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如 iPhone)到底要不要貼膜?應該貼哪種膜?

現如今,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貼膜這個話題雖小,涵蓋的用戶群卻非常大,引發了大量關注與爭論,從用戶體驗、到消費觀念、最後都討論到了材料學的層面……


知乎人才輩出,一句話的抖機靈沒有意義,請盡量用科學 + 經濟 + 理性的方法解釋問題。


原問題是:「現代智能手機(如iPhone)要不要貼膜?貼或不貼、以及各種膜之間的優劣對比?」

(最好用大家熟知的手機型號來舉例說明,比如 iPhone 6)


好多人私信問6S,直接看另一篇吧……iPhone 6/6 Plus 和 iPhone 6S/6S Plus 的曲面屏幕如何貼膜? - 小城的回答,更新了0.13mm產品的實測圖片。

時隔半年的更新

首先,感謝大家對這個答案的贊同與支持,本是無心插柳,卻得到如此多的贊同,真的很感謝。

很多朋友留言或私信問我推薦鋼化膜,問的最多的便是iPhone6/6P,去年12月的時候我寫過一次補充,當時全覆蓋的技術還不成熟,所以我當時推薦了小一圈的非全覆蓋,但時隔半年,全覆蓋也能做的不錯了,本文也該隨之更新了,前兩天在一位知友的邀請下,又專門為iPhone6/6P寫了一篇答案【iPhone 6/6 Plus 和 iPhone 6S/6S Plus 的曲面屏幕如何貼膜? - 小城的回答】。

至於某些「利益相關」的商人,用大量馬甲刷反對票,把我幾千票的答案踩到了50票的後面,我也無力吐槽了(某店鋪先是借我這篇答案發了一筆財,只不過我後來急於撇清關係,在文中添加聲明,故導致五天之內排名迅速下跌,去年10月關注過的人大概都對經過有些許了解,不多說了)

(以下是原文部分,可適用於所有手機,不僅是iPhone)
————————————————————我是分割線——————————————————

作為一個玩智能手機的「折騰黨」,刷過機、越過獄、修過排線、換過屏、大水果大三喪大火腿大樂金大狗摩大聯想大粗糧大魅族大菊花往機如煙雲紛紛過,鐵打的雙手流水的機,更是幾乎給身邊所有人貼過膜,練就了一身秒殺天橋祖傳的貼膜神技,並且由於工作關係,試用過至少20家品牌的百十來款貼膜,我想我應該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

手機要不要貼膜?——貼不貼,看使用者的用手機的習慣和需求。

(上面那句話是知乎小編建議我改過的,真實意見當然是「要貼」)

個人建議貼膜,而且是貼優質的鋼化玻璃膜,不建議貼塑料膜,或劣質的玻璃膜,很多人對貼膜的認識還處於塑料膜的範圍,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好的鋼化膜在手感和清晰度等方面是不亞於屏幕本身的。

下面這張圖,一堆包裝盒,只是為了證明我確實經手過無數貼膜而已,這些只是最近幾天拆過還沒來得及扔的,以及很早之前買過的塑料膜卻一直沒用上的,我沒有收集包裝的癖好,否則,能鋪滿一張床)

(上方是玻璃膜、下方是塑料膜)


一、首先要說一下莫氏硬度。

貼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劃痕,而對於劃痕這件事來說,莫氏硬度是個最合適不過的參考指標,其定義就是「比較一種礦物是否會對另一種礦物造成刻劃的痕迹,由此跟參考礦物比對得到硬度分級」。具體內容請參閱:莫氏硬度。(又譯摩氏硬度)

結論很顯然,莫氏硬度比屏幕材料高的東西就會造成屏幕劃傷。而一般常見的東西中,指甲是2.5,鋁、銅是3,普通鐵是4-5,不鏽鋼是5.5,普通玻璃是6,康寧大猩猩玻璃是6.5,特種玻璃可接近7,石英(沙子的主要成份)是7,黃玉8,剛玉9(紅、藍寶石),鑽石10。

至於提到的其他參數,透光率顧名思義,就是透光率……你拿在手裡一眼就能看出來了,理論上是越高越好,反射率理論上是越低越好,而由於貼膜都是薄層平面,所以折射率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注意:莫氏硬度不等於鉛筆硬度,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用鉛筆硬度來標識,你去某寶一搜,塑料膜硬度有4H、6H,玻璃膜有9H,那都是鉛筆硬度,與莫氏硬度完全是兩個概念,9H已經是此種標量的最高級了,但其實連莫氏4都不到,不過這並不算虛假宣傳,我後面會細說。


二、關於各種塑料貼膜。

首先我是不推薦貼塑料膜的,不過出於對問題的尊重,還是介紹一下吧。

優點:便宜,便宜,以及便宜,一般都在2塊錢以內。當然也有人把塑料膜賣到幾十上百,這是營銷的藝術,和東西本身無關,不談。

優點都一樣,缺點各不同,客氣完了,開始揭短:

1.高清膜:也叫高透膜,是街邊、專賣店、淘寶上最常見的膜,也是塑料膜中唯一值得考慮的膜,優點是屏幕清晰,基本不會對屏幕顯示造成多大影響,缺點是非常容易變成指紋收集器,用不了幾下,屏幕就變成了世界地圖。

2.磨砂膜:唯一優點是手感較好,除此之外一無是處,現在幾乎所有智能手機的屏幕細膩度都達到甚至超過了「Retina」標準,貼上磨砂膜瞬間變成「大果粒」,那絕對是對屏幕的侮辱,要想不受磨砂膜影響,除非你屏幕的ppi低於150(具體內容請參閱:ppi),什麼?防指紋?拜託,它那模糊的樣子相當於塗滿了指紋,如果這也叫防指紋的話,那麼也可以說人死了就不怕生病了……

(圖就不上了,因為圖片上看不出那麼大的影響)

3.鏡面膜:效果有點類似於普通的鏡子。鏡子膜在膜中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讓膜具有較高的反射光線的能力,所以這種膜在屏幕關閉時還可以當做鏡子來用,對「熄屏美學」很加分。不過這種膜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由於因為膜的反射率高,所以在白天室外你就別想看清屏幕了,對著手機看看藍天白雲吧。

(你確定你還能看見屏幕內容?)

4.鑽石膜:這是最莫名其妙的一種膜,直接就相當於滿是劃痕與污點的屏幕,可以百度搜一下圖片看看,此圖是星點比較多的類型,也有少一點的,不過大同小異。

(撒滿頭皮屑一般的效果,居然有人覺得好看?)

5.防窺膜:採用超微細百葉窗(MICROLOUVER)光學技術,使屏幕顯示出的資料只能供給正面使用者閱讀,從左右只能看到漆黑一片。這種膜的好處是當你查看某些私密內容時不用擔心旁邊的人會看見,壞處就是你自己側一點(如拍照取景時)也看不見、無法多人共享屏幕、別人站在你身後仍然防不住……而且現在的屏幕工藝都在儘力追求「可視角度」,甚至連偏色都難以容忍,而這貨乾脆反其道而行之,乾脆來了個全黑,簡直是反人類的產物

(不知你難不難受,反正我是難受死了)

最最關鍵的一點,也就是我一竿子打翻所有塑料膜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硬度,只有2-3,沒錯,再怎麼加工、特製、地外科技,它的硬度也不會超過質量最差的鐵製品,這也就意味著,能劃傷它們的東西簡直隨處可見,鑰匙、刀子、拉鏈頭、扣子、筆尖……甚至,你用布使勁擦都能給它擦出劃痕來。

如果你貼的是塑料膜,就意味著使用一塊幾乎一直處於劃傷狀態的屏幕,兩年之後揭開膜,屏幕光潔如新,然後你把手機淘汰了……到底是圖什麼呢?

有句話說的好,用手機最爽的兩個瞬間,一是拆開包裝取出來的那一刻,二是下決心撕掉貼膜的那一刻——此即指塑料膜。


三、再說說玻璃貼膜以及劃痕那些事。

這裡的玻璃,是指真的玻璃,不包括有機玻璃or樹脂or透明亞克力。

既然是玻璃,硬度至少也有6,也就是說,鋼鐵是無法將玻璃劃傷的(砸破不算),除非玻璃實在是太劣質。至於鋼化膜,其實也是玻璃膜,只不過採用了特殊處理技術,使其硬度更高、韌性更強,但終歸還是玻璃,直接拿在手裡,一般人是很難看出區別的,只有實際測試,去劃、去刮、去砸,才能看出區別。

那麼玻璃最怕什麼呢?答案是沙子!

(當然了,日常中是不會接觸這麼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為建築材料,幾乎在任何地方都會出現)

(當然了,日常中是不會接觸這麼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為建築材料,幾乎在任何地方都會出現)

沙子中的主要成份石英(二氧化硅SiO2)硬度高達7,而普通玻璃是不純凈的二氧化硅,硬度一般比石英要低,只有6多一點,這樣一來沙子就成了玻璃的剋星,一刮即敗。衣服口袋裡、包里,難免會鑽進細小沙土,給屏幕添上一兩道痕迹,最暴力莫過於手機屏幕朝下在地上拖行一段距離,那時的屏幕,劃痕如細雨中的車窗,畫面太美不敢看……

如果想知道具體場面,請看Zealer的測試視頻:手機貼膜,還是不貼膜?,(不過那個時候品牌鋼化膜還比較貴,現在要便宜很多了)


即使是特種鋼化玻璃(如康寧大猩猩),也只是優化了的二氧化硅(多為鋁硅酸鹽玻璃),硬度達到了6.5,已經接近了石英微粒的門檻,但也只是接近而已,無法達到7,也就是說,特種玻璃與普通玻璃在面對沙塵時,該劃傷還是劃傷,區別只不過是特種玻璃的劃痕要更淺、更短罷了。

(有些商家會故意搬出抗沙子的演示,比如在屏幕上撒沙子之類,純屬避重就輕,絕對不敢把屏幕扣在桌子上磨沙子的)

現在很多手機的外屏都採用了特種鋼化玻璃,那麼結論已經得出了:它們抗刀、抗鋸、抗鑰匙,但是依舊無法免疫沙子,哪怕你再仔細,但難免會有意外發生,(段子:手機在別人手裡出事的概率會提升10倍,在你心不在焉時出事的概率會提升50倍)所以多加一層保護,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既然提到特種玻璃,自然少不了玻璃品牌商,比如全球最有名的美國的康寧(Corning),而與康寧大猩猩齊名甚至超越的產品有沒有呢?也有。在這裡提名兩家,一家是德國的肖特(SCHOTT),一家是日本的旭硝子(AGC / Asahi Glass Company)。(按照業界習慣,一般康寧和肖特慣用中文譯名,而AGC慣用英文縮寫,下文略)


就按知名度順序,也是進駐國內市場的先後順序來一一介紹吧

康寧的特種玻璃——大猩猩(Gorilla Glass)

康寧公司作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玻璃供應商,其實力自然強悍,尤其是與蘋果公司合作之後,受喬幫主的營銷神功暴擊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產品已經更新至第三代(上圖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圖),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康寧公司作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玻璃供應商,其實力自然強悍,尤其是與蘋果公司合作之後,受喬幫主的營銷神功暴擊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產品已經更新至第三代(上圖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圖),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康寧大猩猩三代在技術指標上,已是業內頂尖,但較高的成本與不高的量產能力,使其在對抗起AGC來顯得捉襟見肋,而一代二代由於技術落後也基本無優勢了。目前大猩猩三代多見於智能設備屏幕覆蓋,至於玻璃貼膜廠商,由於受產量和成本的限制,幾乎見不到三代的產品,多為用一代、二代借康寧之名而已(很多商家標為三代,實則使用一、二代)。

所以,手機屏幕看中康寧還是比較靠譜的,但在鋼化膜市場,康寧卻多數有名無實。(只是說多數,不絕對)


AGC的特種玻璃——龍跡Dragontrail

相信已經有不少人熟悉這個品牌了,幾乎所有的日系手機包括SONY、夏普等大廠,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艦機型,包括國內的硬體怪獸小米手機,用的就是AGC玻璃。

相信已經有不少人熟悉這個品牌了,幾乎所有的日系手機包括SONY、夏普等大廠,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艦機型,包括國內的硬體怪獸小米手機,用的就是AGC玻璃。

(有人說三星比蘋果的屏幕更容易摔碎,因此AGC不如康寧——前半句沒錯,但您考慮屏幕大小了嗎?屏幕當然是越大越容易摔壞了)

AGC龍跡問世,其綜合性能(包括硬度、透光度、韌度等多方面)超過了康寧大猩猩一代、二代,略輸於三代,而其成本的低廉,量產的能力,更是使其成為鋁硅酸鹽特種玻璃中的性價比冠軍

(僅供參考:大猩猩殺手 敢叫板康寧的Dragontrail玻璃)

2014年,AGC又推出了新產品龍跡X,號稱叫板大猩猩三代,按以前的慣例,龍跡X超越猩三還是比較有把握的,至少不會輸,但畢竟是剛剛研製出的新品,離量產還早,手機廠商都沒用上,想讓它登入貼膜市場,最快也要2015年,所以這個先不用想了……


肖特的特種玻璃(Xensation Cover)


德國肖特也算是業界的元老,有近130年的特種玻璃開發和生產的經驗,結合德國玻璃工程專業,再加上德國人室女座強迫症般的品控,其綜合性能達到近乎完美的均衡,但也因此,成本和產量都比較苛刻。據我了解,採用肖特玻璃做鋼化膜原材料的廠商,寥寥無幾,我只用過兩家的東西,確實很好很強大,幾乎無可挑剔,但也真的貴,動轍就100多。

(我就是不告訴你們在哪買的,省得又有人說廣告)

(肖特玻璃的物理抗性測試,其實肖特0.15的韌性不僅如此,甚至是可以頭尾對摺的)

康寧猩三的維氏強度(剛性指標)略強於肖特Xen,而肖特Xen的楊氏模量(彈性指標)要略勝一籌,其他各項數據也是互有勝負,綜合性能二者差不多打平(細究的話,猩三似乎微勝一丟)。

但這只是實驗室結果,由於德國人對品控的把握實在是嚴格,導致實際流向市場的產品中,Xen的表現往往要高於猩三。而且,由於近期肖特提升了量產技術,其成本已降至低於猩三,逐漸有壓迫康寧之勢。

在玻璃貼膜市場中,由於肖特玻璃均衡出色的性能,以及嚴格的品控,目前只有肖特玻璃能做到0.2mm以下(現已做到0.15mm左右),AGC做到0.2mm已是極限,再薄的話,殘品率會很高,國產玻璃就更不用說了,而康寧三代玻璃,基本沒有貼膜廠商在用,很多號稱三代的其實都是一代二代。

性能排名:肖特Xen=康寧猩三&>AGC龍跡&>康寧猩二&>康寧猩一(AGC龍跡X由於未能量產,故不參與排名)

性價比排名:AGC龍跡&>肖特Xen&>康寧猩三(一二代略)

看來肖特玻璃是玻璃中的戰鬥機了,那有什麼東西能擊敗它嗎?

有。鑽石,硬度10。

但是沒有人會拿鑽戒去劃玻璃,萬一輸了呢……

比鑽石更常見的東西也有,那就是金剛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雖然比鑽石還是略差一點,但虐殺玻璃是綽綽有餘,更要命的是,這玩意是散落在人間的

還有,不要以為肖特康寧AGC就不怕沙子了,仍然怕,即使把硬度做到到非常接近7的程度(註:玻璃的硬度不可能超過純石英,只能努力接近),與石英微粒大致平級,但即使是硬度相同,也依然能划出痕迹,只不過由於屏幕材質和石英微粒「同歸於盡」,可以把劃傷程度降至最輕的程度而已。


三點五、在這裡插一段,關於「藍寶石」

剛玉(三氧化二鋁Al2O3),也就是紅、藍寶石的成份,硬度高達9,在這裡用的是無色人造剛玉,物理屬性是一樣的,其硬度凌駕一切玻璃,包括那個玻璃殺手:石英

(切割玻璃用的玻璃刀,其刀頭就是人造鑽石或剛玉)

在iPhone6發布之前,網上流傳的「iPhone6將使用藍寶石屏幕」指的就是這個。(「藍寶石」不等於「藍寶石玻璃」,後者只不過是某些廠商投機取巧,給自己的玻璃命名為「藍寶石玻璃」,就像魚翅炒飯裡面沒有魚翅,而是廚子名叫魚翅……)

(人造剛玉)

既然藍寶石(剛玉)這麼強悍,為什麼沒有被大量採用呢?

因為藍寶石要麼就太貴了,要麼就太脆了。我們都知道,硬度越高的東西,韌性越差,越容易被磕碎,藍寶石也沒能突破這個規律,雖然抗劃能力傲視群「英」,但實在是經不起磕碰。而若為了解決這個易碎性,所犧耗費的工藝成本將是巨大的。所以說,藍寶石目前僅適用攝像頭玻璃的那種小面積防護,或者高檔手錶等奢侈品,而給手機這種民用消費品大面積覆蓋整個屏幕是很不現實的,以現在的技術手段,還沒有任何廠家拿藍寶石這麼高貴的材料造手機貼膜這麼草根的產品。

更何況,藍寶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過金剛砂(9.5)

(感謝NoMercyTakuma指出,硬度9.5的金剛砂只能在人工製造中得到,而大自然中的金剛砂純度不夠,所以實際往往到不了這個硬度,藍寶石論硬度還是很牛的。但貴依然存在,並不改變整體結論)

下面言歸正傳


四、論為啥要貼個玻璃膜

有人可能要問:既然手機屏幕干不過石英、金剛砂,鋼化玻璃膜同樣也干不過石英、金剛砂,那我們為啥要貼個玻璃膜呢?

因為多層膜,就是多條命嘛!

再說直白一點,膜萬一刮花了,撕掉換一張就是了,質量不錯的玻璃膜也就三四十塊錢的事情,最頂級的也不過百元,但屏幕刮花了呢?

我見過很多裸奔主義者,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幾個月過去都後悔莫及,至少也要為劃痕煩惱,這一點,在裸奔主義者的答案下可以看到很多評論驗證。

雖然塑料膜比較便宜,但防劃能力基本等於零,你如果想一直保持屏幕的光潔如新,有一點劃痕就換,麻煩不說,最後花的錢未必比一張玻璃膜少。而體驗,就更不用說了,塑料膜不是手感體驗極爛、就是視覺效果極爛、甚至二者兼爛。

而玻璃膜是在不影響使用體驗的基礎上,單純給屏幕多了一次滿血復活的機會,這就是我推薦使用玻璃膜的原因。


有些人說「手機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著的」
這沒錯,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但是你們搞錯了我貼膜的目的
我貼膜不是為了供著手機,相反,是為了讓它能承受更惡劣的使用環境,遇到意外時需要花費更低的成本

至於我為什麼主張貼玻璃膜,而且不能是太垃圾的玻璃膜,就是因為在使手機更耐折騰的同時,儘可能地不影響視覺與手感,質量好的貼膜手感不亞於原裝屏幕,絕不誇張。


再順帶提一下關於防摔(防磕、防砸)。

防摔也是大家貼膜的一個主要考慮目的,一般情況下,手機摔在地上,往往是外屏先碎、內屏完好,而貼上玻璃膜後,膜就變成了率先犧牲的「外外屏」,這正好滿足了防摔性能的需求,因為膜先碎的話,就會吸收掉其臨界範圍內的全部衝擊,保護屏幕。(其實後碎也會吸收一大部分)

什麼意思呢?用數字舉個栗子吧(註:數值僅供參考,沒有單位,沒有反覆實驗測量,也燒不起那個錢,僅為說明問題、根據日常觀察經驗、用大概的大小比例而擬的數值,無所謂精確性)

一般來說,玻璃膜的厚度要小於屏幕,假設屏幕的最高耐受力是100,玻璃膜是80,那麼:

當受到&<80的衝擊時,裸奔:完好無損,貼膜:完好無損

當受到80-100之間的衝擊時,裸奔:完好無損,貼膜:膜碎屏好

當受到100-180的衝擊時,裸奔:屏碎,貼膜:膜碎屏好

當受到&>180的衝擊時,裸奔:屏碎,貼膜:膜碎屏碎

可見,貼膜的話,在80-100這個範圍,你會白白損失一張膜,而在100-180的範圍,你挽救了你的屏幕

(考慮到現在的玻璃膜越來越薄,可能80這個數要改成70甚至60了)

(圖片來自micimi)

有人說:你手機都淘汰了,屏幕卻還是新的,這樣值當嗎?

我想說:我寧可如此,也不願手機還是新的,屏幕卻先壞了


選擇玻璃膜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貼起來比塑料膜容易太多了!

因為玻璃膜是硬的,所以你拿起來會很穩,更容易對正位置。

另外,如果貼合是不小心粘上飛灰,在塑料膜下就是一個巨明顯無比的氣泡,而在玻璃膜下就不會有氣泡,只有不明顯的灰塵。當然,除非灰塵實在太大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一次貼合成功,因為如果再次揭起的話,新手經常會把玻璃掰斷,或者不小心摳到裡層的AB膠,或者由於揭起高度太大導致靜電吸灰,如果經驗足夠的話可以避免或挽救這些問題,但又有幾個人是貼膜Boy呢?

這裡有個小經驗,就是在貼之前先不要撕掉保護層,而是先放在屏幕上比比位置,看看最完美的孔位對在哪裡,然後再正式貼,以免貼歪了(感謝某店客服告訴我這一招,不過我不會告訴你們是哪家的)


五、玻璃膜材質與規格

先說材質吧——

看完剛才那段,似乎有個大致概念了,就是在材質性能上:肖特=康寧三代&>AGC龍跡&>康寧二代&>康寧一代&>中端國產(南玻、洛玻)&>低端國產(雜牌)

沒錯,但是在價格上,也差不多是這個順序。以最常見的規格(0.3mm 弧邊 iPhone5)為例,最低價格含郵費大概在肖特50(順帶提一句,肖特一般不做這麼厚的規格,因為競爭不過AGC,0.2mm以內的超薄規格才是其發揮特長之處,當然價格也會更高),康寧三代60,AGC36,康寧一代35,國產25,雜牌玻璃8.9,連防爆都沒有的就是4.9。

這差不多是正常銷售的最低價格,當然材料市場是會有一定浮動的,所以成品也會有相應的浮動,但絕不會相差太多(注,一般屏幕越大越貴、厚度越薄越貴,iphone5是這個價格,各種巨屏NOTE就不要想了,0.3mm是這個價格,0.15mm就不要想了)。


最終結論:注重極致體驗選肖特,追求最優性價比選AGC,信任品牌選康寧,中端國產高不成低不就屬雞肋,價格沒太大優勢但質量差不少,至於雜牌玻璃,本人以親身吐血經歷建議你不要考慮,從4.9包郵這價格來看,你也可以想像賣的是個什麼級別的東西,而售後更是想都不要想。

(注意前面說的是玻璃材質的品牌,後面要說的才是貼膜品牌,一個是材料商,一個是成品商,相當於德清源、蒙牛和味多美、好利來的關係)

(某雜牌4.9包郵)

順帶提一句,上述三大品牌的玻璃,做手機膜的話,一般都會加一道電鍍塗層的工藝,納米不納米就不細究了,但至少它對防指紋確實有一定效果,據本人平時的使用經驗來看,比起塑料高清膜能減少60%-80%的程度,手感完爆,跟裸奔比起來,手感基本相當。

再說切割工藝——

這個比較簡單,基本就分兩種:直邊切割、弧邊切割

直邊切割縱截面:┌———————————————┒

弧邊切割縱截面:╭———————————————╮

(由於字體不同,符號未必能完美表達,見下面的圖吧……)

區別就是,直邊略微硌手但便宜一點,弧邊手感好但稍貴一點。

二者差價一般不會超過10%,而對於手感而言,也是各人各異,而且厚度越薄、影響也越小,我本人喜歡多花一點錢買弧邊的

(圖片來自Benks)

再說厚度——

厚度沒啥可說的,就是厚度,市面從最厚的0.5mm到最薄的0.1mm都有,越厚越影響手感和透光,越薄越貴越不抗砸(但抗劃能力是一樣的)

0.4mm以上,基本被淘汰了,太厚,已經影響觸屏反應了。

0.3mm是現在的主流入門厚度,性價比最高(AGC弧邊40元左右),但看起來還是略厚一點,有些帶物理按鍵的手機(果、星)會略微影響按鍵手感。

0.2mm是現在的主流高品質,通透性、手感都屬上佳,價格略貴(AGC弧邊70元左右)。

0.15mm是現在的最薄工藝,追求極致通透和手感的不差錢土豪專用,裂了直接換一張,價格較貴(AGC弧邊100元左右)。

0.1mm以下,目前僅存於某些品牌的虛標之中,一張A4紙才么厚,100張摞起來才1cm,這個厚度能當刀使了,想想也知道是誇張。


六、目前商家慣用的噱頭以及誇張宣傳

(實在對不起各位商家,要打臉了……)

剛才最後說到厚度,這次就先說厚度吧——

面對各路商家的各路貨,我曾經拿著螺旋測微儀挨個測試遍,得出如下結論:

1.沒有任何一家的厚度是指的「玻璃+防爆膠」的總厚度,若以此為標準,所有商家全部虛標。

2.較為誠實的商家,其厚度規格僅指玻璃的厚度,不包括防爆膠而防爆膠的厚度一般是0.1-0.15mm,所以若論實際使用厚度,要再加上0.12左右(如標註0.3mm,實際使用的總厚度是0.42mm左右)(允許微小誤差)。

3.更多的商家,連玻璃本身的厚度也是虛標的,也就是說,即使不算防爆膠,僅算玻璃,也是超過了標稱厚度(比如標註0.2mm,實際單算玻璃就已經超過了0.3mm)。

再說說硬度——

1.很多商家都宣稱自己的玻璃達到了「9H」,之前就說過了,這個9H其實是指的鉛筆硬度,沒錯,就是HB鉛筆中的那個H,而9H級,就是最硬的鉛筆的級別——這撐死能有多硬?顯然是不可能超過削筆刀(5)的。也就是說,但凡是塊玻璃,統統都能達到9H以上,並且統統「爆表」。9H這個宣傳點,雖然不是虛假宣傳,但毫無意義。

但是,沒有任何一家不宣稱自己9H,否則會很吃虧,會讓不明真相的觀眾以為自己連9H都達不到。

2.很多商家都用一段刀砍斧剁的視頻或者GIF來證明自己的產品不怕刀劃、不怕針刺、不怕鑰匙、不怕剪子……剛才說過了,鋼鐵的莫氏硬度只有5-5.5,而玻璃最少也有6。也就是說,但凡是塊玻璃,也都能做到這一點,窗子、水杯、鏡子,隨便試試就知道。

(當然了,如果用刀子鍥而不捨、反覆不停、持之以恆、愚公移山般的劃刮同一個地方,那很可能也會刮出痕迹,繩鋸尚能木斷,水滴且待石穿,故刀刮亦可璃傷啊)

(圖片來自耐爾金,對不起我只是借張圖,不是故意黑你,大家都一樣)


再說說防指紋——

很多商家的宣傳方案是滴上一滴水,然後讓水滴滾來滾去,表示屏幕不沾水,於是就「防指紋」了。無語,皮膚會分泌油脂,指紋是油性的,屏幕不沾水不代表不沾油脂。

誠然,現在很多玻璃膜確實能起到一定的防指紋效果,但那也只能降低指紋的沾染程度,高級點的「電鍍納米塗層」能使指紋減輕80%左右,而且擦拭起來也變得更輕鬆(優點還是要承認的),但是,誰都無法做到完全不沾,像防水滴那樣防指紋純屬胡說,幾個小時不洗手,正常的油脂分泌,一定會留下指紋,只是深淺的區別。

想徹底不沾指紋,請把手洗乾淨。


再說說防紫外線——

懶得複述廣告了,請自行搜索或腦補。

只說結論:第一,手機屏幕所發出紫外線的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第二,即使這忽略不計的微量,任何玻璃(包括屏幕本身)也能將其削減大半。如果這點微量的紫外線能對人造成傷害的話,那麼我們站在陽光下,簡直是沐浴在核爆炸中心。


最後說說「抗藍光」——

忍不住單獨給「抗藍光」三個字加了引號,因為這一宣傳點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什麼?藍光引起視網膜病變?藍光導致近視眼?藍光還還還致盲???居然還是「經科學研究」

只要懂物理哪怕只懂三原色的,就能看出那些論述說來說去其實根本什麼都沒有說,槽點實在太多。

看到宣傳這一噱頭的頁面,有著莫名的厭惡感。就像……(對不起,我不再黑金坷垃了)。


首先請回看抗紫外線那一段,同樣的道理,如果手機屏幕的那點藍光是有害的話,那麼明亮千百倍的全譜太陽光早就閃瞎人眼了。

所謂抗藍光,並不是貼膜行業首創,而是眼鏡行業發明的,是當初無力宣傳而硬生生創造的新賣點。抗藍光貼膜只是給玻璃染上一層黃褐色,這跟「護眼」沒什麼關係,你把屏幕整體亮度調低,同樣有「護眼」效果,而且色彩還要更準確。

至於有人覺得,屏幕偏黃色(暖色、色溫低)會讓人眼睛感覺不那麼刺激,我想說,這一定是你在晚上臨睡前得到的感覺。

人類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陪伴人類的一直是自然光,越接近中午,光線越偏白(色溫高),越接近傍晚,光線越偏黃(色溫低),而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篝火/燭光的顏色是最偏黃甚至偏紅的。所以這導致了人體對色溫的反應是,色溫越高(冷色、偏藍),則精神越興奮,色溫越低(暖色、偏黃),則精神越鬆懈,所以晚上臨睡時你覺得暖色舒服,因為那更接近你千萬年進化來的臨睡時的篝火、燭光的顏色。

下圖是工作環境與入睡環境的燈光顏色對比,快睡覺時看到黃光當然會覺得舒服,但如果大白天你看到這種偏黃光,暖色,反而覺得昏昏欲睡,相比之下,白光會更讓人集中精力思考問題。

(左:辦公室/會議室,右:卧室)

(左:辦公室/會議室,右:卧室)

咳……扯的有點遠了……所謂的抗藍光護眼,無非就是把純白色給弄成了黃褐色,讓你精神放鬆or犯困罷了。這個功能隨便找個調節色彩平衡的軟體就能實現(如安卓的Screen Adjuster)。

再說,如果藍光真的那麼有害,夏普、JDI、三星、LG等各大頂尖屏幕廠商這些年來幹什麼吃的?這麼大的賣點居然沒有一個屏幕廠商看到?沒有大肆宣傳?難道尖端科技掌握在貼膜小廠手裡?

有點扯遠了……畢竟只是噱頭,東西不會因為多個噱頭,質量就變差了,上面那些純屬吐槽,不要影響到商品選擇,看到抗藍光這噱頭的時候,直接略過就好,當沒看到……


七、各大品牌印象

有人要問,你說了這麼多,結論就是,厚度大家都虛標、9H大家都能達到、防指紋大家都做不到、防紫外線、防藍光也都沒有意義,那還挑選個啥啊?

問的好,這就是網購挑選的難處,材質、規格,在第五段已經說過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最能區分檔次的「軟」指標,如手感、透光度、虛標程度,這些東西在照片上是根本看不出來的,只有東西真的到你手上之後才能品出優劣,甚至有些指標,需要兩塊放在一起對比,才能看出來(所以我對那些敢在實體店鋪貨、並且能擺出樣品讓顧客試手的品牌,會多一些好感)。

本人由於工作關係,曾經遊盪過京城很多手機營業廳(移動、聯通、迪信通之類),也參加過N多網路品牌的試用,經老衲「染指」的品牌,已經屈指不可數了。下面簡單評價一下x印象比較深的幾個品牌:

先把在厚度上不虛標的,也就是它標的厚度確切等於玻璃厚度的(允許微小誤差):

(註:排名無先後順序,純粹想到誰說誰)

(再註:很多私信和評論問我要店鋪地址……你們要不要這麼懶(╯‵□′)╯︵┻━┻

(官方店貼給你們!很好記就是「品牌名點tmall點com」,加盟店願意找的自己去搜!)


Benks(邦克仕-benks旗艦店)該領域起步較早,以AGC為主,兼康寧,適配型號多,在網上平台和實體營銷都有較大名氣,缺點是價格較高、仿冒品最多(上百家加盟店、專營店,難以判斷),而官方直營店存在感弱,埋在眾多代理商裡面幾乎找不到……代理商眾多,實體店售價高於網店。

Nillkin(耐爾金-nillkin旗艦店)成熟商家,產品線豐富,基本就是規模縮小了的邦克仕,有一定數量的代理商,以AGC玻璃為主,亦有實體經營,很多蘋果專賣店、迪信通手機賣場均可以見其蹤影。缺點也是代理商較雜,實體店售價高於網店。

MICIMI(米西米-micimi旗艦店)實體店開的網路分店,以AGC玻璃為主,兼肖特,網上只有直營店所以服務很不錯,經常做促銷性價比也還可以,缺點適配型號較少,供貨量也有限。實體店有眾多代理,北京移動/聯通營業廳可見其蹤影,實體店價格高於網店。

MOMAX(摩米士-摩米士旗艦店新興網店,質量好,性價比尚可,產品線尚可,中規中矩,缺點也是中規中矩,沒啥特別的優點……

TORRAS(圖拉斯-圖拉斯旗艦店以國產中端玻璃為主,0.2mm的性價比尚可,畢竟價格要低於進口玻璃,0.3mm略坑,比起上述品牌來沒有什麼優勢。算是主打中低端吧。

Remax(睿量)同上,以犧牲玻璃材質換取低價低厚度,也是一種選擇

FEELMOS(非尼膜屬)以康寧玻璃為主(第幾代未知),質量不錯,缺點是宣傳過於花哨,由於是有代表性的康寧材質,所以提上來單說。


至於其他品牌,有些我不了解,不敢妄評,有些有較為嚴重的虛標,具體品牌就不列舉了,0.3的居然敢標0.1,更有甚者會用國產普通玻璃來號稱AGC、康寧等特種玻璃,雖然這些品牌中,有的質量尚佳,有的性價比也尚可,但你根本不知道你會買到什麼規格的產品,對於消費體驗而言,實在有些惱火,願意嘗試的,可以一賭運氣……


———————————————————我是分割線———————————————————
(正文完)尾記:本文的初稿有很多不嚴謹之處,文風粗獷,結論過於絕對,且受水平、經驗所限,對某些品牌的評論有失公正,現已全部改正,並真誠表示道歉,希望本文的轉載者隨同修改,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按你們要求把壓軸圖換成炮姐了!還不點贊!)


全文摘要:


一、關於貼不貼的問題:

1.手機貼不貼膜、貼哪種膜,取決於每個人的偏好與消費取向,它的成本收益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2.影響決策的主要因素有:A-防磕碰價值、B-防刮劃價值、C-影響使用體驗、D-價格。

3.答主自己的比較公式是:[0.32*P] vs [C+D],其中P=換屏成本,C=對使用體驗的影響,D=膜的價格。

答主的主機LG G3:285.19&>120,貼,備機小米2S:106.45&<109,不貼。
基友的iPhone 6 Plus(不戴套):對於0.14mm龍跡X,332.72&>250,貼,而對於0.2mm康寧3D全覆蓋,332.72&<368,不貼。

貼不貼,貼哪種,都是視人、視機、視膜而定,沒有絕對定論。對於答主而言,一般手機還是貼的好,但如果是三星Note4、S6 Edge、小米Note、LG GFlex之類的特殊機型,大概還是不貼的好。

二、關於貼哪種的問題:
1.各種膜的比較請參考 小城的回答前半部分,結論是鋼化玻璃膜的綜合體驗強於塑料膜,答主同意此結論。
2.玻璃的材質區別請看文中第二部分,大體就是:AGC的優勢是韌,康寧猩三與肖特的特點是硬,康寧猩二的特點是輕。
3.注意事項及品牌推薦請看 小城的回答後半部分寫的過度宣傳手段以及推薦的七個品牌,如果你是iPhone6/6Plus,那麼強烈推薦你試一下(注,以前推薦的那個產品,8月就停產了,抱歉在我這裡掛了這麼久……具體請諮詢商家吧,是micimi的,可能因為升級換代了)

三、針對某些評論的一次性回復:
我知道一定會有不少人甩下一句:「太長懶得看」「小題大做」「一句話的事非要寫這麼多」。
嗯,您如果喜歡只有結論沒有過程,請使勁往後翻,那裡一句話答案有很多:「反正我貼」、「反正我不貼」、「愛貼不貼」,絕對簡潔,幾百條您儘管看個夠。
您可以說我的數據哪裡有錯誤、論證哪裡不完善,但「小題大做」這種指責,絲毫不能阻止答主碼字的動力,知乎正是因為有我們這種小題大做、吃飽閑的一群人,才成了知乎,否則與貼吧又有何異。
之所以寫出這麼多東西,本意是鼓勵大家自己思考、把自己的具體情況代入公式中計算,這樣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結論。
也鼓勵大家貨比三家、比較多個品牌自己做決定。但很多人懶得過多思考,只想直接要「上結論」,可我又不夠了解你,那麼只能按我自己的消費觀與使用習慣給你推薦了,如果與你的實際需求產生偏差,恕難負責。

本文允許轉載,謝絕抄襲!轉就轉,不要亂改內容!轉載時最好知會我一聲~謝

——————————————————摘要·完——————————————————

拼了老命怒答一發,誰也別攔著我!兩大部分:

一、用經濟學演算法分析貼膜的作用與價值。

二、用物理指標對比三大玻璃的性能特點。

(其實我本想讓炮姐當主圖鎮樓的……想了想還是用一張主題相關的吧)

———————————————————前言———————————————————

貼膜黨說需要保護屏幕。

裸奔黨說我屏幕用一年完好如新。

貼膜黨說我屏幕一個月摔了三次。

裸奔黨說大猩猩屏幕很結實。

貼膜黨說大猩猩照樣扛不過砂石。

裸奔黨說影響「用戶體驗」,用著不爽。

貼膜黨說我用「優質貼膜」,照樣順滑。

裸奔黨說我手機只想用一兩年,我不想在手機淘汰的時候還全新。

貼膜黨說我手機起碼用一兩年,我不想在手機還沒淘汰就先壞掉。

…………


很久之前就關注了這個話題。

最早的高票答案來自Jimmy Zhang(2014年2月),純粹的裸奔黨,結論是換屏幕……不得不說,這個解決方案對於大多數人是不太靠譜的,成本高,流程麻煩,收到大量反對票也是難免的了,現在這篇答案已經在很靠後的位置……


第二篇高票答案來自小城(2014年9月)現代智能手機(如iPhone)要不要貼膜?貼或不貼,以及各種膜之間的優劣對比 - 小城的回答,貼膜黨,主張鋼化玻璃膜,曾經一度將這個話題推上了知乎日報,我認為這篇答案理論性可能並不是非常嚴謹,但對普通用戶的幫助是很大的,它的最大意義,就是使得很多人(包括我)擺脫了局限於塑料膜的認識,了解了玻璃膜,而且介紹了世界三大玻璃廠商,也推薦了一些靠譜的商家,還提醒了一些常見的誤導性宣傳(9H、防爆、抗藍光等)。後來貌似因為捲入了什麼事件,該答案被(似乎是淘寶的某商家)從頭名踩到30名開外……不過現在又回到前面了。

不過,當時被推送到日報的那一版答案,比現在這版要粗糙的多,日報的一個機制我不太喜歡,就是原答主修改答案時,日報並不會隨之更新,希望知乎能改進一下。


第三篇是NoMercyTakuma(2014年10月),現在排名第一,但說實話我有點反對這篇答案(對事不對人,請Takuma諒解),因為文章內容的主要部分並不是自己觀點的表達,而是在挑另一篇答案的毛病,而且對方已修改並解釋過了,這樣讓人感覺似乎不太友好。

另外就是康寧肖特之爭,我仔細看了好幾遍,兩位似乎壓根沒說在一個點上, @小城 一開始說的是指第一代大猩猩,對比之下,確實是被AGC和肖特吊打,這是沒錯的,而 @NoMercyTakuma 對比的是第三代大猩猩,當時龍跡X還沒普及,猩三是最新的產品,說是最好的也沒錯,所以二位的觀點才有了出入。

Takuma引用的GT Advanced的數據表,裡面的大猩猩參數指標很低,而且Takuma也似乎想到了是其他代次的數據(後來查到是猩二的),但並沒有引起重視。而小城的答案也改成了「肖特=康寧三代&>AGC龍跡&>康寧二代&>康寧一代」,這個跟我最後的結論是基本一致的,後面會有專門說明。不過 @小城 發布答案的時候,龍跡X並沒有普及,本文的撰寫得到了小城不少幫助,可以作為他原答案的一種補充。

———————————————————前言完畢———————————————————

第一部分、用經濟學演算法計算貼膜的作用與價值

請原諒我使用「經濟學」三個字以追求高bigger,要不然你們怎麼會點進來看?其實這只是一套比較簡單的算術模型而已,但也確實是經濟學裡很基礎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有些同學非常堅決地不貼膜,並且力勸其他人也不要貼,但他們的主要理由並不是貼膜影響手感或不在乎屏幕劃痕,而是「長期裸奔啥事都沒有」,宣揚不貼膜,另一些同學照做了,結果沒過多少天杯具了,或花或碎,大呼上當……

借著話頭提醒大家,

借著話頭提醒大家,我們要擺脫這樣一種心理誤區:試圖拿個例來說明整體。

這就好比,我說吸煙有害健康,你說你爺爺一天三包煙活到90歲能唱能跳,這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個例永遠是舉不完的,你可以舉出你身體倍棒的爺爺,我也可以舉出因為吸煙連當爺爺的機會都沒有的人。手機也是一樣,永遠存在運氣超好或使用環境極佳的人,也永遠存在倒霉催的買新機當天就給摔了,但這都不代表大眾情況,從整體來看,吸煙毫無疑問會增加致病幾率,貼膜也毫無疑問會降低損壞機率,想通就好。


另外,還有一種心理誤區是比較常見的:沒出事故,保險就白買了;沒中獎,彩票就白買了;沒考好,考試費就白交了;沒摔機,膜就白貼了……這種想法是符合直覺卻並非理性的。

比如保險,並不是出了事故、拿到賠償金了,才叫沒白買,買保險買的是一個獲得賠償金的資格,同理,買彩票買的不是獎金,而是獲得獎金的機會,考試費買的不是證書,而是獲得證書的機會。

重複:你買的是資格、是機會、是可能性,而不是直接購買了賠償金、獎金、證書本身。

買保險的價值,從獲取資格的那一刻就產生了,而不是發生事故拿到賠償之後才算沒白費,貼膜就像買保險,在你貼上膜獲得「拯救屏幕的可能性」或者說「降低了損壞機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發揮價值了,不要奢求百分百能拯救屏幕。


在這裡引用一下 @嵐日 同學的心態:「對手機的態度放輕鬆了許多,再也沒有裸奔時的「千萬別傷著」的緊張感了」——這種踏實安全的感覺,就是貼膜的價值體現了。


如何量化這個價值,就是接下來要說的。

貼膜最主要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防撞/防磕,其二是防劃/防刮。

(有同學問為什麼不提防摔?因為摔=撞+劃)

貼膜的副作用也有兩個,其一是影響部分使用體驗,其二是要花錢。

那麼貼膜到底值不值呢?很簡單,貼膜創造的正價值大於副作用,那麼就是值,反之則不值。說白了就是:

[防撞價值防劃價值] vs [影響體驗花費價格]

[AB] vs [CD]

如果前者&>後者:買買買!

反之前者&<後者:裸奔!

(一)貼膜對於防撞擊的價值:[A]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貼膜對於防撞擊確實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這個作用未必發揮得出來。

前答主小城已經分析過了,膜是比屏幕易碎的,我再補充一下:——膜比屏幕薄,其實是次要因素,而主要的因素是屏幕邊緣可以受到手機邊框的保護,但膜的邊緣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薄片狀的東西,邊緣一定是弱點,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鋼化膜的破損多半都是因為磕碎了邊緣,或者邊緣磕破了小缺口但裂紋擴展到了裡面。

再插一句:大家可能存在又一個認識誤區,就是認為厚的玻璃膜一定比薄的結實,其實並不絕對,固然厚膜對絕對力量的承受能力要更強,但另一方面,膜越厚,邊緣就突起越明顯,遭到「砍邊」的機率也相應增加,所以厚膜和薄膜哪個更易碎,真的不好說。

(邊緣突起示意)

所以,膜比屏幕更易碎,基於此前提,在手機受到撞擊時,我們可能得到以下四種結果:

1.撞擊程度輕微,無論是否貼膜,都不會有損壞。

2.撞擊恰到好處,膜碎了,屏幕沒碎,但即使不貼膜,屏幕也不會碎(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因為恰好剁在了膜的邊緣,我前一張膜就是這樣壞掉的)。

3.撞擊比較嚴重,膜碎了,屏幕沒碎,但如果不貼膜的話,屏幕會碎(或者嚴重刮損)(這種情況大多數是摔在了地上或者被硬物砸到)。

4.撞擊非常嚴重,膜碎了,但屏幕也碎了。

(摔到這個份上……就別指望一張膜能救你了)


情況1一直堅持到手機淘汰,相當於白貼了一張膜,2和4也是白搭進一張,木有創造收益,只有情況3是拯救了昂貴的屏幕,所創造的收益等同於換一塊屏幕的錢。

再次提醒大家要擺正心態,遇到白搭貼膜的情況,就當成是買了保險但在生效期內沒有發生事故,不要因為「保費白交了」而懊惱。

忽略掉無損碰撞,大致是這樣的:

上圖藍色區域所佔的比例,可以稱作貼膜對於撞擊保護的「生效率」:[a1],它是決定價值A大小的重要因素。

a1=0.35是個稍微保守的估計,也就是1/3左右,這意味著你手機摔3次,可能有2次都是白白浪費一張膜,真正為你拯救了屏幕的,只有1次。

(財務管理教育我們「謹慎原則、預估收益要保守」,所以我估計的比例比@小城更低,保守估計了貼膜的作用,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把這個比例適當調整一點。)


第二個重要因素,每個人平均有多少幾率遇到這種「有損碰撞」:[a2]。

很多運氣好的用戶,直到手機淘汰也沒遇到過一次,而有些倒霉蛋摔卻要摔一次、兩次,一台手機換屏2次以上的用戶也不少見。

無責任假設一下:總共100人,有50人一直沒有摔壞,有35人摔壞一次,10人摔壞兩次,剩下5個超級倒霉蛋每人摔壞3次,總計摔壞35+10*2+5*3=70次。

那麼,就定為a2=0.7,各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這個數值。

當然,收益的根源是屏幕本身的價值,也就是保護了一塊屏幕究竟會幫你省下多少錢,標記為[P]。

現在市場上的手機多為OGS全貼合屏幕,官方售後換屏在600-1200元左右,取平均數900元,考慮到送修花費的時間精力,算作1000元吧。第三方換屏雖然更便宜,但卻沒有保障,不是大多數用戶能接受的,而且把原裝屏換成非原裝屏本身也是一種損失,這個損失是要加上屏幕成本上的。(比如淘寶價格400元,但潛在的風險估值100元,這樣等於P=500)。

綜合考慮,就定平均900元吧。

(不要忽視去售後送修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普通人半天工資還得100塊錢呢)

當然,一個用紅米1代,還能淘寶自己動手換屏,並且堅信靠譜的,可能只需要200多元,而一個水貨iPhone6的話……

A=a1*a2*P,如果全部按我的數值,結果就是0.35*0.7*900=220.5元。

這就是貼膜防撞擊的價值。各位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調整以上三個因數。


(二)貼膜對於防刮劃的價值:[B]

我們還是沿用對防撞價值[A]的分析方法,不過會有一些區別。

首先,與撞擊損傷不同的是,貼膜對於劃傷保護的「生效率」:[b1],幾乎是100%,優質玻璃膜所採用的材料,和手機屏幕是相同的,這也就意味著,劃不傷屏幕的,同樣也劃不傷貼膜,而能劃傷貼膜的,如果沒膜則一定會劃傷屏幕,不存在上述的情況2,另外,刮劃是不可能劃穿貼膜、傷及屏幕的,所以也不存在情況4——妥妥的全是情況3。

當然,如果玻璃膜的材質比較低檔,這個100%是要打折扣的,你不能指望9.9包郵的東西會給你用旭硝子大猩猩(特殊情況除外,比如老舊型號清倉或者捆綁銷售)。

所以,如果你用的是優質玻璃膜,也就是AGC、康寧、肖特這三大廠商的原材料,可以不考慮生效率這個因素,直接認為b1=1(暫時不考慮三大材質之間差距,對此感興趣的同學請看本文的第二大部分);

如果是較低檔的材質,請考慮情況2的佔比,也就是不貼膜本來沒事,貼了膜卻把膜劃壞了,所以要調減b1的值;

如果是塑料膜,那麼情況2幾乎佔了100%,也就是說b1接近0(包括前答主小城在內,很多人極力排斥塑料膜,主要就是因為防劃性能太差,一個因子是0,那麼整個結果也就是0了)。

(乃們點開大圖自己看……放心,本圖只有100多K)


第二個因素,與撞擊也是有區別的,你可能未必會把屏幕摔裂,但正常使用過程中幾乎必然會留下劃痕的(當然劃痕也有程度的區別),裸奔至手機淘汰都未留下劃痕的人極少,那些聲稱「裸奔沒啥事」的用戶,多數不是真沒劃痕,而是他們並沒把那種程度的劃痕當回事。

所以,應該考慮的不是劃傷幾率(因為幾乎是100%),而是用戶對劃痕的「痛苦度」:[b2],如何量化用戶對劃痕的痛苦度呢?我這裡提出一個演算法。

隨機找來100台劃痕程度不一的手機,按程度從重到輕排序:

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超過一定的劃損,你會徹底不能忍,而過於輕微的劃損,你會徹底無視掉。用紅、藍兩條線分別標記你對劃損的忍耐上限和下限。

那麼,劃痕最為嚴重的那些機器(紅線以上),是你完全無法接受的,你會有非常強烈的更換屏幕的衝動,如果商家賣給你這樣的手機,你絕對不幹;

劃痕最為輕微的那些(藍線以下),是你完全不當回事的,在你眼裡這和新機沒有區別;

而居於二者之間的劃痕程度(藍、紅兩條線之間),你的感受是「雖然勉強能忍,但看著就是不爽」。所以,對於你的心理痛苦度來說,就是下圖這樣的:

綠色曲線即為你的「痛苦度曲線」。

綠色曲線即為你的「痛苦度曲線」。

處於藍線下方的機器,對你來說都是完全可以接受,沒有區別,而紅線上方的機器對你來說都是完全不能接受,也沒有區別,所以兩端是水平的。

那麼,你對劃痕的痛苦程度,就可以用一種類似積分的方式計算出來——就是綠線對下方圍出來的「痛苦面積」,1/2橙色區域+整個紅色區域。


對於答主來說,100台劃痕機中,有30台是我根本不能接受的,有60台是勉強能用但心裡不爽的,只有10台是能當成新機的,那麼結果就是:

b2=1/2*0.6+0.3=0.6

各位仍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調整……

B=b1*b2*P,如果全部按我的數值,結果就是1*0.6*900=540元。

這就是貼膜防刮花的價值,同樣的,三個因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


一張貼膜有這麼大價值?你逗我???

——當然沒那麼大,請繼續往下看,看到後面就清楚了


(三)貼膜對使用體驗的影響[C]

都說貼膜影響使用體驗,到底有什麼影響?塑料膜經前答主小城一通批,已經是「根本沒法用」了,順帶而過,咱主要聊玻璃膜吧,總結一下無非是這幾個方面:

1.透光度,玻璃膜是不會影響清晰度的,只會影響一點亮度,個人認為這方面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因為只要亮度稍微調高一丁點,就能得到裸屏習慣的視覺效果了,如果是在強烈的陽光下,貼著膜看不清往往你揭了膜照樣看不清。至少我本人沒有這方面的困擾,當然了,如果你用的是劣質玻璃甚至是奇葩玻璃(如防窺膜)請自行扣分……

2.按鍵,對電容按鍵、虛擬按鍵的機型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僅對正面使用物理按鍵的機型(蘋果三星)有影響,會感覺按鍵下陷,具體程度因人、因機、因膜而異,越薄的影響越小。

3.邊緣,對於普通手機沒有影響,弧邊膜應該還是加分項,而對於iPhone6、三星S3、S6、Lumia這類水滴屏的機型,前答主小城已經分析過了,不僅會影響手感,還影響視覺效果,這是個扣分項,但也是越薄影響越小,所以我們看到市面上做到超薄的膜基本都是蘋果三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機型的邊框比屏幕還高,比如三星S4、Note3、A7、酷派大觀什麼的,這類機型貼上厚度合適的鋼化膜,邊緣手感是好於裸屏的,這點反而是加分項。

(補充一下,iPhone6的2.5D屏幕,尚在貼膜的可接受範圍,絕大多數手機是能被蓋住顯示區域的,但如果遇到更奇葩的三星Note4、小米Note,那就無論如何都貼不踏實了,這兩款反正我是不貼膜的)

4.表面手感,也就是沾指紋程度和順滑程度,依然是因人、因機、因膜而異,我只能說,好的鋼化膜(主要是好的鍍層)確實能提供好的手感,不要局限於塑料膜澀澀的手感就是了。但也不要對鋼化膜的「防指紋」過分奢求,如果你經常撓頭抓臉,手上經常油油的,那指紋仍然是難免的,膜再好也無法完全防到。

說了這麼多,只是在提醒大家考慮哪些方面,都知道貼膜影響體驗,但這份影響必須要換算成價值(負價值),才能去和上面的正價值比較。

這說不清道不明不知幾斤幾兩的所謂「體驗」,如何用價格去衡量呢?

好在兄弟我念過書,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我學到了一種非常實用的思維方法——等量代換,說白了就是:

如果x=y,且x=z,那麼y=z。

忒好了,「用戶體驗」多少錢一斤,迎刃而解。

具體是這樣解的,請跟著我的描述想像以下內容:

1.你現在木有手機用了,擺在你面前的是兩台同樣型號的手機(請想像成你正在用的型號)。

一台裸屏,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但永遠不會再擴大。另一台貼著膜,完美無瑕疵,膜和屏幕永遠都不會損傷,但要求必須一直帶著膜使用。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選擇有損傷、無貼膜的,還是選擇有貼膜、無損傷的?

當然了,如果損傷很微小,你會選擇瑕疵的,如果損傷很嚴重,你會選擇貼膜的。那麼什麼樣的損傷瑕疵會讓你陷入兩難決定的境地呢?請仔細想像出這樣的損傷。

(答主想像的是這樣的劃痕,平時不明顯,反光比較明顯的這種)

——這種程度的瑕疵影響(x),就等同於貼膜帶來的影響(y),即第一步x=y。

2.你拿著剛才的瑕疵品(x),得到了一個完美修復的機會,但是要交一定的費用,你要不要花錢把瑕疵修復成完美狀態呢?

當然了,如果要價10元,你會毫不猶豫地掏錢,如果要價1000元,你肯定覺得沒必要修。那麼什麼樣的價格會讓你陷入兩難決定的境地呢?請仔細想像出這個價格。

(答主的心理價位是80元左右,我最多會花80元來修復它)

——這種程度的瑕疵影響(x),就值這麼多錢(z),即第二步x=z。

很顯然,用了某種程度的瑕疵品(x)來作為中間量,雙向比較出了貼膜對使用體驗的影響(y)和價格(z),貼膜對使用體驗造成的影響(y)就可以量化了,對於你來說,就是你剛剛想像出來的那個價格(z),對於答主來說,就值80元,也就是C=80。

註:我的兩款手機都無需考慮邊緣和按鍵的影響,所以影響很小,對我來說只值80元,如果換成水滴屏+物理鍵的iPhone6,買個4.9包郵的垃圾膜,可能帶來的影響C值高達幾百元,大大犧牲體驗反而不划算了。

所以推薦盡量買好一點的,哪怕多花點錢,也要減少對使用體驗的影響,身邊有位買了0.14mm的朋友,他那張玻璃膜非常薄,比塑料膜厚不了多少,手感也很棒(材質的話題放到後面),這樣的話對使用體驗的影響就比較小了,朋友按我的方法想像了一下,報出的C值是150元。

(他想像的大概是這樣的劃痕,肯花150塊錢去修復)


(四)貼膜的價格[D]

這個就沒有解釋的必要了……花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我買的貼膜是0.3mm的,只賣40元,而基友的是0.14mm的,108元(更正,好像打了折是88元,具體我記不清了,為了方便就按100元算吧)。

材質方面我的是AGC龍跡,他的是AGC龍跡X,也是他的要高級,龍跡一般是做不到0.14這麼薄的,這個會在第二大部分詳細解釋。

為什麼基友肯比我多花一倍以上的價錢?


主要是因為手機不一樣,我主機LGG3、備機小米2S,手機邊緣都是平面的,按鍵是虛擬鍵和電容鍵,而基友的是iPhone6,屏幕2.5D邊緣,實體物理按鍵,貼膜對我沒什麼影響,但對他的影響就非常明顯。


我們追求的既不是使用影響[C]最小,也不是價格[D]最小,而是[C+D]最小。


對他來說,40元的貼膜對手感影響太大,C值有400,C+D=440,

而100元的貼膜C值只有150,C+D=250,

但如果換更貴的呢?如果買200元的,C值也有130,C+D=330,

可以看出,買太便宜的和太貴的,都不夠划算,基友做出的就是最適合他的選擇。


而對我來說,由於機型差異,膜對體驗的影響[C]本來就很小,我的現狀是C80+D40=120,

就算花大價錢買高檔膜,C值也不會降低多少,可能是C50+D100=150,

但如果再壓低價格D,那麼影響C就會上漲的厲害,可能是C200+D20=220,

所以,我作出的也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A]、[B]、[C]、[D]都分析完了,[A+B]=760.5元,而[C+D]顯然到不了這個數,難道結論毫無疑問是買買買?

——不可能吧!

先講個老段子吧:

甲:大蔥5塊錢一斤咧!

乙:來20斤。

甲:好咧,一斤5塊,20斤100塊錢……

乙:等等,我蔥綠和蔥白分開買,幫我切開~

甲:額,客官請稍等,DuangDuangDuang……

乙:5塊錢的蔥,切出多少錢蔥白?多少錢蔥綠?

甲:蔥白3塊、蔥綠2塊。

乙:20斤蔥切完了多少蔥白、多少蔥綠?

甲:額,10斤蔥白、10斤蔥綠,正好各一半。

乙:蔥白3塊,10斤蔥白多少錢?

甲:哈哈這還用算么,30塊錢。

乙:蔥綠2塊,10斤蔥綠多少錢?

甲:20塊錢。

乙:蔥白30、蔥綠20,給你50塊錢正好,拜拜~

甲:………………

…………

20斤蔥本來是100塊錢,怎麼最後變成50了?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不對勁了,蔥5塊錢指的是一斤蔥的價格,而蔥白3塊錢、蔥綠2塊錢分別指的是半斤的價格,前後口徑並非一樣的。同樣的道理,[C+D]指的是一張貼膜,而[A+B]其實是兩張膜——貼膜要麼因為磕碎而報廢,要麼因為劃花而報廢,不可能一張貼膜把兩種情況全佔了。

即使是摔在水泥地上滑行,既摔碎又劃花,那也是只起了一次作用,不能拯救兩次屏幕。

所以,A、B不能是求和,而應該是平均。

A和B權重的分配,答主表示無能為力,我使用玻璃膜的歷史將近一年,總共才報廢了兩張膜,恰好是一張劃壞了,一張磕壞了,只能拍腦門各佔50%了。


另外,聰明的你一定還會指出,手機在使用過程中是會貶值的,用戶的心態也是會變化的,新機沒用多久屏幕就壞掉,肯定很心疼,但如果已經用一兩年了,這個時候屏幕壞了,就正好淘汰換新機,代價就相對低。

當然,舊機器也是有價值的,送人、賣二手、當備機、再不濟給備機升個級,不可能一點價值都沒有,比如你把人家用一年的手機給砸碎了,總不能說「反正你也該換了,我就不賠了」。

(卒)

所以我們仍然要評估一下舊機的價值。

舊機的貶值,主要可以參考數碼產品的「摩爾定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18個月貶值一半,摩爾定律_百度百科 假設手機在2年之後淘汰,那麼此時使用價值只有新機的0.5^(4/3)=39.7%,頂多再扣掉三成心理影響,只剩28%了。

使用手機的整個過程,就是把手機的價值從新機的100%消耗至28%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出現破損意外的概率,理論上是平均分布的,那麼就取一個平均值:64%,也就是說,貼膜挽救手機的價值,不能一直按新機算,而是隨著手機的折舊,貼膜的價值也在慢慢降低的,平均下來只有初始的64%。

(更新:應該是過於低估了,因為屏幕維修費並不會下降,我後來想了想,修正成75%可能更恰當些,當然各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認識調整這個「殘值率」)


所以應該是:[(A+B)*0.5*0.75] vs [C+D]

擴展整理後:[(a1*a2+b1*b2)*0.5*0.75*P] vs [C+D]


對於答主個人而言,a1=0.35,a2=0.7,b1=1,b2=0.6,P=900,C=80,D=40。

285.19&>120,所以我是買買買。


當然了,答主的手機是幾乎不影響使用體驗的小米2S和LGG3,買的膜質量也不錯,所以C值相對較低,如果換成貼膜惡夢iPhone6,情況就不一樣了。

首先Phone6的屏幕由於是2.5D的水滴屏,比普通屏幕更容易損傷,但同樣的原因,iPhone6的貼膜也變得更容易損傷,這兩項因素可以互相抵消。

另外iPhone6貼膜對使用體驗的影響大於一般手機,如果買很低檔的膜,由於大大降低使用體驗,即C值過大,算到最後得到的結論恐怕是個杯具。

比如C=500,而式子左邊計算結果只有300多,那D就甭算了,白送也不要的節奏。

所以不論是我,還是前答主小城,都是建議貼優質鋼化膜,這樣雖然花的錢貴一些,但對使用感受的影響較小,C值可控制在較低程度,那麼只要價格D不是太過分,還是值得買的。


基友用的是iPhone 6 Plus,就用他舉例子吧:他的P=1050(換屏948加上所耗時間精力),C=150,D=100。

332.72&>250,所以他也買了。


順便解釋一下他為什麼沒買小城提到過的那個188元的Benks獨家3D全覆蓋鋼化膜:

直觀上當然是因為膜太貴咯,貼了那麼貴的膜,誰來保護這個膜呢?

當然也可以用算式解釋:如果是這張膜,C=180(他認為手感並未優於那款超薄的內縮版,何況還有可能遇到公差問題),D=188。

332.72&<368,所以他沒有買那個3D全覆蓋。


那麼換成78元的micimi的EVA全覆蓋呢?膜倒是便宜了,但由於基友是不喜歡用手機套的,這種全覆蓋的膜對邊緣影響比較大,C=300,D=78。

332.72&<378,所以他也沒買那個EVA全覆蓋。

(但如果有套的話C=150,還是可以考慮的)。


就是這麼回事,果然世間萬物都能歸於數學……


為什麼有這麼多參數,因為每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偏好不同、消費習慣不同、對瑕疵的承受能力不同,各種各種都不同,你說你不貼,我說我貼,他說他不貼,她說她貼,這樣沒有參考意義,而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才是科學的結論。


但是答主知道你們懶!溫馨地幫你們搞定了大部分參數!

乃們的a1 a2 b1 b2可以默認跟我一樣,那麼上述式子就可以化簡為:

[0.32*P] vs [C+D]


也就是說,等式左邊是屏幕價格乘以0.32,你的手機找售後換屏幕需要多少錢和時間精力,你總該比我清楚吧!對使用體驗的影響C和貼膜的價格D也請自己寫,這個實在是因人而異,答主沒辦法代替各位。

如果換成塑料膜,由於塑料膜是不防劃的,對屏幕的撞擊保護雖然不如鋼化膜,但自身也不會被撞碎,所以上述式子的改成:[0.092*P] vs [C+D]


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例如我的備機小米2S,它已經是買了兩年、準備隨時淘汰的舊機器了,它已經是備胎了,那麼上述公式的0.75就得直接改成0.28,公式左邊的結果變成了106.45,右邊C=80、D=29(同規格的舊型號,要便宜一些)。

106.45&<109,這就意味著,貼膜沒什麼意義了,不買了!當然同樣的膜白送我一個(D=0),我還是會貼的哈哈。


上述計算例子舉的是和答主差不多使用習慣的用戶,結論是買買買,如果差異很大呢?

比如某人就偏偏對劃痕不在意,劃就劃唄!就如@ 火箭 所說「你不覺得讓手機的屏幕隨著手機一起慢慢變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嗎?」……我佩服他對劃痕的忍受能力,那麼就令b2=0.3,

而且這個人動手能力強,可以自己換屏,淘寶屏幕+工具450塊錢(按Jimmy Zhang的標準),而且他認為非原裝屏的風險沒那麼高,風險估值100元,自願承擔。

(P=450+100=550,換屏成本視為550)

計算結果就是:式子左側=112.41,而[C+D]想要小於這個數,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那我堅決支持他裸奔!


第一部分的結論:

1.手機貼不貼膜、貼哪種膜,取決於每個人的偏好與消費取向,它的成本收益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2.貼不貼:計算公式及推理在文中第一部分,答主本人的計算結果是收益大於付出,果斷貼。但你如果是Note4、S6 Edge、小米Note、LG GFlex之類的特殊機型,還是不貼的好。

3.貼哪種:玻璃的材質區別請看文中第二部分,注意事項及品牌推薦請看 小城的回答 後半部分寫的過度宣傳手段以及推薦的七個品牌,如果你是iPhone6/6Plus,那麼強烈推薦你試一下(已刪)(注,以前推薦的那個產品,8月就停產了,抱歉在我這裡掛了這麼久……具體請諮詢商家吧,是micimi的,可能因為升級換代了)

———————————————前方是玻璃大戰———————————————

第二部分、用物理指標對比三大玻璃的性能與特色


我本來是想要列出大量數據的,在碼字、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偶然在某個商品頁面里發現了我想要的數據,並且還是詳細表格,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在看到這張表之前,已經竭盡全力在各種官網、各種論文中查到了一大半的數據,與這張表是相當吻合的,就算有差異也相當微小,感覺這確實是人家工廠實測的數據。另外,這家店鋪三種材質的產品都有賣,應該也不會刻意去抬高或貶低誰,甚至貌似連普通玻璃都沒有刻意貶低,因為有一項指標(斷裂韌度),普通玻璃居然吊打了所有強化玻璃……


OK,這張表格的數據,應該是比較靠譜的,就它了。

聲明: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註明出處,因為一定會有腦迴路異於常人的同學說成是廣告,略煩這種人,但我畢竟是引用了人家的數據成果,所以得履行基本道德,覺得是廣告的您大可不必點進去。

數據表格來源於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id=41396332454


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張表格都蒙了,說好的9H呢?說好的莫氏硬度呢?這一堆名詞都是些——

不做過多標準的、科學的、但是晦澀的解釋了,我力圖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這些指標有哪些意義,未必十分嚴謹,但追求能讓所有人看懂。


密度:概念不解釋,同尺寸下密度越小,材質越輕,理論上是輕的好,但實際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一張貼膜相對整機而言重量佔比就很小,幾種材質中最輕的與最重的,貼上之後也是根本分辨不出來的,貼膜的厚度才是主要因素。此項可以完全無視。


楊氏模量:通俗地說就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個指標代表受到形變時,會產生多大的反抗能力,再通俗就是越大越難掰彎(別想歪),這個數值是越大越好


泊松比:通俗說就是,材料有多Q(我實在不知道怎麼通俗地形容這個指標,請自行百科吧……)具體到玻璃膜而言,我暫時無法判斷這個指標的高低優劣。


應力層深度:也就是離子交換層的深度,說白了就是強化玻璃到底強化了多深,這是個比較重要的指標,雖然沒有直接好處,但會影響到很多其他性能,數值越大越好

有童鞋會說廠商閉著眼睛提升應力層不就得了?——時間就是金錢!我的朋友!

(應力層加深,所需時間呈幾何倍數增加)


表面壓應力:通俗地說,外部壓力要先抵消掉玻璃的這個表面壓應力,才能進一步侵犯玻璃本身的耐受力,可以理解為玻璃的「額外魔法護甲」,主要表現為抗撞擊的能力,當然是數值越大越好。如果過大(其他指標不變)容易造成玻璃自爆,不過,自爆幾率隨時間是呈指數下降的,它們絕大多數在切割加工的過程中早就爆了,剩下的會在成品倉儲時爆掉,你會打開快遞盒子就發現是壞的,直接找商家補新的就是,不可能等到你手裡之後再爆的,所以完全無須擔心。

(比如某種次品的自爆率為每小時5%,那麼它在前3天就爆掉的幾率=1-0.95^72=97.5%,在前7天爆掉的幾率是99.98%,而玻璃板從生產到你手裡起碼要30天,99.999999044%,比24K金都純多了,該爆的早就爆乾淨了)

需要提醒的是,表面壓應力是一個「護甲」型的東東,所以並不意味著1000MPa就比500MPa強一倍,二者之間並沒有一倍的差距。

就像《星際爭霸》中的神族一樣,強一倍的只是「護甲」的部分,護甲之下還有「血槽」的部分,血槽不僅取決於楊氏模量,更主要是由厚度決定的,很容易理解的是,血越少,護甲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所以越是薄款的鋼化膜,表面壓應力也就越重要。


努氏硬度維氏硬度:主要表現為抗劃傷的能力,兩者其實是同類指標,存在轉換公式,有童鞋可能要問為什麼不幹脆只選一個指標呢?

因為對於鋼化玻璃膜而言,二者是有區別的。由於表面強化層的存在,玻璃膜的表層和基層的硬度是不同的,努氏硬度的測試結果更偏向於淺層硬度,維氏更偏向於深層硬度。數值嘛,當然還是越大越好


剪切模量:通俗地說,是否容易被磕出裂痕,本數值代表對裂痕的抗性,越大越好

插一段說明,很多廠商往往會演示把鋼化膜頭尾對摺,以表達自己的產品有多「柔韌」,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很簡單,如果按這樣的標準,塑料膜完爆玻璃膜全家)

首先膜越薄、越長,越容易做到對摺,而在同樣規格尺寸的情況下,能對摺未必意味著剪切模量高,也可能是因為楊氏模量低,通俗地說就是:能對摺,未必表示它堅韌不易斷,也可能是壓根沒什麼反抗就被折彎了,塑料膜就是這樣。是前者還是後者,具體要看折的時候它給了你多大的抵抗力,而這在商家演示中是看不出來的,只能自己上手感覺。


斷裂韌度:通俗地說,裂紋是否容易繼續擴展,本數值代表對裂紋擴展的抗性,越大越好,可以盡量避免「邊緣磕破了小缺口但裂紋擴展到了裡面」這種悲劇。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六款特種玻璃全軍覆沒,普通的鈉鈣玻璃以0.76的最高成績默秒全,看來在強化其他指標時,難免會有易裂的副作用,這也應了Takuma所說「玻璃硬的背後是脆」的觀點。

應用時間:查了一下,並不是產品的發布時間,事實上發布的時間要早的多,我猜測可能是該款玻璃結束某些「專供」,轉而被批量供應的時間?或者是被正式應用於貼膜界的時間?這個僅當參考吧,至少能說明產品的新舊程度。理論上是越新越好


總結:除了可有可無的密度、以及不知好歹的泊松比之外,其他指標全是bigger than bigger。


然後我們仔細對比一下兩位高票答案爭了半天的各種玻璃材質(按時間順序排列)

答主知道你們懶!幫你們整理了!實心箭頭代表該項數據的第一名,空心箭頭代表第二名,很明顯可看出,AGC兩代龍跡的優點都是韌,猩二的特點是輕,猩三和肖特主要是硬。

(順便將圖片放大了50%,前面圖沒看清的乃們可以點開看)


康寧大猩猩一代:各項數據平平,與AGC龍跡相比,除了維氏硬度微微大了1個點,其他指標全被龍跡超過,和肖特Xensation相比更是被全面吊打,原答主 @小城 的初版排名(肖特&>AGC&>康寧),如果康寧指的是第一代大猩猩,那麼結論確實沒錯。


康寧大猩猩二代:單就硬度而言不忍直視,比一代還弱,整張表最弱,導致@NoMercyTakuma在引用的時候一度以為是數據錯誤……其實事情是這樣的,猩二發布時,主要強調的是輕、薄、透等特性,並不是主打硬度的(官方說硬度並不亞於第一代,事實上還是有些水分的),我們可以看到,猩二的密度是最低的(最輕),楊氏模量最低(最軟),但表面壓應力比一代有明顯提升了(怕磕壞),種種跡象表明,康寧這代產品是為了讓它可以變得更薄http://www.alu.cn/aluNews/NewsDisplay_775427.html,這是略奇葩的一代產品,但毫無疑問的是,它的抗劃能力是全班最差的。


AGC龍跡:幾乎是瞄著大猩猩打造的產品,連宣傳都不放過,連第三方轉載都要帶上大猩猩……康寧大猩猩的新對手,日本AGC推Dragontrail玻璃,

大概是由於應力層深一些的原因,各項指標都比猩一高些,但比起肖特Xensation又都低一些。考慮到價格因素,AGC性價比確實高。


肖特Xensation康寧大猩猩三代:幾乎是同時代的產品,前答主小城給了二者很高的評價,各項指標也確實不錯,相比之下,猩三的維氏硬度表現相當突出(G3:701,Xen:680),前答主Takuma也因此不惜大費筆墨力援猩三,然而在努氏硬度的測試下,反而肖特要高出一籌(G3:685,Xen:697)。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應該是猩三的玻璃基材較硬,而肖特的強化層較深,所以肖特的淺層表現更優,而猩三的深層表現更優。

通俗地形容就是:如果是小粒砂石,在肖特上可能根本劃不出道子,在猩三上卻可能划出淺痕;如果是大粒沙石,都得掛,但猩三的劃痕要比肖特更淺。日常生活中總體是碰到小沙石的概率比較大,你可以想像一下,同樣程度的折磨之後,猩三上是若干淺痕加一個深痕,而肖特上木有淺痕,但有一個深痕,比猩三上最深的還深。

孰優孰劣,具體取決於個人對劃痕的接受能力了,如果淺痕會影響你的心情,就選肖特,如果不在乎淺痕,選猩三好一些。

另外,猩三的斷裂韌度僅有0.67,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有了破損,它會比其他玻璃更容易徹底斷裂,它是整張表中最脆的玻璃。


AGC 龍跡X:這個算是新時代的產物了,時間上比猩三肖特晚了兩年左右,再不搞出點新科技就實在說不過去了,我們來看看……最直觀的變化,就是離子交換層深達80μm,這樣的深度究竟帶來了什麼呢……

比起第一代龍跡來,維氏硬度沒有太大變化,不如猩三和肖特,努氏硬度由於交換層緣故提升較為明顯,但仍然輸給肖特……表面壓應力1000MPa暴打全班,剪切模量、斷裂韌度也是明顯領先,這意味著,龍跡X是同類中「最不脆」的,啊不,是最堅韌的玻璃,查了各種報道,包括AGC官方自己的宣傳,都沒有強調玻璃的硬度以及抗劃性,而主要強調的是韌性,所以龍跡X的首次應用竟然不是平板玻璃,而是……巴西世界盃的玻璃座椅(不務正業?)(世界盃)巴西世界盃專用球員坐席正式亮相,拽著頂棚做引體向上什麼的也是醉了……

言歸正傳,龍跡X加強韌性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不降低強度的情況下可以做的更薄一些了,薄,尤其對於蘋果三星的機型而言,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大幅降低前面說的[C]值。


關於數據中沒出現的大猩猩四代,這代產品似乎還沒正式流通起來,用前面的表達方式就是:仍未到「應用時間」,我也沒拿到具體的數據指標,目前得到了以下兩個消息:1.猩四的應力層深度達90μm,2.硬度並不如猩三,所以我估計猩四可能和龍跡X是同一類型,可能是龍跡X的小幅強化版或者互有勝負的競爭者,當然,這僅僅是猜測。


第二部分的結論:(其實已經說過了)

1.AGC兩代龍跡的優點都是韌,龍跡X作為最新的材料,綜合性能是最穩定的。

2.猩二的特點是輕,但其他指標弱勢明顯,不推薦。

3.猩三和肖特主要優點是硬,副作用是脆,猩三的優點和缺點都比肖特更突出一些。

自,己,看,著,選。

最後的最後,要補充的是,玻璃材質僅僅是鋼化膜品質的一部分,雖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一整張鋼化膜的品質不僅僅取決於玻璃材質,還取決於底層的膠、以及表面的鍍層、當然了,還有商戶的服務。


底層光學膠一般以開思茂、Nippa、3M、川野等大廠的品質較好(幾乎都被日本壟斷),膠的好壞決定了貼合後是否容易留氣泡、以及氣泡是否容易消除,有的膠即使膜在貼合過程中裡面進了灰塵,也可以把灰塵周圍填滿不留氣泡,有的膠甚至可以連原屏幕不太深的劃痕都能填滿,「修復」屏幕劃痕,還有的膠即使你一開始沒貼好,留下了氣泡瑕疵,過幾天會自動吸收。


表面的鍍層一般是用來防指紋的,好的鍍層可以很大程度減少指紋的沾染(當然如果你手很油很汗的話那論嘛鍍層都木有用),而且沾染之後也是隨便一擦就能擦乾淨,還有就是手感上的順滑度,好鍍層的順滑感是不亞於原裝屏幕的,有些手機的原屏處理不好,可能還不如貼膜順滑。

商戶服務這個就沒法展開說了,否則又是一篇長文,只引用知友 @九九一十八的一句話吧:

商家的服務水平到位了,其他的一切問題都好解決。

特別鳴謝: @小城 的啟蒙文章: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38403/answer/31094235,以及之後不厭其煩的私信解釋,本文是在城兄的協助下完成的,版權必須也有他一份。

最後,感謝天貓micimi授權使用的工業實驗數據。

以上~
————————————————————————————————————
(更新——給,你們要的炮姐,還不點贊!)


買了還沒一個月呢,從桌上摔到地上,瓷磚

幸虧我貼了玻璃膜,不然換塊屏幕又要好幾百~

幸虧我貼了玻璃膜,不然換塊屏幕又要好幾百~

我其他摔碎的手機,戳這裡欣賞大圖
人們為什麼喜歡給手機加殼?

簡單說下玻璃膜
優點:手感很好,滑動流暢,跟不貼膜的屏幕差不多,是那種普通的幾塊錢貼膜不能比的,真的防摔,掉地上碎的是膜,而不是屏幕。
缺點:價格偏高,渠道說100多;略厚,可以看到圖片中home鍵凹下去了,玻璃膜里還贈送了一塊home鍵貼膜,貼上之後就不會凹下去了,不過那樣就不能用指紋了。


曾經的裸奔黨,彙報下自己的情況吧:
iPhone6,裸奔四個月,正常使用,有兩次接觸地面,一次是家裡,一次是地鐵上,灰塵都不多,沒接觸過水泥地,兩次都是從口袋裡滑出去,落地之後沒有明顯滑行。
現在屏幕已有多處劃痕,其中肉眼直接可見的明顯劃痕有7處,需要配合光照方向、擺好角度才能看清的劃痕不下30處。
之前聽朋友勸,不貼膜裸奔,現在略後悔,顯然我高估了大猩猩屏幕的強度,也高估了自己對劃痕的忍受能力,尤其是顯示白色背景的時候,劃痕處折射出來的彩色紋路簡直讓我心塞不已,後來看了最高票 小城的答案,乖乖貼了玻璃膜……
目前一切安好,貼膜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對手機的態度放輕鬆了許多,再也沒有裸奔時的「千萬別傷著」的緊張感了——反正壞了就壞了,換張膜相比於換屏幕而言,所花費的金錢和時間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坐等換膜的那一天,到時候會來更新的。


從前,我天真的相信了iphone屏幕硬度大得除非金剛鑽才刮的花。
於是,一周後我的手機屏幕多了七道劃痕。


貼膜是個癮,絕對的,看下清楚,病字頭。

街頭的貼膜的攤位們,街邊的貼膜的鋪子們,高大上的Apple Store里貼膜的夾子,他們乾的是一件什麼事兒?賣貼膜。

正如那些個買煙的。

抽煙,尼古丁提神醒腦,但尼古丁損害健康,戒煙,沒尼古丁了想念抽煙的感覺,抽煙。

貼膜,保護手機屏幕不受磨損,但貼膜影響手感留存指紋邊上容易留灰,揭膜,沒了膜用得膽戰心驚,貼膜。

所以說,就算你把「吸煙有害健康」寫到每一包香煙上,就算你寫到每一根香煙上,口口入肺,煙也有那麼大市場。因為理論上,戒煙還是有可能的,不用進戒毒所就可以完成的行為。

那也就是說,無論廣大網友如何建議,別人怎麼用經驗企圖打動你,就算攤販們把「貼膜影響手感」貼到他們的臉上,你該貼膜,你一樣會出門左拐貼好回家的。哪怕你第二天就揭了。

具體問不貼膜會怎麼樣,經我手的各路手機,不少了。想當初HTC Desire G7的年代,那手機求了好久才給買的,恨不得裹一層坦克用,後來自己掙了iPhone的錢,也追求手感,也怕磨痕,貼了揭下來,又貼。再後來每年一換,誰還在意加不加膜。就我的經驗來看,我和太太從沒加膜的5s,和同學加了膜的比,最直觀的區別就是-----

我們的手機沒有膜,她的手機有膜。


貼0.2mm的鋼化膜,手感跟不貼膜一樣而且完爆之前的貼膜幾條街真的真的不留指紋,水都不成股流下…
不過,反正除了RMBP蘋果的東西大家普遍用一年,有劃痕了也是下家傷心,你覺得呢。


其實很多回答的人低估了人們對劃痕的忍受程度。

但是就知乎這個特定群體來說,在知乎這個「認真你就贏了」的地方來說,劃痕對很多人恰恰又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是的,真的不能接受。

因而我對這個問題其實只有兩個解決方案:貼膜,或者換屏。

換屏的頻率如果你能接受平均半年換一個屏,18 個月期間你應該是會換兩個,大約一千多塊錢吧。實際上,更長的頻率我個人是無法忍受的。裸奔情況下 6 個月換一個屏是我能接受的極限,4個月5個月期間算是比較煎熬的一段時期,直到第六個月獲得重生。

至於換膜的頻率,我個人是平均兩個月一換,如果也按照使用 18 個月計算,其間是 8 個膜。按照 30 元一個膜的計算大約 200 多塊錢吧。

所以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的:
按照 18 個月計算,
換屏,成本是一千多,優點是你會用起來爽些。
換膜,成本是兩百多,優點是便宜。

如果使用的時間比較長,換屏的成本會繼續增加。不過,能換得起屏的人,應該也換得起手機,所以沒有必要將一個手機使用 18 個月以上。所以只討論 18 個月就足夠了。

當然,換屏跟換膜的兩個方案,我都用過。我覺得在經濟能力能承受的前提下,換屏的方案無疑是更好的,但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的情形,堅持一到兩個月換一次膜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個與貼膜做了多年生死搏鬥的人,我覺得得回答一下。那些不差錢,隨時可以換 N 個手機的人,或者完全不在意自己的 iPhone 的受損啊顯示效果的人,不在討論範圍內,我先假設大家都是想要愛護機器,有一定完美主義傾向的人。

先說結論:真的還是不貼的好。

現在市面上貼膜大致分兩種吧,第一種是普通的那種軟的貼膜,第二種是玻璃膜。

第一種,那種軟的膜,還能細分到什麼高透膜,磨砂膜,鏡面膜,閃光膜不一而足。我貼膜都是自己貼的,沒有一百張,幾十張總有了。這些個膜,幾十塊幾塊的沒什麼區別,我一般一買就好多張一塊買,一來貼歪了,進灰了可以立馬撕了重換,二來用了一陣,不爽了撕了再貼新的。除了高透膜,其它幾種膜都太扯淡,直接影響手感和顯示效果的都。即使高透膜還是影響手感的,還特別容易留指紋,極其鬧心。這些個膜,雖然便宜,但是效果真的很差,大多數人又不自己貼,往往有劃痕了,或者邊角翹起來了或者怎麼滴,也不去換,iPhone 最大的門面,效果直接打了 N 折,虧不虧?

第二種,近幾年火起來的,玻璃膜。我用過的就是當中比較有名的 Spigen 的 glas.t 和 glas.tr 還有 glas.tr 升級版。。。玻璃膜的好處就是顯示效果,屏幕觸摸手感,完全沒的說。但是壞處首先是太厚,貼完之後,home 鍵就相當於是凹下去的,按 home 鍵的手感就差了很多了。(我也不喜歡附送的一些什麼 home 貼)。其次就是玻璃膜附著在屏幕的那一面,是一層軟橡膠,這東西最邊緣那圈,容易沾灰,尤其在白色 iPhone 上 ,也挺鬧心的。還有就是貴啊。。。這一塊玻璃膜,就是一百好幾十,為了我這 iPhone 5,我一共買過三四塊吧,有貼壞的,有摔裂的,不一而足。

所以,隆重推出我現在的解決方案: 完全不貼膜!那摔了,花了各種意外發生了,怎麼辦?!

直接換屏幕!


前面也很多人說了,iPhone 本身屏幕質量就很好,不是那麼容易出事的。所以需要換屏幕的概率不大。

我上個月就換了,因為屏幕被我摔花了。。。淘寶買塊屏幕,花了450,你要知道,兩三塊玻璃膜就是這個價了,真不貴,還一併把 Home 鍵換了,換屏幕需要的小工具,教程一般賣家也都會提供。

給大家稍微說下怎麼換屏幕,免得大家覺得不現實。

底部兩個螺絲卸了,用吸盤把屏幕吸起來,就成這樣了。

然後把屏幕的幾根排線拆了,屏幕就能取下來了。然後我那次是順便一起把電池也換了,解決了困擾我多時的電池不給力問題,重獲新生。

然後把屏幕的幾根排線拆了,屏幕就能取下來了。然後我那次是順便一起把電池也換了,解決了困擾我多時的電池不給力問題,重獲新生。


再換上新買來的屏幕,原路裝回去,一切 ok。

有人可能覺得自己 DIY 水平不夠,但是我想說,這個難度比你把一塊玻璃膜無塵地貼好,貼准,高不了多少,甚至還低。整個過程,如果不換電池,我覺得初學者10多分鐘也能搞定了。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從貼膜的深淵中解脫。。。

完。

====================================================================

編輯:鑒於有人懷疑我淘寶買的電池和屏幕的正宗與否,我把電池的價格去掉了,屏幕的「原裝」二字也去掉了,這個我也沒法證明,一來我也不是蘋果工作人員,二來我也不是賣這個的,所以如果大家要買,得依靠自己的判斷。


是哪個比說的不貼膜不影響的?是不是你王自如還是另外一個做手機測評的小伙,他很出名,可是我特么的真不知道他叫啥。還做了劃痕測試和體驗測試,老子天真哦,信了你這個鎚子,果斷去膜裸奔。手感的確變好了,時間久了屏幕是有細紋的,也有明顯的。註:本人是窮逼平時很小心翼翼還是避免不了。

所以:
不差錢,裸奔
差錢,戴套


你不覺得讓手機的屏幕隨著手機一起慢慢變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嗎?


我摘掉了手機殼,撕掉了屏幕上的鋼化膜。看見了它嶄新的樣子,瞬間我覺得自己好Low!手機的存在價值就是讓你去享受輕薄與清晰,去磨損去消耗。而不是你丟棄時它還很新。


從網友的討論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網友都支持不貼膜,認為手機是可以裸奔的,現在的大猩猩玻璃很耐刮,只要愛護好手機,就不會出現刮痕,即使出現了刮痕,也到了可以換新手機的時候了。那麼,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呢?


反對手機貼膜的網友陳述理由

  從理論上來說,硬度高的可以對硬度低的造成劃痕或劃傷。鋼化玻璃的硬度一般是6.5,而多數金屬的硬度是5.5,如果金屬鑰匙跟鋼化玻璃相摩擦的話,受傷的只能是硬度更低的金屬鑰匙。所以,人的指甲和刀具等日常物品根本不會對屏幕造成什麼影響。

莫氏硬度表 常見的指甲、鐵等硬度低於玻璃硬度,是難以對玻璃造成刮痕的


刀子、鑰匙、指甲都不能刮花手機玻璃

  第二個依據就是貼膜會影響手機的屏幕顯示效果和手感,再好的貼膜透光率也不能完全達到100%。目前透光率最高的是光學玻璃,其透光率也僅為97%左右,而PET材質的貼膜,透光性一般能夠達90%,一些高清貼膜透光度可以達到95%。再高端的貼膜也會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手機亮度和色彩傳遞,完全不影響手機屏幕顯示效果的貼膜目前還沒有出現。


手機貼膜會降低手機屏幕清晰度


這個網友看得很明白,只要夠「土豪」,完全可以不貼膜

  第三,手機貼膜會影響視力,手機貼膜降低屏幕的透光性,屏幕的清晰度下降,會增加眼睛的疲勞,時間久了,更費眼神,會危害視力。如果長時間看手機、電腦等有亮光的屏幕會對眼睛有影響,在正常情況下,手機屏幕光照度不高,貼上膜後更會增加眼睛的疲勞。

  總而言之,越來越多的手機屏幕都開始採用高耐劃玻璃,鋼化玻璃是一種非常堅固耐用的玻璃,比普通玻璃的硬度高,只要不是惡意損壞,都不容易劃壞。用戶只要在日常使用手機時保持一個良好的習慣,憑藉目前現有的手機玻璃屏保護技術,用戶毋須過度擔心屏幕被劃傷或者刮花。


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可以肯定的是儘管現在的大猩猩玻璃很耐磨,但如果不貼膜肯定會有劃痕。至於要不要貼膜就取決於你在不在乎劃痕了。現在手機大多一年一換,貼膜意義並不大。其實說到底就是強迫症作祟啊。我是一般貼膜的,因為我經常換手機,不貼膜屏幕有劃痕二手不好出啊,賣不了好價錢。


只說我用過的,lumia 930 和 lumia 520 肯定不用貼,520我在屋裡摔了好幾圈,930平常用隨便砸,完全沒有一點點能壞的感覺,你可以觀察一下930的玻璃有多厚。。。

z1 應該不用貼,使勁掰的話有輕微的要壞掉的跡象。

至於 iPhone。。。我就說一點。。。上面的手機都沒人掰彎過。。。咳咳。。。


我覺得大部分題主都是有錢的主,不能代表廣大的人民群眾。

有3件事情必須認清。
1,屏幕不貼膜真的會花的
2,屏幕花了之後真的很影響觀感
3,更換屏幕的代價比貼膜高太多太多太多

貼膜與不貼膜的觀感,有的人很介意,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差別不大。
如果是有錢的主,當然是不貼了,原汁原味。
如果是不介意花屏,也是不貼了。
但是普通大眾,還是貼了好。


前段時間我們公司給所有員工每人發了台手機,挺大,5.5寸屏。接下來的幾天里,一些員工總是發一些貼膜、手機殼之類的團購郵件,到後來我部門十幾個人只有我沒有買貼膜和手機殼,其他人人手一張,而且都是都是那種15,20塊一張的膜,我都沒關注是什麼牌子的。

好幾個人問我為什麼不買,我說這種挺便宜的膜,貼了還不如不貼,影響手感。於是他們就問到,一張手機的貼膜,難道還有很貴的?
我把我的iPhone5s屏幕給他們看,但他們都看不出來我貼了膜,當我再三確認我確實貼了膜之後,他們轉而把剛買的膜和手機給我,讓我給他們貼,於是某天下班後我在會議室當了兩個小時的祖傳貼膜小哥。

我是個數碼控,我的很多設備更換頻率很高,但我是一個很細心的人,有著非常良好的使用習慣,出二手的時候成色很好。我從來沒有摔過手機,我也沒有在什麼環境很惡劣的地方頻繁使用手機,但是我還是在入手iphone的第二天就買了張一百多的貼膜,貼上去之後除了增加指紋,燈光下有點反光外,對我的使用沒有任何影響,外人完全看不出來我的屏幕貼膜了。我甚至還買了背膜,手機背面也全都貼上。所以到現在一年的使用下來,基本全新,但是在邊框上,還是不知道被什麼東西磕出了一個小口子,背膜上也有很多劃痕,因為我從不用手機殼。但是據我觀察,生活中的人用手機殼甚至比貼膜更多。

知乎上的人都收入高,apple care隨便買,屏幕摔了直接換,手機不用了直接買新;
知乎上的Geek都動手能力強,屏幕裂了自己換,排線整得服服帖帖;

而我為什麼貼膜呢?因為我對數碼產品有點偏執,外型上讓我不爽我就不想用了,而且二手成色好。而我的同事們為什麼一定要貼膜呢?因為他們的手機隨時可能掉地上,他們的手機放兜里會跟鑰匙摩擦,他們的手機會被他們的寶寶們摔得屏幕開花,他們沒聽說過apple care,他們的手機屏幕裂了甚至還問我是可以保修還是自己找人修,他們的屏幕裂了他們還在繼續用。

沒有多少人能夠自己動手修手機,沒有多少人能夠保證自己屏幕一點問題都沒有,也沒有多少人能夠豪爽的說我的手機屏幕有了一道劃痕,我去買新的用。
大部分人都會面臨著各種意外給屏幕帶來的損害,但他們可能完全體會不到貼了個膜之後帶來的那點手感損失。

微博和菜場是兩個世界
知乎和街頭,也是兩個世界。


這還用問?不貼膜從手感和觀感來說當然是最好的,但是手機出意外時比如跌落屏幕也最容易受傷。一句話,不在乎錢的可以裸奔,心疼錢的還是老老實實貼個膜。當然貼玻璃膜是最好的,手感和觀感都接近裸奔,而且能夠有效的保護屏幕。


時間過了這麼久畢業後再來看這個問題我覺得有的地方很需要修改,我把類似小科普的地方留下了,把一些針對攻擊的東西去掉,我覺得塑造良好討論環境還是人人有責的。
僅為本人建議,手機如果不經常接觸砂石等高硬度物質理論上是不用貼膜防護的,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手機還是難免會接觸砂石,這是無法逃掉的問題。使用貼膜產品會影響使用體驗,而不用也會造成劃痕出現。

首先我想拿我們經常說的莫氏硬度開刀

莫氏硬度區分硬度指標確實高效有力,但測量莫氏硬度只能是區間。因為他本來就不是拿來精確測量硬度的,只是個礦業硬度參考值,只能用莫氏硬度表參考劃分。所以實際實驗中莫氏硬度不會出現6.7這種數的,6.5到7才是正確表達方式,測量莫氏硬度是拿已知硬度的礦石去碰未知的 出了劃痕就說這貨比已知的礦石軟點,沒出就說明這個礦石比已知的硬一些,才有的區間 。這叫劃痕測量,你說能出這麼精確的小數嗎。

下面是莫氏硬度計 看一下怎麼用吧 圖是來自互聯網的


再往下還有這種做成筆的

這張是人家拿來測量瓷磚硬度的順序

這張是人家拿來測量瓷磚硬度的順序


再來說說材料學精確硬度測量,教科書上一般會寫很多硬度如布氏,洛氏等。但一般我們如果想要測量薄一些的物質比如玻璃的話我們要用到另一個單位~維氏硬度

維氏硬度怎麼測量的,拿機器測的。讓機器用金剛石憑藉一定力打出一個四變形,一般是菱形的 。然後測量計算打出菱形的面積,把剛才的力除以面積再乘以0.102就得到了維氏硬度,維氏硬度是範圍最廣的了 精確度也非常高。
基本公式就是這個樣子 非常簡單吧
HV=0.102 	imes ( F/S )

維氏硬度計圖片


之前說莫氏硬度不準確也不對 畢竟只是標準不一樣而已 莫氏和維氏是可以單位轉換的

比如我們把大猩猩 旭硝子和肖特三種玻璃拿莫氏硬度計檢測的話 最多只能知道三種玻璃硬度是在6到7之間 完全比較不小誰更硬 所以莫氏測量硬度接近的物質時不準確

先說材質吧——

看完剛才那段,似乎有一個概念了,就是在材質性能上:肖特&>AGC&>康寧&>中端國產(如Glass)&>低端國產(雜牌)

旭硝子的手機屏幕用玻璃dragontrail 龍裔玻璃官網寫的維氏硬度強化後精確到673,康寧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強化後可是701,明顯大猩猩硬啊。武斷地說旭硝子比康寧好是不科學滴。

還有我來告訴你所謂最好的肖特玻璃專門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出的一款玻璃產品xensation?cover。他的官網可以查的到,加工前維氏硬度617,加工後681,而大猩猩能到700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買這三塊玻璃 咱也劃痕法,誰出了道子劃痕誰認慫。

========================================================================
第一個是Dragontrail 旭硝子為索尼做屏幕的玻璃材料的力學參數

看到了吧 維氏硬度增強後673

看到了吧 維氏硬度增強後673

再來是肖特玻璃 xensation?cover的具體參數


強化後681對吧

最後是康寧大猩猩的官方文檔的參數


維氏硬度對吧 強化後701
你說誰硬
竭盡全力為大猩猩正名 就是希望大家能保證自己不被一些不專業的理論產生錯誤的消費觀念
而且再三提醒你們玻璃硬的背後是脆!

10月11日更新
========================================================
剛才又看了看排名第一對於藍寶石 鑽石 金剛砂的一些介紹 我又去翻了翻研究了一下
找了好久Apple watch屏幕供應商GT Advance的產品介紹 才疏學淺只找到一個投資分析師說的文章 我放到了參考資料中 裡面說那個藍寶石的維氏硬度能上2000 莫氏硬度為9

比鑽石更常見的東西也有,那就是金剛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雖然比鑽石還是略差一點,但虐殺玻璃是綽綽有餘,更要命的是,這玩意是散落在人間的,地上的幾千粒沙土中保不齊就有個一兩粒,所以你如果執意要把肖特玻璃做拖地實驗,可能這次就沒事,下次就毀了。

更何況,藍寶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過金剛砂(9.5

而答主說它還怕金剛砂 這是對的 金剛砂莫氏硬度是9.5 可是這貨不是隨便散落人間的 美國人是在實驗室裡面做實驗發現的 能達到這麼大強度的金剛砂天然是很不容易產出來的 天然金剛砂的成分又不是很純 硬度上還是不如藍寶石

下表是GT Advanced的藍寶石產品對比其他廠商的 大猩猩那一欄好像數據是老的 因為文檔給的數據來源網址已經打不開了 實際還看我上面給的大猩猩的硬度參數

GT的藍寶石能做到2200 純石英的只能做到1000

GT的藍寶石能做到2200 純石英的只能做到1000

同學們說我回答文不對題啊 我還是發表一下貼膜的觀點
通過以上的各種數據我們對現如今主流市場上多件的中高端智能機的玻璃材質有了深入了解 那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大猩猩以及其競爭對手的玻璃是非常耐艹的,小米4的奧氏體304熱軋後硬度也就340-400區間(如果米4背後做成ipod classic那個樣子絕對全是道子劃痕)。所以不貼膜的情況下不接觸沙子石頭等物質,僅僅是拿手摸拿刀掛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很多同學問到底要不要貼膜 在我實際使用中來看 自己裸奔iphone 4出過兩道能肉眼察覺到的深層劃痕 ipad 2 代和iphone 5都是肉眼不明顯看出來的劃痕 不影響實際使用 屏幕點亮了也看不出刮痕 所以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經常處於的環境要接觸到沙子石頭等東西的話 或者你是個經常容易手滑的同學(比如我),那我還是勸你貼一張膜,如果你只是個天天蹲在電腦前的加班族,或者是個不會亂丟手機的細心的同學,那貼膜還真沒啥用

我其實也推薦玻璃膜,通透好看, 但是玻璃膜雖然硬度很高 但是還是一個問題 硬帶來了脆 脆完了就是碎啊

PS:
我沒說過維氏硬度和劃痕無直接關係 維氏硬度也好莫氏硬度也好 不過就是一套硬度標準 硬度大的肯定會把硬度小的劃傷
不貼膜是個人習慣 實際上手機還是會被沙子什麼的劃傷的 我不貼膜只是覺得手機而已何必天天當個寶 要是天天坐辦公室 手機接觸不到沙子什麼的貼也沒什麼意思 反而塑料的貼膜會讓手機屏幕看起來很糟糕

PPS
@章田野 同學提到他進出工地很多 不過手機也沒什麼肉眼一下就會發現的劃痕 而且一般人生活接觸金剛砂的幾率很小 所以沒有強迫症的同學們可以不要太擔心 手機不貼膜也很耐艹

10月12日更新
====================================================================
對於有同學說僅僅憑藉維氏硬度來證明防刮擦能力有悖於科學嚴謹性,這裡我解釋一下。
1.維氏硬度和莫氏硬度說到底都是硬度單位,只不過莫氏是拿來估計一個值的,這個單位在礦業和寶石開採領域用的多一些,而相對於成品而言,維氏硬度(或者努氏硬度)更加適合。我參考的文檔也沒有一個會拿莫氏硬度來形容產品技術參數。
2.還有一點是因為我實在是不會學術搜索,沒有找到肖特和旭硝子的刮擦實驗論文,康寧到是找到了,但是沒法橫向對比拿出來也沒啥用,下圖是光鏡下康寧大猩猩和普通玻璃的顯微刮擦痕迹對比,第一個是最常見的玻璃,汽水瓶和窗戶用的那種,第二個是普通的鋁硅酸鹽玻璃,後面是康寧特殊加工的鋁硅酸鹽玻璃,第一個只用了2牛的力就刮花了,實際使用會很明顯,後面都用了7牛的力,康寧可以把劃痕控制的非常小,即使屏幕收到刮痕也很難被肉眼發現。


3.這裡我只能比較玻璃的硬度,綜合參數需要計算,說實話三家公司的技術參數已經不分伯仲了,實際選擇玻璃膜的時候也不用非要考慮孰優孰劣,現在的技術來說玻璃做出花也不能保證非常抗刮擦又不容易斷裂,大自然的規律還是沒法避免的啊

參考資料

  1. Corning Gorilla Glass. Corning Gorilla Glass Technical Materials. 2. [2012-02-27].
  2. AGC Dragontrail?ACG官網Dragontraili介紹
  3. 技術參數 | SCHOTT AG xensation玻璃肖特官網介紹
  4. Why Apple, Inc. Wants Sapphires on iPhones and iPads Fool 投資推薦網站
  5. http://www.gtat.com/7a480e6e-3b40-4a78-a62d-a2fc5a203141/download.htm GT Advanced的數據來源

貼不貼膜,是要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和體驗來選擇的。
我通過幾個小實驗,以及日常使用經驗來說想對手機貼膜的個人看法。
手機貼膜從200一張,用到後來的2塊一張,再到後來的裸奔。膜對手機屏幕的保護作用其實是被誇大的,貼膜更多是種心理安慰,和情懷...
讀大學時iphone3G、工作第一筆工資買的iphone4,拆開盒子時的小心翼翼,從膜到套子都給它最好的保護。那時候一台手機可能就是幾個月的生活費、一個月的工資。每次拿下泛黃略顯油膩的外殼後,拿著外殼嶄新的手機,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但到後來,學壞了。身邊充斥著握感、體驗這樣的詞,半跟風地撕了膜丟了殼。手機基本也就一年一換。 對退役下來的機器大多都當二手給賣了。(只賣iphone,因為安卓系統恢復出廠、重刷還是清理不幹凈信息,不安全就不賣了。這個以後另外寫一篇吧),按朋友的說法是:手機就像處女。不管保護的再好,6來了4就會被淘汰。女人40了,是不是處女又能怎麼樣呢。
扯遠了,還是繼續說膜吧。
很多人大談NTSC色域、鮮艷度、死亡對角、屏幕通透感,對於國產手機都有著苛刻的要求。但廠商好不容易,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提高精度、一點一點的技術提升最後不都被你一張膜貼回解放前。特別是那些鏡面膜、防窺膜、頭皮屑膜,這怎麼能仍受的顯示體驗啊,看久了我都感覺氪金狗眼會瞎。
手機貼膜,說白了就是塑料薄膜。早期的PP、PVC材料已被淘汰,PET材質是目前品牌貼膜中使用得最廣泛的材料。它具有強度高、透明、光澤度好等特點。另外,ARM膜也是市面上常見手機貼膜中,較好的一種材料。它的特點是高透、反光少,而且耐劃傷,但成本也要高。
一般用戶在選擇手機膜的時候,最關注的是膜的透光率和耐磨耐劃性。但這兩個關鍵指標,目前沒有相關的標準。

實驗一:手機膜透光率測試
我從市場上隨機買了7款不同的手機膜(不涉及具體品牌):某手機專櫃買的100塊高清膜、數碼港買的30塊高清膜、地攤上貼膜小哥賣的10塊錢高清膜、30塊的磨砂膜、20塊防窺膜、25塊鏡面膜、20塊鑽石膜

這些膜包裝上標註的透光率在97.5%~99%之間。外加一張用了4個月,已經劃得慘不忍睹的膜,一起做了透光率的檢測。

這些膜包裝上標註的透光率在97.5%~99%之間。外加一張用了4個月,已經劃得慘不忍睹的膜,一起做了透光率的檢測。

實驗結果的透光率都與包裝上標註的不符。其中一款標註透光率99%的防窺膜,實際結果只有49.6%,比使用了4個月的舊膜還要差。

但從光學的角度講,透過率99%是不太可能達到的。現在用在專業攝像機上最好的光學玻璃透過率也不超過98%。

但從光學的角度講,透過率99%是不太可能達到的。現在用在專業攝像機上最好的光學玻璃透過率也不超過98%。

實驗二:手機膜抗擊打測試
很多人說,貼了膜的手機屏不容易碎。劍橋大學研發犀牛盾防破手機膜——錘砸iphone實驗!!我也被這廣告驚呆了。這款叫做犀牛盾的手機膜號稱世界上最強的手機膜,貼上以後防磨耐劃,就連榔頭砸也沒事。

好貴好貴,前後一套膜花了255塊。這膜的厚度為0.33mm比普通的膜厚了一倍。

好貴好貴,前後一套膜花了255塊。這膜的厚度為0.33mm比普通的膜厚了一倍。

跟它廣告中展示的一樣,我找了兩塊iphone4的屏幕,分別貼上了犀牛盾超強手機膜和10塊錢的普通手機膜。從10cm的高度,讓255g小球墜落。

跟它廣告中展示的一樣,我找了兩塊iphone4的屏幕,分別貼上了犀牛盾超強手機膜和10塊錢的普通手機膜。從10cm的高度,讓255g小球墜落。

結果:兩塊屏幕都碎了,只是貼了犀牛盾的屏幕裂的小一點。裂得再小,這屏幕也得換了呀...

降低難度,換成95g的小一號的鋼球進行測試。從10cm的高度墜落小球,

降低難度,換成95g的小一號的鋼球進行測試。從10cm的高度墜落小球,貼普通膜的屏幕碎了,犀牛盾的膜沒碎。

繼續折騰,把95g小球的墜落高度提高到25cm,這是貼有犀牛盾超強鋼化膜的屏幕也碎了。

所以,我覺得鋼化玻璃膜和普通膜相比,效果不是很明顯,但價格貴了25倍,這性價比實在不高啊。

所以,我覺得鋼化玻璃膜和普通膜相比,效果不是很明顯,但價格貴了25倍,這性價比實在不高啊。
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力學系的應祖光教授說,膜貼在屏幕上的保護作用是有限的。膜的四周如果是拉住的,相當於一張網一樣的話,這個作用就會大一些。光貼在上面,主要起一個緩衝作用,零點幾毫米的厚度能起的緩衝作用也是有限的。

實驗三:手機屏耐磨測試
現在主流的手機屏幕,在防劃耐摔上已經有很大的提升了。從摩氏硬度對照表看,手機屏幕的物抗已經很高了。用鑰匙和小刀都無法在iphone4和三星S3的屏幕上留下劃痕。

最後是很畜生的用砂紙,才把屏幕報廢掉。

最後是很畜生的用砂紙,才把屏幕報廢掉。

像很多答案中提到的,能在屏幕上留下劃痕的不是小刀之類的金屬,最多的是空氣中的塵埃、砂礫。雖然我沒覺得空氣中的塵埃多到能分分鐘毀掉手機屏幕,但我平常最多的劃痕都是放在口袋中莫名其妙划到的。這個平時注意點問題不是很大,偶爾有幾條細微劃痕還是在接受範圍之內。

像很多答案中提到的,能在屏幕上留下劃痕的不是小刀之類的金屬,最多的是空氣中的塵埃、砂礫。雖然我沒覺得空氣中的塵埃多到能分分鐘毀掉手機屏幕,但我平常最多的劃痕都是放在口袋中莫名其妙划到的。這個平時注意點問題不是很大,偶爾有幾條細微劃痕還是在接受範圍之內。

實驗四:手機屏耐摔測試
模擬手機從口袋中跌落,離地大概有70cm高。iphone和S3屏幕朝下反反覆復丟了三次,都沒摔壞屏幕。

繼續摔,從160cm的高度墜落,模擬打電話的時候手滑了。

繼續摔,從160cm的高度墜落,模擬打電話的時候手滑了。

iphone反覆摔了3次都沒事,三星摔到第二次的時候終於把屏幕給摔碎了。

iphone反覆摔了3次都沒事,三星摔到第二次的時候終於把屏幕給摔碎了。

在我無數次手機掉地上的經驗看,比屏幕更容易損壞的是邊框。所以很多人會給手機套個殼,或加個邊框。但有會出現像手感不好、影響信號這樣的問題。

在我無數次手機掉地上的經驗看,比屏幕更容易損壞的是邊框。所以很多人會給手機套個殼,或加個邊框。但有會出現像手感不好、影響信號這樣的問題。
所以貼不貼膜、套不套殼都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不同使用習慣來看。在犧牲手感、視覺體驗獲得對手機的保護上找到一個你能接受的平衡點。
以上只是一些,男生的看法。很多女孩子自動電子產品破壞屬性的不在討論範圍內;像坐我旁邊萌萌噠後期妹紙,就自帶沒指紋屬性,三天兩頭手滑的。光報廢的金屬邊框就一對。

另外,對於那種可愛的好看的手機殼毫無抵抗的孩子也不在討論範圍內...

另外,對於那種可愛的好看的手機殼毫無抵抗的孩子也不在討論範圍內...

那些年,碎掉的手機...自己動手改造了下。效果還是蠻酷的。(但這個要貼個膜或者加個透明殼,不然容易划到手。)


最後,整點不開心的事情讓大家高興下。裸奔愛好者...讓你裝逼讓你碎....

新的一台就不這麼風騷了,老闆堅持要送我一張鋼化膜...那就貼著吧。但Home鍵旁邊這不規則的形狀讓強迫症的小孩好難受...

新的一台就不這麼風騷了,老闆堅持要送我一張鋼化膜...那就貼著吧。但Home鍵旁邊這不規則的形狀讓強迫症的小孩好難受...

而且由於iphone6的屏幕帶有略微弧度,讓貼膜Boy欲哭無淚。雖然屏幕膜設計上比屏幕要小,但邊上還是有細微沒貼合的縫隙。打電話的時候,偶爾會有頭髮戳進去...

而且由於iphone6的屏幕帶有略微弧度,讓貼膜Boy欲哭無淚。雖然屏幕膜設計上比屏幕要小,但邊上還是有細微沒貼合的縫隙。打電話的時候,偶爾會有頭髮戳進去...

結論:要爽,就裸奔!貼不貼,看心情!


推薦閱讀:

TAG:iPhone | 智能手機 | 消費 | 消費觀 | 手機貼膜 |