非不願意直白表達,只是想表達但是表達不出來,表達不清楚。

例:父親強勢,母親長期受壓抑不敢表達情緒,並且教育男孩情緒表達是很女人的表現。男孩成長過程中缺失了情緒表達的教育培養,於是成年後缺乏相關能力技巧。情緒描述辭彙僅限於「不爽」等模糊語言,在衝突情況下本能回應是沉默逃避等。

我的經驗
第一,我的諮詢和培訓經驗里發現,絕大多數人的問題可以從上面認知行為角度來解釋。很多人不直白表達,是真的不知道在特定情況下要怎麼說出來。比如家長強勢要求子女聽從,雖然家長在理,但讓孩子很不開心。這樣的情況下要怎麼回應?很多年輕人感到手足無措,因此更多選擇沉默就範。

所以我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需要細化到具體的話術,例如:「爸,你說的話的確有道理,我會認真考慮。但是你說話的方式真的讓我感到不被尊重。」很多人的反應是我真的可以這樣和父母說話嗎?這種反應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遇到,這說明很多人對於具體的表達方式非常生疏。

我很推薦大家看《摩登家庭》,一個重要的看點就是學習劇中人物們在家庭關係里如何用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語言溝通彼此的感受。

第二,情侶夫妻之間很難直白表達情緒,很多時候是因為雙方關係質量不高,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有限,所以還沒有達到能夠推心置腹的境界。而很多人對情感關係缺少維護、建設和滋養的意識,往往停留在了表面的語言和肢體親密上,不把了解彼此情感模式,內心狀態和成長經歷等問題作為增進關係的必經之路。所以到了需要表達的時候,就算是在一起時間挺久的兩個人,有時候也會因為心理上情感上並不那麼了解對方,不確定對方會如何理解和回應自己的表達,從而不敢正面表達。

第三,情緒被大環境忽視,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講道理,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這種觀念在我看來是反人類的,因為情緒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部分,一味地忽略和壓抑,其實是阻撓了我們去發展成熟理性的情緒表達能力,同時也讓我們低估了情緒表達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和好處。遇到關係中的問題,我們習慣的方式是說服,做思想工作,講道理,而對感受心情的關注往往是可有可無。這就導致了很多情況下我們不認為情緒表達會有多麼大的價值。

怎麼調整
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尋找學習對象,多觀察和模仿那些善於表達情緒並且因此很好地解決關係中問題的人。另外思想意識上需要知道,親密關係之所以親密,在於它理應當比一般社會關係對情緒表達更加接納和寬容,而雙方應該為構建這種寬容的氛圍而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溝通技巧 | 情緒 | 愛情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